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问题

2024-08-28

基本问题(通用12篇)

基本问题 篇1

近年来, 知识管理的实施已经掀起一股热潮。然而, 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许多企业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最多只有15%。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 既没有弄清自身现有知识和潜在知识的状况, 也完全不清楚知识的需求和其知识管理的能力。[1]因此应该把知识审计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首要环节, 知识审计对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而言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企业只有了解自身的知识基础与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能力, 才能制定出合理而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

1 知识审计的概念

知识审计是一个动态的流程, 是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知识管理责任机构或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对公司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考察和评估, 分析组织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 提出诊断性和预测性的审计报告, 以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 从而促进知识管理的绩效提高而进行的一种审计和知识管理相结合的活动。

2 知识审计的对象

知识审计的对象包括知识主体 (人) 、知识客体 (即知识本身) 与知识环境3个方面。

2.1 知识主体

知识主体 (人) 是知识的拥有者, 也是知识的接受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指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 还包括了客户、供应商等组织价值链上的知识主体。企业知识审计一方面要熟悉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目标, 以便确定知识需求, 另一方面还要审计人的知识流程、彼此的关系等内容。

2.2 知识客体

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是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 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 容易被人们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 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 往往是一些技巧, 不易用语言表达, 也不易被他人学习。审计知识时, 不仅要审计显性知识, 也要审计隐性知识。

2.3 知识环境

知识环境对知识活动起推动或阻碍的作用。知识环境有两个方面:技术环境与组织环境。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信息技术, 也可以理解为IT设施。组织环境包括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 组织设计指组织的流程和结构, 组织文化间接地反映了知识共享的文化和组织的价值观。

3 知识审计的流程

知识审计是动态的流程。完整的知识审计流程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

3.1 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整个知识审计工作的起点, 必须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 以保证调查取证工作有的放矢。这个阶段要定义知识审计的目标、识别各种限制条件、制订知识审计的计划、并确定知识审计的指标体系。定义知识审计目标, 是为了规范审计的目的、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所以目标要尽可能的具体;识别限制条件和制订计划, 是为了在知识审计的实施过程中, 能有的放矢并把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确定知识审计的指标体系, 是为知识审计提供比较的基准, 前提是要对理想的状态有清楚的认识。

3.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根据知识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知识审计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 借以形成审计结论, 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其工作主要包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面谈或群体集中面谈和运用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等方式收集数据, 揭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确定组织实际的和潜在的知识财富;采用一般性分析法、策略重要性分析法或数据流图分析法等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和机会进行解析和评估。

3.3 完成阶段

完成阶段是要整理和评价知识审计完成后得到的数据, 形成审计的意见和建议, 编写知识审计报告。主要工作有:整理评价审计实施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文档与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内容的质量和相关性;评价旨在提高知识文档处理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的技术运用情况;评价知识交换的机会和频率、激励机制等;绘制知识地图, 揭示组织的知识状况、知识流、知识网络等, 据以分析组织的知识差距;根据知识管理审计指标体系, 形成审计意见, 撰写知识审计报告, 对组织知识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的建议。

4 知识审计的报告

知识审计报告就是依据一定的审计方法,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项目发表审计意见或无法发表审计的书面文件[2]。根据审计文书的基本要求, 其要素应该包括以下8项:

(1) 标题。全面的知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该为“关于+ (被审计单位) + (时间) +的+知识管理审计报告”。专题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在 (时间) 后面加上专题名称。

(2) 收件人。对企业知识审计而言, 审计项目往往是管理部门授权审计, 此时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为授权人。

(3) 引言段。知识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依次说明审计立项的依据;被审计事项的性质和范围;审计事项的要求和执行时间;其中审计对象的范围至少应当指明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时间和部门。

(4) 范围段。知识审计报告的范围段应当说明已经实施的审计工作、所依据的审计标准、审计责任等。审计工作应当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计划实施审计程序, 且审计工作足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内部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审计责任应当指出知识审计报告属于诊断性的管理建议。

(5) 意见段。意见段应该是知识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 因而也就占据了审计报告的最大篇幅。一份知识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意见段。这一段应该具体说明以下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 对被审计事项的基本评价; (2) 主要成绩和问题; (3) 改进意见和建议。

(6) 审计师签名盖章。知识审计报告应当由项目负责人 (或审计组组长) 签名盖章。

(7) 审计机构及地址。审计报告应当载明审计机构的名称及地址, 并加盖审计机构的公章。

(8) 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最后应当写明审计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为审计工作完成日, 即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均已完毕。

参考文献

[1]冯静.知识管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 2004 (5) .

[2]杜茂宝, 田利军, 王晓勤.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9) .

基本问题 篇2

答:学校的成都校区位于成都高新西区,成都母亲河府南河源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18公里,紧邻地铁2号线、羊西线(蜀西路)、西华大道(沙西线)枢纽、老成灌路、金丰高架快速路、成都至都江堰轻轨等交通干线。这里高等院校林立,周围有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20余所高校;有远近闻名的清真美食、散落于民间的大千墨宝;还有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云集的成都现代工业港。

学校的眉山校区,地处“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市。校园与眉山市区一桥相连,交通便利,有四条快速公路及高铁与成都市中心相连。这里处在“成都-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国际旅游线上,是旅游的好去处,也是最宜于读书、生活、成才、就业的好地方。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接省会成都,南连乐山,东邻内江、资阳、自贡,西接雅安,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市城区距成都70余公里,距峨眉山80余公里,距乐山大佛60余公里;北临成都双流机场40余公里,南距乐山大件运输码头70余公里。著名景点有: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彭祖山等。

2、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如何?

答:学校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校内设有综合实验大楼,艺术大楼、教学楼群、行政楼、实训楼、多个食堂、学生公寓楼群(公寓每间住宿6人,内有衣柜、电脑学习桌、宽带网络接口、阳台、独立卫生间、电风扇、热水系统、饮用水直供系统等);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图书馆、标准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学校还设有超市、生活服务小区、洗衣房、医务室、邮局代办点、自动提款机等生活服务设施。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3、学校各专业学费的收费标准如何?

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新生报到入学时须缴清学费和住宿费,方能注册。学校学费收费标准为:理工类本专科(含外语、广告类)每生12000元/年、文

史类本专科每生11000元/年、艺术类本专科每生15000元/年。未经学校批准而不缴纳学费的新生不予注册。

4、纸质档案是由学生自己带来,还是学校去提取?答:学生档案问题,按照学生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执行。有两种提取方式:一是由学生自己凭入学通知书到当地招办提取,然后带到学校;二是由当地招办统一邮寄到学校。

5、学生毕业时是否可以报考研究生?

答:当然可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报考任何高校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校鼓励支持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报考硕士研究生。学校图书馆设置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为这部分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每届毕业生中,都有许多同学考上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部分同学赴英、韩、日、泰等国攻读硕士研究生。

6、请问专科层次学生进校后有无“专升本”?

答:有“专升本”。三种渠道:(1)专科毕业生在毕业的当年,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可升到我校相关的本科专业继续学习;(2)我校继续教育中心举办有自考本科专业,专科层次的学生在校期间可套读自考本科相关专业;(3)参加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国深造,取得本科及硕士文凭。

7、请问学生进校后可以转专业吗?

答:按照我校2014年招生章程的规定,新生报到入学后,在同层次同科类的前提下,提供一次调换专业的机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根据教育部对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的规定,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8、如何填报贵校志愿?填报了志愿录取希望有多大? 答: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步骤,在相应批次填报我校即可,其中院校代码、招生专业代码及招生计划数以各省级招办公布为准。根据我校往年录取情况,建议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同时选择专业服从调配,这样填报志愿录取希望会更大。学生进校后还可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调整专业。

9、听说学校新建了眉山校区,请问今年的新生都是

到眉山新校区就读吗?

答: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学校在“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市岷东新区征地1000亩,新建了眉山新校区,将于201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学校的安排,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四个学院的本、专科新生将在眉山新校区就读,其余五个学院的新生仍然在成都校区就读。2014年具体到眉山新校区就读的本科专业有13个:工程造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广告学、学前教育、英语、日语,专科专业有10个:工程造价、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

10、请问学校今年招生新增加了哪些专业? 答: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校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大了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的力度,经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2014年我校新增专业7个,其中本科专业3个:人力资源管理、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专科专业4个:会计、财务管理、应用英语、工程造价。这些新批准设置的专业将于2014年开始招生。

11、学生毕业后如何就业?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如何?

答:学校设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该中心从新生进校开始至毕业,专门针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推荐、服务工作,每个学生均建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能力档案。学校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多种类型双选会,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双向选择,与本校有人才培养协议的众多知名企业将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学校十三年办学硕果累累,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9%。中央电视台CCTV-

4、《中国教育报》、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及校地企合作创新的模式进行

了报道。2013年,我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12、学校是否招收文艺、体育特长学生?

答:我校十分重视招收这类学生。对文艺、体育有特长考生,凡投档中的这类考生,可按照我校录取规则优先录取。

13、学校位置在哪里?

答:学校拥有“天府之国”成都、“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眉山两个校区,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生活、交通便捷。其中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郫县团结镇学院街65号,邮政编码:611745;眉山校区位于眉山市眉州大道岷东段1号,邮政编码:620036。

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什么?

非虚构基本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非虚构 虚构 报告文学 真实性

近年来,围绕非虚构文学的种种争议成为了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有人甚至认为非虚构之争召唤着一场文体改革的风暴。然而几年过去了,对于非虚构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公允的答案,比如非虚构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与文学性问题,非虚构写作的未来走向和当下意义,等等。本文拟从这几个角度探讨非虚构的基本问题。

一、非虚构作品的归属之辩

到底什么是非虚构?应该说,“非虚构”一词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但没有这个概念,不等于没有文学事实。实际上,非虚构的写作传统在中国早已有之,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行演义的作品。

非虚构这一概念引入中国之后成为文学热词,还要归功于2010年《人民文学》提出的“非虚构写作”,它将非虚构推到了文学研究的主流以及公众媒体关注的视野之中。2014年阿来《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的鲁奖零票事件,无疑又将“非虚构”推到了风口浪尖。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学界还没有对非虚构作品作出明确的界定,有人把它称为“新兴的文体”[1]“一个独立文体”[2],而有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它“是一个文类而不是一个文体的概念”[3],有的认为非虚构“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它既可以理解为文学的创作方法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类型或文学样式。”[4]还有的从叙事角度,认为非虚构“模糊了小说(虚构)与纪实之间的界限,生成了一种具有‘中间性的新的叙事方式”[5],等等。

最不可取的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认为“从逻辑上来说,与‘非虚构相对应的只能是‘虚构,它们之间不会有第三者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只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6]这种照搬照抄西方文学分类,将虚构和非虚构直接对立的观点,就是将不符合标准、难以归类的文学作品一棍子打死,那非虚构文学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

对于非虚构文学的归属问题,争论集中于它和报告文学的关系上。这两个有类属性的概念,到底是同一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抑或毫无关系,都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中国文学界报告文学通常和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文学文体之一,这种文体在1980年代因其对主旋律的表达和自身特有的批判性达到了辉煌,然而“有些报告文学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吹鼓手和工具,因此丧失了非虚构文学的无限接近事实的独特品性”[7],最终造成了报告文学的衰退。

关于报告文学与非虚构文学的关系,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其一,认为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没有区别,是同一事物。

比如李鸣生认为“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无所谓谁代替谁,就像卖土豆和洋芋,就看谁比谁吆喝得更响。”[8]其实,认为这两者毫无区别的观点并不客观,非虚构文学较之于报告文学,明显具有一种更为开放、更有包容性的特点。实际上从近年来的非虚构作品可以看出,“非虚构”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确实是不能等同的。一方面,报告文学已经僵死在了80年代,而非虚构不顶着报告文学的帽子出现,反而呈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创作者的主体性。和报告文学不同,在非虚构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听到、体会到作者亲临现场的印记,讲述者不再是冰冷的路人、手拿相机的旁观者,而是触手生温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也有论者认为:“除遵循生活逻辑、恪守真实原则这一共同基点外,报告文学更加强调现实性、当下性、时效性和批判性,而传记文学、游记文学、史志文学、口述实录文学的时效性和批判性要求相对较弱,其中的史志文学尤其是历史小说甚至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因而严格说来属于非虚构文学谱系中的‘亚非虚构文学。因此,简单地把‘非虚构文学等同于报告文学等各具体文体形态,或者将传记文学、游记文学、史志文学和口述实录文学等二级非虚构文学叙事一锅煮进报告文学,都是不恰当的。”[9]

其二,认为报告文学涵盖非虚构文学。围绕着《瞻对》零票的争论,阿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报告文学理论上应该包括所有纪实的文字”。除了认为报告文学应该涵盖和囊括非虚构文学的观点外,还有的认为非虚构文学应该是报告文学的延伸,这种观点的实质,还是讲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在宽泛意义上等同。

其三,认为非虚构文学涵盖报告文学,非虚构文学的概念应该替代报告文学。

作家邱华栋就提出“非虚构写作是比报告文学更大的概念。我个人呼吁,今后文学奖中的‘报告文学能将外延扩大,拓展成‘非虚构这个更大的概念,然后将‘报告文学涵盖进去,具体改为‘非虚构文学(包括报告文学)。这样的话,无疑更符合文学发展的现状。”[10]甚至有人认为报告文学桎梏于意识形态,除了揭露批判,就是称颂和歌赞,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当下时代缺乏丰富的精神性和思想性,“接近死亡”,呼吁让报告文学“退出历史舞台,为新事物的发展腾出空间。”[11]我认为,实际上报告文学还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和价值的,用梁鸿的话来说:“如果报告文学有非常好的作品出现,它仍然能给这一文体带来荣耀。”[12]但是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概念已经固化和僵化,无法涵盖当前新的文学形式,如果非要用旧的文学概念去束缚新的文学形式,最终对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都毫无益处。与其费大力气去拓展报告文学的外延,不如另辟一块天地,让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各自发展。

二、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之辩

要探究非虚构文学的本质特征,就绕不开非虚构的真实性问题。在这点上基本能达到的一致观点就是:肯定非虚构文学强调的是真实性。但对于文学的真实性如何把握,非虚构作品真实的合法性和可能性等问题却各有论调。大部分观点认为非虚构拒绝任何的虚构和想象,有的认为可以“适度想象”。“非虚构”这三个字,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虚构的反义,即真实。然而,非虚构绝不是“虚构的对立面”这么简单。非虚构的含义就是完全拒绝虚构吗?对于这些关键问题,又是处于悖论之中的。阿来为写《瞻对》在实地探访的时候曾说:“在今天的新龙县,在过去的瞻对寻访旧事时,我常常陷入民间传说中如此这般的叙事迷宫之中,不时有时空交错的魔幻之感。”[13]他的话,不仅是对史料和民间传说的叙事艺术的赞叹,同样也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叠加、文本中虚构与非虚构的永恒的悖论的感慨。

非虚构就是对真实的追求,这是各方争论者基本上能达成的共识。但是不少非虚构的实践者一方面坚决拒绝虚构,另一方面又允许适度想象,这种全部的否定与部分的肯定的观点让人难以理解。代表性的观点如“无论是称为报告文学,还是非虚构文学,其要义和命脉之所系均在于非虚构和真实。而真实,也正是报告文学(非虚构文学)力量之所在,是其能够产生干预生活、震撼人心影响力的源泉。如果丧失了这条底线,在创作中随意编造人物、事件和情节,乃至大量虚构细节、对话、人物心理活动等,都会给报告文学的纯正品质带来伤害。但是,我并不反对创作中的适度想象或联想。”[14]但是,不允许虚构,但允许想象的说法很难成立,想象难道不是虚构的一种吗?但是又如何恰当把握“适度的想象”中的这个“度”呢?

李鸣生认为:“报告文学与非虚构文学,在本质特征上没有什么不同。二者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问题,都必须遵循一个铁的原则:真实,不能虚构。”但是,我们不禁疑惑,那文学的真实又是什么呢?像录影机、录音机一样的真实吗? 即使资料来源是亲自采访的、是当事人白纸黑字写的,那就一定能保证其真实度吗?或者说,追求文学的非虚构是否可能?进而追问这样一个问题:追求文学的真实性是否应该成为衡量标准?

首先,要看到,真实性从来不是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标准,虚构和非虚构并没有谁更高明、更高级的区别。没有哪位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会以是否真实作为根本标准去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韦勒克在谈到现实主义时也说,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其次,绝对真实的追求对于文学创作是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记忆是有偏差的,即使作家本人怀着拒绝虚构,甚至拒绝想象的愿望,又怎么能保证写出来的作品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呢?所以,事实上,绝对的真实和完全拒绝想象在文学创作中是根本不可能的。梁鸿也曾谈到,非虚构作品的真实是作家个人所看到的真实、叙述的真实,是以物理真实为基础并经过作者个人心灵过滤的真实。

还有的作家认为要尽量接近真实,就是要尽量地以原生态呈现,“尽量避免所谓‘生动的文学性描写,重点突出人物的原生态,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15]但是文学性的表现,并不是以“生动”为标准的,只能说即使表面上没有文学性描写,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文学性,否则,只有事实,那读者还不如看新闻报道,小说、书籍还有何价值?“文学性的功能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促使文本的叙述内容在审美的意义上‘脱离生活母体,从而实现比生活母体更集中、更概括、更本质、更典型,亦即通常所说的‘高于生活。这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16]既然文学的真实是没办法量化的,那何必那么斩钉截铁地说要求“绝对真实”,必须承认文学作品的真实是打了折扣的真实,是主观的真实。“无论作家在叙述过程中秉持何种程度的非虚构原则,其最终生成的文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添加些什么,祛除些什么,改变些什么,而不可能是绝对的真实复现。”[17]

笔者赞同李敬泽提出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感”的观点,他认为“在非虚构的写作中,他力图捕捉和确定事实,但与此同时,他是坦诚地自我暴露的,他站在那里,把他作为个人的有限性暴露给大家,从而建立一种‘真实感。”[18]实际上,他的观点和梁鸿提出的“个人的真实”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非虚构追求的应该是真实感、现场感,而不是刻板和僵化的物理真实。所以文学的真实是有限的、主观的,只能努力无限贴近生活真实,但绝对无法完全还原真实。

对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强调,会导致很多误区,比如,一味强调真实的呈现,会导致对文学性的压制。如果仅仅是用实录的、纪实的手法来还原事件和人物,而不表达观点,那和新闻报道有何区别?一味强调“真实”“非虚构”,那文学性何在?作家的主体性何在?文学作品又如何闪耀人性的光芒和作家自身的价值?

王安忆提出的虚构,对于我们思考非虚构问题很有启发,她认为:“我们想象的故事,我们去虚构,绝不是凭空而起,我们必须找到虚构的秩序、虚构的逻辑。”[19]这实际上也指明了:虚构是基于非虚构之上的,非虚构为虚构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和细节经验。所以强调非虚构与虚构的区别,强调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的区别,对于文学的发展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虚构与非虚构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手段,非虚构的现实社会和细节经验是基础,而虚构的想象力和诗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这两者从来都是统一的,没有哪部作品能完全排斥虚构,或者完全排斥非虚构。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是有审美期待的,如果作家只是原封不动地复制现实世界,那看新闻报道、纪录片、实况转播不是更加真实吗,为什么还需要非虚构文学呢?如果非虚构只是呈现事实,那作家的责任和价值何在呢?如果一味强调真实性,而无视非虚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那就会不可避免地滑入简单化、肤浅化的深渊。而从目前引起较大反响的非虚构作品来看,确实也存在文学性减弱、可读性降低的风险。所以有评论者对非虚构作品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提出质疑,认为有的作品缺乏情节和逻辑,如记流水账,可读性很差,这也是事实。

所以关于非虚构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首先,基本的前提是要肯定非虚构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几类,而是一个宽泛的,甚至模糊的概念,它应该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和扩展性的。如果非要把非虚构写作明确界定为几类,而把不符合标准的一棒子打死,那就违背了非虚构一词提出的初衷。非虚构与虚构作品在表现世界、渗入现实的方式上是不同的,但绝不应该以线性的思维方式,认为虚构就是传统的、过时的,而非虚构是未来文学的方向,是文学发展的主流。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在倡导非虚构文学的同时,要避免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在某一阶段,如果过于注重文学形式和写作技巧(如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的先锋文学),那必然会与现实生活脱节,背离文学创作的初衷,导致大众的反感,进而引发大规模的批判与反思。

所以关于什么是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我认为,非虚构作品绝对不应该仅呈现事实本身,读者对于非虚构的期待,一定是基于事实背后的思想和感悟以及人性的流露,能予人以生存的尊严和生活的信心,能唤醒心底的温情和人性。

虽然非虚构写作这几年广受热捧,但我并不认为非虚构是未来写作的方向。首先,非虚构一直存在于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学创作中,只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被凸显。其次,非虚构并不代表文学前进的方向,没有非虚构要压倒或者说替代虚构的可能,只能说达到一种平衡。实际上,用包容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来考量这个问题更为恰当,正如梁鸿说的:“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我所认同和采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20]

三、非虚构的当下价值与未来走向

面对非虚构写作的论争,大家总在追问:为什么近些年来非虚构会以如此强劲的态势引起作家和批评家的极大关注?

我认为,文学家和批判家们提出“非虚构”一词的最初目的,就是期望以文学方式对现实生活参与、介入与渗透。有人说:“当现实变得越来越荒诞,虚构显得越来越平淡。就这样,‘非虚构写作火起来了,蔚然成风。”[21]实际上,追求非虚构和虚构,或者说追求真实和想象,一直是作家创作时的内心冲动,只是环境的变异,导致对真实的追求更加突出。谢有顺表示:“在一个时代,如果文学家基本上没有分享这个时代历史的话题,就注定它会被边缘化。”[22]所以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实际上是一种扩张文学话语权的努力,一种以文学方式参与现实的努力,一种重建文学与世界关系的努力。非虚构作品,企图通过更贴近真实的方式,借助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手段去获取生活的细节,建立起一种在场的真实感。

另外,对于“非虚构”的文学性,我们还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从《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栏目到开办非虚构写作计划研讨会,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词——行动。李敬泽说:“我们的作家可能缺乏一种行动的热情和能力。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非虚构,都需要以行动去探索事情的真实。而我们的作家在这样一个时代,都不愿意花很大的工夫和比较长的时间去探索一件事情。对于报告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懒,要行动起来。”[23]促使作家走进生活,开辟一条融入和记录生活的途径,避免题材、情感、思想、语言资源的贫乏与枯竭。不仅如此,他们还期望唤醒更多作家的担当意识,唤醒作家见证时代的使命感。

在讨论了非虚构作品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关系后,应当看到,还有更具想象力的观点,甚至提出了“非虚构写作要大于文学写作”,认为“在目前可以看到的非虚构作品里,作家们调动的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影像学等等学科逐渐进入文学域界,考据、思辨、跨文体、微观史论甚至大量注释等开始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方法,这样的努力日益清晰地、形象地复原了真实历史的原貌。”[24]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关于非虚构的论争不仅纠结于文体、文类,也不仅纠结于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之间,有论者提出了这不仅是文学写作方法,也是做学问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整体研究的一种,那我们不禁要问,近年来的文学研究转向了整体研究,难道文学创作也可以往整体创作的方向发展吗?文学和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影像学的边界模糊,那文学的自身特性又何在?

所以关于非虚构写作的未来走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警醒,即对于非虚构文学,有一种过度泛化的倾向,有人甚至主张打破文体边界,形成一种跨文体的非虚构写作。应该说,这种想法是美好的,但任其无度发展,非虚构的无限包容性也就意味着没有个性,离消亡也就不远了。伊格尔顿说:“一部文稿可能开始时作为历史或哲学,以后又归入文学;或开始时作为文学,以后却因其在考古学方面的重要性而受到重视。某些文本生来就是文学的,某些文本是后天获得文学性的,还有一些文本是将文学性强加于自己的。从这一点讲,后天远比先天重要。重要的可能不是你来自何处,而是人们如何看待你。”[25]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文史哲不分家,我们不是看不到这样的事实,即文学的边界正在模糊和泛滥,但不能否认的是,还是蔓延不出文学的大圈子,如果一旦出去,它就不成其为文学,而是哲学、历史了,这就是考究其文学性的意义。

李敬泽也尖锐地指出“文学家不是向公众提供事实的记者,也不是向公众提供知识的专家”[26],文学家必须有文学家特有的担当和责任,他们不能仅仅呈现事实这么简单,同时文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学性。非虚构文学的意义绝对不是将文学作品变成社会田野调查报告或者历史著作,作家深入生活做细致的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获取大量的生活细节、获取人物事件的温度,而不是积累资料去做社会学研究和历史研究。非虚构文学应该在呈现基本生活真相的背后,表达出人文关怀。非虚构作品并不仅仅是在努力呈现现实和历史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是在表达和重温一种精神和力量,这种力量曾经影响了我们的祖辈,而在当下仍然以不同的形式感染着我们。

对非虚构文学的争鸣和探索仍将持续,最终还是要靠更多作家的写作实践,靠他们实实在在的文学创造来发展和开拓这一文学形式,为非虚构的论争作出结论。

注释:

[1]李云雷:《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2][11]腾讯文化专栏:《鲁奖观察:报告文学已死,“非虚构”当立》,http://cul.qq.com/a/20140818/009531.htm。

[3]李朝全:《非虚构文学是什么东东》,中国艺术报,2013年9月16日。

[4][6]丁晓平:《“非虚构”绝不等于“真实”》,腾讯文化网。

[5]张友文:《非虚构文本的文学性——以耿一东的<赤橙黄绿>为例》,http://www.cpcnets.com/bencandy.php?fid=50&id=13687。

[7]邱华栋:《“非虚构文学”这个筐》,邱华栋新浪博客。

[8]《对话 报告文学&非虚构,取代是不是“伪命题”?》,新京报,2014年8月23日。

[9][16][17][25]龚举善:《“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10]梁宁整理:《报告文学 非虚构文学 替代还是共存?》,大河报,2014年9月23日。

[12][15][26]张弘:《报告文学VS非虚构,竞争还是并存?》,新京报,2014年8月23日。

[13]王春林:《“非虚构文学”及其他》,长城,2013年,第6期。

[14]李朝全:《要坚守报告文学的底线》,中国作家网。

[18]邰筐:《非虚构向检察文学的发展提出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检察日报,2011年11月25日。

[19]张瑷:《非虚构文学的新现实主义精神——从王安忆<虚构与非虚构>说起》,中国作家网。

[20]梁鸿:《梁鸿谈非虚构的真实 直言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21][22]焦守林:《非虚构写作:在田间地头 在时代现场》,晶报,2012年8月24日。

[23]曾家新:《走向人民大地,开启非虚构风潮——<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京华时报,2010年10月12日。

[24]祝勇:《“非虚构”的定位》,检察日报,2013年7月19日。

参考文献:

[1]刘象愚等译,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刘峰等译,特里·伊格尔顿著.文学原理引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公证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篇4

一、公证证据的内涵和特征

公证证据的概念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理论方面还存在空白。根据公证的实际情况来看,公证证据主要有三种:一是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时,由当事人自己提供或者公证机构自行收集的用来证明当事人所申请的公证事项的证据材料。二是公证机构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准,对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对当事人申请的公证提供证明。对这两种理念进行比较,后者论述的更具有权威性,且更贴切,与前者相比,更加完整的体现了公证证据的属性。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得知公证证据具有这些特征:一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法律人员出具的证据。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公证职能只能由公证机构统一行使。只有公证机构才能出具相关的公证证据,具有出具公证书的权力,并进行公证证明活动。二是公证所出具的公证证据是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实行的,对于违反规定的公证不具有效力。三是公证证据的形式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公证机构对于符合申请需求的公证申请应予以受理。公证机构在对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出具公证书。

二、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

保障公证证明顺利进行应建立在真实、充分、合法的公证证据之上[2]。公证证据是实施公证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证证据是公证书最为基础的内容,对于一份有效的公证书,公证证据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二是公证证据具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是适用法律的基础。证据是支撑认定事实的有效依据,假如重要证据出现错误,将会造成错证的发生。三是公证证据在整个公证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贯穿于整个公证活动中,公证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证据问题。四是公证证据是保证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需要对各类证据进行收集、运用,从而确定公证事项的真实合法,防止出现无效或者违法的问题,使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公证证据的收集

(一)当事人提供证据———举证

对于公证事项的真实性主要是由当事人决定的,一般已经过去的,非亲历性的公证事项主要由当事人负责。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有:(1)身份证明。(2)对于代理人申请的,需要交相关的证明,其中包括代理权证明、有代理资格的证明。(3)需要公证的文书。(4)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或其他相关的材料。

(二)公证机构调查收集证据———取证

公证机构当中最为主要的一项职权为核实权,其是国家根据相关的法律赋予给公证机构的。公证机构在进行核实时应当认真履行工作义务,收集相关的证据。对于核实数据的公证人员来说,其需要做好收集证据工作,收集的证据主要有: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等。还应当做好现在时的、亲历的,即时性的公证事项,主要有招标投标公证、拍卖公证、开奖公证等现场监督类公证,取证是这类公证活动事项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对现场的活动进行记录,做好现场勘察、验证、清点、拍照、录音、录像等事项,这些都是属于证明性质的。对于过去时的,既往的,非亲历性的公证事项进行的取证,其主要是根据职权对核实性的调查进行补充,这时的取证发挥着确认的作用,并不是代表当事人举证。

四、公证证据的核实审查

收集证据是公证活动中的重要步骤,保证公证质量则必然是正确的使用证据。因此,做好公证活动中的“采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公证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所需的资料分类整理,并根据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对相关的证据进行有效的审查,弄清楚证据的性质,以此保证公证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一)公证证明的要求

对于公证证明来说,要有充分的证明内容,保证证明要求的清晰。其具体标准是:(1)将公证事项的要求进行查实。(2)对有必要的公证事项进行证明。(3)公证活动中的各个事项进行证明。(4)将其它的可能性进行排除,得到的结论是唯一的。

(二)公证证据、公证材料、证据资料的区别

公证机构审查判断时定案的真实材料为证据,而与本案有关的一切真实材料则是证据材料。证据是来源于证据材料的,其主要是将证据材料中的主要部分提炼出来。对于证据的形成,主要是将证据材料中有用的材料收集起来。证据资料是公证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在定案中有着重要作用。

(三)公证证据审查的重点

在证据审查当中,证据与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公证人员应当主观认识到能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能够反映客观存在,那么在公证活动中就能正确的将案件事实查明;假如不能,那么就会导致出现错误。因此,公证人员应当将这些证据认真审查:(1)当事人的身份、资格,还有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证据。(2)表明当事人意思的证据(3)能够证明公证中的行为、事实的合法性的证据。(4)能够反映出公证文书合理性的证据。(5)能够证明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真实性的证据。

(四)公证证据的核实

(1)电话核实。对于简单明了的证据材料,可以向证明材料的出具单位或自然人打电话,对通话进行录音,制作详细准确的通话记录,同时打印核实电话的通话详单存档备案。(2)网络核实。一般发证单位或出具材料单位都有官方网站,可以在其网站上核实当事人提供的一些证件,如毕业证、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证书、商标证书等。(3)外出核实。对于一些重要的复杂的证据材料应该进行外出核实。如继承公证、无法在公证处封存的公证登记等,为了保证公证的真实准确,公证员应该亲自到有关单位或现场进行核实。(4)协助核实。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公证机构对应该核实的证明材料,可以委托异地公证机构代为核实,有关单位或个人应该依法予以协助。

五、结语

要想保证公证证明的顺利实施,公证证据的真实合法性十分重要[3]。本文所阐述的公证证据的内涵、特征、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以及公证证据审查核实等几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再进行不断的丰富和规范,使我国公证证据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保证公证证明的真实合法有效。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徐杰.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公证证据审查与采信的调研[J].法律适用,2011,01:85-90.

[2]朱樾.我国公证证据规则制度的现状(下)[J].中国公证,2005,04:50-51.

论哲学基本问题 篇5

但是实验哲学的兴起,也使得学界对实验哲学本身及哲学的方法论问题更加敏感。有些哲学家对实验哲学的学科定位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领域,实验哲学将彻底失去哲学意蕴;一些哲学家对实验哲学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批评甚至抵制;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实验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相似,那么实验哲学便等同于心理学。针对这些批评和质疑,实验哲学家与其批评者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本文拟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引发这些质疑的几个基本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实验哲学学科定位的质疑与辩护

实验哲学(Experimental Philosophy)的提法只有四个字,但是具体地去理解其内涵时,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充满了复杂性。有哲学家质疑实验哲学是不是真正的哲学,甚至有批评者认为“实验”与“哲学”二者之间是矛盾的。究竟什么是实验哲学,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将决定和影响实验哲学的面貌以及对实验哲学意义的真正理解。

(一)实验哲学的兴起

实验哲学的代表人物诺贝约书亚这样解释实验哲学:实验哲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哲学问题的心理起源,了解我们直觉产生的心理机制,然后开始思考这些机制中有哪一些是值得信任的,哪一些直觉可以作为哲学观点的可靠证据。实验哲学家们在寻找传统问题的答案时运用了现代认知科学的工具,他们开始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们协作,进行实验性研究,在一些心理学的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这种形式的研究被称为实验哲学《元心理学在线评论》进行了这样的评论:“实验哲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运动,它使哲学家离开他们自己的扶手椅并用经验测试他们的哲学主张。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大卫.查默斯认为:“实验哲学是近年来哲学上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有争议的发展之一。无论它是否破坏或扩展传统哲学的方法,它提出的问题直入哲学研究的核心。实验哲学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这一点上以上几种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实验哲学,学界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

哲学直觉在实验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实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要理解什么是实验哲学,需要对“哲学直觉”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加以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长期以来,大多数哲学家诉诸于直觉来建构和加工他们的哲学理论,这种内省的思辨方法逐渐成为思考哲学的特定方式,但是直觉的可靠性往往被传统哲学家所忽视。实验哲学家认为,通过对哲学直觉做出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哲学理论,但是哲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学科背景的团体,他们的直觉容易过高估计他人的认同度。诉诸直觉得出的结论真的可靠吗?普通民众与这些哲学家们的观点一致吗?此外,不同的人们拥有不同的直觉,人们的直觉会受到诸如文化、情感、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直觉的多样性和敏感性涉及到了人们复杂的心理过程。实验哲学家开始将这些质疑付诸行动,采取实验的方法收集经验证据,进一步研究哲学直觉,得出了一些令人诧异和富有启发的结论:普通民众对同一个问题的哲学直觉居然相差悬殊,哲学家原来那种仅依靠思辨方法得出的直觉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可靠。

(二)实验哲学的学科定位

尽管出现了很多质疑和反对意见,但是实验哲学的研究路径及研究成果确实能够引起哲学家们的关注和深刻反思。实验哲学是一个多元化的运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更好地理解实验哲学的学科定位。

1.实验哲学可以看作一场哲学方法论的变革。不同于传统哲学研究中的思辨、推理和想象,实验哲学运用实验方法这个工具进行哲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哲学是与传统哲学解决哲学问题的方式的一次剧烈的决裂,实现了哲学方法论的一场革命,但是实验哲学所追问的问题却没有多少革命性的东西。值得重视的是,实验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些相当传统的问题。虽然实验哲学的一些研究结果与传统哲学家得出的结论相似,并无太多的创新或颠覆,但是实验哲学家应用实验方法考察普通民众的直觉以及直觉背后的心理机制,这种工作为解决一些更深刻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支持与帮助。

2.实验哲学可以看作一种代表未来哲学发展的方向。实验哲学并非纯思辨的理论哲学,在实验哲学里,实证研究与概念分析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补充和融合的。实验哲学有两类活动:一是实施实验,二是基于这些实验的哲学思考。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哲学中的争论,当实验哲学家完成他们的实验之时,他们的工作还不算完成,他们还必须把实证的结果注入哲学争论的领域中,讨论、反思他们的实证研究中揭示出来的东西―这一部分需要哲学在未来的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应该无视由实验哲学研究所提供的经验证据,实验哲学的出现实际上也是帮助哲学研究摆脱困境,推动哲学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实验哲学方法的质疑与辩护

实验哲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社会科学中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及认知科学的方法。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哲学研究,实验哲学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有一个问题是实验哲学始终无法回避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哲学研究方法何以可能?就是说,实验作为哲学研究方法的正当性是需要被思考和给出依据的,很多主流哲学家的争议和批评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此。下面将通过实验哲学方法在两个具体哲学问题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在哲学研究领域中,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何以可能。

(一)关于道德判断和意图判断的实验研究

实验哲学家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设计系统的调查问卷,去调查普通民众(即从未接受过哲学训练的人)对特定哲学问题的回答,收集普通民众对于一些假定事件的直觉反映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量化研究,探讨普通人对某个概念或者哲学命题的直觉,以及产生这种直觉的心理机制。这种“直觉调查”方法在约书亚.诺布被称为“诺布效应”(又称为“副作用效应”)的实验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

“诺布效应”实验的受试者是来自美国曼哈顿公园的78名志愿者。受试者的实验条件是随机分配的,而且是在监督之下独立完成这些材料,做出直觉判断。实验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情境,这两种情境除了在道德意义上有所不同外,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是相同的。78名受试者被随机地分配到“危害条件组”和“帮助条件组”,要求受试者阅读两个不同的小场景,并进行思考和判断。

在第一种场景(危害条件组)中,受试者读到:某公司的董事长被告知要进行一个新项目,可能会增加收益,但是对环境有危害。这个董事长回答道:“我一点也不关心是否对环境有危害,我只是想尽可能多的获得效益,让我们开展这个新项目吧。”

在第二种场景(帮助条件组)中,受试者读到:某公司的董事长被告知要进行一个新项目,可能会增加收益并且会有益于环境。这个董事长回答道:“我一点也不关心是否有益于环境,我只是想尽可能多的获得效益,让我们开展这个新项目吧。”

受试者在阅读完实验场景后,需要完成对行为的意图判断和道德判断:在第一种场景(危害条件组)中,这个董事长应该受到多大程度的谴责(7点量表,积分范围为0-6,应当受到谴责的程度随着数字的增大而增强)。此外,受试者还要判断董事长是否是有意破坏环境。在第二种场景(帮助条件组)中,要求被试者进行判断,这个董事长应该受到多大程度的赞扬,董事长是否是有意帮助保护环境(范围为0-6,受到赞扬的程度随着数字的增大而增强)。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种场景(危害条件组)中,只有18%的人赞成董事长是有意地保护环境,82%认为董事长不是在有意地保护环境。第二种场景(帮助条件组)结果表明,只有23%的人赞成董事长是有意地保护环境,77%则认为董事长不是在有意地保护环境。

在上述实验中,受试者在危害条件组场景下认为行为的主体要受到很大程度的谴责(M=4.8),在帮助条件组场景下认为行为主体仅能受到较小程度的赞扬(M=1.4)。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意图判断会受到道德效价(道德上的好坏)的影响。一个行为的副作用是好是坏,决定着人们断定对方的行为是不是有意而为。诺布认为,人们对于做出惩罚和表扬决定的不对称是基于对“有意的”(intentional)这个概念应用的不对称性,即与一个好的副作用相比,人们更加倾向于去说一个坏的副作用是有意做出的。

有哲学家质疑这种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考察大众心理以及相关认知过程的可靠性。他们认为这类实验的问卷设计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问卷中设计的场景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不利于受试者投入到实验情景中,不能保证受试者在做出判断时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由于不同受试之间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水平的差异,有些受试者无法理解情境中的描述措辞,在依据该假设场景进行判断时会出现误解,对于利用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诠释非常不利。

笔者认为,就意向性行为而言,对民众相关直觉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对于有关哲学问题的解决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首先,就实验本身来讲,约书选择的实验情境(公司领导者在项目实施时对环境的影响)对被试者有足够的吸引力,实验场景对受试者来说简单清楚,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受试者在实验中容易忘记自己作为受试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实验研究中,所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可以成为客观实验结果分析的标准。同时,研究者在实验程序中做了多种实验情景的安排,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作为支持实验具有有效性的`间接证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验的有效性程度也比较明确。

其次,在一些描述性为主又兼具规范性的哲学问题以及哲学概念上,比如意识、自由意志、知识论等问题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实验是可以获得实验有效性的,可以为哲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传统的分析哲学研究广泛使用诉诸直觉的方法,但是直觉具有易错性,不适宜直接作为可靠的证据,容易造成哲学问题上的很多争议。比较而言,实验哲学应用的实验方法虽然不是绝对无误的,但是可以通过仪器设备或者观测的条件获得有效的证据,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哲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关于道德认知的实验研究

除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外,实验哲学家采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来揭示直觉规律或解决哲学问题。具体的实验技术包括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功能、正电子发射摄影术、认知负荷的研究、眼球追踪研究、反应时间研究……特别是在考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时,实验哲学家们运用对大脑没有伤害的技术和实验考察人们在做出直觉判断时大脑区域的活动状态,寻找观念意识以及直觉判断背后的神经基础。比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与行为认知中心的约书亚.格林等人运用FMRI研究道德认知,探讨人们在做出道德判断的时候人脑哪一块功能区的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的“双过程理论”。

约书亚・格林等人基于心理学中的两个系统的双过程模型,认为人们在面临道德情境时,会同时激活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处于中立立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对于论证、规划和控制信息非常重要,在记忆运作、控制冲动以及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认知过程有关的大脑区域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背外层顶叶;与情感过程有关的大脑区域包括杳仁内侧核、内侧额叶皮层、内侧顶叶。与这两个过程对应,有两种道德判断类型,即义务论的道德判断和结果论的道德判断。

格林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时的大脑神经机制,设定了三类实验情境:电车困境、天桥困境以及与道德无关的情境(如在具体限制条件下,应该选择乘坐汽车还是火车去旅行)。要求受试者对这三种情境做出判断,用FMRI来记录和比较受试者在这三类情境中,做出判断时大脑的哪些部位是活跃的(即血液流向了这些部位)。结果表明:在对天桥困境的判断中,与情感过程相关的大脑区域比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大脑区域更加活跃;在电车困境的情境以及与道德无关的情境中,与认知过程相关的大脑区域活动更强烈,在做出判断时候有更多的推理和加工工作,倾向于做出结果论的道德判断。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询问一个既可以做出结果论道德判断又可以做出义务论道德判断的情境时,人们的前扣带回皮层会被激活,它是人类对冲突事件做出反应的脑区,这说明了人的情绪与认知在其作道德判断时同时发生且产生冲突。面对这样的冲突,人们做出道德判断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涉及认知过程的大脑区域活跃度更加强烈。

格林等人的这些研究表明:当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时,推理和情绪在道德判断中具有同等作用,对于情感反应强烈的情境,人们倾向于给出符合义务论的道德判断;而对于情感反应相对较弱的情境,人们做出的道德判断更倾向于符合结果论。

无论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如何,实验哲学家运用实验方法解决了一些单纯依靠思辨方式难以解决的争议,为解决道德哲学中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对于道德认知中的“情理问题之争”还会持续进行下去,但是相信哲学家在技术运用不断纯熟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及获得的实证数据,答案会变得越来越明晰。

总之,与问卷调查的方法一样,运用实验的方法也使得哲学研究具有了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普遍性。一方面,由于哲学研究对象涉及抽象的哲学概念,同时形成人们直觉判断的心理机制也是复杂多变的,实验方法可以将哲学研究对象量化、具体化,通过控制一些无关变量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可以使哲学的研究对象以纯粹的状态出现。另一方面,实验的可检验性有利于澄清哲学概念。实验的基本特征是可检验性、可重复性,这就要求一些哲学概念需要进一步地得到明晰和界定,从而更好地纠正、澄清哲学中的混乱。从而为哲学家的思辨提供依据,为哲学家解决复杂的哲学问题提供线索。此外,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哲学考察,可以印证或质疑某种哲学理论或命题,可以帮助哲学家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往的哲学争论,谨慎地对待所得出的哲学结论。

三、实验哲学研究领域的质疑与辩护

实验哲学以实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认知科学实验为形式,以人类心灵运作方式为对象,探索人们直觉背后的心理机制。除了探索传统哲学研究中的因果性、规范性、语言指称等问题,实验哲学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自由意志与责任、意识、民间心理学等问题。实验哲学自兴起以来,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交融,研究对象逐渐趋同。作为一场新兴的哲学变革,实验哲学由于自身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引发了哲学家对实验哲学独立性的质疑“实验哲学已经日益成熟,但是目前它已经进入核心的受人尊敬的哲学领域,还是仍然被视为边缘性的异端邪说,做着应该由心理学系进行的工作?”也就是说,实验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趋同,是否会变成类似于“心理学研究”,实验哲学还是不是真正的哲学,是否等同于心理学,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质疑在下文将进行初步探索与辩护。

尽管实验哲学研究采用的方法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研究对象有共通之处,但是与实验哲学家坚持的立场一样,笔者认为实验哲学研究并不等同于心理学研究,研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并不会改变实验哲学的独立性,实验哲学的研究工作始终集中在哲学领域,其辩护理由如下。

首先,实验哲学和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不同。心理学是在更为广泛多样的主题上,用实验方法研究人们在一些问题上一般的处理机制。而实验哲学研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的调查,它得到的一般性统计结果为我们思索一个哲学问题提供数据基础和分析材料。实验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补充,实验哲学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对哲学问题进行探索,并不是要消解、否定、取代传统哲学原有的思辨方法,也并不是要否定在理想甚至反事实条件下的思想实验,而是要通过实验调查的结果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探索哲学问题。哈佛大学的认知哲学家西恩.凯利认为,年轻的实验哲学家能用任何方式捡起他们需要的统计工具,不管实验哲学家运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还是进入到心理学领域与心理学家合作,都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实验转向,帮助哲学家更好地研究哲学、解决哲学问题。

其次,哲学研究必须尊重自然科学的发现,无论是物理学的还是心理学的。如果一个哲学观点与这些发现相抵触,那么它就是可疑的。因此,在进行哲学研究时,不应该无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虽然实验哲学与实验心理学有共同的方法,但是他们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领域是不同的。实验哲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可观察、可重复、可量化的实验),它所做的工作超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在尊重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真正的哲学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验哲学并不等同于心理学。

又次,实验哲学所提出的问题是与人类认知有关的,而这些问题同时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验哲学家不需要承认哲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是等同的,但是他们会承认心理学知识为哲学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帮助。因此,对于“实验哲学不是哲学,而是一种心理学”的指控,不存在一种完全正确的标准可以去评判,对于这个问题,实验哲学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仅仅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实验哲学来说,与心理学的学科界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实验哲学作为一种新工具,解决了哪些传统思辨哲学无法解决的哲学问题。

“中国梦”基本问题研究述评 篇6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

一、“中国梦”的阐释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概念。中国梦其实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体了中华民族以及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的生活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艱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来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1]

2013年3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号召全国人民为了中国梦而努力,这是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又一次全面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指南;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根本保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各族人们的大团结为根本力量。

2.中国梦的核心价值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三方面阐述,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们幸福”,具体的讲就是中国的“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国家更加巩固、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幸福”是中华民族再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当代中国梦既是国家梦,又是人民梦;既是民族梦,又是个人梦。没有民族梦、国家梦,实现不了人民的梦;民族梦、国家梦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的梦上,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因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它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

1.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一脉相承中国梦理论的阐述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具有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相融合,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内涵; 二者都是以人民群众作为理论的核心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人本价值目标; 二者都被当作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指引党和人民不断取得胜利,都具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理论渊源,都是以人民群众作为理论的核心价值主体。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人本价值目标,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它们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

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二者都是中国梦人本思想的价值体现,中国梦意在寻求一种人与自我、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完美和谐与相对平衡。因此,中国梦是国家目标、民族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更是目标与奋斗的统一。

2.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阐释,是在深刻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走向,把握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洞悉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和愿望,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能够指导实际发展的思想理论“中国梦的论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以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为“实力特征”;以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为“幸福特征”;以中华民族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为“文明特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特征”。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并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四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实现中国们的途径:即中国道路是人民探索出并最终选择的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涂、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国精神是中国梦实现的动力,也是人民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自我沉淀和提取的精神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必须依赖于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拼搏,而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凝聚民族共识的关键因素便是每个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凝聚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便在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此过程中不断直面并解决新的时代问题的关键也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力量,是中国梦实现的翅膀,也是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的自觉自主实践。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凝聚共识艰苦奋斗,在脚踏实地的扎实工作中通过不断实现若干细微的中国梦,以期最终趋向最伟大的中国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要为每个逐梦主体所铭记。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无论面对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2]中国梦的论述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所以,为中国梦奋斗,就是在为自己奋斗,中国梦是由无数个精彩的个人之梦组成。国家好、民族好,大家的生活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来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

三、“中国梦”的国际内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梦”的提出不只是我国阶段性发展目标的延续,更是对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存在价值。“中国梦”不只是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更是21世纪全世界的“中国梦”。首先,“中国梦”是自我复兴,而不是对外扩张。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将是和平、是发展、是合作,是更多机遇,而绝不是威胁。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出一种“向内”的探索。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内部的和谐发展始终是中国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期盼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并且希望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梦想决定行动。有了共同梦想,才有共同行动。通过自力更生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中国梦”的具体阐述更是指出我们的发展目标仅指在自身的国力复兴上,绝无对外进行扩张的野心或行动。这无疑给出了对我们国力增长随意猜测的人以明确的回复。

其次,“中国梦”强调奋力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增长,这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难以被世界其他国家认同的问题。中国梦在惠

及世界发展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境遇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社会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泉源,是增强当代中国全球话语权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物质力量的增长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猜忌,认为我国任何硬实力的增长必是有所指,必是有所求的。消除这些不和谐声音的一个方法就是让我们软实力跟上硬实力发展的步伐,并向世界明确表明中国到底要什么,到底想怎样。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是一种不具侵略性的文明,其博大精深的文明模式往往将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并最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让世界直观性了解的中国历史本来很有限,再加上文化、教育等软实力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整个国家物质力量的腾飞,这也给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媒体故意非议中国崛起以可乘之机。

最后,“中国梦”的终极目标是“世界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让世界人民受益。在全球化影响下,经济的融合与人文的交往相互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世界经济的发展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逐渐成为命运共同体 因此,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理想,也是世界梦想,中国不仅要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也要有利于世界人民,而且要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和諧共赢。中国梦追求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发展中的共存共荣,而决不以牺牲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和平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复兴,更是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所展现的“中国梦”不仅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利益。对于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来说,“中国梦”的国际意蕴是十分鲜明、十分深刻的。“中国梦”不仅只是中国的梦想,更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大国对世界的承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不会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形成所谓的“威胁”,而将成为世界永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中国梦阐释[EB/OL]. http: //theory. people. com.cn/GB/40557/359404/index. Html

[2]中国梦. 百度百科[EB/OL]. http: /baike. baidu. com/view/1817221. htm.

社区矫正基本问题研究 篇7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1]

社区矫正是在近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项制度。从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刑罚制度经历了由肉刑到监禁刑, 再到非监禁刑的发展阶段。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行刑人道化和行刑个别化是国际刑罚的发展方向。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非监禁刑在我国虽古已有之, 但与当代西方的非监禁刑的行刑理念与制度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社区矫正制度的引进, 适应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 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刑罚体系。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 刑罚经济性理论

所谓的刑罚的经济性是指以最小的刑罚成本达到最大的刑罚效益。其中刑罚成本是指国家动用刑罚所必然支付的费用, 而刑罚的效益是指国家通过动用刑罚成本因此而所获得的惩罚与预防犯罪的效果。[2]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犯罪总数剧增, 传统的监禁刑所需的监狱、执法人员、罪犯生活费等刑罚成本的增加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与之相比, 作为非监禁刑的刑罚成本要低得多。从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实证研究看, 由于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社会资源, 社区矫正的成本远较监狱矫正的成本低。[3]

在我国, 据司法部统计实施社区矫正的经济成本大致仅是监禁刑成本的10%—25%, 而对犯罪人的矫正效果却比较明显。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的仅占接受矫正人数的0.18%。[4]

(二) 犯罪标签理论

犯罪标签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本身的内在性质, 而是取决于社会的解释方式。犯罪是社会贴上标签的结果, 在此标签下, 给犯罪人带来的心理上的耻辱印记和外界对犯罪人评价的降低, 使行为人逐步对标签的自我认同, 强化标签形象, 进而再次实施犯罪。社区矫正将犯罪人放到其居住的社区中执行, 使其不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 可以同周围的人一样融入家庭、社会中, 从而具有归属感, 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出狱后因难以融入时下的社会生活最终选择自杀的情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禁刑的弊端。

(三) 刑罚的人道化趋势

人类刑罚的历史从以死刑和肉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过渡到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再过渡到以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再过渡到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 这一过程就是刑罚人道化思想发展的结果。社区矫正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三、对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思考

作为规范意义上的社区矫正源于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将社区矫正上升为法律术语, 2012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258条对社区矫正做出规定。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衔接《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的暂时规定, 在执行社区矫正规定上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举措, 但其仅仅具有“司法解释”的地位, 而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及诉讼和仲裁制度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加以规范。因此, 制定一部《社区矫正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长远发展来看, 整合《社区矫正法》和《监狱法》, 制定一部刑事执行法, 应纳入我国立法工作日程。同时,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多样, 城乡及区域差别很大, 笔者建议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0条的规定, 允许根据特殊情况作出变通和补充性规定。这样可有效预防这一“舶来品”的“水土不服”。

(二) 对社区矫正人员现状的思考

1. 社区矫正人员受到社区排斥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 社区矫正是个“舶来品”, 要让这个外来物在我国本土文化上生根发芽, 就必须考虑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我国, 社区矫正人员虽说社会危害性较其他监禁犯罪人小, 但因同样有着犯罪人的身份, 很多人对这些在社区接受矫正的犯罪人常常避而远之, 甚至有时在背后指指点点,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彼此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 街头巷议使得被矫治人员及家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使得社区矫正人员难以真正融入正常的社区生活之中。据相关调查显示:社区矫正人员普遍感到街坊邻居及小区里的人不怎么与其说话, 常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而社区矫正人员本身也不愿经常“抛头露面”。[5]

究其根源, 此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受到“面子”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身背“犯罪”标签的社区矫正人员在这种特有的文化背景下,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排斥, 其结果阻碍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进程, 降低了他们再社会化的效果, 甚至会产生对社会的抵触及反感情绪。最终使社区矫正制度预设的功效化为泡影。因此, 社会对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解和接受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区矫正的基石。因而加大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 更新传统文化观念, 纠正民众对犯罪人的偏见和误解显得尤为重要。在宣传时要充分考虑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的优缺点, 根据不同受众的媒体习惯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社区矫正知识及理念。

2. 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排斥的法律制度问题

从事劳动, 获取报酬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社区矫正人员由于被贴上“犯罪”的标签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常常受到排斥。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是产生该问题的制度因素。在《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而作为负刑事责任的社区矫正人员, 用人单位当然可以不予录用或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又如我国《刑法》第100条规定了“前科报告制度”。我们不难想象在就业形势本就严峻的社会中, 社区矫正人员将现实受刑情况告知用人单位的结果, 刑法的该项制度规定无形中将社区矫正人员与社会隔离开来。而《公务员法》第24条的规定、《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更是从法律上将社区矫正人员排斥在外。德国犯罪学家施奈德曾说:“一成不变和几乎是无法取消的烙印会牢牢地把犯罪人封闭在犯罪生涯里, 于是他再也看不到摆脱的希望。”[6]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 这些法律制度上的限制无异于剥夺了社区矫正人员的生存机会和生存质量, 从而强化了再次犯罪的心理和对犯罪行为的认同。

对于有“前科”的人的职业禁止或限制, 阻碍了社区矫正制度目标的实现,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完善现行法律制度中不合理之处, 适度放宽特殊职业的限制条件, 建立劳动力市场就业公平竞争机制, 促进社区矫正人员在社会化, 更好地发挥社区矫正制度的应有的功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 带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体制、文化、社会观念的制约, 这就需要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 使该制度在我国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因其为犯罪人回归社会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途径, 有着监禁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被现代各民主国家所推崇。社区矫正制度顺应了国际社会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和行刑人道化的发展趋势, 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需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加大宣传力度, 使这一制度更好地为公众所接受;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 解决好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社区矫正,立法保障,社会排斥

参考文献

[1]骆群.弱势的镜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排斥研究[M].1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3.

[2]SatyanshuMukherjee&Adam Graycar, Crime and Jus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2nd ed. (Annandale, NSW:Hawkins Press, 1997) , p.97.

[3]谢文凯.浅议社区矫正制度[J].法制与经济, 2012, 5 (312) .

[4]周永胜.论社区矫正的法理基础[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 10 (2) .

[5]尹婕.我国社区矫正之障碍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网络审计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篇8

网络审计证据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渗透到审计领域的产物, 准确界定网络审计证据是理解和运用该类证据的出发点, 对于这种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下诞生的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类型, 审计界尚没有准确的界定, 但并不否认以网络信息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 即通过检查以电子数据或影音形态存在的资料所获得的证据, 以电子、影音、磁介质等形态存在;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其看作书证, 也有少数学者主张将这种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处理等, 尽管没有单独界定网络审计证据, 但都认同了该类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审计业务的复杂化, 网络审计证据的频繁出现和使用必定会促使审计界对网络审计证据的深入研究。基于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笔者认为不妨将网络审计证据作为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进行单独研究, 网络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在网络上对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进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 深化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要深入理解网络审计证据, 需更为详细地把握其外延、内涵。

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范围和数量, 其外延表现为: (1) 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 使审计证据的涵盖范围由传统审计证据拓展到包含了网络证据的审计证据, 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 (2) 网络审计证据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增加了审计证据的数量, 也提高了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网络审计证据深化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 其内涵表现在: (1) 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 其目的是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凡不以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为目的的网络信息均不能被称为网络审计证据。 (2) 网络审计证据是以网络资源为依托。网络审计证据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审计证据, 正是由于其以网络资源为依托, 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优势, 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 (3) 网络审计证据是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 这是对传统审计证据来源的拓展。

二、网络审计证据的价值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 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 其技术含量较高, 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 使得网络审计证据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 易于伪造, 易于丢失, 不能自证其客观真实性, 因此, 一般情况下必须结合其他类型的审计证据, 谨慎使用网络审计证据。由于网络审计证据的使用范围还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 所以在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时, 仅考虑网络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不恰当的, 更多情况是将网络审计证据与其他形式的审计证据结合起来, 考虑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目前, 网络审计证据的运用仍不广泛, 规范网络审计证据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网络审计证据的探索仍不深入, 所以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时, 主要集中于对其适当性的评价。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不同于传统审计证据, 所以对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也有异于传统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判断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高低的标准, 结合网络信息的特征, 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体现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关联性和可采性。关联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整理和分析的信息是与被审计单位相关或被审计单位的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 其可采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应具备客观性和合法性, 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最终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审计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是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 关联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联。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前提下, 运用职业判断, 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传统审计证据的拓展,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能否被法律认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在英美法系中, 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以传闻证据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作为判断标准。所谓传闻证据规则, 是指证人只能以其亲自耳闻目睹所得信息在法庭庭审时以口头形式向法庭作出陈述, 保证所获信息是第一手的资料;所谓最佳证据规则, 其实质内涵是指特定案件的事实, 只能采取能够寻找到的最为令人信服的和最有说服力的有关最佳证据方式予以证明, 一般认为, 表明有关文书的内容或其存在的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出示原本, 抄本是第二位的证据。对于网络审计证据而言,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网络审计证据均为注册会计师亲历的第一手资料, 也无法出示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网络信息的原本, 所以这两大规则成为阻碍网络审计证据关联性被认可的障碍。

与英美法系规则不同, 我国有关法律将证据定义为: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即司法人员在办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中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 能帮助查明案情真相的一切客观事实或材料。因此, 有学者认为, 基于我国法律对证据的定义, 网络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证据。那么, 在审计界, 网络审计证据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也应该作为审计证据, 与传统审计证据具有同样的证据价值。

(二) 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是确定注册会计师在网络上采集、整理、分析得到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可以采用的评判标准, 是判定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能形成网络审计证据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可以从其客观性和合法性两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指其网络审计证据的内容客观且以客观的形式存在。客观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是由可靠的信息提供者以合法的信息提供方式提供, 网络信息客观、完整, 不存在错误和伪造, 网络信息记录与传输途径安全可靠, 电子信息的产生以及在系统传输过程中防止泄密、篡改、灭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及网络数据材料的共享度越来越大, 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采集, 且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网络审计证据的收集、调查和保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 任何以违法手段收集、整理得到的网络审计证据, 均不能作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网络审计证据现场勘验 (包括网络现场的勘验和单机现场的勘验两种类型) 、搜查与扣押、实时收集、保全、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电子信息等。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还体现在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 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 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审计证据可以看作书证, 也有少数学者主张网络审计证据可以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 尽管对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何种形式的证据说法不一, 但实质上都认同了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形式。

关联性和可采性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关联且可采用的网络审计证据才是适当的, 才是具有证据价值的。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网络技术的产物, 在审计工作中, 通常不涉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但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用作网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客观性、合法性, 在必要时, 可寻求专业人员利用专业优势进行辅助。

三、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下, 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渠道主要为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方式,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上几种渠道采集网络信息, 进而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运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一) 网页网页是计算机术语中常见的专业词汇, 是展示网站

的窗口, 网站的内容和功能可以通过主页一览无余。在网页上承载了大量的网络信息, 主页的拥有者将其拥有的信息发布, 使之成为网络信息, 如果该网络信息经评价后能成为审计证据, 那么该网页就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一种来源渠道。

(二)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 它是一种用

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可以传送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 是目前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 也是当下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相关法律规定, 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程序时, 可以将直接从第三方 (被函证者) 获取的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这里的书面答复包括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的答复, 也就是说, 以电子邮件形式答复的内容可以作为审计证据。

(三) 电子公告 (BBS)

电子公告 (Bulletin Board Service) 又称电子公告牌系统, 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BBS上存在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已经成为网络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 链接

链接也称超级链接, 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 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 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简单地说, 链接就像是一个信息向导, 带领你在互联网里有目的地浏览你所需要的信息。

(五) 网上聊天网上聊天又称“电子聊天”, 是以文字方式为主

的实时信息交流, 是“一方用户电脑———服务器———另一方 (或多方) 用户电脑”式的通讯连接。目前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有郎玛UC、网易泡泡、雅虎通、新浪聊聊吧、微软MSN、淘宝旺旺、国外的ICQ等专业聊天类软件, 还有类似聊天功能的PP点点通、酷狗、POCO等软件。随着人们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该类软件的用户群体已基本覆盖了青少年至中老年的人群, 目前存在的网上聊天系统的书面聊天记录按存放地的不同, 分为“存于服务器的聊天记录”和“存于用户个人电脑的聊天记录”两种。一般来说, 网上聊天系统服务商对聊天记录保存时间不长, 所以, 聊天记录主要保存在聊天用户双方的个人电脑中。随着上网的工具越来越多, 电脑、手机等, 如果用户每次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网上聊天, 则保存在某一工具上的聊天记录是不完整的。由于以上原因, 要使网上聊天的书面聊天记录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 还亟待完善。

(六) 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

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的讲, 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签名, 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 它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 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

四、网络审计证据的特点

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 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 其技术含量较高, 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

(一) 文档来源的多样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可来源于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 其信息提供者、信息传送渠道均具有多样性。

(二) 文档层次的多重性

网络审计证据易于转载、复制, 使得无法辨别作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文档是否为源头文档, 文档层次具有多重性且同样性, 使得源头文档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

(三) 文档内容的脆弱性

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信息, 文档内容的真实性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 文档内容的脆弱性表现在信息、数据易于伪造、篡改、丢失。

(四) 文档保存的稳定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稳定性是针对网络审计证据的保存和重复使用来说, 网络审计证据能以原来的模样保存, 且保存时间长, 能无数次重复使用。

参考文献

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 篇9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几个基本问题

1. 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关于课程标准的内涵, 国内外的相关机构和学者做了多方面解释。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它是国家 (有些国家是地方) 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 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而是教学方案 (课程) 的开发者, 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 它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1]1992年在美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 (地区) 教育部长会议宣言中将课程标准界定为“是对我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清晰阐述;课程标准描述了一个社会或一种教育体系规定的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应该获得的成绩、行为以及个人发展, 以使学生为丰富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1]。以上解释主要是针对普通教育的课程标准而言的, 但同样也是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由此可以概括为,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描述, 是教育质量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是管理和评价高职课程的基础,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2.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与受众。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应由谁来制定?这是保证其课程标准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与普通教育课程相区别的是, “职业教育课程, 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 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职业教育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现时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 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 从而为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2]。职业性是高职课程的本质属性, 高职课程标准必须反映其服务对象如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社会以及学生等方面的要求 (包括明示的、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要求) 。因此,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除了高职院校的教师、高职课程研究专家外, 更应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专家。各方人员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协商, 发现问题, 达成共识, 形成方案。实际上国外许多国家在实践中都注意到了参与人员的结构。例如,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制定职业学校的国家课程标准———基于学习领域方案的《框架教学计划》时, 其参与人员就包括了德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职业学校教师、“双元制”下的企业技术工人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3. 高职课程标准的功能。

从理论上讲, 课程标准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等功能。在一定层面上制定的课程标准, 为一定范围内的课程组织与管理活动提供了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等依据或手段, 使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活动建立在同一规范、同一水平的基础上, 从而获得一定的公信力或专业影响, 使课程教学管理过程具有明确指向和多方面的依据, 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目标[3]。就高职课程标准而言, 其所具有的功能还表现在, 建立课程标准是规范和支持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技术基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专业教学本身的规范化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工学结合改革深层次化的主要障碍。与传统职业教育封闭的学校教学体系不同, 开放性是工学结合下教学体系的典型特征。这种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的主体 (由单一的学校主体变成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 , 而且体现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实现全面的开放化如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面对这一系列的变革, 高职专业教学究竟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 从而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高职课程标准无疑承载了更多的功能。

二、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形式与结构

1. 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形式。课程标准基本形式或构成

有两个方面, 即总纲 (总则) 和各科课程标准。但在具体实践当中, 总纲部分并不总是以“课程标准总纲”的名称出现, 有时会以“课程计划”、“课程方案”等形式加以替代, 结果出现由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加上各科课程标准构成一套课程设置指导文件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 国家或地方课程管理机构在某一特定时期只颁发了相当于总纲部分的课程标准文件, 并不同时颁布各科课程标准, 而交由下属系统或专业组织去编制各地方或学校的各科课程标准[4]。在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中, 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例如德国职业学校的国家课程标准———基于学习领域方案的《框架教学计划》, 包括“绪论”、“职业学校的教育任务”、“教学论原则”、“与教育职业有关的说明”、“学习领域”五部分内容, 这五部分内容概括起来实际上即是专业总纲 (总则) 和各科目课程标准 (框架计划中的学习领域) [5]。

2. 高职课程标准的结构。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描述。课程标准要通过“内容标准”、“表现标准”以及“学习机会标准”等体现[3], 也就是说, 课程标准应指明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掌握的程度与水平;反映对师资以及学校、社会所提供的其他资源的使用。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性质, 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 高职课程标准的专业总纲部分可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主干课程”、“课程体系结构”、“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及工作安排”、“实训 (实验) 装备———校内一体化教学的最低配置要求”、“其他”等内容;科目课程标准的结构可包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职业行动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的说明”, 以及对“‘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教学评价’、‘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的建议和说明。

三、高职课程标准的编写准则

1. 高职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 体现工学结合。

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 虽然历来有着“高技能型人才”和“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之争辩, 但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重要指导思想, 是我国高职教育界普遍接受的共识。基于高职教育的“高层次”特征, 这种“职业能力”本质上是才能、方法、知识、观点、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体现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项要素。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应对学生将来必须面对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具体描述, 同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强调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通过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任务, 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 并能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 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 高职课程标准必须明确、具体。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课程标准的语言要清晰、明确、具体, 无歧义;二是关于工作过程知识的描述应是企业技术和管理通用的专门术语, 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能使用工具, 与工作人员 (包括顾客、同事和管理人员) 进行有效沟通。

3. 高职课程标准应有质和量的科学性。

高职课程标准的质的科学性, 是指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和国家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 根据企业工作过程和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 提炼工作过程知识;并依据工作过程结构, 对知识进行排列, 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 建构本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 能够高质量地从事岗位工作。此外, 还应确定量的合理性。

4. 高职课程标准应便于考核检测。

制定高职课程标准的目的之一, 即让教师能够整体地、一致地思考“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四个问题, 因而高职课程标准应便于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考核, 应尽量选用可观察、可检测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此同时, 课程标准不能过于宽泛, 否则将无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标准。

四、高职课程标准研制的启示与建议

伴随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发展, 许多国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组织专门人员研究与制定课程标准。对比各国高职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 我国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建立还比较薄弱, 整体上没有国家统一的、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 只有单项的不统一 (在学校层面) 的一些标准[6]。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阶段, 具备了课程标准开发的需求和基础。示范性院校建设作为解决高职教育如何实现内涵发展的主要举措, 要求建设院校在课程标准建设上做出贡献, 通过这些院校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只有在这批示范性院校的广泛、深入探索的基础上, 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 (专业课程总纲) 才能形成。因此, 建议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总结各示范性建设院校课程标准研制成果, 形成我国高职各专业的课程总纲。

与此同时, 高职教育课程要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职业岗位的变化来设置, 其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我们认为科目层面的课程标准应以院校为主体进行建设, 这是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科目层面的课程标准体系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刘晓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 湖北武汉430074;向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 湖北武汉430074)

参考文献

[1]崔允郭.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8) .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22.

[3]荣维东.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02)

[4]柯森.关于课程标准:诊断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07) .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37.

高校办学模式基本问题探析 篇10

一、办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一) 办学模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办学模式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特有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形成特定办学机制,达成既定办学目标的模型或范式。办学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着办学资源、办学方式、办学目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合理组合构成完整的办学模式,可使高校这一有机体顺利运转。

办学资源,即人、财、物,对高校而言即为师生、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这是办学模式的构成前提,也是高校得以存在的必备条件。办学方式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高校而言,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主要分为在公办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在民办高校实行的理事会( 或董事会)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各自所形成的一整套执行机构;运行体制大体可以分为大行政小院系的集权型和小行政大院系的分权型两种。办学目标即高校所要达成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社会使命。 办学资源是前提,办学方式是核心,办学目标是归宿,三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办学模式大系统。

( 二) 办学模式的特征

1.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办学模式应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这是办学模式的应有之义。 成功的办学模式是根据时代特征、社会特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以及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现实情况等因素,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炼改进而逐渐形成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办学规律。

办学模式应该是符合各方利益主体需求的,这是办学模式目的性的集中体现。 在办学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政府、企业等各方利益主体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评价在此办学模式运作下所实现的价值选择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需求,从而决定是肯定支持还是否定抵制某种办学模式。 因此,办学模式能否实现各方利益主体的需求,达成各方满意的目标就成为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

因此,办学模式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尊重并符合教育规律是办学模式的前提,而实现各方的综合目的是办学模式的最终归宿。

2.发展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办学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尊重高校办学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本国、本地区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在办学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断调整优化而最终形成。 办学模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 按阿什比的遗传与环境决定理论,高校的发育发展既要受其遗传基因影响,更受其所处环境制约”[1]。 办学模式的形成是各种办学要素长期磨合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维护高校的正常运转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任意中断、调整或者随意移植其他办学模式,都有可能对高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可见,办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实践的深化、人才需求的转型,以及办学目标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建立在原有基础上的合理调整,办学模式“ 其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这是办学模式的‘ 路径依赖’”[2]。 因此,办学模式具有绝对的发展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相统一的特征。

3.示范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成功的办学模式具有典型示范性,它是办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产物,是办学规律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对广大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很大程度上具有可效仿和可借鉴的特性。

办学模式虽然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但也是因校、因地制宜的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根植于特定的办学环境,是结合办学实际而后发的操作范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借鉴或移植某一办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因校调整,逐渐磨合出既符合普遍规律又具有显著特征的适宜办学模式。

4.被决定性与决定性的统一。 就本质而言,办学模式属于“ 形式”问题,它受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类型以及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的特点等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是办学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的体现方式,具有被决定性。

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方式与内容有一定的决定性,它决定了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与就业等办学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决定性。

因此,办学模式具有高等教育规律上的被决定性与高等学校运行机制上的决定性特征。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受制于办学规律, 但一旦选择了某一种办学模式,高校的运行机制上的重大问题就受到了相应的制约。

二、高校办学模式的分类

本文以办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主要维度,将高校办学模式分为产权模式、管理模式、机制模式和目标模式四大类。之所以根据构成要素对办学模式进行分类主要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因为要素是构成事物发展的基础,这是构建办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二是以要素为基础的分类是指向功能的,而实现特定的功能是办学模式的最终落脚点。

( 一) 产权模式

产权模式是说明高校“ 由谁办”,指向高校的办学主体,即谁拥有高校的产权。 产权的性质决定了高校的性质。 目前,我国高校大体有以下几种产权模式。

1.独立模式。 该模式指高校的办学主体为性质单一或属性相同的社会组织机构,其产权清晰、性质明确,主要包括公有公办、民有民办两类。 公有公办模式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民有民办模式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举办者的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等民间资本。

2.依附模式。 该模式指在一方办学主体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其他办学主体在办学过程中施以辅助、扶持,两种办学主体有明显的主次之分。该模式可使高校最大限度地吸引其他力量共同参与办学, 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快速提升办学实力,主要包括民办公助模式、公办民营模式以及一校两制模式。

3.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组织合作办学,主要特点是通过合作办学,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和服务优势去满足社会机构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机构可以提供人员、场所、设备等资源,供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使用,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该模式办学主体之间是互惠互利关系,这也是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区别于依附模式的根本特征。 目前主要有校际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政合作模式。

( 二)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说明高校“ 谁负责”,指向高校在实际运转中谁拥有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权, 其核心是领导体制。 目前,我国高校根据产权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管理模式。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明确规定“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同时规定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为“ 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该模式的特点是党委是最高领导机构,校长是高校的法定代表人并在党委的支持下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2.理事会( 或董事会)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规定“ 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并明确决策机构的职权为“ 聘任和解聘校长、修改学校章程和制订发展规划,批准年度工作计划;筹集办学经费,审核预算、决算;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决定学校的分立、合并、终止;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该模式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况迥异, 高校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长、董事长或者校长担任,校长执行决策机构的决定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事务。

( 三) 机制模式

机制模式是说明高校“ 怎么办”,指向高校的运行体制。 我国高校运行体制主要分为两大类。

1.大行政小院系模式,又称集权型办学模式。 此模式是指高校的决策、财务、人员聘任、专业设置等重大事项都集中在校级层面,院系主要负责执行和完成校级命令和任务。 此模式的优点是决策效率高,突出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缺点是可能导致决策偏离高校发展的学术目标。

2.小行政大院系模式,又称分权型办学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的各项重要权力下放到院系层级,校级主要作为服务机构支持与配合院系完成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此模式的优点是学术的专业性能够得到较大保障,比较灵活多样;缺点是决策的效率相对较低。

这两种机制模式各有利弊,不同类型的高校会选择不同的模式:规模较小、任务单一的教学型高校倾向于选择行政主导型的大行政小院系模式;规模较大、任务多样的综合性或研究型高校倾向于选择学术主导型的小行政大院系模式;更多的高校则是在集权型和民主型之间寻找并保持相对的平衡。

( 四)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说明高校“ 办什么”,指向高校的办学目标,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体有以下几种目标模式。

1.学术型模式。 此模式是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采用的主要模式, 培养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特点是基础知识宽厚、理论学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研究潜力突出。 此模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学术型大学成为我国众多高校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

2.应用技术型模式。 此模式主要培养利用客观规律的人才。 人才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强,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发展为核心,重视复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在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职业型模式。 此模式主要培养遵循客观规律的职业技术人才。人才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快速充实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

这三种模式既存在着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的特点差异,这三类人才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三类人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满足着发展的各种需要,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

三、高校办学模式的择取原则

“ 任何一所高校的办学模式实际上都是由多种具体模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不同构成要素或要素间不同的排列次序与空间配置, 使各种模式显示出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条件与需求。”[3]因此如何排列配置各构成要素以选择高效、 适用的办学模式就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 结合办学模式的根本特征与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特提出以下择取原则。

( 一) 以国情和校情为基础

这是由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不能随便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办学模式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凝聚着悠久的办学传统, 这也是办学模式得以不断优化演进的动力源泉,因此办学模式的择取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基础、 历史条件、办学传统以及当前的办学实际,在适应国情和校情的基础上合理继承并不断创新。

( 二) 以学科发展为原则

这是由高校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高校是以学科发展为核心确定了目标定位、 特色定位和战略定位,进而确定了办学思路、办学原则,提升了办学理念和竞争实力等。可以说,学科发展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发展。 因此,如何最有利地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如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如何有助于形成特色与优势学科等都是在择取办学模式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 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这是由高校办学模式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办学模式的根本任务是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市场就是高校成果的检验场,能否为市场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服务支持,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成为高校目标是否达成的检验标准。 市场也会对高校的发展施以强大的反作用,人才规格、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科研方向等一系列活动背后的强大驱动力就是市场需求,满足此需求,高校的发展就会无比顺畅,反之则寸步难行。因此,高校办学模式的择取必须充分参考当前,尤其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需求,并以此为指向来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问题涉及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办学模式其复杂的综合特性决定了它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应与否;它无恒定之势,但有关键之核;它有多样之态,但具发展之趋。 只有符合以上要求的办学模式才能最终“ 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使得学校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不断扩展,办学质量、效益整体提高,学校功能明显改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显著提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贡献不断扩大”[4]。 在操作层面,只有明确了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之后,结合国情校情的办学实际,参照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考虑市场需求的现实导向,才能找到有利于整合资源、扬长补短、科学发展的合理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范跃进,王玲,刘福才,张继明.潘懋元先生思考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八个基本逻辑[J].山东高等教育,2015,(4).

[2]唐林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论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3]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篇11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66-02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護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当然,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全社会实施,必须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程序上升為国家意志,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行使权力的过程。

其次是关于政治团体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团体,基本上是互益性质的,主要是为某一特定的人群服务,代表和维护这个人群的利益。在这一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或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这些社团承担。参与和影响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我国的政治团体,也称人民团体,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的社会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八大群众团体。人民团体在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既体现党的政治性的要求,又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发挥组织、参政、监督和教育等功能。因而,人民团体在公共管理中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即寻找党和政府需求与其所代表的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这与西方国家社团只谋求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利益有着严格区别。

最后,自治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但在西方,自治组织一般在法律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活动。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和企业单位中的职代会,这些自治组织在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是目前基层自治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大力培育。健全和发展,只有其自身力量得到充分提高,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才能协助、补充和延伸党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刘婧、徐亚骏:《区域综合公共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6 年第 6 期。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篇12

1 电能质量的概念

电能质量是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产生的, 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决定着电能质量的优劣。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效方式。电能质量就是指供电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电能质量的解释也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电能质量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电能质量的概念。电力用户认为电能质量就是供电的好坏, 不出现停电的现象就说明了电能质量比较好。从电力设备的制造厂商来说, 电能质量就是, 设备能否满足供电的需求。满足的话就说明设备的供电质量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对电能质量的不同认识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 电力系统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电能质量的优劣。

现阶段我们普遍采用的电能质量的定义是供电设备在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过程中,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个定义也是现在比较常用, 主要是通过对设备故障的测试来检验供电的质量问题。该定义清楚明了, 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2 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电能质量的优劣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电力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 先进的电力系统以及科学化的技术水平才能为电能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 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对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 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现阶段对电能质量的研究也更加广泛, 很多专业的人士和部门都参与到了研究的课题中。经过专业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产生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电力企业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 以及供电的自动化水平, 注重对先进电子技术的使用, 但是这些技术设备和电能质量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如果计算机的计算值出现了偏差, 那么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 就很容易降低电能的质量, 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 因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存在技术应用的难题。

2.2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供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电气设备的大功率、大负荷造成了供电的不稳定性。

因为这些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 使得电能在供应的过程中不能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 过大的电流会损害或者产生对电力系统的过度消耗, 从而也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2.3 市场竞争的加剧, 导致了各个电力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为了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很多电力企业都实行的开放性的电力管理模式, 用户也可以对供电进行简单的控制, 所以这就造成了电力系统的混乱, 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影响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从而降低了电能的质量。

3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3.1 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是电能质量各个方面的具体描述, 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从电磁现象及相互作用和影响角度考虑给出的引起干扰的基本现象分类如下:

3.1.1低频传导现象:谐波、间谐波、信号电压、电压波动、电压暂降与短时断电、电压不平衡、电网频率变化、低频感应电压、交流网络中的直流;

3.1.2 低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

3.1.3 高频传导现象:感应连续波 (cw) 电压与电流、单向瞬态、振荡瞬态;

3.1.4 高频辐射现象:磁场、电场、电磁场 (连续

3.1.5 静电放电 (ESD) 现象

3.2 电能质量恶化的危害

关于电能质量指标的恶化对电力系统 (包括用户) 的危害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 有的研究是针对某个指标 (如谐波电压) 对具体设备 (如电机、变压器等) 造成损失的估算, 提出的谐波造成的功率附加损耗及电气设备绝缘寿命的缩短带来的每年等值电量损失 (kwh) 可以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3 电能质量的检测

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是获得电能质量信息的直接途径, 虽然这方面的检测仪器已不少, 但大多数只局限于持续性和稳定性指标的检测, 而传统的基于有效值理论的监测技术由于时间窗太长, 仅测有效值已不能精确描述实际的电能质量问题, 因此需发展满足以下要求的新监测技术: (1) 能捕捉快速 (ms级甚至ns级) 瞬时干扰的波形。因为许多瞬间扰动很难用个别参量 (如有效值) 来完整描述, 同时随机性强, 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判据来启动量测装置.如幅值、波形畸变、幅值上升率等。 (2) 需要测量各次谐波以及问谐波的幅值、相位;需要有足够高的采样速率, 以便能测得相当高次谐波的信息。 (3) 建立有效的分析和自动辨识系统, 使之能反映各种电能质量指标的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4 电能质量的分析和计算

电能质量的分析计算涉及对各种干扰源和电力系统的数学描述, 需要开发相应的分析软件和工程方法来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为改善电能质量提供指导。由于干扰源性质各异, 电网元件在不同干扰作用下干扰的频谱从oHz到GHz的广宽范围内) 呈现不同的性能, 因此建立干扰源和电网元件 (或局部电网) 准确的数学模型有时困难很大, 而分析计算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还有赖于电网基础资料的可信度。近年来, 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种分析方法已在以下电能质量领域中得到应用。

3.5 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

改善电能质量措施的研究涉及面也很广。为减小频率和电压偏差, 应实施电网调度自动化、无功优化、负荷控制以及许多新型的调频、调压装置的开发和应用。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 也是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抑制谐波、降低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解决三相不平衡方面, 目前已有几种装置可供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电能质量的介绍, 分析了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 提出了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合理科学化的电力系统管理方式才能解决, 提高电能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电能的需求也更多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 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 提高供电的质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电能质量的简单介绍, 分析了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电能,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J.Martinon, O.Poisson, F.DeChateauvieux.防止电压骤降和短时断电以满足用户需要[J].供用电, 2001 (2) .

[2]肖湘宁, 徐永海.电能质量问题剖析[J].电网技术, 2001 (3) .

上一篇:纠正策略下一篇:南京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