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2024-10-26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共12篇)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1

小学生渴望获取新事物,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等不同,知识基础也存在差异。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各自特点,然后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异步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而且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合成学习小组,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指导中也是分层次进行教学。这就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性得到改变,通过分层次地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的措施

1. 小学生的分层措施

小学生的分层对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非常关键,在划分过程中,须按照小学生各自的特点来完成,这样有利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分层划分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学生的差异实施划分,然后才是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总体上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满足各自的学习需要。

2. 教学目标的分层措施

由于学生各自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需要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使每位学生都获取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也灵活应用知识。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目标,一些能力稍微差的学生,要保证掌握好基础知识,同时进一步设定新的学习目标。

3. 教学设问的分层措施

学生能独立完成学习和解决问题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为了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设问环节,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再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者是寻找相关答案,这样就能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4. 数学作业的分层措施

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分层作业量,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进行作业量的分层,例如,一些能力稍微差的学生,可以把他们的作业量适当减少,而且要多给他们安排一些基础练习;二是分层布置作业难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各自的学习目标,并布置相应难度的作业;三是分层作业完成实践,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有着差异,做作业的效率也是有高低之分,需要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分层,才能保障后进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作业。

5. 数学练习的分层措施

数学教学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有三种数学练习方法,分别为:剥离式、递进式和并列选择式。剥离式练习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布置相应的解题要求;递进式练习是根据数学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将其设计成三类题型(基础型、拓展型和提高型);并列选择式练习是把难易程度相同的数学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自由选择,评价的标准也是参考学生的完成数量和准确度。

6. 教学评价的分层措施

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层异步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阶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主要策略就是按照学生各自的学习进步情况给予积极评价,而且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并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受到教师的关注,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由此实现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异步教学法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感受到了尊重,明确了自身优点和缺点,更全面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它的教学质量极大地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通过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能有效地促进各层次的学生学习,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的,使学生爱学数学,掌握好数学知识,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摘要: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能转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得到满足,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实施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2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几种:

一、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可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保留了传统的行政班,但是从教学中,分出了优、良、一般各类学生,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使得各类同学可以得到适合他的教学方式,从而的到良好的提升。详细的实施步骤为:⑴了解学生,分层分类,⑵针对各层,建立目标,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⑷期末考查,重新分类,⑸教学评价,不断改进

二、分层走班模式分层走班模式需要学校对学生的文化课进行摸底考查,根据学生的摸底结果,将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强弱,分层三或四个不同的层次,将其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分层走班模式并不打破传统的行政班,只是将学校的文化课按照不同的层次分类到不同班级,让学生们自行去上课,分层走班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大规模的分层,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开,在重新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确保全部学生在保证基础的同时又能达到该有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可以大大的满足学优生的知识面拓展。

三、能力目标分层检测模式

能力目标分层检测模式主要是参考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能力与阶段目标科学的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因此能力目标分层检测模式,需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层评价,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一学期中学生的努力情况及成长潜能,在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同时在教学时,为不同层次的同学配备分层目标练习册,分层目标练习册是在承认学生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

四、个别类学习模式个别类学习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广义的分层,个别类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通过设计合适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资助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教材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进新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当完成一个目标就自行进入一下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存储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实施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分层;英語教学;因材施教;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65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照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优等生的培养与后进生的转变和实施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指按照学生实际学习程度,在班级授课制下进行施教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这也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按照一定的标准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语言能力、自身智能等各个方面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秀、中等和欠佳。在教学中暗中把同一班级中水平相当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学生之间只有“组”与“组”的区分而没有类的差别,既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也避免了公开分层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弊端。同时,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变化,还要进行层次调整。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分层的目的,避免优等生骄傲、后进生气馁的现象,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教学。

二、针对差异,分层教学

对学生分层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对教学分层。

1. 教学目标分层。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教师不应该为求得优秀生的发展而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就是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对基础差的同学,落实单一的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逐步接近大纲要求;对中等生,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A层次的学生,要求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

C层次学生学习目标:背诵基本句型,编一个相似的句子。

B层次学生学习目标:背诵基本句型,编一个相似的句子,并理解其用法。

A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用reported speech来描述别人说过的话。

2. 教学内容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及其学习目标,规定全班的共同学习内容,基本点共同掌握,优等生突破重难点。

3. 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对学生分层施教。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同一进度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讲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分层的实际,采取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解题能力,分层进行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

4. 作业分层。作业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全班都做,提高性作业中等生选作,优等生必做。这样,就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做题的快乐,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基础好的同学在挑战提高性作业中愈战愈勇。

5. 学法分层指导。C层次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一反三的方法,从中找出规律。A层次学生则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发散思维,让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启发智慧,发展能力。B层次的学生则模仿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相结合。

6. 分层辅导。有效的分层辅导,可对中差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优等生起到强化的作用。课内分层辅导主要针对课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在拔尖优等生,促进后进生,即培优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从最低点开始进行辅导活动;中等生查漏补缺;对优生辅导则侧重培养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

7. 分层评价。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教师要运用形成性评介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为主,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谦虚、严谨,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总之,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学法指导,安排不同的作业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转化后进生、提高中等生,拔尖优等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田 丽.分层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谈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J].教育艺术,2000(2).

[2] 吴建荣.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S1).

[3] 梁 智.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利弊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3).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要求数学教学关注学生, 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岗位上, 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实施有效的分层数学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 都能不断进步。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顺序教学, 虽然避免了知识点的遗漏, 但是对于学生学习差异的忽视却会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更加能够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尊重, 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 从而达到有效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目的。首先, 教师应当整合教学内容, 使数学教学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按部就班地学习, 从而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其次, 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合理提问。提问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理解状况, 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如针对基础题应该提问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这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题, 可以找思维活跃的学生进行回答。这不仅有利于教学合理, 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正确性, 促进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合理控制数学作业的难度层次

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手段之一, 也是教师查看学生知识掌握知识状况的主要途径。如果数学作业难度较高或者太过简单, 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当控制数学作业的难度层次, 合理布置作业,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肯定自己, 并且能够清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首先, 要根据教学内容难度来合理布置作业。当数学教学内容较难时, 教师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 从而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当教学内容很容易时, 教师适当增加作业难度, 防止学生产生轻视心理。其次, 合理安排作业层次。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题和难度题,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状况做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又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做题状况, 从而及时解决教学遗漏和学生困惑。教师合理控制作业的难度层次, 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 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弱处, 也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态度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态度的认定, 这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教师总是用一些批评性的词语或者态度恶劣, 就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心理。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愿意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应当注意言辞姿态的合理性, 从而合理评价学生, 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施。首先, 教师应当以亲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教师的态度也是一种评价, 所以教师要保持亲和微笑的态度教学, 从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 教师应当多用鼓励性词语,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多说“加油”“你很棒”等词语, 这种鼓励性的词语能够使学生得到肯定,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合理评价学生, 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数学学习, 有效推动分层教学的实施。

四、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互助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互助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层次的互助学习能够帮助进度慢的学生赶上课程, 能够帮助学习好的学生巩固知识,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互助学习, 从而有效实施分层教学。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可以将学习进度快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两人一组, 互相帮助, 相互监督, 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其次, 教师可以让学习状况差不多的学生互相帮助和鼓励, 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共同的激励和付出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互助学习, 能够使学生互助进步, 有利于有效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理解能力进行数学学习,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应当坚持分层教学理念, 合理进行数学教学作业, 把握数学作业的难度, 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互助学习, 从而有效优化数学教学, 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奠宙, 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篇5

1、认真研究学情,做好学生客观分层工作 对于初中的每位学生来说,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学生在初一年级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的单元测试成绩,认真分析将同一班的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组、B组、C组。同时向学生讲清分层教学的思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明确分层的教学目的,了解分层教学方法。

2、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2.1备课的层次化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我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不属于共同目标,是部分学生所掌握的较高的目标。A组学生基础好,对于A组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难度,着眼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B组的学生重点要求他们掌握双基,要求他们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而C组学生基础较差,好玩,自控力差,因而对于C组的学生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备“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时,对于A组、B组、C组的学生都要求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基础知识,这是共同目标。除此之外A组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技能技巧;B组学生在掌握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尽量会做一些难度稍大一点的问题。C组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功能的基础知识,这样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差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安排教学时间,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要以中等程度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其他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难的问题让A组B组学生回答分析,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易的题,让C组同学分析回答,增加他们的成功感。

这样的教案设计,即能保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做到“培优.辅差”和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2.2讲课的层次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实施分层教学。对于A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及设计的习题可进行自学;对于B组学生,自学加老师点拨;对于C组学生,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或是由A组学生帮助其主动学习,让他们有较多的巩固练习机会。在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分层次提问和练习小组学习,进行训练与巩固。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如:在学习《动物的运动》这一节中进行如下分层教学,对A组的学生可以直接结合教师出示的挂图或课件进行自学,自我发现问题如“关节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等”,而且能够自我解决。对中等生B组可根据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C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引发兴趣,启发他们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可根据所学的内容,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先让B组同学根据课本试着回答,A组同学试着纠正,师在点拨,引导C组同学掌握。

2.3分层次练习,设计弹性作业。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在设计练习时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面向三类学生,重在学生学习巩固基础知识,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B组两类,重在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例学习《呼吸》,除选取典型基础知识题外,面向A、B组,重点是A组,还设计这样的选做题,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当你一次深呼吸后,接下来的呼吸会怎样?你屏住呼吸片刻,接下来呼吸会怎样?解释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4分层达标检测

分层达标检测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于较高要求,重在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组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A、B组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实行分层检测,有助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分层教学的收获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理论和实践;措施与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是不可小视的,如果在我们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已不符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实效等方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教要符合学生的学,而小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小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也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我们的教学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小学生的差异性,以促进全体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分层次教学”和“快慢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快慢班”教学是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常常通过一般性的考试进行学生划分,而分层次教学则是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原有知识、接受能力和提高学习实效的要求,结合教科书和小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层次目标,将小学生依次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小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他们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层次完成符合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组织因材施教,逐步提升,以便面向全体小学生开展教学,逐渐缩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以达到提高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二、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有效实施

1、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小学语文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分层次教学中的如何分、怎樣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以往的应试教育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是学识水平不同的分层,并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后进生增加心理压力,我们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指导,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分层次的好处。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小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层次化要坚持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语文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实效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按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可将小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三个层次,他们分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中等的学生,拔尖的优秀生。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分层一定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协商,因能划类,依类分层,流动分层的原则。

3、课堂教学环节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1)教学目标层次化。小学生有效分层后,要有效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此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显著增强的特点,只要我们能科学有效地把握教材,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明确提出各层次学生预习目标,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以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交流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完成课堂目标,同时又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讲完一节教学内容后,小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得以巩固与提高,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提高综合性作业。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分层次化是不可或缺的。(5)课外辅导层次化。我们要查漏补缺、提高教学实效,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外辅导,查漏补缺,积极组织第二课堂。这样可使吃不了的学生“吃得了”,吃不饱的学生“吃得饱”,逐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小学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实效

“分层次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减轻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他们自尊心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分层次教学”保证了面向全体小学生,并特别注重对待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小学生的认知、智力、能力都有所进步与提高。由于“分层次教学”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提升了小学生语文素养。

总之,“分层次教学”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力争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新台阶。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7

一、进行合理分层,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目前, 我校农民务工子女大约占67%。虽然进城务工子女很多也到其他学校就读, 但不少学校对这部分学生的招收是有一定的选择的, 所以在我校就读的这67% 的学生里, 大多是农民工子女中二、三流或更次的水平。在每年录取的新生中,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言表达不完整, 造句不过关, 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 数学运算能力差。有的学生上了初三, 连英语的26个字母的大小写都分不清, 单词也没记住多少个。而现行的班级上课制度注重面向全体, 加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形式难以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 使许多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限制。那些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关注, 其潜力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时间极大的浪费。而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又接受不了课堂教学内容, 无法跟得上, 久而久之, 从初一到初三, 每天让这部分学生听他们听不懂的课, 每天写他们自己无法完成的作业, 由此而引发的就是一系列学风方面的问题。如相当数量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一上课因为听不懂就睡觉, 一到写作业因为不会写就抄袭, 厌学情绪严重, 考试有大量的学生不达标等。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认为只有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把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相对比较接近的学生编到相应层次上, 这样才能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才能让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合作学习, 展开公平竞争, 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这样的小集体中重新找到自信, 让学习有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合理设置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 悦

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这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学科特色, 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工夫, 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责任感,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不同的学生, 其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所以教学目标设置必须体现层次性, 这样才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饭吃”, 都能“消化”, 给予各个层次的学生成功的喜悦。

2.确定课堂内容,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灵活处理教材, 合理设置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 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基础。众所周知,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 其难度是不一样的。虽然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何设置,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我们在同一个年级所用的教材是一样的, 同样的教材, 面对的教学对象却千差万别。因此, 如何根据我们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 以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听得懂、都能接受, 这就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解决好的关键性问题。上课的内容不设计好, 学生听不懂, 那么因材施教只是一句空话。比方说, 学生连有理数的运算都还不过关, 就让他去学习整式、分式, 去学解方程, 去学习函数, 显然是一种无效劳动。所以, 作为教师, 每上一节课都必须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去分析。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 考虑你的教学内容有多少能让学生接受, 学生可能在哪些知识点的学习感到有困难, 其障碍可能在哪一个环节, 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预设好, 要制定解决的办法与应对措施。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转化点, 找准学生现有知识与技能的衔接点, 找准每节课教学难点知识的突破点。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有多数学生能听得懂, 只有让多数学生能听得懂、能接受, 在这个前提下, 教师上课才会有学生听, 学生才喜欢听。学生喜欢听课了, 教师上课才觉得有意思, 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逐步形成教与学的互动, 促进师生之间及课堂教学的和谐。

3.把握教学进度, 确保课堂的实效性

过去我们曾经提出, 同一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要统一, 这是不符合各个学校的教学实际的。对层次高的学生教学的进度可快些, 而层次低的学生每节课学习的内容相对要少一些。有的教学内容, 一些学生一听就懂, 但一部分学生需要反复地学、反复地讲、反复地练, 才可能有效果。对这部分学生, 教师千万不能只为完成进度而不讲求教学效果。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学生的能力, “学得多教得多, 学得少教得少, 学得快教得快, 学得慢教得慢”, 反对“先生只管教, 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可见,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这些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校, 它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对接受得好、学得快的学生, 讲的内容就多些、快些, 学得深一些, 广一些;而对那些基础差、接受慢的学生, 上课的内容就少一些, 难度要降低一些, 速度要放慢一些, 时时要保证多数学生能跟得上, 从而找到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程度的适应点。

4.精心设计习题,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大家知道, 课上得好, 没有合适的配套练习题和作业题, 教学效果同样出不来。各个层次的学生所写的练习、所写作业的量和难度不一样,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用现成的还是编写的习题, 教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要有针对性, 要保证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 保证每天有练习、有作业让学生去做, 让学生能够写。由于教学内容有了增减, 有了变化, 而教科书或教辅资料中能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练习题和作业题相对较少,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必须要编写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练习题和作业题。只有练习题与作业题跟上教学内容变化的节奏, 使之与上课的内容相匹配, 课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 我们就可以从练习或作业中找到教学效果的反馈点和学困生的转化点, 从而使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5.发挥评价功能,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测验题、考试题的针对性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如果一份试题拿来给学生测试, 一个班级只有三五个学生达标, 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 学生学得没有“精神”, 教师也觉得越教越没有“味道”。试题千好万好, 学生能写才是好试题。往往一套试题, 可能对层次高的学生来说是一份好试题, 而对中等和层次低的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好题了, 甚至有可能用不了。所以, 试题质量的高低要看针对什么层次的学生而言。我们一些教师比较喜欢用现成的试题, 层次高的学生全写, 中等层次的学生删掉两三题, 低层次的学生则要删掉更多。殊不知, 每一份试题, 编写者是有明显的意图和目的的。比如知识的覆盖面, 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要通过试题整体体现出来, 删除了一些题后, 显然知识点的覆盖方面、能力的要求方面等就会有所改变, 试题的功能可能有所降低, 这时教师自己编写题目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编写试题, 可以针对学生平时作业、练习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通过自己编写试题, 可以达到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情况的效果。例如在平时的测验中, 如果教师计划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考试, 那就要想办法让多数学生在45分钟内都在做题, 让学生在45分钟内都有事情可做。这样的一份试卷, 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写而睡觉, 或做其他事情而白白浪费时间。难度适中的试题, 学生会写了, 考试能取得好成绩了, 学生才会有成功感;有了成功感, 学生才会感到有希望, 才会慢慢地喜欢这门学科, 才会跟着教师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调动起来, 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找到学科教学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

有效教学, 分层评价 篇8

马江松:从角色分层评课中剖析有效教学

在以往的听评课中, 我们往往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 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这显然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领雁工程项目”实施后, 我们对听课、评课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不仅关注教师的教,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我们听评课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导学案 (教案) 的设计是否合理, 运用是否灵活、更有效。

二是一节课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有效。

三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关注到全体学生, 对学得快、学得慢, 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否做到因材施教。

四是课堂教学中的教法、学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否合理、有效。

五是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如何? (主要看学生的知识达成、习惯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提升等方面)

具体来讲, 对于教师的教, 我认为评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一是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 (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 。

二是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是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衔接, 是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是否重点突出, 以及采用何种方法突破难点。

四是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认为评课时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是否默契, 是否有实效。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 那么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 如果思维得到激发, 学业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 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 我认为这就是一堂好课。

陈淑琼:对小学数学课堂同课异构的理解

通过参加“领雁工程”的学习和实践, 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 同样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他上的课的效果也会不同, 各有千秋。如2013年, 我们到西沱小学所上的课, 三个人都上了同一个内容“分数的意义”, 但是, 备课的方式不同, 有人用“先教后学”, 有人用“边教边学”, 有人用“先学后教”, 结果, 上出来的效果都不同, 各有出彩的地方, 也有不足的地方。

其次, 同样的教学知识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 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 因为, 教材上的例题不一定适合我班的孩子, 有的主题图是学生根本就不了解的, 这就需要我自己改变教材, 设计出学生熟悉的例子。我在上“8的乘法口诀”时, 书上的主题图就是农村孩子所不熟的, 我就换成了他们最熟悉的螃蟹图, 每只螃蟹8条腿, 这样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对8的乘法口诀也就记得更牢了。

另外, 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 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 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 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 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 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 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 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取长补短, 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谭秋英:在同课异构比较中追求有效教学

同课异构, 本指同一课文或者同一教学内容用不同思路结构进行教学。这主要用于教研活动研讨中。然而平时教师有他们的教学班级和任务, 同一知识点或者内容在不同班级教学是不常见的。因此我对同课异构的理解是同一册的课文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结构教学。我觉得,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运用同课异构的教学, 是很有效的。

低段识字是教学重点, 我在教学中, 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办法, 提高了识字效率。例如学习人教新课标语文第三册《难忘的一天》时, 学生的识字方法有: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 十-计、目-冒、官-管、谷-容、田-奋、山-烂。用组词竞赛识字, 如, 紧-紧张、紧急、紧要、赶紧……普-普及、普通、普遍……可将学生口头组的词写在黑板上, 多次重复生字, 便于学生识记。读句子识字或者造句识字, 如展览馆:我冒着严寒, 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我和爸爸到展览馆看蝴蝶展。教学《看雪》时我引导学生采用了谜语识字。毯:一堆毛, 两把火, 睡在上面很暖和。省:眼睛上面一少年, 勤俭节约少花钱。借助偏旁识字“指”“接”都是提手旁, 字义和人有关;“银”是金属, 所以是金字旁。

写字教学时, 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课堂上要先关注难写的, 易错的字。可先观察, 也可先描红。在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三册《识字二》的识字教学中, 我采用了先观察再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先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看清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在比较中探求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差异, 比较字的结构的疏和密。然后分析字的结构, 笔画的特殊。最后实践, 悉心模仿, 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内容、知识点, 更要参透方法。例如:低段学生很容易唱读, 在指导朗读时, 可先示范, 明确要求和技巧, 指出朗读方法。教学《回声》中指导朗读青蛙妈妈解答小青蛙的疑问时, 我采用了自由朗读-指名读-范读-引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孩子们读出耐心。而在《父亲和鸟》中, 采用了学生自由读、找伙伴读、同桌合作读、教师范读、三人小组分角色读等形式, 充分朗读, 让学生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每朗读一次, 都让学生有所收获。

低段教学中,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根据课文和知识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结构授课, 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还能张扬孩子们的个性, 扩展儿童们的思维,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使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晓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 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环节的运用, 来谈谈它的有效性。

渲染气氛, 激趣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 如果只是枯燥的讲解, 或者是煽情的演说, 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 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 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导入, 我搜集了地球污染严重、环境被破坏的一张张图片, 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接着揭示课题, 并设疑“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 往下的学习就事半功倍。

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思维。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与课文或写作背景相关的图片、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动漫、影视作品等方式, 努力创造与渲染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使他们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身临其境般地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启发学生思维, 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如低年级段出现的《乌鸦喝水》《盘古开天》等童话故事, 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动画片, 低年级学生边看边学边模仿, 不论是人物的对话, 故事情节的复述, 学生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创设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求知欲。

整合教材, 突破重点难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借助文字资料、图片等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 进行思维训练, 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达到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 恰到好处的点拨, 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 开启其心智, 陶冶其情操, 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如在《坐井观天》一课, 中学生理解青蛙通过跳出井底看到天, 明白寓意是课文的重点,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出示了小鸟鼓励青蛙跳出井底的动画, 同时出现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一边看, 一边跳, 一边读, 把符号、语言、意义、表象有机结合, 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 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 学生通过诵读, 体会、明白《坐井观天》的寓意。

拓展延伸, 渗透德育。在课堂中, 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 在纪录片的哀乐声中人们聚集在长安街两头看着缓缓而来的灵车, 抑制不住心头的伤痛, 那沉重的表情, 挂在脸上的泪珠, 凝重的氛围, 学生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孙雪莹:贯彻“读、思、练”, 确保有效教学

如何确保做到有效教学,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读”。这是明确目标, 激发动机, 整体感知, 自读质疑。要让学生自主参与朗读, 在读中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调动其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让学生在对题目的理解和质疑中起到很大的帮助, 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思”。老师对问题作引导和学生进行合作研讨, 让学生领悟反思, 掌握方法。这时老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 变“教师讲明”为“学生自悟”。知识由学生自己探索和领会, 规律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概括, 困难由学生自己克服和解决, 技能技巧由学生自己练习掌握, 使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索”。

最后是“练”。练就是练习巩固, 反馈补救, 拓展迁移, 模仿创新。针对之前掌握所学方法和知识, 多练习, 多拓展, 多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在同桌学习和小组交流活动时, 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发展自己的个性。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师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

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篇9

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将学生按1:2:1的比例分为学优生(A层)、中等生(B层)、学困生(C层)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分层后,在教学中若能因材施教,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对A层学生主要是:“望着他们走”,即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需过多指导;对B层学生主要是:“指着他们走”,即重在点拨,适时指导;对C层学生主要是:“扶着他们走”,即重点辅导,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

二、分层制订学习目标

在设计一堂课时,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衔接,把教学难点分成几个小知识点,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熟练解答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并能说出算理,会做相关的思考题;对大多数中等生,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的内容,掌握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能说出算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变式题;对于学困生,只要求他们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能解答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习题。

三、分层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对C层学生,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引导他们通过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做习题,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改变他们以往在课堂上“陪读”的角色;对于B层学生,要引导他们学会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工夫,通过练习,诱导他们上升到A层次;对于A层学生,应放手让他们自学,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加深所学知识的深度。

四、分层设计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引导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 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

一般来说,每节课的习题是由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组成。基本练习是学生应全部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每个学生都做;综合练习要求A层学生必须做,B层学生和C层学生可以选择做;拓展练习着重突出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要求,可以让A层学生进行思考、练习。

2. 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有些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对C层学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对B层和A层的学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

3. 分层设计作业题。

与例题配套的基本题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A层和B层学生要求他们独立完成,C层学生要通过教师指导完成;而对于选做题、思考题等只要求A层学生做。

五、分层评价学生

分层化教学的实施 篇10

教师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 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等差异进行分层, 分层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手段, 不是以给学生划分不同等级为目的。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分层是潜在进行的, 不能让学生明显感到教师进行了分层。另外,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分层应是动态的, 不能长期不变动, 否则, 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分层教学主要通过制定分层化教学目标, 设计分层化教学内容、运用分层化评价和布置分层化作业得以实施,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制定分层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但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根据班级整体学生的中等水平设计统一的教学目标, 结果造成后进生“吃不了”, 优等生“吃不饱”的状况。所以, 教师应在尽量了解每个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确定分层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真正发挥其激励功能, 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由于每个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那么, 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教师只有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 设计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统一性和层次性的结合。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着眼于全体学生设计共同的教学目标, 体现教学的统一要求。随后, 教师再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 并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分层化要求, 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为优等生设计提高目标。由于他们学习基础较为扎实, 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既要达到基础目标, 还要完成提高目标, 为提升优等生的能力创设发展空间;为中等生设计基础目标。由于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 针对他们的水平设定目标, 不仅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注重培养他们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困难学生 (即学困生) 设计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的目标。由于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 针对他们的能力、水平确定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教学目标,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促使他们努力学习。

分层化的教学目标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需要, 使学困生有所进步, 中等生得以提高, 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做到心中有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选择分层化教学内容

传统班级授课制因面对不同的学生讲授统一的内容备受非议。要真正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应该有可供学生选择的、适合其水平的教学内容。否则,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的效果就较难保证。教师应设计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

为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的内容, 教师针对一个学习要点, 往往采用不同的具体呈现方式。如:在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 教师采用三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要学习的内容:

内容一:猜一猜,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除外) , 商会有什么变化?请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内容二:先填好前四个商, 你有什么发现?

内容三:先填好, 再与小组成员讨论, 有什么发现?

教师为了学生理解“商不变的规律”这一学习要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呈现不同的内容, “内容一”是用语言描述数学问题, 没有具体的例证, 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抽象出数学规律的过程, 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适合优等生学习的内容;“内容二”用表格呈现被除数与被除数、除数与除数的变化, 但变化的规律不是明显看出的, 需要学生去探索、发现才能得知。而且后面两列表格需要学生根据变化的规律填写, 这又是对规律的具体应用, 这个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是面向中等学生设计的;“内容三”中的表格清晰地展现了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变化, 学生只要计算出商, 得出表格中的商是一样的, 初步感知商不变的规律, 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内容, 是针对学困生而呈现的。三个不同层次内容的呈现, 是教师针对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不同水平而组织的, 体现了教学内容从具体到抽象, 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三、运用分层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主要采用同样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 这样可能造成优等生学习动机不强, 而学困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所以,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 确定差异性的评价标准。

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那么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应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能达到的不同程度等因素。不仅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关键是考查学生纵向的发展历程, 发现学生比过去的进步,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以真正实现每一个的发展。如在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时, 对于优等生要达到优秀, 不仅要求文章立意新颖, 语言流畅且富有感染力, 而且文章结构逻辑性强, 书面工整规范;而对于学困生, 只要文章对题, 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书写没有错别字, 就可评为优秀。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 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拥有学习的自信心, 以发挥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布置分层化作业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求所有学生以同样的时间做同样内容的作业, 这显然与教育应适应学生差异的理念相违背。所以,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 设计的作业要灵活多样, 要有梯度与区别, 以有效发挥作业的功能。

教师针对学生的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困生, 作业侧重于巩固课堂知识;对于班内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 在夯实基础知识, 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 可以适当设计侧重灵活应用的作业,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比较突出的优等生, 可以设计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以综合拓展为主、操作灵活、体现对知识创新性运用的作业, 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教师也可通过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必做题一般是用以促进知识内化和巩固的一些简单、基础性的题目;而选做题主要是针对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设计, 一般是综合性应用的题目, 有的还是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

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多样, 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等;作业的目的多样, 有注重基础知识巩固、提高能力, 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总之, 不论教师布置何种作业, 只要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作业, 就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力争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总之, 分层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促进每个学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班化”教育编写组.“小班化”教育[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1.

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有效实施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力度,也积极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是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英语,是中国学生主要的第二语言,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英语实力,建立科学的英语学习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分层教学,能够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一、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价值

第一,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英语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并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面向全体学生,考虑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的实施,恰好可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分层教学,是因为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因材施教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实。教师通过分层,可以给不同英语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提问不同的问题,安排不同的英语作业。分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够让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二、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反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除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如果教师毫无根据地将学生分出层次,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降低。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个人特点,将学生分成基础层、中等层与优秀层。学生的层次是动态化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与退步进行调整,给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在分层阅读中做好方法指导工作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初中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的正确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比如在讲解《Visit my school》时,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将阅读学习作为词汇与语法学习的平台,在阅读学习中吸取更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词汇,能够更好地提高基础层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特殊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信息筛选能力。而对于优秀层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为牢固,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开放提升。引导学生通读文章,联系上下文解决词汇上的难题,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在分层阅读中做好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对于分层阅读教学推进十分重要。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拉小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做好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认可分层教学,并积极实现每一个短期学习目标。

比如在讲解《Lets celebrate》时,教师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按照各自的阅读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行为。在课堂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与英语学习内容互动。在互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换英语学习经验,分享方法,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

(四)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分层阅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初中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英语学习条件。利用网络实施分层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去搜集不同类型的英语阅读文章,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接触新鲜英语词汇,能够促进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并自主提高。

比如在讲解《Detective storie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寻找一个不同于课文的“Detective story”。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规定不同的阅读字数,像300,500,700,分别适合基础、中等与优秀层的学生。或者看一个与侦探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总结故事梗概。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手段的丰富化,也有利于学生英语视野的扩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快速发展。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将分层教学落实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水平,能够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季静波.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学习(中),2013(12)

[2]王娟.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11(04)

[3]吴志强,赵东辉,白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

基于学生视界实施分层教学 篇12

目前, 有很多教师都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方法, 但效果却大不一样。要让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体现, 就应从学生视界出发,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优化, 切实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中的关注点是:

一、开放问题的设置与实施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分层提问。问题的计划性和高效性体现在做好问题分层设计和问题分层实施两个方面。

(一) 目标设定科学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 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 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目标设定符合分层要求。一般采用三层法: (1) 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 教材要求的基础目标。基础目标是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 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 (2) 课程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的中层目标。中层目标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掌握的较简单的综合应用; (3) 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才能掌握的较复杂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起点, 鼓励学生充满自信, 发奋努力, 保证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目标, 取得一个层次上的成功, 然后再向更高的下一个目标递进。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防止优生骄傲自满, 中等生得过且过, 后进生心灰意懒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 问题设计合理分层

在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具体可行的基础上, 进行问题的计划性分层设计。需要分清哪些是基础性开放问题 (用“是什么”“怎么样”的直接式提问) , 关注一般学生;哪些是拓展性开放问题 (用“你是怎么想的”的思考式提问) , 发展中等学生;哪些是探究性开放问题 (用“大家是怎么想的”的讨论式提问) , 提升各种层次的学生。

(三) 学生群体动态分层

全面了解学生, 针对学生的动态变化, 把握问题难易, 提升问题效度。要不断了解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情感、学习能力、阶段成长的变化需求, 了解把握对要学习的内容, 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动态化解的策略。教师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所处的层次, 学生也明白自己努力追求的方向, 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层次提问, 让提问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使提问更加有效。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关注重点

分层教学更强调把握准机会, 捕捉闪光点, 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后进生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但他们各自也有某方面的特长和优势, 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发掘其身上的潜能, 充分肯定, 热情激励, 大胆启用, 让他们找回自信, 积极要求进步,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力量。

没有学生不在意教师的期望。教师的期望除了语言渠道外,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潜意识的途径:教师的心理往往会不自觉地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等传递给学生。比如同是注视学生, 对优秀的学生教师的目光往往流露出赞赏和期待, 对潜能生则往往包含着警告、批评。教师的体态语言背后的心理都会被学生觉察到。因此, 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怀有真诚的期望, 让学生真正觉得, 教师是最值得信赖的。提倡以一个个充满赞赏的眼神, 一个个包含爱意的动作, 一句句透着期盼的话语, 去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动态管理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 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绝不可以采用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学实践中, 是否需要分层或怎样分层, 必须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 应随着教学进程, 不断调整层次结构。如有的A层次学生因某种原因成绩大幅度下滑, 有的B、C层次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 学习成绩有大幅度上升, 就应该让他们及时实现角色转换, 既保证学生实际分层的目的得到落实, 又可以鞭策先进, 激励后进, 进一步形成互帮互学, 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使分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讲求实效。

上一篇:船闸运行下一篇:一次可靠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