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本

2024-08-20

物理课本(共9篇)

物理课本 篇1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 重视学生读书,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读书, 是当前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改变“教师讲, 学生听”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方法。

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的、基本的工具。因为教材体现了物理科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及技能和研究方法, 体现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在物理学习的全过程 (即课前预习, 课内听讲, 课外复习、练习、考试, 试卷分析与评讲) 中, 学生都不能离开教科书。同时, 学校学习, 尤其是课堂学习, 在时间、空间、知识范围和深广度、智能培养与训练方面, 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科学知识急剧增加, 今后将面临很多需要认识、探讨、分析和解决的复杂问题。这就使得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有了读书能力, 学生今后可以从工作需要出发, 独立、有效地从浩瀚的书本中去寻找和猎取大量必要的知识。只有这样, 才算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终身受用。就眼前来说, 物理概念抽象, 规律公式繁复, 而高考对学生“双基”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会读书, 也是解决物理难教难学这一长期困扰广大师生的老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物理学习中, 常见学生在阅读时出现“四不”现象。

读不惯:学生开始学物理, 由于不了解物理学的特点, 常常认为学物理就是背公式, 做习题, 只要完成了作业就万事大吉, 不习惯阅读课本内容。

读不细:阅读时, 有的类似看小说、翻连环画, 一晃而过, 不加思索;有的用朗读语文、外语的方法来读物理, 死记硬背, 不重视将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 阅读之后, 收效甚微。

读不懂:一开始阅读物理, 由于方法不当, 常常现象与概念脱钩, 便感到读不懂, 产生倦怠情绪, 以致觉得物理难学。

读不实:好动好奇是现在的高中学生的特点之一, 因此导致注意力不持久, 兴趣易转移, 使阅读流于形式, 收不到实效。

针对这些现象, 在教学中, 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 可采取以下阅读课文的基本程序:

(1) 首先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条理。课文大致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想要探讨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 抓住重点, 反复琢磨。概念和规律作为第一节内容的重点, 要真正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和使用条件, 有时对一个概念或规律要逐字“咀嚼”。对于重要的地方, 可采用眉批和标注的办法, 以加强认识, 帮助理解。

(3) 看完后归纳、总结, 形成体系。只有形成了知识体系, 才能融会贯通, 牢记于心, 使知识得到升华。

这一基本程序要与通常用的“三读法”结合起来。

通读:上新课前, 要求学生预习, 通读新课内容, 大致了解知识结构和要点, 不忙于解疑答题。阅读中, 了解哪些是新内容, 对概念和规律要用着重号标出, 疑难地方作记号。

细读:要求具体地将现象和概念、规律等联系起来, 细致地逐句阅读, 弄清其内涵、外延, 明确逻辑联系, 对抽象难理解处反复多读、多思, 并同相关的旧知识联系对比, 抓住实质识记, 以了解知识的脉络。

精读:做到弄清重点字句, 懂得术语含义, 能把来源于现象的概念、规律活化, 达到见“物”能明其“理”, 知“理”能联其“物”, 能灵活地将物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精读关键字句, 以深化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楞次定律是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重要规律, 其内容是“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中关键词是“总是”、“阻碍”、“变化”。“总是”指出了楞次定律适用于任何电磁感应现象, “阻碍”不是“阻止”, 并说明“原磁通”增大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要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原磁通”减小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要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课文阅读指导有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 答疑性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从中解答疑难。一边看书, 一边圈画重点句子, 一边做笔记。最后大家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 再整理成笔记。

第二, 示范性阅读。对于比较难以看懂的课文, 教师给予示范性阅读。如《光子说》一节, 可逐段阅读, 逐段解释:第一段, 经典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上遇到的矛盾:第二段, 光子说的提出及光子说的内容;第三段, 光子说解释了第一、第三个实验规律;第四段, 光子说解释第四个实验规律:第五段, 光子说解释第二个实验规律, 特别对于光电效应方程, 如何从能量守恒出发, 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叙述, 并将其变形。通过较详细的阅读解释,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三, 预习性阅读。对于重点课文要抓好预习性阅读, 如对《表征交流电机的物理量》、《光的干涉》、《光电效应》等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预习阅读, 列出提纲。上课时, 抽查同学们所列提纲, 请几个学生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提纲。然后, 再让大家讨论取得较一致的意见, 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抓住课文的重点。

第四, 复习性阅读。即抓紧系统复习性阅读。每章学完之后, 全面整理阅读课文, 然后编织知识网, 做小结。

实践证明, 学生的读书能力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生的成绩也得到切实的提高, 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物理课本 篇2

1、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小组长成为小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个别学生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其他或者洗耳恭听、或者似听非听,无所事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成了演讲者,一到合作学习的时候,他既要当好小组长组织大家开展活动,又要带头发言,还要作好记录,最后代表小组上台汇报“合作交流的成果”。而其他的学生就只是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完全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的复制品。“学优生讲,学困生听”这种不平等的、缺乏真正交流的合作形式,严重打击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主动性。我对八年级学生做了一项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

一般情况下,在合作学习中你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A)每次都会26.2%;(B)有时会38.1%;(C)从来没有45.7%。

可见,以上所描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也很难达到“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学优生”由于自己的观点总支配着小组的活动,缺乏认识的多样性,长此以往,他们的认识也会变得狭隘。

2、小组合作学习成了部分学生和一些教师的“课间休息”

物理课本 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40-01

一、研究背景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的课后题中有这样一题:把一根柔软的弹簧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槽中水银接触。通电后,你预计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该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条件,且师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结论:弹簧上下振动,电路交替通断。为了验证该实验现象,我们决定把该实验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案

【准备】

1.物理老师作为指导老师。

2.研究的方案。

(1)人员分工:傅宝成——联络与记录 温俊杰——资料收集衣云——实验操作与分析林锦炮——实验操作与分析。

(2)研究条件界定:以实验室能提供的水银、学生电源、电流表、最小劲度系数为2.1N/m的弹簧为实验器材。

(3)研究目的:验证实验现象与探索电压或电流条件。

分析: “课本小实验探索”课题作为一个验证性实验研究课题,其主要准备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二是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条件的界定使实验研究入口很小,避免了研究内容的随意性。

【实践】

活动1:用吸水性较强的卫生纸吸取用来密封水银的水,用注射器吸取或点滴水银控制接触条件。当电路中电流达到0.8A—0.9A弹簧开始上下跳动,此时人为压住弹簧与液面刚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4A(简称接触电流),并且接触处有电火花产生,并有“啪”、“啪”响声,电压越高以上现象越明显。

分析:学生用巧妙的方法处理水银表面水和控制液面接触条件,明显看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弹簧振动时,电流在零和某个值之间进行突变,使得电流表指针在中间某个值附近摆动,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获得必要的数据“接触电流”,这一点是难得可贵的。

活动2:用水银做该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操作较为困难,小组决定用更安全的导电液体食盐水再次进行实验。在电压增大到16V时电路中的接触电流才能为0.2A,弹簧始终保持静止,但在两电极处分别有无色气泡和褐色物质产生。实验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太小。实验中两电极处产生无色气泡和褐色物质现象是化学中的电解现象。

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用水银做实验操作难度大、安全性差,想设计更好的方案使得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过程提升转变为探研究性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践也深刻地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活动3:分析前面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当我们准备结题时,突然有人建议我们用“奥斯本检核表”看看是否还有可挖掘的东西,我们经过讨论想到:可以用可水平移动的固体金属斜面来代替水银面而不影响实验效果。实验结果也表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且安全容易操作,实验数据、现象与用水银做实验时完全相同。

分析:学生第一次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发散性思维往往被扼制住了,此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三、研究成果展示

我们在对物理选修3-1(人教版)上的课后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柔软弹簧(劲度系数为2.3N/m)最小跳起电流为1.4A,实验中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现象:弹簧上下振动,电路交替通断;并且现象比理论分析的还要多:在弹簧与水银接触处还有明显的电火花产生,并伴随着“啪”、“啪”的响声。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导电液体为食盐水时实验不能成功。在用水银为导电液体的实验过程中,水银与弹簧刚好接触这一条件要求较高:接触多了弹簧脱离不了水银液面;并且,采用水银做实验不安全,我们在不改变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固体金属斜面来代替水银面,既容易控制刚好接触的条件,实验又安全。

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篇4

关键词:自学能力,物理课本,阅读,引导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 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者, 而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主导”。在课堂当中, 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上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 当然这儿的阅读是具有引导性质的。比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将要求和任务写在黑板上。在教师创造条件的同时, 学生阅读具有目的性。另一方面, 作业题应少而精, 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 独立思考, 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 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 多诱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 加强阅读指导

高中物理新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 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 新教材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现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总之, 新教材为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物理教师不应该只是仅会教物理课本上知识的教书匠, 我们的学生更不能是只会考试的不会做事的书生。课改后,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是多样化的, 注重学生参与探究,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 “建模”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 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物理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 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如上《摩擦力》这一节课前列出以下提纲:什么叫做滑动摩擦力?是否两个物体只要接触, 就一定有摩接力?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 引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报刊杂志、看电影和电视、旅游、参观博物馆和科技馆、上网、与别人交谈等, 从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经常倡导学生这样做, 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不断拓宽知识面。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教育最终给人留下的, 可以让人终身受用的是什么?很显然, 不是记住的知识, 而是学到的方法, 获得的综合能力以及培养的情感、习惯、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要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应用。在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养成用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判断、决策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 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 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 从简单到复杂, 从课中到课外, 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 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 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五、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自学是一种实践, 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 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 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 树立必胜的信心, 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

六、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高中一年级物理课本寒假作业试题 篇5

1.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落体运动进行正确研究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开普勒 D.亚里士多德

2.北京时间9月29号9时16分中国发射天宫一号试验航天站,为期寿命两年,右图为发射过程中一张图片。在大屏幕下面显示:经度:103.295度;纬度:40.353度;高度:121.131千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209月29号9时16分是指时间间隔

B、以地面为参考系,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C、高度:121.131千米指天宫一号飞行距离

D、在研究天宫一号飞行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

B.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C.速度为正,加速度可能为负

D.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

B.路程、时间、速率都是标量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

5.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4.3 km, 4.3 km

B.4.3 km, 0

C.0, 4.3 km

D.0, 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三人散步,他们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5km/h,乙为63m/min,丙为1m/s,那么三人的速度大小为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最小

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在这一时刻之前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

B.从这一时刻起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0 m

C.从这一时刻起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50 m

D.如从这一时刻开始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 m位移所需的时间一定是100 s

三、实验题

8.某校高一年级老师在课堂上测定学生的反应时间,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时,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刻度对应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 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cm,g=10m/s2)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s.

四、计算题

9.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试求该质点:

(1)第5s末的速度

(2)前5s内的位移

(3)前5s内的平均速度

取材于课本的高考物理试题解读 篇6

取材方向一: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插图不仅“亮化”了教材的形式, 而且活化了教材内容, 大大增强了教材的使用功能。这些插图具有科学性、直观性、辅助性、趣味性等特点, 充分挖掘教材插图的内涵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例1】 (2012年江苏卷第12题) (2) 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 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所示, 则T1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 T2。

解析: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 物体温度升高, 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 因此, 速率大的分子比例增大, 对应图中的图线T2, 所以, T1小于T2。

点评:此题来源于选修3-3第33页图8.4-2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理解教材上一些重要插图,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取材方向二:教材中的问题与练习

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 是学生学习中必须掌握的, 也是用来衡量学习效果的。高考命题源于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 可抑制教辅泛滥, 减轻学生负担。

【例2】 (2012年福建理综卷第14题) 如图, 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msinωt, 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 R是滑动变阻器, V1和V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 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A1和A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 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I1和I2表示电流的瞬时值

B.U1和U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 U2不变、I1变大

D.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 U2不变、I1变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交流电的三值:有效值、最大值、瞬时值的关系以及理想变压器原理和动态电路分析。在交变电流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显示的都是有效值, 答案A、B均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知, 副线圈两端电压U2不变, 从电路可知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 电阻变小, 电流I2增大, 输出功率增大, 所以输入功率也增大, 电流I1增大。答案选C。

点评:此题是根据选修3-2第43页问题与练习第5题改编的, 情景几乎完全一样, 原题是问答题现改编为选择题。这启示我们, 真正弄懂教材上的基础练习,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就可赢得高考。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是教材编写专家精选的练习。为了跳出“题海”, 对教材上的“问题与练习”一定要熟练, 真正会做。

取材方向三:教材中的例题

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不但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深化知识, 也给学生解题提供了范例。高考命题源于新课标教材上的例题, 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例题的导向作用。

【例3】 (2012全国新课标卷第20题) 如图, 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 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 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 直导线中电流i发生某种变化, 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 则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

解析:题中要求线框中感应电流顺时针, 根据楞次定律, 可知框内磁场要么向里减弱 (载流直导线中电流正向减小) , 要么向外增强 (载流直导线中电流负向增大) 。线框受安培力向左时, 载流直导线中电流一定在减小, 线框受安培力向右时, 载流直导线中电流一定在增大。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是由选修3-2第四章第12页例题改编而来。原题是已知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分析线框的运动方向, 此高考题作了拓展和延伸, 增加了难度。教材上的例题是教材编写专家精选的为学生示范的题目, 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例题的解题方法, 并适当拓展与组合。

取材方向四: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题材非常丰富, 主要有科技成果、重大事件、科学家的研究或猜想以及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 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最新科技成果、科学发现以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介绍了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例如, 选修3-1第一章第2节介绍了库仑实验, 选修3-2第四章第1节“以划时代的发现”为题介绍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研究过程。这些材料都是学生必须知道的, 高考对这些内容也加大了考查力度。

【例4】 (2012江苏卷第12B. (1) 题) 如图所示, 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 A点位于P、Q之间, B点位于Q右侧。旋转偏振片P, A、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 ( )

A.A、B均不变 B.A、B均有变化

C.A不变, B有变化 D.A有变化, B不变

解析:此题考查光的偏振知识。偏振片对入射光具有遮蔽和透过的功能, 可使纵向光或横向光一种透过、一种遮蔽。旋转偏振片P, PQ放置的方向不同, 通过P的光线有一部分不能通过Q, A、B两点光的强度A不变, B有变化。答案选C。

点评:此题是根据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第63页中“光的偏振”内容改编成的试题。本题不仅要知道白炽灯光是自然光, 而且要知道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就变成了偏振光;不但要知道现象, 更要理解产生的原因。

取材方向五:教材中的新增内容

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往往体现着对学科发展、科技前沿内容的渗透, 高考对此不会轻易放过, 而许多教辅材料则关注不到这一点, 造成备考漏洞。例如:新课标教材增加的选修3-1第二章第11节“简单的逻辑电路”, 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 选修3-2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情况”, 选修3-2第四章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新课标高考大纲增加的实验 (探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实验,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 , 新增加内容中有一些在近年高考中已经考查。

【例5】 (2012年上海卷第7题) 如图所示, 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 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 ( )

A.甲是“与门”, 乙是“非门”

B.甲是“或门”, 乙是“非门”

C.甲是“与门”, 乙是“或门”

D.甲是“或门”, 乙是“与门”

解析:要蜂鸣器发出警报, 必须乙的输出为“1”, 因乙只有一个输入, 所以乙是“非门”, 输入是“0”, 并且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即输入为“0”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 所以甲是“或门”。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门电路有关知识。逻辑门电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新增内容, 要知道其原理, 了解其应用, 但不要增大其难度。新教材新增加内容都是教材编写专家认为高中学生应该知道或必须掌握的内容, 高考为了引导高中教学正确使用教材, 其命题一定会兼顾新增加的内容, 因此高考备考不要忽视教材新增加内容。

取材方向六:教材中的新增栏目

在新课标教材中, 新增加了一些栏目。如做一做、说一说、科学漫步、STS、思考与讨论和课题研究等, 这些内容对拓展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大作用, 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因此, 在高考备考中要围绕重点知识, 关注这些新增栏目。

【例6】 (2012年重庆卷第16题) 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 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 下端插入水中, 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中水柱上升, 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

A.温度降低, 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 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 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 压强减小

解析:设玻璃泡中气体压强为p, 外界大气压强为p′, 则p′=p+ρgh, 且玻璃泡中气体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液柱上升, 气体体积减小,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V/T=C可知p/T变大, 即p′/T变大, BCD均不符合要求, A正确。

点评:此题取材于新课标教材选修3-3第七章第14页“科学漫步”栏目中“形形式式的温度计”。新教材上“说一说”栏目有很多可以作为高考命题的题源, 教学和备考时要多加关注。新课标教材上的新增栏目丰富多彩, 给学生提供了思维、讨论、说、做的素材,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栏目, 为高考加分。

物理课本 篇7

在高考风向标的指引下, 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尝试更快更准的解题步骤, 以便自己教的学生能在高考中拔得头筹。然而, 当学生总是做错某一种题型的时候, 除了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不断地改换题目去练习外, 教师有没有去想过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种错误?当一个学生将他对题目的思路说出来的时候, 除了判断他的正误, 然后再展示教师自己的规范解法外, 有没有想过应怎样按照学生的思路将题目进行下去?

或许, 时间紧, 任务重, 统一的解法更方便快捷, 而且反复的练习已经能够使学生规避错误。可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教育的重点应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情感, 重过程, 重学法, 重创造。我们应该放慢脚步, 进入学生的内心,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下面, 笔者针对必修课本中的一些疑难知识, 从变换解析角度、延伸知识梯度、深挖思想根源等方面来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1如图所示, 长为L、内壁光滑的直管与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放置。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管底, 用一轻质光滑细线将小球与质量为M=km的小物块相连, 小物块悬挂于管口。现将小球释放, 求: (1) 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 (2) 小球从管口抛出时的速度。

此题是2011年江苏省物理高考试题计算题的第二题, 本题原有三小问, 前两问比较基础, 但实际上学生的错误率很高, 且错误的解答方法基本相似。学生通常采用隔离法研究物体, 当分析m受力时, 将拉力当作Mg;分析M受力时, 将拉力当作mgsin30°。其实这样的错误在学生平时的练习中就屡见不鲜, 错误在于:如果将拉力理解为Mg或者mgsin30°, 则一个物体将在合外力为零的状态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但题目中绳子另一端的物体却在做加速运动, 两个结论相互矛盾。原因在于学生在分析物体受力时, 没有养成受力分析与状态相结合的思考习惯。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虽然也会特别强调这一点, 并且反复叮嘱学生必须先假设绳子的拉力, 然后再分别将其带入两个物体的牛顿定律表达式, 利用加速度大小相等这一点联立求解。但为什么在高考时仍有大量的学生在此处出错呢?是教师强调得不够吗?显然不是。

请注意, 此题已经是整张试卷的倒数第二题了, 时间所剩不多, 学生面临着是否要放弃最后两题而将前面的题目重新检查一下的选择。不妨假设一下, 当人处在紧张的环境下面对陌生的事物时, 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答案肯定是从本能出发。是的, 若非长期的习惯养成, 仅靠短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是无法在特定状态下做到稳定发挥的, 所以在高考中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高一是高中物理的开蒙阶段, 其实这道题早已出现。在必修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书上提供了两个实验案例。其中案例二就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所做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 主要通过平衡摩擦力将绳的拉力作为小车的合外力。为了方便测量绳子的拉力, 又在M车>m重物的理想前提下, 将绳子的拉力用重物的重力来代替。由于我们做此实验的目的在于推导出加速度与质量、合外力的关系。所以很多教师对于此细节的处理只是常规推导, 并没有做过多强调。就算是最后的实验误差分析:“实际描点作图的图线尾端为什么会偏离理论图线”时, 我们可能也只局限于对单题的研究而没有加以一定的重视。经过长时间的搁置后, 当我们在高三再回顾此实验时, 学生恐怕只记得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正反比关系, 以及绳子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了。

分析到此, 有人可能会想:能不能不做这个案例实验?当然不行。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导致的高错误率, 就去规避错误的存在, 想办法去突破误区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初衷。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通过传感装置获得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数据, 然后由计算机绘图得出结论。等到后一阶段,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 再引入案例二这个实验。通过此实验绘出的图形与计算机绘图相比较, 不断地改进实验方法, 思考怎样使两次实验作图相接近。这样一来, 学生在头次接触时就将“重物重力当作绳子的拉力”这一观点定位为错误的认识, 便可在一开始就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错误率势必会降低不少。

例2一恒力F通过一定滑轮拉物体, 沿光滑水平面前进了距离s。在运动过程中, F与水平方向保持θ角, 求拉力所做的功。

该题是必修二“功”这一章节里面的常见题目。拉力F为恒力, 物体位移已知, 所以计算拉力做功,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恒力做功的公式。学生出现的错误答案有两种:W=Fscosθ或W=Fs, 前者是将物体的位移当作作用点的位移;后者是将作用点相对物体的位移, 理解为以地面为参考系的宏观位移。正确的解法应该如下:

代入做功公式W=Flcosα

得W=Fs (1+cosθ)

一方面, 教师通过此种解题方法, 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恒力做功方程的普适性, 同时也让学生对公式中的每个物理量的确切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所以此法虽繁琐, 但是值得教师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 也要考虑到解题的实效性, 有必要向学生展示另一种解法, 即根据等效性原则, 将两根绳看作两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 这样力的作用点就固定在物体上, 则物体的位移就是作用点的位移, 我们便可以直接列出表达式:W=Fs (1+cosθ) 。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切不可因为第一种方法比较复杂, 而为了节省时间只将后一种方法教授给学生。因为学生面对任何题目时, 首先想到的是能否满足基本公式, 并且学生的错误全是基于对公式的理解不透彻。如果我们不加分析

地直接提供第二种方法, 则疑团将一直存于学生心中。长期…积累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 稍微遇到障碍, 便开…始质疑自己的方法, 缺乏钻研的进取心。这样, 书本概念无…法在实练中被充分贯彻理解, 学生做题时更是茫茫然而找……不着方向, 实在是得不偿失。…

例3一圆盘绕轴匀速转动, 物体在圆盘上与盘相对…静止, 问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此题的答案是静摩擦力始终指向圆心。原因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力提供向心力, …而水平方向上只有圆盘提供的静摩擦力, 所以静摩擦力一…定指向圆心。…

但是学生面对这道题时却不这么想。因为我们在学习…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 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高速旋转…伞面时, 可以发现水滴是沿伞边缘切线方向甩出的, 由此可证明速度的方向是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事实上, 学生对此现象的理解是水滴在离开时的那个位置沿切线方向运动的。此番理解虽未对速度方向结论的得出造成影响, 但在上题中, 该错误认知是结合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结论, 得出静摩擦力是沿切线方向的错误结果。

由此可以发现, 学生在早期对知识理解的缺失或者不全面, 有时候并不影响某几个结论的正确得出, 而教师当时也无从发觉。只有后期经过不同题目的检验后, 才能对知识进行不断地对比、修正、完善。针对上题, 教师不仅要能提供一个简洁易懂的方法, 更要能抓住机会, 指出学生思路上的错误认识, 并按其思路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方能扭转对前知的误读, 解学生心中之惑。

以上笔者所例举的例子, 无非是觉得教师应该慎重地对待学生的错题和疑惑。一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情况, 或者按部就班的方法, 或许只是从一方面解决了所对应情境下的问题。但如果我们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考体系, 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 则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埋下隐患, 导致错误反复以及一系列不好的连锁反应。

物理课本 篇8

一、脑中有“标准”

1. 精读提炼课标。

新课标涉及的课程理念主要有: (1) 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也应因材施教, 适应当地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 教学内容及实例的筛选应遵循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3) 教学应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 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2. 按课时分解目标。

在把握总目标的同时, 细化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具体阐述细化, 做到“心中有全局, 分课抓落实”。比如《力和物体的运动关系》一节内容的具体目标为: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和推理知道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推理能力;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同牛顿第一定律;参与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活动, 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意识。

3. 因地制宜诠释课标。

新课标提出:“教学资源的来源广泛, 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社区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还有信息化资源, 等等。”平时只要多加观察、收集素材, 就能更好地落实课标, 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

二、心中有“课本”

1. 认真研读课本, 做到心里有框架。

通过研读教材, 可以整体梳理和把握教材, 抓住核心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同时, 教师要整理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生活动, 提前告知, 让学生可以在便利之时去做。例如调查测量质量的工具种类, 学生可以在刚好去超市或者市场的时候开展调查;观察影响摩擦力活动, 可以在骑车或者运动时进行观察, 因为物理源于生活, 很多经验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可以获得的。

2. 重视课前预设, 选择最佳的知识呈现方式。

了解教材目标与编者意图后,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 合理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解《物体的运动》内容时, 我选择通过联系生活的日记形式进行预设教学。比如在讲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时候, 展示日记:“今天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等火车的时候, 我突然感觉到火车开动了, 我非常高兴, 就叫起来, 可是妈妈却告诉我火车根本没动, 我定眼一看果然没动, 我很奇怪, 这时候妈妈告诉我明天你要去问问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在讲解《物质的密度》时, 我通过一家三口的对话形式预设教学过程。

3. 设计情景对话, 加强情感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感情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情感培养是物理学的职责, 但情感更需要体验, 而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例如, 在讲解《平面镜》的时候, 让学生分别扮演物体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并让物体做各种动作, 让像跟着做动作。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在这些角色里加进“人”的角色, 然后顺势提问:“既然平面镜有这么多的好处, 那么我们能否随便的到处使用平面镜呢?”学生听后就会自发流露出保护环境防止光污染的情感;再如, 在讲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时候, 我特意展示海豹集体自杀的照片, 学生立即发现这一不正常的情况。我顺势说:这张照片是一名摄影工作者在某一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海边拍到的, 请大家想象并描述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 从而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4. 评价与再评价, 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细化每一课时目标时, 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应该做到全面化和多元化, 真正符合编者意图。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引进“再评价”这一概念, 动态且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动手找“活材”

1. 发动全班学生, 组成兴趣小组。

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和获得信息的便利程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组人数不等。例如我班的分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学生家庭有订报纸的习惯, 那么将这些人编成“剪报组”;有些学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看科技博览、星空探索等与物理知识有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 就将他们编成“电视组”;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关物理方面的书籍, 就将他们编成“阅读摘抄组”等。一个月抽出一节课, 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 有些知识可能对近期教学作用不大, 但可以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2. 联系其他学科, 获取相关信息。

在本套义务教育教材编写中, 不同学科中出现很多知识交叉的情况, 若加以好好利用就能为生物教学服务。例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到的关于火车上扔下馒头砸死人的故事;讲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时, 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在地理课上学习的关于水循环方面的知识;学习物质的状态与物态变化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语文课上有关看云识天气的介绍。通过学科交叉联系, 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

3. 联系生活经验, 获取无形的教学资源。

例如, 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 要想让八年级学生明白即使是玻璃也能产生摩擦力这一实验现象, 仅靠老师嘴巴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我就问:你们认为苍蝇能站在玻璃上面吗?学生都说能, 我顺势问为什么, 学生就很容易意识到玻璃也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 通过相互交流,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4. 了解当地民俗, 提取有用信息。

物理课本 篇9

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教学大纲给我们指了一条“终南捷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 使他们学会抓住教材的中心, 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可见, 以“本”为本, 充分利用物理课本是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树意识, 转观念, 创条件

题海战术“满堂灌”, 学生埋头在苦干。教师课堂语飞扬, 哪管那书他看没看。学生忙, 忙着听、算、记;教师也忙, 忙着备、讲、批。可随后你会发现, 有些问题上课讲得滚瓜烂熟了, 学生也练得“游刃有余”了, 但真正考查, 学生还是不懂!究其原因, 并不是教师讲得不够精细, 而是没有提供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机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全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和一支笔龙飞凤舞地写, 他们没有机会走进课本和知识“亲密接触”, 自然无法领会课本的思路和精髓, 在这样被牵着鼻子走路的情况下, 教学中出现学生课堂“滚瓜烂熟”, 课后却“一塌糊涂”的现象, 也就不足为奇了。改变这一状况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 相信学生能行, 在课堂上适当“让”出一定时间给学生阅读物理课本, 使他们在阅读中汲取一点营养、得到一些收获, 发现自身知识的闪光点和薄弱点, 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进而能根据个人阅读感受, 提出质疑, 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探讨, 从而使学生在探索问题中, 真正掌握知识。例如教学《欧姆定律》, 教师只需演示实验, 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便可, 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可让学生自主看书, 根据教材提示进行实验分析, 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从而养成思考、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二、重指导, 明要求, 细分析

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不一定人人能从中掘到黄金。物理教材编排所涉及的知识信息面广, 容量巨大, 其中有优美抒情的文学语言, 有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像, 有唯美绚丽的美术图片, 还有中规中矩的实验步骤, 学生能否在这些信息的海洋里找到突破点, 突出“重围”, 要靠教师指导。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使学生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 看懂课本的重难点, 明白哪处该深究细研, 哪处该走马观花, 哪些要点该“打破砂锅问到底”, 哪些内容只需“一笑而过”。明确要求之后, 指导学生对叙述较复杂的内容予以深究, 并提醒他们关注课堂上教师的详细分析,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作用。如学习音色, 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声辨人?”之后指导学生阅读“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观察波形, 由物及人, 由此及彼, 使学生明白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的音色也不同, 由此我们可以听声辨人。还有平面镜成像、温度计的使用等知识, 我们都可以组织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我体会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三、早预习, 养习惯, 促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怎样才能真正发挥预习的效果呢?一要多思多品。物理公式、定理, 就像是一杯铭茶, 需要我们静下心去细细品, 慢慢尝, 才能感受其中的甘醇。二要手脑并用。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预习是要不得的。预习时应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先找概念、公式、定理, 再对例题或资料中的讲解进行仔细揣摩, 并试着用新知识去解决课后问题, 不懂之处做标记, 上课时再留心听。三要有重点。带着问题去“执行”明确的任务, 能发现、解决“拦路虎”最好, 如若不能排除障碍, 带着问题“回来”也好, 听课时再把它解决掉, 这样一来, 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效。

四、多展示, 多鼓励, 善评价

上一篇:高考英语备考策略下一篇:制造业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