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评述

2024-10-15

现状评述(精选12篇)

现状评述 篇1

一、西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当下,监管机构依据费用来源数目等于经费占用数目的原则构建平衡机制,明确部门预算通常只涵盖财政资助以及其支出费用,而事业机构本身组织的全部收入及开销通常不计入事业机构的预算,它仅仅作为其预算外的费用进行管理。即预算内、外费用各自审核计算,分别平衡的经费管理体制。

在西藏地区,高校内现行的研究费用管理体系通常是依据各机构的职能进行划分。这其中,财务机构承担着研究所需费用的下拨与其收支审核计算的工作,而研究管理机构承担着课题立项及合约管理的工作。在立项工作进行前,需要由费用管理机构发动校内科研工作者进行申报,之后依据申报要求以及相关原则进行审查。在申请人课题选定后,研究管理机构指导其完成申请书的填报,等到课题准许立项后,再由相应机构将研究费用拨至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由财务管理机构依据费用的来源将其划分至相应的项目中。一般情况下,西藏高校的课题管理部门和费用管理部门通常是分离的。高校项目管理处承担着课题管理及科研人员研究量化考核的工作,而财务处承担着研究费用的管理和审核计算等。研究费用的使用采取课题项目主持人负责的制度,而研究费用的使用和监督则由两个部门共同负责。

对于获取的不同来源的研究资金,西藏各类学校一般都采取了集中管理,统一审核计算的措施,即无论其费用从哪种渠道获得,都当作学校收入的一部分,经财务机构集中管理,统一审核计算后再进行专款专用。以研究费用购买的仪器设备,都规定产权由各高校所有,同时需办理高校固定资产相关的手续。西藏各高校研究管理机构、财务机构和课题主持人的权利义务分工较为明确,管理机制较为规范,建立了科学的费用监管体系。同时,西藏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研究管理的政策,综合本校具体状况,完善了本校的研究管理体系,基本满足了研究费用管理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需要。

二、西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在西藏各高校的研究费用管理中有四类问题普遍存在,首先是科研工作者在课题申请时期没有资金预算的意识,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理念。

其次,西藏各类研究项目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而研究费用管理是科研管理的关键,并始终贯穿于研究活动中,经费缺乏将直接影响着研究项目的水平。

再次,费用管理没有进行整体规划,研究立项同费用监管脱节。各大高校研究管理中科研机构通常只承担着课题立项管理而未对经费进行管理与审核;财务机构通常承担着研究费用管理与核算,而对相关项目的来源等未能较好的了解。因此导致财务机构不能科学有序的监管项目各个时期的费用使用情况,对课题进展与质量调控缺乏力度,严重时导致研究资金的大量流失。

最后是部分研究资金搁置,结项而不结账的状况较为严重。西藏地区众多高校内较多研究课题中的固有资金未能按时时清理,导致研究管理机构难以开展有效的资金核算与课题管理工作,此类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研究资金科学有序的使用。

三、科研资金的管理准则

为使高校的研究资金管理机制有理有据,较为全面的发挥其监管作用,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准则:

(一)重视管理机制的透明度与全面性

由于当今有关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理论的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的同一性将更为显著,同时具备更大的其兼容性。校内课题研究中资金管理机制必须提升其开放性,以此为基础,也需要保证其内容的全面性。唯一实行开放的机制才可以拓宽眼界,及时知晓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最新发展态势,以便研究借鉴最近的成果,提升高校研究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或规避研究费用的浪费。

(二)重视管理机制的持续性与创造性

任一研究课题的资金管理进程都是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原有管理机制中所存在缺陷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更是新型管理机制在实践中规避此类缺陷的过程。但在此类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持续性,我们唯有充分继承与发展先进的管理知识,并综合现今管理机制的新态势,才可以较好的运用新知识,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技术。所以,持续性和创造性是现今高校研究费用管理机制研究的灵魂。

(三)表现管理机制的实用性

研究资金作为学校的一类重要费用来源,它能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往的实践表明:研究质量的高低渐已成为增强或限制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为此,高校研究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需要满足实用性的准则。如何在相应的研究资金下以最少的研究成本结项,大幅度提升研究费用的使用功效,通过研究资金管理机制处理现实问题是需要把握的重要准则。所以,实用原则是高校研究资金管理机制构建的关键指标。

四、结束语

本文在大量查阅许多相应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实际情况分析西藏各大高校科研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缺陷,强调完善研究资金管理体系的准则,以便提升西藏研究资金的使用效益与学校研究资金管理的水平。

摘要:目前,为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批准审核的科研活动正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高校内研究项目的规模与投入资金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使得学校内部研究费用的管理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监管的状况将直接体现出高校研究管理的水平。就西藏而言,科研经费占全部高校收入的比例不断增加,其费用的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为此,在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下,提升其使用功效,确保高校的研究立项工作有序开展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便最终带来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经费,西藏高校

参考文献

[1]卿文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

现状评述 篇2

摘要:当前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比管理效率的提升更难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提出、内涵、测量及实现的根源等问题的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缺乏从动态角度来深入揭示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动态环境 企业可持续成长 动态能力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动荡,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某种技术或产品优势一直保持成长态势,必须依据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技术或能力,以迎接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

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成长,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有利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给予评述:第一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第二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根源的研究;第三部分: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研究去向。

1.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

1.1 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

企业在市场上可持续成长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杨杜(1996)认为是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具体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或事业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的形势下提出的。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如何延长企业寿命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成为突出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超越产品和事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而实现再成长的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尤其是超越生命周期再成长是整个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2 内涵与测量

对可持续成长的理解,目前有多种看法与观点。

(1)李占祥(2000)认为,“一些企业一直在活着,但它们不一定在成长,比如有的百年包子店。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持续但无成长。另一类企业,设立之后快速扩张,几年内就成名了,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环境变化而销声匿迹了。这类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是有成长而无持续。”他们指出要定义的可持续成长企业不是上述这两类,他们把可持续成长定义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点意思:首先是持续性,较长时期是持续性指标;二是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资源、绩效不断提高或增强来反映;三是不断变革,不断变革是实现成长性和持续性的手段。

(2)杨杜(1996)的观点。杨杜认为,产品有生命周期、事业有生命周期,企业本身也是有寿命的。但他同时指出,“这丝毫用不着悲观,尽管一个企业有着早晚必然走向衰退消亡的“宿命”,但企业可以通过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一点正是企业家或经营者的使命”。他还指出,“企业延长寿命或持续成长的手段就是革新,首先是技术――产品的革新,超越某一具体产品的寿命而持续成长;其次,事业革新,跨越某一事业寿命而持续成长;最后是可通过制度革新,为企业注入活力而持续成长”。由此可见,杨杜的企业持续成长的观点明显地建立在寿命周期概念基础之上,是通过革新来延长企业寿命。从杨杜对持续成长的理解,企业的持续成长至少超过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于是,一个企业超越的产品或事业周期越多,说明企业越实现了可持续成长。

(3)持续竞争优势意义上的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或者是说,持续成长就是持续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实现了(产品)持续竞争优势,就说该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本文认为,产品――技术革新意义上的持续成长基本上就是这一观点动态能力,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可用持续竞争优势指标来测量,如最近3~5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企业最近3~5年的盈利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如果是,说明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

(4)基业长青。从整个寿命上看,如果企业做到了基业长青,就说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Collins and Porras,2002)。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是看企业是否实现了基业长青。本文认为,基业长青是企业家终生努力的方向,追求持续成长还是从眼前做起。

根据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可界定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具体表现为:在这个时期内,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收益率等指标保持不断增长状态。这一定义与学术界常被引用的可持续成长的概念(李占祥,2000),实质上是一致的。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就要不断变革,通过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2.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

目前关于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或内部机理研究,大致可归为外因论、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的动态观点。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2.1外因论

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持续成长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为产业选择的观点,认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成长的可能性。选择成长性强、盈利空间大的产业能够带来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性差、盈利空间小的产业则会阻碍或延缓企业成长的`步伐。

产业选择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1)企业所在产业的吸引力或所处产业的竞争结构,是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产业内的竞争越激烈,产业的吸引力就小,在这样的产业里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盈利率。关于产业的重要性,Porter(1997)在《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一文中,实证研究得出:产业是真正重要的,对业务部门的利润的影响为19%。

(2)产业的演化。一般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过程,把握这个过程,适时进入和退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之所以能长期持续成长,与其适时进入、退出产业进行业务转型有很大关系。

3.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Poter(1980,1985)从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模式出发,提出了基于行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成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根据行业结构分析选择“好的行业即有吸引力的行业”,二是根据行业的五力竞争状态,正确

定位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战略,或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别具一格、或聚焦一点。如果企业能在产品市场上成功实现上述三个一般战略的一个,则企业可在此产品市场上实现成长,并且如果这一战略不被模仿或替代,则企业可以持续成长。可是,在动态环境下,竞争战略常常被模仿,甚至破坏,所以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在动态环境下的指导作用在下降。

3.1内因论

3.2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关于资源基础学派的起源,学术界公认起源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简单理解为生产函数,不利于对企业成长理解。其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企业拥有的资源决定企业所具备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成长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评述 篇3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影响

当前,在社会意识多元和文化多样的背景下,网络不仅要成为社会繁荣发展的手段,也要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具。这就要求在发展网络时积极进行价值观引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此同时,我国网站规模达到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发表意见、休闲娱乐等的主要场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我国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了国际竞争当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必需要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机联动,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最节约的角度大力建设现代化高校。应该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多元化、多媒体、开放性、动态更新的特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技术充分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将学习养成习惯,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遵守社会公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维护网络安全。

21世纪的大学生在网络影响下千姿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但不少大学生的种种表现,却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者可以和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思政教育者摸清、摸准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可储存的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2.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途径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渠道,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网络开拓了大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

网络使大学生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大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获取各类有益的知识,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大学生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思政教育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大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大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一方面,少数大学生浏览不良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大学生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玩乐、彰显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大学生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三、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大学生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2.增强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广泛开展以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学校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大学生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四、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完善思政教育体制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

大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会面,学习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积极利用网络和老师学习、互动、谈心。大学生要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四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总之,大学生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使之健康成长。

2.建立适合大学生的健康平台,占领网络前沿

当下,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因此,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大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建设一批能吸引大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充分利用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大学生就一定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

3.合理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工作成效

我们要利用E—mail、BBS、微博、微信等手段及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送到每一位受教育者那里。不仅如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育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排除障碍,还可以及时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各种信息反馈,从而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交互功能,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征,运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声像之中,从灌输转到互动,从单色彩引向多色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进而可大幅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相辅相成的,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计算机网络也是如此,它在推动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惑。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认识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双重效应,还要不断认真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完成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人民日报,2012-01-17-09.

[3]张光慧.大学生网络[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知识链模型研究现状与评述 篇4

1 知识链与知识链模型

“知识链” (knowledge-chain) 的研究源于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思想。在供应链成功应用到制造业之后, 人们想到是否可以把这种以物流为主集成化、系统化思想, 应用到基于知识流的产学研合作上, 形成一种系统、集成的知识供应链, 以促进知识的快速转化、应用、增值和创新。基于这种考虑, 学术界学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角度对知识链给出了定义[1]:宏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是国家的创新体系, 中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是对供应链相关企业资源进行的知识整合;微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以顾客为中心, 满足知识的供需平衡。

知识链模型是知识链定义由理论向实践过渡所产生的形象性的事物。知识链模型的构成机理是“知识流”从企业外部进入企业内部, 企业成员进行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的过程[2]。鉴于知识链定义的广泛性, 不同的学者探讨、推出了基于自身学识的模型, 它们在研究视角、特性等方面也不大相同。基于研究者不同视角, 我们可以把众多的知识链模型分为3个大类: (1) 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2)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3) 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同时, 也有学者尝试从其他学科出发构建知识链模型, 比如张志亮等从相图理论构建的知识链集成模型。

2 知识链模型研究

2.1 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较早提出知识链模型的是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 他们认为知识链是组织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相联系的桥梁, 并在借鉴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 构建出如下的知识链模型 (见图1) [3]。

该模型由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组成, 主要活动功能由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5个阶段组成;辅助活动功能由领导、合作、控制、测量4个层次组成。该模型表明了知识链的“产出”是各个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的结果, 而这一产出就形成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Holsapple和M.Singh研究基础上, 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基于该知识链模型缺乏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考虑, 提出了改进的知识链模型 (见图2) [4]。此知识链模型增加了外部环境, 改进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反馈, 较好地反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的本质联系, 在知识和竞争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徐建锁、王正欧在总结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和刘冀生教授的改进的知识链模型的优、缺点后, 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应该采用的不同知识管理方式, 对知识链模型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进 (见图3) [5]。改进后的知识链模型, 体现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循环过程。另外, 模型中还加入了用户这一环节, 更加突出了知识在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流动, 也即知识的反馈过程, 把知识有效地贯穿于外部环境、企业、用户之间, 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它突出了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启示我们企业的知识链是以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流为中心的, 而不是以物流活动为中心的知识链。

2.2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徐建锁、王正欧等人的知识链模型引入了用户这一关键环节, 体现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循环过程。但该模型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供应链, 也未能反映供应链中知识流动的网状特征、双向循环流动性、知识活动的多元价值增值性以及知识链的技术依赖性。在继承以上模型优点的基础上, 刘勇军和聂规划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知识链模型 (见图4) [6]。在该模型中, 知识在供应链中的传播和扩散具有“两维性”, 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 同一层次主体内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从横向来看, 供应链知识在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进行传播和扩散, 其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规模呈不断放大的趋势。

刘思峰、施琴芬则把物料供应链过程与知识创新过程联系起来, 建立了一个知识链模型 (见图5) 。他们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 即是包括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3个阶段的一种知识流动过程。在知识创造阶段, 知识供应链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业知识库这个创新平台。知识的来源有企业内部结构化、非结构化知识和外部知识两个方面。在知识的转移阶段, 最终形成新的生产技术, 这是知识链上最关键的环节。在知识的应用阶段, 生产制造出知识的载体———产品, 经过分析, 最终流向用户手中, 在顾客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到了回报[7]。

对于这个问题, 蔡翔、严宗光等也有研究, 他们把知识在知识链上的流动分为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转移、经济化3个阶段, 且把知识的流动与物料供应链工程连接在一起, 这与刘思峰等作者的研究具有一致性[8]。李瑁、汪应洛和孙林岩则从供需关系角度建立了一种知识供应网络, 分析了制造业知识供应链中结点内部的5种知识活动, 即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产生、知识内部化及知识外部化[9]。

2.3 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企业是一条知识创新的知识链, 一个企业可以参与多条知识创新的知识链, 因而不同知识创新的知识链之间存在交叉, 当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建立一种知识创新联合体时, 一个知识创新联盟就形成了[10]。同时王平等学者认为知识链不仅是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知识的扩散和转移, 而且包括企业主体内部的知识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过程。因此, 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11]。

吴冰和刘仲英继承了以上的观点, 把知识链看成一个创新的网络。他们指出单个供应链成员不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网络之外, 必须不断地寻求外部知识资源, 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 协调知识创新活动, 因此他提出了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 (见图6) 。这一知识创新网络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和领域的知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整合, 有效地弥补了核心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 克服了知识供应主体与知识使用主体之间存在的知识缺口[12]。

张曙、李爱平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供应链》一文中提出应该借鉴物料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建立知识链, 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联合, 建立了产学研联合的知识链管理模型 (见图7) [13]。知识链模型描述了采用供应链管理原则后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和改进, 主要有技术创新是产学研联合的产物, 是一个具有反馈的知识流闭环回路, 是一个集成的系统。

2.4 其他知识链模型

同时, 我们也发现有学者尝试从其他视角研究知识链模型, 比如宋建元、张钢从知识链活动的过程出发构建的知识链过程模型、张志亮等从相图理论构建的知识链集成模型等。

宋建元、张钢将企业的知识链分成四类活动, 即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创造和知识内化, 通过互相依存的这4类活动, 企业逐步实现从个体知识向群体知识、组织知识的扩展, 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 从而使知识实现不断增值 (见图8) [14]。

张志亮等利用系统科学中的相图理论, 从系统的角度, 对企业知识链进行研究。利用相图基本原理和特性, 把知识链内容同相图的各组成因素相匹配, 构建或再造知识链, 并找出链中各业务活动的基本特征。他们认为企业知识链就是围绕企业竞争优势, 设计知识流, 将知识的贡献、发散、学习和存储等环节有机地统一, 不断使企业的智产增值的集成化知识管理过程 (见图9) [15]。

苏海、蒋祖华、梁军等人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链模型 (见图10) [16]。知识地图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分散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标记, 并以可视化方式来支持知识链的各个活动。但当前的网络技术由于缺乏对知识语义的处理能力, 使知识地图的自动生成较为困难, 需要知识管理专家承担更多的工作。而知识网格为知识资源之间赋予了更丰富的语义关系, 使知识索引的自动化生成成为可能, 能有力推动知识地图系统的实用化进程。

除此之外, 国外学者Cohen和Levinthal从知识链的2个要素:意识和反应, 以及企业的外部意识、企业的内部意识、企业的内部反应、企业的外部反应4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的角度建立的知识链模型也是值得一提[17]。西安交通大学魏斌指出:知识链并非是以以往模型所暗示的线性形式发生, 其往往以非正式的、非预计的方式发生[18]。企业中存在由多条链条组成的知识网络, 这些链条可被分为4种模式:搜索链模式、吸收链模式、激活链模式和辐射链模式, 4条知识链均由资源、活动、过程、产出和价值体系构成。

3 结束语

作为知识链概念形象化事物的知识链模型, 伴随着知识链的研究也日渐深入。目前有关知识链模型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我们将知识链模型分为3个层次: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尽管三者的研究出发点有所不同, 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起点均源于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几乎所有的国内外知识链模型的研究思想都没有脱离C.W.Holsapple知识链的基本思想, 大多数都是尝试性的改进。

(2) 同时, 我们也发现有学者尝试从其他学科出发构建知识链模型, 比如张志亮等从相图理论构建的知识链集成模型, 苏海、蒋祖华、梁军等人提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链模型。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 作为还没有成形的理论研究, 完全可以从学科借鉴和交叉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即兴评述题目 篇5

1.中国的国际形象 2.房奴何时才能解放 3.我看90后的潇洒 4.网络游戏能带来什么 5.精典文学在今天 6.网络大过天 7.求学惜时 8.爱国信仰 9.人生理想 10.道德修养 11.情感友谊 12.意志毅力 13.苦乐荣辱 14.教育成才

1.梦想与现实

每一个人都有做梦的习惯,梦想是人类灵魂最奢华的活动!梦幻般的幸福,可以让我们在梦想与现实的时空穿梭中得到精神上的完美升华。

当我们从美梦的幻想之中醒来,还沉浸在梦幻意犹未尽的时候,可曾想过,美梦的幸福如何在现实生活之中得以体现?面对富丽堂皇、幸福享受的美梦,我们只能感慨它的昙花一现。而当我们将梦境变为现实,让梦幻的幸福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的不需此生!而这种将梦幻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我认为就是——努力。努力的人生没有遗憾,努力的人生才有机会梦想成真,甚至努力后的成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我们熟悉的爱迪生,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几个简易的装臵,让他在现实空间里,通过几百甚至上千次的努力将梦里出现的那一道电光变为了现实;我们熟悉的李时珍,身背一个藤制竹篮,行走于现实之中的密林深处,经过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努力将梦里的起死回生变为了现实之中的《本草纲目》……美好的梦境给我们的现实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而现实的我们要在现实之中还原梦境,就需要现实的我们为之努力!

其实,梦想与现实就在为之努力的一瞬间,努力以后的人生,梦想一定有机会变为现实!

2.一等于几

“一等于几”,看似平常,实际大有文章。常听一句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也顶一个诸葛亮!也就是说再愚蠢的人凑到一起,大家建言献策也能想出好的办法。换句话说:一等于三。还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万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一万个人也可以把一座泰山移动,可见一等于万。由此我们便得出,“一”的份量与集体的力量相比是十分的渺小,只有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可以让艰难险阻一路顺畅。

红军北上抗敌寇,长征二万五千里,那就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集体的力量;神州宇宙传信息,飞天梦想今日圆,那就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科技进步人才的力量;汶川颤抖天地陷,华夏儿女心相连,那更是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爱心的力量;百年奥运百年梦,奥运五环中国升,那又是我们中华民族日新月异奋起的力量。一等于几?一等于百,等于千,等于万,等于中华民族十三亿人民集体的力量!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十三亿华夏儿女包括你,包括我,我们会在同一片蓝天下创造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不要说,“一”很渺小,有你的参与,有大家的努力,“一”就等于世界东方伟大的中国!

3.生旦净末丑

生旦净末丑是我国京剧角色的五大行当。其实放眼我们人生的大舞台,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扮演着相应的人生角色呢?然而,人在生活当中的角色选择比戏剧舞台上生旦净末丑复杂多样。在家里,我们扮演的角色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在单位,角色如领导下属同事……在社会如亲戚朋友同学……一个人每天转悠在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之间,角色在不停地变换之中,享受人生幸福,品尝人生之苦。我们都渴望人生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比如为人父母,就应以仁爱之心担起养育之责;为人子女,就应以感恩之心尽孝敬之本;为人夫妻,就应以挚爱之心同挡人生风雨;为人朋友,就应以包容之心分享喜怒哀乐……这种意识,应该在我们心底珍藏,事实迸发。如果我们不能把我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在人生舞台的变化当中及时准确地转换定位,就会在舞台上迷失方向,砸坏自己的人生“大戏”,痛苦也就在所难免。无论生旦净末丑都会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有时候你的角色如一粒沙,无人关注;有时你高大的让人敬仰。但是渺小不应气馁,高大也不可骄傲。看清自己的角色,明白角色的规则,也就把我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4.谈宽容

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给予别人宽容,别人回报我们感激和尊敬;宽容还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这门艺术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

《论语》有云: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李思曾经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雨果也曾讲过: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凡事都斤斤计较,未免活得太累。一个人只有学会宽容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才能不让心灵受到仇恨的束缚。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强大,同样离不开宽容。这种例子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实在是数不胜数:有了齐桓公对管仲“一箭之仇”的宽容,才有了后来齐国的强盛,才实现了桓公成为一代霸主的梦想;有了蔺相如对廉颇“出言不逊”的宽容,才有了后来赵国文臣武将的和睦,才有了赵国十余载的太平;有了唐太宗对魏征“数其死谏令其颜面无存”的宽容,才有了太宗时期的“进谏成凤”,才有了“开元盛世”……反之,如果缺少宽容,一个国家的衰亡之期也就不远了。由此可见宽容的重要性。宽容,是一门学问,值得人用一生去体会。

5.我看艺考

近几年来,艺考大军连年增加,这给各类艺术院校招收优秀学生方面提供了相当大的选择性,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艺术院校录取时文化分数低,专业容易在短时间突击。许多考生怀抱侥幸心理也加入到了艺考大军的行列。

那么,怎样面对来势凶猛的艺考大军,怎样让我们这些怀有艺术梦想的同学能在一片蔚蓝天空下自由飞翔,任意驰骋,是我们每一个艺考生和每一个艺术院校都应重视的问题。而谈到艺考,我认为那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的体现,“音体美”不单单是我们的业余部分,在当今时代形式下,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新标准。由此,许多同学开始向自己的艺术梦想发起冲击……但是,盲目的跟从,侥幸心理的驱使和走后门找关系的黑暗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艺术梦想产生厌恶甚至畏惧。

对于真正想从事艺术学习与研究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把握艺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把几年来对艺术的向往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我们更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采取多方向发展的多手准备。

其实,艺术的快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但是未必每一个人都要走上艺术的道路,半路出家的“得道高僧”毕竟是少数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坚持不懈地“修行”,将艺术贯穿生活始终的同学,才是艺考大军中闪光的“勇士”!

6.谈谈AA制

AA制是近几年新生的名词,也是很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话题。往往这一类题目用“结合”生活式最为可取。因为它就是我们身边的话题。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先从每一次同学聚会说起,AA制免去许多同学经济负担,增强我们的经济意识;也可以从学习知识方面谈AA制,很多老师偏袒优秀学生,忽视后进生,往往造成“贫富差距”,如果老师教学也能利用AA制,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不就全面发展,“公平正义”了吗;在社会生活中也可以AA制,就是说,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很好的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的任务,那么社会就少了许多埋怨,多了一丝“和谐”……

7.网络时代

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喜欢上网,他们有的在网上索取信息;有的结交朋友;有的撰写自己的故事;有的游戏娱乐,消遣时间……可是说网络的便捷让我们每一个接触网络的人都感到它优势的所在,甚至有一种离开网络,一切生活将无法进行的状态。可以说网络时代的我们,正在用网络书写我们的新人生

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的讲也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一生。

远在我的老家,有一位残疾的老乡,三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他永远与轮椅结伴。但年仅25岁的小伙子并不能满足一辈子靠别人伺候的处境,于是在家境不是很富余的时候,借钱买了一台电脑。通过网络的远程教育,他学会了小家电的维修;又通过网络他开办了自己的网上修理厂。十里八寸村乡亲都慕名找他修家电,渐渐地残疾的人生通过网络,实现了他的价值。

近在我的学校,有一位刚上高二的学生,两年前的入学考试,他排在了我们级部的前三名,被分到了重点班。由于精神上的松懈,他开始不思进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通过网络他驰骋在“沙场”上,他是万人敬仰的“网络英雄”,耗掉了许多学习时间,浪费了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也是通过网络,他结交了不良少年,走上了偷窃的迷途之路……

网络时代,让人欢喜也让人忧。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审视它。那么就让我们利用网络,描绘生活,和我的残疾老乡一样在网络时代谱写人生辉煌的篇章。

8.什么是真正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十三亿中国人民乃至60亿世界人民铭记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一瞬间山河动容、天地震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四处逃奔……一个原本山河秀美、地灵人杰的巴蜀大地就这样被无情的地震给吞没。

但是,四川人民没有被这突如其来困难所吓倒:废墟里的受难同胞吃土饮尿,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幸存下来的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自给自足,续写巴蜀新的蓝图……这是来自受灾人民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自强”精神。

中国人民也没有被这百年不遇的艰难所吓倒。13分钟后,部队官兵雷霆出击,展开拉网式的生命营救,无论你在哪里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存在……这是来自人民子弟兵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舍己为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华夏儿女不分老幼,不分贫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红十字会的捐款箱前;在青年志愿者队伍里;在映秀的山路上,在绵竹的村寨里,到处都有默默的普通民众在为灾区的人民分忧……这是来自人民群众内心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情同手足,相互扶持的“爱心”精神。

“自强”“奉献”“爱心”构筑起真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那是象征中国的“精神”!是13亿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而真正的“抗震救灾”精神,也就真正属于每一个华夏儿女!

家和万事兴:自从我国古代,老祖先就倡导“大同社会”的和睦生活,诸子百家更是积极倡导“和为贵”;而我们当今社会更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社会”等;在未来我们的生活里,和谐也就成为一种风尚,也许不久的将来老祖先的“大同社会”就会真的实现……贯穿历史,纵深古今我们就能想出很多的例子。

感恩:在中国古代,汉朝的孔融4岁就懂让梨之谦逊之理,那是最质朴的、最单纯的感恩;九岁的黄香,寒冬时节,为父亲温热冰冷的被褥,那也是我国古代少年的感恩情怀……在当代汶川地震发生时,废墟上一个孩子简单的敬礼动作,成为了所有四川人民最好的感恩……在不久的将来,感恩也就成了一种社会风尚,那就是我们心灵深处独特情感地最好释放。9.人生的路标

路标,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在人生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选择好了路标,也就选择好了前进的方向。漫漫人生长河,悠悠岁月变迁,每一个成功的骄子曾经都会徘徊于十字街头,面对着人生一个又一个路标作出艰难的选择:

早在古时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本是个皇室的王子,传奇的降生让他的一生充满了奇幻的色彩。皇室家族要让释迦牟尼继承家业,而小释迦牟尼在目睹了黎民疾苦、生老病死的可悲现状后,在贫与富、明与暗的人生路标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富贵,一心要谋取解脱人民苦难的方法。在自我完善、得道修行的艰难旅程里,释迦牟尼没有放弃,坚定决心,最终成为万人敬仰的宗师。

在我们现实生活里,太多艰难崎岖的峡谷山道构成了我们的人生旅程,在艰难险阻面前我们更渴望完美的人生路标。林丹,是我们熟悉的羽毛球运动员,在平常的比赛中林丹的羽毛球竞技成绩一直是世界顶级水平,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林丹最终还是与冠军擦肩而过。这时候,开始有传闻说,林丹是永远也拿不出手的“超级丹”。我们不知道此后的林丹是否流过泪水,是否灰心绝望,更甚至是否选择过放弃。就在这段艰难的人生旅程出现低谷的时候,林丹将人生路标重新制定,一个又一个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2008年之前悄然展开。果然,人生路标向着成功一路指引下去。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林丹终于向世人昭示了“超级丹”的完美战绩。

人生路标是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要制定的,也许路标指向失败,也许一路朝向成功,只要坚定信念,不断调整路标,你的人生一定一路风景。

(一)即兴评述、主题讨论类

1.我看沙尘暴 2.一年之计在于春 3.网络时代 4.笨鸟先飞 5.梅花香自苦寒来 6.美丽与智慧 7.专业与敬业 8.变与不变 9.失败乃成功之母 10.身残志坚 11.战争与和平12.高分与低能 13.我看艾滋病 14.足球黑哨 15.阳光总在风雨后 16.青少年出国热的思考 17.中华老字号 18.春节与圣诞 20.我看选秀 21.压力与动力 22.个人能力与团体合作 23.谈诱惑 24.谈消费

25.假冒伪劣 26.能力与机遇 27.谈贷款 28.诚信 29.择业 30.谈创新 31.与时俱进 32.我对快乐的认识 33.向早恋同学进一言 34.我看追星族 35.选贤任能 36.我看无偿献血 37.命运 38.新的生活方式 39.时钟

40.谈攀比 41.课桌文化 42.怎样与同学相处 43.面对高考 44.我谈艺考

45.我看志愿者行动 46.学贵博而能专 47.谈节俭 48.人生路标 49.年轻没有失败 50.理解万岁 51.家和万事兴 52.爱心 54.我理解的“中国力量” 55.我谈“更快,更高,更强” 56.植树节的思考 57.自信与自负

58.平凡的价值 59.我看中国传统艺术 60.社会公德 61.我谈“国学热” 62.我看于丹的“论语情怀” 63.环境与生存 64.怎样与人沟通 65.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 66.谈心理健康 67.境界 68.说幸福 69.素质教育 70.坎坷,也是一笔财富

71.知足常乐 72.一等于几 73.我看考试作弊 74.学历与能力 75.我看港台腔 76.我看假文凭 77.如果友谊出现裂痕 78.传承文明 79.谈宽容 80.跬步与千里 81.勤能补拙 82.我看娱乐圈 83.德艺双馨 84.三人行必有我师 85.网

86.根 87.门 88.火 89.路 90.圆 91.和 92.酒香不怕巷子深 93.节约型社会 94.论雷锋精神 95.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96.知识就是力量 97.谈传销 98.我看“洋”快餐 99.希望工程 100.桥 101.责任感 102.谈包装 103.谈溺爱 104.谈谈AA制 105.难与易 106.得与失 107.名与实 108.是与非 109.谈感恩 110.谈自强

(二)命题演讲、命题说话类

1.我与电视 2.我的人生格言 3.主持人的素质 4.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5.我最喜爱的运动 6.我的梦想 7.成长的烦恼 8.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 9.一次难忘的生日 10.我的精神支柱 11.我在2008年 12.我的业余爱好 13.我最想去的地方 14.假如我有100万

当前“三农”问题评述 篇6

今年以来,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初步有了明显转机。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 “三农”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一、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但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根本缓解

与上年相比,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2%,增长速度增加1倍。在此基 础上,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226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较上年同期 实际增长59%,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但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农民增收 困难仍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到2000年为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增长速度连续4年下降,农民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连续3年绝对减少。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 农村发展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从某种程度讲,农村发展新阶段就是农民收入 增长比较难的阶段。因为,传统的主要增收手段,如农产品提价等,对农民增收已很难发挥主导作用;而新的主要增收手段,如城镇化和结构调整,要发挥更大作用还面临一系列因素 的重重制约,特别是宏观制度性因素的障碍。而这些宏观制度性障碍,由于涉及的利益关系 比较复杂,往往不是短期内可以手到病除的问题,只能在中长期内逐步解决。

二、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但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 。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1998年底, 在中央提出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 伐明显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和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迅速形成 。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已开始显现。

但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不合理,仍然是影响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 农产品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低档和劣质品多、高档和优 质品少,由此导致农产品价格难以提高,甚至不断下滑。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农业产前 产后开发薄弱,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在发达国家已达 3:1,而在我国仅为085:1。2001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9260亿元人民币,不足雀巢集团 全球销售额(4190亿元人民币)的2倍。此外,流通环节对我国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 要障碍,仍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黑龙江的调查,当地每斤大豆的生产成本比美国还低40%左右;但不计流通过程中的商业利润,仅运费一项就使国内大豆 的批发价比农民的出售价提高20%。

三、城镇化加快推进,但对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还亟待有效发挥

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不 仅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第一,从1992年开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总量 逐年减少。但在1997年以后,农业劳动力总量又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我国农业劳 动力33亿人,比1996年增加7371万人,增幅达228%。第二,近年来,乡镇企业由于 增速减缓、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加快,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减弱。1991~1996年5年间 ,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年均递增7788万人,创造的增加值年均递增4282%(未扣除物 价因素的影响)。但是,1997、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连续两年出现了就业人数的负增长, 共减少就业人数971万人。1998~2001年3年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仅年均递增1830万 人,创造的增加值仅年均递增1339%。

近年来,由于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能力显著弱化,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在此背景下,农民收入问题和农村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凸显了加快城镇化的重要 性。乡镇企业的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增 加农民收入,还是从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角度出发,都需要把加快城镇化放到较为重要的地 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对于扩大农村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78~2001年,全国 新增市镇人口超过2亿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由179%提高到377%。到2002 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已经超过9000万人。2001年,在全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 市、地级市、县城和建制镇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85%、177%、149%和87%。200 1年,农民人均外出打工收入已达3755元,比上年增加411元,增幅高达123%;远远 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50%,未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的测算,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劳动者每年寄回家的劳务款就已超过6000亿元。

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少数地方,城镇化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将城镇化的 核心定位于城镇现代化,将城镇化过程简单地压缩为城镇建设的过程。许多地方城镇改造提 速、规模扩张加快,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现有的经济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向高 标准看齐,热衷于锦上添花“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二是城镇化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地方 政府推动型,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 两种不良倾向,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形成对农民增收和农村 就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第一,城镇化的资源需求迅速上升,加剧农业和农村资 源的流失,从而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加快城镇化应该快之有度,以城乡协调发展 为前提,不能动摇农业和农村正常发展的基础。第二,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进展较慢, 城镇化对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 化,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变为城镇非农产业的劳动力。 但是,由于上述两种不良倾向的作用,20多年来,在我国新增市镇人口中,属于农转非的仅 占大约35%。除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外,由行政区划变更等非正常因素所导致的城镇人口增量 高达8000万人。在现有的9000万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只有大约60%左右进入城镇就业;而且 ,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属于流动就业、城乡两栖,成为介于城镇人和农村人之间的 边缘人。因此,撇开行政区划变更等非正常因素,加上城镇人口统计中尚没有涵盖的农民进 城因素,从可比口径看,当前我国真实的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水平至少要比现有统计数(37 7%)低一些。

四、农村市场持续扩张,但农村市场扩张乏力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持续扩张。2001年,农村居民 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8%,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2002年前8个月,县和县以下社会商 品零售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62%和70%。农村市场的扩张对于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增 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近年来,在我们千方百计要扩大农村市场的同时,农村市场的 相对份额却不断萎缩。在我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县及县以下部分所占的比重,1995年为40 %,到2001年已经下降到374%;2002年前8个月为366%,比上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 点。当然,在城镇化、国际化过程中,农村市场相对份额的下降有其必然性。但是,在较短 时间内农村市场相对份额的下降幅度这么大,仍然是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

岩体强度评价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篇7

关键词:岩体强度理论,评价方法,理论准则,经验准则

1 概述

岩体由岩石及各种节理组成,其强度不仅取决于岩石强度,还受岩体结构控制[1]。岩体强度评价理论分为理论强度准则与经验强度准则。其中理论准则包括库仑—纳维尔破坏准则,Mohr-Coulomb破坏准则,Griffith准则,双剪强度理论,德鲁克—普拉格准则。经验准则包括Hoek-Brown经验准则,岩体强度估算经验公式等。本文在介绍了岩体质量评价常见的方法,包括Bieniawski提出的RMR体系,Barton提出的Q分类,Wickham提出的RSR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较为流行的强度准则及经验准则。

2 岩体质量评价

2.1 RMR评价方法[1]

Bieniawski提出的RMR岩体分类体系主要应用于边坡稳定中,其考虑了完整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因素、与工程结构相关的节理方向对岩体质量的影响。

SMR=RMR-F1F2F3+F4 (1)

其中,F1为与边坡和节理走向平行度有关的系数;F2为与节理面倾角有关的系数;F3为描述边坡角和结构面倾角间关系的系数;F4为取决于开挖方法的调查因子。

SMR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稳定的评价分类。

2.2 Q评价方法[1]

与SMR系统类似,Barton提出的Q分级主要应用于地下结构中。其分类值是用以下6个参数值得到的,分别是RQD、节理组数、最不利节理面粗糙度、最弱节理面蚀边及充填程度、裂隙水、地应力。Q值表示为:

Q=RQDJnJrJaJwSRF (2)

其中,RQD为岩石质量指标;Jn为节理组数;Jr为节理粗糙度;Ja为节理蚀变程度;Jw为节理水折减系数;SRF为应力折减系数。

2.3RSR评价方法[1]

Wickham提出此法,在规模较小的由钢架支护的隧洞中广泛使用。RSR值表示为:

RSR=A+B+C (3)

其中,A为地质条件,主要由岩石成因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组成;B为几何形态,主要包括节理间距、节理产状、隧洞掘进方向等因素;C为地下水和节理条件的影响,包括节理条件和地下水流量的影响。

3 岩体理论强度准则

岩体强度破坏准则分为理论方法和经验方法。

3.1 库仑—纳维尔破坏准则[1,2]

3.1.1 思想与假定

该准则假定岩石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剪切破坏,即极限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岩石的抗剪强度。

其强度表达式为:

σ1(1+tan2ϕ-tanϕ)-σ3(tanϕ+1+tan2ϕ)=2c (4)

其中,σ1为在最大主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剪应力;σ3为在最小主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剪应力;c为该类岩石自身的粘结强度;ϕ为该类岩石的内摩擦角。

3.1.2 特点分析

1)式(4)在σ1-σ3平面上是一条直线。该准则对于σ1<c/2的部分则适用于最大拉应力准则。

2)该准则不能适用于高围压条件。试验表明在高围压条件下,σ1-σ3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此时式(4)不能适用。

3)未考虑中主应力σ2对岩石破坏的影响。

4)从岩石破坏微观上研究发现,岩石破坏没有明显的剪切破坏。

3.2Mohr-Coulomb破坏准则[4,9]

3.2.1 思想与假定

该准则假定岩石材料将沿着某一个破坏面发生剪切破坏。其表达式为:

τ=σtanϕ+c (5)

其中,σ为在正应力τ作用下的极限剪应力;c为该类岩石的内聚力;ϕ为该类岩石的内摩擦角。

σ—τ坐标下摩尔—库仑准则见图1。

3.2.2 特点分析

1)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作用于某一面上的剪应力不小于摩阻力与材料强度常数之和时,材料就破坏。

2)由于摩阻力只能在压应力时才具有意义,因此该准则只适用于法向应力为压时的情况,对法向应力为拉时不适用。

3)未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只适用于低围压的情形。

3.3Griffith准则[1,9]

3.3.1 思想与假定

脆性材料的破坏主要由物体内部存在的微裂隙所控制,由于材料内部微裂隙的存在,在裂隙尖端会产生应力集中。将岩晶颗粒的边界视为裂纹,岩石的抗压强度与这些裂纹的长度有关。假定裂纹具有椭圆形的形状(见图2),其表达式为:

(σ1-σ3)2=8Τ0(σ1+σ3)σ1+3σ30σ3=-Τ0σ1+3σ30(6)

平面状态下Griffith准则见图3。

3.3.2 特点分析

1)材料的破坏机理与应力状态无关,均属于拉裂破坏。2)没有考虑多维裂隙的相互作用,只能作为单维裂隙开裂的条件,不能作为岩石的强度准则。3)没有考虑受压时裂隙闭合,并产生摩擦。4)给出的岩石脆性度偏小。5)只给出了裂隙开裂的方向,没有给出后续的扩展方向。

3.4 双剪强度理论[12]

3.4.1 思想与假定

俞茂宏教授首次提出并逐渐完善的强度理论,与Mohr-Coulomb强度理论相比,他认为除了作用于岩体的最大应力摩尔圆τ13对岩体的破坏有影响外,其他两个主剪应力(τ23和τ12)及其作用面上的正应力对岩体破坏有影响,其数学表达式为:

F=τ13-βσ13+b(τ12-βσ12)=K(τ12-βσ12≥τ23-βσ23) (7)

F=τ13-βσ13+b(τ23-βσ23)=K(τ12-βσ12≤τ23-βσ23) (8)

其中,b为中间主剪应力及其法向正应力对岩石破坏的影响程度;β为反映正应力对材料破坏的影响系数;K为材料的强度。

3.4.2 特点分析

该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反映了中间主应力和其他两个剪应力的影响,能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和岩土材料。

3.5 德鲁克—普拉格准则[9]

3.5.1 思想与假定

C-M准则和在八面体强度理论中的Mises准则基础上的扩展和推广而得的表达式为:

f=αΙ1+J2-Κ=0 (9)

其中,I1为应力第一不变量,I1=σii=σ1+σ2+σ3=σx+σy+σz;J2为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J2=16[(σ1-σ3)2+(σ2-σ3)2+(σ1-σ2)2];α=2sinφ3(3-sinφ);Κ=6ccosφ3(3-sinφ)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屈服曲面见图4。

3.5.2 特点分析

1)Drucker-Prager准则计入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2)考虑了静水压力的作用。适用于以延性破坏为主的岩石。

4 岩体经验强度准则

岩体强度经验破坏准则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裂隙化岩体的H-B准则,Barton公式等。2)岩体强度估算的经验方法,其中又分为基于弹性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和其他经验公式。

4.1 Hoek-Brown经验准则[1,3,4,5,6]

4.1.1 思想与假定

Hoek-Brown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把评定岩体质量和确定抗剪强度参数这两件事分开来。不同的工程地质人员评定的岩体质量指标出入不大,因而确定的岩体抗剪强度也不会有较大差距。

近期Hoek-Brown基于GSI提出的新准则的表达式表示为:

σ1=σ3+σc(mbσ3σc+S)a (10)

mbmi=exp(GSΙ-10028)

当GSI>25时,S=exp(GSΙ-1009)a=0.5

当GSI<25时,S=0a=0.65-GSΙ200

其中,σ1为破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作用在岩石上的最小主应力;σ3为最小主应力;σc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b,S,a取决于岩石性质的材料常数。

GSI的确定主要基于岩体的岩性,结构和不连续面的条件等,是通过对路堑,洞脸及钻孔岩芯等表面开挖或暴露的岩体进行肉眼观察来评价确定的。

4.1.2 特点分析

1)H-B准则只适用于岩块尺寸远小于岩石工程规模的情况或只适用于裂隙化岩体。

2)适用于各向同性均质岩体。例如无结构面的完整岩体,含四组或四组以上等规模、等间距、等强度的结构面,破碎岩体以及强度较低的软弱岩体。

3)不适用于各向异性岩体。例如包含一、二、三组结构面的岩体,或虽含四组或四组以上结构面,但其中有一组结构面规模较大的岩体。

4.2Barton公式[9,11]

4.2.1 思想与假定

Barton采用模型材料通过拉伸破坏形成的粗糙起伏面来模拟结构面,通过仔细研究这些结构面的直剪特性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估计不规则,无填充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

其表达式表示为:

τ=σntan[JRClg(JCSσn)+φb (11)

其中,σn为法向力;JRC为粗糙度;JCS为结构面强度。

4.2.2 特点分析

1)法向应力较高时,当其提高到接近或者超过结构壁面的单轴抗压强度JCS时,式(11)的误差将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2)适用于岩质边坡工程中的结构面抗剪强度估计。Barton公式是在低水平应力条件下进行的,最适合的范围是σ/σc在0.01~0.3。而岩坡稳定问题出现的法向应力都在这一范围之内。

4.3 岩体强度估算的经验方法[7,8,10]

4.3.1 基于岩体弹性波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

1)1970年,日本的Ikeda提出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岩体纵波波速及岩石的纵波波速的关系:

σcmσci=(VmVi)2

其中,σcm为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σci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Vm为岩体的纵波波速;Vi为岩石的纵波波速。

2)1993年,Aydan提出了用岩体的弹性波速估计软弱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σcm=(5Vpm-7)1.43。

3)1996年,Ito提出了在泥岩和淤泥岩中开挖隧道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σcm=(Vpm1.6)6.9

4)1995年,Barton等提出了以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σcm=10Vpm+0.283

4.3.2 其他经验公式

1)1982年,AgapitoHardy提出以下公式:

σcm=σci(Vi/Vm)a。

其中,σcm为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σci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Vi为实验室试件的体积;Vm为原位岩体的体积;a为体积减小系数。

2)1993年Singh提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与Q值之间的直接关系:

σcm=0.7γQ13

其中,γ为岩体的密度;Q为岩体分类指标值。

3)1995年,KalamarasBieniawski提出一个依据RMR岩体分类系统的分类指标RMR确定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公式:

σcmσci=0.5(RΜR-15)85

4)1997年,Arid Palmstrom认为岩体的强度主要受岩体中结构面的蚀变程度、粗糙度、连续性好坏以及岩块平均体积大小的影响,提出了如下公式:

σcm=σc0.2JCVb0.37JC-0.2JC=JLJR/JA

其中,JC为岩体强度折减系数;JA为节理蚀变度值评分值;JR为节理粗糙度因子评分值;JL为节理尺寸及连续性因子评定值;Vb为岩石块体的平均体积。

5 结论与展望

1)岩体强度评价理论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RMR,Q分类以及RSR评价方法。RSR主要用于岩质边坡,Q分类主要用于地下结构中,RSR法主要用于规模较小的隧洞中。

2)岩体理论强度准则包括库仑—纳维尔,Mohr-Coulomb破坏准则,Griffith准则,双剪强度理论,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这些准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精确地描述岩石的破坏强度特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涉及到很多较难确定的参数。

3)岩体理论经验准则分为两类:a.裂隙化岩体的H-B准则,Barton公式等。其中H-B准则是目前工程运用最广泛的一种。Barton公式在评价岩质边坡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是有效的。b.岩体强度估算的经验方法,其中又分为基于弹性传播速度的经验公式和其他经验公式。

4)岩体强度需要如何描述岩石强度非线性增长,如非线性体积变化、非正交塑性、粘性流动和应变软化。

5)岩体强度需要研究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从微观上,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加,岩石的破坏可能使沿该方向屈服的微元体需要更高的轴向应力,也可能使该微元体改变滑移方向,即不在沿最弱的屈服面破坏,从而使得岩石的强度有所提高。从宏观上看,中间主应力对强度的影响具有区间性。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现状评述 篇8

1 现有研究的情况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查询系统, 按照主题“会计信息化标准”来搜索相关文献, 其查询结果不免有些尴尬。结果显示, 近10年来有关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章共计8篇, 其中《会计研究》1篇, 《财会月刊》1篇, 《会计之友》2篇, 《财务与会计》1篇, 其他3篇。数量可谓是凤毛麟角, 笔者将仅有的8篇文章分为三类:

1.1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工作研究

在8篇文献中, 有关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工作研究文献有3篇, 其中, 史振生 (2006) 站在组织领导角度, 指出了我国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强调了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孙凡 (2010) 从会计信息化人员和会计信息资源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的内在要求, 提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需关注的基本内容和可行策略。张剑璞 (2010) 指出了我国企业整体信息化的缺陷和不足, 提出利用标准化体系来弥补会计信息化的不足, 并建议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来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

1.2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胡仁显, 孙士英, 褚彦淑 (2008) 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入手, 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分为了会计信息表达形式标准 (元数据) 、中间过渡和终极输出标准 (XBRL) 、会计信息数据交换标准 (数据接口) 、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标准四个部分。杨周南、刘梅玲 (2011) 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入手,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生命更迭、会计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运动、会计信息化综合支持与控制、会计信息化评价等角度, 构建了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和框架结构模型, 设计的概念框架包括前导层、规范层、结果层和解析层;框架结构模型包括框架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该文献是遣今为止较全面的阐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文章之一, 不仅介绍了构建的理论层次基础, 还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概念框架和具体框架图。

1.3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要素研究

邱杰, 邱俊 (2012) 从通过对中国目前两大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GB/T24589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比较分析, 提出了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建设的建议。虽然具体的会计数据标准有助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的完整, 但针对该数据标准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该作者并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庄明来 (2012) 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路线图, 设计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部分功能技术为例的评分标准, 并评价了会计数据结构等标准化建设。该文章也应属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范畴。

2 现有研究观点评价

对于第一类研究成果, 研究者主要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的角度进行研究, 这对于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既然要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工作, 就首先要明确工作的内容, 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而该类研究均未涉及。

对于第二类研究成果, 研究者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架构, 这对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 研究成果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讨论层次, 缺乏对其框架合理性、科学性的论证, 没有提出针对其所构建的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如何实施的问题。

对于第三类研究成果, 研究的范畴该应属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一部分, 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子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和实施整个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但是, 现有研究缺乏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说明, 各子系统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什么样的关系, 应该如何维护这样的关系, 尚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 制约相关研究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 我们不得不反思, 自2005年第四届会计信息化年会提出加强关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已逾8年时间, 为何相关研究成功却凤毛麟角、不够深入呢?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以XBRL通用分类标准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刚刚起步。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以XBRL通用分类标准为基础和核心的, 是随着XBRL分类标准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 故对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便成为了制约会计信息化标准发展的瓶颈。众所周知, 2010年10月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XBRL) 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才在我国正式发布, 它们的发布无疑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是XBRL应用和推广的范围有限, 时间也较短, 故以XBRL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二, 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机构成立不久。在2011年之前, 仅仅是少数学者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缺乏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支持。直到2011年12月23日, 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才正式成立。该组织才成立不到2年, 所以在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工作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 诸多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仍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第三, 会计信息化标准研究人员相对缺乏。会计信息化标准研究所需要的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编程语言等计算机知识, 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运用到会计领域, 更重要的是,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 要站在推动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所以, 该领域对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而目前我国对培养该类人才的机构较少, 相关人才的紧缺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拓宽该研究领域深度和广度的设想

正是基于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考虑,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和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

4.1 充分调研, 摸清以XBRL分类标准为核心的相关领域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以XBRL分类标准为核心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以XBRL分类标准为出发点, 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 组织专项调研项目, 了解会计信息上、下游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标准的需求, 分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和领域, 提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

4.2 借鉴和学习其他标准化体系模板

电子产品在标准化领域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功实现了在制度、技术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的标准化, 构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那么, 我们可以借鉴已有成熟的标准化体系模板, 结合会计行业特点, 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实现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应用平台层面的标准化, 实现数据一次输入, 重复使用的功效, 降低会计信息使用成本, 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效率。

4.3 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离不开信息化人才这一主体的参与, 要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就要注重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首先, 转变培养会计人才的教育观念, 在培养会计人才的过程中, 不仅要教授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审计业务等财务专业知识, 还更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和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其次, 建立会计信息化产学研平台, 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所以, 要想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工作, 既要为研究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也要树立正确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教育观念。

总而言之,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既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 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既需要统筹规划, 也需要分步实施。相信随着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其在提高资源共享度, 降低成本,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方便数据的采集与交换等方面的优势会日益凸显。

摘要:随着XBRL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尽快构建一个健全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已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对近几年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试图寻找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以期为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分类标准,现状

参考文献

[1]胡仁显, 孙士英, 褚彦淑.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 2008.

[2]孙凡.从会计信息化的一些基本特征看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J].财会月刊, 2010, (4) .

[3]史振生.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J].会计之友, 2006, (2) .

[4]张剑璞.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实施[C].第九届会计信息化年会会议论文集, 2010.

[5]杨周南, 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6) .

[6]庄明来.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6) .

精益生产评述 篇9

一、精益生产的基本管理思想

(一) 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 (损耗) 。

“杜绝一切浪费”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核心思想, 企业必须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所谓浪费是指所有导致成本增加的不必要的因素或活动, 既包括一切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 又包括虽然创造价值, 但所损耗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界限的活动。

在精益生产理念中浪费包括: (1) 过量生产:制造资源的过度使用。 (2) 等待:生产过程中的不当原因造成的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等待。 (3) 搬运:不必要的移动, 造成物品移动所需空间、时间和人力资本的浪费。 (4) 加工过程本身:无效生产, 导致资源闲置, 隐藏质量问题。 (5) 库存: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超过了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最合适的量而造成的浪费。 (6) 动作:糟糕的生产布局与不合理的物料移动模式而造成的浪费。 (7) 未被使用的员工的创造力:由于未使员工参与、投入或未能倾听员工意见而造成未能善用员工的时间、构想、技能、使员工失去改善与学习的机会。

(二) 连续改进, 精益求精。

精益生产方式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作为经营目标, 追求在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方面的不断完善。这一思想是区别于大量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也是精益生产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

精益生产的持续改进不仅仅是一个改进方案或是一套工具和技术, 也不仅仅是阶段性的运动, 而是一整套持续追求完美的综合原则, 是加速流程、杜绝浪费、改善质量的企业文化。

(三) “人是生产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理念。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把企业的每一位职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将雇员看作企业的合伙人, 而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鼓励职工参与决策, 为员工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注重上下级的交流和沟通, 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彼此尊重信任;对员工充分授权, 在生产线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己解决。员工在这样的企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和能力, 并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完成和改善工作。

(四) 从顾客利益角度出发, 以客户价值为中心。

精益生产方式是目前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最佳手段, 其根本思想是把顾客需求放在企业经营的出发点, 崇尚“用户第一”的理念, 把用户的声音看作改善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推动力, 从而使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服务得到不断的改善, 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由此可见, 精益生产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 (顾客) 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实施精益生产的手段和工具

(一) 看板。

准时化是在必要的时候, 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或零部件。准时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 能够彻底杜绝过量生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在制品库存、原材料库存以及人员过剩等各种直接浪费和间接浪费。

在实现准时化生产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看板 (Kanban) , 看板是用来控制生产现场的生产排程工具。具体而言, 是一张卡片, 卡品的形式随不同的企业而有差别。看板上的信息通常包括:零件号码、产品名称、制造编号、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编号和移送地点等。它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周转, 从而将与领取和生产的时间、数量、品种等有关信息从生产过程的下游传递到上游, 并将相对独立的工序个体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 可视管理。

可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息和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 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可视管理能够显示材料或工具等应该放于何处、某类工具或零件在此处数量有多少、执行某项工作的程序如何、进行的工作情况如何, 以及其他种种工作流程的重要信息。

可视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 其特点是:可视管理形象直观, 容易识别, 简单方便, 传递信息快, 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公开化, 透明度高, 便于现场各方面人员的协调配合与相互监督。另外, 目视管理能科学地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 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三) “一个流”生产。

“一个流”生产是指从投入原料到成品产出的整个过程, 产品实现单件流动, 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不落后的状态, 按照节拍生产, 一个一个流动的生产方式。它是精益制造中实现均衡生产的关键技术, 是准时化生产的核心内容, 是消除浪费的最好方法。

三、精益生产在我国

虽然中国精益制造不乏长春一汽这样的先驱, 但我国制造业对精益的响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 总体上是迟钝和缺少热情的。我国的企业界、学术界、军队和政府对精益思想尚缺乏系统的和足够高度的认识, 在有组织的进行精益思想的普及教育和推广方面存在太大的差距, 更大范围应用精益思想几乎还是空白。造成中国制造业精益意识落后的原因不是技术和方法层面的问题, 而是社会的、体制的、教育的、责任感、危机感的问题, 是深层次的。

尽管中国企业的精益之路走得较曲折, 但最近几年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也陆续开始了它们的精益之旅。像美的, 格兰仕, 华为, 海尔等开展的较早的企业, 己经从精益生产的实施中得到了利益;而越来越多的其它企业, 国企和民企, 制造业和服务业, 如中石化, 深中集, 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也己经开始在实施精益生产。只要中国企业充分运用精益生产的理论, 根据自己的文化特征改进精益生产, 将“低成本、高效率”的道路义无反顾、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 总有一天, 我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益制造之路。

参考文献

[1]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3-7

前景理论评述 篇10

关键词:前景理论,不确定,风险,决策

一、引言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经济人是理性, 自私,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 并且, 经济人具有内在一致的偏好, 具有完备的信息和计算能力。针对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 传统的容易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和Morgenstern (1953) 发展的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 是一个规范化的模型 (解决了当人们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时, 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 , 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 该理论遇到很多问题, 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也与实验数据相违背。其主要原因是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人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 信息是不完全的, 人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有局限的, 因此, 经济人假说具有非现实和不可检验的特点, 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也正是由于其缺陷, 才刺激那些热衷于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面对风险时的行为的发展。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 这是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 (1979) 批评了风险决策的规范型模型期望效用理论, 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性模型, 称为前景理论。其中, 理论中提出几种与效用理论的基本原则不一致的普遍效应:一是确定性效应, 即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包含了选择确定性收益时的风险厌恶以及选择确定性损失时的风险寻求。二是孤立效应, 即当个人在不同前景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时, 他们会忽视所有前景所共有的部分。孤立效应会导致一个前景的描述方法会改变个人的决策变化。三是反射效应, 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 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

Fiegenbaum和Thomas (1988) , 利用1960-1979年期间美国企业数据, 验证了前景理论的预期———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业绩低于目标水平的企业, 风险与回报呈负相关, 风险倾向表现为风险寻求;而业绩高于目标水平的企业, 风险与回报呈正相关, 风险倾向表现为风险厌恶。

Jegers (1991) 和Sinha (1994) 运用了Fiegenbaum和Thomas相同的方法, 运用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经验数据, 对前景理论给予了进一步支持。

Quiggin (1982) 提出了RDU理论 (r ank-dependent utility) , 在这个理论模型中, 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的或线性的;但权重函数却不再纯粹是线性的、凹的或凸的, 而是可以构造成一种混合的形式, 如反S形的权重函数。

KT (1992) 在吸收Quiggin的RDU思想后, 提出了累积前景理论。累积前景理论用以解释随机占优等现象。在此理论中, 引入了容量的概率, 较好地解决了强势占优及多个结果的处理问题。这使得前景理论得到了本质的提升, 大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并提高了其解释力。

Lute (1996) 对累积前景理论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累积前景理论的假设意指负指数而不是幂函数;反转的s形状虽然在一些研究中得到验证, 但在更多一般测验中未得到支持。

Gonzalez和Wu (1998) 对概率权重函数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权重函数的两个特征值:辨别性和仰角。并依据这两个特征值构造了一种权重函数:

Wu (1999) 通过权重函数, 在CPT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 他指出许多有意义的选择性决策问题都是延时的不确定性解决, 而现在的研究又主要聚焦在那种及时解决的选择性决策问题上, 因此, 有必要发展一个能描述此类问题的模型, 这个模型主要靠权重函数来实现, 新模型中的权重函数依赖于不确定性解决的时机, 因此能够捕捉风险态度和时间偏好。

Baucells和Franz (2004) 发展了一个具体的对应于CPT的随机占优概念, 该随机占优定理包括了CPT的价值函数、概率权重函数、损失厌恶特性。

Neilson和Stowe (2001) 指出当采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估计而来的参数很难应用, 然后对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的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的探讨, 并指出对于小概率收益类的赌局, 尽管价值函数在收益区域是凹性的, 但是由权重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充分高估小概率事件, 它的作用将会覆盖风险厌恶所带来的影响。

Fehr-Ducla等 (2004) 研究了性别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权重函数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别, 而在价值函数方面却没有显著的差别。女性对概率变化没有男性那么敏感, 她们也更趋向于低估收益的大概率。女性在收益区域更加悲观。女性典型的比男性要更加厌恶风险。在收益区域而对大概率时以及在损失区域面对中小概率时女性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风险厌恶。

Langer和Weber (2000) 把短视损失厌恶的概念拓展到短视的前景理论并预言:对于一些具体的风险投资业务, 短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投资结果的吸引力。

Tom等学者于2007年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中的人脑神经实验测试也证明了投资者确实具有前景理论决策偏好特征。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综上可知, 自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年提出前景理论后, 国外的很多学者都集中把前景理论作为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重点研究内容, 且硕果累累;但在国内, 研究成果十分欠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出发, 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 边慎、蔡志杰 (2005) 从价值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的不同之处, 来研究推导出其两者的相同之处并得出:价值函数是效用函数的一个特例;前景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对概率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不符合, 且决策权重之和往往是小于1的。该研究者还给出证明决策权重之和只要满足代数结合律公理, 不论其是否等于1, 必然可以推出决策权重等于客观概率, 由此便得出价值函数的表达式与期望效用函数的表达式一致。二是从前景理论的应用出发, 研究我国企业的风险态度, 曾进 (2008) 也用了Fiegenbaum和Thomas (1988) 相同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企业风险倾向进行了研究, 发现前景理论的预测与我国企业行为并不完全相符。当业绩高于目标水平的企业, 并没有表现出风险规避或是风险厌恶;而对于业绩低于目标水平的企业, 却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冒险倾向。

三、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前景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确定风险时的决策问题, 充分考虑了心理因素对人的决策的影响, 其核心是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总是有限理性的;坎内曼和特维尔斯基的研究认为:人往往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而偏离经济学的最优行为假定模式, 而且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十分复杂, 需要更复杂的符合人们心理规律的行为科学理论来解释。但是, 前景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和需要修正的地方:一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 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 和规范性模型 (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 相比, 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 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 即我们对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就是让其描述力越来越好。二是目标水平的定义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是用行业收益的平均值来代替目标水平, 然而, 前景理论断定的是公司收益的现状, 而不是行业收益的平均值。面对这一挑战, 前景理论该做何修正?三是前景理论作为风险下决策的描述性模型, 其应用价值非常大,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对其应用研究, 尤其在我国是远远不足的,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J].Econometric, 1979 (2) .

[2].Fiegenbaum.A., Thomsd.H.Attitudes toward risk and risk-return paradox:Prospect theory expla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 .

[3].Jegers M.Prospect theory and the risk-return relation:Some Belgian evid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 .

[4].Tversky Amos&Daniel Kahneman.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992 (5) .

[5].GonzaLez, Richard, George Wu.On the shape of the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J].Cognitive Psychology, 1999 (38) .

[6].Neilson W, Stowe J.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pa-rameterizations[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2002 (1) .

[7].TOM S M, FOX C R, TREPEL C, POLDRACK R A.The Neural Basis of Loss Aversion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J].Nature, 2007 (31) .

[8].边慎, 蔡志杰.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J].经济学, 2005 (1) .

要闻评述 篇11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通信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期末,长三角地区将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群,初步实现“网络无处不在,信息普惠全民”。

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期末,长三角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信息网络实现宽带化升级,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实现统筹布局和全面优化,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建成,3G网络基本实现全面覆盖,LTE商用。规划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先试先行拓展新领域:率先开展新技术试验、新业务应用和新模式实践,到“十二五”期末,三网融合业务全面展开,IPTV用户、手机电视用户分别达到800万户和4000万户;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建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开展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在发达城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市”人群。

点评: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医院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我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同意并转发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提出的《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关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密集,投资风险大,发展国际化,国际竞争激烈,对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依赖强,对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要求高。

《意见》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目标。到2015年,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和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普遍加强。初步形成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形成一批多层次、多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组织沉默研究评述 篇12

1 组织沉默现象

心理学家所谓的“沉默效应”认为, 个体会因为发表负面信息而带来的不适感选择保持沉默。已有的研究表明, 这一效应也普遍存在于组织中, 即组织沉默。例如, Athanassiades (1973) 的研究表明, 下级会扭曲他们传达给上级的信息, 在自下而上的交流中, 会将负性信息最小化。研究者们认为, 组织沉默是一种集体层面的现象, 是指员工对组织的重大问题不发表意见或不作出任何反应的行为。Pinder (2001) 将组织沉默分为两种:默许性沉默和无作为沉默。通过对员工进行深度访谈, Rosemary (2003) 等人将组织沉默分为三种:绝对沉默 (Absolute Silencing) , 修正主义沉默 (Revisionis Silencing) 和选择性沉默 (Revisionist Silencing) 。

2 组织沉默的测量方法

由于组织沉默这一行为自身的特点, 使得对这一现象的测量显得尤为具有挑战性。在已有的文献中, 研究者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法、半结构化访谈法、情景测验、现场研究等。例如, Dyne从组织沉默的结构概念出发, 采用同事评价的方法从默许性、防御性以及亲社会性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如“你的同事是出于自我保护才保持沉默的”、“你的同事能从组织利益出发, 适当保留相关看法”等。Milliken拟出包含八个问题的访谈提纲对组织沉默进行测量, 问题包括“向你的老板或是管理者反映你工作中的问题时是否感觉舒畅?”等。

3 影响组织沉默的因素

组织沉默的形成是多维交互影响的结果,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 本文认为影响组织沉默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组织结构与上下级关系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 Festinger (1950) 就认为按照层级关系架构组织不可避免地会限制组织中的自由交流, 特别是下级对上级的批评性信息的自由流动。Argyris (1977) 认为, 组织中存在强有力的规范与防御路径阻止员工发表言论。其他的研究者也认为, 组织无法忍受批判性意见和异议, 因而员工会保留意见以免破坏组织良好的现状或造成冲突。Athanassiades (1973) 的研究也表明, 保持沉默不失为应对层级关系的一种有效、自我保护的方式。而组织氛围、团队规模、组织环境的公平性都会对组织沉默有一定的影响。

上下级之间的层级关系会增强组织沉默效应, 当员工对其上级缺乏信任时, 员工最有可能过滤他们传达给上级的信息, 也就是选择性沉默。Saunders&Shepard (1992) 等人的研究发现, 员工表达与组织相关的看法与建议的意愿取决于他们感知到的上级的可亲近性和应答的可能性。

3.2 员工自身特点

Milli ken通过对员工的访谈, 提出了组织沉默的预警模型 (Emergent Model) 。该模型认为员工心理知觉的两个特性对组织沉默的影响特别突出。第一, 员工所关注的是他们谏言所产生的潜在负性结果, 也就是说员工避免自身损失的出发点在组织沉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二, 当被问到“如果我提出问题会发生什么”这一问题时, 员工会从以往经验和对当前环境的观察两个渠道收集信息, 由于自我证实的存在, 员工会更多地关注发表言论而造成负性结果的信息。另外人格也与沉默行为相关, 神经质得分较高或低自尊、外控型的员工会更多地选择保持沉默。

3.3 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认为, 从众效应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中。因此, 员工的沉默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同事的影响。由于组织沉默是一种集体现象, 新员工在进入组织后, 会逐渐习得组织中已有的隐性规则, 而这种隐性规则对员工的影响则是通过从众效应来实施的。当老员工在面对组织重大问题却保持不语时, 新进员工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 也会选择保持沉默。同时, 新员工对社会归属感的寻求, 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贴上“另类”的标签, 进而影响以后在组织中的晋升机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也会选择保留自己的意见, 而这种行为也就被习得了。

4 组织沉默造成的影响

4.1 对组织决策和变革的影响

组织沉默对组织层面的一个典型的影响就是对组织决策和变革的影响。大量的有关组织决策的研究都表明, 当决策是依据多种信息而做出时, 决策质量会得到增强。而组织变革也需要一个员工畅所欲言的组织氛围。换而言之, 组织沉默会通过限制信息的多样性而降低组织决策的质量以及阻碍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4.2 对员工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Ryan&Oestreich (1991) 说过“在我的意见被忽略后, 我工作的质量仍在, 但我已不再是从前的我”。也就是说, 组织限制员工意见和反馈的倾向, 会导致员工心中滋生不良的反应。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 组织沉默对员工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会让员工感觉自身不受重视, 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2) 会让员工感觉缺乏控制感,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 员工对他们直接接触的环境有着很强的控制欲, 而缺乏控制感会降低员工的内在动机、工作满意度; (3) 造成员工认知失调。而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中, 导致员工各种与压力相关的疾病、怠工和工作倦怠。

5 研究启示

组织沉默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组织现象, 对其研究成为组织行为中继积极组织行为研究之后的一个新热点, 是组织行为改进和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的重要理论依据。管理者要善于发现组织中存在的这种现象, 并及时予以改进。

一方面, 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使组织保持一种和谐的氛围。但是, 沉默有时也能起到回避分歧、化解矛盾、维护组织和谐稳定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团队合作是有利的, 组织可以积极引导员工, 营造一个更加宽容的环境, 但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另一方面, 组织应该营造一种自由开放信任的环境, 支持员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味的沉默不仅不能提升组织绩效, 反而会妨碍组织决策和组织创新。要想保持组织活力, 管理者应该多听取组织中的不同声音, 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使员工感到受重视, 体验个人存在对组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铨, 马剑虹.沉默的声音:组织中的沉默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

[2]段锦云, 孙维维, 田晓明.组织沉默现象:概念、形成机制及影响[J].东华经济管理, 2010, 24 (2) .

[3]徐荣, 曹安照.组织沉默研究评述及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9 (6) .

[4]Morrison E W, Milliken F J.Organizational silence:a barrier to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worl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 (4) .

[5]Dyne L V, Ang S, Botero I C.Conceptualizing Employee Silence and Employee Voice as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3, 40 (6) .

上一篇:文化消费主义下一篇:政治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