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农村”调研报告(共8篇)
“行知农村”调研报告 篇1
因地制宜谋求发展促进民富目标实现
七宝山乡增加台村书记助理杨洪
经过十一个五年的建设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GDP总量逐年攀升,但人均GDP占有量仍显不足。因此,“十二五”规划适时提出“民富”理念,这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即让普通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也为今后五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各地区现阶段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谋求一条真正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促进“民富”目标的实现,对于各地区尤其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更显意义重大。现根据自己到村任职一年多以来的所掌握的情况,以任职村增加台村为重点,谈谈关于发展特色种养,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些想法。
一、增加台村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
七宝山乡增加台村位于浏阳东部,小溪河上游,由原来同仁、民强、莲花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2.51平方公里,耕地1110亩,林地23070亩,辖18个村民小组,331户,1198人。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有党员45人,各群团组织完善,村内有完小一所,卫生室1个。党支部和村委会由5 人组成。
结合我村广阔的山林资源优势,我村工业以林产品加工为主,全村共有竹木加工企业5家;养殖业以黑山羊、蜜蜂、原生态土鸡为主,全村共有黑山羊存栏5000多头,蜜蜂800余桶,土鸡近20000羽。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完善和广大村民思想的转变,又发展了药材、小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皆伐造林力度不断增强,我村林木蓄积量正逐年下降,大家逐步认识到“靠山吃山”的老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已不适用了。然而,我村地处偏僻,工业基础薄弱,欲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村级经济也不太可行,发展的最终出路还得靠我们自己,还得在特色种养方面下功夫。
二、我村发展特色种养的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优越。
我村位于湘东北边陲,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度,全年无霜期301天,年均降雨量1264.5毫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海拔、坡度均不大,非常适合白术、黄柏、金银花、红豆杉、银杏、黄柏等药材生长;山上植被丰富、蜜源植物多有生长;另外广阔的山场、丰富的植被和种类繁多的昆虫也为发展黑山羊、原生态土鸡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化学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因副作用小、疗效独特、价格低
廉而倍受国际制药工业的关注。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医药界正在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以天然药物标本兼治为特点的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今年省内重要需求相对疲软的情况下,白术收获季节一到,仍有客商开着卡车来我村收购,华科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邓荣生的2万余斤新出土白术,甚至还没来的及分品级,就被人以8元/斤价格全数收购。另外,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蜂蜜、黑山羊、原生态土鸡等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要越来越大。
3、发展基础良好。
投资120多万元成立的“华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纳包括社员7名,计划用3到五年时间发展药材种植1500亩。随着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原来分散经营、管理不善,药材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为我村药材种植产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黑山羊、蜜蜂、土鸡等系我村传统养殖品种,养殖技术相当成熟,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4、发展机遇难得。
随着市场对特色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其价格也逐渐走高。年初制定的七宝山乡人民政府发展规划中,更是将我村的药材列为“农业七宝”之一,重点发展。村级领导班子也高度重视,将发展特色种养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突破口,将为种养大户服务做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为民之所盼。
三、我村发展特色种养的劣势分析
当前,发展特色种养虽然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一些制约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成为制约我村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的的客观障碍。
1、市场份额有限,价格易波动。药材、蜂蜜等都属特殊农产品,货紧则价扬,生产过多则卖不出好价钱。如不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盲目跟风发展,就很容易遭受挫折。
2、加工滞后,销售不畅。我村目前加工企业仅为几个竹木加工厂,生产的都是些半成品。我们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大都作为原料出售,除药材有商贩前来收购外,其余产品基本还是农户由农户自产自销,市场营销严重缺位。
我村发展特色种养虽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加强组织引导,加快加工销售,加强技术服务,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加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和优势,总体上看,发展特色种养是利大于弊、优势胜过劣势。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发展特色种养不但
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四、我村发展特色种养的的几点建议
1、要发展农村信贷。积极有效的发展农村信贷业务,为广大农村居民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于促进农村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改进信贷服务,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投入力度,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手续。
1、要加强宏观引导。要充分认识发展特色种养对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将其作为一项朝阳产业,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引导,集全村之智,举全村之力,形成发展特色种养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群众根据规划发展生产。大力扶持和培育种养植大户、打造拳头产品。
2、要加强基地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要把壮大特色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农民种植(养殖)适销对路的品种,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宜发展种养的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充分发挥种养大户的典型带动作用。
3、要突出加工增值。要把引进自己的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争取引进一家产值过千万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并大力推行“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同时也降低群众的市场风险。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增加台名片。
4、要强化优质服务。一要加强信息服务,帮助群众把我市场行情,引导他们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尽量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二要加强技术服务,积极推广科学栽培(养殖)管理技术,实施规范化栽培(养殖)管理,提高栽培(养殖)管理水平,特别是栽培过程中要禁止使用高残留化肥、农药,尽量采用生物技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保证全程无污染,提高产品质量。三要加强销售服务。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利用他们交友广,信息灵的优势,保证货畅其流。
通过深入调研,我不仅更多地了解到当前发展农村经济所面临的困难,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广大干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动力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民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适应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之路。
我觉得加点体现调研的语句可能感觉会好些,这样看上去,看不出调研,让人看了的感觉就是那种可以单纯通过文献阅读然后就写出来的论文
“行知农村”调研报告 篇2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但是教育投入现状不容乐观, 特别是贫困地区, 教育投入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认为, 我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 农村的地位与处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昌盛, 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未来的发展。他曾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曾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 认为中国乡村教育规模小、数量少, 并且以城市为价值取向, 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他提出: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 实际生活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
1924年, 陶行知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主张, 提倡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 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 改造中国当时农村社会现状。同时, 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 在各种生活实际中接受教育,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他认为 :“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 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陶行知主张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据地, 通过学校造就出“文化细胞”, 再进一步结成“文化网”, 从而使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方面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效力, 以最终实现“农夫农妇人人读书明理, 安居乐业”。
针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的这一现象, 陶行知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 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 所谓“行是知之始”, 认识来源于行动, 只有从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 农村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自古以来, 中国的文化格局和政治格局密切相联。“礼失求诸野”的说法表明民间文化的重要地位。陶行知对中国与世界既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又有非常直观的感性经验。陶行知以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 农村文化建设搞不好, 中国农民就无法出头, 国家也断无翻身之日。
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 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94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 以上, 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本世纪初, 国家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的攻坚计划, 我国终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3年以来, 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 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 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 以上, 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但是,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 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 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二) 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向上向前”并富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农民, 然而这种新农民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落实。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单一, 突出表现为单一的应试教育, 这种一元化的培养目标, 对农村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 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1. 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 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 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
2. 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目前, 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明显, 存在着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 进一步扩大“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 提高普及水平,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 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 还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拨款占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
3.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学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 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 有利于消除贫困、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三) 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 有好的教师, 才会有好的教育。陶行知提倡“教育下乡”, 他建立了许多乡村示范学校,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 国家十分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首先, 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其次, 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再次, 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同时, 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使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举措, 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是农村的光明之路与希望之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 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实践盛极一时。至今陶行知的某些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本文在分析农村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之上, 简单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并探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社会,陶行知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农村教育 篇3
【关键词】陶行知 农村教育 变革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认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 “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陶行知倡导,“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小学校;从活的中小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
他同时指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教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倡导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只有受过教育的生活才能发出生活的火花,发生生活的变化。“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行是知之始”。
从以上陶行知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倡导创新精神的当代教育思想一致。“活的乡村教育”、 “活势力”、 “活本领”、 “新生命”等字样的反复使用,可以看出陶行知对于“活”的充分强调与肯定,正因如此,他的教育思想不受时代变迁的限制,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仍然可应用于指导当代教育。
其次,“社会即学校”、“教育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实质上倡导的是所学要结合实际,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等不能脱离现实。
最后,陶行知教育思想也注重实用性——“生利”、“国家的强盛”以及“民族复兴”等的强调,可以看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为目的的。离开了实用的目的的教育学习,都是对资源、时间、人力等的浪费,是没有意义的。
二、当代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及同事等通过与浙江省以及吉林省等地的农村村镇干部、农村学校领导、农民子弟学生及家长等人群交流时发现一些当代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当代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不平衡性。首先来看农村教育中对于中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问题首先体现在思想上不重视。
四、加强发展当代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代虽在变迁,但陶行知先生生活的时代和当代农村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农村人口都是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就无所谓的提升;没有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必然缓慢,而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无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落后,势必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而没有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所有的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文明的进步,都是以农村教育为保障,没有了农村教育的保障,这所有的发展都将是缓慢的、无力的。所有的变革中,最重要的都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也是最难的;要将先进的思想通过教师带到农村教育中,并付诸于实践,以带来农村乃至整个国家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 陶行知文集[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赵晓丽.试论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J]. 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五期,第100页。
[3]赵晓丽.以外贸市场为依托,促进英语教学[J]. 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第十五期,204-205页。
思想上不重视主要是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重视。由于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学生家长重视的、也是唯一看重的升学率(考入重点大学)很低,因此大多数农村学生都无法考入重点大学、以便毕业后找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的现实导致农村大部分家长都不重视、甚至抵触让子女读书,乃至认为九年的义务教育都是在浪费子女的时间。
其次是观念的不正确。
以上农村家长及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正确所导致的。观念的不正确体现在多方面:学校教育模式的不正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以及家长、学生的观念不正确。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都一味地强调“升学率”,因此学校里学生的课内知识学习以及课后作业都是仅仅围绕中考、高考涉及的科目以及重点知识点展开的;有这样的思想指导着,中学教师自然而然地进行“填鸭式”的课本知识讲解和“题海式”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这种教育观念实际上是将所有学生,不分性别、不分特长、不分资质,把他们都培养成“学术型”的“北大”、“清华”的苗子。当前农村教育只有此一目的。对此,家长和学生再认同不过了。他们眼中的读书、重视的读书也只有这个目的:主科成绩好。否则,学生就一无是处,还不如不读书的好。然而,我们要正确认识教育: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倡导互相学习,职业不分高低贵贱。
此外,农村教育的农民教育也有上述的问题:思想观念的不正确、技术人员的缺少等,也到制约了农民的学习,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当代农村教育
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要活、要结合实际、要实用等,这些都指导当代农村教育不能再死死地、脱离实际的开展毫无实用价值的以升学率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单一以升入重点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是不求变化的、死的教育观念;单一以升入重点大学、获得一份“鐵饭碗”工作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脱离现实的空想教育;“读书无用”的观念是由于当前农村教育的模式导致不能将学生进行“扬长”教育的后果,以致学无所用、不实用。这所有的一切都背离了陶行知农村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有违客观教育规律的。因此,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当代农村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层面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
首先,政府扮演好引导与监督的角色。
政府应该制定先进的制度,引导乡村教育的积极发展。制度、决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思想上引导学校、社会、家长以及学生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意义,打破传统对农村教育意义的认识;保证农村教育硬件的建设与投入;明确学校办学的目的不再是“唯升学是图”,将现存教育多元化,确保学校办学特色化、多样性化、现实化;给学校、教师“松绑”,鼓励、提倡学校、教师发挥其特色、特长,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鼓励、确保优秀的师资投入到当代农村教育中,引进先进的师资力量到地方上。
其次,学校充当好政府政策、制度的执行者。
行知学校期末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篇4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行知学校七年级郝伟;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仍由县教研室统一组织,于元月1;日全县各初中同时考试;
一、班级基本情况:;我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4人;
二、考试数据分析:;(一)从全县总体情况看,总分前300名我校1人,;
(二)前20名中的学生瘸腿现象:第二名学生叶振芳;
(三)这次考试,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行知学校七年级 XXXX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仍由县教研室统一组织,于元月18、19
日全县各初中同时考试。学校统一安排了考务,七年级共设2个考场,考务会上,朱校长强调了考试纪律。学生没有违纪现象发生,得到监考老师的夸赞。阅卷工作全县教师集中阅卷,保证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我校由于学生较少,没有老师参加改卷。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下面,我就以下四个方面对本次考试作简要分析。
一、班级基本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4人。相对其它学校,我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很多。但是我们的学生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全班学生普遍心理状态较好,积极乐观向上,总体来说都比较遵守纪律,班干部表现出对班级工作的极其负责和对同学关心爱护。有较好的班风和学风,因此,期末考试取得了让人比较满意的成绩。
二、考试数据分析:
(一)从全县总体情况看,总分前300名我校1人,前800名我校6人,前1500名也只有13名。按校头,从单科平均分来看,语文64.2分列第二,数学62.1分列第三,英语67,9分列第五,历史54分 列第一,政治65.1分列第十一名,地理48.5分列第十,生物39.4分列第十九。从与第一名的差距来看,语文相差0.6分,数学相差6.7分,英语相差5.8分,历史超出1分,政治相差3.3分,地理相差10.3分,生物相差16.3分。由此可见,我们七年级各学科成绩很不平衡,生物、地理课目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注意。
(二)前20名中的学生瘸腿现象:第二名学生叶振芳生物45分,地理59;第四名学生王宇洁生物54;第七名学生李高杨语文仅得58分;第十三名学生王亚壮生物42分,历史46分,地理52分。
(三)这次考试,涌现出了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分别是:
马亚楠、叶振芳、邵岩科、王宇洁、王雪梅、李高杨、朱晓敏、路依欣、范帅、谷晓路。范帅同学进步十分明显,从三十几名上升到第九名。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显不足。
3.有些科目优秀率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人数不少,严重地影响了整体成绩。
(二)、教师方面:
一是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有时出现教师讲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二是有少数教师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三是课堂练习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课堂练习是检验我们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如果课堂练习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怎么能指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呢?四是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方面存在认识不到位,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全部掌握。
四、今后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同时相关的科任教师的协同管理也至关重要。加强班级管理是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
1.建立健全班级制度。统一认识,发挥班级制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选拔出行为大胆的班干部,当选的班干部要有朝气、有热情,敢想、敢做。班主任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激发班干部搞好工作的愿望和热情。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教育他们善于分析班级情况、热情帮助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2.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一个班级,班主任、教师没有对学生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应 经常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争取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的目标制定,共同研究班级问题,共同管理班级,制止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偏离班级目标的行为。也正是我们行知学校的老师配合默契,所以,我们的总体成绩还是可以的。
3、班级管理个性化、主体多元化。注重班级完整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要提供和造就一种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创新性学习能力,是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强调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更需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在这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把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至两名小组长,而且,还有专门的学习小组加分和扣分的规定,让组长管理学生,让学生管理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班的考试成绩是节节上升的。
4、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长配合。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如邀请家长到学校交流、进行家庭访问、建立家庭联系手册、经常性的与家长电话联系汇报情况等。
5、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成绩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能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自身的个人才华和人格魅力,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管理手段,确保课堂效率。这方面我们的老师都做得很好。
(二)、其他方面
1、我们近期要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班主任和所有任课教师一起,查找相应学生或相应科目的不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失,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抓中间促两头,整体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把针对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心回到教室,把精力用到学习上,真正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我们班级将经常性的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以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时的梳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行知农村”调研报告 篇5
陶行知简介,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名言警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
3、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6、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7、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8、民之所好好这,民之所恶恶之。管众人之事者,拜众人为老师。
9、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2、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13、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14、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1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16、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17、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我们爱师范教育,我们更应爱全国的儿童和民族的前途。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1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0、我们应当有广义的师范教育——虽所培养的人以教员为多数,但目的方法并不以培养教员为限。
2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22、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2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5、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2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7、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
28、我们希望以集体的力量来纠正个人主义,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谈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创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新中国新世界。
29、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0、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有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事人。”
3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3、学校既是乡村的中心,教师便于工作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影响于学生和乡村人民很大。
3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5、我们要想每一个乡村师范毕业生将来能负改造一个乡村之责任,就须当他未毕业之前教他运用各种学识去改造乡村之实习。我们不要以为把师范学校搬下乡去就算变成了乡村师范学校。不能训练学生改造眼前的乡村生活,决不是真正的乡村师范学校。
36、在学问上能追求真理,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依据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看来,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37、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行知农村”调研报告 篇6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大批农村人才。抓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是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和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人才开发,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狠抓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不断建立健全我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着力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一、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
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作,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早在2000年9月,市委、市政府便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初步提出了我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泸州“十五”人才开发规划》、两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也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重点关注。为有效推进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我们明确了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近两年来,先后组织力量深入到县区、乡镇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开展了全面深入调研,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思路。2004年12月,我市在泸县召开了第一次以农村人才开发为主题的全市性会议,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农村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健全“两个网络”、强化“三项机制”、建设“五支队伍”的新思路,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作为做好整个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将农村人才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重心上来,为实现农村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并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涉及部门众多、点多面广的综合工作,各有关部门工作力量的整合对开发成效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和开放合作的运行机制。各级人事部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为本,协同作战”的意识,既当主角又当配角,着重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村人才开发与整体人才开发的关系。农村人才开发是整体人才开发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组织部、人事局既是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又是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参与部门。为了理顺工作关系,我们注意协调与组织部、人才办的关系,在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中形成认识上的共识。我们积极主动向人才办汇报省里关于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要求部署,提出我市的工作思路打算,市人才办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总体格局中加以规划、指导、重视。目前,人事部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党管人才”原则统揽下,具体负责农村人才开发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是处理好与涉农职能部门的关系。为整合工作力量,我市建立了泸州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议由市人事局牵头,由14个相关涉农部门组成,每半年或不定期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农村人才开发方面的重要事项,统一工作思路,加强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通过近两年来的运行,相关职能部门逐渐打破了门户之见,打消了顾虑,统一了认识,按照“多予少取、不取”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增强服务意识,逐步改变了过去“单兵独战”、分散开发的状况,使我市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更加意识化、整体化。
三是处理好局内科室职责关系。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涉及人事部门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单靠某一个科室无法完成好工作任务,必须明确内部的分工和职责。因此,我们制定了我局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分工方案,对局内相关科室在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上的职责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局内由政策法规与人才规划开发科牵头,相关科室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进一步整合了市人事局内部工作力量。
三、创新培训机制,提升人才素质
实施培训既是农村人才开发的必要途径,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切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具体做法上注重三个结合,切实加大了农村人才的开发力度。
一是注重培训与就业输出相结合。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我市按照“订单培训、规范管理、定向输出”的原则,整合行业教育培训资源和民办教育培训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农民就业,提高致富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694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2.51万人次。同时,大规模组织劳动力转移输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05年,全市实现就业转移和劳务输出108.98万人,劳务总收入达56亿元。
二是注重培训与生产需要相结合。我市各县区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协会+农户”、“基地+协会”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专业(行业)技术协会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生产所需,通过对农户推广优良品种、提供行业技术培训、统一组织销售等方式,促进农村人才的成长,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82元,比上年增加367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注重培训与职称认定相结合。我市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业务能力考核和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农民的培训和职称评定一律免费,在评审的对象、方法、程序和条件上进行了改革,为更好地激励农村人才成长作初步尝试。目前,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我市已有277名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民被评审认定为农民技师,为我市农村人才开发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市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如有关职能部门的认识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农村人才工作还未完全打开局面;对农村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对农村人才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推进农村人才开发纵深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提高农村人才开发工作重要性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层出不穷的大批农村人才作支持。要深入宣传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农村人才开发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形成全面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树立农村的发展靠人才,农业的希望在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努力造就一大批农村人才,为建设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才激励机制
为充分发挥农村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和辐射影响效应,我们把对农村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作为农村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健全我市农村优秀人才的选拔和表彰制度,对具有管理才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把他们纳入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逐步建立农村人才开发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各区(县)、乡(镇)继续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农村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我们已计划于2006年开展我市首届农村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通过宣传和树立典型,起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效应。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工作
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农民和农村特点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县区在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上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和特色人才。统筹制定和规划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从我市农村社会经济实际出发,坚持走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路子,坚持市场为导向,注重实效。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充分利用各级教育培训设施、人才等资源,做好农村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同时,要抓住我市作为全国、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市的契机,积极主动配合市委组织部全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使其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以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四、进一步加大农村人才开发投入
人事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继续坚持政府财政安排投入和社会各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农村人才开发。要积极协调农村人才开发联系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农村人才开发的政策投入、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和项目投入,积极争取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人才开发,确保在经费上给农村人才开发大力支持。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人才评价评定制度
“行知农村”调研报告 篇7
学院:江南大学实践人:***
地址:安徽省某某市时间:2009年8月
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情况的调查,探讨新农村的变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于暑假期间对邳州市村庄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调查与访谈,得出结论:
农村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发展中的农村在建
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农村的交通大为改观
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山村,一改过去那种天
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家民再也不用担心天
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二)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
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
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三)生活水平达了小康
过去的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呢?嘿嘿……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
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也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
今年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通
信发展也是更赶得上了速……固定电话已经是每家一部,手机普及也已过半,年轻人差不多
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还有家里购置电脑的。
二、农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计划生育做的不够到位。国家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
生二胎。但现在农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过做生意或搞运输赚到了一定的积蓄。虽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标准,但是冒着被罚款的惩罚,躲着藏着最后再生孩子,这是现在农村很普遍的现象,村干部队伍状况令人担忧。村里的人民普遍反应村里的干部为政不够谦洁,每次选村干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候选人则会挨家送礼,送烟,送酒……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么才能让村里上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做不到的。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但是,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能没有教育呢?没有书籍就会缺少知识,农民的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有了现代化的新农村怎么能没有具有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村民呢?
农村的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青壮年太少。他们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所以村里平时是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由于缺少青壮年,所以有不少土地被荒废了,不少田都只种一季晚稻,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所以如何使这些主力军回乡是政府所要努力的方向,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在年轻人的肩上。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却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所以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农村调研报告 篇8
5、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移民搬迁、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xx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用3至5年,或更长时间,使我们xx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2017农村调研报告范文篇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也就是温上台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我对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当然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我从我寒假在家里的调查以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见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农村。
自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业并没有摆脱为别的行业服务的地位,农业创造的财富无情的转移到别的行业,这和别的国家争相补贴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十年来农村的变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就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调查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农村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房子,从小的时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现在二层的楼房,但是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我大概调查了一下,在我们那里,现在一般的家里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亩的地,每年种地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钱,这里面有农民买种子(大约要一两百元)和买化肥(也要一两百元)的钱,还有自己亲自劳作,节省了耕地和丰收的花费,所以如果一普通农家只种地的话,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费将所剩无几,所以我们那里的农民一般都要去干零时工。在20**年后,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这是中国的大势所趋,沿海的发展给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机会。现在我们村子只要有一定劳动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虽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国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家里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够带回五六千的收入,多点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就是自给自足,也就是现子,现在农村一般都盖的是两层的楼房,如果不盖的话,自己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老婆,而且会被人耻笑,而盖一个二层的楼房一般都在两三万,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储存的钱也就是为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将来孩子长大了,给孩子盖房子。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储存的钱给孩子盖了房子,孩子又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储存钱为了自己的孩子,这里面不能发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么重病。再看一下我们那里的村的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村办的企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沿海打工,农民没钱,村的办公机关没有收入,举债运行,到达破产的边缘,农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不可能富裕,中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过中国在发展,农民问题也慢慢的解决。
农村的教育问题也非常的严峻,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的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决大部分,可能农村的孩子不能决定祖国的未来,但是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乡原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而现在好几个乡才有一个小学,而我们市的高中也只有两所高中,而只有一所每年有两三百个考上大学,另外一所只有几十个,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还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学,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没有钱上。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是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却是用处不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会急需的行业培训结构。还有就是现在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去打工,我们村现在一个村只有两三个上高中的,其余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让这些孩子重返学校,也是社会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卫生保健就更差了。农民以前没有医疗保险,而现在突出的问题都是看病贵,所以农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还有就是农村没有自来水,随着环境的污染,自己井里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为例,普遍存在井水过咸的状况,而且杂质过多,越喝越渴,没有人去关注,农民选择了沉默。
农民看病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构成的: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抵御疾病能力太弱。由于经济条件差,很多农民大病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已经成了绝症,而且治疗费用高,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债台高筑。
二是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萎缩,农民健康无制度保障。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依赖集体经济运转的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逐步萎缩,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国家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卫生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着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的趋势。
四是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医院运转成本增高。由于财政投入少,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主要靠自筹资金。这种机制实际上把医院完全推向了市场,其后果是形成医疗市场的无序竞争。
五是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德医风与日俱下。由于医疗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益性质和群众利益,医疗行风出现滑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六是医药进货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费用高。有的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不正规,伪劣药品鱼目混珠,药品入库价与出厂价的差价悬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数血吸虫病对群众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虫病,将伴药终身,若延误治疗到晚血后期将会丢掉生家性命。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非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委员们建议:
第一、坚持办医的公益性和服务宗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卫生工作,围绕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
第二、加强卫生宏观调控管理,合理节约优化医疗资源。市、县(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监管工作,合理调配优化医疗资源,认真实施卫生区域规划,引导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重点倾斜农村卫生。政府对卫生投入应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应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且应倾斜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真正落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方针。
第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牢固构筑农民健康屏障。切实抓好钟祥、京山、沙洋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工作,关键是政府的补贴要及时到位,提高农民的参合率,扩大覆盖面,防止出现“三起三落”。
第五、切实办好惠民医院,真正服务好弱势群体。要使惠民医院真正“惠民”,拿出医疗惠民的硬措施,以解决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六、大力加强医德行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重点抓好医疗机构医德行风建设,使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为病人着想,医疗为病人满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彻底扭转过去偏重经济创收的倾向,重塑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农村的治安也成为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差,前年村里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盗了,今年家家养狗,但是却被不法之徒给毒死了,村里的青壮年少了,也助长了不法之徒的气焰,甚至达到了明抢明夺的地步。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去重视,而这个问题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造成农村治疗安恶化的因素有:
一是贫困与摆脱贫困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摆脱贫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难靠当地条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义之财作为致富之道。因而,在农村的犯罪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是有的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访、聚众闹事、阻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三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农村警力严重不足,与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基层执法人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无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装备落后,人为造成处理不及时,打击不力,不能有效震慑犯罪。
四是黑恶势力和邪教组织屡禁不绝,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亲说农村的信息化时,他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至今为止,我们村还没有建立有限的电视网络,我在家里只能看一两个自己市里的两个台。而安装一个电话不仅要给安装费,还有每个月交月租费,这极大的阻止了农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村被屏蔽。
新时期,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求更加关注农村、农民和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村庄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已经不再交农业税,农民都加入了医疗合作,看病能够报销60%,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很多都为自己买了保险,尽量减少天灾人祸造成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