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经济发展(通用12篇)
长期经济发展 篇1
读了《中国医疗保险》2010年第5期《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文,深有感受。
作者结合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特点,从不同的层面对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值得一读。我是一位部队的医务工作者,对护理工作有着更深的了解。大家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各种护理服务,包括护理院、社区护理服务设施、居家护理,或在满足护理状态时提供相应的费用补偿。这种做法对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我国来说,不仅适应因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而对护理的新需求,也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当然,长期护理保险还需要被更多的人认知、采用和完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宣传、去发展、去做实,以便更多地惠顾我们的百姓。
长期经济发展 篇2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和谐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
二、发展思路
在“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走向成功,让每位教师创造价值。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好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校,为形成县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设施配备、校舍扩建及校园美化。
2、追求现代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坚持依法治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此,要开发全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东七初中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率先垂范、精益求精”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②、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 “温馨的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③、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担当、进取”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④、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平等、尊重、关爱、欣赏”的人际关系。
⑤、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省级示范学校达标。
3、深化教育科研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教学改革运行机制。
①、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按照“三疑三探”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②、加强学科流程管理工作备课注重“二次备课”。课堂教学以学为本,教学相长,作业布置,在强调规范的同时,重在“拓展”、重在“适量”、重在“习惯”;课后辅导,重在实效,体现分层,面向全体;评价反馈,讲求及时,重在有效,帮助提高。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基本功训练。学科分管领导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疑难。
4、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动态的、吸优从教的师资调控制度已被社会认可。因此,坚定考核聘任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人品至上,水平至上,在变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也惟有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我们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个性化发展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①、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模范践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 “一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②、建立完善的团队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③、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教师检查、领导监督等多层面管理。
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⑤、建立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逐步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跟踪评价的评价方法。
⑥、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品行记录;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
6、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
(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觉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及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未经父母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在外留宿、吃饭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学校的宏伟蓝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学校实现中长期办学目标,为创建品牌学校而努力工作。
何以应对长期经济停滞 篇3
全球经济长期停滞的诱因
经济缓慢增长可能有两个原因:要么是经济增长潜力有限,要么是总需求疲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缓慢增长的情况是可能出现的,例如,在资本存量达到最优的条件下,当劳动力增长为零甚至为负,同时技术创新速度很慢,不能弥补劳动力负增长的效应时。此外,大家对闲暇的渴望增加,会降低GDP增长,但幸福指数不会降低。
如果总需求增长缓慢或者不增长,即使经济仍然有潜在生产能力,长期停滞也可能会出现。因为需求疲软可能导致非自愿失业和产能过剩。如果储蓄的意愿超过投资,就会导致总需求不足。
1.供给瓶颈。“长期停滞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末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尔文·汉森提出并推广的。汉森的研究主要着眼于19世纪的美国经济。当时美国经济动力源于西进运动、铁路建设、人口高速增长(包括本地居民以及移民)引致的工业化需求和住房要求、后期电力引入及输送等。但他担心,随着这些因素的削弱,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和企业折旧补贴制度等政策导致的公司储蓄增加,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将不足,经济可能会停滞。他还担心,技术变革能带动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1929-1938年的大萧条背景下这样写的,但他明确表示,他要解决的是长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认的长周期性衰退。
汉森认为二战后可能会出现显著繁荣,但是会有长期萧条紧随其后。但他忽略了战后婴儿潮的需求,以及经济实惠汽车的盛行所带来的大量郊区住房及公路建设需求。
戈登描述了经济停滞的原因,并认为影响美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瓶颈。和汉森一样,他特别重视变革创新,比如在铁路、电力和内燃机、石油工业等领域的创新。他提出了限制美国增长的几大因素:(1)人口,1946-1960年婴儿潮一代逐渐退休(也更加长寿),却没有足够数量的年轻劳动力来代替他们;(2)教育,美国平均教育水平很难提升,高等教育成本日渐上升,人力资本对增长的贡献将会减少;(3)不平等加剧;(4)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美国实际工资;(5)环境监管的加强。这些因素在未来会进一步削减美国居民消费年平均增长率至0.2%——这个增速与英国工业革命之前400年的消费增长水平差不多。
戈登的一些正确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在经济增长中,供给端问题可能会导致未来经济停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戈登是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内进行测算的,涉及到未来时就存在严重缺陷。首先,经济体的产出结构在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许多活动增加,而有些活动减少,增长率是所有这些变化的加权平均,因此对经济中增长部分的活动进行估值的方式是存在缺陷的。其次,教育和医疗的改进,可能没有增加生产力,但毫无疑问会改善生活水平。
2.总需求不足。长期经济停滞的另一种解释是总需求不足,高失业率和产能过剩导致生产能力低于潜力。这样如何持续下去?在宏观经济理论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中,储蓄与投资是恒等的。但通常情况下,储蓄会远远超过投资。这种非均衡状态会导致有效需求的减少。在一个封闭经济体内,过剩储蓄会导致利率下降,从而会减少储蓄和增加投资。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种理想的调节不一定会实现,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同部门对长期利率的弹性不一样,在缺少成熟抵押贷款市场的国家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等等。
如果利率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那什么可以调节?只有依靠总体经济活动水平调节,因为它正好可以满足期望储蓄等于期望投资的均衡点。但如果经济运行低于增长潜力,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导致长期停滞。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非常缓慢的增长,这一过程长达20年(日本的增长潜力也受人口因素影响,但这一影响几乎为零)。
即使投资对利率敏感,利率也有可能很难发挥作用,导致利率下降不能使储蓄和投资达到均衡。2007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短期利率几乎为零,长期利率一直处于历史低点。低利率已经不能保证产出甚至维持长期经济增长,更不足以刺激投资。当然随着居民寿命增加,低利率可能增加退休后的实际收入,从而增加储蓄。但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公共部门不可能都是净储蓄。
长期经济停滞的结果是劳动力资源浪费,长期失业增加,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年轻人无法获得工作以及生产性投资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因此潜在产出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生产能力也将停滞不前。
3.全球储蓄过剩。到目前为止的讨论都是在封闭经济体内,这并不符合当今世界局势。当前,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开展了广泛的对外贸易,而且很多都非常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小型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平衡自身国际收支没有问题,至少多数没有问题。大型经济体则比较困难,因为国内长期停滞可能产生全球性外溢效应,正如本·伯南克提出的“全球储蓄过剩”理论。而且,某个国家处理储蓄过剩的方针政策,并不适用于全球情况。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大中型经济体在2015年都有账户盈余,这表明长期停滞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推断,在大多数大中型国家普遍存在储蓄过剩,即使是有着相当高投资水平和经常账户盈余大幅减少的中国。
美国在世界储蓄和投资的分配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因为多数国家官方储备普遍持有美元。近几十年的美国经济发展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资本价格尤其是设备价格不如其他价格上升快,所以一定的储蓄会催生更多的实质投资。这可能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国家,设备成为生产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美国资本存量比实际产出的增长速度还要慢,所以整体资本产出率一直在下降,与过去两个世纪的大部分时候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净投资在近50年中一直呈下降趋势。当然,受这些年新技术的影响,即使资本存量不增长,生产能力也可以实现增长。基于所有这些原因,我们可以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美国从世界其他国家吸收过剩储蓄,不会变成生产性投资,而是变为家庭消费(包括住房、国民经济核算投资)和公共部门支出。
持续经常账户赤字的美国是如何融资的?与通常印象相反,美国的融资主要不是通过全球央行收购美元资产。美国的资产和证券等,都是世界各地的私人投资者希望获得的,甚至优先于他们本国的国内投资。这当然包括高流动性和低风险的美国国债,也包括有前途的初创公司的股本。一言以蔽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催生新的资产方面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外国人更乐于购买,从而促进美国创造就业,带动商品和服务发展。
世界人口正在经历缓慢变化。世界人口增长已经放缓,在多个重要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寿命不断增加,国家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70岁以上的人口预计会大幅上升。储蓄和投资也有周期性,尽管可能每个国家会有显著差异。人在事业高峰期,除抚养子女外,通常会为自己的退休生活作打算,随着平均年龄上升,总储蓄账户预计也将上升,尽管违背了严格的生命周期假说,退休人员的总储蓄似乎并没有下降。
全球进入长期经济停滞?
所以,全球已经进入长期经济停滞了吗?的确存在大量证据。欧洲失业率超过10%,增长乏力;在许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通货膨胀率低于2%;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名义工资几乎没有增长;利率长期处于历史低点;世界人口增长已经放缓,几个大国已呈现负增长……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长期经济停滞已经到来。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和随后到来的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与1945年后的复苏相比,美国的经济复苏一直在低谷徘徊;欧洲复苏由于2012年的二次衰退而中止,自此欧洲大陆的经济复苏进展更为缓慢。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是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经济停滞,还是只是一次严重经济冲击后的缓慢复苏。
2015年10月,IMF认为世界经济正逐步复苏,实际产出的增长速度超过潜在产出,到2020年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停滞将基本接近尾声。不过IMF一直被认为其近年来的预测过于乐观。接下来几年的长期发展方向我们无法知晓。许多大中型国家的长期经常账户盈余表明这些国家缺乏可投资项目,而只能在其他少数几个国家处理他们的过剩储蓄,尤以美国为最。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率下降,特别是日本和欧元区,但世界其他地区的跌幅不大。然而,合意的储蓄率可能正在上升,部分由于资本存量及相关折旧补贴的增长,部分由于上文提到的广泛的人口结构变化。
最佳应对战略:公共政策
如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长期经济停滞的时期,可以采取三个应对措施。
第一,关注多数国家内部不断加剧的不平等,这与家庭储蓄率的上升息息相关。收入再分配将提高平均消费水平,从而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经济潜力。美国工资收入最高的人群比例从1979年的4%增至2007年的9%;美国前350强公司CEO薪酬从1965年的20倍于企业职工平均薪资,到1989年的58倍,再到2012年的273倍。绝大多数财富集中在非常富裕的人群手中(2007年56%的资本和商业收人集中在1%的人群手中),这表明穷人甚至中产阶级家庭,要么是不善于投资,要么是不善于存储收入以积累财富。
第二,充分利用大量的基础设施需求,主要但不限于在发展中国家。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世界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在2014-2030年期间将达到57-67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在此标准下,只有日本和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超过其正常需求,而巴西和印度则远远不及这个标准。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去的实际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需求。但“需要”并不代表有效需求。如何将需要转化为需求,这就涉及到融资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无法满足自身融资需求,这就需要世界银行、地区性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政府可以向这些银行提供额外担保,帮助银行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这将有助于满足世界各地储户对优质资产的投资需求。
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必要性,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的城乡空巢家庭超过了50% , 并且老人逐渐“失能”, 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针对于此实施了很多措施, 2016年1 月1 日全面实行二胎政策,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汲取日本、德国等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经验, 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城市试点。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呢? 劳动力不足, 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碍, 老人因失能给子女带来重大压力, 且子女常年在外, 疏于对老人照顾, 不能有效的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因此,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好处。长期护理保险是因被保险人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的照料, 保险公司提供护理服务的费用补偿。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不像国外那样有经验, 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我国正致力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长足发展, 据中国保险报报道, 人社部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成立专门的小组, 探索长期护理保险, 在很多城市, 如上海, 吉林等都进行了试点, 取得了大的突破进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平均寿命由四十几岁到现如今的七十六岁左右, 养老问题便成为全国时刻谈论的话题, 同时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增加, 家政人员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很明确的例证, 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依靠保险公司和社会统筹的力量满足护理需求, 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长期护理保险原先从属于医疗保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长期护理保险慢慢分出, 逐步成为社会服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愈来愈多的人投保医疗保险, 其中护理费用高, 需求大。然而, 高龄化使得保险公司赔付金额大大增加, 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一般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护理业务, 所以必须借助社会保障的力量去解决这个问题,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趋向于社会保险范畴可以说是必然的。
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 1) 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加大
在中国70 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 年发布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期间, 家庭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提高, 养老模式大都是家庭模式养老, 然而很多迫于生活的压力, 不得不离开家去往外地工作, 将老人留在家中成为“空巢”, 由于对于养老院的误解, 认为养老院与中国千百年“养儿防老”这一传统是相对的, 老人拒绝在养老院养老, 因此居家养老的缺点显现出来, 便是对于老人的照顾便没有了时间和精力, 一旦老人生病, 医疗费用的支出使得家庭入不敷出, 增加生活的压力。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条件之一是日常活动能力失败, 起居, 行走都包含在内, 因此长期护理保险侧重于护理和补偿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并且其符合我国国情状况, 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 高龄化问题。
( 2) 长期护理保险可有效节约成本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长期护理保险金, 老年护理保险金, 老年疾病保险金, 身故, 癌症保险金, 被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便可以向保险人请求补偿。长期护理保险不仅可以节约家庭个人的护理, 医疗费用支出, 还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整体成本。首先, 对于家庭来说, 老人的照料, 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投保一份长期护理保险, 不仅老年人自理能力弱问题得到解决, 而且得到补偿减少护理开支。其次,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死亡率也不断下降, 老年人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 如果只靠养老金解决养老问题那么导致的结果便是养老金缺口, 这将使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 同时对于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 久而久之国家为解决这种现象将延迟退休年龄,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节约社会成本,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其中, 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通过前面的论述, 我们了解到了长期护理保险的意义所在, 我国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我们要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取其精华, 根据我国的制度和国情稳步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予以支持, 宣传鼓励人民群众购买长期护理保险, 根据被保险人的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率, 尽量降低被保险人的年龄限制, 因为年纪越大, 越需要被照料, 投保护理保险愈加必要, 而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变大, 所以国家应予以税收支持来引导保险公司经营长期护理保险。 ( 2) 开发具有营业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 以保户为核心, 创立符合客户特点, 又可以使自己盈利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保险产品, 实现双赢。因为人们的保险观念不是非常强烈, 因此保险经纪人, 保险代理人的作用不容忽视, 加强对他们的培训, 宣传长期护理保险, 减轻年轻人以及社会的压力。 ( 3) 人才引入, 人才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展不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更加需要懂得医疗, 护理, 费率等保险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全方面人才。据2016 年3 月中证网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戴皓建议抓好顶层设计, 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号召全民参保。因此在我看来, 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荆涛.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2]厉英, 张静.国外护理保险现状对我国护理保险发展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4.
[3]朱铭来;贾清显.关于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思考[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 (CCISSR) 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个人职业长期发展计划 篇5
职业的规划可以让你更有方向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职业长期发展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个人职业长期发展计划一
前言: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同样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并结合自己三年系统而专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计算机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习经验,结合未来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未来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一直就对物流行业感兴趣的我,有几天在顺丰做兼职的工作经验 ,拥有独立客户交流经验。本人注重自我总结梳理,要求进步,渴望挑战;以开拓之志,务进取之实,工作积极,通过对公司的了解和领导安排,我认为自己适合公司的仓管职务,加上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配合公司的培养,一定可以胜任工作安排。具体规划如下:
1、未来五年生活规划
①学历、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层次,将专业技能熟练运用到专业实践,全面熟悉仓储管理,快件配送和运输等相关环节。
②个人发展:在这五年里,结合工作需要,以公司的网站为平台,学习网络商务,网络管理技术和宣传渠道,主动融入市场推广平台,并具备发展商机的敏锐嗅觉。
③生活、兴趣:与客户交流,坚持每天认识一个新客户,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坚持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为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④业务素质:两年内学好英语,不断向高素质人才层次迈进.;三年内能独立处事;五年里争取将顺丰推向更广的市场,形成大规模,带来高效益。
2、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①熟悉适应(1年):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管理者的安排分工,迅速熟悉并适应自己的工作,用平静的心态迎接工作的挑战,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赐予,用进取的心勇攀专业的高峰;认真研读公司文化,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并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密切结合,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大力普及自己的城市文化水平.通过一年时间,我必须要成为公司的得力干将,对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相当熟悉和精确。
②融入开拓(2年):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财富,怀着紧迫的使命感,以孜孜不倦的敬业态度把自己和公司融为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益,为公司创造业绩,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开拓进取,屹立同行之林;在作好本分工作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注重知识修养.成为公司出色的员工。
③攀登晋升(2年):细节决定一切,有了宏观的工作效益和技能,还要注重细节素质的适时培养:服务高于一切,有了一定的工作岗位和高度,更要以服务带来公司的品牌价值。在这两年里,我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无障碍的英语交流,仓管工作得心应手。
3、未来五年的事业规划
①自我定位:按照现代管理学的四类人才分类,我认为自己是“一”字形人才,主要特点是知识面广,缺点是专业技能有所欠缺。为此,我应该坚信“勤能补拙”,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迅速掌握专业技能,并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使自我定位提升档次。
②价值实现:积极争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按照公司的宏观发展规划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相结合,努力胜任自己的工作,善于运用公司提供的职场条件,把公司业绩,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用战略的眼光阶段性的为自己估价,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差距和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③事业修养:诚信是金,从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要按照诚信的原则办事;注意人脉积累,成功,除了自己的奋斗外,离不开外人的帮助;善于取经,虚心向上司和同事以及客户求教,分享别人成功的经验;实践出真知,把自己的工作始终放进市场的海洋中,让上司以动态的眼光及时评价自己,请朋友适时指出自己的不足。
④五年前瞻:五年下来,我会在顺丰的培养下,和公司荣辱与共,一同成长,成为一名熟谙同行发展趋势和相关操作领域业务,熟练和各客服和谐沟通,为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坚定的信念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同时在负责的相关工作中做出大家认可的业绩,并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责任的优秀之人。
结束语:
有人说:人想干一番事业必须有三性:1.狼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就是对自己狠点,不能太随自己;2.猪性,即贪心,把一切知识具为己有,占有欲强;
3.牛性,即韧性,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的。我决不会将自己的事业停留在单单基本的水准上,我还有更高的要求,来完善自己的人生,给自己添加更多的乐趣。对于自己的将来,我还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技术来打造自己独特的风格。
个人职业长期发展计划二
一、自我认知
1.职业兴趣:服务型,希望日后能在旅游服务方面工作。
2.职业能力: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始终积极向上,幽默乐观、吃苦耐劳的天性适合从事第三产业。
3.个人特质:喜欢相对自由、灵活的职业;做事细心主动;生活和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热情、勇敢;乐意终生学习。
4.职业价值观:基于个人学历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首先考虑起点要求不高,但发展空间大的职业。并且对所选择的职业要有能从中不断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最主要的,是将来能给父母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在某些时候会优先考虑家人的意愿。
5.胜任能力:
1)能力优势:积极向上的心态,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我擅长的地方我努力进取,不擅长的地方,我调整心态虚心求教。对生活总是抱着最大的热情,是一个计划性较强的人,并且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
2)能力劣势: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欠缺,有时做事方式欠考虑;控制欲较强,有时会忽略他人想法;记性差,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差。
自我分析小结:
有明确职业兴趣及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能力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势,优势条件我会继续保持,针对弱势我会在生活中慢慢改变,在生活的细节上作出努力。比如多听取他人建议、多看名著杂志、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
二、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家中成员较多,经济压力相对比较大,但父母非常勤劳顾家,所以家中气氛和睦,轻松快乐的氛围使得我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人。父母相对于同龄人更加辛苦,所以我很心疼他们,目前我人生中最大的奋斗动力就是我的家人。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只是一个专科院校,但是校内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就业率与本科院校相比也毫不逊色,总的来说,学校提供的条件十分优越。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但现在社会对专业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和社会开展的人才招聘活动也越来越大型、健全,我们每个求职者应该从自身出发,学好技能。
4.职业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是一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专业,发展还不成熟,人才需求的缺口还很大。
5.行业环境分析:
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成为职业发展前景中最为广阔的行业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经济政策也在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进。
五:结论
1)职业目标:
我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最终开一家旅游项目公司。
2)职业的发展路径: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到旅行社实习-到大型旅游公司工作-创业
三、计划与途径:
1.大学期间:20xx-20xx
1)大一积极参与各个师团组织以及学校开展的活动,拓展人脉圈和增强交际能力。
2)大二考取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学好专业知识,争取拿到奖学金。
3)大三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努力成为长沙国际旅行社的实习生,学习旅游营销的相关知识。
4)业余时间多看书,熟悉我生活的和周边的城市,了解周边旅游景点。
5)假期实习(和本人专业相符合的)积累社会经验.2.大学毕业的五年:20xx-20xx
1)回到四川,先进入一些小规模的旅游公司,积累经验(大概一年)。
2)向四川中青旅集团投简历,并尽最大努力成为其中一员。
3)在工作中积极表现,争取晋升机会,努力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学习管理知识。
4)到各个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
3.长期计划:
1)在努力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长各方面见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2)拓展人脉圈,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享受友谊。
3)坚持锻炼身体。
4)工作相对稳定以后,抽时间多陪父母,带他们去旅游。
财政赤字,影响经济长期增长 篇6
在金融系统的改革里,这里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监管方面的思路,另外一种是结构方面的思路。
我认为有些人是过度地追求了监管,另外有些人认为金融市场有些缺陷或有他们的参与者、有些限制,比如在房子定价方面。事实上对于政府来说,是有需要监管系统的风险的,我同时也认为政府应该是监管系统的风险,我们需要有新的机构,来监管这些市场。比如房价涨到疯狂的地步或者家庭或者银行资产负债表已经到了非常不平衡的地步了,我不会相信美联储,美联储有其他的责任。
从这方面来说,政府是否只需要监管金融机构来检测是否有欺诈的现象发生?是否这样政府就足够了?比如是T模型的政府结构。政府这样并不是足够的,政府必须知道市场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政府应该提供指引,然后在市场变得疯狂的时候,能够把市场纠正过来。
现在讲一下在全球金融市场方面的监管。比如说在汇率方面,固定或者灵活的汇率机制,现在仍然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我同意固定汇率对于中国来说是服务得非常好的,对于中国来说以前是非常奏效的,我们也非常感谢中国灵活的机制,能够允许人民币相对美元,进行一定的升值,这是中国政府在几年之前做出的决定。从理论上来说,在汇率方面也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合作,有更加多的合作,这也是非常好的。中美双方应该有很好的谈判,这样的话才能使中美双方情况更加好,而并不是中美双方不应该互相沟通了。
另外,在财政方面,假如说中美双方具有建设性的关于财政方面的论坛,不只是中美,还有美国和德国,在财政赤字方面,可以就这方面进行很多的讨论。我们也认为更加多的协作和讨论,能够使中美双方和德国等等都能够促进全球经济走向正轨。问题是如果对这些主题不了解,不清楚的话,就会造成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我是每天都会努力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来试图对这些方面都理解。
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错,他们认为所有的政府都增长政府的赤字,美国政府这个观点是非常错的,这是非常疯狂的。是的,很多国家都增加了政府赤字,现在变成了"金融海啸"了,很多国家承担了很多政府赤字和债务,因此不可避免的是这次金融海啸对全球在未来几年的利率都有影响,而且利率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增高。并不是由于全球各国政府财政赤字所产生的,而是那些富有的人或者一些家庭或者是金融机构,他们不得不承担政府赤字的这些影响和结果。结果是他们要承担影响,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层面各国的合作就需要多边的协议,来慢慢减低政府的赤字。
长期“闷经济”僵局至今无解 篇7
台湾陷入“闷经济”困境
所谓“闷经济”,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2008年马英九当局执政后, 台湾经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 2008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73%, 2009年更是出现1.81%的衰退。2010年随着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 台湾经济也出现一定的V型反弹, 大幅增长10.76%, 增幅为近21年来新高, 但这一复苏势头并不稳固, 就业、实质薪资等多项民生经济指标未有明显改善, 马英九当局经济改革成效也远不如预期, 经济增长日渐乏力。
2011年, 在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冲击下, 台湾经济增速日趋放缓, 全年实现约4.07%的增长。2012年在大陆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下, 台湾经济更呈现“内外皆冷”, 经济形势堪比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连续9次下调全年经济增长率预估值, 由最初的4%以上逐渐下修至1%左右, 最终仅实现约1.48%的增长。
2013年开年, 岛内一度弥漫着十分乐观的气氛, “主计总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3.59%, 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经济研究院等智库也预计在3%以上, 台湾“经建会”甚至提出经济发展将出现“黄金交叉” (GDP增长4%以上、失业率4%以下) 的期待。然而实际情况给其浇了一盆冷水。自年初以来, 台湾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市场不景气的新闻持续占据各大媒体主要版面, 经济增长率“保4”、“保3”的目标相继落空, “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 皆表现不佳, 全年累计出口同比仅增0.7%, 其中有4个月出现负增长, 一个月零增长。
在制造业方面, 除半导体等少数产业表现较为优异外, 机械、石化、光电与电子等产业均表现不佳, 代表性企业不是亏损就是盈利下降。服务领域各行业表现差异较大, 外贸、商业、房地产等行业表现不如预期, 除与两岸经贸因素相关的金融、旅游与航空运输等少数产业有较佳表现外, 整体产业表现欠佳;在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实际民间投资增长有限, 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 产业无法顺利升级, 最终也没能保住下修的2%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不仅远低于大陆经济增长, 而且也低于韩国、香港、新加坡与日本的经济增长率, 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居于末端。
台当局“行政院长”江宜桦坦承, 台湾经济很“闷”。
“主计总处”都坦承, 台湾的GDP、出口贸易额已连续3年低于全球平均GDP增长率、贸易增长率, 为历年罕见。
台湾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 (IEK) 也发出同样警讯, 根据最新报告, 近年台湾的经济表现出现与国际走势背离的现象, 以2013年为例, 随着欧盟、美、日经济逐渐摆脱阴霾, 全球景气温和复苏, 但台湾却未同步好转。这种现象以前从未出现过。
甚至与大陆也出现背离。2013年大陆经济增长率7.7%, 出进口增长分别为7.9%和7.3%, 然而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率只有1.5%。
背离现象显示台湾产业竞争力出了大问题。反映在代表竞争力指标的附加价值率, 也是大幅下降。根据“主计总处”资料显示, 台湾的产业附加价值率从1991年的42.37%降到2011年的36.27%;制造业萎缩更多, 从32.56%下滑至24.26%。
马英九当局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效果有限, 岛内经济改革面临强大阻力。
竞争力衰退导致企业获利受影响。根据台湾“金管会”的资料显示, 岛内上市公司2011年较2010年的税前纯益衰退32.43% (5316亿元) (新台币, 下同) , 2012年又比2011年减少4.04% (484亿元) 。而中华征信所调查的2012年台湾百大集团的获利也仅有7892亿元, 较2011年减少25%, 且连续两年负增长。
二是台湾主要民生经济指标未有明显改善。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后台湾经济一度出现大幅反弹, 但一些攸关台湾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经济指标改善有限, 致使岛内民众普遍“无感”;民众实际薪资停滞不前, 扣除价格等因素后退回至14年前的水平, 家庭与个人可支配所得接近负增长, 导致民众消费意愿偏低, 同时岛内股市交易萎缩, 使民众的“财富效应”减弱而减少开支, 造成内需不振, 成为台湾经济低迷的最大“元凶”, 而“毒淀粉”、“香精面包”、“黑心油”等连环爆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也影响民众的消费意愿。
台湾失业率长期维持在4%以上, 在“亚洲四小龙”中最高, 且岛内结构性失业严重, 20至24岁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4%左右, 是平均失业率的3倍多, 大学及其以上学历者失业率为5.25%。2013年台湾平均薪资约48, 651元 (新台币, 下同) , 但扣除物价等因素后的实质薪资仅为47, 557元, 退回至16年前的水平。台湾许多毕业大学生长期陷入“22K” (即2.2万元, 约合4500余元人民币) 的低收入水平, 在“亚洲四小龙”中表现最差。
海外台商看似是台湾经济力的延伸, 其实对台湾的GDP、就业市场帮助有限。海外的产值必须扣掉当地成本后, 才能算进GDP。而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比例逐渐增高, 更从1999年的12.24%增至2013年的51.49%, 代表有一半以上工作机会不在台湾岛内。
三是马英九当局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效果有限, 且经济改革面临强大阻力。台当局为应对经济下滑, 出台了“经济景气因应方案”、“经济动能推升方案”等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措施, 虽对稳定岛内经济形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岛内经济颓势。同时, 马英九以2011年出台的“黄金十年”愿景规划为蓝本, 先后推动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 如实施“油电双涨”、开征“证所税”、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加快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 打造“自由经济岛”, 实行新的刺激景气方案, 从扩大消费支出、提振投资、激励创新产业等方面加大刺激力度, 推动能源、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改革等政策, 但由于其推动手法较为粗糙, 时机也不太成熟, 因而遭到了岛内民众的激烈反弹, 不仅造成对马英九施政满意度直线下滑 (目前只有9%) , 也使其改革成效大打折扣。
更为可怕的是, 根据岛内部分学者的分析判断, 台湾的“闷经济”正在呈现长期性。如台湾《经济日报》去年12月30日的社论指出:“台湾地区经济正陷入新一波危机, 而且有长期化趋势。”
凸显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
当前台湾陷入“闷经济”困境, 从表面上看是全球经济形势不佳, 特别是欧美外需萎缩直接冲击的后果, 但更深层次意义上则是岛内近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产业与需求结构正面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与产业结构深刻变革的严重挑战。
首先, 台湾“浅碟型”的经济特点决定着其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台湾属于典型海岛型经济体, 出口占台湾GDP的近70%, 使台湾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出口。在台湾出口结构中, 尽管大陆、东盟等占台湾对外出口比重高达60%, 但事实上台湾对这些亚洲新兴经济体贸易大多属于加工贸易, 欧美仍是台湾主要的最终出口市场。当前, 全球已经步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世界需求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欧美需求持续疲软, 大陆等亚洲新兴经济体日益成为全球需求的重要力量, 但短期内也很难支撑全球需求的恢复发展。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 全球经济形势诡异多变, 欧盟国家深陷经济低迷困境, 严重影响台湾对其出口;日本在“安倍经济学”政策的指导下, 大幅贬值日元, 对台湾出口市场产生竞争影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基础仍不太稳固;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但也面临增速减缓及资产泡沫风险, 短期内很难支撑全球需求的恢复发展。在此背景下, 台湾未来出口拓展空间有限, 岛内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
台湾“经建会主委”管中闵认为, 要让台湾经济“不闷”, 就要让厂商的经营环境变好, 让劳工有更多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资。
其次,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将对台湾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当前, 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 推动制造业回流, 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推动出口;另一方面以大陆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也积极拓展内需市场, 扭转出口过度依赖欧美的局面, 同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力图抢占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总体看, 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搞金融、中国搞制造”的产业分工格局将逐步调整, 世界产业结构将步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 岛内产业将面对欧美及大陆等更多的竞争, 一些原有的优势产业如面板、半导体等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利润率不断下滑的困境, 导致台湾企业获利率微利化, 对岛内民众就业、薪资增长及台湾整体竞争力均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 岛内企业经营形态也愈发难以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台湾企业主要为欧美大厂代工, 缺乏自有品牌与通路。这种以代工为主的企业经营模式虽曾对岛内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这种浅根基的经营模式极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且面临着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挑战。2012年欧美需求萎缩使岛内诸多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作为台湾最大竞争对手的韩国企业, 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 近些年来通过垂直整合, 积极发展品牌与创建渠道, 有效抵御了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 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台湾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正如江宜桦所称的那样, “闷经济”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经济转型升级困难, 若未来台湾产业仍不能转型创新, 继续延续过去生产模式, 将会被自己以前看不起的国家和地区赶上。
学运代表与台当局“行政院长”江宜桦进行辩论。
最后, 台湾企业生产模式对岛内就业、薪资等民生经济指标带动效果并不明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岛内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台湾企业基于寻求更低成本的考虑开始加大对海外投资, 特别是90年代后对大陆投资迅速增长, 使得过去形成的“日本进口—台湾生产—出口欧美”的三角贸易分工关系逐渐演化为“日本进口—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欧美”的四角贸易分工网络。这导致台湾企业海外生产比重直线升高。据台湾“经济部”统计, 目前岛内企业海外生产比重已超过50%, 其中资讯产品的海外生产比重超过80%。这种以海外生产为主的模式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但岛内企业订单增多并未同步惠及岛内民众的就业及薪资。
此外, 岛内政治斗争对台湾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岛内政治多元化的逐渐发展, 特别是“台独”势力的兴起, 使台湾经济受到越来越多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一些基于台湾整体经济利益考虑的经济决策也常被扭曲。如2012年马英九当局为应对岛内经济不景气出台多项政策, 但民进党为谋求自身政治利益, 不仅未扮演在野党应有的提供经济施政建议的角色, 反而借机发起所谓“倒阁”提案, 给马当局经济施政带来很大的困扰。在蓝绿二元对立的体制下, 未来岛内政治斗争很难停息, 台湾经济恐将遭受更大的伤害。
事实上, 台湾经济面临的都是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台当局历年来曾推出了不少方案, 像是前“行政院长”陈冲提出的“经济动能推升方案”就是针对这些问题, 但始终方案归方案, 策略归策略, 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关键就在于台当局决心不够, 执行力有待加强, 而民众则是信心不够, 只想得到利益而不愿意付出代价。
服贸协议通不过, “闷经济”僵局至今无解
如何破解“闷经济”, 江宜桦强调, 台湾内外挑战始终不断, 经济一直处于困境无法突破。他认为, 面对困境, 当局处理问题时, 不是靠亮丽口号, 而是要以坚定理念及钢铁般的意志, 解决沉疴, 脱胎换骨。
“经建会主委”管中闵也认为, 要让台湾经济“不闷”, 就要让厂商的经营环境变好、生意更容易经营, 且成本不持续垫高, 并让劳工有更多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资。
“经济部长”张家祝则强调, 有信心能让经济“解闷”, 对内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对外必须积极开放, 绝不能被边缘化, 必须加快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步伐。
岛内企业大佬也纷纷建议台当局积极争取台商返台投资、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消费、加速松绑各项财经法规等;学者则建言当局应该回归市场经济本质、解除管制、增强行政效能。
2013年5月, 台湾行政部门推出13项破解“闷经济”、刺激消费、提振投资, 进而活跃经济景气的措施, 包括扩大消费支出、提振岛内投资、激励创新创业、修正证所税等4个方面。其中在扩大消费支出方面, 提出补助购买节能家用器具、高效率马达示范推广补助计划、增加补助公共运输车辆汰旧换新、吸引外地旅客提升观光消费等措施;在提振岛内投资部分, 有引进寿险业资金积极参与公共建设投资、加强地方重大投资、加速年度采购计划执行、加速环评及土地变更流程等措施。
然而措施宣布后, 在整体上效果不彰, 如同台湾股市一般, 虽然“盘中一度受到激励, 但随后震荡整理, 维持平盘之上”。
例如在加快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启动台湾经济新一波自由化进程方面, 尽管马英九当局正式出台了示范区规划方案, 但方案最终版本较原先的规划已大幅缩水, 仅升级现有的6个自由贸易港区, 开放幅度不大, 因而对台湾经济影响有限。
特别是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 尽管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但由于民进党的杯葛及其它各种原因, 至今仍无法在“立法院”通过审议并实施, 也无法与大陆签署货物贸易协议, 善用大陆内需市场, 扩大两岸和平与经济合作红利, 并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与开放, 促进台湾经济由效率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 导致台湾经济转型不能像其它地区经济一样充分利用大陆的经济发展机会, 无法进入大陆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最有潜力的广阔市场, 致使台湾外需持续萎缩。
尽管马英九当局极力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建设, 但开放幅度不大, 对台湾经济影响有限。
台湾业界普遍认为, 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这些措施难以提振景气, 对股市拉抬作用也有限。如瑞展产经董事长陈忠瑞就直言, 这13项措施是“旧酒装新瓶”。华南投顾董事长储祥生也说, 经济问题牵涉到产业结构, 台湾经济还是和外在环境有关, 不管推出什么措施, 对经济体提升空间都是有限的。
许多岛内外专家学者都一针见血地指出, 台湾经济要“解闷”, 需要马英九当局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与开放, 加快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步伐, 依托ECFA与大陆展开全面、深入地经济合作, 才能打破台湾近年来经济创新不足、保守有余的僵局, 破除台湾经济沉闷, 为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注入新动力, 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首先, 依托ECFA加快两岸经济合作, 扩大两岸经济合作红利。ECFA的签署为两岸深化经济合作提供了制度化与机制化的平台, 也为岛内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台湾应紧紧依托ECFA, 调整过去“只要不给, 多要不给”的单边主义心态, 大开大阖地推动实施更积极的大陆经贸政策, 加快ECFA后续谈判, 特别是充分利用两岸在“经合会”下设立产业合作小组的有利条件, 持续推动两岸产业深化合作, 促进两岸产业链的整合。在产业选择上, 应考虑岛内民众的利益需求, 大力发展对岛内民生有积极影响的产业, 推动重大项目在岛内开工建设, 扩大两岸经济合作的外溢效果。
其次,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 以代工为主的台湾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与韩国企业的竞争中也居于不利地位。岛内企业应逐步调整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方式, 学习韩国发展品牌与流通渠道, 而其关键在于利用大陆市场。当前, 大陆已经全面启动“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建设,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大陆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据多家研究机构预测, 2020年后大陆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这无疑给岛内企业依托大陆市场、发展品牌与流通渠道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马当局应充分利用大陆内需市场, 废除种种自我设限的大陆经贸政策, 并积极推动与大陆展开深度合作, 在全球确立两岸共同标准、技术与品牌, 使台湾真正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经济体。
再次, 积极与大陆经济合作发展品牌、销售渠道及核心技术, 促进台湾经济由效率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方向升级。从目前形势看, 短期内全球经济难以从根本上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不少经济学家均指出, 未来全球经济疲软很可能将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 台湾企业这种主要从欧美大厂接单的代工生产方式将面临外部订单不足等严峻挑战。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 台湾早就是亚洲区域经济体之中对外服务业贸易赤字最大地区, 服务业的升级与深入国际化是台湾经济转型进步的首要驱动程序, 因此可以说, 两岸服贸协议是台湾扭转“闷经济”困顿的及时解方。在软件、移动革命的时代, 文化、服务就是其关键元素, 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乃至游戏、文创产业都大大的受其影响。台湾只有2300万人的市场, 以服务业而言更是“浅碟”市场, 只有大市场才能孵化出大公司。台湾应该掌握服贸协议让台湾进军大陆的机会。大陆市场规模远大于台湾, 对于台湾服务业来说是个大机会。除了上述产业受影响, 服贸协议涉及的金融、环保、物流与运输, 也是台湾受惠产业。
服贸协议的实施, 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产业的融合与互补。
服贸协议的实施, 可以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产业的融合与互补, 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者的全球竞争力:在台湾一方, 2012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约达72%, 就业人口比重, 也长期维持于将近60%, 是台湾经济成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一方, 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 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大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使得服务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对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已近70%的台湾而言, 有了服贸协议, 台商进军大陆内需市场更将如虎添翼, 不啻将是台湾重启岛内门户, 迎向区域市场, 参与全球自由大市场竞争的一个重大转折行动契机。
就经济全球化自由开放社会观照, 今天服贸协议受到严重的延宕与停摆, 最可能因此会让台湾更加无法有效挣脱“自捆自囿”的市场关门枷锁, 无法松绑“自阂自窒”的经济活力禁锢机制, 无法使自己既有的潜在社会能量得到有效释放发挥, 成就为足以振作台湾本身经济多元实力, 展开对外优势竞争的创新机遇。
促进国有林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对策 篇8
一、我省国有林场面临的发展困境
1.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严重受阻。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 受国家投资政策限制, 国有林场没有建设必要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或建设标准太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林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纳入不到政府的建设规划中去,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继续增加。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职工生活生产艰辛, 严重影响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资源开发和兴办产业。
2.人员结构失衡, 发展缺乏后劲。
国有林场大多地处边远地区, 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加之工资、保险等无力完全落实, 造成现有人才留不住, 外部人才不愿来, 林场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等问题十分突出。
3.管理体制不顺, 林场权益受损。
长期以来, 我省国有林场虽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 但既未享受到全额财政支持, 又无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 大多数林场属于“自收自支”。与其当前应有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任务相去甚远, 带来公共森林资源在法律规定上的产权明晰与实际使用中的产权模糊的不对称性, 使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常处于一种任人攫取的尴尬境地。突出表现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得不到应有尊重和保护, 政府随意征占、调拨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以发展大旅游为名剥夺或转移林场旅游风景资源开发权而不给予合理补偿。
4.投入严重不足, 经营管护受挫。
在经营机制上, 由于缺乏稳定、长期的投入机制, 森林抚育经营和管护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一些国有林场林木生长率低和可采森林资源减少的局面。
二、对我省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以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 以有利于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有利于国有林场综合实力增强, 有利于职工收入增加为出发点, 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 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 以林为主, 合理开发, 综合经营, 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 实行分类经营, 分类管理, 多业并举, 通过改革理顺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完善政策配套, 为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创建新平台, 尽快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并体现国有林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国有林场经济新格局, 充分发挥我区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实施分类经营, 落实分级管理。
根据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定位和生产经营目的, 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和混合经营型三类, 实施分类经营、分级管理。将主要以发挥生态效益, 以培育和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的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将位于平原地区从事商品林生产和其他产业经营的林场界定为商品经营型林场;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的以培育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界定为混合经营型林场。生态公益型林场为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 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编制, 所需人员经费、机构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即为全额事业单位;混合经营型林场为生产性事业单位, 所需人员经费、机构经费差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商品经营型林场为生产性事业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2.积极推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放活国有森林经营权。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积极推行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 并以此促进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国有林场所拥有的各种森林资源, 包括林木资源、林地资源、林中间隙地、林下资源以及荒山荒地等都可以作为林权改革的对象。国有林产权改革必须做到:有利于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提高生态效益,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 有利于增加国有林场的收入和壮大国有林场的经济实力, 有利于缓解林场内部各种矛盾。国有林权改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理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要通过对所有权的明晰来放活经营权。国有林场可以对内对外发包和租赁各类森林资源。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合理流转林地使用权和其它闲置资源。鼓励国有林场以森林资源资产为资本控股、参股, 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外商等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鼓励国有林场与乡村、林农发展联营和股份合作造林。
3.争取政策扶持, 为国有林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全面地推进改革和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 只依靠国有林场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积极地争取政府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上的扶持。在国有林场的建设中, 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有:有关国有林场机构改革、人员配置和富余人员分流的政策;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有关国有林权改革措施;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林业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等等。只有得到相关的政策扶持, 并通过自身积极的努力, 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4.立足自身优势, 积极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链条。
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国有林场最大的优势, 在保证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兴办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等特色产业, 特别是我省国有林场控制面积较大, 有大面积的天然林, 具有独特的森林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是优良的休闲避暑胜地。加强旅游接待能力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以此促进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可以为国有林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链条,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5.增加资金投入, 强化补助补偿。
着眼中长期发展短期薪酬宜看淡 篇9
对于一般劳动者而言, 其薪酬水平主要由其人力资本 (教育、培训与干中学等) 水平、所处的地区、行业与企业等因素决定。同等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者由于其所处的地区、行业与企业不同, 其薪酬也会有较大的不同。对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者而言, 由于其教育水平并不能完全与人力资本水平等同, 除非个人有很好的能力、特别的关系与良好的运气, 否则很难找到薪酬较高的工作。对一般高校毕业生而言, 其薪酬水平不会太高, 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薪酬水平更不会太高。
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总量就业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 使得部分单位有意压低高校毕业生的薪酬。虽然规范的单位不会有意压低高校毕业生的薪酬, 但不排除相当部分的单位有意压低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在就业困难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迫于无奈也将会因急于找到工作而接受较低的工资, 这也是导致薪酬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薪酬下降或增长缓慢亦成普遍趋势, 广东省等地允许工资指导线下降即是突出表现。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薪酬状况总体不佳的宏观背景下, 较难获取较高的薪酬水平。
对于能力超出一般的高校毕业生而言, 虽然其初始薪酬水平未必一定高于其他毕业生, 而在其整个人生职业进程中将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 能力作为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内容, 收入水平与能力水平一般呈正关系。不同专业间与收入的相关水平并不显著, 薪酬水平与专业间并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专业与薪酬的关系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 但并不足以使某种专业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据调查, 2009年本科毕业生的预期薪酬略低于去年, 期望3000元以下阶段的人数小幅上升, 超过70%的本科生期望薪酬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 而硕士毕业生的预期下降更为明显。根据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的调查, 从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薪资来看, 截止2009年8月25日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薪资为本科2141元, 而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133元, 虽然2009届与2008届相比并未下降, 但与2007届大学毕业生相比薪酬水平有明显下降。在总体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不高的背景下,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到了工资与福利水平较高的单位, 但这些毕业生毕竟是少数, 不能作为常态。对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而言, 必须面对初始薪酬水平较低的现实。
总的来讲, 当前一般的高校毕业生难以获得较高的薪酬水平。随着教育的扩张接受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 接受同样的高等教育其薪酬有所下降。当然从学历差异看, 博士研究生工资应高于硕士研究生的薪酬水平, 硕士研究生的薪酬水平应高于本科生的薪酬水平, 但实际水平并非总是如此, 毕竟薪酬与所处的地区、行业、企业与具体职位有紧密联系。在近年来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 薪酬水平下降也是正常之举。而且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并不完全等同, 随着工作资历的上升过程中培训与在干中学等途径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内容, 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薪酬较低是正常情况。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找到工作远比薪酬更为重要。初入职场薪酬水平较低也是正常, 对此高校毕业生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中长远着眼把找到更有发展空间更有利于自身人力资本积累的职业作为寻找工作的首选因素, 薪酬水平是次要的。
要认识到薪酬水平本身的高低与购买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虽然大中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更有吸引力, 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城市以及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就业, 虽然这些地方薪酬水平较大中城市较低, 但由于这些地方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得其实际购买力并不低。因此, 并不能完全以薪酬水平来衡量实际收入, 要结合地区消费水平来实际考量。
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将适当提高。对高校毕业生而言, 到薪酬水平较低的岗位工作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自身缺乏持续向上的动力与能力。无论初始薪酬如何, 决不能失去自我向上的努力与动力, 一定要制定适合自身的中长远发展规划, 百折不挠, 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提升自我人力资本水平, 时刻准备到更为重要的岗位和企业工作, 在这种不断转换职业岗位的同时, 薪酬水平肯定将有持续的提升。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正当其时 篇10
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起步较晚, 从2006年6月人保健康推出的“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起, 至今才4年多时间。但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客观现实, 国家医疗保险保障制度的全面推进, 这一险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然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对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上讲的长期护理, 是指个体由于意外伤害、疾病或衰弱导致身体或精神受损而致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 需要他人在医疗、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中给予广泛帮助的活动。长期护理可针对任何年龄的人, 如年轻的残障人员, 因事故受伤或疾病治愈的人们需要康复照料等。但通常指的是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实施长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由于病理性衰老, 或由于正常衰老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提供给体力上和精神上不能独立照料自身的人们以广泛的医疗和非医疗服务。这一服务囊括了这些人群不同健康层次需求的从日常生活活动的帮助、护理照料以及专业的护理服务。家庭健康照料、成人日托照料、疾病康复照料、临终关怀照料等都属于长期护理的范畴。
有长期护理的客观需求, 就产生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行为。这种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 生活无法自理, 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 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长期护理通常周期较长, 一般可长达半年、数年甚至终身。其重点在于尽最大可能长久地维持和增进患者的身体机能。长期护理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当人们发生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护理需求时, 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帮助被保险人获得必需的护理关怀, 提高其生存质量。
我国人口自20世纪70年代后朝老龄化方向发展。据有关研究预计, 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人。这一人口规模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尚欠发达, 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还未普遍富裕的情况下快速进入老龄化的, 如此巨大数量的老龄人口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技术的进步, 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等,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一方面人的预期寿命增长, 另一方面人类主要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老龄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大, 慢性病患者的增加, 无疑大大提高了对长期护理的需求。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 这又是眼下的现实。据国内一家对生命关怀进行研究的机构调查, 全国仅有不到50家晚期病人安养院, 仅有不到200家设在各类医院的临终关怀机构。这种现实甚至使一些老年人和中年人陷入“护理危机”担忧。改变这一现状, 是国家和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迫切和不能回避。
我国在老人和慢性病人的护理上传统都是由家庭来承担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 家庭结构由原来的传统联合家庭向直系家庭继而再向核心家庭演变。所谓的“四二二”、“四二一”、“空巢”家庭大量出现, 传统的家庭护理功能逐渐削弱。同时这种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的成本较高, 效益较低, 将未来稀缺的人力资源困于家庭护理,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社会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这是各国在解决社会医疗保障问题中的普遍选择。以社会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是一个在政府主导下的主体多元、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整体, 以其不同层次的、多样的方式提供护理保障的服务体系。而商业保险公司以其举办的护理保险业务, 以及未来可以涉足的医疗、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当前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良好机遇
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提速带来的基本需求已如前述。从保险市场开发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机遇。
首先, 国家对关系民生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度重视, 也开始将老年护理问题纳入制度建设的构建设想之中。从重视的意义上讲, 各级政府在制度建设中必然对作为重要补充的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足够重视, 对医疗、护理类的保险给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个别发达地区的政府已经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商议合作办理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就是明证。然而, 由于国家财力以及地区间的不平衡等因素,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是一个相对较为长期的过程。目前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还只是定位在满足基本的医疗保险上, 无论从群体的覆盖面还是保险项目的覆盖面都还不是最大。其中老年护理费用就尚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之外。尽管目前某些地方也实施了由政府部门给以老年人护理一定的补贴, 但这并非是一个可以长期实行的根本办法。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补充社会保障的空缺, 这无疑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乐见。
其次, 如果前面所讲到的更多的是理论需求的话, 那么通过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长期护理保险有着广泛的现实需求和开发前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得到上门的护理服务, 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一些地区的调查数据表明:已经接受服务的人数仅仅占了希望得到服务人数的13%, 可见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缺口巨大。调查还表明, 由于国家人口政策和目前家庭结构的现实状况, 以及高龄老人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比例较高, 中、青年人对其步入老年时的经济状况、养老护理的需求预期也呈上升状况。此外, 人们对医疗护理费用上涨趋势的普遍顾虑, 在收入逐步提高有相应支付能力的现实情况下, 及早考虑参加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也就成为不少人的必然选择。
第三, 长期护理保险市场主体各方都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 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在开拓老年长期护理市场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先后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如“太平盛世附加老年护理费保险”、“安安长期护理健康保险”、“中意附加老年重大疾病长期护理健康保险”等。但这些险种基本上都是作为其他人身险的附加险而出现的, 其运作方式与养老性保险大同小异, 和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保险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有寿险公司推出的“康宁长期看护健康保险”, 只是为被保险人发生的护理费用提供经济补偿, 并不能为被保险人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从根本上说, 还并没有真正地为客户及客户家属解决后顾之忧。因此,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距离成熟的市场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广泛的市场需求, 各公司无论在经营理念、产品设计、业务管理、技术服务、人员培养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更大更多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 这种局面同时也给公司提供了抢占先机, 开拓市场, 做出成效的机遇。
第四, 前文所述, 侧重于长期护理保险中以护理费用报销和护理实物提供为保障方式的保险业务。而国外经验表明, 建立完善的护理服务供给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年护理问题的最佳出路。护理服务供给体系, 是以政府为主导, 医疗机构、专职护理机构、养老托老机构、保险公司、居民社区、家庭等共同参与, 相互协作, 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就我国当前而言, 上述这些主体无疑都已存在或开始出现, 但离形成完整体系建立的要求尚需相当时日。作为商业性的健康保险公司, 要抓住机遇, 有所作为, 为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作出贡献, 同时也为自身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
三、开拓进取, 将良好的机遇转化为现实的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养老护理供给体系, 推进养老模式转变, 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人保健康, 要始终明确自己的使命, 积极配合国家在解决老龄群体养老护理, 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 在完成这一使命的进程中, 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竞争力, 赢得市场, 壮大公司实力。
“大有可为不一定就能有所作为”。要认真思考和确立公司在养老护理供给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公司是经营健康险业务的, 设计更为适销对路的产品, 不断拓展市场, 做好长期护理保险, 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 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作为国家构建养老护理供给体系主体之一的健康保险公司, 我们还应该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确立自身的地位, 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包括参与合作或独立举办养老服务机构, 建立专业护理机构, 开办康复医疗机构、安养机构等等, 简言之, 就是在养老护理保障产业开发上早做准备, 迈出步子, 相机投入, 以抢占市场先机。
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业务与养老护理保障产业开发, 对公司而言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的发展目标, 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发展要求。这两个阶段相互联系, 彼此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业务, 既是医疗护理保障产业的组成部分, 又是进一步多方面介入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养老护理保障产业需要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支持, 同时它也为护理保险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现状分析,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养老护理保障产业开发尚处初期, 公司全面进入的时机并未成熟。由此, 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 探索保险与服务结合, 逐步向养老服务延伸, 在开发市场的同时, 加强与市场主体各方的合作, 为全面进入养老护理产业创造条件。
电力:冬奥会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篇11
1、大电网+储能等一体化规范推出。
2、冬奥会申办成功利好风电长期发展。
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承办地,将“低碳奥运”作为申奥的重要理念。低碳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因此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利好风电的长期发展。日前,发改委印发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通过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带动区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应用。(1)规划明确张家口示范区内至2020年风力、光伏和光热发电装机量需分别达到13GW、6GW、1GW,至2030年风力、光伏和光热发电装机量需分别达到20GW、24GW、6GW;(2)示范区内还将开展大容量储能试点,在风电、光电集中开发区开展“风电+储能”、“光电+储能”、“分式+微网+储能”、“大电网+储能”等发储用一体化的储能应用示范;(3)规划还提出智能化输电通道的建设,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提高风电、光电的外输能力,计划至2030年在示范区及周边完成合计超过3000千伏的输变电工程。
长期经济发展 篇12
关键词: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创新,国企改革
根据宏观经济学, 要剖析一种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 我们需要搞清楚三方面的内容, 即宏观总供给的形成、宏观总需求的形成, 以及在宏观总供求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 (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一个国家的宏观总需求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家庭的总需求, 企业的总需求, 政府的总需求和国外的需求。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总供给取决于一国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禀赋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又取决于两方面:宏观方面的经济体制因素 (如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 以及相应的企业效率。由此可见, 无论是在总供给还是在总需求的形成中, 家庭和企业的行为方式在这里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 从总供给角度看, 中国除劳动力要素充足以外, 其他生产要素都比较短缺, 尤其是资本。政府为了快速积累资金, 采取了扭曲价格的办法, 使工业实现利润, 最后把工业利润转化为形成物质资本的积累资金。这一粗放式的政策使中国的生产能力得以在短期内快速扩大。由于价格信号的扭曲, 市场不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计划当局就要求企业按计划生产。这样, 企业不需要追求利润最大, 从长期来讲也不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 因而投资的风险约束概念就从传统体制下企业的经营视野中消失了, 这种企业行为状态的直接后果便是企业“投资饥渴症”的产生。就家庭来讲, 传统体制下家庭的行为选择定位在日常消费品的选择上, 而诸如消费与储蓄的分割、不同金融资产的选择在低工资、消费品短缺的年代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因此, 传统体制下一个国家的总储蓄决策是由政府来作出的, GDP中的储蓄份额一旦确定, 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具有投资强烈冲动的企业之间配置有限的投资资源。
通过对上述传统体制下的总供给、总需求和微观机制三位一体的分析。我们可知:改革开放以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是粗放式增长———短缺———进一步粗放增长, 就是传统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常态。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那就是市场经济的引进及计划经济的逐步退出。在转轨体制的初期, 经济运行的状态是经济扩张冲动———瓶颈制约加紧———通货膨胀———政府暂时的经济调控———宏观经济中瓶颈短缺缓解———新一轮的经济扩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引进, 宏观总供给能力因资源配置和微观效率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加上对外开放, 引进外资, 弥补中国宏观经济中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要素的短缺, 流入的外资和相当充裕的劳动力相结合, 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总供给能力。
然而, 1997年后, 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却进入了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状态, 宏观经济出现总需求约束下的紧缩状态:城市居民消费在耐用消费品饱和后升级出现梗阻, 农村居民由于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难以提高, 宏观总需求中最为重要的居民消费需求出现疲软;传统体制下的重复投资导致某些商品的供给能力过剩;供给能力过剩和需求相对不足致使物价连年下滑, 通货紧缩趋势难以逆转;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一度使中国的出口面临压力等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自动的低迷状态, 宏观决策层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动用持续五年的凯恩斯式的扩张性政策来推动GDP的增长。
进入2002年下半年以来, 中国经济又进入另一个扩张周期, 居民在住房和汽车方面的消费需求增长很快, 民间投资活跃, 银行贷款扩张较为明显。2003年, 2004年和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别是:9.1%、10.1%、9.9%, 2006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10.3%。
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粗放式的增长, 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根据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资本积累、劳动
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的长期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惟一动力。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供给可以看作是无限的, 相对于劳动力来讲, 资本是短缺的。故我国2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驱动型的。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资本积累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因。
(二)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
经济的增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也是改革的结果。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经济微观主体的行为扭曲逐渐得以更正, 经济人逐渐变得理性。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 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则同步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毋容质疑, 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有体制转轨的因素。
(三) 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的20多年, 我国在引进大量外资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 随着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不断增强, 对经济有极大的溢出效应。而这正是“新”经济理论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
(一) 经济增长和资源及环境制约的矛盾。
中国经济增长是粗放式的增长, 是以消耗巨大的资源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增长。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中国不转变这一增长方式, 将来的经济增长势必难以为继。高储蓄, 高投资, 高消耗所支持的高增长, 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 虽然GDP增长很快, 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却落
后于GDP的增长, 导致GDP的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矛盾。
(三) GDP增长很快, 但就业弹性偏低, 跟不上GDP的增长, 构成GDP增长和就业增长的矛盾。
根据袁志刚, 何樟勇 (2004) 的估算, 中国的就业GDP弹性系数仅有0.12。而布兰查德 (2001) 估算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就业GDP弹性系数分别为0.42、0.51、0.32和0.2。可见,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转化为人民经济福利的同步增长。
(四)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 国内储蓄难以转化为有效的投资。
由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稳定, 导致本国居民的储蓄不断增长, 但这些储蓄却难以转化成有效的投资。投资渠道单一, 投资回报低, 构成储蓄增长和投资增长的矛盾。
四、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鉴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的特征和矛盾, 从以上分析看, 毋容质疑我国经济增长是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在比较优势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 产业格局竞争压力将迫使大多数企业致力于现有业务的扩张, 即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优势以获得当前的竞争利益。这样, 粗放型经济增长将表现出很大的惯性和顽固性, 尽管从长远看,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金培, 2006) 。而地方政府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 各地政府实际上成为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且对政府业绩考核指标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 还有对业绩考核的时间因素 (一般为3--5年) ,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很短时间内出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政府必然会选择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因此,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被解决的问题, 必须要有一个思想和实际行动上的切实举措, 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方式的决定性转折。
(一) 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创新的观念指导我们的行动,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该以不断发展的科技为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在长期中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 而科技的持续进步依赖于创新。众所周知, 当前我国的科技进步绝大多数依赖于国外技术的输入, 而由于国家间的利益不同, 国外最核心最先进的技术我们无法获得的。那么, 我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促进科技的进步, 所以, 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创新是由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来实现的。
(二) 扩大内需, 降低当前中国过高的储蓄率, 以扩大消费来替代资本的过度投入。
这样一方面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消费占经济的比重达60%, 而中国目前消费只占经济的40%, 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国内需求不足,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体制转型时期, 居民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而倾向于当前过高储蓄, 较少消费。具体是指教育收费问题、居民购房问题和医疗费用问题, 这三个社会问题造成了当前消费不足。对症下药, 中国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要让城里人没有后顾之忧, 让农民看到增收希望 (邱晓华等, 2006) 。具体而言, 改革城乡居民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注意贫富差距, 努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应注意其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方向,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转移。使中国巨大的潜在消费转变成现实消费, 让消费逐步取代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 国有企业改革。
当前改革的关键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掌握着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行业, 占有很大比重的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旧体制所遗留下来的。所以, 改革国企的着眼点应是改掉粗放式增长的经营方式, 代之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使国企成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为此, 政府应转变其职能, 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好务, 而不是以前的政府干预企业的正常运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要求一系列的其他体制改革, 要求良好外部环境的创造, 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之相对应、合拍或同步。只有当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运行主体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才可能得到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2001.
〔2〕刘霞辉.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J〕.经济研究, 2003 (5) .
〔3〕袁志刚, 何樟勇.以新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 2004 (7) .
〔4〕邱晓华, 郑京平, 万东华, 冯春平等.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6) .
〔5〕金培.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5) .
〔6〕王忠明.国有企业改革〔J〕.博锐管理在线, 2005 (4) .
【长期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长期发展论文10-11
港城发展长期10-04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10-16
长期可持续发展05-17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05-28
寨底学校长期发展规划07-21
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10-08
胜利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09-06
康复医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10-06
席麻湾小学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