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共13篇)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 篇1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 篇2
生产现场管理是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将原材料、劳动力、设备、产品等诸多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环节。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质量、成本, 关系到生产安全。因此, 以提高生产现场管理的水平为目的, 对生产现场管理的现状、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产现场管理进行优化策略, 无论在对减少找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材料浪费、人身伤害等因素造成的成本的增加方面, 还是在提升企业的美誉度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发展历史
现场管理最早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 但作为一种管理办法则来自日本。1955年, 日本为重振民族工业, 开始推行“2S”管理办法,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又提出了“3S”、“5S”。后又由扩充到“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因其六项内容文字的英语拼音都以“S”打头, 故简称“6S”[1]。到了1986年, “6S”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很快风靡世界, 成为全球管理领域的一股新潮流。
3 机械加工行业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场管理表面上在于改善生产环境, 本质性的意义把各种管理功能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 达到减少浪费和差错, 预防失误, 控制事故, 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提高效率, 提升质量的目的。反之, 如果我们的生产现场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即使引进再精密的装备、科学的管理方法, 都不会取得长期效果。
整理是基础, 整理就是将生产现场的所有物料分为“有用”与“没有用”, 将有用的留下来, 没用的清除掉, 目的是营造宽敞整洁的作业空间, 使操作者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整顿是条件, 整顿就是把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原料和工具摆放整齐, 并按标准和规定加注标示, 从而消除寻找或挑拣时间, 使之物以类聚, 工作一目了然。同时计划备料, 科学用料, 精细操作, 严细管理, 消除现场积压, 减少资金占用。清扫和清洁是基本手段, 将生产现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清扫干净, 保持整洁、亮丽的环境, 从而稳定品质, 清理现场, 减少工业伤害和操作故障。素养是目的, 通过管理使每一位职工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做事遵守规则, 把个人融入团队。安全是保证, 安全是在“5S”基础上扩展而来的, 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从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看, 多数是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在现场管理中的意义就在于建立安全的作业环境, 在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4 机械加工行业现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泊头市现有机械加工企业1000多家, 可谓星罗棋布, 但在现场管理上, 水平却参差不齐。即使做得好的企业, 例如河北安吉宏业公司, 自1997年与日本合作开始推行“6S”管理, 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 在现场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更不用说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了。在很多企业的生产现场中, 物料、半成品乱堆乱放, 标识不清、物料混放、杂物堆积, 通道堵塞, 作业现场狭窄, “脏、乱、差”现状随处可见。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现场管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经营理念由过去的“以企业自身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重视了市场, 忽视了现场。
(2) 生产方式的改变: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生产方式从大批量、单一品种发展到小批量、多品种, 导致现场的物料品种繁多, 极易混淆;为加速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转, 减少资金占压, 各企业纷纷取消中间仓库, 导致现场制件多, 流转快, 不易管理;另外客户需求变化快, 经常面临着订单临时变更, 生产出来的产品滞留在现场的局面。
(3) 对现场投入少:缺乏对设备的投入, 生产现场的设备老化、陈旧、现场跑、冒、滴、漏多;粉尘、铁屑、积液多。导致现场脏、乱、差;缺乏对现场辅助设施 (如工具箱、周转箱、周转车、器具盒) 的规划和投入, 辅助设施不完备, 因陋就简, 导致生产现场无法规划, 乱糟糟一团;缺乏对专业管理人员的学习投入, 大家对现场的知识主要来自自学和摸索, 摸着石头过河, 走到弯路错路上浑然不觉, 对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是缺乏了解。
(4) 现场一线操作人员流动率高:经过日常化培训和学习, 老员工逐渐形成清理、清洁、整顿习惯后, 却面临流失问题;而新来人员对现场管理的要求不熟悉、不适应, 经常犯常识性错误, 导致低层次的问题经常发生, 现场管理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不能有效提升。
5 做好现场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为确保物流有序、劳动有效、生产均衡、信息畅通、物料节约、环境整洁,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下手, 才能建立一个好的现场环境:
(1) 建立完整的“6S”现场管理体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思想和科学化的管理要求, 建立合理的完整的“6S”管理体系。“6S”管理体系包括:
(1) 建立组织机构:确定“6S”管理组织机构, 并确定组织结构中每个岗位的职责, 建立“6S”常设机构, 对日常问题进行综合协调。组织机构中, 必须要一把手挂帅, 否则难以协调和调动、技术、质量、物流等部门进行整改。
(2) 制定“6S”标准:制定“6S”管理及格、良好、优秀的分级标准。只有确定了标准, 人们才有法可依, 才知道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是做好了, 做到位了。
(3) 确定检查、奖惩办法:订立“6S”管理标准后, 具体执行得怎么样, 要通过检查才能知道。通过定期的检查, 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扬, 奖励;对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批评, 处罚。
(4) 建立月会制度:每月末开总结会, 在总结会上, 大家对本月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持续改进。
(2) 建立完备的质量体系、安全生产体系:“6S”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相辅相成的。质量体系、安全生产体系做得好, 可以推动“6S”的发展;质量体系做不好, 表现在管理上是材质混淆, 材料混用, 发货错误, 客户抱怨;表现在现场上就是状态标识不清, 五品分区名不符实;安全生产做不好, 表现在管理上是工伤频繁, 表现在现场上是安全标识不到位, 防护不到位, 电线私接乱搭, 设备跑、冒、滴、漏, 现场隐患多。所以现场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安全体系管理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关系。只有把质量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做到位, 现场管理才能做得好。
(3) 编制科学的生产计划:科学的生产计划是做好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生产计划科学, 有序, 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条不紊, 只有生产管理的有条不紊, 才能保证现场的有条不紊;如果生产计划做不好, 经常突击发货, 突击加班, 从上到下手忙脚乱。表面看起来是工作热火朝天, 其实是混乱不堪。现场的整洁、定置就更无从谈起了。
(4) 做好现场的账、物管理:现场的干净、整洁、有序是为了效率的提高、质量的提升、成本的降低, 而不是搞形式。有的单位物料码放虽整齐但无数无账, 现场虽干净但缺少必备的指导书、工艺文件。产品虽有标识但质量状态不清楚。这样的现场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这样的现场只能给大家带来负担, 而不是带来效率。现场管理, 应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安排材料的进入, 按照定置图放于指定地点。进现场前, 应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不合格品严禁进入现场, 存放时避免因违规堆放而出现的材料结块和锈蚀的浪费。对于在现场的材料, 应做好数量和种类的统计和登记, 按照生产进度严格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 避免材料丢失或浪费。
(5) 岗前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对新入厂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 上岗前应对其进行现场“6S”培训。将现场管理纳入日常班会、企业宣传中去, 加大日常宣传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
(6) 加大对现场的投入:
(1) 加强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投入:只有专业的、现代化设备才能带来高效率, 才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 才能带来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健全的辅助设施才能保证周转过程的高效、才能保证周转过程的质量不受损害;
(2)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才能保证优秀的管理理念能够运用, 才能真正把人力成本变成人力资本。
6 结论
综上所述,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成功的现场管理, 不仅要求企业具备尖端的专业技能, 更要具备优异的管理水平。加强现场管理方法的研究,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管理措施, 对经济效益提升、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文强.图解6S管理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浅谈优化企业的现场管理 篇3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一、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施工成本控制、运行指标控制、班组建设优化,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浅谈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 篇4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施工单位内部实行项目部工程承包制。
一、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项目部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
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部分奖金。
2.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内各个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项目部内成员。
3.具体考核措施:可在项目部内部成立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按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
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二、材料管理和使用
现在大部分单位的材料采购权归职能部门所有,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工程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顺利完工,材料采购部门及
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反复认真地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
小组的价格。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2.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材料数量的控制与管理,①各分项工程都要严格控制材料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②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③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
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单等制度。材料报废须及时说明报废原因。
除此种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的管理机制外,也可尝试使用材料采买权归项目部所有。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在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由项目经理部自行选择使用某个厂家的材料。运用此种机制如果成本降低,则将所降低成本的50%奖励给项目部。实行此种运行机制可使项目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自主选择管理方式、竞争机制,增强项目部内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材料供给上也增强了及
时性,使得材料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
1.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
用工计划计算民工费用。
2.项目部根据每道工序用工计划事先拟订用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施工单位根据用工使用成本目标向项目部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用工费在事先拟订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项目部相关人员。
3.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
不合理、派工不恰当、窝工、停工等问题。
4.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民工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接与民工负责人交涉;也可在施工开始前与民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民工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
工分段承包施工。
四、机械使用和管理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总成本的20%左右,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机械调配权归职能部门所有,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如果实行项目部工程承包制则要
求:
1.确定机械手的岗位职责,每天记录自有机械及外租机械使用情况。
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机械手可以在施工工序开始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承包机械种类、数量及台班数。待工序完成后,如台班数节约则所节约的台班数按台班费兑现,将其中的10%奖励给机械手。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如果不同规格、型号机械的台班费既定,也可实行机械调配权归项目部所有,由项目部自行选择租赁自有机械或外租机械,如采用此种方式使机械使用成本降低,则将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 篇5
摘要:本文就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状况进行系统地分析, 并考虑了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优化的出发点, 制定了具体的优化措施, 可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 现场管理; 优化;
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status of civil engineering site management. Considering the starting point for optimization of civil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Formulated specific optimization measures, can refer to relevant managers.
Keyword:civil engineering; site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0 引言
建筑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对土建工程进行施工设计以及有效的管理。土建工程做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应当受到格外关注, 应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要求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 与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和其它实际情况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对土建现场进行管理。国内的大多数土建施工企业一味追求企业效益而忽视施工现场管理, 导致土建现场施工的问题严重性越来越多显现出来,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筑建行业的发展, 需要在现阶段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 改进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1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状况
1.1 施工作业人员缺少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不管是进行何种性质的工程施工, 最需要给予重视的就是安全管理。土建工程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对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缺失、对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没有认真做好、没有按着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等原因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保护意识的缺失造成的安全隐患, 还会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1]。
1.2 安全警示工作不到位
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相应工作, 并没有进行安全警示工作, 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成因之一, 由于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 没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需要在施工现场给予足够的安全警示, 让施工人员知道那些地方和部分需要提高警惕, 该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并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1.3 不按规范要求施工
土建工程的施工性质决定了其自身带有危险因素, 在使用操作设备、施工场地、施工安全技术的设计等都会施工人员带来潜存的安全隐患, 所以必须要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制定的一些安全规范还不完善, 同时,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不按规范执行, 只凭自已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施工。
1.4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施工质量是土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标之一,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减少以后不必要的纠纷。大多数施工企业缺少对现场质量的监督管理, 使施工现场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在质量监督中抽查的次数和力度不够, 导致很多重要部位没有进行质量验收, 对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较大[2]。
2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的出发点
2.1 现场管理优化应考虑经济性
土建现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的运行成本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应该对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考虑。
2.2 基于管理学的现场管理优化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要能保证施工方案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还要结合工程的实际。优化后的管理方法应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 无论采用何种优化都离不开管理学的核心原理, 但必须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2.3 保证施工规范条件下进行现场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对的施工技术要求很高, 施工技术的设计都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下进行的, 但是实际情况下, 业主会对施工方提出按工程合同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 这样会对现有的规范产生冲突。必须在保证两种标准要求下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 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3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为了对建筑市场的需求和施工现场实际要求进行适应, 需要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随着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发展, 土建工程面临着施工工序增多且繁杂的趋势, 所需的材料种类之间差别很大, 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必须要确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来保证项目的施工能有序的进行。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 各部门领导和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一起组建现场管理小组, 把现场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达到责任清晰和分工明确, 把管理有效地落实下去。
3.2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可有利于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行。为达到这一目的, 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经费情况和施工生产的要求适当地举行施工现场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 把施工现场管理成员的安全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 现场负责人的安全素质同样也需要提高, 可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按全制指导, 同时应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并把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到施工作业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应常在施工现场, 实时掌控施工现场, 如果发现有人员违反安全规定, 应立即制止。
3.3 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在整个土建工程的成本构成中占着很大的比较, 为保证企业合理的经济利润, 材料成本的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所以, 必须要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材料购买阶段尽需要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施工材料的价格与质量,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 应在保证质量要求下选择最优惠的价格。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应做好材料入库及保管工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保证材料不会变质和锈蚀, 材料出入库应做好记录。还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地专业学习培训, 保证较高的材料管理水平, 达到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的目的。
3.4 现场环境的优化管理
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对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环境管理, 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指派专门的环境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按期进行种类划分和清除处理工作; (2) 对垃圾进行划分为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两类, 对剩余钢筋、不可回收的进行再次地回收利用, 达到节省成本目的; (3) 对于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 可装车运到垃圾处理厂集中进行处理; (4) 对于那些不可回收利用但是可进行焚烧的垃圾, 可以运输到垃圾焚烧点进行处理, 可以节省垃圾处理时间来缩短工期。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 只有优化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作业现场的安全、环境也能得到保障, 施工企业利益可实现最大化, 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为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君.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19) .
企业现场管理(5S) 篇6
二、整体性
三、群众性
四、规范性
五、动态性
第三节 加强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一、从管理理论上分析
优化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加强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二、从管理实践上分析
三个面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产
五到现场:生产指挥、思想工作、材料供应、科研设计、生活服务到现场
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四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
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坏天气和好天气、领导在场和不在场、有人检查和没有人检查一个样
现场管理落后的主要表现
1.现场生产秩序混乱
2.现场到处存在浪费现象
3.现场环境“脏、乱、差”
4.现场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第三节 加强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三、加强现场管理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四、加强现场管理是提高企业素质,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需要
现场管理的任务
1.全面完成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
2.消除生产现场的浪费现象
3.优化劳动组织,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
4.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
5.优化专业管理
6.组织均衡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
7.加强管理基础工作
8.治理现场环境
现场管理的内容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 篇7
1 化工设备现场的问题和特点
对化工企业而言, 设备是实现企业生产的中枢纽带, 因此, 设备现场管理的优化完整性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设备现场管理的一般特点和问题如下。
(1) 技术性要求强, 涉及范围广泛。
(2) 信息量大具有动态性。
(3) 易受管理基础与技术因素影响。
(4) 易受管理体制与人为因素影响。
一般设备现场问题包括:设备的利用和综合效率低;设备故障频繁, 现场混乱无序;跑冒滴漏等情况不能根治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工作效率低;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理念等, 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生产的严重问题所在。
2 优化设备现场管理策略
就针对目前的化工企业设备现场问题而言, 可以看出, 设备现场管理优化是一个复杂条件下的多维求解问题。其管理优化的模式可以有多种, 但其中以下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 应实施闭环管理流程来落实制度执行与问题整改。
(2) 根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范围, 为了控制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人员行为及工作计划, 制定标准严谨的管理制度, 现场设备管理包括操作、点检、监测、检查、保养、维护技术标准与规程等主要内容。
(3) 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管理机制体系, 进行维护和生产协调体系, 确保生产效率的平稳推进, 合理开展各项设备维护工作内容, 与生产目标协调共进, 提高现场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
(4) 管理指标动态化, 开展工作和业绩考核项目。
就优化管理本身而言, 一些基本管理方法的采用, 对有序高效的开展各项生产工作非常重要。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有四种, 即5S活动、定置管理、目视管理和管理看板。但是, 其实现的前提必须是依附在另外几个重要的技术与管理基础之上:第一, 工艺需要优化设备配置支持。第二, 标准化体系角度, 需要规程的加强及标准体系建立为依托。第三、明确管理思想成就管理角度。第四, 工作质量机制控制, 左右工作管理角度。
(5) 优化现场设备配置。
良好的现场管理效果要以优化设备配置为基础。
近年以来, 化工企业装备水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随之增高, 主要矛盾成为企业设备优化配置方面的设备和装置的配套强度。因此, 如何增高效率, 提高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等综合指标成为焦点问题。
(6) 增强管理规程制度, 提高管理标准水平。
现场优化管理的重要实现方法之一就是将实施制度标准化。而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标准, 技术、工作、工时标准及消耗定额、统计等管理基础工作, 来达到管理标准化的要求, 是有序开展现场工作的重要保证。
(7) 确立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明确, 能够使企业长期发展的重点工作突显, 并帮助解决出现的难点问题;
才能使生产和管理要素条理清晰化, 更好实现发展目标;才能让现场工作和长久有效地管理, 更好地支持企业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8) 实行设备现场“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要对生产现场、仓库料场、办公现场等定置的全过程进行诊断设计、实施、调整消除, 使对其管理能够达到科学规范化及标准化。
(9) 建立和完善工作质量控制机制。
建立对A类设备、车间、分厂、生产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与管理体系, 以支持企业对设备资产进行绩效管理切。
(10) 现场管理可视化。
管理看板是实现管理可视化的一种最佳表现形式, 即对现场出现的问题状况等一目了然地体现, 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
(1) 管理看板:按照主管责任的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层看板、部门车间管理层看板、班组管理层看板三类。
(2) 设备状态看板:这是一项计算机技术, 将设备的运行、维护状况直接反映到各级设备管理与作业人员面前。
管理看板是优秀的现场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之一, 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简要手段。是有效直观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非常的手段。
(11) 多层次专责管理。
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职管理是一个可以综合各种管理管理方法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具有如下特点:职责明确, 重视现场, 考核定量, 管理闭环。这一管理体系可以结合“精益生产”、“点检定修”、“TPM”、“TQC”、“5S”、“无泄漏工厂”等管理思想, 形成突出企业管理要求和重点的现场管理体系。
(12) 做好生产民主工作。
现场管理需要领导重视与职工参与来实现。职工的参与性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亲职活动, 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生产先进个人员及班组进行相应奖励,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为其创造性发挥提供平台及空间, 加强对其进行现代管理技术的学习培训, 力求培养一支觉悟高、技术硬、纪律严的员工队伍, 搞好班组建设与民主管理。
3 结语
总之, 化工设备现场管理系统工程相对复杂, 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工艺与设备配置层面, 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层面;不仅涉及到设备技术管理, 而且涉及到设备工作管理;不仅与设备要素本身有关, 而且与生产、供应等其他要素有关。设备现场管理要以专业标准化、人本长效化为目标, 使现场管理由无序向有序管理转变, 实现突击性管理向常规化管理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用制度和机制来优化设备现场管理, 确保现场管理式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卜家繁.工业工程在优化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运营技术, 2003, 9 (3) :38~4 0.
[2]冯胜利, 牟英.积极探索设备现场质量监督的新途径[J].中国设备工程, 2006, 4:1 2~13.
[3]曾明星.目视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07, 9:14~16.
[4]李翠华, 刘伟丽.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5]董斌秀, 刘俊杰, 陈蕾.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01 (3) .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与优化
0 引言
工程管理的关键部分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和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也对工程质量的保障、经济成本的降低、建筑工期的缩短、市场竞争力的开拓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1 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1.1 对于工程的繁琐和复杂程度,企业对工程里的施工工程结构、施工工艺、原材料的需求和施工的工种,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工程的第一份战术报告就是接纳工程时的可行性报告。对环境气候和地质条件等情况进行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利用网络图表现出来。做到从大范围到小范围、由工程的面到点——使工程的施工进入可控制的范围以内。
1.2 工程要有合理的施工计划,对各项技术在施工工艺上的具体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施工工艺在新技术方面的要求,要力图做到最好。
1.3 施工现场是为建筑工程提供生产服务和地点建设的劳动场所。它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地和生产后方的辅助作业场所。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和协调,保证工期按照规定好的目标,进行高效优质、文明安全的生产。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筑企业应根据这方面的内容对企业进行管理。
1.4 在施工现场,企业的诸多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在现场贯彻和落实各项专业的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1.5 施工现场的管理,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如何做到高效、井然有序地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建筑目标任务的实现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管理施工现场就是管理生产。
1.6 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企业息息相关,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与此同时,它组成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市场竞争已经渐趋白热化,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企业就将获得更多的份额和更高的利润。
1.7 对现场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生产活动的全面布置,是以工程进度、施工质量的保障、对人力和机械的调整为前提和依据的。在深入细致地研究工程项目的时候,针对每一道工序可能出现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难题,结合现场实际,采取合理化的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其与建筑施工的方案相符合,从而使施工遵循一定的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工程进度。换句话来说,对施工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就是对企业的动态投入生产进行最优化组合;这对施工任务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获得生产效益的关键内容。随着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原材料的供应以及对机械投入生产的需求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均衡地配置施工现场的资源。应根据工程进度,对人力资源、原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相关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划;原材料的储容与实际的原材料的提供和使用情况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对附属机械进行布置,使其与主导机械相配合,从而完善现场施工;影响资源进场的因素包括自然天气情况和工程的实际进度,如何最优化地进行调整,做到人力、机械、原材料、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成为施工方要全面考虑的因素。
1.8 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在建筑产品投入中,现场施工的材料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因此用切实可行的办法管理好现场原材料,可以加速资金流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空间并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和完成施工进行清理这样的全过程中,对施工原材料进行管理,其管理的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程验收、存储与保管材料、领发原材料、对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回收。
根据工程消耗的材料状况、施工预算以及必要的工程施工的变更,供应原材料的计划也会发生改变。为保证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与实际需要相匹配,对于材料的具体数量和相关质量的验收就要严格把关。其依据就是:实际的材料需求、提供材料的依据和凭证、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规格。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工程验收的规定和计量检测为参照依据。对于验收入库的进场材料来说,堆放在现场的原材料应该做好防范火灾、防止材料变质和潮湿的相关方面的举措。另外,施工方应按照施工定额和使用原材料的计划对材料进行领取,如果超出范围额度,则应在相关的领料办理手续中说明。对于领取材料,相关单位应该对原材料进行保管和核算——据此判断施工工程中原材料使用是否合理;用料交底和工程交接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按照规定图进行堆放等等。
1.9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决定性对策及目标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应该落实的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把事故发生的几率“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或者减少安全事故。要想做到上述几点,企业应该自上而下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加强安全意识,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安全意识贯穿全过程的强化施工;同时协调好安全和企业生产效益的关系——也就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加强安全巡逻、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网络、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除此之外,外部检查也起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政策施工。其次,企业的管理和制度也是要检查的一个方面,只有安全管理到位、管理制度健全,才能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要检查对于隐患和事故的控制,对劳动环境中的不安全要素进行深入检查,对于工伤事故要以“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
2 关于优化的几点建议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份额,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现场管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质量好、成本低的建筑产品的投入,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实际竞争力的提高,标志着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正在走向成熟。只有内部抓现场、外部抓市场,用现场保障市场,我们对于施工现场的优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才会圆满完成。
下面就如何优化现场管理进行探讨:①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从而建设出令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精品建筑,完成各项生产任务;②组织生产的时候应遵循施工的客观规律,对各项目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采用新型的工艺和技术杜绝或减少施工的浪费现象——从而高效地完成各项目的生产;③对人力进行合理组织,实行班组和项目管理两手抓,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④对投标工作的模式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加强定额考核,降低能耗,防止物料支出过多地占用资金,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⑤建立健全技术工艺,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专业的管理,建立一个质量有保障、设备设施齐全、调度合理、财务安全一体化的专业管理模式,使现场作业的协调性提高,卓有成效地控制生产工作的投入和产出;⑥完善施工作业体系,实现标准化作业;⑦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规范人流和物流的运行秩序,并对信息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施工现场井然有序;⑧对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环境状况进行改善,整治施工现场,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a提高参与工程全员的综合素质,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优化组合。b基于工作岗位和工种的纷繁芜杂,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要由现场人员去实现,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施工现场全员自觉自愿地发挥现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与技术素质。c发挥项目经理及工程负责人的指挥职能:有责任地将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保障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班组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班组的活动范围和被管理对象都在现场,现场管理的实现就需要班组来实现。对于企业的现场管理来说,班组是管理的承担者,是现场管理的核心。d以经济技术的指标为切入点,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企业的生命是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严格现场管理的制度就显得很关键。否则,工程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经济效益降低。e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应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三个原则。按照上述经营管理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我们的优化目标就会实现。
3 结束语
总之,施工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施工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能促进安全生产,并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所需的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家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展望[J].科学时代,2013(6).
[2]黄舜.试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姜广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如何进行管理优化[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2(12):68-69.
OK印章管理制度 篇9
1.0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印章的统一管理,明确使用印章的责任和权限,规范印章的雕刻和使用流程。
2.0范围:
公司各种印章的雕刻和使用
3.0 权责:
3.1总经理(或授权人员)负责公司印章的统一保管及使用,负责印章使用的统计,如借用中出现有损公司的利益问题,有领用人签字的领用使用人负责,未登记领用人造成的问题由本人自行承担,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保管人也要做相应的惩处。
3.2各部门负责用印文件的审批
3.3各部门需持有效的签字单据方可到保管人处使用印章
4.0定义:
4.1“公司公章”是用作以公司名义发出的函件,证明,介绍信及有约束性的文件等。
4.2 “法人章”是指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印章
4.3 “财务章及发票专用章”是 财务部作帐时使用
4.4 “ASIA报关章及YOUNKER报关章”是专供进口报关使用;“企业代码章”及“报关单专用章”是专供出口报关使用
4.5 印章的雕刻:
申请各类印章,都必须填写“请购单”,交总经理签核后方可交管理部刻制
4.6 印章的保管:
所有的印章均由总经理制定保管人保管及使用
4.7印章的使用:
公司的印章需要使用时,应填写“印章使用申请表”,必须经单位主管审核,总经理批
准后方可用印,用印后该“用印申请表”作为用印凭据由印章保管人留存,定期整理后交管理部归档。原则上印章是不准外带的,确因工作需要将印章带出使用的,应事先填写“印章使用申请单”,说明事项,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携带使用,必须由至少两人共同携带。任何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本办法规定程序使用印章,未经本办法规定的程序,不得擅自使用,也不能在空白书面文件上加盖印章。
4.8印章的销毁:
印章有破损,字迹不清,公司名称变更等,更换后,有总经理将作废章进行销毁
5.0 参考文件:
《印章及物品明细表》
6.0 记录表单:
职务津贴管理规定OK 篇10
职务津贴实行办法
为完善薪酬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让员工发挥自身能力,严格控制管理成本,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宗旨
实行职务津贴旨在优化薪酬结构,对管理履职进行合理补贴,并有效控制公司的管理成本。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基层管理与中高层,高层在职管理员工。
三、职务津贴阐述
职务津贴的重要性,担任岗位职责是有责任义务的,严格要求各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要做对、做好、做细、起到一个领头的作用,管理的公平、公正、要有条有理,使生产效率提升,员工素质提高,包括因履行职务所在,适当给予相应补偿。
四、职务津贴标准
职务津贴的标准,主要是由公司厂长经过考虑所有岗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测评,依据职务、岗位职责、工作性质以及对外工作业务量的大小,提出拟定意见,报总经理审定。
执行标准为:
1、中管层(各主管、技术师傅、工程设计、):500元/月;
2、基层(各组长及品管组长、仓库组长、销售员、):300元/月;
3、普通管理人员(班长、仓管、品管、人事、文员、助理):200元/月。
五、职务津贴的管理
1、职务津贴以总分100分评估考核,职务绩效评估表,每月评估结果由厂长在月总会议公布;
2、当职务或岗位发生异动时,晋升或者降职,自职务或岗位变动次月起按新的标准执行;
3、当月缺勤7天以上的,扣除当月职务津贴30%;10天以上15天以下扣除当月职务津贴功50%,以此类推;(以22天计算)
4、停薪留职、待岗、请假一个月以上、停发职务津贴。
六、本办法由厂长代表公司制定并负责培训与解释。
浅谈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 篇11
以下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在施工单位内部实行项目部工程承包制。
1.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项目部要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建设参加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而如何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正是现在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項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部分奖金。
(2)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好项目部内各个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项目部内成员。
(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现在大部分单位采用的是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工程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顺利完工,建议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可以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钢材、木材、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2.2材料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现场应
(1)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3)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3.人力资源的管理
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急待解决施工现场民工管理问题,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工不服从调配、偷懒或窝工等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在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加快施工进度,应该做到:
(1)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算民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2)项目部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订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施工单位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项目部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民工费在事先拟订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项目部相关人员。
(3)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应该增加每天早晨由工长派工这个环节。早晨由工长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4.机械使用和管理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总成本的20%左右,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机械调配权归职能部门所有,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如果实行项目部工程承包制则要求:
(1)确定机械手的岗位职责,每天记录所内机械及外租机械使用情况。机械手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维修、保养机械,也应该确实的溶入到工地中,了解工程进度。
(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机械手可以在施工工序开始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承包机械种类、数量及台班数,待工序完成后如台班数节约则所节约的台班数按台班费兑现,将其中的10%奖励给机械手。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如果不同规格、型号机械的台班费既定,也可实行机械调配权归项目部所有,由项目部自行选择租赁所内机械或外租机械,如采用此种方式使得机械使用成本降低,则将所降低成本的50%奖励给项目部。
以上是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四个方面浅谈了一下施工单位如何实行施工现场成本管理。除此之外我还想提几个建议:
1)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浅谈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 篇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下, 为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有利的地位, 建筑企业必须响应时代的要求, 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灵魂, 然而现场施工管理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 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控制工程质量。笔者通过分析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途径。
1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1.1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
在项目工程中,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建筑企业应当以为业主提供优良的建筑为导向, 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促使各部门人员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有效控制施工现场,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1.2 现场施工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 应遵循经济效益原则。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产出。因此, 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 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能耗物耗。其次, 还应该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科学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主流。施工现场管理应当以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 在各项工作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方式和施工作业流程, 使施工现场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 还要遵循标准规范化原则。标准规范化的现场施工管理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的施工作业秩序, 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施工操作更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
2 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多种多样的施工工艺、品种复杂繁多的建筑材料以及各施工部门的人员。项目施工工程的复杂性导致建筑企业在现场施工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技术问题
在现场施工中, 由于受到建筑材料、施工环境、气候变化、施工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我们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技术准备, 并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够针对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然而在现实中, 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中, 这种多功能人才是极其匮乏的。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恶劣, 很多专业施工人才不愿意到施工前线工作。这些建筑企业只能提拔基层施工人员来作为班组施工负责人。这些人员不具备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 导致现场施工管理出现严重的技术问题。
2.2 建筑材料管理问题
建筑材料的品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 因此建筑材料的管理在项目工程管理施工中显得非常重要。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管理体系, 并没有对材料的供应、采购、存放、发放上作出严格的规定。这些管理漏洞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建筑材料以次充好、采购人员中饱私囊、存放不当导致材料受损等诸多问题。
2.3 人员管理问题
人是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有的项目工程全部都是通过人员来实现。因此, 现场施工管理中尤其需要加强人员管理。但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依然存在项目工程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的老毛病, 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时间观、质量观缺乏, 经常出现工期延误、施工质检不通过等通病。
2.4 工程进度、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施工前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来进行。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 如建筑材料的供应不及时, 各阶段施工出现质量问题返工等。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关联, 两者相互影响。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就会影响工程进度的进行, 而工程进度把控不好则会存在工程质量隐患。因此, 建筑企业应充分重视工程进度和质量问题。
2.5 施工安全问题
施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并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国家各部门和公众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安全问题确为重中之重。目前的施工管理中, 我国建筑企业内部依然存在施工管理人员忽视国家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违规操作, 这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甚至会导致企业灭亡。
3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径
3.1 建立技术人才管理体系
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建筑项目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工程, 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 建筑企业应当建立技术人才的管理体系, 从技术人才的招聘、培养、激励三方面着手。首先, 建筑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委托高校为企业提供特定专业技术人才;其次, 企业内部还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并组织人员学习, 确保企业的技术创新性;此外, 为了留住这些技术人才, 企业还应建立技术人员激励体系, 通过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发展平台。
3.2 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建筑材料也向多元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延伸。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条件存在很密切的关联。管理好建筑材料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这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 采购人员应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鉴定水平, 定期学习相关知识, 确保采购的建筑材料符合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同时, 建筑企业还应加强建筑材料的库房管理, 按照建筑材料的特质特性存放, 确保材料的质量。此外, 企业还应建立材料领用管理制度, 严格规定建筑材料定额, 避免材料浪费。
3.3 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和特点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必须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的方方面面, 包括人员、物料、设备以及生产安全等。这个组织体系应以项目经理为主导, 由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人员预先制定项目工程的目标并分解到各个施工阶段。在这个体系当中, 所有的分工必须明确, 责任落实到各个负责人, 由负责人督导各部按计划完成目标任务。此外, 还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及时检查监督工程施工状况。
3.4 控制工程进度、质量问题
工程进度应当尽量按照预先制定的施工计划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出现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出现, 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修改的, 应当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科学地进行施工进度调整。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因此,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 确保质量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施工阶段, 如出现不符合质量控制的现象, 则及时要求其整改并反馈至项目经理处。
3.5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既是国家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又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 因此, 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落实状况; (2) 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做好防范工作; (3) 做好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思想工作, 提高安全意识。
4 结语
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实现现场施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确保工程质量, 赢得企业信誉。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企业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以期能为建筑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企业,现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孟晓.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资讯, 2010, (3) .
[2]于雷祥.浅谈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信息, 2012, (5) .
谈电力施工现场管理 篇13
谈施工现场管理
加入WTO,中国市场更紧密地与国际接轨,市场更国际化与专业化,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建筑企业纷纷外抓市场,“抢滩圈地”壮大势力,企业内部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不仅看重经营,更是向管理要效益,逐渐倾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筑企业也不例
外。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企业产品的形成地,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施工现场因其重要性,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业内人士也对此达成共识。
一、施工现场管理是基础
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IS09000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的效益。可见,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却令人堪优。尽管建设部、省、市建委对施工现场要求文明施工多年,也略见成效,但施工现场管理松弛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伤亡、塌陷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阻碍了建筑建筑业的高效率发展。
二、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1、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它控制得好坏与否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见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尤为重要,需要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跟踪工程施工进展,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有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对工程关键路线,而且对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施工企业内部也应制定各种规划来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如建设银行通过投资的投放速度来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项目施工中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人所占的比例很重,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充分发挥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从建筑材料进人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眼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人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变接手续,是否按规定图堆料等进行监督。班组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3、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
施工现场施工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经常受到确定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威胁和伤害,并且认为操作随着自身事物或施工器械的运作故障,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材损失,将导致工期延误,达不到工期的预期效果,最终将损害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安全管理,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
意识的能动性是不可忽视的。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与效率、效益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企业应从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生产、专业等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不断升华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现场安全巡逻,建立安全监督网,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来保证安全生产。
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是同时起作用,外部检查起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首先是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认识和贯彻程度,再查管理和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到位情况,制度的健全程度,主要是其落实情况。同时要查隐患和事故处理,要深人到施工现场,检查劳动环境和条件中的不安全因素,检查对发生的工伤事故是否按照“三不放过”原则。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将施工安全管理各方面组织起来,形成互相协调、促进的整体,形成管理保证体系。这方面可以借鉴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它不仅设置了数位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各处、站指定了安全责任人,并且还指定一位副总监理工程师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好范文版权所有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后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低限度的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2)、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立人员;3)、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4)、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未能全部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当工程质量部分出现问题从而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工程质量检查一般采用现场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其依据为国家或部门办法的工程施工验收及验收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原料进场、各施工单位工序构配件的生产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都必须在现场项目施工中进行质量检验。好范文版权所有
近年来,现场质量管理受到了建筑行业内部的极高重视。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除了采取常规措施,还特别加强了下面三项质量控制措施,1)、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检查,包括对其质量检测机构的合同资质认证,对施工单位质量检测人员、施工质量检查员、主要技术工种作业人员等的岗前培训、技能考核、合同资质认证、挂牌上岗和每月考核评审制度;2)、联合巡检制度,每周定期由分管质量的总监组织各站质量负责人一起在施工现场巡视检查,检查后对所发现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分析其根源,还对施工中所发现的典型加以表扬、推广;3)、质量缺陷现场分析会,对在施工中所发现的质量缺陷,无论大小,均组织有关责任人员,施工单位质检员、施工员、带班工长及项目经理,监理处有关人员召开现场分析讨论会,以教育、警示作用,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谈优化企业现场管理ok】推荐阅读:
优化企业的现场管理06-22
优化企业管理06-01
优化企业成本管理06-13
企业员工的优化管理10-12
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10-13
优化企业会计管理分析11-07
优化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论文10-04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探讨10-13
现场施工优化管理论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