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剧管理(共7篇)
语文课本剧管理 篇1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 顾名思义, 就是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 结合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资源特点, 设计课程目标、研制课程教材、制定课时计划、实施有效教学, 进而形成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系统。而长久以来, 农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皆由老师理所当然的一手包办, 完全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独 立性和创 造性。“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用什么去教”, 这些都是值得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好好去体味思索的。笔者认为, 了然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爱好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必要条件, 而如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潜力则应当是农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编撰的着力点。
在具有如皋地方特色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公开课堂上, 让听课老师们讶异的是执教老师竟然大胆创新地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活动单。学生们热情高涨, 乐在其中, 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晶莹智慧的光芒。他们设计的活动单有模有样有特色, 听课老师们啧啧赞叹。韩愈在《师说》中曰:“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这番道理是很深刻的, 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充分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又岂能少得了学生能动性的参与和建设性的发挥呢?
我所在的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心小学, 03年晋级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的特色语文活动, 并且各个年级有各个年级的特色, 学生已有一定的古典文化积淀。在开展了本校三到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之后, 我们发现课本剧是同学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课文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比如《蚂蚁和蝈蝈》《最大的麦穗》……还有课本剧课文可以扩编的。鉴于此, 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意愿的基础上, 我校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决定尝试让学生参与编撰课本剧校本课程。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 讲了两千多年前, 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一个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赞美了公仪休清正廉明、坚持原则的品质。这是一篇适合扩编的课本剧课文,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决定首先从这篇课文着手。怎样扩编出精彩的课本剧呢?我们打破常规, 不是先编再演, 而是先演再编, 实践中发现, 实践中提升。在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课堂上, 同学们兴趣盎然, 气氛活跃。演课本剧为学生打开了新的活动天地, 吸引了他们稚嫩向上的心, 他们在表演中相当积极, 相当投入。
在同学们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 也暴露了这样两个问题, 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1) 为什么学生表演的动作比较单一?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 关于书上写清的公仪休或者是子明的神态、动作, 学生演得都基本到位, 但对于课本提示之外的神态、动作, 学生要么傻站着, 要么就是来回走、原地打转。而他们自己也觉得演得不够过瘾, 不够尽兴。思前想后, 有这样几种可能性:A.文本内容比较简单, 学生又没能深入理解课文, 不会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 更谈不上发挥了;B.学生理解了课文, 但平常在生活中不善于观察, 所以不清楚不同身份的人物会有什么样的表现;C.学生理解课文, 生活中也会观察, 但缺乏一定的想象力, 所以演技显得平平;D.人多怯场, 发挥不佳。 (2) 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表演的过程中, 由于人物有限, 场地有限, 时间有限, 所以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充当演员, 而这些演员之中, 平时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孩子当的主角, 平平的孩子, 最多只能是当当旁白或者在幕后高喊一声“某大夫的管家求见”, 至于那些比较后进的学生就只有当观众的份了。于是好的学生更出彩, 差一点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去表现自己。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师者要善于挖掘孩子们隐藏的潜力。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 仅仅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 师生还可以依托教材, 创造性地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和指导学生扩编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可以让孩子们在想象中尽情舒展, 可以在创作中快乐成长, 可以在表演中不断提高。
经过我的指导和点拨, 同学们观看了不少古装戏的影视资料, 翻阅了大量的春秋时期的资料, 沉浸在创作的无穷乐趣中。一个多星期后, 扩编的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新鲜出炉了, 和原课文相比, 不仅内容丰富多了, 而且人物的形象也更鲜明了。可以说是凝聚我们师生自觉、能动、发展、创造、智慧的结晶。综
表演课本剧,实现语文高效教学 篇2
一、课本剧表演的几种类型
(一)自述
即由学生一个人通过自述的方式来进行表演。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常识性文章,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涉及天文、地理等等,在中高年级采用说明文的形式来展现,描写事物的特征、结构、功用等。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文章的掌握自然也会大打折扣。而采用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成为文章所介绍的对象,让学生通过自述的方式来进行表演。这样就可以将枯燥的讲解与分析变成生动而形象的表演,课堂教学氛围更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学生会展开认真的阅读与思考,展现自己的个性,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如表情、动作等进行声情并茂的表演。对于表演者来说这是一次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又多了一次输入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理解也更透彻更充分。
(二)分读
即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进行表演,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对话性强的段落,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分角色朗读并不是简单地就文中的对话展开机械的读,而是要让学生将文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人物更生动更丰满,要学会运用语气、语调、语速等来表达人物心理的变化、情感的起伏。这样学生的表演更生动、更形象,自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
(三)群演
即以文本为基础来进行的自主创编剧本与形象表演,是集创编与表演于一体,这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是展现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最佳时机,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1.剧本的创编。关键在于创,而不是搬。不再是截取文章片段的表演,而是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把握主题与情感脉络基础上的自主创编。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向外扩散,通过学生合乎情理的想象来对文本进行增删,融入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2.剧本的表演。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场景布置与道具准备,以提高整个表演效果。要基于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够从社会环境、写作背景等等来深刻把握人物性格与特征,这样整个表演才能生动逼真更传神,再现真实的场景与鲜活的人物,将人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课本剧表演的运用策略
课本剧的表演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互动对话。空有教师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教学内容的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理解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有效运用课本剧表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需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此组织课本剧表演时,就要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兴趣爱好来设计剧本,以让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其中。并积极调用知识与生活经验来进行表演,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表演更生动、更传神,学生在表演中才能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可以真正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来展开主动的思考与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文本深刻认识,才能让学生从情感、意境等多个层面来理解文本。这样在小学生眼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
(二)以文本为依托
不管是自述、分读还是群演都不是对文章的机械照搬,而是融入了学生的的体验,是学生个性的一个反映。在课本剧表演时我们提倡对文本的二次加工,可以增删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但这并不是脱离文本的凭空想象,文本在整个创作与表演过程中依旧处于核心位置。对文本的改编是基于作者原意的创造性加工,而非随意更改。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基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进行加工。这样学生的创作与表演才能成为教学的升华,成为教学的新起点,才能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在课本剧表演中居于何种位置,扮演着何种角色是我们要深思的一个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完全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现代教学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教转向重学。我们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要充分放权,但放权并不是完全放手,放任自流,而是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的新角色来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造机会、提供条件,以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效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与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作与生动表演,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表演中来,扮演适当的角色,这样更能拉近师生关系,在表演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对教师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总之,课本剧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之窗,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这扇窗走进文学的殿堂。我们要重视课本剧的表演,不能让它成为教学的“奢侈品”,而是要让课本剧表演走向常态,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对语言的内化,以促进学生自身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让课本剧表演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
借课本剧凸显语文教学魅力 篇3
一、课本剧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读课文为主, 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 很容易对课文失去兴趣。如果能让学生边演边说, 就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让学生把课文演成课本剧, 形式新了, 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自然提高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加上自己对形象的独特体会, 在表演的过程中, 每一个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现自我, 张扬个性。如编演《将相和》这一课本剧时, 许多学生就把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和骄横的秦王演得栩栩如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演绎, 学生对学习有历史故事的文章也感兴趣了。小学语文课文中有成语故事、民闻传说、古典诗词、中外名人轶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把这些内容丰富, 情节有趣的故事编演成课本剧, 有利于学生多方位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营养, 并在无形之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本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听过一遍就忘了, 看过一遍就有印象了, 做过一遍就学会了。例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 课文用了很多优美的四字词语来描写狐狸和老虎, 如果光读一读、听一听, 学生对这些词语掌握不牢, 可以让他们演一演狐狸和老虎:狐狸在前面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老虎在后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但体会到词语的含义, 而且对课文也会有深刻的印象。同时编演课本剧也是学生想象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照本宣科地进行简单的对话, 它需要充实许多剧本所蕴含的东西, 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深切地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 学生就可以根据古诗进行故事的编排, 对寻访者与童子的对话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课本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学生是学习的根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参与表演、在编排课本剧中学习语文, 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而是“活灵活现”的活语文。学生在进行课本剧编排的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关于人物心情、神态、动作等一系列的词语, 如果只是一味地朗读就难以真正体会到词中所蕴含的真正含义, 而进行实际行动的表演会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例如学生在编排《公以休拒收礼物》时, 可以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对“回味似的”“恍然大悟”“满脸堆笑”等词语有更深刻的体会, 更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四、课本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课本剧编演过程不会以教师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 只会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 因此学生的创造才华和个性品质才得以展示。比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课本剧的编排。由于这是一个历史故事, 有少数学生已经阅读过《三国演义》, 而且有的学生家里还有古文版本的《三国演义》。于是我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表现欲, 把课本剧编排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课本。其中有一组同学就从家里拿来了古文版的《草船借箭》进行编排,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古文的过程, 把从未接触过的古文理解得明明白白, 特别是有两位语文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在这次自我学习中表现得异常积极, 也学会了大部分学生读不懂的古文, 这无疑提高了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的信心。这组同学在编排的过程中不但进行了古文的学习, 剧本也编排得惟妙惟肖, 体现了古代人物的一些风范。有了这次课本剧的成功, 我相机鼓励学生:“难读、难懂的古文你们都能读好、读懂, 那么我们现在的课文更没问题。”学生们信心十足, 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油然而生。
五、课本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课本编演成课本剧, 再成功表演课本剧, 学生就要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感知, 深刻的理解, 对剧本有较强的记忆, 掌握恰当的口头语言和形体动作, 各“演员’之间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情感。
以课本剧为载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4
一、设置课本剧教学的基本环节
以我任教的四年级第一学期《武松打虎》一课为例,我将课本剧教学基本环节设置如下。
第一,学习和研究课文,了解人物和故事情节。在“戏剧之魅”模块里,我精心选择了语文课本里适合改编成课本剧的五篇课文,《武松打虎》是其中的一课。首先,我带领学生扫清较为生涩难懂的字词障碍,了解《水浒传》里的武松这一角色,熟悉他赤手空拳打死大老虎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加深对主要人物的理解,为改编和演出课本剧做好准备。
第二,指导学生在课本基础上改编,集体合作写出剧本初稿。学生经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分组合作,商量讨论台词,设计动作和表演形式,完成课本剧的初稿。
第三,利用各种资源,润色修改剧本,创意改编。关于《武松打虎》的视频资料网上有很多,我挑选了一些优秀的经典片段给学生观看学习。学生们一起欣赏其中精彩的台词和多样的人物表现形式,补充到自己的剧本中,借鉴修改,给自己的剧本增添色彩。扩充后的剧本篇幅较长,表演时间太久,台词记忆的负担也较重。于是,我带领学生们修改打磨,保留最为精彩的台词和表演。
第四,选择角色认真排练,设计服装、道具、舞美。我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精心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角色,学生家长配合设计和准备演出服装,师生动手一起制作简易但适合剧本的演出道具,请有跳舞特长的学生编排舞蹈动作,大家群策群力,为节目的圆满演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全员参与。汇报演出时,我们邀请家长观看,家长和教师分别给出评价。每个学生都在这个课本剧中有任务有角色,演出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在演出结束后,我让全班学生民主评议,票选评出了“最佳表演奖”“最佳舞美奖”“最佳肢体语言奖”等各类奖项。在全方位的评价中,学生们获得了鼓励,成就感十足,为之后的课本剧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用课本剧教学培养语文素养
第一,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会了合作,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智慧与激情,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场所。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应该加强互动合作,让学习变得愉悦、灵动。课本剧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悟,真正喜爱上语文学习。
第二,提高了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①“读”的能力。改编课本剧之前,需要学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态度,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为了能理清关系,写好剧本,把握人物心理,塑造合理形象,学生会不厌其烦地把课文内容读了再读,在教师适当而有效的指导下,不断地深入揣摩和推敲。
②“写”的能力。在剧本写作前,教师可以传授编写剧本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本的特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剧情的紧凑合理和戏剧性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合作完成剧本。当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设计、舞台提示等表现在剧本里时,写作能力也扎扎实实地得到了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及时记录排练时、组织中、表演后的点滴感受和难忘经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③“说”的能力。在排练、表演课本剧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话是表演的重头戏,学生要在舞台上说好台词,就必须掌握好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注意控制语速、节奏和情感,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演绎出不同的情绪。在反复的排练和最后的演出中,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训练,连平时不愿意说或者对说话胆怯的学生都调动起了积极性,变得愿意说、敢于说了。
④“听”的能力。在排练、观摩和表演中,学生必须要学会倾听。正在表演的学生需要细心听对方的台词,然后顺利地接上自己的台词,更好地衔接起剧情;暂时充当观众的学生也势必要用心地听和理解,明白台上在演什么,而且在听了之后深入思考,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和现场评价。
第三,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了个性,锻炼了胆量,展示了潜力和天赋。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读出不同的感受,自然也就会创作出不同版本的剧本。进入到表演环节,学生对人物的演绎也会因人而异,他们会别出心裁地设计和展示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如《武松打虎》里的店小二这一人物本不是主角,可是表演者发挥了自己的幽默感,加入了夸张的表情和有趣的快板念词,让大家禁不住为他喝彩。
高中语文课本剧观后感写作漫谈 篇5
课本剧是指以语文课文为素材, 以角色演出为基本形式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的戏剧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观后感创作, 对激发学生深入研读作品的兴趣, 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课本剧观后感创作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们的学生置身在汉语的大环境中, 很多孩子感受不到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主动性不强, 再加上传统课文学习与实际联系得不太紧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总是表现不佳, 发挥不了应有的主体性。现在把课文改编成剧本, 要学生自己来表演, 学生成了活生生的演员, 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来了。要想演好角色, 学生必须去思考, 要认真阅读课文, 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去学习。如果说表演是少数人的事, 那么写观后感就是全员参与, 将会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效益相比于其它学科一直不明显,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很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体现。将课本剧引进课堂,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编、演、观、悟之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虽然在编写过程中设置了单元专题作文教学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将其落实到位。即使少数教师重视作文教学, 也会因作文教学本身的抓手不牢, 最终走过场地将作文教学付诸形式。写作如游泳, 你在岸上将下水动作背得再熟, 没有长时间的实际游泳实践, 最终你还是逃脱不了溺亡的结果。学生近距离观看同学参演课本剧, 然后写观后感, 就会有鲜活的写作素材, 不会面对空洞的材料, 挖空心思, 止笔不前。此时, 只要教师引导恰当, 学生选取的切入角度正确, 言之有物, 就会写出满意的作品。久而久之,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二、当前学生课本剧观后感创作的误区
因缺乏系统的指导, 多数学生写作的课本剧观后感不尽如人意, 要么跑题, 要么面面俱到, 没有观点、没有细节, 甚至写成“豆腐块”。一老师在课本剧《项羽之死》演出完毕后要求学生评价参演学生表现, 并选择一个侧面写观后感, 作品收上来后检查发现, 有将近20%的同学将观后感写成了“豆腐块”, 连最基本的字数都没达标。另20%同学基本上在翻译原文, 没有自己的观点, 没有将课本剧再创造的精彩部分描述出来, 更不必说主题切合原著了。少数同学字数达标, 主题选择较恰当, 但写作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了项羽、虞姬等人物语言与动作, 也涉及到了舞台道具设置、演员演技, 处处发感慨, 没有重点。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观后感创作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观看课本剧演出时, 对课本剧中的相关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写观后感,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观后感写作的目的和内容。课本剧观后感可以就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剧情蕴含的深刻道理、时代意义、背景音乐、戏剧的表演技巧、戏剧中的角色等进行评论, 抒写感悟。写作过程可以结合课本剧的具体内容和剧本在构思、结构、技巧、人物等方面最为闪光之处摆观点, 抒感慨。
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作要点, 要想让学生写好一篇观后感, 首先应当要求他们认真观看演出, 并记录演出过程中的关键性细节、重要的人物, 找出戏剧演出的闪光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观后感能否吸引人, 就在于其有没有别人意想不到的内容。每一位写作的同学, 都要有自己的创造。
再次要明确观后感写作的步骤。一要拟好题目, 好的题目是作品的第一闪光点, 一个好的观后感题目, 能准确传递学生在观后感中想要表达的信息。在看完课本剧后,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一个好的切入点, 从题目入手, 注重文题创新, 让读者一看见题目就有读下去的冲动。二要精雕凤头——开端。读者都有一个习惯, 非常注重作品的开头, 一篇习作中间部分写得再好, 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 那么整个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在观后感的开头, 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所要写的课本剧最闪亮的地方, 可以直接写演出高潮或结局, 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兴”的手法, 或先插入一戏剧名家的名言, 以增添作品的内涵。另外还要稳住狮步——中间。这一部分是观后感的核心内容。此部分应该注意多分析、少叙述, 以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 摆论据, 层层推演。最后要捋顺豹尾——结尾。写完主体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 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 在结尾我们可以进行总结, 抒发自己的感想, 表达自己对整个课本剧的理解, 也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 拓宽观后感的广度, 提升观后感的内涵。
浅谈编演课本剧和语文教学 篇6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活泼好动而又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表现欲望的普遍特点, 如果把课本剧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会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试一试不就见分晓了吗?于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我注意挖掘课本中那些语言生动形象又蕴含人物的动作描述, 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织学生分小组编演课本剧。刚开始编排时, 绝大多数的同学虽然已经搞懂了文章的内容, 但只会照着书来念所谓的台词, 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独特创造。这哪是剧本呀, 不就是在背书吗?连一些同学都是这样想的。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 而把他们认为平淡无味的课文变成有声有色, 生动形象的课本剧呢?说实话要我自己编也觉得不知该如何着手。学生们就自主地提出由他们自己去改编、排演。于是我就让他们自主讨论确定一篇声情并茂的课文《西门豹》作为剧本的题材, 然后根据学习小组的编排方式, 自己主选择一位课外的的老师, 可以是自己的父母, 或者是亲戚朋友们, 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大小伙伴, 进行拜师学艺。大概经过两三天的准备, 这一天正好有一节课是班队课, 在班长和文体委员的精心组织下, 四 (1) 班《西门豹》课本剧表演赛开始了……在这一次的活动当中, 我很高兴地看到每一个演员都是那么像模像样, 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 就是连平时最讨厌上语文课的史盼盼同学在扮演小兵是那么投入, 那么专注;当其他组同学在表演时, 每一个同学都看得那么认真, 每一个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虽然这只是一次由学生自编自演自己欣赏的课本剧, 但我觉得这次演出胜过任何一次教学活动, 参与这次活动的每一个学生比平时任何时候看到的都更活泼, 更可爱。活动结束后, 有的同学说起这一节课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有的还有点沾沾自喜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表演很出色。对于《西门豹》这一课, 全班同学都掌握得不错, 就连平时只识得几个字的同学也能熟练地说上几句台词。
从那以后,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 时不时会与我商量:老师, 我们把这篇文章也编成剧本, 再进行一次课本剧表演赛怎么样?我知道, 同学们对课本剧的欣赏已为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尽头更足了, 上语文课也更认真了, 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了, 语言也更具创造力了。更重要的是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 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变死课本为活的演出实践, 还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让学生在处理琐碎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学会了组织协调和相互配合。班上的黄旭东同学, 平时动不动就耍少爷脾气, 是班上最难相处的一个人, 许多同学都对他避之不及, 但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当中, 他和组员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 与组员的关系非常融洽, 与其他同学也能和谐相处了。诚然语文这一学科历来重视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想他的改变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功劳, 更是课本剧的功劳。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为孩子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 课本剧取材于教材, 作用于人的视听, 其教育感化作用十分明显, 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读——思——编——演剧本的过程中, 更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之, 改编和演出课本剧, 不仅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愉快, 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形象直观。这样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推广课本剧有利于在语文改革实践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 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 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课余, 班中一些平时比较好学的学生有时也问我: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 可一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语文课本剧管理 篇7
笔者认为,课本剧应该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从课本剧与戏剧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首先属于“剧”,是戏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课本剧就是戏剧。但是,课本剧主要面向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自编自演,这也是课本剧为戏剧的特殊表现形式之所在;第二,从题材来源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从教材中选择故事性比较强、情节相对复杂的文章,将其改编成剧本,由学生上台表演。
由此,我们可这样概括课本剧的内涵:它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将其中故事性较强、情节较复杂的课文改编成剧本,通过艺术的加工,如人物性格塑造、气氛渲染、情节优化、动作美化等,使其内容逼真,人物形象鲜明,进而搬到舞台上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现阶段,将课本剧融入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符合新课改下语文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大语文观,提倡一种动态的语文学习。
二、课本剧教学的实质
(一)课本剧———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其中隐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评和混合编组”。在整个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处处留有“合作”的影子:有人创作剧本,有人当导演,有人准备道具,有人当主角,等等;从舞台的布置到道具、服装的准备再到人物角色的选择,从排练时间的安排到排练过程中相互的理解、支持,这些都需要倡导合作的意识。
(二)课本剧———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课本剧的编演过程融入了许多“探究”因素:第一,改编课本剧,首要的问题是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有关戏剧的知识,探究戏剧的特点、结构等,为下一步的改编打好基础;第二,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变死的课本为活的演出实践;第三,编演课本剧还涉及绘画、音乐等层面,如服装设计、配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并将锻炼其艺术融合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本剧———情境教学的一种方式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要讨论的课本剧,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情境教学,这从课本剧的整个编演过程可以看出。首先,课本剧的编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情境的内容;其次,“演”的过程其实也是融入情境、想象体验的过程。例如,教授《皇帝的新装》(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课)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皇帝一丝不挂,在大庭广众之出乖露丑地举行了“游行大典”。一个天真的小孩说:“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这声音如同长了翅膀的小鸟迅速地飞到人们的心中。大家在笑皇帝的愚蠢,笑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一些虚伪小人!而皇帝听到小孩诚实的声音后“有点发抖”。那么,他回宫后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这可以由学生自由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然后再进行改编。
三、初中语文教材(鲁教版)中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一)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布局
新课标鲁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采用“特定话题为主线切分与组合模块单元”,将8个模块分解成为40个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思维与情感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定话题,每个模块由5个话题组成,每个话题涵盖一个单元,40个单元话题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等各个领域。同一单元内部围绕同一个话题呈现不同文体的文本,如“亲情篇”这个话题内部选文包括《风筝》、《祖父、后园和我》、《冬夜的灯光》是小说,《散步》是散文,《纸船———寄母亲》和《金色花》是诗歌,此外,《世说新语》两则收录了两篇短小的文言文。这种布局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文体的差别,并且避免了学习单一文体的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由上可以看出,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材来源广泛。在这些内容丰富的文章中,有的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有的则不适合。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如何选择课文改编成剧,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选文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编演的可行性。
1. 选文的特点
(1)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
由于课本剧具有戏剧的特点,要求有高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首先应选择具有故事性的文章。这一要求决定了大部分的记叙文可以用来改编成课本剧,而说明文则不适合改编,其原因如下:第一,它们的文体特点决定了不适合将其改编成剧。说明文在于向人们详细地说明解释某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等,并没有课本剧所必须的故事情节及矛盾冲突;第二,故事性的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去编去演。故事性的文章多为记叙文,具有故事情节,而且通俗易懂,是各类文体中比较能吸引大多数学生阅读动机的一种文体;第三,故事性的文章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并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使学生人人都能享受表演的乐趣。
(2)文章篇幅长短适中
课本剧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文的容量。如果篇幅太长,则改编的难度比较大,人物关系复杂,这也会给表演带来很大的难度,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并不否定篇幅长的能够改编成课本剧,因为在课本剧日益产业化的今天,大型的演出往往需要精心地准备比较复杂的剧本;有的文章篇幅太短,那么便没有改编的必要性。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渡荆门送别》(李白)写作者乘舟远去,故人身影渐渐模糊,船依然再行,只有故乡之水像亲人一样推动行舟游过万重山。诗歌因其篇幅短小,缺乏故事性,所以一般不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所以,课本剧的选文篇幅要长短适中,尽可能地达到人物角色、情节的最优化,忌太长或太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选文的可塑性比较强
选文可以增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课本剧要求语言精炼,尽可能用较少的语言来展现人物性格,这就对选文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即选文的语言可以被改编者重新加以整合,有些心理语言,如悲哀、愤怒、喜悦、高兴等,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表情来表现,这就精简了剧本语言。
2.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而且,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所以故事性的文章尤其能够吸引他们去编去演。
此外,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也认为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有多元才能”。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而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样具有较高智力的人,可能是一名作家,可能是一名歌唱家,可能是一名数学家,可能是一名画家,可能是一名运动员,可能是一名思想家,也可能是一名社会活动家。因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课本剧的选择力,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潜能。例如,朗读好的学生可以让他担任旁白者,爱好绘画的学生可以发挥他画画的优势作海报宣传或者绘制表演的服装、道具、舞台布置等,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搜集音乐,以此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发挥的他的个性特长。
3. 编演的可行性
这一策略的实质是“投入与产出的实效问题”。课余时间编演课本剧,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如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必要的化妆等,而且课本剧最终要到舞台(或者教室)上表演,这还需要考虑时间、地点、道具等因素。如果人物角色太多太杂,就可能适应不了舞台的空间;时间太长的话,则可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需要的道具或者服装太多或者要求太高,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课本剧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可行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在整体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策略把其中一些适合改编课本剧的文章选择出来,让学生自主改编,自主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相信,通过课本剧的学习,我们的新课改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本剧的编演愈演愈烈, 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但是, 当前的问题是人们过分注重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这一结果, 而对其文章的选择却关注不足。本文简要介绍如何选择教材中的文章进而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旨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文章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有的则不适合或者没有改编的必要性。同时, 合理运用课本剧的编演这一教学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提高其多种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课本剧,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田文华.“山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必修) 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