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问题

2024-08-21

基本理论问题(精选12篇)

基本理论问题 篇1

在现代教育中,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领域中, 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 教育评价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已成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领域。在现代教育实践中, 教育评价也成为不可缺少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今日学校教育中, 不伴随教育评价的教育实践是不存在的。

教育评价的领域非常广泛, 涉及到与教育直接、间接有关的所有方面。归纳起来看, 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教育条件与环境评价、教育行政评价、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的评价等不同层次, 并互相联系成一体。在学校教育中, 教学工作应被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因为它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 占去的时间也最多。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 主要就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为此, 在广泛的教育评价研究领域中, 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就占有突出的地位。

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所谓教学质量评价, 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质量评价可简称为教学评价, 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及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 而不仅仅指对结果的评价。所以, 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及其结果, 即教和学相统一的全部活动过程及所产生的各方面的结果。那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思想已经过时了, 因为结果来自于过程, 评价从过程入手, 会更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那种把教学与评价视为两回事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现代教学评价已与教学过程一体化, 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那种认为只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或只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质量即可完成教学质量评价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因为现代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活动各个方面的评价。

教学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含义, 相应地教学质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的含义, 简言之, 是定性基础上的定量评价, 或者说是用定量手段做出定性的评判。定性评价以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 定量评价则以反映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 (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 为依据。教学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是互相联系的, 但两者并不能等同。评价指标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量化的、具体性的, 同一教学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 而某一个指标也可能反映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是用来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 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例如, 我们通常是用考试手段把考试分数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和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的水平, 考试分数是一种可操作、可测量、数量化的尺度, 它只是我们用来了解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教学目标本身, 即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片面追求考试分数, 考试分数只是用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一个评价指标而已。

人们常常把测验、考试、考核、测量、评定、评估等几个概念与评价一词混用, 这在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上常常造成混乱, 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概念是包含测验、测量、评定、评估诸概念在内的更具概括性的概念。所以, 教学质量评价一语包含着教育测验、教育测量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但不可将其与测验、测量等同。

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

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多种多样, 如行为目标模式、决策定向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司法评价模式, 目标达到度评价模式等。但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研究还比较少, 我们试根据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 提出一个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模式, 用做具体评价的理论框架。

这个模式表示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结果这一过程中, 贯穿着三种类型的教育评价: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又都受到元评价的制约。这一模式反映了评价的全面性, 动态性和过程性, 以及评价内部的结构性。

教学质量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判断。所以,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评价的前提。但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也离不开教学评价, 具体地说就是准备性评价。准备性评价有背景评价、教学目标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背景评价是对教学开始前广泛的实际背景和理论背景进行考察, 从中选择出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基本要求, 从而为系统、科学、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教学目标评价是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现的可能性所做的价值评判,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教学目标制定不当带来的消极影响;诊断性评价则是在教学前确定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状态, 在教学进程中确定妨碍学生顺利学习的原因。准备性评价具有帮助决策, 明确价值导向, 诊断教学现状的作用。

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就是分阶段 (或单元教学) 地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进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有人把形成性评价等同于单元测验, 是非常片面的观点。形成性评价是以教学质量的管理为目的进行的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内容是从教和学两方面看阶段性、局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形成性评价的评价项目与具体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一对一的关系, 对教学过程评价的单位越小, 则这种关系越明显。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用来及时地反馈调节教学活动, 例如, 在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 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开设补救课程和深化课程, 补救课程是针对尚未掌握已开课程学习内容者设计的课程, 而深化课程则是对学习内容已充分掌握者开设的进一步深化, 扩大学习效果的课程。

总结性评价是在全部教学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结论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考察其实际学习的水平, 对教师则主要是考察其教学绩效的水平。学生总体的实际学习水平直接证明着教师的教学绩效, 而教师的绩效又证明着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过程总体的质量。一般来说, 总结性评价的评价项目全面又具有概括性, 评价的视野具有很大的回顾性, 而形成性评价的视野则具有很大的前瞻性。

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虽然各有其特殊的性质, 但也不是截然不同, 彼此独立的评价活动。从功能上说彼此有一定交迭。例如, 总结性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教学是一个总结, 而对后一教学过程则是一个开始, 因此又具有形成性和准备性评价的功能。

按照教学评价一体化的模式, 评价能否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 能否真正起到反馈、促进、保证教学质量的作用, 它自身仍然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并受到一定的再评价, 这种对评价的再评价就叫做元评价。元评价最初的含义是查明评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片面观点, 以及纠正对评价结果所做出的过于简单或不准确的解释。对于带经验性质的总结性评价, 元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后来元评价的含义又扩展到了对评价系统的评价, 如评价在组织上和管理上的问题, 以及评价所提供信息的影响, 甚至扩展到对评价的理论方法的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 元评价就是对各个评价环节和评价结果的再评价, 目的是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并促使评价者不断地反思, 从而不断地提高评价自身的质量。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是确定测量和评价教学质量指标的根据, 所以, 制定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是做好评价工作的根本保证。

教学目标来自教育目的,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具有从概括到具体的序列层次性:在总的教育目的指导下, 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具体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 教学目标又进一步具体化为某一学科, 某一学科的某一教学阶段, 某一阶段的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任何教学目标都包涵内容和心理行为两个侧面, 内容侧面就是教材内容, 心理行为侧面就是教材内容内化为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并形成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形式, 并用一定的数据来加以标示, 就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体系。

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中, 教育 (教学) 目标分类学受到了特别的重视。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Benjanin S.Bloom) 等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认知领域 (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由低到高的六层次目标) , 情感领域 (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价值个性化等目标层次) , 动作技能领域 (包括知觉、行动、动作、体能、交际等目标) 。其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分类对我国教育测验影响颇大。另两个领域则没有受到多少重视, 很明显, 上述目标的划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心理行为侧面, 真正落实到教学中, 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这就产生了“教学目标双向明细表”, 双向指的是学科内容和心理行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维度, 在两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就是具体教学目标。反映在考试蓝图上就是“试题双向明细表”。现在对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尚缺乏深刻的评价研究。

学习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 (即学生学习的目标结果)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和态度, 在本质上也包含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 但更偏重于智慧的发展, 突出了学习者在学习方法、思考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这一目标分类以学习心理学为基础, 距离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践尚有距离, 缺乏理论的中介环节, 所以在评价中应用尚不普及。

笔者认为, 在确定教育目标上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 一种倾向是过于抽象概括化, 用简单空泛的公式去套生动具体的教学实践;另一种倾向是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 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冲淡总教育目标这一本源。正确的道路是以总目标为理论核心, 具体地制订动态的、结构性的目标体系, 而对其实现程度的评价则以可测度的、可操作的、不一定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的指标体系来进行。例如, 在心理测评中, 智力测验项目同时地反映着智力的各主要因素, 其项目并不是一个因素一个因素对应地来设计的。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在评价指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有一个“推知”过程。

教学质量评价的横向构成

在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中, 我们从过程的角度阐明了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全过程。评价的对象是全教育过程及其结果。根据教学论的理论, 教学是诸要素的结合体, 其主要要素有教师、学生、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的环境和精神的环境) , 教学反馈等。这些要素都以不同的性质和方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都是教学评价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可以从横向上把这些因素按照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分为三个方面: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教学环境条件的评价。三者既相互联系, 又具有各自的评价重点和目的。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为主要评价对象, 突出了对教学活动中教的方面的质量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及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并对教师的劳动做出质量上的评定, 以用作晋级、培训、奖惩的依据。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重心, 同时兼顾其他方面, 如素质评价、课前准备和课后辅导的评价等。关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结果则用来作为重要的信息指标。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主要评价对象, 突出的是学习结果的质量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 实现培养目标, 以及对其学习成就做出质量上的评定, 用作等级评定、升留级、毕业证书颁发等教育决策的依据。

教学环境条件的评价, 反映了现代测量、评价理论中的生态测评观念, “生态”观念就是把评价对象放在其存在环境中予以考察, 并对直接影响评价对象的环境因素予以测量和评估。一句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瓜儿离不开秧”, 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离不开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关于教学环境条件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结果, 并用作考察后两种评价结果的背景和参照点;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环境因素, 以便制订措施予以改变。教学环境条件评价至今尚未受到重视, 但这类评价的理论与资料对传统评价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学质量评价应起到的作用

1.反馈指导功能:所谓反馈指导功能是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信息, 指导与调节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活动, 从而增加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反馈指导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指导。二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激励与强化。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 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综合起来看:“通过教学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 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本身的依据。”

2.管理功能: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诊断出存在的优缺点和问题, 一方面可以监督着教师的教学劳动,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评等分类, 奖优罚劣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为一定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 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3.强化学习功能: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 教学质量评价都为他们提供着重要的学习经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 学习他人之长, 发扬自己之长, 克服自己之短, 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在评价之前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加强巩固, 在评价过程中澄清尚未充分掌握的内容, 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在评价之后发愤图强, 争取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

4.导向功能: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教师和学生努力的方向,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对教学工作起着导向作用。为此, 教学质量评定的内容、标准、指标、方式方法都要受到充分的元评价, 否则评价的错误导向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题海战术, 应试教育等现实问题, 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现行考试制度、入学选拔制度等评价导向造成的结果。

5.科学研究功能:在美国, 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就开始于1933年——1940年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的八年教学实验研究。在八年研究中采用的基本方式就是边实验边评价, 在八年研究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评价对试验的成功起了积极的重大的成功”。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检验教学实验的成败, 可以对新旧教材、教法等做出比较性判断。此外, 教材、教具的开发、课程设置、师资素质的调查, 学生学力的调查等研究都离不开教学质量评价的帮助。教学评价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毫无疑问, 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 已成为系统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但它自身的质量和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 没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但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基本理论问题 篇2

一、引言

从淡水到海水,从育苗到养成,鱼虾蟹贝给我们的经历很多,让我们越来越不安的是:“行情”瞬息万变,“潮流”大起大落,一个新“品种”的运作周期愈加短暂。我们常听到一些朋友问:我们养什么?我反问:你会养什么?能养什么?

今后水产养殖产业的基本面是多“品种”交错生存,不同“品种”养殖的共性问题是养殖模式问题。所谓养殖模式,是养殖技术的综合集成。一方面,技术是模式的基础,但模式中不仅包括技术因素,还包括环境、管理、经济等因素。另一方面,模式对技术有明显的选择、引导和支持作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它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水产养殖不能仅仅就虾论虾,就蟹论蟹。要了解一些养殖模式构建的基本理论,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以举一反三,做到什么都会养,什么都能养,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应对跌宕起伏的市场竞争。

水产养殖模式的定义和分类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是人们对水产养殖“方式”、“样式”、“原型”、“典型”的概括与归纳。英文Pattem、Mode、Model都可以汉译为“模式”。

养殖模式基本内涵应该包括养殖系统设计和养殖过程控制两个主要方面。我对健康荞殖概念的理解是:以满足优质、安全、节约、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总体要求,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集成多学科技术,对养殖系统进行因地制宜的工程设计和养殖过程的有效控制。

水产养殖模式概念有清晰的时间轨迹,新概念一般都有相对应的旧概念比对。例如:

农牧化养殖~工厂化养殖 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 粗放式养殖~集约式养殖

水产养殖模式的一些概念之间是不相容的反对关系,在反对关系中间有模糊的过渡概念,例如:

农牧化养殖~半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 开放式养殖~半封闭式养殖~封闭式养殖 淡水养殖~咸淡水养殖~海水养殖

水产养殖模式的另一些概念之间是相容的交叉关系,只是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

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 集约化养殖~工厂化养殖

运用概念划分与归纳的方法,将零散的水产养殖模式概念加以罗列、划分及诠释,可以从概念的派生、隶属与平行关系中理解不同模式的逻缉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而把握不同模式的分类途径及特质。

任何水产养殖模式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二、健康养殖的基本指向

1、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理论要点:迄今为止,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仍然是人类紧缺资源。探讨:

①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1994年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2001年,他的《生态经济》-书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一段时间内,布朗的观点成了“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朗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水资源短缺、农田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布朗逐渐被中国人接受,他来中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14年过去了,《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对布朗先生进行了专访。他说,“谁来养活中国”目前仍是个问题,他的观点没有改变。

②莱斯特〃布朗在回答《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得好。这是一个重大贡献,我认为世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需要摄取更多的动物蛋白,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是效率最高的动物蛋白来源?美国人是吃牛肉的。但是美国的模式不适合其他国家。我得出的结论是,牛肉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动物蛋白,因为1磅牛肉带来的动物蛋白需要7磅谷物来换取。也许我们可以多吃点猪肉,禽蛋类食物。此外,淡水渔业在中国很广泛,这恐怕是效率比较高的,可以减少谷物以换取动物蛋白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技术。要知道,中国渔业的产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有的产量加起来一样。

③我国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从全球微不足道的地位,跃升到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占有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倍,对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和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2、节约水和土地资源

理论要点: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且后备潜力不大。探讨:

①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匀。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源和面源污染,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②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随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引入城市土地研究中,形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投资强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③随着用地门槛不断抬升和用水瓶颈愈加狭窄,陆基水产养殖模式亟需加快技术集约化进程,否则,水产产业将面临边缘化威胁。我们江苏沿海一些传统水产大县的水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逐年下降已经预示着这种威胁的存在。

3、保障水产食品安全

理论要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问题与隐患。探讨:

①广义上的食物是指能经过简单处理或规范加工即可满足人类生命健康需要和人们生活习惯嗜好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制品。这些食物大部分来源于农产品。农 产品作为主要的食物原料,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环节存在一些降低食品安全性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容易危及人体健康。

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和禁用药品(如孔雀石绿等)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水产品国内市场的扩展,在国际贸易中也受到很大损失。比如日本已多次因抗生素超标退回或销毁我国鳗鲡和鳗鲡制品;欧盟市场因我国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的缺陷,禁止我国贝类进入。

4、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排放

理论要点:现有的水产养殖模式污染排放严重。探讨:

①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达3400万吨,水产配合饲料年使用量接近1000万吨。根据《2010年食物发展纲要》,到2010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将达到44公斤(即总量达到5720万吨),实现增长的主要途径还将通过养殖产量的提高实现,预期采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比例将提高到35%以上,至2010年水产配合饲料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500-2000万吨。

②依据目前水产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消化率及溶散损失等平均指标初略推算,单位重量配合饲料对环境的氨氮排放量至少在2%左右,1000万吨水产饲料使用的总氨氮排放量就是20万吨。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量(Ammonia Nitrogen Discharge)149.8万吨,其中52.5万吨来自工业排放,97.3万吨来自生活排放。相比之下,仅因水产饲料使用就可能带来的20万吨的氨氮排放,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权重都是不容忽视的数字。

④我国的陆基水产养殖基本是开方式养殖,这在许多发达国家是严格限制的。以对虾养殖为例,世界养殖产量的90%以上集中在中国、泰国、越南、印尼、印度和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污染问题迄今还未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警觉,相关立法也不健全。2006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实现,加大了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难度。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从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背景、大趋势来看,水产养殖放任自流的日子不会久远了。

健康养殖的静态特征

1、清洁的水体环境

理论要点:外源性营养物污染是水产养殖的共性难题,充裕的溶解氧供给是水产养殖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技术要求。

探讨:

①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N、P等营养物大量进入水体,使得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使得水体失去原有的价值。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N含量超过0.3mg/l,P含量超过0/01-0.02mg/l、BOD超过lOmg/l、细菌总数超过10万个/ml、叶绿素超过10微克/l。

自水产养殖追求高密度以来,养殖水体始终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压力之下,解决富营养化问题是养殖水环境保持的主要矛盾和共性问题。养殖水处理技术需要兼容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多种手段,应该成为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中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②溶氧量多少,是水质重要指标。池水溶氧量在晴天90%左右是由浮游植物物光合作用补充,从空气中溶入占10%左右。池水溶氧量70%由浮游动物,细菌呼吸作用 及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消耗,向空气中逸出占10%左右,养殖鱼类(常规密度)消耗仅占16%左右。池水溶氧量白天光合作用产氧多,晴天下午可能溶氧超过饱和度出现氧盈,产生氧盈的水层称氧盈层。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因生物的呼吸作用溶氧逐渐下降,黎明前至最低点(浮头)。白天上层产氧多,下层的耗氧量大于产氧,厌气性分解可能产生氧债,当夜间发生密度流时,突发性的偿还氧债会带来全池性缺氧。在光合作用的产氧量与呼吸作用的耗氧量恰好相等的深度,称为补偿深度,以上为产氧水层,以下为耗氧水层。白天水的对流可以用氧盈来偿还氧债,是改善溶氧条件的有效措施。

2、谨慎用药和科学选择饲料

理论要点:任何渔药都有局限性和负面作用;水产食品安全和养殖环境保护要从选择饲料开始。

探讨:

①水产养殖动物服用抗生素后,抗生素通过水产养殖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大部分被排出体外,少部分则会残留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组织中,并且随着抗生素的多次使用在体内蓄积起来。尽管尚无确切证据证明人类耐药性的产生与家畜使用抗生素有直接的关系,但长期使用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添加剂已受到社会的广泛担忧。欧洲委员会提议: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目前已被批准仍在使用的4类饲料促生长添加剂(莫能菌素钠,盐霉素钠,阿维菌素和黄霉素)也在2006年1月前逐步退出。

②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微生物学家已经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之前,就已存在具有抗药能力的突变株,在这个问题上,自然选择学说是正确的。我们实际上是用抗菌药物对细菌进行了一次自然选择,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后,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存留下来开始大量繁衍。

③养殖水体是水产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有许多有益微生物,水产养殖动物的肠道里也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动物的代谢平衡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为水产动物体内外微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的使用在抑制或杀灭病屎微生物的同时,也可能会抑制或杀灭这些有益微生物,使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外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由于微生态环境恶化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发新的疾病。

④绿色饲料是按照特定的产品标准生产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型饲料。要生产绿色饲料,首先必须使用经批准使用的具有绿色产品标志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第二,要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监控,整个生产体系要经过认证达到绿色饲料产品的生产要求。第三,产品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检测认证达到绿色饲料标准要求,并允许在产品上使用绿色饲料产品标志。

⑤生态饲料也叫环保饲料,它从饲料原料的选购、配方设计、加工饲喂等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和实施动物营养系统调控,以改变、控制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使饲料达到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消化率高、营养平衡、排泄物少的饲料配方技术,降低氮、磷的排泄量。

3、养殖水循环利用

理论要点:可以阻断外源性病源侵扰;可以防止水源污染;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探讨:

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其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海岸带生态呈恶化趋势,近海海域的海水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海水养殖病害频频发生并可能伴随大 面积流行。目前对于海水养殖病害的首要措施是预防,事实上一些病毒性疾病如对虾WSSV病至今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基于循环水修复技术的封闭式养殖可以从水源上有效阻断外源性病原侵扰(外源性病原侵扰的其它途径还包括饵料和种苗等),同时也可有效阻断病原通过水的排放对环境扩散。另外,研究已经证明开放式换水条件下的养殖动物经常处于应急性的胁迫之中,生长受到抑制,疾病容易爆发。封闭式养殖可以维持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降低养殖养殖风险。

②水源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有农药污染和工业有害物质污染。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约1400多个,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40种左右,按其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等;按其化学成分为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砷、有机汞、氨基甲酸酯类等。工业有害物质主要指金属毒物(如有甲基汞、镉、铅、砷)、N-亚销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等。农药、工业有害物质除了可造成鱼虾的急性中毒外,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途径在水产品内残留。

③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经过近30年的实施和有关法规、条例的不断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有一定法律基础和技术保证,但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工业和工程建设项目。随着人口增长及人类物质需求逐步增加,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已超过工业污染损失,水产高密度养殖造成的水域富营养化问题,当是其中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依据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水产养殖项目,特别是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项目终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覆盖范围。

4、生态温室技术集成应用

理论要点:水生动物对环境温度依赖性强;海洋生态特点决定了许多海洋鱼类比淡水鱼类的温幅窄;生态温室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比其他农业领域更具优势。

探讨:

①水生动物一般都是变温动物,相比恒温动物,不必消耗大量能量来维持其体温,具有饲料系数低.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同样重量的变温动物只需要恒温动物1/10-1/3的能量。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只有在最适的生长环境下,鱼类的新陈代谢才能增强(摄食量加大,消化酶的活性提高),在非最适温度期间,其代射强度明显下降;当水温降至越冬温度,鱼类代谢强度下降至最低点,其体重非但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1年中真正的快速生长时期并不长,这就造成鱼类等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周期过长的缺陷。

②海洋生物生活在相对广阔的连续介质中,许多种群可以变化活动范围(洄游)来调整其生理需求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人工养殖生境(包括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是相对狭小的孤立单元,狭温性的海洋物种难以在这样的孤立单元中像大多数淡水鱼那样度过完整的生命周期。

③资源禀赋是形成农业差异的基础性原因。江苏的气温年较差比较大(多年内最热月份的平均温度与最冷月份平均温度的差值,约为20~30℃),海水养殖一方面受极端气温的影响。许多狭温性物种在江苏难以安全度夏或越冬,另一方面有效积温不足,一年中只有约5个月的气温条件(黄海南部表面水温度月均达15℃以上)满足目前大部分养殖种类的适宜生长要求。因此,海洋中的许多物种可以直接凭借 自然条件在江苏进行人工养殖的不是很多。以海水鱼养殖为例,对比北方省市广泛利用地下盐化水资源进行海水养殖,而江苏沿海大部分地区迄今没有发现合适养殖的地下盐化水资源;对比南方省市广泛采用的网箱养殖模式,江苏沿海大部分地区也不具备相关的地理条件。

④近年来,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海洋物种的引进、驯养、繁育试验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仅海洋鱼类就包括黑鲷、大黄鱼、六线鱼、欧洲鳎、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银鲳等,一些育苗关键技术相继有所突破。黑鲷大规格鱼苗连续多年完成国家放流任务,但在本省的销售市场空间极小;半滑舌鳎06年已达到28万尾的育苗规模,但在江苏的销量不到l万尾,其余部分辗转山东与海洋大学联手销售,折腾两月后无功而返。

⑤太阳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栽培等领域的现代温室中,进而推动了蔬菜栽培等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进步。水产养殖业与蔬菜栽培等领域应用温室技术的很大区别在于,水作为是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恰是很好的热媒。由于水的比热大,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收集、储存较之栽培种植业有更大的便捷性、稳定性,相对热效率要高的多。江苏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在水产高效养殖模式中集成太阳能技术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实用化技术。

⑥地热能同太阳能相比有全年温度波动小,冬季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空气温度低等许多优点,一般地源热泵的制热、制冷系数要高于空气源热泵的40%。在水产高效养殖模式中集成地热能技术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地下水热交换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热泵系统。通过建造抽水井群将地下水抽出,经提取热量或释放热量后,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这种方式最大优点是非常经济,占地面积小;地下耦合热交换系统,也称埋管式土壤源热交换系统。这一闭式系统方式,通过中间介质(通常为水或者是加入防冻剂的水)作为热载体,使中间介质在埋于土壤内部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热交换的目的。采用垂直式埋管系统的优点是土地占用较小,管路及水泵用电少,缺点是钻井费用较高;采用水平式埋管系统的优点是安装费用比垂直式埋管系统低,应用广泛,使用者易于掌握,缺点有是占地面积大,受地面温度影响大,水泵耗电量大。

⑦基于循环水修复技术的封闭式养殖可以集成温室技术、太阳能技术及热泵技术,在生态安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循环利用养殖水,增加养殖水体的有效积温,解决海洋生物在我省陆基养殖的越冬问题和春秋两季积温不足问题,延展养殖生物一年中真正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时间,缩短养殖周期,扩大养殖领域。

四、健康养殖的动态平衡

1、平衡的生态系统

理论要点:健康的养殖模式必定是平衡的生态系统。探讨:

①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按照获得能量的方式,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摄取水份和矿物质,在阳光照射和一定温度下,把无机物转化成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有机物,为其它生物及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消费者是指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只能以植物和其它动物为食物;分解者是指各种有分解能力的微 生物。它们能够把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归还给自然界,重新供植物利用。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它们自身需要的能量。

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都需要能量。一切生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能。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把捕集到的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存于有机物(如葡萄糖)分子中。这种化学能以食物的形式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依次流动。和能量一样,物质也是经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依次转化,从无机物一一有机物,最后归还给自然界,构成物质循环。在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在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最基础意义上的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状态。

③目前水产养殖系统生态失衡的常见局面是消费者衣食无忧,而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系统内没有足够的位臵。

④微藻具有世代短,繁殖快,适应性强,对水柱营养盐(N、P)的吸收能力效率极高等特点,我们可以探讨在养殖系统中强化“微藻培养——微藻去除”人工系统,从而建立富营养化水体中N、P转移的植物路径。

⑤湿地系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原理和大量的数据。在池塘养殖的条件下,加强植物环节构建人工湿地,以流水系统同养殖池塘相耦合,辅以必要的充氧和滤除多余的浮游动物,就可以构建一种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同样的水体中明显提高养殖容量。这种人工耦合生态模式已为前期试验和生产证实是可行的。

2、流动的生态系统

理论要点:健康的养殖模式最好是流水生态系统。探讨:

①流水生态系统是对应静水生态系统而言,指系统内保持连续不断的水体流动性。流水生态系统有利于空气中的氧向水体溶入,有利于减少水体分层,有利于池塘底质保护。“流水不腐”的原理就是给好氧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溶解氧,这些微生物在有足够溶氧供给的前提下,可将水中的有机物部分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起到了清除水中杂质的作用,使水得到净化。

②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流水生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借助流体动力将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和非均相物质在第一时间输送出养殖系统。有机胶体物质和非均相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变为低分子营养盐部分,比例虽小但溶解于水中,使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很困难。借助流水系统的一些节点(进排水道等),通过设立合适孔径的滤网,还可以调节养殖系统内浮游生物群落关系,通过“上行效应”或“下行效应”实现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③通过流水系统耦合,可以实现养殖系统养殖单元和水处理单元合理分工,从而实现养殖水的异位处理。养殖水异位处理的好处是可以在水处理单元强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位臵,以期和养殖单元中的消费者实现某种平衡。

3、人工的生态系统

理论要点:健康的养殖模式将来是工厂化的生态系统。探讨:

①目前的水产养殖模式是人类围绕自己需求创造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外源性能量和物质输入、食物网结构简单、受自然条件和人工双重干预、稳定性非常脆弱的特征。

②生态养殖与工厂化养殖不是对立的概念。农牧化养殖不一定是生态养殖,生 态养殖不一定不可以工厂化。

③水产养殖的所谓工厂化,是指对光、温等必要条件相对可控,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和生产方式进行养殖过程生产管理和控制,实现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俗的讲,就是摆脱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

④工厂化的生态系统,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进行养殖过程设计,以生态能源为主要支撑的人工生态系统。

五、结语

从优质、安全、节约、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开放式的池塘养殖必将走向封闭模式。谁提前将目光瞄向这一目标,谁将是未来水产养殖业的领跑者。

封闭养殖模式的核心技术是养殖水修复技术,溶解营养盐的去除是其中最大的难点。如果把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水修复手段比喻为构成木桶的木板,借助管理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水修复效果的是其中最短的板块。我们不断地去发现短板,就有可能把水修复的这桶水越盛越多。

浅析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基本问题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 会计信息的质量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指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所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以及怎样服务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涵盖范围较广,包括投资者及债权人,国家各职能部门,银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国有企业以外的一般投资人。其中,投资者、政府相关部门、银行和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政府并不是会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税务部门利用企业信息收税,央行通过底下机构统计报表数据得到信息,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通过企业信息进行业务。银行是是财务会计信息的最大使用者之一。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财务状况,以此来确认所发贷款能否按时追回和贷款利息能否收到,主要使用的会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指数、资产负债率等,要求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和完整。

实际上,会计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个体化生产是一大缺陷。站在需求者的角度看问题,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通过充分、及时的披露向外部需求者传递有助于其决策的内部信息,以提供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然而,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他们的需求点是分散的、动态变化的。什么会计信息是有用的,要由每一位需求者自己来判断。这种会计信息需求社会性和会计信息生产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信息披露不足甚至虚假的现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信息应该达到的质量要求,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约束。目前世界上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供给需求观。当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它服务于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得收益,债权人的目的是及时收回借款和取得利息等,这些信息使用者都需要帮助他们作出相应决策的会计信息,而相关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而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信息量充足,而外部信息使用人如投资者、所有人、债权人获得的信息相对不充足,他们需要可靠的信息作出决策,虚假信息非常有害,因此,可靠性是决策有用另一重要特征。

可靠性是指企业主体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确认、报告,根据事实发生情况反映企业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信息有效性就建立在可靠性上,如果财务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产生错误的决策指导。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需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状况作出判断。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在进行会计计量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下,在两者直接进行选择,满足决策有用的信息需求。在可靠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有许多因素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1)现代企业机构是两权分离,就是所谓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这种代理制度可能就会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部对称,而且无法消除。经营者可能会利用会计信息核算中的漏洞,为逃避经济责任或展示自身业绩,进行财务舞弊。(2)我国目前有很多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想方设法上市。改制后的上市公司只是有股份公司的形式,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利己动机的驱动下,企业股东、管理者等各利益集团,为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往往会产生财务舞弊行为,由此产生的企业财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3)会计实务本身具有复杂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实务中还将产生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理解。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运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就很可能为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不同的会计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条件及周边状况,这些客观条件及状况与会计发展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会计环境不同,导致会计目标也不同,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有直接的影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为前提的的概念体系。没有财务会计目标,就不可能制定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引导财务会计框架的制定,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报表计量和信息都为财务会计目标服务。

总之,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所有者及各个需要披露会计报告信息的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與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草专卖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任延辉.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

限价房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篇4

按照国家公共住房政策设计, 限价房应该是专门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 属于公共住房政策的一部分。为了明确限价房的含义, 我们必须区别四组概念:限阶政策性住房、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和商品限价房。

限价政策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相比, 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在价格形成上, 普通商品房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下形成的市场价格, 限价政策性住房是在政府参考周边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基础上制定的政府指导价, 一般比周边普通商品房低15%~20% (各地规定不一致) 。二是在销售对象上, 普通商品房针对任何具有购买力的顾客, 限价政策性住房一般仅针对无房户或低收入人群。三是在组织上, 普通商品房是开发商主导进行, 限价政策性住房是由政府主导进行, 其生产、分配、消费环节都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下。四是在上市问题上, 普通商品房基本特征是在其生命周期内进行不断的重复性交易, 限价政策性住房上市则有年限限制等附加条件。因此, 各地出台的限价房政策, 要符合以上四个要件, 才能称之为“限价政策性住房", 而不是“限价商品房”。

限价商品房是指由地方政府主导的限价的住房。限价商品房的保障性质, 比限价政策性住房弱一些, 其不能完全满足以上四个条件, 可能缺乏某个条件, 例如在销售对象上可能针对特定的拆迁户, 或者对限价房上市并没有严格要求。

商品限价房是指由开发商主导对价格进行一定限制的住房。这种商品限价房的商品性质更加浓厚。在这里所指的限价是指同质同价, 并非因为住房质量上低一等因此价格更低。

我们把“限价政策性住房”称为纯粹意义上的“限价房”, 是公共住房体系的一部分。限价商品房和商品限价房是滋生于“限价政策性住房”中的两个变种, 我们可将其视为“限价房”的外延, 从广义上看, 也属于限价房。

二、判断限价房的标准

判断限价房必须根据限价房的价格形成方式、销售对象、上市条件和政府组织四个标准,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限价房”。限价房标准的选择是根据公共住房的特点和定义而进行的。至于要素的获得形式和开发主体的确定并不能影响限价房的本质。

要素获得方式并不决定产品性质。只要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 无论土地这种重要要素是由政府直接划拨的, 还是通过“招拍挂”取得的, 都不能影响住房的性质。在限价房的建设中, 各地的土地供应方式各不一样。譬如北京通过“招拍挂”形式出让土地;成都市指定若干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早年划拨的土地;福州采用划拨的方式。这些都不妨碍限价房的性质。

开发主体的确定也不能影响限价房的性质。在政府主导下进行限价房建设, 把价值链上的专业环节外包出去, 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但是可能增加监管成本。因此在限价房政策的实施中, 政府监管需要贯穿始终。从土地拍卖、建造标准到客户购房, 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严加监管, 特别是在限价的条件下, 开发商容易在住房质量和住房品质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利用国有企业开发则容易保证限价房政策的有效实施, 减少监管成本。因此无论开发主体是指定的还是通过市场确定的, 仅仅影响成本, 并不影响限价房的性质。

三、投资主体与限价房性质

虽然公共住房是以政府为主体, 但并不意味政府为公共住房的唯一投资主体, 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收入差距大、需保障的居民多, 单靠公共财政之力是难以覆盖社会大多数人群的。特别是“夹心层”人数巨大, 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个人、开发商各自分担一部分的形式。

四、限价房的风险

1. 价格波动风险

不同于经济适用房成本定价的方法, 限价房参考市场定价。譬如, 成都市限价房定价原则上参照成都市上年度同区域同类住房的房价, 并低于当时全国房价的平均涨幅。福州市的限价房低于同区域的商品房价80%。这种盯住市场价的定价方式很容易带来价格波动风险。参考市场定价的假设前提是房价一直会上升, 预先所定的价格在出售时往往与市场价差距更大, 购房者获益更多。譬如福州市限价房在预售时价格为周边商品房的80%, 在入住时价格仅仅为周边商品房的60%左右。如果一旦房价下滑, 限价房可能就失去意义。譬如广州的某处限价房原定6000元/平方米, 在出售时却已高出周边商品房1000元/平方米左右。

在什么阶段限价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地方在土地招拍挂阶段就对限价房定价, 如广州。有的地方是在预售阶段对限价房定价, 如成都。定价的时间不同对价格影响也不同。在土地招拍挂时定价面临的市场风险远比预售阶段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得多。定价是对当时的周边商品房价格和建成出售价格预期的综合判断, 时间越长, 价格就越不准确。

2. 品质风险

这里所说的品质并非仅指工程质量, 还包括小区规划设计、小区布景、绿地率、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一系列多维度的质量。工程质量可以通过标准、竣工验收等控制, 但是小区布景、规划设计等却难以有尺度来衡量, 这就产生了风险。

3. 销售风险

基本理论问题 篇5

一、预算会计主体

在现代会计理论中,会计主体通常被定义为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在选定会计主体时,通常认为有两个可以依赖的标准:一是根据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来确定下面我们来讨论上述现代会计理论中有关会计主体的理论在预算会计中的使用情况和特殊表现中国现行预算会计分别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那么,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分别是什么,整个预算会计的主体又是什么,我们分别来讨论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什么?是财政机关、一级政府,还是预算收支活动或其他什么?

笔者认为,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同时是一级政府和预算收支活动说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一级政府,其主要原因是:财政机关在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时,是站在一级政府的立场上编制的,而不是站在财政机关的立场上编制的,即财政机关编制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是财政机关代表一级政府编制的会计报表,而不是财政机关本身作为一个行政单位编制的其自身的会计报表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一级政府是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说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又是预算收支活动,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政1府预算采用复式预算的方法编制,即整个政府预算由两个以上的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活动组成按照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中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中,存在着四个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活动,它们是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专用基金和财政周转金这四个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活动分别运行,各自平衡即对这四个预算收支活动来说,“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分别成立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预算收支活动也是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

笔者认为,预算收支活动也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现代会计理论中有关会计主体的理论在预算会计中的特殊表现之一另外,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也是一级政府,但财政总预算会计报告并没有全面完整地反映一级政府的全部经济信息,例如一级政府占有或者使用的实物资产并没有得到反映(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等中反映)等,这是现代会计理论中有关会计主体的理论在预算会计中的又一特殊表现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现在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它们就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我国从1月1日起,对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开始实行统筹运行、综合平衡的管理和核算办法因此,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分别运行、各自平衡的做法现在已经没有了。

另外,我国也不比西方有些国家,它们在非盈利组织中设置若干个基金(如普通基金、特种目的的基金、固定资产基金等)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我国将整个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组织会计核算在我国,整个预算会计的主体是什么?是一级政庥预算收支活动或其他什么?笔者认为都不是主要原因是: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并不联合编制一套会计报告,而且事实上即使编制了也没有意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支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收支是拨款与接受拨款的关系,两者放在一起并不能说明一级政府的收支,也不能说明是预算活动的收支,它们不能抵销,也不能相力口。

还有,即使编制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合并资产负债表,由一级政府占有或者使用的所有资产也并没有全部纳入其中。例如,由一级政府占有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并没有纳入其中。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仅占国有资产总量的18.3%,这部分国有资产通过预算会计报告可以得到反映,但还有8%多的国有资产没有在预算会计报告中得到反映,它们是通过企业会计报表等反映的在我国,预算会计的主体只能分别由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行政单位会计的主体和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组成

二、预算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也称记帐基础,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准从根本上说,会计基础主要解决收入和费用(支出)会计要素应以什么标准、在什么时候及如何记录和在会计报表中报告的问题当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会计要素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但它们通常被认为是收入和费用(支出会计要素确认连带产生的结果。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会计基础在预算会计中的选用问题讨论时,笔者将分别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并主要针对其收入和支出会计要素展开阐述先讨论财政总预算和行政单位会计基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规范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均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5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预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为切实贯彻预算会计主要为加强预算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就需要与政府预算基础保持一致行政单位预算收支大部分纳入政府的财政决算报告,因此,其会计基础也应当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一样在这里,笔者认为,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政府预算收入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即政府的税收收入,按照现行有关税法的规定,在预算年度结束也即每年年底时,通常不能全部进入国库按照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财政总预算会计也不能对其作出记录然而,这些税收收入应当是政府在当年预算年度内的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年预算年度内政府预算收入的正确性如果有可能的话,笔者认为,在会计基础方面,应当适当考虑税法、预算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协调如果实际上较难协调的话,在会计上可以提供一些按照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基础计算出来的政府预算收入的数据,以作为按收付实现制基础计算出来的收入数据的补充。再讨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事业单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们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但又没有政府的行政权力。

从经济性质上说,事业单位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现行预算会计规范将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区分成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两大类,并且规定,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但经营活动收支的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对会计基础的选用取决于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地位。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实质性启动以财政部发布的自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标志,事业单位与财政的关系已经全面进入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阶段。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设想,事业单位“除教育单位和极少数需要由财政拨款的以外,其他事业单位每年减少财政拨款1/3,争取三年基本达到自负盈亏”。可以预计,我国事业单位在近3年内将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崭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观念将全面进入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从总体来说也将逐渐转向以考核经济效益为主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而不再是以考核预算收支为主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

三、预算会计要素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设置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会计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收入和支出两个会计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先讨论构筑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会计要素中,资产和负债可以说是所有组织共有的两个会计要素,但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在预算会计中,资产和负债这两个会计要素依然有其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是:第一,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资产仅由货币资金(如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等)和债权(如暂付款、预拨经费等)两部分组成,没有实物资产如固定资产或存货这样的资产类别;行政单位中的资产具有取得的无偿性(行政单位中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通常由政府预算直接保证供给,而不需要行政单位依靠其业务收入去购买)和使用的非经营性的特点,另外,在行政单位中没有无形资产这一资产类别,行政单位中的资产通常也不使用“控制”这一企业常用的确认标准来确认资产,而使用“占有或者使用”这一标准来确认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使用的非盈利性的特点,另外,在事业单位中,通常没有递延资产这一资产类别第二,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负债具有主要表现为高信用度的国债以及因财政周转金的融通而形成的借入财政周转金和因体制结算等而形成的与上级往来的特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中的负债主要表现为高流动性即绝大部分负债均为流动负债的特点,因为国家规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都不可以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银行借款一般也只可以取得短期借款而不可以取得长期借款净资产是预算会计中特有的一个会计要素,其主要特点是:它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这个差额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这一特点主要是由向政府及事业单位提供资金的有关方面具有无需出资回报的特点所决定的。

再讨论构筑收入支出表的会计要素。笔者认为,预算会计中的收入会计要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目的性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收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国防、治安、行政、外交、教育等都需要有资金作为保证;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取得收入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各自的业务活动。第二,合法性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的收入应以预算法和税法等作为主要的法律依据;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应以《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作为主要的法规依据。第三,非偿还性。即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的税收和收费等收入,行政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等收入,以及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等收入,都是不需要偿还的。预算会计中的支出会计要素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出事实上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对财政资金所作的再分配,这笔财政资金的`正式消耗是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关政府需要对其进行补助的单位。第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出数以资金拨出数为标准确认,一般不考虑实际耗用资金单位的实际使用数,政府支出决算数也主要以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出数为标准第三,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支出事实上包含了按照预算关系向其所属单位转拨资金的拨出经费数。

在预算会计中,结余是否需要单独设置为一个会计要素?这是一个在预算会计改革中几经讨论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不将结余设置为一个会计要素其主要原因是,在预算会计中,结余的经济意义不大这一点,与企业会计中的利润会计要素不能相比对政府和事业单位来说,重要的是预算的执行情况,收支结余的大小不是评价其业绩的主要依据

四、预算会计报告与预算

会计目标相适应,我国预算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两张主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附表等其他有关会计报告。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先讨论资产负债表在预算会计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政府和事业单位在某一时日财务状况的一张会计报表在我国,预算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分别由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负债表、行政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和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组成,这三张资产负债表不进行合并显然,预算会计中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全面完整地反映一级政府的财务状况笔者认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国是否可以考虑编制一张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一级政府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在这张资产负债表中,为一级政府占有或者使用的所有资产需要由一级政府承担的所有负债以及归一级政府所有的净资产全部纳入其中。当然,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编制这样一张资产负债表也确非易事,它需要根据有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应当全部纳入,非国有独资企业中的国有成份也应当纳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对其采用适当的编制程序如合并或抵销程序才能编制而成但尽管如此,笔者认为,编制这样一张资产负债表依然很有必要,因为它可以全面完整地反映一级政府的财务状况,从而对于一级政府全面了解本级政府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讨论收入支出表在预算会计中,收入支出表是反映政府和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收入和支出以及结余情况的一张会计报表犹如资产负债表,在我国,预算会计中的收入支出表事实上也分别由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支出表、行政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和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组成,政府的财政决算以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支出表为主要依据。

以财政部19发布自19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为标志,中国的政1府预算已分别由一般收支预算基金收支预算以及债务收支预算三部分组成,政府预算支出一般实行以拨作支,即以财政拨款数作为财政支出数。笔者认为,政府预算采用复式预算并在预算会计规范中规定相应的做法以及政府预算支出确认方法的改革等在我国都非常有必要,但在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情况的收入支出表方面,仍有以下三点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

第一,目前反映政府一般预算收支情况的收入支出表称为“政府的财政收支决算总表”,该表的名称似乎改称为“政府一般预算收支决算表”为好,因为该表的收支内容并不包括基金预算收支目前,在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资料中,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的数据事实上并不包括基金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支出的内容,但基金预算收支的数据在我国已有一定的数量,如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066.09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收入的22%。第二,财政支出采用以拨作支的确认方法尽管与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分配出去之后即不再能重新安排这笔财政资金的理论相一致,而且,这样的确认方法也确实比较简单,便于及时编制出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支出表,但财政部门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以及这些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结余数额依然不可忽视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编制这样一张收入支出表,即在这张收入支出表中,反映有关方面(如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等)实际取得的财政资金数和实际使用的财政资金数以及相应的财政资金结余数第三,现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都需要分别提供预算内收支和预算外收支的数据,这对于加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由于《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都要求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运行、综合平衡,因此,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中,预算内、外收入的数据可以做到分别反映,但预算内、外支出的数据事实上就只能采用统计的方法填列,为此,应当加强对统计方法的规范和解释另外,财政总预算会计目前还没有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相配套的预算外资金核算办法,应当加紧规范最后讨论其他会计报告。

基本理论问题 篇6

关键词:劳动法;基本理论;探讨

一、劳动法的主体本质和特点

(一)劳动法本质。劳动法作为实现需求方、供求方两个当事人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平衡劳动双方的关系,主要通过保障弱势群体也就是劳动者的合法保障而建立的法律。劳动法作为立法本位,第一是要将劳动者在整个劳动关系中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第二则是通过对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进行保护、保障,最大程度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力不受到侵犯。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护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更多的还要平衡、维护、建立劳动者和用人者、用人单位的关系,甚至是劳动双方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为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所以说,劳动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种平衡对立面的社会关系,通过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同需求,对双方的利益需求加以保护,最终促成一个均衡、公正、有保障的局面,让双方都成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劳动法主体,指的是企业、个体经济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经济机构。经济法主体特点必须需要具备两条,一个是必须是严格遵循法律成立,第二个则是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构成和资产。主体必须在成立之日起到营业期撤销止,全程都要受到劳动法及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

(二)劳动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劳动法有利于在实际立法、执法过程中,更好的对用人方进行监管控制,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通过有标准的法律来进行均衡双方权力及义务;

第二,劳动法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者和用人方对劳动监察过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错误的认为劳动监察执法总是偏向于劳动者,而不顾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这时便可通过劳动法的宣讲来打消、扭转用人单位的误解,从而培养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守法、护法理念。

第三,劳动法是一种突出私法特性为主的法律,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劳动法基本理论中的经济功能探析

劳动法作为一种劳动双方的基本保障,它是在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合法化发展打下基础。具体体现在如下下几个经济功能。

首先,在个体劳动法中的经济功能。劳动法下的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限定在一个固有的期限内,通过这个时间段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劳动者择业的愿望。而长期合同则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建立劳动合同成本和时间,将最优秀、企业最愿意聘用的人才留在企业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企业的腾飞阶段,长期合同会受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追捧,而在用人单位前途莫测的情况下,短期合同则更适应人力资源变化的需求。通过菲利浦定律我们得知,用工水平与薪酬标准通常是成反比例的。如果没有劳动发法这个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那么劳动力的市场将会发生偏差甚至失灵。

其次,劳动法作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它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法学、经济学及社会领域学中逐步发展、完善。劳动法通过将我国市场经济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及时修正,虽然这样做的立法成本有些高,但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这种先实践后修正的手段对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非常符合.

最后,劳动法针对集体协议,在经济功能上还客服了个体用功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地地位,通过在劳动法作为基本准则,可以进行较为公平、公正的对话手段和环境。在这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用工者和劳动者便会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进行一个合理的标准制定,让双方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经济发展和劳动价值创造上。从此开来,劳动法在经济功能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劳动法基本理论中对辞职权赔偿的探索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三十日内通过书面形式来告知用人方。但对于被雇佣者的辞职权,先行劳动法中没有过多的规定和细则,这就导致了对被雇佣者合法辞职是否需要赔偿的现象容易产生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多年的劳动纠纷案例出发,个人认为在被雇佣者合理提出辞职的时候,原则上不支持赔偿请求,但此人的无故辞职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的前提下,执法部门应该支持用工单位对该劳动者的经济赔偿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劳动者特有的辞职权,参照常理来看只有劳动者不在继续履行义务的时候才能够出现责任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法律形式的权力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此看来,如果对已经提前三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辞职的劳动者承担与违法辞职的劳动者相同的经济赔偿,从事实上就完全颠覆了合法离职与违约辞职的标准,如果实际执行中都一视同仁很容易产生劳动者的逆反心理,很多原本可以正常依法离职的劳动者也会采取非法离职手段,这将会对整个社会对劳动法的认识,产生偏差理解。

第二、通过参读劳动法相关规定,我们知道雇佣方有权在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到期前,对用人方进行解聘的权力,此种情况只需要向劳动者赔偿一定的经济补偿款,但不需要承担其他赔偿。这里提出的经济补偿是与违约赔偿有区别的,经济补偿的作用只限于对被雇佣者的服务贡献叠加补偿、失业补偿等方面,仅仅是用人单位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如果执法机构支持用人单位向被雇佣方索要赔偿,将会是不符合劳动法中提出的优先保障劳动者福利及权力的立法根本。

第三、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排除个别重要岗位的劳动者辞职,会为用工方带来较大、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一些技术工种、高级管理岗位、高级销售管理岗位等。在实践中,为了杜绝这种损失,劳动法对被雇佣方提出了一种预告义务,所以可以断定在雇佣者不提前申请就抬腿走人的情况下,必须要求这类人群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但在提前三十天提出辞职申请后,用人单位依旧提出需要赔偿的要求,则与劳动法中本款意图背道而驰。

第四、目前,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等现象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基本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大部分劳动者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少会有不经思考便提出辞职的情况发生,能够提出辞职的劳动者一般都是那些自觉得怀才不遇或者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照自己心中预期差很多的群体,一般这类人分布在部门主管、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从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特性分析,这部分群体的人员流动其实是符合现代化用人理念的,这也就迫使用人方必须提高福利待遇和劳动环境,也促使着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正常的人才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化社会建设和提升,具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人才流动方式需要在一定合法、合理、可控的状态下得到提倡而不应该以赔偿经济损失的方式进行压制。

四、结语

劳动法作为劳动供需双方的保障性、强制性法律,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遵守,只有将劳动法的实质落实到实际的经济生产中,才能够为打造国富民强的现代化经济社会添砖加瓦,希望本文中提到的对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探讨,能够为光大从业者和专家带来一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论劳动法[J].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3(7)

[2]苏飞.劳动法基本理论探索[D].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

基本理论问题 篇7

一、原有绩效考核最大弊病在于缺乏量化标准

现有的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最大的一个弊病就是考核缺乏量化标准, 并次生出以下问题。

1.缺乏分类针对性考核

1995年人事部制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 将考核统一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但没有对高校教职员工进行分类量化考核。虽然对高校人员分类学理界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 有的将其分为四类 (教学和科研、党政管理、教辅类、后勤服务) , 有的将其分为三类 (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 。无论是那种分法, 按照统一标准对不同性质工作内容的岗位进行绩效考核显然不妥。

2.操作性不强

当前高校沿用的仍旧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该规定把德、能、勤、绩作为高校三类人员统一考核内容,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类。但是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德、能、勤、绩。只是规定了笼统的标准, 如第四条第二款“德, 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但对如何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缺乏具体标准, 导致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操作性不强。

3.绩效考核方法不合理

“实际工作中, 往往偏重于民主测评、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 考核方式以填写表格为主, 而缺少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过程考核。”[1]由于缺乏量化考核标准, 导致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考核方法的缺乏。考核往往采取先填表格, 然后述职再进行民主测评这种方法, 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空洞的多、实际的少;形式的多, 实质的少。缺乏动态过程考核。

4.激励作用不足

“考核激励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教职员工满意度较低。”[2]现代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从绩效考核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到结果反馈的动态的过程。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实现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工作主动性, 实现组织管理目标。而现有的考核由于缺乏量化考核指标, 考核结果就不能真实反映被考核者的真实业绩, 也就起不到对管理人员进行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有时考核结果严重失实, 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考核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高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不是为了人为地把管理人员分出个“优、良、中、差”, 也不应只是作为奖惩的依据, 而是为了分析问题, 找出差距, 实施改进,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从而使高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高校管理人员范围

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有一个前提性问题, 就是首先必须搞清楚高校管理人员的范围。一流的高校, 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管理队伍是高校三支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行政化的管理特点, 高校管理人员较多且存在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现象, 管理效率较低。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迫切需要建立和形成一套适合高校管理队伍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以达到现代管理需要。而目前, 高校管理队伍存在着与现代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 建立有效的高校管理人员量化绩效指标体系, 一个基本问题是要搞清高校管理人员的范围。

从身份定位上来看, 我国公立高校都是党委领导下的, 高校根据其所属的不同主管部门, 校长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待遇。作为国家事业组织, 我国高校多实行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相统一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高校内部各层次管理人员中符合高等学校管理专业化要求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纯粹意义上的行政型领导等非专业化管理人员相对过多。2000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也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 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在高校也明确规定高校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 高校全员聘任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为职员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 国家至今没有出台高校职员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文件, 职员职级的设置与晋升、薪酬标准、聘后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等缺乏政策性依据, 1999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始终束之高阁, 试点高校摸着石头过河, 制订的政策缺少法律依据, 实施过程中担心与未来国家法规、政策衔接不上。

高校管理人员就是高校改革中的职员。“职员是一种岗位, 而不是身份。”[3]笔者认为, 对高校职员或管理人员范围界定可采用排除法, 高校职员制适用对象除专业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外的所有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受聘校级领导和教学科研职能部门领导岗位, 聘期内纳入职员管理, 享受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工人受聘管理岗位, 聘期内纳入职员管理, 聘期结束, 保留待遇, 不再享受管理岗位职员职级, 仍按工人身份退休。

三、高校管理人员绩效量化考核依据

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必须有一个依据, 每年各高校人事部门都会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考核, 作为职务升降、津贴发放、评优等的依据。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高校人事部门有什么依据对教职工进行考核?笔者认为人事部门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权力来源于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或岗位职责。

岗位责任制是指机关在定编、定员的前提下, 根据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 对机关内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完成工作的程序、标准和时限, 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的一种工作制度。目前各高校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存在形式化的不足, 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较为空洞, 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存在软化。在以岗位责任制作为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时, 其前提是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必须全面、客观、科学和可操作, 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岗位责任制要坚持因事设岗、职责相称, 责任一致、责任分明, 任务清楚、要求明确, 便于考核的原则。

第二, 岗位责任制的设立要坚持统一标准与部门差异的统一。 各高校可以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是各部门共同的工作职责内容, 但同时必须考虑各部门不同的分工和工作差异。实行岗位责任制要与工作责任制相结合, 把岗位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目标责任之中, 保证岗位责任制的切实落实。

第三, 必须进行量化和细化, 防止流于形式。这是制定岗位责任制的核心和关键, 也是具体进行考核的依据。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形式主义的问题亟待改变, 否则对管理人员乃至整个高校的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改革将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

第四, 必须坚持机构职责与人员职责的统一。每一个机构都有它的工作职责, 每个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部门工作人员职责集合成部门工作职责。所以要注意部门内部人员岗位职责的协调和统一。

第五, 岗位责任要按规定进行公示, 强化执行,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高等学校要将各部门、各人员的岗位职责通过校务公开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公开, 接受全校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廖红兵.对高校员工绩效考核的若干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8) .

[2]洪江如.努力探索高校绩效考核新机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基本理论问题 篇8

企业的控制权安排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根据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由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组契约,而契约往往是不完备的,由此产生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问题。Grossman和Hart (1986)指出,控制权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是契约中明确指定的财产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通常是指那种事前没有在契约中明确界定如何使用的权力。一般认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等因素的影响,契约总是不完备的。

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作为企业契约子契约的会计契约亦存在不完备性,由此产生了会计剩余控制权问题。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剩余控制权在财务决策中的运用、是企业剩余控制权在财务报告上的体现。会计准则是一种社会公共契约,它具有刚性特征,但还存在不完备性。由于市场主体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是任何具有有限理性的利益相关者所不能完全认知的,各利益相关者只能根据一般性会计规范参与市场交易,而将特殊会计规范留给企业自己决定,这些由企业自主决策的特殊会计规范便构成了企业的会计剩余控制权。

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是指那些在会计契约中没有明确界定的事项,包括会计准则尚未规定的事项和会计准则中规定可以由企业自主选择的会计政策,即会计准则剩余控制权和会计政策选择权。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控制的解释是:“控制,指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借此从该企业的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与影响的根本区别在于:掌握控制权的公司能够统驭被控制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充分的把握预计到被控制公司将按控制公司的愿望和要求从事各项经营活动。取得控制权的公司能够使子公司的活动像它自己本身的活动一样展开,这样就有理由将该子公司作为这种经济实体的一部分而予以合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企业剩余控制权的核心,与企业所有权密切相关。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一种归属性权利,当其归属于不同主体时,其含义也不同。当其归属于股东时,含义为剩余会计规则权,当其归属于管理者时,含义为会计政策选择权。从这一意义上讲,会计剩余控制权有两种表现形式:股东会计剩余控制权和管理者会计剩余控制权。前者是所有权意义上的剩余控制权,后者是非所有权意义上的剩余控制权。

从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归属来看,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归属于股东。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受企业所有者(股东)委托,实际掌管企业生产经营,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因而也拥有会计剩余控制权。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往往能够主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见在我国,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实际上属于大股东。

从会计剩余控制权的经济后果来看,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的经济后果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会计的计量功能在企业契约实施过程能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界定与分配提供可靠依据,因而是企业契约联结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雷光勇,2004)。会计剩余控制权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工具,其实质是经济后果的不断博弈。会计剩余控制权实质上是一项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不同的会计剩余控制权导致企业产出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相关利益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二、会计剩余控制权的特征

1.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可转移性。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可转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通过股权转让,在不同股东之间进行转移;二是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通过董事会授权,在不同管理者之间进行转移。由于拥有信息优势,管理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利用掌握的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来损害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当资本所有者对管理者行为不满时,就会通过董事会施加压力、代理权竞争等手段收回委托权,解聘管理者,剥夺管理者的会计剩余控制权,将它转移给其他能带来更多利益的管理者。

2.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收益性。

资本所有者与其投入的资本存在占有关系,资本所有者对其所投入资本的占有可理解为控制关系,但其本质是收益关系,会计剩余控制权本质上是收益权,会计剩余控制权的收益性源于资本所有者所投入的资本,因此它应归属股东。会计剩余控制权的收益属于溢价收入。会计剩余控制权属于股东,其收益自然归股东所有,会计剩余控制权的收益与其主体相匹配。

3.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状态依存性。

根据GHM模型,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决定资产使用的权利,即资产的剩余控制权来源于对该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作为重要的企业剩余控制权,会计剩余控制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具有随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而变化的状态依存性。换言之,谁是企业的所有者,谁就拥有会计剩余控制权。

4.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不确定性。

尽管公司章程对会计控制权的配置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分配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使得会计剩余控制权对边缘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5. 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层级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会计剩余控制权是对企业会计控制权的定位,会计剩余控制权因授权呈层级分布。股东拥有会计剩余控制权,管理层依据董事会授权行使部分会计剩余控制权。

三、会计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象

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很高,因而难以签订完备的企业契约。正是因为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便产生了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共同构成了企业所有权。

在企业这个契约组合中,企业会计控制权是通过企业契约安排来实现的。如前所述,按照现代产权理论,企业契约的控制权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行使特定控制权是为了使那些在事前通过契约明确规定契约方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的事情得到落实;而行使剩余控制权则是为了使那些没有在契约中明确界定而在最终契约所限定的特殊用途以外需要处理的事情得到落实。在现代公司中,剩余控制权配置的对象主要有股东、董事、经理以及职工,他们分别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等机构行使权力。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是公司剩余控制权配置的重要主体。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享有投票的权利以及获取剩余收益的权利。投票权是股东控制权的体现,而收益权则是股东索取权的体现,而投票权是以收益权为目的的。理论上讲,企业法人权利的行使是由股东决定的,也就是说股权是企业唯一的权力源,其他内部权力都是股权的派生物(王斌,2001)。股东通过其拥有的股权而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并依据其出资额对公司行使控制权,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行使重大决策的决定、选举董事会成员、决定收益分配等权利。

然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对其投入公司财产的控制权相对较弱,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不当造成业绩不佳,股东便会在资本市场抛售手中持有的股票。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股东控制权的实质是董事会多数席位的选择权,在现实中表现为直接或间接拥有企业半数以上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并以此来决定公司董事人选进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其他重大战略事务。公司重大决策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这是公司内部分权体系和委托代理链条的起点。股东虽然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但是众多中小股东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多数中小股东持有股票只是为了短期投资,并不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其投票权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纷繁复杂的经营环境促使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权力分配重心转移到了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法人,是公司的权力中心,有权任免和解聘总经理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批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其他重要的决策事项。我国上市公司多数“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有能力委派董事会中的多数董事,并同时委派董事长或总经理,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管理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执行者,也是重大经营决策的具体实施者。在现代公司中,为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行使公司控制权有一个授权过程,即股东将拥有的控制权绝大部分授予董事会,而董事会又将经营管理权授予管理层,然后由管理层按照董事会作出的决策行使经营管理权,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管理层是执行机构。然而,一方面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授权过程存在一定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管理层因经营管理具有信息优势,使得管理层拥有一部分会计剩余控制权。

当前,职工分享剩余控制权是世界各国一个普遍现象。欧洲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规定必须接受工人进入企业决策层。在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此外,《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专门列入了保护职工等相关利益者的条款。实践中,会计剩余控制权并未直接由职工分享,而是由职工代表参与监事会和职代会有所体现,可见在我国公司中,职工尚未真正享有会计剩余控制权。

摘要: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其子契约——会计契约亦存在不完备性, 由此产生了会计剩余控制权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含义, 然后阐述了会计剩余控制权的特征, 最后分析了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的配置。

关键词:会计契约,会计剩余控制权,配置对象

参考文献

[1].苏永强.企业契约与财务治理.审计与理财, 2005;1

[2].年志远.企业所有权概念辨析——兼与张维迎教授商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2

[3].王越子.企业权力论.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7

[4].周欣宇.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兰州商学院硕士论文, 2007

基本理论问题 篇9

1.1 生态基础原理

生态基础原理 (based on the ecosystem principle, BEP) , 即人类社会发展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因此, 人类社会的发展, 应该遵循生态系统规律, 并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

发展学的生态基础原理包括3个部分内容:一是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二是人类的做法:师法自然。三是当前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清洁发展, 节约发展, 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1.2 民生至上原理

民生至上原理 (the supremac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inciple, PLS) , 人类社会的发展, 就是谋取人类社会持久生存与进步, 为全体人类谋取幸福。生存是基本, 社会进步与全民幸福是目标。民生至上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人权是民生的基础;民生保障需要良法善治;民主是保障民生的根本性措施。

1.3 和谐发展原理

发展实质上就只有2项基本任务, 就是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与促进人类社会秩序的和谐。这就是和谐发展原理 (harmonious development principle, HDP) 的基本内容。发展的2项基本任务, 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促进人类社会和谐。

1.3.1 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就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 遵照社会·生态系统发展规律, 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秩序有序化, 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稳定和繁荣, 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的目标。和谐发展, 就是不断追求广义生态系统的健康。

1.3.2 和谐发展的途径。

和谐发展的途径, 就是协调解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心理危机, 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社会系统的健康、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1.3.3 和谐发展的方法。

和谐发展的方法, 是指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方法。笔者认为,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要实行民主—法治方法 (government by democracy and law, GDL) 进行社会管理。民主—法治方法, 就是指在社会管理中的以下4个部分和过程:一是民主立良法, 民主政府。政府是通过民主形式产生的合法政府;所有社会管理活动都由法律或标准明确规定, 法律与标准都是通过民主形式按照良法原则 (系统法学基本原理) 产生的。二是政府行善政。所有行政活动都严格按照法律或标准进行。三是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对于灾害、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等突发事件, 按照突发事件处置法律与标准化程序, 依法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四是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 要对突发事件的原因以及处置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 从中学习经验, 有必要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以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水平, 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对于一般公共社会管理活动, 也应该参照这一步骤, 对管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进行评估与学习, 以提高管理能力水平。这4个过程或步骤可以总结为良法、善政、高效、学习 (good law, good governance, highly active, study, GGHS) , 这4个过程或步骤的有机结合, 保证了民主分权的社会管理方式的高效与公正公平, 避免了集权管理方式的腐败问题,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效地保障[1]。

2 社会组织

笔者认为, 社会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 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的、具有一定关系与结构的群体。这应该是最广义的“社会”的定义, 如此定义, 许多群居性生物构成的群体, 都可以称之为“社会”, 尤其是社会性动物, 如蚂蚁、蜜蜂等。按照这一定义, “社会”可以由“系统”来定义, 即社会也是一个系统, 是一个由能够自我繁殖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在人类社会里, “组织”是以人为基本构成要素的社会性实体, 社会组织是人类活动的实体。

2.1 和谐政府的职能

笔者认为, 现代政府的职能过多, 应该精简, 把那些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交给其他社会组织。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政府, 也即民治政府, 实行真正的民治, 还政于民, 建良法, 循善治。和谐政务的职能, 就是维护社会和谐有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维护社会和谐秩序方面, 政府的职责是保障人权、维护公平、维护正义、对公共事务实行民治。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 政府的职责是保障安全、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2.2 企业

企业 (enterprise) 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 运用生产要素, 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由企业的定义可知, 企业的内涵:一是企业是法人, 依法享有法定权利, 并承担法定义务与责任;二是企业是经济组织;三是企业是生产要素组织者, 通过对劳动者、劳动与自然资源的组织, 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也即企业的输入是生产要素;四是企业的输出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五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以上是笔者在《系统企业学》中对企业的定义, 与经济学中企业定义有3个重大不同点:即对生产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企业的输出不仅仅是市场、对法人定义进行了修正。

2.2.1对生产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

生产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资源, 是维持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factor) 。传统的生产要素定义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这个定义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定义缺失了自然性。传统的生产要素定义只强调了生产要素的社会性, 缺失了生产要素的自然性。这表现在2个方面, 即缺失了生产活动自然性、缺失了自然资源。二是传统生产要素自然性缺失导致人类经济活动自然属性的缺失。传统生产要素定义的自然性缺失, 使得人们忽略了生产要素的自然性, 从而也就造成人类生产经营活动乃至全人类经济活动自然属性的缺失, 这种缺失也同样表现在2个方面, 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自然属性的缺失, 直接导致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唯利性、无序性, 过分夸大了市场“这双无形的手”的能力, 过分夸大了企业家的组织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为企业家占有一般劳动者的劳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直接导致劳动报酬分配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所需资源中自然资源的缺失, 直接导致自然资源分配不公, 企业家可以低价甚至无偿占有自然资源, 导致人类经济活动肆意掠夺资源, 恶意排放污染物, 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可以说, 传统生产要素自然属性的缺失, 直接导致人类经济活动的管理上的失衡, 是当今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三是突出资本与企业家造成的重大缺陷。在西方经济学中,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4种类型, 这种突出资本和企业家地位的做法, 已经造成:突出资本, 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活动货币化, 进而导致了人类所有管理活动货币化、一元化;将企业家才能从劳动力中独立出来, 也就是把企业家从劳动者中独立出来, 否认了抽象劳动的存在, 否认了抽象劳动的无差别性, 过分夸大了企业家具体劳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为企业家占有一般劳动者的劳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而造成劳动不公平, 进而成为社会不公与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传统的生产要素定义撇开了人的自然属性 (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 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 不利于社会公平与人权保护。正确的生产要素应该包括劳动、劳动者和自然资源。其中劳动和劳动者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 自然资源只具有自然性, 包括土地、大气、水、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所有生物、矿产资源等。就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言, 不仅仅是要使用生产要素, 更重要的是要保护生产要素, 使得人类能够持续地使用生产要素, 使得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谐地发展。

2.2.2 企业的输出不仅仅是市场。

由于现代信息、物流的不断发达, 再加上现代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 尤其是服务型企业的输出, 现代企业的输出早就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市场, 而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 传统的企业定义, 把企业的输出定为市场, 需要进行修改。

2.2.3 对法人定义进行了修正。

现代的法人定义, 是基于罗马法有关法人人格的理念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仍然带有较为浓厚的重商轻民主义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现代法人理论基础存在规避责任的漏洞和法人与自然人相互分离2个方面:一是法人的责任规避。法人定义中虽然含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含义, 但是一方面有限责任成了法人非法牟利的工具;另一方面缺少对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二是法人与自然人的分离。法人是由自然人组成, 尤其是法人的高层管理者, 他们同样也是自然人, 由于法人的社会活动, 使得法人与其他法人、其他自然人密切相关。因此, 根据权责相当原则, 法人、组成法人的自然人应该承担与其权利相当的责任。同时, 根据罪刑相当原则与社会公平原则, 其所承担的责任应该与其他自然人相同。

但是, 由于现行法人理论存在规避责任的理论漏洞, 使得组成法人的自然人, 尤其是其中的高层管理者, 为了牟取暴利, 往往肆无忌惮地侵害其他自然人的利益, 甚至暴力剥夺其他自然人的生命, 这在金融案件、暴力拆迁中, 已非鲜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 一是在法人理论中;二是在立法与司法上, 将法人与组成该法人的自然人剥离开来。因此, 法人与自然人的分离, 是社会不公甚至是社会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 笔者认为,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 保障人权不受侵犯, 需要对法人的定义作如下修正:法人, 是由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依法组成的社会组织, 法人及其组成的自然人依法独立享有法定权利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与义务。这一定义, 是基于良法基础之上的。该定义避免了传统法人定义上的漏洞, 也保障了法人应得的权利:确立了法人及其组成的自然人 (natural person) 不可分割的根本性原则;明确了法人必须依法成立;明确了法人及其组成的自然人的权利与责任;组成法人的自然人, 必须具有独立行使权力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法人不得侵犯自然人利益。由于法人是团体, 如果没有法律约束, 法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 往往会超越其法定权利边界, 或者不承担义务与责任, 从而对自然人或其他法人造成伤害。由于这一定义是基于良法的, 法律必须对法人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必须按照权责相当、罪刑相当、保护人权等基本良法原则作出进一步规定。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企业是一种组织, 更是一种社会性组织, 而且是法人。按照组织理论、社会理论与法人理论, 企业应该像自然人一样, 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与承担相应的责任, 也即权责相当。企业要盈利, 但不能唯利是图, 更不能不择手段, 人人相害。因此, 建立良法, 实行善治, 是加强企业有效监管最为必要的手段, 也是推进企业更为长远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2.3 其他社会组织

社团 (mass organizations) 即社会团体, 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中国的社团一般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2种基本组织。社团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 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人们在正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在相互接触中, 必然会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 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 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 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 自然涌现出自己的“头头”, 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 减商化与社会多元化

商业 (business, commerce) 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物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 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通常意义上的商业以及笔者所指的商业, 均是狭义的商业。

3.1 商业的实质

一般认为, 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 它的实质是交换。从理论上看, 商业上的这种交换, 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

然而, 在实际商业运行中, 这种交换并非是等价的, 还包含着经商者对信息、商品资源的独占所产生的利润。也就是说, 商业利润是由于经商者独占信息、商品资源所产生的。当然, 这种独占不是绝对的, 尤其是在当代, 这种独占往往是由1个或若干个集团无意或有意联盟后独占的。

由此可以看出, 商品在整个流动过程中, 商品本身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只是其时空位置发生了变化。商人的作用, 仅仅是起到移动、交换商品的作用。因此, 可以推理出, 商业利润由2个部分组成:

商业利润=成本利润+独占利润

其中:成本利润=成本利息+商业劳动投入+税收

独占利润=信息独占产生的利润+商品独占产生的利润

成本利息包括流动资本投入产生的利息、固定资本投入产生的利息等用于商业运行的投入资本产生的利息。

因此, 商业利润的绝大部分, 并非是成本利润, 而是独占利润, 这是商业利润产生的秘密, 也是商人经商的动机与动力。为了克服人类社会活动中过多的商业化、货币化影响, 笔者认为需要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去货币化、减商化与多元化。

3.2 减商化

减商化 (reduce-commercial) 就是减少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商业活动, 从而提高人类社会总劳动中的有效劳动比率。

3.2.1减商化的理论基础。

一是减商化的可能性在过去交通、信息不发达年代, 商业为促进劳动产品交流乃至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 当今社会交通、信息极为发达, 再加上存在商业垄断, 使得商业获利更加容易, 利润空间更大, 从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也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发展。同时, 也正是交通与信息的发达, 尤其是互联网与物流网的快速发展, 为减商化提供了基础。二是减商化的必要性。减商化就是减少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商业活动, 从而提高人类社会总劳动中的有效劳动比率, 让更多的人或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提高劳动产品价值的劳动, 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娱乐。此外, 通过减商化, 还减少了商品中的成本利润, 消除了独占利润, 大大缩短了商品流通的流程, 大大降低了商品的销售价格, 从而降低了民众生存成本, 有利于消除贫困与两极分化,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 就减商化的理论基础而言, 其可能性理论是减商化的技术基础, 其必要性理论也就是减商化的重要性与减商化的目的。

3.2.2 当代可供减商化的技术基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减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现代运输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达为减商化提供了物理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 为实现减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发展, 减商化还可以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 利用社会计算与社会制造技术,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与生产厂家直接沟通, 对产品的性能进行预订,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生产, 从而节约大量资源。

3.3 社会多元化

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需要生物多样性支持。同样地, 复杂的人类社会系统, 也需要多元化。只有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政治信仰的人或族群组成在一起, 在物质层面上, 不同的人或族群占用不同的生态位或系统位, 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 减少资源冲突, 并能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精神层面上, 不同的人或族群有不同的价值观, 对世界有着不同观察层面, 这样就有利于人类从多方面、多层面探索世界, 包括人类社会本身, 能创造更多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因此, 同样地, 人类社会的多样化, 像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一样, 不但能增加人类社会的稳定性, 还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 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

当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多元化社会也有其不足的一面, 其中最大的不足, 是由于社会多元化, 不同的群体之间会存在利益纷争, 由此会降低社会效率。要克服这一弊端, 就需要良法来规范社会秩序 (而不是恶法来对社会进行一元化同化) , 让不同的群体在良法规范下, 共同发展, 共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

4 劳动

4.1 劳动的内涵

劳动 (labor, work) 是人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有目的地进行的运动。劳动的这个定义, 其涵义是:劳动是有目的的, 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劳动成果, 用于维持自我生存与发展;劳动是人类的一种运动, 包括生理上的、心理上的运动;劳动是人类在生产经营中的活动, 不是在生产经营中的个人娱乐活动、个人体育运动、个人生理活动等均不属于劳动;用于劳动的生理上的运动支出为体力劳动, 用于劳动的心理上的运动支出为智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如果说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那么, 劳动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动力源, 没有劳动, 人类将无法生存, 更无从谈发展。

4.2 劳动权

劳动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因此劳动权是重要的基本人权, 包括就业机会的公平与平等地分享劳动成果。

在当代, 是一个以竞争为主体的社会。如果没有劳动权来保障就业的公平与公平地获取劳动报酬, 那么他就无法公平就业, 无法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 甚至不能公正公平地获得劳动机会, 他的劳动成果或劳动机会就会被别人剥夺侵占。因此, 只有劳动公平, 即就业公平与获取劳动报酬的公平, 尊重个人劳动, 才能保障一个人的尊严权、发展权。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生存成本越来越高。生存成本 (或生活成本) , 是指保障一个人正常的基本生活的条件总和。生存成本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提高的。例如, 在蛮荒社会, 只要能果腹就足够了;20世纪前50年, 没有电人们照样能正常生活, 很难想象现在如果没有电, 将如何正常生活;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初, 没有手机和互联网, 仍然能够正常生活, 而逾10年后的今天, 没有手机和互联网, 就成为信息孤岛。如今, 这些都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已经纳入了生活成本。经济学家们总是说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却不知道生存成本也在提高。这些所谓的生活质量, 都不是免费的, 都需要把自己的劳动作为支出来购买。

因此, 基于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现状, 教育公平与劳动公平, 对于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基本人权中极有必要突出教育权与劳动权。不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 在未来的社会, 教育权和劳动权会合并入人权中的公正权。

4.3 劳动链

现代社会劳动越来越复杂, 具体劳动已经很难孤立地进行, 多是在别人的劳动基础之上进行的。劳动链 (labor chain) 就是指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构成的序列, 也叫做劳动网 (labor net) 。劳动链可以用图来描述:

如果劳动链用S表示, S必须满足下列2个条件:S中包含n个不同元素, n≥2, 这些元素就是具体劳动;S中的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 则称S为一个劳动链, S的元素为劳动链的组分。这一定义还可以更精确地描述为:劳动链S (n) 是指由n个存在关联的具体劳动e (i) (i=1, 2, …, n, n≥2) 构成的整体, 即

式中, RZ*表示e (i) (i=1, 2, …, n, n≥2) 间存在关联的集合。当n=1时, 为孤立的劳动。

4.4 具体劳动的差别与计量

具体劳动的差别是劳动计量与按劳分配的基础。具体劳动的差别源于具体劳动效率、数量与质量上的差别, 可以分别用劳动效率、劳动数量与劳动质量表示。

4.4.1 劳动效率。

劳动效率 (efficiency of labor, LE) , 就是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水平:

式中的活劳动投入数量 (amount of labour, AL) , 可以用劳动者人数n (生产人员或全部人员) ×劳动时间t表示, 产出成果数量 (fructus industriales, FI) 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采用价值指标 (总生产值或净产值指标) 或数量指标 (订单数量或产品数量) 表示。

劳动效率反映一定量劳动投入所得的有效成果数量。这种产出的成果, 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 也可以表现为价值形态。劳动效率概念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部门, 物质生产领域通常使用“劳动生产率”这一术语。

4.4.2 劳动密度。

劳动效率的倒数, 即单位劳动产出成果所耗费的劳动量, 叫做劳动生产率 (productivity of labour, LP) :

个人劳动效率是实施按劳分配的重要计量依据。要实现科学的按劳分配, 首先需要确定某一项具体劳动的标准劳动效率 (benchmark efficiency of labour, LBE) , 再将各人的劳动效率与之相比较, 就可以得到个人劳动效率的比率, 即劳动密度 (density of labor, labor density, LD) 。

LBE由法律授权机构, 依法按照标准化的方法, 公正、公平、公开地对某一项具体劳动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 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 对待测定的某一项具体劳动, 选取能够代表平均状况的劳动环境、劳动者的能力、劳动条件、劳动时间等测定平均劳动效率或劳动生产率, 该平均劳动效率或劳动生产率必须能够代表测定LBE时 (时间段) 的劳动水平下的平均劳动效率或劳动生产率, 这样获得的平均劳动效率才是LBE。LBE必须定时更新, 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 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劳动资源不断改变, LBE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个人LD测定, 应该在待测对象所处的实际劳动环境与条件下测定个人劳动效率 (individual labor efficiency, LIE) , 将LIE与LBE相除即得到个人LD:

LBE测定, 之所以强调要依法由法律授权机构测定, 是因为LBE直接影响LD值, 与劳动公平直接相关。LBE的值必须能够代表当时一段时间内平均劳动条件、平均劳动环境、劳动者的平均劳动能力的平均劳动效率。如果LBE偏大, 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就会被别人侵占;如果LBE偏小就会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或者将资源计入劳动成果从而促成资源掠夺。

LD通过劳动生产率, 既描述了劳动效率水平, 还描述了劳动能力水平。

当然, 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计算单位、行业、企业的LD, 以此来表示该单位、行业、企业劳动效率水平, 可以对不同单位、行业、企业进行比较。

4.4.3 劳动数量。

劳动数量 (quantity of labor, LN) 可以用劳动成果表示 (AL) , 也可以用劳动时间表示 (AT) , 是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支出。

4.4.4 劳动质量。

劳动质量 (quality of labor, LQ) 可以用有效劳动成果 (effective quantity of labor, ELN) 与劳动数量的比例表示:

如果在计量ELN时, 如果对劳动成果进行了分级, 可以将等级的权数乘入ELN:

μ0为不合格劳动成果, μi为第i等级劳动成果的权数, ALi为第i等级劳动成果的劳动数量。劳动质量是劳动能力水平的一种描述。

4.4.5 具体劳动的计量。

具体劳动的计量应该考虑劳动密度与劳动质量, 也就是要把劳动水平与劳动效率因素考虑进去, 这样才能有利于劳动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个人对具体劳动的支出可以用有效劳动量ELN表示:

4.4.6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就是根据个人劳动量, 来分配劳动报酬。按劳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关键在于ELN以及LBP的计量是否公平公正。按劳分配, 实际上就是将ELN转换成可以分配的物质资源, 由于货币是当代社会实行商品交流的等价物, 因此在当代社会, 按劳分配也就是把ELN转换成货币, 支付给劳动者。要把ELN转换成货币, 首先就要解决劳动价格 (price of labor power, PLP) 问题, 而劳动价格又与劳动产品价格 (product price, PP) 以及生存成本密切相关。

生存成本 (生活成本, subsist cost, SC) 是指保障一个人正常的基本生活的条件总和。即使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生存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在一定时间段内, 标准劳动生产率LBP是一定的, 一个人的LD是一定的。一个人要获得SC, 就必须支出足够的ELN, 才能保证自己继续生存下去。就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说, 假设他没有兼职, 只从事1项劳动, 那么他的SC应该为:

对于这个人来说, 他的PLP就是:

考虑到分配的公平性, 劳动价格不能按照某一个人的劳动产品数量来计量, 而是应该按照标准劳动生产率LBE来计量, 同样SC也应该取值为全社会的平均水平。

就全社会平均水平而言, 在某一个时间段t内, 一个人要获得在这一时间段的SC, 他就必须支出LBE×t的劳动, LBE×t能生产m件产品, 那么在这一时间段内, 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平均劳动价格PLP为:

该产品的价格应该为:

上述推算是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 未考虑其他因素。其实, PLP、PP还受到资源、政治等因素影响, 以及税收、企业利润等影响, 但是主要因素还是SC与LBE。

综上分析, 合理的劳动价格与商品价格, 应该与生存成本直接相关,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劳动不被别人占有,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才不会下降。这也是按劳分配的关键所在。

5 社会规范

5.1 社会规范概念

社会规范即“人们共同认可及遵守的行为标准”。本文所指的社会规范是狭义的, 与广义的法是等价的, 包括狭义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在广义的法中, 法的关键, 一是要明确权责相当 (原理) , 没有约束与监督的权力是魔鬼;二是要罪刑相当 (原理) , 罪刑不相当是恶法暴政的根源。

5.2 社会规范基本原理

各种社会规范互相配合﹐有机地组成为一个规范体系﹐调整人们各个方面的社会行为, 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活动纳入一定的轨道。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

5.2.1社会规范目标原理。

良性社会规范的目标是维持人类社会及其所在的时空域的健康有序, 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这种时空域是指历史的、现在的、将来的时间域与所在的、近邻的、遥远的空间域。

5.2.2 社会规范进化原理。

社会规范是在不断进化的, 这种进化是与社会进化同步的。这种同步性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社会规范需要稍稍地适当超前, 尤其是法律、标准与政策 (也即适当超前原理) 。二是这种超前是“稍稍地”和“适当地”, 不能过度地超前。三是如果社会规范落后于社会进步, 那么这种社会规范就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枷锁, 因此要适时打破这种枷锁, 促进社会规范进化。

5.2.3 LSP协同原理。

这里的LSP分别是low (法律) 、standard (标准) 、policy (政策) 的首字母。LSP原理的前提 (prerequisite) 是:法律必须是良法。在法治社会,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行动准则, 法律、标准、政策协同作用, 共同管理着人类社会:法律是基础, 标准是对法律的补充与延伸, 政策则是法律、标准的灵活运用。在三者中,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即当法律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 就要进行修正或废止;不能反映社会普遍现象, 失去其刚性特征时, 就要对法律进行修正、废止, 或者降为标准、政策;当标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就要进行修正或废止;不能反映社会普遍现象, 就要对标准进行修正、废止, 或者降为政策。其余以此类推。

5.3 人权

5.3.1 人权进化。

人权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人权分为自然人权和实际人权。自然人权是指由人的自然属性赋予的人权, 是天生的, 是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自然人权的进化是不可阻挡的。

实际人权是指实际的人的具体个体或具体群体已经获得的人权。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 实际人权的外延变化不一定与自然人权外延变化相同。实际人权主要由以下几种变化形式:一是同步进化。人权外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 善治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人权保护与服务。这种人权外延的扩大是主动的。二是人权退化。暴政政府为了实施奴化的愚民统治, 强行修改人权内涵, 缩减人权外延, 以稳定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并使统治者攫取更多的利益。在这种含义之下, 人权的内涵与外延都是逆历史潮流的, 是阻碍社会进步的, 人权的外延是被人为强行缩小的。三是被动进化。并非所有的政府都是善治政府, 随着社会的进步, 公众对人权的外延要求越来越大, 在公众的要求下, 政府的人权保护与服务外延也会逐渐扩大。这种人权外延的扩大, 是公众争取的, 也是被动扩大的。

由此可见, 自然人权的外延与实际人权的外延不一定相同, 这也是衡量良法善治的标准之一。

5.3.2 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是最高级人权, 是保障一个人基本生存人权。基本人权之外的人权是由基本人权派生的。基本人权也是不断进化的。在当代, 要保障一个人能生存下去, 至少需要生命权、自由权、教育权、劳动权、尊严权、健康权、生态权。在基本人权中, 生态权、生命权、健康权是基础, 其他基本人权都是在其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生态权、生命权、健康权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生态权劢生命权劢健康权。

5.4 良法善治

所谓良法 (conscience law, good law) 就是捍卫人权, 防止暴政, 制裁犯罪, 维护正义, 促进和谐的法律。与之相对应是恶法, 恶法 (bad law) 就是维护独裁专制、维护暴政、侵害人权、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损害正义的法律。良法是善政的基础, 善治的依据。

善治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 其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它是国家与公民的一种新颖关系, 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笔者基于复杂系统三论 (生态论、健康论、和谐论) , 提出了良法善治基本原理, 也即系统法学基本原理, 包括法制思想定律、法制人权定律、良法定律等9大定律和28个基本原理。

5.5 标准化

标准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繁荣, 维护生态安全, 以法律法规、当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为基础, 经相关各方广泛协商一致制定并共同遵守, 由公认权威机构批准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笔者基于生态论, 提出了标准化和谐原理、标准化法治原理、标准化系统原理三大标准化原理。

5.6 政策

政策 (policy) 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 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5.7 社会规范的生命周期

5.7.1 社会规范的生命周期。

实际上, 社会规范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 是动态的, 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狭义角度看, 社会规范是一个“文本”, 其本身有一个产生、存在、废除或进化的生命周期。从广义的角度看, 社会规范的生命周期为:产生→实施→修订 (或废止) →进化→新的规范。也就是说, 在社会规范的一个生命周期中, 是在实施中不断发现问题, 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 不断进化。

5.7.2 社会规范的反馈与进化。

定期对社会规范实施效果进行测评, 对社会规范实施系统提出改进意见, 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为社会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因此, 这是一个反馈的过程, 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组织 (Self-organizing) 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存在2个控制循环, 内循环与外循环。内循环是在社会规范系统内部进行, 是社会规范进化的内部动力。外循环是在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中进行的, 并可能涉及整个生态系统。

5.7.3 社会规范的学习与进化。

社会规范的进化, 实际上是通过PDCS循环进行的。PDCS循环即Plan、Do、Check、Study, 社会规范通过周而复始的PDCS循环, 在实施 (Do) 与评价 (Check) 中学习 (Study) , 通过学习推进社会规范不断进化, 不断提高社会规范水平。

社会规范的实施, 是一个动态过程, 从确定社会规范的目标、社会规范制定开始, 到社会规范的一个实施周期结束, 都要不断地受到社会规范对象变量和外界环境变量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是双向的、互动的。

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正向作用。通过社会规范活动, 改善社会规范对象变量和外界环境变量, 使得社会规范目标实现。二是负向作用。在一个PDCS循环内, 要及时收集社会规范实施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不断调整措施和策略, 使社会规范活动保持在最佳状态;一个社会规范PDCS循环结束后, 要根据社会规范对象变量和外界环境变量变化情况, 调整社会规范目标。三是互动。社会规范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要与社会规范对象互动, 积极接受社会规范对象反馈的信息, 社会规范对象要积极参与社会规范活动, 使得社会规范能够充分表达各阶层的意愿, 实现社会的和谐。

这种双向、互动过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 Ei为第i个PDCS循环期望值 (目标) , Ei+1为第i+1个PDCS循环期望值 (目标) , Ri为社会规范实施后的结果, c1、c2为期望值增量。这个过程表示社会规范目标随着PDCS循环不断变化着的。

xi、yi分别为社会规范对象变量、环境变量;Fi、gi、hi为作用方式, Li为互动因子, 随着有关社会规范的活动的进行, 可能发生着变化。这个过程表示社会规范活动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完全的动态过程。

6 社会分析与评价

6.1 社会分析与管理

社会分析与管理, 即系统社会学, 运用生态论与系统论技术与方法, 对人类社会进行分析评价, 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并按照和谐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实施管理。生态论反对采用机械论的一元的货币化分析与管理方法分析与管理社会, 主张采用多元分析与管理方法分析与管理人类社会。社会分析与管理, 涉及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区域社会的整体, 如国家, 一个省、市或县, 甚至是一个自然村镇, 或者是一个行业, 还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组织, 如公司, 甚至还可能是一个事件, 如某项目工程的规划与实施, 某一灾害事件的发生, 或者某一项法律、标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修订或废除等。因此, 社会分析与管理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以当做一个复杂系统来看待, 采用复杂系统分析与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与管理。

6.2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评价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也即测量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社会评价指标, 就是社会发展水平的计量单位与方法。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人类社会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 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6.3 一般社会评价指标

目前的人类社会评价指标, 都是基于经济, 或者量化为货币。这种一元化的机械论方法, 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全貌。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评价指标有GDP、GNP及人均GDP。生活质量指标主要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恩格尔系数 (Engel′s Coefficient) 、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公平指标主要有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居民人均基本社会保障指数、基尼系数、阿玛蒂亚·森贫困指数、UNCSD贫困指标、社会结构指数。生存环境指标主要有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社会治安综合指数。共享发展成果指标主要有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交通指数。综合发展指标主要有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可持续发展指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生活质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

6.4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

6.4.1 关于指标量化的去货币化。

当然, 这里的去货币化不仅仅是指指标的量化, 还包括社会分析与评价, 以及社会管理, 也即针对整个系统社会学而言的。同时, 这里的去货币化, 是针对目前状况的, 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去货币化。目前的社会发展评价指标, 都是直接或间接基于货币化的。笔者认为, 这样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 是一元化机械论的, 其评价结果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人类社会, 还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决策, 致使社会发展调控手段机械化、货币化, 加剧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因此, 笔者进一步认为, 社会评价, 要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并根据其特征选择科学的量化方法, 并不一定非要采取货币化量化方法。例如在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时, 对于资源的量化若采用货币化量化方法, 会损失该资源的重要信息, 或者使其在综合统计分析中不能获得相适应的权重。

6.4.2 社会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和谐性评价, 其实质是对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与持续性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健康与和谐, 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6.4.2. 1 生态系统指标。

生态系统的评价, 目前理论与技术较为成熟, 常用指标主要有资源性指标包括贮藏量、可开采量、开采量、可再生性、可替代性、资源重要性、稀缺性、开采难易程度以及环境影响指标等。承载力指标包括资源承载力、污染物消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等。生态系统结构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指标 (景观丰富度、均匀度、生境破碎化指数等) 、生态链结构指标、生态位结构指标等。生态系统功能指标包括生态系统生产力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输出指标、生态系统功能结构指标等。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生态系统恢复力指标、生态系统承载力盈亏指标等。

6.4.2. 2 经济系统指标。

其实, 经济系统指标只是社会系统指标一部分。因为, 经济系统属于社会系统, 由于目前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比较敏感的子系统之一, 并且是人类社会最活跃的子系统, 因此,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下, 有必要将经济系统突出出来研究, 以分析其对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系统整体的影响。经济系统指标除了一般社会评价指标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社会公平指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指标等之外, 笔者认为, 还需要增加以下指标:

(1) 社会分配系数 (social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SDC) 。社会分配系数是衡量社会分配水平与国家占有程度的指标。

社会分配系数=社会货币分配系数+社会福利分配系数

其中:

(2) 社会成本系数 (social cost coefficient, SCC) 。社会成本系数是反映国家占有程度与社会运行成本状况的指标。

式中, 基础社会成本是指进行社会成本系数分析时初始时刻 (如以1年为时间分析单位, 则初始时刻为该年的年初) , 与当年社会运行有关的社会总物质量 (货币量) , 即年初库存量 (当年社会运行有关的) 。

式中, 生态损失量可以采用成本法计算。

(3) 商品无效成本系数 (merchandise invalid cost coefficient, MICC) 。商品无效成本系数反映的是商品中无效劳动量, 是衡量社会减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社会总体的商品无效成本系数MICC为:

6.4.2. 3 社会系统指标。

社会系统指标主要是用来评价社会系统和谐程度的, 可以由以下指标构成。

(1) 主观幸福指数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ex, SWI) 。通过国际统一的标准化问卷, 问卷的核心内容是公民对当前生活的主观感受, 内容尽可能多地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也要保证问卷内容的简洁易懂。问卷调查按照一定的程序, 采用多种可靠途径进行调查, 由公民自由回答问卷中问题或者对问卷中调查项目进行主观性评分,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公民主观幸福指数。

(2) 社会劳动效率 (social labor efficiency, SLE) 。评价社会劳动的效率, 也是反映社会进步程度指标。社会越进步, 用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量越少, 也即单位劳动量劳动产出越高。社会劳动效率是社会物质产量与社会劳动量的比值。社会劳动量 (the whole society total labor, SL) , 是全社会劳动总量。社会物质产量 (the whole society to material production, SM) , 是生态服务、文化、教育、科技等非物质产品按照劳动量折算成物质产品后, 加上社会物质产品最终产量。也即, 社会物质产量不包括商业、运输等服务型劳动产品, 也不包括物质产品多重加工环节中原材料、半成品等 (即不重复计算) 。

(3) 生活压力指数 (life pressure index, LPI) 。LPI是反映全社会平均生活成本 (average cost of living, ALC) 与生活压力的指数。这里的生活成本是指一个标准自然人 (standards of natural person) 维持其基本生活、赡养老人、养育下一代所需要付出的劳动量, 一般以年 (year) 为时间单位进行分析评价。标准自然人, 是抽象了的自然人, 是指具有某一特征或某几个特征的自然人, 特征的选择, 根据分析目的需要选择。在生活成本分析中, 标准自然人是指具有职业或有稳定收入的自然人。

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社会里, 平均生活成本的计算, 以家庭为基本计算单元进行计量分析:

式中, Fi为第i个家庭平均1年的生活成本 (劳动量支出) , Oi为第i个家庭在调查分析的年度中有职业或有稳定收入的人数, n为调查的家庭总数。

式中, Rj为第j个具有职业或有稳定收入的人的平均1年的收入, p为当年的劳动力价格, m为调查的人数。

生活压力指数还可以通过家庭的收支进行估算:

式中, Ei为第i个家庭平均1年的生活成本支出 (货币支出) , Oi为第i个家庭在调查分析的年度中有职业或有稳定收入的人数, Ri为第i个家庭在调查分析的年度中稳定性总收入, n为调查的家庭总数。由生活压力指数 (LPI) 派生出的富裕指数 (affluence index, AI) , 衡量的是富裕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富裕指数 (AI) 的计算方法是, 先设定一个参考LPI点, 设这个参考点为LPI (re) , 根据分析的需要, LPI (re) 的值可以为LPI (re) ≥1, 一般可以设LPI (re) =1 (LPI (re) =1时叫做平衡点) , 或者LPI (re) =2。AI的值就是LPI>LPI (re) 的人口数与调查总人口数的比值。LPI (re) =1, 2, 3时的富裕指数分别叫做一阶富裕指数 (1-AI, AI1) 、二阶富裕指数 (2-AI, AI2) 和三阶富裕指数 (2-AI, AI2) 。

(4) 按需分配指数 (the index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needs, DAN) 。是反映社会福利状况与资源共享状况的指数, 因此也可以称为社会福利指数 (welfare index) , 或者资源共享指数 (resource sharing index) 。按需分配指数可以用人均享有免费社会公共资源量来表示 (折算成劳动量) , 包括公共基础设施 (扣除个人支付的部分) 、社会保障 (扣除个人支付的部分) 、公共服务 (扣除个人支付部分) 等。

(5) 劳动强度指数 (labour intensity index, LII) 。用平均每个劳动者每周实际劳动时间 (小时) 表示。

(6) 社会公平指数 (social equity index, SEI) 。是反映社会公平程度的指标。

或社会公平指数 (SEI) =αG+βWEI+γQ

式中, G为基尼系数, WEI为社会社会福利公平系数, Q为公民对社会公平的主观评价 (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得到) , α、β、γ为权重 (α+β+γ=1) 。

社会福利公平系数 (social welfare equity index, WEI) 反映社会公平状况的另一个指标。社会福利公平系数与基尼系数类似, 基尼反映的实际收入的社会公平情况, 社会福利公平系数则反映的是社会福利 (包括服务、公共资源等) 的社会公平情况。社会福利公平系数的计算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相同。

(7) 民主指数 (democracy index, DI) 。反映社会民主程度的指数。用公共决策公众参与比率表示:

式中, Ai为与第i件公共决策相关的实际参与者人数, REi为与第i件公共决策相关的应该参与的人数, n为调查的公共决策件数。

(8) 自由指数 (Freedom Index, FI) 。是反映社会自由程度的指标, 是政治自由指数 (Political Freedom Index, PFI) 与经济自由指数 (Economic Freedom Index, EFI) 的加和或加权和。

自由指数 (FI) =PFI+EFI

或者自由指数 (FI) =αPFI+βEFI

式中, PFI为政治自由指数, EFI为经济自由指数, α、β为权重 (α+β=1) 。

(9) 人权指数 (Human Rights Index, HRI) 。是反映人权状况的指标, 可以通过对生命权、自由权、教育权、劳动权、尊严权、健康权、生态权等量化评估得到。

(10) 其他指数。包括就业率、犯罪率、人口平均寿命等。

6.4.3监测评价体系的构建。

社会分析评价, 一是要有可靠的数据来源, 因此要进行能真实反映社会状况的社会分析与评价, 首先要建立专业的社会监测调查机构, 这个机构要具有极高的独立性, 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 真实地、独立地进行社会监测调查。这个监测调查机构只对社会监测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二是社会监测调查结果要及时公布, 接受社会检验与监督, 以进一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三是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个指标体系要能够真实地、完整地反映社会实情。四是使用科学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 及时处理监测调查数据, 并将分析评价结果实时向社会公布, 接受公众的检验, 同时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

6.5 和谐社会评价与分析

采用复杂系统分析技术, 进行社会系统能流分析、社会系统群分析、社会系统TSE分析、社会系统代谢分析、社会系统生命周期分析与社会系统关键因子分析, 必要时进行社会系统建模仿生, 为社会发展决策提供服务。

7 社会系统管理

社会系统管理 (system management) 就是指人类按照社会系统理论与运行规律, 对社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确保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得以高效、和谐、持续运行。社会系统管理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进化过程, 即促进PCDS循环, 对社会系统施加人为干扰, 使得社会系统持续保持健康状态。社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系统在保持健康的基础上和谐化, 社会系统管理的重点是健康管理。社会系统管理包括社会系统精确管理、GCSP管理、PDCS管理、系统健康管理, 以及社会系统和谐化[2]。

8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 我国农村快速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有悖于和谐发展原理的问题, 主要为生态安全问题、基本民生问题、体制问题与发展理念问题等。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人为将城乡整体发展割裂为城乡二元化不平衡发展, 重工轻农, 歧视农村与农民, 牺牲农村利益来进行城市发展。要扭转城乡二元化不平衡发展状况, 要从根本上彻底扭转重视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发展的错误思想, 从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保障农民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合理布局进一步推进农村集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促进我国农村发展。

8.1 农村生态安全问题

在农村的生态安全问题方面, 突出表现在转嫁污染问题上[3], 地方政府不是关停并转或改造一些对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 而是将其转移到农村, 或者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任务, 将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招商到农村, 严重危害农村生态安全与农民身体健康, 我国多处癌症村的出现只是这一现象的冰山一角。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对核技术盲目乐观和自信, 我国正在不少内地农村地区建立核电站, 严重威胁着未来广大农村和城市安全。切诺贝利核电站与福岛核电站, 在建设的当初, 都声称安全可靠, 尤其是福岛核电站, 声称是按照2 500年一遇灾害的安全标准设计的,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任何人工系统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在不确定的灾害面前, “极为安全可靠”的技术是那么脆弱与不堪一击, 由天灾酿成了巨大的人为超级灾害。

农村地区的污染, 不仅仅威胁着农村地区的生态安全。城市与农村, 是人为分割的, 在生态系统角度上看, 它们是一体的。农村地区的污染, 通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与食物的流通, 同样威胁着城市生态安全, 镉大米事件仅仅是管中窥豹。

因此, 笔者认为, 加强我国农村的生态安全保护与生态建设, 已迫在眉睫, 并尽快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一是关停并转或改造污染企业, 禁止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二是尽快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城市垃圾处理, 使城市生活垃圾和企业垃圾无害化。三是加大生态安全执法力度, 加强生态安全监测与管理, 实时向公众发布生态安全监测与管理数据, 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生态安全行政透明度。四是大力促进生态安全民众参与, 有关生态安全的事务要实行公开听证, 对于一些生态安全风险高的项目建设, 要进行公众民主表决。五是迅速停止建设并拆除内地核电站, 为了确保核安全与核事故的有效应急处置, 将可能的核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将核电站迁移到自然条件允许的无人海岛。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在农村合适地区积极发展风力电站和水电站。六是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已经污染地区的治理力度, 防止污染危害进一步发展, 杜绝癌症村事件再度发生。其次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尤其是水利、道路以及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建设与粪便无害化处理, 推进殡葬改革, 尤其是二次葬、豪华葬等不良丧葬习俗的改革, 以减少环境污染与土地占用。再次是根据我国国情研发先进农业技术, 逐步减少粮油、禽畜、渔业等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 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生态化。最后是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使农村地区成为城市的生态基础, 并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8.2 农村基本民生问题

农村基本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上。虽然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措施日趋健全, 但与城市居民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与农民对社会的贡献是极为不相称的。保障农民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应该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公平与农民社会保障以及提高农民自我维权意识等方面着手。

8.2.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 结合农村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农民意愿, 逐步推进住房改造, 稳步推进农村集镇化。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农村灾害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把分散在各部门管理农村灾害应急基础设施与人员集中起来, 统一安排, 提高农村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使得农民老有所养, 减轻农民家庭养老压力。五是结合农村集镇化建设,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消除城乡教育不公平。六是将各部门各自分散的项目集中统筹规划, 将项目建设资金集中使用, 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与效益。

8.2.2 保障农民劳动公平。

首先是加强农民技术教育, 提高农民劳动竞争能力。其次是取消对农民工各种歧视性限制, 尤其是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性限制。再次是加强农民劳动保障体系建设, 让农民能够公平地就业, 公平地获得劳动报酬, 公平地获得劳动安全保护。

8.2.3 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让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8.2.4 提高农民自我维权意识。

由于传统文化思想在农民之中根深蒂固, 农民缺少自我维权意识, 根本谈不上参与社会发展, 这也是农民被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目前, 这一问题又突出表现在绝大多数农民的人权、生态安全、公平意识尚未觉醒, 从而使得农民对劳动、教育、社会保障等明显的不公平, 以及强征强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逆来顺受, 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上述问题的漠视与不作为, 使得企业有恃无恐屡屡侵占农民利益, 恣意侵占农民土地、强征强拆、环境污染、克扣拖欠与压低农民工工资等恶性行为, 甚至癌症村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因此, 要保障农民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农民还得主动参与社会发展, 促进农民自我维权意识及早觉醒, 利用现有法律, 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8.3 农村体制问题

在农村体制方面, 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程度很低, 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是农民被歧视的起始原因,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 农村体制改革, 应该针对上述原因, 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参与式发展。首先, 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 结合公务员管理改革, 逐步试点、稳步推进乡镇和县级行政机构行政长官普选, 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水平, 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行政机构行政能力水平。其次, 对于农村公共事务实行公开听证制度, 必要时实行民众民主表决制度, 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 减少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二是大力进行户籍体制改革, 促进人口向城市转移, 有利于农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有利于推进我国都市化进程, 有利于减轻农村发展压力。三是农产品生产减商化。在目前农业尚未企业化的情况下, 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与物流网, 借助农民协会或专业合作社, 建立农产品直销网络体系, 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盘剥, 提高农民的农产品收益。农业企业化后, 农业企业可以自主采用减商化技术, 实行农产品直销, 以减少中间销售成本。四是农业企业化。农村土地的分散经营, 已经制约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 根据各地民情与经济条件, 引导农民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逐步诱导农业企业化、集约化, 农民专业化、市民化, 并保障农民拥有与普通市民同等的权益, 从农业产业化、企业化这条渠道消除农民的就业、分配、社会保障上的城乡二元化差别。

8.4 集镇化问题

目前, 全国在城乡建设上, 一窝蜂开展城市化建设, 一些县忙于升级为市或区, 连乡镇都忙于升级市。在招商引资的推力下, 不顾当地经济与生态条件, 盲目开辟各种经济开发区, 大多是地方连乡镇一级都有自己的开发区, 引进淘汰、污染型企业, 或者无节制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破坏了生态环境,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笔者认为, 区域发展, 应该根据生态环原理, 合理地进行区域规划, 科学地布局城乡各功能区, 以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 大力推进都市化与集镇化建设。一是都市化。在宏观上, 要改变现有城市化遍地开花的做法, 应该集中精力、财力, 选择环境条件好的宜居大中型城市, 进行都市化建设, 通过都市化, 推进集镇化。二是城市改造。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人口流入量少、生态环境不宜再进行建设的城市, 应该停止建设与扩张, 加强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换代, 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三是集镇化。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 大力推行集镇化建设。首先, 取消目前所有的县级市、镇级市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区级行政机构, 还原为县或乡镇;其次,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环境宜居状况, 合理布局集镇, 大力推进农村集镇化建设, 使得农村人口主流向都市流动, 剩下的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向集镇流动, 促进农民市民化。

农村集镇化, 使得农村集镇成为都市的卫星城, 成为都市的生态功能服务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区。对于离都市较远的农村, 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促进林业生态化, 使其成为都市化、集镇化的生态保障, 为城市、集镇以及农业、工业提供多功能的生态服务。

8.5 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灾害高发、生物技术滥用、有毒有害食品和生物遗产流失等生物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影响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维护生物安全方面, 首先要大力推广生物灾害生态调控技术, 提高生态系统健康, 遏制生物灾害高发态势, 实现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其次, 在新的生物技术推广前, 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试验与论证, 确保推广应用后不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再次, 加强生物遗产抢救与保护, 为未来的生物产业发展储备资源;最后, 按照罪刑相当与罪因溯源原则, 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予以重刑打击。

8.6 发展理念存在问题

8.6.1 唯GDP发展方式。

地方政府官员在发展理念上仍然是唯GDP、唯官唯上、唯政绩, 地方官员在对待地方发展问题上, 往往藐视民生问题, 一切都打着“发展”的幌子, 行的是“唯GDP、唯官唯上、唯政绩”的“三唯主义”之实, 封建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三唯主义”发展方式, 占用、浪费了大量资源, 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得其他产业资源紧张, 影响了其他产业发展, 尤其是占用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所需的资源, 影响了社会有序发展。

也就是说, 如果将我国目前无序化发展的行业进行调整, 释放其占用的资源, 将用于无序化发展占用的资源, 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医疗卫生、生态安全、社会保障等我国目前资源紧缺的行业发展, 那无疑将极大提高我国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 使得我国能尽快地由粗放低效的、低质量的、欠公平的发展模式进入集约高效的质量型和谐发展模式。

8.6.2 对不成熟技术盲目乐观自信。

这突出表现在滥用生物技术、核电技术、超大型工程设施建设以及刚刚开始在军事上滥用的人工智能技术, 这些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安全。仅仅就转基因技术来说, 不少专家学者对尚不成熟的生物技术过度乐观自信, 已经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笔者不是全面否定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 而是认为每一项技术尤其是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生物技术, 它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长远的、区域大的, 对其安全性需要进行更长时间跨度、更大空间广度、范围更全面的试验研究, 而不是仅仅夸张其正面作用, 避开其代谢物、代谢中间物、可能存在不明物质以及突变、基因漂移污染等不确定性对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不谈。在当前, 包括对滥用转基因在内的不成熟技术微弱反对声音, 被官方大量盲目乐观的声音掩盖了, 这些不成熟技术存在的不确定性, 对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是极度危险的, 正如当初对DDT、六六六的盲目乐观与自信一样, 受到危害的不仅仅是农民、农村, 而是全人类、全球生态系统以及子孙后代。且不说转基因中可能存在的不明物质、基因突变与基因飘移带来的风险, 人体对转基因中Bt蛋白、抗除草剂物质的大量接触以及大量食用, 尚无充分证据会存在怎样的风险。正如当初玛丽·居里 (Marie Sk?odowska-Curie, 1867—1934) 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铀, 当时人们对放射性物质还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竟然把放射性物质添加进入牙膏、矿泉水、通便剂等日用品, 就连玛丽·居里自己也因为辐射1934年死于白血病, 为探索科学献了身, 直至现在她的实验室图书还保存在铅皮箱子里, 如果要想读这些书还得穿上防护服;小托马斯·米奇利 (Midgley, Thomas, Jr.) 发明了四乙基铅和氟利昂, 氟利昂很快应用于冰箱、空调、除臭剂, 1923年美国三家最大的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了乙基汽油公司将四乙基铅加入汽油, 人们欢呼氟利昂为人们带来幸福生活, 四乙基铅给汽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 可是不久人们发现二者给地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氟利昂吞噬着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 四乙基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就是时至今日, 美国人的血液铅浓度, 仍比一个世纪前的人高出约625倍, 在公众对此质疑时, 乙基公司极力掩盖真相, 小托马斯·米奇利还竟然在明知铅中毒的危险性情况下向公众表演加铅汽油的无害性, 最终, 这个被称为魔鬼帮凶的小托马斯·米奇利被自己发明的机器绳索缠住窒息而死;还有DDT、六六六的大量生产与使用, 人们包括农学家在内对此盲目乐观与自信后不久, 就遭到了雷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1907~1964) 《寂静的春天》的棒喝, 才知道农药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危害, 不仅仅是农民、农村, 而是全人类、全球生态系统以及子孙后代, 然而为时已晚, DDT、六六六的残留至今还危害着全球人类的健康。

转基因技术的滥用, 组培、杂交等技术无节制地大面积推广造成土著物种的强制淘汰, 再加上城市化、过度开发和生物遗产的剽窃等, 已经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 尤其是名特优生物品种与加工技术等生物遗产大量消失, 给我国未来农业乃至整个生物产业的潜在发展力造成极大损失。

转基因技术的滥用以及有毒有害食品的泛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放心地食用了。因此, 每一样先进技术, 在还未成熟以及尚未充分证明安全可靠的情况下, 不能大范围推广应用, 只能在可控制的局部范围内, 有限制地应用, 在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直至该技术安全可靠, 千万不能好大喜功, 盲目乐观崇拜尚不成熟的技术, 片面强调技术的正作用来掩盖其负作用, 以免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9 结语

总之, 就当前而言, 农村的和谐发展, 乃至全国的和谐发展, 就是要摒弃一元的、机械的唯经济论的发展方式, 扭转粗放的、低效的、简陋的、一维的唯货币论人类社会调控方式, 摒弃唯经济论、唯货币论的社会评价分析体系与方法, 建立以劳动计量与管理为主轴的、以生态健康-社会和谐-全民幸福为框架的多元化的复杂系统分析与评价体系, 采取系统健康管理方式, 对人类社会实施多元化管理。通过和谐发展, 彻底消除恐怖主义, 彻底消除战争, 尽快消解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消解经济的周期性危机[3,4]。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J/OL]. (2008-01-11) [2013-07-18].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2]张国庆.发展学[EB/OL]. (2013-07-14) [2013-07-18].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3]张国庆.发展学及其应用[EB/OL]. (2013-07-15) [2013-07-18].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98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12771

基本理论问题 篇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供求严重失衡, 资金缺口巨大。研究表明, 截至2010年, 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17.08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7%, 全省已经进入老龄化。在2010年之后, 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 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223.46万人数, 占总人口比重为15.73%, 相当于欧洲目前平均老龄化水平;202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更快, 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左右, 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最高值2090万人。面对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 江苏省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堪重负, 截至2006年, 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在职职工共为1059.25万, 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共为302.38万人, 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为28.5466%。离退休人员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养老金支出规模的扩张, 养老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理论研究

(一) 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 在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 在自由竞争市场的调解下, 可以使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并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创建了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 其主张增加国民福利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国民收入。Titmuss (1991) 也认为, 政府不仅应该提供国家福利, 而且应该提供普及性而非剩余性的社会福利, 普及性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具有天赋人权和自然公正的理论基础, 而且可以避免选择性福利制度给那些接受社会福利服务弱势社群所带来的“制度性耻辱化过程”。Keynes同时提出了消除贫民窟、建立累进税制和颁布最低工资法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 从而为建立失业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养老保险基金供求研究历程

第一, 国外研究。目前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收现付制度和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 两者的比较研究是近年来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的热点。现收现付制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在1958年建立的叠代模型。即著名的利率与人口增长的生物理论 (biologicaltheoryofintere-standpopulationgrowth) 。Samuelson借助此模型论证了现收现付制的运行机制, 并指出在一个纯粹储蓄型经济中, 养老基金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 西方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面临着养老保险制度收支难以平衡的问题, 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Feldstein (1974) 研究表明, 由于美国现收现付体制的存在, 私人储蓄呈下降趋势;现行的制度对私人储蓄带来负面影响。但Blanchard和Fischer (1989) , Barro和Sala-I-Martin (1995) , Zilibotti和Dirk, kruger通过构造具有利他主义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 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储蓄是外生的缺点, 同时指出代际之间的关系, 在考虑经济行为人的利他因素的情况下, 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并不一定会减少私人储蓄, 并引发了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储蓄效应的研究。由于现收现付制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基金制, 并比较研究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和方向, 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学术界还出现了对养老保险政策变动效果的定量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uerbach与Kotiloff (1987) 提出了基于OLG理论创立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 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又称A—K模型, 并以此对OECD四国的老龄化与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带有储蓄行为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 国内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未来中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选择问题、中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问题等几个方面。陈志国 (2001) 指出,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着五大缺陷:一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名分实合, 部分积累制成为实质上的现收现付制;二是基本养老保险费定价偏高又缺乏弹性,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日趋降低;三是行政管理、投资营运双项职能混同, 管理效率、投资效率低下;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制约机制, 管理部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五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严重。

耿志民 (2001) 认为, 选择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即老龄化趋势问题是否严重;二是筹资模式的经济效应, 即它需要符合“适应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转制成本;四是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对养老保险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影响。他通过对三种基本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 部分积累制才一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一个合理而明智的选择。李绍光 (1998) 认为, 对于一个经济而言, 任何一个同质性结构的养老保险计划并不能保证经济能够沿着最优的路径增长。基金制具有自身的优点, 比如具有现收现付制所不具备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资本积累过度时发挥稀释资本的作用。但是基金制能否解决转轨战略问题、转轨融资问题、账户分立问题以及保值增值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考证。因此不应该对现收现付制全盘否定。无论是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角度来看,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在功能上都是互补的, 这一结论和Davis理论一致。

刘宁、何铁彦 (2005) 通过融合养老保险宏观和微观主体两方面的“成本—收益”分析, 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 并以此对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支出限制、保障效益三个方面的考察, 并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李洪心 (2004) 通过运用人口动力学与CGE模型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人口增长下降和老龄化抚养比例上升带来的挑战, 通过模型模拟了人口老龄化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积累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 在未来五十年内, 如果现有的养老制度不变, 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政府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幅度的下降, 甚至出现负增长。

三、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异议

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国外关于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己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也同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内的研究则侧重于根据国情对养老保险的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存在争论,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 养老保险模式的争论:有学者主张实行彻底的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理由是现收现付体制优点, 比如现收现付制便于管理、具有多种互济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等;但是现收现付制固有的缺点, 比如缺乏激励机制、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使得这一制度面临着挑战。目前比较流行的主张是“部分积累制”, 但对“部分积累制”概念的界定存在明显歧义,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制度设计思路:一是部分为现收现付, 提供最低养老保障, 实现互济, 另一部分则存入个人账户, 形成实在的基金积累。但是忽略了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现实;二是建立名义账户, 但仅作为计发依据, 不做实个人账户, 目前的做法是在以支定收同时, 实施部分积累, 用于弥补老龄化带来的缺口。

第二,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核定意见不同:由于计量方法、假设条件以及数据来源等问题, 计算的结果也不一致,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变化趋势、数值的大小计算结果不一致, 这也导致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不同, 进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型选择的不同;二是对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和方法认识不足, 目前学者的争论集中在模型的选择上, 对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所需要的具体措施则不足。

虽然学术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存在异议, 但是也有意见一致之处, 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 并日趋扩大认识一致, 这影响到制度设计目标的最终实现, 巨大的缺口主要是由转轨成本、隐性债务等问题引发;二是目前应该采取做实个人账户、避免和解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实, 应该采取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不宜采取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

摘要:目前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火如荼, 改革重点是把养老保险制度现有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累制。在这一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越来越大, 养老基金无以为继。但是现有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对历史数据进行说明的, 对未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义不大。文章通过总结现成学者的研究结果, 探寻适合江苏省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养老基金需求,社会养老基金供给,社会养老改革,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1]、John Maynard 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陈志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 2001 (4) .

[3]、耿志民.中国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人口经济分析[J].社会保险研究, 2001 (1) .

[4]、王燕.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J].经济研究, 2001 (5) .

[5]、刘宁, 何铁彦.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兰州大学学报, 2005 (3) .

基本理论问题 篇11

关键词:团员意识;概念界定;结构要素;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36-03

团员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支力量,特别是大学生团员,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更是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先行者。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团员素质的基本要素,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不仅是大学生团员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而且是共青团性质、任务职能的根本体现,促进党团组织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概念界定

关于“团员意识”的界定,大都是以政治学视角进行分析的。学者们认为,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团员意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团章的基本要求形成的,团员在团内和社会生活中区别于一般青年以及团组织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张业振等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认为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由此可见,团员意识是一种对团的自觉的、理性的认识,是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社会意识。团员意识在词语学上是一种偏正结构,“意识”是中心词,“团员”是限定词。团员意识的产生以获得团员身份为前提,团员身份要求团员必须承担团员角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表现出与团员身份相符合的期望和要求。从“意识”的本质出发,团员意识就是团员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持续的、与团员角色相符合的思想状态,表现为大学生团员对政治纲领与民主权益、团组织与法规纪律、自身权利与义务、责任与作用以及在学习、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自觉性认同、坚信和经常性察觉,是团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实质上就是团员在思想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自己团员身份、注意团员形象、铭记团员标准、行使团员权利与履行团员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享有民主权益、在学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团员模范作用。

二、结构要素

关于团员意识结构要素的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团员意识应该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也有人认为应该包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模范意识;还有人认为要涵盖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法制意识和模范意识;张业振等认为除包括五元素外,还应该有组织意识;个别研究者还指出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除具有共性特征(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模范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外,还应具有大学生色彩,如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实践服务意识、公德意识、志愿意识、团队意识。本研究认为,对团员意识内容的概括不是无端的、随意的列举,而是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团员意识的内容,即结构要素,是由团组织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意识形态所规定的,是全体团员必须坚持的普遍意识。同时,由于团员个体的社会身份、地位或职业的独特性,团员意识还包含着丰富的个性化内容。从团员意识的内涵与本质出发,团员意识的内核应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它的外延则主要包括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意识、模范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三、团员意识的特征

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与团员角色相符合的思想意识。大学生团员意识是由团员角色和大学生角色组成的角色,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先进性、群众性等一般特征,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也表现出多元化倾向、个体化倾向和可塑性强等个性特征。

(一)一般特征。(1)主体性。从地位上看,团员是党员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因而团员意识在社会意识中处于主体性地位。从作用来看,党团是先进的领导组织,其思想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对营造向上的社会风貌和引导广大青年群众的思想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2)政治性。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中自觉不自觉地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团员具有鲜明的政治身份,其所拥有的观念意识也就具有了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政治性特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志愿服务等,都是团员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团员意识政治性的突出表现。(3)组织性。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上讲,团员隶属于团组织,是团组织这一社会肌体的细胞,他在团组织中发挥作用并体现其价值。(4)纪律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员要遵从团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享有应有的权利,这是一种天然的规范性和约束力。(5)自觉性。团员无论是对信仰价值的追求,还是对组织价值目标、组织制度的认可与服从,抑或对实现价值目标的实践的参与,都应该是发自、自觉和主动的。(6)先进性。先进性是团员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其主体来看,共青团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就其内容来看,团员意识是以共产党为领导方向,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这样,团员意识自然就具有先进性的特点。(7)群众性。一方面团员来源于群众,凡是思想进步、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承认团章的青年都可以加入团组织;另一方面团员要服务群众,要积极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团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要民主化、群众化。

(二)个性特征。(1)多元性倾向。现在的大学生团员多是“90后”,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受市场经济功利性和西方各种思想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团员思想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特征明显,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多变的新特点。(2)个体化倾向。“90后”大学生团员绝大多数是初高中被吸收进入团组织的,少数是在大学入团的,他们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在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个体化倾向。(3)可塑性强。大学生团员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和完善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大学生团员在团员角色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強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团员在政治取向、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还没有定型,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引导。

三、地位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大学生团员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众所周知,意识支配一个人的行动,有了正确的意识,才有正确的行动。意识在人们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具有能动性、思想性和决定性。团员意识是团员在头脑中自觉形成的对团的基本主张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的综合反映,是团员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是衡量团员素质的重要指标,更是团员的立身之本。尤其是大学生团员,他们是青年队伍中文化水平最高、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一支骨干力量。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云集的地方,而大学生团员涉世未深,缺乏锻炼和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急功近利,他们很易被蛊惑,是各种思想影响、努力争夺的主要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大师生交谈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抓好大學生团员意识这一根本性要素,加强对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培育,才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符合共青团性质、任务职能的,是促进党团组织发展建设的客观要求。自建团之日起,共青团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它肩负着引导、团结、教育、培养青年,向党组织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和使命。因此,团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事业的发展。要体现团的性质,发挥团的职能作用,就要求团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帮助广大团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团员,特别是大学生团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团员意识是共青团的灵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加固团组织的凝聚力、落实团的各项任务、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深化团组织的服务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提高团员素质,而提高团员素质,关键在加强团员意识。因此,团员意识是共青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团员意识这一核心,是团组织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党团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据统计,2015年全国大学生有4018.1万,而其中90%以上是团员,这些大学生团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团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就明确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员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培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颖.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团员意识的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2〕薛向东.高校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01).

〔3〕陈倩龄.高校团组织增强90后大学生团员意识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9,(10).

〔4〕张铁鑫.浅谈技师学院团员意识的提高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5〕贾世琦.高校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途径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陈琳.当前高校团组织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方法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01).

〔7〕赵晶.高校团员意识引领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8〕何二毛,强化团员意识 永葆团的先进性[J].成才之路,2008,(10).

〔9〕潘峰.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15).

〔10〕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

〔1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基本理论问题 篇12

(一) 人口增长非常迅速

西方学者按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关系, 将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出生率仍然很高, 但由于死亡率开始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出生率开始下降, 但人口死亡率继续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相当高;出生率和死亡都很低, 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很低, 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第3阶段, 出生率较高, 死亡率较低, 人口增长迅速。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 1980-2008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2.1%, 而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长率仅为0.7%。

(二) 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

人口学家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年老型人口、年轻型人口、成年型人口。人口的迅速增长, 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2008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低收入国家为36.5%, 而高收入国家为18.3%。不过在一些人口控制工作推行较早、措施较为得力的发展中国家 (如中国) 生育率的持续下降, 导致少年儿童比重逐渐降低, 人口年龄结构已从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 并正在向老年型转变。

(三) 人口城市化速度较快

人口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0世纪60-70年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平均每年以2.4%的速度递增, 超过同期发达国家1倍。不仅如此, 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速,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上升到38%。

(四) 人口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医疗保健条件、营养状况和文化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较低, 婴儿死亡率仍高于发达国家, 而平均预期寿命则低于发达国家。除此以外,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

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二元性, 即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个运行特点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这是二元经济结构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具体表现。还有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成3个部门, 即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就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一般由政府和大型企业构成, 往往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 并提供稳定的就业, 但就业机会少, 申请者众多。城市非正规部门则是由个人或家庭所有的小企业构成, 劳动力密集, 技术层次低, 它提供正规部门所不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有时也与正规部门竞争, 就业岗位容易获得, 但工资比正规部门要低得多。由于进入容易, 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往往处于均衡状态。在农村就业部门, 就业对家庭成员而言, 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工资, 而是为了获得家庭企业管理中的一份产出。

农业和其他初级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较大, 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这个比重也越大。目前, 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仍在50%以上, 少数最不发达的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将会逐步下降。

劳动力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较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必然导致劳动力增长迅速。据世界银行估计, 1960-1970年,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为1.8%, 1970-1980年上升至2.2%, 1980-1990年仍保持在2.2%, 1990-2007年略有下降, 为2.1%, 而同期发达的工业国的增长率分别仅为1.2%、1.2%、0.7%和0.5%。

大多数工人的工资很低, 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极低。其主要原因是,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一般是充足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限供给的。过剩的劳动力供给必将使得这些部门工资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克里希纳 (R.Krishna) 的研究颇有影响。他把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分为两种: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公开失业定义为零工时零收入, 非公开失业则包括4种计量标准:在时间标准上, 劳动者在一年中劳动的天数或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天数或时数;在收入标准上, 劳动者在一年中获得的收入低于某种必要的最低额;在意愿标准上, 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其目前工作的时间;在生产率标准上, 劳动者从目前就业中撤出来而不减少产出。总之, 如果符合这4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 这个劳动者就可以被视为处于非公开失业状态。

爱德华兹 (E.O.Edwards)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综合考察, 对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做了类似的划分。一是公开的失业。这类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于闲置状态, 非自愿失业是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可作的劳动者。二是非公开失业, 指发展中国家除公开失业之外的其他各类失业的统称, 具体包括以下类型;就业不足型失业, 这类失业者是指那些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伪装的失业, 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的就业者, 如果从总就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者而不会使总产出减少;隐蔽性失业, 指有些人因无工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提前退休而引致的潜在失业, 在不少国家, 尽管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但退休年龄却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健康受损引致的潜在失业, 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劳动者, 由于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状况较差而使其不能全日工作;无效率生产引致的潜在失业, 本来具有生产性的劳动者, 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 生产率极低, 生产出的产品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生活必需品。可见,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范围要广泛得多, 类型也更复杂多样。

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最“头疼”的事情, 其严重性首先表现在城市公开失业方面。表面上看城市公开失业率不算太高, 但其发展趋势却呈现稳定上升的势头。其次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城市的非公开失业能常存在于国有企业和城镇非正规部门。一般而言, 发展中国家的非公开失业率大约在20%以上, 再加上公开失业, 实际的失业率大约在30%左右。导致发展中国家存在如此严重的失业问题的原因, 表面上看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极度不平衡所造成的。但进一步从供给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劳动力迅速增加则是产生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 除了人均农业资源、特别是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因素外, 主要是由于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低所致。

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失业问题有两种思路:减少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需求, 从供给方面来看, 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可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 但是一般有15-20年的滞后期, 这意味着降低人口增长率是减少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长期战略。要在短期内减少劳动力供给还应该在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上做文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特别是通过发展教育, 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来降低年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有相当大的潜力。然而, 劳动力供给的调节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此, 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失业的重点应是扩大劳动力需求。在论述就业扩展与失业治理时, 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 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失业问题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和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早期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也不能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政策依据, 要解决其失业问题, 需要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扩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如下:

城乡经济平衡发展, 即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这是解决农村非公开失业的重要措施。消除价格扭曲, 即通过消除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扭曲来扩展就业机会。选择和开发适用技术,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因此应该尽量选择那些使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技术进行生产。增加出口, 特别是选择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及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 对缓和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入城市所带来的城市就业压力, 减少城市公开失业, 也有很大意义。

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

在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或者说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著名的理论模型。

(一) 刘易斯模型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看, 它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型。在二元经济中, 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只要工业部门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 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地注入城市,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其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需求来说是无限的。随着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 发展中国家也就完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

(二) 拉尼斯-费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 (G.Ranis) 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认为, 刘易斯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增加是农业劳动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为此, 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关系把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3个阶段:

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 劳动力供给弹性无限大, 他们可以由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 并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由于在农业部门存在隐蔽性失业的过剩劳动力, 这部分劳动力会继续流入城市工业部门, 而农业总产量却不能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同步增长。粮食的短缺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上涨, 因此, 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为“粮食短缺点”。

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农业部门已不存在剩余劳动力, 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 而是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原则取得收入, 这意味着传统农业已转化为商业化农业。因此, 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变点被称之为“商业化点”, 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 二元结构特征消失。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高树华.我国二元经济的转换及人口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 2008 (2) .

[3]、成方.论我国劳动力与人口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 2006 (3) .

上一篇:数据协调下一篇:团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