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最基本问题(共9篇)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1
解决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化归为基本型.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常见有以下几种基本型.
1.y=asinωx+b (y=acosωx+b) 利用函数单调性及三角函数有界性求解.
例1 求 y=asin2x+b (a<0) 的最大值.
解析:因为 a<0, -1≤sin2x≤1,
所以 sin2x=-1时, y 的最大值为-a+b.
2.y=asinx+bcosx
利用
例2 求
解析:
因为-1≤sin (2x-φ) ≤1,
注意到|sinx|≤1, 利用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求最值.
例3 求 y=2sin2x-6sinx-1的最大及最小值.
解析:
注意到-1≤sinx≤1,
当 sinx=1时, y=-5;
当 sinx=-1时, y=7,
得 -5≤y≤7.
利用函数有界性|sinx|≤1求解.
例4 求
利用斜率公式求解.
例5 求
解析:
令
如图1, AB、AC是切线, 则 kAB≤k≤kAC.
可求得
利用换元法:设
例6 求
解析:设
则
当
当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2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当今,食品产业已经是在许多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再到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大头
娃娃、三聚氰胺以及最近的毒薯条和牛肉膏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食品生产者为了一己之利而违背职业道德做着为人类所不容的昧心事,近几年“地沟油”“三鹿奶粉”“瘦肉精”“红心鸭蛋”“大头娃娃”“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不由的对日常所吃的食物产生戒心。甚至很多同学打趣道:“我们早已百毒不侵了,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有害物质!”在玩笑话里,我却听出了苍凉。
我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然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有850条河流、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130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 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会在农、水产品中富集,畜、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农 1
业部对14个经济省会城市的2 2000 年,个蔬进行检测,结果超标的占23.5%。(2.)养殖造成的源头农药、兽药、生剂等农用化学品使用化肥,从源
发达的110害。菜样品重金属
种植与污染 长调节的大量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全国每年氮肥的 使用量高达2 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同时,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宣传方面同样使人寒心。
1、宣传力度不够。当前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安全,另一方面又对安全食品的公认度很低。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4市l863名消费者的调查,50%的人表示,在选择日常食品时不会特别关注安全食品,70%以上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安全食品的辨别知识。在目前全社会缺乏诚信、拜金主义泛滥的大环境下,超范围、超期使用、假冒安全食品标识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这里面有执法不严的问题,但与宣传不够也有关系。加强宣传,就是为整个安全食品树立形象。
2、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市场上的各类食品名目繁多,难以辨别,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统一,不便管理,有的甚至出现了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和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认识,不能分辨到底何类食品为优,何类为差,有时业内人员也很难解释清楚。从安全食品认证的机构来看,有机食品认证归口环保部门,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归口农业部门。
3、对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对各类安全食品的生产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比如动植物种植、饲养技术、加工技术、贮存技术等。无论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的集成,还是产品质量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此外,在检测技术方面,无论是检测的手段,还是检测点的分布都还显得不足。
4、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产地环境质量而言,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10—2001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GB/T18407.1—2001都对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作了规定,但要求程度却不甚一致,如对环境空气标准值而言,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大气中铅的浓度限值,而行业标准却未规定此项。另外,在空气样点的采集周期与频率上也有明显不一。对土壤环境而言,行业标准规定铅含量限值为:pH值<6.5时为250 mg/kg,pH值在6.5~7.5时为300 mg/kg,pH值>7.5时为350 mg/kg;而国家标准则分别为100,150,150 mg/kg,相差较大,此类问题在两标准中多处出现,在实际评价中很难遵循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三、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对参与国际农业乃至食品产品的贸易竞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食品安全战略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严格的监控管理
系统为手段,以安全食品生产技术为基础,而这些都需要由国家级部门统一管理实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的建立,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国家应从宏观上调控,由专门食品安全部门负责,实行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级;在政策上扶持安全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与市场价格体系。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配合,多方协调,离不开投入部门、产出部门、管理部门、技术监测部门及各社会团体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所以应加强宣传和领导,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3、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学科较多,如环境科学、土壤科学、生物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属于交叉领域,仅凭一门学科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在科研领域要加强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我国科学的安全食品战略体系。“培育健康的土地,生产健康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安全的食物”需要对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筛选、组装。建立不同类型的生产开发示范基地以及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安全食品生产能否扩大规模、提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三元乳制品业在最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没有检出三聚氰胺,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建立了上万头良种奶牛示范基地。
4、建立市场准入制
在我国,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已建立了一批面向全国的大型安全食品批发市场,所有商品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并实行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对不符合绿色安全要求的食品限制进入市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已试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并将在全省大中城市全面推行,所有上市的食品必须领有合法的“身份证”才能上市销售。
五、总结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张敏
2、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何文娟
3、中国食品安全阶段性特征解析,杨文友
4、讨论中国食品安全检查体系问题,萧蓓蕾
论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篇3
【摘要】教育公平发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一项大计。本文从教育成就、教育资源、学生背景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三者与教育公平发展的关系,就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相关教育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基本问题 教育发展
【课题项目】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名称《网络时代下教育“知沟”现象存在原因及对策分析》,课题批准号:201501456。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5-01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一直重视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并将教育公平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与其相关因素的优化配置,做好教育公平发展工作,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任务。本文就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教育成就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谈到公平问题,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而在教育公平发展的研究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教育成就与教育公平的关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教育成就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其中美国在1966年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人们的关注点在于什么学校更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成果。
1.1教育效果与教育公平
教育效果决定着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这是人们对于教育公平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普遍共识。为实现对教育效果的准确恰当评价,相关研究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研工作,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单位做了大量的项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地区内部和国家地区之间,学校绩效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特定的教育标准下,教育效果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为相互促进关系,那些教育效果较好的国家与地区,教育公平发展也就相应越好,同样教育公平发展也与教育质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1.2教育优异与教育公平
在探讨教育优异与教育公平问题时,首先要引入“收敛梯度假说”的概念,所谓的“收敛梯度假说”,是指社会成就的社区差异将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而减小。对于教育领域来说,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背景高的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普遍较好,反之则差异较大。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的教育往往强调教育的公平,二是教学质量的升降对于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追求教育卓越与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二者实际上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教育资源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方面,学校资源和学校政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2.1学校资源与教育公平
学校间的资源差异包含着很多影响因素,这其中学校的物质条件与教师状况无疑是对学校差异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但相关研究还发现,一些与学习氛围有关因素如师生关系、学校纪律、教师态度等因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学校资源的因素中,师生比因素、具有高等教育证书教师及教师培训因素,在统计学上与学生学习成绩有相关性,当然这种研究是以学生阅读成绩为研究内容。在教育有效研究中,课堂时间、课堂结构、教学方式、课程覆盖的内容与进度,对于提高教育效果非常重要。其它研究还强调了班级与学校背景,家长支持,学校纪律氛围,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2城乡差异与教育公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甚至在同一类别学校之间,差异都很大。这种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物质与人力资源,例如,班级规模小,学校拥有更多的物质基础、学校拥有更多的优质教师等等。而在同一类学校之间,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校政策方面。对于城乡教育的差异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同,但城乡学校同属于公立教育系统,这种城乡差异就主要体现在学校政策方面。一些国家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特定的学校中,以此来实现教育的均衡,但由于缺少政策针对性,往往效果不佳。而公关政策对于教育的公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学生背景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学生的教育结果影响很大,相关研究工作对于社会经济与学习效果的关注还不够。
3.1学生家庭经济地位与教育公平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的调查研究显示,不同经济地位学生,其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则学生学习效果越高,地区内学校间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校内部梯度与学校梯度则更趋于缓和。因此可以说,学生社会经济地位在统计学上与学习效果间存在统计上的相关关系。但也需要指出的是,在关注教育效果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公平的政策含义。对于欠发达地区,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政府应该通过投资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干预,以达到教育公平;二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收入人群,与高收入国家同条件人群相比仍然较差。当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教育公平将成为其发展瓶颈。
3.2学生背景与教育效果边际递减
所谓的边际递减,指的是如果(假设)社会经济地位有临界点,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成就的影响就会极为弱小。这就说所说的教育效果边际递减。国际教育成就协会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与教育效果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关系还不足以说明教育效果中的学生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临界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国家的结果都不支持教育效果边际递减的假说。综合来看,尽管学生在先天的诸多特征中存在不同,而这些特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校教育起着弥补学生先天不足的作用,前提就是教育公平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公平发展问题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研究工作,本文从教育成就、教育资源、学生背景三个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了教育公平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强调的是,要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关键还是要具备基于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相信随着我国教育建设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毛燕.当代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柏杨.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薛二勇.教育公平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7:91.
作者简介:
谷月娟,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4
一、基本做法及经验
1、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
党组织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首先要体现在加强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上, 只有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才有利于抓好党的基础建设;有利于突出重点;有利于改善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中、突击或停止发展党员等问题的出现, 从而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2、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
从新生入校开始, 就要求辅导员及军训教官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及时查看学生高考档案, 及时将新生中的优秀分子及早地选拔出来。同时与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取得电话联系, 了解学生在高中时代的思想、学习情况及奖惩情况, 做到全面了解重点考察。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三年制的特点, 要努力做好党员发展与高中阶段的培养对接, 对高中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的, 经过入学一段时间的考察而合格的可以重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 使他们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就有可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随后, 要把这些同学吸收到党校中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是他们明白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基本程序等。党校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 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 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学生及早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学校党委要在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 把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时为入党积极份子确定培养人, 要求入党培养人时刻做好他们的培养和考察, 多教育、多谈话、多向群众了解情况,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了“四早”就能使二年级有一大批骨干力量, 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党的组织。
3、依据党员发展制度,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制度化
在大学生当中发展党员, 既要做到把先进份子、学生骨干吸收到组织当中来, 又要做到依据《党章》, 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学校党委的规定, 才能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1) 团支部推优制度。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 各班团支部要和辅导员讨论入党申请人的情况, 提出推优候选人, 并提交全体团员投票表决。团支部将投票结果和团支部意见填写在统一制定的《团支部推优表》上, 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分别签署意见后报党支部和党总支, 以便确定积极分子, 从而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中的作用。
(2) 确定积极分子培养人制度。每名入党申请人通过党校培训考核合格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被确定为积极分子的同志, 党支部为其确定两名党员为入党培养人, 并要求他们经常联系, 交流思想,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加以教育。确保每位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达到或基本达到组织发展标准。
(3) 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提交思想汇报后, 支部看后要有党员根据其思想汇报情况与其谈话, 并做好记录。做到一般问题支部谈, 困难问题总支谈。
(4) 汇报制度。各班辅导员、团支部书记每月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本班积极分子的表现, 以使党支部及时了解情况。此外, 对发展对象是否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 我们还要求辅导员提供必要飞意见, 作为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依据。
(5) 政审制度。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必须履行的手续之一, 是保证发展新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 凡不经过政审或政审不清的, 坚决不发发展入党。
(6) 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制度。在发展对象所在班级和支部有针对性的选取党内外群众进行座谈和个别了解相结合的方法, 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想法、群众基础、学习状况和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要立即整理归纳梳理, 对群众反映不好的发展对象不予发展或延长考察培养期。
(7) 公示制度。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群众监督, 把党员的条件、标准、发展程序及发展对象名单等及时向群众公示, 增强党员发展的透明度, 避免少数人关起门来够党员发展和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8) 建立健全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政审材料、党的基础知识培训考试成绩、《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团组织推荐材料等, 并将这些材料装入档案。
4、加强机构建设, 为党员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机构健全是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基础。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 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政治辅导员和高质量的政工干部队伍。因此, 要把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放在首位。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成员。每个支部都配齐了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特别是在对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 坚持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大、作风正派、热心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 以确保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 我校还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 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带一个班, 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党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 从而更进一步发挥新党员的骨干作用
我们认为对入党后的预备党员的管理工作不能放松, 不是“手续一办就撒手”, 而是手续一办, 党员教育工作紧跟其后。在这里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二是抓党员标准教育, 三是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 四是定期考察, 通过教育和考察, 使我们发展的预备党员均能按期转正。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违纪、违法等不合格的党员。
二、高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较低
高职高专虽然也在大学行列, 学生也是大学生,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区别, 又加上在校时间短 (一般是三年) , 其培养的难度更大, 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录取层次是专科二批也是最后一批, 大学生学生来自非重点高中, 还有一部分来自对口的职业中专、技校。高招录取分数较低, 思想境界不高, 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不能相比。随着大学的扩招, 一方面是满足了学生享受大学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导致大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 特别是高职高专属于最后一批录取的大专院校, 有些学校为了保证生源, 不断的下滑录取分数线, 其质量可想而知。
针对上诉情况我校强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党委、学工部多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贯彻一个理念、坚持两个抓手、突出一个特色、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同时还要求学生辅导员在工作必须具备“四心”——即事业心、责任心、爱心、精心。我们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 利用每周四晚上进行专题教育或日常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 突出思政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方法, 做到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解决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认知能力不强, 思想境界较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 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夯实了思想基础。
2、我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有限, 无法把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我校学生党员少, 比例不足在校学生的3%, 学生正式党员更少, 往往是学生预备党员一转正就面临毕业, 或出外实习, 在校的学生正式党员几乎是微乎其微。其原因是我校是专科院校, 学生入校时成绩比较低, 只有个别的是高中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我们很难在一年级发展学生党员, 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在入校后2-3个月确定, 这样经过一年的培养, 我们在大二年的下学期才能发展。而我校学生一年级及二年级在校学习专业知识, 三年级在医院实习。由于实习医院遍布全省各地, 学生又很分散, 支部很难做好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很难做到一年有党员三年级成立党支部, 唯一可行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发展学生党员后, 成立了学生党员的党小组。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在发展党员我们还做到了把学生骨干优先发展成党员, 更好的为班级和广大同学服务。再者, 我们还积极有效的把在校的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利用他们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要求进步, 早日迈进党的大门。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要求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一定要按时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在实习检查期间我们要求学工部及各党总支汇同实习科下到基层走进医院, 找带教老师及实习医院领导去了解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表现, 对表现较差影响较大的学生党员将依据《党章》给予相应的处罚。
3、对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教育相差较大
据有关人员调查, 目前, 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 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 往往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 参加党校培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等等, 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 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但大学生党员因年龄的原因, 其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 可塑性很强, 如果不重视对其继续进行严格而深入细致的培养教育工作, 他们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 在实际行动中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而且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 削弱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影响党的形象, 给支部工作带来被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决定加强对支部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充分调动支部成员积极性, 发挥支部内部党员作用, 区分开一般积极分子和重点积极分子, 对重点积极分子重点写实, 尽量杜绝写实跑粗和不切实际的现象;对发展对象的管理教育, 除坚持原来好的做法外, 坚持开展入党前系统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细则》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加大在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特别要注重在一、二年级发展优秀学生入党, 尽早成立学生党支部。为确保新党员质量, 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我们在各系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系总支委员会, 我们还在各系配备兼职组织员, 这对今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上就是我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经验、现存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希望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员的发展可以起到一点作用, 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摘要:大学生是同龄人群中的佼佼者, 是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 我们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就应该加强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学生党员质量。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5
1 中医对“质”的认识要不要引入“量”的分析
中医与西医的重要区别之一, 就在于对疾病的认识上, 前者以“质”的把握为主, 后者则以“量”的分析为主。中医对质的把握, 是建立在对整体的外在现象的综合认识上, 是一种宏观的判断。“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强调的就是一种纯粹的质的辨识。可以肯定地说, 中医这种质的判断, 就是对疾病性质的客观正确的把握。中医所以是科学的, 就是因为它的疗效是客观存在的, 它的疗效取决于什么?首要的因素当然是对疾病性质的正确把握。没有寒热虚实的判断, 温清补消就难以准确对应, 治疗就是盲目的。
但是, 走过二千年以后, 站在现代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充分肯定中医科学性的同时, 也不得不指出这种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质”的把握是不够精确的。用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证自然科学现象, 性质虽然明了, 但精确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哲学方法直接代替具体科学方法的缺陷所在。近代以来, 欧洲自然科学所以逐渐与哲学分化, 主要原因就是自然科学的深入发展和逐渐精确, 哲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它们的需求。中医所以只能在宏观上对疾病进行质的把握, 而不能做量的分析, 也是因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的理论构建没有为中医提供量的分析的基础, 限于条件, 中医也只能在质的把握上力求准确。但是, 没有量的分析, 只靠主观的判断, 这种努力总是收效甚微的。
中医在治疗上对“量”的探索也曾有所努力, 并试图通过量的分析来达到治疗上的精确度。如方剂君臣佐使药物的剂量变化, 就表现了药物在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度。《伤寒论》许多名方及其衍生方, 除了药物的变化以外, 其中不少则是仅仅通过剂量变化而表现其主治变化的。但是,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这种量的变化始终对应的是证候的变化, 是对性质的把握, 所以, 它并未能引发中医整体上向着量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尽管如此, 我们也不难发现, 其中已经表现出了中医由“质”的宏观把握向“量”的微观认识发展转变的内在要求。
通常认为, 一门自然科学只有达到数学的定量化才算是成熟的科学。这是因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直观之中, 只要在直观的层面, 就可以对之进行定量分析。性质是通过量来确定的, 我们看到的五花八门的现象, 在它们的背后都是一种量的关系。红色是直观的, 其淡和浓的变化就是一种量的比例关系在人的感官中造成的效果。知名学者邓晓芒在其《康德哲学讲演录》中说到:“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它主要是建立在定性之上, ‘金木水火土’以及中医学中的‘寒热湿火’, 这些都是定性分析, 没有定量分析, 不能用量来加以解释。其中的量要靠体验, 要去斟酌。一个中医看病的时候, 用药是三钱还是五钱, 他要想半天, 他要体会、斟酌。有时根本不说清楚, 只是说‘少许’、‘若干’。因为用药量是根据对病的质的体验去取舍。”
中医起源于古代科学, 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但是现在看来, 由此性到彼性, 之间的转化一定有一个量的积累, 有一个量变过程的。由寒证变为热证, 绝对不是突然之间的事, 一定是逐渐演变的。疾病的动态观是中医学的精髓, 疾病的变化与发展一直是中医观察研究的重心。如何使我们的辨证更加精确, 根本的方法就是对证候的轻重变化即“程度”变化, 能通过“量”的分析去观察判断, 以量变推断质变, 而不仅仅限于现象的肉眼观测。现在所以不能用量来加以解释, 是因为中医学中尚未引进量的分析方法, 尚未在质的分析基础上进行量的研究, 是缺少必要的基础, 而非中医不能量化。可以断定, 只要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客观存在的, 即研究的对象是直观的, 是可实证的, 数学的方法就一定会走进中医现代研究的相关领域。走向精确, 是包括中医在内的一切科学发展的共同方向。模糊数学是在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与中医因笼统带来的“模糊”不是一个概念。
中医界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认为:“既然简单的症状标准已经满足中医治疗上的需要, 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复杂而又依赖性强的量化标准呢?相比之下, 容易把握的症状标准比不容易把握的量化标准显得更加先进, 更加科学。”““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症状标准来辨证就已经足够, 过分地强调量化标准, 反而违背中医简单化和普及化的初衷。”此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作为科学的中医要不要量化, 量化的中医是进步还是倒退?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 其水平要不要从笼统走向精确?“易把握、简单化”是有利于临床的, 但它是否就是判断临床先进性和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笼统水平上的“易把握、简单化”和精确水平上的“易把握、简单化”是一回事吗?这些问题是我们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必须首先回答的。
2 中医的关系“过程”要不要“知其所以然”
中国古代科学所以常被质疑, 原因就在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近代的著名学者胡适、鲁迅等就曾提出这一问题。有人说, “中国古代所谓的科学技术其实主要是技术, 中国人只讲结果, 不讲过程, 过程被抛弃了, 或者被隐藏起来了, 秘而不宣。所以, 中国人把这种科学技术称作‘奇技异巧’, 因为其间的过程和原理都省略了, 所以看上去很奇怪, 像是魔术、巫术。”中国古代科学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面向过去、面向典籍、面向祖宗之成法的烦琐考证学风的影响之外, 尤其重要的一点则是自然哲学对科学的顽固统治。这在中医的表现尤其突出。
有人并不承认中医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理由是中医始终在讲阴阳关系、五行关系、脏腑关系、正邪关系等等, 关系是什么, 不就是在阐述事物的因果, 在阐述“所以然”吗?我们不否认中医的“关系”是在阐述“所以然”, 问题是这种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上的“所以然”, 并不能对科学的具体原理做出应有的解释, 其阐述的原理仅仅是普遍性的, 是对所有事物普适的, 不是对中医自身特殊规律的具体客观阐述, 结果仍然是“不知其所以然”。
知名学者刘大椿先生在其《科学哲学》一书中说到:“中国有机论思维方式总的来说在概念的形式推导方面比较薄弱, 并且缺乏一种类似演绎几何中的形式逻辑 (这正是希腊科学精确性的实质) ……中国古代学人善于在最高天道与人伦关系及至山川草木之间作直接类比, 推崇直觉的领悟, 着眼于把握变动的关键, 体认事物的内在联系。但是, 它不讲究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的形成构造, 忽视在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层次和过渡环节。”
说得很恰当, 这也直接击中了中医学作为一门具体科学所存在的缺陷, 即因果链条不具体、不清晰。
作为科学, 要求的是对不同层次的规律性进行具体的研究, 对其间过渡环节和机制作出确切的说明。这不是在将事物复杂化, 而是将事物模糊的规律更清晰地呈现出来。科学的简明就是建立在这种清晰的客观的关系之上的。当然, “简明”还不是“过程”研究的意义根本, 根本则在于中医能在现代科学水平上得到深化和发展。中医学中蕴藏有大量的朴素的科学元素, 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深层次的开凿和精细的雕刻还远远谈不上, 其完美的科学内核远没有得到显露。在现代科学条件下, 要不要对中医科学原理的“关系过程”进行现代水平上的修补, 要不要把每一因果链条进行现代科学水平上的联结, 其对中医发展的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不同层次过渡的模糊性必然导致科学理论的人格化, 如天地日月之论与君臣等级相联系, 中医学中五脏关系、组方规则与君臣佐使相类比等。在这种思维方式支配下, 类比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 并且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就科学而言, 这显然是不严谨的。著名学者杨振宁博士曾明确提出:“科学就是科学, 在科学问题上, 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 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 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 这完全是两回事, 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这里的“天人合一”不是指整体观念, 是说人世间的规律和自然界规律是有区别的, 一定要分开来研究。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6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发展研究
绿色化学化工即绿色无公害化学, 又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 与化学学科相结合, 充分运用了化学原理。其广泛应用符合了当前全球社会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潮流, 更加体现了人性化的特征, 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友好和谐相处的理念, 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绿色化学化工原材料的使用, 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的, 并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
随着全球自然气候环境的日益破坏, 人类在发展生产的时候不加以对环境进行保护, 导致了人类受到了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环保局先后提出了“废物最小化”与“污染预防”的目标, 初具绿色化学化工思想的雏形。九十年代初美国政府颁布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 被纳入到国策, 绿色化学的理念第一次被提出来[1]。
绿色化学化工其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在刚刚被提出之时, 其理念代表着人们渴望通过绿色化学化工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愿望。随着社会逐渐发展, 其理念逐渐得到了实际应用, 并与化工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绿色化学化工也是最先由美国人提倡的, 把化学看做是其基础, 实际实施应用与化工非常相似。但实事求是的来说, 其理念体现了化学与化工学科共同发展的目标趋势, 这也体现了二者需要共同面对环境等对其提出的高要求, 共同面对其他新兴学科对两者的巨大挑战。在现实社会中绿色化学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理念, 犹如一座桥梁将化学与化工这两种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 其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深入其研究, 并促进其内容越加广泛丰富。在现代社会中绿色化学化工还可以用清洁生产等词汇来描述, 并与可持续发展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
2 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研究
2.1 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现状
绿色化学化工是一种全新理念, 与传统化学化工不同之处在于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排放。这种节能环保的理念在上世纪末被人们所留意, 迅速在西方国家得到推广[2]。20世纪初美国政府从颁布有关法律之后, 就开始了对其应用研究, 从未停止过研究的进程脚步, 至今为了促进其研究发展, 先后设立了多个奖项, 成立了多个研究所, 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研究之中。日本、欧盟这些世界强大的经济体也对其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也多次开展了相关的会议学术讨论, 极大促进了其产业的研究与发展。
2.2 绿色化学化工的优点
2.2.1 清洁能源的使用
过去的经济生产采取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对能源的无序开采使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而当人们认识到有些能源可以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甚至无污染, 而且可以再生使用时, 越加投入清洁能源的研究当中。绿色化学化工与传统化学化工不同之处在于清洁无污染能源的使用, 充分发挥了原材料的使用价值, 对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2.2.2 清洁生产的实现
在传统生产过程中, 污染物质在反应中大量排放出来, 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威胁。绿色化学化工这种形式重组改造了化学化工原料物质的分子结构, 将有害物质成分剔除出去, 从源头上做到了防微杜渐, 减少了对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3]。更进一步说, 可以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控制, 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溶剂和催化剂, 并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并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做到“密闭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这就是清洁生产的实现, 是绿色化学化工的本质[3]。
2.3 如何推进绿色化学化工产业发展
2.3.1 重视人才培养
绿色化学化工属于一种新兴产业, 应用还不够广泛, 这说明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加强人才的培养, 从长远利益出发储备更多的人才力量。在各级院校教育体系中, 开设相关学科专业, 制定有效的培训体系, 加强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
2.3.2 学科教育上加大投入, 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化学是一种微观化学理论的体现, 其最终的应用实现体现在宏观常态下生产制造加工行业中大规模化工技术的应用。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 设立机制, 鼓励创新;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平台,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人们对其认识, 加大相关立法, 为其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加大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3 结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化学化工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发展应用空间。特别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维护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实现更远大的崇高目标任重道远, 发展过程中绝不能再盲目地发展粗放型经济, 不能以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为牺牲代价, 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到绿色化学化工的重要性, 加大其产业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欣悦.试论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J].科技与企业, 2014, 10:259.
[2]陈晓隆.绿色化学化工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 2014, 03:282.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7
1 绿色化学化工的解读
1.1 化学工业产品的环保性
传统的化学化工产业因为会对环境产生重大的污染, 所以需要对传统的工业进行更新和调整, 然后逐渐淘汰以往的较为粗放的生产方式。要做到这些首先在选材上要挑选更加环保型的材料, 去除材料的相关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保证在产品的最重要的环节即选材上的环保性。其次, 在生产上也需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清洁的能源进行生产。最后, 还需要注重生产的节约性, 因为即使选择了环保的材料, 在生产上的浪费也还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所以也要注意材料和能源的充分使用。
1.2 使用无污染的能源
以前的化学化工业的生产往往只注重产品生产出来的质量和会带来的多少利润, 企业发展生产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盈利。但是绿色化学化工不再只是追求利润, 而是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在原材料的选用上要尽量选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或者是污染最小化的清洁型的能源, 另外, 还需要改变发展的方式, 探索出更加清洁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清洁能源, 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
1.3 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
除了选材上要求的环保性,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较为污染的生产的方式, 对化学化工产品的材料进行升级, 从而达到减少废弃废物的排放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果不能够的都很好的控制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所以, 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也是绿色化学化工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 发展的原则
弄清楚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的原则对于更好的采取绿色化学化工的措施是大有裨益的。他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之中:首先就是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 这是指要提高生产的效率促进原材料的最大程度上的运用。其次, 是要注重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原则, 这是指对于生产中产品里残存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进行分解使之成为无毒害的对环境有利的产品。再次, 还是要遵循辅助性产品也要环保的原则, 辅助性产品在选择上尽量使用无毒害的产品。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最后, 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是指在化学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也要充分考虑到对人体所能造成的损害最小化的原则, 保证人体的生命健康不会受到威胁。除此之外, 还要对于选取的材料和生产的方案事先准备充分, 对可能到来的安全隐患做好准备。
3 未来的发展建议
3.1 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因为生产方式是绿色化学化工发展最为基础的一个方面, 首先需要借助于网络和有关媒体对绿色化学化工进行宣传和讲解, 使得人们对于这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有着初步的认识, 其次, 国家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加大财政的投入来支持绿色化工业的发展。最后, 企业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带头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企业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觉自愿的发展绿色化工。
3.2 建立完善的制度
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化学化工制度, 所以我国目前急需建立起一套这样的制度。首先, 要构建出绿色化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以此作为基础来支持其发展。其次, 还要注意到人才的重要性, 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 对于相关的科研人才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他们参与到生产的积极性, 最后, 还要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 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 为的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3 加大创新的力度
我国目前的化学化工产品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我国主要生产的还多为初级产品, 在国际上缺乏竞争的优势。所以, 我国目前绿色化工的发展还需要在技术的创新上多下功夫。积极引进国外的发展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 还要对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一条最适合的道路。政府对于创新也要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4结语
化学化工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长期的只注重发展而轻视对于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 绿色化学化工以其环保性以及经济性的特征受到了各国的争相发展。我国未来的化学化工业的发展也需要走绿色化的道路, 企业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国家加大政策以及财政上的支持, 公民个人自觉了解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 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加以宣传, 这才是促进我国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不仅会带来环境问题的改善也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是一种双赢。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在此种背景之下化学化工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面对环境的压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了响应战略化学化工产业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介绍绿色化学化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工,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杜群.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J].硅谷, 2012.
[2]田倩倩.绿色化学化工的相关问题研究[J].化工管理, 2014.
[3]窦明升.对于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J].决策与信息 (下旬刊) , 2014.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8
一、关于反贫困发展的几个经典理论
1.“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反贫困战略和模式的提出, 首先基于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贫困根源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 拉格纳·纳克斯 (Ragnar.Narkse) 提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纳尔逊 (R·R·Nelson) 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两者隐含的共同思想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 在没有外力推动情况下, 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均衡现象。1957年, 哈维·莱宾斯坦 (Harvey.Leibenstein) 提出经济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1960年,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 (Walt.Whitman.Rostow) 提出了“经济起飞”理论。
罗斯托把用“最小临界努力”摆脱“恶性循环”或“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过程, 称之为经济起飞过程。罗斯托认为,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经过六个阶段, 这六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性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指出, “起飞”阶段是关键性的, 是“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在起飞阶段中, 束缚经济成长的阻力最后被突破, 传统的经济停滞状态得到改变。
2.“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理论
1959年,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 (Oscar Lewis) 在《五个家庭:关于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人实例研究》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1]1969年,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曾任美国驻印度大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提出贫困和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模式:一是生活于贫困境况中的人们, 由于从小就受到贫困文化的熏陶, 他们缺少向上流动的动力, 环境也难以使他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二是低成就动机导致低社会流动, 受教育的机会少, 层次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上的竞争力薄弱。三是低教育水平, 较弱的竞争力, 自然导致他们只能进入低收入职业, 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四是低收入的职业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为贫困。莫伊尼汉认为, 以上四个方面会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模式, 使贫困者很难摆脱贫困的纠缠, 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 视野狭窄, 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2]贫穷文化的理论对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伟大的社会”和“向贫穷宣战”的社会计划有重大的影响。许多这样的计划, 旨在改变穷人的个人性格, 包括文化价值观, 希望他们能更有效地加入劳动力市场。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 (A.Inkeles) 针对那些仿效着西方而走向工业化、科技现代化的不发达国家, 把贫困者行为放在文化价值和人格心理的层次上研究, 提出“贫困也是一种国民的心理状态”, 以及“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的素质——现代性”等重要论点。
3.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 的贫困理论
由于贫困文化的理解具有“谴责穷人”的含义, 许多研究者强调应该更深入地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造成贫困文化的社会因素,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排斥的基本概念。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 (曾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经济顾问, 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更进一步提出, 贫困是对人的基本能力的剥夺。1981年出版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 阿马蒂亚·森写道:“要理解普遍存在的贫困, 频繁出现的饥饿或饥荒, 我们不仅要关注所有权模式和交换权利, 还要关注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生产方式、经济等级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在森看来, 个人的福祉是以能力为保障的, 而能力是由一系列功能构成的, 包括免于饥饿的功能, 免于疾病的功能, 接受教育的功能, 等等。这些功能的丧失既是贫困的表现, 又是贫困产生的原因。作为一个社会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获得足够的营养, 基本的医疗条件, 基本的住房条件, 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如果一个家庭或个人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一项功能, 那就意味着处于一种贫困状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在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专门提出, 收入的贫乏只是贫困的一部分, 该报告引入了一个新的综合指数——能力贫困指标。在这份报告中, 能力贫困指标所定义的“能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生存的能力 (即获得营养与健康的能力) ;二是健康生育的能力;三是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报告中还指出, 发展中国家“能力贫困”是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为广泛和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西部农牧区的发展困境
第一,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农牧业发展。这是一个必须依靠科技、运用知识求发展的过程。然而, 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穷, 正是由于知识贫困和能力贫困。既是说, 缺乏知识和能力的群体, 又必须充分运用知识求发展。
第二, 国家为使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消除知识贫困和能力贫困, 加大了科技兴农、科技兴牧政策力度, 加大了教育扶贫力度。但是, 不少农牧民子女完成大中专学业后又无处参工就业, 处于闲置与半闲置状态;呈现出更深刻的矛盾:一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 本土的教育资源却不能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要么是培养出的青年人才服务他乡, 要么是家长不愿送青少年到校读书, 因为读了书既不能参工就业, 又不愿务农、放牧, 反而成了什么也不能做的人了;从而使教育发展、“普九”工作步履维艰, 使科教兴农 (牧) 、人才兴农 (牧) 的设计失败。
第三, 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步履维艰, 面对着如此尴尬:不通广播电视, 农牧民当然就无法接触广播电视;但通了广播电视, 同样没解决多大实际问题——对于收听收看到的外地节目, 由于语言问题而难于受益。不少农牧民通过通过VSAT (卫星小站) 设备收看到省内外及境外节目, 但就是看不到州、县政府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地种养殖、科学地防病治病的节目;而这些又是地方科技部门长期致力的项目。此外, 由于缺乏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 已经建成的乡、村级通讯设施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经常是工程建成数月后即闲置、废弃。信息技术通过远程教育对民族教育事业发挥了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体制支撑, 对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等发挥作用甚小。
第四, 国家推进“通村公路”建设, 而通村公路建设又受资金巨大、生态脆弱、人口聚集度低、产业未发育等方面的限制, 要么是迟迟不能修建, 要么是修建后由于人力资源能力低下、无产业支撑等问题而闲置, 最终因气候恶劣和缺乏养护能力而废弃;成为发展中的“鸡胁”。
第五, 国家为解决农牧民缺医少药问题, 大力推进乡村卫生站建设, 另一方面则是许多乡村卫生站建起后, 由于没有合理的运行机制、人员能力建设机制而缺乏行为能力, 卫生人员无所事事, 卫生站门可落雀。
2010年8月20日《中国民族报》发表中央民族大学杨思远教授的文章《民族区域经济的繁荣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动向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在民族区域经济趋于繁荣的同时, 民族经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以传统农牧业为基础的藏族经济并没有真正发展和活跃起来。人们对藏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对广大藏族民众的经济需要和愿望关注不足, 而藏族经济发展需要的恰恰是源自藏族的内在动力。”“民族经济差距的客观存在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后果, 它不仅妨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还会成为边疆地区不稳定的经济根源。”
2011年6月8日, 中国民族宗教网“民族理论”栏目编发了题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定越快越好”——对话著名人类学家杨圣敏教授》的文章。杨圣敏讲道:“最近10年来, 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内地, 但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能力却不高——所以我说, 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一定是越快越好, 而是参与式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太快了有时候还会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发展可以慢一点, 不一定要那么大规模的投资, 不一定要那么快地开发矿产, 而是一定要让当地少数民族参与式发展, 让他们一点一点地能够介入进来, 培训他们, 听听他们的意见, 让他们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 而不是让一部分人被开发和发展甩出去了。”[4]
杨思远和杨圣敏的言论, 直接的层面上表达的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 需要处理好民族区域经济繁荣与民族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 却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在中央持续、深入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 必须深入研究“如何使西部农牧区又好又快地发展起来”这个重大问题。
三、西部农牧区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与反贫困科学发展
自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以来, 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现已成为我国举国上下、各行各业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指南和行动纲领。
既然如此, 关于中国农村反贫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农村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不明确这个问题, 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反贫困科学发展, 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和消除贫困, 反而会出现各种贫困此消彼长的现象, 使人们陷入贫困的循环之中。
事实上, 当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研究, 与前述罗斯托提出的“经济起飞”理论联系起来, 也就能够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地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其一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推进落后地区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而实现“经济起飞” (没有“经济起飞”也就无所谓“经济增长”) 。其二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已实现“经济起飞”的地区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很显然, 对于包括绝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在内的贫困农村而言,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推进科学发展, 当属第一种情况。
2012年9月16日, 笔者输入“反贫困科学发展”术语, 对“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进行“主题”、“篇名”、“全文”的“精确”检索, 未发现一篇文献。用“百度一下”对“反贫困科学发展”进行自动搜索, 也是“零结果”。这说明“反贫困科学发展”在我国学术界尚未成为一个科学术语。鉴于“反贫困科学发展”术语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科学地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科学化”等术语代换, 我们又用代换术语进行相应查询, 查询到肖云等的《新时期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十大长效机制设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阿木的《以科学发展推进扶贫开发》 (2012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张涛等的《科学推进扶贫开发》 (《老区开发》2010年第3期) 、慈延祯的《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促进扶贫开发科学发展》 (2008年5月23日《民族日报》第2版) 等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均未对“扶贫开发科学发展”作出界定。
2.“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文综合学术界关于贫困、反贫困、发展、科学发展、技术精神、科技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成果, 阐明了“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1) 关于“反贫困发展”。
世界银行诠释“贫困”是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贫困就意味着饥饿, 意味着没有栖身之地;贫困就是缺医少药, 没有机会上学也不知道怎样获得知识;贫困就是失业, 害怕面对未来, 生命时常受到威胁;贫困就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生病甚至死亡;贫困就是权力和自由的丧失。进而言之:贫困是对人类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 是指满足特定人群生存所需的物质供给、技能保障、意识引导, 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处在匮乏乃至严重匮乏状态, 甚至不足以维持基本生存。
1968年, 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发展’意味着从‘不发达’中解脱出来, 消除贫困的过程”, “‘发展’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向上运动。”此后, 迈克尔·P·托达罗在《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一书中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综上所述, 反贫困发展的本质就是:创造更合理的物质、精神生存方式, 使贫困地区或个人、家庭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2) 关于“科学发展”。
对于“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以及科学发展的内涵, 邱耕田、袁吉富、袁诗第等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袁诗弟等提出:科学发展, 第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 第二要强调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活动, 第三要有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5]
邱耕田提出:科学发展, 一定是求真的发展, 因为遵循客观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前提;一定是趋善的发展, 因为追求和拥有善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一定是审美意义的发展, 因为审美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属性。在一般的意义上, 真、善、美分别代表着科学发展的三大方面, 它们是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或必然性、功利性或目的性、观赏性或情感性于一体的基本要素。[6]
袁吉富提出:科学发展是一种把人为失误的代价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发展, 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发展, 是一种把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发展, 是一种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全面的发展和又好又快的发展。[7]
此外, 刘道兴在《技术精神、求效思维与人类价值体系的四维结构》一文中指出:技术过程存在的求效性思维方式, 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独立地位的人类思维方式。求效思维和求效价值追求与求真、求善、求美一道, 构成了“真效善美”这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四维复合结构。[8]樊勇等则指出:技术精神, 作为一种内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的进步理念, 与科学精神一样, 是提升人们思想品质和境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9]
吸收以上观点, 我们对“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作出以下诠释: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 是追求“真效善美”的发展。
早在2004年, 本文作者之一就在《关于科技进步整体性能力建设》一文中指出:“科技进步”不是从纯科技角度理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是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 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的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包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中的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科学技术进步法》等, 都是按如此含义理解、把握、运用着“科技进步”概念。[10]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 既包括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 也包括充分发挥“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功能。[11]1996年, 江泽民同志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12]的论断;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讲道:“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13]2011年, 温家宝总理指出:“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 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 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 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14]
需要明确, 上述科技进步中的科学技术, 既包括自然科学技术, 也包括社会科学技术;既包括生产、生活的科学技术, 也包括交往、决策的科学技术。总之,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 本质上是以知识促发展。
(3) 关于“西部农牧区反贫困科学发展”。
将上述关于“反贫困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讨论统一起来, 我们把西部农牧区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表达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贫困地区或个人、家庭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与“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 进入财富增加、能力增强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进程。简言之, “反贫困科学发展”即: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的反贫困发展。
四、我国“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短板”
2012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十二次学术大会暨第二十三届院士大会上讲道:“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 科学技术更是改变国家命运、开创美好未来、创造幸福生活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这样的逻辑关系与道理, 人们是不会反对的。但是, 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却未能很好地以大科技时代的视阈去思考、探索和立论, 缺乏让扶贫开发工作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谋划。
从当前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研究与实践看, “扶贫开发科学发展”被边缘化可见一斑。以四川为例。2011年4月12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成都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暨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拉开了四川“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根据“合作协议”, 四川“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 以及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传媒、智慧电力、智慧城乡统筹、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十四个重点项目, 将在全省市州和重点县级城市全面推广。这些工程和项目中, 就是没有“智慧扶贫”、“智慧科普”。难道扶贫工作、科普工作不需要与时俱进, 不需要数字化技术武装吗?难道扶贫工作、科普工作走信息化发展道路不具有紧迫性吗?当许多企业都已经在用卫星电视、虚拟数字技术、IPTV、SaaS等服务于管理、营销时, 我国的大多数地区 (广大的农村, 落后、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的扶贫工作、科普工作还沿袭着“人拉、马驮、车运”的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知识下乡的“杯水车薪”的原始方式;这是需要深刻反省的。传统的许多做法可以继续存在, 但是应该以新的技术条件下费省效宏的工作为主导。
另一方面, 从关于“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创新研究看, 一般都集中在制度方面, 例如肖云等的《新时期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的十大长效机制设计》一文提出了:健全扶贫开发组织保障机制、准确确定各地扶贫标准、完善贫困户识别机制、健全扶贫对象瞄准机制、增强扶贫开发动态监测机制、创新产业化扶贫机制、构建扶贫开发多渠道合作机制、强化扶贫开发的法律保障机制、抓好扶贫开发资金与项目监管机制、构建扶贫开发绩效考核评估与奖惩激励机制。[15]又如阿木的《以科学发展推进扶贫开发》一文, 提出了:转变观念谋划扶贫开发、务实发展促进扶贫开发、加大投入保障扶贫开发。[16]制度红利, 究竟有很大空间, 这可以探讨;但是, 长期缺乏让扶贫开发工作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谋划, 是很不应该的。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是苏维埃加电气化”;这些论断都阐明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应该看到, 当代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变革着落后地区的空间结构, 创造出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不少学者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李道亮从2007年开始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下, 主编出版《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 (年度报告) 。但是, 这些研究还没有把当代信息技术产业可以为我国西部农村扶贫开发提供深刻的变革、全新的格局, 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 去探索、去立论。
长期以来, 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服务体系建设与科普工作, 过于依赖农村自身力量, 而未能充分利用城市服务资源优势。与城市相比, 农村生产生活过于分散化, 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动员社会、集聚资源、服务基层的能力也不强。因此, 需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优势, 建设诸如“惠农数字科普馆网络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起面向农村地区推送的农业科普动态知识仓库;通过将城市的科技知识资源有效地注入农村, 从“授人予渔”的源头上服务农村。过去, 只强调物质流、人流的运动, 而不注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的信息流运动。事实上, 在当代信息技术产业条件下, 诸如贫困户识别、扶贫对象瞄准、扶贫开发动态监测的数据处理等工作, 都可以由城市机构进行专业化服务。
摘要:把握反贫困发展的几个经典理论与我国西部农牧区的发展困境, 综合学术界关于贫困、反贫困、发展、科学发展、技术精神、科技文化等问题的研究成果, 阐明了西部农牧区反贫困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贫困地区或个人、家庭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与“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 进入财富增加、能力增强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进程;明确了我国“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短板”。
发展最基本问题 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统计分析
一、引言
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出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已经发展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经济学与统计学互相融合,其实质上能够分成以统计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体系为中心的两个处于发展阶段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融入在其中,其出发点不同说明学科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也不相同。多数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以经济学作为核心,不断发展,其也属于计量经济学。
目前,计量经济学,从数理经济学模型预测方面考虑,其推动力仍然是经济学知识体系。把统计学作为一种手段,在计量经济学中占据一定地位,但是多数国家并没有考虑到统计学所处的地位。统计学逐渐被计量经济学中的基本方法论所代替。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该把计量经济学视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因为我国经济计划的实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盛行的情况下,作为计划管理的一个直接工具,统计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实现了国家经济操作系统的平稳发展,并对计划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获得了一席之地,时代的进步,也推动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发展历程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统计学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还具有较为独特、清晰的发展流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利用3个发展阶段概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下文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经济学专家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研究比较国家经济实力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个发展阶段:属于国家经济核查体系的完善阶段。多数和本体系有关的部门,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使得国家经济核查体系逐渐完善。在本阶段,统计学设计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确定核心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细化国民经济结构部分等,不断充实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体系。在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基础上,优化资料配置,将社会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个阶段,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本阶段,在经济统计领域中,形成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不断完善的新局势,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网络购物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地位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人们要从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中,深刻理解经济统计,为统计分析打好基础。一些人无法全面理解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只是用来说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这无法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作用。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旅游业、收支分配调节、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统计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四、结束语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以先进的数据信息技术作为数据支持,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和统计学专家的紧密配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仍然要保留并继承优化管理、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并将其视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J].电气应用,2013,05(16):118-119
[2]邓颖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及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作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08):77-80
[3]杨永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08):150-152
【发展最基本问题】推荐阅读: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现状的分析及主要问题08-09
发展基本情况10-19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05-29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07-06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09-29
发展和转正党员需要准备的基本材料08-18
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要求10-26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06-03
职场最基本的礼仪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