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随笔

2024-10-07

教育政策随笔(共13篇)

教育政策随笔 篇1

教育随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爱好、特长也是不同的。如果老师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幼儿的缺点上,幼儿就很难树立自信心,往往会灰心丧气、怕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对自己的缺点更加焦虑。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指导。要帮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势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优势项带动自己的不足之处,取得进步。

敏敏小朋友是位性格非常开朗的小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她接受新知识非常快,画画也画的不错,经常有一些小朋友围着她。但是有时她也十分顽皮,会带头不遵守纪律。这时,我就会跟她说清道理,并请她做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一段时间后,敏敏真的成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教育政策随笔 篇2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爱的教育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怎样充分运用爱的教育“法宝”?

常有家长拉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地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打,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时代发展至今,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的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以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是收效甚微的,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参与希望工程……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给予学生更多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 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上。

教育随笔——《彼岸的教育》 篇3

一、具有创意

当我看了《彼岸的教育》中,对美国学校开学第一天的描述后,我感到惊讶极了。对于学生来说,开学总是令人兴奋的,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开学第一天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怎样让大家尽快相识,怎样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怎样鼓舞学生的士气......在这方面,美国有经验的教师有不少很好的创意:1、是对还是错。2、他是谁。3、猜猜猜。4、思想家。5、目标、目标。海外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创意添加。有些创意的着眼点很微小,但却大大加强了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使得教师和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了解,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氛围。在加入小创意后,那些我们日常教学中很看重的有一定意义的日子,如开学的第一天、新学期的第一课,乃至一学年最后一天,都通过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为学弟学妹们送出寄语来进行教学承接,在轻松的氛围中迎送学生进入新的环境。

创意作为点睛之笔,使学生领悟到教与学的乐趣,而要完成树人的重任,还要依靠教师的内功和对学生个性的把握,使那些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是教育的大创意!

二、为了孩子

本书第三辑的主题是:为了孩子怒放的生命,在这一辑中,我体会到教育者首先要把让孩子获得完美人生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如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能够使得自己的生活保持平衡,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帮助自己的人格在多方面得到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如鲜花般绽放,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是英国威灵顿公学的校长所说的话。他说:“我们对学术课程过于重视,丢失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因而在威灵顿公学,每周上一节幸福课,幸福课旨在增进学生获得完美人生的可能性。

我觉得孩子到学校上学,不仅带着他们的脑,还带着他们的心,他们的热情,他们的体验,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梦想,以及他们的畏惧。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也对孩子的这些情感问题加以重视,提高认识,我想会让更多的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彼岸的教育》就像是一张活生生的事实地图,让我捕捉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线索和主题,它带领着我,静静地走进西方的学校,亲近他们的环境,走进他们的课堂,聆听他们的教育者的声音。

三、关爱教师

教师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嗓子。教师在工作中几乎时刻都要使用嗓子,但是我们大多没有接受有关嗓音保健的培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的威廉姆斯先生说,“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的器具一样”。这个比喻是何等的精妙!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是幸福的,在上岗前,他们就学会了如何做到用嗓卫生,如何识别用嗓过度等,这无疑是他们未来职业幸福的通行证。这样的嗓音培训值得叫好,睿智的同仁们,请你也做嗓音保健的践行者吧,这样你的声音将更有魅力!

教育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篇4

---------关爱学困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人们给了教师无数顶桂冠,每一顶都那么诱人,这也许是我最初爱上这个职业的原因吧。

今年,幸运的我如愿以偿成为XX中心小学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第一次以小学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然而,醉酒方知为师难啊!才几天工夫,我先前良好的自我感觉一扫而空,面对一大群麻雀似的孩子们,我才真正意识到教师职业是何等的艰辛和琐碎。三尺讲台站上去容易,要站好可真难啊!这难道就是我将要为之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事业吗?我有点茫然。这时候李校长看破了我的心事,对我说:“教师工作是细致的,繁琐的,有时候甚至很苦很累,但必须记住教师干的是良心的活。”听了这些话后,我很惭愧,也豁然开朗。“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啊!

此后,在校长的建议下,没课时我就旁听老教师的课,学习老教师的上课经验。我也有了一个执着的信念,要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人,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已成为我从教的最高准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

还记得开学第二周,我们班有个叫少博的小男孩,能说会道很可爱,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动作很慢,不肯动脑筋,书面作业相当潦草,发现问题后,我找他谈话,希望他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能改,争取进步,可是刚说完后,第二天就又犯了,上课竟然变本加例,当时真的心都冷了,想想还是算了,要不放弃吧,但又觉得非常不干心,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一定要转化他!为了转化他,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 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

② 在批改作业时我用了足够多的激励语言,尽可能的激发他的进步。例如:这次作业很棒,有进步;老师其实很喜欢你,如果你把字写的再好一点就更完美了等等。

③ 在课堂上,反复地提问他问题,在回答正确时,我毫不吝舍地给予肯定,表杨,回答错误时,我会稍微引导他,让他再想想。

④ 课后,我会询问他旁边的同学,看一下他的表现情况,以及在生活上家庭上的一些情况。

一周以后,我发现他的情况有所好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了,作业安时完成,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于是,我开始反思这种情况,我发现,我把这种方法用在了另外一个不爱说话其他情况与少博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身上,效果是一样的,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件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做好一个老师必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及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XX中心小学

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爱心教育 篇5

在这里,我写的都是非常琐碎的小事,但它却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全部,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爱的闪光,才变得非常的温馨。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我想,那才是真正健康可爱的孩子。

如果有一个大苹果还有一个小苹果,如果你跟孩子一起吃的话,你和孩子会怎么分呢?我想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不吃了,都给孩子吃吧。但我想,我们也许应该这样做,如果孩子不懂得选择,我们就把小的给孩子,我们来吃大的。然后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是大人,需要的营养比小孩多,并且,我们也老了,我们以后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不如你们多,所以,我们应该吃大的。并且,如果你学习孔融让梨的话,也应该把大的给我,所以,我们这样分配是最合适的分配方法。其实,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孩子不自私才会付出更多的爱。

这种关心和照顾,我始终都认为是平等的,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让孩子接受你的关爱,而不注意让孩子回报你的话,那回头你孩子冷漠地对待你的时候,不要抱怨孩子,这是我们家长教育的疏忽。

小班教育随笔 篇6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XXX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XXX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XXX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和孩子共成长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用微笑照亮孩子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听故事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在一次即将吃中午饭前的半个小时,当幼儿把小手洗干净后,我便利用剩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过后一提问,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将这个故事重复讲了一遍,并要求过后谁也来当当小老师,在把听到的讲给同伴们听.结果,却令我很意外,请了两个听得专心的小朋友,讲得都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但我还是给予肯定评价,以一些倾向性语言暗示引导幼儿.例如:”杨x x因为听得认真,一下子就能听出故事讲的主要内容,””你们看,王x x讲得多好啊,是因为他听得认真,”等等.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讲的孩子,又给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我再次讲故事时,又给孩子们提出要求,孩子们听得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教师要有耐心地慢慢培养,对有进步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奖励,慢慢会培养起孩子们的良好倾听习惯。

小兔喜欢吃什么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文莹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她学习知识都很好,上课也很认真的听,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文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挑食,平时里,她不喜欢吃肉,把肉挑到一边,过几天看见不喜欢吃的菜又挑到一边,一口也不动。不论老师怎么劝,就是不吃。在与家长多方交流中也发

现,她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挑食很厉害,家里也没有办法,家里人都很宠着她,就特别喜欢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妈妈还好一些,就是爷爷奶奶特别惯着她,她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她买,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所以文莹看起来特别瘦弱,弱不禁风的样子。

一次中饭,吃的萝卜菜,我看见她把萝卜挑到一边,我走了过去,我问她:“文莹,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呀?”“它长的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好吃。”“你没吃就说难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讲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对她说:“文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小白兔最喜欢吃萝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为吃了萝卜才变漂亮的!”文莹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说“是真的吗?”我点点头。她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来,“不好吃!”我忙说,你刚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点怪,可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可香了。然后她又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咽了下去,后来看见她把所有的萝卜都吃光了。

从这以后,我每一种菜都编一个故事,后来每天吃饭的时候,她还会和别的小朋友说“这个吃了会长高,会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

帮孩子走出孤僻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俊俊在班里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入园后他总是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在一起,宁愿一个人缩在墙角,拒绝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总以审视的眼光来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还采取抵触情绪,不愿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而且自尊心很强!他每次小便总是害羞不愿与老师讲。我们对他采取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大,他还是很孤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孩子的领路人和心目中的权威。渐渐地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危害终身。

帮助孩子们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师要注意不要轻率地随意贬低他们的能力或品质,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给予褒扬和鼓励。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种信念,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

一幅“美丽”的画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今天区角活动,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雨桐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我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雨桐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雨桐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大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雨桐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

纯洁、可爱的孩子们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今天上午我组织幼儿上了一节游戏课,“抢椅子”的游戏,在游戏中我讲解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我请了十个小朋友为一组。游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第一次铃声停后李子玉被淘汰了,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可是在第五次问题来了铃声停后李俊瑶和崔新坤同时抢到了一把椅子。这时他们两个又同时站起来让座了最后李俊瑶留下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两位为了一个玩具差点吵起来。这是怎么啦?事后我问崔新坤今天怎么不争了呢。他的回答好让我欣慰。老师你不是说小朋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是的,我们在平时活动中就是让幼儿懂得大家在一起关心、爱护、帮助谦让,世界才是七彩的,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

老师我不会做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刘凤云

今天,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们课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折一折。可王洁莹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教育政策随笔 篇7

在生本教育盛行的今天,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 积极动手动脑, 发挥想象创造是课堂的主要呈现。生本教育毋庸置疑,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个别学生也将课堂视作了他可以“胡作非为”的地方, 在课堂上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不满, 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处于低年级的儿童, 情绪不稳定、爱打小报告、心理承受力较差是他们普遍的共性。作为一名低学段的语文教师, 应对课堂突发状况可以说是我们的必修功课。此时的教师, 就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将课堂上所遇到的棘手问题智慧地解决, 使课堂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

遇到问题才能想着如何处理解决, 我也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次次的磨难经历不断积累经验, 慢慢成长的。刚开始踏上讲台的时候, 我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充满了憧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才真正意识到我面对着来自纷繁复杂环境背景下的孩子, 这些孩子有着不同的脾气性格, 有着各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灵世界, 需要我们小心接触, 小心应对。孩子们有着自己的小心事、小脾气, 他们情绪的储蓄桶也是有限的, 也许是特意, 也许是无意, 就在我们的课堂上爆发了。面对从天而降的风雨, 我们该如何见招拆招、将敌人消灭并且赢得胜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制定好应急作战计划、培养作战能力、巧妙地将干戈化为玉帛。

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在一节课上我遇到一个状况。有个学生爱踩他前面同学的椅子, 结果前面的这名学生就频频回头怒瞪这位踩她椅子的同学, 几次没有奏效, 这名同学就将自己的书扔到她后面同学的头上。由于缺乏工作经验, 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 我那时非常生气, 在课堂上直接停下课来就事论事地对他们二人进行了批评, 结果导致这两名学生不但不心服还觉得老师没有为自己所受的“委屈”伸张“正义”, 那个女孩也养成了爱做小动作的坏习惯。现在想来这种针锋相对或直接改变突发事件结果的做法并不明智, 不利于教学机制的发挥和教学艺术的运用。这件事后我深刻认识到懂得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是多么重要。面对学生的“无理取闹”, 尤其是还没形成是非观念的儿童, 我们更应该以包容平和的心态妥善处理好这类问题。“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为人师表, 处事波澜不惊、心平气和、合时合意, 能妥善处理突发状况的老师会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伟大且富有人格魅力。

学生在上课时, 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 如果不因势利导, 正确处理, 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气氛, 此时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我在本学期全校赛课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课前准备时, 一个女孩将胶布粘到了一个男孩的语文书上, 揭下来的时候把语文书撕坏了。当我让同学们开始读书时, 这个男孩突然大哭起来, 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不明就里。于是我让各小组展开讨论, 我走到这个男孩身边轻声问他为什么哭, 他只顾着哭没有理我, 我对他说有什么事老师帮你课下解决, 他也没有停止哭泣。课还在继续, 一组同学到前面汇报, 趁此机会富有经验的李老师开导他, 知道他是因为书坏了而伤心, 李老师就对他说送一本新书给他, 他听了抹抹眼泪停止了哭泣。在他哭泣的这段时间, 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我的教学就变得有些艰难, 课堂提前的预设也不得不随着实际情况而改变, 不断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效果也比预想的大打折扣。课后我与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她用的这种方法就是“解铃”法, 此事由书而起就由书来平息。遇一事, 长一智, 这件事也让我懂得, 平时要加强对心理脆弱学生的疏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竞争观、友谊观和得失心。

教育随笔:由“砍树”所想 篇8

慢慢从沉思中走出,去审视眼前的三十多个可爱的孩子,由于我的提前“预知”,是否也在决定着“可塑幼苗”的“厄运”,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叫蒋尚华的孩子身上,他的家是“残缺”的,一个离异家庭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是“残缺”的爱,他跟随着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经常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致使蒋尚华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不仅影响自己,还扰得前后左右不得安宁,下课时常打人、罵人,顽劣得很。看到他,想起他以前的种种,回味一下那个故事,“我要让这个小树苗充满活力,茁壮成长。”这个想法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下课了,我和学生像往常一样分享玩耍的乐趣,这时我看到在一旁呆呆望着我们的小华,从他眼中我读到了那份想融入大集体的渴望,我毫不迟疑,请他过来加入我们的“老鹰抓小鸡”的队伍,从惊奇的兴奋的一刹那,他和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上课铃声响了,他那恋恋不舍地归队久久不能让我忘怀,上课时,我又请他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并及时表扬了他的正确回答,整节课下来,他有10分钟的时间认真听课,这与以前的他比较进步很大。下课了,我找他谈心,谈他的父母,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并为他换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委同桌,以督促他上课的纪律和学习,慢慢地从一节课能认真听10分多钟到一节课都能紧跟上课的进度,他下课依旧向我谈着他的收获,慢慢的他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了,还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了,以前的“恶习”也慢慢在他身上一去不复返了,这慢慢转化的过程,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及时给他的父母送上了“喜报”,夸赞他的进步,父母的惊喜溢于言表,感谢之词多多,在我的心中感慨也多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我们又怎能苛求我们的学生尽善尽美呢?但是,我们作他们的师长,应该去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去不断地塑造他们、改变他们,清除假恶丑的东西,让真善美在他们的身上闪光。

孩子是可塑的,无论在何时,用一颗包容的心爱护他们,呵护他们,让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孩子们快乐的成长吧!

教育叙事随笔(精选) 篇9

教育叙事随笔

(一)早晨课间操以后,我照常早早来到教室,坐在讲台上翻看《黑与白》的备课简案,忽然一本打开的作业本轻轻送到我眼前,遮住了我的备课简案,我抬起头,原来是惠文,她正理直气壮的跟我理论:老师,我这幅画是竖着看的,不是横着的。在作业纸的右下角,我给她的评语是一个大大的优。惠文如此说来显然是对这个评价不够满意了。(一般最高评价为优加)。

这孩子能主动的跟我交流使我满心充满欢喜,说明孩子对美术作业很重视,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对作业的评价会如此看重。惠文的作业我并不是如孩子所想的没看清楚,所给的评语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但孩子的着股认真劲儿,还是打动了我。我装做又重新仔细欣赏了一遍的样子,慢条斯理的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哦!真漂亮啊!那你说说你的想法吧。于是这孩子便兴致勃勃的给我讲起她的思路。真的是满有意思的。我拿起笔爽快的给惠文的优后边加了个加的符号。孩子的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她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师的鼓励。教师何尝不需要孩子们的鼓励啊。亲爱的学生,你对待作业的认真,正是老师感到最欣慰的啊。

教育叙事随笔

(二)学校逐步推行“导学、交流、释疑、训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然两年。虽然目前只是在初中部(七年级、八年级)全面施行,但是依然要求高中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要学习并适当应用。说实话,自己对这一课堂模式相当排斥,也因着去年高三而一再不闻不问。本来嘛,从笔者从教起就被告知要个性化教学要不拘一格。而近几年,从洋思到永威再到本校的“四环节”模式,哪个不是在挑战十年来自己的教育理念?

但是,由于身为教研组长的缘故,一学期固定不固定地要听很多节课,也因此,让我逐渐感受到了这一模式的优点所在。

还记得强晓辉老师在讲授《说“屏”》一文时,巧妙创设导学情境:假如你是屏风店老板,现在我来买屏风,你该如何向我介绍?一个问题引得学生急欲了解“屏”的相关知识。一番小组研讨之后,个个跃跃欲试要向老师这个买家推销屏风。上台的四个老板说的头头是道,搞得“顾客”都不知道该选哪家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就不是王校长的奢求了!

还有张静华老师的《核舟记》,在讲授了第3、4段后,请了几位同学上台,张老师自己犹如一位导演,拉着几位同学分别摆出“核舟”上所刻几人的动作情态。刚上初二的小朋友憨态可掬却欲作严肃,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居然跟着张老师的说戏当堂完成了两段文言文的背诵!

还有高中部的邱金华老师,她在小组合作研讨环节可谓炉火纯青。学生在她的鼓励与指导下,自学意识极强,课堂研讨的气氛极浓。

凡此种种,让我本来排斥的心理逐渐有了靠近之意,也开始跃跃欲试。我也将自己所带的班级分成小组进行操作尝试。

第一次是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要求小组合作为别里科夫的死做法医鉴定,学生参与性较高,为别里科夫的死因找了若干种可能;第二次是《归去来兮辞》小序翻译,要求小组合作通译并指出重点词语。但这次尝试效果不佳,由于所带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又是从高二接手,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设计不感兴趣;第三次是将《咬文嚼字》之后,出了几道“咬文嚼字”的训练题,允诺他们在讨论之后记录在作业本上就算作当天作业。也许是这个诱惑,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而且小组四人合作,灵感涌动,很多疑问同组同学即可解决,生教生师点拨,效果很好。

通过这几次有成有败的尝试,我也思考着“四环节”模式的可行性与操作方式。但是不管怎样,我已经看到了它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只是,该怎样灵活并有效的运用,还需要自己继续观摩学习深入揣摩。

教育叙事随笔

(三)今天和几名高三(5)班的嫡系同学闲聊,大家一致认为我又变胖了。只有高三(4)班的PW同学在黑暗中发现我变白了许多。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茫茫黑暗中,PW是如何发现我肤色的略微改变的呢?难道原来的我在黑暗之中竟无法被识别?不可思议,仅当作玩笑罢了。

在高一(5)班,我鼓励N个同学把自己有疑问的句子写到黑板上。然而,很多同学的疑问竟是如何翻译这句话。突然间,我明白了我要给他们一座桥。他们拥有了思想中的桥便可以欣赏桥上的美景。

高三的同学询问如何提高英语成绩。我的答案是:了解你自己。如果连自己哪里存在问题都一片茫然,那么如何提高只是空谈。我的思路是:了解自己——制定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训练——熟能生巧。这也是我所倡导的学会有视角的复习。

我选定了两班的英语课代表。这让我想起以前的我的那些英语课代表们。他们那时也像现在的我的课代表们一样,拥有着花儿一样的年龄,毫不世俗的面孔,无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希望他们过得愉快!

教育教学随笔 篇10

教育教学随笔——商量

魏书生说:“我成功没有绝招,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要经常和学生商量商量!”我想,如果没有经历这次期末考试,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以前我总觉得这句话讲得不错,因为体现了民主。但什么是民主呢?其本意是:在民主制度下,公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对于政治而言)。那么,课堂上的民主就是学生。

做为一名教师,期末考试未免有些紧张。因此在新课结束以前我就早早地制定好了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

于是当复习课来临时,我以为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发现我的每节课仿佛都是在赶进度,每节课都是为了我自己得到些宽慰,平抚我紧张的心情。终于在这样的课维持了一周后,我决定放弃我的计划。那节课我放下脚步,让学生进行自习,做出这个决定我想了很久,本来按计划是肯定无法完成的,那么最重要的效果又从何而谈呢?放下脚步,是否正确呢?

这次自习课,我并没有布置明确的任务,而是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一堂课,一堂没有明确目的的课,我想必定是一节失败的课。

但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证明我的这堂课并不失败。失败与成功在于用心,即使课堂上我没有传授一个知识点,而是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便是成功,当然这是后话。

课堂上我发现有位女同学,好像对我的这种安排有点不满,似乎有点反感。我回想了一下,在前半个学期中这个学生应该说对政治比较感兴趣,经常会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沉默了,最初我以为是临近期末,功课太忙,但这样的态度肯定有其它的原因。

我是个急性子,在课堂上就和她来了一次对话。果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功课多,所以心情比较躁,这点可以从她零乱的课桌上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她对政治课有点不满,原因是在后半个学期中,要记忆的知识突然变多了。这对于她来说,是个转变,在前半学期中,课程大多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果我们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分析,也就是说注重学习的过程,那么这个结果必然会出来,因此也不用背诵,而到了下半学期,课程内容发生转变,有些内容其实具有直接的目标性,比如,在中国我们要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对于这个知识点其实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讨论,难道让学生讨论一下是否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对于这个点主要从情感上让学生有所感悟。通过这次交流,她的情绪得到平稳,果然在后来的期末考试中她比以前考得都好。

有商有量,是一种交流。不仅老师要直接和学生交流,还要通过一些同学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在其中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了A男同学,他有一个特点,首先总体成绩居于中等略偏上,各门功课也比较平均,在学习上应该说是比较努力,但就我这门政治课来说,他总是无法达到A 等,就外部环境来说,他的同学政治是比较不稳定的,可以从A到E 等,也就是说可确定因素太小了,从老师的这个角度讲,这学期我已经找过他谈过一次话,上课也经常让他回答问题,但效果不明显,快到期末了我很着急,究竟应该怎么办?

但就是在这堂课上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这堂课上,可以说他很卖命,一直在背提纲,读得很认真,背得也很起劲,但就是没有结合课本,或者留点时间进行思考。我们知道,所谓提纲只是给学生一个轮廓,如果知识是有血有肉的,那么提纲只是一具僵尸。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和他聊了一下。他自己也意识到,每次我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他都能讲出来,但每次的分数却不理想。因此我建议他,在剩下的两三天内,重新把以前试卷的选择题看一遍,不要求背诵(当然,我知道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他完全能讲出来),只要求思考。

另外,为了让他增加信心,在考前的一个晚自习上,我给他找出其中的三道综合题,让他做一遍。从而让他觉得老师很重视他。在某种时候,老师的重视和关心能抵很多的话。效果也很直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那次晚自习提出了本学期以来自己的第一个疑问。我想作为一个老师能够让学生由“疑问”到“质疑”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事情很顺利,结果也不错,这次考试他的政治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不仅如此,他的学习方法的改变也带动了他的同桌的进步,不仅仅是分数上的,也是学习行为上的。

对于这节课,事后我想了很多,如果在我上了这样看上去像是浪费时间的一堂课(事实上也像是浪费时间的一堂课后),成绩下降了,我要怎么办,这个成绩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必然性呢?

商量,我想应该是没错的,很多时候成功需要别人,那就需要商量。我们为什么要和学生商量,而不是直接的指挥和引导。为什么这么做,很简单,如果学生都往正确的方向前进,那何需老师的引导,只有在学生存在偏差,即出现了所谓的负方向时,才需要。

商量的目的应该是长远的而并非一次的失败或成功,商量也需要磨合,商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后,我想并不需要指挥或引导了。习惯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有一个好的习惯,一个坏习惯往往会使人功败垂成。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而事实上懒惰更容易成为人的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生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技巧,有时需要商量。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B是A的目的,如果你直奔目标而去,你能确定你是最先到达吗? 直接的功利,往往让我们采取极端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中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做出决定。

我们通常会把老师比喻成园丁,但如果我们是园丁,我们的学生是植物,没有思想的植物吗?我们是园丁,我们要把我们的学生统一修剪吗?还是要像江南的梅,捆绑着变成婀娜者?

新课程下,老师需要探究,学生需要探究,我们不妨一起商量商量。

“教师随笔”引领教育微改革 篇11

宜昌高新区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推进“教师随笔”工作的实施意见》,写随笔随之被列入“月月行”教育督导专项内容。然而,督导调研反馈上来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学校管理者虽都能认识到随笔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诸多好处,但也都清楚这不是“短平快”的项目,而有可能成为“老大难”工程,因此有畏难情绪;教师则因随笔写作有难度、费时间、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琐事杂事缠身而“不主动”。

根植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随笔写作,可以提升教师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的洞察力,帮助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从而以写促思,以写促读,以写促改,让教师在随笔的写作中,逐步养成总结反思工作的好习惯,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如果教师对随笔写作持不情不愿的应付态度,对其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将是极其有限的。于是,关注教师写作状态就成了推进教师随笔写作工作的重点。

调研发现,教师对随笔写作的恐惧,主要是因为他们将教师随笔写作当成了创作。为了让教师慢慢进入写作状态,从“认同”到“愿写”,最后走向“乐写”,高新区教育局确立并实施了“写之以随,护之以真,策之以励”的推进策略。

写之以随。随笔是随意之笔,不求文采,不囿形式;随笔是随兴之笔,兴趣所至,提笔随写;随笔是随心之笔,写自己内心所想;随笔是随时之笔,用零星的时间,凭一纸一笔,随手记下瞬间产生的思想火花,篇幅可长可短。为了让教师领悟教育随笔写作之方法和作用,高新区教育局结合教师阅读工程,向老师们推荐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书,全区教师人手一册,让教师通过阅读教育专家对教师专业写作的阐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消除抵触情绪,走出写作误区,逐步走向“愿写”和“乐写”。

护之以真。随笔之真是以不下载、不抄袭为底线的教师“真写”; 随笔之真还在于内容的“写真”,让教师写教育生活中的真故事、真思考、真得失、真感受、真情境,以“我手写我心”。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用“真实”串起的一个个独立的教育故事,透过教育现象背后的思考,以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才能再现作者的思想,才是教师的“教育史”。

“真”是随笔的核心,“真”是随笔的生命。保护随笔之“真”就要尊重客观事实,正视教师个人在随笔写作上的基础和认识上的误区。在推进工作中把随笔“写什么”放在首位,淡化“写多少”“写得如何”等评价式检查,不以评“优”为目的,也尽量避免用评“优”作手段,误导教师迎合“优”字而内容失真。对同一位教师来讲,若后一篇随笔比前一篇写得用心,就是进步,相对于前一篇,就是“优”。保护随笔之“真”,还要让教师关注他人的随笔写作,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同行的写作故事,相互借鉴,一路前行。

策之以励。平时,让教师在阅读随笔时留下阅读后的感受、观点,让同事间相互鼓励;学校通过组织随笔写作经验交流的形式,大家一起分享随笔写作中的“酸甜苦辣”。随着工作的推进,高新区还将以多种方式呈现推进“教师随笔”工作的成果,让教师获取随笔写作的动力;同时,多途径激励随笔写作的佼佼者,借榜样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

勤写随笔 篇12

叶圣陶说:“练习作文最好多写随笔。”这就指明课外练笔还是以随笔形式为宜。这种练笔有别于课堂上多由教师帮助学生构思谋篇的命题作文, 其优点是灵活而少拘泥。所写内容可以是生活的实录、思想的火花、一事一物、一意一愿;也可以写对社会现象的透析, 对国家大事的质疑和分析, 乃至自己情感的渲泄。一句话, 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尽诉笔端, 所练内容不必交于老师批阅, 更不必公之于众。就结构而言, 它有别于完整作文, 无文体的约束, 可述、可议、可记事状物, 可叙议兼备。尤其是练习随笔的时间, 随心所欲, 不受限制, 这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使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年鉴中说:“知识和技能是两个范畴, 凡是有技能性的东西, 不练永远不为自己所有。”而写作活动不纯是知识的堆砌, 它包含着谋局布篇的技能, 所以惟多练而获之;少练或不练就难以操就, 更不会有熟能生巧之功。凡举笔为文者对此无不有亲身的感受。所以, 清人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 就不全然正确了。“书痴”就是勤读书, 读书多, “文必工”是靠不住的。比如, 英国的亚克敦活了66岁, 读书7万余卷, 只因不曾提笔作文, 终生没留下片纸只字, 被世人称为“书橱”。读是写的基础, 而写是读的升华和读的综合体现, 所以写比读要难。读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走, 而无运筹育文之苦, 它是依蓝图而施之, 不曾饱尝蓝图绘制者的艰辛。人们往往是喜读而惧写, 这正是欧阳修讲的“世上一般人的弊病都是写文章太少”的重要根源。所以, 社会上读书人远远多于写书人, 读者人群大于作者人群。很多人尽管读过不少中外名著, 浏览过文学橱窗, 然因不习毫墨之功, 执笔兴叹者不乏其人。

勤写随笔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因为一切习惯的养成, 都是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为激发学生写随笔的兴趣, 教师在学生随写的过程中, 应多鼓励、常表扬、勤点拨、巧指正, 并把他们练笔的上乘之作公开张贴, 供大家互相传阅, 有些还可以装订成册, 妥善收藏, 以示珍惜。当学生能享受到自己练笔的成果时, 如饮醇酿之感油然而生, 他们手中的笔逐日化为心灵的舌。此时, 他们会更为关注周边燃起的各种火花。头脑中激情的碰撞使其心血沸扬时, 便如鲠在喉, 不吐不爽, 此刻饱浸情思的文字就会流淌毫端, 洒于纸底, 自成文章。

经常写随笔自然会丰富自己写作的素材。生活中的素材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倘不去随笔写下, 时过境迁, 有些十分难得的原生材料就会慢慢淡忘。而材料的积累无不始于微末, 正所谓“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老舍说过:“刮一阵风, 你记下来;下一阵雨, 你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 你的作品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 就写不丰富。”这精辟之见, 贴切地说明写随笔和写好文章的关系。因此, 教师要倡导看到一点就随笔写下, 不一定要“多看看”, 去等待材料多了而有所取舍。因为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对某一事件, 初开始觉得十分感人, 让人萌发一种写作冲动, 但又不易写成一篇像样的文章, 心想再看看去写。殊不知就因没及时执笔, 转瞬而逝。以后虽有补写之意, 然而因氛围不再, 激情全无而留下愧疚。俄国大作家果戈里, 一天和他的朋友们一同上餐馆, 饭菜端上来了, 他却掏出纸片和笔头兴奋地抄下一张菜单, 口里还不住地说:“太好了, 太好了”, 以后这份菜单就出现在他的作品里。随笔由少而多, 随时而记,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相应在不知不觉中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

平时, 谈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文者无不尊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经典之语。就人们从事文学创作务须广读博览的角度说, 此语确乎其理。但认真琢磨这两句, 语义还是落在“下笔”上。“下笔”就是写, “神”闻“下笔”至, 笔封永无“神”。要达到笔动神扶, 自需勤写多练。临笔生畏, 笔覆尘埃, 即使扬起如椽之笔, 也只能是毫无生气的一枝木棒而已。历史上可以称得上笔惊风雨泣鬼神的大手笔者, 无一生而能之, 无不是从勤写勤练的“勤”字大道上走来。当代作家胡万春, 动笔写作之时文化程度仅抵小学四年级。一文写就, 错别字频频出现。然而他勤写不辍, 三年青灯苦, 换来的是几百篇的退稿。忽一日, 他在《工人日报》上见到胡万春三个铅字, 顿时热泪满眶, 定晴审视是自己写的一篇消息见诸报端, 全文连标点在内共120个字。“写吧, 只有写, 才会写”。老舍先生说, 写文章“要先打好基础, 第一步要学会‘记’, 每天记一件事”, 谈到写作的诀窍时他说:“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 那怕是写几十字也好。”

新教育随笔 篇13

李 静

新教育随笔

李 静

“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这种态度和体验对被教育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一位教育家认为,爱不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一、讲究语言激励

情感激励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班主任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情感激励中,不仅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应注意眼睛表达情感的功能。

班主任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的信息,经常向学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凝视,或严肃,或轻松……学生的目光也在差异中反馈着某种接受程度的信号。此外,班主任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

二、重视身教激励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要做好情感激励,班主任应多参加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把握好教育契机,以增强教育效果。学生都有渴求进步以及完善自己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

三、肯定积极,因势利导

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到他们心灵的火花。只有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除此而外,班主任还要正视学生表露出来的情感。对积极的情感,要保护、引导,对消极的情感,要进行调节、转移和转化。

四、情感激励应严而有度

在情感激励中,注意“情”,但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应始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当然,要严之有“度”,超过了“度”就破坏了“情”。另外,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看基础、看发展、看整体,克服成见,摒弃“定型效应”,应该肯定的充分肯定,对缺点错误则应多从正面启发诱导,指出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让爱传出去”公益晚会策划策划书下一篇:如何做到银行事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