高职生就业趋势

2024-08-24

高职生就业趋势(精选11篇)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1

以就业为导向, 将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主旋律。因此, 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正确定位,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学校是大兴安岭林区中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从整体上看,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 并正在推动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的深入。2003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比前几年已有明显升高, 以教育部所属71所高校为例,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2002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但是, 目前地区在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建于2003年, 前身是几所中专院校合并而成, 办学时间短, 学校条件、办学设施及其教师能力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克服困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以社会需要为目标, 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 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技能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在全社会倡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所谓一流的教育, 至少应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高质量的人才, 其中, 最主要的标准是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可见, 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每所高职学校都应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 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最首要的一条就是教师队伍建设。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学校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 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学校来任教, 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学位提升。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 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实践技能, 还要强调他们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要做到这个转变就必须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素质, 这与教师学位层次的高低是有直接关系的。国内的一些其他大学, 包括高职高专院校, 教师所具有的学位比我们高得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 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 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建设中还要注意改进理论教学方法, 应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教材建设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及时地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 高职高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 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创建一批示范性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综合实训基地, 实现地区教学资源的共享, 担负起地区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此外,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 是学校教学工作灵活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当前, 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存在按照现有教师而不是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从而使林业、财会、贸易等专业布点重复, 毕业生规模扩张, 严重超出地区需求, 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率降低。高职高专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高职的专业设置应当非常灵活, 应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 密切与企业的结合。像今年学校要招收的木材加工专业等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上, 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评估来进行。比如, 在专业设置中, 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专业方向, 只要办出特色就行;地方和国家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其他一些指标来进行评估, 就业率低, 就应限制招生数量。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教学的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 把社会积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吸收到高职高专教育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 就是高等学校提供场地、教师、生源, 企业提供一部分师资、实训基地、用人需求, 双方结合起来培养人才。这种方法供需对口, 效率最高。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学习。如青岛职院设立的海尔家电培训中心, 学校为集团培训维修人员, 公司为学校不断提供最新的家电设备供培训使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零租金的方式引进企业的研发部门;宁波职院的联通通讯系, 由浙江联通总经理任系主任, 联通公司为学校提供最新的通信设备。

第二,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 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就业为导向, 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 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 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 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 也包括人事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 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 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 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 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 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 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 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 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 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促进就业。

三、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当前, 整个高等教育的走向是由规模的迅速扩张, 逐渐走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结构调整为内涵的发展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也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审批学校为主转为注重质量、加强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主。今后, 所有高等学校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评估。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将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完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中, 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以就业为导向, 就应该在评估指标体系里, 将就业率作为核心指标。今后, 国家调控学校专业设置也要将就业率或高质量的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它也将成为调控一个地区院校设置的重要指标, 以解决一些地方的学校举办者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上权利与责任不统一问题, 促进投入, 规范管理, 提高质量。

四、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加快高职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加快培养信息和制造业高职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战线的迫切任务。为此, 教育部正在启动两个工程, 一是试办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以此带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 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五年内为国家培养20万左右软件蓝领人才, 满足国家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需要;二是实施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重点解决数控技术高职人才短缺问题。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教育部与有关部门联合选择一批试点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开展数控技术高职人才培养, 目前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推荐了近百所学校参加试点工作。第二, 教育部在财政部的支持下, 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和高职院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 遴选建设40个左右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实训中心, 重点解决高职数控人才实训问题, 同时面向本科和中职学校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实训中心的建设主要以地方投入为主, 国家采用贴息和部分补贴的方式扶持其发展, 重点支持条件优越、利用率高、实训质量高的基地建设, 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 可以借鉴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的成功经验, 开展大学生数控技术竞赛, 以此推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以上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合力, 力争五年内培养30万制造业高职人才, 满足社会的需要。

五、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近几年, 由于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过快, 办学中出现很多问题, 如生源质量较差、办学条件不好、办学质量不高、就业形势不好等等。加上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 从而社会认同度不高。事实上, 办得很成功的高职学校也不少, 就业率并不比本科院校差。如贵州商专, 年年就业率在90%以上;湖南永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100%, 农业专业就业率97%等。但是由于缺少正面宣传, 社会对此并不了解。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树立高职高专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要做到这一点, 国家和省级政府将陆续建立一批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和精品专业, 树立在就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 引导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组织一批新闻战线上的朋友, 宣传一批就业率高的学校, 建一批示范性院校, 树立一些典型, 加强正面宣传, 增加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了解, 提高社会认可度。

综上所述, 高等学校特别是办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学校, 面向林区发展提高林区经济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首先,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包括教育质量观、教学管理观、育人观、就业观等。其次, 根据大众化教育的特点, 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改革不适应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 2000, (1) :6-10.

[2]张力.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EB/OL].http:∥www.edu.cn/.

[3]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 :4-8.

[4]鲍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10) :7-8.

[5]王文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观念再定位[J].交通高教研究, 2004, (1) :37-38.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2

统计学10级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他的适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作推断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调整后的统计学一级学科将原属应用经济学和数学下与统计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整合,并在一级学科下设有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和精算、应用统计等5个二级学科,现在我们现在所就读的专业直接与经济学挂钩。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我了解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将和世界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不断地向细分化与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统计学专业的教育发展已迫在眉捷。而且,由于国际化的产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也要和国际接轨,以便于更好地为宏观和微观主体服务。就以上而言,统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三种。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

第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

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尽管这样,由于目前国家人才的增长率较高,已经打破了以往的“统一分配”,而改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我们统计学专业也是一样,这种比较灵活的就业政策,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趣,自主地择业。但这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有人要失业。因而也无形中增加了择业的竞争压力。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社会需求量接近于饱和状态。

由于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所以我们在就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成绩。竞争大,自然而然就要优中选优,而专业知识是衡量你是否优秀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一般单位都认为,好学生是能做好统计工作的,因为统计工作需要认真、耐心、踏踏实实,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因为统计学是对总体资料进行列表、分析、加工、整理、核计。它已经从质性科学中分离出来,统计学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平均数、方差等综合指标,通过这些,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和比较,以反映事物现象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倘若想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具备这些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因而,本专业在就业中除了要注意语言的方式及众多择业注意的内容外,要着重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包括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及研究的基本方法。全面而详实地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技巧和应用方法,并在和领导谈话时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就业时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清楚的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估计自己,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要用成熟、稳重、自信的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另外,现在的我们也不应总拘泥于选择大城市、大单位,总注意个人收入,工作环境,要多考虑一下偏远的地区,多注意一下西部的开发,多关注中国的不发达却需要人才的地方。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对我们专业本科生的主要要求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和基本能力。

而我作为统计专业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3.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5.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

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独立学院就业结构及趋势研究 篇3

【關键词】独立学院;就业结构;现状;就业指导

1.高校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定义及内涵

1.1定义

高校大学生就业结构指的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社会经济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在各个地域内部及地域之间、在不同性别间的数量比例及其动态相互关系。

1.2内涵

(1)专业结构:即高校中不同的学科构成情况,其对社会人才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2)所有制结构:指高校毕业生在不同所有制形式行业或部门,如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等的就业流向。

(3)区域结构:指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

(4)性别结构:即高校毕业生中男性和女性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所占的就业比例。

2.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结构现状

2.1供需不平衡和供需不匹配

供需不平衡即供给大于需求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过剩问题。供需不匹配即劳动力市场结构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许多企业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这两方面的不平衡就使得学生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择业满意度低。

2.2大学生对于不同所有制的就业单位预期差异大

大学生梦想的就业单位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而在实际找工作当中,很多是因为硬件条件达不到或是没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2.3中国地域经济严重失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大学生毕业后都向往“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但显然这些地方的岗位是有限的;而一些西部地区或偏远地区,大量的岗位需要人才,但学生不愿意去,这样就造成了大城市人才过剩,中小城市人才紧缺的局面。

2.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就业意向差异大,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性别歧视愈演愈烈

女性大学生相对于男性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显性“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实际用工时却是有男无女。用人单位有意或无意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

3.成因分析

(1)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高校扩招给了学生更大的进入大学的机会,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快到能够吸纳这些毕业生就业的水平,也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2)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等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是市场需求的专业,学校不开设;市场不需要的专业,高校却大量开设。而是高校课程设置普遍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从而导致社会所需求的高技能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不能得到满足,而低技能劳动力大量过剩。

(3)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过度考虑单位性质和规模,想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占44%;外资企业占21%;国企占20%;私营民企占8%;其他占7%。湖北省人才调配中心调查显示,近年来,全省民营企业的用工需求一直占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总需求的八成以上,而让大学生们心仪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大多处于饱和状态,人才需求量不大。

(4)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区域性配置不均衡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症结,而这种区域配置的不均衡会加重总量上供求失衡的矛盾。一方面,就业几近饱和的一线城市仍然是许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地点,他们宁愿“漂在”一线城市等待机会,也不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另一方面,许多新兴二三线城市缺乏人才的状况却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已经成为阻碍这些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若不妥善应对,不但将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还可能影响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5)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开放,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大学生就业机遇越来越多。可是在男性大学生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给女性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客观上是由传统性别差异思想、就业需求岗位矛盾、狭隘的用工成本核算等因素造成,主观上是由于女性生理弱势、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就业岗位的预期不同造成。

4.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结构的现状,探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伴随扩招政策落幕,随即而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成为了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矛盾最为突出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在推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进程中,我们正处在“质量”与“数量”相交锋的关键时期。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是独立学院所面临的亟待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1)从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专业配置出发,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各类专业招生的数量比例。现今社会已经由二十世纪初看重企业管理转变成为着重实操能力了。所以,独立学院本来的宗旨就是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实操型大学生,对于着重培养管理方向人才的专业可以略减,而对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方向人才的专业可以略增,从学生培养的入口缓解结业结构带来的压力。

(2)从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着手,打破大学生固有的就业思维。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往往家庭环境都比较良好,从小没有经历生活的困境和磨练,他们毕业后更多的是想坐办公室,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管理层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殊不知,对于现在的就业环境而言,这种想法太稚嫩。所以鼓励毕业生从基层工作做起,主动了解政府对于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多种就业方式,走向基层,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3)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最佳捷径。我们独立学院本来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单位在招聘学生的时候更重视应聘者的动手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培养与单位需要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与单位的“三赢”。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这种培养,要通过调研予以确定,什么专业、什么样的层次、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更加科学的从就业结构出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杜瑞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

[2]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08).

[3]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4

关键词:新医改,卫校护生,对口就业,就业趋势

1 需求与政策共振, 全国各地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仍在大幅度持续增加

1.1 结构性需求增加

直到目前, 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编配方案主要参照国家卫生部在1978年制定的编制原则, 床护比标准为1:0.4, 而美国为1:1.6, 法国为1:1.2[1]。可见我国护理人力配置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国出台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 卫生部计划到2007年, 全国三级医院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1978年制定的床护比1:0.4) , 到2010年, 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配备标准。另外, 按照卫生部要求, 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 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的医护比例还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根据卫生部组织制定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 截至“十一五”末, 我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205万, 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最新规划纲要再次指出, 到2015年, 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 平均年净增加达16.2万人。全国执业 (助理) 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2。即便这样, 医护比例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还很大, 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1]。可见, 在我国, 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 医护比例严重失调。这些刚性需求为护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内需式需求增加

据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 截至2011年底,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 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十二五”末, 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 300多万, 达到2.21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将来从事老年医学、长期照护工作的人才将走俏, 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加上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保健意识普遍增强, 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必将增大。这些内需式增长需求也将是护理人才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

1.3 新医改直接刺激增加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生工程的大背景下, 新医改方案出台, 确定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确定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并相继兑现了政策措施, 包括覆盖全民医保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大规模支持基层医院建设, 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加大政府补贴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支付金额等。从现阶段情况来看, 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主动看病就医的积极性, 大幅度提高了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使得不少县级和乡镇级医院出现了住院加床还爆满的局面。正是由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总量的扩张, 从而引发了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护理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2 卫校护生对口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且不论连续多年来全国大中专学校扩招和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形成的就业竞争, 单就护生对口就业而言, 卫校护生就业也面临着多重竞争。虽然全国各地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续大幅度增加, 但是,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对护理专业重点扶持和新医改政策的环境下, 医学类高校和中职卫校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广西为例, 最近几年, 区内4所医学类本科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增设了全日制本科和全日制专科 (高职) 护理专业, 建成相对独立的护理学院, 进行较大规模的本、专科层次护理专业招生。广西区内的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更是翻番增长。以玉林市卫生学校为例, 2000级护生5个班, 本年级护生才300多人;2005年, 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和对护理专业的重点扶持, 2005级护生扩大到9个班, 本年级护生达到了640多人。从2009年新医改启动的当年起, 直到2012年, 每个年级护生的班级数保持在19~21个班, 一个年级的护生就达到1 400人左右。因此, 卫校护生不单要面临因招生数量翻番增长而带来的毕业生翻番增长的同专业就业竞争, 还要面临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就业竞争。但是因为护理专业男生比较少, 在体力方面, 男护士也比女护士更有优势;在急救方面, 男性的行动和反应也相对要迅速得多。所以, 卫校男护生的就业前景普遍比较乐观。

3 卫校护生就业选择低等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区域内相对欠发达地区是大势所趋

3.1 这种趋势是就业竞争的选择

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文化生活和发展空间等方面的需求历来是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因素[2]。由于高等级卫生医疗机构和发达地区能有更多机会满足这些方面需求, 因此, 高等级卫生医疗机构和发达地区一直是护生就业的首选。相对高校毕业的护生而言, 卫校护生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更稳定, 低级的基层医院也更乐于接受卫校护生。随着整体护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 对护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达地区、高等级医院, 他们招聘护士也往往会提高招聘门槛, 更容易接收高校毕业的护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 卫校护生只能更多地往低等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区域内相对欠发达地区分流。同时, 选择民营医院也将成为趋势。

3.2 这种趋势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 是当代卫校护生的历史使命

纵观卫生部组织制订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在2005—2010年版《规划纲要》中提出, 到2010年, 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 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 二级医院应不低于30%。而在最新颁布的2011—2015年版《规划纲要》对护士学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规划纲要》提出, 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的比例, 缩减中专层次护士的比例。到2015年, 在全国护士队伍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80%, 二级医院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应当不低于50%。可见, 医院等级越高, 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比例要求越高。卫校护生分流到低等级的基层医疗单位就业本身就带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意图。另外, 现阶段国家要实现新医改的总体目标, 就必须首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医疗机构, 配备充足的基层医护人员。在当前新医改过程中, 国家和地方对低等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 给予了重点扶持, 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使得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但是, 由于历史条件和医护人员培养需要一定年限周期等多种原因, 基层医护人员配备还相对滞后。现在, 基层医护人员缺口普遍较大, 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更为突出。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需要的双重影响下, 这个责任就历史性地降临到卫校护生身上。

4 卫校护生对口就业后在一个时期内还将维持高流动性

4.1 毕业生本身的原因

当前大多数人还只是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能把工作作为事业进行经营的毕竟还是少数。虽然目前大多数卫校护生能顺应需求, 选择到县医院或更低等级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卫生室就业, 但是, 在城乡文化生活差别大, 高低等级医院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相差悬殊的条件下, 卫校护生的这种选择本身就带有不少被迫和无奈的成分。同时, 相当一部分卫校护生也把这种就业选择当作临时安置和跳板, 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招聘, 这部分已经就业的卫校护生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再应聘。客观上, 这也成了卫校护生到基层和乡镇低等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不稳定性和高流动性的重要原因。

4.2 医院本身的原因

随着新医改的深化, 医院扩建、医护业务持续增长和医护人员不足是各级医院的普遍现象。虽然, 高等级医院集合了多种优势, 在护生就业过程中吸引并吸收了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的护生[1], 但是, 每年高校毕业的护生毕竟有限。从广西区内的部分高等级医院的情况来看, 即便是三甲医院, 护理人员不足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高等级医院也不得不招聘部分卫校护生进行补充。出于国家政策对护士学历的要求, 医院既想进行成本控制, 又不想降低本身身份地位和招聘门槛等多方面原因, 这些高等级医院在招聘卫校护生时往往没有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待遇, 有的实施往往也有附加条件。从广西的情况看, 最常见的做法是大专学历护士能纳入医院正式编制计划内用工, 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就业待遇;而卫校护生除非特别优秀, 否则多为编制计划外用工, 有合同工、有临时工或日工, 没有实施国家政策指导的毕业生待遇。有的医院则会附加卫校护生必须考得护士执业证并在本医院工作够若干年条件, 有的医院还要求护士在职攻读大专, 待获得大专毕业证后, 才能逐步纳入编制计划。卫校护生遭遇的是同工不同酬, 就连身份和政治待遇也不同, 卫校护生在这种不平等的, 甚至还容易导致受歧视的环境下工作很难长久, 这也成了卫校护生就业不久就主动调离高等级医院的重要原因。

4.3 政策和机制方面的原因

新医改的人事制度和政策性补助补贴还相对滞后, 用人编制受限, 本来基层医院各方面条件就差, 部分医院还有岗无编, 自然导致卫校护生就业后很快流失。另外, 护士上岗需要持有护士执业证 (下称持证) 才能上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 否则要有持证护士带班。从多年来大中专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看, 用人单位从护生中招聘护理人员往往是提前到护生毕业当年的春节前后。尽管国家出台了《护士条例》并配套了相关政策, 允许完成学习任务的护生在第三年参加全国统一进行的护士执业考试, 但这一考试每年只在5月份有一次安排。所以,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招聘护生时, 很难保证都能招到毕业就持证的护生。在实际情况中, 有一定优势条件的医院招聘时往往这样设定招聘条件, 即要求毕业应聘到岗的护生必须在一两年内通过执业考试, 拿到执业证, 否则, 到期按自动退职处理。有的条件较优越的医院, 为了控制成本, 不愿花成本培养毕业生, 有时候干脆直接面向社会招聘持证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这在客观上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卫校护生就业后在各类医院之间的流动、流失。

4.4 护士工作制度方面的原因

24小时倒班工作制度不但对护士的健康不利, 与常规作息时间冲突, 而且长期影响其家人的正常作息, 加上岗位本身责任重大, 且在大多数医院现行的分配体系中, 护士往往是技术人员中收入最低的群体。这使得一部分护士不堪重任, 往往在组成家庭后, 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最终选择了转行。

参考文献

[1]管雪娇, 徐玲芬, 史平, 等.新形势下护理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 :16-18.

互联网时代催生三大就业趋势 篇5

2015年8月12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北京发布了最新报告《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报告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平台型就业”逐渐浮现,同时“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人才的就业面貌也有别于传统行业,呈现出年龄低、工龄短、学历高等特点。这三大新的就业趋势对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资深合伙人范史华(Fran?ois Candelon)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弱化了土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限制,劳动力的潜能得到释放。随着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的交融,行业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就业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共性。”

“平台型就业”逐渐浮现

在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就业趋势之一便是“平台化战略”被广泛应用。BAT是实施平台化战略的佼佼者:百度以强大的搜索市场份额为依托,腾讯依靠QQ和微信两大即时通讯工具展开,阿里巴巴的基础则是电子商务。尽管这三家企业安身立命的产品/服务不尽相同,但其发展思路却异曲同工,即企业以某个核心产品或服务为平台,在上面嫁接更多的服务,以满足用户一站式的需求。平台的一边是海量的终端用户,而另外一边则是依托平台而涌现和衍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产品/服务提供商。平台型企业通过为平台上的产品/服务提供商聚集客源和提供支持服务而获得收入,实现成长。而产品/服务提供商则得以专注于其专长的领域,在不断挖掘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壮大发展和繁衍。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平台而形成的生态圈愈加复杂丰富,其边界也不断外扩。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经济规模在2011-2014年间维持了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4年已经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4%。根据BCG测算,2014年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0年有望直接为约35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使就业方式更为多元化,并塑造新的人才特征。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其生态圈内其它行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淘宝为例,其直接服务于淘宝业务单元的工作岗位不足5000个,但借助淘宝平台,众多个人通过自开网店实现了就业。据中国就业促进会2014年2月发布的报告,淘宝平台创造了866.22万个就业机会,在未来一年还将再增加313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此外,从网店经营到物流配送,乃至为平台运营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淘宝平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当中有根据淘宝网店发展需求不断细分的新行业,如淘女郎、网点代运营、网店装修等,也有从淘宝平台的发展中获得新发展机遇的传统行业(如快递行业)。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快递投递包裹量为140亿件,2008-201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其中约有70%的包裹来自电商零售。快递员规模也由2005年的16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40多万人。若从生态圈的角度看,淘宝平台撬动了上千万个就业机会。

互联网企业的平台效应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纵观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它们都在各自的生态圈中发挥类似的平台效应。如美国苹果公司,它在全球直接雇佣了92600名员工。同时,围绕着“终端移动设备+内容”的平台,多个细分行业得以衍生发展,间接拉动了就业。例如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全球目前共有900万个软件开发工程师专注于苹果APP开发。此外,苹果也带动了唱片公司等内容提供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代工企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可以创造那么多的间接就业机会?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徐瑞廷认为,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需要更多企业在生态圈上面的跟它配合;其次它有非常强的共享性,让生态圈上的人力资源可以做到比较好的资源配置;再次它具有个性化,会冒出很多新的职务。

“创业式就业”热潮兴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创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资金、渠道等障碍成为了创业的拦路虎,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

在基础设施方面,公有云服务的出现提供了极具延展性和灵活性的基础设施支持。对于初创团队来讲,云计算即付即用模式,避免一次性的大投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创业成本。此外,伴随用户量的激增,企业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了过度投资的风险与系统管理的麻烦。

在市场推广方面,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推广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论坛等渠道针对目标客户进行产品/服务的推广并形成口碑营销。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与现在消费者互动并获取反馈的渠道,帮助企业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市场推广策略。

在销售渠道方面,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为初创企业聚集了流量,节省了创业早期在销售渠道建设上的投入。例如,淘宝平台以其丰富的商品品类吸引了海量消费者,依托于淘宝的网店可以获得充足的客流量,节省了自建销售渠道的时间与资金投入。

在融资方面,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出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低门槛的融资渠道。此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纯信用贷款提供了数据支持,逐步解决了初创型企业由于缺乏有效质押物或销售收入而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困境。最后,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基金,也成为网络创业的一个融资来源。

降低的创业门槛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大众的网络创业热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非择业作为他们的首选就业方式。以淘宝为例,截至2014年6月,共有840万人选择了通过淘宝平台创业并维持活跃状态。像韩都衣舍就是借助淘宝平台发展起来的线上服装品牌,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快时尚第一品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迈入社会的90后群体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创业力量,迅速崛起。据统计,2014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约有2.9%的人选择自主创业,比2011年增长21.9%。在创业领域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90后创业的首选,其中社交、购物、视频为主要的创业方向。

机械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趋势浅析 篇6

我们对一些学校的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现以贵州师范大学机电学院为例, 加以说明。综合比较其它行业, 可看到机械行业就业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从发展的趋来看, 它是一个上升过程。

2 就业方向

机械类专业由于是工科专业, 以及所开设的课程, 它所涉及的行业很广。如:机械产品开发、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总监、物流管理等。下面探讨比较热门的几个方向:

2.1 数控方向

数控方向是计算机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把传统制造业推进到了信息化制造时代, 是实现了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专业培养的方向是:数控技术和数控设备的研制、编程、维修、改造、营销, 机电设备的数字控制、检测和数控设备的CAD/CAE/CAM应用开发等方面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方向的知识掌握需要更多的实践学习, 因此在校生和毕业生应多找些机会去参与到工厂、企业的实习中去。

2.2 模具设计及加工方向

模具加工是个非常具有前途的方向, 随着工业的日趋成熟, 人们对于生活的多样化, 从而使得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艺品的越来越复杂, 所有的东西都要呈现出多样化, 推动了模具加工的发展。因此, 技艺高超的技术师的身价可以达到万金。就目前来看, 国内的模具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主要去向是大中型机械零配件生产厂家及公司的模具设计工厂。约有60%~70%的模具专业毕业生在以下岗位就业:模具加工生产组织、模具数控编程加工、模具三维设计、产品开发三维设计。要想搞好模具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必须要把基础打牢固, 高等数学和Matlab对搞模具设计很有帮助, 此外, 还得熟悉一些软件, 如:AutoCAD、UG NX、Pro/E、Solidworks、Solidedge、Catia等。

2.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处于目前国家战略发展行业,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能够熟练使用工程软件进行设计, 突出专业技术、强化动手能力;本专业学生掌握铸、锻、焊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3 企事业单位对机械类专业的需求情况

对于跟机械有关的企业, 他们都希望找到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人, 以中航工业贵州红林有限公司某次招聘为例加以说明。所需招聘岗位为产品研发与设计, 职位为副主任设计师, 职位要求为有相关工作经验二到三年及以上, 熟悉燃油类产品设计研发工作经验,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待遇在4000-6000元。

想在机械专业方面站稳脚跟就必须的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好各学科知识, 掌握和熟悉运用CAD, UG NX, CAXA等的软件, 只有与企业需求对应起来学习才会真正的学有所用。

4 结论与展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学科在当今时代是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而只要是能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东西, 它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由于世界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 因此工业成为世界发展的必需品, 也只有工业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了工业的支撑, 从而使得机械的快速发展, 所以世界各国正急缺大量的机械人才, 更何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纵观各省市, 大多数的城市都大量的开发得有工业, 工业是一个省市的经济命脉, 也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所以, 要想把一个省市、国家以及世界发展壮大起来, 那么只有真正的把工业搞好, 把技术做好、做精才能够实现国之梦.因此, 具有高技术的人才当然是一个抢手货了。正因为如此, 在我们还是学生时代时, 我们就因该努力学习, 打好基础, 锻炼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为以后的工作作一个好的铺垫, 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前景作了全面的概述。对该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方向作了系统的调查。剖析了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之间的联系。

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发展趋势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招聘广告铺天盖地, 大学毕业生也是人头攒动, 但似乎供需双方很难如愿以偿。究其原因因素众多, 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协调统一、理论培养与生产实践未能有效接轨等因素。就本文而言, 笔者认为, 高校本科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当属解决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压力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对压力的定义是物体所承受的与其表面垂直的作用力, 很显然, 这是一个从物体本身出发的物理学概念, 力图说明压力的原始特点。现代意义上压力更多是指制伏人的某种力量, 由此可见, 现在对压力的研究由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换成了活生生的人。国际压力研究大师塞利曾经这样描述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压力, 就像相对论一样, 是一个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的概念。”[1]许多心理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压力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在心理学上, 一般把压力翻译成应激。

有的学者认为压力是个体与他认为超出自身资源并损害其健康的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产物[2]。也有人指出, 压力就本质而言, 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 是有机体的内在反应, 是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效唤醒。有人把压力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身的情绪、心理特征相联系[3]。也有人将压力定义为当个体资源无法有效应付环境时, 环境、外部因素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互动的结果[4]。

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灵之殇

(一) 就业压力的概念

早在19世纪20年代, 坎农提出了“应急反应模型”[5]。这一模型指出了有机体在遭遇到强烈的压力源时表现出来清晰的生理反应。当人类遇到外在胁迫时, 机体所有的系统都会在瞬间将其内在潜能爆发出来, 诸如增加血流量供给需要导致心跳急剧加速, 增加气体交换导致呼吸急促。所有的生理反应目的都是为了快速提升身体反应的灵敏度。但遗憾的是, 这些反应保持时间不会太久, 原因是虽然它提高了身体的反应能力, 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身体资源的耗竭[6]。笔者在借鉴前人对心理压力界定的基础上, 将就业压力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情境时, 由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与个体本身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

(二) 就业压力研究现状

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压力源和压力分布特点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上述研究需要研究者编制压力量表。相对应的在心理学范畴下的研究则主要通过问卷量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群体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当前针对就业压力的研究, 大部分问卷量表都是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就业压力量表。这种量表一般基于应激认知交互作用模型[Lazarus (1984) 提出]。相关研究表明, 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学习、收入和福利等方面。而就业、学业、经济等压力则是困扰国内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有研究指出, 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竞争压力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校园压力源, 其中就业压力排在首位, 学习压力紧随其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外因性压力源”, 又包括来自自身的“内因性压力源”。对就业压力的研究还发现, 就业压力存在着诸如性别、院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地域等各种差异。下面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成果作详细的梳理。

1. 就业压力源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很大程度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 研究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即是就业压力。研究者们认为, 不仅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 大一学生同样也存在就业压力, 但是程度相对于毕业生明显有所降低。曹鸣歧 (2001) 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包括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和恋爱问题[7]。另有一项对大学生压力源的调查表明,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达到96.5%, 其次是学业压力49.5%, 经济压力40.2%和恋爱压力38.8%[8]。

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的研究上, 结合林梅等 (2004) 对大学生压力感进行的调查, 陈宇红等 (2009) 自编的就业压力问卷所得结论, 李胜强等 (2011) 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类型进行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就业竞争、工作地点、薪水福利、专业素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中排名靠前。

2. 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

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 “外因性压力源”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大于“内因性压力源”。现就当前“外因性压力源”的成因作以简要分析。 (1) 高校扩招与市场对人才需求量的矛盾。高校的广泛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 这就造成了供求矛盾。尤其毕业生大多想留在大中城市, 使就业压力加大。 (2) 大学毕业生能力与市场所需岗位要求之间的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低, 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进而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大学生, 有时导致社会求贤若渴, 而高校则无能为力。二是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并未达到专业要求, 从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明显力不从心。于是紧张焦虑, 抑或职业倦怠层出不穷, 严重地影响了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就业压力的群体分布状况。

(1) 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分别在专业供求、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对不同性别进行研究考察。结果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同。专业供求方面, 学生干部中, 女干部压力最大, 男干部压力最小;在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 非学生干部中, 男生压力最大。 (2) 就业压力的院校类型差异。医学院校在四类院校中供求矛盾压力最低, 理工类次之。师范类院校则表现为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供求矛盾压力相差明显, 财经类院校近年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 供求矛盾压力也偏高。 (3) 就业压力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压力较小, 经济条件中等的学生由于就业期望值较高, 因此表现为压力较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业压力比经济中等的学生小, 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低, 只想找一份工作而不会好高骛远。

4.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十分确切地论证了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存在着密切相关联系。有研究者认为, 良好的社会支持在因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中, 不仅减轻了个体的压力, 个体的应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也有明显的增强。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起着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也认为, 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 并且, 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大学生会较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来降低自身的就业压力。

另外, 国内研究就业压力的相关学者普遍认为, 自尊感在公办学校学生中显著高于民办高校的学生, 在这种差异下。自尊感高的公办高校中, 学生的个体压力水平比较低, 而自尊感低的民办高校中个体压力水平就比较高, 这形成了一种清晰可见的反比例关系。这种自尊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自尊感比较高的公办高校中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自尊感较低的民办高校学生则倾向于选择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建议。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配合。 (1) 政府宏观调控。虽然扩招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我国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制定扩招政策时, 也要考虑市场需求, 把扩招控制在合理的规模。

(2) 高校办学及政策调整。首先, 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 提高师资素质,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尤其是在在职培训上下工夫。其次,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 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录取规模。再次, 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高校应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大学生自我调整, 作好就业准备。加强社会实践,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性。正确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 以此作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 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selye.Hans.TheStressoflife[M].NewYork:MeGrawHill, 1956:l.

[2]Lazarrus R.S.&Folkman 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1984.

[3]Boyle G.J., Borg M.G., Falzon J.M., Baglioni A.J.,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stress, Br J Educ Psychol, 1995 Mar;65 (Pt1) :49-67.

[4]C.Kyriacou, J.Sutcliffe.Teacher Stress: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8.

[5][美]phillip L.Riee;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212-225.

[6]梁宝勇等.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8-51.

[7]曹鸣歧.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5) .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8

特点

(一) 农村劳动力供给正从绝对过剩向相对紧缺转变

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 农村仍有剩余劳动力, 主要是40岁之上的中年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 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 农村新增劳动力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则外化为熟练技术工人和35岁之下普通工人的“双紧缺”, 其中普工尤为紧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2010、2011年调查显示, 从缺工数量看, 生产性岗位的普工最为紧缺, 其次是技术性岗位。从短缺程度看, 2010年缺工持续时间平均达5.3个月, 2011年缺工持续时间则达8.3个月, 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无限供给”的农村廉价劳动力资源和持续的“民工潮”已被“民工荒”取代。

(二) 东部仍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区域, 但中西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

目前, 东部仍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区域,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中西部打工的机会和收入增长较快, 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 且劳动强度和消费支出较低, 社会支持网络较强, 关照家里方便, 就近就业、返乡创业成为部分农民工的优先选择, 中西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根据河南、安徽、重庆三大劳动力输出地的统计显示, 2009年河南省有1019万农民工在省内实现就业, 2010年为1142万人, 2011年则达到1268完人。2009年安徽省有358万农民工在省内实现就业, 2010年达到400万人。2011年, 重庆则有38.5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可见农民工虽然总体上外出异地就业仍大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三) 农民工外出务工平均年龄在降低, 学历水平却在提高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 当前外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降低。全国总工会2010年调查显示, 大约1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在23岁, 其中尤以16-25岁者最多。同时, 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却在提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显示, 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70.1%, 高中文化程度占8.7%, 比以前高出8.5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 2005—200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由2005年的83.5%下降到76.5%,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16.5%上升到23.5%。全国总公会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新生代农民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 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 拥有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和2.3倍。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 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农民工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趋势明显。这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输出带来一些影响:一是农民工的素质在提高, 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他们。二是农民工对未来职业和就业有较高的期望, 政府和企业应理性对待他们的诉求。

(四) 低端服务业整体用工紧缺, 40岁以上大龄农民工未得到很好利用

相对于熟练技术工人的紧缺, 目前各大中城市的批发、零售、住宿、家政、保安、护理、保洁、搬运、餐饮、环卫、快递、送货 (奶、报) 、仓储、物流、产品组装等低端服务业整体呈用工紧缺状态。一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不屑于干此类工种, 大学生更不愿意降低身段去填补“民工荒”造成的空缺。另一方面, 上述低端服务业属充分竞争行业, 利润空间有限, 工人工资少, 生活刚性成本不断增加, 压缩了低端服务业人员生存空间。实际上, 上述工种, 对那些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单一、年龄偏大, 但劳动力还行的40岁之上的大龄农民工而言是个不错的就业选择, 既能解决用工荒, 又可增加收入, 但是不彻底的城市化, 将这些40、50人员挡在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大门之外, 以至于社会往往认为他们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外出转移就业难度大。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资源浪费。其实, 上述低端服务业, 完全可将这些大龄农民工吸纳, 他们大多能够胜任。未来, 随着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用工需求也将增加, 低端服务业的用工将呈更紧缺的状态。

(五) 农民工已从以前的制造业建筑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与上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情况不同, 当前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尤其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行业时, 不仅看重岗位的工资水平, 也很看重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新生代农民工很少会从事建筑业。目前从事建筑业的多是35岁之上, 50岁之下的。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调查显示, 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 其它集中在服务业餐饮业等。农民工就业领域转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也与产业结构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关。

(六)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高, 凸显招工难

目前外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 择业期望高, 在工资薪酬 (工资水平高、逐年提升) 、职业发展 (有技术含量、进行培训、能长远发展) 、安全健康 (安全、稳定、环境好、无污染) 、娱乐休闲 (有娱乐设施及必要的文化生活) 、社交归属 (职业体面、八小时工作制) 、权益维护 (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职业尊严、个人价值) 等方面有更高的诉求, 不少企业能够承担和提供的条件与待遇于他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凸显招工难。全国妇联2011年底发布的调查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有六成人会因为“工资比较低”、近四成人因为“没有发展机会”、“影响健康”等原因选择离开原工作单位, 在多个工作单位和城市间频繁流动, 导致企业招工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2010、2011年调查显示, 关于招工难的原因, 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高”。

发展趋势

(一) 全局性的民工荒将成为常态

2005年以来, 用工短缺现象逐渐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蔓延, 今年尤其突出表现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我国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 也出现了用工荒。这表明, 过去那种地区性的用工荒正呈现扩大化倾向, 全局性的民工荒将成为常态。

(二) 农民工工资将呈趋势性上涨

自2004年沿海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后, 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停滞状态, 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截至目前, 农民工工资已连续7年上涨, 工资性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4年到2011年, 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达到12%左右。未来, 随着劳动力紧缺成为常态, 必然会促使企业重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带动农民工工资上升。

(三) 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将成未来趋势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将成趋势,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用出远门就能实现就业。这不仅减少了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外出就业的盲目性和就业成本, 也将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 同时方便照顾家庭,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社会性问题。2011年, 农民工在省内就业是8390万, 增长了10.1%, 出省的农民工是7400多万, 下降了3.2%, 说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未来为农民工服务重点由过去主要为异地流动就业服务, 改变为围绕‘异地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三方面服务为主已是未来题中应有之义。”

(四) 沿海地区通过大幅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的持续性将减弱

目前, 整体而言, 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大部分纺织加工、服装加工、玩具加工、电子产品加工、制鞋业、建筑业等属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仍处产业链低端, 主要依靠薄利多销, 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产生利润。未来, 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高企不下, 以及融资难等因素叠加一起, 企业利润空间将继续被压缩, 这意味着通过大幅提高工资吸引劳动力的持续性将减弱, 一段时间内, 沿海地区用工荒将呈持续紧张状态。沿海企业主导的劳动力买方市场地位正在下降, 农民工就业“双向选择”的局面逐渐形成。

(五)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优势将会逐年递减

相对于东部,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较方便, 所以近年不少企业、产业从东部转移到东部或中西部, 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西部的此种优势正在逐年递减。事实上, 普通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不少转移到中西部企业的发展硬伤。日趋频繁的“用工荒”将给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蒙上阴影。

政策建议

(一) 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要尽快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制度;要稳步提高农民工收入, 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夯实农民工进城的经济基础;要消除城乡劳动者就业的身份差异, 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网络, 逐步实现全国或全省联网, 搭建起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介机构三方信息平台, 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同时, 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 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 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 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 交友恋爱。

(二)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 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水平, 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享有各种应有的权益, 增进他们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 消除他们在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隔离感。

(三)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鼓励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鼓励城乡结合部的村集体利用闲置建设用地, 建设若干居住小区, 向农民工出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逐步将已在城市稳定就业并居住一定的年限以上住房困难的农民工家庭纳入政府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 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农民市民化过程中, 如果不把新型市民的生存成本降下来, 农民市民化也只能是空谈而已。

(四) 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要加大对农民工自身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培训,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将农民工的学习培训纳入各地战略部署, 制定系统的、全方位的农民工学习培训规划, 建立统筹的农民工技能提升激励机制, 增强农民工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的积极性, 使农民工尽快提高职业技能, 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同时, 还要搞好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保护, 法律知识, 城市生活常识, 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在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

(五)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

要保障大量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城市政府和流入地要积极创造条件, 承担起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 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主渠道作用, 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提前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城市教育和城市文明的洗礼, 避免贫穷或落后的代际传递。

(六) 丰富和活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要鼓励地方文化机构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如建设各类流动的民工书屋、健身房、娱乐设施以及开展流动文化服务,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同时农民工所在企业和单位, 也利用工作之余、节庆假日等时间, 组织农民工开展投入不多、简便易行、健康而又有吸引力的各种文化活动, 如歌唱比赛、健身比赛、下围棋, 组织看电影及请专家开讲座等, 丰富和活跃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 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

依托集中居住中心、居 (村) 综合活动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法制宣传、市民素质等教育活动, 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 保障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

(八) 加大宣传力度, 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的氛围。

要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重大贡献的宣传力度, 营造他们融入城市是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社会氛围;要进行社会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 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和谐共处, 另一方面引导市民调整心态, 积极主动地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 将他们视为享有同等社会权利的成员, 帮助他们培养城市文明所需的现代思维和意识, 构建起社会支持网络, 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九) 中西部地区应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避免出现民工荒。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9

目前, 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对许多找不到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现实对他们个人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整个社会来说, 更是灾难性的。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政府, 谈到大学本科生就业这个问题, 个个面露难色。

在经历了四年全日制高等教育之后, 一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 熟悉处理各类问题的方法,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 麦可思发布的2008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中指出:在工作要求的最重要的五项能力上, 即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等, 中国应届大学生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 与企业的要求有3~6个百分点的差距。本科生能力欠缺这一事实已经变得不容争辩, 更不容忽视。

“就业难”使现阶段本科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

工作不是做考卷, 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不可预料的问题和状况非任何试题库所能囊括, 而是需要工作者过硬的综合素质, 如操作能力, 交际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等。可悲的是, 本科阶段的培养并没有使学生的素质达到这个要求。应试教育的势力范围已经从中小学蔓延到了大学校园。只要会考试, 大学生活就会过得很惬意。

只会应付考试的毕业生没有综合素质可言, 他们必须花很长时间去适应真实的社会, 去颠覆十几年来的思维模式———从服从到质疑再到创新。而所有这一切本应当在大学时期就已经完成了。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

本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科教育要从根本上改革。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缠绕,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提高教师素质;二是改革教学机制。

1.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 教师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综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 谈高校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1) 树立创新意识, 转变教学观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树立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首先, 教学焦点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知识, 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其次, 教师的作用从“主导”逐渐过渡到“指导”, 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注重个性,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 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美国圣约翰大学的肯·邓恩和丽塔·邓恩教授的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人们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触摸型。[1]对一个视觉型的学生来说, 最佳的教学方式可能是阅读法和情景法;对一个听觉型的学生来说, 可能听说法更为合适;运动型和触摸型的学生则需要运动、需要感觉、需要触摸、需要做。因此,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类型适时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类型或长处,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形象, 重视情感教育法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个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组织者, 还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和做人的榜样。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情操, 高尚的师德。必须把自己的教学活动放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 并把这些知识准确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2]

2.改革教学机制

教学机制的改革要始终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来展开。

(1) 优化教学课程体系

高校的教学课程体系是为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 服务于高校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展开。其优劣不能简单地以其知识含量的多少来判断, 而应看到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另外, 对高校来说,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从毕业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反馈, 以不断改善课程体系的内容, 使之与社会实践接轨。

(2) 完善考核机制

教学与考核互相作用, 密不可分。教学内容是考核的依据,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必要方式, 其结果对教学有很大的反作用。因此, 如何真实地体现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应该成为高校考核机制追求的目标, 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做到科学和多样化。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 新的考核机制自然会成为一种导向, 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 进而成为他们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内驱力”。

(3) 丰富校园文化

人文科学可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在高校普遍追求教学硬件提升的同时, 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应当始终怀着育人的责任感, 积极营造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 扎实深入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学生的品行和能力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潜移默化地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结语

本科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它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大学生在接受到四年本科教育后顺利地融入社会, 培养建设社会的生力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要深入改革本科教育体制, 使之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更贴近大学生第一任职需要, 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戈登.德莱顿, 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77.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实证研究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3~2006年连续4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如表1所示)。

在各年的调查样本选择上,兼顾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高。在数据采集的时间上,综合考察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即2003年及之后的连续3年,保证了大学生就业取向变化趋势的调查研究具有较长时期的时间跨度,以增强本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综合研究2003~2006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各年毕业生选择这两项的人数之和均超过了84%(如表2所示)。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

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04和2005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注:2003年此问题未列入调查选项,2006年问卷中此问题增加了“其他”选项)

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2003~2006年我校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年均有50%以上的毕业生表达了这样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的毕业生各年均超过了24%,即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5%,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各年都不足5%,可见引导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就业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绝大部分毕业生求职的地区目标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愿意到西部等边远省区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很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上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發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然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毕竟有限,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近几年,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就业难等现实状况。尽管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西部地区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仍难以调动大多数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

选择职业的单位性质意向:非国有企业的择业意向呈上升趋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传统优势职业的吸引力稳中有降我校毕业生择业的单位性质意向调查(如表5所示)表明,近四年来,企业是我校毕业生择业的主渠道,特别是选择去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各年均超过了40%,而选择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大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意向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趋于饱和,而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资、民营和私企等非国有企业以其就业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毕业生的青睐。二是大学生对国企、非国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企、私企机制灵活,发展环境较好,而国有企业机制相对滞后,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有关就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薪酬期望总体趋于合理,部分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调查(如表6所示)显示,2003~2006年我校50%以上的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而且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51.54%上升到2006年的74.73%,表明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总体上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表现出对现实工资水平的认同感。但同时,部分毕业生过分追求高薪的现象也不容忽视,2003年选择月薪在2000~3000元及以上的毕业生人数比达到了48.46%,尽管近两年该比例有所回落,但2006年仍有25.27%的毕业生表达了较高的薪酬期望,即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因而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丧失与就业失败次数增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看重经济因素呈上升趋势,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存在突出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显示,我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看重“薪酬福利、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因素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人数各年均超过了57%,在总体平稳中略有回升之势,这与大学生追求1500~2000元的薪酬期望呈上升趋势相吻合。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经济和城市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反映了收费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更加实际,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反,毕业生在追求职业经济效益因素的同时,却并不关心所选择单位的发展前景,2003年仅有17.63%的毕业生看重“单位知名度和发展前景”,而到2006年,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下降到14.52%。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抱有实用主义的择业观念,片面追求单位现实的福利待遇而忽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割裂了理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存在着突出的功利主义择业价值取向。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校四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歷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的调查开始于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并保持了4年的连续性,但由于学校的地域、规模、专业设置、教育状况等因素,所取样本相对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代表性相对较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对问题的分析,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类似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2):143-144.

[2]梁英.新形势下北京地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J].大众科技,2006,(1):189.

[3]魏冰,刘金毫.2006大学生就业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6,(7):38-39.

作者简介:

高职生就业趋势 篇11

1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 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英语教学长期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因此在英语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不太科学的情况。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不能体现出英语知识的重要性,而仅是强调英语语言学习。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中没有把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作为参考,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是很强。其次,没有将学生就业融入到英语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学习与今后的就业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在市场竞争逐渐趋向激烈化的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逐渐加大,但是由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导致英语教学仍旧存在以传统的词汇、短语等作为英语教学中主要内容,并没有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足,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

1.2 教学模式发展滞后

高校目前虽然已经认识到学生就业的严峻性,但是在英语教学模式上仍旧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仍旧采取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而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课堂上,导致传统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中的重心,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开展,比如说:教学的进程、教学计划方案等,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英语学习,在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就是对英语词汇以及语法的学习,无法应用于实际的交流中,这就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很难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1.3 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在目标设定时,并没有与学生就业联系,导致教学的目标出现偏差,而且也正是由于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找到明确的目标。比如说:目前高校仍旧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定性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在实际中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弱,英语的应用能力不是很强,使学生很难在今后的就业中充分发挥出优势。

1.4 教学的内容与实际需要出现脱节的情况

在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主要是以英语教材为主要的依据,但是高校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另外高校英语教材更加偏重于对词汇以及语法讲解,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制约了高校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2.1 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乎着社会民生问题,而且关系着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问题。因此高校要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增强就业优势的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当成是根据出发点,根据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等,科学合理的对课程体系进行规划,从而使英语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发展,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根本需求。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知识仅是依靠传统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因此高校可以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比如说: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营造英语语境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语语言以及背景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原版英语影片片段或者是歌曲等让学生赏析,不仅能够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现状,激发学生对英语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展现出英语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教学设施为英语专业学生模拟应聘现场或者是工作场景等,从而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英语知识展开学习,进而增强在今后就业竞争中的实力。

2.3 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高校英语教学要取得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定制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提升就业优势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要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说: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获取英语信息能力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不断促使自身的各项能力都能够得到增强,以增强自身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2.4 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因此,英语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要取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创新,首先,英语教材要不断改革创新,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必须新颖而且信息要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及时的信息,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其次教材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就业相互联系,比如说:需要具有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以及针对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源,这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前提。再次,英语教材的内容还需要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实际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

3 结论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传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要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以及更新英语教材内容是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要更好地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要积极努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地努力。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丰富英语教学课堂气氛,加大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自身要认清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兴趣等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就业中发挥出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璐,李宇,陈国新,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理论观察,2015(6).

上一篇:光伏波动下一篇:学困生自信心培养辅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