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2024-10-24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精选8篇)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1

正确评价科学主义的得与失--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

工具理性的确有压抑人的个性化思想和丰富性生活,缺乏批判精神的消极作用.然而,经历过痛苦磨难和深刻教训的`人类必须懂得,无论怎样完美的社会和人生理想,若不借助工具理性的力量,就永远只能是乌托邦.即便从改造现实的角度看,人类也不能一举建造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间天国,因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将永久存在.任何想要把理想与现实压缩成一个平面的尝试,都势必将人类引向更加深重的灾难.

作 者:徐圻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19(2)分类号:B5关键词:工具理性 浪漫主义 批判理性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2

关键词:在线形成性评价工具,英语写作,影响

写作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语言输出形式, 它可以全面地检验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 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仅仅把四、六级考试的写作成绩作为评估依据, 这种终结性评估缺乏重要的过程监控, 对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另外, 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和所教的学生之间的师生比较小, 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的、有效的、反馈及时的修改, 这种现状无疑会阻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线形成性评价工具作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辅助工具, 能够对写作过程加以监控, 并通过调控和纠正写作进程, 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写作教学中缺乏有效反馈的难题。该文以在线形成性评价工具Writing Roadmap 2.0为例, 探讨其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1 在线形成性评价工具Writing Roadmap 2.0简介

Writing Roadmap 2.0是美国麦格劳·希尔 (McGraw-Hill) 公司设计的在线英语写作反馈系统。教师和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教师可以随时登录系统布置作文, 并且监控和管理学生的进展状态, 在线进行反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 并根据系统和教师提供的反馈意见多次修改文章直到满意为止。该系统能对语言形式如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语言内容如措词、语法结构和语篇层面的段落展开、篇章组织结构提出反馈和修改建议。在成绩报告中, 系统对于几个维度进行评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几次写作的得分情况, 判断学生的写作是否取得了进步和取得进步的程度如何。

2 研究对象

我们把我校2011级国贸B班作为实验组, 利用Writing Roadmap 2.0在线英语写作及自动评分系统对该班30名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在线写作训练。同时把接受传统写作训练的2011级经济B1班2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包括对两个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定性研究主要以访谈和调查问卷形式展开。

4 研究步骤

1) 前测。在定量研究中, 笔者分别统计了两个班学生实验前后两次写作的测试成绩, 前测成绩是采用 (实验前) 作文竞赛成绩 (满分是100分) , 作文题目为Internet—A Two-edged Sword。后测成绩是使用期末英语试卷的写作部分的分数 (满分是20分) , 作文题目是Studying Abroad。两组各自的前测成绩统计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 按百分制计算, 实验组前测成绩比对照组高出7.3分。按20分制计算, 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46分。按5分制计算, 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0.36分。

2) 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时间均为10周, 每2周完成一篇作文, 共完成5篇。作文题目和完成顺序 (writing No.) :1.The Way to Success;2.How to Become a Top Student;3.Studying Abroad;4.Marks or Ability;5.Prevalence of Western Holidays。实验组使用Writing Roadmap 2.0系统进行在线写作, 作文评分为5分制, 学生提交作文后立刻可以获得评分和批语。系统评分标准有五个维度, 即组织 (Organization) 、文章展开 (Development) 、句子结构 (Sentence Structure) 、词汇运用 (Word Choice) 、篇章结构 (Mechanics) , 每个维度的分值是0—5分, 同时系统还给出一个综合分数 (Holistic Score) (分值是0-5分) 。在实验组进行在线写作训练的同时,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 每两周完成并上交一篇纸质作文, 教师进行批改。

实验组共30个学生参与了为期10周的在线写作任务。根据成绩分析报告, 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五个维度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经过10周5篇作文的练习, 学生在系统评价的五个维度都取得了进步 (Gain分别为0.2、0.3、0.1、0.1、0.1) , 平均分数的进步情况为0.1。这说明在线形成性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后测成绩统计

后测采用期末考试作文 (Studying Abroad)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 (见表3) 。作文满分为20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该作文题目与平时练习的5篇作文都是大学英语四级的程度, 难易程度相当, 因此两次数据具有可比性。

经过统计, 实验组学生的平均分数是14分。按照百分制计算, 平均分为70分, 按照5分制计算, 平均分为3.5。这与前测成绩52.9分相比, 提高了17.1分;与使用Writing Roadmap 2.0系统进行训练的平均分3.3分相比, 提高了0.2分。说明为期10周的在线写作软件的使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 对照组的前测成绩平均分 (百分制) 为45.6, 后测成绩平均分 (百分制) 为59分, 后测比前测成绩提高了13.4分。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经过在线写作的训练, 成绩的提高幅度 (17.1分) 要明显大于对照组成绩提高幅度 (13.4分) , 说明使用在线写作软件Writing Roadmap 2.0比传统的写作训练方式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访谈和调查问卷。在定性研究中, 笔者在实验组中使用了调查问卷, 并根据实验组的前测成绩把他们分成三组, 每一组随机选取3名学生进行访谈, 了解其对于Writing Roadmap2.0在线写作和评价系统的看法。同时, 对教师也进行了访谈。根据问卷和访谈, 结果如下:由于该系统可以使教师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批改作文, 而是可以腾出时间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因此, 教师普遍表示愿意继续使用该系统。另外, 该系统所提供的关于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写作问题分析报告, 十分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写作教学内容, 因此, 该系统受到老师的普遍欢迎。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的反馈, 98%的学生认为, 该系统不但提供了针对语言形式的批改反馈, 还针对语篇提出了诊断和修改建议。系统不但给出作文得分, 还有批语, 使学生能够明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修改, 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95%的学生认为使用该系统可以不受写作时间和写作地点的限制, 很灵活, 可以实现自主写作。92%的学生认为, 他们可以提交作文后立刻获得反馈, 可以立刻对作文进行修改—提交—修改—提交, 看到不断提高的分数和正面的反馈, 能够获得写作训练的成就感, 激发了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 学生的反馈中也有对该系统不满意的方面。65%的学生认为该系统没能提供优秀作文作为参照, 不利于找出自己的差距。32%的学生认为打字速度过慢影响了写作速度, 完成一篇作文需要很长时间。25%的学生由于没有个人电脑, 他们认为在线写作系统使用起来感到不太方便, 表示不愿意继续使用该系统。还有20%的学生认为系统的评分经常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系统没能给出作文的应得分数, 从而对系统评分标准产生质疑, 逐渐对该系统产生了厌倦情绪。这些都构成了该系统存在的劣势, 在实际教学中应尽量予以避免和克服 (1) 。

5 结束语

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与传统写作教学方式相比, 在线写作形成性评价系统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反馈。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该工具的优越性集中在它能就写作过程给出及时而有效的反馈上, 而不是单纯将该工具看成评价作文的固定的、权威的标准 (2) 。只有这样, 当学生看到系统评分低于期望值的时候, 才不会对系统产生厌弃情绪, 而是理性地关注系统提供的诊断和反馈, 从而认真修改, 使该系统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同时, 针对这些学生, 教师应及时地给予现场指导, 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具体分析并帮其进行修改。只有教师的指导和系统的反馈相结合, 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其次, 针对有些学生打字速度过慢而对写作速度产生了不良影响,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打字训练, 为在线写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避免因打字速度慢而对写作产生挫折感, 影响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最后, 针对部分学生感到在线写作不方便的情况, 教师在布置在线写作任务的时候, 可以考虑为学生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 以减轻这些学生完成任务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学校进行在线写作。总之,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地、合理地使用在线写作工具, 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淑雯.如何利用Writing Roadmap2.0进行在线英语写作反馈[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3) :80.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评价;评价功能;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课程改革纲要》对评价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优化评价策略,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结果与过程的评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通过有效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知识的发现与能力的形成

学习评价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结果”与“过程”都要进入教师关注的视野。教师要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细心的观察和科学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绩,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行走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教师设计阅读或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潜心研究,对教材中重难点的把握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预设和相应的评价设计。比如,研读《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笔者对教材和学生做出这样的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的第一篇说明文,文章整体上使用的是逻辑顺序,但在某些部分也使用到了时间顺序,加之本文是说明建筑物的事物说明文,学生有可能会想当然地以为文章应该使用空间顺序。对于初次接触说明方法的初一学生来说,要正确把握整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并不容易。于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估计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决定在课堂上对三种说明方法先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请学生思考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假如学生回答是空间顺序,可进一步追问:如果是空间顺序,一般要有立足点和方位词,请找出来。让学生在寻找立足点和方位词的过程中理解什么叫空间顺序。如果学生回答是时间顺序,可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找出依据:有关石拱桥历史发展的说明采用了时间顺序: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以时间先后为序。之后,接着提问:那么在介绍其他内容的时候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比如介绍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我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的特点、卢沟桥的特点的时候,也是按照时间顺序吗?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的叙述逻辑。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总结:说明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但是绝不意味着所有的说明文只能采取其中的一种顺序。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说明文是综合这三种说明顺序的。这里有个大小多少的问题,就是以什么为主的问题。请学生判断这篇文章整体上主要采用了什么顺序。

这样的教学评价设计,既让学生明白认为课文完全采用时间或空间顺序的认识结果是错误的,又让学生知道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二、准确定位评价切入点,引导学生步入正确感悟的路径

教学评价的功能很多,如激励、诊断、导向等。新课程倡导激励性评价,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排斥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即使是激励性评价,也并不排斥否定和批评,有时恰如其分的批评也能达到鼓励的目的。教室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学生的错误恰恰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教师寻找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无视和逃避学生的错误。错误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师要善待与利用学生的错误,借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并通过交流讨论形成正确认识,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概括、表达等各种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得到应有的提高。譬如,我校一年轻教师教学《最后一课》,当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问学生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女生回答说韩麦尔先生是个爱美的人,老师给予了肯定,之后又指定其他几名学生发言。最后,老师评价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就进行了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女生的回答显然有悖于文本和作者本意,这位女生根本没有认真研读课文,是主观臆想的结论。作为教师,理应适时指出这一观点的错误,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得出正确的感悟结果。而这位教师却无视学生的错误,依然做出“好”“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的评价,不论是非曲直,一味赞赏,这种在误判断的基础上又给予激励性评价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锁定“这天”这个关键词,作为评价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作出正确判断。例如,当那位女生回答“他是个爱美的人”时,教师应该围绕预先设计的切入点,指出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了委婉的否定,发挥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问题中的关键词“这天”,由此指向“最后一课”这个有特殊内涵的故事背景,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韩麦尔先生如此穿着的真正用意、此刻的精神世界及其思想品质。

三、注重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课堂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甄别,更主要是为了激励、唤醒和促进。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拥有阳光般的心情和满满的信心,并不断地品尝快乐,拥抱成功。因此,设计教学评价务必要遵循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例如,在某个朗读教学环节,笔者开展“比比看,看谁读得好”这样的活动,可以作如下教学评价设计:一是使用相对评价法。这种做法的前提是教师比较熟悉学生情况,在进行教学评价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选择水平悬殊的学生进行比较。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比过于强烈会夸大相互之间的差异,就好比让学生比较姚明和潘长江谁高一样。教师可以选择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这样才更有比较性,或者可以采用组际之间竞赛的形式。二是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可以设计让其他学生评价这两位同学在朗读上比原来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改进,等等。这是符合新课改提倡的发展性评价原则的。注重发展性评价,是实行学生主体的纵向比较,而不是跟同伴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并不断取得进步。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4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现代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

2、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感知现代信息交流方式的丰富多样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活动准备:

1、有关通讯工具的图片

2、调查表——我家的通讯工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家里的通讯工具

师:大家说一说,你们家里有哪些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用?

二、欣赏故事,感知几种现代通讯工具的交流方式。

1、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啊,太好了,大海的波涛声!我听得很清楚。妈妈说。”问:旅游的第一天,豆豆是怎样让妈妈听到大海的声音的?

2、教师接着讲述故事,到“我好象和你们一起看到了日出。”问:豆豆是怎样让妈妈看到豆豆的画画的?

3、教师将故事讲述到最后问:豆豆是怎样让妈妈看到豆豆的城堡的?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认识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图片,说一说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上的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帮着添画数字。

3、观察画面上的传真机和电脑发送E邮件的直观图象,知道这些通讯工具的传递特点。

4、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现代通讯工具?

四、教师小结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条纹的数量及颜色排列的不同将小鱼归类。

2。提高幼儿的图形评价能力。

活动材料:有条纹的大鱼卡片18张 小鱼卡片18张

活动流程:观察大鱼卡片――游戏:大鱼找小鱼――游戏:找呀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蓝蓝的大海里有一群大鱼在快乐的游来游去,他们开心的游着游着,发现自己的鱼宝宝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啊?”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教师依次出示6张不同条纹的大鱼卡片,引导幼儿一一比较并发现说出身上的条纹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游戏:“大鱼找小鱼”

引导幼儿来帮助大鱼找宝宝,在找的时候要注意鱼宝宝要和大鱼妈妈行的一样的颜色。

教师出示任意一张大鱼卡片,幼儿在自己材料中找出3条与大鱼身上条纹完全相同的磁片小鱼放在一起。要请幼儿说一说你的小鱼宝宝是什么颜色的?颜色是怎么排序的?

(三)游戏:“找呀找”

“大鱼领着小鱼宝宝游回家了,他们很感谢我们小朋友;于是把这些鱼卡片送给了小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个游戏,我施魔法把大家都变成鱼宝宝,咱们一起来玩儿一个小鱼的游戏吧!”

玩法:教师讲18条大鱼卡片分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找到持有于自己的鱼卡片完全相同的卡片的幼儿,站在一起成为朋友;然后请幼儿自己检查谁不是自己组的?他应该是哪一组的?我们组的颜色是怎么排序的?

混合大鱼卡片,反复进行游戏。

活动评析:

1。预设的目标难易程度很适中,在整个活动的进行中目标一致贯穿于其中,幼儿参与状态很好。

2。目标中的第一点幼儿基本上都已达到,在比较时能够知道从鱼头的位置开始对比颜色,可以很清楚的把小鱼归类,只是在黄蓝绿红、黄绿蓝红这两种小鱼时,有一部分幼儿会分不清楚,还需多练习。

3。在环节进行中,幼儿会很认真的.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和大鱼一样的小鱼宝宝,时不时还会很兴奋的说:“我找到了一条鱼宝宝”,大多数幼儿在操作时很认真,只要老师稍微一提醒,就可以很快的发现规律;个别幼儿还需单独多指导后才可以完成。

4。 在此次活动中,我主要是语言活动,更多的让幼儿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引导幼儿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和排列的规律。

5。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反复的提问,引导法引导幼儿在我不断的语言刺激下能够发现排列的规律。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7

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活动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在科技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科学家与工程师是我国科技活动的主力军之一, 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投入和产出的研究机构水平参差不齐, 相差很大, 整体状态比较落后。

(1) 纵向比较。一方面社会上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人力与资金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 从投入情况看, 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科人员共55176人, 人文社会科研经费共963.11百万元, 而自然科技人员共175405人, 是社科人员的3.18倍, 自然科研经费为18276.43百万元 (不含科研人员工资) , 是人文社会科研经费的18.98倍。另一方面, 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身而言, 其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从产出看, 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为2780项, 而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数为78112项, 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的28.1倍, 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获国家级奖项119项, 获省部级奖1424项, 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国家级奖0项, 获省部级奖859项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 2003) 。

(2) 横向比较。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人文社会科学更是如此。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成立的“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课题组, 第一次对世界近1400所大学科研竞争力的状况和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得出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从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来看, 中国大学的学科整体力量不强, 仅在化学、物理、工程学、材料科学有较好表现, 其中北京大学有8个学科、清华大学有5个学科、中国科技大学有4个学科、武汉大学有2个学科进行了E SI的学科排名。由此可见, 人文社会科学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设计说明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深入研究了已有的对自然科学科研评价和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科研评价以及教育部每年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进行的评价基础上, 形成了由4个评价模块 (一级指标) 、11个评价项目 (二级指标) 和31个评价指标 (三级指标) 构成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指标体系。

2. 指标设计说明

本研究设计指标的主导思想是坚持系统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引导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稳定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总量和均量相结合,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1) 科研创新基础条件。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科研创新的重中之重, 但是人力资源中的人才才是科研创新的关键。而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说, 人才的层次更是参差不齐, 所以本文特选取了“R&D全时人员占教师队伍的比例”、“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所占比例”两项指标来衡量人才价值, 因为研究生也是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本文选取了“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一项指标来衡量研究生对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影响。二是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包括设备资源和文献资源, 由于本文重点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评价, 基于社会科学的特性, 所用到的设备资源有限, 而相应对文献资源即信息资源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我们仅以“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来衡量设备资源, 以“图书馆文献总量”来衡量文献资源。而图书馆文献总量又包括图书馆藏书量、中外文现刊量、电子文献 (中外文数据库) 量, 拟采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藏书量的方法, 属于指标权重设定的问题, 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三是R&D基地。R&D基地本文采用三项指标来衡量, 包括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数。其中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指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总数, 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基地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四是学术交流。由于学术交流可以增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 并且是交流前沿问题和高端研究的重要平台,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尤其重要, 所以本文选取了“教师出席国际、国内会议人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人次”、“派遣和接受进修访问学者人次”三项指标来衡量。

(2) 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工作的重点, 投入的多寡和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水平的高低, 这种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一是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归结到一点就是钱的问题, 不管是哪个单位的经费都是钱, 所以, 在此不加以详细区分, 以“R&D经费投入总额”来衡量总量, 以“教师人均R&D经费”来衡量均量。其中R&D经费投入总额包括政府资金、企事业委托经费 (学校从校外企事业单位按合同、协议获得的科研经费) 和其他。二是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来衡量总量, 用“教师人均承担纵向科研项目数”来衡量均量。纵向项目是获各级政府立项的项目, 由于横向委托项目的研究难度一般要低于纵向项目, 且横向课题经费较多, 为避免与经费指标重复评价, 此评价指标未考虑横向项目。并且鉴于国家级项目从科研难度和经费上来说都比一般项目要高, 所以本文单列“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来衡量国家级项目。在这三项指标中,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指国家级、省 (部) 级、局级、校级、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总数。

(3) 科研产出。一是论文著作。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性, 不像自然科学科研成果可以以专利等形式表现出来, 大多数仍然是以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加以体现, 用于实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在科研成果方面主要考虑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和质量, 总体来说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衡量, 分别是“SSCI、A&HCI、ISSHP收录论文数”、“SSCI、A&HCI被引论文次数”、“CSSCI、CHSSCD收录论文数”、“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教师人均出版著作数”。根据发表论文期刊的权威性和学术影响之不同, 可大致将其分为S SCI、A&HCI等源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或中文学术论文统计源期刊、其他公开发行的期刊等几个级别, 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 (表现为期刊影响因子不同) 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科研奖励。政府科研奖励包括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地市厅局级奖励等不同层次。由于校级奖励以及大多数民间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公正性、可比性都不够强, 且其中的高水平成果一般都会申请更高一级政府科技奖, 故这里我们选择了“教师人均获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数”这一均量指标来评价高校人均获奖情况。由于国家级奖比较重要, 科技含量比较大, 影响比较大, 所以, 我们把国家级奖单列出来以突出重点。由于本研究只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评价, 故这里我们暂用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代表人文社科类国家级奖, 但相应下调一个等级。三是应用成果。由于人文社科的科研工作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比较少, 并且即使可以应用, 产生的效益也是没有办法准确计量的, 所以, 我们只能采用有关部门的鉴定成果来表示, 采用“应用成果提交有关部门数”和“鉴定成果数”两项指标。四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科研活动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出衡量指标。我们采用“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出站博士后总数”、“国家级、教育部优秀青年人才数”、“获院士、国家级荣誉称号数”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国家级、教育部优秀青年人才”包括“百千万”人才 (杰出青年学者、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学者)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杰出人才和跨世纪人才等。

(4) 科研效益。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其效益难以用直观带来多大经济效益衡量, 它需要的是同行专家的鉴定和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类型又多种多样, 不同类型科研成果效益不易相互比较。这就存在一个以何种价值尺度来衡量科研成果好坏、质量高低的问题, 本文统一采用效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王雪峰, 翟爱梅, 等.一种基于DEA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大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J].中国软科学, 2004, (8) :20.

[2]童桦, 唐慧君, 唐晖.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评价指标体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9 (3) :17-18.

[3]安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55-57.

科学能力评价工具评析 篇8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中图分类号:C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084-0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共同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6年6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全国高校掀起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热潮。那么,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其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又有哪些呢?目前学术理论界并未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内涵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科学家不断创新的过程,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已得到世人公认,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活力并使之获得持续发展。所谓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能动地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能够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首创性科学探索活动,该活动既是一种首创性的理性加工过程,也是一种将理性加工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

一般说,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在认识论中,主体是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社会集团或人类。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就在于主体有意识、能思维,能将自身之外的客体自觉地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2)从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来看,主体又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主干部分,带有较明显的实体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体是指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且具备创新功能的行为主体,可分为两类,一为研究主体,一为服务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政府、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六大系统(高等学校、社科院、党校和行政学院、党政研究机构、军队院校和企事业研究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研究主体,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在探讨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创新活动中取得新思想、新知识、新发现、新见解、新领域、新问题、新运用、新事物等所具备的本领、技能、潜力和相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机构、设备、场地、经费等有形资源和创新文化、政策机制、组织管理等无形资源),通过理论创新、知识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直接成果以及创新人才和成果应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间接成果),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创新特色的综合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是一个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生产、传播、应用与扩散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而是由知识的、技术的、管理的、文化的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多维能力构成的能力系统。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和迈克尔-雷纳(Michael E.Raynor)基于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RBV)”,将组织能力分解为三要素:组织的资源(Resource)、流程(Process)和价值观(Value),并把它称之为组织能力的“RPV模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校能力体系中的一类。借鉴这一思想,笔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运行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分别对应资源、流程与价值观,构成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要素系统。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投入则是启动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指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投入的创新资源数量和质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投入的多少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大小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创新资源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假定所投入的创新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变量,而且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创新的产出能力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函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作用空间,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队伍。早在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ehultz))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1)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2)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远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增长;(4)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在创新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科研人员,他们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主体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投入,是指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的规模、数量与质量。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

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效率。人力资源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创新行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雄厚的人力资源是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一支思想解放、功底扎实:学风严谨的科研队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国家之所以过去能够取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一批国内外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都能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有其独有的特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创新主体的基本素质外,如优良的道德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的能力结构、稳定的心理品质,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要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四是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深邃的学术眼光和宽宏的学术气度。

其二,科研经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创新,不太可能由单兵作战的方式来完成,也不太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无论是从创新的条件、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目的还是从对创新的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物质因素都是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科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复杂,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因而也就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和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资金是创新成功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资源投入能力从经济的角度亦反映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融资能力,一方面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规模和档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投入主要表现为科研经费的投入。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科研活动的动力燃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物质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是做出创新成果、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坚实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发展必须的生命能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经费是不可能设计、开发和承担起相应的科研项目的,更别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可以说,高校支配和使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的数量,特别是获得教育部哲学礼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能力、风险抵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科研设施。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是创新成果转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是指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物质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投入,是指为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设施的数量及档次,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数量。创新科研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需条件,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开展与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来说,创新科研设施主要包括研究基地、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往单科演进的学科发展模式已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学科发展特征所代替。多学科相互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宽容和支持,它需要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机制。只有创造出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研环境,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和开发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如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丰富的信息资源等,才能更好地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运行则是推动创新和提高创新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指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能使各种创新元素有效地运作起来的程度和效率。光有充裕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并不能得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效果显著,也不能就此得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人、财、物等创新资源要得到合理流动与合理配制,要能实现其绩效最大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与激励。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后劲和创新潜能,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支持。科学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在社会学上又称之为嵌人性,一般将其定义为:“与社会行为和结果一样,经济行为和结果受行为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整个网络的结构影响。”这种关系及网络成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存在,可以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强网络结点间的信任,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团结,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合作,优化网络结点间的关系,增强网络结点的环境适应能力,加快信息在结点间流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提高知识在网络内的扩散水平,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提高网络内结点的持续创新能力,从而维系网络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社会根植性的机制通过信任机制和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大要素根植于所在创新系统的力度,进而影响了创新的发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闭门造车是难以成功的,同样需要来自于外部的社会网络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源支持,二是财力资源支持,三是生活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因素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起到补缺、支撑和强化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力可以部分转化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其二,管理机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存在,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约束人们的竞争和合作方式。制度可以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可以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创新,不好的制度选择会将创新引离经济发展的轨道或扼制创新。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在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管理已逐渐显示出超越其他学科的巨大威力,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固然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所有这些条件实施最终还要靠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

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不仅与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而且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创新的机制密不可分。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在鼓励创新的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举措。一个具有良好管理机制的高校可以面对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缺陷,能够焕发和激起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磨合并协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各环节和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建立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机制。关系到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否出成果,以及成果的数量和成果的质量问题,也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建立管理机制的原则,应是既要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其三,组织文化。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又为这个民族历史地造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制度和规则所制约。创新作为人的文化行为,是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价值选择和创造活动。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活动的开展,都依赖特有文化的性质与结构尤其是它的内在张力。由此,人们创新的取向和内容,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会由于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所谓文化,主要指社会所特有和嗣承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制度。文化规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性格的形成,对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刻和内在的影响。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组织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控制机制,但它是非正式的。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包含着不可预知性、冒险和不规范的解决方法,传统的一些正式控制机制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因而有效的文化管理是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核心措施之一。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良好的组织文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组织成员相互理解支持基础上的温暖和谐气氛;二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创新积极性的平等竞争气氛,使获得自由的科研人员在这种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创新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支持冒险与变革;第二,对待创新成果的宽容态度;第三,鼓励科研合作;第四,宽松的学术氛围;第五,强烈的创新倾向;第六,恰当的创新动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强弱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同时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以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取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既是先前创新活动的产出,又是后续创新活动的投入,没有足够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意味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强,也将直接影响下阶段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包括创造和发展新知识、新理论的知识创新能力,将新知识、新理论转化为新方法、新流程和新服务的能力以及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传播、扩散和渗透,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转化能力,反映了将创新资源和投入转化为价值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的能力,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最终效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产出。科研产出,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最直接表征,科研产出的数量多寡与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强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从表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产出更应关注成果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看其数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产出与其他的产出一样,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表征。无论是评价一个研究单位、一个学校还是具体的研究者个人,首先可以作为客观依据的也正是这种规模表征。但是,在这种规模表征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其精品之作、惊世之作、传世之作,并通过这样的高质量成果来衡量其研究水平和研究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在质的基础上追求量,从而建立以质为主,兼顾数量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其二,学科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学科建设势必停滞,甚至萎缩。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就是人类在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的结果。某一学科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一刻也离不开该学科创新。纵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个新理论的诞生,都和某一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学科建设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平台和团队建设等有效形式把学科水平提上去,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才有更大的后劲和潜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才能持久。

其三,社会贡献。所谓社会贡献,就是指某一经济活动除了创造的直接经济收益以外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贡献。对中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作为对国家投资和社会支持的一种回报,都讲究社会贡献,而且其社会贡献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高校的办学实力、科研实力、成果转化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古到今,事实上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社会都旗帜鲜明地承认和接纳那些对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也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的高水平大学,才能够从社会得到包括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丰厚回报,从而使其有资本保障自身获得优于其他大学的发展。换句话说,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既然是广义的服务社会,大学获得发展的前提则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虽然可以发表论文和出领先的科研成果,但是,若不能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不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大学又如何充分体现为具有社会贡献呢?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产生的社会贡献,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市场意识和扩散能力的创新人才,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如果研究活动成为个人的孤芳自赏,研究成果不能实现有效的转化,那就不可能真正释放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量,也就无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三个要素,而每一个要素下又取决于或表现为不同的方面。按照“确定构成要素一分解构成要素一精选内容要素一内部要素的指标化一评价指标的审定”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构建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上一篇:上半年应急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以古诗为话题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