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应对策略之申论篇

2024-10-08

公考应对策略之申论篇(通用4篇)

公考应对策略之申论篇 篇1

公务员考试应对策略之申论对策标准表述篇

第一章 申论中对策综述

一、对策的层次性

1、从根本上讲,对策可分为总体和具体两个层次。总体对策为原则、思路、方向层次,具体对策为方案、做法、措施层次,是总体对策的具体化。(即原则性对策、操作性对策和综合性对策)

2、从时间上讲,对策有当前、近期、中期、长期之别,既有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又有解决长远问题的对策。

3、从深浅、轻重、缓急上讲,有治标和治本之策之分。注意:对策来源包括党和政府文件,各级政府网站、半月谈(开篇的半月评论)、新华网理论频道、人民网理论频道上的政策信息、工作动态、理论文章、领导人讲话、视察活动的报道等。尤其要注意对新兴、流行、热门词语,包括时政关键流行语进行收集和整理。地方考试中,对省情也要有所掌握,但省情备考范围不必过大,应以省政府工作报告、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民生十大实事”为主。

二、对策的构成要素

1、从结构上讲,包括对策铺垫、对策主体、对策总结三部分 对策铺垫一般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提出的主体、对策提出的原则以及对策的数量,范例:避免政府公共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由小变大,防范危机的恶性演化和扩散,如下五点建议可供公务员参考。对策的主体一般包括4—6条对策,不宜少于4条,也不能多于6条(但要注意全面与重点的结合,要有详有略,突出主要对策,并清楚地分出原则性对策和具体性对策的层次)。

2、从内容上讲,包括核心观点、方法措施、具体要求三部分 核心观点:是阐述对问题的原则认识、基本态度,通常以对策题答案首句“解决……,对于……具有重要意义”或“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解决”等加以体现。

方法措施:就是“做什么”,是对策内容的核心。一般而言,对策答案中的对策主体部分应该分条论述,每条的首句就是对策的方法措施。

具体要求:是方法措施的具体化,又包括实施主体(谁来做)、实施步骤(时间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标准要求(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三方面的要求。

范例:第三,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方法措施)

中央政府(实施主体)应加大监管力度,彻底……。(实施步骤),使社保基金的收支透明化、公开化,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标准要求)

三、申论试题中各种文章称呼方式辨析

1、策论文:文章应以对策为主,减少问题概述、原因分析等铺垫性内容,尽快引入对策论述。具体表现形式还包括对策性文章、“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哪儿”、“如何确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等

2、文章:没有特定限制,可以包括全部,也可以有所侧重。

3、议论文(议论性文章):这种题目在体裁、格式方面没有特殊要求,但限定写作内容——主要论述对象是如何解决问题,间接要求以对策为主,而“议论”则要从理论上说清问题的性质、影响、解决的必要性和理论、政策依据,内容必须包括对问题的理论分析和解决的对策。表现形式还包括: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

4、评论性文章:与议论文的差异就在“议”和“评”的侧重点上。议论可以空对空,没有引起议论的事物,凭空阐发作者的思考、设想、创见,虽然其常规写法是针对具体问题起笔;评论,必须有可评、所评之物,必须由具体问题引起评说,对特定的对象进行叙述、说明、评价和议论。即议论文写作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由抽象的概念展开评论;而评论文相对限制较严,重虚实结合,由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发评议。

4、没有明确体裁的文章

综上所述,申论文章无论采取何种文体或称呼方法,其内容都是分析、议论与对策的结合,并以对策为主,同时理论方面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出提出对策的理论、政策、法律等依据,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实行对策的具体办法、保障措施之外,还可论证采取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用性,预测其实行后的趋势,表明问题必然解决的前景。

四、评分注意标准

对策要全面、准确,其语言表述要严谨、精炼、规范,应正确使用政治术语等专业术语,尽量使用官方语言。

扣分因素:对策条数过多,过于分散;语言不精炼,繁冗;出现错别字(包括标点);字迹潦草、涂改卷面;字数过多或不足;文章没拟题目

加分因素:字数恰到好处;观点和内容创新;有文采;等

第二章 对策型试题作答技巧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

(一)、利用材料整合对策

1、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对策内容

2、从原文中整合提炼提取属于对策的信息

3、依据材料信息引申对策

①正面引申:对材料中提出的对策思路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充实完整

②对材料中错误的、片面的观点和做法进行反推和补充,从而得出正确的、全面的对策措施 ③逻辑引申方法

归纳法:从具体情况上升到普遍适用的规律。(即某个国家或地方针对某事的做法,可以拿过来加以提炼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经验,是我们提出对策的一个重要角度。演绎法:

④由材料揭示的问题反推对策:逆向运用材料,从现状和问题的表述中反向推出对策。(有问题之处也是提出对策时应当关注之处,“问题即对策本身”)

注意:什么样的材料中可能提取出对策?

一是看该材料是否紧扣后面的题目;二是该材料是否反映了某些问题,从问题中可以反求对策;三是该材料是不是政府、官方或权威人士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会成为提出对策的参考;四是看该材料是不是在介绍别人、别地或别国的经验,因为从成功的经验中可以借鉴对策。

(二)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对策(主要靠平时积累)

二、对策的基本逻辑顺序

对策的逻辑顺序,就是指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提出并实施对策。

通常申论答案应按照一般的认识顺序,按照“总—分”或“总—分—总”的基本结构模式,先阐述总体对策,再阐述分论点,即具体对策。在总体原则、具体措施论述完毕之后,可在对策最后部分简要论述意义,即“采取这些对策、这样做的意义,能够达到的效果”。常见的对策逻辑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紧急重要——轻微次要

发生踩踏事故示例:

一是立即成立事故处臵指挥部(展开工作的前提就是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二是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最紧急重要环节)三是切实做好(死亡和受伤)群众安抚工作 四是尽快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五是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

(二)、观念——制度——操作

从观念到制度(体制、机制)再到执行与操作层面,这是提出对策所惯常采用的逻辑思路。(其中制度、操作方面的对策不限于一条)

(三)、直接——间接——根本

其中人的精神层面属于较为根本层面,如: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和道德观念。

(四)、宏观——微观(原则——措施)

(五)、法律层面——制度建设层面——领导意识层面——责任落实层面——执法层面——监管层面——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层面(简化为:立法——执法监管——宣传教育,或者:构建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其中宣传教育部分,也应区分对象而确定层次、表述的先后顺序。)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表面上不一致,但它们都属于广义的立法性质,目的都是要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那么就可以合并在一条对策中阐述。

“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一个层次,“完善制度,建章立制,指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和配套措施”又是一个层次,可以作为两条不同的对策;“坚持发展经济,不断增强防御和抵抗灾害、安臵灾民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加大资金投入,充实物质储备”说的都是物质方面,可以作为一条对策来说。上述几条对策相对而言,领导和制度与经济建设、物质储备、资金投入正好是上层建筑和物质基础的关系,那么领导和制度就可以合并为一项,与物质方面的准备和保障相互对应。

“运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消除突发事件的根源”和“运用法律手段公正裁决,维护司法的最终裁决权威……”,其指向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化解群众中和社会上的矛盾纠纷,两者可以合并为一项:“多种方式排查化解纠纷,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矛盾根源”。

理顺对策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对策的条数,其前提是准确判断对策的性质,分清对策的层次(原则性和具体性对策、治本和治标对策等)

三、完善对策的形式

1、顺承式:主管部门(人员)+具体操作+作用意义

示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为其排忧解难。

2、总分式:总概对策(半句或一句)+顺承式(重点推荐)就是在对策的最前面加上一个总概性质的段旨句,总概接下来的总体内容。(即分论点提出后应该对其有一个阐释,具体指明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分论点中提到的举措)示例:必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为其排忧解难。

四、其他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1、提出的对策要注意与上题提出的问题有对应关系,即具有针对性。此外,对策还要具备可行性、全面性。(但层次一定要清楚,条理一定要清晰)

从事理上推定,要解决一个问题,某些对策是不可少的。如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立法、执法和日常监管这三项是缺一不可的。

2、概括内容与概括问题

内容是全面的,内容包括了问题,问题只是内容的一个方面。对于概括内容,问题、原因、影响、对策、预测都可以概括;问题概括则只需要写出与问题有关的部分。

作答概括内容类小题,应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确定以概括哪方面内容为主。资料中陈述最多的那一部分(通常都是以对策为主)要详写,略写或不提次要部分。概括主要信息,撰写情况综述、情况汇报和领导参阅材料等题型都属于概括主要内容的范畴。

3、在阐述对策时,可以使用“一是……二是……”,“第一……第二……”,但推荐使用“首先,……。其次,……。”注意分隔的符号是逗号(,),不用顿号(、)。

最好不用有明显痕迹的分节字眼,而是直接讲对策,如:“要实现好发展、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改善,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实现好发展、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改善,就要重视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

4、所有的申论问题都要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从政府的角度去看、去观察、去思考和处理,要说政府的话,要说出政府可能说出的话,把一切事物往政府的职责上套,往政府怎样正确履行职责上套。

5、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句“给定资料XX……”(除非根据题目的意思是限定于XX资料作答),这表明这个题目是缘起于此给定资料,虽然问题出于此处,分析应对问题却不应限于此给定资料,而应结合其他给定资料和现实。6、09年国考申论围绕一个主题——粮食安全,提出了两个考察点——产业升级、粮食安全。在一次考试中糅合两个不同课题的材料,说明它们内在的精神实质中一定贯穿着一条主线。即给定的材料大多是若干个独立的现象,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关联,但多少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具有唯一性,应注意仔细阅读材料,把内容分出主次,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合并同类项”。

7、立意确定之后,具体的文章构思可结合报考的不同职位写作要求,在分析和对策重点进行取舍。报考副省级以上职位的,对策拟制可站在国家政策制定的层次上,全方位、多角度地设想,大方向上每一方面都要点到,每一个对策都可以涉及,每个都平推下来,但只是宏观的、原则性的阐述,不必具体深入、无须深谈。对于地市级以下的考生,作答时应站在具体执行层次、中观的角度切入,只需选择一个角度,集中深入透彻地论述,决不可浅尝辄止、泛泛而谈。

8、申论考点一般都多多少少与当年及前一年新华社评选出的国内大事有所关联,只是申论具体选择的材料各异。

公务员考试应对策略之申论作答误区与策略篇

第一章 申论作答常见误区

一、对资料中具体人物言论观点的观点辨析型试题的答题方法:这种问题其实是要答题者表明态度以及对这个“人物观点”的认识。首先应该对该观点进行判断,即表明自己对该观点的看法和态度,对问题做一个定性,然后再结合材料事实说明理由,最后(从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来阐述我们应当来做,该如何对待这样的行为。总体上来说就是先破后立,先辨错,后提出对该观点的正确认识。

二、“按逻辑程序和方法排序”的答题方法:对于申论中基本反映同一问题的给定资料进行逻辑排序,应是按照“判断性质——归纳属性——按重要性和事理逻辑上的先后关系确定顺序”的程序。从逻辑上讲,事物的顺序应该是从发生到结果,从现象到原因,从重要到次要,从总纲到分目,从总述到分述,从重到轻。

三、词语的“背景链接”:与词语相关的信息集合,通常作为背景链接的资料应尽量选择与词语的联系最为紧密的,根据作答者的理解进行重新组织,形成接近于词语释义的答案。

四、摘要(概述、综述、整理提要):应采取选择性摘录原文关键语句的方式进行再现。提取摘要的具体方法:

1、彩线穿珠法:依据材料组织成文的思想脉路即逻辑或事理线索,把摘取或概括得出的要点串联起来。为了行文完整,突出所要复述对象的重要性,应加起领语(选择性摘录原文最重要的语句),作为全部摘要或概述的纲领,最后以问题的解决思路作结(应紧扣住复述的主要对象——存在的问题的解决)。

2、散点透视法(适合于“瞬间回眸”的作答要求):即把资料的主要内容、陈述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作为一个个并列的点,以平均力量分别提及的方式进行复述。

五、对于辨析挑错题:尽量不要从语气、用词、语法错误、条理性失当等语言表述上查找问题(除非题目有明确要求),重点查找内容、观点上的问题。即使要从字面上挑错,也应指出,原文拔得过高。内容重复的要进行合并,缺少的要进行补充,错误的要进行修改。

六、比较分析题型的答题思路:

1、概括比较对象各自的做法;

2、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各自做法的异同和优劣;

3、最后指出比较对象的做法对我国做类似工作有什么借鉴意义。注意:答题时不要将以上各条分散开来,要注意精炼。

七、分析评论题型的答题思路

题型如:“阅读材料12,由此引申,谈谈你的想法。”(实质是一道综合分析与评论题目)

作答:

1、指明该做法的特点、实质和意义;

2、明确指出该做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直接的引申层次)

3、指出政府该怎么办。(更深入层次的引申)

第二章 申论中应用文的写法简介

一、情况报告的格式

标题:关于……的情况报告或关于……情况的报告(与正文间空一行)称谓:顶格

正文第一部分——导语:说明报告的缘由、概述准备反映的主要问题,引起下文。在段末加惯用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正文的主体部分:陈述情况、反映事实,通常包括问题的由来、影响、危害、原因、处理经过、对策建议等。(例如: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结语:固定的格式话语,如“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一般报告只是反映情况,不要求批示和答复,可不用套语。)落款:署名和日期。

二、工作报告

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意见等几部分。其格式和写法基本等同于情况报告,只是内容略有不同。(下面给出一个范文示例)

导语:一般概述工作情况,并以“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引起下文。

正文:

1、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2、当前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3、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结语:以上报告,请审议。落款:

三、情况反映、情况综合

二者均属于非正式的情况报告,一般为参阅性质,没有明确的收件人、主送机关和抬头称谓。(写法可以参照“情况报告”,但格式可以灵活一些,可不用序号分段)

情况反映一般以陈述和分析问题为主,只包括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两部分;(但具体到申论中则要包括问题、原因、对策三部分,最后还要指出引申性的启示,即已经或正在采取的措施对于“…………”具有重要意义,就是简单的一句话。)

情况综合(综合、综述)一般要求写出处理措施、处理进展和结果,通常包括情况说明、问题概括、对策建议三部分。

具体到申论中,一个范例是:引言(明确所要综述的对象,强调对象的重要性、必要性)、XXXX年工作情况(介绍过去已经做的工作,首段为总述,介绍总体情况,然后再介绍具体情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按问题的性质分别归纳为几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说明今后要做的工作,一般为提出要求、做出安排,要求具体可行,使措施蕴含于要求之中)。

四、总结、汇报、对策措施或建议

1、总结:对过去一定时期工作的回顾与分析、评价,主要是对过去开展工作的方法、措施进行概括性叙述,有性质和效果的定性概括。不只要说做了什么,而且要说是怎么做的,总结出规律性、可用于指导今后工作实践的内容,体现对实践活动的正确认识与规律把握。(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评价工作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

2、汇报: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建议的文体,分为工作汇报和情况反映两种。

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工作开展的情况、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情况反映的内容包括: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对策。

3、措施意见或建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问题及其危害、原因(即现状及分析)、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依据、拟采取的措施三部分。

五、规划

规划的内容、结构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基本型,只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一是完全型,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对过去一个时期工作或发展情况的回顾、或是对上一个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其总体结构分为过去总结和未来规划两部分。即:过去的发展成绩和经验、现状和问题、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五个部分。为了简化结构层次,可将一与二部分、三与四部分归并,形成三部分:成绩与现状(回顾、总结过去一个时期的情况和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视情况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措施(从战略措施到具体措施)。结构范例如下:

导语:指定规划的依据和目的,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满足……,保障……,促进……,现根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指定本规划。” 正文:……

六、要点、计划、方案

这三者与规划本质相同,均属于对工作的安排性质。

1、要点的写法基本上等同于规划。

2、计划一般是短期的,一般只包括两部分: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3、方案:与一般计划不同的是,方案的前半部分要包括论证部分,即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篇幅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其主体为工作措施。

七、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其内容和格式接近于情况报告,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单位)、处理经过(包括责任单位和人员、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各方反映)、防止出现类似事故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事故责任分析的程序:

1、首先应客观陈述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同观点;

2、在概括双方基本分歧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指出双方的观点存在漏洞和不合理之处,接着概括第三方观点;

3、最后,结合第三方的意见和调查取得的事实,提出作答者自己的结论——即代表模拟者身份做出正确结论。

八、调研报告、考察报告

1、调研报告:内容通常包括基本情况、问题分析、对策建议三部分。

2、考察报告:内容通常包括考察对象、考察情况、考察结论三部分,其中对象为“看什么”,情况为“看到了什么”,结论为“得到了什么,怎样把得到的有益信息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践”,结论通常为对策建议。

考察报告例文结构提纲:

现将赴某地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二)、主要启示

(三)、对加快我市发展的建议

九、演讲稿(演说稿)

一篇竞争上岗事物演说稿范文结构提纲:(要把参加工作以来的历史情况和未来打算讲清楚,以及说明对参与竞争的岗位的认识)

(一)、个人简历及德才情况

(二)、岗位认识

(三)、工作设想及打算

(四)、结束语

十、会议讲话稿、现场讲话稿 基本结构:

1、标题(多为主题句)

2、称谓(同志们/朋友们等)

3、主体:

⑴ 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简要概括讲话的背景、目的和任务

⑵ 为什么:简要分析所讲问题的危害、影响、采取对策的必要性

⑶ 怎么样:对策措施

⑷ 结尾:强调主题/表示态度/表示感谢/抒发感情/展望未来

十一、新闻发布稿

1、介绍性新闻发布稿:属于事实陈述型文稿,事件处臵介绍一般包括经过、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下一步准备采取的措施。(可参照报告的写法)

2、预告事项类发布稿:除格式、称谓要适应具体对象外,其写法与工作安排、对策措施、计划、建议等相同。

3、善后性发布稿:问候语,导语,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已经、正在、准备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责任追究、人员处理的。

十二、答复

答复的对象一般是监督政府的各界人士,所以行文须委婉,语气当和缓、坚持正面回答,不能向辩论一样针锋相对直言反驳答复对象的意见,即使对方意见有不符合实际、明显不合理或无法接受和实行的地方。切忌空话连篇、言不及义、缺乏明确意见和具体措施,回避问题。对要害问题,即使很尖锐、很难以接受,也不能避而不谈、拒绝回应,而应巧妙作答。

合格的答复应坚持正面阐述意见,通过无可争议的事实来证明己方观点。可适当指出对方意见中涉及的事实性错误,但不要指出对方的观点错误,可省略给对方观点定性的环节,直接陈述理由,说明对方观点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建议是难以接受的。

1、当对方建议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具备实行的可能性时,可委婉地指出对方意见与实际不符,并从正面对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对无法实行的理由进行说明,客观上起到使对方了解自己所提意见不正确、不可行的效果。

如:开发水电资源,可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的温饱乃至致富问题,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通过生态移民,解决当地植被被居民破坏的问题。我们已制定周密方案,确保将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请继续监督,及时提供意见,帮助我们解决考虑不周和工作疏忽之处。

2、对不具备可行性的建议,不应给对方建议定性,不明确指出“不合理、不可行”,而应着眼正面,肯定对方的良好愿望和设想,随后说明此建议不能实行的理由,使对方自然地了解自己的建议是不可行的。如:

市政协XXX委员:

您所提出的《……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城市规划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就您提出的建议我们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同时就该建议的可行性咨询了相关部门,综合意见是: 由于……

衷心恳请您继续对规划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以促进我市规划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十三、事迹材料

结构、内容答题如下:(全文不分段)XXX同志事迹材料

首句:介绍本人自然情况,包括姓名等;

过渡句: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作风、性格特点和主要业绩。如:“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实践公民道德准则,无私帮助他人,忘我救助身处危难中的人们”。

主体部分:简要事迹,包括主要事迹(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和次要事迹(应简略)

总结语:总结人物的事迹和品质,点出人物的典型意义,以及表彰人物和能够起到的作用,如:“作为一个普通的邮递员、工人阶级的一员,XXX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特别惊人的壮举,但他朴实的言行所体现的高尚情操已铭记在每个人心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古道热肠”。

申论解题方法之附件:

1、申论问题分类详解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文字,准确地概括主要问题的内容、性质,阐明主要观点和看法。具体到写作上,则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地说,它类似于普通文体写作中的综述,即在综合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评论。概述主要问题是建立在对材料内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之上的。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多层次的,反映的观点可能差别很大。因此,分析和归纳问题时要有所侧重,即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搞清问题的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在概述主要问题阐明观点和看法时,要避免片面性和绝对性,适当把握分寸。

理解题意:

(一)字数限定:150字。绝对不能超出。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 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如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350字。绝对不能超出。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3、适用性(即可行性)。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可以执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答题步骤: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划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答题方法: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a、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b、“建立……制度(体制),……”C、“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2、职能分类法:很多试题都与法律有关。因而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企业或单位”、“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个人应当做什么”。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如“撞了白撞”的核心元素是“人、车、路”,那么解决方案就是:

(1)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监督路人的行动。(要列举一些具体办法,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设臵交通路口安全监督岗等)。

(2)车主必须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为法律授权就任意作为,在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撞人事件发生。

(3)路的问题主要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多修路,修好路。(也要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如拓宽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设天桥,修地下通道,或封闭一些事故多发路口等)

4、参与方分析法:就是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5、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决它,就如解开争斗的死结一样。如“如何很好地解决新闻曝光案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的、政府、新闻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三、就给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理解题意: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3、中心明确:就是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4、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5、论述深刻:就是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臶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7、字数限定:1200字,可以上下浮动10%,超出这个浮动范围都将扣分。

写作步骤: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2、思考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中心论点。注意要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为国家利益着想。

3、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能证明恰当的材料,在头脑中酝酿写作提纲,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

4、将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文章内容表述出来。注意不要随意修改,不写错别字,保持卷面清洁。

文章写作:

1、标题

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陈述式,主要包括标题揭示内容和揭示主旨两种情况。揭示内容的如“关于MBA的思考”,揭示主旨的如加快“针对医院”的改革、为了中国能有更多的海尔、要敢于和洋人打官司、三讲教育绝不允许走过场。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让人一看便知论述的内容或主题。一种是设问式,如“你能承受多大的噪声”,这种标题的好处是能让人产生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公务员考试,那标题多数时候就应当直陈其事为宜,对那些见惯不惯的事件,使用设问句能促人警醒,起到震聋发馈的作用。再有,标题中一般都有文中涉及的最常见词语。这样,考生就不该随意拔高主题,作宏篇大论,要贴近材料来。

2、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点内容详写,次要内容略写,但要兼顾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看到正面情况,又要注意到次要问题。分析问题要按照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进行。

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最好是前后对应,一个盖子对应一个杯子式的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使解决方案既照顾到全局,又照顾到特殊情况,既解决主要问题,又控制次要问题,特别是杜绝新问题重新滋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有层次,涉及到相关部门时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精神。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建议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或者使用段旨句。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概括表明本段的大意。

无论如何,文章的写作语言都要求不使用华丽的词藻或复杂的修饰语言。毕竟机关工作作风要求稳重,不能表现出轻浮和幼稚来。要使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语言服从于和服务于文章体裁。《申论》要求写作的文章,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便于阅读和接受,才能切实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来。

附件:

2、抽象的议论文构思方法

一、分类法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进行分类。

比如对“友谊”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这时,我们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一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

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

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的“友谊”;“患难相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分类,不仅打开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问题的深入。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二、层递法

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使文章层层深入。

层递法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定语,随着论题不断增加定语,文章的思路便不断向前发展,议论的范围就不断集中到更小的范围之内。比如《谈奋斗》这样一个题目,第一层可以泛谈“奋斗”,第二层增加成分,谈“青年的奋斗”,第三层继续增加成分,谈“二十世纪中国青年的奋斗”;另外一种方式是扩展论题内容,把一个抽象的论题具体化,从而使文章思路更开阔、论述更全面。比如《论学习》这个题目,就可以先谈“学习的目的”,其次谈“学习的兴趣”;再次谈“学习的规律”;最后谈“学习的方法”等等。注意使用层递法时,第一种情况不要出现论点转移,第二种情况增加成分以后的概念只能作为分论点,不要造成论点不集中的情况。

附件:

3、申论阅读及写作模板

申论阅读及写作套路 第一节 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

中心词:“三遍四步法”——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给定材料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对策是什么。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寻找关键词的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多数材料都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常见关联词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等等。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常见词有: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分类原则: 横向:对立关系如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原因;并列关系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纵向: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的趋势。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这里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的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点给分。一般有十个左右的要点,根据阅卷的经验,能找到6-7个要点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导言: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决策的过程就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说,决策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第二步,收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

第三步,依据尽可能完备与可靠的信息,对发展的趋势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第四步,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第五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评价; 第六步,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提出对策的基本思路一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 根据矛盾特殊性 找出问题根源

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通过分析特定事实的现状,主要是分析其存在的负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和关键。更清楚地说,这里面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这部分工作实际上在前面阅读材料和概括主要内容时已经完成。

其次,根据对这种消极负面影响的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以下是查找问题根源的两种基本方法:因果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

(一)因果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基本办法

追根溯源的因果分析法是查找问题原因的根本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深层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能够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前提和关键。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是要坚持两点论,进行多项求异分析。在寻找问题根源时不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要看到事物的非主要矛盾;不但要看到内部性矛盾(内因),还要看到外部性矛盾(外因)。产生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等等。因此,要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原因分析。

常用的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内外因分析

内外因分析是我们在提出对策和论证对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熟练掌握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关于“标本兼治”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利益目标。当行为主体的某个特定利益目标实现以后,则会产生新的需要,派生新的利益要求,引发新的动机并支配新的行为,导向新的利益目标,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的思想行为源于利益而又指向利益的规律。

利益分析法尤其适用于社会中利益矛盾问题的解决。例如,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构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要涉及到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要分析现实原因,还要分析历史原因;要分析内在原因,还要分析外在原因等等。总之是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的全面到位。

(二)SWOT分析——一种极有可能考到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辩证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随着对公务员在公共管理方面能力的提高,SWOT分析方法在未来几年的申论考试中有可能会涉及,可能考察考生作为公务员策划推销政府资源,设计政府发展战略的能力。

例如:W 政府发展艺术产业园的SWOT分析 优势(S):

1、北京在全国艺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2、望京西路及其周边地区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明显的区位优势;

3、中央美院位于望京西路东侧,并且大批艺术家聚集于望京;

4、国际雕塑公园和中国最大最现代的美术馆即将在望京西路东侧兴建;

5、望京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文化素质较高 劣势(W):

1、望京西路为交通主干道,影响人流的聚集;

2、目前望京地区没有成规模的以艺术产业为主要业务的文化企业;

3、巨大的前期投入带来的压力;

4、房地产商的规划已经制定,改变其招商计划存在难度

机会(O):

1、我国艺术产业,尤其是艺术品拍卖业和会展业快速发展;

2、艺术产业处于寻找价值实现形式的成形期;

3、目前北京还没有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产业园

威胁(T):

1、市场发育水平的限制;

2、市民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消费观念和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需求的限制;

3、艺术产业的发展形式没有现成的模式,艺术产业处于成形期

第二步 利用矛盾普遍性 借鉴“万能八条”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矛盾不但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基于这样的哲学认识,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这对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来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一、“万能八条”详解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1)根据:一个组织中的领袖和权威在团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灵魂作用。领袖和权威对事件的态度对于事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在我国,政府中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对于某件事情的关注程度更是直接关系到此事解决的速度。因此,在任何时候,解决某项具体问题或某重大社会问题,领导重视都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思想是源头”,解决问题不但需要领导重视,更加需要组织中所有人对该问题提高认识,密切关注。(2)具体措施举例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根据: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力求牢牢地把握大众媒体和宣传工具的主动权。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媒体传播面广、迅速及时、强大的影响力来宣传自己的宗旨、方针,通过媒体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以便于统一群众思想,提高认识,从而有利于迅速推动工作。(2)具体措施举例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1)根据 :人的各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所从事的各类社会活动的成功与否。要想有效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就必须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素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要想有效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广大领导干部公共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业日益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素质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必由之路。

(2)具体措施举例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1)根据 :“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制度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好的规则和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协调和整合;能够界定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能够促进经济效率和实现资源分配;能够为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提供保障;制度还有利于人们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下,形成稳定的预期和特定的认知模式,从而有利于指导个人和组织行为。因此,依靠制度和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例如,一个分粥的故事就能非常形象地说明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辛向阳在《谁能当中国的企业家?》一书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分粥故事。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在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大家发挥聪明才智,试验了很多种办法,多次博弈后形成了以下诸种规则:

规则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成为专业分粥人士。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这碗稀粥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二:指定一个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比较公平,但到后来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于是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分的粥最多。这种制度失败。

规则三: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又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人在—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资源浪费。

规则四:大家民主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开始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以后他就有意识地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放任其腐化和风气的败坏,还得寻找新制度。规则五: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此制度效率太低。

规则六: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这有了公平,但恐怕最后谁也喝不上粥。

规则七: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这就是规则。规则的确至关紧要,它比技术更重要。

而管理学中“热炉法则”则能说明制度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①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②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必惩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③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④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热炉法则:具有警告性———不能摸;必惩性———摸即伤人;即时性———摸着立时被烫伤;公平性———谁摸都一样。)

(2)具体措施举例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激励/利益相关/分工/规则/惩罚制度以及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1)根据:政府的管理就是要通过组织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与整合,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不但需要组织协调,更加需要形成机制。我们常说的与“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等,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2)具体措施举例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1)根据:物质上的满足是民心和社会秩序得到保证的基础。相反,资源的有限性,物质条件的不足都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入不足。

对于环境治理、节约能源等一些具体的、不可抗拒的技术性问题来说,依靠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2)具体措施举例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1)根据:卢梭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之所以走向腐败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在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无法可依,而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由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往往在执行过程出现走形的情况。因此,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称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必备措施。

(2)具体措施举例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舆论监督)/领导(上级)监管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强调制权和行政问责)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1)根据: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自何处?无外乎来自自身或者外部。来自自身就是靠平时的积累、靠总结反思,正所谓人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理性的人总是具有反思和忧患意识的,通过不断的试错积累最终获得成功;来自外部的经验就是借鉴他人长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具体措施举例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二、“万能八条”的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一:

2006年6月29日,李毅中在《谈谈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一文中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采取七项措施,这七项措施就是对万能八条应用的经典案例。

一、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的的经典应用)

二、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

三、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安,建立规范完善的法治秩序。必须严刑厉法,重典治乱。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部门推动下,《刑法》和《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以及司法解释工作正在推进。必须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继续下决心解决“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纠正和惩处非法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不仅要严惩事故直接责任者,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还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中纪委、高检、高法等部门将联合对近两年事故的查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必须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和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有效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把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和组织协调、形成机制的经典应用)

四、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纳入政绩、业绩考核。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大政方针、法制建设、工作格局、运行机制、舆论导向、政治保证等方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支持两个责任制的落实,纳入政绩业绩,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

五、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

六、强化经济政策导向作用,增加安全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除了落实好国家扶持资金外,主要依靠企业增加投入,提足用好安全费、维简费、折旧费;地方政府也应投入相应配套资金。(增加投入的经典应用)

七、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使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进课堂、进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和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

经典案例二:

2005年12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当前要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和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二是要加快调整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增加投入的经典应用)三是要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重点行业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四是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组织协调、形成机制和健全法规政策、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五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健全政策法规和加强监管的经典应用)胡锦涛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使节约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的经典应用)

经典案例三:

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

一、抓紧制定和实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措施,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第一,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第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机制的经典应用)第四,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科学管理和严格管理。(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第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要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政策法规和加强监管的经典应用)。

二、切实加强领导,务求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

第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的的经典应用)第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能,按照职责分工,围绕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尽快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指导各地方、各方面节约资源工作。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协调的经典应用)第三,政府带头,做好表率。政府带头节约资源,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又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工作力度。严禁滥用公款消费,杜绝办公浪费,实行“阳光”采购。(教育培训、提高素质的经典应用)第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培训、提高素质的经典应用)第五,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

经典案例四:

党中央、国务院处理三鹿奶粉事件的基本措施: 对策 A:略写

公考申论技巧 篇2

1.先入为主——力求标题新颖格式标准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迅速吸引阅卷者的目光。申论考试的文章都是为官方立言的,本身就不容易在语言上出彩。而大部分考生社会经验有限,其观点大部分中规中矩,要想在众多申论得到高分,有一个新颖的标题是一条捷径。

语言上可以求变求新,格式上必须求稳。一般议论文标题要上下各空一行、在本行左起空四格书写,有些具备完整的主、副标题的讲话稿可能需要居中,因为要与标题下的讲话人姓名、日期对齐。在吃不准的情况下,还是应提倡左起空四格书写,可保证不出错。

2.字尽其用——标题简短,标点使用合理

申论试题的每一个题目的作答要求中都是有字数要求的,标题与标点符号都要计数在内。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简洁,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有必要才使用。

有一种情况是有些考生在作答时观点已经表述完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字数要求,这时会滥用标点或者把言语表达复杂化。考试设置的字数要求是考量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的,如果不能达到字数要求,说明你可能漏掉一些观点或者在表述方面有不充分的地方,绝对不能滥用表点或者语言充字数。

3.胆大心细-把握“不少于××字”、“不多于××字”、“××字到××字之间”的字数限制差别

要甄别语境,分辨字数要求所限定的差异。“不少于”、“不多于”均有浮动空间,“不少”即可以有多的空间,“不多”即可以有少的空间,而多与少的空间幅度在限定字数的10%;“××字到××字之间”已明确规定了字数区间,便不存在上下浮动的空间,只能在规定区间内、在上下限两端选取一个作答字数。例如,“1000字到1200字之间”,实际作答1100字符合要求,1001字或1199字均符合要求,999字或1201字就不符合要求。

4.言简意赅-提倡单层标题

标题是越简洁越能概括全文论点或特色,所以提倡单层标题,有一个主标题就足够了,只有在字数限制的作答篇幅较为充裕,以及题目明确要求加副标题的情况下,才须拟副标题。一般给定标题,要求自拟主标题或副标题的,可以自拟,未作要求的,应视为不可自拟。自由命题作文则不限标题,由作答者自行决定。

5.磨刀不误砍柴工-申论的答题打草稿必不可少

申论考试是要在两个半小时内至少写作1800~2200字,中间还要有阅读材料和形成思路的时间。为了最大化的利用时间,有些考生会自信地省掉打草稿的环节。对此,打草稿必不可少,直接作答绝对不可。申论试题对答案字数均有严格的限制,且题目各有一定的难度,在头脑中考虑得再成熟,由思维到文字的转化过程也不能保证丝毫不走样,先打草稿再转抄,既是保证字数要求的需要,也是整理思维、保证作答准确性的需要。

6.精益求精-答案修改坚持“立意不能改、伤筋动骨的大换血、大手术不能动”原则

答案是根据作答者的自我要求,决定改还是不改。一般来说,对自己、对答案要求更高的,要改答案,应通过审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改;也可以根据灵机一动,把随时闪现的念头落实到答案中。怎样改才算达到了好的标准,怎样改反而会改坏了,这要遵循“立意不能改、伤筋动骨的大换血、大手术不能动”的基本原则,标题可以改、文字可以改、结构可以调整。要通过修改,使答案主旨更突出、观点更充实、次序更合理、表述更严密、格式更规范。

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内容是否加引号视情况而定

2014年公考申论 篇3

2014年5月8日来源:网络综合考试必看【发表评论】【相关推荐】

【网络综合-公务员考试申论】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年公考申论范文:责任重于泰山》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说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那么责任意识便是公务员合格的试金石。(开篇不错,简短,观点鲜明,加一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从何时起大家对公务员办事拖延懈怠、敷衍了事、推诿责任已经见怪不怪?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并非是价值的认同,而是百姓的无奈。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在,如果把创建服务型政府比作一条龙,那么公务员的个人修养、能力便是它的龙头。因此,公务员责任意识亟待强化。(举例恰当,加两分)

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要从自身下功夫。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党的服务宗旨尤为重要。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探讨曹道云、陈家顺等优秀人物的事迹,在讨论中加强自我的责任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会,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摒除回避矛盾、侥幸过关的心态。鼓励大家多看书,在书籍的洗礼中洗尽浮躁、洗尽冷漠、洗尽功利。(理论+举例搭配,论证+对策搭配,规范表达+生动表达搭配,非常好,加三分。不足:和意识比起来,知识、能力更加重要,只是靠意识是不足以承担责任的,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扎实的能力,才能做到科学执政„„,建议把这个东西加上。虽然我没有看过材料,但是材料中肯定有这些东西。)

(这里加一个过渡段效果会更好)

加强公务员责任意识就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在问题界定上,建立明确的规定,扩大行政问责制度的运行空间,开启问责制应有的制度功能。在监督中,发挥全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功能,同时拓展公民参与监督的途径,发挥应有的严谨性和公平公正性。在主体上,明确官员的权利责任,清晰明了的对犯事官员进行问责。在如何问责的问题上则要建立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则和程序,以保证排除问责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从而最大可能的保证公平公正。(这段论证得也非常不错。不过不够饱满。政府对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更多不是需要问责制度,而是提供有机会负责,敢于负责,方便负责的平台和空间,也就是说:制度不仅是用来问责也是用来帮助公务员负责的。加上这个观点可能更加保险一点。)

申论80分万能(公考必看) 篇4

写 作 套 路 [题目]

1、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2、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3、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 比较好的题目[例]“处处留意皆民生”、“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献礼工程”当休矣、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比较差的题目[例]“加快县域经济创新步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正文] 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应问题)

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文章第二部分

1.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多,底子薄是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问题已经解决。当前及今后依然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现阶段我国的…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严峻的形式有浅层次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矛盾: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同时,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正面临着将长期面临着一些亟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文章第三部分

…关键在于。有鉴于此,我国…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改革,要从…和制度的改革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全新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树立,解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引导和保障,同时也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大力气抓好…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文化…法制…科技…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的明显好转。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改革开放中发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问题,必须确保…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必须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万能八条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示万万不能的。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

上一篇:学生会实践部工作经历下一篇:洗涤心灵大学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