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机管理探析

2024-09-27

高校危机管理探析(精选8篇)

高校危机管理探析 篇1

摘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在危机管理上要树立责任承担和信息公开的理念,构建应急“微”机制,采取新的处理方法,实施新的管理策略,加强师生相关法制、法规教育,以保持校园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危机管理;策略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并导向事件态势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为此,探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事件的主要特点

1.发生源头广泛

高校微时代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是自媒体,都可以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等限制注册微信、微博等账号。每个学生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意发布、转发和评论各类信息,各类信息在没有把关的情况下传播,更容易刺激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

2.传播便捷、速度快

在纸媒时代,危机事件传播一般要受撰写、编辑、审核稿件,截稿期限等条件限制,一般至少需要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然而,在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不受纸媒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账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也可以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来分享他人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微博互粉,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大量粉丝,[1]从而使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的便捷和迅速。

3.容易恶化、升级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传播危机事件的主体主要是隐藏真实身份的学生,由于各自的素质、兴趣、爱好、立场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由于受到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危机事件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思考,往往表现出情绪化和感性化,有的学生甚至把这个网络平台作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同时,这个新媒体交流平台又缺乏监管机制和道德约束,极易为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提供传播的机会。甚至会出现一味谩骂、恶意攻击等偏激、粗俗的倾向,最终导致危机事件进一步恶化升级。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难度大

当高校危机事件突发后,每个账号用户会根据各自的不同爱好,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把事件内容上传至微信、微博上。由于这些用户注册时基本上是匿名的,他们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情感和发泄个人情绪,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加上高校管理者本身危机意识淡薄,对这个思想舆情阵地也没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也使得高校在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获取准确信息并掌握公众的立场和态度的难度增大。

2.隐藏真实信息

部分高校在面对危机事件管理时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一旦高校发生危机事件,一些管理者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甚至会为之丢掉仕途,他们不愿承担事故责任和公开信息,或者信息公开滞后、片面。他们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来处理危机事件,常常采取“内紧外松”的原则,有意隐藏、封锁信息,延误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时机。致使公众的知情权被人为所屏蔽,在他们不知危机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更加容易产生恐慌心理,进而对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直接导致信息传播失控,造成危机事件升级、加剧。[2]

3.缺乏配套机制

多数高校没有根据微时代危机事件发展的新特点对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进行更新。原有的危机事件机制在危机预防、应对等方面本身是滞后的,它一般都是解决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问题,并没有包括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后的学习、总结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它缺乏专门的机构、组织、团队或较专业管理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控,不能第一时间预测、发现危机事件的苗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预防和紧急快速的回应和处理,因而不能适应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处理需求。

4.沟通渠道不顺畅

高校的危机事件通常是因琐事引起。众多高校通过校长意见箱、领导接待日、举报箱等形式来搜集学生反映的问题,但是反映的问题又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解决。因而就会有学生转向微信、微博平台上发帖吐槽、宣泄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得到众人附和,就会形成负面的能量进行传播,进而对高校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5.处理能力和水平欠缺

微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对危机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欠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反馈慢。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能对其给予及时回复和处理;第二,态度、立场不明确。对所发生危机事件不给予积极正面回应;第三,处理方式不恰当。对危机事件处理缺乏沟通技巧和媒体公关能力,一贯采取回避、删帖、打压等消极形式来应付,没有运用科学手段来控制危机事态纵深发展,有效化解矛盾;第四,研判水平缺乏。在面对新媒体上发生危机事件时,高校缺乏对事件性质的准确研判,不能找到科学的处理方法,致使危机事件向负面升级。

三、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策略

1.更新观念

高校必须根据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特点,更新对危机事件管理的观念。树立责任担当理念和信息公开理念,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条件。[3]责任担当理念是指高校、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要敢于承担责任。当危机事件牵涉到高校时,无论高校是否有责任,都应该主动表明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不应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对学校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自揭其短,从而赢得公众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4]信息公开理念是指高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应该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持续地公开事件相关真实信息,掌握舆情导向主动权。2010年3月,我国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该法对高校的信息公开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各高校应把信息公开成为日常工作常态并落到实处,对各类危机事件要按要求进行实时适地公开、公示,而不应该对其采取封锁、隐瞒。危机信息发布时要遵循“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三项基本原则,对于较复杂的危机事件,不要等到彻底处理完后再给予终版公布,要根据事件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分阶段进行公布,避免因公众各种质疑、猜测而导致恶意传播各类负面信息。[5]

2.建立微信、微博舆情管理新机制

微时代背景下,危机舆情管理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有高校都应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专项工作新机制。第一,预防机制。高校危机事件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往往在其爆发前都需要一个酝酿、加工的过程,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因此建立危机舆情监控、预防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微机制,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和建立自媒体平台,如官方微信、微博等;用微时代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占领这个危机网络舆情阵地,拥有控制危机事件舆情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二,应急机制。当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时,高校应做出快速反应,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及时、准确研判危机事件事态性质,迅速做出决策,控制事态的发展,遏制问题的滋长。高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学生群体的呼声,调动校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和资源,建立官方唯一的信息发布网络渠道,统一内外思想和口径,与各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方合力来化解舆情危机。第三,善后管理机制。高校危机管理相关部门以及责任人要及时对处理过的危机舆情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修订规章制度,优化人员组织结构,规范处理程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或升级。

3.加强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能否建立一支微时代的危机管理高素质队伍,是能否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的关键。对高校来说,首先,这支队伍的结构覆盖面应该是广泛的,既要有学校领导、社会知名专家、教授,又要有教师和学生骨干;既要有各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负责人、工作人员,又要有学生代表。其次,这支队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素养,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即对新媒体反映的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最后,这支队伍还要具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有信息发布代言人、评论人、监管人。对于一些发布不良信息的用户,通过跟帖留言或微信等形式主动约其私聊沟通,掌握其思想异常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态度,主动删除负面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4.全面普及新媒体素养教育

新媒体素养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网络社交发展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新技术和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新媒体课程、举办相关讲座、专题教育等形式来提高师生的新媒体素养,让全校师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掌握和使用新媒体,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不断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危机管理导向能力、信息的搜集和研判能力,使师生持有对危机信息的怀疑精神以及道德底线,理性传播与学校相关的危机事件信息,尽可能地杜绝危机事件舆情从内部源头发生。高校还可以主动设置危机相关议题,邀请知名权威机构或专家参与探讨、解读等,通过他们的声音来平息质疑、维护形象。

5.加强危机舆情管理法制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高校在危机管理事件过程中,应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完善、明确校园危机事件舆情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使全校上上下下都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在网上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力量积极带动并推进危机舆情的法制化建设,真正把“微”平台建设成为高校师生共建、共享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高校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奇艳.微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探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1-144.

[2]赵芸,张永亮.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动态管理[J].安顺学院学报,2013,(2):106-108.

[3]彭焕英.“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4]李立新.网络时代的高校危机管理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5-47.

[5]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4:33-38.

高校危机管理探析 篇2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人们对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重视程度的也在不断提升。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负面新闻爆发的曝光率也迅速提高[1]。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清华大学 “朱令案”、广西民族大学的 “自习室改建超市事件”……都成为了媒体与公众追逐的重点,给高校长期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2]。显然,高校除了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预案,及时发布新闻告知公众外,还应做好多方面危机公关的处理工作,降低负面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1 高校危机事件的界定

危机是由某种主客观因素引起的,可能对组织利益、组织形象及组织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对组织产生威胁的突发性事件[3]。

高校危机是指在事发突然情况下,与高校成员有关或发生在高校园内,可能对高校师生安全、日常工作及校园运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紧急事件。毫无疑问,此类事件的发生,对校园正常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秩序、师生生活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巨大影响[4]。

高校负面新闻向来都是媒体最为关注的新闻素材之一,由负面新闻为主导的高校危机事件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负面新闻的紧急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又使高校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决策者应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出有效的策略来妥善处理危机事件,以减少此类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威胁[5]。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再仅仅是负面新闻的被动接收者,同时也可能是负面新闻的主动传播者。公众的广泛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负面新闻的规模,减少了高校对负面新闻的反应时间,相关信息在短时间内被大众反复传递甚至引发负面舆论,使高校处理危机事件更加棘手。

2 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的特征分析

高校区别于其他组织,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让危机事件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负面新闻危机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则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如果掩盖事实真相,则可能进一步助长危机扩大影响校园工作的政策运转,甚至会对高校的社会公信力与社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到校园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开展高校危机公关工作,即提出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的危机公关策略之前,首先要理清高校负面新闻危机公关的构成要素及各自的特点。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负面新闻的产生主体是高校,受众主体是公众,传播的负面新闻的内容,因此下文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2. 1 高校负面新闻危机公关的主体———高校

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强调日常教学与科研,极少涉及危机公关的问题,对高校危机公关意识不强,甚至认为只有政府和企业才需要危机公关处理,因此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时,往往秉承 “报喜不报忧” 的原则,或者闭口不谈,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高校缺乏危机处理的专属机构与人员,只是在危机事件出现后,由宣传部、学工处及保卫处等职能部门人员利用零散的经验来应对危机,把重点放在事后补救上,缺乏解决不同危机的应变能力和应急对策,更无法对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预控。最后,高校虽然对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影响的严重性有一定认识,但往往局限于被动地接收信息,甚至等待政府指令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通知。总之,高校虽然运用了一些危机公关的处理手段,但是仍未把危机公关系统化、制度化,没有认识到危机公关对于解决高校危机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2 高校负面新闻危机公关的客体———公众

首先,高校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在处理负面新闻危机事件时采取与其他社会组织不一样的方式。高校在负面新闻危机事件发生后,可能要面对学生、家长、媒体及其他公众,要解决危机事件,就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不同公众之间的关系。如果负面新闻针对的是学生,要根据事件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敏感,敢作敢为,但心智尚未成熟,人生阅历比较欠缺,缺乏客观的分析辨别能力,同时处理好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其次,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高校危机事件的相关报道,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公众对危机事件的态度。而媒体种类过多及高校危机事件本身复杂性的特点,很可能使媒体的报道出现偏差,导致信息在短时间内广泛散播后,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因此,媒体公关是高校危机事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环节,也是公关成功的关键。

2. 3 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内容的碎片化传播

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度与危机事件相关信息的传播速度呈正相关的关系。而高校又是一个由大量内部公众组成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为危机事件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此外,内部公众通过BBS论坛、社交网站、微博及微信等平台,将危机事件以文字或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但是由于公众是选择性的传播部分内容,无法全面还原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大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客观判断。同时,受众群体极易忽视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特定条件,而根据局部信息作出错误解读,进一步扩大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

3 网络环境下高校负面新闻危机公关策略

针对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高校危机公关策略势在必行,以实现高校健康、长远发展。

3. 1 加强高校领导者的负面新闻危机公关意识,建立有效的危机预防体系

高校领导作为整个学校行政工作的核心指导,应该具备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由于负面新闻发生的不确定性等特点,高校应建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和危机预防体系,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应对危机事件的常规处理; 随时对BBS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平台进行监测,警惕潜在的危机,一旦发现了负面新闻,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机制,预防负面信息的蔓延。高校可以通过在BBS论坛等与师生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答复师生的诉求; 利用这些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引导等预防高校危机的产生,从源头上遏制学校负面新闻的产生。

3. 2 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发布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可控

①要尽快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梳理,积极主动向社会公众与相关媒体提供准确的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方向。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传统媒体的方式与公众交流,回答公众的质疑,对于未能及时或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事实真相的事件,同样及时公布事件的基本情况并阐述进展情况,有效引导舆论走向,抵制谣言传播,使事件朝着较为合理的方向发展。③高校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即时发布危机处理信息,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如BBS在线交流等,获取校内外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馈信息。

3. 3 建立顺畅的校内沟通机制,高效处理危机事件

高校在负面新闻发生时,应保证内部沟通机制的畅通无阻,将所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及时传递给校园师生,对部分情绪激动的师生给予相应安抚,必要时应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取得师生的团结和认同。对高校危机公关工作人员而言,必须精心处理校外群体的工作,提高危机公关的效率。①对教职员工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和沟通,处理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引导教师准确客观地分析负面新闻危机事件,降低负面新闻可能引发的风险。②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网络的存在,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的渠道比以往更加多样和快速,大学生本身作为高危人群,缺乏客观判断力,人云亦云,教师可以通过授课、讲座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危机事件的真相,解开学生的心结,处理好危机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导向,以及有效遏制学生之间碎片化的信息传播。

3. 4 事后总结并资料归档,重塑高校品牌形象

高校负面新闻危机事件平息后,并不意味着高校公关就此结束,社会公众并没有停止对高校的关注,还可能会孕育新一轮负面新闻的种子,除了将处理方式和结果告知公众外,高校还应该: ①深入分析上一次危机发生的原因,处理的方法以及不足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有关危机处理资料整理归档,为以后的危机处理提供借鉴和警示。②高校应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针对其他可能引发的后续危机进行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③充分利用好BBS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优势,用新的热点新闻来代替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塑造高校品牌形象。

4 结论

危机事件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要善于正视负面新闻引发的危机事件,立足于以解决危机、促进高校发展为最终目的,积极面对诱发或者可能诱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科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全面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能够及时控制危机事件的局面,降低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危机为契机。高校危机公关处理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需要高校师生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实践,为高校创造稳定的发展氛围。

随着高校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高校要具备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本文虽然针对高校负面新闻引发的危机事件的处理策略进行研究,但由于危机事件的特殊性以及网络平台危机事件传播的迅速化,高校危机处理的公关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2]陈展眉.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危机公关策略研究[J].视听,2015(5):163-165.

[3]张文雯.高校危机公关论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欧阳杰.我国高等院校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社会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隐藏着各种诱发危机的因素,使一向宁静的大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危机事件的冲击,本文阐述了高校危机的种类,并对高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应对机制。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危机的内涵与特征 危机属公共管理范畴,是美国学者最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首先被用于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英文辞典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者变坏的转折点。其中美国学者丹尼尔·A·雷恩认为,危机是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机事件。汉语中该词有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意思。本文认为危机是指:出乎意料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安全及基本价值、基本准则产生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并做出关键决策的不确定性事件。

1.2 高校危机事件的种类 本文以高校环境、人文特性为基础,根据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分类如下:

1.2.1 公共卫生类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高校主要涉及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SARS等)、食物(饮水)质量问题引起的中毒事件等。

1.2.2 政治类危机事件 政治类危机事件主要是指涉及社会时政和热点引发的危机事件。当下大学生普遍关注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并且通过多渠道特别是网络平台展开讨论,热衷于回帖,跟帖从中赚取点击率,并引以为傲,但是由于缺乏理性而被利用并做出过激的反应(游行示威、群体性聚集),将导致发生影响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甚至危害师生安全及校园稳定的政治危机事件。

1.3 机制的定义 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

2 高校危机发生的原因

高校危机的发生与大学生群体特性是密不可分的,高校自身对危机管理的漏洞让本该无所遁形的高校危机有了勃勃生机,社会因素的诱导更给高校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催化剂。

2.1 学生主体特性为高校危机发生提供土壤 认知有限,判别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且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包括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缺乏实践基础,加之社会经验不够充分,从而缺乏对事件的全面思考,对是非曲直判别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成熟水平。

群体生活,价值取向高度一致。现如今高校宿舍高度集中,他们在学习、生活、课外实践等方面大体相同,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导致其价值取向高度一致,打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旗号更是一呼百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人员聚集。

富有激情,自控能力尚需加强。大学生多是20左右的年轻人,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拥有青春活力,充满激情,更不乏“愤青”,他们又渴望表达,网络的普及便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也为部分人搭建了发泄的平台,很容易让敌对势力注意并利用,在不了解信息真实与否的前提下,不吐不快,甚至出现情绪失控,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盲目跟风,最终催生了高校危机的发生。

2.2 高校管理漏洞为高校危机发生创造空间 虽然我国高校在长期的改革和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但是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 ,但对高校危机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体制机制漏洞明显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

2.3 社会因素影响为高校危机发生注入活力 房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来自经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富二代”不断炫富,“官二代”此起彼伏,来自社会公平的感叹越来越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是有多远?这是他们无法接受,无法想象的,一部分同学心理包袱越来越重,压力不断加大,自我调节有限,又缺乏合理的疏导,得不到合理宣泄,长期处于抑郁寡欢,慢慢的有了不满,甚至仇视社会,日益浮躁不安,哪怕是因为一件小事,都可能引发其对社会、家庭、学校的不满,这使高校危机发生概率大大提高,如2004年马加爵事件的爆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另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恐怖主义、邪教等组织出于政治上的不良企图,通过披上民族大意的外衣,利用高校学生群体特性对高校师生进行诱骗,鼓吹并煽动大学生起来闹事,造成高校教学秩序的混乱或中断,对高校造成严重危害,情节严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如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市“7.5”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完善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对策

从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应对经验,加强高校对危机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给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和高校秩序造成危害,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构建高校危机预警机制 ①转变观念,加强危机意识教育。转变“以治理为主 ”的观念 ,树立“以防范为主 ,防治结合 ”的思想。因此高校各部门要在平时管理的实践中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辅导员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观念深深扎根于高校师生的意识之中。②建立危机预警制度。预警的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 实践证明,随着危机的频繁发生 ,危机预防成为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

3.2 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 ①危机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储备。危机的预警、处置和恢复全过程都需要各种资源的保障和供应,资金和物资也是防范和化解危机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建立起一个针对各类危机的资金、卫生、设备、保险等综合的后勤保障应急体系。②管理危机的组织体系。每次危机的管理机构都是临时性的 , 一旦危机得到缓解,这个机构也就被撤销了。

3.3 健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①应对危机的决策系统。无论是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危机的回应和危机后的重建 ,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②应急宣传机制。高校要增加透明度,畅通信息传播的管道,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③内部协调机制。快速形成统一指挥和总体协调的机构是保证应急管理质量的命脉所在。

4 结语

高校危机管理探析 篇4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有着其独有的特征体现,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土作的联系比价强,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项目涉及到资金应用,这样在经济和企业管理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广泛,所企业部门以及人员也会涉及到,所以就要能形成良好经济氛围,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促进作用。在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属于综合性的管理,也是对集体活动的管理,这对企业的效益提升就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再者就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着反映,根据相关的指标就能对企业的管理目标方针以来对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等进行有效科学的调整,从而推动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长。

3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形势产生了影响,世界经济一直是处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也比较显著,主要就是对我国的CNP增速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出口方面的影响,另外对我国的就业情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得到了降低,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不断发展虽然在经济形势上已经逐渐平稳,经济有了增长,但所面临的问题还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对我国的企业发展而言,使得企业的发展步伐比较缓慢,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的迫切性较高。

高校财务管理探析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高校; 财务管理; 现状; 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与高校财务管理相关概念解析

(一) 新会计制度概念解析。

新会计制度, 主要指的是在原有的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其中, 针对传统会计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进而对预算、绩效以及财务资产等方面财务管理环节能够做到全面兼顾。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而言, 新会计制度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薪酬、国库收支等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需要核算的财务内容; (2) 对某些固有的财产进行处理时遵循不浪费的原则; (3) 基建会计在新会计制度中被列为重点行列; (4) 对收支科目进行部分的调整, 从而更好地反映其具体的收支情况; (5)平衡财务的预算与收支; (6) 改进了传统的财务报表, 取缔了一些不完善不健全的体系, 确保各项收支预算的正确性。新会计制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新的变化, 它更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它不仅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还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与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高校财务管理概念解析。

高校财务管理, 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党的方针、政策与路线下, 参照国家财政与财务制度, 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活动规律与事业发展的特点,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财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从而合理且有效地对高校的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以及使用, 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相关的各种经济关系, 对高校资金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监督, 确保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改善、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法治校的实现、办学效益的提升以及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 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它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

二、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自古打仗, 都是“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这充分地说明了资金的重要性。与古人打仗道理相同, 高校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学校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正常作业的保障。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是由各大高校的会计制度所决定的。没有一套良好的会计计算方案, 高校的财政管理可能就会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新会计政策的影响下, 高校的财政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弥补了先前会计政策下的一些不足, 但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待优化的方面。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 财务管理政策不健全。

目前, 高校的财务管理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以资金使用预算方法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合理等为主要问题。在出现问题时, 各个负责人相互推诿责任, 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源头, 而这则可能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国家财政作为高校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般只负责资金的投入, 而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措施, 这进一步弱化了在现有会计政策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二)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符合新会计政策对业务员的要求, 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体制要求下,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进一步的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各大高校的财务应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财务的活动内容日益增多。但总的来说主要应用于师资力量的引进、硬件设施的装配以及更新等。自古以来, 高校都在时刻的突出强调以教学、科研、发展为主线, 这一行为不可避免地忽视了财政管理在高校发展、正常运转方面的巨大作用。而部分高校在选用财政人员时没有把好人才引进的关口, 使得一些不擅长财务管理或者缺乏必要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进入财务部门。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财务使用和管理情况, 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因此, 为了高校财务能够被高效地利用, 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 缺乏比较系统的财务考核机制。

在现有的新会计制度中, 没有具体的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规划。在高校的财务考核方面一些高校仍然属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财务人员养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习惯。考核, 永远是鞭策人们前进的有效手段。同样的进行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采用不同的预算方案时会产生不同的资金使用结果。那么, 在此过程中就会存在“最优解”的方案。选择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个长期受益的过程, 尤其对于国家资金投入不多的高校来说, 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没有足够的财政做支撑, 发展起来会很难。这就更需要一个优秀的财政管理“团队”来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 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较为单一、管理的体制具有其不完善性, 因此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隐患的风险。为此, 国家不断地改进教育制度, 使其教育管理方法与筹集教育资金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与外国在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上具有很大的差别性, 我国的教育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 而国外则不同, 他们的教育资金来源具有很多渠道, 不仅仅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由此可知, 我国的教育经费对财政拨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深入,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 新的会计制度是在原有的传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其中, 针对传统会计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进而对预算、绩效以及财务资产等方面财务管理环节能够做到全面兼顾, 它有利于促进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 对高校资金来源的有效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直以来都占有较大的分量, 传统的会计制度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给高校固定资产提取很小一部分的维修资金, 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 在折旧固定资产时, 由于没有将其进行妥善处理, 或是处理不及时、不到位, 这些都会造成高校实际的资产与财务账面不相符的情况, 不能准确地反映高校现有的资产。因此, 高校传统的会计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创建出新的会计制度, 在新会计制度下, 它具体的规定了每月按时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 从而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整体估算, 将其成本进行分摊。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会计制度下出现的一些问题, 可以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无误的计算, 进而准确反映出高校资产。由此便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式转向大众式, 高等教育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 这就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踏进大学进行学习, 而高校的收费标准将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要想让人们对高校的收费方式与收费标准予以认可, 就必须拿出一套完整且准确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当前, 高校具有不同的类别与不同的专业, 如专科、本科, 本科又可以分为本一、本二, 文科专业、理科专业等。培养的成本都不尽相同, 传统的会计制度是无法将这些准确无误的计算出来的, 新会计制度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运用到会计制度之中, 并将不同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分类, 从而清晰地将其人才培养的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由此可知,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平.我国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借鉴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方法[J].教育财会研究, 20xx.5.

[2]吴力佳.基于经营理念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xx.1.

高校外教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 篇6

一、职前培训

初到异地陌生环境,为尽快使外教适应当地生活和学校工作,管理人员须对其进行相关管理和服务培训,包括所在地和学校概况以及出行、购物、娱乐等基本信息,学校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外教所任课程相关信息、学生语言学习状况,生活方面各种费用的缴纳、生活设施的维修维护、生病就医意外保险,简单的日常交流所用汉语、生活方面基本文化常识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介绍等。然而,不少高校在管理上仍然较为粗放,只注重外教手续是否办理齐全、居所是否安顿妥当、上课是否准时到位[2](应文欢,),使外教在今后的管理服务和教学生活等具体环节遇到问题依然感到茫然无助。因此,高校应当要求外教提前到达,安顿之后有适当时间熟悉当地和学校生活,并进行职前培训,可将职前培训信息汇总翻译、制定成册,日后工作生活仍可以做为参考。即体现中方外教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也让外教到华后对生活充满期待、对工作充满信心、不至初来乍到就感觉失落失望。同时,职前培训日程安排应合情合理有计划性,尊重对方时间观念。

二、外教教学管理

与中教教学管理一样,外教虽有语言优势,也应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就职前通过培训对所任课程授课大纲、授课内容、授课计划、考核评估、所授学生应有充分了解。同样,外教日常教学管理亦应形成规章制度并予以重视。对外教教学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估,通过外教或者中外教定期教学例会或教学活动,及时沟通信息了解情况,切磋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定期征求外教和学生对课程进度、教材、方法等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教学评估、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外教教学能力态度和水平;及时向外教反馈评估结果、互相协商改进建议,以此促使外教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聘用目的[3](娄玉英、冯凡立,)。对外教采取适当教学激励机制,实行分级工资制度或者给予适当奖励[4](刘新颜、孙彦宝,)。课外还可充分合理利用外教资源参与学校英语活动或赛事,提高其质量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然而,高校外教教学管理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甚为突出。首先,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新升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由于历史原因聘任外教人数相对较少,一直没有为外教提供系统规范的职前培训,导致外教只能在对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并不知晓的情况下被动接受教学任务、开始任职教学,课程任务难以明晰、课程目标难以实现。其次,不少高校对外教教学采取的态度是,只要保证正常上课就万事大吉,对其日常教学听之任之,没有采取及时的跟进和有效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对于外籍教师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所授学生课程学习进展情况难以了解。另外,除了日常上课外,外教在教学工作中几乎属于“无声”群体。中籍教师教学例会和教学活动外籍教师难以参与,相互之间教学方法和教学问题交流沟通不畅。这些问题造成所聘外教资源极大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科学高效管理势在必行。外教教辅生活外教在教学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外教通常认为,授课人数较多、桌椅不能活动,中国学生不善思考、不愿参与、互动难以进行,授课过程中教学设备频出问题等。

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学校硬件设备逐渐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二则是国情和教育现状使然。大学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增多而师资力量难以跟上,自然班人数较大,传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仍是主流,致使外教难以适应。硬件方面需要外教管理人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积极协调其他教辅部门尽快解决;课上问题可采用为外教配备合作教师或班级助理辅助教学的方式,及时解决外教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疑惑。在生活上,外教也会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而感到不适。比如,外教对噪音污染、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烟等不文明现象比较反感,在学校里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会要求外教管理人员出面解决。另外,对出门候车、购物、就餐、银行等插队现象也难以接受。对交谈中被过多问及个人问题,就医过程中多人同时就诊、难以保护个人隐私等甚至会感到惊愕。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适需要外教管理人员多给以关心、理解、支持和和帮助。然而,有些问题的解决非管理人员自身所能及,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相互协作,按照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时间,外教等待过程中可能会认为不够重视效率太低,甚至对外教管理人员产生不满和误解,这就需要外教也能不断调整自我尽快适应异地生活。

三、外教管理问题深层原因与对策探析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外教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招聘外教标准降低、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职前培训,教学和生活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中西文化差异、管理制度亟需完善、人文关怀有待加强三个方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探寻解决对策。首先,语言和文化差异是主因。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洪堡特、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观点认为,语言结构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语言和文化是影响人们认知和思维过程的主要因素[5](蔡永良,)。外教在华工作生活,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语言障碍,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发的文化冲突,教学活动安排意外突然,上课时学生偏于内敛,生活上的种种不适皆由此而起。因此,作为两种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外教管理人员应首先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职前培训时尽可能向外教介绍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会遇到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日常管理中对外教由此引发的不满和误解给予耐心和宽容。对外教而言,由于身处异地文化,也应意识到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对外教管理人员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总之,双方都应具有对两国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具备较好的文化移情能力。其次,科学管理亟需完善。由于外教管理工作强度极大,高校应设置外教管理部门或科室,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范围,需要时可配备合作教师或班级助理。在外教聘任、职前培训、就职上岗、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亦应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指南。招聘过程严格把关,争取优质外教资源。确因学校条件所限,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扶持。

职前培训内容应尽量系统全面,时间安排合理得当。教学过程中最好将至少一个学期的教学日程和教学活动在学期开始时安排妥当,可安排合作教师对外教教学进展情况及时跟进定期汇总,外教管理人员和班级助理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期中或期末由外教所任课程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考核,并采用一定激励机制。教辅和生活管理上如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口管理人员及时联系到相关管理部门得到解决。需要外事办、教务部门、外教所任课程主管部门、后勤处、安保处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完成的工作,应积极配合相互协调,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另外,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外教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个人隐私应受到尊重,对外教在华工作和生活应多加关怀。积极创造机会增加外教之间或中外籍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邀请外教参加一些院系或社团组织的英语活动或者跨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外教对学校管理和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外教创造良好轻松的工作氛围和搭建易于沟通的工作平台。在西方重大节日,与外教举办联谊活动;在外教生日时为其送上问候和祝福;假期可组织外教短途旅行;更重要的则体现在平时定期调访,体察其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需求和困难并及时加以解决。人性化的关怀能够使外教在异国感受温暖、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四、结语

高校危机管理探析 篇7

1 “五月花号公约”的精神传承

美国奠基于16世纪末,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沃森父子、艾柯卡等杰出CEO都是欧洲移民。欧洲移民带来欧洲的理念、信仰、文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携带着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产业革命的基因,带来多元的文化,是“美国梦”、“美国难题”的重要诱因。1620年11月,“五月花”号移民船载着《五月花公约》抵达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镇,“五月花”号具有多重意义:其一,美国是移民的国度;其二,美国信奉契约;其三,强烈的宗教意识;其四,权力制衡与言论自由;其五,实用主义和创新精神。《五月花号公约》否认君权神授,强调自治、契约、诚信、民主、天赋人权和依法管理,对《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产生影响重大,是美国价值观的基础,也是管理思想的先驱。

美国和谐派史学家布尔斯廷指出:“美国的发端是一种使人清醒的经验。各殖民地乃乌托邦破灭之地。”[3] 11月底的某天,移民们在普利茅斯镇摆筵欢庆,这便是感恩节的来历。1621年,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渡过灾荒和疾病,喜获丰收。1789年,华盛顿发布感恩节公告。1939年,罗斯福将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1941年得到国会确认。及时欢庆、不断欢庆、反复欢庆是重要的企业行为,是CEO津津乐道的管理手段,是化解危机的缓冲剂,从中可见感恩节的痕迹。众所周知,印弟安人命运多舛,是美国难题之一。曾几何时,移民的后裔反客为主,大开杀戒,愧对印第安人,留下过河拆桥的恶名。作为苏格兰移民的卡内基、意大利移民后裔的艾柯卡,饱受种族歧视之苦。对此,他们耿耿于怀,“族性”不改。后来,达尔文主义、斯宾塞学说在卡内基、洛克菲勒等追随者身上找到知音,深刻影响“镀金时代”的美国价值观,为放任政策、垄断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导致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血腥竞争等一系列问题。

1758年,富兰克林出版《通往财富的道路》,初步确立美国的价值观。1776年,美国建国,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1789年,《联邦宪法》开始实施。华盛顿重用主张“工业立国”的汉密尔顿和主张“农业立国”的托马斯·杰弗逊,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1782年,自称“美国农民”的法国移民圣约翰·德克雷弗柯在《一个美国农民的来信》中,使用“熔化”一词,提出“熔炉”思想。这一观念,得到爱默生的肯定。美国犹太作家以色列·赞格维尔在描写移民爱情的戏剧《熔炉》中,进一步阐释了“熔炉”概念。“熔炉”的观念,在美国文化占据200年的主导地位。1915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发表论文《民主对熔炉》,用“乐队”取代“熔炉”,认为美国文化更像支管弦乐队,是不同声音的和声,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的主张,至20世纪70年代起,占据美国文化的主流。

美国文化注重实际,崇尚独立,鄙视依赖,摈弃过去,关注当下,重视此岸幸福。在1893年美国历史学会芝加哥会议上,特纳发表《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提出“边疆说”,肯定西进运动,断言“扩张力是美国人固有的一种力量” [4]。特纳的“安全阀理论”,形象直观,可供模拟,是一种有效的危机管理策略。

“美国例外论”是美国文化的特质或糟粕。早在19世纪末,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就将自吹自擂的作派贬斥为“鹰的尖叫”[5]。1890年,卡内基在阐释“麦金利关税”时,大言不惭地宣称:“我们这个民族在未来毫无疑问地掌握全世界,亦会为世界带来好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英语民族总是首先挺身而出,争取和平、自由、公正和法律,并首先建立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世界事务的‘定论’将由我们宰制,亦将用简朴的英语说出。”[6] 1893年,特纳提出“自由土地使美国极大地区别于欧洲”,强化了“美国例外论”。1906年,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认为,由于美国阶级矛盾没有欧洲尖锐,因此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在没有社会主义这一点上,美国是个例外。1996年,普利策奖得主李普塞特出版《美国例外论》,2000年发表《仍然例外的国家?》,鼓吹“美国例外论”,自封为化外之民,强调美国与众不同。“美国例外论”使许多美国人患上“成功综合症”:“我们胜利了。我们是老大。”[7] 曾担任通用电气顾问的约翰·科特发现,管理层容易“对自己创造的‘奇迹’感到越来越骄傲,他们认为,‘我们如此成功,我们一定是天才。’因此,他们不再听谏,倾向于向内看。高层管理者比中层管理者变得更加骄傲,他们倾向于将所有的事情都集中于自己的手中” [8]。这是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成因,也是人生危机和企业危机的病灶。这种综合症、自大狂、自恋主义的影子,构成性格亮点、人格污点,成为危机的导火索和催化剂。

2 放任管理与托拉斯运动

开启美国工业革命先河者,是1789年移民美国的英国技工塞缪尔·斯莱特。1790年,斯莱特复制出阿克莱特纺织机,在布朗家族资助下,建立起美国首家纺纱厂。斯莱特奠定工厂体制的雏形,成为美国“制造业之父”。此后不久,伊莱·惠特尼发明轧棉机,虽因阻挠未能赢利,但获得制造步枪的政府合同,并取得成功。在发明轧棉机与制造军火的过程中,惠特尼认识到试验与理论的关系,采用科学的加工方法,使部件标准化,生产出可交换零件。同时建立成本会计制度,实行质量控制,成为装配线的始祖之一。装配线的生产程序,在邮寄定单工厂、食品加工业、船舶制造业等行业中得到完善。1796年12月,华盛顿在最后一次年度演讲中指出:“国会已经一再把注意力投向对企业主的鼓励,并取得很多成功。但是,如果不在各个相关方面确保自身努力的连贯性,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6]显见,华盛顿的预感是正确的。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的经济危机,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急剧下降,物价下跌,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增加,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劳资矛盾激化。这段时间,正值洛克菲勒、杰伊·古尔德、卡内基、摩根、福特之流奋发有为、浑水摸鱼、无法无天的岁月,他们解决了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的企业盈利、提供就业、长期发展等难题。1913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念,在“福特制”中得到充分体现。

马克思指出:“在英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那些变化,在美国只有几年就发生了。”到“19世纪末,美国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20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9世纪末美国人口、农业和工业中心已经全面西移,同时把美国由一个弱小的国家推上世界经济大国的宝座,1895年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9]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宣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洛克菲勒采用律师提出的“托拉斯”概念,开创垄断时代,铁路、石油、制糖和烟草等行业都形成托拉斯。铁路是美国经济、管理的开路先锋,催生各种性质的组织结构,培养了一批职业管理者。诚如格林·波特所言:“托拉斯是真正的现代大企业形式,这是一次组织创新,是美国大企业出现的标志。”[10] 由于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抗御危机能力比较强,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垄断组织逐渐形成,暂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构成了新的危机根源。

1887年、1890年分别通过的《州际贸易法案》、《谢尔曼法案》,标志着反托拉斯运动的开始。反托拉斯运动旨在维护公共利益,扼制不利于竞争的垄断行为,是目光远大的“问题管理”模式,但最初约束力不强,政府作为不大。20世纪初,并购浪潮席卷全美,改变了经济结构,少数大公司控制着经济命脉。欺诈、垄断、腐败、无序竞争现象暴露出来,工人福利、城市改革滞后。垄断危及消费者,危害创新,破坏机会平等,出现两极分化和各种罪恶,社会不满普遍滋生,自由和平等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媒体挺身而出,被老罗斯福斥责为“掏粪者”。1901年,老罗斯福区分“好托拉斯”和“坏托拉斯”,拿摩根开刀,指控北方证券公司违犯《反托拉斯法》。老罗斯福推进“进步运动”、修宪等立法进程,规范经济秩序,提出43起反托拉斯诉讼,签署食品检查法、联邦储蓄法、反托拉斯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成立“全国资源保护委员会”,把政府的调控从经济领域扩大到自然领域。从此,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与钱德勒的“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使市场经济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11] 1921年,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奈特出版《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提出完全竞争模式,强调不确定性,为反托拉斯奠定理论基础。1923年,沃纳·海森堡发现“不确定性原理”。1925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长波理论。20世纪上叶,经过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二位总统的强力推进,反托拉斯运动大见成效。20世纪,美国逐步完善反托拉斯法律体系,在结构指向、行为指向、绩效指向等方面,有效限制了垄断,进而在“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之外,又加上了里斯曼的第3只手——“快乐的手”。

钱德勒认为,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受新能源、新知识、新技术、人口高增长的影响大,受公共政策、资本市场、企业家的影响小。钱德勒指出:“进入20世纪,新结合起的多功能的(通常也是多国的)企业,逐渐成为美国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机构。它在经营的规模、复杂性和多样性上都超过了铁路企业。它的经理的决策,要比铁路公司高层人士的决策,影响更多的生意人、工人、消费者和其他美国人。很快地,它也取代了铁路而成为政治和意识形态争论的焦点。”[12] 福特总统顾问菲利普·阿里达在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反托拉斯政策演变时指出,如今,效率成为主流,很少有人动用反托拉斯法来防止有明显效率的成果,反托拉斯的重要性已经被国际竞争压倒。阿里达说:“和所有领域的法律一样,反托拉斯法也是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命运,有的时候会引起普通民众更大的关注,他们希望保护小公司不被大公司挤垮。而在其他时候,问题的重点则是经济效率。这一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商业事务比他们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那些最初好像是限制贸易的举动实际上可能是推动竞争的更加微妙的方法。”[5] 易言之,托拉斯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 先驱们的贡献

20世纪初叶,美国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与工业化,进入成熟的工业社会。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管理科学登上历史舞台。英国管理史学家威策尔指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无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他们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富足,承担着组织和运营工商业企业的任务。大企业的创造者也是伟大的梦想者。他们开辟了新的疆域,开拓了新的贸易和运输路线,发明了数不清的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技术投备,大幅度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13] 要充分认识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必须探讨他们所处时代的重要问题,领悟企业及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对诸多古典经济学家、科学管理先驱暨企业家的精神遗产及回应时代难题的方式,进行盘点和梳理。

19世纪下叶,科学理性主义异军突起,各种思潮汹涌激荡,新兴学科相继独立,为管理学诞生提供思想土壤。伴随着放任管理的,是粗暴、冲突、骚乱、低效、两极分化,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摩擦,是资源浪费、人才流失、贫富悬殊、天灾人祸,以及愈演愈烈的罢工热潮。环境的剧变,质疑经验,反诘理论,呼唤理性,科学逐步代替随意。与迅速扩张的企业规模、层出不穷的各种危机相比,管理理论明显滞后。管理方式的落拓与悖理,反过来制约企业的发展,以危机频现、理论滞后的格局,拉开科学管理的序幕。值得注意的是,泰罗曾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过秘书、工人、保管员、工头、技工主管、研究总监、总工程师等多种角色,后来遭遇解雇、吃过官司,深谙危机管理之道。法约尔曾担任法国某矿业公司——科芒特里-富香博-德卡斯维尔公司总裁30年之久,曾将此公司从危机边缘拯救过来,退休后又从事管理教育工作。因而,泰罗、法约尔二氏兼有理论家、实践者和传道士的多重角色,其主张更值得关注、更具有说服力。

斯图亚特、亚当·斯密、戴维·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贡献体现在分工、控制职能、工资规律、人性假设等方面,许多论述具有跨学科的指导价值。关于分工问题,可以上溯到新教,因为新教伦理肯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斯图亚特先于亚当·斯密提出分工的概念,认为重复操作可以获得灵巧性,机器代替人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亚当·斯密高度重视分工问题,提出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增加财富的源泉,认为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他的名言是:“请给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14]这种“经济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萌生与发展颇有助益。1817年,李嘉图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论述工资与利润的反比例关系,提出“群氓假设”,主张极权管理,丰富“经济人”概念的内涵。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基石,是理论演绎、危机管理策略的逻辑前提。

之后,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作者威廉·杰文斯、《美国铁路杂志》编辑亨利·普尔等,都对科学管理思想作出过贡献:巴贝奇1822年发明世界上第1台实用机械计算机——差分机,这种机器已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要素。1832年,巴贝奇出版《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巴贝奇深化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分析分工与效率的关系。巴贝奇指出,机器功能的增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意味着操作工人技能需求及所需人数的减少。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巴贝奇重视调查、数据,研究工时、成本,倡导合理化建议,妥善处理劳资矛盾,创建和谐关系,提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杰文斯关于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的研究,比泰罗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类似研究早10年。杰文斯探索管理规律,号召员工与管理当局合作,主张合伙、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普尔反思伊里铁路公司总裁丹尼尔·克·麦卡勒姆因罢工事件辞职的教训,强调工资不是万能的,不能把人等同于机器,应该用集体精神克服官僚作风,在尊重尊严的情况下寻求秩序。普尔发现,健全管理体系的3个要素,分别是组织、通讯联系和情报资料。管理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未能根据能力和教育情况选拔人才,二是缺乏监控管理的系统。他主张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依靠专职管理人员而不是企业的创办人和资助者管理企业。普尔先于泰罗提出管理制度问题,先于法约尔提出统一指挥原则,先于梅奥提出对人的因素的认识问题,有先见之明,有开拓之功。

麦卡勒姆生于苏格兰,后移民美国,1854年担任伊里公司总裁,1857年因罢工而辞职。在任期间,厉行整顿,明确分工,划分职责,提高效率,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管理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南北战争期间,受命总理美国所有铁路,为亚特兰大等战役作好保障,荣立战功,恢复名誉,晋升为少将。

其实,“如果认真分析,许多今天的工商业问题并非新问题。许多非常相似的问题,其实在过去人们也经常碰到并且早就被当时的管理者解决了。……通过仔细研究过去,管理者可以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避免做像重新发明轮子一样的重复劳动。”[13] 大批实业家虽未留下管理巨著或构建理论体系,却具备机器大工业要求的科学管理能力,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担任耶尔—汤制造公司总裁48年之久的亨利·汤,发明卡片管理方法的法兰克福兵工厂厂长亨利·梅特卡夫,为机械企业管理创制零件术语和记忆符号系统及有关原则的奥伯林·史密斯,以及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沃顿等,都有贡献。

4 古典管理理论的逻辑展开

古典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逻辑起点,20世纪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古典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过程。在古典管理的辩证运动中,孕育并包含着管理及危机管理的矛盾胚芽与所有矛盾运动。理论展开的根本动力及重要参照系,是对社会契约理论、社会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的深入认识。杜威指出: “一种社会制度,只要它满足了人性中某些在过去没有得到表现机会的要素,它就能持久地存在下去。”[15] 反过来,制度、组织和政策如果不能与人性深度吻合,势必加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技术失灵,就会成为进步的阻碍,演化成危机的根源。

管理学草创之初,挑战性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泰罗、法约尔、韦伯相关研究的重心,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题。这种专注具体社会问题研究的风格,符合美国社会需要,契合实用主义潮流,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长远考虑不足,容易出现反复,导致新的危机,包括理论上的危机。古典管理理论诞生的时代,财富相对贫乏,市场主动权掌握在生产者和供方手中,消费者尚未成为制约企业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理论的推崇,对人的忽视,使古典管理理论带有浓厚的经验论、技术论色彩,短板、隐患、漏洞和致命伤很多,酝酿和产生各种矛盾。就知识形态而论,古典管理理论属科学知识,而非科学理论,停留于知性认识阶段,归纳总结有余,演绎推理不足,缺乏理性认识,没有建立理论体系,暴露出局部性、局限性,独立性、严密性、完备性、可检验性不足,未能触及现象本质,缺乏统摄功能、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并非真正意义的管理理论。

正因如此,古典管理理论受到梅奥、丹尼尔·贝尔、阿吉里斯、占部都美、凡勃伦、西蒙等人的诘问。在历史与逻辑的矛盾运动中,管理的历史依序呈现“3大规定”和“4个阶段”:所谓3大规定,“一是孕育于资本主义经验管理胚胎中向往理论与追求效率、标准和科学的管理研究(泰罗科学管理思想),二是在理论对人性的压抑中形成的关怀人性的管理研究(人际关系运动),三是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而进行的系统管理研究和知识管理研究(当代管理思想丛林)。3大‘规定’折射出两类矛盾:组织内部理性与人性(第1和第2个规定)的矛盾和组织与环境的矛盾。这样,全部西方管理思想史进程展现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谓4个阶段,是指“客体至上的效率哲学阶段、主体至上的行为哲学阶段、主客体统一的系统哲学阶段和主体回归的创新哲学阶段。”[16] 由此,效率、人性、环境、组织与危机之间,此消彼长,相互生发,相反相成。

尽管福特一再声明与泰罗划清界线,事实上福特制乃为泰罗制合乎逻辑的应用。二者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充当了科学管理理论的注脚,有异曲同工之妙。科学管理在杜邦公司产生积极效果,后来在通用汽车公司获得成功。科学管理理论还走进课堂,促进理论研究,提升了职业经理人及广大员工的素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人本管理及后续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随着“大萧条”的降临,科学管理的不足之处暴露无遗。理论的危机源于实践的危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危机,使管理理论得以深化和完善,滋生出危机管理一脉。20世纪40-70年代,帕森斯、默顿的“功能主义”风行一时,功能主义将社会看作各部分相互关联的整体,强调均衡和稳定的重要性。1980年后,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应有重视,标志着后现代管理时代的降临。

5 危机管理成为人类共同课题

“危机”及“危机管理”两个术语出自政治领域。1960年,博弈论应用专家、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出版《冲突的战略》,赋予“威慑理论”以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获得应用,标志着危机管理学的诞生。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指出:“约翰·肯尼迪1959年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发表的演讲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他说汉字中‘危机’由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危险,另一个表示机会。虽然这只是用一种诗歌般容易被人记住的方式来解释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但是后来证明这段话不仅仅只是字面上真理。……‘危机’的真正意思是指一个转折点,是风险很大且结果不确定时的关键时刻。它还代表着一个无法回头的时刻,这同时意味着危险和机会,所以肯尼迪关于危机的论述是非常准确的。”[17] 这一年,泰德·列维特出版《市场营销的创新》,钱德勒发表《战略与结构》,艾里森发表《决策的本质》,唤醒世人对危机管理的重视;IBM面临危机,小沃森斥资50亿美元开发“系统/360型”计算机,倾力“豪赌”,大赌大赢,凿开新局,奠定IBM领先行业30年的基础。同在1962年,日本科技史专家汤浅光朝提出科学中心迁移说。后来的1987年,美国国际政治学家乔治·莫德尔斯基发表政治长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汤浅光朝、莫德尔斯基的学说,对于认识美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危机管理的有关问题,极有助益。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组织瘫痪”,经济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任何政策都带来自相矛盾的结果,尼克松、福特、卡特三位总统想尽种种办法,效果很不理想。其实,大萧条和滞胀正值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下降时段。由于日本、欧洲的崛起,凯恩斯主义遭受质疑,美国经济徘徊停滞、步履维艰,混合经济模式逐渐显示出生机活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这一时段,正是通用汽车与通用电气平稳运行、福特与克莱斯勒剧烈震荡之际。随后,美国依次发生阿波罗1号飞船大火(1967)、中西部旋风(1974)、三里岛核事故(1979)、DC-10客机撞击(1979)、凯悦酒店悬浮通道倒塌(1981)、强生制药公司胶囊(1982)、埃克森·瓦尔德斯号油轮漏油(1989)、雨果飓风(1989)、旧金山地震(1989)、800次航班失事(1996)、乔治飓风(1998)等重大危机事件。

在三里岛核能发电厂核泄露事件中被任命为危机应变小组组长的斯蒂文·芬克,于1986年出版《危机管理》一著,将危机过程划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解决期4个阶段,首次在欧美理论界对危机和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较为周密的危机理论分析框架[18]。这一年,美国最高法院支持对减少工作歧视所采取的肯定行动,这是化解危机的有效策略。尤里埃尔·罗森塔尔的《应对危机:管理灾难、暴乱与恐怖主义》、斯蒂文·芬克的《危机管理》、迈克尔·里杰斯福的《危机公关》,以及斯蒂芬·巴顿等氏的相关研究,开启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1991年,海克、罗森塔尔、伯林莱伯格提出“PPRR”理论,即:预防、准备、反应、恢复4项原则,成为危机管理的通行原则;1993年,米契夫和皮尔森的研究,切入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罗伯特·汉斯认为:危机管理者必须从事信息搜集、分析和传播,执行事实调查、深入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等任务[19]。1997年,托马斯·伯克兰提出“焦点事件理论”,认为突发的焦点事件,会迅速进入公众焦点,引起各方关注,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篇8

7月5日,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正式发布。报告总结称:相对党政机关和企业,高校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该份研究报告从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了2011年上半年10件与高校有关的代表性“舆情热点事件”,并对这10个事件中高校的应对、处置能力做出了评估。其中包括南科大学生集体放弃高考、西安交大教授被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西中医学院破除“留学生强奸女学生”谣言、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冠名风波、西安音乐学院回应药家鑫案、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生违规参与高考阅卷等。

报告还对近期大学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总结分类:

第一类是学校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西安音乐学院回应药家鑫案、西安外国语大学违规参与高考阅卷等。对于这类事件最有效的办法是要真诚面对并积极回应。

第二类是需要辨别和澄清的。如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公众质疑的关键是“真维斯”三字及教学楼命名过程。报告称,此时大学应及时站出来表明态度,明确立场,让事实说话,引导公众和舆论。

第三类情况是如何看待新鲜事物。报告称,各大学面对新鲜事物的态度是衡量大学开放、闭塞的重要标志。南方科技大学45名同学发表公开信被外界解读为拒绝参加高考就属此列。

此外,报告还指出,有些高校以稳定为名不真诚面对公众,是非常荒谬的。并质疑几乎所有大学都有新闻传播学院,但能利用新闻传播规律应对突发事件的却很少。

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

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

高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是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舆论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出现突发事件后,学校往往采取传统的“堵”和“捂”的办法,也就是“新闻──旧闻──无闻”策略。如此结果,往往使事件妖魔化,甚至是谣言满天飞,使学校工作很被动,直至学校的公众形象受损。而为了化解危机,较好地实现与媒体沟通,将事件的真相告知社会、得到社会的理解,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都有赖于高校新闻发言人制的建立。建设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高校与社会公众、学校师生沟通的渠道,是权威的信息发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大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彰显校务公开、决策民主勇气和学校改革力度的体现;是宣传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职工互动氛围的重要举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既可以发挥社会沟通的职能,又能树立形象、引导舆论、控制信息。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可谓正当其时。

高校危机发生时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闵建颖

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当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潜在危机已转化成显性危机时,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根据危机的类型,按照预先制订的危机管理计划,迅速成立紧急事件的处理小组。这个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应在日常的危机管理小组基础上成立,小组成员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的人员。这个小组的成员要比预防阶段的危机管理小组的人员多,并且包括的部门也要更全面。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各成员直接对危机首席执行官——组长(校长)负责。这个机构是整个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协调机构,它有权调动校园里的一切资源,有权做出相应承诺或声明。

信息及时公开,阻断网络谣言谣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而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时期。也就是说,如果传统主流的渠道能够畅通地发布来源准确可靠的消息,就会相应减少谣言的传播。谣言始于封锁,止于公开。所以在危机发生之后就公开相关信息,向社会诚实地报道事实真相和事件进展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危机发生时,信息不公开不仅会扰乱校园秩序,还会使高校的形象大打折扣。对于公共危机来说,特别是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下,消息通过各个渠道及时公开,能让师生和社会公众少一份担心多一份稳定,对转“危”为“机”有很大帮助。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体在很多方面影响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设置着网络的议题。不排除一些问题在传统媒体没有报道时,网络就已开始传播,但更多的是在传统主流媒体上报道的事件成为网络传播的焦点。电视、广播和报纸还可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采取电子版的形式,由于这些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品牌优势、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等,他们的网站比较容易获得网民的认可。

网络技术处理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网站头条和论坛置顶区。事件一旦发生,校方应该尽快联络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尽快撤下头条和论坛置顶区论帖,同时要大量发布正面信息,弥补信息空缺,淹没负面信息。

陆续发布跟踪处理结果高校危机发生后,高校通过媒体发布的消息最初都是不全面的。随着事件的发展,管理者要及时通报动态信息,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不全面的信息进行纠正和补充,把危机事件处理的最新情况向公众公布,保持信息最权威发布者的地位。这一阶段媒体的信息发布不仅可以通过通报网络危机事件的发展情况,更可透过对危机事件的解释和评论影响公众的观念,加强组织的影响力。通过网络等媒体不间断地发布事件动态信息,能够避免小道消息和谣言对公众判断力的影响,能够舒缓公众不安的情绪,确保危机舆论减少、组织的品牌所受损伤逐渐减弱。

网络舆论疏散真正有效的做法应当是积极疏导,主动引导,要使那些积极的、正向的舆论能够逐步扩大声势,特别是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组织希望的和所主张并着力张扬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导性舆论。而对那些消极的、负向的舆论则应尽快地加以疏导,使其淡出舆论场,防止其再次回流形成舆论危机,继而引起危机反复。

进行正面形象宣传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组织形象的正面宣传。可以在网上线下举办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制作形象宣传片等来主动创造良好的气氛;可以通过媒体采访、网上座谈、交流等活动展现正面风采。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以实际行动表明组织重振雄风的决心和期待今后公众支持、帮助的愿望,努力在各种内外部公众中全面恢复形象,消除各种不利的舆论对组织的影响。

事后评估和反馈事后管理是对危机遗留问题和滞后效应的处理,也是由危机状态到正常状态的恢复过程。危机发生之后一定会对高校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损失,而这些影响又会作用到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危机过去了,但是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打击和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存在对再次发生危机的恐慌和害怕。高校要建立起有效的恢复体系,及时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危机做出评估,并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同时通过具体的措施和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加强事后的预警,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此外,还要及时疏导民众、稳定民心,做好危机的补救和安顿工作。

我国高校危机的网络舆情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重视网络监管和改善网络危机处理方式。我们希望研究发掘到高校危机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规律,并构建实际有效的网络危机控制模型,以求达到真正化解突发危机并转化成机遇的目的。希望在以后的实践研究中能结合不同的新案例,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相关控制模型,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创新机制,畅通舆情信息汇集渠道

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方倩琳

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为做好信息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信息汇集网络。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拓展舆情信息渠道,扩大舆情信息涵盖范围入手,为舆情信息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一是实行舆情信息直报点制度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是学校舆情信息工作直报点单位。各直报点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敏感问题及学校有关热点、焦点、难点,及时了解、报送师生的思想动态。

二是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了解舆情、引导舆情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要依托并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门户网站的作用,积极掌握校园网舆情,主动引导网上舆论。这就要求校内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指定熟悉本单位情况、责任心强、懂网络技术的专人担任网络信息员,负责收集和整理本单位在网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呼声、反映,每周至少向党委宣传部报送1次信息,重要信息必须及时报送,信息员报送信息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同时,要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从而正确、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三是建立新闻宣传通讯员制度各单位确立一名新闻宣传通讯員,由新闻中心聘任。负责及时、定期向新闻中心传送本单位教学科研、学生活动及各项工作成果的新闻信息,负责本单位新闻宣传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负责接待和组织校内外媒体的采访活动,完成新闻中心委托的宣传报道和采访任务。

上一篇:何不食肉糜典故是什么下一篇:明矾化学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