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1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初中文科组蒋聃妮
学生作文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为封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下学习写作的主人我探讨摸索出了一套初中 “四步五自”作文教学法。
作文、评改作文。
观察学生才能步入写作的大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边看、边想、边记录。比如观察集贸市场,主要应从两个:要观察有代表性的人物,注意抓住能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特点;要观察有代表性的商品,抓住商品的外形、颜色、用途等特点。观察的顺序则要求学生看市场全貌,再任选侧面观察。
观察,的材料是零乱的,思维加工才能表达。“说”实质上是对原材料删节、组装、制作的过程,是变“说写脱节”为“从说到写”的过程。
然后,教师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学生各自的材料构思文章(立意、命题、列提纲);然后,口头作文和评论口头作文。
比如,观察刚刚结束,学生兴趣未尽时,教师可以马上组织学生说。如一件事,或者参加一次活动,教师都要抓住有利时机“说”的训练。
作文。书面作文是学生在“看”“说”的基础上的。前两步都做得,“写”这步就成了容易的事情了。
主要做三件事:
和学生一起回顾教材中的习作例文、讲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复习与本次作文的写作常识。如,写人的文章应抓住人物的哪些,怎样把人事情中去写;记事的文章应按怎样的顺序记,怎样把事情写,写明白等。
让学生参考范文的写法和写作常识,对习作的构思四个弄清:①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题目;②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相符,文章内容能表达出中心;③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得当;④弄清用样的语言表达。
作文。讲评、修改作文是学生对习作再认识、再的过程,是对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训练。讲评中,肯定成绩,指出,可使学生触类旁通,启发;对问题的争论、辩论可以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说理的能力。学生对文章评改不,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主要是教师一人修改,学生没尝到讲评、修改的甜头。
大体有群批群改、互评互改、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做法是:打印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至每个学生手中,阅读后,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只做的点拨,以修改。互评互改,是每个学生把写完的文章,互相交换修改,然后再互相交换修改意见。讲评,是在或全班范围内口头评论作文。分组讲评时,注意每组骨干学生的搭配,以、调动学生;全班讲评之前,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内让其本人宣读之后讲评。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并的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但在做点拨、、调控时,不轻易下结论。
调动学生写作性,要求学生讲评时要注意:①说话要有证据,不做不任的批评或赞扬;②只提毛病,不提修改意见;③语言要流畅、清晰,想好了再说,不要拖泥带水。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2
那么,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以前, 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通过一些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量多学到些知识, 最终考出理想成绩。后来,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 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新的认识。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 在单位时间内 (通常指一堂课) 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其实就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必须通过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返归教学本质地实施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与教育科学研究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收获、提高和进步。
最近, 我们学校也通过积极探索, 寻求到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教学模式———“四步阶进法”, 并逐步在全校各年级推广, 其实质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前、课堂、课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前, 教师要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 集体备课, 其主要做法是:一人先主备, 经过集体研讨, 个人二次备课,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案。教师主要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预习作业、课堂教学重难点、课堂巩固练习和周末作业。预习作业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回家认真看书, 预习下一节内容, 并完成好预习作业。对于在预习中碰到的困惑和难点, 需要学生及时记录下来, 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讨论或交流。课堂上教师分三步组织教学:分享、拓展和测评。分享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预习成果, 其主要做法是:可以让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预习答案;也可以让几个学生代表将自己的答案公布在黑板上, 坐在下面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就自觉上黑板将自己的答案写在旁边, 接着全班同学就出现不同答案的题目展开讨论或辩论。这当中教师适时进行提点或点评;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学生之间相互解决。对于学生不会解决的问题,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拓展环节中教师给出必要的课外拓展和补充,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其教学内容的难度必须高于预习内容, 不能是预习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的测评环节就是当堂反馈, 主要了解学生对当堂课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要求测评内容不要太难。通过这一模式, 我校极力打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效课堂, 让学生通过自觉预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我表现、互相解疑与及时评价等环节, 恢复课堂的本来面目,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达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目的。
但是, 这一模式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却不容易。撇开课前就备课工作多而繁琐, 工作量大不说, 就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方面, 让我们每个老师都感到烦心。部分学生学习被动, 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预习习惯。记得第一天试行时, 我班当时只有一半的人完成了预习作业, 正确率也不高, 好多学生第二天来学校抄他人的作业, 或乱填答案应付检查。课堂上也不是很顺利, 部分学生讨论不起来, 气氛不够热烈;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 加上没有好好预习, 课上根本跟不上;对于一些思维性较强的题目或复杂的题目, 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去动脑, 也不会自学, 有的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 有些干脆不动, 等答案。我在用“四步阶进法”教学过程中, 还碰到几个问题, 比如, 一旦碰到学生当堂测评不够理想, 而课上又没来得及讲评, 那么这部分知识放到什么时间补上?因为我们数学一天只有一节课, 对于那些课后作业根本没时间集体讲评。又如, 在我们备课时, 对于预习材料、拓展知识和测评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住, 致使课堂达不到预期的高效目的。对于那些课前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到位的学生怎么办?课上我要如何处理, 才能让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地跟上?如放任学生不管, 按照我事先所备的教学计划上课, 我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 但他们就会掉队, 差生的队伍会扩大;如为了这部分学生慢慢讲课, 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 而那些优生或预习到位的学生就会“吃不饱”。
其实在运用“四步阶进法”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针对目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建设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就教师而言, 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还要备学生, 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就学生而言,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家长而言, 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 要与学校配合,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养成方面的培养。除此之外, 那种陈旧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一定要改变。
应用“四步自主法”的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四步自主法;教学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教学模式的蜕变,教师已经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逐渐探索出了课堂“四步自主法”的教学模式。现将这种教学方法介绍一下,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引情激趣,打开闸门
兴趣是人们学习、工作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能“好学”“乐学”。为此,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经过不断总结,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导入、文化底蕴深厚的对联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谜语导入、内容形式多样的故事导入、视觉冲击力强的影视作品导入、优美动听的音乐歌曲导入等。不管使用哪种方法,目的都在于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然地过渡到学习中去。
二、集体设疑,抛砖引玉
宋朝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究课文的要点,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而教师要充当整理者,将学生质疑的问题整理为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几个统揽全文的问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就紧紧围绕这些问题逐步展开,最终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合作,相互学习
师生合作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对本节课中重点难点的精确诠释。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身兼多个角色,既要和学生相互讨论研究,做一个与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合作者”,又要做好指引学生正确学习方向的引路人,同时还要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归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如,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课文3~6段构段方式相同,我引导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学习方法学完第三段,学习过程中解决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其他几段让学生根据这一学习方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文章的构段特点、写作特点。这样,教师既做到了积极引导,学生又做到了主动合作探究。
四、整体完善,锦上添花
一节优质课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也要注重最后的“结”。这个“结”字不单只包括小结,还应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设计了这個环节。如,《九寨沟》的教学,在学习完之后,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同学们的帮助。这是一个( )的九寨沟,这里有( )的湖泊,这里有( )的瀑布,这里有( )的森林,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油松( ),华山松( ),金丝猴( ),大熊猫(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我要( )。
总之,“四步自主法”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
参考文献:
李唐花.试论小学教育问题之重智育轻德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第二小学)
四步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篇4
主要做三件事:
和学生一起回顾教材中的习作例文、讲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复习与本次作文的写作常识。如,写人的文章应抓住人物的哪些,怎样把人事情中去写;记事的文章应按怎样的顺序记,怎样把事情写,写明白等。
让学生参考范文的写法和写作常识,对习作的构思四个弄清:①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题目;②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相符,文章内容能表达出中心;③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得当;④弄清用样的语言表达。
作文。讲评、修改作文是学生对习作再认识、再的过程,是对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训练。讲评中,肯定成绩,指出,可使学生触类旁通,启发;对问题的争论、辩论可以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说理的能力。学生对文章评改不,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主要是教师一人修改,学生没尝到讲评、修改的甜头。
大体有群批群改、互评互改、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做法是:打印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至每个学生手中,阅读后,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只做的点拨,以修改。互评互改,是每个学生把写完的文章,互相交换修改,然后再互相交换修改意见。讲评,是在或全班范围内口头评论作文。分组讲评时,注意每组骨干学生的搭配,以、调动学生;全班讲评之前,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内让其本人宣读之后讲评。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并的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但在做点拨、、调控时,不轻易下结论。
四步教学法学习心得[模版] 篇5
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相关性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决定一节课的教学方向。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能够规范而精确地定位、设计课时学习目标是教学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也是课堂教学优质而高效的保证。
众说周知教学目标具有可预测性的,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但有时在设计学习目标时会出现下列问题:
1、教学目标有时设计过大,不具体,可执行性大打折扣
2、教学目标欠缺层次性
3、情感目标贯穿的不是太好,教学目标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例如一老师设计的《狼》一课教学案的学习目标: 1.知道故事的叙述者与故事蕴含的道理密切相关。2.懂得了解作者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我认为以上两个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即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教学活动的三个环节也确实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的目标,但是对于教学目标中“了解作者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却没有表现出来,我认为本节课的目标设计过大,不具体,在教学活动中可执行性就大打折扣。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积累文言字词,熟读课文成诵,理解大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外阅读延伸和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积累文言词语,读懂理解文意这一环节上还应交流讨论得更充分些,指导还应更深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积累方法。教学目标语言应言简意赅,体现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目标设计要具体、易于实际操作,更要富于层次性。依据新课标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请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语言。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认为可以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句,并能翻译全文。(2)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结合郑教授设计的教学活动就更容易把握了。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设计和定位目标时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事项:
一、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且要侧重学习技能,明确练什么技能,要突出什么技能。
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教育资源和更有利的教学手段。需要我们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最合适的资源。在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不管选用什么教学手段都不能偏离了教学大纲和教材,先吃透教材,搞清楚我们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我们要教授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围绕目标,再进行选材。
二、设计目标要明确、简捷,全面、切入要直接。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要紧紧的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而且引入要简洁和贴切,导入的目标也要明确;导入很重要,要让学生清楚你的活动目标是什么。我们设计活动目标的时候,要尽量简捷,不要牵扯一些与活动目标无关的内容。
三、设计的教学活动在这节课属于哪一个大的环节,或者哪一个大的步骤。你是在呈现新知的这个环节?还是在复习巩固提高的环节?各个环节功能是不一样的。
四、设计教学活动学习目标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设计时,尽量缩减活动数量,提高活动质量。让学生在每一活动中都能广泛参与、在深度上能练透。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时,问题要问的精,问的巧,问的有难有易,设计精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总之,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活动的目标怎么定位和设计是很复杂的,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每个活动的知识的输入,技能的培养,情感的投入,让学生能够产出什么结果,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搞出来的,这需要我们的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四步教学法”学习心得
10月十六和十七号去濮阳县听了濮阳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习活动,听了这次讲座和公开课我感受颇深,从中我也学得了不少的东西,现总结如下:
一、中西方教育的对比
十六号上午是北京的一位专家夏青峰讲得一节课《小数的初步认识》和一节《小数的意义》,接下来的是他很随意的一篇报告,但是对我们现代的思想和教育方向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东方教育好还是西方教育使用?回来我深深地考虑了好长时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东西方结合的教育应该是最完美的教育!就是把中国需要的扎实的根基牢牢地掌握好,但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可是对于中国现在人才发展的现状,我确实需要更深层次的开发人的脑细胞---多动手操作和多创新发展。
二、多创新发展的教育形式
接下来听的郭志刚主任的讲座,就是“四步教学法”对我也有一些触动和收获,非常的使用,同时这也是濮阳县正在实行的教学法,现总结如下:,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著名的教育家于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适宜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与导入,但是,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切忌盲目的创设情景,应于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要有目的性和真实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个背景可以来源于生活,就是来源于数学本身。真正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2、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阅读:阅读改变人生,悦读享受人生。让学生学会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享受人生的乐趣,并且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郭志刚说:“创新源于发现”。只有从阅读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不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吗?教会了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益。
3、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打破以讲授、注入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多元互动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的互动与交流。在本学期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我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我逐步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这一环节时围绕目标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训练检测并不是考试学生,而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5、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我认为,这一环节时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可以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缓冲阶段,可以是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使用“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知识感到困惑?”采用把学到的知识自己说一遍,或者同桌之间互说一遍,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步教学法 篇6
刘洪泉
东方教育好还是西方教育使用?我深深地考虑了好长时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东西方结合的教育应该是最完美的教育!就是把中国需要的扎实的根基牢牢地掌握好,但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可是对于中国现在人才发展的现状,我确实需要更深层次的开发人的脑细胞---多动手操作和多创新发展。
下面是“四步教学法”对我的一些触动和收获,现总结如下:
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著名的教育家于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适宜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与导入,但是,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切忌盲目的创设情景,应于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要有目的性和真实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个背景可以来源于生活,就是来源于数学本身。真正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2、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阅读:阅读改变人生,悦读享受人生。让学生学会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享受人生的乐趣,并且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郭志刚说:“创新源于发现”。只有从阅读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不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吗?教会了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益。
3、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打破以讲授、注入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多元互动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的互动与交流。在本学期的这一环节教学中,我逐渐发现,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我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我逐步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这一环节时围绕目标进行的,是有目的的。训练检测并不是考试学生,而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5、迁移运用 拓展探究
我认为,这一环节时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可以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缓冲阶段,可以是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使用“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知识感到困惑?”采用把学到的知识自己说一遍,或者同桌之间互说一遍,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步走”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 就会把读书作为乐趣, 自觉投入, 长期下去, 读书成了学生心中最大的乐趣, 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分“三步走”:
1.课前, 教师要调动学生去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想、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面对课题进行联想, 想文章会写些什么内容?或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效果肯定是最佳的。
2.课中, 教师要围绕文本主旨, 提出疑问或引出话题。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进入阅读活动时, 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 并能很快进入课文, 与作者、教师进行交流, 体验文本。
3.课后, 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 布置阅读课外相关的内容, 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兴趣,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首先, 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章, 教师先要备好阅读教学课, 利用机动课或自习时间, 指导学生阅读。其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发问, 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再次, 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体会作品抒发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 在阅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 如随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 在文章中圈点勾画和批注, 如果有话要说或有感而发时可以写随笔或读后感。当然,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的, 贵在长期坚持、不可倦怠。
三、情感渗透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 大多文章是名家名篇, 不仅语言优美, 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写得趣味盎然, 引人入胜, 其中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受感染, 来拨动情感之弦, 使语言文字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情谊呢?
(一) 用语言感染心灵
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 具有最直接的感染力。课堂上, 教师用抑扬顿挫、爱憎分明的语言示范阅读, 直击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的感情随之波动, 从而使深刻的道理、真挚的情感渗入学生心田, 这样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投入、感觉、喜悦……
(二) 以表情激发热情
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 小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感染, 并且相互影响, 进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辅以恰如其分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去激发学生, 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 加之欢呼雀跃、捶胸顿足的肢体动作等等, 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领, 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情境, 身临其境去感悟作品内涵。
(三) 借画面渲染气氛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非常丰富、广泛, 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民风民俗、名人故事、童话寓言等, 这些都是在教材编排时精心挑选的珍品。广袤无垠的自然天地, 引人入胜的大好河山, 心旷神怡的艺术殿堂, 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徜徉其中, 从而给予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 进而与作者、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因此, 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我在平时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并配乐朗读来展现课文内容, 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情境, 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 扮角色体验情感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通过表演的这种运用体验式教学, 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如一次口语交际课, 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模拟扮演一个自己熟悉的角色, 如放羊的老爷爷、爸爸妈妈、小卖部售货员等, 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进而体验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课堂上, 学生们兴趣浓厚, 纷纷仿效, 争相表演, 表达出了他们内心要讲的话, 抒发了不同角色的心愿、喜悦、赞美、愤怒、悔恨等感受, 整个课堂充满了真情的空气。课后, 根据课堂体验, 他们会写出大有进步的作文, 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喜悦。
四、提高写作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这个时候多读点书, 多记点东西, 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为学生打好语文“双基”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古今名著、唐诗宋词, 尽可能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名句、古代诗词。学生不理解文章诗词的内涵哲理不要紧, 因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多, 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的诸多道理。
阅读是“集百家之长”, 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写作就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以致用”是教与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在帮助学生读好阅读的同时, 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较为恰当地引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句、诗词, 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的辞藻、色彩, 又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说服力。
四步作文教学法探索 篇8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山区学生大多阅读量少,孤陋寡闻,也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严重缺乏鲜活的写作素材,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学习使其失去写作热情。学生作文中不可避免地失去最重要的东西——鲜活的素材和灵动的思想。如何引进活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是山区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情境作文是注重利用具体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表达欲望,把学生带进具体情境中的一种语言训练。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觉参与,并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情境创设分三步实施。下面我以一次教学实践为例简单阐述。
1.激疑——准备情境
课前,我先安排班上部分学生带来锄头、镰刀、水桶等工具,并对他们说,明天我们将上一节特别的作文课。学生马上议论纷纷,他们希望教师告诉他们明天上怎样的作文课,但我故作神秘让他们且听“下回分解”,目的是尽可能地吊足他们的胃口。
2.体验——进入情境
第二天语文课,我带领学生在家属房后面的青菜地分组进行劳动竞赛。这些学生虽然都生活在山沟沟里,但他们平时还是缺乏劳动锻炼。今天他们却干得不亦乐乎,体验着一种独特的感受。我则在他们身边,不时地提醒别忘了观察身边的同学和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3.感悟——感受情境
劳动刚刚结束,学生对眼前的情境与心中的感受已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在谈感受环节中,我引领他们从选材、构思等方面交流、感悟、深化,以群体的智慧进一步向纵深处挖掘。有了外在的刺激,内心的涌动,学生把上一个环节中的所看、所闻、所想形成文字,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在这节课中轻松地写了六七百个字,作文在他们眼里成了一件趣事。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创设这样的情境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丰富多彩的素材,也触发了他们的灵感。
二、模仿经典,探索写作路径
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模仿中提高,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的做法。模仿也是中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衔接。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模仿别人,认为这样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但是经验告诉我,对于写作能力低下的中学生而言,模仿不失为提高其写作能力的一种捷径。
就拿《背影》这一篇文章来说,我们在教学完这篇文章后,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写作一篇《我的父亲》《母亲的眼神》等,指导学生运用作品中一些成功的写法。比如抓住父亲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母亲那让你曾经心动的眼神,将这些细节放大并最终诉诸笔端。
在教学《白杨礼赞》或《石缝间的生命》这类文章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创作《独特的一棵树》《我爱小草》等。对于咏物抒怀的文章,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离开细致的观察,不管是谁也无法写出好文章。具体写作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些名篇托物言志、铺垫、欲扬先抑、对比等写法。对于这些写作手法,学生只有先通过模仿,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学会运用。
虽然是模仿,但教师还要加强指导,要有整体的训练计划。对于模仿训练,不同年级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在中考之前,九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强名篇谋篇布局专题模仿训练。像周国平先生的《家》,文章结构新颖,可以布置像《多彩的初中生活》这样的作文题,引导学生模仿设置小标题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
三、修改习作,培养改作习惯
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一个道理: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现在的学生普遍不愿意修改自己的作文,没有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都是写一次性作文——写前不多想,写后不检查,教师批改完后也不看。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修改能力的加强又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修改是为了更好地写作。
据笔者的观察,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坚持自己批改的方法。这一方法费时费力,让教师苦不堪言。我们不妨综合运用作文修改四法:教师评改,学生互改,学生齐改(同一篇文章),学生自改。这样既可以解放教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四种修改方法各有所长,教师评改应放在次要的位置,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修改的范例。
作文修改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修改规则,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修改过程进行顺利,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以下是我和学生一起制定的九年级作文评分细则:
(1)卷面字迹工整,文面整洁(10分);文面美观 (+5分)。(带+号为奖励分)
(2)字词句无错别字,用词准确,语言通顺(20分);生动,比较有文采(+5分)。
(3)主题鲜明,集中(20分); 深刻(+5分)。
(4)选材恰当 (20 分);典型新颖(+5 分)。
(5)有真情实感(15分)。
(6)结构层次分明,详略得当(15分);讲究谋篇布局的技巧(+10分) 。
制定评分细则使学生修改作文有据可循。修改作文对学生而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制定的规则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整理成果,体验成功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想让中学生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就必须让他们觉得我能写作文,我可以写好作文。当然,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就应该来自他们每次写作上的成功体验。
让学生享受写作成功,除了以上的激疑,不吐不快,写法模仿,降低写作门槛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多使用鼓励性的评语,不要吝啬给高分。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多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多鼓励学生,大胆给学生特别是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的作文高分,这或许是他们爱上写作的开始。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利用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及时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其他学生欣赏。
3.班级定期出一本专刊,让学生体验自己办刊的快乐。
4.校内优秀习作展示。教师把一些水平较高的习作及时推荐给校园广播站、校园板报、校园专刊,扩大习作者的影响,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5.作文发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并向杂志投稿。如果学生有机会在一些杂志或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这无疑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通过实施以上几点写作方法的指导,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逐渐消除了他们写作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养成想写作、肯写作、会写作和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当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作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语文教师坚持长期的探索、实践。
121四步教学法1 篇9
一、试验目的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是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煅练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地落实到主导地位上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达到教学效益提升的目的。为了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在吸收学习习近平年课改教学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取长补短,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检测、当堂达标”等课改基本思想与思路,试行开展“121四步教学法”。
二、课改内容
“121四步教学法”释义:1个方向,以导学案统领,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方向。2个重点,(1)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而得到发展。(2)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使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1个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等途径,课堂上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取代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进而达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及课堂教学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操作环节
(一)“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模式
“四步教学法”整体实施在形式上一般包含这样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以旧引新,多元导入,明确目标。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点,之后开始新课,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自学合作。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自学教材,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基础知识,发现问题,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导学案》的预习导学题。遇到障碍时,提交组内讨论解决,由学科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号留待全班交流时解决。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第三环节:交流、展示、点评。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展现提升,在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中,教师要融入学生的展示点评中,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评价、追问、点拨。教师的点拨,一是针对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展评中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
第四环节:归纳拓展、测评。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达标测评任务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当堂完成,写导学案时,设置的训练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重点、难点知识的强化训练、提高和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老师可以布置适当课外作业,用于拓展和巩固。其它学科原则上不安排课外作业,抓好课堂的达标测评和课余时间辅导即可。
时间分配大约为5、15、15、10分钟,文理科,高中部可适当调整,但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5分钟。
(二)编好用好导学案。
1、导学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必须体现课堂的四个基本环节,学案中淡化或简化知识点的罗列,侧重教学组织环节的设计。导学案上必须设计导学的问题,并配以课堂练习、知识要点归纳、达标测评方案、课后反思。
2、导学案的使用方式以投影方式体现,多媒体出问题时可提前到教务处印制。
3、资料使用
教学资料主要以教材练习和配套练习为主,原则上不再购买或翻印其它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防止因作业过多而抄袭,滋生厌学情绪。导学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并进行整理组合,在借签别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和所教学生情况加以修改。测评题可以选
取配套练习上典型题目或从网上下载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试题,以便上课时直接利用投影设备给学生呈现。
从今往后,每学期组织月考(第五周、第十五周)。中期考试,教师以据所教内容,自主命题。期末复习期间,各科教师翻印的综合性试题不得超过两套(语、数、外不得超过3套)。复习题的选用要体现选择性、针对性、基础性、科学性原则,杜绝直接从网上下载不加改动的作法。
(三)班级分组。班主任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内的成员有差异,小组之间没有差异。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越大越好,小组之间的差异越小越好。),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等来优化组合,保证每组每科都有学科带头学生,实现学生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应根据不同科目设立不同组长,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任课教师要创新培训方式(如小纸条、学科班长自主培训等),提高培训效率,少占用学生学习时问。
四、评价标准:
(一)教学时间分配:
1、教师活动不超过20-25分钟;
2、学生活动不少于25-20分钟。
(二)教师活动评价:
1、教师进课堂面带微笑,上课语言富有激情,能有效驾驭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2、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激励、评比,正确发挥《导学案》的作用,组织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
3、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启发、纠偏、督促、释疑、总结,课堂随机应变,运用适当。
(三)学生活动评价:
1、自主预习时,安静专心,独立积极,完成任务速度快、效率高。
2、合作学习时,分工明确,人人踊跃,气氛热烈,检查帮扶,有效度高。
3、个体展示时,分析、表达通顺流畅,声音洪亮,鼓励出现适当活泼形式,弱生上阵、参与面广。
4、相互点评时,快速及时,重在实质,突出重点,被点评同学吸收更正。
(四)教学效果评价:
1、课堂秩序好,动静结合,活而有序。
2、学生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3、测评反馈效果好,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
4、学生思维、情感积极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5、渗透德育,学生情商全面发展。
五、保障措施。
课改的核心在课堂,教改的关键在教师,有效的行动是教改成败的关键。
1、加强课改跟进研究
利用学科组会议组织教师参与教学业务研讨会,坚持教学研究,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谈思路、讲体会、说经验、找不足,让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交流内容多样,可根据每周课堂教学体会以及一些事例进行交流,为课改的后续推进积累素材。
2、管理考评
为了保证课改的扎实推进,教务处安排,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评委,随堂听课,对老师的课堂课改情况现场进行打分并记入考核。
实行“一谈二警三停”的警示措施。所谓“一谈”,就是对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进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听课仍然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考核再不达标者,考核结果计入考
能相关项目,取消各类评优选先资格;工作开展积极并成为课改标兵的教师,评优选先资格优选考虑并在续聘中优先聘用。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一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会有什么突变,所有课任教师必须具有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先进的理念指导,科学的方法支配,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很漫长,这是我们所有老师一生追求的永恒的主题。相信大家用心耕耘,必定会有收获。
康县二中
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篇10
私立育才
我们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在学习洋思教法、杜郎口教法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学校更有特色,实现名师、名生、名校的目标,今年进一步学习了四步教学法,自学校推行四步教学法以来,认真学习四步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认真观摩学习,自己也试着尝试一下,我的感受如下:
一、好的方面:
1、对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出长远发展.按照四步教学法第一步浏览诊断,搜集和诊断五要点,即: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网点,交给学生如何去把握教材,要学些什么知识。
第二步确认标识,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浏览诊断的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网点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探究并确认,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知道知识的答案,还要能够应用相关知识的定理,定义、规则或概念等来解释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步的有点是:1是从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层面讲,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浏览诊断的基础上又进行确认标示,达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效果;
2、从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角度讲,两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始终处在自我探究,自我解读,自我领会,或者是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中,我们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起着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步,归纳演绎。归纳演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基础,该步要求学生在留恋诊断、确认标识的基础上,一要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网点进行归纳和演绎。二还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学科知识的点、线、面、体结构体系,将本节所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网点放入过去学过的知识中进行整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步的优点是:1,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全面,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2归纳演绎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立体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平台。
第四步,及时演练,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对老师来说,可以减轻负担,教学质量更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四步教学中,老师只是引路人,老师讲的少了,老师的课堂就没有原来那么累了,但老师的备课要求更高了,课前要充分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掌握了方法以后,会越教越轻松,学生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好的。
二、不足的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课堂观摩,自己实践,我感觉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时间把握不好。体现在效率不高,完成不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步教学 优化课堂 篇11
一、传统教学模式对教育的阻碍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教学结构存在不少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被冷落,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于压抑,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的不到发挥。
2.缺少针对性,时效性。传统模式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跳不出“认知”的怪圈。传统教学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认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就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听老师讲,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率的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四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在各年级,各科普遍灵活的运用“四部教学法”的教学结构,既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出示问题,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接下来时教师出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让学生教学生。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达标,验收,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解决。
1.出示问题,学生自学。每节课之前教师要讲几句,准确的,明确的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要出示与本节内容紧密相扣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的通过引导,上了自学的快车道。
2.教师点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应通过巡视,然后质疑,问难,个别询问,集体提问等形式检查自学的情况,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问题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并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学习的学生。
3.合作交流。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这已经把本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类。然后就是“合作交流”阶段,教师出示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并且分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则先思考后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于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于不完整的帮助补充,但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4.验收达标。为了检验本节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最后环节要达标验收。让学生象考试那样完全独立的快节奏的完成不同层次的检测题,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结构运用的优越性。
1.坚决执行了教育法规,排除各种干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节假日不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班加点,不加重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注重大家集中精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心底里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教好。学校坚决不分快慢班,坚决优差生同桌,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学,会自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圆满完成学生任务。
“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篇12
一、“四步式”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模式
(一) 自学——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自学方式有两种, 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 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 不准讨论。自学教材的过程中, 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 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 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限时)
(二) 合作——组内交流, 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 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 个人修改、完善学案 (限时) 。
(三) 展示——展示点评, 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 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 如有必要,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 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 形成全班的共识 (限时) 。
(四) 反馈——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 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 小组内交换批阅, 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 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 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二、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四步作文教学06-28
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08-27
诗歌教学的四步06-22
古诗教学四步曲09-30
初中英语四步教学法论文08-27
高效课堂之四步教学法05-28
我对四步教学法的认识08-17
四步教学法经验交流活动总结05-30
优化课堂教学四步曲09-01
本真语文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实验总结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