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2024-09-04

语文作文教学计划(精选8篇)

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篇1

小学语文作文论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久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听见头疼”的感叹。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习作教学不顾学生是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要求。长期存在揠苗助长的现象,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点“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因而导致学生的作文中的假、大、空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的兴趣。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造成上述现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教学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造成的。有的老师还以为习作乃是上了三年级后的事,一、二年级没必要加强训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例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低年级的写作提出了要求,具体要求是:(1)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一般来讲,应在一年级注重引导落实第一条,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步不做要求。此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甚至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克服的。要求过多,则欲速则不达。等到二年级时,再加上后两项要求逐步落实,这样才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丰富写作材料

1、定格“生活小镜头”。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纪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纪录本就孕育而生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纪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整篇文章既流露出

大胆的想象,又非常符合实际。还有一个同学的《我爱早晨》,她从充满希望的早晨想到“我们的童年不正是人生的早晨吗?”“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这稚嫩的内容创造活动,必然给学生带来快乐,唤起不断创作的灵感。

2、开启“词句百宝箱”。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让学生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也许有人会问:象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图书馆、阅览室,许多学生家庭教为困难,除了读规定的科技书外,很少能自己买课外读物阅读,那又怎样来积累词句?这就希望学校每年能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让学生从书籍中摘抄优美的词句,并归类,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指导出手抄报,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背一些优美语段,加强多读、熟读、背诵的训练。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接触的人,体会到的甘苦记下来,养成及时整理材料的习惯。还有教师提供词句;在学生说话中提炼词句。

除了以上所述几点,还要注意对作文的评改。每次学生习作时,我边巡视边寻找学生习作中是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发现学生下笔有困难,耐心予以点拨。学生完成习作后,我并不急于收上来批改,而是将巡视时发现的典型文章拿出来让大家评议,弥补不足。最后,学习自己修改誊抄。作文交上来后,我用符号指出不足,评语多以赞赏语气。这样做既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愿意改正习作中的不足。渐渐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为难了。

总之,我认为,只要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作文就再也不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习作的“拦路虎”。

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篇2

一、着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的需要,是我们必需的能力;其次,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存在,使学生能够破除畏难情绪,从而大胆设想,敢于创新想象,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写自己所想所思,在立意、谋篇、选词上拥有自己的特点,对待学生的作品,要善于肯定,发现文章的美,及时挖掘文中的闪光点,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其乐于表达。

二、拓展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写作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和空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放开对学生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资源,减少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拟题,如通过写读书笔记、写观察记录、生活练笔等形式来练习。另外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留给学生发挥个性的机会,如可以多提供几个命题,或是多几个角度,让学生自己选择,自由立意、自主选材,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写作空间,减少统一要求,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三、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是自己与内心、与外界、与精神的沟通活动。自己就是写作的主人,写作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指导,而应靠自己的力量提高能力。因此,写作的材料、写作的立意、写作的形式、写作的结构等等,都要自己去构思、去选择、去拟定,总而言之,一切都要自己独立完成。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着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意义的题材,要能够及时记录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要能够立刻付诸笔端;有了一些发现,要能够赶快写在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

四、丰富阅读,蓄足水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教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要符合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一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二可以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三可以办墙报、文学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之所以有不少学生写作时咬笔头,即使写了,也是干巴巴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肚子里没内容,无话可说。因此,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既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的诗文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粹,同时又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写作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五、引导学生互助自改与讲评

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由于思维的定势影响和疲劳因素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的文章的。即使看也不易发现其中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互助自改,是一种较理想的批改方式。学生之间互评互改也是一种交流互动和提高的方式。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批改讲评,学生通过评改其他同学的作品,不仅可以交流写作心得,分享写作感受,取长补短,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和竞争的热情,从而达到以评改促写作的效果。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者的精神世界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通过细致分析别人的文章,并进行修改,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进行了一次自主建构的过程。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毫无疑问意味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形成。

刍议语文作文教学 篇3

的重头工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也

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日记、阅读、强化辅

导和批改等等。我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方法多样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注重教

学的个性化,做到用心实施,那就容易做到

推陈出新、平中见奇。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

总结了几点体会,与广大教育同仁探讨。

一、发掘写作资源,优化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和质疑的过

程,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探索并有所阐

述,就是一个有效体验的过程。因此我开展

了三种活动:1.人人都作信息员活动。在鼓

励学生们写日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自

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独特发现提交给学习小

组进行筛选,然后汇总到教师那里,教师在

甄别选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其中有特色

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这些题目纳入作文

写作的选择范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

的兴趣和热情,又使学生作到对教学的有

效参与,也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

地位。2.我与父母观察生活活动。家庭环境

是教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

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对学

校教育起着巩固和丰富的作用,学生的世

界观、人格的形成更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我要求学生和家长互相配合、勤于交流,把

生活中的体会、感受在探讨交流或者观念

碰撞的基础上形成文字,由学生执笔,以日

记形式总结出来,或是影视观感、或是国家

大事、或是家长里短……题材不限、篇幅不

拘,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延伸了感

知的触角,更重要的是使家长的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作到了联合,促进学生的精神

界更加宏大。3.记录写作能力成长过程。展

示和记录写作能力的提高过程,既是及时

的肯定和鼓励,更能激发同学间的竞争意

识。因此我要求每个同学自已根据写成绩

制作成长记录袋,再把相对优秀的作品,有

选择的打印、张贴并辑录成班级写作成绩

册,每半个学期出一辑,这样既肯定了学生

参与成绩评定的有效性,也实现了写作成

绩评价的连续性。

二、组织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应该说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演

讲因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感染力的语一

言、富有激情的手势、丰富的表情而成为情

感体验和升华的最佳途径。表演课本剧我一

要求在保持教材情节原貌的基础上尽量使

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重在准确把

握情感;课前小演讲,也是强调语言和情感

的融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

情;班级演讲赛,要求选手自己写讲稿,自

己体验揣摩、自己设计身势语。通过一系列

严格要求,使学生表达能力大有提高,在一

篇歌颂教师的演讲稿中,学生写下这样饱

含深情的文字: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许您的

手指会被粉笔磨秃、也许您的双鬓会被粉

尘染白、也许您原本挺拔的身躯变的弯曲、

也许您的双眸不再靓丽,但您已经融留在

每一个学生的青春里!这些语言既凝聚着他

们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也代表了学生在作

文学习中勇于探究的成果。

三、准确把握作文教学中点拨的节奏感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

是教育过程中启发点拨要重视火候、要适

时。作文教学中教师必要的点拨可以有效

地延展和扩张学生的思维,推进教学进程。

但作文教学有着思维的特殊性,在适当的

时候点拨,自然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使学

生陷入云山雾罩的境地。因此我很注意点

拨的火候,在进行一群狐狸和葡萄的作文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们分析归纳狐狸们

失败结局下的几种行为方式,有的说出了

狐狸失败后的压抑沉闷,有的说出了失败

后的怨天尤人,有的说出了失败后的自我

解嘲以及酸葡萄心理等等,然后我要求学

生说出狐狸成功得到葡萄的原因,少数的

同学说出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此阶段

可以说已经触及了这则材料作文的主旨部

分,剩下来的工作就可以列举事例、进而以

团结这一主题进行作文写作了,但我想停

留在这个层次上还显单薄,我就深入启发

下去:为什么这些狐狸做到了合作呢?学生

们陷入沉思,终于有人说出了合作要有良

好的心态、共赢是谁都追求的等。我继续深

入:有了良好的合作意愿就能达到合作的

目标吗?学生们说合作要找好伙伴,要彼此

真诚相对,才能做到同心而且协力。我继续

点拨:你要想实现与人成功合作,你该有怎

样的素质呢?(这才是关键之处)学生们终

于豁然开朗——实力、能力是合作的前提!

只要有了较强的实力,才会有合作的可能,

强强联合,强强合作,才可开创双赢的局

面。这堂作文教学,我注重了结合社会现实

背景,深入挖掘教材,可以说做到了立足材

料,反观生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写作的创新教学

为文要新,为文要奇,这是古今写作者

追求的目标。但做到新奇又绝非易事,所以

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就更该积极追求、努力

引导。在辅导学生的一次演讲比赛时,主题

是歌颂教师的,如果停留在常态上,必然落

人平淡无奇的俗套,我指导学生开动脑筋,

在新奇上做文章。以物喻人容易引人入胜,

再结合人与物的相似点铺陈开来,就容易

做到阐幽发微。于是我们以《我心中的最

美》为标题,定位在赞美学校里常见的黑

板,从而折射教师:黑板没有华丽的外表、

黑板朴素平凡、黑板甘居人后;但黑板承载

着知识、黑板书写描绘着美丽、黑板有着不

争人前、默默无闻的胸怀……可谓大出听

讲者意料之外,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讲

写作语言的创新上,我提出了带电的语言

的说法,要求学生写作语言要有情感,情感

是电,电压有高低,语气也要有强弱。电流

有火线和零线,感情自然也要有放也有收

……进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过度句及时变

压、用恰当的例证适度增压……

写作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我想这

里面有着太多的美丽的五彩石块。一个有

思想的教师要选择和应用的应该是自己最

钟情的那些,也就是说写作教学更需要的

是教师的个性展示,因为作文本身就是一个

语文作文教学计划 篇4

备考中,考生常常对语文的复习有些不知所措。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苏盛葵提醒考生,在目前有限的复习时间中,要着重对作文审题的复习,不要因偏题而在高考中丢分。

苏盛葵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0年我省高考评卷看,考生的语文作文得分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审题失误多。“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必须要求考生从审题入手,紧扣材料。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老师要指导考生多作审题训练。”苏盛葵说。

苏盛葵建议老师要组织材料,让学生在材料中提炼,弄清内涵。材料是多延、多元的,切入角度比较多,但学生不要选一些沾边的角度在外围立意,而是要选准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在核心区立意。“在高考评卷时,在内容核心区立意比在外围区立意要高出8分左右。所以,一定要注意审题。此外,作文还要标题明了,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列出作文提纲帮助训练。”他说。

苏盛葵还介绍说,古诗鉴赏一直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个板块。其突破口在哪?主要是要加强专题指导,分点击破,老师可归纳出炼字推敲型、分析意境型、分析语言型、分析技巧型、综合比较型等多种类型,分别以赏析指导、详细解说、练习巩固三个步骤加以训练,并总结出基本的答题模式。

他认为,在平时的高考复习中,坚持课本才是根本,考生不要脱离课文而去盲目地找习题来做

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篇5

(一)问题与表现很多同学因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写作意识,动笔的时候没有清晰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往往是内心感受的自我表现,所以造成以下现象:

1、游移不定,多个中心。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因而或者是怕偏题,或者是思考不成熟不深入,难以取舍,面面俱到。所以造成多个意思,多个中心。

2、散乱无中心。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内容,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二)对策及注意事项“明确”始发于作文题目,只有先明确作文题目所蕴涵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明确”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并且适时点明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

。即达到中心明确做好三点:

1、明确中心。也就是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紧扣中心。选取的材料,表达的感情或观点,一定与中心密切相关。无关的话不说。反面的话即使为避免极端,也只能略说。如果发现材料不当,要寻找与中心的共同点,用议论性的话(小观点)拉回来。

3、点明中心。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 篇6

导语:目标,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以下是有关高中语文作文

教学目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

01.写议论文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是为‘解决真正问题”而写作,要对现实的针对性。

02.用“以景结情”的方式改写一篇文章的结尾。

03.写作文至少有一处超常联想。

04.每个议论的话题,都有“反面”存在;能从写这样的反面内容进行说理,通过对比论证正面的观点。

05.思路打不开的时候,能接着作文题中的材料往下写,从而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06.在议论说理时(通常在开头),写“但是文”(“尽管”“同样”)展开议论。

07.在“一般论证”的基础上,写“选点论证”的文章。

08.像拉橡皮筋那样拉长句子,扩展议论文。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要说,世界上发现美的眼睛实在不少,但热爱美与珍惜美的心灵就非常罕见。要爱美,但更要珍惜美。

09.在“理性”的文章中加入“水词”,既使本来抽象的议论说理生动活泼起来,也使本来内容不多的文章丰富起来。

10.论说一个观点时,尽可能分出几个小点(原因、做法)来。

11.就任何一个观点,快速写一段前后连贯且紧扣中心的“四句文”。

一切“理解”都要落实到“运用”上;“学进去”“说出来”“做熟练”;“懂了”远远不够,还要“会做”;人,需要展示,更需要充分展示;展示是表达,充分展示是完善的表达。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高中语文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以及文学修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作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在高考中,作文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其高考成绩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是重中之重。下面是笔者自己的几点教学建议。

1.创新教学理念,提高作文教学课堂的互动性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普遍较为单一,教师过于强调向学生传授作文写作技巧,很少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甚至有的学生非常害怕、恐惧作文。就目前高中生作文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言之无文,缺乏情感的问题,作文风格千篇一律,很少看到学生自己的观点。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仅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应该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特点后,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应将作文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布置的作文题目也应尽可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比如,教师可以以“珍惜生命”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分组,相互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教师再点几个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势必可以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对于每一个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难关,教师、学生都将所有的时间、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高考成绩上,而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这也是导致高中生写作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教师应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使学生心理得到安慰,增强自信心,更加执着于作文写作。比如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教师应仔细修改,在发现学生的亮点时,一定要在旁边备注,“good”、“用得妙”、“很好”等嘉奖性的词语。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作文比赛活动,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

高中作文相对于初中作文而言,更加有深度,而且广度更广。就近几年学生的高考作文来看,很多学生的作文写得比较空洞,都是泛泛而谈,缺乏新意。在高考紧张的考试

氛围下,想要创作出一篇优秀作文,并不仅仅是要靠灵感,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平时的积累,只有自己肚子里面有货,才可以在看到题目时能够文思泉涌,思考问题时也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应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文章布局和结构、文字的表达方法。可以在阅读文章后布置一次随堂练习,让学生将自己刚刚阅读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教师应向学生推荐《读者》、《最小说》、《小小说》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杂志、书籍,并且要求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留意一些名言

警句或者是自己觉得非常精彩的语句、段落,并做好笔记,慢慢积累写作素材。

4.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良好的素材,充沛的感情,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适当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为自己的作文加分。比如,在文章的开头如果比较有新意,往往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增加第一印象。同样,如果文章的结尾有一个漂亮的总结,为整篇文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可以为整篇作文加分。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在开头、结尾的地方多花点心思。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应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并且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解析 篇7

一、观察生活, 丰富经历和情感体验

这一条对应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写作”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即“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不同的是强调了理性“思考”, 这是对高中生的更高要求。感受是人们接触自然、社会, 人生所受到的影响, 它既是一种感觉印象, 又包含着人的某种情感、态度和体验。思考则是在感受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认识, 它是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高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具备深入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条件, 对他们作文的思想深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这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 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 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 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 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 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把课外的写作看作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 用心多, 精心计划, 精心批改, 而对课外作文, 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 从应试这个角度讲,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 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 思想受到限制, 思维受到限制, 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 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 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 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 从生活中找素材, 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 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 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 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 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 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 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 内容更充实。

三、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就是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引导学生“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 显‘我’的自在之趣。因为, 有了‘我’, 才会有个性, 才会有真情。而无‘个我’、无‘真情’, 恰恰是造成文章‘假、大、空’的根源。”还要重视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意。过去, 在教学中比较注意“记实”, 练习记叙、描写、说明, 当然这是重要的, 不是说已经够了, 这些能力还要不断提高。但是忽视了“写虚”, 即作者的主观情意, 抒情、议论和想象。它体现着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情意是文章真正震撼人的地方, 没有情意的作品, 就像是泥胎、木偶、纸花, 是没有生命力的。“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就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 大胆发现, 大胆表现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就要给学生写作的广阔的空间, 不要约束, 不囿成规,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想, 自由自在地写。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要“放”, 放开心灵, 放开思想, 放开抒情, 放开笔墨。过去在作文上有两大积弊:一是束缚多, 放不开, 弄得小小年纪却“未老先衰”, 看不出文章“个性”, 缺乏活气、灵气和蓬勃生机;一是发“豪言”, 说假话, 弄得作文里没有主体“人格”的袒露, 套话连篇。现在, 高考作文也作了改革, 采用开放式的话题作文形式,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让考生作文时自由驰骋, 尽情发挥。这就是给考生作文松绑, 突破应试作文的模式,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创设情境, 启发联想和想象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国作家秦牧也说:“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 就要注意观察事物, 发挥想象力, 抓形象, 用这比那, 用那比这, 使之相得益彰, 才能达到平中有奇。”中小学生正处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没有各种陈规陋习的限制, 联想和想象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契机,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音响、图像和文字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 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主动地与情境融为一体, 激起情感的共鸣, 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兴奋, 思路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联想和想象就变得越来越丰富。为学生写出新颖别致、一落俗套的作文创造有利的条件。自清先生的《匆匆》后, 我要求学生以《时钟》为题作文。作文指导时, 我先在屏幕上显示嘀嘀哒哒行走的时钟, 要求学生静下心来用心观察, 仔细 (倾听, 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播放有关时钟的名言、警句及诗文, 并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 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活动结束后, 学生们纷纷发言, 有的学生说时间易逝, 我们要珍惜时间;有的学生赞时钟勤劳, 不知疲惫地工作;有的学生说时间最公正, 从不偏袒任何人……一朵朵思想的火花爆发出炫目的光芒。这时我又让学生在作文专题网站上搜集有关资料再进行构思。学生经过搜集, 思路更加开阔了。有的利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时钟的故事;有的借助活泼的童话叙说着时钟的历史;还有的用风趣的话剧演绎着时钟神奇的传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习作;兴趣培养;能力训练;课外拓展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二、以学生习作引领思路拓展

作文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为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煞费苦心,可打开学生习作,又大失所望。原来,老师选材的“高度引领”,使学生感到原本的生活失却了光泽,不得已只好胡编乱造;老师选材的“深度掘进”,使学生感到固有的材料失去了意义,无奈何只好移花接木。可见,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的“越俎代庖”,只能拔苗助长,使学生思路变得呆板起来;教者的“耐心细致”,只能是适得其反,使学生思路变得狭窄起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感受。开启选材思路,让学生互相启迪,则更切实有效;互相引领,则更真实可靠。如《难忘的双休日》,教者未作选材指导,而学生选材很是丰富:有的写短途旅游,亲近自然,其乐融融;有的写来往奔波,忙于补课,疲惫不堪;有的写操持家务,做这忙那,快乐无比;有的写扮演角色,走进市场,认真服务;有的写学着当家,忙忙碌碌,收获多多;有的写无所事事,无聊之极,盼望回校……看学生选材很有个性,教者便以“选料之路好宽广”为专题,让学生互相介绍所选材料。从自己的选材,学生看出了生活的真实,悟出了真实是选材的根本;从他人的选材,学生看出了视角的独特,悟出了新颖是选材的追求。 可见,引导学生互相介绍选择材料和选材经验,学生的选材思路定会不断开阔,对生活的认识也会日渐深刻。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其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教师上作文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如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情景导入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内在兴趣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平时留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实践证明多次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并逐渐浓厚。

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

有人曾说,“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则无从谈写作。”这话一点不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热爱生活,喜欢关注周围的事物。生活包罗万象,有许多有意義和值得我们去发现探索的事物。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去思考和提炼,并养成习惯,那么自然会觉得写文章是一件有趣的事,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具有真情实感。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处处时时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习惯,学会去发现、观察不同的人和事,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并写下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想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勤于观察、记录周围世界的习惯。例如在教学写景作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校园各处、或者条件允许可以带学生到田野等地进行观察。观察自己看到了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什么景物最能够反映出校园、田野的特点?这样的形式,结合了小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观察、写作的热情,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感触,从而写出生动具体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4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民事申诉状条件与写作格式下一篇:很有难度的经典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