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4-10-04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共6篇)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1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述

(1)研究背景

2000年,孙校长上任贾得一中校长后,适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开始推行。面对“什么样的课堂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全体教师面临了一个困惑和难题。但是大势所驱,我们必须贯彻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于是在全校掀起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之风,课题组制定“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自主学习”两个主要课题,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基本功,打造具有贾得一中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组织听课,评课,讨论,交流,分析,思考。一边加强学习,努力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一边从教学实践中学习,总经。同时先后派专人前往临汾八中,西安新立中学,太原万柏林三中,灵石四中等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创设出“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

新课程理念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出发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而这一切如果只是在教师的布置下完成,变得意义不大,效果不明显,因些我们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导学,学生互学,然后完成自学检测课堂检测,从而完成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训练,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3)问题调研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对策和依据、通过实验研究形成的结论等。

从设立课题到今天,我们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教研的有效度。在远程教育界普及的今天,我们还加强了网络教研的力度,力求提高我们教师的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认真研究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发现这些先进的教学法模式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己喜欢的有效知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查资料,上实验课,开展教研活动,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听课评课更具针对性。每一次听课,我们同组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发言,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听完之后马上评课,并开诚不公地对作课的教师的课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同组的教师采用评课教师的意见加工改造,再上一次看效果。其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出现的问题不重视,理解不深刻,对同行提出的建议不同意,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到位,等等,我们都进行了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很好的解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学生成长的必要,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三学两测”有效教学模式。

三、基本特征及基本操作程序

(1)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特点与特征。

基本结构:教学流程:学案引领—主体参与—课堂检测—归纳升华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问题带路—组织交流—点拔归纳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互学—积极归纳。

基本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全员参与。

(2)学生自学,互学,老师导学三结合。

(3)以学讲稿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以检测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2)有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操作注意事项。

优势:

利用这种模式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

1、提高学生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3、两个检测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巩固率,提高了课堂效率。

3、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注意事项:

1、在应用模式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模式。然后在训练中让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模式;

2、在利用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学与互学的关系,倾听与交流的关系,探索与展示的关系;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的面。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4、要注意选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参与的热情。

5、学生评价的问题。

6、在学讲稿上下功夫,加强集体教研的力度,提升学讲稿的质量与有效性。

(3)实现的条件与适用的范围。

四、反思

反思:

1、每节课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来代替,2、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3、不要忽视这种教学中老师的作用。

4、不是每节课都适用学讲稿。要针对不同的课题具体来认真研究学讲稿。

5、代数方面,或者几何方面学的较多时,适于用学讲稿。

6、开始预习回答最基础的定义,最基础的原理,题目不要过大,也要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检测预习效果时,要引导,要标准化,基础检测要求全部学生完成,拓展训练。淡化概念,只要会判断,要学会降低难度,不要把知识刻意地深化。

五、案例

菱形的性质学讲稿

一、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和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运算;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二、学习重点: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活动探究:

1、观察宽度相同的纸条重叠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么?是矩形么?它有什么特殊之处?量量它的一组邻边你有什么发现?

2、四人小组合作,用我们探究矩形性质的方法来探究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把你探索到的性质写在下面,看哪个组探究到的性质多。

(1)边

(2)角

(3)对角线

(4)对称性

(二)基础知识自测:

1、菱形的一边长是5厘米,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

2菱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__

3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较长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AC=8,BD=6,你能不能算出AB的长

你能不能算出菱形ABCD的面积?

你发现菱形的面积与它的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菱形的定义,性质你掌握了没有?

(五)拓展延伸:

例 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2∠B,试求出∠B的度数,并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2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育思想,目的也是立足“以生为本”,突出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善导”,实现学生“会学”;着眼训练过程, 提升学生素养。

据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一导三学”的教学范式,即在教学活动的全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独学”“互学”“研学”的学习活动方式。

一、引导学生个体“独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一般放在上课之初(或课前)进行。

阅读教学的文本(教材)是确定的,是教科书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和教师、 教科书编者、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教师必须予以引领。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历本色裸读、学科悟读、 教学导读三重境界,以对学生独学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引导。本色裸读即教师不借助任何材料对要教学的文本进行阅读,获取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形成教师个人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学科悟读即教师借助语文学科的知识背景及与文本相关的材料,再次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导读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个性差异和文本内容等制订阅读教学的目标,确立文本阅读的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根据自己的“三重”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在上课之初(或课前),将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编制成导学案(或从教材上筛选的“探究·练习”),以问题、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独立阅读,初步理解文本,使个体独学学有任务、学有方向、学有目的。这些问题与练习可以是识记类的,也可以是理解类的、应用类的。

识记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重点而又常用的生字词、文体知识、文化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知识、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及名句等,如小说的基本要素,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作品,沈从文的《端午日》、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鲁迅的《社戏》 等作品中所描绘的民俗文化,《论语》《左传》《战国策》《史记》《西游记》《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中的文学常识,这些都是语文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文化文学素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为学生独学提供引导。

理解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构层次、行文手法、词句运用、情感思想等,如朱自清的《春》所勾画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春早五幅图景;布丰的《松鼠》总分的结构层次;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环境的渲染;鲁迅《孔乙己》一文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等句中,“排”“摸”词语的选用;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等蕴含的深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高远志趣和旷达胸襟;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的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及作者的同情等,这些都是需要在老师引领下,让学生明确独立阅读时要理解的重点内容。

应用类的问题与练习包括阅读方法的使用、 文本阅读的切入、审美情趣的体验、表达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如阅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学生采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圈点出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句子、介绍苏州园林共同特点的句子,用批注评点法记录自己阅读文本时的点滴感悟。在阅读小说时,从人物、结构、情景、细节等方面切入,如阅读川端康成《父母的心》,感受淡淡的哀怨中透溢着浓浓的爱心,体验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之美;又如阅读沈从文《端午日》,让同学们学习文中“捉鸭子”的场面描写方法,描写学校举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再如阅读蒲松龄的《狼》,让学生阅读了文本、理解了文意、 明白了故事的寓意后,以“老狼”的身份编写一个故事,向自己的晚辈们介绍自己当年的事情。通过这些阅读引导,学生的独学将更有效。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程序,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设计内容要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彰显个体独学的层次。精选题目,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题目数量要适当,防止“习题化”倾向。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在独学时先解决识记类的问题与练习,理解类的学习任务尽量完成,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应用类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学生合作“互学”

即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一般为6~8人) 内结对互学、组内互学、组间互学。合作互学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

组内的结对互学是合作互学的初级阶段, 要解决对子(小组内2人组成)能力范围内的问题,主要学习形式是相互检查、背诵、默写识记类的内容,如生字词及其在文中的含义,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欧阳修、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高尔基、莎士比亚、莫泊桑、契诃夫等作家作品信息,新闻的结构及特点等文体常识,等等。已经解决的问题与练习可以相互交流评判;没有解决的问题可相互启发研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准备在组内或组间解决。

组内互学是合作互学的中级阶段。由组员或对子将学习成果在组内汇报,目的一是让全组同学分享个人学习成果,二是向本组其他组员寻求个人困惑或对子互学没能解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完成理解类的学习内容。如在学习当代作家黄传会的《三个太阳》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有效阅读这篇通讯,教师设计了“一位的女画家”“一个的南极世界”“一群的南极人”“一幅的壁画”的阅读提纲,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了解人物形象,品赏南极风光,感受南极精神,引发无尽的遐想。又如学习 《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分皇帝、大臣、 骗子、小孩、百姓等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及性格心理的揣摩……对子互学、组内互学时,教师要通过广泛巡视,深入到学生中间, 汇集各组互学过程中呈现的成果和问题,以把握学情,为确定组间互学时展示的内容、时间、形式等做好准备。

组间互学是合作互学的高级阶段,由每个小组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汇报,朗读类的内容也可以全组集体展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全班同学分享小组学习成果,二是向其他组寻求本组共同困惑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三是通过班级展示提炼和生成新的成果。本阶段要解决应用类的问题。教师在小组展示过程中要准确把控小组展示的走向及节点,适时点拨,要明确完成展示的时间,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正和补充,便于师生进行对比与矫正。组间互学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展示汇报的内容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交融。学生不能照本宣科,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地呈现对问题的理解,不仅要说出“是什么”,更要说出“为什么”“怎么样”,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教师引领学生明确节奏为什么要这样划分,重音为什么是这几个词语,学生展示朗读时感情就自然深刻了。阅读鲁迅的《故乡》时,引领学生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发生的变化,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学生就容易理解文中“多子,饥荒, 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深刻内涵与作用了。

汇报展示的形式也要不断优化,减少形式主义。学习环节由学生主动完成,教师的指导性、组织性语言要精要。无论哪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策略以及课堂引导的艺术。教师对展示情况要及时总结、归纳、补充、质疑、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交流、自由争论等学习形式,让各种思维展示、释放、碰撞、吸纳、融合。尽力将课堂的一切因素都变成教育的资源,形成各种资源互补,求同存异,让各具差异的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生成或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三、“主导”学生集体“研学”

即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研讨互学阶段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及学生在独学、互学阶段生成的新的问题,或者是对文本内容理解存在的困惑、盲区。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

教科书上的文本绝大多数是成人或前人的作品,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性格习惯等因素,难免对文本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如何有效形成阅读共同体,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点拨。否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教师发现学生合作互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疑惑,也需要进行引领点拨,对学习难点要辅导精讲,对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要指导修正。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合作互学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惑会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有价值、有共同性、学科特征明显的问题,带领学生共同研讨,以期教学相长。

如阅读《孔乙己》一文,文章结尾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 学生对此存在疑惑。教师可以发问:“文中没有交待孔乙己的死,那么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再进行启发:“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学生便可认识到根源在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及社会的世态炎凉。指导学生阅读 《范进中举》一文,教师可提出问题:“胡屠户对范进由‘倨傲’到‘敬畏恭维’,除了范进中举后地位变了,还说明了什么?”以此启迪学生明白: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完全是被功名利禄所扭曲。科举制度扭曲的不仅是读书人,还有那些“邻居”及市侩。创设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所起到的讽刺效果,思维更深入一步,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一个思辨的空间。又如,阅读 《国宝———大熊猫》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大熊猫为什么又叫“猫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了解“熊猫”这一名称的由来,明确大熊猫本属于食肉目,由于环境的变化,养成了食竹的习惯,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国宝———大熊猫。 研学内容还可以是学生在独学与互学时存在的盲区,即学生没有意识到、没能生成疑惑,而对于合理有效阅读文本、激活学生思维有着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从我的父母盼于勒归来写起,而不从于勒怎么不争气,怎么败坏家产写起?”这样就把文章中人性的缺失、亲情的冷漠、关爱的缺少这一主题突出得更加明显。又如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丰收了,旧毡帽朋友却愤懑不平?”以此促使学生深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互助学;指导学;当堂练

现阶段中考总复习,我们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即第一轮复习教材,第二轮专项训练,第三轮综合训练。我们复习时历时最长的是第一轮复习,即教材知识梳理阶段,我们要对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归纳,查缺补漏,扫清障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但是复习时,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教师讲得精神振奋,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所以在复习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复习课的一个难题。我尝试使用了我校开展的“三学一练”教学模式。“三学一练”即“自主学—互助学—指导学—当堂练”,这四步在教学中交替进行,层层推进,教学形式体现在“三学”上,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体现在“一练”上,而教师的“导”贯穿于教学始终,体现了主导地位和作用。

一、课前自主学习——复习任务的布置

复习课,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必不可少。怎样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有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布置一定的自学任务,我一般课前布置以下几个任务:(1)找到生词所在课文中的位置,并画下生词;(2)背单词;(3)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组;(4)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5)复习本单元语法。这样学生有了自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学任务,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同时感受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课上互助学、指导学、当堂练

(一)中考指导1分钟

每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指出本单元中考出题导向,例如,八年级下7单元语言目标是委婉提出请求和表示歉意,所以本单元中考考查的重点是对话,那么就提醒学生要注意句型、句式的构成,和对话上下语句的搭配习惯。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能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二)词语板块15分钟

词语包括词汇和短语,它们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曾经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可见词语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而教师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让学生过好词语关。所以我采用的是个别呈现—集体纠错—教师指导—当堂操练这一模式来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1.个别呈现,词汇——通过听写,对学生课前复习单词的检查。(1)听写昨天复习单元的词汇,在听写本上完成。(2)听写今天要复习单元的词汇,每天轮流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短语—找3个学生分别负责section A、section B、reading在黑板上呈现他们课前自己总结的词组。

2.互助学——集体纠错,找学生用红色粉笔批改黑板学生单词拼写的错误和搭配错误的词组。

3.指导学——教师用黄色粉笔圈出重点词汇,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解所圈词汇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学生记笔记。

4.当堂练——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的词汇部分。

在此学生通过互相纠错弥补了自主学习的不足,通过教师的指导构建了知识结构,最后通过练习进行了巩固。

(三)语句板块15分钟

一轮复习,教师着重教材的整合。

通过重复归纳,或让学生翻译句子、接对话、改病句来检查学生课前复习的情况,然后进行当堂练。

(四)整理笔记5分钟

笔记是永恒的备忘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好习惯,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复习课,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他们梳理知识的过程,可以使他们自己形成知识体系。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可以自己去设计知识板块和构造,能够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也是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特点。

通过使用“三学一练”教学模式,本节课打破了原有复习课的死板,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了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不但牢固地掌握了语言知识,同时通过自学、互助、指导、操练,提高了复习效率,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4

一、亮标导学

亮标导学,主要是在指导预习为主的自主学习中,在预习的基础上,导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What to learn and what to do. 亮标导学的主要方式有三个:通过完成预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复习导入而亮出学习目标;预习作业后,理解学习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以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 Read- ing为例,谈谈亮标的主要方式,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高效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1. 预习设计,体现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分课时设计预习练习题,学生自学预习内容, 完成预习任务后知道学习目标。如reading的第一课时的预习任务设计,一般是课文感知、克服单词障碍。因此,预习任务可以设计为:(1) 单词过关。单词预习的方式一般是教师给出汉语, 让学生写出新单词;也可以是把新课中出现的新单词罗列出来, 让学生翻译成汉语,如situation( )、waste( )、impossible( ), 还可以以完成句子的形式而给出,如根据所给单词,用其适当形式完成句子,使学生灵活运用。总之,不论以什么形式设计预习练习,通过做这些练习,要让学生明确新课的学习中将会学到哪些新词。(2)短语过关。对于reading中将会出现的要掌握的短语,通过预习设计体现出来,让学生清楚哪些短语是即将要学习的,如get/be married、in the northern part of…/since then、turn…in- to…/over the years等等。同样,短语方面的预习设计也可以多样化,如汉译英、英译汉、选择短语完成句子等。(3)课文过关。 Reading预习,一般以读懂为目的,明确课文说的什么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教师设计导读性质的问题,即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Who did Millie interview、When did Mr Chen get married、 Was pollution a problem in the past等。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把握课文概要。

2. 复习导入,亮出学习目标

复习导入时,顺势向学生亮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本节课可以通过前一课时的交通工具的名称而提出学习目标。复习的方式可以是游戏法,猜测交通工具名称,或者汇报课前了解到的家长上学时常用的交通工具名称,由交通工具的变化过渡到新课。用两张画面,一张是过去的、一张是现在的老北京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Reading是关于北京的前后发展变化的阅读文章, 从而让学生把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阳光镇的变化”。

3. 预习检查,理解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题后,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开始新授。比如,对本节课的相关预习任务进行检查之后,明确指出: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Millie采访陈先生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了解阳光镇的前后变化。文章用今昔对比的方法,指出阳光镇的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之处,用所学的词汇描述阳光镇的变化。

二、解疑助学

解疑助学环节重在解“疑”,关键词是“解”,解疑的目的是 “助学”。(1)疑从何来。问题的提出一般是教师给出,如快速阅读,回答问题、仔细阅读,找到答案等。但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问题最好是针对学生在预习、阅读中遇到的难点与易混点而提出,如marry的相关短语、be married和get married的区别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2)如何释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感到困难,于是教师自问自答,代替学生思考。这种释疑的方法,没走出教师的一言堂的误区。因此,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体验、实践、 观摩、交流、实验等方式来积极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做解决问题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适时点拨、归纳提升。

三、精练促学

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练”,突出一个“精”。在注重高效课堂的英语教学中,当堂训练、周周清等,成为巩固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在“练”时,练习的设计存在着“拿来主义”,如从网上下载、不加任何取舍,导致“练”得烂、“练”得泛,毫无针对性。并且在“练”的过程中,以及评价的过程中,集中于优生、较多关注优生,导致“练”得低效。因此,当堂训练和课后练习应精心设计, 尽心选择,注重典型性和多样性,注重层次性,杜绝“一刀切”。 在练习时教师还应注重合作学习、多元评价,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发展观。

四、结束语

总之,“三学”模式有坚实的理论为依据,三个环节易于实施,且为一线教师指明了实施的方法。它更方便教师们快速领会“三学”模式的精神,把握其实质,并有效推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为目标、以会学为宗旨的互动教学模式,“三学”定会彰显魅力,精彩无穷。

摘要:文章重点以“三学”课堂教学模式——“亮标导学→解疑助学→精练促学”为依据,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准绳,探讨“三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述“三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亮标导学,解疑助学,精练促学

参考文献

[1]袁昌寰.中学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5

一、学校的发展概况

衢州市柯城区巨化中学是一所既有深厚历史积淀同时又很年轻的学校。学校成立于2006年,由原巨化集团公司职工子女总校下辖的巨化二中、巨化中学初中部以及原衢州市柯城区花园乡初中三校合并而成。这三所学校既有厂矿企业子弟学校,也有地方农村学校,教师组成及生源构成极为复杂。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原巨化集团公司职工子女总校下辖的学校,中考成绩极为优异,曾创下连夺衢州市中考前十名中七个席位的辉煌成绩。学校合并伊始,巨化公司职工子女的家长对学校极不信任,导致学校流失了大量优质生源。为稳定生源,几年来,学校在班级模式设置上应时而变,在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升学率稳中渐升等方面做足文章,目前学校中考升学率稳居衢州市柯城区前列,赢得了巨化片区家长的高度信任,办学已走向良性发展。

二、学校的教改历程

学校自组建以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没有停止教改的步伐。

(一)建立和完善目标学生管理机制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对众多学生的跟踪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中处于劣势或在中考中失利,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偏科。据此,学校在初三年级学生中试行了目标学生管理制度。

具体做法:各班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确定每科若干偏科学生,建立目标学生档案,记录其每次考试的成绩变化,分析其成绩落后的原因;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些偏科学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这些学生“开小灶”,逐步提高该科成绩。有的班级还形成了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四方合力,共同治理偏科现象。

学校在2010届学生中推行了这一制度,一年的实践特别是中考的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这一制度的切实可行。之后,学校继续完善初三目标学生管理机制,并尝试从初二年级即着手此项工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二)建立学校领导年级联系制度及班级联系制度

学校要求在初一、初二年级任课的中层以上领导与所在年级建立年级联系制度,在初三任课的中层以上领导与所在班级建立班级联系制度。学校要求中层以上领导深入教室、教师办公室,深入学生,了解师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工作,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倾听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教育,督促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时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特别是检查年级中目标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联系制度建立以来,学校中层领导在分管工作之余,经常深入年级、班级、学生,每周至少听取联系班级(年级)2门课以上,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会,每月至少同该班任课教师、学生谈话交流一次;班主任、年级组长也经常向联系本班或本年级的领导汇报工作,双方及时发现问题,提升学校教育管理质量。

(三)开设选修课使课堂教学多元化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增大课程选择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尝试开设了选修课。在广泛征取学生、家长和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学校集思广益,从选修课内容、选修课开设的时间和对象、教师开课条件、学生选课方法等方面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开设以下两类选修课:一类是提高拓宽型选修课,如创新作文训练、新时期美文阅读、原味英语等;另一类是兴趣特长型选修课,如声乐、书法、嗒嗒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等。

在选修课的课堂里,学生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既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又展示了才艺、活跃了身心。目前,学校选修课的开设已常规化、多元化,并且卓有成效,如合唱队在区、市比赛中获奖,篮球队代表柯城区参加市级比赛,跆拳道多人次获省级奖项。

三、“三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改让学校及教师体会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也为学校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又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的“三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考察、论证,学校从2012年秋季开始进行“三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2012年10月,校长王学兴、书记包国生分别开设科学、数学公开课,拉开了全校实施“三学”教学模式的序幕。

所谓“三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由“自学”“互学”“导学”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详见本专题中《初中课堂“三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一文,编者注)。教师将课堂教学从“讲授式”转向“指导式”,由“教材中心”转向“学生中心”,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全面推进“学习小组”的组建。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也由“严谨”向“松散”转变。这个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教师以一种顾问或辅导员的身份不露痕迹地介入教学过程。

在实践中,我们的改革思路也渐趋成熟,那就是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实行“学习与生活”捆绑式的管理机制。我们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并通过学习小组建设进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再以班级文化为窗口展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此立体有效地推进“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经过一年的实践,实施“三学”教学模式的成效日渐显现:在开展“三学”教学模式的班级里,班风、学风焕然一新,学习小组积极向上,学习成绩喜人;教师的教研氛围也逐渐浓厚,集体备课能力得到加强,教研成绩进步喜人,并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如林永清老师获得衢州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代表衢州市参加了浙江省的比赛,程阳清、陈志萍、汪雪芳等老师的课题论文在市、区两级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三学两做,让自学导航更有效 篇6

关键词:自学导航;数学;初学;细学;质量

一、初学

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想要学好一个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学习目标。知道了学习目标,主要途径是“用好书”。课本是自学的依据,书上的内容,尤其是例题,不能走马观花,要注重理解,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可以边读边做记号,画出重点和难点。遇到概念性的数学知识,比如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可以把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用“ ”画下来。遇到解决问题类的知识,比如“找规律”这一课,把平移的方法,重点用“0”圈起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打上“?”,留待解决。

二、细学

在对学习内容有了粗略了解之后,要消化这些知识。把书上的内容逐字逐句理解,尤其是公式、概念性的知识,学通透,再把书上的例题填写完整,并完成相应的书上的练习题。

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学导航的“我已知道”和“我会探索”部分。“我已知道”部分是对旧知的梳理,学生能很轻松地完成。“我会探索”部分,把新课问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同时也对自学导航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把例2及探索部分设置为这样几个问题:

(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涂色表示它的■。

(2)继续对折,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是___________。

(3)我还能找出与■相等的分数,分别是____________。猜猜看与■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____________。

(4)它们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我发现了__________。

(6)根据“我的发现”,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7)我能用以前的知识解释“我的发现”!

“细学”直接关系到“自学导航”的完成质量,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个规范的过程,这里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把学习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问题中,使问题能切中新知的要害,再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导航”的用法指导,90%的学生能有效完成,不是难事!

三、再学

如何能把新知更好地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在经过“细学”之后,还需要经历“再学”,查漏补缺,拓展提高。

书上打“?”的地方,可以再通过看书,仔细思考,联系“自学导航”中的小问题,尝试解决。完成自学导航“我会练习“部分,练习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更有难度的练习题,体验学习的挑战性,这部分要求教师设置的练习有坡度、有适当难度,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结合掌握的知识,完成“思维导图”,可以是初步框架,也可以有适度的新知内容,使得学习内容完美呈现。

“自学导航”的完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对学生“三学”的有效方法指导,使得学生完成的质量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仍需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了解完成质量

教师的友善评价是学生进步的源泉,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进步。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用心才能达成。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可以在课前,教师就收齐批阅,但这不是单纯地打对错,而是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给学生的自学加★,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自信,最多五颗星。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存在,并对这个错误做到心中有数,在课上交流时,才不至于慌了手脚。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友善评价中不断调整,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以期达到更好的发展。

2.完善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不仅仅表现在教师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在自学导航上体现,让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小组自学导航完成得好的小组,在小组评价中及时加分,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几种形式交叉进行,学生的情感需要达到共鸣,知识形成水到渠成,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发展,真正做到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三学”为主料,辅以两项作料,何愁“自学导航”完成质量得不到提高。“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让学生的自学成为一种习惯,相伴终生!有自学导航存在的课堂,学生更为自信。自学导航的高效参与,使学生的学习更是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Ward.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05.

[2]Laura Erlauer.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

[3]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9.

上一篇:读昆虫记的读书笔记下一篇:关于比赛的优秀作文:顶橙子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