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2024-05-11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精选8篇)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1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问题意识源于客观事物,成于对客观事物辩证的认识过程,是人对隐藏在事物偶然性中必然性的一种认识和测度.这种认识和测度,其实质是对事物“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问题意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关注的是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大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客观性、预测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中国具有浓厚的自省传统,但却缺乏问题意识,致使中国的.文明缺乏创造活力,成为文明的遗址,而不是活着的创造.本文旨在对问题意识进行理性阐释,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而培养问题意识,自觉地进行革新和创造.

作 者:李思民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721007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3(1)分类号:B80关键词:问题 问题意识 自省传统 文明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2

一、从文艺起源角度解析

关于文艺的起源, 伽达默尔有这样一种看法, 他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游戏, “游戏的正直主体 (这最明显地表现在那些只有单个游戏者的经验中) 并不是游戏者, 而是游戏本身。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吸引游戏者的东西, 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的东西, 就是束缚游戏者于游戏中的东西。”[1]他认为, 是游戏让游戏者进入游戏, 游戏者在这游戏过程中得到自我表现或表演, 但一旦要自我表现或自我表演就需要观赏者, 因此, 整个游戏就有游戏者和观赏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理, 文艺也应如此, 作者、文本同样也需要读者, 文艺作品只有被阐释、被展现时才具有价值, 艺术的真理也就在于接受者和作者的对话。对文本来说, 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

既然文艺本质上是游戏, 游戏是游戏者与观赏者的对话, 那么作品也理应有作者和读者的对话, 既然是对话, 就不可能完全取决于一方, 单方面站在读者角度任意阐释显然不可取。然而, 英伽登也提到了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的不平衡。首先, 在本文与读者的交流中, 信息发出者的意图语境消失了, 只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其次, 这种交流本身不构成反馈, 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本文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 本文与读者之间无法建立调节意图的直接语境, 这种语境只能靠读者从本文的意指中去建立。

虽然本文无法自发地响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指示和提问, 但本文通过未定性或构成性空白等各种不同形式来作为与读者交流的前提, 呼唤读者的合作。“所以文学中的交流是一种产生在调节基础上的过程, 这一调节不靠既定代码, 而是通过一种明确与暗隐、展现与隐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来实现。”[2]这种基于调节的交流, 从一定意义上也限定了读者的阐释。

二、从“具体化”层面解析

英伽登在“再现的客体层次”中, 提出一个关键概念“未定点”。在具体化过程中, 读者填补本文中的未定点, 复原被省略的内在逻辑联系, 将“轮廓化图式”描绘得更充实、具体, 而且这一过程充满各种可能性。“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3]每个读者按照自己的知觉方式和审美情趣进行, 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具体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差异, 甚至同一读者每次阅读同一作品时也会出现差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的过程。因此, 读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未定性与空白的具体化就出现了两种情况:有的具体化与本文明确表现的部分和潜在的部分协调的较好, 有的则协调得较差, 甚至完全是读者自己想象的产物。

“第一种是忠于原作者意向的‘恰当的具体化’方式……恰当的具体构成了科学地阐释作品的外部极限, 而文学批评家通过多次阅读也许能够接近这个极限。具体化的第二种形式是‘虚假的具体化’。某一具体化可能会由读者自己想象和虚构去任意对未定点和空白加以填充, 从而背离作品原意, 甚至成为一部面目全非的‘新作品’, 而仅仅与原作存在或多或少的一点联系。这种‘具体化’会导致原作品质量的丧失和对作品的错误理解。”[4]他认为未定性与空白的填补越接近作者的本来意图, 那么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会越正确些。

因此, 阐释的度应该也在“恰当的具体化”之中。读者不能任意地填补本文中的未定性与空白, 而必须依照本文的引导和暗示去将作品中的图式现实化, 否则这种具体化便是不恰当的, 作品就愈可能被粗劣地歪曲

从阅读过程中解析

本文符号间存在着先于读者刺激的既成关联, 即“自关联”。面对一篇本文的不同符号, 读者试图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格式塔, 一种“一致性阐释”。如果符号间原本就不存在任何潜在关联, 那么格式塔的建立便子虚乌有。但格式塔又不会自动联结, 还需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填补作用, 在本文符号之间的先在联结关系中得到构筑。

未定点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 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本文的未定点赋予确定的含义, 填补本文中的意义空白, 体现在作品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现实化, 未定性与意义的空白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 这就是作品所谓“召唤结构”。这些基础结构显示着某些不完整, 没有自主性, 并需要实现其完整性, 通过基本结构的显现, 使观赏者意识到其中的不足, 令观赏者感到不满足, 并诱导、说服观赏者去探寻其他性质, 不断填补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完整,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发现那种完整的性质, 并达到内心的满足。“只有 (在作品纯粹的重构之外) 形成一个赋予艺术作品简单框架以充分审美性质和审美价值的审美具体化时, 符合作品特征的理解过程才能显现出来。”[5]

同时, 视域融合的观点又使读者的作用不至于过分任意, 阐释学的视阈融合是哲学阐释学的重要概念,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拥有自己的视阈, 所有的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的前理解, 依赖于理解者的传统影响和文化惯例, 理解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但是阐释者的任务不是孤芳自赏, 而是扩大自己的视阈, 与其他视阈相融合, 这就是视阈融合。在视阈融合中, 过去与现在、主体与客体不断地进行对话,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所有的文学阐释也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理解与再创造。

摘要:阐释学认为读者接受具有远比文本创作及文本客体性阐释更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正是读者的解读和阐释, 才打破了文本意义结构的封闭形式, 使其未定点获得了活生生的具体化。而有人则将阐释误解, 建构了完全不同于文本的新的文本。本文试图从文艺的起源、具体化、召唤结构等方面来解读对阐释者的制约的状态。

关键词:阐释学,未定点,具体化,召唤结构,视阈融合

参考文献

[1]、《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伽达默尔, 洪汉鼎译

[2]、《接受反应理论》, 金元浦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63-164, 2001

[3]、《本文的召唤结构》伊瑟尔雷纳.瓦宁编《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 236, 慕尼黑, 芬克出版社, 1970

[4]、《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王岳川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66, 2003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3

从很大程度上说,李准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沿袭了“十七年”文学的写作图式,因此打上了阶级叙事的鲜明烙印,难掩其主流意识形态色彩。然而,在主流意识形态外壳的包裹之下,有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凸显,有着作家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正如李准在本书“开头的话”中解释说:这部作品“不是为逝去的岁月唱挽歌,她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1]所谓民族的生存能力与生命力,正是通过中原农民身上得到深刻体现的。实际上,《黄河东流去》的重要主题之一便是对中原农民土地意识与文化心理的阐释,或许这正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地方,乃至摘取茅盾文学奖桂冠。

一.中原农民的土地意识

谈到中原农民的土地意识,不能不从李准早期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谈起。这篇小说发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目的在于为当时的合作化运动鸣锣开道。小说通过土改之后出现的农民买卖土地活动的描写,得出了这样一个政治结论:中国农民不能走买卖土地的道路,因为土地私有制不能解决中国农民共同致富的问题,而走互助组、合作化的道路才是广大农民获得经济解放的根本出路。这一结论十分迫切地吻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因此一度产生极大的反响,也使作为青年作家的李准一举成名。

然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显示出合作化道路存在的问题,比如违背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情况,过快地变革生产关系。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间接地证明了李准在《不能走那条路》对中国农民土地意识的粗浅理解与作家早期创作的稚嫩。怪不得有学者因此不点名地批评说:“有些对农民没有深厚感情的青年作家是可以公式化地按中央文件所规定的政策来图解这场运动,轻易地把农民世世代代的创业梦想简单地判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自发势力,轻易地宣布‘不能走那条路!”[2]到了《黄河东流去》创作的时代,经过严重的历史曲折,作家既慢慢懂得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与中原农民打交道中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农民的生存意识与文化心理,所以对中原农民的土地意识与文化心理作出了较为深刻与合理的阐释,创作视野也从较为狭小的政治视角走向了较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思想上也上升到了较高的境界。

小说对中原农民土地意识的阐释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花园口事件为背景的。所谓花园口事件,是指1938年6月上旬,面对日军进犯郑州与南下武汉咄咄逼人的军事攻势,尤其是日军对国民党战时首都武汉形成的紧急军事威胁,国民党高层下令郑州守军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便以“水”代兵,阻止日军的进攻。这一举动虽然有着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但客观上却给中原农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面对“水”患与战乱,中原农民不得不死里逃生,背井离乡,逃往他乡另谋生存,从而经受了莫大的历史挑战。赤杨岗的七户农民正是这些逃难农民的典型。在这些农民身上,李准较为深刻与全面地挖掘了中原农民的土地意识。

一是“耕者有其田”的生存梦想。对农民来说,无论是在中原还是在别处,土地都是生存的命脉,因此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是他们最大的生存梦想。所谓“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正是普通农民生活理想的形象描述。对赤杨岗儿女众多的海长松来说,他在花园口事件前夕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置地。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与谋算,原来只有二亩地的他终于买到了20多亩贫瘠的土地,并树立起养儿育女、勤俭持家的生活梦想。而不幸的是,他刚刚到手的土地因为花园口事件的到来转瞬间化为了泡影。他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命根似的土地消失在一片汪洋与泽国之中,像断了魂儿一样地离开了被淹没的家乡。灾难结束回乡后,海长松教育儿子小建、小强说:“对咱庄稼人来说,什么最主贵。什么是根本?地是根本。”[3]这正是中原农民的深层土地意识的写照。实际上,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农民问题就是中国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正是土地问题。对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拥有自己耕种的土地。中国农民革命的实质从根本上讲就是解决土地问题。藏族作家阿来在其长篇小说《空山:机村传说》中所写的林驼子之所以参加红军,目的不过是为了得到土地而已。正如林驼子自己所说:“我参加红军是为了土地,他们说要分地给穷人。要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地,我就自己找来了。那样就不用打仗受伤,遭这份大罪了。”[4]合作化小说中所描述的中国农民的思想矛盾,从根本上讲也是他们思想上无法迅速地实现土地从“私有”到“公有”的转变。“虽然从私有到公有,并非真的丧失了对土地的拥有权,但对于中国农民,尤其是老一代的中国农民来说,事实上也就意味着剥夺了他们凭借劳动在自家的土地上个人发家致富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正是中国老民千百年来对于土地的隐秘愿望。”[5]从根本上讲,中国农民的生存梦想是植根于土地基础之上的,否则便是他们生存梦想的破灭。

一旦有了土地,《黄河东流去》中的中原农民就深深地热爱土地,并在与土地打交道当中获得了土地知识,懂得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热爱牛、马、驴等生产工具。如海老清、海长松都是这样的人。一方面,作为老农,海老清是庄稼把式,是耕种土地与种植庄稼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他爱牛如命,认为牛是人,因为家中的小公牛为国民党运送物资累死而眼泪长流。在伊川县周地主家买瞎马种地,马死了也坚持不卖屠宰场。海长松引以自豪的是“种庄稼还在行”。

二是热土难离的观念。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牧民与中国农民的生存方式进行了这样的比较。他说:“在游牧经济中,牲口靠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草得到食料,牲口在草地上移动,牧民靠牲口得到皮、毛、肉、乳等生活资料就跟得牲口在草地上移动,此即所谓‘逐水草而居。当然游牧经济里牲口和人的移动也是有规律的,但一般牧民不能长期在一个地方定居,必须随着季节的变化,有广阔的草原上转移。牧民有马匹作行动的工具,所以他们的行动也比较迅速,集散也比较容易。”根据他的解释,牧业经济最大的特点乃是“逐水草而居”,不断的迁徙是牧民生活的特点。而农业经济的特点则与牧业经济相反。他说:“农业是离不开土地的,特别是发展的灌溉农业。水利的建设更加强了农民不能抛井离乡的粘着性。农民人口增长则开荒辟地,以一点为中心逐步扩大,由家而乡,紧紧牢守故土,难得背离,除非天灾人祸才发生远距离移动。”[6]对农民来说,一旦定居于某地,便难以移动,所谓“故土”难离。对赤杨岗七户农民来说,如果不是花园口事件发生,他们宁死也不会离开早夕生活的故土。在不得已离开故土时,他们都难以掩饰眼中的泪水。

三是重农抑商的观念。作为自古以来的农业国家,中国一直形成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观念,所谓“人是铁,饭是钢”、“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商不奸”、“为富不仁”。这些观念作为民族集体无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普遍农民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并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处事态度与行为作风。海老清与海春义一老一少两代农民均有着这样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对海老清来说,种地就是他的本份或本行,也是他生存的唯一手段。他无法在洛阳这样的城市里谋生,而宁愿与妻女分开独自跑到伊川去租种土地,不惜忍受劳累与孤独。而大女儿爱爱在城市里不得已选择说书为生,遭到海老清坚决反对,认为这不是正当的行业。为此与支持爱爱的老伴产生矛盾,粗暴地打了可怜的老伴一耳光,乃至负气孤身出走。海春义简直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与适应城市生活的妻子马凤英形成鲜明的对照。他卖菜老是卖不出手,连吆喝也不敢喊。妻子张罗开饭馆,他作为丈夫则充其量只能打下手,时不时与顾客吵架与打架。在他的骨子里,他对经商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他最后与妻子的婚姻破裂也在情理之中。夫妻之间的矛盾正是两种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二.中原农民的文化心理

李准在本书“代后记”中指出:“我写的主要是这场浩劫的受害者——‘难民。因此,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描写‘难民的小说。”[7]的确,从很大程度上说,《黄河东流去》是一部“离散”文学作品,因为它与后起的《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文学或影视作品一样,表现了因为天灾或人祸所造成的游民离散的生活图景与主题。固然,作品通过描写海老清等人的死亡和描写海长松的子女离散、飘零等,表现了中原农民在离散中的生存苦难。但是,对李准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难民离散生活的描写,表现中国民众抗拒社会灾难与生活苦难的应对能力与意志品质,表现他们之间的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正如他进一步解释《黄河东流去》的主题时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些故事告诉我,我们这个社会的细胞——最基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身上的道德、品质、伦理、爱情、智慧和创造力,是如此光辉灿烂。这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这是我们古老祖国的生命活力,这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8]他这番话,所说的正是中原农民抗击历史灾难的强大力量,并体现出中原农民鲜明的文化心理,作品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壮歌”[9]。

这些文化心理在赤杨岗七户农民身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在农村妇女李麦身上,这种文化心理就是刚强的民族精神品质。李麦的口头禅是:“关天关地一个人来在世上,就得刚强的活下去!”无论遭受到什么样的灾难,李麦都会咬着牙关坚强地活下去,都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倒。所以无论是幼年时代父亲的早亡,还是中年时代遭遇的花园口事件,对她来说都能够挺过去。面对日本人的奴役,她誓死不当亡国奴,怒撕良民证就是典型的行动。在她柔弱的外表之下,是一颗刚强无比的心灵。她的这种精神也深深地影响到赤杨岗其他农民。在徐秋斋身上,体现的主要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在逃难过程中,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徐秋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大伙的主心骨。依靠“侠义”和智慧,他帮助乡亲们一一化解了许多难题,为他们从坏人身上讨回了公道。比如,为梁晴等妇女要回被福兴盐行黑心老板骗去的盐巴,为王跑追回驴钱……在蓝五与宋雪梅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原农民的烈性与对爱情的坚贞。蓝五是乡间唢呐王,被婚姻不幸的乡村女子宋雪梅爱上后,二人私奔。不料被旧官府捉拿,蓝五因此坐牢。宋雪梅后来不幸被国民党辑私处长孙楚庭骗婚,成为孙太太。宋雪梅在西安与蓝五相遇,誓死坚持与孙楚庭离婚,竟然被孙暗杀。蓝五从咸阳赶到西安,为宋雪梅上吊殉情。

当然,在王跑身上,作家也批判了农民小生产者的私有心理。王跑一直就有爱占小便宜的习惯,这自然是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所造成的一个负面结果。在洛阳白马寺挖井挖出“熹平石经”之后,王跑如获至宝,以为会发大财,由此将这一“宝贝”偷偷藏起。国民党洛阳专员刘稻村要用一辆小车换王跑的“宝贝”,王跑仍然不卖。结果被关进监狱,几乎送命。

注 释

[1][8]李准:《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3]李准:《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5页。

[4]阿来:《空山:机村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页。

[5]於可训:《人与土地的缱绻——新中国历史的一个文学侧面》,《文艺报》2009年10月24日。

[6]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7]李准:《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2页。

[9]张炯:《中华民族的壮歌——评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中国作家协会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理论评论选.2》,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4

关联理论对交际中语用模糊现象的阐释力

从语用模糊3种类型出发,运用关联理论对关联原则一一加以阐释,从而证明其适用性.认为只要交际双方合理地运用语用模糊,遵循关联原则进行恰当的语用推理,就可以取得成功的交际.

作 者:吴璐燕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00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2(1)分类号:H030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用模糊 阐释力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5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感

试验102 **

一、全面深化改革

很高兴能和学院的其他党员和学生骨干一起参与本次的学习,通过此次学习我收获颇丰。而收获之一的,即是在学习中,我更加深入认识到党和国家在各项问题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号召,更是我党深谋远虑和坚定意志的体现——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到十八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个“攻坚克难”,足见我党在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重大问题时的正视与果敢,也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调。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决定的,它的被认识与被提出由来已久——自2012年11月十八大闭幕至2013年12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党稳扎稳打。党的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时即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决策。

“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是只谈一面或几面,也不是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全面且深化的——2013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和各人民团体发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18份意见和建议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北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调研的足迹更是遍及大江南北,遍及社区、乡村、企业、学校,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查研究的6个重大问题,直指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随着认识的逐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逐渐清晰了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大方面为整体谋划、系统协同、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阐明了基本思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这次学习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政治局各项工作、习总书记总重要讲话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所提到的改革内容,是我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认识到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深入行动和高度智慧。使我“站得更高了,看得更远了,想得更多了,心里更明了,干劲更足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我们当代大学生党员应当增强问题意识,认识到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树立起独立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夯实理论功底,培养辨别是非和识别洞察的能力,努力在点滴细微之处发现和提出问题。

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敢于直面问题。说好话谈成绩,是不需要做太多功课的;而提意见说不足,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需要清醒头脑和精心准备。

树立“问题意识”,就是要积极研究和解决问题。一切事物都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提出疑问,敢于并善于发现新的矛盾,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力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知道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会中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又以社会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意味着教育领域、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所有社会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其中,在教育领域当中,就存在许多和我们高校毕业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全会文件中指出“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难问题,文件中指出要“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工作问题,文件中指出要“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问题,全会文件中指出要“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又例如我们熟知的“三农”问题,全会文件中就有多项对“三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经笔者统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出现“农村”一词16次,涉及农村土地入市、农村产权流转、留守儿童等问题;出现“农业”一词13次,涉及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问题;出现“农民”一词16次,涉及农民征地、股份合作、宅基地制度、农民工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方案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没有“问题意识”便很难发现问题,就更不谈解决问题了。全会提出的每一领域都有其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夯实理论功底

3.1 避免“只见问题,忽视理论”的怪圈 3.1.1 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繁重的条件下,不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干好工作;不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再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实践,也难以干好工作。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科学理论更是一种发展着的、开放的、立足于解决大问题和小问题的方法论和世界观,需要我们从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入手。3.1.2 各种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

任何理论都是有生命的,理论的生命贵在解决实际问题,贵在及时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理论的生命,一方面需要深入实践,能够关注群众的疑问,通过各种形式倾听群众的关注,进而研究完善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能够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角度,正视现实问题,严谨求解问题的出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深入思考能够解决当今发展问题的方法、观念,用智慧不断丰富和拓展理论。3.2 牢固掌握党的基本理论

3.2.1与党的性质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我们应当牢记,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有所作为,努力做“有境界、有智慧、有勇气、有分寸”的四有型大学生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增强党性观念。要在复杂多变、充满诱惑的特殊社会环境中,牢记党的宗旨,坚定马列主义信念,既成就事业,又健康成长。3.2.2与党的指导思想相结合,提高理论素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的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解决主客观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统一起来,认真研究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通过在行动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理论素养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

四、正确处理好问题与理论间的关系

问题意识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促使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问题意识。而实践就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我们是通过思维对实践活动的系统总结与概括获得理论,因而问题意识就是理论的源泉。由此可以得出:其一是问题意识越强烈,所得到的理论基础就可能越丰富;其二是问题意识促成的实践越充分,所获的理论也就越充分;其三是问题意识促成的实践越“精细”,所得理论也就可能越“精细”。反过来也是如此。

我们的活动一方面受自身活动器官的支配和制约,另一方面则受思维和思想的支配和制约,其中,思维和思想的作用是起决定作用的,而理论是思维和思想所获得的结果,因此,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明方向。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它就更需要强大理论的支撑,如果没有理论指明方向,问题的解决就会“瞎蹦乱串”。有了夯实的理论功底,我们对问题的解决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片面性、盲目性等。

在我党的发展史上,正是由于“问题意识”的促使,才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尽管中间也有一些“小插曲”,但是只要把握住“问题意识”,我们就能够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就能够得民心顺民意——只有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做到“人心在握”。而如上述所说的,理论功底是衡量问题的尺子,我们只有把握牢固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才能遇事淡定从容、迎刃而解——只有夯实“理论功底”,才能做到“法宝在握”。

五、全会精神的贯彻与落实

通过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认识到,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与落实,要求我们既要增强问题意识,又要夯实理论功底,从而真正做到“人心在握”和“法宝在握”;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与落实,不是三分钟热度,它不仅仅是下一届全会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之前的事,还是我们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前都要持之以恒的事。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党员和干部,都要有自己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对问题既要能讲得清楚,对问题又要能解决成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拿着具体事情和具体问题去磨练自己,做一个敢说敢做敢担当的好党员。

这次学习,我的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党性修养得到了增强,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洞察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路漫漫其修远兮„„此次学习会时间虽短,但他使我学到的很多!对于我们每一位学员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为分院学校的建设,为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意识心理学:意识生成理论论文 篇6

第一节 意识生成理论

我们不用定义来解决“什么是意识”这个问题。对于这种人们常用的概念,往往是人们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但确切地描述,又会众说纷纭。一门学科引入它作为概念后,上来先为它下定义,就会引起理解不同的人之间无谓的争论。如果先进行各种研究讨论,到取得一定结果以后,到人们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取得共识的时侯,再用确切文字定义,就水到渠成了。

一、对意识的初步分析。

1、意识、意识活动和意识功能。意识是大脑的一种属性,它是大脑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大脑的能够进行这种活动的属性。意识是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以信息流动、信息处理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时也有肢体运动参与。我们使用“意识活动”这个概念描述意识的活动特征。从含义看,“意识活动”强调的是意识的活动性,“意识”强调的是意识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意识比意识活动含义更广泛。

意识不是大脑所有的活动,它只是大脑活动中的一类。我们把这类活动的作用用“意识功能”这个概念表示。“意识功能”是意识活动的产物。意识有这样一些功能:意识能监视、控制全身的活动(严格说,意识不能监视、控制人体的所有活动);意识能使人类认识、改造世界,包括人类自身;意识能发泄、表现、抑制自己的感情;意识能使人有独立的思想、人格、个性、个人意志等。

意识、意识活动、意识功能三个概念是指的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这三个概念不是包含关系,意识不包含意识活动,它就是意识活动,意识也不包含意识功能,它的作用就是意识功能。三个概念的区别是强调的侧面不同,在需要强调不同侧面时,分别使用不同的提法。

2、讨论意识的途径。由于除哲学以外没有其它科学认真地讨论过意识,人们对意识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在迷信说法中,意识是灵魂,是生命特有的可以脱离肉体存在的东西。它强调了意识与生命的特殊关系,但是否定了意识的客观物质性;它强调了意识对肉体的独立性,但是否定了意识与肉体的不可分离性。意识的确是生命的特有现象,但不是所有生命都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有产生个人思想、个人意志、个性等的功能,在这些功能中表现出意识对肉体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意识并不能脱离肉体而单独存在,意识会随肉体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意识不是迷信说法中的灵魂。迷信说法之所以有人相信,就是因为它也有正确的东西(意识的生命性和意识对肉体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它把正确的东西荒谬地夸大,对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加以歪曲,迷惑了糊涂的人。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讨论意识。

作为大脑的一类活动,意识显然是心理活动,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可是由于它与心理学的其它对象纠缠在一起,很难单独作为心理课题研究。例如思维、情感都是心理学专门的课题,意识就和它们纠缠在一起,使思维、情感具有意识的特征。以至于很多人把具有意识特征的思维和具有意识特征的情感当做意识。

人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一个人独立的思想是意识的重要组成,但它们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如果思维是意识特有的一种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思维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实验表明没有意识的动物也有简单的思维能力,最着名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在他的实验观察中,大猩猩可以在够不到食物时想出把短棍接长的办法拿到食物。这里的大猩猩显然表现出简单的思维能力。计算机也可以模拟一些思维,目前模拟思维的计算机是绝对没有意识的。这些都证明思维是可以独立于意识以外的活动,思维并不是意识的特有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个人思想,离开人的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思维纠缠在一起。

再例如,人类特有的感情也是意识的重要表现,感情显然是情感活动的结果。如果情感活动是意识特有的活动,可以把意识作为一个大课题,把感情作为它之下的一个小课题来研究。但是,动物也能表达感情,它们也有情感活动。动物的这些情感活动也是没有意识的感情活动,这表明情感活动并不是意识特有的活动。但讨论意识离开对个人感情的讨论,离开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的讨论,就不是完整的讨论。在这里,意识显然与情感纠缠在一起。

于是问题出现了:如何把意识最本质的东西突出出来,使意识能够既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课题,又不至于与其它课题纠缠不清。我们从意识的许多功能中找到一条核心的功能,把它叫做意核。在继续的研究中又发现,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和相互促进,使其它活动发展进步,可以解释出意识所有的功能的产生:意核控制和促进思维发展,从而产生了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功能;意核控制和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感情和人对感情的表现、发泄、抑制;意核控制和促进意志活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个人意志、个性、性格。

这些发现使我们确定了讨论意识的途径:先讨论意核的功能,再讨论意核的生成,进一步讨论意核对其它活动的控制,讨论意核促进其它活动的发展,讨论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就这样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识心理学理论。

3、意识的核心功能──意核。人类的意识表现得很复杂,有很多现象表明意识的存在和它的独特性,但是什么是它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功能呢?我们在研究用计算机模拟意识时,对比这个被称为电脑的设备,发现目前的计算机再先进,它也只能靠人编的程序工作,而没有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自身活动的能力。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也是这样,是靠程序控制自动操作的,但是由于没有自我,它并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人与它们的区别不就是这一点么?意识的本质不就应该是这种功能么?这就是意识的核心功能──简称为意核。意核指的就是大脑的这种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

意核的功能不包括在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等任何一种活动之中,也不是它们的综合活动或组合活动。意核是独立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肢体活动之外的一种大脑的活动能力,意核又是意识的各种功能中的一项功能。对它可以独立研究、讨论。

意核与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结合在一起,由意核监视、控制这些活动,就会使这些活动具有意识特征,构成完整的意识活动。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思维,促进思维发展,发展后的思维加强对世界的认识,由实践到经验,再由经验到理论,再由理论到系统理论,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后的思维使人从实践得到认识,由认识得到的经验、理论提出发现、发明、创造等改造世界的设想,再经过实验、实践实现设想,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改造世界能力。再例如,由意核监视、控制情感活动,促进情感活动的发展,感情在发展中产生高尚的、伟大的、美好的感情,这些感情还具有了个人色彩,形成具有意识特征的个人感情;意核对感情的进一步控制才形成了具有意识特征的对感情的表现、发泄、压抑能力。以此类推,就会解释出意识的全部功能的产生过程。这样就构成一套合乎逻辑的、系统的意识理论。

需要指出,在这些讨论中我们应用了动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各种活动在相互作用中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的思想。在讨论中,我们使用动态心理学专用的词汇:生成。一个新的心理活动、新的功能从原来功能中产生出来,叫做生成。

意核是一种人出生时不具有、后天生成的大脑功能。意核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最初,意核是由记忆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区域产生的,这个区域是在存储由感觉获得的丰富资料、由肢体活动积累的经验、由思维形成的认识时形成的。然后在这个区域中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其它活动的功能。第三步,意核生成后,它又促进了记忆、思维、情感、需要、感觉、意志等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的发展,使这些活动具有了意识的特征。最后,意核和被意核改造的其它心理活动共同形成人们心目中的意识。

4、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大脑功能。有些人主张动物也有意识,这就使意识更加令人难以研究、讨论。我们反对这种主张。因此我们要明确指出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功能,除去人类之外,地球上任何其它的生命都没有意识。

人类曾经与猴子、猩猩有共同的祖先。与曾经雄居地球的恐龙相比,人类这个物种在体形、力量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人类祖先是在体形和力量上比较弱小的一个物种。为什么人类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动物世界中一支独起,独霸世界,并逼迫得很多比它在体形和力量上强大得多物种灭绝呢?人类凭的是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是什么使人类有高于其它动物的认识能力和无比强大的改造世界能力呢?不是别的,就是人类大脑具有的意识。

我们知道,大脑完成认识与改造世界工作的不是意识,而是思维。是人类的思维产生了各种认识,是思维想出了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思维产生了发明创造。另一方面,有很多实验都证明一些动物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但是为什么这些动物的思维没有发展到人类的水平呢?为什么这些动物没有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举动呢?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意识。人类的意识促进人类的思维高度发展,这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人曾经说,是制造工具,促使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从考古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从进化的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动物实验中(最权威的是荷勒的大猩猩实验),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去取食物,猩猩也可以连接小棍去取食物,这可以算做是制造工具的行为。在另外一些实验中甚至可以教会大猩猩使用由词汇、语法构成的手势语言。表明大猩猩也有使用交流工具的能力。但大猩猩并没有因此进化成类似人类的物种,是因为猩猩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它们的大脑不够发达(这一点与大猩猩不能使用声音语言一样),大脑的不发达使它们不能生成意识,没有意识又使它们不能从简单的使用和制造工具行为进化到进一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们的大脑不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它们因此不能进化为类似人的物种。值得庆幸的是,在遗传基因的变化中人类的祖先幸运地获得了使大脑发育得很发达的遗传信息,使得人类的大脑发达到能够生成意识的程度,人类的祖先才发展为今天的人类。这段讨论说明了意识生成一定要有必要的先天条件。

在白鼠的大脑发育实验中人们看到:大量运动的白鼠大脑皱折要多于不运动的的。这表明:动物的大脑在出生后还要继续发育,在大脑的后天发育期内,后天的活动会使同种动物的大脑发育有很大差异。对这个结果,本文称之为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意识是在大脑发育后生成的。狼孩具有人类大脑,却由于生活在狼群中而没有发展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这个事例表明了人的大脑只提供了意识生成的条件,意识的生成还与后天环境有关。只是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能够生成意识的人类社会条件下,后天环境对产生意识的影响被掩盖起来。狼孩的事例向我们表明:后天环境是意识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意识是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产物,先天条件不足的动物和后天环境不足的人都不能生成意识。为了突出意识产生于后天,我们用动态心理学的词汇“生成”描述意识的产生。

上面,我们表明四个观点:第一、意识是人类大脑具有的功能;第二、意识使人类具有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第三、意识的生成要以大脑的相当发达为先天条件;第四、意识是大脑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

二、意核。

1、意核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核心功能。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它体现出意识的本质。

只要对自身进行试验,你就会知道:你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受到意识的监视和控制。例如做动作:你抬一抬手,视觉和动觉、触觉都会把得到的手的动作情况汇报给意识;在抬手的过程中,意识还要控制着手抬的高度,控制着胳膊弯曲的程度;意识还为你决定了抬手的目的,监视着该动作能否达到目的,根据感觉报告的动作情况,修改动作方式或结束动作。另外,意识也监视和控制你的心理活动:你思考一个问题,意识知道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从哪儿想起,意识为你安排如何思考。意识更要监视你思考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意识为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改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束思考等。我们把这种意识对人体活动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叫做意核,意核虽然是意识各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但它是意识的核心功能。

不仅如此,意核是以“我”的面目完成监视和控制的。当你动作时,你会意识到“是我在动作”。当你摸到其它东西的时侯,你会意识到“是我在摸我以外的东西”。意核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叫做自我意识,它能使一个人作为清醒的活动主体而存在、而活动。

综上所述,意核的功能表现为两点:第一是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第二是以“我”为主体实现监视和控制。综合起来说,意核是大脑的一种以我为主体控制监视人体活动的能力。

2、初等认识和高等认识。我们把由感觉器官获得的资料和由肢体活动、心理活动产生的经验再经过大脑思维活动处理产生新资料的过程叫认识。认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是大脑获得资料的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地把信息传递给大脑,而是由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后送到大脑的。认识有时作为动词使用,指的是活动过程;有时作为名词使用,指活动获得的新资料。思维是处理信息的主要操作。

先简单说一下思维,思维有初等思维和高等思维。试验证明了一些动物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那是一些没有意识的思维,这种思维叫初等思维。儿童在生成意识前也会生成这种初等思维。语言活动和意识生成后,人类的思维在它们的促进下发展为高等思维。所以,动物的思维都是初等思维。人类个体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前的思维是初等思维,在语言和意识生成后,有语言和意识参与的思维是高等思维。

动物也能够认识,例如野兽对食物的情况、对周围环境都有认识,家畜对主人、对主人指示也有认识。再例如很多动物对要发生的事情有简单的预见,这是通过认识实现的;家畜家禽对主人的习惯很熟悉,是通过对主人的认识实现的。这些都是动物的认识。动物的认识过程比较简单,它们把感觉到的东西记忆下来,在头脑中由初等思维做处理,就能够得到认识。这些认识会保存在它们的记忆中,成为它们行事的依据。儿童在生成意识前的认识能力与动物类似,比动物略高级一些。为了与意识生成后的认识加以区别,我们把动物、儿童的认识叫“初等认识”。

意识获得信息的过程我们叫做高等认识。注意,我们本来应该说,在意识生成后进行的认识叫高等认识。但是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全部信息,意识不获得高等认识以外的信息。所以我们换一种说法,两种说法的含义一样。为什么这样?在了解意核生成过程以后,就会有答案。意识得到的高等认识信息已经不是感觉器官、活动部位、心理状态原来的信息,它们经过很多道手续进行处理,才报告给意识。这些处理大体包括形式简化、特征提取、符号化、思维简化等。意识得到的认识信息已经非常简单、抽象、概括。这使得经高等认识后的信息与感觉信息、肢体活动信息、记忆信息、心理活动信息有了很大不同。

高等认识资料的表示方式与初等认识完全不同,高等认识获得的资料是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一种由交流语言简化成的大脑内部语言)、形象语言(用图形、声音形象、其它感觉形象表示的语言)表示的,也是用这种形式保存在记忆中的。而初等认识是用形象语言表示和保存的。大脑中的其它信息(例如触觉接受的疼的信息)是用大脑神经信息编码表示和保存的。这是因为高等认识是由高等思维完成的,高等思维又生成于言语活动之后,高等思维使用的语言中就增加了交流语言和内化语言。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实:我们的意识只能读懂大脑中用交流语言、内化语言、符号语言表示的东西,而对大脑中用神经信息编码记录的东西毫无所知。由于传递给意识的全部信息都是高等认识,上述就事实表明,高等认识也是有语言限制的。我们把交流语言、内化语言、形象语言叫做意识可读语言。

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初等认识发展为高等认识后还要继续发展。在意识控制思维活动后,意识用对思维的认识进一步改造思维,由此生成了科学思维。科学的思维参与认识过程的信号处理,生成科学的认识。经过人与人的交流,集中人们思维的成果,科学的认识就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也是人类共同的认识。

本段提出初等认识与高等认识的区分,提出高等认识是意识获得的唯一信息,提出高等认识资料是由意识可读语言记录的,都是独创性见解。

3、意核的生成。一个人刚刚出生时,并没有意核,就是说他大脑中没有一个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机制存在。随着发育,随着这个人接收外界信息的增加,随着他的肢体活动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他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发展,意核才在大脑生成。

那么大脑是如何生成意核的呢?基本过程是这样:在意核生成前,大脑的某一记忆区域存储对客观世界(包括外界和自身)初等认识的资料,当这个区域发展出独立处理这些资料的能力,又在处理过程中获得了对“我”的认识,并取得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权利以后,这个区域就生成了意核。详细讨论如下。

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细胞是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的,本文称之为大脑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一点与被叫做电脑的电子计算机不同。电脑的CPU具有处理功能,但只有很少的存储空间,资料保存主要靠存储器;而存储器只有存储功能,处理要靠CPU。这种特征使电脑的硬件必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人脑细胞的存储和处理兼备特征使人脑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独立的功能。在大脑研究中已经证实:人类大脑有很多功能定位区,它们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甚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完成。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大脑功能定位。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对大脑的研究还表明,大脑的分工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功能定位区受到损伤时,其它部位可以代替它的部分功能。我们把这叫做大脑功能替代原理。这样的大脑结构就为意识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顺便指出,这种把实验结果总结为原理并作为规律的做法,在动态心理学中经常使用。

意核是意识的核心功能,意识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功能。意核生成过程就要由正在发育的儿童说起。正在发育的儿童渐渐生成初等认识的能力。由于他们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使得他们有较好的初等思维能力,有较为发达的记忆能力,并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初等认识”。这些初等认识主要是思维对感觉得到的资料和肢体活动获得的经验进行处理的结果。根据大脑功能定位原理,这些“初等认识”要保存在大脑的一个固定的区域中,我们把它叫做“认识存储区”。意核的功能将从这个区域生成。最初,这个区域的任务就是保存对全身活动的“初等认识”资料,也不过就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区域。根据大脑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兼备原理,这个区域还要对这些“初等认识”的资料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向人体各处索取经初等思维操作处理过的情报。这相当于收集全身活动的情报,具有监视全身活动的性质。根据大脑的多用则发育原理,这个区域的细胞由于大量的记忆活动和收集情报活动会特别发育起来,该区脑细胞的发达为该区生成新功能创造条件。渐渐地,收集全身情报到“认识存储区”的处理工作就转变为对全身活动的监视功能。

“认识存储区”神经细胞的特别发育也使它有可能扩大存储容量和生成新处理功能。新的处理功能来自该区域获得的认识资料。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具体而言,这里指的获得的认识资料就是对控制全身活动的认识,试图进行的就是“认识存储区”向全身发出活动指示。在意核的监视功能生成以前,没有意识的动物和生成意识前的儿童也有指挥、控制全身活动的能力,它是由一个叫做自动控制系统(后面还要详细讨论它)完成的。在“认识存储区”获得的“初等认识”中,也有对协调全身活动的认识,“认识存储区”凭借这种认识产生一种“试图”,试图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一些活动指示,其中有些指示竟然被自动控制系统执行了,“认识存储区”由此获得这种试图成功的新认识,依据这个新认识“认识存储区”加强发出活动指示的活动,渐渐地“认识存储区”便这样有了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能力,于是一种新的处理功能便在“认识存储区”生成了。

大脑的一个普通的记忆区──认识存储存储区,就这样生成了监视、控制全身活动的功能,使它具有了意核功能的两项特征。这个认识存储区也就转变为意识功能区了。

4、意核生成过程的三项说明。

第一、试图是动物和人的一种本能。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说:当意核获得某种认识后,会试图把认识转化为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是以前没有的,就生成了新的处理功能。这种说法,有些人可能感到离奇。

早在桑代克进行迷笼实验(饥饿的猫被放在有插销的笼中,它用大量胡乱动作,最后打开笼子吃到笼外食物)后,他就提出尝试错误理论。尽管他的理论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但实验揭示一个事实:动物(和人)在无法实现自己欲望时会胡乱使用一些活动试图实现自己的欲望,在大量失败后,就可能从胡乱尝试的方法中找出偶然出现的正确方法。产生这种“试图”时并不必须有思维参与。小孩、不聪明的人在猜测时无根据、不动脑子地胡猜,就是人类无思维参与产生“试图”的例子。

根据这些现象,我们提出我们的“试图理论”:在某些需要无法实现时,动物和人会本能地采用一些胡乱的活动(包括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试图实现需要,这个举动叫做“试图”。一些能够满足需要的活动被确定下来,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活动能力。我们认为“试图”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一种本能。在他们没有经验或办法实现欲望(或需要)时,一定会产生一些胡乱的试图以求欲望(或需要)的实现。而很多正确的活动方式、新的能力、新的功能,甚至新的思想就产生于对这些试图的选择(主观选择和客观选择)之中。“试图理论”是我们的动态心理学中讨论功能生成的一个重要依据。

“试图理论”与桑氏的“尝试错误理论”的区别在于:本理论只根据实验和观察,指出动物与人有这种本能,把它作为一种产生新活动能力的规律,没有对细节进一步猜测,进一步讨论。而桑氏的问题恰恰在于他忽视了实验本身指出的普遍规律,自己根据实验细节猜测出几条规律,他讨论的有些细节没有普遍性,结论就不免有片面和不符合事实的东西,只好由人指责了。“尝试错误理论”有问题并不表明桑氏迷笼实验没有意义,也不意味着根据这个实验得不出普遍性规律。

第二、认识对意核生成的两项作用。在意核生成的前一部分我们指出,认识要求大脑为它分配一个“认识存储区”,这个区域又生成了意核功能。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一项作用,认识为意核生成创造了物质条件。在意核生成过程的后一部分,我们又提出:在获得对全身活动控制的认识后,意核又依据这种认识试图发起对全身活动的控制。这是认识对意核生成的第二项作用,认识又可以作为意核生成新功能的依据。

第三、意核的生成与人类的言语有密切关系。动物虽然也能相互交流信息,但动物不能创造和使用人类的由词汇、语句和严格语法组成的交流语言,也因此动物不能生成意核和意识。儿童只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成意核,起关键作用的是语言交流。那么,语言对意核生成起什么作用呢?首先语言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为思维提供了一个抽象操作的工具──词语;同时意核也提供了抽象思维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一批具体事物用一个词汇表示,再把一批词汇作为一批事物用一个新词汇表示,多次这样做,就可以使信息大大简化。这种简化,大大加快思维对信息的处理,提高了认识的水平。其次是,语言使意识获得“我”的概念,获得了“我”是主体的重要认识。这里用什么符号表示“我”并不重要,不同民族就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我”,有些部族人还只能用自己的名字表示“我”。关键在于从大量的有关“我”的资料中抽象出“我”的概念,并且用一个词汇表示它。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意核便有了“我”这样一个简单的看问题的立场,意核才能以“我”的面目监视和控制全身活动。

5、自我意识的生成。最初生成的意核只是产生了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意核还要以我的面目从事这种控制和监视工作,才算具有完整的功能。这就是说,还要生成自我意识。那么,自我意识是怎样生成的呢?

自我意识是在意核的控制下对“我”进行认识的结果。意核是怎样认识“我”的呢?它需要完成三项认识工作:第一、对自身与外界区别的认识。第二、对自身机体统一性的认识。第三、对自身历史统一性的认识。很明显,在我们的理论中,自我意识生成于意核生成之后。观察儿童成长的过程,他先学习控制自身的活动,后产生“我”的认识。这与我们的理论是相符合的。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与外界的区别的呢?这主要得益于人体生有丰富的感觉器官。在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外界情况的。除去视觉、听觉以外,触觉在确定自身与外界的界限上贡献非常大,痛觉则在确定自身范围上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人体的内部感觉又不断向意识报告内脏、各器官的情况。高等认识生成后,认识到内部与外部是严格区别的不同事物,进而把人体抽象为“我”,把这个界限外的事物抽象为“外界”。于是一个“我是独立于外界的个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一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意核对全身活动的监视、控制功能和人体丰富细致的内部感觉器官。它们把人体所有情况都报告给意识,包括对全身活动情况的报告和身体状况的报告。高等认识生成后,对这种现象加以认识,经过必要的思维、抽象,一个“我是一个全身紧密联系、并可以配合行动的统一整体”的认识产生了,它成为自我意识生成的第二个基础。

意核是怎样认识到自身的历史统一性的呢?这得益于人脑记忆具有的长久记忆功能。由于长久记忆,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经历合成为“我”的经历。长久记忆的重要性可以从下列反例表现出来。有些小孩忘记了小时侯的模样,忘记了那时做过的事。尽管给他拍了照,录了像,他也会奇怪:“那是我吗?不是吧!”一些失去记忆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谁?”。正常的人在对长久记忆中的历史资料进行认识后,就得出“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第三个基础。

这样,“‘我’是具有与其它事物独立性、具有全身统一性和历史统一性的独立体”的完整认识就产生了。由于这些认识保存在意识功能区,就是原来的认识存储区,意核便把“我”与这个存储区合为一体,把“我”与这个区域的功能(即意核)合为一体,并产生以“我”自居的试图。当意核(它不过是大脑某个区域的功能)以“我”自居的试图实现后,就生成了自我意识。它开始以“我”的面目出现,对人体进行监视和控制,这时的人就开始懂得什么是“我”了。

至此,意核的全部功能都已经生成。也可以说,这时的人已经有意识了。

6、意识的生成。从意核生成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讨论一个功能的生成,要逐一讨论它的所有功能是怎样逐一生成的。我们在讨论意核的生成时,先讨论了它监视功能的生成,又讨论了它的控制功能的生成,最后讨论了它的以“我”的面目出现的功能,此后才确认意核的生成。讨论意识的生成也要逐一讨论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但是这并不难,沿意核控制、监视人体的其它活动的、促进它们发展的线索就可以得到意识所有功能的生成过程。

例如,意核监视、控制思维活动后,首先把思维的进行确定为“我想”“我思考”;然后它开始安排思维的方式方法,确定或改变思路;在思维过程中指挥回忆活动搜集资料、搜集过去成功的思维方式、方法、思路。在思维遇到困难时,意核指挥意志活动参与思维,帮助稳定情绪,使思维坚持下去。最后,意核控制的`思维产生“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不过是以“我”为主体思维得到的结果,但它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意核控制的思维还不断进行着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思维提出发明、创造、生产的办法,实现对世界的改造。这样,个人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意识功能便逐一生成了。

再例如,意核控制、监视情感活动,首先意核把情感活动确定为“我的感情”“我的情绪”“我的爱恨”;然后,意核根据对情感活动的认识来监视、控制情感活动,决定是否表现感情,是否抑制感情,是否毫不控制地发泄感情;意核还控制着对感情的学习,使原始的、简单的感情发展为高级的、有风度的、表现多样的、含蓄的感情。最后意核控制的情感活动成为具有个人特征的感情。感情有了个人色彩后,人类特有的、丰富的、多样的、变化多端的、柔情的、缠绵的感情故事才不断产生。

以此类推,不难得到意识全部功能的生成过程。

在讨论意识生成过程以后,我们可以较确切地描述意识:意识是指意核以“我”的面目监视、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后产生的所有现象。意识活动是指在意核监视、控制下人体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意核监视、控制的肢体活动和意核监视、控制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中心在大脑,所以意识活动绝对是一种心理活动。

三、发动意识活动的需要问题。

1、需要是机体活动的发动力。世界上的运动分有序运动与无序运动两种,所有的有序运动都是由某种需要发动的。例如,当太阳内部的原子反应(属于无序运动)积累大量能量后,就产生释放能量的需要,于是发动了爆发活动,在太阳表面就可以观察到黑子现象。汽车停止时,产生要求司机发动的需要;汽车没有燃料时,产生要求人为它加油的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后,汽车才能正常行驶。生物的活动是广义的运动,动物和人的活动更要有需要发动。动物在需要食物时,就发动寻找食物的活动。人在需要知识的时侯,就会发动学习知识的活动。但是,无生物是不知道自己的需要的;动物仅仅是在非意识层次知道自己的需要,但不能计划自己满足需要的活动;而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够为满足需要制定行动计划。

无生物的需要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需要,没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动物和人的需要是以心理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中讨论的需要活动。在本文中,需要活动这个概念专指动物和人产生某种需要的心理活动,需要则包含没有心理活动的需要和需要活动,需要与需要活动是有联系但含义不同的概念。在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常使用“XX的需要”这样的说法,它是指一种具体的需要活动。前面的XX代表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需要满足食欲,叫食欲的需要。再例如,需要发动一个认识活动,我们就叫认识的需要。后者是一种较高级的需要,它的目标不是得到一种物品,而是完成一项活动。“XX的需要”用法,可以使需要活动随产生的需要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种需要活动,例如,认识的需要就是一种需要活动。

人的有些活动只由需要发动,不由需要活动发动,如人的内脏活动。自然的呼吸是一种内脏活动,它是由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发动的,但不必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呼吸不畅时才产生有心理活动的对呼吸的需要活动。肢体活动、心理活动则是由需要活动发动。

2、发动意核的需要活动。意核也是一种活动,它也要由产生某种需要的需要活动发动。在意核由生成到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种需要活动发动它,其中有一种是最重要的需要活动,这就是对认识的需要。

认识的需要是一种需要活动,它要求发动对不了解的事物加以了解的活动。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其它动物没有的一种需要活动。观察儿童的行为可以发现,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是“认识的需要”的外在表现。动物也有好奇表现,但它不是为了满足认识需要的。例如,小猫见到一个球,就会扑上去,抓,咬,追。它是把捕食动作转化为游戏,它的需要是玩球。但小猫并不需要认识这个球,它也不会由此产生对球的什么认识。小孩则不同,当他们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后,就从只会把玩具放到嘴上吃、看它走、听它响等幼稚状态下摆脱出来,他们往往拆开玩具,看看它们为什么会走、为什么会响。在他们掌握语言以后,他们就开始不断向大人问为什么,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这也是认识的需要在起作用。我们从对上述现象的观察中确定,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活动。

人类个体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要进行很多活动来配合认识活动,例如观察、用动作作用于被认识的对象等。而意核要监视、控制这些活动,就生成意识活动,在不断认识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意识功能。

回顾意核的生成过程:正是大脑不断产生认识的需要,使大脑获得大量简单认识的资料,大脑要为这些资料划分出认识存储区,才为意核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是由于不断产生的认识需要,认识存储区才不断向全身收集情报,由此生成对全身的监视功能。又是由于不断产生的认识需要,使认识存储区获得了对控制全身活动的认识,而认识“存储区能否控制全身活动”的需要,产生了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示的试图,从而生成了意核对全身的控制功能。同样出于认识的需要,获得了自身与外界区别的认识,获得了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获得了历史的“我”与现时的“我”是一个统一体的认识,从而生成了自我意识。

不仅在意核的生成过程中,就是在意识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自我扩张的心理阶段,就是由对自我能力认识的需要发动起来的。再例如,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需要发动了人类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资料,通过分析、总结形成结论,通过对实践资料的思考获得理论,再通过逻辑思维使理论成为系统的、逻辑的理论体系。还例如,发明创造是由“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材料”认识的需要发动的活动中产生的。

3、讨论认识的需要的意义。任何活动都是由需要和需要活动发动的,这是动态心理学《活动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认识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活动”是我们研究意识心理学时提出的新观点。它们联系起来使意核生成理论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没有对认识需要的讨论,意核两个功能的形成就会使人感到没有理由。

进而,我们又能够以认识需要是发动意识活动的需要为线索,解释出意识活动的所有表现。

四、意识的程序和语言问题。本专题的目的是指出意识对人体的控制和监视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东西它不能管,这就表现出意识监视、控制能力的局限性。并从理论上对意识监视、控制能力的这种局限性做出解释。

1、意识的语言问题。意核在保存认识资料动的认识存储区生成,该区域资料的记录方式对意核的功能影响会很大。大脑有大量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活动,表示这些信息的是大脑神经编码,人们在实验中对它有所探测,但是目前还无法解读它们。在人类言语活动生成前,简单认识是用形象语言记录的。形象语言是由表象信号进一步简化而来。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量太大,不能全部传递给大脑中枢部位,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和简化。例如视觉信息经过去色、特征提取,大面积去除等处理,就得到视觉表象。这种表象再经过典型化处理,才能作为记录用的形象语言。典型化处理是一种对形象的抽象处理,例如视觉,用一种树的表象信息表示所有的树,就是典型化处理。经典型化处理后的信息已经是一种符号化的形象,不再是原来的形象,所以叫形象语言。

在语言活动生成后,认识存储区的资料由于交流的需要开始使用交流语言记录和保存。由于交流语言有虚词和语法结构,这些是说给对方的,对自己没什么用,因此就产生没有虚词,语法不严格,实词简化的内化语言。内化语言比交流语言简单,更有利于记录和保存认识资料。

由于意核生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被意核读懂的也只有用形象语言、交流语言、内化语言记录的资料。意核不能读懂大脑神经编码表示的信息。意识以意核为核心,它也只能读懂这三种语言记录的资料,不能读懂大脑神经编码。意识得到感觉信息,是被处理、被转变后的形象语言,而不是感觉器官原来的大脑神经编码。这些处理可以看作是由大脑神经编码翻译成意识可懂语言。意核和意识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功能也受到限制。例如,它不能了解人体内用大脑神经编码记录的内部情况,也不能了解记忆中用大脑神经编码记录的情况,它不能产生用大脑神经编码编写的指挥活动的程序等。

2、意识的工作区域问题。意核是认识存储区生成的功能,尽管这个区域变得很发达,但是毕竟有容量的限制。很多资料要转移到大脑的其它区域保存。于是出现意识的工作区域问题。资料只有在意核功能区(原来的认识存储区)中,意核(从而意识)才感觉资料是清晰的、明确的。在其它存储区的、尽管用三种可懂语言记录的资料,意核(从而意识)也感觉资料是不清晰的、不明确的。因为在资料转移到其它区域后,意核功能区只保留这些资料的目录、摘要,没有其它细节。也只有在把其它区域的资料调入意核功能区,意核(从而意识)才感觉资料是清晰的、明确的。

从对回忆过程的自省观察中,每个人都能证明意识工作区的存在:在回忆完成前,你对要回忆的东西只有模糊的印象,当你完成回忆后,与这事情有关的所有细节便很清晰、很明确了。回忆实际是把其它区域存储的资料调入意核功能区,使意识能够阅读的过程。

意识的功能也受工作区的限制,由于工作区容量有限,思考时常常出现想不清楚、感觉象一团乱麻的现象。人们往往把这种现象叫思路混乱,其实思路混乱只是表面现象,本质的原因是意识功能区工作区容量不够,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资料交流不畅所至。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都知道,对于简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理清思路,即便是漫无边际地瞎想,也能想出结果。足见思路清楚不是决定因素。对于简单问题来说,意识功能区容量再小,也足够大,需要的资料完全放得下,与其它区域交换资料的渠道也畅通,思路混乱一些,也能完成思维。对于复杂问题则不然,由于意识功能区容量有限,思维所需要的资料放不下,与区外交换资料的渠道也不能畅通,就会感到一团乱麻。解决的方法表面上是清理思路,实际上是在确定思路后清理工作区,把思路外的一部分东西清除出去,只保留思路需要的那部分,为思维工作腾出足够的容量,并能够保证与区外交换资料的渠道通畅。

经常思考的人,由于多用则发育原理,大脑的意识功能区发育得好,容量大,思路不清的现象就少。他们好象不用经常去清理思路,也能把复杂的问题想清楚。另外,经常思考的人,在确定好的思路方面经验也丰富,这使得他们能够轻易地找到好的思路,占用最少的意识功能区,解决复杂问题。

3、意识的程序问题。“程序”是计算机词汇,它是驱动计算机工作的信息流。大脑的活动有没有程序呢?应该有!人们都知道,意识就能为思维安排程序:先想什么,后想什么,依据什么,如何收集必要的资料等。意识也可以为肢体活动安排程序,先由哪个部位活动,后由哪个部位活动,活动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意识又不能为人体的很多活动安排程序:不能为消化系统安排程序;不能安排感觉接受信息、简化信息的程序;不能安排需要和情感活动的程序;甚至对于记忆,意识也不能安排把资料放在何处,怎样寻找存放好的资料等操作;更不能为意识、意核安排工作程序。

人的活动应该有一致性,要有程序就应该是所有活动都有程序,不可能一些活动有程序,另一些活动没有程序,那么为什么有些活动的程序意识能安排,有些活动意识不能安排呢?为什么意识甚至不知道一些活动有程序呢?

是这样的,问题不在于有无程序上,各种活动都有程序,只是人体的大部分活动程序是由大脑信息编码“写”的,意识与意核读不懂它们,就不知道这些程序的情况。意识为活动安排的程序是用三种可懂语言“写”的,意识自然就知道它们。

对于人体的活动而言,它们是按大脑信息编码“写”的程序工作的,用三种意识可懂语言“写”的程序对活动没有意义。但是在意识向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示,把安排的程序交给自动控制系统时,自动控制系统会把三种可懂语言程序翻译为大脑神经编码程序,从而保证活动指示被执行。这里的情况与计算机的高级语言程序翻译为计算机实际执行的脉冲电信号语言程序非常类似。

有些活动,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把意识安排的程序翻译成相应的大脑神经编码,意识为它们安排的程序就无效。例如呼吸、消化、意识、意核这些活动,自动控制系统就不能为之翻译。

自动控制系统的翻译还是单向的,它不能把大脑神经编码程序反向翻译为三种可懂语言程序,所以意识对很多活动不能知道其原来的程序。有些活动,意识可以通过感觉了解活动进行的情况,想象出其活动程序,虽然与反翻译类似,但不是真正的反翻译。

拿消化系统来说,消化系统是由很多器官配合工作的,每个器官的活动都要有控制信息,它们之间的配合也要有相应的信息。显然,一定会有消化系统每个消化器官的单独工作程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序,这些程序就是用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不能读懂大脑的内部信息编码,这些程序又不能反翻译成三种可懂语言,意识就永远无法知道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以此类推,感觉活动的程序,记忆活动的存取程序,需要和情感活动的程序,以及意识活动的程序都是由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都不能读懂它们,并永远不能知道它们的工作过程。

意识是大脑的活动,驱动它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但这些程序是由大脑内部信息编码“写”的,意识是无法了解的。另一方面,意识即便为自己安排出程序,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不能翻译,这种安排也无法实现。所以,意识既不能知道自己的工作程序,又不能为自己的工作安排程序。

由于上述的情况,对于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把三种可懂语言程序翻译为大脑神经编码程序的活动,意识实际不能进行控制;对于按大脑神经编码程序进行的很多活动,只要感觉器官不能获得它们的工作过程信息,意识就无法了解它们的工作情况,实际上不能对这些活动进行监视。这显然使得意识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7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经济功能,核心价值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之际, 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利益关系矛盾也更加显性化。为此, 很有必要澄清意识形态经济功能问题上的理论误区, 还原意识形态与经济的共生共存关系。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指出, 意识形态“是一种负有使命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 甚至拯救人类, 使人类摆脱偏见, 而为理性的统治作好准备。”[1]马克思继承了特拉西关于意识形态“负有使命”的观点, 认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和工具性, 也就是说, 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以巩固或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在场” (presence) , 其固有的经济功能也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一、影响和决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马克思主义指出,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 经济发展与否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这是因为意识形态虽然包含有很多层次的内容, 但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毛泽东对此也有精辟论述, 他说:“一定的文化 (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由此可见, 意识形态具有显然的经济功能, 其根本宗旨就是服务于经济基础。从宏观角度而言,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影响和决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来看, 意识形态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自十七八世纪以来, 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社会奉为圭臬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作为资产阶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自由主义, 尽管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但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制度的结构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两种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要素构成。而非正式规则是由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价值信念、法理精神以及意识形态等要素构成的约束系统, 其中, 意识形态在非正式规则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具有制约非正式规则系统中其他要素价值取向的重要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明确肯定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其次, 从建国以来中国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意识形态曾极大地左右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建国后, 由于较长时间内坚持了极左的意识形态曾使我们丧失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 “文革”十年已经留给我们太多的教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党果断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 走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 走进新世纪, 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种种复杂局势的挑战, 党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战略。它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 又为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另外, 在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和提高市场效率方面, 意识形态建设也大有用武之地。追求效率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不过,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并不必然保证效率和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 每一个参与者 (包括消费者) 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 这决定了参与者不可能只是一味单向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而需要营造一种共赢共生的局面。这就需要参与者认真处理好利己性与利他性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 作为第三者的国家是不能缺位的。国家应该制定确保市场和谐顺畅运行的法律、规章和体制, 营造一种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氛围, 对参与者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 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保证社会整个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

二、培育现代企业核心价值观, 推动构建现代企业伦理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且“当今世界的人才竞争是全方位的, 不仅包括领导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竞争, 也包括文化人才的竞争。”[3]如何培养具有拼搏创新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团队, 离不开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发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众多大企业追求快速和永恒发展的“秘密武器”。它主要表现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企业的目标和宗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 尤其注重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而上述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都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支配下发生作用的, 在这里, 意识形态起着一种激发斗志、凝聚人心的功能。

就企业外部关系而言, 通过意识形态确保企业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目标和其他社会组织协同一致与和谐相处的关系, 有助于企业获得国家支持和社会认同, 取得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各种企业组织都应与国家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就企业内部而言, 在意识形态的支持与参与下, 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协作、和谐相处的氛围, 为企业克服危机实现目标提供助力。通过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企业家对待工人的态度, 形成一种新型的劳资关系, 为企业发展奠定一种长久稳定的发展基础。同时, 通过加强企业的法律和道德建设, 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与奉献精神, 为提高企业的市场效率提供思想基础。

三、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规范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

意识形态不仅在宏观、微观两大层次上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可以通过提升社会成员经济活力, 加速经济发展步伐。如何提高经济活力, 就要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来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价值导向, 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愿望和动力, 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

首先, 意识形态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统领社会成员的思想, 以此来影响与改变社会成员的观念系统和价值取向, 努力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 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激发他们参与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再地证明,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也就是说, 先进的意识形态对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总是起着一种思想旗帜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当代世界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 意识形态还有助于规范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 为经济发展增添无穷的创造力。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 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由此而产生。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 来规范他们的经济行为, 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在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究。他认为, “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 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 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5]在马克斯·韦伯看来,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就在于人们信仰一种宗教伦理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促进了人们的努力工作、节俭、讲信用等。韦伯所强调劳动是“天职”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现经济振兴、社会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一种“天职观”, 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意识形态没有理由选择“沉默”, 而是应该发挥“灵魂工程师”的作用, 来规范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 为经济发展增添无穷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310.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63-664.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9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篇8

关键词:合成空间理论 古诗意象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翻译活动与译者的认知行为直接相关,翻译过程不仅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字转换,而且本质上还是译者头脑中的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那么古汉语诗歌意象的翻译到底是怎样的认知过程呢?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和Turner等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建立相互映射的心理空间网络的过程。合成空间网络由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组成,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并产生层创结构;输入空间的对应联系由跨空间映射完成,输入空间的结构被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而不断发展,产生新的层创结构。概念合成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人们在构建复合空间时,普遍遵循着六条最优化原则。

从该理论出发来透视中古古典诗歌意象翻译过程会得到哪些结论呢?近年,学界对此做了一些探究。袁晓军和董粤章根据合成空间理论考察了美国意象派诗作意象意义的实现过程,其研究表明:英汉诗歌意象意义的实现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董平荣运用合成空间理论对“绝句”翻译过程中意义的构建进行分析,研究说明:概念合成在诗歌翻译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

然而,就意象翻译的全过程而言,现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将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合成空间理论结合具体实例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全过程。

二 意象翻译过程的概念合成框架

翻译最根本的是译意,因而意象翻译最根本的就是意象意义的目的语传达。要研究意象意义的目的语传达,就必须首先从中国语言哲学的语境出发,弄清楚意象意义如何创构,从而获得意象翻译的实质。在浩如烟海的意象研究的文献中,中国古诗中“言、象、意”三者有着这样的辩证关系:“圣人立象以尽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顾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由于其如此的创构原理,我们认为:理论上讲,意象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原诗的“言”、“象”、“意”的关系用译语的适当语言表达出来。

既然翻译在本质上是译者大脑中的认知活动,那么意象意义的目的语传达是怎样的认知活动呢?

首先,古汉语诗歌的意象是诗人立意与所描写物象的完美组合,诗人作诗时先有“意”再选“象”,译者解读原诗意象的目的则是“窥象求意”,它是这样一个概念合成的过程:不同诗句中的意象意义跨空间映射,并向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映射,经过译者大脑认知机制的筛选、汉语语法及古诗章法的限制,以及与文化背景知识(认知语境知识)等的组合、完善、扩展,层创结构即原诗之“意”就被解读出来;

接着,当获得了原诗之“意”,译者要在译入语中寻找与其存在映射条件的“象”,该“象”和原文之“意”作为两个输入空间相互映射,并向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映射,译者还需根据英诗句法及章法的限制,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认知语境知识)等的组合、完善、扩展,构建又一个层创结构即译诗文本。这就是目的语意象意义建构的过程。

简言之,在合成空间理论的框架下,古汉语诗歌意象翻译就是两个概念与语言合成的过程,概念就是意象意义,语言指承载意象意义的文字及其语法形式。

三 原诗意象意义解构的过程

对译者来说,原诗意象意义解构是分层次完成的:从单个意象到小句层面的意象再到语篇层面的意象,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合成空间理论的视角来看,便是一个概念网络构建的过程。我们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来说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白描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的画面:深秋迟暮的苍凉景色中,游子的“秋思”令人断肠。这个全诗诗意的形成并不是各各单个意象的簡单相加,而是通过意象意义的不断融合——即单个意象合成复合意象,初级意象合成复杂意象,直到一个统一的意象系统的形成;在这个系统中,单词和小句层面的意象意义不断合成为一个网络,从而实现诗篇整体意象即意境的创构。

当译者对这些意象词汇进行语言结构的分析时会发现,它们都是名词性短语,而且几乎都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当聚焦在这些形容词上,则发现除去一个描写人的“断肠”,其他全部是修饰客观景物的。这也就是说,诗的意象意义通过两个层次展现:一为对并置物象的描写;二为主观限定词的使用。

在合成空间的视角下,我们发现,译者对于这主客两层意义的解读都是在概念的合成空间中获取的。全诗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心理空间:5个小句对应5个输入空间,合成空间则与全诗的意境对应。当译者解读这首诗时发现,实际上,每一个小句中的诸意象在汉语词义和句法的作用下合成一个概念包;当读完下一小句时,它表达的意义又会与前一小句的意义合成在一起构成更大的概念包。这每一个概念包就是一个心理空间,所有的心理空间又相互映射,再经过译者大脑认知的组合、完善、扩展等操作,产生一个层创结构即意境。意境即为一个概念合成网络。

那么这首诗的各句之间是如何做到彼此概念合成的呢?也就是说,各个心理空间的映射条件是什么呢?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五个小句的结构相似,根据合成空间理论的解释,这些概念的合成依赖于它们之间的类比关系,并且各个意象统一在“深秋迟暮的苍凉景色中,游子的秋思令人断肠”这一主题之下,这恰好与最优化原则中的整体化原则相吻合:复合空间的各种成分应为一体,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

四 译文意象意义建构的过程

我们认为,诗词意象翻译应当以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中还原原诗的整体意象(意境)为首要原则。也就是说,在研究了原诗之意象意义的概念合成过程之后,我们应当来解析目的语整体意象建构又是怎样一个概念合成的过程呢?

传统诗学认为:意象翻译这个主客双向建构的过程——从原诗意象到译者心中意象再到目的语意象,依赖于译者的直觉和创造力;诗歌语言不仅是在描述客观物象而且要“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因此,意象的這种主客交融性驱使译者身临其境地去看、去听、去感觉、去体验客观物象,从而,译者的终极任务就是在目的语语境中为读者重构这样的情感体验。

姜秋霞认为,文学翻译过程是格式塔意象的再造过程。对于诗歌翻译来说,格式塔意象再造就是全诗整体意象即意境的目的语传达。我们知道,意象意义的生成是一个主客双向建构的过程。那么,译诗格式塔意象的构建同原诗格式塔意象生成一样,也是分层实现的:一个表层结构——具体、生动、可触及的客观物象和一个深层结构——埋藏在客观物象之中的主观情思和意蕴。

根据王斌的研究,我们认为,宏观上看译者的目的语文字表达是原诗之意与目的语语法的合成过程。

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具有普遍同一性,所以当我们对目的语表达过程进行描述时,并不只是对某个个别译文产生的过程的描述,它对于所有译文的产生过程具有同等解释力。在此,仅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来反观目的语意象建构是怎样一个概念合成的过程。

Tune:“Clear Sky Over the Sand”Autumn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根据第二部分中意象翻译过程的概念合成框架的描述,对这个译文的产生的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在解构出《秋思》意象意义之后,译者在译入语中寻找与原诗意象的概念意义存在映射条件的“象”,并根据英诗句法及章法的限制,还需与目的语认知语境知识进行组合、完善、扩展等认知操作,最终把一个概念网络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创建了这个译本。

上述过程描述中有两个关键环节:在译入语中寻找与原诗意象的概念意义存在映射条件的“象”是文字表达之前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接下来的关键环节是译者需要考虑英诗句法及章法的限制,并结合目的语的认知语境知识来组合完善一个最终的译诗文本。

译者在第一环节会做如下操作:

在英语语境中,找到与“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阳、人、天涯”这些客观物象对等的“象”分别为:vine,tree,crow,bridge,water,home,road,wind,horse,sun,person,end of sky。因为诗歌语言不仅是在描述客观物象而且要“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所以原诗中与那些客观物象紧密相连的是“枯、老、昏、小、流、古、西、瘦、夕、断肠”这些主观限定词。于是,问题的重心就落到了对这些限定词的翻译上。译者必须将那些限定词的主观概念传达给读者,他需要身临其境地去看、去听、去感觉、去体验客观物象,从而才能在目的语语境中创造同等或类似的概念。我们见到译者的翻译

如下: rotten,old,evening,tiny,flow,ancient,western,lean,West-

ward,heartbroken。

接下来,译者第二环节的认知操作会是这样:

他首先发现《秋思》中的众意象是并置的,在汉语语境中表示这些意象的词汇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借助语法手段加以限定和说明;然而,如果在译文中保留这种意象并置方式,即译文中不使用或较少使用表示各意象空间关系的介词,原文词序也尽量保留,那么生成的译文只是词语片段,在目的语语境中将很难产生原诗那样的意境。因此,译者将原诗中意象词汇的空间关系明晰化,并将各个意象按英语句法组织起来,原文中意象的顺序也被重新安排。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对于“流水、人家、西风”这几个意象,作者还进行了一些调整:将water,home,wind分别改为stream,cot,breeze。这就是译者根据目的语认知语境知识进行的调整。再经过对所有概念和语言的内容进行组合、完善、扩展等认知操作之后,一个译诗文本就被创构出来了。

五 结语

综上,本文笔者认为,古汉语诗歌意象翻译的原诗意象意义解读和译诗意象意义建构是两个概念合成网络相继运作的过程;合成空间理论中概念合成的模式能够清晰明白地阐释译者对于原诗意象意义解读和目的语表达的认知过程。

鉴于合成空间理论的解释力,本文将研究定位在对翻译过程的描述性研究,这只是古诗意象翻译研究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清楚的是:意象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空间的认知处理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的描述也仅“冰山一角”,并不无纰漏。希望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对古诗意象的翻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合成空间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LG0832。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G and M.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In Goldberg, Adele(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and Language.Stanford,CA:Center for the Study fo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1998.

[2] Dong Pingrong,Conceptual Blending as a Cognitive Mean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Jueju Text.Online-published MA Thesis:Chongqing University,2003.Retrived from:http://www.cnki.net/,200311/20110306.

[3]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姜秋霞:《文学翻译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 王斌:《翻译与概念整合》,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袁晓军、董粤章:《诗歌世界中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

上一篇:工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桂中1井井中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和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