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

2024-09-12

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通用13篇)

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 篇1

连带责任保证承诺书

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因交付“**********************”项目开发保证金资金短缺,特向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抵押借款元(大写:),借款期限为一个月,该笔借款还由楚雄永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特此承诺

承诺人: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抵 押 声 明

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唐永凤因交付“六库老城区公共停车中心及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开发保证金资金不足需要向贵公司申请借款8500000.00元(大写:捌佰伍拾万元整),借款由楚雄永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位于楚雄市鹿城镇环城西路684号的房产和土地作为借款的担保抵押物,房屋所有权证证号为:(楚雄市房权证鹿城字第201111847号),房产面积为:877.18㎡;国有土地使用证证号为:(楚土国用2012第0061号),土地面积为1919.41㎡。抵押担保期限为1个月。我公司在此声明若贷款到期不还由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处理抵押物归还借款。

特此声明

公司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楚雄永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配偶共同还款承诺书

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承诺人:沈玉胜,性别:男,现年49岁,个体工商户,年收入120万元,与借款人唐永凤是夫妻关系,借款人唐永凤于2012年3月26日向你公司申请借款8500000.00元(大写:捌佰伍拾万元整),借款期限一个月,属交付项目开发保证金借款(交付“六库老城区公共停车中心及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开发保证金)。我愿意与借款人唐永凤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至该借款本息还清为止,如不按期归还借款本息,愿承担借款合同违约责任及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人:

借款人: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付息承诺书

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本人唐永凤因交付“六库老城区公共停车中心及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开发保证金资金短缺,特向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抵押借款8500000.00元(大写:捌佰伍拾万元整),借款期限为一个月,贷款利息应于2012年4月20日交予南华县金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特此承诺

承诺人: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 篇2

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是债权人向保证人行使追索权的期间。保证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向保证人行使请求权的时间界限,在此期间内,他依法或依照约定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期间届满,他对保证人的请求权随之消灭,即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主张权利”的方式在一般保证中表现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在连带责任保证中表现为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

设定保证期间主要是为了保护保证人,体现合理分担风险的原则,同时也达到稳定经济秩序的目的。保证使债权人的利益有了较可靠的保障,有助于促成合同的订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保证人承担着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毕竟不是主合同中的主债务人,所以不能使保证人处于和主债务人同样的法律地位。设定保证期间,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限定在一定的期间内,可以避免保证人无止境地处于承担责任的不利状态或是长期处于随时可能承担责任的财产关系不肯定状态。保证期间的设定对于债权人也具有法律意义,它既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促使债权人及时向主债务人行使权利(包括诉权),避免可能因主债务人财产状况继续恶化而影响到债权的实现;同时也是对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从期间上加以必要的限制。

二、保证期间,银行向保证人主张债权问题

担保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即法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4条第2款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对以上引用的法律规定,理解中应把握三点。首先,如果债权人要追求让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法律后果,就必须在保证期间之内(届满日之前)提出主张权利的要求,如通知等。这里的“要求”仅限于证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不同于在一般保证中要求“诉讼”或“仲裁”,因为银行标准担保合同文本约定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其次,债权人主张权利的直接对象必须是保证人,而不能仅针对主债务人提出;最后,只要能证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之内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保证期间在主张权利之日起即丧失作用,进而自然转换为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即开始起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方式在《担保法司法解释》中未明确,在实践中,取得向保证人发出的“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通知书”的回执是常用的主张权利方式,在不能取得此回执时,可参照《诉讼时效司法解释》中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的几种情形,如扣收保证金存款、公证送达、发送信件送达等方式。

三、关于在保证期间,银行办理展期贷款问题

按照《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0条第2款的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期间。”如果主合同在期满时经协商达成“展期”(即延长履行期日),此展期协议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则起算点顺延至“展期”届满之日,如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则起算点不变。虽然《担保法》第13条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即保证合同为要式合同,但是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2条的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如保证人单方出具的保函。为了使保证期间的起点顺延至“展期”届满之日,就需要原保证人出具能表示书面同意的文书,保证人未能出具书面资料时,可让保证人在贷款展期协议中签字盖章,但要注意以保证人身份,即贷款展期协议中保证人签字盖章处应有“保证人”字样。

四、关于在保证期间,以新贷偿还旧贷问题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9条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者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应前款的规定”。从该条的表述看出,解释未将保证人的责任表述为“无效民事责任”或“赔偿责任”,等于承认了主合同(“以贷还贷”)的效力。要正确应用该条款,就必须对以新贷偿还旧贷予以认定。“以贷还贷”有两个条件,一是客观上有“以贷还贷”的行为,二是主观上需债权人与债务人有以新偿旧的共同意思表示。对《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9条规定的理解,在确定了主合同是“以贷还贷”的事实后,并不能笼统地认定新贷的保证人一律免责,还要依据具体案情看新贷的保证人是否构成免责的条件。“以贷还贷”保证合同的保证人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新贷旧贷是同一保证人;第二种是旧贷为甲保证人,新贷为乙保证人;第三种是旧贷无保证人,新贷有保证人。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保证人,不论保证人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以贷还贷”的事实,均应对新贷款承担保证责任。这是因为新贷偿还了旧贷,致使原来的贷款合同履行完毕,从而消灭了保证人对旧贷的保证责任,由保证人承担新贷的保证责任,也是公平的,实质上并没有加重保证人的风险责任。因此无论保证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以贷还贷”的事实,均应对新贷承担保证责任。当然,这种情况的保证期间会有变化,适应上述关于在保证期间,银行办理展期贷款问题的规定。

对于第二种情况,因新贷还了旧贷而使旧贷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消灭,从结果上看是新贷的保证人承担了旧贷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第三种情况,旧贷无保证人,新贷有保证人,对债权人来说则由原来的无担保贷款变成了有担保贷款,对于保证人来说等于直接承担了已经不能归还贷款的保证责任。这两种情况,不仅未征得保证人的同意,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实际变更主合同的贷款用途,而且保证人承担新贷保证的可能是一笔无法偿还的死债,让保证人在这种情况下承担保证责任,有违民法上的公平原则。对于后两种情况的保证人,如果债权人没有将“以贷还贷”的事实告知新贷的保证人,则显系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恶意串通,欺骗保证人提供的担保,这时的新贷保证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债权人如何证明新贷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以贷还贷”的事实,在案件审理中,如借款合同能够体现“以贷还贷”的意思表示,则证明保证人知道“以贷还贷”的事实,无论保证人属于上述那种情况,保证人均不得主张免责。如果债权人不能举出其他有效证据来证明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以贷还贷的事实,并且保证人属于上述后两种情况的,保证人的责任应予免除。

新贷偿还旧贷时,存在银行要求借款人偿还部分借款作为限制性条款,此问题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适应《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的,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的规定。

五、保证期间,银行落实债务问题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部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为维护债务人改制、债务重组中的金融债权,银行应当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签订新的保证合同,以落实担保责任。

六、保证责任的再生

[2004]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依法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的,保证责任消灭。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清偿债务,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该催款通知书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经保证人签字认可,能够认定成立新的保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保证合同承担责任。”实践中,保证责任消灭后很难补救,但是如果将银行主张权利的《担保人履行责任通知书》格式文本增加一定的要素(如回执上记载类似“担保人保证继续履行担保合同或协议规定的各项义务等”),让其内容符合保证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并经保证人签字或盖章,说明保证人和主债权人意思表示一致,符合保证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则此通知书可被推定为新成立的书面保证合同,从而恢复保证责任。保证责任的方式,同原保证合同的约定,保证期间推定为6个月。

参考文献

[1].邬红旗.担保法原理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沈富强.贷款法律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贷款担保必须负连带责任 篇3

原告南昌市青云谱区汇鑫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诉称:2011年8月11日,原告与被告东顺百货公司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原告向其贷款200万元作资金周转使用,贷款期限为三个月,自2011年8月12日至2011年11月10日,贷款利率为月息1.4%。被告刘乙、廖某、刘某、肖某、东顺珠宝公司、九江周某公司为上述借款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被告刘某、肖某以其所持有的东顺百货公司的股权进行质押担保,并办理了质押登记。2011年8月11日,原告如约向东顺百货公司发放了贷款200万元。贷款到期后,被告东顺百货公司申请展期分四次至2011年12月9日前全部归还,被告刘乙、刘某、肖某、廖某、东顺珠宝公司、九江周某公司、东顺地产公司均对该债务在展期期间提供连带保证。因被告东顺百货公司突然人去楼空,其法定代表人刘某下落不明,为保护原告的合法利益,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被告东顺百货公司偿还原告贷款本金200万元;2.被告东顺百货公司按上述贷款金额自2011年11月25日起至判决之日止,按1.4%的月利率2.5倍计付利息;3.被告刘乙、刘某、肖某、廖某、东顺珠宝公司、九江周某公司、东顺地产公司对被告东顺百货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还款责任;4.原告对被告刘某、肖某持有东顺百货公司的股权的变卖价值享有优先受偿权;5.原告因主张债权所花费的费用,包括律师费、差旅费等由上述被告共同承担;6.本案诉讼费用由上述被告共同承担。

法院在审理该案后认为,原告与被告东顺百货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展期合同》以及原告与被告刘乙、廖某、刘某、肖某签订的《保证合同》,以及与被告刘某、肖某签订的《质押合同》均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属合法有效,各方均应按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订立后,原告按约向被告东顺百货公司发放了贷款200万元,借款期限届满后,被告东顺百货公司未按约归还原告借款本金,已构成违约。现原告要求东顺百货公司归还贷款本金200万元及利息,理由正当,法院予以支持。据此,依法判决如下:

一、被告江西东顺百货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南昌市青云谱区汇鑫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偿还借款本金2000000元及利息(利息自2011年11月25日起按合同约定的月利率2.034%计算至本判决确定的履行期内实际履行日止,且利息、罚息总和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

二、如被告江西东顺百货有限公司届期未履行上述第一项判决,原告对被告刘某用于质押的江西东顺百货有限公司70%股权、被告肖宁用于质押的江西东顺百货有限公司30%股权享有优先受偿权;

三、被告刘乙、廖某、肖某、刘某、九江周某实业有限公司、九江东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于上述第一项判决的款项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四、被告刘乙、廖某、肖某、刘某、九江周某实业有限公司、九江东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被告江西东顺百货有限公司追偿;

五、驳回原告南昌市青云谱区汇鑫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点评】

根据有关法律之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证人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书 篇4

编号:

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书

保证人: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配偶及财产共有人: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致【兴银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债务人)于年月日与兴银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编号:),鉴于此,本担保人及配偶及财产共有人自愿为债务人全面履行上述合同项下义务向贵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承诺如下:

一、我二人完全知晓和同意上述编号:租赁合同。同意为上述编号:租赁合同(包括展期协议)和今后合同可能发生的修改、补充条款中债务人所承担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二、保证范围:债务人全部债务。包括但不限于:前述编号:租赁合同(包

括展期协议)约定的租金本金(当金)、利息、综合费用、违约金、罚息、律师费等为实现债权而产生的一切费用等。

三、本保证书是不可撤销的。出现下列情况,无论是否征得我二人同意或是否事先

通知我二人,皆不影响本保证书的法律效力及继续履行:

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书

1、本保证书所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任何变化;

2、本保证书所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发生合并、分立、停业、撤销、破产或变更名称、住所、章程、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企业性质或其上级单位的任何指令或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法律文件等事项企业性质或其上级单位的任何指令或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法律文件等导致的变化;

3、保证人婚姻关系的任何变化。

四、贵公司给予债务人和保证人的任何宽容、宽限或延缓行使本保证书项下的权利,不视为贵公司对本保证书项下权利、权益的放弃,也不影响本人履行本保证书的各项义务。

五、本保证书自本人签字之日起生效,担保期限至前述编号:租赁合同约定的全部债务清偿之日止。

附:保证人、配偶及财产共有人身份证复印件、结婚证

(以下无正文)

保证人:(签字)

配偶及财产共有人:(签字)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书 篇5

本人(担保人)(身份证号:)系 单位职工,现自愿为(借款人)(身份证号:)于 年 月 日向(出借人)借款(现金)人民币(大写)元整,即¥ 元,该借款于 年 月 日到期,借款期限 个月,月利率 %,到期时本息一并还清,如到期未还清,愿按月利率 %计付逾期利息。本人自愿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详细责任见下)。

为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本人愿以个人所有财产及权益,以无限连带责任的方式向您提供担保,并承诺如下:

一、本人保证书担保的范围包括:上述借款约定中的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借款人以及您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证据保全费、强制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鉴定费、律师费、差旅费、调查取证费等)。

二、如债务人未按借款约定按期足额偿还全部债务导致您损失的,本人保证在还款日到达后叁日内或收到您索款通知后叁日内无条件将上述款项支付给您。

三、本人用于清偿债务人债务的资产和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本人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股权、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所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等方式的收益以及因商标、专利等专有所取得的许可使用费及转让费等。本人名下的所有存款、房产、汽车、设备、土地使用权、承包承租经营权等财产和权益。

四、本保证书不可撤销,出现下列情况,无论是否得本人同意或是否事先通知本人,皆不影响本保证书的法律效力及继续履行:本保证书所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任何变化;本保证书所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发生合并、分立、停业、撤销、破产或变更名称、住所、章程、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企业性质或其上级单位的任何指令或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法律文件等导致的变化。

五、本保证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若因保证书引起的或者与保证书有关的任何争议、分歧、纠纷,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提交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法院裁决。

六、您与债务人协商延长借款期限的,可不经本保证人同意,本保证人在变更后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

七、本保证书自本人签字之日起生效,直至保证书约定债务履行完毕为止。

保证人确认(签字):___________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 联系方式:

个人连带责任保证 篇6

致:柳州瑞昱国际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承贵公司与衡阳泽丰园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债务人)预付或垫付的往来资金及货款,为确保贵公司的合法权益,依照诚实信用之原则,我与配偶愿以我们所有的全部财产,以连带责任的方式,向贵公司提供反担保。并在此谨作以下承诺:

一、保证债务人能够按期清偿所有债务。

二、我们同意对债务人的所有债务承担连带清偿和连带赔偿责任:

三、本人愿意以个人的所有财产及收益做为连带担保。

四、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期间自本承诺函签订之日起,直至债务人欠付贵公司的所有债务悉数清偿为止。

五、配偶承诺:

作为财产共有人完全知晓并同意以上述全部财产为债务人向贵公司承担连带清偿和连带赔偿责任,贵公司依据本承诺函申请执行上述全部财产时,不以任何理由提出抗辩。

六、本承诺函一式二份,贵公司与本保证人各执一份。承诺人:

身份证号码:

电话:

承诺人配偶:

身份证号码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和分类 篇7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概述

早期德国对连带责任的规定散见于个别法律规范中, 未形成完整体系, 后来德国普通法时期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整理, 将连带责任分为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的共同连带责任和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单纯连带责任。无论是共同连带责任还是单纯连带责任, 其当事人之间产生连带效应的原因通常只有一个, 即基于同一原因而对外承担连带责任。而学者们把基于不同原因产生连带责任称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最早提出不真正连带责任概念的是德国法学家阿依舍雷, 依其观点, “不真正连带是指数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事实分别对于债权人负担数个债务, 因一债务人之完全给付, 他债务人的债务亦因此而消灭, 但是各债务之间无内在之关联, 仅仅偶然地服务于债权人同一利益之满足之连带债务。”此后学界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念多番讨论, 争议焦点在于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判断标准——债的产生原因是否具有同一性。我国民法学界引入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 将其界定为“多数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 对一个受害人实施加害行为, 或者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而致使受害人的权利受到损害, 各行为人产生的同一内容的侵权责任, 各负全部赔偿责任, 并因行为人之一的履行而使全体责任人的责任归于消灭的侵权责任形态。”显然该概念采用了原因是否具有同一性的标准。笔者认为, 界定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应以连带责任的扩张性为参考。通说认为, 不真正连带责任属于广义请求权上的竞合, 表现为受害者对相互竞合的请求权有选择权, 但是按照民法上禁止双重赔偿原则, 债权人不能要求各债务人都向其履行赔偿义务, 仅能择其一, 一旦行使该请求权, 其他请求权归于消灭, 不得再向其他债务人行使, 这样可以阻止不当得利的产生。但是, 由于对各被请求权人偿债能力不甚了解, 这样的规则可能导致受害人不能获得完全救济。而连带责任的目的旨在保护受害者能够获得完整的法律救济, 此时法律有义务扩张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范围随之缩小。但若连带责任适用范围过分扩张, 又可能损害被请求权人的利益, 此时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就有扩张的空间。因此,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概念界定应以连带责任的扩张性为参考, 突出与连带责任相互印证的内涵及特点, 不如定义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多数债务人就同一给付内容, 各负全部履行义务, 若有一个债务人履行该给付, 则所有债务人的债务均归于消灭。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点

不真正连带责任特点有三:一是基于不同原因而生, 即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而生, 各债务相互独立;二是各债务人之间无共同目的, 没有形成共同的过错, 且没有主观上的联系, 多数人债务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三是存在多个债务人, 存在终局责任, 因法律关系的竞合使债权人享有数个请求权, 一旦债权人选择向某一债务人实现某一项请求权, 则其他请求权均归于消灭。传统观点认为,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内部无追偿权, 更无赔偿份额的分担。各债务人内部有清偿权的, 为连带债务;内部无求偿权的, 为不真正连带债务。”但为避免扩大适用不公平责任原则, 应允许非最终责任人向最终责任人追偿。因为非终局责任的行为虽有违法性, 但主观上并无过错, 且单靠其行为并不能促成全部损害后果的产生;而终局责任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了全部损害后果, 且主观上存在重大过错, 允许各债务人能向最终责任人追偿, 有利于平衡各债务人之间的利益, 使得风险分担, 也可减少债务人之间的相互推诿, 促使债务及时实现, 更利于实现公平正义。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

1、外部效力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虽外部效力相似, 但却因各责任分别由不同原因引起, 本质上为相互独立的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各责任人的给付内容是相同的, 因此, 一旦债权人选择向某一债务人实现某一项请求权, 则其他请求权均归于消灭, 不得再向其他债务人请求赔偿。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每个侵权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所产生的损害后果都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就要求每个责任人对受害人产生的全部损害后果均有满足其请求权的义务, 即受害人可以对每个责任人都行驶债权请求权, 都可单独请求其中之一的侵权行为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应当注意到被请求人承担的仅是中间责任, 而非最终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还存在一个外部效力, 即只要其中一个责任人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 受害人请求权归于消灭, 该效力及于其他请求权, 这要求受害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侵权行为人主张请求权, 属于广义上的请求权竞合, 若允许受害人同时向各个责任主张请求权, 将有违民法禁止双重赔偿原则, 且混同于连带责任, 则无存在价值。

2、内部效力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各责任人之间具有追偿权, 但这是单向的, 只有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为非最终责任人时, 该责任人才能向最终责任人追偿;当受害者直接向最终责任人请求承担赔偿责任时, 则不存在追偿权。这是因为非终局责任的行为虽有违法性, 使法律事实独立的产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无过错, 且单靠其行为并不能促成全部损害后果的产生, 而这些损害后果可以最终归于最终责任人。

四、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首先,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基于不同原因而生的, 各原因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这些原因发生的先后, 可分为两类: (1) 并发原因, 即多个原因行为同时发生, 偶然的竞合在一起, 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 (2) 继发原因, 两个原因异时出现, 一前一后, 从而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 而其中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前一原因行为的发生并没有产生实质损害, 损害是由后一原因行为直接导致, 二是无论前一原因行为是否产生损害, 后一原因行为必然会产生该损害后果。可见, 无论属于哪一类型的原因, 对于损害后果的产生, 只有一个直接原因行为, 并且由该行为能够独立的产生全部损害后果, 做出该行为的人则为最终责任人, 而除此之外的原因行为均为间接原因, 对损害后果的发出仅起到间接作用, 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为中间责任人。而连带责任的规则中, 损害后果是由所有侵权行为人的共同行为所致, 各个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对损害后果的产生均具有原因性, 这些原因性的结合并非偶然, 而是出于所有责任人的共同主观意志或法律上的原因, 具有共同的主观过错。

其次,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损害后果的产生无需中间责任人和最终责任人的行为相互配合, 只需要直接原因行为即可, 间接原因行为可有可无, 两类责任人之间不分责任份额, 只需由最终责任人承担最终责任即可, 中间责任承担享有追偿权下的全部责任;而连带责任中损害后果的发生需要各行为相关配合, 这种配合可以是各行为人通过主观上的意思联络而成的配合, 也可以是客观上各行为人各自行为但实现了相互配合的效果, 且基于法律的规定融合一体, 各责任人在对内承担责任中形成有份额的区分关系, 但从外部效力来看, 权利人对所有的连带责任人都可请求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但各责任人在最终责任的承担上仅以各自应当承担的份额为限, 对超出自己份额的部分可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五、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分类

根据《侵权责任法》条文的规定, 大致可以把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分为三大类: (1) 传统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它主要表现为数个违法行为中间接原因行为与直接原因行为偶然的竞合, 两类原因行为异时出现, 相继发生, 前一原因行为为后一原因行为产生损害后果创造了必要条件。产品侵权是典型的传统型不真正连带责任。 (2) 补充责任, 其典型规定为第40条, 它也存在多个原因行为, 前一原因行为为后一原因行为产生损害后果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前后数个原因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所应承担的责任有轻重程度差异, 第40条中,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原因行为与直接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原因行为相比, 显然要轻得多, 因而是从属的、第二位的责任。补充责任符合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基本特征, 本质上仍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 是特殊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3) 先付责任, 这一类责任形态表现为受害人只能向中间责任人要求全部赔偿, 无权向最终责任人主张全部赔偿, 中间责任人应当首先承担赔偿责任, 在承担赔偿责任之后有权向最终责任人追偿。代表性的条款有第44条、第85条、以及第86条第1款规定。

六、结束语

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 其以连带责任适用范围的扩张性为参考来决定自身的适用范围。随着社会公共政策的变化, 连带责任的适用得到一定的限制, 给予不真正连带责任生存的空间, 形成新的分类体系, 更能公平合理的保护各个利益, 但是不断扩张适用范围将可能造成新的利益失衡, 因此我们应当全面把握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适用情形, 才能有效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立新.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类型体系及规则[J].当代法学, 2012, 3.

[2]阳雪雅.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独立性的缺失[J].学术论坛, 2011, 5.

[3]米塔斯.论消极连带债务关系[J].格林胡茨当代私法与公法杂志 (Grunhuts Zeitsch rift fur das priuvat-und uffen tliche Recht der gegenw art) , 1887, 14.

[4]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 篇8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 住所:

保证人(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 住所: 电话:

借款人(以下简称丙方): 身份证号: 住所: 电话:

乙方受丙方的委托,愿意以个人所有财产及权益为甲丙双方所签订的_________年_________字篇二:连带责任保证合同

一 般 连 带 责 任 保 证 合 同

第1页(共9页)保证人(甲方): 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 住所地: 联系电话:

债权人(乙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联系电话:

第2页(共9页)甲方陈述与保证

1.依据中国法律具有保证人主体资格,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对外提供保证担保。

2.有合法的收入来源和充足的代偿能力。

3.完全了解主合同借款人的借款用途,为主合同借款人提供保证担保处于自愿,其在本合同项下的全部意思表示真实。

4.如借款人未按主合同约定履行偿付借款本息和相应费用的义务,乙方可直接向甲方追索。5.无贷款逾期、欠息、信用卡恶意透支或逃费债务等不良信用记录。6.无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或犯罪记录。7.向乙方提供保证担保已征得配偶书面同意

8.甲方同意在未能履行本合同义务,导致乙方权利无法实现时,乙方可以采取通过媒体公告的方式催收债权而不对甲方构成任何侵权和违约。

第3页(共9页)

为确保_________合同(以下称主合同)的履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_________愿意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债权人经审查,同意接受_________作为保证人,双方经协商一致,按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第一条 保证担保的范围

1.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债务人应支付的违约金(包括罚息)和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诉讼费、律师费等)。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_________。2.合同双方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3.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的保证责任范围超过法定的保证责任范围的,对保证合同的效力没有影响,但超过法定保证责任范围的部分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保证人自愿履行的,法律不禁止;保证人在自愿履行后又反悔的,不予支持。第二条 保证担保方式 1.本合同的保证方式为:(1)一般保证;(2)连带责任保证。

2.本合同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3.保证人对主合同中的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债务人没有按主合同约定履行或者没有全部履行其债务,债权人有权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4.两个以上保证人对同一债务同时或者分别提供保证时,各保证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应当认定为连带共同保证。5.连带共同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6.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第三条 保证责任

1.保证期间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主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两年止。

2.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3.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5.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

第4页(共9页)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6.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

7.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的,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8.在本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9.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10.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

第四条 保证人权利义务

1.保证期间,保证人发生机构变更、撤销或其他足以影响其保证能力的变故,保证人应提前_________天书面通知债权人,本合同项下的全部义务由变更后的机构承担或由保证人在日之内落实为债权人所接受的新的保证人。

2.保证期间,保证人不得向第三方提供超出其自身负担能力的担保。

3.本合同的主合同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5.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6.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保证人可以参加破产财产分配,预先行使追偿权。

7.在本合同保证期间内,保证人如再向他人提供担保,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并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第五条 债权人权利义务

1.保证期间,债权人有权对保证人的资金和财产状况进行监督,有权要求保证人提供其财务报表等资料,保证人应如实提供。

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提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同意提前承担保证责任:

(1)保证人违反本合同的约定或者发生其他严重违约行为; 第5页(共9页)篇三: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 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同 出借方(甲方):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借款人(乙方):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 担保方(丙方):公司全称 甲、乙、丙方三方经协商一致,在平等、资源的基础上签订本协议,以资共同信守。

1、借款金额、利息、期限、1.1 本合同项下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元(000000.00元)(大小写不一致,以大写为准,同下)。

1.2 利息为每月***万元,借款期限***个月,共计***元整。1.3 借款期限为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1.4 还款方式乙方应按合同约定一次性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2、担保

2.1本合同项下借款的担保方式为丙方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担保。以公司的全部财产作为连带责任担保。

2.2 丙方完全了解乙方的借款用途,为其提供连带责任的保证担保完全出于自愿,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意思表示真实。

2.3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含律师费)和所有其他应付费用。、2.4 保证期间为本合同确定的到期之次日起两年。2.5 若甲方按合同约定提前收回款项,则保证期间为自甲方向乙方通知的还款日至次日起两年。

2.6 甲方与乙方协议变更本合同,无须经丙方同意,丙方仍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7 甲方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甲方仍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8 甲方依合同约定,依法解除本合同时,甲方有权书面通知丙方提前承担保证责任,丙方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履行保证责任。

2.9 丙方保证责任为独立责任,不因甲、乙方借款合同的无效而无效。

3、乙方权利、义务

3.1 自觉接受甲方对本合同项下借款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及监督。3.2 按本合同约定清偿本合同项下的本金。

3.3 变更住所、通讯地址、号码应在变更后7日内书面通知甲方。3.4 如发生对其履行本合同项下还款义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任何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离、结婚,对外投资,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等),应当立即书面通知乙方。

4、违约责任

4.1 乙方应按约定日提取款项,否则甲方有权计收延迟违约金。违约金为借款的***%。4.2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甲方有权提前收回借款:4.2.1 向甲方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4.2.2 不配合、拒绝接受甲方的监督; 4.2.3 未经甲方同意,转让、处分其资产;

4.2.4 其财产重要部分或全部被其他债权人占有、接管或其财产被扣押、冻结,可能使甲方遭受严重损失的;

4.2.5 其他任何可能导致甲方实现债权收到威胁或遭受严重损失的。

5、合同无效、变更、解除、终止。5.1 本合同经各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至本合同项下借款本金、违约金及所有其他应付款用偿清之日终止。

5.2 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5.2.1 本合同项下之担保发证不利于甲方债权的变化,且乙方未能按甲方要求另行提供担保; 5.2.2 其他严重的违约行为。、争议解决双方产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在合同签订地所在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

7、其他 本合同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各方各持一份。

8、合同签订地 本合同签订于吉林市。甲方: 乙方:

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 篇9

临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乡宁管理部

我单位愿为本单位

同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承担连带责任。一。借款人不能按时还贷款时,请你中心书 面通知我单位,我们将借款人全额工资的一半扣回,偿还借 款人贷款本息及逾期罚款。二。借款人如不及时还款,将严 重影响我单位的诚信度,你中心可采取中止我单位新申请公 积金贷款人的贷款申请,待借款人还清逾期款项后方可接 受。三。借款人调离我单位时,我单位及时通知你中心,在 接到你中心与借款人调入单位签定的连带责任保证书后,或 者贷款清户后,再行办理调离手续,否则不予办理。

法人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

论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 篇10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 可知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构和公务员具有连带责任,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行政机构和公务员身份界定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 也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行政主体具体包括两部分:组织和工作人员, 即为行政机构和公务员。行政机构, 即行政机关, 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行政机构作为一个行驶权力的组织, 如过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出现了相关法律责任, 依照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公务员, 也就是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中工作的, 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我国法律中规定公务员在有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在此只是明确了故意或者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但是对于什么重大过失并没有具体的界定, 而且在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中的承担份额也没有具体规定。

从身份上看, 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密不可分的。行政机构是公务员工作的组织, 公务员通过机构的名义行使其职权, 进一步说, 其实行政行为表面上是行政机构所做出的, 但实际上行政行为是通过公务员来具体实行。行政机构只是一个外壳, 工作人员才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因此,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具有连带的身份关系是理所应当的, 公务员因为其职位而具有行政职权, 根据权责对应的原则, 他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

既然行政机构和公务员在身份关系上具有连带性, 那么责任的承担是否具有连带性, 接下来要分析连带责任的构成问题。

二、连带责任的构成

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每一事物都和其他事物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社会具有连带性, 责任也有连带性。法律责任的产生不可能是由于单一的因素或单一个体而自发产生的, 就行政机构和公务员而言, 二者实际上连结为一个整体, 没有行政机构, 公务员不可能具有公职身份, 没有工作人员, 机构也无法运行。二者其实为统一的整体。

对于连带责任, 我国现行行政法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只是从法条中推导出。而在民法中, 连带责任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民法上的连带责任, 是指责任人一方主体为多数, 各个责任人对外不分份额, 向权利人承担全部责任, 在共同责任人内部, 仍然存在着责任份额的划分。

参照我国民法的规定, 行政法的连带责任也应具有类似的特征。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 行政法上的连带责任具体分为三部分:一是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连带责任, 二是行政主体和第三人的连带责任, 三是行政主体之间的连带责任, 这又包括行政机构之间和行政机构与公务员之间的连带责任。其中行政机构与公务员的连带关系可以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推出。对于这个规定需要进行步骤分析理解。

三、我国现行法律分析

关于公务员的责任承担, 主要反映在《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行政赔偿追诉制度中。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及《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 可知赔偿责任分为两部分。

首先是行政机关对受到损失的行政相对人所做的赔偿。这种赔偿是一种外部赔偿, 是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无救济即无权利, 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 在形成力对公民权利的损害后自然要承担责任。行政机关的赔偿责任应当属于国家责任, 行政机关的赔偿也应当属于国家赔偿。

其次是行政机关在承担责任后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人员的追偿。国家机关代表国家承担了责任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能免予追究责任。行政机关中公务员合理承担责任能够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法治观念, 提高其工作效率, 促进其改进工作方法等。

简而言之, 我国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表述为行政机构先赔偿之后, 公务员再赔偿。但是很多情况下这种赔偿为金钱的赔偿, 行政机构肯定有足够能力赔偿给相对人, 此时公务员的赔偿基本上是不需要的, 而往往行政机构也不会对公务员进行份额追偿, 由此, 连带责任其实是很难实现的, 如何实现需要明确公务员的责任范围。

四、行政主体和公务员连带责任的实现

我国法律中虽然规定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 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 因此很难实施, 并且只是在公务员故意或有重大过错是才承担责任。其实这个范围有些过窄, 因为故意或重大过错这一理由可能成为公务员逃避责任的借口, 因为责任的出现必然是存在过错, 若只以重大的过错才承担, 就会出现一些将过错估计得过小, 或者存在权力的偏袒, 而让公务员只是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处分, 这不符合公平合理原则。

有人说, 严格实行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制度过于苛刻, 可能会影响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其实不尽然, 因为你既然身在其位必须谋其政, 你既然拥有权力就该承担该项权力附加的责任。行政主体和公务员连带责任的实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应该明确。不仅仅在法律解释当中, 或者在个案当中, 而应明确规定在行政法之中。特别是公务员的责任范围, 在行政机构承担责任之后, 公务员的份额应该是多少必须明确, 否则公务员实际上不会被追偿。也就是连带责任形同虚设。

第二,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应该扩大。不仅仅要在公务员的确存在故意和重大过错中实行, 也要考虑到公务员本身就是行政机构的行为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公务员对行政机构的行政行为起的是直接作用, 公务员在一些特殊的行政行为中应承担主要的责任。

第三,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应该实行。在法规中规定之后, 重要的是实行。应实行双罚制, 首先看看追究行政机构的责任, 其次追究负责此项行政行为的相关公务员的责任, 如果涉及重大社会性事件, 应该追究行政机构首长的责任, 也就是行政问责制。行政机构的责任可以通过财政减缩等方式, 公务员可以通过行政上的处分, 和刑法上的惩罚等方式。

第四,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应该注重追偿。因为连带责任的主要特征就是多个责任人之间的承担相应的责任份额, 在赔偿相对人之后, 各责任人之间可以进行追偿, 这样才能使连带责任得以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

其实在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中, 公务员应该起主导作用。在此还可以参照一个商法的概念, 揭开法人的面纱制度。法人是一个机构, 而其中承担责任的是工作人员。台湾法学家李宜琛指出:“法人就其侵权行为, 应负担损害赔偿责任之际, 其机关自身是否对于被害人亦应负其责任, 不无疑问。余以为机关行为为二面关系, 一面为法人之行为, 一面为其个人之行为。对于法人之行为, 固应由法人负责, 对于其个人之行为, 仍由机关自身负责。”法学家史尚宽先生也认为:“机关之行为, 一方面为法人之行为, 他方面为自己之行为, 故法人与机关应同时负责。”行政法的行政机构也可以用同样的概念进行分析。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下, 一个政府其实可以看成一个商业法人, 这或许能更有效的管理和运行, 对于责任的承担也能更好更快的落实, 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连带责任就如同法人和雇员的连带责任, 揭开行政机构这层面纱, 将责任落实到公务员身上,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权责对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平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行政秩序的建立。

五、总结

孔子曰: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既然是从政者, 要引导社会的风气, 自己必须是个正直的人, 懂法讲法的人, 若从政者的行为做好了, 才更有权威和说服力。让公务员和行政机构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是一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定, 也是对公务员本身法律素质的考验和推动力。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承担集体的责任, 工作人员作为个体承担自己的责任,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明确的责任份额。只有将责任切实地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才能促使每个环节都能严谨有序地工作, 也能使纠纷的产生率降低, 使行政工作更有成效, 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关于连带保证责任的有效期间 篇11

案例:A向B借款5万元,借款协议约定2012年12月31日前还清,C作为连带担保人在协议上签字,但没有约定担保期限。2013年8月1日,B向法院起诉,要求A还款,同时要求C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最终法院以超过保证期间为由驳回A对C的起诉,C的担保责任得以免除。

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的有效期间;超过保证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规定:

(1)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或宽限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2)约定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未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3)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该案中,由于对借款的担保期限并没有做出明确约定,因此保证期限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由于A没有在2013年6月30日前,向C主张保证责任,C就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因此法院判决C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是正确的。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容易产生混淆,保证期间并不等同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实践中应注重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1)在一般保证,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就主债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中断,在债权人就主债务人财产强制执行未果时,保证期间重新起算。

(2)如在重新计算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不向保证人主张保证债权,保证期间一旦届满,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则无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适用;

(3)如在重新计算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保证债权,则保证期间失去意义,此时若保证人拒绝履行保证债务,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在此后的2年内。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承诺书 篇12

华池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我叫,身份证号,在工作,月薪元,工资在行代发,账号:,联系电话。因同志向贵公司 申请贷款担保业务,担保合同编号,担保贷款金额元,我自愿用在行代发的工资为同志向贵公司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保证若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该笔贷款,致使贵公司代偿,我同意银行按月从本人工资账户中扣收贵公司为借款人代偿的欠款本息及其它费用,直至还清贷款本息。

承诺人夫妻双方(签字盖章):

贷款连带责任的保证书 篇13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民商法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而连带责任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民商法连带责任相关问题的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二、民商法连带责任的内涵

民商法连带责任是指当当事人存在两个或以两个以上时,根据当事人的自身约定或是相关法律规定,其存在的共同债务需要全部当事人部分或是全部承担,而在债务履行时由债务关系形成的民事责任。如果存在多个责任人,则这些责任人都必须履行对全部责任的清偿责任,则这就形成了每个责任人之间存在的连带关系或是连带责任[1]。

三、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商法没有与程序法形成紧密联系

在民商法的应用实践中,其规则的改变都将对连带责任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民商法没有与程序法形成紧密联系,如果只是使用民商法程序,就会使得连带责任的判定与实行流于形式,应该采用级别优先的选择方式,且实体法应该优于程序法,从而保证实体法的具体实施。

(二)责任人相关确定不投具体

对于共同侵权行为,如果在没有经法院审理的情况下,债权人则不能追究被起诉的侵权人的相关责任,而未被起诉的相关侵权人其责任则更加不会被追究。在共同侵权案件的审理中,法院需要根据原告提交的相关证据来对侵权责任进行判定与追究,但对于被起诉与未被起诉侵权人之间的责任分配却不会去追究[2]。

(三)选择权的使用缺乏严谨性

在民商法案件的审理中,法院为了提高审理效率会要求原告对所有共同侵权人一同起诉,但这一权利是原告所有,法院并不能自行启动这一程序。在民商法中对侵权责任人的权利进行了说明,一是基于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所产生的诉讼权利,另一类是给予实体法产生的民事实体的权利。当原告对部分侵权人提起诉讼时,原告可以根据连带责任的相关规定,对自自身享有的程序以及实体权利进行理性处理力,当共同侵权行为人连带责任的选择权利放到执行权力中实施时,会导致诉讼过程中出现问题,对连带责任的区分也经缺乏严谨性。

四、解决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连带责任在诉讼程序中的权利划分

在完善连带责任在诉讼程序中的权利划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应该把程序法关于实体权利方面的保障原则作为权利划分的基础,对被告与连带责任人的合法性权益、原告的诉讼权等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出能够更好的保障这些权益的合理规定。其次,应该参考相关条例的制定原则,对连带责任的诉讼方式与诉讼内容进行细致的标注与说明。同时,在责任体系的实际应用中,应该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审判与执行工作制定具体的方案,确保能够对连带责任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

(二)平衡民商主体关系

在平衡民商主体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现阶段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促进民商诉讼审判的高效性。在出现了新的连带责任人与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应该及时的协调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权利与义务的切实履行[3]。

(三)重视诉讼程序设计

在进行诉讼程序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给当事人行使程序选择权留下一定的制度空间。首先,应该将诉讼效益原则与综合平衡诉讼工作原则作为诉讼程序设计过程中的根本原则;其次,在程序立法以及先关规则制定时,还应该选择合理的方式保证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同时,设计人员则设计诉讼程序时也应该对实体法的规定以及程序性规定进行考虑。

五、结论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民商法连带责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民商法没有与程序法形成紧密联系、责任人相关确定不够具体以及选择权的使用缺乏严谨性是影响民商法连带责任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完善连带责任在诉讼程序中的权利划分、平衡民商主体关系以及重视诉讼程序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民商法连带责任相关法律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雪.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343.

[2]张航.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法制博览,2015,23:263.

上一篇: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简历下一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