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活动

2024-09-23

造型活动(共12篇)

造型活动 篇1

在人类的艺术造型活动中, 有一种活动是面对着既存物体而展开的, 这种活动不同于从主体意图开始直接指向目的结果的逻辑系统, 通常我们把这种创造活动称为主体为先的创造活动。 (图1)

这个领域的创造活动是由构思立意 (意图的确立) 到计划实施直至结果的完成。而在面对着既存物体而展开的造型活动中, 它的意图的建立经常是由既存物体而引发的, 它更多的时候是以现场的既存物体为意图的引发条件, 在多因素下产生附加 (创作者) 的主观意愿。这种创作活动是以客体的存在为主观的直接意图, 呈现出在主客体的相互交融之中, 而主体的话语结构是以一种与客体既存的因由相对接的方式而展开的。我们称这种创造活动为主客体同时性的创造活动。在建筑创造领域中这种性质就比较突出, 大多的建筑师的创作都是首先以地域文脉作为先于创造问题的发生, 所以, 在建筑学中, 地域文脉就成为建筑学的主要问题, 并由此就产生了文脉主义。最经典的创作事例就是贝聿铭的新卢孚尔宫的设计 (图2) , 当贝聿铭先生三次去法国, 每次都以一周的时间徜徉在卢孚尔宫广场的时候, 他在做什么?他在追循法国的文化和历史, 他在追循既存的客观因素, 在一切客观因由的因素构架中, 迸发出新卢孚尔宫建筑的造型思维意识, 这种融合主客观因素, 并以客观因素为创作的前提, 说明了艺术创作在发生学意义上的两个不同领域的性质, 而由此导向了各自创造思维领域的延展不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系统, 而装饰艺术创作活动就是这样的逻辑系统和活动模式。装饰创作活动是从既定的客体开始, 这种开始的发生, 就蕴涵了这种创造活动的特殊性质和自体规律, 既意涵了它的造型方式的自律系统和自恰结构。

在追循客观既定中, 客体的因由, 既包含了文脉性又包含了现实性。这样, 客体既具有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属性。文脉性是包含了文化意蕴、历史观念和人文主义, 而现实性是特指为既存的客观现实状态, 这个现实性, 就给了主体思维的现实条件和一切由造型领域所能拓展的因素前提, 它是可被我们运用科学的分解原理进行思量的。

任何一种物质都具有材料特质和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也既是形状和姿态, 由此而构成了物质体。装饰造型中的附加活动即是由这个物质体而生发的。这种活动是依据形状和姿态以及存在的客体情境作为造型中的意识原点, 这个指涉物, 我们一般统称为“载体”。

“载体”的现实性是能给予造型活动的知觉前提, 是因为它是具体的和现实的, 它容含了既存的客观实在和客观的具体性。在这个现实的状态中, 由于它的“实在性”和“具体性”, 它即构成为“单独”的“这个”, 而“这个”即是的“物体”客观具体;又由于它存在在背景之中, 它既与场合发生了情境关系, 由此也就构成了情境关系中的“那个”, 于是关系的意式就产成了。在载体的“这个”、“具体”和“关系”等因素中, 形而上的关系就意定了“载体”的抽象结构属性的, 在建筑中, 这种属性是强烈的。而在造物活动中, 由于“物”的存在场所不具有稳定性, 故而这种关系并不紧跟随现时。

在客体的“这个”、“单独”的现实中 (在既存的真实中) , 它既然是“此在”和“现场”的存在者, 就必然具有了表象的客观性, 这种真实的客观状态, 是它脱离了背景的现场而具体的存在, 这时, 物体的属性就成为现实的具体因素。我们知道, 物质体是可以直觉的, 因为它的直接性是由形态和质料给予的, 形态作为物质体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是它构架实体, 同时也是它的客观存在的真实依据, 这样“物质”和“载体”——这些“真实”的存在, 就既将成为装饰造型所面对的真实问题而蕴涵着造型的逻辑架构和逻辑指向, 它的发展历程也必然地航行在它的指地轨迹中。

客观物质是可以被化解的科学定理, 是从古代的炼丹术开始的, 近代科学给予了这个定理的全面系统化和科学的理论阐述, 物质不灭定律是对物质运动的最终解释, 而客观物体的可分解性是在色彩学中首先得到定理的解释, 于是, 分解性就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式, 由分解的原理产生了简化方式, 造就了二十世纪造型艺术的科学基础 (当然, 简化方式在这场造型运动中是以哲学为质义的) , 其实, 可分解性不仅存在于科学定理中, 它久已存在于人们的认识观中, 这从造物的活动中就可以得到证明的, 建造的活动既是这种活动的具体表现。

在直接于客体物质的活动中, 构成直接性的要素既是存在于物体的整体之中, 又是可被分解的独立因素, 由此可被“附加”的“载体”就具有了确定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本身又是造型活动的基本要素, 这样, 客体性既会被造型的要素所统摄, 并最终集约为造型的因素, 既客体成为造型的由因前提和依据。

在被造型所统摄的客体因素中, 被分解的造型因素是造型的逻辑前提的一个方面, 而由真实的客体或整体所构成的系统与结构的因素, 也是附加的造型活动的因由和前提, 并且是重要的前提依据。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们暂且不论, 但这两个问题, 却是装饰的附加造型观的发展历程问题, 是装饰造型在主体判断的价值观和艺术观的问题, 是装饰走向艺术的关键问题。

从上述的论述中, 我们知道客体世界是装饰造型活动 (附加) 的基始, 并且这些基始的因素又与造型因素构成了谱系上的同类家族, 那么, 这些基始的因素 (客观性) 就会并合在主体造型意识的逻辑轨迹, 运行在将要展开、延续的造型历程中, 成为造型活动的意图与目的最终结果——走向更大的意定的整体之中。 (图3)

造型活动 篇2

一、设计意图

钻的动作能增强幼儿腿部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敏性、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爬行的练习是一种有趣而且是对身体练习非常有价值的运动方式,强调人体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在学前时期的哪个年龄段,爬行练习对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全身发展都显得特别有效。

大班的幼儿已有攀、钻、爬能力的获得,此次活动重在运用和巩固,并自己创造出不一样的造型,增强身体平衡的能力。在游戏中,改进其上肢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腹部力量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协作能力等。并且,将枯燥乏味的体能训练融入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乐趣,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一)增强钻、爬、身体协调、平衡的能力;

(二)体验钻、爬的乐趣,提高合作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在游戏中用正确的姿势钻、爬,需要迁移已有学习经验;发挥创造力,与同伴协助创造出各式符合游戏要求的造型。

(二)难点:理解游戏规则。在活动中游戏多个,相对应地游戏规则也就较多。对幼儿而言,正确理解游戏规则并作出正确的反应是难点。

四、活动准备

大型软垫;口哨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幼儿们随机站于场地,听从教师口令,进行各种内容的准备活动练习。教师以原地踏步,向上跳,转圈,下蹲,单脚独立,快快离开老师、快快跑回来,我们都是木头人等口令进行指挥。幼儿们听从教师口令,迅速做出反应,看谁做得既快又好。

注意:活动中,教师以身体语言进行各种动作的变换和控制。

(二)游戏部分

1、游戏一:你摆我钻

在教师的带领下,把幼儿分成两人一组,教师讲解规则并作出示范。游戏规则:两个幼儿,其中一个幼儿甲,双脚左右开立,双手向前着地,身体成倒“V”字形,另一个幼儿乙,从他的身下钻、爬过去。完成后,幼儿乙如上方法快速摆成倒“V”字形,幼儿甲成为钻爬者。游戏反复交替。

幼儿根据所分组在场地内进行自由练习。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把小朋友们组织成两条横队,进行游戏的比赛,距离十米左右。看看哪一组小朋友做得又快又好。

2、游戏二:两人合作摆造型

教师把小朋友分为四个人一组,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其中两个幼儿之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相互连接在一起,并能形成可容别人钻、爬过的空间。另外两个幼儿依次钻、爬过去。完成后,角色互换,多次重复,多次尝试不同的造型。

小组内部间操练完成后,进行小组间相互交流。小组演示各自的各种活动方式,教师在其中其中选出一些较好、可操作的方法组织集体游戏。即教师带领其他所有幼儿,依次钻、爬过每组的造型。

注意:各个造型之间距离安排。

3、游戏三:集体游戏

首先,教师把幼儿们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面对面半蹲,每组左右幼儿们紧紧相靠;两组对应的两个幼儿,两手相握,向上举起,搭成拱门。游戏开始:从排头开始,两个幼儿,以跪膝爬的方式,从搭成的拱门下爬过,完成后的幼儿再搭成拱门,一对接一对。

接着,改变动作。教师把幼儿们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面对面立跪,每组左右幼儿们紧紧相靠;两组对应的两个幼儿,两手相握,向上举起,搭成拱门。游戏开始:从排头开始,两个幼儿,以手膝盖着地爬的方式,从搭成的拱门下爬过,完成后的幼儿再搭成拱门,一对接一对。

(三)结束部分

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教师喊出“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的口令。要求幼儿当听到“不许动”时,每个幼儿都要摆出自己的喜欢的造型。一定时间后,幼儿们若能坚持,教师重新一轮。如果有失败者,即给予小小的惩罚,如“挠痒痒”等。

注意:时间的控制。

六、活动延伸

幼儿将活动中的几个钻、爬游戏介绍给爸爸妈妈,在家里进行亲子游戏;并开发设计出新的钻、爬游戏。

造型活动 篇3

我们班有个美术造型游戏区。刚开始游戏时,我只想到:在造型区里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具有美感的造型,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在活动中创设游戏氛围。谁知道孩子们在游戏时却给了我惊喜:他们在积极设计着各种造型,探索着玩法。有一天,贝凌带来一本书《忙忙碌碌镇》,孩子们很认真地听我读完后,突然林瑞提议:“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小镇吗?我们一起来建造一座城市吧。”这个有趣的想法获得了许多孩子的支持。是啊,美术造型区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综合的区域呢?何不将孩子的想法整合,形成一个可玩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强的综合美术造型区,让他们在其中快乐畅游,自由选择。于是美术区趣味造型游戏“忙忙碌碌镇”由此诞生。

二、游戏活动目标

1.感知美,对造型游戏感兴趣。

2.大胆地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布置、搭建各种造型。

3.与同伴分工、合作,享受创造的快乐。

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艺术游戏也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享受美。在美术区重点是启发孩子们运用各种材料组合造型,创造美的事物。难点是引导孩子们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及各个区域的整合。

三、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指导与策略

材料在美术造型区的游戏中至关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活用材料,以及如何符合孩子不同发展水平和游戏水平分层次投放都至关重要。在美术造型区“忙忙碌碌镇”里,我在给予孩子们充分自主游戏的同时,还在材料提供和环境创设上给予支持。

1.提升游戏层次,投放多结构材料。

纽扣,原先投放在班里的数学区供孩子们自由排序。有一天我看见孩子们都围着小雨,原来小雨用纽扣拼搭出一朵花,紧接着其他孩子也纷纷模仿,用纽扣摆出小树、数字等造型。看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纽扣,也蕴藏着多变的创意造型玩法。于是,我进一步思考:如果提供一些色彩、大小、形状不同的纽扣,他们会怎么玩?将纽扣与哪些材料组合起来能创造出更加有趣的造型?如何让孩子更有兴趣、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游戏?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我先在区域中提供辅助纸样、白纸、笔。

在孩子们的一次次游戏中,我发现平面造型的材料过多,为了充实游戏内容和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行为,我又提供了一些立体辅助材料铁丝、毛根等。

材料投放后,孩子们很快忙开了:朵朵的花朵造型受到了大家的赞扬;般若选择了辅助纸张拼搭出美丽的小鱼纽扣造型;一搏在钮扣小树下添画了花盆。当看到无人问津的立体造型材料,我启发式提问:“能让小花真的插在花瓶里吗?”

大家很快开始寻找新材料,朵朵用毛根作为纽扣花的根部;贝凌尝试用铁丝穿进纽扣里变成一长串的项链、手镯、花朵的造型;一凡用铁丝穿起从大到小的五粒纽扣后,用毛根将铁丝底部全部缠起,漂亮的立体造型完成啦……

2.判断游戏需求,及时调整材料。

这一天,沁雨和孝卓在聊天。沁雨说,“昨天晚上和妈妈去理发店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发型橱窗,妈妈选择了一个大波浪的造型,真的很美,我画给你看。”

画好后,吸引了许多孩子都来模仿给自己妈妈设计发型。于是我就想,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支持和推动发型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呢?我投放了人物头饰和毛线请孩子们通过编、扎、缠、绕等方式造型。几次游戏后,大家渐渐失去了兴趣,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开始很兴奋地玩,现在却无人问津了呢?是游戏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了吗?如何增加辅助材料激发孩子的兴趣呢?就在思考时,一搏带来了一家人外出游玩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拿起一张白纸描画起来。

对呀,可以使用临描纸,就这样,辅材家人照片、橱窗展示柜、夹子、拉绳、剪刀加入到其中,孩子们又恢复了积极的状态,纷纷在给自己、家人和朋友设计新发型。“太有趣了!”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现在他们喜欢用各种布料、纸张、装饰贴片、花边剪刀来设计有趣的发饰、服饰,还喜欢设计动作姿势造型呢。

3.基于不同经验,优化游戏材料。

自从程程带来三栋“小屋”,孩子们就喜欢围绕在周围观察:“门和窗户可以打开和关闭、楼梯是两层的,怎么做呢?还有床、沙发、电视机,这些又怎么做呢?”看来,这三栋小屋已经激发起孩子们参与制作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开始投放:海绵纸、皱纹纸、海绵、鞋盒、积木、胶带等为基础材料。

孩子们开始初次尝试制作小屋啦!小雨用纸盒做床板和床头、胶带做梯子、皱纹纸做上铺,真有趣!大家都为小雨鼓掌。小雨将床放在二层的靠边位置,沁雨和林瑞将海绵浴缸和纸杯花洒放在与床同侧的一边,并且制作了纸板造型的镜子,她说:“洗完澡还要照镜子吹干头发呢。”又将皱纹纸造型的卫生卷纸布置在浴缸对面的“墙”上。朵朵放上纸板隔断,并将小沙发放在床尾,还添加了皱纹纸床尾换鞋区。

在近一个小时的游戏过程中,我采取退在幼儿身后观察指导的策略,发现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具有模仿性,也过于专注在折纸和粘贴上,忽视造型的创新。材料的单一限制了孩子们拓展游戏内容......怎样进一步支持孩子们游戏呢?提供的纸盒是否硬度太强?是否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游戏的难度和时间?我试图对材料进行整理与加工,并添加以下新材料:

1.方便剪裁的工具锥子,并将大纸盒剪裁成不同规格的纸板。

2.新加入里面有格子的大盒子。

3.新添加的装饰品和工具花边剪刀。我期待着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第二次游戏时,当时间已经近50分钟,孩子们仍然很开心地畅游在游戏世界里,林瑞在制作浴室的毛巾架和肥皂架;沁雨和贝菱在装饰美丽的房屋大门,她们还打算将每个房间装饰有特色的门;朵朵和思翰在做客厅的隔断和窗户;小雨提出规划安全通道,否则失火怎么办……游戏仍在继续,快乐仍在延续,合作仍在升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我在游戏的过程中,采用了设置游戏情境法、问题情境法、观察法、图片比较法等策略,层层递进,帮助孩子整合造型经验。

造型活动 篇4

人们生活在各种立体的空间环境中, 从日常使用的各种物品, 到所居住的环境, 乃至人类自身和整个宇宙, 无一不是立体形态, 因此立体空间与人息息相关。但人们常常习惯于从平面的角度去思考、在平面上表现造型, 无形中具有平面的造型观念和意识。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0-6岁是人的空间智能发展敏感期, 空间智能突出的人观察力、图象力、美感、空间感、方向感等多种能力都比较强。因此, 在0-6岁有针对性地刺激培养, 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立体造型, 就是培养人的空间智能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是以一定的材料、视觉为基础, 以力学为依据, 使造型要素在大小、比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 并按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富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新的形体, 呈现的是一个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三维空间的立体物, 其目的是培养我们创造性思维和人的空间想像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 幼儿园美术制作活动还存在以下问题: (1) 重绘画轻制作; (2) 制作形式以平面制作为主; (3) 制作材料选择以纸质材料为主; (4) 制作方法以剪贴为主。由于制作活动的材料准备要丰富多样, 还需具备一定的制作技能, 以及安全等因素的考虑, 给教师的组织带来不便与难度。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激发幼儿对美的敏感性, 表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性, 我们通过专业综合艺术环境的创设;丰富多样材料的提供;技能技巧的适时适当帮助;作品艺术化的呈现等策略开展立体造型活动。在有效引导孩子对材料的选择、形象的构思、实际的操作、灵感的激发、作品的欣赏过程中, 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表现能力, 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了审美能力, 反映了现代美术教育表现、创新、审美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的成功开展, 也为幼儿园良好艺术氛围的形成以及特色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设专业综合的美术工作室, 营造富有艺术美感的活动环境

在我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实施中, 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 创设了一个专业的、富有艺术感的创意美术工作室, 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大亮点。

1. 空间布局从随意到专业, 提供多样的操作平台

根据美术教育的类型和功能的不同, 我们对美术工作室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 划分为绘画区、制作区、工具操作区三大区域。绘画区主要引导幼儿大胆的体验色彩、感受色彩, 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制作区主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各种材料让幼儿体验造型的魅力。如大班“纸管搭建”活动, 就是利用幼儿绘画作品, 卷成粗细、长短不一的纸管, 再运用剪、粘、接等方法进行搭建。工具操作区为幼儿提供了钢锯、锤子、钉子、钳子、木条、竹条、PVC管等工具材料, 幼儿在工具操作区可以看看、摸摸、用用这些“禁区”, 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 积累了造型的经验。不同区域的设置, 不仅能使幼儿接触到更多的美术表现形式, 也为其提供了更宽泛的选择机会,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创作。

2. 活动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构建适用的造型活动方案

创意美术是我园的主要特色, 在特色课程的建设中, 我们从以绘画为主的课程实施, 逐渐增加欣赏与造型两大内容。依托美术工作室有利的条件, 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立体造型活动。如“纸”系列:有把纸卷成粗细、长短不一的纸管, 用以搭建各种房子、桌子、椅子等;有把纸揉成团粘接成各种动态的人物、动物;有把纸做成纸浆直接捏成各种物体造型;有把纸撕碎, 层层粘贴在各种立体骨架上进行再次造型等。同时, 以美术工作室为点逐渐辐射到班级, 活动分别以材料为主线、以内容为主线、或与主题课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初步构建了“纸的魔法”“花花草草”“海陆空”“创意椅子”等富有童趣且广泛适用的造型活动方案。

3. 装置方式从平面到立体, 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一个富于美感和独特创意的装置, 就是对当今美术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在我们的美术工作室中, 从地面到墙面再到天花板进行了全方位的装置, 且突破了传统环境设置。如:孩子的座椅是有原始木质纹理的木桩, 墙上挂有绘画区用过的涂满各种颜料的画板, 天花板上贴有名画、挂着孩子的作品, 还有用粗细不一的PVC管造型的隔断等, 都呈现出互动性、多元化的艺术氛围, 赋予环境更多思考的回味和启发的意义, 使幼儿时刻感受到视觉的满足, 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激发幼儿造型操作的动机

多样化、富于视觉美感和表现力的操作材料, 是帮助幼儿不断产生好奇心和保持新鲜感, 刺激幼儿创作欲望, 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保持兴趣的重要因素。根据立体造型的要素, 我们把材料分为:

1. 点:

点是立体造型中表达空间位置的最小的视觉单位, 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点”与“形”“体”没有具体的尺度的规定, 只有在与有关的背景条件相比较下, 才能决定出“点”的性质。点在视觉感受中有凝聚视线的特点。点的连续排列可以形成虚线, 点的密集排列可以形成虚面和虚体, 它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特殊感。点的材料有:石子、珠子、谷物、颗粒物等。

2. 线:

现实中的线是长度、厚度、宽度的比例相差悬殊的“体”。线是构成立体造型的基础, 线的不同组合方式, 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线的材料可划分为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两种。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 (或软绳) 。硬质线材有:木、竹、塑料、铁、铜、铝等线材。

3. 面:

相对于三维立体而言, 厚度比长度和宽度要小的多得形体。面的材料有:各种纸、板、树叶、贝壳等。

4. 体:

是由多个连续的表面构成的封闭式三度空间立体形态, 是立体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是进行各类立体造型的基本形态。用此种形体可以集聚构成或切割变化, 组成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立体造型。体的材料有:瓶、罐、盒子、管子、肥皂、泡沫块等。

三、适时适当给予操作技能技巧的帮助, 促进幼儿的成功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 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是幼儿进行立体造型活动必备要素, 是帮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进行创造的手段。因此, 必要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策略给予技能技巧方面的帮助, 使活动能顺利开展, 也能使幼儿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

1. 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适合的造型方式

《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 》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幼儿园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造型经验积累, 我们为不同年龄的孩子的造型活动作如下安排:

小班:借形造型, “就是通过绘画、剪贴等方法对幼儿熟悉物品的形体进行装饰, 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感知能力。”

小班幼儿还处于直观行动思维的阶段, 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和动作, 对事物的认知是平面的局部的。同时, 小班幼儿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还比较弱, 手眼协调性差, 因此, 小班的幼儿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技能要求:以简单的剪、贴、撕、团、搓为主。如:小班造型“花花草草”, 来自主题内容, 春天是小草生长、花儿开放的季节, 教师带领幼儿采集各种形状的树枝, 把各种颜色的皱纸揉成小团, 单个粘贴成花蕾, 多个粘贴在一起就是开放的花朵, 再剪贴上绿树叶, 就做成了黄的迎春花、粉的桃花、红的山茶花等, 教室成了一个花的世界, 给予幼儿美的感受。同时, 幼儿通过对树枝全方位的装饰, 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的概念。

中班:简单造型, “就是运用造型中的一至二种形态元素, 通过剪、贴、卷、扎等方法创造出新的形体。”中班幼儿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前后、上下、里外、远近、之间等空间感知能力有明显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 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因此, 中班的幼儿可以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技能要求:学习卷、捏、扎、排列、围合、折叠等。如:中班造型“纸的魔法”, 把纸卷成粗细、长短不一的纸管, 通过密集排列、两端围合、拼接等方法, 制作成圆的、方的笔筒、花瓶、水桶等;还有把纸制成纸浆, 用纸浆捏出各种动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

大班:单体集聚造型, “就是用简单的立体物 (如球体、圆柱体等) , 按照作者的构思灵活地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新的立体造型。”

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高度发展, 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有了初步的综合思维能力, 能较准确地区分左右这一空间方位概念, 动作准确性、精细度进一步提高, 力量增强, 已具备了基本的立体造型能力。因此, 大班幼儿可以进行单体集聚造型。技能要求:学习移动、旋转、摆动、扩大、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穿透、膨胀、混合等。如:大班造型“纸的魔法”中人和动物系列, 把纸揉成球体和圆柱体, 根据人的结构或动物的结构进行摆动、扭曲、衔接等, 制作成各种动态的人或动物。还有直接运用易拉罐、飞盘、盒子等制作成火车、汽车等。

2. 当幼儿的创作受到技能技巧的干扰时, 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

儿童的学习是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某种技能的, 当儿童的表现遇到困难, 当他们的创作受到技能技巧的干扰时, 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引导。如大班《纸管搭建》活动中, 有的孩子总是接不牢, 是因为他只知道纸管可以竖接和横接, 但是, 纸管两端粘合面的长短、粗细, 还有胶水的多少等因素都会影响搭建的牢固度, 这一技能技巧会直接影响孩子制作的成效。因此, 教师就应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范例, 找出原因, 进行集体讲解示范和个别指导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使后面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有, 美术工作室的钢锯、锤子、钉子、钳子等工具使用, 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 对这类工具的使用, 操作前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与指导, 使幼儿能较快的掌握使用方法, 预防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 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 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成长节奏学习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宽松自由, 教师要相信幼儿的艺术潜能, 尊重和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技能技巧既要渗透和体现在每一次的活动中, 教师又要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统一化的要求倾向, 教师要尊重个别差异, 学会等待, 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成长节奏学习。如“纸管造型”活动中, 由于中班幼儿的能力差异比较大, 我们就进行分层的指导, 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直接用纸卷成单圈或多圈的纸管, 对能力弱的孩子, 我们要求先用笔、管子等辅助物进行单圈卷, 再多圈卷, 最后脱离辅助物直接卷。教师的宽容与耐心, 能使幼儿体验到更多的创作乐趣。

四、注重作品艺术化的呈现, 享受令人“惊艳”的视觉审美

美术教育是视觉的艺术, 是培养审美的教育。幼儿喜欢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幼儿交流、欣赏, 感受令人“惊艳”的视觉审美。

1. 完善作品的后期制作, 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孩子的作品如果能在后期运用一些辅助材料, 丰富制作方法, 作更完善和艺术化的处理, 就能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美的欣赏。如大班“纸的魔法”系列中, 在人和马的造型后期, 先用丙烯颜料上色, 再用各种线、绳、灯泡、珠子、纽扣、贝壳、瓶盖、木片等在头部、五官、身体等部位进行装饰, 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神态各异、神情生动、色彩丰富的作品, 作品本身的美感带给孩子更多视觉享受与身心的愉悦, 也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

2. 创设情境组合作品, 赋予作品艺术教育的生命力和整体美

在创作活动中, 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力不同, 对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材料方式也不同, 所呈现的作品也会形态各异。对于同一主题内容作品展示, 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 把作品有机组合, 营造主题作品的整体美, 充分发挥作品教育价值。如“陆地交通工具”这一主题造型作品, 我们用黑色的KT板作柏油马路, 贴上白色即时贴为斑马线, 盆景摆放成环岛, 立上红绿灯标志, 马路四周贴有图文并茂的各种交通安全标志。通过“马路上的车”这一情境来展示作品, 作品整体有序的呈现, 既使幼儿感受到作品整体的艺术美, 又渗透了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 充分发挥了作品潜在的教育价值。

3. 运用“装置艺术”展示作品, 形成强烈艺术感染力

“装置艺术”是当下艺术界非常推崇的一种作品展示方式, 它是“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的作品予以重新建构, 置放于新的展示场所, 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幼儿园的立体造型作品展示运用“装置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可以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和独特创意。在幼儿园门厅的展示区, 我们就运用“装置艺术”的理念和方法, 把教师和孩子所创作的椅子和人进行组合, 大小、动态不一的人, 或坐、或立、或趴、或站、或靠, 与各式的椅子组合成一幅栩栩如生、夸张诙谐的嬉戏图。“装置艺术”赋予了作品的生命灵动, 形成强烈艺术感染力, 更使每个走进这一展厅的人, 感受到独特的创意和强烈的视觉美感的震撼。

开展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以来, 孩子们通过对不同材料的观察、感知、操作, 用眼观察、用头脑思考和用手表现, 真可谓是——“指尖的舞蹈思维的体操视觉的享受”, 活动不仅有效发展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也使实验的“创意未果园”美名在外。正如前来我园参观过美术工作室的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校长徐秀菊教授所说:“这里的世界真是充满童趣, 真的是孩子们心灵飞翔的乐园。置身其中, 让人深切体会到“创意”和“美术”的力量!”当然, 探索无止境, 研究当深入。如何选择、运用材料 (材料的合理性、操作性、安全性、环保性、创新性等) , 如何把握立体造型中形态美的要素 (重复、对比、平衡、比例、韵律、想象、创意等) , 如何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主动性;如何与课程有机结合构建园本特色课程以丰富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内涵等将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摘要:立体造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 它不仅是关于视觉、触觉的表现, 更是空间想象的表现。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幼儿园美术制作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专业综合艺术环境的创设, 丰富多样材料的提供, 技能技巧的适时适当帮助, 作品艺术化的呈现等策略开展立体制作活动。在有效引导孩子对材料的选择、形象的构思、实际的操作、灵感的激发、作品的欣赏过程中, 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表现能力, 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了审美能力, 体现了现代美术教育表现、创新、审美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幼儿园立体造型活动的成功开展, 也为幼儿园良好艺术氛围的形成以及特色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立体造型,幼儿园,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岚, 成畅, 王蕾.立体造型-工业产品形态美学教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5.

[3]朱国华.儿童的“装置”, 玩的是创意[J].少儿美术, 2009.7:封二.

造型活动 篇5

纸盒造型,除了训练学生纸工的一般技能外,最重要的功能是训练学生的“联想状物”(见到一个纸盒的形,联想到人或物的形象或局部形象)、“借形造像”(通过对纸盒的加工、组合成人或物的形象)的能力。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纸工的一般技能外,最重要的功能是训练学生的“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件“纸盒造型”成品一份。剪刀、刻刀、胶水、08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习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它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什么用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开头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

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哪些纸式制作的技法?(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哪些材料?(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三、评比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纸盒造型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

造型活动 篇6

关键词:黑白;点;线;面;重复;渐变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85-1

黑白顾名思义就是一黑一白,黑白两色相对于彩色的优势是能够以少胜多,化繁为简,利用最简练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装饰是指通过一些艺术活动,是人类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形象化的过程。也就是对自然物象的美化,是审美理念与审美行为转向和谐的过程。

从黑白装饰画的外在概念来说,每一条独立的线或者绘画的任何一个形本身就是一种元素。从其内在的概念来说,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画面内在的一种张力。事实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表现一幅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而其表现出来的这种力度相当于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才称其为内容。比如,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就形成了线,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其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根据直线、折线、曲线的张力和方向的不同变化,内在的形就有简单与复杂之别。

在一个视觉整体中,各种具象事物按其形态以及大小的不同,也都可以归纳为相应的点型、线型、面型。从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来把握与调整,加强或完善画面点、线、面关系的节奏感。就是把具象造型“带入”到相应的点线面关系中,这将有利于形式处理的主动性。抽象的点线面造型虽然具有明显的形式感,但仍然有个创新点。点线面各有不同的感觉属性,不同的点、不同的线和不同的面及其相互关系又可产生个性差异的不同变化。所以点、线、面是黑白装饰画画面中最基本的形式单位,作为基本形态的点、线、面之构成就是装饰画设计的基础。点、线、面在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设计中作为辅助处理的底纹、边框或其他装饰变化等;第二,自然形成的点、线、面效果,稍加整理,巧妙运用;第三,对具象图形加以点化、线化、面化的处理,即以抽象的点线面构成具体形象。

在黑白装饰画的创作中,需要充分地调动和运用点、线、面这三种造型元素,按照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借助形态、大小、明暗等中介,达到表现视觉化的美学形象。

点,是最自由的艺术语言,点的排列组合可以表现其形态轮廓,也可以塑造体面的明暗和肌理。点有大小米点、竖点、垂点、圆点、大小混点、胡椒点等。

线,可以看成是点的连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动态感。线的形态千姿百态,有直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曲线、折线等,它变化多样,几乎适合表现任何物体。线的方向、形状、宽窄和肌理等决定了线的视觉特性,不仅可以描绘黑白形象的结构,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组织构成形象的块面与明暗层次。黑白装饰画注重线条的组织和变化,针对不同的造型,灵活地将线进行疏密、粗细、长短等有节奏地变化,突出主体造型。

面,可以用整块黑色与白色进行表现,或者由点构成线,再由线构成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用黑线或白线圈出其形状、范围而形成面,其大小和数量的对比可以产生许多变化,具有醒目大方的装饰美感。

灵活地运用点、线、面之间的聚散、疏密,才能创造出一幅千变万化富有感情的黑白装饰画。但是不同的造型特征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组线法、线面综合法可以避免图形效果单一化,还可以避免单纯的色块过于平板。

当两个以上的点或两个以上的线组合时,是并列呢?还是交错或重复?如何重复?如何交错?它们又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它们既可以是抽象的重复、渐变,也可以是具象的重复、渐变,关键在于视觉上能不能产生一种韵律,有没有节奏感,是不是体现了你所要表现的某种情趣。

重复是指通过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重复出现,使得形式统一。重复的主要特征是创造形式要素间的单纯秩序和节奏的美。重复形式可分为单纯的重复和变化重复两类。

渐变是近似形象的有秩序的排列、发展、变化。可以说,无论怎样极化的对立要素,只要在它们之间采用渐变的手段加以过渡,两极的对立就会很容易地转化为统一的关系。如体积的大小之间、形状的方圆之间均可用渐变的手法求得它们的统一。渐变使视觉产生柔和含蓄的感觉,具有抒情的意味。

装饰画的创作设计是从事各类材质装饰艺术品设计与制作和各类环境装饰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是中外装饰风格、装饰构成方法、装饰形式语言、装饰表现手法的综合体,是培养装饰意识、表现装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歌明.装饰图案设计技法新探[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

[2][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等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3]牛玖荣.黑白装饰画[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

[4]戚福光.黑白装饰画技法[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1.

作者简介:

造型活动 篇7

关键词:汽车造型,造型特征,意象,感性工学,敏感感性意象

0 引言

一方面,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产品造型意象有着越来越强的个人主观偏好, 尤其是对于汽车这类可以体现消费者身份地位的产品。另一方面, 产品外观造型传达的信息也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内在感受和体验[1]。如何让产品外观造型所传达的信息和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意象最大限度地匹配是产品造型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

产品造型意象研究是国内外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Lai等[2]应用鲁棒法研究了汽车轮廓的感性意象。苏建宁等[3]应用数量化理论研究了造型设计中的感性意象定位, 并将其应用至自行车车架设计中。但此类研究大多以现有产品图片为样本进行感性意象定位, 以基于图片的意象研究结果指导造型设计。这种方法在移植感性意象研究结果并将其用于指导实际设计过程时仍有一定困难。本研究引入造型特征的概念, 并以汽车造型特征线为研究对象进行感性意象研究, 以获取敏感感性意象形容词与造型特征线的定量关系, 直接编辑修改样本从而获得设计结果, 使汽车造型设计满足用户的感性意象需求, 提高汽车造型设计方案的成功率。

1 汽车造型特征线

1.1 汽车造型特征

从产品造型属性描述的角度来定义特征 (造型特征) 。汽车造型特征是对汽车整体风格、形面感觉、细部处理, 甚至是对多代车型中延续的造型元素, 以及造型所携带的结构和形面信息的一种描述。汽车造型特征关注的是形式、走势、比例这些造型内容, 因此, 汽车造型特征主要是指汽车造型的形面风格信息以及与造型相关的结构工艺信息的集合。

汽车造型特征除了携带着形状、材料等物理信息以外, 还携带了大量的风格意象、品牌、色彩、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和制造工艺、规范等与造型设计相关的信息[4]。

1.2 汽车造型特征线及其提取

汽车造型特征线是有特定结构约束和造型内涵的构造线, 被标记为腰线、侧面轮廓线等名称。从描述造型的角度看, 点虽然具有重要的造型意义, 但其对造型的描述不充分;面虽然最能表达形态的全部内容, 但其过于复杂, 不易被表达。线源于点而展成面, 是“承上启下”的造型元素。线包含了可以联系点和面的重要造型信息, 却没有点的琐碎和面的冗余, 因此, 线在对造型特征的表示中, 比点和面都更有优势。赵丹华[5]通过汽车造型特征线认知实验提取了20多条汽车造型特征线, 并将它们分类为主特征线、过渡特征线和附加特征线三类, 如图1所示。主特征线控制的是汽车造型的整体感觉和风格, 对汽车类型的演变和风格趋势研究有重要的描述意义;过渡特征线通常反映的是车身造型细节, 是主特征线之间的过渡, 对形面关系有着重要的描述意义;附加特征线是通过裁减和添加手法形成的局部造型区域, 对品牌特征有着重要的描述意义[6]。

特征对于风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形成风格情境的基本单元。如果一组特征反复地出现在某些产品上, 那么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形成一种风格[7]。由此可见, 造型特征对于产品造型风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本文将汽车造型研究抽象简化为汽车造型特征研究。图1中的线E1是汽车前引擎盖侧面轮廓线, 是汽车的主特征线, 对汽车造型的整体感觉和风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通过改变主特征线E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来研究E1的倾斜程度变化对汽车造型风格的影响。

2 汽车造型意象研究

2.1 感性意象认知与敏感感性意象形容词

意象是一种意识活动, 与理性思考的意念不同, 它是人们思维活动中形成想象、猜想、设想、联想等思维活动的过程[8,9]。意象会随着社会文化、感觉经验、价值判断等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产品造型意象是指人对产品形态所产生的直觉联想。造型意象同时存在于设计师和用户的头脑之中[10]。就汽车造型而言, 意象就是设计师进行汽车造型时的情感表达, 和用户对于汽车造型的情感体验。因此, 若能了解用户对汽车造型的感性意象, 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合理运用, 就可以使汽车造型设计尽量符合用户的情感体验需求, 这对于汽车造型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的意象是多方面的, 具有若干个维度, 如某个意象可能既是时尚的、醒目的, 又是轻巧的、科技的等等。这意味着意象表述, 特别是造型意象的表述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 并且不具备直观性。为了便于表达, 把原来的多维空间的问题“降维”至两维或者三维问题[11]。将这些降维后获得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性意象形容词称为敏感感性意象形容词 (sensitive kansei image adjective, SKIA) 。

2.2 研究过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汽车造型特征线的意象认知实验, 来研究主特征线E1倾斜程度的变化对于汽车造型风格的影响, 获取汽车主特征线E1的规律性变化对于汽车整体造型意象的影响。

2.2.1 样本及数据获取

如图2所示, 将汽车侧面轮廓线定位于oxy坐标系, 为了便于研究, 将A点固定, 将主特征线E1近似拟合成一段直线AB并延长, 则AB与水平方向夹角α的大小决定了主特征线E1的倾斜程度。

首先, 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汽车结构约束要求将αmin、αmax确定, 那么[αmin, αmax]中的任意值即为研究的对象样本[12,13]。为了保证样本的差异性, α每变化3°取一个样本值。与主特征线E1相关的其他侧面轮廓造型特征固定不变, 从而避免由与主特征线E1相关的其他侧面轮廓造型特征变化带来的感性意象干扰。将这些样本制成大小、颜色、分辨率都一致的图片, 将图片分别制成问卷调查的样本, 并以一定的方式编号。

由于本次测试侧重了解受试者对主特征线E1的感觉与偏好, 对形态的感觉反映了受试者对产品形态语意的解读, 为此采用形容词表达产品意象, 找出适合主特征线E1的各种形容词, 列出各种形容词对 (从中剔除明显不合适的, 如叠音形容词黑蒙蒙) , 作为感性意象的表达[14]。

接着, 选择受试者。受试者选择面必须要广, 包括具有2年以上驾龄的用户、具有3年设计经验的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汽车销售人员, 受试者年龄、性别要分布合理。

最后, 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问卷调查, 测试评价者对每一个产品样本的词汇意象。词汇意象即选择的形容词对, 根据Osgood的语义差异法, 将用户的感性意象反应在一个心理量表 (7点量表, 如图3所示) 上。

最终的调查结果模型为二维矩阵:

A=[A11 (k) A12 (k) A1J (k) A21 (k) A22 (k) A2J (k) AΙ1 (k) AΙ2 (k) AΙJ (k) ]

式中, I为评价样本数;J为感性意象形容词对数;Aij (k) 为第k个评价者对第i个评价样本的第j个感性意象形容词对的评价值, i=1, 2, …, I;j=1, 2…, J

2.2.2 初步统计分析

上述矩阵分析处理较为困难, 为了便于分析, 首先必须进行矩阵的降维处理。由于本研究所选择的评价者面广, 具有广泛代表性, 且评价结果应体现大多数人的感觉, 因此可对K个评价者利用样本均值统计量计算A¯ij, 即计算K个评价者对第i个评价样本的第j个感性的均值:

A¯ij=k=1ΚAij (k) /Κ

2.2.3 多元统计分析

初步统计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认知空间, 但模型仍然过于复杂。且大多数情况下, 不同的感性意象形容词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就更增加了分析处理问题的难度。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将原来J个感性意象形容词对组合成一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 这些综合指标反映原感性指标的主要信息。

首先可假设有m个综合指标F1、F2、…、Fm (mj) , 它们满足如下线性关系:

{F1=a11x1+a12x2++a1jxjF2=a21x1+a22x2++a2jxjFm=am1x1+am2x2++amjxj

式中, x1、x2、…、xj为原来的变量指标;aij为组合系数, i=1, 2, …, m

根据am12+am22+…+amj2=1可计算组合系数。实际分析时, 选择方差较大的前n (n<J) 个综合指标 (主成分) 。n是依据累积贡献率达到70%~80%的综合指标来确定的。

2.2.4 敏感感性意象与夹角α的定量关系研究

在因子分析确定的n个主成分中, 根据组合系数绝对值|aij| (i=1, 2, …, n;j=1, 2, …, J) 大小可确定M个影响整个感性意象的敏感感性意象形容词对, 以主特征线E1与水平方向夹角α为自变量, 第m个敏感感性的心理量表值Ym为应变量, 利用Excel曲线拟合可得出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Ym=F (α) 。将上述研究结果反馈给客户, 根据客户对主要感性的定位, 即可从定量关系曲线上求得满足用户感性意象情感体验的最适夹角α

3 实例研究

以海南马自达普力马改型设计研究为例, 探讨了基于造型特征线的汽车造型意象研究。海南马自达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合作, 为现有的普力马作改型设计, 提出尽量使用现有车型模具的要求, 所以要求挡风玻璃、车顶、A柱及前后门均保持不变, 仅对车头和车尾进行改型设计。从目标车型测量以及与马自达工程师商议确定αmax≈21°, 则符合结构约束的α取值范围 (样本取值范围) 为0°<α≤21°。为了使样本具有一定的可区分性, 每隔3°取一样本, 共有7个样本。

选择20对形容词表达该局部特征造型意象, 并对5位有2年以上驾龄的用户、5位具有3年以上设计经验的汽车造型设计师、8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2位汽车销售人员进行试验。结果由因子分析可获得2个主成分, 第一主成分F1贡献率达74.8%, 第二主成分F2贡献率为23.2%, 两者累积贡献率可达98%, 可见, 利用F1、F2两个综合指标即可表征本试验几乎全部感性意象信息。F1、F2的因子载荷 (20个感性载荷) 见表1。

由于本实验中F1贡献率相当高 (大于70%) , 因此, 利用组合系数确定M个影响整个感性意象的主要感性时, 只考虑F1。从表1可见影响F1的20个感性意象形容词对中, 粗犷的-细腻的、纤巧的-稳重的、越野的-居家的、流线型的-非流线型的为主要感性意象, 即为反映普力马主特征线E1造型意象最为敏感的感性意象形容词对。

对上述4个感性意象形容词对心理量表值Y与夹角α分别作定量关系曲线拟合, 如图4所示。曲线方程分别如下:

Y1=4.109-0.521α+0.013α2

Y2=-3.607+0.441α-0.008α2

Y3=2.139+0.053α-0.036α2+0.001α3

Y4=-3.019+0.467α-0.012α2

其中, 下标1表示的是细腻的-粗犷的;下标2表示的是稳重的-纤巧的;下标3表示的是居家的-越野的;下标4表示的是非流线型的-流线型的。

根据客户考虑上述主要感性意象所定的造型设计定位要求:居家、灵巧、流畅, 由曲线方程可知夹角为18°时最为居家, 15°~21°时较为灵巧、流畅, 因此夹角在18°左右最符合客户的造型设计定位要求。最后以18°来设计引擎盖侧面轮廓线, 适当编辑修改后得到满意的设计输出。

造型活动 篇8

关键词:造型植物,修剪工具,修剪时期

1 造型植物常用修剪工具的种类

1.1 绿篱修剪机。

绿篱修剪机是造型植物修剪的最常用工具之一, 有电动型和手工型两种。电动绿篱修剪机采用燃油作动力, 工作效率高。手工绿篱剪款式多样, 可根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型号的绿篱剪。有长绿篱剪和手柄可伸缩的绿篱剪等。

1.2 修枝剪、高枝剪。

修枝剪是整形修剪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 主要用于修剪较小的枝条。选购修枝剪时主要看剪刀的小刀和弹簧的质量。修枝剪的剪刀要锋利, 软硬适度, 软的不耐用, 易卷刃, 而硬的容易造成缺口或断裂。弹簧的软硬也要适度, 太软撑不开剪口, 太硬用起来费力。弹簧的长度以能撑开剪口而又不易脱落为好, 开张的角度也不能过大, 以能用手挎住为宜。修枝剪还要求轻便灵活, 造型美观。高枝剪专用于剪除高大树冠上的小枝条。这种剪子的下部有一根长柄, 长短可根据需要确定, 一般长3m左右。剪托上的小环用粗细适宜的尼龙绳连结起来, 使用时拉动尼龙绳便可把大树上的枝条剪下。

为便于操作和节省劳力, 修枝剪和高枝剪的刀片应经常保持锋利, 使用钝了就应及时磨好。磨剪时只磨剪刃外面的斜面, 不必磨剪托, 以防剪口不吻合。不要把剪口的螺丝拧开来磨, 否则剪口容易滑动, 易造成剪刀不吻合, 使用时易夹枝, 而且伤口不易愈合。新买宋的修枝剪或高枝剪, 一定要先开刃后使用, 而且第一次开刃时一定要磨平, 第一次磨偏了以后不容易校正。剪子不用的时候, 要用黄油或凡士林涂抹后用油纸包好, 以防生锈。

1.3 手锯。

手锯主要用于锯除大枝。手锯要求软硬适度, 宽窄和长短适宜;软了容易弯曲, 硬了容易折断。目前常用的手锯锯条长约40cm, 太宽、太长都不便操作。为了便于携带, 可选用一种折叠式手锯, 用时打开, 不用时合上。手锯的齿应经常保持锋利。使用前要先用扁锉将锯齿锉锋利, 并锉成长三角形, 这样锯口平整, 边缘光滑, 所锯伤口容易愈合。但锯路不要开得过宽, 过宽则锯口粗糙, 伤口不易愈合。手锯不用时也要涂油防锈。

1.4 钩镰、削枝刀。

钩镰主要用于修剪树冠高大的树木。削枝刀主要用于削平剪、锯口。要求刀刃稍有弯曲, 以便削平圆形锯口。如果没有削枝刀, 也可用锋利的修枝剪代替。钩镰和削枝刀也应开刃后再用, 使用时经常保持锋利, 不用时涂油防锈。

1.5 山字形开角器。

用于开张主枝角度, 主要适用于早期较细的枝条。开角器可用8号铁丝弯曲成山字形, 在6~8月间, 将开角器别在1年生枝的基部, 待枝条的延伸方向固定后, 再将开角器取回, 以备下年再用。对长势较旺的枝条, 早期使用开角器效果较好。如树势过旺, 使用开角器后新梢先端再度弯曲向上生长时, 可在弯曲部位再加一开角器, 或在弯曲部位短截, 以促进枝条剪口下芽萌发, 也可促发短枝, 利于花芽形成。

1.6 高凳。

高凳是用于修剪高大树冠的登高工具。高凳有高有低, 材质多种多样, 有木质的, 也有铁制的;形状各式各样, 有三条腿的, 也有四条腿的, 还有独脚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高凳也有新的改进。用铝合金制成的数层套合在一起的梯子, 可根据树冠高度任意抽长或缩短。这种梯子一般均轻便灵活, 易于携带。木质高凳要选用坚固耐用的木材制作, 并上漆保护。使用之前要仔细检查, 如有松动要及时加固, 以防使用时发生事故, 不用时妥善保存, 不能雨淋日晒, 以防腐烂。铁制高凳不用时涂油防锈, 或涂防锈漆保护。

2 造型植物的修剪时期

在年周期内, 修剪时期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内修剪, 即冬季修剪和春、夏、秋季修剪。大部分造型植物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修剪, 可依据不同的修剪目的选择不同的季节进行。

2.1 冬季修剪。

即休眠期修剪, 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指从冬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 其最适宜时间是在植物完全进入正常休眠期以后, 即在被剪除的新梢上贮存养分最少的时候进行。植物冬季修剪主要是疏除病虫枝、密生枝、并生枝、徒生枝、过多过弱的花枝及其他多余枝;短截骨干枝、辅养枝或过分衰弱的枝头;刻伤刺激一定部位的芽和枝, 以便第二年转化成强枝、壮芽;调整骨干枝、辅养枝与开发枝的角度和方向, 为植物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冬季修剪下来的病虫枝应及时集中销毁, 以减少传染源,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2 春季修剪。

春季修剪可补充冬季修剪的不足, 时间是在萌芽后至花期前后。春季修剪常采取轻剪、疏枝、刻伤、环剥等措施缓和树势。通过疏剪花芽、调整花叶芽比例, 有利于调整植物造型, 改善光照条件, 促进生长健壮。春季修剪量不宜过大, 剪去的枝条数量不宜过多;对于造型植物来说, 通过春季修剪可以促进剪口附近的芽及下部芽的萌发, 增加枝叶量, 有利于造型植物枝叶繁茂。

2.3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对树体的营养生长抑制作用较大, 修剪时应根据造型植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修剪量, 夏季修剪可及时调节植物生长开花的平衡关系, 充分利用二次生长, 有利于调整或控制造型。常用方法有剪梢、摘心、扭梢、环剥等,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2.4 秋季修剪。

秋季修剪是在新梢停止生长以后、进入相对休眠期以前进行的。此时树体开始贮藏营养, 进行适度修剪可使树体紧凑, 有利于改善光照条件, 充实枝芽, 复壮枝条。秋季修剪时疏除大枝后所留下的伤口, 第二年春天剪口的反应比冬季修剪的弱, 有利于抑制徒长。秋季修剪对柏树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夏季修剪弱, 但比冬季修剪强, 而且削弱树势不明显。

3 造型植物的修剪技艺

通过修剪的办法, 使园林造型植物按照人的意志而生长, 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修剪以一定造型目的为基础, 但是无论是平面式植物造型, 还是立体式植物造型, 都必须严格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 特别是观花观果类的造型植物, 更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花芽分化期。为促成造型植物花繁果茂, 可采取多种修剪措施, 以实现其艺术造型的要求。修剪造型一方面对园林造型植物的某些枝、芽、叶、花、果起到一种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同一植物的另一些枝、芽、叶、花、果起到促进作用。修剪不是消极地减少, 而是积极地促成。园林造型植物修剪的主要措施包括:剪枝、抹芽、摘心、摘叶、摘蕾、疏果、刻伤、整体造型修剪等。

3.1 剪枝。

剪枝是植物造型修剪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项技术措施。剪枝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为了美化树形, 就应该剪除过长枝、不美枝、杂乱枝、忌用枝;如为了丰满树冠, 则可在生长期内连续不断地剪短小枝, 以促生侧芽、增生新枝、丰满树冠。一般的造型植物都是通过连续不断地整形修剪逐步形成的。修剪时, 首先要根据树体构成规律确定剪口芽的位置, 剪口芽的强弱和选留位置不同, 生长出来的枝条强弱和姿势也不一样。在修剪几何式植物造型时, 首先要确定几何形状与大小, 然后才开始动手剪。而对于风景式植物造型, 最好先做轮廓架子, 然后再进行修剪。修剪时要注意观察、分析树势, 制定修剪方案, 特别是在几个人同剪一棵树时, 更应该先研究好修剪方案, 绝不能各行其是。修剪一般先剪下部, 后剪上部;先剪内膛枝, 后剪外围枝;先处理大枝, 再处理中枝, 最后剪小枝。剪枝应注意剪口处理问题。正确的剪口可以保证剪口伤疤尽快愈合, 芽苞正常发育。

3.2 抹芽、摘心。

抹芽是指抹去已开始膨大、但新叶尚未展出之苞芽, 可根据不同情况用手工或用镊子进行, 抹芽根据其目的不同, 采用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对不希望长成枝条的芽, 在芽苞期将其抹除, 以节约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改善存留芽的养分供应。摘心有时也称摘芽, 是指摘去新芽萌发后但尚未木质化的带叶嫩芽。摘心是植物造型修剪中较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是将新梢顶端随带少数嫩叶一并摘除。摘心既可用指甲, 也可用剪刀剪除新芽。

3.3 摘叶、摘蕾。

有时为了增加观赏效果或某种特殊需要, 可采取一些摘叶的措施。应当注意所说的“摘叶”, 除松树摘叶促生侧芽是将部分松针拔掉外, 在一般情况下, 阔叶树的叶子都不能用手摘, 而是用剪刀从叶片基部、叶柄上端进行剪除, 以保护腋芽。虽然习惯叫做“摘”叶, 而实际做起来应当是“剪”叶。植物孕蕾开花消耗养分较多, 摘蕾是在特定条件下节省养分的一种措施。为了防止碰伤保留的花蕾, 摘蕾时无柄花蕾和短柄花蕾可用镊子, 长柄花蕾可用剪刀。

3.4 疏果。

疏果是观果类造型植物修剪的必要措施。为了造型需要, 观果类植物造型多以小盆为主, 因其根系小、用土少, 养分供应受到限制。如留果过多, 不但体形小、着色不好, 而且易导致来年无果, 甚至植株过早衰老。因此留果宁少勿多。在坐果之后, 应下定决心疏果。最后留果数常以叶果比计算, 如苹果20~30片叶留1果, 桃20片叶留1果, 梨20~30片叶留1果, 金橘6~10片叶留1果。可酌情加以调整, 但叶可偏多些, 果可偏少些, 留果宁少勿多。

3.5 刻伤。

为了有目的地在一定部位促生新芽, 以充实树冠的空缺处, 可进行刻伤, 时间以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最好。方法是先选定需要发枝的树芽, 再在其上部1cm处用刀刻伤, 深度要达到木质部, 长度约为枝条直径的1/3, 即可促芽萌发。

3.6 整体造型修剪。

造型活动 篇9

其中“生命记忆”的内容既包括人们内部积蓄的种种体验和丰厚实践, 也包括与更久远的父母给予的东西、乃至与上古祖先的“力”紧密联系的, 甚至每一个细胞以及隐含其中DNA排列上也分明地刻印着这绵延几十亿年生命的历史记载, 即过去这段时间中所形成的全部存在或感知和理性的纤细的震颤⑴, 它是造型诞生的源泉;而自然界蕴藏的灵力和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力即“灵”, 首先是在体内循环的血液、乳汁, 同时还是指自然界生命之气息——风 (东风等) 和遍布天地之间的灵力、肉眼看不见的的灵力 (例如灵仙、魔物等) , 它是造型诞生的催化剂;造型诞生的过程就是这个“灵”化为血液与乳汁, 在“形”中循环或变成风和灵力, 唤醒沉睡在“形”中的呼吸, 她去摇撼动辄静止、停顿的“形”, 使其不断流动、骚动、沸腾, 在“灵”的作用下, “形”变成有血有肉的“型”, 即被赋予生命的蕴藏灵力、金光灿灿、光彩夺目的“造型”。总而言之:造型诞生的过程是造型和生命之间关系的充分体现。

以仙台为中心的鱼眼地图, 利用鱼眼透镜对数坐标的方法对其日常活动的范围的调查形成的地图, 使人们可以带着生活感受直接捕捉到从市区到城市周边广大的范围, 甚至地球的表面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包容其中, 是一种生活感受方面的视觉化;而犬地图是狗以嗅觉为依据的看到的世界, 是以气味的轻重对色彩进行绘制的, 呈现的是嗅觉的视觉表现;味觉的体验则是通过我们对各国菜肴口味浓淡程度及与味觉感受的进行比较, 得到的味觉感受的视觉地图;而以交通发达程度对时间作用的地球仪, 交通发达程度高的地表向内部深陷, 而没有交通工具的地表则向外侧膨胀, 将所有交通发达程度参差不齐的不要综合并连接起来, 地球就像一个变形的土豆凹凸不平, 一个新的地球在时间轴的作用下诞生了, 它是一个可塑的时空、可塑的地图、一个如生命体般柔软地球的新的造型。

法国美学家迈耶在他的《视觉美学》中写道:“艺术作品不是独白, 而是对话。”因此, 我们论及的多维时空的设计艺术更应该成为一种可以供设计者和使用者以及所有参与者来探讨和体验, 这种体验所感知到的空间感和艺术魅力, 使得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质环境通过互动而产生意义。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观察表现手段必须通过感知、理解、想象、情感与所呈现的对象融为一体。我们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分析整理, 感触较深的不是各式各样的风格, 而是五彩斑斓的色彩。

我们知道,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在造型范畴内, 色彩表现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在传统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里, 色彩起着极其重要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在塑造环境气氛、刻画人物的真实性中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色彩, 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 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 塑造的艺术形象, 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 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艺术设计是一门较为新潮的艺术表现形态。它以快节奏、多层次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人视觉的生理、心理与精神需求等诸多因素,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包装中色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内容和功能等方面的加工整理, 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 虽然设计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造型才能存在, 这丝毫不能抹杀色彩之于设计内容的重要作用。它在美化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 也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 因此色彩的协调与正确运用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保证。

这几个新感受角度的侧重点都在于以人的行动来重新认识世界, 不仅增加了人的主动性, 同时也增多了视角, 丰富了造型, 更是对我们在设计和创造时的方法的一种有益的启示。它给予了我们一个创新的方法:从自身出发, 从包括“五感”在内的“生命记忆”中的各种体验和积累出发, 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充分调动各种元素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来找寻找适合的新的方法, 体会新的感受。另外就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感性方面不能一味追求, 也需要理性的思考, 相对于感性, 理性会给我们带来更实际和更接近真理的成果。它是杉浦先生在此书的“生命记忆”中提到的, 也是从杉浦先生论证的方法和学术领域的涉及都得到充分证明的。

总之, 杉浦先生无论从书的结构和内容都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其中每个造型都是围绕着核心主题或层层渐进、或多方位探究, 并且相互之间又有着照应和紧密的联系;另外从方法论上对读者进行多空间、多领域、多角度的引导。最重要的是有一股强烈的生命力充斥在整本书中, 它是一份生活的激情、一种对周围和自然的关注、一种对肉眼不可视的灵力的追求, 然而这方面正是我们欠缺的, 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眼前的事物, 而忽略了“生命记忆”的召唤, 研究问题做不到深入和融会贯通。所以,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触和知识的积累的层面上, 而是引入作者的方法和治学的态度, 以此鞭策自己, 贯彻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摘要:本文从杉浦康平先生的《造型的诞生》的这本书中出发, 从“线”的构成形式以及“始于身体又回归身体的万物照应的意象连环”的两个方面认识到了造型和生命的关系, 感受到了浑然一体的相互连锁、相互照应的多个不同文化圈融通的宇宙造型观, 并对生命力的“线”的构成形式做出了深入的分析, 形成了涵盖各种生命及身体内和外对生命力的全方位的感受, 不仅在创造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并对笔者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态度给予了不同方面的引导。

关键词:生命记忆,线的构成形式,色彩造型方法

参考文献

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造型活动 篇10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的中国风元素存在于影片中的许多细节当中, 而处理这些细节的细腻程度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 不得不让人感叹电影创作团队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角色造型和角色定位方面, 主人公阿宝采用了我国大熊猫的造型形象, 而五大高手形象则体现出了电影人物造型与中国象形拳法的结合, 并且他们的一招一式都体现出了中国功夫文化所具有的厚重感和真实感, 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

每部成功的动画电影, 都必然具有成功的角色定位与角色造型。与其他形式的电影作品不同的是, 动画电影往往需要使用虚拟手法来进行角色的设计与创作, 即在现有物象的基础上衍生出新出的物象, 或者在没有物象参考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物象, 而这也决定了创意是动画电影角色定位与角色造型中的首要影响因素。从《功夫熊猫》中的角色定位与角色造型来看, 主人公阿宝的角色造型采用了我国的大熊猫形象, 并且加入创意, 使这只大熊猫身手敏捷且逐渐成为武林高手。无论是熊猫还是功夫, 都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而将这两个元素进行结合, 展现出了电影创作团队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同时也明显体现出了《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大胆借用。影片中不仅阿宝这一造型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造型文化在电影角色造型中的运用, 其他的角色造型和角色定位也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创意的结合, 如五大高手老虎、螳螂、仙鹤、猴子与蛇, 他们所使用的拳法与造型具有紧密的联系, 我国象形拳文化得到了明显的传达, 只是《功夫熊猫》的创作团队并没有去执着地展现象形拳中复杂的武术动作, 而是使用五种动物本身的特征和形态对这些动作进行了展现。

二、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功夫熊猫》道具造型中的运用

电影需要带给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 而道具造型是完善这种视觉体验的关键性内容, 特别是对于《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动画电影而言, 如果道具造型偏离了中国传统造型文化, 则会很容易导致“出戏”现象的产生。因此, 在《功夫熊猫》的道具造型中, 依旧能够看到与角色造型表达方式相似的设计手法, 即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运用到道具当中, 从而确保整部电影造型风格的统一。

(一) 装饰摆件方面。《功夫熊猫》中的道具造型设计对中国传统的道具造型艺术进行了集中体现。这部动画电影不仅有承载着中国古老文明的青铜器造型, 而且还有承载着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瓷器造型。在青铜器造型的运用方面, 《功夫熊猫》更加重视呈现青铜器的样式纹理与外在形态, 如在影片开端, 浣熊师傅所在的练武场便出现了青铜器道具, 并且这一青铜道具上的云雷纹较为明显, 而阿宝所掉进的青铜器上, 虽然纹样相对简单, 但是也不失端庄大气。显然, 影片中所运用的青铜器造型多为单层纹样, 这种纹样虽然不如多层纹样精致华丽, 但是却具有着更加朴素简单的特征。并且从对青铜器造型的借鉴目的来看, 主要是体现和烘托出练武场的练功氛围, 因此, 在青铜器造型的运用方面, 也并没有必要苛求电影对中国青铜器造型乃至青铜器造型所包含的文化做出全面的反映;在对中国传统瓷器造型的运用方面, 《功夫熊猫》中的一个情节专门是为了体现中国传统的瓷器文化所涉及, 即在玉和大殿中, 阿宝看到了一个绘有龙纹图案的瓷瓶, 并且镜头也对这一瓷瓶进行了特写。这个瓷瓶具有剔透光洁的色彩和双耳的造型, 电影造型对这一中国传统瓷器造型的运用, 不仅体现出了影片所希望传达出的文化厚重感, 同时也让电影画面具有了更加优雅、华丽的特点。

(二) 服饰道具方面。从《功夫熊猫》中人物所穿戴的服饰可以看出, 电影在服饰道具方面对中国传统服饰造型作了较多的借鉴, 如在玉和大殿比武这一情节中, 无论是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还是比武大会的旁观者, 他们的妆容与服饰都具有着明显的清代服饰特征。在电影画面中可以看到, 男子都留有辫子, 并且旁观群众也都戴有瓜皮帽、身着斜襟服饰。当然, 《功夫熊猫》在服装造型的设计中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服装造型的形式进行了借鉴, 而并没有体现出服装面料差异和等级差异等特点, 由此可见, 对中国传统服装造型所进行的借鉴, 也只是为了烘托出玉和大殿上的平民气息, 从而渲染影片所需要的氛围并推动影片剧情的发展。

摘要:《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熊猫形象为主角、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本文以该影片为例, 从角色造型、道具造型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电影造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电影造型

参考文献

[1]李徽.中国元素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阐释[J].电影评介, 2014, (19) :044-045.

读者造型坊 篇11

一个人的形象不只由发型决定,服装的色彩与款式、化妆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你的外貌比较青春,肤色属于中度,建议你适当避免明亮的嫩黄、草绿、嫩粉等色,而尝试用暖色来装扮自己,如橙色、酱黄、象牙白。发型可多些变化,长直发或俏丽的中长卷发都适合你。其实,我觉得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化妆,因为你的眉毛与眼睛距离较近,又比较平直且眉尾向下,容易给人不精神的感觉。由于你是圆脸型,所以建议你将眉毛修成标准眉型,画眉毛时要一笔一笔画出每根眉毛的走势,不要急于求成,一笔到头!

COCO(西安)

你的整体风格都市气息很浓,但并不属于前卫型,相反更偏向健康、活泼类型。所以,你的服装款式适合随意、休闲或民族化的,靴子、短裙都比较适合。你肤色偏暖,因此选橘色、咖啡色、绿色会比较漂亮。另外,选择服装要注意质地,可以多一些棉、麻类服装,或干脆是很时尚的面料,如纤维类质地带光泽的面料等。化妆时口红是重点,可选择略偏黄的红色或橘色。发型方面直发或烫发都可以,但要保持自然的形态,不要太过整齐光亮。

LING(广州)

刚刚参加工作的你迫切地想把自己装扮的成熟又有气质,首先要从最重要的服装色彩和款式入手。准备一两身正式的衣服很有必要,那么用色一定要适合自己,可以尝试蓝色、紫色、灰色、粉色等轻柔且具有冷色特征的。要特别注意鞋款不要选太时髦或走起路来声响很大的。只要化妆得宜,眼睛大小并不会影响到你的气质。妆面一定要干净,用色不要求丰富,而以健康、亲切、整洁作为标准。把过长的头发剪至及肩可让你的形象更稳重,切记不要把照片中的服装用在工作场合!

郑咪咪(厦门)

造型活动 篇12

一、国内书架设计现状

现今国内书架设计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1.功能单一。传统书架除了放置书籍, 一般无其他功能, 对于舒适度的考量, 传统的书架在设计时就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2.空间利用不足。书架的高度, 通常都是以人手触及的高度为准, 但一般家庭屋顶高度在3米左右, 这样的书架虽然方便了大多数使用者, 但上面的高度空间会被浪费。根据经验, 查找存放在最下面两层的书籍时, 人们则必须要下蹲, 这很不便于读者查找图书, 取放也不易。所以一般书架在40厘米以下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而且也不便于摆放常用的书籍物品。3.缺乏设计感。研究显示, 对人的感官起着强烈引导作用的是不同色彩与造型的产品, 然而传统书架的设计只在体积和高度上有所区别, 在造型和色彩上的改变少之又少, 这就使得阅读空间生硬冰冷, 毫无生机感。这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乏味无趣。书架的作用只是为了放置书籍, 亦或是供人们取放书籍, 这样的书架, 不能产生使人融入阅读参与阅读的氛围。

植物仿生书架对于读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喜爱读书的人来说, 其作用是巨大的, 读书人一旦有时间最大的愉悦就是坐在书架前浏览、欣赏图书, 潜移默化地改变生活。但是书架会常常被人们忽略, 书架的发展历程就更少为人注意了。书架是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最好的东西, 它体现出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书架对于提升阅读氛围的作用不可或缺, 书架的形态、气质, 表达了这个空间的气息, 是室内空间弹性的表达者。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更向往简单的生活方式, 简洁、明快、实用的手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件以植物仿生为主题的家具出现在室内设计当中, 那么黑白冰冷的空间会立刻饱含生命, 活灵活现, 有利于增强室内空间的生机, 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仿生设计指人们运用已发现的自然生物提取的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并结合艺术与科学进行的设计。“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期, 自然生物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依附的主体环境, 运动环境中的仿生意义始终左右着人类生存的品质。作为在新世纪对人类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有重要创造意义的家具设计, 同样也离不开仿生学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1]将仿生设计应用到家居产品的设计中, 能使家居环境更加具有活力和张力, 体现生命感, 使空间更加具有弹性。把大自然中生物所独有的显著特性, 赋予到没有生命的家居产品上, 形成更加具有设计感的家居环境, 能让现代人感受仿生设计所独有的个性和趣味。

二、植物仿生书架创意设计

(一) 在人体工程学上的思考

创新型植物仿生书架的设计更满足了人性化的需求, 其尺寸大小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的比例因素而设计, 摒除了传统书架的功能单一等缺点。将仿生设计运用到没有生命的家居空间设计中, 能使家居空间有一定的生命感, 将人体工程学和有价值的元素相结合, 生成更加有设计感的环境, 为生活在快节奏中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相处的氛围, 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让使用者能够享受更高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二) 在绿色设计中的运用

人与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绿色又是自然界的主旋律, 绿色象征着健康与生命、和谐与安宁、环保与可持续利用。将绿色植物的仿生设计应用到室内空间, 加之使用原生态的材料, 能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可以给人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暗示。将自然元素移至室内, 提供一个绿色、舒适、优质的生活空间的设计, 这本身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人文在室内设计艺术领域的思考和体现。

(三) 在人文方面的考量

“家居空间中的主体为家具设计, 家具的造型特点直接决定了家居空间的风格。北欧的家具设计非常注重人性化, 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汉斯维纳是北欧非常有名的家具设计大师, 他在1947年设计的孔雀椅就是采用了仿生设计的手法。其中椅背为扇形, 用细木条排列组合填充靠背空间, 椅子整个靠背形似孔雀的尾巴, 造型独特而优美, 令人联想到孔雀开屏的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质朴自然的亲切感, 更能体会其中深深地趣味性。”[2]孔雀椅的设计让人体会到其中深深的趣味性。仿生设计赋予了家居空间以强烈的个性特征, 运用这种手法, 能够满足人们轻松、幽默、愉悦的精神需求, 强调了设计的趣味性。趣味性的仿生设计在儿童家居空间设计中应用得极广, 这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童趣和丰富的联想。在传统的家具产品设计中, 我们很少看到有产品直接取自于绿色的大自然, 更多地是现代化的工业产品, 缺乏新意, 乏善可陈。几乎都是工业化冰冷金属玻璃材质的产品, 丝毫不考虑人的感受, 只关注功能, 不考虑人性, 冰冷且不近人情。但人才是所有家居产品的使用者和感受者。植物仿生书架的初衷就是关怀人, 充分考虑关怀人这一主体的感受, 不仅对产品提出回归自然, 贴近绿色生活的要求, 还要在整体的布局和空间上充分考虑人的感受, 要符合人性, 关怀人性, 从人的第一感受出发。

中国的传统读书之所的环境既简洁又单一, 室内的装饰无非就是字画书架等, 所营造的氛围严肃而静谧。植物元素的应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仅仅作为图案装饰的作用, 革命性地直接应用到造型设计之中, 让植物参与设计, 而不是让植物造型成为附庸产品。现今的设计中, 要加强植物元素的应用, 就要明白各种植物的涵义并发掘出新的内容。竹子不仅可以代表不屈的气节, 还可以表达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 绿色的枫叶和红色的枫叶所蕴含的内容又有所不同。

创新型植物仿生书架是运用大自然中绿色的植物进行仿生设计, 所打造的是一种藏于钢筋水泥之中的自然景观, 让人们虽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当中, 却能在阅读之中充分感受自然, 体会阅读的舒适感, 让人们享受阅读, 爱上阅读。

三、结语

由模仿自然界的生物而衍生出的产品在国内的产品设计的创新上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期望值。较好地弥补了现代书架在设计、创新方面的不足, 更好地加强了将人与自然的融合。将取自自然界的元素应用到家庭、户外和公共场所, 让人们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感受一些惬意和放松, 加强接近与自然的关系, 体验贴切的绿色生活, 从视觉、功能上给了人们焕然一新的感觉。

本次设计重在拓展和延伸, 我们试图营造出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 不仅从仿生书架入手, 更重要的是整体环境的布局和设置。让一系列配套的植物仿生产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绿色阅读环境, 营造出绿色、自然、亲切、清新的阅读氛围。因此还应该有一系列衍生品, 包括书桌、椅子、柜子、摆设等, 用一系列植物仿生的产品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让人心旷神怡的家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孟凯宁.浅谈仿生设计学对现代家具设计的意义[J].文艺生活 (文艺理论) , 2012 (6) :45.

【造型活动】推荐阅读:

造型语言07-15

造型特点07-20

造型05-19

盆景造型05-22

逆向造型06-10

车身造型07-12

造型人物07-23

工业造型07-27

结构造型08-05

汽车造型08-08

上一篇:农电建设下一篇:《春》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