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能力培养

2024-10-15

造型能力培养(精选10篇)

造型能力培养 篇1

美术教学中造型游戏及立体造型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北谢小学 禚效锋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美术课堂中的造型游戏不仅包括描绘这种最经常的形式,还包括利用各种材质的再创造活动。通过搜集材料,表现新的主题思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立体造型能力。拼贴、泥塑、拓印、折纸等是常见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立体造型动手能力 艺术活动 教学探索

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目标方向。美术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无限的创造性,在活动中达到美术课堂预期的目标,实现美育的要求。

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对造型游戏和立体造型能力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除了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体图形以外,我还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体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并注意强调学生们在排列材料进行创作时,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来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教学时,我始终以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我重点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一、“玩什么?”结合教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为立体造型展开构思,渗透绿色思想,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教材内容提示,使用最常见的诸如沙子瓶子呼拉圈这些材料,制作出新的造型。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先行收集、整理、学习各种造型游戏的方法,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做文章,使他们有一种亲切感、归属感以及共同的荣誉感。让学生利用类似的材料,来玩一玩,要使用这些现有的材料,制造出新鲜的事情来。实际上,生活中学生最经常接触的物品,是最容易感知的造型形式。准备用这些东西,如何来玩的开心,是课前搜集素材的前提。为创造开心的课堂氛围,我指导学生,搜集自己所能方便找到的材料。

为了教育学生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保护环境的思想品质,我结合美术教学的造型游戏活动,渗透绿色理念,进行环保教育。如:进行《大家一起做》这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注意环境的美化和保护,收集废旧材料,制作新的物品,美化教室、美化家园。使学生从行动上渗透环保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把环保教育向全校辐射。

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和谐、自主、探究的合作型学习氛围满足交往与归属需要,激发学生的影响力和表现欲。造型游戏重在感受,以欣赏造型作品为内容的静态展示活动,把造型游戏的动态过程融合在校园文化里,寓教于动,寓教于乐。我将学生平时美术课堂中所制作的各种泥塑、折纸、拼帖、小手工等展示在教室里的艺术广角里,美化和丰富了校园文化,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生活丰富而充实、健康而有益。

二、欣赏关于生活用品的设计名作,感受简单的立体造型所包含的创意。让学生们感觉到艺术大师的设计作品“真好玩!”

1、一套大动物吃小动物的生态链条模板,鲸鱼、大象、河马、乌龟、小鸟。生态链模板的材料,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方形卡边彩色泡沫拼图板,孩子见到这种材料时,会觉得非常具体有亲和力。在欣赏生态模板的过程中,体现生态链的精神内含,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了自然自然知识的感化,同时也体会到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和运用,由简单的平面,包含立体的创意,大吃小、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融汇在一套简单的模板之中,是很容易让学生看的明白,理解的透彻。

2、找一个漂亮的木块,做个木槽托架,让你的书本站起来。这个设计,直观明了,实用简便。学生欣赏时,很容易引起共鸣,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为学生动手来做创造了良好的心境。

3、三十六支铅笔架,插在一个底座上,可当果盆,这个造型,是Michiel Cornelissen 设计,体现了精巧简练的设计思想。铅笔是学生们最熟悉的物品,利用铅笔设计成一个果盆,欣赏这个设计,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

4、刻度雨鞋,精确了解雨水的深度,Regina Regis 出品。雨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和经常使用的生活必须品,而在雨鞋上,添加一个简单的刻度尺图案,雨鞋立刻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体现了设计者超出平常人的理念,把简单的构思,巧妙地结合在日常用品上,融入了数学的方法,是学生极易接受和模仿的一件作品。

5、动物笔。由masahiro minami 设计,这是一套以动物为造型的彩色画笔。它在暗示人们很多动物将要从地球上消失,而用它画出的画都像动物本身一样将来只能留存在我们的美好记忆之中。作品构思巧妙,融合了保护动物,善待自然的思想,让学生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个思想,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护地球,保护自然。

通过展示以上大师的造型设计作品,让学生感受简单的立体造型所包含的创意,体现人文精神,彰显艺术创造的伟大所在。

三、“怎么玩?”引导每位学生确立自己的造型目标,在过程中感知,贵在参与。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质,如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成立体图形,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1、一形多法,善用“个体差异”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

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造型游戏活动,展开大胆的想象,同一个形态图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材料来完成?学生们展开积极的思考的讨论,经过协商后,统一意见,分组完成作品。这样,有的学生利于石子拼成图像,有的学生用树叶拼成小动物、道路、树木等等。有的学生利用形状相同的凳子建起了大厦。有的学生用呼拉圈,当然游乐园的门洞,玩起了钻圈竞技游戏,把最简单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玩的高兴。

造型游戏的过程,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思想,把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成为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巧妙地把这种差异转化为学生参与造型游戏的动力,这才是最可取的。这动力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使他们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一物多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表现同一主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如学生们在使用沙子来拼成图案“飞机”时,有的学生能够利用折纸的形式,有的学生用树枝来拼插制作飞机,还有的学生用陶土捏制出飞机,等等这些方式,体现出他们的情感和想象,也包含了操作技能。在造型游戏中,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共同参与学习,共同展开大胆的想象,他们的作品既体现了童趣童乐,又是他们课余时间的玩具,使课堂内外都充满了活力。

3、合理分工和角色轮换,让学生学会合作。

造型游戏立体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六人每组,并选派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协调大家的意见和游戏方法。当然,组长这个角色,要经常的变换。这样的分工学生在游戏时有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使情感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也是极有益处的。学生的参与兴趣极高,创造力也很强,只要给予鼓励、引导和指点,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新的技能,胜任新的工作。

在造型游戏和立体造型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们的作品造型,更应重视造型游戏的过程。在造型上,既要注重对一物一形的再现,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可塑形体的艺术概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使造型游戏在团结协作的条件下正常运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四、及时评价,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形成风格,让学生们“玩的好!”。经过不断尝试,在造型游戏和立体造型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闪现出的很好的灵性,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我及时评价,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评价时,我注重运用多维评价的教学模式。首先,针对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予以鼓舞动员,有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作好提前准备。学生们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造型游戏的正常开展。其次,在课前学生们能否观察一些艺术大师的造型设计作品和行为艺术作品,从中得到启发,也是影响造型游戏和立体造型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因素,第三,对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在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体现团队协作,共同作战的基本思想,对于合作较认真的小组,及时的鼓励,合作中出现不同意见后无法统一认识的小组,要贵在引导协调,统一认识,以便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后,要对学生们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常见小物品的使用,如何造型的方法,引导和梳理,让学生们在主体塑造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趣味性,创意的巧妙性。为造型游戏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们情绪的高涨作积极的探讨,使学生们感觉玩的开心和尽兴。

五、问题反思,有待解决

1、《大家都来做》这一课,属于造型游戏和立体造型能力的培养,是训练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一堂美术课,应该与体育游戏区分开来。避免将此课堂上成体育课。

2、造型游戏,本质上是为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欣赏大师的立体造型作品中,如果不让学生最深刻地感悟,如果只是注重让学生怎么玩,那只是“形式”教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最主动地参与思考,理解造型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参与造型游戏做好引导,培养造型能用是最终的目的。

3、低中高年级学生在立体造型的学习中,对内容、形式、过程及成果有不同的要求,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开展讨论式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 篇2

开展讨论式教学,培养创造型人才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徐文娟

摘要:小组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讨论 建构主义

由雅克 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该建立在四个支柱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也许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观点,但是对于如何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大家却仍感到迷茫。而讨论式教学法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它可以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理由进行讨论,来帮助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那种传统的肢解课文的.语文教学方法无法担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任,讨论式教学却正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绚烂的新天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国人的共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由于传统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学校的多数课堂教学都基于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太少,与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冲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而根据国外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向,得到的如下图所示的预测结果:

由此图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方式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众体教育→个别教育→小组学习→虚拟教育→泛在学习→任意学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学习明显优于众体教学。小组学习是使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小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解释和相互协调,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小组学习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开展小组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课堂讨论,下面就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合

[1] [2] [3] [4]

造型能力培养 篇3

-----模块一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实验稿比较,新修订的明确三个维度、一个目标。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想象力”。•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语文而言,如何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的个性,启迪儿童的灵性,诱发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对当代教师的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倍增,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让学生观察石子投入瓶子后水的变化使得学生对“一个一个”理解更加形象化,看着水渐渐升高。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外拓展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从学生们富有个性的回答中,可见淡淡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从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

造型能力培养 篇4

通过推行项目教学、工学结合,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承认,项目的复制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要使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复制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复制能力的培养

所谓复制能力,学生所接触的产品、项目、工艺、技术、知识、方法在已经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剖析、经历过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中通过模拟、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复制能力是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应用于岗位需求的能力。复制能力强,学生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就强,胜任岗位的工作能力就强。

培养学生的复制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举一反三的功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模拟、类比的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电子产品制作项目收音机的装配为例,学生的复制能力体现在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共振电路、检波电路、负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共扼电路等模块电路应用到收音机的装配电路中,从电路的构建、元件的选用、参数的选择、参数的检测、电路的功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并根据收音机装配中的故障来分析电路产生故障的原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复制应用模块电路的目的。通过电子产品的制作实习,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收音机的装配、耳机的装配、稳压电源的装配、门铃的装配等电子产品,复制能力和应用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为了加强学生复制能力的培养,我们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从企业引进需要测绘或需要重新设计和改进的产品,组建项目组,以生产的真实要求进行训练,从产品的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传动方式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生产能力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节能措施的设计与改进等方面,研究现有情况,测绘产品零件,运用类比法进行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加工精度的确定、技术要求的确定、加工工艺的确定、检验工序的确定;运用类比法进行电器元件的选择、电路参数的确定、电路的模拟;运用虚拟车间进行零件的加工、组装、调试;请企业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评价,由各项目组进行自评和互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个人或集体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尚未尝试或经历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运用学生有限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他们还没有接触过的问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例如,某液压机的工作压力为16Mpa,液压缸的工进速度为快进速度的20%,当液压缸处于工进的工作状态时,液压系统的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导致液压系统的效率低下。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提出用变频器来控制液压泵的电机,用对电机的调速代替液压系统的节流调速,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能量。该小组的同学沿着这条思路进行设计和制作,成功地将变频技术应用于液压系统的调速中,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又例如: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来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一台普通的注塑机,有三个液压缸和一个液压马达,其继电器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一旦产生电路故障,检修麻烦。有一个小组的同学用一个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注塑机的控制电路进行改造,使注塑机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使检修更加方便、使用寿命延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会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解决自己从未碰到过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不断地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去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此,我们特设置阶段性考核或课程结业考核,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从复制能力引伸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需要用复制能力完成的项目和作业,学生提交的版本高度一致。需要用创新能力完成的项目和作业,学生就感到困难重重。例如:举办的CAD技能比赛,只要提供的题目是参赛的学生没有练习过或没有见过的,尽管题目难度系数不大,比赛成绩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又例如:在各个专业进行的工程实践训练,如果训练项目的进程主要是依靠复制能力,则老师的指导压力几乎为零,如果训练项目的进程主要是依靠创新能力,则老师的指导压力成倍增加。

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方法

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1.知识更新速度快,对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993年,美国首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仅短短一年内就席卷全球。“天上用卫星,地上有光纤”,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由此可见,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化且更新速度的加快。同时,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内容、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教师若不 及时更新知识,还继续“三一式”教学一枝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就无法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见解和有开拓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需 接受再培训、再教育、再提高,不断进行“充电”、“补氧”。知识经济时代的创 新教育要以教师的知识更新为起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2.开发创新能力,增强民族竞争力

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要使中华 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当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在 科技发展上再创辉煌,让世人刮目相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

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因此,加大开发创新能力的力度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1.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2.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

3.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怕失败,相信一点,失败乃成功之母。

4.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求异的观念。求异实质上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把将结果进行比较。求异者往往要比常人看问题更深刻,更全面。

5.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创造实质上是一种冒险,因为否定人们习惯了的旧思想可能会遭致公众的反对。冒险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合理性冒险。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6.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一个有很多创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比这种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习惯了一种成功的思想而不能产生新思

能力培养考核方案 篇6

09高职2班

考察时间:

4月21——4月26日随堂进行,考察时间为一节课。

知识教学目标

1.认识哲学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荣辱观,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的能力。

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手段措施:

1、平时成绩(40分),分为三个部分:

1)课前活动(20分):通过案例分析,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作业(10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3)课堂表现(10分):根据学生在课堂的的纪律、出勤情况和其它表现给予评分。

2、期末考查(60分)

为了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考查形式强化教学效果,将所学知识以简答、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

3、考察内容如下:

2010—2011学下学期二年级

哲学与人生结业考查试题

李君娜编制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

一、案例分析: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空间;市场经济的繁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些都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机会多了,诱惑多了,会分散人们的精力,尤其会使学生不能专心学习,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影响吗?你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矛盾?

二、论述题

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篇7

第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多么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比如面试时,每个人的时间也就10分钟,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推销自我,可能就与一个好机会擦肩而过了。我们常说“行胜于言”,主要是强调做人应该多做少说。但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你的好想法要尽快让别人了解。所以要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表达能力,积极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并掌握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艺术。

第二、培养自己做事主动的品格

我们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喜欢只知道听差的人,我们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主动去了解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进行周密规划,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第三、培养敬业的品质

几乎所有的团队都要求成员具有敬业的品质。有了敬业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努力。要记着个人的命运是与所在的团队、集体联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多参与集体活动,并且想方设法认真完成好个人承担的任务,养成不论学习还是干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要知道,有才能但不敬业的人没人敢用。

第四、培养自己宽容与合作的品质

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21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公司在考察员工时发现,有些人的动手能力强,点子也不错,但当他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是固执己见,不肯与人商量;当问及与领导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说了领导许多不好的话;当让员工谈一谈自己的同事时,应试者对同事很挑剔,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有的员工,在家里都是被照顾、被包容的珍宝,特别有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好或有家庭问题的人,由于有优越感或对周围的人缺少信任感,更不容易做到宽容待人和与人合作。实际上,集体中的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这一点对当代职场人士来说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第五、要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

团队精神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它要求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曾经有这样两个大学生:他们共同承担一个项目,但其中有分工。其中一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此时他只会自己冥思苦想乱翻书,却不屑于向坐在旁边的高手请教一下。而这位高手此时不是把他当做是共荣共辱的合作伙伴,而是坐在旁边等着看笑话。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所以在工作期间,要有意识地培养全局观念。比如要建设一个优秀班组,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关注别人的感受。要建设一个优秀部门,每个人就不能借口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不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否则将会像一盘散沙,优秀集体难以形成,自己也很难从中受益。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 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 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培养学生的能力 篇8

魏书生

目录:一、出题;二、答题;三、评卷;四、补考;五、总结

有的青年教师问:“您总也不出考试题,不考试、不评卷,学生考试成绩低怎么办?升学率低怎么办?”

我觉得,搞教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应试能力,提高升学率,这是搞教改同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搞改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应试为主动研究应试。这样师生双方都节省了时间,教师省下时间来练身体,读书报,搞科研,写文章;学生省下时间用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教师出试题,刻印试卷,或者买四面八方推销的各种各样的重点篇目试卷、单元试卷,然后发给学生,严格监考,教师再认真评卷,这是一种做法。有的青年教师说:“这一个学期,我就让学生做了一百多张考试卷。”这显然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但这种做法不符合我的实际:经常外出,很少有时间刻、印试卷。另外,我又不愿让中、下学生处于被动应考的地位,特别是后进学生,倘多次被动应考,不知出题规律,觉得自己弱点甚多,试题又常常攻其不备,弄得他们防不胜防,既然防不胜防,横直都是被动挨打,干脆就来个躺倒不干,任凭人家发落,愿意打哪儿就打哪儿吧!

为了适应自己时间少的特点和提高后进学生的应考积极性,我采取了另一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方法。自1979年至今,我从来不为我任教的学生出试题、刻印试题;也不买四面八方推销的试题,学生尽管不做这些试题,也不做练习册,但历届升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用什么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我注意引导学生做五件实事:一、出题;二、答题;三、评卷;四、补考;五、总结。

(一)出题

除了市、校统考试题外,每次考试,都由学生出试卷。每位学生都假设自己是老师,千方百计出难题,看谁能考住别人,谁出的题能考住别人,就说明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的老师问:“学生没边没沿地乱出题怎么办?出一些偏题怪题怎么办?”这好办,每次出试题,都要按照班级规定的“试题大纲”去做。

如以第三册文言文单元为例,我同学生商量确定,需掌握的知识点如下:易错字85个、通假字7个、虚词13个、实词169个、句子49句、背诵三篇古文七首诗,文学常识12处,课后应熟练解答的习题12道。我们班级早就制订了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文言文试题大纲,要求文言文试题必需出八道题,试题必需在各类知识点内出,且对每道题的题量、分数也做了严格规定,且试题的主要格式要统一,要写清试题范围、出题人姓名等。具体要求如下:

文言文单元试题

出题时间: 年 月 日

出题人

答题人

1

2

3

4

5

6

7

8

自估得分

实得分

第一题:易错字。从教材要掌握的85个生字中挑选10个写入试题,计15分。

第二题:通假字。从7个通假字中挑出4个编人试题,计2分。

第三题:虚词。从要掌握的13个虚词中挑选五个编入试题,计5分。

第四题:实词。从要掌握的实词中挑选20个编入试题,计30分。

第五题:译句。从要准确翻译的49句话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20分。

第六题:默写。从三篇古文七首诗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10分。

第七题:文学常识,从需记住的12处文学常识60个知识点中,选4处共20个知识点编入试题,计10分。

第八题:课后习题。从应会熟练解答的12道课后习题中选两道编入试题,计8分。

试题的结构、范围、数量、分数比例确定以后,由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填具体内容。以生字为例,从85个字中挑出10个来。这10个字具体出什么类型的题,是汉字填拼音,还是拼音填汉字,是组词、是释义、是判断、是选择、是填空、是改错,则都由每位同学自己决定。

又如期末试题,班级是这样规定的:

第X册语文教材期末试题

出题人、答题人、评分表(略)。

第一题:基础知识(40分)

1. 语音 4处(4分)

2.生字 4个(4分)

3.词 6个(6分)

4.语法 4道小题(4分)

5. 标点 4处 (2分)

6.修辞 4种 (2分)

7.逻辑 4小题(4分)

8.文学常识 4处(4分)

9.读写常识 4小题(4分)

10.默写 30字左右(6分)

第二题:阅读(30分)

1.记叙文 5小题(10分)

2.说明文 5小题(10分)

3.议论文 5小题(10分)

第三题:文言文(10分)

1.生字与通假字 4个(2分)

2.虚词与实词 4个(2分)

3.句子翻译 3句(3分)

4.课后习题 2道(3分)

(注:文言文部分的文学常识与默写可在第一题内出)

第四题:作文(40分)

学生们觉得,各种各样的试题千变万化,汇成汪洋大海,仔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主要的把握住了,对有道理的外来试题,便能够解答,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反过来,如果基本的试题样式把握不住,却跟着千奇百怪的试题跑,甚至跟着偏题、怪题跑,以自己的万变去对付个别试题的一变,往往事倍功半,还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试题特点。

学生出题的过程,实际也是复习的过程,出默写的试题,他便把需默写的课文复习一遍,出读写知识的试题,便把读写知识复习一遍。

多长时间出一次试题,这要由同学们来决定。记叙文单元学完了,大家商量一下,觉得有必要便出一组题,觉得没必要便不考试。

语法知识原来教材深,比较难学,学生认为有必要强化这部分知识,我们就进行语法知识专卷考试。

出一组试题要多长时间,这也由大家讨论,举手表决通过。一般说来,单元试题两三天便可出完,期末试题出一份要一个星期。若大家通过了期末试题出一个星期的决定,那么这个星期每天的语文课,就不讲课,也不布置其它任务,一上课,每个人就都在那里埋头忙着出试题。

16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30节课就讲完整册教材,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每学期语文课上出各类试题的时间常常比我讲课的时间还多。

(二)答题

每个人的试题出完之后,由承包考试的一位同学把试题收上来。再征求大家意见,是按原来规定的期限答题,还是再延长点复习时间。时间确定后,每份试题的放置顺序打乱,以防同学们知道谁出的试题排在什么位置,抽题时会有选择。

顺序打乱后,每位学生都抽一份试题,抽到手以后,写上答题人的名字。这样抽签式的选择试题,意味着一个人的试题,有可能被同班每位同学抽到,一个人也可能抽到班内任何一位同学的试题。这便提高了大家出题的责任感,也容易激发大家答题的兴趣。

答题时,尽力创造宽松的气氛,学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老师监考。我告诉学生:“如果有人愿意欺骗自己,那你就可以尽情地左顾右盼,尽情地看书查资料,只要对得起良心就行啊!”同学们笑了,同学们觉得没有必要抄袭,原因很简单,每次考试,试题不同,每个人答一套试题,考完之后既不排榜,也不公布成绩,纯粹把考试当做一种自我检测的方式,或者当做一次活动,一次娱乐,大家没有必要作弊,作弊之后除了损失了自己的良心之外,什么也不会得到。

有时候后进同学抽到了尖子学生出的题,解答起来,难度就大一些,这时,我就让后进同学适当地看看书,查查资料,但答过之后,要在卷纸上标明,哪几道题,共多少分是靠看书、查资料才答出来的。

这样学生答题时,心态是轻松的,同时又是积极主动的。

(三)评卷

答题一般在课堂上,也有的后进同学当堂答不完,也可以课后答。答完之后,交给出题人评卷。

谁出的试题,标准答案便由谁来做,更细的评分标准也由他来掌握。答题人可以同评卷人商量,意见不同时可以争辩。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便可以去找各类知识的承包人。如:本届学生语音生字、生词、语法、标点、修辞、逻辑知识、文学常识、读写常识、默写、课后习题、作文等项各选定一位学生承包。每位同学承包一类知识,负责研究这类知识的重点、难点,个别难点,还要由承包人负责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样他们占有的资料就比较多,在这类知识范围内他们成为“专家”,评卷时出现了争议,当然要找“专家”裁决。

评卷的过程,是同学们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大家一起探求真理的过程。

(四)补考

班级有承包补考的同学,每届学生由一名同学承包补考。

每次考试前,我们都一起讨论确定补考的分数线。1989年以前,我们规定70分以下的要补考。也有的单元测试,知识点不多,便确定80分以下补考。后来,语文试题卷面总分长到120分,我们班便确定一般情况下, 94分以下为补考分数线,因为在一般的年份,语文成绩若达到百分制的78.2分,便能够升学。120分制的94分略高于标准分的78.2。

评卷之后,承包补考的甄慧同学请补考分数线内的同学集中到一起,商量怎样补考,什么时间再补考。有的`老师问:“学生试卷既然可以回家答,可以课后答,怎么还会有补考的人?他不会用抄袭的方法,提高分数,以逃避补考吗?”倘若他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话,当然可以逃避,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给地主扛活,而是给自己种自留地的时候,他就觉得没有必要虚报产量了。他们觉得诚实劳动、诚实答卷、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荣耀,“自留地”里缺了苗,及时补上,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收入。反过来,明明不足却要掩盖,虚报产量,是自己骗自己。逃避补考,期末统考,真相毕露,反倒是更大的耻辱。

由于认识到补考对自己的实际价值,以致多年来多次出现78.2分以上的同学也要求补考的事例。我说:“你们已经超出了补考分数线,就不用补了。”这些同学却说:“我抽的这组试题较浅,虽然得分较高,但我自己感觉这部分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再补考一次,好处会多于坏处。”

(五)总结

补考结束以后,便要对本次考试进行总结,有时请一位先进同学和一位后进同学分别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出试题的思路和答题、评卷时的体会。

全班同学可针对这次考试充分发表意见,哪些题出得有道理,哪些题出得没道理,题量是大还是小。我如果没有外出,便例览几份同学的试卷,便了解了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对这类知识的理解程度,然后谈我对这次考试的看法,对同学们出的过深的和过浅的低效试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如果同学们认为有必要,某一类知识的试题还可以再出一次、再考一次以强化、巩固这类知识。

每次市、校统考之后,我们班学生还要找出自己的试题和正式统考试题相比较,看每位同学出的试题和统考试题共同点共有多少处,试题中的小题必须完全一样,如文学常识的题,作家名字必须相同,作品、出处等知识点也必须和统考试题没有一点差别,修辞方法的句子都要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才算押对了一道题。然后按照统考试卷的分数计算押题的分数,得分最高的同学便能得到一本世界名著的奖励。去年得分最高的是杨奕,今年得分最高的是运娜,她出的试卷,居然有59分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

这样评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出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去研究统考试题的结构、题型、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哪些题出得有普遍意义,能促进同学们学习必要的知识,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哪些题属于偏题、怪题,甚至是胡编乱造的题、难倒大学教授的题、死钻牛角尖的题。学生们讨论认识到,对这类嘎题千万不能用真劲,平时千万不能认真研究它,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胡编乱造地出题,我们便胡编乱造地答卷,朦了上算便宜,朦不上,因为平时也没费真力气,顶多一张卷,胡编的题占到六、七分,全丢了,因为力气用到必要的题上了,基础的、必要的题得了分,整张试卷仍然能得高分。

怎样培养思维能力 篇9

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思维的最好催化剂,在中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灌输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坚持学习。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认为英语阅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很多阅读材料的选择,但有些并不适合在校学生,教师应删减那些与中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文章。

指导英语阅读技能

英语阅读技能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说,“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课中,因为是学习相关句型,所以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阅读,第一步是阅读全文来把握大意;第二步是带着问题阅读,包括与内容和句子结构相关的问题,比如文章询问价格的句型都有哪些;第三步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从而,在课堂中,就无形中进行了阅读技能的训练。

创新式阅读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它的主要表现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以阅读内容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拓展对阅读材料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辐射型、立体型的这种思维方式。

意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烈支持学生大胆地阅读和想象,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投掷”能力的培养 篇10

投掷是一个比较难的动作,需要全身很多部分协调一致的行动。它不但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投掷能加强孩子的上肢、腰部、腹部等肌肉力量,使上肢关节、韧带得到锻炼。

幼儿多练习投掷,对将来身体的灵敏性、目测力等方面都有好处,而且早期学习这类活动的技能比较容易,所以家长要以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去掌握投掷动作。

投掷动作要求手腕、手臂、腰、腹、背及腿等全身肌肉协调一致,而且投出物体时要有一定的力量,这对孩于来说比较困难,不是一时能学会的`。

幼儿投掷爆发力小,不会挥臂,物体出手角度小、速度慢、距离短,由于目测力和协调性差,投出物体的方向往往不准。

3岁孩子投掷时力量小,不会摆臂,不会转体和移动重心,往往将物体往下扣。抛接球时两手抓球比较困难,投掷和接球掌握不准方向。4岁以后,尤其入幼儿园大班后,他们逐渐学会肩上投掷,投时会转体,用力挥臂投出物体,动作显得协调。

【造型能力培养】推荐阅读:

造型能力10-16

幼儿创造型个性培养06-23

造型语言07-15

造型特点07-20

运动造型10-15

造型05-19

盆景造型05-22

逆向造型06-10

车身造型07-12

造型人物07-23

上一篇:2021年元旦文艺晚会致辞下一篇:思乡诗题大萸岭北驿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