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治理

2024-08-28

制度治理(共12篇)

制度治理 篇1

王英玮在2009年第3期《北京档案》撰文指出人事档案质量审核工作及人事档案清理工作的做法, 均属于事后治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其效果是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积累的数量和整体质量, 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制度水平, 即建立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人事档案数量和质量的制度规范, 防止日后再一次的清理、审核。所以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的“治理”思想, 变事后治理为制度治理和全程治理, 才能保证人事档案的齐全完整和质量优化。

第一, 整体设计规则。保证制度建设的体系性和有机关联性, 避免制度建设的零散性和矛盾性。

第二, 整体推进规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体系一旦确立之后, 就应当采取整体推进的方式予以落实和实施。不能搞所谓“成熟一个, 推出一个, 落实一个”的亦步亦趋式的制度执行, 因为这样会造成执行者的困惑。由于新制度和旧制度 (未改变的传统制度) 在内容规定上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和对立, 在旧的 (原有的) 制度未被废止之前, 新发布的制度很难达到预期制度治理的目标。所以, 坚持整体推进性, 为保证人事档案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 是必须要予以遵守的一项基本行为和思想原则。

第三, 长期实践规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理论思想成果。在人事档案治理思想中, 我们也应该始终坚持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根据人事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和特点, 以及国家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及时调整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的“不和谐”因素和规定事项, 保证人事档案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信息资源的实现。

第四, 有效落实规则。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治理的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保证措施的落实, 是衡量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没有落实, 好的观念和思想及合理化建议只是停留在“学术思想交流”层面, 而在国家的人事档案管理政策、立法和制度层面却毫无反映, 那么再好的“治理”思想和制度构想都只能成为泡影和空中楼阁, 无异于“画饼充饥”。

第五, 系统更新规则。对制度内容的调整或改革, 不可只针对其中的某一项制度搞“小型手术治疗”, 而应该充分注意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 对制度的“诊断”和“治疗”均应全盘考虑, 作到整体更新, 以达到联动高效的制度建设目标。

制度治理 篇2

为有效治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做到安全生产防线下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该制度: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1、事故隐患的种类: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和其它。

2、根据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解决难易程度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隐患。

A级隐患是指整改难度大,生产经营单位解决不了,需由业务板块(专业化公司、事业部)和集团帮助组织整改的隐患。

B级隐患是指整改难度较大,单位战线解决不了,需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整改的隐患。

C级隐患是整改难度一般,区队(分厂、车间)解决不了,需由单位战线组织整改的隐患。

D级隐患是指整改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由区队(分厂、车间)组织整改的隐患。

E级隐患是指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的隐患。

二、事故隐患排查职责

1、区队队长对生产范围内危及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负责督办。

2、值班领导对生产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督办。

3、跟班领导具体负责对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协调、组织、实施、落实。

4、现场检查人员、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员负责对各类隐患的排查、整改。

5、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员,负责对E级隐患的排查、整改。

6、队干部负责事故隐患的闭合运行、落实、考核和责任追究。

三、事故隐患排查时间

1、要求相关人员每天要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 A、B、C、D、E 类进行分级管理。

2、每月要对存在的各类隐患进行一次梳理,保证隐患按时闭合整改。

五、事故隐患的闭合整改

1、各条隐患的整改须由排查人负责填写相关隐患排查表。

2、凡落实处理了的事故隐患视为运行整改完毕;凡无处理的隐患视为未按期整改。未按期整改的隐患将进行二次整改落实。

六、事故隐患的责任追究

1、一次隐患能按期进行整改的不再进行通报。

2、未能及时整改的事故隐患,要求对未按时整改的原因进行分析,无正当理由而未及时处理的,需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3、每月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月度分析,查找多发事故隐患原因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4、未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或排查不彻底、走形式的,给予相关责任人罚款100元。

5、对作业地点发生的隐患隐瞒不报又不积极采取措施的,对相关责任人分别予以罚款200元。

6、对无正当理由而未及时整改处理的隐患,在月度总结会上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通报批评。

治理“吃空饷”需改革人事制度 篇3

数字触目惊心,“吃空饷”的招数也令人眼界大开。除了常见的“旷工饷”“病假饷”,还有“多头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冒名饷”和“死人饷”等等。如此人事管理乱象,会漏掉多少公共财政资金,简直不敢设想。

其实,整治“吃空饷”,中央并非没有相关的纪律和规定,只是散见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文件,没有形成专门的论述和针对性。这造成了现在“吃空饷”治理的焦灼现状:集中整治时有据可依,常态管理时却形同无规定、无要求,对于想钻空子的单位和个人,不啻牛栏关猫。

更重要的是,体制内的人事管理制度给了“吃空饷”以机会。现行人事管理制度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仍以编制管理为核心内容。通俗来说,编制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铁饭碗”,是一个人在机关中的“占位”。财政资金对工资、福利、待遇的配给,是跟着编制走的,无论人员是否在岗、人岗是否分离,焊在机关餐桌上的“铁饭碗”都能照例分饭吃。有编制的人会将它看作永久的身份、终身的待遇,而单位管理者也没有整顿“吃空饷”的动力,反正多付的工资是从财政兜里掏,没干的活自然有编外职工担着。在管理者和离岗者心照不宣、甚至利益共谋的情况下,“吃空饷”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体制内的特殊福利。

制度治理 篇4

1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设备报废情况严重, 由此造成的效益下滑现象严重, 对农田的丰收、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除此之外, 因为政府扶助资金在这一方面的投入较少, 大部分都是靠农民投资投劳, 所以配置标准较低, 质量较差, 设备及技术比较落后, 与应有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投资数额相比差距较远。其次, 由于大部分水利灌溉都是由农民独自完成, 缺乏必要的管理或者管理体系较弱, 运行困难, 在这一方面的制度与管理方案都不太健全,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进行农田灌溉管理的措施, 但实施起来不能够完全发挥其作用,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 水的作用、功效很多, 是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资源, 所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

2 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原因的具体分析

2.1 设施老化问题严重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大都由农民独自承担费用修建, 所以容易造成长久失修的现象, 影响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导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 目前的水利设施还大部分是很久以前投资配置的, 设备功能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农田对水利设备的要求, 既造成了排涝能力的减弱, 使农田积水无法排出, 又导致了灌溉能力的低下, 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影响收成,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2.2 管理体制欠缺

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 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现象较为普遍, 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已经严重受损已处于闲置状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水利工程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能力,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不利于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3 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主要是指工程的供给、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规则的综合表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朝着和谐的方向变迁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 为了工程治理制度朝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变迁, 就需要研究现有的相关利益主体角色和关系。农村实行村委会民主治理后水利责任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旧的工程如何完善、运营和维护以及转轨阶段如何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如何经营和管理好它们关系到农田灌溉乃至农民的生存问题。随着“小农水”治理制度的不断调整, 转轨阶段“小农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也随之不断调整。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度的改革上主要的变迁是产权形式的改变。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首要表现形式就是其产权制度。制度变革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租赁、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形式, 将工程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出售给农民及农民联合, 试图利用产权激励使购买方精心运营和维护工程, 提高灌溉服务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甚至彻底私有化, 通过产权的激励功能来刺激产权所有者提高管理效率, 减轻政府的财政和管理压力, 提高了现有工程的运营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对需要改制“小农水”的产权进行清晰界定:如由乡镇直接管理的界定为乡镇水管所所有资产。“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激励了农村水利工程领域内的制度创新, 它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搞活农田水利的经营, 使农民有明确的经营目标, 从而更积极地管理工程, 并通过运行效率的提高获得利润的增长。

4 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

4.1 集权式的治理模式

集权式治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其采用政府出钱、农民出力的融资方式, 使集体享有水利工程设施建成后的所有权, 集体对所有权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没有冲突, 处理决策由上级部门逐一下达。在计划经济时代, 这种模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建造并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这种政府或集体集权治理的模式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体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越来越无法适应农田建设发展的需求。其产权归属不明晰, 决策机构单一, 对水利工程负有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不能良好的统一起来,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且由于是采用上级对下级命令传达的治理模式, 在设备的购买和采用上, 上级部门不能对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了解掌握与分析, 就容易造成采购的水利设施不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产生, 这样就会不利于现代小型农田的发展。

4.2 合作式的治理模式

在合作式的治理模式中, 小型农田灌溉主要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管理, 通常采用收取共同生产费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健设、维修以及管理, 这种方式也被称为集体所有制。原则上是农民要想获得农田灌溉服务就需上交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公共水力资源, 可是在实际生产中, “搭便车”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都源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享有权与使用权不够明确, 就容易造成农民对公共财物的乱用。要想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行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通过租赁或者承包等方式, 将经营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 分给不同的个体或组织, 对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合理管理。

4.3 私人式的治理模式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 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发生了转移, 通过拍卖等方式变更给个人, 这就逐渐形成了私人治理模式。在工程设施的修建管理及维护上完全由私人对费用独自承担, 对水利工程享有所有权, 这在土地所有权比较稳定时是比较好的治理模式。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 由于是私人承担, 所以大多数水利工程是微型水利工程, 服务范围一般都很小, , 再加上私人投资能力的有限性, 私人式的治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整体需求。

5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当今资源形势严峻的今天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对水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利用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在这一方面进行的创新改革将会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形势, 对具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而言无疑是改善水资源利用形式的最佳也是最有效方式。所以加快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与治理模式是十分必要且紧急的任务。

摘要: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用水紧张的形势下,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用水问题上,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管理与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不仅对节约水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

参考文献

[1]吴泽俊, 吴善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与选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2]孙乐.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治理制度[J].才智, 2011.

治理教师三乱制度 篇5

近年来,部分学校教师的乱收费、乱发资料、乱补课等不规范现象已成为社会和家长议论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我校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加大治理“三乱”工作力度,巩固治理成果,树立我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强学习,自觉抵制。

学校领导、教师加强政治思想学习,特别要重点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执教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自觉抵制“三乱”(即乱补课、乱订资料、乱收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二、依法购买,收费公示。

1.学校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通过“收费公示”和家长会,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公示收费项目。

2.坚持一科一辅。学生所用课本,学校将依据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统一订发,教师个人不得私自向学生订购书籍。教师个人不得向学生统销、诱销、强行推销教辅资料及学具。禁止未经主管部门同意的业务人员进入校园推销教辅资料及学具。

三、强化宣传,定期检查。

1.学校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的宣传和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鼓励教师爱岗敬业,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做贡献。

2.定期进行检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抽查,找学生问,到班检查,向家长和社会了解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处理。

四、此类现象,坚决杜绝。

1.乱带学生、乱收辅导费等有偿辅导的现象。

2.任课教师采用诱导的方式为校外教育机构拉学生,拿回扣。

3.乱订辅导资料向学生统一收费或强迫学生订购,自己从中收 1 取回扣。

4.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通过安排座位、班干部、评优评先等手段向家长索取钱物。

5.通过打电话暗示,降低学生成绩等级,采用偏袒,冷落等不正当手段迫使家长同意子女跟随教师有偿辅导的。

6.不准收受、索要或变相索要礼物、礼金。

五、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学校为切实加强治理“三乱”现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年级团队主任分年级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逐层签定责任状。实施“一票否决”连带制度,如出现重大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成立治理“三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校全权由校长负责处理。

六、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1.对违规教师经查证属实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收缴或清退全部违规费用,并处以总额30%以上罚款;调离任教学科,减发、停发绩效等处分。情节严重的上报教育局给予纪律处分。临聘教师一律解聘。

2.对违规教师经查证属实的,要求纳入教师工作与职称工作考核,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两年内不能晋升职称。

负面清单制度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篇6

在既往的市场制度中,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管得过多、过宽却又不到位。在某些领域,形成了“监管者漠视运营者,运营者漠视投资者,投资者漠视风险,所有人一起漠视市场”的怪异现象。政府应划定市场的边界,而非给予某些社会主体特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形势愈加复杂,市场管理难度日益增大。此时,国务院推出“负面清单”,不仅仅是完善市场、行业等规范,更深刻显示了新常态下治理方式的新思路,显示了政府在新治理方式中的新定位,显示了政府在新定位下对于治理能力的新要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应当有所不为,即治理思路应从“要你做什么”,到“不要你什么”。过去我们是由政府来进行挑选、评估、准入。这实际上是让政府替代了市场的职能。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主体的庞大数量和庞杂本质已经把过去的行政审核机制远远抛在了后面。市场一日千里,供求关系瞬息万变,竞争关系眼花缭乱。由一个或者几个机构对市场个体的正常经营进行“指导”,甚至直接对市场经营判定“输赢”,已成为市场良性发展的掣肘。甚至一些过度干涉、大力扶持、恶意叫停等背后都是强大的寻租链条和腐败基础。对于市场微观个体的管理方式,已经决不能再执行这种横加干涉、“要”这“要”那的思路,而应当适应市场化的大势,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提高市场准入透明度,在降低相应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基础上,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主动权。只有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才能真正充分的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应当有所为,即治理思路应在法定框架内积极干预市场。现在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市场化就是“自由化”。这是对政府治理思路的另一种曲解。市场价值规律是一项基础规律,无形的手在完全市场下才能发挥最好作用。然而,即使没有政府,各种“有形的手”仍随时随处存在。这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的不完全和不成熟决定的。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市场是不受政府监管和干预的。政府的目标,不只是达到市场均衡,而是要在市场均衡时达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有效监管,正是实现市场公平和最佳均衡的基础。因此,此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示禁止和限制准入措施,将目前分散在各类法律法规中的有关市场准入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一单尽列”,就能使各类企业主体和社会主体在进入市场时,明确知晓自己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权利义务,以及需要符合和达到的标准要求。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的各类成本,同时为降低市场潜在风险做出有效预防,为市场的健康发展设立了高效的“防火墙”。

事实上,好的政策不仅仅是政府工作的指导方向,也是整个市场个体的良好指引。负面清单的出台,也告诉市场个体,需“有所为有所不为”。

市场个体需有所不为,即经营主体须明了“不能”做什么。《意见》不再对不同身份和性质的市场主体提出不同的准入要求。企业是市场主体,在充分激发动力和活力的基础上,必须依法合规,严守底线,知道“不能”做什么。“法有禁止不可逾越”,一些“潜规则”将无处藏身,“法无禁止即皆可为”,将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就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汇聚更大合力。

市场个体需有所为,即经营主体明了自己“要”做什么。过去由于政府机构介入较多,将政府信用为企业信用背书,使得企业发展缺乏真正动力,企业盈利缺乏合理方式,企业运营缺乏正确监督。企业常常埋怨政府管得过多,但其实,又有很多企业希望在自己有需求时,政府多管。这种“悖论”常常导致矛盾,甚至法律纠纷。当前,企业也应该适时转变思路,在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必须明白,你的选择是自主选择,你的结果是市场选择,要不要,你决定,后果自负。

不论是“宽松上限,严格下限”或“鼓励竞争,明确边界”,国家治理能力将在考验中得以提升,只有合乎市场真实需求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治理方式,才是最好的。

制度治理 篇7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灌溉设施老旧, 灌溉方式落后。

现在我国水资源缺乏严重, 但是人们的节水意识依旧比较淡薄, 某些流域上游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域实行漫灌, 而下游却抢夺地下水资源做为灌溉的保证, 灌溉方式的落后, 导致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一些设施建筑位置较复杂, 而政府在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又较少, 所以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有一定难度, 且完成质量不够高。例如一些水利工程主体设施完成后, 渠系等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完成, 完成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仍有垮塌, 渗漏的现象发生。配套设施的使用率低, 使用效果差, 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 使农田水利设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为地区农业带来负面影响。

1.2 地下水开采过多, 农业水价低。

随着地表水资源的日益减少, 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 北方地下水已经成为农业灌溉最主要水源。现阶段地下水开采灌溉管理仍存在漏洞, 虽然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明令禁止开采地下水, 但是由于农业灌溉取地下水一般不索取费用, 地下水索取无度, 导致水位连续下降, 使成本上升, 影响了正常的工业, 生活用水, 加剧了水资源污染的问题。

水价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生态水价三部分。我国的农业水价偏低, 无法收回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而且因为水价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情况, 所以调整水价需要考虑农业, 农民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做到多方面的利益均衡化。

1.3 设备维护不够, 年久失修。

为了全面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我国现在在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一些略为偏远的地方, 由于地理位置较为险峻, 经费也较为有限, 所以不能下拨足够的资金用于设备的建设和维护, 导致一些灌溉工程的渠道、水库等处于半失管状态, 维护运行差, 影响了农业用水的正常进行, 给农民造成一定困难。

1.4 工程繁杂, 建设缓慢, 盲目性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工程的前期管理不到位, 审核标准较低, 会导致许多水利工程产生烂尾现象, 运营的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浪费时间和财力。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 随意性, 技术掌握不全面, 对于地理位置, 天气等影响因素的调查不够全面, 这些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和方式

2.1 建立科学机制, 提高治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 所以需要建立系统的治理机制, 完善建设程序, 提高治理水平, 全面化, 科学化, 系统化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统一治理。合理规划布局, 完善建设程序, 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 再建设施工, 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 做好前期各项规划和准备工作, 广泛宣传, 科学治理, 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2.2 提高重点投入, 计划周密。

要有方向, 有目的的进行投入和建设, 确立工作重心, 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投入。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农业发展, 让农民切实获取利益, 所以在建设区域选择上, 优先考虑粮食主产区和计划增加粮食生产力的区域。在完善建设方案时, 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适合什么样的水利配套设施, 充分发挥渠系基础设施的辅助灌溉示范作用, 通过事实来说服农民, 让广大人民也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

2.3 培养新型人才, 进行技术推广。

想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做好, 就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利工程是效益长期的工程, 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可以采取培训, 开办讲座等途径, 培养更多有知识, 有能力的人员投入到建设工作中来, 也能让治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基础上的提高。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 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 为民服务。

2.4 大力支持相关科研工作。

我们国家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水平上与世界发达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要加强在有关方面科研工作上的投入, 寻求先进的生态农业, 节水农业的科研成果, 比如覆膜法、滴灌法等节水型灌溉方法。与此同时, 我国不同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地区在农业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说新疆地带的坎儿井引水法, 水袋缓渗法等, 这些经验都可以被大力推广到适合的地区。所以,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充分利用本国具有的优良传统方法的同时, 还要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新的方法, 在科研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出台相关的鼓励农田水利创新的政策, 推动科研成果在农业的全面应用。

2.5 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 等级造册, 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 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 设专人重点治理, 落实目标责任制, 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治理安全。对于刚刚完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资产确认。将这些资产及时转交给相关单位和个人, 并给与他们产权证书、使用权的相关证明, 采取专业维护或者个人承包等形式及时对该水利工程建立维护系统。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加强水利工程监督治理, 对于未按建设方案施工的, 按相关规定对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对于没有通过检验或未正规报备的工程项目, 要坚决打击, 绝不手软。同时, 对于一些优质工程, 也要进行适当的奖赏和鼓励, 并加强宣传, 在整个行业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

结束语

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它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机制体系, 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 投入足够的精力, 科学合理的对每个任务进行详细认真的规划和执行, 让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应用到农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让人民更够真切的从中获益, 推动我国生态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冬.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治理问题的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制度安排与监事会治理 篇8

关键词:制度安排,监事会

一、前言

为寻求提高公司治理的监管质量,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订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与制度, 如《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5年新《公司法》再次对监事会制度进行了完善。毫无疑问, 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旨在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个体一般被界定为追逐利益的“理性经济人”, 他们的行为主要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结果。该结果又或多或少取决于当时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 它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也即可以说, 制度安排的方向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方向 (刘峰, 2001) 。将这一结论运用到监事会分析中可以认为, 监事会和监事的行为方式、力度和质量与当时的社会制度不可分离。当监事会在公司弄虚作假、发布不真实的财务报告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而制度安排也没有惩罚监事会或监事的失职,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 监事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则无作为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必定居多。相反, 如果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严厉要求监事会履行职责, 并惩罚失职监事, 奖励尽职尽责的监事, 那么可以相信尽职的监事会必定居多。

本文以证监会极少处罚消极任职的监事这一现象, 分析在现今的制度安排下监事会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从制度安排的角度, 讨论我国监事会失效的原因, 最后是一些必要的建议。

二、制度安排与个体行为

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在采取行动与否、采取何种行动等的主要考虑就是经济上是否有效。人又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他们的各种行为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安排, 其行为的价值要受到社会制度的评价。当社会制度对其行为禁止时, 他可能什么报酬都得不到;当社会制度对其行为有极高的评价时, 他们又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等等。并且, 社会制度还可以通过奖励来引导某些行为, 通过惩罚来禁止某些行为。例如, 众所周知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得以取得效果的。

监事会在监督过程中会产生监督的成本和收益, 这些成本与收益的衡量是与制度安排相联系的, 从理性经济人角度看, 要想监事认真履职, 必须使其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这样, 与监督有关的制度安排,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监督的力度、方式和质量。

本文搜集了05~09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数据, 统计了由于信息披露等原因而被处罚的公司数据, 以及个人的相关信息, 发现目前的制度安排没有重视监事会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对于失职的监事不闻不问, 增长了消极履职的风气, 相反, 对独立董事却严加惩罚, 迫使独立董事尽职尽责, 给人以重独立董事轻监事的印象, 这可能是引起监事会失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统计数据

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监管执行机构,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证券期货市场进行监管。因此, 他也是上市公司各项行为的最终裁定人。对于上市公司和相关个人做出的违规违纪行为, 证监会每年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予以曝光。一来是对上市公司和个人给予惩戒, 起到警示作用;二来对上市公司和个人的信誉起到一种约束作用, 使其为了长远发展减少违规违纪的概率。

信息披露几乎是全部被处罚公司都涉及到的一个问题, 包括重大信息没有及时披露、年报披露故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披露虚假信息等方面。对于定期报告的信息披露责任, 《证券法》第六十八条已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中国证监会对处罚所作的结案陈述也做了详细说明:“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 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负有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的义务。没有证据证明相关当事人履行了勤勉尽责的义务, 仅以未参与具体决策或者不知情为由, 并不能免除其在信息披露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牵扯到多方人员, 并且不能以未参与和未知情为由推脱责任。那么作为专职的监督机构监事会以及强调内部监督的独立董事至少在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方面难辞其咎。依照此思路, 我们将被处罚人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除去独立董事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和高管层, 他们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往往是公司违规的始作俑者;第二类是独立董事;第三类是监事。后两类具有不同身份但有共同的监督职责, 按照《证券法》规定, 也是应当负有相关的责任。55家公司中涉及到个人被处罚的总共有440人, 具体情况如表1: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在三类被处罚者中, 作为始作俑者和直接责任人的执行董事和高管层被处罚最多毫无疑问, 他们往往作为大股东的代表人为大股东谋取一些不当利益而损害上市公司或者是为了私利而做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负有间接责任的独立董事和监事被处罚人数差别显著, 以兼职为主的独立董事受处罚竟远多于专职的监事, 是监事在公司中尽到责任而免于处罚, 还是制度安排并没有重视监事会, 而是想着重促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从披露的处罚说明上来看, 很多公司是连续几年在年报上作假或是披露虚假信息, 如果监事尽到责任, 则肯定不会出现连续作假而没有发现及制止, 因此, 可以推断出的是监事并没有认真负责, 至于什么原因使消极的监事免于被处罚不得而知, 但是这一现象却可能为监事消极行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执行董事和高管、独立董事、监事在公司的人数构成上有差别, 因此横向比较不具有说服力, 于是我们又查阅了55家公司公开的信息, 统计了55家公司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和高管的总人数, 纵向对比被罚者占该类总人数的比例大小, 具体情况如表2: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统计资料显示, 55家被公开处罚公司中监事总人数为193人, 平均每家公司3.5名监事, 符合《公司法》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的规定, 被公开处罚的监事 (包括监事会主席、监事会召集人) 总共11人, 占总数的5.7%。与监事会同样负有监督责任的独立董事被处罚的比例为51%, 即超过一半的独立董事都受到了处罚, 执行董事和高管有71.1%都受到了处罚。可以看出, 相比较其他人, 监事受处罚的比例很小, 绝大部分监事在公司作假受处罚, 监事负有监督责任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受到处罚, 哪怕是点名批评、警告之类的象征性处罚。正如前文分析表明, 制度安排通过奖励与制止来引导某些行为, 达到制度制定者的预期目标, 监事的消极履职本应禁止并向认真负责引导, 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但是这种无理由的纵容, 只会助长消极履职的风气, 只会使监事会表现的越来越差。

四、监事会失效的原因分析——成本收益角度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监事的所作所为必定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以成本收益来衡量, 监事积极行事要付出一定的成本A1, 在认真履行职责后理应获得一个大于成本的收益B;监事消极行事 (不考虑合谋) , 那么就不需要付出成本A1, 但是由于《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在事后会对不负责监事进行惩罚, 所以不负责的监事面临一个潜在的被处罚成本A2, A2>A1, 这个A2在多大程度上可置信与被处罚的概率P有直接联系 (从证监会公布的资料来看并不是每个监事都会被处罚, 所以被处罚有一定的概率) 。我国监事绝大部分报酬是以津贴、补贴的形式给付的, 在数值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样看来, 最终取决因素就在监事的付出上, 即A1和P·A2的比较。倘若A1要远大于后者, 那么从理性角度出发, 监事采取偷懒行为获得的期望收益更大;若后者更可置信, 则监事为避免事后遭到处罚最优选择是积极行事。在这二者之间P的大小至关重要, 它直接决定着监事的选择方向。结合上文对被处罚公司统计数据来看, 05~09年被处罚公司中仅仅只有5.7%的监事受到公开处罚, 也就是说在被处罚概率只有6%左右的情况下, 要使监事积极行事, 即A1>A1, 也就是说要设置很严厉的事后惩罚。正如前文提到, 监事的所作所为必定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 过高的事后惩罚成本对监事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 更何况作为监事的收益只是以少量的津贴为主, 很可能大部分人在考虑再三后会拒绝监事这个职位, 因此, 设置过于严厉的事后惩罚是不切实际的。这样来看, 保持对“越线者”适当比例的处罚是必须的, 但是实际上我国对监事的事后追责过于宽松, 比例太小, 起不到威慑作用, 同样是负有监督职责的独立董事的处罚比例是监事的数倍之多, 而从理论上二者本应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五、讨论与结论

从制度层面改善我国监事会目前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 中国证监会在相应的制度执行、监管与惩罚力度上要明确, 惩罚对象也要具体, 避免出现受益者、授意者不受罚, 执行人员却“代人受过”的现象

认真理清主要责任、直接责任与次要责任、间接责任的主体, 做到不漏罚、不错罚, 使相关人员打消“钻空子”的心理。激励和约束是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两大手段, 在尽可能增加激励使监事主动履职的同时, 也要设置相应的约束机制, 具体来说就是对不认真履职的监事要追加事后处罚, 证监会要提高处罚的力度, 使这种威胁能够形成真正的威胁,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能够诱发监事做出我们所要求的行为。

(二) 优化我国监事会成员的选任制度

打破以往监事就是“临退休”“半退休”的思想, 依照《公司法》要求, 严格选任称职的股东代表、职工代表进入监事会, 一改以往“养老会”的陋习, 让这些与公司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代表来监督公司的运行, 监督高层管理人员的任职, 充分利用其权力的同时明确责任主体, 做到既有利益诱导又有制度约束, 充分发挥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载《会计研究》2001.7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治理制度设计 篇9

(一)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概况。

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认为, 自然垄断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的产业, 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时某种产品或服务全部由一家垄断企业来提供, 社会成本最小, 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现代自然垄断理论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引入了范围经济这一概念, 认为面对多用户的多种需求, 由一家垄断企业来提供产品或服务时的成本要比单独生产时低。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带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 也有转轨过程中形成的。改革之前,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几乎所有的行业, 从市场准入、原材料供给到产量和价格的决定都由政府直接规定。经过20多年的改革, 政府取消或放松了对一些产业的管制, 一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垄断企业既是“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传统框架有了较大改变, 竞争的局面逐渐形成,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 垄断主要集中于少数网络产业, 就是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传输、分销和用户消费等环节具有很强的垂直关系, 生产厂商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用户, 用户也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使用厂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产业, 具体包括铁路、电力、电信、供水、供气等产业。在体制上,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一直将网络产业视为公益性事业。与长期以来的中央计划体制相适应, 网络产业采取的是国有企业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和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机制, 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网络产业这一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 实行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通过机构改革, 撤销了许多行业主管机构, 将调控的职能交给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自然垄断行业逐步与政府脱钩, 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企不分的传统框架有了较大改变, 主要体现在电信、电力产业, 改革滞后的铁路运输业也在积极探索“政企分离”、“网运分离”的途径。

(二)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主要特点。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和特点, 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大量沉没成本、普遍服务性, 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拥有诸多自身特点。

1、自然垄断行业大都是基础产业。

这些基础产业均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行业, 如冶金、汽车、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大局,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关系到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具有战略性意义。

2、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交织。

行政垄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 凭借行政权力扶持或培植一定范围的经营者, 使之限制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的状态和行为。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垄断行业不是通过政府管制人为地阻止其他厂商进入市场而形成的。西方国家的自然垄断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垄断, 即成本条件导致市场不完全性, 从而产生不完全竞争。我国是行政体制与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 是由政府某一部门单独经营而形成的。政府统一制定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规划, 出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项目建成后由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负责经营, 是一种高度政企合一的政府垄断管理体制。

3、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滞后。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竞争性领域, 而自然垄断部门的国企改革却比较缓慢。首先, 国有企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电信、电力、民航产业政企关系的变革相比, 铁路运输产业和自来水、供气等城市公用事业政企分离的步伐相对迟缓;其次, 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体制改革滞后。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现状看, 还没有解决好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改革问题, 监管缺位和政府职能越位同时存在;最后, 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目前,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设立董事会、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层级以及国有企业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 大力深化自然垄断部门国企改革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自然垄断行业的存在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自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 存在着低效率和福利损失。相对于效率最高的完全竞争厂商而言, 当厂商利润最大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而对于自然垄断厂商而言, 当厂商利润最大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小于市场价格。因此, 在自然垄断条件下, 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利益超过了厂商的边际成本, 也就是说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 垄断厂商利润最大产出量过低, 不是与社会利益一致的最优产出量, 这种不一致性带来了低效率。由于自然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可以实行各种各样的垄断价格, 如价格歧视、搭配售卖等, 并在满足政府强制性标准条件下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在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中, 消费者没有选择其他卖主的权力, 因而不得不购买垄断企业提供的高价低质的产品或服务, 由此遭受了福利损失。消费者福利的减少, 其中一部分转移给了生产者, 这部分相当于财富的重新分配;另一部分则是无谓的损失, 即完全由于垄断厂商限制产量和抬高价格所造成的社会性损失。

(二) 政府型自然垄断的角色冲突和影响。

由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形成的基础设施是公共资产的一部分, 政府对其拥有的企业在监督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角色冲突。政府扮演着三重角色:一是作为一般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二是作为市场管制者的角色;三是作为企业所有者或生产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要负责看管、监护、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甚至要保证公共资产一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政府要代表公众的利益。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 政府又要求企业承担政府的普遍服务职能, 实现社会目标。政府在对企业的管理上处于两难处境, 需要在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如果政府过度偏重于公众利益目标, 往往采取低价政策, 则造成企业的收入不能弥补其经营成本, 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 长期的政府财政补贴结果是政府财政的不可维持,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要求;如果政府偏重于企业利益, 则往往会造成基础服务价格的上涨, 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上涨会带动整体物价的上涨, 造成通货膨胀, 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 从管制角度来看, 由于政企不分, 政府管制难以中立。作为管制者的政府部门不从企业中独立出来, 中立地行使管制职能, 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市场参与者, 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用其掌握的行政权力维护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 就不可避免地歧视新的市场进入者。

(三)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成效不显著。

首先,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自来水、天然气价格的提价幅度都很大, 大大高于同期零售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1985年中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为108.8, 2004年为102.8, 与之相比, 1985年~2005年我国售电价格从每千瓦时0.08元上涨到0.50元左右, 上涨525%;其次,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大都是基础产业, 其产品和服务往往是其他行业的投入。由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供给不足和行业价格的连续上涨, 都影响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因为缺电、电价过高减少了对家用电器的购买, 在城市家电需求增长趋缓的情况下, 不利于扩大家电行业农村市场的拓展;最后, 即使实行价格管制将某些产品定价较低, 也会存在非价格垄断问题, 即产品供给量较少且服务态度较差, 优先服务于本行业内部成员, 让消费者付出排队等待等非货币代价。

(四) 自然垄断与行政权力结合导致寻租问题深化。

租金一词在经济早期阶段中, 指的是某些资源 (如土地资源) 由于产权垄断或经营而产生的超额收入。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 由于自然垄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而且民间资本难以进入自然垄断行业, 使得寻租复杂化, 寻租并不是为了获得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准入, 而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垄断地位。花费于寻租活动的经济资源并不能增加任何社会财富, 就社会来说, 这种用于寻租活动的经济资源完全是一种浪费, 损失了本来可以获得的社会财富, 扭曲了资源配置。而且, 获得政府特许的垄断企业往往没有强烈的激情去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率。不仅如此, 寻租活动还会引发新的寻租活动, 造成寻租竞争, 从而使更多的资源投入于寻租活动中。

三、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社会经济影响主要成因

(一)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理体制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实行政府直接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自然垄断行业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生产主体名义上是企业, 实质上是政府, 不实行自负盈亏, 亏损一律由国家财政补贴;市场结构实行独家垄断, 一体化经营;在政企关系上是政企合一或政企不分, 企业没有独立的经营权。以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体制为例, 与政府直接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 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体制实行的是计划型价格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在价格形成方式上, 实行单一的政府定价方式, 自然垄断行业没有定价权;第二, 在价格管理权限上, 定价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价格都由中央统管;第三, 在价格制定过程中, 排斥供求关系的作用, 而且价格一旦制定几十年不变。这种高度集中过于僵化的价格管理模式, 混淆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 降低了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得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不反映成本, 不反映供求, 对经济生活产生逆调节作用。

(二) 自然垄断与政府职能结合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政府信息不充分导致效率损失。

政府垄断经营管理模式优势的发挥, 依赖于政府掌握完备的信息, 包括掌握现有资源的所有情况, 每一种产品所有可能的生产技术, 每一个消费者的偏好等, 并且政府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必须是动态的, 及时反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源、产品数量繁杂, 技术复杂多变, 消费者的偏好差异等原因, 政府在信息搜集方面存在着巨大成本, 政府几乎不可能掌握完备的信息, 从而信息不充分使得政府集中计划式的垄断生产失去了效率基础。

2、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价格管制失灵。

经过20年左右的价格改革, 尽管在绝大多数竞争性产业中, 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已基本完成, 但我国对垄断性产业的价格管制没有建立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 使其价格时常偏离市场经济原则。我国政府对管制价格的审定, 基本上是以被管制企业上报的成本和其主管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为依据, 在具体审核时, 成本只以企业上报的调价前或执行期成本为准, 由于实施管制的有关政府部门职能的单一化和职能割裂, 在制定和调整自然垄断行业价格时往往形成与被管制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企业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 获得超额利润, 通过虚置成本骗取垄断价格, 抬高自己的经营成本以获得有利的政府定价。

(三) 自然垄断行业范围的界定模糊化。

从具体产业来看, 电力、电信、铁路、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产业都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但这并不是说上述行业中的所有业务都是自然垄断性质的。要使管制取得预期效果, 要考虑行业特征, 只有真正的自然垄断业务才可考虑实施管制。若对非自然垄断业务实施管制则会抑制有效竞争, 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一般来说, 自然垄断性业务是指那些只能通过固定管网运输实现的业务, 其他业务则属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 (表1)

四、完善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治理主要思路

(一) 政府治理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

建立高效率的政府管制机构和独立于管制机构的运营企业, 实现政企分离是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关键。

首先, 要把原来政企合一的政府部门改造成为纯粹的政府职能机构, 与运营企业在产权和经济利益上彻底脱离关系, 只履行作为政府管制机构应该履行的职能。值得注意的是, 市场体制要求的政企分离不仅仅是把运营企业从政府管制职能中剥离出去, 而且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分解, 主要是政府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管制者的政策制定、调控和作为这些行业中国有企业所有者代表拥有的所有权这三个职能的分解和由相互独立的机构行使这些权能。目前, 我国政府管制体制对政策制定和调控两个职能几乎不加区分, 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者是制定规章, 后者则是确保自然垄断行业所有运营企业遵守这些规章。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 不宜于把性质各异的职能集中于一个机构。

其次, 要把现有的运营者改造成为独立于管制机构并按商业化原则运营的现代企业。这要割断管制机构与运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和行政附属关系。在产权制度上, 着力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尤其是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值得注意的是, 在政企分离初期, 从原有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企业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资本实力都处于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会千方百计地维护原有的垄断地位, 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因此, 打破主导企业在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垄断地位, 培植和扶持主导企业的竞争对手, 形成自然垄断行业生产和供给的竞争性结构, 是政府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

(二) 科学区分自然垄断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

受科技进步的影响, 某些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性质部分消失, 致使沿用以往的自然垄断界定标准显然不合时宜且有悖公平, 因而应对自然垄断行业重新加以界定, 并在此基础上区分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对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 正如前文所述, 政府应放松管制, 逐步放松对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的限制,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新企业的进入, 以便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同时, 政府仍然要控制进入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 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经济规模, 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的出现。而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 由于这些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管网等固定资产, 其中相当部分是固定成本, 如果多家企业进行重复投资, 不仅会浪费资源, 而且会使企业管网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应由国有企业经营, 政府管制的基本政策是严格控制新企业进入这些业务领域。

(三) 探索激励性规制的实现方式。

在传统自然垄断领域剥离出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后, 自然垄断业务仍然要由国有经济控制, 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继续强化管制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但以往的管制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 管制方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由于现行的管制方式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无效率的产生、管制关联费用的增加、管制滞后使企业损失产生、管制部门的自由裁决权和寻租成本的增加, 植草益认为除了给予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激励之外没有其他对策, 称之为“激励性管制”。他把管制问题看作是一个委托-代理问题, 着重研究如何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进行激励框架的设计, 其实质是给予企业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 诱导企业逐步接近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决定其实行垄断经营, 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所以激励性管制结合我国国情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包括:第一, 特许投标制度。即把所给予的事业特许权限制在一定期间内, 在特许期结束后再由竞争投标制给予特定企业特许权;第二, 区域间竞争。将受管制的全国垄断企业分为几个地区性企业, 使特定地区的企业在其他地区企业成就的刺激下提高自己内部效率的一种方式;第三, 社会契约制度。这是管制部门与被管制者在修订收费时就设备运转率、热效率、燃料费、建设费等签订合同, 如果能实现比合同规定的成绩好则给予企业报酬, 否则, 给予处罚的办法;第四, 价格上限管制。在管制部门和被管制企业之间以类似于上述社会契约制度的形式签订价格改动合同, 规定价格上限, 使价格原则上只能在这个上限以下自由变动。这四种方法各有利弊, 其中社会契约制度作为良策而被各国广泛利用。我国可通过完善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明确责权利关系, 为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内部效率。

(四) 提高自然垄断的社会治理效果。

管制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而目前采取的各种管制主要是经济管制, 在重视经济管制的同时, 更应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社会管制。首先, 要求在这些行业实行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 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强制其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人事状况、发展规划等, 并将诸类信息备置于制定地点以供公众查询。如果采取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使企业成本透明化, 政府对企业的价格管制就会化被动为主动, 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 从而控制垄断价格;其次, 广泛建立各种社团尤其是消费者组织, 以使各种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监督该行业。同时, 组织专家对产品价格进行审议, 这样可减少物价部门定价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使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的定价更加科学化、公正化、客观化;再次, 应当建立有利于用户和消费者的诉讼机制, 倡导团体诉讼, 鼓励公益诉讼, 并在相关法律中确立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此外, 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及其经营者违反诸如《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或强制交易行为的, 应依相关法律处理;同时, 完善有关企业组织、人事、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以形成对自然垄断行业多方面、全方位的管制。

参考文献

[1]于良春等.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曲振涛, 杨恺钧.规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生成机制探析 篇10

关键词: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生成机制

传统上管理学中的管理是基于管理主客体二元基础上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活动, 突出表现为一种“强控制”方式。如果说管理是一种处理主客体关系活动, 那么, 治理就是一种基于价值协商基础上的有序组织活动, 采取的是一种“弱控制”方式。大学组织管理机构所开展的活动仅仅是大学治理的一部分, 教师委员会以及院 (系) 级管理对学术人员施加的影响更加直接, 要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 就要鼓励学术人员更多地参与学校事务决策。大学治理受制度的约束, 大学在制度的规制下完成治理过程。大学治理的基本问题是用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的实现[1] 。

大学组织治理制度是基于价值协商基础上的相关利益群体在人才培养、学术发展与社会服务活动方面所遵循的惯例、习俗、规范、信仰和仪式, 是大学组织有秩序运行的规则系统。

一、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的特点

大学组织治理制度免不了受强制趋同性、模仿过程、规范压力的影响。强制趋同性来源于政治影响力和合法性问题, 模仿趋同性产生于对不确定性所作的合乎公认做法的反应, 社会规范趋同性与专业化相关联[2] 。但这一制度也有自身特点。

(一) 聚焦组织“底部”

大学组织治理重心在底部, 即基层学术组织。大学的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来自基层, 也就是说,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重心和关注的焦点。基层学术组织处在纵横交叉线上, 即基层学术组织设在一所大学, 但同时, 它所在的学科又归属于其所在的学科或专业, 它是双重规则下的基层组织。因此, 一所大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它的底部“放射性效应”来实现的, 人们认识一所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它的学科来认识的。所以, 大学组织治理具有“草根性”, 是一种关注底部的治理。大学内部的学术事务活动如学生学位申请答辩、教师专业发展等都首先在基层学术组织开展, 它们有着自己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二) 异质群体利益共享

大学组织内部的各个群体具有突出的异质性特点, 如学院与学院之间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 各学术组织之间的联系“具有强烈的离心性, 因为各单位内部可以以一种相对自足的方式发现知识、储存知识和传递知识”[3] 。工商业界组织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密切的相互依存性在大学组织内部并无必要。另外, 大学中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的差异更大:学术组织的活动主要是一种基于创新的活动, 学术组织是一种以求异思维为主的组织;而行政组织是一种严格按照科层性质来运转的组织, 更需要求同思维模式, 在“命令的统一性”的规则下, 服从是其重要的特点。所以, 大学组织治理不是“单维度”的治理, 它涉及多个利益群体、机构, 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关照到各个不同性质利益群体和不同机构之间的平衡。大学针对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有着不同的治理制度, 以确保不同群体的利益共享。

(三) 人才筛选景观

尽管大学组织内部的各种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是, 通过组织的人才筛选可以把这些异质群体统合起来:从国家到地方, 再到大学和学院, 形成了一个分层的人才阶梯, 即“人才梯队”。通过建设人才梯队, 所有的专业人员都被一个规则所整合。这是一种所谓的“景观”:通过一种类似漏斗运作下的治理促进了人才的成长。在这种漏斗筛选景观下, 学术人员被分层和区隔。大学组织周期性的不同层次的“评优”、“评先”活动都可纳入这些程序, 它们使一少部分人与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 形成一种认知和心理上的竞争压力, 从而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人才筛选确保大学组织有能力、有智慧、有贡献的人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

二、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生成机制

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生成有可能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也可能是原有制度的完善、延续和补充, 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制度的形成或产生、制度发展、去制度化和再制度化[4] 。那么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的生成机制有哪些呢?

(一) 自我保护机制

大学组织要合理地存在下去, 它会形成一系列的有利于自我保护的治理制度。如最初按照学术行会的方式来形成学术共同体, 以保护自己。教授会等专业保护机构对于大学治理制度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美国教育家赫斯伯格认为:“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 同时, 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3] 自我保护并不是消极保守, 它首先要为自己划出一块地盘才谈得上存在。自我保护表现为封闭与开放的有机统一:封闭指的是形成大学组织特有的“行业制度”, 如大学教师资格制度、大学招生条件制度、知识传播制度 (开设什么课程) 等。开放指的是大学在不断吸收成功组织的治理经验, 同时它要根据不同背景来适应环境与技术, 如今天大学倡导培养专业对口的学生, 要适当地为社会提供基于高端知识的服务, 创造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应用, 并从实践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开放性还包括大学的机构或决策必须容纳外部专家, “外部理事所作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要成为机构的眼睛和耳朵, 在大学职员通常无法洞察的诸如商业、管理及职业领域中发挥作用”[6] 。所以, 人们形成一种共识:大学在不放弃其内在本质的情况下, 需要在一定程度遵从外部逻辑。这也是寻求生存与发展合法性的途径。

早期的美国高校的董事会主要由神职人员组成。而在近三十年里, 董事会中替代神职人员的完全是商人[7] 。这种治理制度的变更与生成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典型的现代大学是一个拥有巨额资财并需为此设立配套机构, 因此必然经常需要大量专业的财务人员来料理;同时大学董事会需要有一批有钱人以应急, 这些有钱人多为商人。所以, 商人接管神职人员是大学组织自身的一种保护, 无论谁掌权, 保护大学组织本身是一个首要理由。

(二) 强制性机制

强制性机制是受到强制力作用所生成的制度。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强制规定。如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 否则其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通过这种强制性机制, 大学组织在治理制度方面获得一种合法性存在。二是学校组织本身为秩序而生成的制度。它规定了组织成员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大学组织对其“流动性成员——学生”的强制性规定更为明显。每个学生进入大学的那天起, 他们都会收到一本手册:规定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同时, 每个班级也还有它们的具体强制性规定。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也是一种强制性制度, 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大学组织强制性机制所生成的制度保证了大学组织内部的良性生态运行。正如费埃德伯格所言, 组织的行动者的行为是一种个人“加工”的产物, 他们既从统一性的结构中获取材料, 也从局部交互作用和交换中出现的策略性机遇中获取材料, 将其融入原有的格局之中。这些“加工”, 抑或布局安排, 通过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机制, 经由不断重复, 被整合为日常惯例, 并被制度化[8] 。通过强制性机制, 大学的个体从组织中或交互作用中获取材料必须遵从一系列规则。

(三) 合法性机制

梅耶等认为, 组织的合法性指社会文化观念对组织支持的程度, 即已经建立的文化规范对组织的存在所提供的解释。合法性机制是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这样一种制度力量[9] 。寻求合法性是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的一种重要生成机制。它又可以分为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如果一所学院或大学想被人视为是一个合法组织, 它就必须表现出其对理性神话的坚信不疑, 把管理创新技术应用于组织结构和组织运作的过程中[10] 。如社会认可的科层制在大学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就是一种外部合法性机制生成。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的内部合法性生成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程序化”, 在程序化中找到依据。其实制度是一种社会模式, 表示着某种特定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如果某种行为互动背离了这种模式, 就会受到系列的惩罚和制裁, 这种模式就是制度化的模式。惯例性的再生产程序支持和维系着这种模式, 并促进了它的再生产[4] 。

在大学组织治理的行政管理活动中, 有很多行动需要的是复制, 而不是需要大量的不同。这就使得制度的“程序化”成为可能。我们今天依然看到, 在学生学位授予程序中, 反映出大学治理的特殊场景。又比如, 职称评审过程中, 专家投票表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程序。因为专家是来自不同学科, 但他们要去投票决定某一学科的成员是否有资格成为其所在学科某一层次的专业人才。这种程序制造了某种结果的合法性。程序机制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会议。大学组织各个层次的会议很多。在会议现场, 不同的人表达不同的观点, 这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会议上不同意见妥协结果形成了治理制度, 包括长期的、短期的和临时的治理制度。合法性机制是需要得到组织认同的, 所谓组织认同指组织成员从态度或是行为方面对组织表现的一致性倾向[9] 。

(四) 联盟机制

汤普森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统治联盟中的潜在冲突随所吸纳的专业类别的增长而增长[13] 。大学组织的专业类别在增加, 当组织吸纳更多的专业成员时, 这些人会趋向于主张仅限于由专业人员来设置决策前提, 而这会在专业人员和其他人之间引起摩擦;当意识形态否认了外行的合法性, 而相互依赖的现实又要求将外行吸纳进组织时, 难免会发生冲突。处理这些冲突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一般通过联盟机制来完成:即大学组织的权力持有者、专业人员代表 (学科权威) 、资源来源方 (如学生、政府、社会) 形成一种联盟, 所有的行动决策都应当考虑到各方的接受程度, 其实这既是一个合作过程, 又是一种博弈过程, 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和各方利益均衡状态, 这就是联盟机制的意义。如:大学中的学生评教制度, 它一方面把学生纳入到学校治理中来, 另一方面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社会中介机构对大学的评价是敦促大学对社会负责。联盟的形式表现为:大学之间的联盟、大学与政府的联盟、大学与其他相关群体的联盟。现代大学治理制度的生成不是某一方一相情愿就可以完成的。

科尔认为, 多元巨型大学是有着若干个灵魂的组织[14] , 它意味着, 大学已经变得很复杂, 需要多方共同面对其复杂性:政府对大学组织的支持越来越多, 那管制也会越来越多;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 他们的利益不得不顾及;雇主对大学培养的人才越来越挑剔等。所有这些都表明, 相关利益群体需要形成一个联合体。威斯康辛大学19世纪把学校的边界扩大到州的边界, 已经伸出与地方联合的手, 而且它拓展了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联盟的大学治理制度生成机制实际上在界定各方对大学组织内部活动的贡献:各方能做什么。而且各方都从这个联盟中受益。《莫里尔法案》的出台, 给美国当年的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政府主动对大学组织表达出的联合之意, 它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组织治理观念和制度的转变。由于在高等教育系统内, 存在着院校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 联盟的价值在于, 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如果制度的生成不遵从联盟机制的话, 高等教育系统以及大学组织本身就不会是一个有秩序的系统。联盟并不是不要竞争, 它需要良性竞争。

三、结语

自我保护机制、强制性机制、合法性机制与联盟机制分别从不同方面生成大学组织治理制度。自我保护机制所生成的制度为大学组织自身的存在划定了一个边界。强制性机制所生成的制度使得大学组织获得一种合法性存在, 也同时规定了它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此外, 大学的个体从组织中或交互作用中获取材料必须遵从某种规则。合法性机制所生成的制度主要表现为得到外部认同和内部成员认可。外部合法性机制把大学组织置入到社会大系统中去, 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大学组织治理制度的内部合法性生成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程序化”。联盟机制所生成的制度表明:所有的行动决策都应当考虑到各方的接受程度, 在合作与博弈中实现共赢。

大学组织治理制度正是通过这些机制不断地生成、修改、废弃。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组织始终在坚持学术原则下发展。通过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协商在人才培养、学术发展与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生成所遵循的惯例、习俗、规范、信仰和仪式等制度, 保证大学组织有秩序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

[2]张永宏.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A].约翰.迈耶, 等.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8.

[3][5]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 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46.203.

[4][11][美]沃尔特·W·鲍威尔, 等.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A].罗纳尔德.L.杰普照森.制度、制度影响与制度主义[C].姚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66.157.

[6][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 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7.

[7][美]索尔斯坦·凡勃伦.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M].惠圣,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89-90.

[8][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M].张月,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

[9][12]郭毅, 等.管理学的批判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47-48.55.

[10][美]罗伯特·波恩鲍姆.高等教育的管理时尚[M].毛亚庆, 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8-119.

[13]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M].敬刈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61.

农村信用社制度环境与法人治理 篇11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制度环境

目前,银监会、人民银行、省联社仍按照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分别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领导和管理。这一制度安排,通过近9年的实践,无疑促进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省级联社权利过大、行政干预方面。一是省联社“制定信用社业务经营、财务核算、劳动用工、分配制度、风险控制等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这一做法使农村信用社限制了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人事改革和劳动分配改革的意愿和能力。自省联社成立以来,农村信用社没有进人权,在用人方面也常受上级左右;等级制度严重,工资差别较大,当“官”成为员工取得较高工资收入的唯一途径;干部终身制,机关臃肿,后勤人员较多,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形成“官本位”思想,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妄谈建立企业文化。在这样的环境里,员工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滑坡,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屡查屡犯,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业务健康发展,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风险,服务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社会声誉也受到较大影响。二是省联社“指导信用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督促信用社依法选举理事、监事,选举、聘用高级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副主任由省联社或其派出机构——办事处确定候选人,推荐给农村信用社,由农村信用社通过召开“三会”,通过等额选举的方式产生,报银监局审核批准。中层干部竞聘,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走过场、暗箱操作等问题。这样的干部选拔任命机制,一方面造成了省联社与银监局对一些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认可上的高度不一致;另一方面造成农村信用社干部唯上是从、只对上负责,不对社员和员工负责,“一言堂”现象大量存在,民主氛围淡薄,这与现代法人治理的要求“南辕北辙”。三是农村信用社虽然建立起“三会一层”组织架构,但不一定说明建立起科学的法人运行机制。省联社管理的农村信用社众多,各个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和自我管理风险的能力千差万别,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立法人治理运行机制,需要农村信用社在法人治理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理事会、监事会有没有必要每季度召开一次;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有没有必要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有没有必要设立独立理事,理事长、主任具体做哪些工作、负责哪些职责,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四是省联社“对信用社业务经营、财务活动、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及内部管理等工作进行培训、辅导和稽核检查”。为稽核检查,省联社每年从农村信用社抽调一些人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但从检查效果来看,从发生的案件来看,一些违规违纪早已发生,应查出而没有查出,或避重就轻就不想暴露,查出后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其根本原因在于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农村信用社干部成为一个利益集团。

省联社是代表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针对上述问题,省联社走到了“改革浪尖”。

优化农村信用社制度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监管标准。农村信用社将改制为商业银行,但在经营规模、管理能力和服务对象上,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建议银监会考虑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制定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

(二)修改完善省联社管理职责和权限,增加限制性条款,促使省联社增强服务功能,减少行政干预,以确保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防范风险为原则,把行政干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建议省联社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在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维护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制定农村商业银行法人运行指导意见和运行细则,建立股东有效行使权利的机制,使股东真正具有决策权、用人权和监督权;进一步理清“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允许农村商业银行按照企业的内在要求去运行,根据自身的规模、管理能力,采取不同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允许农村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人力资源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彻底改变“官本位”现状,焕发经营活力。

(四)银监会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力度,促使农村信用社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特别在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方面、薪酬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五)建议国家继续给予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下调存贷款利率的同时,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但从现实和长远看,农村信用社由于服务对象是“三农”,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经营成本较高,贷款风险较大,在利率议价方面能力较弱,因而建议国家继续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林权制度改革以及乡村治理浅析 篇12

1 林权制度改革对乡村治理发展的影响

整体来讲, 林权制度改革阶段中, 农村集体得到的收入主体涵盖林地应用以及山价款等。前者包含地租以及终端收益。后者需要依照年度进行交费。这样一来村集体负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还可确保自身在林木市场中可通过升值实现收益增长。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 令乡村采伐迹地通常均能够通过公开招标投标完成转让, 充分良好的市场竞争令该阶段集体林地应用费可良好同市场价值契合。由此可见林改制度令村级财政收入更趋于合理, 分配应用状况更加清晰, 呈现出合理公平性。同时林权制度改革令社区资源组织产生变化。一级山林被划分至广大农户, 在较短时期之中会呈现出单户经营的主体格局, 令以林为核心的基层村级组织管理模式与实践方式发生改变。村级政府以及村委会工作职能也相应的产生变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 在有关政策的影响激励下, 令更多的外来资本流进林业行业, 并形成了精英层以及不断壮大的外来投资利益群体, 导致乡村社会关系明显变革。另外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以及政策的有效扶持下, 可令林权参与市场竞争。而另一层面, 形成的流转以及抵押等则会形成一些纠纷隐患问题。为此, 应全面注重林改阶段中不平衡合理的操作案例, 进而对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前后乡村稳定发展状况展开科学对比。探究林改导致的不稳定因素真正成因, 类别以及最终后果。应通过深入调研, 针对财政收入状况、资源建设、林农再组织状况、林农发展、村庄社会改革发展等作为变量, 创建形成一整套具备改革成效的管理评估标准系统。应由纵向层面关注林改之前与之后乡村治理的发展变化, 明确林改产生的问题, 进而为妥善解决打下坚实基础。在横向层面应探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有效的林改工作模式, 进而优化乡村治理效果。

2 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乡村治理科学策略

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 为优化乡村治理, 首先应创建完善的全村、乡县制度改革工作班组, 搭建良好的改革工作网络系统, 扩充林改工作投入。探究方法层面, 应关注下述2个方面。首先理论研究应同实证有效结合, 可应用问卷调查、交流访谈、重要事件追踪等手段, 全面收集汇总一手信息资料, 确保真实有效地映射出各个不同地区乡村治理真实状况。同时应合理的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 应用现代化统计工具软件针对调查有关数据做好统计分析、涵盖因子分析等。创建各类变量指标系统, 例如, 涵盖组织资源、纠纷状况等。应针对乡村治理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多维度因素展开归纳研究, 并提出就各个不同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的科学模式。理论研究层面, 可遵循简约治理的原理, 同时应用地方性知识方法针对林改阶段中乡村治理做好系统性分析。

实证研究阶段中应选择较深资历的改革试点进行实地调研, 了解直观清晰的数据, 映射各个林改区域、工作模式中乡村治理现实状况, 进而为决策机构提供实时林权制度改革建设的可行性策略。

另外, 应认真细致地排查处理山林土地有关权属问题的矛盾纠纷, 体现前置性, 真正地防患于未然, 充分做足准备。针对排查分析明确的各类不可靠因素, 应快速制定有效管理预案, 尽可能地将不稳定因素的矛盾进行就地化解, 消除在萌芽状态。应把握公平科学、清晰合理的工作原则, 将问题放在桌面之上, 提升农民林改阶段中的积极主动性, 令其发挥智慧的力量。针对不同农户存在的争议问题, 不同村组产生的纠纷, 可请来熟悉状况的人员出谋划策。如果国家法规同民间制度存在冲突, 则不应过于公式化地利用国家法规对民间制度进行同化。应积极探寻两者的互相妥协以及积极合作。基于林改牵涉到一些不同区域民间地方的法规知识, 因此应全面应用本土丰富资源, 把握民间规则, 激发其在乡村治理阶段中的核心作用。林权改革实施进程中, 乡村治理并非单纯的某个村委会的工作, 需要政府机构、法律部门、林业工作机构以及协调处发挥合作力量, 积极参与。同时, 应联合村委会、协调委员会以及村老会, 集思广益, 团结协作。

3 结语

总之, 林权制度改革下, 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可谓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 倘若条件许可, 应积极创建更为完整的指标系统, 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意义, 对乡村治理发展形成的根本影响。在实践阶段中应形成直观清晰的数据, 优化林改工作模式, 联合各方力量, 制定科学对策, 真正提升乡村治理综合水平, 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就林权制度改革对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制定了有效的乡村治理发展策略。对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优化林权制度改革效果, 提升核心竞争力,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

参考文献

[1] 林旭霞.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民事法律问题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上一篇:经营成效下一篇:陕西省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