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型

2024-08-28

手工造型(精选3篇)

手工造型 篇1

在实际授课中, 一些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手工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创新能力, 所传授的只是某种物品的制作方法, 而不是向学生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在制作上不同表现的可能性, 这就容易造成手工造型课变为“劳作”课。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是手工造型课中的重要目标。那么, 如何在手工造型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今天, 我们就从手工造型课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加以阐述。

一、教师导入环节

导入是一堂课的初始阶段, 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就要创设开放情景, 将实际生活与美术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用生活作为载体, 在课程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这条“导入”的路去不断地寻找美、发现美, 激发学生从全新的角度, 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身边的客观世界, 更深层次的去感悟事物, 启发、丰富想象力, 并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及艺术表现形式将“美”表达出来。

我们常说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 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导入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教具诱导法

用优秀作品和实物等做教具, 突出直观形象和观察、思维、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和再次发现的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从框架环节到具体重点, 在课的开始就放映一些与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相关资料 (视频或图片) ,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 然后再教授主题内容, 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趣味表现诱导法

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养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创设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浓厚趣味的可操作性的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各种表演展示、创设培养表现能力等最佳的学习情景, 以此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问题诱导法

一般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 提问的质量非常重要, 这些问题既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提示, 更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而所提问题的覆盖面, 知识的拓展度, 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精心的设计, 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演绎情景、发散思维、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观察—反思—发现, 大胆地去想象和创作。

4.学科整合诱导法

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 拓展性是美术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可以拉近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距离, 柔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 通过诗歌朗诵、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来营造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氛围, 借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信心。

二、动手实践环节

只有挖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才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动手操作是美术课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操作可以将抽象问题变成形象具体, 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澄清认识, 通过动手, 也更容易获得感性认识, 促进理性思考。

动手实践要主动, 只有学生有主观愿望, 学生才能主动参加, 积极动手动脑, 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开始老师就定一个框架, 让学生只能在这个设定好的框架里制作作品, 相反, 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心,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促进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美术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由原来的灌输者变为现在的引导者。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制作过程,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作品展示环节

作品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 通过不同个性作品的展示, 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 体验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作品展示, 是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对突出的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升华情感。随着以鼓励为主的师生共评, 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学生展示时可创设轻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起到情感升华的作用。心理学表明, 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 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维持饱满的情绪, 教师可以在作品展示时设计一些竞赛类, 放松类游戏, 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身心疲劳, 也可以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节课, 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乐学而不倦。

创造力人人都有, 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 积极开发,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让他们能像大师那样, 随心所欲, 吞吐自然, 可以超越时空和理念, 自然的嵌入艺术本身之中。我们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不断探究学习, 让学生学会用眼去看, 用脑去想, 用心去做,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学习资料[Z].2000.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手工造型 篇2

活动背景:

“动手做” 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科学的结合。根据我们现在所进行的课题《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发现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手工操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渠道。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较丰富,手指发展也很灵活,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幼儿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育观和教育形式。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造型。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饮料瓶、纸盒、纽扣、牛奶盒、糖盒子等。

2、半成品:各种小花、各种几何图形。

3、彩色纸、蜡光纸、皱纹纸、吸管、蜡笔、剪刀、浆糊、抹布、双面胶、单面胶等。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东西,看看是什么呀?(拿一个牙膏盒子)师:牙膏和有什么用?用来装什么? 幼儿讲述糖盒子、饮料瓶、牛奶盒的作用

教师小结:原来它们都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可以用来装吃的东西,有的可以用来装用的东西。那吃完了用完了,这些盒子还有用么?(引导幼儿变废为宝)

二、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盒子、瓶子等加一加、减一减后的变化。师:这么多的瓶子盒子,如果让你来变一变,你会把它变成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

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根据幼儿个别回答,灵活的请幼儿上前空中演示)

1、长方形的盒子加些轮子,在开几个窗口,变成小汽车。很多的盒子连在一起变成小火车。

2、牛奶盒子做小灯笼、飞盘、房子……

3、糖盒子可以做小鱼;一次性的杯子做小花

4、可乐瓶子可以做章鱼、火箭、小娃娃……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的真好,等会儿我们就要动手试一试。小莱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

三、幼儿选择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一起完成。

A、介绍工具、装饰的材料。B、大操作盒里装牛奶盒、瓶子等。

C、清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先想好在开始哦。我们做的时候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完成。

注意事项: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用剪刀的时候要当心,不要剪到自己的手。

四、展览作品

手工造型 篇3

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的对象都是些孩童,本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但我们却过多地做着许多揠苗助长的工作。究其原因是教学对象都是些独苗苗,在人们普遍提倡优生优育的大前提下,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学生在画图上也要画出个像模像样的东西来。再之,在教育教学的诸多评估以及一些常规性的检查中,我们的教育行政官员们也多半以学生的图画质量去定性。这就给一线的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美术教学随学生不得,一定要达成一定的标准和质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般都以成人化的教学方式去实施教学的行为,譬如小学生的手工总要求得体、得当,要栩栩如生等。应当说此等要求是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窃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所需要秉承的理念应当是让学生去生动发展,让学生去自由发展,让学生去和谐发展。这样的发展不容许我们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夹杂任何的功利色彩,尤其是急功近利。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美术课堂应当是学生充分自主且十分阳光的课堂。譬如说我们的手工教学,学生在手工学习制作中的造型表现要完全根据自己的愿望和心理,不需要我们的指手画脚,哪些地方需要夸张等,完全由他们自己去做主。

二、手工教学造型表现能力培养需科学方法应对

十多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多么期望教育的素质化。在人们探索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时,有学者提出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笔者不可能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界定,也不可能对其加以任何评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教学、手工教学的造型和表现都无定法,但都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窃以为科学是我们美术教学必须追求的至上目标。何谓科学?怎样才算得上是科学?应当说没有固定模式和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且富有创造活力的,那最起码可以说是已经近于科学的范畴了。譬如说手工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以怎样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我们首先必须探究的话题,小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不可能都对手工具有强烈的兴趣,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对手工具有其浓厚的兴趣,小学生的手工兴趣有时也呈时起时伏之状态。所以,我们的教学课堂应随时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手工的主要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所喜欢玩的那些木头都应当成为手工造型表现的主要对象,小手枪、小陀螺……当他们对自己所玩的东西产生莫大的兴趣时,小学生的手工表现兴趣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们还要完全把权力交给学生,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欲望敢于创新,既不迷信自己所见到的事物形象,也不迷信前人手工造型表现的东西。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小学生造型表现出异于他人或者说具体事物却又符合审美标准的新形象。

三、手工教学造型表现能力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

我们都知道荷叶上的露珠是可爱的,但它只是昙花一现,稍不留神儿就会稍纵即逝。所以,人们极力去保护荷叶上的露珠,因为它圆润、晶莹。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手工造型表现能力,我们尤其需要对它进行保护,因为学生能力的背后蕴藏着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创造潜能。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手工造型表现的劳动成果。一次手工课上,一个学生为了表现一个生动的故事创造了许多不伦不类的形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可笔者从该生的手工造型表现看到了个中真谛,因此,借助课堂做起伯乐相马的事儿,让该学生去述说其手工造型表现的内心想法,可学生却欲言又止,生怕又要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这时笔者感到很有必要为学生去引出所说的话题,因此,对学生的手工造型表现中的突出之处做了一定意义上解说,而后该生则开始支支吾吾地讲起来,虽然其所说出来的还不那么有板有眼,但那却是他手工造型表现之原委的内心表白。从学生的不够口若悬河的表述中,其他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原来我们的手工造型表现还可以去表现我们生活中的故事。这对我们教师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精彩的故事情节能够赋予平凡的事物以神奇的色彩,小学生完全可以也必须把对自己对生活故事的兴趣转化为手工造型表现的兴趣。这应当源自于我们对学生所表现的尊重和信任。由于我们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手工造型表现之能力和效果是不可能等同的,但发展确是硬道理,我们的学生不管存在着多大的差异,教学的唯一准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只要学生能够在手工造型表现上有一丝的发展,那毫无疑问都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

摘要:美术教学的真谛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把握现在的学习机会,以此达到创新创造之目的。小学美术教学应当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这个有效载体,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活力。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对小学美术手工教学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诸多思考。

【手工造型】推荐阅读:

造型语言07-15

造型特点07-20

运动造型10-15

造型能力10-16

造型05-19

盆景造型05-22

逆向造型06-10

车身造型07-12

造型人物07-23

工业造型07-27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模式下一篇: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