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2024-11-06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共8篇)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1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通用的最主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主导和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原因,认为长期来看发展的模式必然选择为“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并提出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长期选择

目前,中国国内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选择上还存在争论:中国保监会(2003)提出了目前中国农业保险多主体经营的发展模式,并从2004年10月开始,在上海、江苏、黑龙江、新疆等九个省区开始农业保险改革试点,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姚海明、赵锦城(2004)等认为由面临同样风险、具有相同的保险要求的人结合组成的合作保险组织(如相互保险公司或保险合作社)为中国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庹国柱(2005)认为中国通过目前的过渡经营,最终将过渡到一个目标模式:由政府主导或者做主体来做农业保险,但是具体业务交给市场或者是商业保险公司操作比较合理。

笔者认为短期内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规范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但长期来看“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试办农业保险,在其发展模式上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五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前苏联模式―政府垄断模式、西欧模式―民办公助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对这些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不管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的长期发展实际上均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或是直接对保费补贴,或是直接赔付,或是提供经营管理费用,或是对农业保险业务免税等。

这一点从中国国内比较成功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中也可以看出。中国自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高峰(保费收入最高年1993年达到8.3亿元)。之后,形势一直不容乐观。这期间,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上,比较成功的有人保上海分公司和新疆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其农业保险的发展从使至终都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这也是其得以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保险由政府主导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理由如下:

1.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源于其高风险和高成本。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平均每年使中国6亿多亩作物和2亿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几百亿元。而农业生产目前仍然依赖于自然条件。因此,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非常严重。这导致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农业进行赔偿的农业保险经营也面临高风险,经营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损。同时,中国的农业是在广泛的地域上进行小规模生产,使得农业保险展业工作量非常大。加上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理赔定损工作时间比较集中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相对非常高。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使得农业保险的纯商业经营失败,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更有“大干大赔,小干小赔,不干不赔”的说法。

2.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属性

由于大部分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这是经营农业保险的必然要求)、取得方式上不存在竞争、成本和利益具有外部性、利益计算模糊和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属性,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而作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只能由政府主导提供。

3.农业保险是中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二、长期看,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

短期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不可能走单一模式经营的道路,必须有多种经营模式,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但长期看,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必然使得农业保险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农业保险试办较早,也比较成功的美国自1938年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业保险60多年来,其经营体制经历了从“单轨制”到“双轨制”,再到“单轨制”的演进,即从政府成立机构直接办理农作物保险业务,到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共同经营,再到完全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办的转变。

在政府主导下,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原因如下:

1.商业保险公司具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管理制度,拥有经营保险的技术、专业人才、组织机构,其经营农业保险能大大节省制度建立和机构建立的成本;同时由于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过程中必然会想方设法加强管理和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在政府主导农业保险的情况下,这些有利因素会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且优于其它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操作办法,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商业保险公司信誉好,从制度到技术都比较规范,容易获得农民的信任,从而增加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加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使得农业保险在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下从事业务经营。同时长期来看,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业务竞争,使得投保农民受益,也使得整个社会受益。

3.商业性保险公司有了政府政策性补贴,无论补贴保险公司还是补贴农民,都使得保险公司能够避免亏本经营农业保险,加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开拓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等优良险种获取利润,使得其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很大的积极性。

4.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政府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和管理,搞好监管工作,提高效率;设计有利于调动商业保险公司、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基础建设如建立农业保险信息的发布平台、进行农村保险人才培训等。

综上所述,“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的长期选择。

三、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1.做好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的工作

把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也是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保险公司与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签订保险协议,不需要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将会逐渐代替分散的农户,可以解决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保险公司也好操作,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农民加入了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收入有了保证,进一步增加了其参与农业保险的能力,解决了农业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进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对保险保障需求加大,再加上农民投保意识的加强和投保能力的提高,这些都将为发展农业保险带来新的机遇。

2.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工作

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或类似法规,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和地位、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关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处理、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的条件及其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等,以使农业保险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

3.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

政府和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设计的方案建立以提高农民、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为出发点,做到科学合理,以利于农业保险能够被参与各方所接受,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方式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法定保险。这不仅有利于支持这些重要农产品的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除法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外的其它项目均实行自愿投保,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竞争,并通过农村地区的其它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等业务弥补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实现以险养险。

(2)国家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和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几乎所有举办农业保险的国家,都由政府负担全部或大部分经营管理费用。保险费由政府补贴也很普遍。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办法,以保证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财务收支基本均衡和农业保险费率降到普通农户可以承受的水平,促进中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另外,农业保险自身发展的难商业化,需要国家对农业保险,特别是种养业保险经营实行免税政策的优惠。

(3)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面临的是巨灾风险,需要逐步建立起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防范大规模灾害造成保险组织破产,并保证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考虑从国际组织援助的资金、国家每年救灾救济费用、农业保险保费和结余积累、县乡(镇)以工补农资金等中的一部分或按适当比例提取。另外,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农业风险,要由政府或政府扶持的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农业再保险机构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本身也可以利用与国内国际众多的再保险公司的广泛联系,进行农业保险的分保。

此外,政府还要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农村农业保险人才的培训,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等。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2

笔者认为短期内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规范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但长期来看“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 必须由政府主导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试办农业保险, 在其发展模式上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形成了五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前苏联模式—政府垄断模式、西欧模式—民办公助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对这些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不管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农业保险的长期发展实际上均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 或是直接对保费补贴, 或是直接赔付, 或是提供经营管理费用, 或是对农业保险业务免税等。

这一点从中国国内比较成功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中也可以看出。中国自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高峰 (保费收入最高年1993年达到8.3亿元) 。之后, 形势一直不容乐观。这期间,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上, 比较成功的有人保上海分公司和新疆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其农业保险的发展从使至终都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 这也是其得以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保险由政府主导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 理由如下:

1.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源于其高风险和高成本。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自然灾害平均每年使中国6亿多亩作物和2亿人口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几百亿元。而农业生产目前仍然依赖于自然条件。因此,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非常严重。这导致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农业进行赔偿的农业保险经营也面临高风险, 经营农业保险的利润率很低, 甚至亏损。同时, 中国的农业是在广泛的地域上进行小规模生产, 使得农业保险展业工作量非常大。加上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理赔定损工作时间比较集中等, 这些因素都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成本相对非常高。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费率, 使得农业保险的纯商业经营失败, 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 更有“大干大赔, 小干小赔, 不干不赔”的说法。

2. 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属性

由于大部分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 (这是经营农业保险的必然要求) 、取得方式上不存在竞争、成本和利益具有外部性、利益计算模糊和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属性, 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而作为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只能由政府主导提供。

3. 农业保险是中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农业进行合理的保护, 这也是中国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在WTO农业协议规定中免于减让的农业国内支持的“绿箱政策”, 将是今后中国农业保护的主要方向。而在WTO农业协议中, 农业保险与自然灾害救济补贴一起被纳入“绿箱政策”, 其是政府合理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二、长期看, 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

短期看,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之间经济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 不可能走单一模式经营的道路, 必须有多种经营模式, 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但长期看, 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 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必然使得农业保险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农业保险试办较早, 也比较成功的美国自1938年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业保险60多年来, 其经营体制经历了从“单轨制”到“双轨制”, 再到“单轨制”的演进, 即从政府成立机构直接办理农作物保险业务, 到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共同经营, 再到完全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办的转变。

在政府主导下, 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具体原因如下:

1. 商业保险公司具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管

理制度, 拥有经营保险的技术、专业人才、组织机构, 其经营农业保险能大大节省制度建立和机构建立的成本;同时由于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自我发展, 自负盈亏, 商业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过程中必然会想方设法加强管理和监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在政府主导农业保险的情况下, 这些有利因素会使得商业保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且优于其它经营主体经营农业保险的操作办法, 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商业保险公司信誉好, 从制度到技术都比较规范, 容易获得

农民的信任, 从而增加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加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使得农业保险在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下从事业务经营。同时长期来看, 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业务竞争, 使得投保农民受益, 也使得整个社会受益。

3. 商业性保险公司有了政府政策性补贴, 无论补贴保险公司还

是补贴农民, 都使得保险公司能够避免亏本经营农业保险, 加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开拓农村财产和人身保险等优良险种获取利润, 使得其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很大的积极性。

4. 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 政府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农业

保险制度建设和管理, 搞好监管工作, 提高效率;设计有利于调动商业保险公司、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基础建设如建立农业保险信息的发布平台、进行农村保险人才培训等。

综上所述, “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的长期选择。

三、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1. 做好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的工作

把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也是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 保险公司与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签订保险协议, 不需要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 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将会逐渐代替分散的农户, 可以解决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保险公司也好操作, 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由于农民加入了农业产业化组织或农民合作社, 收入有了保证, 进一步增加了其参与农业保险的能力, 解决了农业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进步, 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的兴起, 对保险保障需求加大, 再加上农民投保意识的加强和投保能力的提高, 这些都将为发展农业保险带来新的机遇。

2. 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工作

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将其纳入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中, 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或类似法规, 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和地位、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关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处理、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的条件及其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等, 以使农业保险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

3. 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

政府和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制定农业保险的相关操作方案, 设计的方案建立以提高农民、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为出发点, 做到科学合理, 以利于农业保险能够被参与各方所接受, 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立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方式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法定保险。这不仅有利于支持这些重要农产品的发展,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在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除法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外的其它项目均实行自愿投保, 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之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竞争, 并通过农村地区的其它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等业务弥补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 实现以险养险。

(2) 国家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和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几乎所有举办农业保险的国家, 都由政府负担全部或大部分经营管理费用。保险费由政府补贴也很普遍。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办法, 以保证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财务收支基本均衡和农业保险费率降到普通农户可以承受的水平, 促进中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另外, 农业保险自身发展的难商业化, 需要国家对农业保险, 特别是种养业保险经营实行免税政策的优惠。

(3)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面临的是巨灾风险, 需要逐步建立起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和再保险机制, 防范大规模灾害造成保险组织破产, 并保证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考虑从国际组织援助的资金、国家每年救灾救济费用、农业保险保费和结余积累、县乡 (镇) 以工补农资金等中的一部分或按适当比例提取。另外,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农业风险, 要由政府或政府扶持的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农业再保险机构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本身也可以利用与国内国际众多的再保险公司的广泛联系, 进行农业保险的分保。

此外, 政府还要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农村农业保险人才的培训, 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等。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通用的最主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 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农业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主导和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原因, 认为长期来看发展的模式必然选择为“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 并提出了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相结合, 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长期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振伟:关于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宁波农经网, 2005

[2]龙驰: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迎接WTO的挑战, 农业经济, 2001.08

[3]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上海:以合作社撬动农业保险, 领导决策信息, 2005-24

[5]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7]王锡桐黎已铭等:重庆市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及对策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8]邬云玲: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10

[9]姚海明赵锦城:合作保险: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 农业经济问题, 2004.09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3

一、走合作保险之路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础

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农业保险的固有问题和基本问题,当参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任何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le)或“自选择”(self-selection)条件。合作保险组织是由社会上具有共同风险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为了获得保险保障,共同集资设立的保险组织形式。因此,在合作保险组织当中,投保人与保险人是两位一体的,这样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础。具体说来:

第一,合作保险组织内的成员来自同一个范围较小的地域,对于彼此相互之间的生产情况、经济状况、标的风险、资质人品均十分熟悉,是一个信息较为完备的集合,破坏这种博弈均衡的成本很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同时,由于信息的充分,能够客观地评估风险并公正理赔,避免商业性保险机构承办农业保险中普遍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在同一个合作保险的组织框架之内,合作保险组织中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位一体,其各个成员形成了共同的利益整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内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各成员具有相互监督的激励和较完备的信息,保险业务开展的透明度较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彼此信任度更高,有利于提高保险工作质量,扩大保险范围。

第三,合作保险体现的是一种互助共济,能够在风险发生前积极配合做好防灾防损,风险发生后又能够齐心协力做好救灾减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农产品受损的强度,有利于减少社会财富的绝对损失。

二、可以激发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的经济手段,其基础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参保率越高,则实际损失率与精算损失率就越接近,农业保险就越能够实现财务稳定。由于我国现有的商业保险机构在农村的网点不够多,有一些规模不大的保险公司在县一级都没有网点,由于成本收益原因,商业性保险机构今后也不可能在农村地区大规模扩张网点,这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参保率终究是极其有限的。而由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由于交易成本比较低,可以深入到千田万户,则可以解决商业性保险机构网点不足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参保率,增强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由于是农业保险的赔款容易大起大落,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因而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农业保险是很难被国际再保险人所接受的。从世界各国的农业保险的实践来看,农业保险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的组织和补贴不可缺少,农业保险体现出鲜明的准公共物品特征。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宣传、发动、组织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在一种形式上自愿而实际上用经济手段进行强制的情况下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调动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就当前来说,也有利于明显地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可从根本上解决承保难、收费难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制度供给和非制度供给的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在世界上成功的国家当中,法国和日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都是较为典型的以合作保险为基层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法国的农业生产是以中小农场模式为主的,农业生产的风险相对集中,同时,法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这与我国农业再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经营模式有相似之处。日本的农业结构是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优势,土地的稀有使得土地价格昂贵,资本家嫌投入的成本过高而不愿投资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卖自家的土地。所以,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大国的日本,农村却成了小生产的“汪洋大海”。而我国无论在农业经济结构上和农民的传统观念上,也都与日本较为相似。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是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同时也具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大中型农场,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制结构。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村社文化,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因而,日本在农业合作保险上的经验也为我国发展合作保险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四、合作保险组织形式的选择

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应该采取哪一种形式呢?本文认为,采取保险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较为合适。由于相互保险公司发展到现代与股份制已无明显差异,因此不适于作为农业保险的基层组织形式,本文主要比较保险合作社与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是由一些对某种风险具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自愿集股设立的保险组织。第一,保险合作社是由社员共同出资入股设立的,加入保险合作社的社员必须缴纳一定金额的股本,社员即为保险合作社的股东。而相互保险社由于没有股本,社员与会社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因而不适于农业保险这样需要稳定投保群体的险类。第二,只有保险合作社的社员才能作为保险合作社的被保险人,但是社员也可以不与保险合作社建立保险关系。也就是说,保险关系的建立必须以社员为条件,但社员却不一定必须建立保险关系,保险关系的消灭也不影响社员关系的存在,也不丧失社员身份,因而保险社与社员的关系比较长久,只要社员认缴股本后,即使不利用合作社的服务,仍与合作社保持联系。而相互保险社与社员之间是为了一时目的而结合的,如果保险合同终止,双方即自动解约。对于农业保险而言,显然不希望看到因为一时目的而结合的场面。再次,保险合作社采取固定保险费制,事后不补缴。而相互保险社的保险费采取事后分摊制,事先并不确定。显然,对于农业保险来说,不可能去采取事后分摊制,那样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博弈当中,并且谈判成本之大难以想象。

因此,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的形式以选择保险合作社为宜。

五、农业保险合作社的风险分散

具体就农业保险合作社而言,其风险分散体系可以建立三个层次的组织:基层组织,中间组织,高层组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补贴给强制以合法性,强制给补贴以资源

凡是建立了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乡镇,对所辖范围内承保的农作物和养殖物应采取强制统保方式,当然,这种强制是与其它支农优惠政策相挂钩的“软强制”,也是一种“半强制”,因为政府实际上补贴了保费的一部分。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可以以保证的保险标的数量足够多;二是可以保证保险标的同质化和损失同分布,避免农业保险的正常经营受到逆选择妨碍;三是可以满足统计计量工具对样本数据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对损失率的统计分析及对未来损失的预测。

但是,由于正式制度供给存在其固有的刚性特点,为了促进强制保险更加顺畅地实施,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取得群众的理解,重视非正式制度供给方式的运用,加强宣传工作,使户认识到农业保险受益最多的实际上是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质上是党和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关怀与帮助,这方面如果由农业保险合作社进行一线宣讲,则是事半功倍。二是对特困户农民的保费少收甚至免收,缺额部分争取民政部门补齐。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主要是对这部分缺额进行支持,以及对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探索实践进行支持,一般不必用于对保险费的补贴。当然,经济较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可以尝试补贴商业化色彩较强的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三是对不愿意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者予以经济上而不是法律上或行政上的处罚,这种处罚是软处罚,不是硬惩治。例如,要将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等支农惠农政策联系起来,将参加保险作为享受其它支农惠农政策的前提条件。这叫做“补贴给强制以合法性,强制给补贴以资源”。

(二)农业保险要以长期性综合险为主

第一,从时间方面来说,为了进一步纵向分散风险,应当尽量多考虑承保长期性农业保险。前文已经述及,农作物和养殖物并非单项巨大的危险单位,与固有巨大的风险责任不同,其风险责任往往是因为累积而增大的,其特点是标的数量大,而单个标的保险金额并不很大,这种积累的风险责任会由于大量的同质标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由于同一事故引起大面积的标的发生损失,造成风险责任累积增大。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风险,单从标的数量方面分散风险存在严重缺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特征相当明显。

第二从空间方面来说,为了以利减小损失的波动性,使对损失的发生能准确估计,有利于定损与理赔,以及对成本的估算,应当对多种风险同时承保,即推行农业多重风险保险或一切险。此外,单一风险的农业保险可以进行纯粹的商业化经营,德国的农作物雹灾保险就是成功的例子。

(三)建立纵横交错的、多层多维的、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相互融合的风险分散体系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成立省级和县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两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可以对基层保险合作社在业务上予以监督,在技术上予以指导,或者直接参与保险合作社经营。同时,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必须将其集中的各保险合作社业务向国家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确保保险补偿能力和中央财政的再保险补贴发挥作用。我们更期待有一天,全国各地建立起众多的农作物合作社,而每个县和省都建有两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在全国构成一个庞大的农业保险体系,在这个体系内部,每级合作联社内各个独立的保险合作社可以相互分保,同级合作联社之内也可以相互分保,县级合作联社可以向省级合作联社分保;农业保险合作联社还可以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共保,再进一步向国家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分保。

这样,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多维的、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相互融合的风险分散体系,不仅可保证农业保险财务的长期稳定性,还可以保证其在短期内也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承保能力,弱化农业风险的不可保条件。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4

□ 杨传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财政金融责任编辑:姚开建

摘要:销售协议模式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银行保险的主要模式;交叉持股模式正在试点,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合资公司难以发展为主流模式;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日益成熟,是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关键词:银行 保险 模式 发展

从1999 年开始,我国寿险业掀起了银保合作的浪潮,合作日趋频繁,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合作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近几年,银保业务异军突起,已成为继个险营销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8 年银保业务更是呈现“井喷”现象,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590 亿元,同比增幅达111%,占总保费收入的近50%,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但是,综观国内银行保险业务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手续费支付不规范、成本恶意竞争、市场误导、合作短期行为等。

依据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快速发展的银行保险业务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属于低水平扩张过程,而且积存了不少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问题。在目前全球金融业发生一系列变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业并购浪潮,如何为我国银保业务发展寻求出路,探索我国银保业务的未来发展模式,既是解决目前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银保业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从系统、理性的角度探索适合我国银保业务发展的现实模式。

一、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借鉴

从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看,按照银行和保险业融合程度的不同,银保业务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销售协议、战略联盟、资本渗透和金融控股集团四种。销售协议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公司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是一种松散的、以手续费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银行介入保险的程度不深,只扮演保险销售渠道的角色,该模式最简单易行,成本相对较低。战略联盟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实现战略合作,业务范围由“销售协议”阶段的网点销售扩展到联合开发产品、建立统一的平台等,实现双方业务渗透、互惠互利,该模式是银保双方进一步合作的过渡模式。资本渗透模式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交叉持股、资本互换、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强化业务融合的深度,实现更大程度的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按照资本渗透的方式不同,又包括交叉持股和建立合资公司等。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一种银行和保险全面融合的经营模式,是指成立金融控股集团,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此种模式下的银保业务从集团战略的高度充分展开,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增强了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受各国金融环境、政策法规、开放程度及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影响,银行保险业务在西方各国的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由于金融业一直允许混业经营,银行和保险业的资本渗透得到允许,因此欧洲的银行保险业务比其他国家发展早、规模大,但具体模式仍有差异,如在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不高的法国,银行和保险主要通过新建企业的形式达到合作;而在保险业发达的英国,银行更倾向于通过与保险公司合并或合资方式进入保险领域;德国是实行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金融业务多样化。而在美国,1933 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禁止金融业混业经营,1956 年联邦立法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更是明令禁止银行从事保险业务。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1999 年11 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终于清除了银保融通的法律障碍,从此美国国内的金融业合并开始大规模展开,银保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选择

应该说,一个国家的银保业务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既要考虑国家的金融体制、法律环境、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又要考虑单个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市场趋向和市场判断。当前,受我国长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我国银保业务最主要的发展模式仍以销售协议为主。这种模式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融合度有限,合作双方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产品销售量与手续费上,常会造成以哄抬手续费为核心的恶性竞争,且合作协议多采取一年一签的方式,银行会根据保险公司的产品、费率政策以及以往销量等因素决定网点资源的分配,这种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制约当前银保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随着销售协议模式的深入,我国有些保险公司也在寻求与银行的战略联盟式合作,在产品研发、系统开发、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且除柜面代理以外,逐步开拓理财中心、网上银行、信用卡等其他销售渠道,以扩大资源的整合范围,如近年很多寿险公司开展的IC 计划(InsuranceConsultant,保险理财顾问)就是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且效果得到初步显现(据统计,IC 经理的人均件数和人均保费一般可达到普通代理人的3 倍和7 倍)。

在银保股权合作方面,一些金融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金融控股模式和间接参股模式已经出现,如中国邮政集团旗下既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成立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下设中信实业银行和信诚人寿公司;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等;

中国人寿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战略布局;中国平安也已形成以保险为主,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笔者认为,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综合经营的推进以及监管环境的发展变化,未来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销售协议模式仍会在很长时间内作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虽然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从试点到经验总结,再到一定范围内推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一体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虽会呈现较高的成长速度,但市场份额方面仍无法动摇销售协议模式的主导地位。

(二)交叉持股会在试点中推进,在银行保险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目前,保险公司和银行互相参股已没有法律障碍,从实践来看,中国人寿已在银行领域配置了大量资产,已先后投资了9 家未上市和已上市银行,但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平安则通过收购深圳商业银行组建平安银行。在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方面,交通银行收购中保康联寿险公司51% 的股份,北京银行接盘首创安泰,抢得了商业银行入主保险公司的头班车。从实践中看,交叉持股方式有利于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未来将在银保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合资公司模式在我国很难发展成为主流模式。

虽然合资公司模式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我国当前的监管环境和文化环境看,合资公司难以在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壮大:首先,我国监管环境下短期内不会解禁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这从制度层面对合资公司模式产生限制;其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我国普遍发展缓慢,2008 年底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仅占比不到5%。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将逐渐成熟,成为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

银行保险的核心要素在于“融合”,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于融合,从国际经验看,金融一体化和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我国实践,成立以保险公司为主载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应对国际巨型金融控股集团竞争的有效方式。

首先,金融控股集团各子公司间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制度清晰,混业中有分业,既方便发挥整体优势,又便于分类指导、个别发展;其次,通过资本融合的方式,可有效形成同一集团在品牌、经营战略、营销网络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优势,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并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取更大收益;第三,采取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既可以保持原有产、寿险及相关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在集团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防火墙”,防止风险在各子公司间传递。

当然,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在在近期和中远期会有不同的体现。从近期来看,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办法,还不宜实行过多的金融控股集团。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关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和潜力会逐步体现出来,将会在资产规模、范围经济、综合型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提供符合国际水准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的制度环境分析

我国自1993 年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做出了诸多法律限制。但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为适应金融业内在发展要求及应对国际金融竞争需要,在金融跨业经营,尤其是在银行与保险的股权融合和综合经营方面呈现出逐渐放松管制的趋势。

2006 年6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国十条”的颁布,为银行与保险业的资本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十条”颁布以后,2006年9 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这使保险公司得以破冰银保之间的资本融合。

在银行投资保险公司方面,中国银监会出于监管风险考虑,对银行入股保险业一直较为谨慎。直到2007 年底,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下称“160 号”文件),原则同意了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但仅限三至四家银行试点。2008 年1 月两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指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以及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平等互利的原则,可以开展相互投资的试点”。“160 号”文的获批以及《备忘录》的签署从制度上允许了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从以上制度变迁路径可以看出,我国虽然没有放弃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但对保险业与银行业的综合经营的方向非常明确,制度法规对于金融跨业经营的限制正在被逐渐打开,金融混业成为可能,这必将大大促进银保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四、加快银保业务发展及促进金融一体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金融业制度法规对跨业经营的限制有所松动,但就中国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政策障碍。为了实现我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银行业和保险业迅速跟上全球发展步伐,建议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对银保业务的发展采取积极态度,从政策上支持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开展创新。

(一)强化监管,立足解决当前银行保险模式下的规范发展问题,引导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发展机制。根据对未来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虽然伴随金融混业的进程,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将呈现多样化格局,资本渗透、金融控股等模式均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模式仍将在短期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应针对当前市 场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制定严格的监管举措,坚决整顿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并通过政策导向引导银行与 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理念,规划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更为重要是,要积极倡导并严肃落实市场诚信建 设,把市场诚信作为银保业务的生命线来维护。

(二)尽快出台保险公司和银行股权投资的实施细则,适当放松股权投资的资格限制,促进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交叉持股。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仍是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方式。而交叉持股能够有效加深这种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我国现在虽然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股权,但对于投资主体的资格要求很高,这些政策限制将很多有意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影响了他们与银行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三)加快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法》的酝酿出台。

我国商业银行已获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现又允许对投资保险公司进行试点。随着金融混业的步伐加快,各种金融交叉业务和衍生工具更是层出不穷,但《金融控股集团法》却迟迟没有能够推出,影响了金融混业的规范与效率。因此应加快研究出台《金融控股集团法》,探索保险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深层次合作机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好的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综合经营。

(四)尽快推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设立,实现金融联席监管的协调统一,或通过其他方式发挥类似监管功能。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保业务实行的是双重监管的手段,即代理人主体是一个,但监管的主体却有两个。这种双重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机构,难以形成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脱节现象。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综合经营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控股集团的出现,金融联席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急需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推动金融混业经营的相关立法,统一协调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冲突,防止和解决新时期金融监管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五)产品开发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产品开发有着严格的管制,从产品期限、产品形态到预定费率、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等精算假设都有严格的限制。严格的利率管制已严重影响了银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无法通过价格策略取得发展优势。去年保监会发布的《2008 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并稳步审慎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个别险种展开试点,推动寿险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可见费率市场化改革已拉开序幕,预计不久将会破题。

综上所述,银保业务是金融业制度变迁、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相互融合的政策障碍逐渐消除,银保业务必将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诸方面的融合程度将越来越高,合作地位将更趋平等,未来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5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经验,同时也要吸取发达国家失误的教训,要在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在农业现代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为了评价农业现代化,跟踪、监测、评价和准确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须选择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指标。

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4 个原则:一是有利于科学地评价农业现代化的性质和特征;二是有利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地测定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有利于及时准确地监控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有利于不同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根据我们过去的大量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可以使用以下两个层次7类22项主体指标进行判断和评价:

1.收入和消费水平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

农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或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

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

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比重。

3.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农业净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农业商品率;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

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4.农业基础设施与投入

单位土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有效灌溉面积比重;

单位土地面积化肥使用量。

5.农业生产技术与教育

农技人员占农业劳动力比重;

初中以上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

6.农业组织与经营管理

乡(镇)一级农技服务三站的普及率;

乡(镇)村两级农业服务组织人数占农业劳动力比重。

7.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

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成灾率;

水土流失面积比重;

耕地污染面积比重。

四、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农业现代化虽然是一个长期动态化的过程,但确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总体发展过程来看,可划分为4个阶段:

(1)农业现代化的起始阶段;

(2)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4)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1949年到1984年的35年间,中国人民长期处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的时期。尤其是在1978年以前的近30年内,中国的粮食增长速度虽然是比较快的,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同样比较快的,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徘徊在300公斤的水平上,无力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粮食和农业出现了高速增长时期。到198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迅速接近400公斤,人均每日膳食中热能供给超过2600千卡,蛋白质达到67克,脂肪达到51克,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1978年到1995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最快的时期。人均国民收入由630元迅速上升到1659元(可比价格),增加了近1.7倍,居民购买力大幅度提高。食物结构显著改善,在粮食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主要动物性食物高速增长,肉、蛋和水产品增加了3倍左右,水果和油、糖等食物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人均每日热能供应量维持在2600千卡的水平上,蛋白质达到70克,脂肪达到58克,主要营养素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综合生产力相应地增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由47%扩大到52%,化肥使用量由884万吨迅速增加到3594 万吨(有效成分),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23%提高到30%。这表明主要食物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提前接近小康水平。

2.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到2000年,中国将可能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到那时,居民的平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将会超过小康水平,用于饲料的粮食占粮食总量的比重将达到33%左右,动物性食物及其加工工业和商业将会相应地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比重可能达到80%,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的比重将会上升到接近50%的水平,国家和人民有可能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在农业增产中所占份额可能上升到5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35%、农田灌溉面积比重上升到55%、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占农村人口比重将达到55%。

3.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到2020—2030年,中国将可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1世纪30年代,中国的人口将达到最高水平,即16亿人左右。按人平均的主要食物消费量也将达到最高水平而趋于稳定,接近目前日本人的平均主要食物消费水平。居民的食物结构明显优化,形成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膳食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食物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将达到最高水平,粮食的一半用作饲料粮,不需要继续增加食物的数量(出口增加除外),重点是不断改善质量。居民和国家就有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产值将上升到90%左右,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明显超过种植业。农田灌溉面积比重将上升到66—80%、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民所占比重将上升到85—95%、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5—80%。森林覆盖率可能接近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组织和经营管理也将明显改善。

4.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到2040年前后,中国的农业将可能完全实现现代化。中国的总体发展战略表明,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4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可能已经开始下降。居民的膳食模式和主要食物消费水平已经趋于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物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原料食物的消耗量将会继续下降。农业现代化的粮食和食物基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产值将会上升到93%左右,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民文化程度都会达到初中以上,农业普遍实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将会接近100%的水平,森林覆盖率可能达到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和政策

为了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审慎地选择适合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现代化战略和政策。

1.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实施引导消费的政策。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居民的食物与营养将会达到相应的水平。到2000年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将达到小康水平,2020—2030年,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模式将基本形成,此后主要是结构调整和质量改善。

从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和发达地区现代食物消费结构来看,中国的食物结构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和东方膳食模式特征和优点:从整体上看,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食为主,搭配适量蔬菜和一定肉食的膳食结构。这种基本的食物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与此相应,营养结构的平衡是重点解决优质蛋白质和一部分微量营养缺乏问题。

要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原则,确定各地的具体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目标,作为各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按照食物消费结构目标,实施相应的引导食物消费的系列化政策,一方面要普及膳食与营养科学知识,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消费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手段,有效地引导居民的食物消费,实现预期的膳食营养目标,增强人民体质,保障碍人民健康。

2.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要实现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第一个层次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比例结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农业和非农业的比例一般为10∶90;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的比例一般为3∶97。在这个阶段的农业产值虽然下降到3%左右,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累加产值却达到20%左右,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额和地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以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人们通常强调了“龙头企业”是关键,十分重视加工业的作用。但是,第三产业,即销售和各种服务业同样起着带动或制约的作用。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3.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它包含了农田水利鱼塘基本建设,养殖棚舍基础设施,仓储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设备,农业机械设备等。到201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由目前的55%先后上升到61%和8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目前的接近30%先后上升到50%和80%。同时要建设一批吨粮田和高产稳产田,分期分批实现中低产田改造的升级,到2030年,中国的大部分农田基本上达到目前的高产稳产农田水平。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力,特别是单位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这就需要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实行可持续集约经营,也就必须相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应在立法上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可靠性,不能因为领导人或管理者的变动而任意变动,以确保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适应农产品生产供给的需求。

4.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加快科学技术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必须加快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今后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到2010年和203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先后达到55%和70%以上。关键是相应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到2010年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生质的飞跃。在各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试验区、高新技术园区,都要把农业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作为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安排,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

5.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促进经营管理的创新。未来中国农村的经营模式可能的选择,是“家庭经营和合作服务”。农业经营管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薄弱环节。到2010年和2030年,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服务三站普及和完善率达到80%和98%以上;乡(镇)村两级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人数分别达到3%和8%以上,与此同时,要加快建设农业供销、运输、加工、金融等合作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使农民有更多的自我管理和监督的权力,既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管理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要加快合作服务体制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供销、生产、加工、金融、市场合作服务组织,并采取有效政策支持各种合作服务组织活动。

6.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双重目标。要在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要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基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的增长大于治理的危险状况,争取每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330万公顷。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和2030年,争取先后由目前的13.8%提高到18%和25%以上。到2010年,超载过牧的草原基本得到改造,工业废水处理比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超过90%。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可持续的政策和措施。在实施耕地保护地政策的同时,对于渔业捕捞和草原放牧都应当制定定量目标管理责任的制度和法规。实施自然资源的定价政策和有偿使用政策。把生态环境的被动保护逐步变为积极的生态经济环境工程。在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同时,与环境工程的经济效益密切结合起来,增强生态环境工程的自我发展能力,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平衡发展。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6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自身的网络营销发展模式 1.2.3.4.5.首先要选好核心产品,根据核心产品选择盈利模式。确定目标客户群,在进行企业的SWOT分析。做好定位,针对性进行网站建设,做好网络推广和运营。聚集和专业化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必经之路。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以效益为中心,加大互联网营销投入,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业性质,产品特色以及投入预算等因素。然后在展开符合企业自身的网咯营销,选择有利高效的盈利模式。

6.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最重要的是看清市场,把握好精度,做精准营销。

中国农业保险模式与体制研究 篇7

一、农业保险及其模式

(一)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提供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补偿制度, 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保险分类。农业保险涵盖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 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活动。

鉴于我国农业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保险包括农业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两类。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时间晚, 运作机制不健全, 造成农业保险高成本、低效益, 因此商业性保险不愿或是无力涉入。因此, 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由政府或是政府管理部门承担。而我国现阶段, 主要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指狭义上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具有较高的风险与赔付率。

(二) 我国农业保险现行模式与体制

目前, 我国农业保险在模式选择上, 积极研究多种农业保险模式和制度, 本着“先起步、后完善, 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 在此基点上, 开展多种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的试点工作, 以求选择出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险模式。

现阶段, 我国在农村地区的农业保险的试点模式主要有四种:一种是政策性公司经营模式, 即由农业保险实施地方出资设立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二是相互制公司模式。三是商业性公司代办模式, 通过保险公司、农村金融机构或两者相结合开展农业保险的代办业务。四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目前中国人保、中华联合等保险公司在不同省份开展了部分种植养殖保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现状

(一)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保监会已经研究完善和优化农业保险模式的初步方案。

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京生表示, 目前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条件初步具备。一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保险得到全国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农业保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确保农业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的需求。四是农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五是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技术和经验。六是政府相关部委普遍认识到,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间接补贴。

目前, 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 业务规模不断增大, 覆盖领域逐步拓宽, 保险主体日益多元, 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各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二)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一直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农业保险作为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 是WTO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重要的“绿箱”政策。2004年开始, 我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开展多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虽然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 我国的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但愈来愈多的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1. 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法规, 因此各项农业保险

的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保护性补偿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我国, 农业作为我国“三农”问题之一,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委对农业保险问题认识的欠缺, 因此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无一套专门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完整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予以扶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都有涉及农业保险的相关规定, 但过于笼统, 使得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 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 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2. 作为农业保险的投保人———农民, 对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保险意识薄弱, 使得农业保险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民普遍存有依赖思想, 保险意识淡薄,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的铺展。同时也是由于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或是不到位, 农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积极性不高, 对农业保险在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 85%的农民知道农业保险, 但不知道是怎样实施的;52%的农民听到过也知道怎样运作, 但不打算购买;而只有7%的农民有意购买农业保险。同时由于某些农业生产规模狭小、效益低, 农户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去化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 由此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造成农业保险覆盖面窄, 农业保险经营风险集中,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使得也难以有新的农业保险模式被适用。

3. 我国农业保险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实践人才, 同

时由于管理不到位, 使得保险公司不正规, 农业模式产生错乱。由于农业发展的缺陷, 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问题, 使得对农业风险的规避和转移处于被动地位, 由此导致的风险损失是难以预计的。现阶段我国涉及农业风险的保险公司对农业风险定价和产品技术开发方面几近空白, 不能正确预测农业风险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 对农业保险的预测和管理等存在着主观性和盲目性, 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的保障需求。同时由于此种风险类别多, 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理赔困难,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信用风险, 即所谓的道德风险。数据显示, 每年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 牲畜保险中更为严重。

4. 农业风险财政困难, 导致农业生产资金层断

裂, 缺乏农业体制改造的资金, 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性原则是“政府财政补贴+保险公司商业经营+农户自愿参保”。但财政资金拨付的滞后性, 影响农业保险资金的到位率, 同时也会影响农业保险的基层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保障水平和保险补偿, 从而限制了农业保险保障功能效力地发挥。

三、优化我国农业保险模式和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保险作为WTO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政策”, 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WTO的规则要求成员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农业的补贴, 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灾害保险则不予限制。农业保险已经成为WTO成员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之一。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 是我国合理运用WTO规则, 完善农业保护体系, 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要措施。

(一) 完善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并要求法律法规中对农业保险的定义、范围、模式、体制构建以及农业保险的法律规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可以借鉴外国成功的农业保险法, 设立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模式和体制, 但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

(二)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建立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现今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的一项农业生产保障制度。纵观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验显示, 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循着商业化的模式来运作。政府及其相关部委作为农业保险推行的主体, 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手段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运行, 其中效果比较显著的是通过运用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 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 将农业经济的风险分散开来, 减少了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 同时了也发挥了农业保险应有的经济补偿功能。

国家和地方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和WTO规则的“绿箱”政策,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 加大开发和设计适合于农村的保险;以满足农工业保险的市场需求, 分散农业保险巨灾经营风险, 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扩大农业保险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适当放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业务范围。

(三) 探索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研究建立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再保险运作机制。

农业生产易受巨灾风险事故的袭击, 大面积旱灾、水灾在我国各地的发生频率都很高。因此农业风险的分散和再保险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由于农业形式的多样式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 我国在实际国情的基础上, 要借鉴国外的已有的成功农业保险模式和经营体系, 对大型的自然灾害和不可规避的风险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保障机制, 同时增强农业再保险的能力, 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目前, 在政府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 但由于我国农业风险发展的时间短,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此各政府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和扶持力度, 增加资金支持, 以此增强农业风险的融资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发挥农业风险应有的作用。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政策性保障,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工作。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农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深入的对农业保险的模式和体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适合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发展的农业保险模式。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8

[关键词] 循环农业 模式选择 体系构建

尽管河北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在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并且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省的循环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物质尤其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在低层次上开发利用,循环农业还必须进一步发展。

一、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

能够开发农村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

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协调发展。

因此,不难看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既可克服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损害,又可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在河北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走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

1.藁城模式

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藁城市的临朐县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循环模式:“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沼渣还田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的良性循环生态链条。临朐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形成了“牛(猪)—沼—果树”、“牛(猪)—沼—蔬菜”、“牛(猪)—沼—食用菌”、“牛(猪)—沼—粮食”等多种模式。

2.山地模式

河北省内有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因此寻找一条适合我省山地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具有特别的意义。河北省山地地区发展循环农业可以选择一下模式:利用岩层建羊舍养羊;坡地建果园,种果树;果园中的生草喂羊,而羊的粪便给果园施肥,这种循环因地制宜利用了山地地区的地形特点,并且可以使果树和畜牧两大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模式推荐

就河北省全省而言可以形成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组装在日光温室中,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等提供良好的温湿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的呼吸和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气肥,可使作物增产,蔬菜为猪提供氧气,猪粪尿入沼气池产生沼肥,为作物提供高效有机肥,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起生物种群多,食物结构较长,物质能量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达到了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三、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体系构建

1.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包括循环农业在内的循环经济的3R基本原理,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新兴事业中。

2.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河北省各区在制订“十一五”规划和到2020年的远景发展规划中,应当列入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在农业发展规划中,应将循环农业作为重点内容,重点描绘。要制订一个全面系统地发展循环农业的规划,既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有当前实施的具体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3.突出“绿色”,调整结构

河北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要在深入调整上下功夫。要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现在不少地区的状况是有产品无批量,难以形成大的气候。务必要在标准化、产业化上下功夫。要制订并宣传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使之成为企业和生产者的“行为经典”。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生产。生产基地规模化,加工流通龙头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利益连结机制,做到农户、企业、社会三赢。有条件的地区要构建农业生态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培育有竞争力的循环农业发展。

4.科技先行,培训优先

循環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在强调和实施3R原则的同时,要研究几种具体的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特别是要总结推广45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80多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区及诸多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创建的循环农业模式和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师,2002年第11期

[3]陈锐牛文元:循环经济: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经济模式.中国经济信息,2003年第18期

上一篇:我的玩具汽车日记300字下一篇:游子吟改写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