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2024-09-07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精选9篇)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1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着眼点

我国的基础教育,走过漫长的成功之路,激励和哺育了几代人的人生选择,这是不容否认的。但确实也存在严重的有碍全面质量提高的问题和弊端,这才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和着眼点,主要有:

(1)重智育不重德育。重智轻德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多年来,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的智育淹没了德育,导致德育计划学时不足,德育教师缺乏责任,德育任务得不到家长配合,尤其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上利令智昏的种种行为严重干扰学校德育效果。教育思想不端正,重升学率不重合格率,重分数高低不重品行优劣。德育本身内容缺乏基本性,目标缺乏层次性,方法缺乏艺术性,过程缺乏实践性,评价缺乏科学性等。德育改革,不单是地位的.确立,更要注重研究德育本身的目标、内容和效果。

(2)教育过程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不论哪个层次,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可堪称世界第一。但要论能力,特别是流利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急解决问题能力、完美人格中的独立生活能力等则逊色了。原因在教师的教育重心不同,如练习,中国学生练得很苦,但不是为实际应用而练,而是为应付考试而练是机械练习。至于独立生活能力则普遍较差,就说每年大学开学,不论路遥千里,大都父母对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不放心。当前应面对、研究并改革这些现实。

(3)教育目标重统一要求不重个性发展。统一要求对确保学校良好秩序是必要的。某些西方国家教育质量差的一个致命原因就是课堂缺乏统一要求,个人自由主义泛滥。但我国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特长室窒息在一刀切、齐步走的统一要求中,教师不单没有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能力。所以,如何在统一要求的同时完成个性发展,依然是应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教育内容重多重难,不重学生身心特点。西方国家基础教育内容的突出缺点是过少,过易,中国则是过多过难,是超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太多太难。尤可悲的是,有些教师错误认为,给学生的知识越多越难越好。结果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知识面狭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影响身心健康等不良后果。

(5)教育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是一个过程。师生的一切努力和教师的劳动都体现在过程之中。但目前的教育评价则只测结果,以结果指标代替过程状态,错误地把教师工作重心误导到只集中精力研究怎样应付考试,而不重视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这种只测量结果的作法,不能完全反映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大量创造性劳动、呕心沥血的构思设计和业余时间的花费,是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又一因素。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2

加强社会对教育者劳动的认同, 社会发展与人才有关,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即人才的优劣与教育者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 只有从根源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努力提高教育者的责任心, 使之真正上好每一堂课,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我个人认为首先解决教育者的后顾之忧, 教师才会乐意教学, 这样才能把中国的教育真正提高, 也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目的是让中、小学生有多余的时间博览群书和参加社会实践。但目前, 全国中、小学出现大量减负, 学生有很多的时间。但这些时间, 中、小学生并没有利用来阅读课外书籍和参加社会实践。因为社会环境条件不成熟,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 学生放学回家后到处嬉戏。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切, 中学教师感受到学生学习习惯一届不如一届, 学生明显有懒于思考的状况, 学习目的淡薄等现象。我一直在思考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我自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 家长误解素质教育, 失去家庭教育的作用, 再则, 家长提供给孩子锻炼、实践的机会不够, 过分溺爱孩子。第二, 学校教师误解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这个前提是通过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 (即该掌握的还得让学生做, 过于放松孩子) 。第三, 社会提供给孩子运用知识实践的机会太少, 所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道路还很漫长。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3

一是体制束缚及其突破。以多语种、多教材、小班化为特点的民办外国语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而普通高中的国际化进程,却受制于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将体制创新的着眼点放在体制内部,即以公办体制为主,或引进培训机构,或依托专业机构,或与国外中学合作办学。这些“嵌入式”的做法,能有效促进学校国际教育的发展,但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师资配备甚至是教育对象上往往与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相互独立。

因此,以下两点应该成为中学国际教育新的生存点:一是实现从“嵌入式”向“内生式”的转变,充分吸收、借鉴、学习、消化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进行本土化改造,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化能力;二是鼓励条件成熟的高中积极谋求合作办学并发挥高中对初中的引领作用。可采取在初中开设国际先修课程的方式,让学生从初中开始感受国际教育的魅力。

教育行政部门则应把学校作为进行体制创新、推动国际化进程的主体力量,给予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并把国际维度作为考量一所学校开放度、包容度乃至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是师资困境及其改变。近年来,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校本化的尝试和探索,提供和奖励教师海外进修的各种机会,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国际化能力。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辽宁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辽宁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海外研修计划,辽宁的中小学教师正分期分批地迈出国门,接受国际教育,开阔国际视野。

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同时,政府还应该指导师范类院校开设国际化课程,为中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运用政策杠杆,解决中学国际化发展所需要的教师编制等问题,并鼓励中学积极吸纳一些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人员来校任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把教师国际视野的拓展,对外交流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教师考核、职务晋升的指标之一。

三是中西文化碰撞及其兼容并包。教育的国际化同时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与求同存异。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大师级人物,如胡适、钱钟书、季羡林、钱学森等,无不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既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因此,我们既要把跨文化的全球观念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又要保持中国学校教育的特色。在开设工具性课程、国际交流性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开设地方文化和社会资源类课程,在给学生更多国际化体验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本土情怀。而政府应把国际课程开发和选择的权力作为办学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给学校,回到监督、引导的职能原点,推动和把握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大兴学习之风的着眼点在哪 篇4

耿洪彬

2013-4-23 10:30:27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8日着眼于提高理论素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领导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领导干部要领导群众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说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首先是着眼于提高理论素养。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现实表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理论素养,或者说理论上不清醒,那么政治上就不会坚定,行动上也难免不走偏方向,甚至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更是安身立命之本。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首先必须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宋代学者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名句,就道出了源头和根本的重要性。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五四”时期,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是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翻译和阅读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学习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多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从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分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的出版发行,为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新也是最准确的教材,对于我们提高理论素养意义重大。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好这两部文集,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认真阅读原著,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坚持科学的认识论,强化辩证思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解决新问题中创新发展理论。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同时,还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着眼于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加强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学习

领导工作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复杂劳动,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更何况当今时代,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人类知识的总量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十分紧迫。

领导干部要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说精通专业知识,是领导干部提高学习能力的重点。一般说来,工作都是具体的,都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都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每个领导干部所负责的工作,与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联系是很紧密的,都离不开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支撑。可见,领导干部学习专业知识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只有学好、用好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领导干部还要努力学习信息网络知识,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一些领导干部上网邀请网民“拍砖”、“灌水”等,“网络问政”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提高自身的新闻意识和媒介素养,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原则和技巧,既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又要展现领导干部个人良好的媒体形象。

着眼于提高人文素养,加强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人文素养通常是指我们的理想、信念、境界、追求、意志、情感、礼仪等丰富内涵和内在品质,是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领导干部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其中人文素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这也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与管理理念都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文素养在领导干部素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诞生了大量的优秀经典著作,凝结了人类的智慧,体现了恒久的生命力,其中蕴涵着许多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以及众多值得反思的经验教训。如我们熟知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厚德载物、不择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无不对广大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党重视提高党员干部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新要求。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对于我们提高人文素养意义重大。近年来,《领导干部读经典》、《领导干部大讲堂》、《高端讲坛》、《领导干部精读》等系列读物,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注和好评。在领导干部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中,阅读经典的作用不可低估,它能弥补道德教育的缺憾,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对健全领导干部的心灵、提高其施政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5

2016-06-20 07:32来源: 南方日报

话题缘起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是整个学习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之际,为帮助广大党员深入理解和切实践行‚四讲四有‛,本报特刊发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撰写的四篇学习体会文章,以飨读者,启引思考。

讲政治 有信念

我们党是靠共同的政治信念组织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有信念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一脉相承的优秀红色基因,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当前,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共产党员‚四讲四有‛要求,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充分彰显了讲政治、有信念的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

讲政治、有信念,核心是要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坚定政治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总书记形象地把政治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无数事实证明,一旦政治信念动摇,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不像党员、不在组织、不起作用、不守规矩,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信仰缺失,信念动摇,丢掉了做合格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最本质的东西。

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决摒弃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错误观点;坚决反对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等错误现象;坚决抵制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想;坚决批判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立场模糊的错误行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忠诚于共产主义,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

讲政治、有信念,基础是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政治、有信念不是笼统、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讲政治、有信念只有深深根植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沃土中,才能焕发出真理光芒和动人力量。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榜样力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和影响群众;要发扬‚实干‛精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吃苦在前,勤于奉献,切实锤炼良好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承担的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善于挖掘、整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涵养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要坚持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个人党性修养和品德修炼,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讲政治、有信念,关键是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是做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的事业。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挺在前面,把做人做事的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划出来,做到干净清廉;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重要论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到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去。

政治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还要旗臶鲜明,敢于亮剑,勇于斗争。对于一切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言论、错误主张,要敢于和善于运用科学理论予以揭露和批判。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明确,不‚爱惜羽毛‛、当‚开明绅士‛。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厚植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讲规矩 有纪律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讲规矩、有纪律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具体化,是重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抓手。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讲规矩、有纪律是基本素质要求,是考验党员党性、对党忠诚度的试金石,是衡量党员合不合格的重要标准。

纪律和规矩是管党治党之重器,是有丰富内涵的完整体系

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规矩、有纪律是其突出特点和优势。党的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统一全党意志、行动、步调的强大武器,是立党兴党的重要基石,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身处‚四种危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把纪律和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敢于迎接任何风浪的特别能战斗的先锋队。

历经95年的发展,党的纪律和规矩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在党内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强约束力,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二是党的纪律。除了党章外,我们党还有两部准则、24部条例以及为数众多的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它们构成了党纪的完整体系,是规范党员言行、纠正和处臵违规违纪行为的刚性约束。三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约定俗成和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党内规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财富,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这三个方面的纪律和规矩,全体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和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立遵规守纪的政治秩序。

讲规矩、有纪律,最根本的要求是把党规党纪铭刻于心、落实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要唤醒全体党员党规党纪意识,做到思想上知敬畏、明底线。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时刻想到‚举头三尺有纲纪‛,让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在广大党员心中牢牢扎根,把党规党纪作为内心尊崇的准则和指导言行的指南,自觉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其次,要严格纪律监督,使党规党纪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是‚纸老虎‛和‚稻草人‛。党员知规知纪只是基本底线要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和执行。要做到这一点,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严格执纪执法,解决好‚有纪不依、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做到有纪必执、违纪必究、执纪必严。再次,要严格党内生活,注重做好教育和防范工作。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察觉党员有违纪违规苗头的要早打招呼早提醒,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内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的作用。

讲规矩、有纪律,重点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在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不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全体党员必须严守这五个方面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

讲道德有品行

无德不立、无品不高,既是做人修为的准则,也是党性修炼的题义。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讲道德,有品行‛作为‚四讲四有‛的核心要素之一,为我们注重人格提升、做好合格党员给出了能动的力量和本质的保证。

‚头顶三尺‛有党性

党性原则是党员的根本遵循,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终身课题。作为党员的‚大德‛,党性集中于信念、体现于作风、贯穿于实践,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不二标准。当前,贯彻落实党性要求一要忠诚党员的身份。要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是挂在嘴边的一个名义、而是驻在心中的一份虔诚,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始终以党章的规定修炼自己、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以党性的境界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高度一致。二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敏锐而又洞悉,清醒而又坚定,不为表象‚遮望眼‛,不因利害‚趋避之‛。同时,要强化政治意识,多讲大局,多想问题,多看本质,日常把准政治关,遇事多算政治账,把政治正确贯穿落实在履职尽责的方方面面。三要切实践行先进性的要求。党的先进性是由每个党员思想行为的先进所构成。党员的先进既表现在轰轰烈烈时,也见诸平凡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奉献,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衷之内‛有敬畏

哲人有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一种历久弥深的敬畏。作为一种道德养成,敬畏之心是伴随党员干部终生修身做人、为官处世的重要课题,具有特别的要求和特殊的意义。一要敬畏人民。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以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人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切实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要‚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扑下身子,甘当学生,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伟大实践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要把‚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作方向和价值取向,牢记为民宗旨,强化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二要敬畏权力。牢固树立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正确权力观,看待权力时充满敬畏,面对权力时如履薄冰,使用权力时循规依据,敬权不贪权、遵权不弄权、慎权不滥权,让权力在阳光运行中守中持正、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价值。三要敬畏法纪。把崇尚法纪作为生命,把执行法纪作为天职,以铁一般的法纪守好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原则。

‚行起坐卧‛有格调

物有其类,人有其格。格调是一种风貌,是共产党人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基石,关乎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正如总书记指出:‚如果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一是在养心上多用功。人常道,米养身,书养心。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从马列经典中坚定理想信念,从传统文化中涵养精神家园,从多领域的书籍中开阔思维视野,用文化知识的丰厚滋养提高向上向美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二是从榜样中定坐标。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修炼自己和提升自己。三是于行为上做表率。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遵从社会公德、培育家庭美德,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讲奉献 有作为

讲奉献、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把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党的目标追求和党员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时都把讲奉献、有作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共产党员标准像‚四讲四有‛的点睛之笔。

讲奉献、有作为要有公而忘私的追求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在自己的旗臶上,规定每一位共产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种为了公共事业而献身的秉性,决定了共产党人是一群‚灵魂里有黄金的人‛。共产党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中的公与私的关系,先公后私,才能解除‚私‛的后顾之忧,才能一心为公地工作。‚即使工作生活再苦再累,由于我们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入党时的庄严承诺,也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当公私发生冲突矛盾时,合格的共产党员都几乎作出了相同的选择:或大公无私,或舍私为公,或先公后私。

讲奉献、有作为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就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为了挽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之中,担当起实现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复兴解放的历史重任。敢于担当,使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成就了宏图伟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不但站起来,而且富起来、强起来,让中国共产党在全球成为大有作为的党。当前,不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任务都异常复杂艰巨,需要每一位共产党员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衡量一个党员合不合格,‚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之所以赢得了党心民心军心,就在于新一届党中央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做合格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上向党中央看齐,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古训,既不能为官不为,更不能为官乱为。

讲奉献、有作为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产党人的使命不但在于认识世界,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用行动的力量创造新天地。求真务实,就是要抓好任务落实。梦想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求真务实,就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多做奠地基打基础当人梯、功成不必在我的‚潜绩‛工作,少做好大喜功只图表面功夫和政绩工程的‚显绩‛工作。求真务实,既要有狠劲,抓铁有痕、踏石有印,鼓实劲干实事求实效,又要有韧劲,不急功近利,不唉声叹气,对工作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积小胜为大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求真务实,既要能干大事,也要乐于干小事,在干好小事中见精神显风格长才干,不能因大而为之、因小而不为,要有大国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甘于平凡,甘于奉献,甘于做机器上的螺丝钉,甘于做大国钳工。求真务实,还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对部署的工作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做合格党员就要体现在讲奉献、有作为的实际行动中,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一个睁着眼睛睡觉的女孩美文摘抄 篇6

(一)班一直还没有班主任,经校委会反复研究,决定让你当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们知道,你刚从一中高中毕业出来,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但你总不能老是孩子吧?为了让你更快地成长起来,不,而是成熟起来,学校决定给你这样一个机会。我一头雾水。我抬起眼皮偷偷地瞥了他一眼,没想到校长此刻满脸的虚情假意,连我这个十八岁的少年也能一眼看穿。我忙说,校长,我太年轻了,您还是让其他老师担任吧!校长见我耍滑头,他那张早已变成猪肝色的鸡公脸立即沉了下来,破锣声音很有力度地从他那不太粗的喉管里迸了出来:你是代课教师。你都不吃这个苦谁还去吃这个苦?嗯?我一听就来气了。代课教师怎么啦?代课教师就不是人啦?哼,听人说你年轻的时候也当过代课教师呢!不过,这些话我没敢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偷偷地说,怕有声音呢。但我坚持说,校长,我不想当这个班主任。说完,只见校长的鸡公脸一点点地由紫色慢慢变成了黑色,然后,用他那嗓子眼冒烟似的破锣声音咆哮起来:今天,我就跟你实话实说吧,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如果你真不想当,那就两个“山”字一摞,请出!给我卷铺盖走人!

我再没有说话。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我在流泪中屈服了。校长见我哭了,就趁热打铁,凶狠地追问道,你到底当不当班主任?我只好把牙齿一咬说:校长,我当!其实,我咬牙的时候就在心里骂他了。不过,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知道的。就这样,十八岁的我成了初一

(一)班的班主任。

方紫英就是这个班的班长,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学生。

她十四岁,身材很苗条,也很高挑。因为她跟我站在一起讲话的时候,我平视她,她也平视我。她的眼睛很美丽,圆溜溜的,直转。现在想来,那才真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呢,可水灵了。在课堂上,我只要看一看她的眼睛,就能知道底下学生的听讲情况。如果她的眼睛很专注地盯着黑板或我的眼睛,我就知道其他的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如果她的眼睛滴溜溜直转,放出一种虚淡的光芒,我就知道底下有学生在搞小动作。这时,我就要停下来用眼睛将全班学生很快地扫上一遍。教室里也一下子显得格外的安静。我又看到了她的那一双乌黑的眼睛。真漂亮!所以,我至今还能记住方紫英,不,应该说,记住的是她的那一双美丽的眼睛。

但我发现,方紫英这小孩眼睛最美的情形是在她用一只手托住自己下巴的时候。她眼睛圆圆的,像两颗黑葡萄,或者说,像两泓幽深的潭水,清澈见底。她总是用这样的姿势一动也不动地盯着黑板听我讲课。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进了五月。学校开始午睡了。

我就是在学生第一次午睡的时候,发现了方紫英这双不同寻常的眼睛的。

我记得一清二楚。我相信自己的记忆不会影响我现在叙述的真实。

那真是一个烦闷郁热的夏天,就连学校午睡的钟声也充满了几份懒慵与睡意,在几近令人窒息的空气中那么有气无力地回响着:当-当当-当-当当-,接下来,就没了。于是,整个圣殿中学都在酷热中显得静寂无声。

我在教室里只坐了一刻多钟,便听见了一种小桥流水似的声音,浅浅的。那是学生们断断续续的细细的鼾声,一种世界上最美妙最圣洁的音乐,有如天籁。我还是有点不太放心这群年纪只比我小几岁的孩子,便蹑手蹑脚地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过道上巡视。

然而,就是在这种巡视中,我发现了方紫英不是一个好班长,起码她不是一个遵守午睡纪律的好学生。她的一双眼睛竟睁得大大的。

这简直是胆大包天!对于当时年仅十八岁且年轻气盛的我来说。

十八岁的我愤怒地高扬起手中的教鞭,然后狠狠地打在了她的课桌上。于是,我看到,她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惊叫着醒过来,弹簧一样地弹了起来。就这样,全班学生都被我闹醒了。他们全都抬起头来呆呆地望着我,像望着一个凶狠的暴君。

方紫英恼羞成怒,委屈地看了我好半天,然后才说,老师,您打我干什么?

其实,教鞭打在桌面上发出强有力的尖响时,我就知道这本来就是一个不该发生的错误。因为,当我的教鞭猛地朝桌面抽打下去的时候,方紫英长长的眼睫毛竟一动也没动。

面对她的质问,我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因为我惊奇地发现:她确实是在午睡。她只不过是睁着眼睛午睡罢了。也就是说,她在以另一种方式睡眠。

我只好把她睁着眼睛睡觉的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像讲一样地告诉她了。

方紫英很惊讶,但坚决不信。

不一会儿,方紫英和同学们又渐渐地睡去了。只是,她再也没有仰着脸。

午睡后,我回到办公室,把方紫英的给老师们讲了一遍。大家都像听新闻,先是静静地听我描述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发出一阵怪怪的笑声,然后,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孩子的眼睛是不是有毛病?这孩子是不是容易患夜游症?如此等等。

这时,校长又拉下了他长长的鸡公脸,转过头来对我说,小李,你去把方紫英叫来!

那时的我早已惟命是从。

我到教室找方紫英,可她不在。有女生告诉我说,方紫英上厕所去了。我只好在教室里等着。不一会儿,她回来了。我说,方紫英,校长找你!方紫英先是愣了一阵,然后就低着头跟我走。

一进办公室,校长就问她,听说你每天睡觉都睁着眼睛,是吗?

方紫英回答说,不知道。

校长说,我活了几十年,还没听说有睁着眼睛睡觉的。我看,你是不是有病?

方紫英回答说,校长,我没病!

校长说,不,我看,你十有八九是有病。

方紫英坚持说,校长,我真的没病!

见状,主任也忙停下笔,摘下自己的老花镜,给校长帮腔说,方紫英,你就别犟了。我看,还是校长说得对,你肯定有病。你想想,哪有睁着眼睛睡觉的?

方紫英还是回答说,主任,我没病!我真的没病!

主任显得无可奈何,只好说,你这孩子,就是犟死一条牛!

校长终于忍不住生气了,板着脸乜斜了我一眼说,快去通知她家长来!

我迅速跑出办公室。

方紫英家与学校只一墙之隔。

她妈穿着一件浅红色的确凉衬衣,一条黑色筒裤,和一双绿色胶凉鞋,跟在我后面进了学校办公室。

她与老师们都挺熟,只打了一个简单的招呼就很大方地坐到了我的办公桌前。

我把方紫英的事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只是这次办公室里再也没有明目张胆的笑声。因为方紫英她妈已经嘤嘤地哭了起来。

按照校长的指示,我把她们娘儿俩带往镇卫生院。

镇卫生院离校门口不远。

我们还未走近,就听见了病人的呻吟和小孩扎针时发出的哭叫。说实话,这声音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让这个昏沉的夏天午后显得并不空洞。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也真是奇怪。我们一进门,就见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纷纷躲闪起来,仿佛要跟我们捉迷藏。

我们好不容易在一间没有门牌的科室里找到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中医。

老中医听了我的叙述,却并不以为然。虽然他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病。

正在这时,只见刚才那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又都不约而同地从某个地方钻了出来,集中在这个科室门外的走廊里唧唧咋咋地说着什么。

不过,老中医还是给方紫英把了脉,又用听筒在她瘦削的胸脯上听了一阵子,然后麻利地开出了药单。

我看了看药单,既有中药,又有西药。还特别开了十几瓶氯霉素滴眼液。

最后,老中医对方紫英的妈妈说,先让她吃些药吧。不过,如果你们家长老师都怀疑的话,我建议你们最好下汉口到省城大医院找专家看看。

方紫英的母亲哭着点了点头。

第二天,方紫英没有到校。她妈妈来学校向我请假,说方紫英被她爸爸带到汉口看病去了。

几个星期后,方紫英回来了。不过,她的脸上多了一副墨镜。听人说,她的左眼球被摘掉了。手术是由一个在省城大医院附近挂着专家门诊牌子的游医做的。

方紫英再也没有来上学。我几次向她家人提出看望她,都遭拒绝。

大约又过了几个星期,一个学生告诉我说,方紫英家搬走了。从此,我再也没能见到方紫英。

方紫英走后,班上立即显得冷冷清清,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欢声笑语,变得异常平静。但无论男生女生都很想念她,甚至很多学生都说做梦见过她,说她并没有戴墨镜。有几个跟她特别要好的女孩,只要有人提起方紫英的名字,她们的泪水立即就会在眼眶中打转转。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7

关键词:农民教育,城镇化,着眼点,对策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具体来说需要重视对农民的职业能力教育问题。在物化形态下来看待城镇化进程,其体现在城市范围向农村地带的不断靠近,这种靠近不仅反映在城镇生活状态对村社环境的影响,还反映在城镇工作状态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一种扬弃。这就意味着,需要大力发展农民教育来支撑起他们参与到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从而也促使土地相对于劳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能够得到优化。

近年来各县级政府都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工作,在工作实施中却存在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若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短板问题,或许可以基于碎片化修补的方式来解决。然而,农民教育需要不断地开展下去,这必然要使农民教育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因此,在城镇化背景下对农民教育的着眼点进行分析,方能为提升农民教育的品质提供路径指向。

一、实证材料

2015年2月1日,中央发布了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文件五大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其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农民转移就业、乡村教育等三个问题备受关注。

(一)农业要强,农业科技创新是驱动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日趋不足,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6名农业科技人员,在这样的比例结构下,将难以完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市场化转换目标,同时也难以满足农民群体的自主创业需求。因此,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仍需要从人力资本投入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上来下功夫。作为担负农民教育的职业院校更需要将其纳入到自身的人才培训体系之中,从而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二)农民要富,农民转移就业须保障

进城农民工没有特殊技能,在城市前景不容乐观; 同时,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工在城市落脚有着后顾之忧。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优化中西部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中高考相关政策。

(三)农村要美,乡村教育须投入

农民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不仅在于对新一代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中职业能力培训,还涉及对农村青少年劳动力进行在校职业能力教育。因此,乡村教育需要得到财政大力投入,而且投入的领域应集中到农村中职学校和政府主导下的培训项目中来。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特别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尊重他们的就业意愿和生产习惯的同时,应在城镇化视角下来增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能力。同时,应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二、对城镇化内在要求的解构

(一)城镇化对农民职业意识的要求

农民的职业意识可以理解为他们的职业观念,以及对自身从事非农职业的一种意愿。根据笔者的调研,无论是走出去的第一代农民工,还是当下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在职业意识上的反映是不清晰的,或者说“打工”二字包含他们职业意识的局限性,仅把从事非农职业作为填补在家务农所形成的经济缺口而已[1]。这样一来,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就业便难以形成稳定的态势,这实则根源于农民的短视特点。因此,城镇化背景下需要为农民植入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将形成他们进入城镇劳动分工系统的决心和意愿。

(二)城镇化对农民职业素质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调整期,以压缩产能水平和优化产能结构为导向,倒逼着实体经济进行内涵式改造。另外,生态文明建设也为企业生产建立起约束条件。现阶段农民群体若要进入到城镇实体经济中就业,他们所面临的岗位门槛将显著提升。因此,城镇化对农民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素质可以分解为岗位意识和岗位技能。在对农民进行职业能力教育时,需要在双管齐下的作用机制下来提升农民的职业素质。

(三)城镇化对农民职业能力的要求

从广义的内涵来理解职业能力,其应该包括于职业素养之中。但本文为了突出“学习能力”,则将农民职业能力要求单独提出来进行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三次产业的结构将发生着动态演化,这种动态演化主要反映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上。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各自内部也将发生了动态演化,这种动态演化则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使然。因此,城镇化还对农民的学习能力( 主要突出在“自组织学习能力”) 提出了要求。

(四)城镇化对农民职业自主的要求

与城镇人口不同,农民群体在特定的体制安排下拥有前者不可能拥有的资源,如自留地和一系列生态资源等。这就意味着,农民结合当地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创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从他们的土地保障功能上得到了体现。因此,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群体有自主创业的需要,那么在对他们的职业能力教育时就应与他们的这一需要相契合。

三、适应城镇化要求下农民教育着眼点分析

(一)增强农民的职业意识

从现阶段农民教育的状况来看,大多以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分类培训,在分类培训中又较为突出操作技术训练。单就职业能力教育本身来看,这种农民教育模式并无可厚非,但却无法为他们建立起职业自觉。在缺乏职业自觉的情况下,农民从事非农岗位的就业状态仍将呈现出周期性改变。为此,针对农民的职业能力教育还应在增强农民的职业意识上下功夫,这或许不能仅从现有的教育模式上来实现,还应从“将职业意识植入村社组织生态”中来寻找解题思路[2]。

(二)提升农民的职业素质

上文已经提到,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岗位意识和岗位能力。毫无疑问,现代企业生产依赖于团队化作业模式,无论是团队中的混成式分工还是有机分工,都依靠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但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观视角下,农民群体内部的协作大多在于共同抵御外部自然灾害,以及维系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状态。而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工系统时,却时常因个体利益使然而缺少协作精神。因此,提升农民职业素质的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协作精神。

(三)建构农民的学习能力

本文所强调的是自组织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农民所特有的那种“务实精神”,促使他们的学习偏好往往根据实际的利益目标而转换,这就导致了农民群体在学习中呈现出知识碎片化,以及能力边界十分明显的特点[3]。为此,在农民教育中需要重视农民的技能掌握特点,并需要在农民教育系统中建构起能培育起他们自组织学习能力的途径来。从各县级政府所开展的职业培训活动中可以感知到,农民在缺乏自学意识的情况下将难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化趋势。

(四)满足农民的创业需要

农民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农民教育还应着眼于为农民创业提供帮扶机制。与集中进行职业能力教育不同,对农民创业开展帮扶更多地体现在现场指导上,如根据创业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为此,县级培训部门应适应这一现实需要,通过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来满足农民的创业需要。

四、制约农民教育的短板问题探讨

(一)农民教育的理念方面

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般委托中职或高职学校承担农民教育任务,然而机构在开展农民职业能力教育时却存在教育理念上的缺陷。培训教育机构往往重视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关于这一点从教育计划的安排中就能看出。与此同时,针对农民的职业意识教育则明显不被重视,甚至没有被纳入到农民教育体系之中来。不难理解,城镇化带给农民群体的不仅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还应有主观意识和精神面貌的提升。

(二)农民教育的环境方面

在村社环境下农民群体绝不缺少协作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农村人口结构处于空心化的阶段,这种协作反映出在生产力较低水平下的一种互助状态。然而,面对当前企业中的混成式和有机式分工模式,农民村社环境下所形成的协作能力便无法适用了[4]。具体而言,企业的协作依赖于严明的岗位纪律和岗位模块化操作能力。而从现实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则是,农民群体的岗位纪律仍需要加强,其与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现状表明,农民教育环境无法支撑农民岗位纪律意识的形成。

(三)农民教育的模块方面

当前在对农民进行职业能力教育和培训时,培训机构时常陷入到“我向思维”之中。这种思想习惯将严重制约培训、教育的信息双向反馈,以及培训机构未能将“形成农民的学习能力”纳入到培训目标之中。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诸多培训机构针对农民的培训内容长期不变,且着力于突出“该怎么干”,而很少去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干”的问题。这样一来,便无法培养农民群体的工作问题意识以及岗位探究能力。可见,当前的农民教育模块是有问题的。

(四)农民教育的协同方面

针对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农民,常规培训项目只能建构起他们的基本技能体系,而在创业中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则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从调研中可以知晓,农民创业一般都基于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如有农户从事特种养殖,也有农户从事“互联网 + 农产品销售”。从目前来看,针对农民创业需要的教育培训协同环节仍存在问题。

五、对策

(一)转换对农民教育的观念

包括高职和中职在内的专业培训机构,在进行培训项目论证和内容设计上应转换对农民教育的观念。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一代农民工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并且普遍具有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意愿。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适应非农岗位的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拓展,在职业能力教育、培训上,需要引入职业意识教育内容。内容可以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来展开,并根植于本土就业环境来提升农民的职业意识。

(二)创新对农民教育的模式

前面已经提到,若要适应非农岗位分工协作的需要,便需要建立起严明的工作纪律意识,以及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技能。从目前开展职业能力培训的效果来看,需要更加重视对农民群体建构起工作纪律意识。对此的教育创新模式包括: 在职业能力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周边企业的培训资源,通过引入顶岗实训的方式在实践中来提升农民的纪律意识[5]。再者,还需要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因此可以借助拓展训练项目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对新一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教育需要在系统化培训下来展开。

(三)调整对农民教育的模块

在农民教育中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不断拓展自身的职业能力范畴,并能建立起自组织学习系统。为此,培训机构需要调整对农民教育的模块。针对以上教育目标来调整模块应从以下两个环节入手: 一是增加教学互动环节,在问题导向下来完成相应培训内容的教学。二是拓宽培训考核办法,可以引入自主性大的考核内容来增强农民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对于第二个环节,可以给出一个工作内容由参训人员自主编制加工工艺。

(四)增强对农民创业的帮扶

我们需要看到农民群体对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在增强对农民创业帮扶上需要发挥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技术部门、乡镇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公机制,特别是乡镇主管部门应牵头协同办公,并建立起农业技术部门与创业者之间联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黄晓赟.基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69-73.

[2]郑小兰.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0(6):209-211.

[3]李彦.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1(7):19-21.

[4]皮江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2013(8):105-109.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 篇8

对奶业近期出现的波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这一动向,及早研究提出扶持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避免奶业大起大落。《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意见》明确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的4条原则:一是立足当前解困,着眼长远发展;二是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三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对扶持奶业发展提出了八点具体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为加快扩大优质奶牛种群,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补贴范围由目前北方地区奶牛头数1万头以上、南方地区奶牛头数5000头以上的181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国,将全部能繁母牛纳入补贴范围,并对经过后裔测定并注册的优良种公牛冻精液加大补贴力度。

二是实施后备母牛补贴政策。为保护奶牛后备资源,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每头一次性补贴50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三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购置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

四是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为降低农户奶牛养殖疫病风险,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列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具体办法比照口蹄疫扑杀补助办法执行。

五是建立奶牛政策保险制度。为增强奶农抗御风险能力,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国家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东部地区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

六是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奶牛饲养方式,国家对养殖小区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投资补助。

七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为了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恢复信心,保护奶业基本生产能力,金融机构要对奶牛养殖农户、奶农合作社等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适当贴息补助。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因非主观因素发生还贷困难的奶牛养殖农户,其逾期贷款视困难情况予以展期,具体期限由贷款银行决定。经贷款银行同意展期的逾期贷款免收罚息。

八是完善奶业产业政策。为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对新建和扩建乳品加工项目取消备案制,统一实行核准制,并将与之配套的奶源基地建设作为项目核准条件之一,对已建、在建、拟建项目进行清理。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到2012年,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

二是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着力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到2012年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三是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指导,充分发挥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在价格协商中的作用。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奶站管理,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

四是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严格乳品加工行业准入制度,防止加工企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全国奶业布局,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奶水牛开发,缓解奶业“北多南少”矛盾。乳品加工企业要合理确定奶源半径和经济规模,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自觉遵守行业规范。

五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完善原料奶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落实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规定,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监管,及时查处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

着眼现在,展望未来 篇9

时间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疏忽而停止流逝,地球也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停止转动。所以说,竞争是残酷的,而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在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企业、迈入社会的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就像是一张白纸,而如何在不久的将来给自己、替企业、为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种说法:几十人的企业靠老板,几百人的企业靠制度,几千人的企业靠文化。实践证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但是什么是企业文化,他究竟在起着多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文化下的亚文化,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所以,对于刚进入企业的我们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根本上了解我们“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以企业的目标作为自身长远发展的导航灯。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在创新业。细看我们的企业价值观,“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可见“软实力和硬实力 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纵观历史,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发展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在发展,人类的劳动生产力在提高。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考验,人类思想觉悟的提高,落后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成为历史。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正是历史进步的思想源泉。

着眼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大力推行其民主、人权等价值观,这就是以硬实力为依托扩张软实力的例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又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海尔公司把价值观表示为“真诚到永远”,IBM提出“最佳服务精神”,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而选择品牌产品?这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产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段时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这就是企业价值观未形成的严重后果。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接受,并引以为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上一篇:工程资料移交报告下一篇:孩子儿童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