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共10篇)
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 篇1
区域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总路咀高级中学 孙文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力利用地图说明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
廓和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2.能力目标:
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分界线,学会利用经纬网对地球上的大洲大洋进行定位,培养识图用图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探索,激发学生的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相对位置和所跨经纬网。
2.教学难点:利用经纬网图对大洲和大洋进行定位。
三、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开展学生读图,拼图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学生讨论地球的名称是“地球”还是“水球”,从而引入新课。
(一)、海陆分布不均匀:
给出地球海陆分布饼状图,学生读图,得出: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由此得出:地球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不均匀的表现:
给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学生观察得出: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 但南北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学生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观察得出: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于东半球,海洋集中于西半球。
由地球海陆分布不均,将地球划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
在学习七大洲之前,先了解四个概念:
1.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出示一幅海陆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箭头指示的地方的名称: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连接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
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
2.认识七大洲:
展示世界大洲分布图,学生找出七大洲说出它们的名称;
并思考: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给出东西半球大洲分布图,并回顾东西半球的划分:以160°E和20°W为界。
学生回答: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赤道横穿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给出南北半球大洲分布图,学生回答: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3.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学生读七大洲面积直方图和轮廓图,比较得出,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给出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开展活动一:出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认一认各大洲,记住它们的轮廓,并动手画一画。4.主要的大洲分界线:
展示欧亚非三大洲界线图:根据图示,得出: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
读亚洲和北美洲的界线图,得出,亚洲、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
读南、北美洲的界线图,得出,南、北美洲的界线是:巴拉马运河;
并指出: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
读欧洲、非洲界线图,得出,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根据地图的“关键”经纬度进行定位:
给出地球上关键经纬线,学生回答,这些关键经纬线,经过的大洲:
重要的纬线:
如:赤道通过:南美北部、非洲中部、亚洲东南部、大洋洲;
30°N通过:北美南部、非洲北部、亚洲(西亚、中国中部);
40°N通过:北美中部、欧洲南部、亚州中部;
30°S 通过:南美南部、非洲南端、澳大利亚大陆南部。
重要的经线:
如:90°W通过:北美东部、南极洲;
60°W通过:北美东南部、南美中部、南极洲; 0°
通过: 欧洲西部、非洲西部、南极洲; 30°E通过: 欧洲中部、非洲中部、南极洲;
60°E通过: 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南极洲;
90°E通过: 亚州中部(中国西部)、南极洲;
120°E通过:亚洲东部(中国东部)、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南极洲; 150°E通过:北亚东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南极洲。
随即检测学生利用经纬网的读图能力,展示只有经纬线的图形,学生确定图中A、B、C、D、E五点的所处的大洲,并请同学回答:
A位于北美洲,B、C位于南美洲,D位于亚洲,E位于非洲。6.各大洲的关键经纬线:
北美洲的关键:三线:90°W、30°N、40°N
两点:(90°W、30°N)、(90°W、40°N)南美洲的关键:三线:60°W、0°、30°S
两点:(60°W、0°)、(60°W、30°S)
欧洲的四个关键点:(10°E、40°N)、(0°、40°N)
(10°E、50°N)、(0°、50°N)
非洲的十字坐标经纬线:20°E、0°
东亚的四条关键线:90°E、120°E、30°N、40°N
四个关键点:(90°E、40°N)、(90°E、30°N)
(120°E、40°N)、(120°E、30°N)
大洋洲的两个关键点:(120°E、30°S)、(150°E、30°S)
学生记住这些关键经纬线,并能够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七大洲的位置。
认识了七大洲,我们再来认识四大洋:
(三)、四大洋:
在认识四大洋前,先来了解以下概念: 1.什么是洋?海?海峡?内海?陆间海?
展示相应图片,总结出:
洋:指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指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两个海区之间的狭窄水道;
内海: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海;
陆间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2.认识四大洋:
展示世界地图,学生找出世界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读四大洋面积饼状图,可知: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给出记忆口诀:太大印,小北冰。3.四大洋之轮廓图:
(1)出示太平洋的轮廓图,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学生判断太平洋周围的大洲,如:西北是亚洲,东北是北美洲,东南是南美洲,以南是南极洲,西南是大洋洲;
欣赏太平洋中夏威夷风景图。
(2)从世界海陆分布图中,找到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学生判断大西洋周围的大洲,如:以西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以东是欧洲和非洲,以南为南极洲;(3)读印度洋轮廓图,确定印度洋的位置:
如:以北是亚洲,以西是非洲,以东是大洋洲,以南是南极洲;
展示印度洋海啸图。
(4)展示北冰洋位置图,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从中读出:北冰洋周围是北美洲、欧洲、亚洲。
欣赏北冰洋景观图。
学习完了世界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开展活动检测一下学习效果。
(四)、活动二: 1.拼图: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图中各大陆分别为不同的颜色,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各大陆和大洋的位置,请三位同学上讲台来拼图。2.拼一拼:
出示只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五条线的东西半球图,图中只有南极洲和大洋洲的位置,给出另外五大洲轮廓图,学生先判断,轮廓图分别对应的大洲;后讨论五大洲轮廓图应在的位置,并请一位同学来拼图。3.练一练:
展示中国海南岛区域图,学生判断图中对应序号的名称:
海南岛
琼州海峡
雷州半岛 4.知识的运用:
给出“金砖五国”分布图,学生说说它们的海陆位置。
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它的南部是印度洋;
俄罗斯位于欧洲,它是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它的北部是北冰洋,并复习亚欧的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南非位于非洲的南端,以东是印度洋,以西是大西洋。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南美洲以东是大西洋,以西是太平洋,它与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等等。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了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认识了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学会了确定它们在经纬网中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经纬网确定世界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六)、作业: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问题:
判断PQ是哪个大洲? P点以西是哪个海洋?Q点以东是哪个海洋?
(七)板书:
大洲和大洋
1.地球的海陆分布: 2.七大洲:
(1)了解以下概念: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2)认识七大洲
(3)七大洲面积的比较(4)大洲的分界线
(5)根据经纬网进行定位(6)各大洲关键经纬线 3.四大洋:
(1)学习以下概念:
洋、海、海峡、内海、陆间海(2)认识四大洋
(3)四大洋的面积大小(4)四大洋的轮廓比较
2011年12月19日
《大洲和大洋》的地理教案 篇2
①知识目标: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记住海陆面积比例。掌务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②能力目标:
1、能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2、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激发爱我家园的品质。
二、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世界地图
四、教学过程:
1、谈话 导入。: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水球。
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讨论法这一学习方法。地球动画和图片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
(1) 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 2 ) 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 ) 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的目标。
3、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 5、)“一笔绘五洲” 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亲自的绘图加深了学生的空间印象,也提高了绘图技能。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一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练习
⑴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⑵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么?
⑶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六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 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引导学生总结,并以板书将重、难点内容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知识。
(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1、四大洋
⑴洋、海和海峡
⑵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⑴大陆、半岛、岛屿
⑵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⑶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州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教案 篇3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 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等概念,并在地图上识别。
3、能在世界地图上说出并记住七大洲的名称、大小、位置、轮廓。
【重点】 1.海陆分布特点。
2. 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位置
【难点】七大洲的位置和轮廓。
【学法指导】1.通过阅读“图2.1和图2.2”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通过阅读“图2.5”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海峡
3.通过阅读“图2.6”记住七大洲在图上的位置
【知识链接】大陆:从地理的意义来说,是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并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
半岛:是指陆地一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与陆地相连的地貌部分。
【预习导航】
复习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还是缓坡?
2.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是什么地形?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什么地形?
3.中间低四周高表示什么地形?等高线重叠表示什么地形?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什么地形?蓝色表示什么地形?
5.陆地表面的地形有哪几种?
预习导学
任务一:阅读课本30-31页,思考:
1、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
根据计算,地球表面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概括地说,地球上是 分是海洋, 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海陆分布很 。
(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2)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任务二: 阅读32-33页,思考:
1、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大洲的含义
名 称 概 念 举 例 大 陆 亚欧大陆 岛 屿 台湾岛 半 岛 印度半岛 海 峡 马六甲海峡 大 洲 亚洲 2、七大洲
(1)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是 。
(3)北美洲的 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课堂探究】
阅读P33图2-6思考 问题:
1.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2.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
大洋洲地理课件 篇4
一、通过读图使学生了解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居民构成、历史演变、在世界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二、通过阅读大洋洲政区图,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位置。从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
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和岛屿。
教学难点
本节无明显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大洋洲图、跨越太平洋航海线和海底电缆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从西半球的南、北美洲开始进入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学习。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大洋洲。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大洋洲图,思考以下问题:①在图中找到赤道和东160度经线,说出大洋洲跨哪些半球。②在图中找到位于西半球的.群岛,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群岛,主要位于南半球的群岛。③找出大洋洲的四个岛屿,并说出它们的名称。①哪些重要的纬线从大洋洲穿过?⑤说出大洋洲濒临的大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大洋洲是一个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大洋洲由一块陆地、三组群岛、四个岛屿组成。即澳大利亚大陆、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以及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岛、塔斯马尼亚岛等组成。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均从大洋洲穿过。大洋洲面积近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新西兰由南北岛屿组成.位于西半球。l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大致散布在东经140度至西经130度、北纬30度至南纬40度的广阔的大洋中.大洋洲因此而得名。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跨越太平洋航线和海底电缆”图.说出大洋洲地处哪些大洋之间?大洋洲的位置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回答】(略)
区域地理中东教案设计 篇5
教学思想设计
根据此次教改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地关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则突出一个“动”:
1.课前“动”
收集资料: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中东(如:巴以冲突、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河运和土耳其海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培养和锻炼他们预习、自学的.能力。
2.课上“动”
a.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舞台,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大家相互交流后达到和增强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b.让学生以中东地区的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很好的达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c.恰当地安排学生运用多媒体(如:投影仪、电脑),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教具上还体现一个“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主要内容融入电脑屏幕,令学生有新鲜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4.能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
1.教具:课件。
2.提前2~3个星期安排学生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3.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左右。
4.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
学生
1.收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图片或文字资料。
2.了解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
板书设计
中东──世界热点地区(原因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新课导入
我想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今天老师就在这请你们看电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要仔细的看,看完后我有问题问大家。
课件展示:播放两则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冲突的时事新闻。
教师提问:问题一:这两则新闻主要报道的是什么事件?
问题二:这两则新闻主要报道的是哪两个国家间的冲突?
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交流。随后请四至五位同学代表小组把资料向全班展示。内容要求有代表性,语言精炼,每位时间不得超过40秒。
教师提问:中东如此的状况令它从过去到现在都很受媒体的关注,所以,我们经常能从多种媒体看到或听到关于中东的报道。在这些报道当中有许多词语我们能时常听到,你能回想起这些词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现在大家能否通过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所想到的词来谈谈对中东的印象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承转:中东地区国家众多,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
学生活动:看教材p50图8.1,请两个同学以新闻播音员的形式向大家播报一下中东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战争。
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 篇6
广水市骆店镇中心中学 李清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这六个国家的区域特征。
2、这些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等自然环境因素。
3、这六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1、这六个国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读图识记各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工业中心等等。教学过程
一、日本
读图识别日本周围的海域、国家及日本国土的组成:
1、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
2、日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最大的是哪一个?
3、日本的邻国
4、日本的工业中心为什么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濑户内海沿岸?
二、印度
1、印度的三大地形及分布特点、最大河流。
2、邻国
南亚最大的国家、邻近的海洋
3、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造成的灾害。
5、印度的城市与工业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
6、印度的软件外包。
三、俄罗斯
1、地形特点 四周濒临的海洋
北部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北波罗的海,西面里海、黑海。
2、交通
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建在南部?
3、气候
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寒带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四、美国
1、地形、地势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东部:较为低矮的阿巴拉契山地 中部:平原
2、气候: 东部降水多
西部降水少 降水向西减少 北部:冬季寒潮 夏季中东部暖热
3、河流
密西西比河来自东西两侧山地,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五大湖提供灌溉
4、人口
移民国家,50个州,本土48个(北温带),海外两个:阿拉斯加(少部分在寒带)、夏威夷(热带)
所以美国跨寒、温、热三带。
5、农业
机械化、地区专业化。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6、工业城市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五大湖沿岸。
五、巴西
1、混血人
2、地形
3、气候
4、河流
亚马孙河:长度世界第三,流域面积最广
5、城市:
最大:圣保罗 首都:巴西利亚 人口和城市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
六、澳大利亚
1、地形:东西高,中部低
2、位置: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从大陆分离早,物种进化缓慢。
3、城市、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 最大:悉尼 首都:堪培拉
4、气候 半环状
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篇7
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了亚洲的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注重了学法 指导,然后让孩子们合作说出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最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制世界地图,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快乐中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 教学的效益。
在课前我搜集了许多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课件更好地了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在课 前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推荐了“世界地理频道”网站,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资料空间。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不但纷纷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而且还对参加“世界地理之最“擂台赛充满兴趣。我相信,这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篇8
《大洲和大洋之各大洲分界线》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各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情况,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六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七大洲的分界线;
能力目标:通过对七大洲的位置及相对位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与理论。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及爱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对大洲的分界线的理解与掌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读图分析、理解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讲授、讨论、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讨论与自学中得到认识。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讲授法:利用地图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提出本节课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有以下个环节:
1、复习导入: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的作用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进一步的拓展与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4、课堂小结:
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 篇9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1、我感觉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比较理想。本节课通过“太空旅”图片设问:“加加林为什么说他看到的‘地球’更象‘水球’”引入新课,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观察完“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的立体图后,展示“世界海陆分布”的平面图,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图象迁移能力。在学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时,再次让学生判断哪个“海” 其实是“湖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本节课能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活动,通 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界线、轮廓、面积和分布特征,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注重学法指导。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 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先以“亚洲”为参照,引导学生说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然后利用“分半球记忆”和“特殊纬线记忆”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了解各 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最后,让学生练习“一笔画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使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
二、本课不足之处:
1、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读图较多,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时间略紧,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受时间限制,对于部分学生的质疑不敢放开讨论,如“大洲和大洋名称的含义”和“英文解释”,学生显得意犹未尽。
3、纵观这节课,我从设计和讲授力求做到“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但是一讲起来自己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主角了,课堂上学生自己真正探究的不是很多,而且即使是学生进行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了,自我感觉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教师说得多学生亲自体验的不多。看来要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三、对今后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 篇10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准备GPS,同时搜集相关GPS的各种信息,到课堂上交流。师
(创设情境,出示漫画)大家从漫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先请对GPS有了解的同学作简要介绍。)生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推进新课 师
在车载IT设备中最受驾车人关注的是GPS。那么全球定位系统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呢?
板书:
二、全球定位系统
(一)概念与工作过程 师
GPS技术是利用多卫星系统对地面某一固定点进行地理坐标位置精确测定的技术系统。GPS系统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的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的卫星组成;GPS的地面监控部分负责卫星的监控和卫星星历的计算。GPS的用户设备主要由接收机硬件和处理软件组成。用户通过用户设备接收GPS卫星信号,经信号处理而获得用户位置、速度等信息,最终实现利用GPS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4颗GPS卫星在离地面12000千米的高空上,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那么,为什么需要4颗卫星来确定地面某点的位置呢?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设置探究问题帮助对GPS的理解。这一问题比较难,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只作简单了解亦可)
师
汽车导航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哪些便利的服务?在汽车导航中,信息在卫星、汽车和服务中心之间如何传递?请同学们独立的思考,并画出自己头脑中信息传递的图像。
板书:
(二)典型应用 师
自GPS对民间开放以来,各种产品、应用层出不穷,GPS已经深入国民生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车载GPS可以为汽车的主人提供就餐的最近路线,还可以智能的考虑汽车主人的爱好,如果其喜爱意大利餐,则GPS就会为其首先显示去最近意大利餐馆的路线。
请同学阅读下面材料了解GPS的主要应用。GPS的主要应用
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利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在实时处理两个观测站的载波相位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观测点之间无须通视;测量结果统一在WGS84坐标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地籍测量等领域。
出租车、租车服务、物流配送等行业利用GPS技术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布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运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GPS在车辆导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中建立数字化交通电台,实时发布城市交通信息,车载设备通过GPS进行精确定位,结合电子地图以及实时的交通状况,自动匹配最优路径,并实行车辆的自主导航。民航运输通过GPS接收设备,使驾驶员着陆时能准确对准跑道,同时还能使飞机紧凑排列,提高机场利用率,引导飞机安全进离机场。
【区域地理大洋洲教案】推荐阅读: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试题教案08-18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全解析)10-27
区域地理的教学07-19
区域地理教学06-20
区域地理课件西亚09-30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05-26
初中区域地理研究学习06-13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07-31
高中地理区域复习方法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