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24-06-23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共7篇)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1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17年,**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茶叶产业资源,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促进全县茶叶提质增效。现将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打破界限、连片发展、统防统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标准化、运作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会化、利益风险一体化”为基本要

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天凤乡、宝峰彝族乡、民建彝族乡、烈士乡等乡镇的高山有机茶产业环线上,采用

“补天窗”方式新种植茶叶1000亩。深入 “绿色植保”理念,推行“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药量、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安全间隔期”工作模式,采用“统一茶园管理标准、统一配送农业投入品、统一防控措施、心得体会统一原料采摘标准”的“四统一”管理措施,推动产业环线及全县茶叶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全县茶叶产业上档升级。全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0亩,应用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绿色防控60000亩(投产茶园的92%),开展茶园机剪、机修面积20000余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1000亩,申报有机茶园3000亩。全县茶叶总产量达万吨,比上年增长3%,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茶叶产业管理水平。将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与技术扶贫、农业项目实施培训等有机结合,着重在全县茶叶发展乡镇,重点是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开展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40余场次,培训人员2800余人次,发放各项技术资料6000余份。

(二)强化战略实施,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实施机制创新战略。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落实五个规范为要求,以协会(合作社)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体,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带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三条特色环线,建成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启动了茶叶产业环线打造工作。

二是实施大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

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2017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会,大力提升特色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第六届国际茶博会·**杯斗茶大赛上**荥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瑞吉隆兴”牌“芽细藏茶”和“古道红”茶喜获金奖;**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山”牌观音仙茶入选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样库”。

三是实施基地辐射示范带动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县茶叶重点乡镇民建、荥河、宝峰、天凤建立了有机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五宪建立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四是实施农特产电商战略。整合资源,以电商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立企业、协会大产业链运作模式,实现产品

到商品由行业协会把关运作,建成**茶叶、天麻等优质商品畅销的知名窗口。目前,四川**塔山茶叶有限公司、**县五宪猕猴桃合作社等企业均在网上建立了农产品销售平台,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拓展的产业销售链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管理滞后

**茶园分布海拔较高、较分散,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加之部分种植户或观念转变不及时,或技术欠缺、管理不到位,或对“生态”概念认知有误、粗放管理,茶树长势弱,产出量低。

(二)品牌建设薄弱

范文内容地图一是处于原料供应商地位。**茶长期扮演“原料供应商”角色。名优茶品牌销售比例低下,绝大多数鲜叶初制加工后运至名山、乐山、浙江等地贴牌销售,处于茶产业价值链低端,没有自己的主导品牌。二是茶叶销售议价能力低。大部分茶农、茶企观念滞后,各自为阵,个体式经营,家族式

管理,不能够抱团发展,联合营销,开拓市场,导致品牌集聚效应低,品牌销售渠道栓塞。

(三)茶企竞争力低

一是全县茶叶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以初制加工为主的个体茶厂和家庭作坊。由于初制加工企业的经营理念传统、生产管理粗放、设施设备落后、恶性低价竞销,干扰市场正常秩序,大量茶企在低水平上重复竞争,严重制约品牌宣传、市场拓展、资源集约化利用等。二是企业实力普遍较弱。茶企单个规模小,实力弱,难以突破茶叶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市场渠道建设等固有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门槛,进一步降低**茶产业竞争力。

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按照一年探索,两年成型,五年成业总体目标,以抓实五个统一规范(规范种植管理、规范采摘加工、规范质量标准、规范品牌包装、规范等级体系),实施机制创新、大品牌、基地辐射示范带动、农特产电商、文化、生态旅游“六大战略”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主要描述茶叶、产业、品牌、统一、全县、企业、管理、销售,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2

年工作计划

(2018年2月)

一、2017年度工作推进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高铁及高铁新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四家”相关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高铁及高铁新区建设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和八个工作组,全面开展对口协调服务工作。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担当高铁建设及高铁新区建设工作的指挥员、战斗员和服务员,重要工作一月一会商、一月一调度,强力推进高铁及新区建设工作。

2、强化规划设计。着力形成“1+N”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其中:**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于2017年**月通过市人民政府批复,其中高铁新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平方公里。县高铁新区战略研究及实施性规划(含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已招标,完成了初步方案,进入专家评审和论证阶段;县道路竖向规划、自然水系规划、雨水防涝规划、污水治理等专项规划已招标,完成了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等工作;高铁沿线及高铁新区**个安置区规划(含规划设计及施工设计)已全部编制完成;县高铁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草案已编制完成。

3、强力推进征地拆迁。我县高铁及高铁新区房屋征收共1600余户,高铁沿线房屋征收工作自2017年11月中旬启动以来,仅历时23天,800余户征收任务全部完成,创造了高铁拆迁的“**速度”。高铁新区2017年共计已完成**户征收任务。2018年,我县将全面启动**高铁沿线房屋征收工作。为打好房屋征收攻坚战,我们的做法:一是“五包五比”促征收。坚持大员上阵、责任包保,建立“1+13”(1个总指挥部、13个分指挥部)推进模式,每个分指挥部由1名县级领导牵头,实行责任到乡镇部门,责任到人、责任到户,严格落实“五包五比”,即包测量评估、包谈判签约、包拆除、包安置、包稳定,比觉悟、比作风、比能力、比方法、比进度,真正做到了领导力量到位、人员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督办检查到位和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规范运作促征收。坚持规划先行、让利于民,充分开展前期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充分汲取以往征收经验,形成了房屋征收及补偿方案;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充分保证群众利益和知情权;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补到位,实现了宣传有声有色,补偿有根有据,解答有条有理,谈判有法有规。三是安置先行促征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生态宜居、建设达标”为原则,以“禅风水韵、吴楚乡情”建筑风格为特色,投入6亿元,全面开工建设18个高铁安置区。同时,想方设法做好拆迁户临时安置工作,搭建临时板房,临时安置老弱病残拆迁户,确保群众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

4、强化要素保障。通过争取高铁债券、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发放城投企业债券等筹集资金超6亿元,协调武九公司及时拨付征地拆迁款4亿元,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题。完善征地供地机制,建立了临时用地容缺审批和联审联批制度,共征地3300亩,交付先行用地780亩,临时用地1500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用地报批工作进展不快。尤其是安置区用地报批进度不快。根据规定,安置区用地需纳入高铁主体工程用地一同报批。目前,**高铁**段业主单位没有提交主体工程用地报批工作,影响了我县18个安置区建设工作的如期推进。

二是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大。随着年关将至,安置区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容易出现集体上访事件及阳光信访平台、省长留言板等平台信访事件。信访维稳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三、2018年高铁新区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完成高铁新区房屋征收工作。力争在2月15日前完成征收任务超95%,2月底前全面完成征收任务。

二是加紧对接社会资本方。完成了高铁新区基础设施项目PPP咨询机构招标。按照“依托大通道、构建主枢纽、畅通微循环”的基本思路,在**平方公里起步区范围内策划了一批总投资近50亿元的基础设施PPP项目,力争2018年招引1-2家战略投资者。

三是加快构建高铁新区路网框架。争取利用两年时间,重点建设县高铁大道、**大道改线工程、高铁*路、高铁站前广场等项目,形成高铁新区起步区“三横一纵一广场”的空间格局。谋划启动南*环、***大道、105国道改线、铁路平改立等交通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化高铁新区路网框架。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3

及2017年工作安排

一年来,***团县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团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所能”工作着力点,在服务大局上展示新作为,在服务青年上体现新成效,在服务社会上探索新方法,在自身建设上力求新突破,努力推进全县共青团工作全面活跃,为把***建成*******贡献青春力量。

一、加强思想引领,提高青年政治素养

一是积极开展“中国梦”宣教活动。全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积极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和贯彻落实团十七大精神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青年演讲比赛、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开展“志愿宣讲走基层”、“说我家乡美”宣讲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坚定全县广大青年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继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了三五志愿者服务日、清明节祭扫先烈、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系列活动和青少年感恩教育等活动60余次,培养我县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三是不断 丰富青年特色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各学校在六一、七一和建队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95次,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开展交通、防火、关爱女童等安全教育活动43次,保证全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服务青年创业,实现青春奋斗梦想

一是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申请省青年创业基金会青年创业培训专项资金**元,在青年职业技能和农业种养殖技能两方面开展培训活动*次,累计培训青年**人次,有效增强青年创业就业能力。二是加大青年创业资金扶持。开展农村青年小额创业贷款活动,累计发放贷款**人,***万元,辐射带动***人,解决了青年创业资金瓶颈问题。三是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选树青年创业人才和青年致富星火带头人*人,在全县各乡镇评定青年示范户*,把贷款、培训等优惠政策向示范户倾斜,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积极宣传各类优秀青年创业典型事迹,引导全县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三、深化志愿服务,参与县域中心工作

一是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全县青年志愿者档案与活动记录,选拔优秀青年志愿者组建声乐表演、医疗服务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努力实现志愿者队伍信息化规范服务。二是深化志愿服务发展。组织实施万 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多次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包保的十户群众送去了价值**余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三是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组织3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公园开展卫生大清扫活动;组织青年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社区村屯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活动4次,服务困难群体患者60余人;在“美丽***”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组织全县青年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67次。

四、注重关微扶弱,深化希望工程活动

一是继续开展“圆梦大学”活动。积极向省青基争取希望工程“圆梦大学”专项基金,为全县**名特困家庭的优秀大学新生发放每人**元,总计**万元的助学资金,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二是建立捐资助学长效机制。形成了小、中、高三级在校贫困学生均能受到资助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非公团建契机,挖掘有回报社会意愿的企业家,建立专项基金,使我县企业捐资助学活动长期开展。三是推进关爱行动载体建设。针对我县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组织7个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包保困难群体家庭子女16名,定期开展关爱服务活动。联合**开展爱心助学义工活动,组织小山学校全体师生参观看了3D电影《***》和大型情景剧《**》。

五、创新社会管理,建立重点管预机制

一是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管预机构建设。制定下发《***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计划》,制定 《***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细化考核指标,明确相关单位责任。二是对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调查摸底。依托各地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各主要责任部门分别委派工作人员对全县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做到重点青少年底数清,情况明。

六、加强自身建设,筑牢基层组织基石

一是深化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进一步巩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成果,做好回头看工作,积极拓展乡镇直属团组织工作内容,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开展非公企业党群共建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开展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工作,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22家,11个合作社团组织,使团组织的覆盖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继续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把驻外较聚集地区和领域的青年组织起来,增强驻外青年凝聚力,切实服务当地建设,在和谐稳定中求发展,今年新建驻外团工委7个。

七、2017年工作要做到“三个新”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4

为切实加强我镇新学期学校卫生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预防春季传染病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随卫发文[2017]8号文件要求,安居中心学校于2017年2月20日至5月7日开展了“春季学校卫生专项检查”活动,现将检查情况总结以下:

一、领导重视,及早布置

安居中心学校对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非常重视。2月18日(正 月初九)上午,姜忠军校长专门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要求个学

校认真做好节后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正月初十(2月19日)上午,各学校就召开了学校行政会会,要求各处室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做好春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2月20日上午,各学校还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进一步安排布置了学校卫生安全检查工作。3月初中心学校就制定了《安居镇2013年学校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方案》,下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排查工作。

二、成立专班,明确分工

中心学校领导李炜带队督导,成立了学校卫生检查工作专班,先后赴中心学校、镇小、二小、三小和私立幼儿园检查工作。针对学校开学时间紧,学校任务多的特点,我们要求抓紧时间检查,务必于3月上旬前对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三、突出重点,认真检查

此次的检查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对操作间功能布局、餐具消毒、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卫生设施、水源防护安全等方面全面进行检查。二是检查学校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三是检查学校饮用水卫生以及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全镇共有各类学校9所。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学校领导都能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做到管理组织网络齐全,制定并落实了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制定食品中毒的防控措施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各学校能够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保持畅通。在开学之初都能够对照工作要求对校内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等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

四、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各学校在食品卫生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校食堂的纱门、纱窗、防鼠等卫生设施有破损或未使用,少数学校食堂灭蝇灯不能正常工作,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记录不全或不完善;有的学校教室灯具坏后不及时更换,采光照明严重不足。

2、少数幼儿园,因学生、幼儿较少,其食堂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冷藏、消毒设施、纱门、纱窗等),学校、幼儿园本身因资金问题无力改变,又属私有,教育部门查处此类问题处于两难境地,仅能不厌其烦的督导。

针对各学校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督查频次、耐心说服教育,督促整改。以达到促使各学校、幼儿园及时整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幼儿餐饮安全之目的。

随县安居中心学校

二O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5

xxx2017年第三季度脱贫攻坚工作

专项督查方案

各乡镇(园区)、县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会议精神,把脱贫攻坚放到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结合《xxx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经研究决定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具体方案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17年7月21日—7月26日、8月20日—26日、9月15日—20日。

二、人员安排

-1- 督查共分6组,分别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教体局6家单位带队。组长由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另抽调1-2名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督查组成员从2016新招录公务员中抽调。

三、督查内容

(一)督查乡镇、园区的内容要点

1.产业扶贫项目到户情况。重点督查:帮助农户新建产业项目,或帮助农户对原有种养加项目扩规模、调结构、增收入,或帮助农户通过参(折)股分红等途径实现资产收益扶贫情况;延伸督查: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介或劳务输出,强化产业与就业对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能人大户带动扶贫对象就业情况;

2.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情况,健康脱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宣传及落实情况;

3.部署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情况。重点督查:市县脱贫攻坚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4.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使用情况;

5.提升脱贫质量情况。重点督查:对脱贫户保持扶贫政策稳定、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情况;

6.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及完善情况,动态调整调查情况,扶贫力量配备、业务培训、场所建设等夯实基-2- 础工作情况。

(二)督查村级的内容要点

1.产业园及产业扶贫项目到户情况;

2.健康脱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宣传及落实情况; 3.市县脱贫攻坚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4.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到户扶贫资金安排及拨付到位情况;

5.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含村集体资产收益)增长情况; 6.提升脱贫质量情况。重点督查:对脱贫户保持扶贫政策稳定、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情况。

7.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履责情况;

(三)督查脱贫户的内容要点 1.产业扶贫项目到户情况;

2.户用光伏扶贫工程项目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到户情况,其他特惠政策措施落实到户情况;

3.对照“两不愁”细化标准落实查缺补差措施情况; 4.推进“三保障”情况。督查:健康脱贫、教育扶贫等政策宣传及受益情况,住房改善情况;

5.到户扶贫资金安排及拨付到位情况; 6.扶贫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履责情况。

四、督查方式

1、乡镇汇报。乡镇(园区)对督查重点内容形成书面汇

-3- 报材料,由乡镇(园区)1名主要负责人向督察组专题汇报。

2、走村入户。每个乡镇督查组随机抽取2个村,到村后向村书记了解村具体情况,填写村级调查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的责任落实情况每组随机抽取贫困户,深入贫困户走访查看,填写调查表。每组原则上走访不少于20户,如被抽查贫困户不在家,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并如实记录。

3、形成报告。督查工作结束后各组根据督查情况形成督查报告(督查报告要分乡镇和县直单位点评,重点分析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于当次督查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县扶贫办。县扶贫办将汇总各组督查结果,形成报告,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并进行通报。

五、有关要求

(一)各乡镇(园区)要高度重视,实事求是,认真做好督查的有关准备及配合工作。

(二)各督查组长负责本组督查乡镇的协调联系、确定专人负责填写、汇总检查表并形成文字报告,各组长单位负责安排车辆。

(三)各督查组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开展督查,督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廉政纪律,轻车简从,确保顺利完成督查任务。

附件:

1、xxx脱贫攻坚督查乡镇(园区)统计表

-4-

2、xxx××乡镇(园区)调查问卷

3、××村(社区)调查座谈问卷

4、xxx脱贫攻坚督查户调查表

5、xxx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分组情况表

xxx扶贫开发领导组 2017年7月20日

县教育事业发展五年工作总结 篇6

工作者勤勉教学,克难攻坚,全县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较好实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党和政府重视支持教育工作,教育工作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是教育体制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五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两基”攻坚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2008年9月,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7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52所(1师1校点7个),幼儿园5所(私立幼儿园2所)。另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7所。有教职工1205人,其中:专任教师1089人,行政及后勤管理人员116人。有教学班级456个,在校(园)学生(幼儿园)15305人,其中:高中20个教学班838人;初中106个教学班5041人;小学307个教学班8726人;学前班和幼儿园23个班7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7%,升学率96.84%,小学阶段学生辍学率0.79%;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8.51%,升学率45.06%,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2.27%;3—6周岁儿童(含学前班)入园率19.20%。残疾儿童入学率88.89%。

全县学校占地面积484506平方米,其中:中学208393平方米,小学261859平方米,幼儿园14254平方米;有校舍建筑面积108376平方米,其中:中学35560平方米,生均6.07平方米,有危房面积1023平方米,占2.88%;小学66803平方米,生均7.66平方米,有危房面积13956平方米,占20.89%;幼儿园6013平方米,生均10.35平方米。另外成人文化记住学校占地面积2991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97平方米。

全县共有图书244049册,其中:高中32040册,生均39.03册;初中75134册,生均14.9册;小学136875册,生均15.69册。

全县有远程教育网点 130 个,其中:模式一61套,模式二63套,模式三6套。有计算机教室7 个,计算机320 台;有多媒体教室 14个。有教育网站 2 个。

二、5年来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一)抓党风、促廉政,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1.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学习型”党委

五年来,我们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心得,牢固确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自我超越、提高学习力”的新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重视学习型系统、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全系统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成效明显,彰显出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

2.以道德建设为主线,建立“实干型”党委

(1)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新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五年来,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申报认定省级文明单位1所、文明学校1所;市级文明学校5所;县级文明单位4所、文明学校4所。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

论氛围,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统一了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思想和认识。

(2)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教师党员队伍。进一步加强了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挂牌成立了教育局党委党员服务站和党委下属各支部党员服务点。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党组织发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严把培养培训关、推优关、考察关,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在发展对象上,注重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和妇女教师中发展党员。目前共有正式党员190名。2004年以来共发展党员32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48人名;局极表彰先进党支部10个,先进党务工作者40名、有、优秀共产党员15名。授市级表彰先进党委1个、党支部1个、优秀共产党员2名。

3.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型”党委

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的领导,认真做好群团组织的干部培训、培养和选拔推荐工作,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动员和组织群团组织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五年来,教育工会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2007年选举产生了第四届中国教育工会**县委员会,成立了教育系统女职工委员会。同时,加强对各学校工、青、妇、少工作的指导,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使其参与学校管理,开展民主监督,不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学校收支公开、收费公开、教职工履职、晋升结果公开等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两基”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1.一如既往抓好“普六”巩固提高工作

2000年全县实现“普六”目标后,继续推行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分别对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中心学校实行义务教育“双向”目标责任管理,强化政府行为和落实法律责任,使“普六”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在全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二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辍保学”。认真指导和督促各学校使用和管理好经费,落实三免费、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加大对贫困学生和特殊适龄儿童的资助扶持力度,使一大批面临辍学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既提高了入学率,也为我县巩固“普六”成果,加快“普九”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树立教育良好形象。认真落实“建设一个坚强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校校风、建设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一个高尚的校园文化”的目标要求,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切实贯彻县教育局提出的“向管理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想学、愿学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因厌学、课业负担过重而辍学。

2、毫不松懈,巩固扫盲成果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全县确定2003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作为提高全县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首要任务认真加以落实。至2003年,累计扫除文盲20762人,青壮年文盲率从80年代初的54.3%下降到2003的3.4%以下。2003年8月全县的扫盲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验收,并得到了省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但是,**教育局仍然毫不动摇的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因为扫盲工作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和“普九”攻坚工作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2004-2008年扫除文盲、复盲人员共计8000人/次,至2008年全县剩余文盲人数669人,非文盲率达98.7%。

3.“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继2000年全县“普六”以后,县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中心转移到全县“两基”攻坚上来。一是进一步调整充实了“两基”工作领导小组,把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领导机构中,设立了由专职人员组成的“两基”办公室,加强了对“普九”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积极改善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确保小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全部进入初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重教意识,组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到村寨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同时组织人员在公路沿线、墙壁等显眼位置粉刷宣传标语。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准确数据。完善“普九”档案表册。四是组织验收,分析情况,找准问题,找出差距,查缺补漏,确保通过上级验收。

通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2年,**镇率先实现了“普九”,2003年力所乡实现“普九”,2004年莫窝乡实现“普九”,2005年翁嘎科乡实现“普九”,2006年新厂乡实现“普九”,全县“普九”覆盖率达56.97%,2007年底,中课乡、勐梭镇、岳宋三个乡(镇)的“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至此全县完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普九”工作,2008年初以县为单位的 “普九”工作开始启动。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县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以县为单位的“普九”攻坚工作在2008年10月21顺利通过省政府的验收,验收组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普九”档案规范、表册齐全、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1.校舍改造成绩显著

2004年新建校舍建筑面积3879平方米,维修1895平方米,投资323.08万元,全县D级危房19189平方米,当年排除危房1344平方米;2005年新建校舍建筑面积2307平方米,总投资242.5万元;2006年新建校舍建筑面积16774平方米,总投资1364.7万元;2007年新建校舍建筑面积24145平方米,总投资1801.2万元;2008年新建校舍面积14656平方米,总投资1769.5万元。五年来新建校舍建筑面积61761平方米,排除危房18166平方米,总投资5500.98万元。

2.加紧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2006年11月30日沈培平市长在勐卡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后,全县及时成立教育资源整合搬迁办公室,着手开展县二中搬迁土地征用、地质勘探、灾害评估、项目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教学楼A区(寄宿制项目)和B区(恢复重建项目)、学生宿舍楼1号工程、市政给排水建设;教师宿舍、学生食堂、校园绿化建设等工程正在建设中,2008年9月已经实现**县第二中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城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统一规划,完成城区学校整合方案,县幼儿园已完成土地购买工作。

3.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

200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按照“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对地处偏远、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村社校点进行撤并。布局调整因地、因时制宜,切合实际,稳步推进。既要寄宿制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又要方便学生就学,减轻学生生活经济等负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五年来共撤并50所学校(包括县小与民小合并、县二中与职中合并),现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7所。

4.信息教育迈出了新步伐

2006年教育局成立电教室。电教工作坚持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管理和三种模式应用、研究为重点,以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为主线,狠抓电教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2008年,全县有远程教育网点 130 个,其中:模式一61套,模式二63套,模式三6套。有计算机教室7 个,计算机320 台;有多媒体教室 14个。有教育网站 2 个,基本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要求。2008年6月10-12日,普洱市“农远教”工程验收小组莅临**,对**“农远教”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农远教”设备的运用和管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四)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1.完善师资补充机制,积极补充缺额教师

在编制范围内,2004年招聘教师60名;2005年招聘教师42名(公开招聘国民教育师范类大专毕业生34名,省委组织部、教育厅下派到我县支教教师8名)。并配合团县委,完成32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录用工作;2006年新招聘教师33名,再就业人员6名;2007年,新增教职工113名,其中:新招聘教师90名(通过招考录用20名代课教师、10名工勤人员;招聘特岗教师40名,招聘小学教师20名),再就业7名,20年以上工龄的代课教师、临时工转正16名。完成82名代课教师、15名临时工的考核、录用等工作;2008年通过聘用特岗教师、事业单位招考等形式新增教师81人。五年来,通过公开招聘、组织下派、志愿服务和考试转正等多种渠道充实到教师队伍,使全县教师结构得到极大的改善。

2.严抓教师学历层次与业务水平的提高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函授、自考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五年中,省、市、县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改变: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义教工程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特级教师讲学培训班、高考研讨会、优秀教师讲学团培训班、寄宿制工程校长培训、省级骨干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等450余人次;参加市级各种培训200人,参加县级各种培训7840人次。

根据**新教师较多、且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单一等特殊情况,**县采用对口帮扶、传帮带等形式,实现校与校、教师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合作,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3.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为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达到规范引岗、转变职能、勤政廉政、提高效率和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目的,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师德档案,发扬教师“五种精神”:即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协作精神。要求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

(五)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严格教学常规

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制约。为此,五年来,我们从教学过程管理入手,进一步优化教学要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各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进行学科调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平时着重通过对备课、上课、作业、单元检测、期中调研等几个环节了解每位任课教师教及每位学生学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年级组长例会、学科组长例会、学生座谈会,进行详细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近年来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教研和教学工作计划、抓质量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及要求,检验与督促计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形成总结。

(2)、下派教研人员到挂钩村校驻扎,抓教学常规管理,特别是教务工作档案痕迹管理,注重各种资料的收储、整理。

(3)、严格按国家教学用书管理的规定征订教材和开足课程,做好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发放、回收和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盗版教材和教辅用书流入学校。

(4)、督促各学校抓课堂教学常规,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的备课、上课、评课、总结、反思、交流、撰写教研论文等常规抓起。

(5)2008年,教育局特别制定了《教育局各股室挂钩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并按照工作制度要求于5月10日起将工作人员下派到各个学校,对各学校工作进行全面指导。

(6)高度重视教研机构建设,努力提升教研机构等级。2008年10月12日-13日普洱市教育局教研机构建设评估领导小组对**县教育局进行教研机构评估,被认定为二级一等教研机构。

2.教师质量意识不断加强

教学质量是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制约的。教师、学生、教材、手段、方法、环境等影响着教学质量,其中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教养、高尚的道德涵养、丰富的教育素养、良好的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教师树立敬业勤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施爱心教育,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加强责任制,深入探讨和逐步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教师,主要立足校本培训,同时结合考察培训、专家辅导等,在探讨中提高教艺;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形成整体水平的提高的局面。

3.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我局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以及考核和奖励方案》,2006年县委、政府出台了《中共**佤族自治县办公室、**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奖、优、免、补”助学和高考奖励办法的通知》(西办发〔2006〕40号),各级各类学校也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教师工作得到认可,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相应回报,工作积极性高涨。2008年评定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5名,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4.狠抓毕业班教学质量

在抓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毕业班上,从政策上向毕业班倾斜,制定出台了各《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县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县切实加强毕业班工作,进一步提高高考、中考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狠抓毕业班质量建设。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上升,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县高考成绩显著。2005年,我县有122人参加高考,上线33人,上线率为28.2%;2006年全县153人参加高考,上线61人,上线率为39.87%;2007年全县186人参加高考,上线76人,上线率为40.86 %。2008年,全县176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上线90人,上线率为51.43%;22名职高学生参加“三校生”考试,上线17人,上线率为77.27%;中考、小学毕业检测质量也逐年稳步提高。

(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大有起色

1.职业教育跨入新型发展之路

从2004年开始,职业中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职业教育改革,立足以市场需求办专业,以特色专业求生存、求发展,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挂钩,与云南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市官渡区职业中学、普洱市农业学校等学校联合办学,在全县初中毕业生中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举办抢手专业和特色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旅游艺术特长班、林业班、茶艺班、综合班。通过拓展职业学校的办学路子,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逐步走出办学的低谷期,2005年学校顺利晋升为云南省**职业高级中学。2004年共招生73人,2008年增至244人,2004-2008年共招收职高生743人,普高与职生比例为1:0.48。

2.成人教育服务功能明显加强

五年来,开展农村使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使人民群众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加快了农村经济从“劳动力经济”向“知识经济”、“技术经济”转变的步伐。中课、力所、勐卡、新厂四所成技校已成功申报为市级合格成技校。根据云教备[2007]7号文件精神,力所乡成技校被认定为“省级勤工俭学生产实践示范基地”;翁嘎科乡、岳宋乡、勐梭镇已具备了申报市级合格成技校的条件,现已经向上级申报评估。

(七)计财工作不断加强

1.管好用好补助资金

国家“三免经费”、“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保证工作开展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我们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坚持实行“阳光”操作,实行专人负责。集中时间、人力、物力,与财政局紧密配合,多次深入基层学校检查指导补助经费落实情况,严格做到“两个确保”、“三个严禁”。“两个确保”: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国家免费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五年来,上级下达各种专款6005.359万元,其中,三免经费、两免一补资金、义务教育经费(含贫困学生补助)1614.38万元,普九经费20万元,考核奖6万元,教育资源整合资金1200万元(二中搬迁项目1100万元、新建幼儿园土地购买100万元),救灾款161万元,用于学校新建及受灾校点修缮,校舍维修改造资金626.265万元用于学校新建,职成教专款20万元用于教室培训和职业教育设备设施购置,特岗教师工资75.83万元用于支付新招聘特岗教师工资,职业教育助学金52.22万元用于支付一中、职中职业教育学生补助,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57.05万元(此笔资金由省级支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56万元支付历年工程欠款。寄宿制工程项目土建资金1483.6万元用于寄宿制中学教学、学生宿舍、食堂建设,二期贫义工程土建项目133.18万元,其他补助344.83万元。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2004至2008年共筹集资金737.3万元,新建勐卡镇莫美彩虹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勐梭镇育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新厂永广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等12个校点。

2.教育财务工作不断规范

不断加强教育系统财务工作管理,加强对学校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认真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和年报工作,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从特殊教育到职业教育,从人员支出到公用经费的资金需求情况,为保证财政提高对教育经费的增长提供了依据。坚持“收支两条线”,全面实行报账制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学校财务的检查和监督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当业务处理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财会业务进一步规范。2006年向上级申报教育规范示范县,检查组于2007年10月下旬到我县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我县认定为“教育规范示范县”。五年来,教育系统财务工作不断细化、不断规范,工作中从未出现过帐目不清、资金误用等问题。

(八)勤工俭学特色显著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解决我县学生吃菜难、吃肉难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劳动、生活技能的实践锻炼场所。县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勤工俭学工作。2004年11月,县内召开了勤工俭学现场会,组织各学校校长,参观了力所乡小的勤工俭学基地,为各校开展勤工俭学树立了良好榜样。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勤工俭学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日益突出,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农村勤工俭学之路。2005年,我县村级以上的学校,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月10日,全市勤工俭学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标志着我县勤工俭学已步入正轨。目前,我县勤工俭学已形成以种菜、养猪为主,以采茶、开挖橡胶地为辅的有效方式,开展面达100%,为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一是许多学校逐步解决了学生吃菜难、吃肉难的问题;二是利用勤工俭学收入购买学校部分办公用品和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三是部分学校给教师改善了福利待遇,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四是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真正发挥了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004-2008年勤工俭学收入分别为39.2万元、43.6万元、41.51万元、51.2万元、52.2万元,合计:227.71万元。至2008年,全县小学勤工俭学基地369.4亩,其中:小红米基地8亩,蔬菜地153.4亩,茶地 42亩,杉木地35亩,米荞54亩,蚕桑地8.7亩,水果50亩,橡胶 10亩。鱼塘8.3亩,鸡115只,鸭152只,猪286头。年收入30.37万元;全县初中勤工俭学基地118.7亩,其中:蔬菜地64亩,茶地 11亩,杉木地13亩,米荞12亩,蚕桑地8.7亩,橡胶 10亩。猪74头,山羊13只。年收入21.83万元。

(九)招生工作稳步推进

2004至2008年,我县的招生工作在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招生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厅各项招生考试政策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坚持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服务”的原则,全面实施阳光工程,顺利完成了各的招生考试工作任务。

2004至2008年,共有848名普通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共上线330人。全县五年来共录取专科以上学校344人,录取率为40.90%。;有80名“三校生参加”高考,上线18人;有初中毕业生6888人,其中有2304人报名参加高中(中专)招生考试,省市属中专录取529人,普通高中录取1239人,职业高中录取589人;有10452名小学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毕业统测,并进入初中就读;有2202名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参加9个科目,8262科/次的会考,全部科目合格并取得高中毕业证书的有284人。自学考试共报考1430人次。专升本 779人,高中(中专)升专科651人。在招生考试工作中,未发生任何违反招生政策的收费、暗箱操作等行为,得到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

(十)安全工作警钟常鸣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深入推进校园安全保障工程,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时下发各类安全文件,认真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和各种安全教育,定期举行各种安全大检查和预防突发事故疏散演习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五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未发生由学校负主要责任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整顿力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基础设施薄弱。

经过不懈地努力,**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困难,县财政除了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部分正常经费之外,难以对教育有更多的投入,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的状况仍然较为突出,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够,教室、师生宿舍、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数量不足,部分校舍已破旧,急需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需大力加强,特别是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教学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施简陋,图书数量严重不足,实验设备短缺,许多中学长期分组实验课无法开设,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省级实验普及县验收的县份。远程教育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离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2.学校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不高。

优质资源不足,发展不均衡,影响着我县教育的整体形象和对外声誉。全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严重老化,校舍陈旧;部分农村中小学课桌椅破烂不堪,墙壁、地面坑凹不平,学生食堂、宿舍、运动场地等教学配套设施严重匮乏,教师的住房、办公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就县内来讲,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来看,高中学校明显优于初中、小学,县直学校优于农村学校,公办学校优于民办学校,中心小学优于村级小学,大多数村小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县仍没有一所省一级完中,而且高中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优秀教师偏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提高。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县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因近几年我县招聘引进了大批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全县教师呈现出老教师集中在小学、中年教师集中在初中、年轻教师教高中的格局,这很不利于全县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全县教师队伍存在结构失衡的现象,各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问题,艺体课的教育质量普遍不高,甚至存在部分学校无法开齐开足艺体课的状况。农村中学还存在缺部分学科专任教师的现象,只好用非专业教师任课,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高中学校因规模扩张和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各学科骨干把关教师稀缺,从初中拔高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学校又从小学拔高年轻教师到初中任教,从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增大,青黄不接,边缘山区学校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四是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大量骨干教师被县外学校以优厚待遇“挖走”,造成县内优质教师紧缺。

4.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县财政虽然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但与目前公务员工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教师晋职晋级受名额限制。各中小学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按教师比例下达,部分教师虽然符合晋职晋级条件,但由于受名额的限制无法晋级。三是教师流动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县普遍存在教师从条件差的学校流向条件好的学校,未能很好解决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能进能出的问题。

5.教育布局亟待整合优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全县教育发展实际,我们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对部分村级办学条件简陋的学校进行了撤并。但基于学生人数减少的局面而实施收缩集中办学的难度加大。由于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对村小撤并和县二中搬迁办学缺乏热情和支持,实施集中办学困难重重。

6.教育观念滞后。一是办学目标单一。部分学校认为只要抓好升学率,能为上一级学校输送较多的生源,成绩就大,办学就好,这与“教育服务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办学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把学生分数看得过重,学校的各种管理都以分数为核心,管理的砝码则重重的倾向于教学时间的增加上,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

7.教育改革不够深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的教育改革力度还欠深,发展步伐还不快。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单一,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科研氛围不浓,活动浅薄,还停留在备课、听课、等常规层次上,纵深研究机制不到位,成效不明显。学校分配机制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等分配不公”和“教学岗位的人少、非教学岗位的人多等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高,教育合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8.教育经费紧张。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和不可预见的超投资,在“两基”攻坚进程中实施的一、二期贫义工程、边境地区学校项目、危房改造、希望工程等中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渐显现,比如:危改资金缺口大,“普九”债务化解难度大。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偿还旧账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学校公用经费过紧,正常运转困难,常常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情景。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统筹资源为关键,以人才强教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进步。

(二)总体目标

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成人教育逐步扩大,民办教育、特殊教育不断进步,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体系。

(三)重点工作

1.依法办学,全力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完善“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认真宣传、贯彻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依法保障困难群体、残疾儿童和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依法控辍。不断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严格执行 “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使全县的儿童少年都能公平地享受基础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多方筹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教育投入原则,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教育资源整合的各项建设任务。对教学用房紧缺、建筑破旧的村级学校,要通过希望工程、危改工程等渠道尽快给予修缮、改扩建,全面消除各种因建筑因素所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为全县中小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3.统筹兼顾,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继续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成人教育终身化和幼儿教育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稳步扩大高中教育规模。结合市场需求,科学调整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合理设置紧缺专业,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骨干特色专业,促进职业学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人教育要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导,承担起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的重任。幼儿教育主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办学,让幼儿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4.健全机制,增强队伍综合实力。要建立开放、灵活、竞争的教师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扩大优秀人才来源渠道。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完善聘用合同制,建立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中心,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要逐步试行岗位工资制度,将教师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工作绩效挂钩,构建以能为本、按劳取酬、优质优酬的管理体系,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干部队伍监管,健全干部诫勉考核机制,对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及时给予调整。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自主研修,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服务意识。

5.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增强创新能力,广泛引进先进地区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作用,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德育实效。

县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7

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法报告

2017年,我局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禁、植、改、引、管”五字兴山为工作统领,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克难攻坚,砥砺奋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圆满完成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报告如下:

一、履职尽责,林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年来,局党组紧紧围绕“绿色增量,生态提质”的奋斗目标,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大力发展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工作,努力营造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生态文明、效果显著的现代林业新格局,在促进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1.7%。活立木蓄积增至140.6万立方米,均较上一年度增长0.28%和5.8%,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双增长”,全县林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生态建设业绩裴然。全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4万亩,其中荒山造林2.48万亩,村庄绿化0.43万亩,通道及连片景观打造0.44万亩;义务植树27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以上。“绿满团风”行动圆满收官,三年累计造林11.25万亩,当年完成造林1.65 万亩,占省厅下达年度计划任务0.8万亩的200%,8月份,经省级核查验收,合格率达96%,再创历史新高。五年建设“绿色团风”起步势头强劲,几十年一直未绿的“老荒山”、造林的“硬骨头”得以攻坚突破,全县有14个村荒山造林任务完成率达100%;先后建成一批像马曹庙官塘角、淋山河贾家田村等高标准绿色示范村36个,有9个村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村;完成街道、街镇、居民小区、绿化点48个,植绿面积0.2万亩,森林城镇雏形初具;通道、连片景观带特色鲜明。三年“精准灭荒”行动有序推进。12月中旬,圆满完成全县荒山精准任务摸底4.1万亩,年度灭荒任务精准分解到各乡镇、各山头地块和包保对象,实现挂图作战,销号结账。

(二)资源保护继续强化。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推行依法采伐,严控无证采伐行为发生,坚决冻结一切商业性采伐,全县全年依法审批林木3002.5立方米,占市级下达采伐指标15.3%。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坚守林地生态“红线”,全面推进林地保护“一张图”、“一套数”的林地定额管理模式,优先保障了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占用林地需要,有效地遏制林地非法流失,全县全年依法审批临时占用林地2宗,面积1.6445公顷;申报长期占用林地6宗,面积21.553公顷;依法清理整顿违法占用林地2宗,面积1.6532公顷,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91.1万元。

(三)生态安全保障有力。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在全县主要进山路口、人员流动密集处,设臵固定森林防火宣传牌26座,刷新刷写森林防火标语1200多条,在高火险天气、重要节假日,出动防火宣传车辆50台(次),发送防火短信、微信3000多条,切实提高了全县森林防火意识。全面强化了森林防火网格化巡查和定点看护制度,全县护林员手机终端成功安装了湖北林业北斗巡护软件,实现了森林火灾巡护、信息报送、指挥扑救无死角、全覆盖。10月18日,聘请省森林武警总队教官对全县123名护林员和245名生态护林员进行了防火知识、防火器具使用和防火技能的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县护林员防火技能。累计投资20多万元添臵、更换了一批扑火器具,依法严惩了一批火灾肇事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生态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有效。受去年暖冬气候影响,入春后,我县贾庙乡、但店镇、马曹庙镇、淋山河镇等4个乡镇1.6万亩山林马尾松毛虫大面积爆发蔓延,严重威胁到几十年的绿色成果。面对灾情我局不等不靠,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资60万元进行飞机喷撒生物药剂防治,有效地遏制了马尾松毛虫爆发,取得了极佳的防治效果。稳步推进了天然林扩面落界。确保了全县公益林保护范围之外3.2万亩林分的保护政策及时精准落地和责任主体落实。积极开展了第二轮古树名木普查。及时补登古树名木43株,顺利完成全县1219株古树名木地理坐标录入,实现了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全县多位一体的森林综合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森林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林业产业日趋壮大。今年全县新种植油茶面积1.2万亩,全县油茶种植面积累计已达6.75万亩,油茶产业已成为我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县花卉苗木协会搭建信息平台,引导鼓励公司、私营业主、大户培育花卉苗木,全县共培育各类绿化、花卉景观苗木面积达3900亩,实现年出圃苗木900万株,年产值100万元。紧紧依托团风森林资源,融合人文资源、红色资源,大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积极支持社会能人创办农家乐、兴办“森林人家”,今年全县先后建成豪美园林、谷阳生态农业园、友邻农庄等森林生态旅游景点12家,实现森林旅游综合收入2000万元。全县油茶、花卉苗木、森林生态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

(五)林业扶贫显见成效。在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局积极挥行业职能作用,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工夫,在修复生态中造福百姓,在扶贫攻坚中发展林业,实现了林业扶贫的精准滴灌。今年来,共帮助了527户贫困户主自种植油茶、花卉苗木、林业特色种养3786亩,调整选聘了24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争取到国家生态补偿1500万元,将10.7万亩有培育成天然林潜力的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纳入到生态补偿范围,扶持贫困户302家。

(六)林场改革顺利完成。面对国有大崎山林场参改人员复杂、历史包袱沉重、改革任务艰巨等现实,我局积极想办法、定思路、争政策,确保了林场改革平稳顺利进行。到目前,林场参与改革的83名职工均已全额参保,76名改革分流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臵,实现了林场改革职工参保率、安臵率两个100%,全县没有出现一起因改革而产生矛盾上访事件。

二、廉洁从政,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一年来,局党组在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开展工作的同时,始终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责任的全面落实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中,始终做了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努力营造了山青水秀的政治生态。

(一)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5月3日,全系统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暨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会,重点研究部署了全局全年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规划和目标任务。随后,又相继召开两次落实“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任务,逐级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责任领导、责任股室,有力推进全局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作为局党组书记,本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较直碰硬,敢抓敢管,并要求其他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对各自分管股室和二级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安排部署,结合日常业务加强督促检查,形成由我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党员干部人人有责的廉风廉政建设大格局。

(二)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针对我局近几年违纪违法案件多发频发,局党组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以开展“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为载体,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讲话精神和廉洁自律的各项管理规定,真正做到每次学习必须讲廉政、守法纪。定期组织干部学习《党章》、《准则》、《条例》,不定期邀请县纪委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集中收看《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巡视利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有的放矢地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县廉政教育文化长廊,开展廉政知识测试。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发送廉政短息300多条,让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文化熏陶,营造廉荣贪耻,崇廉尚实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结合身边发生违纪案件,剖析违纪案例,以案释纪,深刻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不断深化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严格执行“八项规定”,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反弹,突出上下班纪律、公务接待等重要内容,突出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是时间节点,突出管钱管项目的股室,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形成了全方位的“四风”监督网络。10月份,结合全县开展的“严纪律、强担当、促落实”主题作风整治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系统中组织专题学习讨论2次,各干部职工对照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作风,深刻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根源,认真撰写个人剖析材料,聚焦个人作风上的“庸、懒、散、软”,着力解决思想上“贫血”、工作上“乏力”、精神上“缺钙”等现象,努力打造了一支“担当、务实、作为”的绿色队伍。

(四)重点推行源头治腐。班子成员带头严格遵守“三重一大”制度,凡是局重要的事项决定、大额资金开支、主要人事调动主动邀请驻林业局纪检组长参加,形成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不唱“独角戏”。平时工作中注重开好班子成员会、民主生活会和团结协作碰头会,做到意见不一致不决策、支部会议人员不过半不决议、重大工作班子不研究不表态。与此同时坚持重点防控与日常监督并重,大力实施廉政风险岗位防控,紧盯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种苗招投标、森林资源审批等重要岗位、关键环节、重点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效遏制源头腐败。

三、依法行政,法治林业得以新提升

一年来,遵照“培育法治精神,强化法律意识”的总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执法监督,坚持依法治林,大力推进法治林业建设,为“绿色团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落实依法行政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组书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成立了以我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股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结合林业实际,制定《团风县林业局2017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全面推行局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决策程序的刚性约束,稳步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二)扎实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法治专题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开展《宪法》、《保密保法》、《行政诉讼法》法律法规学习。全年开展法制专题学习2次,开展涉法专题培训3期,学法普法的参与率、考试合格率均达到100%。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法律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法治文化建设。在局门户网站开群“政策法规”专栏,大力宣扬林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方针、政策,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三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林业行政许可项目设臵,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布,完善网上执法办案、行政审批及信息查询系统,“12345”政务平台已于12月中旬正式运营。加强对森林公安、林政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森林检疫等执法机构执法行为的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建立县林业局“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执法名录库”和“市场主体名录库”,结合工作实际实时开展检查工作。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信息平台共享,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坚决克服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以罚代刑的现象发生。

(四)严格坚持依法治林。依法维护林农合法权益,及时发布涉及林农利益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提高对突发森林火险等公共事件快速反应能力,认真执行“严管林”方针,持续开展“雷霆行动”、“绿盾2017专项行动”、“长江生态大保护林业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涉林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全年全年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6起,行政处罚27人次,罚款40多万元,查处林业刑事案析8起,移送起诉5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人,收缴捕猎野生动物工具15套,放生和救助野生动物20多头(只),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多万元。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服务圈”,简化程序手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到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抓业务工作思路不新、方法不多、措施不硬,建设生态团风步伐不快。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压力传导机制不够健全,责任落实还存在盲区。三是依法行政的自觉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及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探索现代林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能力,为打造天更蓝、水更净、山更绿的生态团风、绿色团风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述职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上一篇:急诊护士工作心得总结下一篇:教师行风建设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