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共12篇)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1
原标题: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 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大, 投资风险更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但在科技成果转化率、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差距较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发明专利数量逐年增加, 现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级、省部级、区级的科研成果更是数不胜数。然而, 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的数量与实际的转化率、实施率形成明显的对比。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不足2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匮乏、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序发展。
2007年我国有高新技术企业5万多家。到了2012年, 数量不升反降, 减少到了4万多家。这与我国投资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有密切的关系。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 其融资更是难上加难。目前,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企业自筹。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办之初, 一般会选择股东或合伙人达成共识, 共同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初始资金, 自筹资金包括企业资本和债务。如果自筹资金仍然无法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要求, 股东一般不会向银行借款, 而是会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
(二) 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20世纪90年代初, 科技贷款项目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家信贷计划中, 高科技公司的信贷业务得以成为现实。紧接着, 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陆续响应了人民银行的号召, 分别设立了科技信贷机构。目前, 全国已建立了10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经济区, 各大商业银行也陆续在各开发经济区设立科技信贷部门,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三) 财政拨款。
据我国科技部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 201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 184.9亿元, 比2012年增加584.8亿元, 增长10.4%。显然, 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财政投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一) 政府支持力度较小。
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像德国这些发达国家, 政府都建立了风险投资基金、高新技术创业基金以及极低的优惠利息、贴息贷款、信贷担保、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扶持,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援助。反观我国, 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 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风险投资缺少一个有效畅通的变现机制, 市场的发展也相对比较缓慢,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想获得足够的资金更是难上加难。另外, 因为产权市场不完善, 交易行为不规范, 企业产权界定不清等诸多问题, 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
(三) 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不够, 对待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的中小型企业一样。有的金融机构甚至一见到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基本不给予贷款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多阶段的企业。大多数金融机构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都没有从该类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 没有认识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不同点, 因此无意中给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增加了难度。
(四) 银行的体制问题。
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的安全性要求, 在发放贷款时, 比较注重有形抵押物。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没有核心的有形抵押物, 它们提供给银行的往往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这显然不能满足银行的要求, 想融资自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合理地变更贷款审查机制, 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状况提供多种方式的贷款, 将抵押的形式也适当的灵活化、多样化、多元化, 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策
(一) 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建立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国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信用担保体系已成为扩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长期通行模式。建立合理完善的政府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首要任务。像安徽、广西等省份已经于2015年分别颁布了融资担保体系相关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融资难、担保难将不再是困扰它们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 建立一个系统高效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为重要。
2、构建信用评级体系。
首先, 应该分别建立面向金融机构的全国性大型信息库和面向地区的信息系统以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次, 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出资组建信用调查部门。根据“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履行相应经济承诺的能力、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评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企业素质、企业经营能力、企业获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信用状况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等相关指标。
3、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
目前,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但从上文可以看出, 国有商业银行应转变其传统观念, 客观看待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最好能建立专门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部门。另外, 应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和成长趋势, 开发多样化的贷款类别, 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 优化审批流程。
除了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外, 还要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成立, 比如大力发展非国有中小型商业银行和建立中小型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可以促进银行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
4、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机构。
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在放贷行为上存在着逆向选择, 导致风险与收益失衡, 降低了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放贷的能力。通过推出创业板市场、建立健全证券外交易市场、降低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健全风险资本的退出等途径,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机构, 以满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资源流动、产权转让、并购以及直接融资的需要。
(二) 企业内部进行改进的措施
1、规范自身经营管理。
我国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现代公司要求建立法人治理机构, 实现产权清晰, 责、权、利明确, 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企业要及时发现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漏洞和不足, 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此外, 提高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董事会制度等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体制完善内部监控机制。
2、改善和规范经营管理, 尤其是加强财务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之初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也不例外。其在创立之初, 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因此, 这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均较为低下。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 企业逐步发现规范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性, 尤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就逐渐彰显出来。财务管理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也直接影响企业融资的进程。因此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加强基础的会计核算和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做起, 重视财务数据分析。
3、提高自身融资能力。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的融资渠道正在朝着多样化发展。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也应该跟上市场潮流, 及时转变思想, 打破最初只依靠银行来融资的传统做法。这些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体系, 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
除了以上对策, 企业还应该在加强信息披露、增强透明度以及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方面做出尝试和努力。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政府应重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各界必须正确面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完善金融体系体制, 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 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优惠的融资政策, 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以促进其健康良好发展。
摘要: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从市场竞争、投资风险和成果转化率等方面, 分析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并对融资难的原因进行阐述, 最后提出改善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决策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荣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以厦门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冀枫.中原工学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研究[D].中原工学院, 2012.
[3]宗禾.我国科研经费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N].中国财经报, 2014.10.25.
[4]喻凤雪, 李雪.探讨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J].中国市场, 2012.686.23.
[5]崔选斌.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西部财会, 2009.1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2
[关键词]无盘工作站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技术优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迅速增长,无论商品信息还是供求信息,都可以很方便的查阅,网上交易也越来越密集。B2B和B2C模式的发展,使企业可以网上订货、网上谈判、网络汇款,这为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契机。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安全成为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上除了各类信息,还充斥着数不清的病毒,其中除了损害系统的破坏性病毒和攻击网络的蠕虫病毒 以外,也不乏大量窃取资料的木马病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更不用说主动的黑客攻击了。这时,企业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 墙,但是这并不能完善的解决问题。
1.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都价值不菲,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杀毒软件的更新总是在病毒流行之后,往往在病毒造成危害以后,软件公司才会放出相应的升级病毒库,对某些已经被感染的用户来说,往往已经是亡羊补牢。
2.现在一些新的病毒,如最近流行的“熊猫烧香”,某些杀毒软件根本奈何不了它,有些甚至连杀毒软件本身都被感染!
3.病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变异性,有的病毒虽然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它不断变种,知道今天仍能造成很大的危害,最著名的就属2003年出现的“灰鸽子”病毒了。
大部分公司为了工作的方便,在为每个部门接入网络的同时,还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架设局域网,整个公司所有的电脑都处在一个网内,这样也会导致一系列的 问题。局域网中的某一台电脑不慎感染了病毒后,通过局域网迅速传播到网络上所有电脑中,造成更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整个局域网的瘫痪。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高新技术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却并不顺利,众多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发展瓶颈,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为切入点,探寻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更好方式和策略。
一、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有着科技含量高,能耗低,资源消耗少,产出高,对社会进步大的优势的同时,却存在着高风险的弊端,因此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困境[1]。
对于融资而言,目前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方式。内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资金融通,利用员工内部的资金和支持,给予员工一定的分成。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国家,银行,集体,和个人来进行融资。国家可以给予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和基金的补助方式。银行可以给予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贷款和贷款优惠政策让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有充分的资金保证。新集体和个人可以把资金放入中小企业中,给予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同时个人又可以获益。
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一是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够,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起步和发展的作用是十分大的。虽然我们看到国家对于像绍兴创业中心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我国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后期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有限,所以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在覆盖面上保障力度不够,同时政府的扶持上没有必要的计划,在资金的分配上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到位的现状。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了政府资金部到位和错位的情况的存在。二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担保得不到保障,担保机构缺乏,同时个人和团体对担保机构普遍的存在不信任的问题,担保机构的信任度不高,担保机构普遍都是私人担保,所以担保的不健全造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心的小企业担保中介也是十分不健全的。三是我国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渠道不顺畅,造成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由于我国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心的企业规模小[2],员工的数量有限,内部融资难以形成规模,而且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这个团体长久以来由于公司的规模有限,一直没有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国家融资支持小,同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比较高,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信用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渠道不畅,个人和团体更是不会选择如此风险大的投资方式。
总之,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融资的渠道十分不畅,融资的政策也有赖于更好的保障。
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困境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障碍,也阻碍着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重视不够,国家虽然对于像案例中绍兴这样的中小企业给予了一定的准入的扶持政策的重视,但是国家相关机关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认识不力,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造成了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的不够,同时个人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和融资的合法合理性,银行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存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片面追求和大企业和资金宽裕的企业的贷款和存款的双向流动,忽略了中国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二是相关政策保证和政策制定不合理,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因此政策的漏洞造成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和融资的依托不力,使企业诉求无门。四是监管不力,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虽然不大,扶持的覆盖面不光,但是相关的扶持资金还是存在的,但是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和错位的现象,这和相关机关的监管不力存在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监管的不力才造成了更多的权力寻租和权力的错位。
总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做到对症下药,把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真正解决。
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1、加强宣传形成社会认同感
主观认识不力造成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力,那么要突破主观认识的不足就要加强宣传教育。首先国家机关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比如绍兴政府可以根据绍兴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在内部召开会议。在国家机关内部形成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认识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地方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加大扶持力度。其次新闻媒体和报刊等传媒通过网络和电视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的现状和解决的对策,让社会和人民群众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力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建立起信任。最后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召开推介会的方式向社会介绍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广阔未来,让人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新技术的发展中来,高新技术也要通过广告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企业的融资困难的现状,参与企业的资金融通中来,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总之,对于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宣传工作既要靠国家和相关媒体,更要靠企业自身的宣传和推介,让人们做到最起码的知晓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2、拓展融资渠道
单纯依靠银行的贷款来保证高新技术中小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银行的贷款有限,而且银行贷款处于众人哄抢的境地,所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的渠道,通过发行股票,进入证券市场来进行大量的融资。还可以通过吸引民间资金的注入的方式让民间资金顺利的进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还可以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和国外资金的支持,通过国家的技术奖励来拓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让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更加的多元和顺畅。
总之,对于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企业自身要积极拓展融资的渠道。
3、加大监管和落实力度
凡是涉及到资金问题的方面,由于接近利益的最顶端,因此对于监管就要落实到位,防止权力的寻租和权力的滥用,针对国家出台的相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措施,要依法监管,保证落实的到位,针对国家具体的财政支持和财政拨款要保证落实到有需要的企业中去,针对国家的专项基金要进行流向的跟踪和监控,让资金真正进入企业中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针对国家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造奖项要保证评比的透明和公正,让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总之,对于像绍兴这样的高新技术的监管要加大落实到位,保证国家相关资金的真正到位,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3]。
结束语
探寻改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发展出路,不仅需要加强调研,更需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总理形象的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切忌纸上谈兵。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真正行动起来,为企业的融资进行宣传,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玛丽.谈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改制[J].价值工程,2013(11).
[2]王莹.谈如何做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2(09)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4
关键词: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融资特征,成长期,融资策略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增长,己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如表1、图1及图2所示。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当前,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处于发展阶段中的成长期。因此,针对成长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进行分析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
1 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特性及成长阶段分析
1.1 高技术企业特性分析
相对通常所说的一般或传统企业而言,高技术企业具有更高的科学输入与知识含量[1],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独有的特性。
(1)高风险创新性高技术企业的风险性源于高新技术的高创新性,高创新必然面对价值的不确定性。其创新程度愈高,复杂程度愈高,风险性也愈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和风险性均远远高于一般企业。
(2)高投入附加性高技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高资金投入与高智力资本投入的过程。高技术企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所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原始价值之上的新增价值,高技术企业资产的典型特征是无形资产比重大、人力资源的知识含量高,其潜在的价值将进一步扩张,远远超过了一般技术价值的增值能力,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高成长短周期性高技术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高新技术,企业只要能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凭借其新颖性和高技术特性将迅速地独霸市场,其投资回报率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增长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而在短期内可能成长为大公司,高收益的特点也促成了高增长,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跳跃性。
(4)高系统集成性高技术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组具有高知识密集度的技术群。它处于综合性、交叉性、融合性很强的领域。某一单项技术在高技术企业系统内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得各技术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扩大,从而使技术与技术的整合能力增强。因此,高技术企业是一系列技术群的高度系统整合,具有高新技术自身系统集成特点。
1.2 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分为5个阶段[2]:
(1)种子期(seed stage)产品的发明者和创业者仅有产品的构想和初步设计,投资回报率达50%以上,损失可能性为60%;
(2)创业期(start-up stage)产品已经开发成功,创业者开始着手创立企业并进行试生产,投资回报率为40%~60%,损失可能性为50%;
(3)成长期(growth stage)此时初期产品已经上市销售,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财务盈亏平衡不稳定,缺乏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投资回报率为25%~50%,损失可能性为30%;
(4)扩展期(expansion stage)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规模,但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回报率为25%~50%,损失可能性为25%;
(5)成熟期(mezzanine stage)企业经营规模和财务状况已经接近股票上市的条件,投资回报率为20%~40%,损失可能性为15%[3,4,5]。
2 成长期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融资特征
经过创业阶段的发展,企业的技术等资源优势己经确立,己初步形成主导型高技术产品,并开始进入市场,且经过一定的市场拓展,具有了一定的销售收入,其销售盈利已经开始能补偿其在创业初期所耗用的资金。在这一阶段,随着技术的完善和市场的开拓,企业的技术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企业的组织结构初具规模,各方面日趋完善,技术、经营和市场风险逐渐降低,企业基本形成了核心能力。但这时企业的自我资金积累仍较少,还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产品质量、加强技术研发、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和拓展市场以及完善管理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此阶段得不到持续的资金供应,就会失去高速成长的机会,甚至可能停止增长,或被其他公司合并或收购。因此,该阶段企业必须再度融资才能满足经营的需要,但此时规模偏小,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还没有释放完毕,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能达到发行股票上市进行融资的要求,这时就出现了企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企业融资渠道受到限制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3 成长期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融资策略
尽管成长期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存在如上所述融资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但好在此时企业已经度过生存难关,发展前景也基本明朗,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誉。所以该阶段企业可以更好地结合使用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在此阶段企业的成长资金来源主要是3个方面:留存收益、借贷资金和风险资本[6]。
3.1 留存收益为基础的内部融资策略
高新技术的高效益为高技术企业资金的自我积累创造了条件。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并弥补完以前年度亏损(如果存在需要以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分配完应付的股利后形成的,由会计年度末资产负债表上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两项构成,它是一个若干年度累计盈余的概念,而非某个特定年度所取得的盈余,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际上是对企业的追加投资。对企业来说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较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低,等于无需筹集费用的普通股成本:而对企业股东来说,将收益留在企业就等于放弃了拿此收益去投资别的项目的机会,但如果该企业作为一个处在加速成长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其收益率往往大于普通传统企业,所以股东将收益留在企业的机会成本相对来说是较低的。
通过发展已有产品和控制股利分配政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积累一定的利润,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合理的再投入,不断增强企业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并最终保证企业成长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通过留存收益方式筹措成长资金,要求企业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有者能放弃近期的物质利益,经营者能合理地使用积累资金实现资产增值。
3.2 借贷资本为可选的外部融资策略
根据资本结构理论,负债融资可以在不削弱原股东控制权的前提下,增加企业的价值[7],而进入到加速成长阶段的高技术企业已经初具规模,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张,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和不动产等)也就随之增加,这就为采取债务融资创造了条件。资金借贷方式要求外部有愿意出借资金的经济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借贷资金具有到期必须归还的特征,且要支付一定量的利息,因此,借贷资金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资金运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并要求企业所有者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能承担失败风险。
3.3 权益性风险投资为主的外部融资策略
在高技术企业加速发展阶段,企业可以通过扩张股本的方式募集成长资金。高技术企业在该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高效益前景使得企业更易于从外部环境中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其中包括吸收权益性风险投资和其他投资公司及私人投资者投资入股,以及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但该阶段融资方式依然是权益性风险投资,而且此时企业风险降低且无形资产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企业募资溢价将更大,即新加入的股东即使与原股东投入相同的资金,但其所占的股份比例要小很多。
3.4 股权融资为可选的外部融资策略
成长期高技术企业股权融资就是指在公开资本市场上发行普通股融资。普通股是风险最大的股票,投资者持有股票就成为股东,作为股东就有权要求分享公司的盈利。但普通股的股息收益在股票发行时是不确定的,它随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大小而变化。公司经营业绩好,其股息收益就大;反之,其股息收益就少。而且,在分配顺序上,普通股的股息收益排在最后,即要在公司偿付了其债务和债息、及优先股股息之后才能分得,加之市场上普通股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对于普通股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收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3.5 股利融资为常用的内部融资策略
股利融资是指高技术企业把当期净利润作为留存收益留在公司或者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的融资策略,即上市公司期末是否分配收益或利润的决策[8]。这种策略适用于高技术企业早期成长、加速成长和稳定成长等各个成长阶段,是高技术企业内部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利融资策略具体包括: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即在留存收益和发放股利之间做出选择;企业以何种方式发放股利,通常是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之间做出选择;企业发放多少股利,即确定发放各种股利的金额:企业股利的稳定性,即确定各年度之间股利金额的变动程度等。
3.6 可转换债券为辅助的外部融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是普通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的组合,具有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点。它可用于己上市的公司或在债券存续期内准备上市的公司。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转换期)具有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同时在转换前,投资者仍可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同时拥有债权和股票期权两项权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发行公司也相当于同时发行了债券和认股证。
3.7 融资租赁策略
租赁是一种契约性协议,它是以商品资本表现的借贷资本的一种形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两重性。按租赁契约的不同,租赁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融资租赁在租赁期届满后,租赁资产无须归还资产所有者(出租人),而归资产使用者(承租人)所有。在融资租赁中,与租赁资产所有权风险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到承租方,承租人每期所付的租金实际上就是在租赁期间取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和租赁期满时所取得资产的所有权所进行的分期付款,即租金实质上是对实物信贷的分期偿还,这也是融资租赁可视为一种筹资形式的原因。
3.8 兼并策略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创业板市场甚至整个股票市场都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也不是风险投资主要的退出方式。除了直接上市融资外,兼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和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出口。兼并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方式,还是一种配置技术资源和经济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
兼并可以以各种形式发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9]。在初期研发阶段,新企业或小企业会被成熟行业或衰退行业中较大企业而兼并,目的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成长期,越来越明显的成长和盈利前景对资本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加强了兼并的动机,于是就可能会出现中小企业间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横向兼并(指生产经营活动类似的企业间的兼并),以聚集管理资源和财物资源,获得研究、市场营销和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增加其竞争力。
另外,由于不是所有的风险资本所投资的企业都能上市,绝大部分高技术企业难以达到上市规模或是失败的,因此,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将企业出售给同一产业的优秀企业,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来看,出售企业无疑是提高了该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EDWARD B R.Entrepreneurs in high technology[M].Boston:MIT Press,1991.
[2]ADIZES I.Corporate lifecycles: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1988.
[3]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R].上海:复旦大学,2002.
[4]胡继灵.企业生命周期与生物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1(6):23-29.
[5]肖海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硬伤[J].企业管理,2003(2):108-114.
[6]谢科范.创业企业生命周期与多阶段融资方式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15-18.
[7]张鹏,胡炜.我国政府在高科技创业融资工具上的探索及效果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1):104-108.
[8]任佩瑜.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生命周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3-65.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5
岁末年初,不少企业已对2017年的申报工作做好了总结归档,也对2018年申报工作有了规划。但是面对老板突然袭击,要你分析下公司可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你是否有所准备呢?别担心,小编来帮您!
我们都知道,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两个不同的认证。认定的标准不同,享受的政策也不同。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这2个不同的政策吧。关于两者的定义
一、什么叫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
二、高新技术企业是什么?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享受的政策
根据财税〔2017〕34号,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二、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的政策
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颁发之日所在年度起,减按15%的优惠税费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三年后重新认定)。
除了可以享受15%优惠税费外,企业还可申请最高250万研发经费补助、各区政府10-25万一次性补贴及落户支持,还有市科技计划的政策倾斜等等。企业的申报条件不同
一、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
就是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上述条件同时满足)的科技型企业。
二、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 企业注册成立一年以上;拥有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符合申报要求。下面有表格来看一下:
(点击直接看大图)评价指标不同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具体包括:科研人员(20分)、研发投入(50分)、科技成果(30分)三类,满分100分。各指标占比如下:
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分。
二、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知识产权(30分)、科技成果(30分)、研发管理(20分)、企业成长性(20分),满分100分。各指标占比如下:
其中,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分值70分以上)为符合认定要求。认定途径不同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网站
二、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网站 关于两者的区别 资金申报专员 小编,据我所知,企业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可直接被确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那这2者有区别吗? 小编
当然有区别。为让大家更清楚这两者的关系,下面一起来看下吧。
1、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规模限制,求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上述条件同时满足),而高新技术企业没有此项要求。也就是说,如果突破此项评价标准,高新技术企业不一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2、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此项评价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要产品含有科技元素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一定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各企业研发费用如何加计扣除?
(一)如果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财税〔2017〕34号文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二)如果企业是非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研究开发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的50%在税前加计扣除:
财税[2015]119号文规定,对于适用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也就是说,如果高新技术企业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那么它的研发费就只能是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税前加计扣除。申报时间不同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
目前正在申报中,申报时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
二、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间一般开始于每年的3月份。符合条件的企业现在就可以准备申报资料了。同时,还未达到申报条件的企业也可先关注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备案。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篇6
【关键词】服务创新 工艺创新 技术市场
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统计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2005年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其中大企业229个,中小企业797个),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由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5年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30家企业中,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
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
(1)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2)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影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还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据对河南省南阳市的调查,该市乡镇企业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却高达69%,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3)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1993年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新产品减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加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极大影响。
二、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
1、中小企业应着重于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从而改进现有产品的生产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工艺创新对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以及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产品创新,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工艺创新是渐进的,投入大小和难度都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因而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服务创新是近些年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兴起的结果。它既包括新构思、新设想转变成新的服务或者改进原有的服务,又包括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推出新的服务,目前兴起的网络服务是服务创新的成功例证。由于服务创新投入较小,而且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类型之一。
2、中小企业应以模仿为主进行技术创新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可以采取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领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采用模仿创新的中小企业一般具有较少的创新资源可供利用,市场风险,资本风险,技术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不足,不足以达到可以采用自主创新的程度,但是由于模仿创新通常也要以一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作为支撑,所以其技术水平也较高。
3、中小企业应实行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对于许多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等的中小企业来说,合作创新以其固有的优势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合作创新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合作创新,可以整合相关技术优势,实现与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信息等不足的问题,从而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合作创新可使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合作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
一是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或项目)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在有关行业产品技术开发上,与本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二是区域合作创新。它是指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技术创新离不开研究与开发,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分为自身的研究开发和合作研究开发两种类型。其中自身的研究开发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只局限于一些基础(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等)较好的企业,但提高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应该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努力方向;合作研究开发包括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企业等的合作,对于缺乏信息、人才、技术等的中小企业来说,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更加合适和普遍。统计资料显示,在依靠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帮忙,以及利用各种公共资源方面,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大的效率和热情。另外,积极参与政府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形式。比如近些年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就是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欧盟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框架之中。今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三、政府应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
1、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体系、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不直接相关的金融制度、政府补贴体系、分配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不直接相关的金融制度、政府补贴体系、分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制度还包括与市场机制的健全相当有关的合同、认识、雇佣等制度。此外,创新的制度还包括与市场机制的健全相关的合同、人事、雇佣等制度。创新的制度还包括有关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在于人们普遍具有甘冒风险的意愿、把握机遇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心态。政策包括国家制定的直接促进创新的政策,以及教育政策、收人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交通和通讯等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并非直接以促进创新活动为目标,但是对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政府应该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思路,健全制度框架,防止制度缺口导致的系统失灵,并通过制度的建立,促进市场的发育;使各种相关的政策互相协调,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发展专业化的创新服务机构,理顺金融系统与创新组织之间的联系
大力开展市场信息服务、技术与管理咨询、技术和产权评估、技术经纪、风险担保等服务。要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设立信息咨询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减少投资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可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现代适应市场经经济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机构真正关注企业的效益,政府要制定法规和政策,支持和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为创新和创业的启动、发育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创新是动态发展的,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导致人们不断深化对创新体系的认识,创新体系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从而必将对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3、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迫切需要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的支持和服务,经济越发展,分工越细,对专业化的要求也越高。企业发展若全靠自身是难以为继的,迫切需要其它企业的分工和协作。光有好的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才能对企业产生引力,吸引企业集聚,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小城市加速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科技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只有建立起为企业服务的完善中介和技术服务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级。发展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降低技术创业的“门槛”,鼓励、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到本地创新、创业,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有助于提高地区集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樊建锋: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李立生、文亚青: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路径选择[J],茂名学院学报,2002(2).
[3]许继琴:企业技术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2(5).
[4]王静、王俊霞: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0).
以网格技术促进中小型企业信息化 篇7
一、企业信息化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是指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下, 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资源, 为企业的战略层、战术层、运作层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有效的信息, 以便针对不同的需求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将企业的所有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 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 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 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 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提高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年的不断探索实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不能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在现阶段, 资源有限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在企业信息化转变过程中集中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硬件设施, 片面地认为置办了走向信息化的电子设备, 企业就完成了信息化的主要过程, 而配套软件资源投入相对滞后, 致使硬件投入未能充分发挥效用。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盲目地追求企业信息化形式, 前期论证不足, 建立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 造成投资浪费、人力资源浪费等现象。
2. 软件外部环境不成熟
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 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 目前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 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较少, 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机构也不多, 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此外, 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开展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3. 信息化面前的人为阻力
众所周知, 信息化必然会使营销、采购等企业管理环节更加透明, 这就一定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灰色收入;信息化为企业打造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 重建企业的组织结构, 部分企业中层干部可能面临位子不保、利益受损;而且, 新的管理体制将能更充分地展现管理阶层人员的整体素质, 自身素质不足者自然会对信息化有所抵制;同时, 多数职工也会对于新技术带来的新操作方式一时不适应, 甚至有人可能最终适应不了而遭淘汰, 因而也会对信息化产生抵触心理。在这些中小型企业中, 一方面迎合国家企业信息化的大趋势, 投资购置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 布置企业局域网络;另一方面, 思想上担心自身各方面准备不足会被信息化过程淘汰, 以及个别隐含利益受损, 而固守陈旧的经营方式, 并不从实质上使企业转向信息化。
三、网格技术
网格技术是借鉴电力网的概念提出的, 至今已发展了十几年, 这项技术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的产物, 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超级计算模式。网格技术在其发展的历程中, 出现过多种定义, 其最早也最全面的定义是1998年美国计算网格项目的领导人之一的伊安·福斯特在《网格:21世纪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蓝图》一书中写道:“网格就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 为科技人员和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 尽管不断有学者重新定义网格技术, 但不管学者们从何种角度定义网格技术, 显然它是一种分布式的高性能计算技术, 对用户而言它是相对透明的、虚拟的, 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各种终端设备及其资源的高度共享与协作计算, 充分调动了网络终端各种闲散资源的利用, 具有较强的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
四、以网格技术促进中小型企业信息化
网格技术以其分布性、资源高度共享性、协作计算性、操作透明性等特色出现在世人面前, 它的到来将帮助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进程。
1. 网格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节省资源开支
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与其资源的利用率息息相关, 依赖于企业对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有效整合。网格技术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 可以整合网络各终端的数据, 以及软硬件各种资源, 为局部单位按需访问利用。网格技术资源高度共享这一特点不仅可以提高目前中小型企业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而且可以减少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资源投入, 最大限度地避免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冗余, 使企业的投入与需求紧合, 节省资源开支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2. 网格技术可以改善企业软件外部环境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思想日新月异, 然而企业管理程序改变脱节, 软件变更跟不上企业改变的步伐, 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网格技术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在网格技术平台下, 软件商不需要亲临企业为其修改软件, 而是在自己的终端就可以完成这一操作, 对于软件开发商而言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企业也可以通过网格平台在网格技术形成的大资源池中随时实时寻求到适合自己的软件资源, 却不需要管提供服务者的身份。网格技术的分布性、资源高度共享性和操作透明性将使中小型企业在低投入的情况下拥有一个良好的软件外部环境成为可能。
3. 网格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多数企业都存在着实时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等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如预测、统计分析、优化管理等。网格突出的计算能力, 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避免企业在预测、统计等管理中的人为因素, 和复杂的资源投入过程, 提高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网格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 而且可以实现各种终端设备的协作计算, 因此网格技术用于中小型企业管理, 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内外部协同成本, 使中小型企业更加灵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具生存能力。
此外, 网格技术的终端协作性和对用户透明性, 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更易于实现,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只需要告诉网格平台做什么,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信息操作的复杂性, 进而减轻了职工对企业信息化的抵触心理, 减少障碍企业信息化的人为因素。
五、总结
网格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出现在信息技术的舞台上, 它在我国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必将帮助改善我国中小型企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由传统型向信息化的转变。
摘要:本文阐明了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及中小型企业信息化, 提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 介绍了网格技术的定义及其特性, 阐述了网格技术在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影响, 论证了网格技术将推动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信息化,网格,资源共享,协作计算
参考文献
[1]IT168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什么是企业信息化[EB/OL].http://publish.it168.com/2005/0610/20050610006701.shtml?cpositioncode=627, 2005~06~10//2009~01~10
[2]imissher.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包括什么内容?[EB/OL].http://www.ekkee.com/cio/22.html, 2008~10~03//2008~12~31
[3]金江军: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四大问题[EB/OL].http://publish.it168.com/2005/0622/20050622011601.shtml, 2005~06~22//2008~09~26
[4]I.Foster, C.Kesselman, editors.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San Francisco, USA, 1998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优化 篇8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以下简称高新SMEs) 已迅速成长为科技发展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力量。据统计, 2008年中小企业拥有66%发明专利, 74%技术创新和72%新产品开发。但同时, 高新SMEs的特殊性使其融资问题较普通中小企业更多更复杂, 纵观我国高新SMEs, 其融资特点明显:
(一) 内部融资潜力有限
高新SMEs自有资金缺乏。据研究, 股东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高新SMEs资金来源的30%和26%, 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严重影响了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
(二) 债务融资供给不足
高新SMEs最为倾向的融资方式就是银行借贷, 但囿于担保缺乏与发展前景不明, 银行向轻资产、高投入的初创期高新SMEs提供融资时行动谨慎, 总量不足。直接融资方面, 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 缺乏足够公信力的中介体系, 能够参与发债的也仅仅只有极个别已初具规模的高新SMEs。
(三) 资本市场条件苛刻
当前我国沪深主板对企业上市在规模、经营年限、连续盈利年限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显然主板并非高新SMEs乐园。即使是条件相对宽松的创业板, 也并不欢迎表现一般的中型高新技术企业, 更别提技术、产品仍在研发之中的高新SMEs, 严苛的融资条件和较高的门槛使在股票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凤毛麟角。
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手段, 若研发资金得不到保证, 高新企业发展将难以为继, 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一纸空文。大量案例分析表明, 高新SMEs从研发产品的初创期到导入期存在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可预见性, 往往导致银行无法判断企业融资风险, 如果缺乏包括银行在内的外部资金的持续投入, 极易形成经营风险。对于高新SMEs而言, 这一阶段是融资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 能否度过这个时期对企业生死攸关, 这颇像航天器返回大气层后的四分钟——“黑障期”
如前所述, “黑障期”既是高新SMEs权益性资本消耗殆尽, 亟须外部融资支持的关键期, 又是信息极度不透明等多种因素叠加作用下企业因融资困境而极易出险的高危期。因此可以认为“黑障期”的存在是高新SMEs融资问题产生的主因, 而“黑障期”的产生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 信息严重不对称
与传统产业相比, 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难以预测的特性尤为突出。在“黑障期”, 企业经营风险高、盈利难以确定, 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有限, 缺少相关专业分析人员, 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信息难以有效流通, 市场信息大部分集中在企业手中, 增加了投资者的不信任。另外, 投资的回报期也不确定, 产业更新频率快, 高成本研发不一定带来持久高回报, 高新技术有很强时效性, 一旦落伍就有被市场彻底淘汰的可能。出于以上原因, 银行或投资者自然不愿冒险为企业提供融资。
(二) 研发时间长, 费用高, 风险大
高新技术产品往往需要长时间研发, “黑障期”高新SMEs由于经验不足, 自有资金少, 现金紧张, 市场份额不大, 起步所需要时间往往较长。资金流一旦断裂, 企业就将面临研发中断或失败以至破产。事实上, 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 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成活率远低于传统行业。据统计, 完全成功和完全失败的企业各占20%, 一般企业占60%, 如此高的破产风险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又增一道难题。
(三) 市场预期不明, 企业前景难测
高新技术能否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并被市场所认可是高新企业能否立足市场的又一瓶颈。“黑障期”高新SMEs即使能通过技术认证, 使高新技术能形成新产品, 但能否如预期被市场所接受, 进而形成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在缺乏抵押物保护下极易让银行爱莫能助。
(四)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
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要投入很多资源与时间, 但在我国, 产品研发成功并不代表它一定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和利润。因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仍有待完善, 新产品问世不久市场上就会出现低价仿制品, 使得高新技术产品难以获得可观收入, 且“黑障期”的高新SMEs往往无足够精力和经验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三、高新SMEs融资策略优化
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对高新SMEs融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创新融资工具, 推动高新SMEs债权融资
依据资本结构理论, 债权融资因有财务杠杆效应, 资金成本低等特点而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首选。但“黑障期”中小企业具有抵押品不足, 破产率高等特点, 难以获得所需融资。因此, 企业若想获得必要债权融资, 必须创新融资工具。
(1) 再担保高新中小企贷款。即政府成立高新SMEs再担保基金, 为向高新SMEs提供担保的商业性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服务。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 商业性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 同时以较低的费率向再担保公司投保。此类贷款不仅引入了担保公司共同分担风险, 而且把政府放在了“最后担保人”位置, 在贷款出险时银行、担保公司和财政各承担部分风险, 使企业更易获得贷款。
(2) 高新SMEs集合票据。该债券由部分高成长性高新SMEs作为联合发行人, 由券商担任主承销商, 银行承担簿记管理人, 通过结构化偿债保障机制, 确保债券具有能为债券购买者所接受的信用评级并面向公众发行。由于发行人经过慎重挑选, 且有多家中介机构介入, 因而集合票据信誉较高。另外, 对该类债券可以进行结构化评级, 例如将其中的80%作为高信用等级债券发行, 另外20%作为次级债发行, 以次级债券为高信用等级债券提供保证, 相应提高次级债的发行利率。由于该类集合票据减少了投资者面临的交易和契约风险, 吸引了更多的债券购买者的同时, 也大大降低了风险溢价补偿, 最终节约了企业财务成本。
(3) 组合贷款。银行在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物评估值基础上, 放大抵押物贷款率, 其放大部分的价值由商标权、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承担。此前, 专业评估机构将对该产品相关技术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 并依此确定抵押物价值和贷款额度。“黑障期”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相对充分, 且大多已研发完成, 可以得到客观公允的评估结果。因此, 该项贷款能够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增加企业资产利用率, 优化企业资产整合。
(二) 发展股权融资, 补充高新SMEs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虽存在筹资成本高、融资条件苛刻等缺陷, 但能为企业提供稳定持久且数额巨大的资金, 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 因此股权融资可作为“黑障期”高新SMEs债权融资之余的一种补充。由于公开市场发行股票条件严格, 对于“黑障期”企业来说, 应尽量用私募股权方式融资:
(1) 风险投资 (风投) 。风投较其他融资方式有显著的优势。首先, 风投可以较好解决“黑障期”信息不对称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授予股份所有者额外的控制表决权以及董事会席位, 风投既是企业所有人又是日常经营参与者, 既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经理人行为, 使企业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从整体上提高信息对称性。其次, 风投能够增加企业资本中权益资本价值, 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债股比率, 优化资本结构。一方面帮助企业寻求最优资本结构, 提高企业价值;另一方面降低财务风险, 使企业满足银行贷款所需的附加性契约限制条件, 降低债权融资财务成本。
(2) 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私募融资。在传统私募融资方式的基础上, 通过组织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挂牌交易, 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促进非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并通过不断培育孵化, 为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输送优质上市后备资源。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私募融资不仅有一般私募融资的优点, 在“黑障期”企业市场辨识度不高时, 企业还能利用托管中心的优良信誉以“搭顺风车”方式提高“黑障期”企业对银行、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聚集优质金融资源, 增强金融创新活力,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 协调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构建混合融资模式
充分利用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各自优势综合运用是当前融资创新的一大趋势, 这一模式对“黑障期”企业优势尤其明显。
(1) 风投+银行借款。一方面风投对企业的严谨的独立调查和充分评估有助于银行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 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 另一方面由于风投资本进入, 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在这二大因素作用下, 银行借款对高新SMEs融资的瓶颈基本消除。这一模式既可充分融入开发所需资金, 又可满足债权融资优序要求, 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
(2) 担保转股权+银行借款。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极低的担保费用为贷款提供保证, 企业则根据担保公司优惠的担保费用安排一定对价的股权期权。这一模式既低成本地解决了高新SMEs的融资问题, 又通过担保风险转股权的方式实现了商业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有少数几家高新SMEs成功, 其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足以覆盖商业担保公司风险。
现以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为例, 根据其特点, 制订了综合融资方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大类, 电子信息技术类企业特点显著:技术含量高, 创新速度快;研发投资高, 生产成本低;需求方规模经济效应突出;客户锁定成本高;渗透性高。因此, 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极易进入“黑障期”, 同时因其高技术特点难以让其他管理者介入, 故在“黑障期”更倾向于债权融资。基于其特点, 可首先选择组合贷款, 使用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助益抵押贷款率以有限固定资产从银行处获得足额贷款, 最大限度地解决行业缺乏抵押物带来的融资困窘。其次可以适度引进风投, 风投进入有助于增加企业资本, 从而提高银行融资的可能性。另外高新SMEs集合票据对于此行业也是很好的融资工具,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企业应尽可能参与集合票据发行。
(四) 优化融资政策, 帮助高新SMEs拓展资金渠道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 引导民间融资发展。作为高新SMEs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民间融资因为法律缺位, 运营不规范, 风险高, 影响差, 直接威胁高新技术企业的安全发展。作为借款方, 企业很多融资行为仍处灰色地带, 风险较高。但民间融资简便灵活、抵押品要求低, 吸引“黑障期”中小企业使用。为多元化构建融资体系, 建议规范保护民间融资, 一方面使其规范化, 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双轮驱动”, 并最终纳入国家金融体制。另一方面按照代理理论保护放贷人利益, 制定相关法律增强保护效力, 使民间融资合法化, 继承其“短, 快, 灵”等优势服务于企业。
(2) 加大扶持力度。当前针对高新SMEs的扶持政策主要体现于前期研发和后期上市两端, 若能加强在企业创新成果产业转化阶段的资金支持, 从担保、采购强化对中小高新企业“黑障期”的扶持, 定会壮大该企业群体。担保方面, 政府应针对“黑障期”高新SMEs特点, 专门组建再担保机构。与商业担保机构、社会风投共担贷款风险, 形成“政府+担保机构+银行”的融资担保模式。同时,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如监管检查机制、中小企业信用征信制度, 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机制, 明晰项目预期收益准则, 并将一部分成长性较高的“黑障期”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此外, 针对“黑障期”高新SMEs中标履约能力较弱, 政府在集中采购方面应设定相关指标, 规定给予高新SMEs一定的中标比例, 且在采购政策执行时, 应尽量向高新SMEs倾斜。中小企业局应帮助企业编写采购计划, 提高中标率, 并监督、检查和评估采购活动的落实。
参考文献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小型商用企业的业务电子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与Internet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需要信息基础平台去支撑业务高速发展。相对于大型应用群体而言, 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通常具有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的特点, 综合资金投入、人力资源以及未来发展等因素, 网络的实用性、安全性与拓展性是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要求。因此, 如何利用企业已有的资源创建高可靠性及易管理的网络架构是目前中小型企业网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 随着数据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 数据的可用性及安全性尤为重要。中小企业采用的传统本地直接存储 (DAS) 方式, 由于存储设备附属于某个服务器, 数据被局限在某个主机的控制之下, 这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数据高可用性、可扩展性、集中统一便于管理的需要, 由此而发展出了网络存储技术[1]。目前, 构建基于iSCSI具有带外存储虚拟化结构的存储区域网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是网络存储的新兴技术,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数据的剧增和对各种应用服务的需求会导致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增长到难以管理的程度, 因此企业需要虚拟化技术来解决迅猛增长的服务器造成的低效率问题。本文针对传统中小型企业网络布局的不足, 分析了基于iSCSI协议的IP SAN技术, 利用xen虚拟机技术创建一种高可靠性易管理网络架构以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并分析了该架构的优势及技术实现。
1 传统中小型企业网络布局
传统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一般采用的网络布局如图1所示。
这种布局的缺点是:①布局机器多, 布线较为复杂;②管理复杂, 成本高, 需要有单独的机器担当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等;③安全性差, 数据备份困难, 数据单独存放在每台机器上难以保证安全;④缺少可靠性, 交换机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使用, 其它服务器出现故障也将导致相当的服务无法工作。
2 基于iSCSI的IP SAN技术
SAN是一种利用FC (Fiber Channerl) 等互连协议连接起来的、可以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以及存储设备与存储设备之间直接传送数据的网络[2]。它利用可扩展的网络拓扑结构, 为各种应用提供数据存储及备份管理等服务, 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便于管理等特性。
iSCSI是IETF制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TCP/IP的网络存储协议。该协议定义的是SCSI到TCP/IP的映射, 即将主机的SCSI命令封装成IP数据包, 在IP网络上传输, 到达目的地后, 再通过解封装恢复成封装前的SCSI命令, 从而实现SCSI命令在IP网络上的直接透明传输[3]。既然iSCSI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存储技术, 因此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 在中小型企业中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购买比较高速的以太网网卡和交换机, 就可以轻松实现iSCSI存储, 通过IP网络将现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形成基于IP的SAN, 让远程用户也可共享iSCSI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和存储空间。采用IP网络架构的iSCSI, 使用的网络设备成本低廉且技术成熟, 维护和管理方便, 并且没有传输距离上的限制, 构建基于iSCSI的IP SAN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应用。
典型的IP SAN存储网络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搭建网络环境, 由iSCSI Initiators和iSCSI Targets组成。其中Initiator是指一个软件驱动程序或是一个硬件设备, 位于服务器端, 执行SCSI命令并将数据发送至iSCSI层, 发出读、写数据请求, 如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Target 是指磁盘阵列、磁带库之类的存储资源, 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3 Xen虚拟机技术分析
Xen是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发起的一个开源的虚拟机项目[4], 最初基于32位的x86体系结构而设计开发, 使用xen可以使单一物理主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简洁的代码和开源性质使得Xen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不同的计算平台上都可以运行[5]。Xen的开发一直基于以下三条原则:所有的虚拟机相互隔离;可以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和多种应用;由虚拟化技术引入的性能开销很小。由于Xen具有以上多种优点, 它已成为业界最优秀的虚拟机之一。
3.1 Xen的体系结构
从Xen 3.0版本开始加入了硬件虚拟技术支持, 从而能够运行未经修改的操作系统, 实现了全虚拟化。图3为Xen3.0的体系结构。Xen虚拟机系统由如下几部分组成:①虚拟机监视器VMM:是一个软件抽象层, 将硬件平台 (处理器、内存、网络、磁盘等) 分割成多个虚拟机完成硬件的虚拟化, 利用VMM实现对硬件和系统资源的管理、虚拟机的调度等;②VM0:是在引导时创建, 也称为Domain 0 (其他虚拟机以此类推可称为Domain1、Domain2…) , 完成虚拟机的创建、管理, I/O设备的模拟等;③运行已修改过的Linux虚拟机, 如VM1, VM2;④运行未修改过操作系统的虚拟机, 如采用Intel VT技术的Windows主机VM3。运行在VM1、VM2中的操作系统通过调用VMM提供的API完成诸如分配物理内存、修改进程页表等重要的管理操作。在访问外设时, VM1、VM2中的前端驱动 (Front-End) 将请求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传递给VM0中的后端驱动 (Back-end) , 后端驱动再调用Linux 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来完成操作。这样可以使得Xen利用Linux中已有的驱动, 不用再重新开发驱动。
从图3中可以看出, Xen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离性, 将应用软件隔离在独立的虚拟机上, 任何入侵均可被限制在所发生的一台虚拟机上, 而不会影响其他虚拟机的正常运行, 以此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Xen虚拟机迁移技术
迁移技术就是在保持虚拟机运行的同时, 将它从一个计算机迁移到另一个计算机, 并在目的计算机恢复运行, 如图4所示。利用虚拟机迁移技术, 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动态服务转移和运行时负载平衡。
对于Xen而言, 迁移就是将一个Domain完整地复制到另一个Domain中。Xen利用预拷贝实现动态迁移技术, 即在源Domain运行的时候完成一部分迁移工作, 然后停止源Domain, 完成剩下的迁移工作, 这样可以减少源Domain停止运行后需要进行的工作, 大大缩短停机时间。整个迁移过程如下:
首先选定目的计算机, 即确定目标Domain运行的机器;源Domain和目标Domain通过socket建立连接, 目标计算机中有一个进程监听之前协定好的接收迁移的端口, 然后源Domain建立socket连接这个端口;建立之后, 请求迁移, 并判断目的计算机中是否有足够的内存等资源, 如果有则预定这些资源, 否则先释放部分内存或是放弃迁移;当收到目的计算机响应后, 开始进行预拷贝, 源Domain 并不停止运行, 将其内存页以迭代的方式通过前面建立的socket连接传输给目的计算机。在第一轮迭代中, 所有的页都需要传送, 而以后的迭代中拷贝的页只是上次迭代中改变了的页, 这样使得目标Domain的内存页更接近源Domain内存页的状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 源Domain被暂停, 进入停机拷贝阶段, 并开始设备的迁移, 将设备 (如CPU、I/O) 的状态信息发送到目的计算机;当内存和设备迁移完毕, 关闭socket连接, 迁移结束, 启动目的Domain, 并广播新的IP地址。
4 构建高可靠性网络架构
本文中主要是利用Xen虚拟化技术实现企业中服务器的整合, 并利用其服务迁移技术实现对各种服务的动态管理。通过Xen虚拟化技术, 可以允许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机, 每个虚拟机可以包含一个操作系统实例并运行多个服务程序, 从而将以前需要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的各种服务整合到一台物理计算机中, 用其上运行的虚拟机分别担当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等工作, 将SAN数据中心放在物理主机上, 利用iSCSI协议将其上的物理磁盘映射到Xen服务器上。这样在提供同样服务的前提下不仅大大减少了物理主机的数目, 而且实现数据中心与应用服务处理中心物理分离, 从而节约企业成本, 方便数据管理与备份。
在基于iSCSI的IP SAN 中利用XEN构建网络架构如图5所示。下文中所有SAN均指基于iSCSI的IP SAN。
4.1 具体实施
实施该架构时具体布置包括:
(1) 主控制中心和从控制中心可由性能较高具备相同配置的PC担任, 可设置一个主控制中心与一个从控制中心, 其上都安装集成了Xen的Linux操作系统。
(2) 主控制中心和从控制中心都需要三块网卡, 两块分别连接到接数据中心SAN的交换机2与3, 另一块连接到外网交换机1。为了提高网络主干系统的响应速度, 实现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高速连接, 宜选择千兆以太网网卡和交换机, 如TP-LINK的TG-3269、TL-SG1005D等。
(3) SAN数据中心由较高性能的PC担任。也可通过两个或多个相同型号的硬盘在PC上建立磁盘阵列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 增加存储容量并使能并行的磁盘向每一个硬盘读写数据, 分散保存数据, 有利于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数据的安全性。在其上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同时在主从控制中心上面安装iSCSI Initiator软件, 以此将SAN数据中心上的磁盘映射到主从控制中心供guest使用。
(4) 根据应用需求, 通过在主从控制中心上安装多台虚拟机来充当各种服务器如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如果虚拟机中需要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则担任主从控制中心的PC机需支持Intel VT-x技术。
(5) 上述连接方式是采用普通网卡加协议转换软件的形式, 硬件成本较低。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买比较昂贵的iSCSI HBA适配卡用于主从控制中心、SAN数据中心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优化网络性能。
4.2 架构分析
实施该架构时需要实现:
(1) 主从控制中心实现互备份并实现一个心跳机制, 用于监听彼此的状态, 如果主控制中心因为重启或者故障关机, 从控制中心可以检测到对方的状态并使自己充当主控制中心。
(2) 在主从服务器上安装一个监控管理端, 在每台主从服务器的guest上安装一个监控代理端, 管理端可以向代理端发送管理命令, 代理端也可以将自己的状态信息发往管理端。
(3) 确保guest上服务的可靠性, 在主从控制中心的guest上同时运行一些重要的服务如www服务等, 利用xen服务器来分发相应的服务请求, 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可以在主从控制中心的guest上面运行不同的服务程序, 当一个guest上的服务因为某种原因关闭, 主从服务器上的管理端将捕获到并将服务迁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的guest上运行。
(4) 控制中心通过iSXSI协议连接到SAN, SAN由普通PC担任, 可以动态增减, 如果要增加一个SAN扩充存储容量, 只需要将充当SAN的PC连接到交换机2、3上即可。
(5) 在控制中心利用multipath实现多路径访问SAN磁盘, 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例如当交换机2出现故障, 那么主从控制中心可选择通过交换机3访问SAN数据中心。
由此可见, 在中小企业中构建上述网络架构, 简化服务器管理模式无需增加硬件投入, 只需在现有硬件基础上配置虚拟化软件, 降低了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将SAN数据中心与应用服务分开,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利用主控制中心与从控制中心实现双机备份, 通过双网卡的方式实现网络连接的高可靠性;通过利用在Xen的guest运行冗余的服务来保证服务的高可靠性;SAN数据中心和从控制中心可根据需求动态增加, 组建方式灵活, 可扩展性高。
5 结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服务器整合、资源整合、系统安全和分布式计算等方面。Xen作为目前流行的虚拟机软件, 必将在开发与生产环境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基于iSCSI 的IP SAN技术, 提出一种利用Xen虚拟机技术组建高可靠性易管理的网络架构, 该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可确保中小型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适合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KHATTAR R, MURPHY M, TARELLA G, et al.Introductionto Storage Area Network[M].Redbooks Publications (IBM) , SG24-5470-00, Sep, 1999.
[2]谢长生, 高巍.存储区域网 (SAN) 中存储虚拟化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3 (8) .
[3]C ROSARIC.iSCSI protocol concepts and implementation[R].Cisco system, Tech Rep:LW2392, 2002.
[4]XEN[EB/OL].http://www.xensource.com.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10
1我国中小高新企业融资的现状
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约束, 这些约束有本身治理结构和产权保护方面也有市场进入方的。
1.1高新企业阶段性融资特点
高新企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三个阶段。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的不同阶段, 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增加的。但风险却是线性递减的, 因此处于发展后期的高新企业并不缺乏资金。
1.2中小企业本身治理结构原因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1.信用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 不仅是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也是竞争更激烈了。想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就得让金融机构看到自己的信用状况, 但贷款企业的增多, 随之而产生的企业业主逃逸事件也在增多, 导致整个中小金融市场出现信用不足的现象;2.盈利水平低, 由于比较高的借贷利率, 汇率, 还有更为严重的用工荒导致各种成本相应上涨, 成为成本较高的企业, 让中小企业盈利水平降低;3.抵押担保困难, 从当前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喜好来看, 一般要求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来抵押, 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其资产规模相对比较小, 抵押能力弱。所以, 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导致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困难。
1.3政策, 经济环境原因
主要原因有:1.金融机构, 我国虽有一批中小型的企业金融机构, 但并没有很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原因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形成了高度垄断的情况, 因此也限制了中小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 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借贷到风险较低的国有大中型企业;2.信息不对称, 虽有少数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良好, 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处在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给中小企业, 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生存难度;3.市场变化快, 中小企业由于更换频率高, 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回收贷款困难的因素。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都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2中小企业融资理论选择问题研究
每一个融资结构理论本身并不能解释融资模式与结构的全部, 而只是提供了一个看融资模式与结构的视角。各种理论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既定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 各种理论都是在一定时期, 一定制度背景下形成的。
融资模式结构理论一直以大型及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类公司具有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和途径。并且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融资特点如:需求额不大但频率高, 自身规模较小且抵押担保难等等。完全以融资模式结构分析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是有局限的。
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净收益理论, 此理论认为, 债权融资成本比股权融资成本低, 利用债权融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
营业净收益理论, 认为负债的程度高可能一定会带来融资成本的降低, 因增加成本较低的同时, 企业风险也增加了。
MM理论, 此理论是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创立的标志。其认为在融资过程中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没有影响, 还认为企业红利政策不影响它的市场价值。但MM理论是在一系列苛刻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无所得税且不考虑公司破产风险, 成本为零等。
融资顺序理论, 由梅耶斯最早提出的。总体来说, 此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的融资总是先自身融资, 再外部融资。
这四种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该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渠道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小高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融资顺序理论全面的比较了各种融资渠道的好处和坏处, 本文就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 采用梯形融资模式会怎么样?
3梯形融资模式
成都高新区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对高新中小企业的特点摸索出了“梯形融资模式”, 该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 初创期企业成长主要依赖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扶持.成都高新区政府注重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引导, 同时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用于上述项目的建设.
(2) 成长期企业发展主要依赖风险投资.成都高新区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投资机构的引进、培育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完善。先后成立了成都新兴创业投资公司、成都盈泰投资管理公司、成都博创风险投资公司和成都创新投资公司。
(3) 扩张期企业融资渠道还采用了债权融资方式, 达到了降低银行信贷门槛, 更有效地解决了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4) 成熟期企业发展则采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帮助企业改制上市, 高新区政府每年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做好相应计划, 根据不同企业特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 引导企业上市分别瞄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海外市场。并对于改制上市成功的企业, 给予高额奖励和补助.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 园区内企业积极踊跃做好上市准备。在这种模式下, 高新区内很多企业都进入了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其融资难提供了独特的资源渠道。
综上所述, 梯形融资模式更适合高新中小企业融资的选择, 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新中小企业, 也可广泛应用于一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同时, 高新中小企业只有在一个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市场体系和信用担保健全的背景下, 进行多渠道多元化融资, 让企业有充裕的资金, 让企业长足发展。
摘要:中小型高新企业发展存在不少的难题, 其中融资难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就较为流行的四种企业融资理论进行分析, 得出采取梯形融资模式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并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高新企业,融资模式,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汤继强.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实务运作与案例分析[M].华夏出版社, 2011.
[2]秦海波, 赵姗.《融资租赁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究[J].新财经, 2012.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篇11
打造相应的战略组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政府的积级推动下,中小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投入人财物力,构建技术创新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步晚,创新能力弱,所以存在诸多问题:
人才匮乏: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弱,高素质人才匮乏。另外,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动力,很难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资金投入过少: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加上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大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即使安排了技术开发费用,但于种种原因常常会被挪作他用,根本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
外部环境的动力不足:(1)政府支持不够。(2)技术、商务和市场风险的制约。(3)科研和企业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些“显性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引起了企业和社会的关注,但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还有一个较为“隐性”的病根尚未被找到或者说找到了而未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在战略思维模式方面的滞后,未能从动态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和意识,企业管理者很难跟上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动态竞争环境认识不够充分,即使企业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但是由于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静态战略思维模式中而无所作为。
动态竞争环境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
企业面对的动态竞争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要经历创业、成长、成熟和停滞等几个阶段;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讲,其动态性呈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不断地建立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强度越来越高;(2)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明显加快;(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4)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取决于预测竞争对手反应和改变需求或者竞争规则的能力。
在动态的竞争环境里,市场越来越完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者学习、模仿和改变规则的速度加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相对越来越低。因此,在动态条件下,制定战略的思维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1)培养预测竞争对手的能力,削弱和限制竞争对手的能力;(2)竞争优势都是暂时性的而非长期性;(3)更注重企业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的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定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来实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决策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对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必须认真分析,从思想上、观念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战略,注重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选择、实施,并不断创新。
制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为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围绕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生态技术创新环境。中小企业应把握对生态创新影响较小的环境因素,注重外部环境在企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将生态创新思想纳入企业目标。
最后,建立生态技术创新的两层次创新系统,即“技术——管理”。
制定前卫的技术创新跨越战略,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
动态环境中的中小企业应以制定技术创新跨越战略为目标。一方面,中小企业应依靠自身的各种优势,通过实施巧妙的创新战略,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跳过发展的几个阶段,直接上升到较高的水平。
制定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战略,强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之身
全方位技术创新战略应在竞争目标、创新对象、创新人才、创新管理等多方面开展。
竞争目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目标表现为降低产品成本,实施产品差异战略,进行特定技术、产品创新。制定降低产品成本战略,以“廉”取胜;制定产品差别战略,以“新”取胜;制定特定目标战略,以“独”取胜。
创新对象:选定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和产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中小企业应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创新文化,鼓励技术创新,崇尚与支持创业精神。
管理创新: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式选择
企业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以及对企业现有的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图谋与未来行动方向的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
进攻型技术创新战略:运用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市场技术领先者。其主要特征是企业以自身研究开发为基础,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本企业的主导技术。
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心齐,企业经营者具有成本意识、担当风险的勇气和强烈的开拓精神,其办企业的基本源在于具有某种特殊的技术。此时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一般会采取排斥,消除异已的策略。中小企业在此阶段宜采取进攻型战略技术创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通过进攻,可以削弱竞争压力,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在初期内迅速立足市场,站稳脚跟。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中小企业以从外部获取技术为主,在他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示范和利益诱导下,通过合资、合作、专利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等合法手段,从国内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国外引进于己有利的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以及关键设备、成套设备等,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战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有效地回避技术风险,另外它又能在已开辟的市场中享受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外溢效益,降低了市场风险。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兼具进攻与防御两种特点,是防御中的进攻。一般适用于企业成长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先前的技术已不再成为市场的领先者,竞争者已基本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了新产品,企业的竞争优势遭到挑战,不再成为市场的主导。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此时企业如果采取单纯进攻的创新战略,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又缺乏率先创新的技术源,必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是在此阶段只能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为主。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的成熟阶段,中小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经济实力增强,产品知名度高,信誉好,但同时也处于竞争激烈时期。竞争者相互间优势处于互补时期,同时要面对新的进入者。因此,通过合作创新,形成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互相取长补短,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创新的技术档次和效率,防御外来竞争者的侵入。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可以采取纵向合作防御战略和横向合作防御战略两种形式:
纵向合作防御战略是指中小企业与地方科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由企业出资金、场地、设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出人才、技术,地方科委协调成立专门技术开发小组,以推动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横向合作防御战略是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可以采取弱弱合作防御的形式。各行业之间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共同出资组建研发中心,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一般适用于产品及规模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强弱防御的合作形式。即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利用大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通过技术积累,进行技术创新,快速开发出具有工艺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
反击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出于创新目的,对掌握了行业内重大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兼并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消除重复性工作,减少行业间的不信任而引起的机会成本,降低技术合同引起的不确定性,避免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的高交易费用。
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到停滞阶段,为了继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目标而进行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要求企业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求经营管理者具有远大目标和过人的魄力。企业在此阶段,规模效益稳定,对市场有更充分的认识,竞争者的技术处于率先境地。因此企业采取反击竞争策略技术创新是首选方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
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空间,技术创新必然成为核心问题。大量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设备涌入我国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吸收其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小、快、灵”的优势,制定前沿的技术创新战略。
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小企业在经营上要有技术创新的前卫意识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要有前卫意识,其倾斜点即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自身现状,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为中小企业提供契机。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篇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企业间竞争范围迅速扩大, 竞争程度空前加剧。在这种背景下,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在企业中被极大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作为知识和创新的载体, 人力资源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 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探求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借鉴, 从而促进中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与特点
本文中所谈及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指的是我国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特征的中小企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着鲜明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 高技术。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学科带动性强, 把握着应用技术的前沿。而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涉及交叉学科, 沟通整合了各个技术领域, 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规模小。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有限、人数有限、营业额小。规模的限制, 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中往往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 所以面临着高风险,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中不得不精打细算, 并冒风险以博得高利润。
3. 高风险。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倾向于进行高风险的创新, 以求高利润的回报。规模的不足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虽然创新成功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但创新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这样就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风险大大高于大企业及传统行业。
4. 高投入。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涉及前沿技术, 需要较高的研发费用, 通过充分的资源投入获得较佳的成功率,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高额投资。复杂的、跨学科的工作,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所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
5. 高收益。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 技术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 可以领先于其他企业迎合市场的需求, 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前期开发成本、市场开发成本都很高, 为了匹配高风险的业务, 需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收益加以支撑, 高收益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
6. 高成长。
现代社会, 技术发展很快, 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技术发展有着很高的期待。企业纷纷进行技术创新, 所以高新技术发展很快, 这样市场上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激烈的技术竞争, 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特点。技术创新会迎合挑剔的消费者, 给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带来功能、质量、成本等方面革命性的变化, 形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更好的位势。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人员特点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员工的特点:
1. 文化层次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员工是知识与创新的载体, 教育背景好, 学历高, 具备较丰富的技能经验, 熟悉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方式。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占主体, 即使管理人员也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以规范和协调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工作, 所以相比大型企业及传统企业,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拥有了较多的知识资本,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更倾向于个人实现, 在物质需求的同时有着更高的精神需求, 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 强调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职位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引导。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 相比传统企业员工,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
2. 人员流动快。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对实力强劲大企业对人才资源的争夺, 再加上中小高科技企业之间对人才进行激烈的争夺, 导致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人才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 因此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忠诚性差。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意的人才, 出于对个人发展前景的关注及选择机会的增多, 倾向于选择更利于自我价值实现的单位与部门,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具有流动性较强的特点。
3. 员工年轻化。
由于知识更新比较快,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中年轻人占的比例高。这些年轻人学习能力强, 家庭责任较轻, 他们年富力强, 敢于创新, 敢于拼搏, 更适合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较高挑战性的工作。
4. 自主性强。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能力较强, 所以倾向于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这样才能在束缚较小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才能有效地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实现自我价值。
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时间有限,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发展之中, 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 人力资源理念的滞后。
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从战略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没有系统地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战略筹划人员,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配合企业战略进行长远的科学规划, 这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 被动性地进行事后管理。
2. 缺乏有效率的招聘体系。
没有在战略的高度超前进行有效的人才招聘工作, 人才引进渠道窄, 而且缺乏科学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 因为没有进行超前的长远计划, 所以招聘人才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差, 没有对人才招聘进行战略、前瞻、务实、低成本的综合规划。
3. 缺乏规范的人员培训体系。
现代技术发展很快, 如果缺乏培训工作,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存在过时的危险, 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系统、科学的人力培训计划, 但这恰被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忽视。人才培训的作用, 显现的时间较晚, 与培训投入存在一定的时滞, 所以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片面认为培训会增加成本, 而看不到眼前收益, 所以对人员培训工作不积极。
4. 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关注高技术员工价值追求的多元化, 没有针对企业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重视金钱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 所以激励效果有限。
5. 缺乏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
对高技术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现高技术人员个人追求与企业目标的匹配, 是很困难的, 需要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和引导。但目前我国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务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或者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能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居于合适的位置、拥有足够的权力。
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策略
1. 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提高其素质。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放大器,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 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 实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目标。所以, 企业要想方设法招聘到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并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外部培训和内部培训的方式, 以及外部招聘的方式, 聘请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2. 人力资源管理要目标明确。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 创业之初可能没有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 但是企业要想生存, 首先必须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目标是企业发展的依据, 是企业发展的航向, 朝着目标走, 企业才能盈利, 才能做大做强。
3. 加强团队协作性。
团队犹如一座“冰山”, 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 因为“冰山”是藏在底下的。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企业里, 如果没有团队协作性, 员工就会争着、抢着去搞见效快、获利多的生产和销售工作, 而不愿意为高技术产品的研发默默奉献, 这样企业就很难用科技创新来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应把加强团队协作性作为制定人才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只有提高了团队协作性, 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优势互补。
4. 员工激励措施应力求多样化。
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倾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他们重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所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除物质激励之外, 对人力资源要进行多维的、系统化的激励, 系统地通过福利、晋升、培训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 满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 使得人才可以各尽其能, 从而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
5. 加强企业学习氛围及员工培训。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与人才, 所以人才的招聘与甄选十分重要。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年轻人不仅是企业新鲜的血液, 也是未来的生力军, 他们学习热情高、学习能力强, 所以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定期学习和培训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加强企业的学习氛围, 重视对于员工的培训工作。
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常常被认为是影响新产品创新过程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 竞争条件不断发生变化, 环境变化的压力要求企业文化发生变化, 促进和配合企业战略的调整。
五、结束语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小而灵活的特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无需像大企业那样面面俱到, 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改变当前存在的某些不良状况, 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资本运作管理中的作用, 注重从人才战略角度去探索, 从而实现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力争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韩平.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04)
[2]刘芳.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 2012, (03)
[3]孙赞.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几点问题及对策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22)
[4]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 (12)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推荐阅读: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05-2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05-16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06-19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析08-10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09-1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06-11
中小企业应放弃技术研发09-06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09-15
运用IT技术全面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11-08
中小型高新技术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