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文化(精选12篇)
行知文化 篇1
在当代文化现象中, 陶行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倍受人们推崇, 尤其是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生活教育”的行知文化更值得发扬光大。
行知文化是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文化,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说, 行知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做”的要素和“识”的要素两个方面。“做”是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实践和在业内业余、课内课外的体验、训练中体现的文化观和文化成果;“识”是人对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感悟以及用于指导“做”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从狭义上说, 行知文化的基本要素特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及其文化现象。我们这里的行知文化即是从狭义上讲的。本文就行知文化的本质特征做如下阐述:
一、生活。
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本质特征, 首先是生活的。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重视教学活动, 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重视通过考试来激励儿童刻苦学习和进取向上。但是传统的正规教育只有少数儿童有机会享受, 优胜劣汰, 能够通过教育而成功只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的儿童是被排斥在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的。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存条件来看, 这样的教育观念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熟读和精通古典经书内容, 通过残酷的科举考试来进入仕途。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也只有进入仕途, 才能保证全家比较体面的生活和安全的生存。科举考试的功过也在于此, 它既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同时也限制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程度的提高, 同时极大地损害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 传统教育是教育与生活分离,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尖刻批判中国传统的教育之道为:“先生是教死书, 死教书, 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
行知文化的生活性, 集中体现在生活教育本质特征的三句话上, 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处处是生活, 处处便是教育。陶行知在1927年5月15日给试验乡村师范全体同学的信中说:实际生活是我们的真正指南针, 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就不致迷路。
二、行动。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二个本质特征。陶行知行动的重要性, 他提出“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在陶先生看来, 创造是由行动来生发思想的, 有了思想就能创造新的价值, 这新价值就是创造的最终目的。陶知行原名陶文浚, 因信仰王阳明“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学说, 而取名“知行”。然而,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 陶行知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脱离社会实际, 疏远广大民众的内在痼疾。于是, 在1927年, 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观点, 遂又改名为陶行知。这不是“行”和“知”两个字的简单换位, 它反映了思想上对行知认识的一种飞跃。于是他用事实真理颠破了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成就了他自己的教育理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他一生都在“行”和“知”上下功夫, 而且用大量的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行动的极其重要性。
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说:“高谈阔论不能救国。只有实际的救国的行动才能把将亡的国救回来, 但不能盲行盲动。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理论的行动、有组织的行动、有计划的行动、有纪律的行动。所谓理论、组织、计划、纪律, 又不是校长、训育主任为行政便利弄出来的那一套, 乃是民族解放运动所决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行动上接受民族解放的理论、组织、计划、纪律。为教育而教育, 不许行动的教育, 乃是加重国难的教育, 而不是解决国难的教育。”
陶行知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指出:“行动的教育, 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要解放小孩子的自由, 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 开展他们的天才。……行动的教育, 应当从小就要干起, 因为小孩子还没有斫失他们行动的本能, 小小的孩子就是将来小小的科学家。……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 有知识才能创造, 有创造才能有热烈的兴趣。”
“行动的”也就是“做”或实践。离开了行动、实践, 什么也没有。行动是我们的引路人, 是我们的导师, 是我们获得知识、走向成功的起点。1931年8月, 陶行知提出“做是发明, 是创造, 是实验, 是建设, 是生产, 是破坏, 是奋斗, 是探寻生路”。“‘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一) 行动; (二) 思想; (三) 新价值之产生”。
三、求真。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三个本质特征。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国难教育、大众教育、民主教育, 还是他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 始终追求的是一种“真人教育”。“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 而是学会做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 而是为了学人生的道理。因此陶行知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 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追求真知和真理;都应该做有真本领、手脑并用的人。他认为立志为老百姓造福、为整个人类谋利益的人, 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这是“做人中人”最根本的道理。
陶行知认为, 要引导新一代“学做真人”就要实行全面培养, 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包含三种要素: (一) 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 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 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 可以担负很重要的责任, 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 要有独立的思想, 要能虚心, 要思想透彻, 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 要有独立的职业, 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 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这三个要素, 实际涉及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在知识教育上, 不仅要有书本知识, 而且要有灵活的思想方法和实际本领, 他强调为学的方法不在读死书, 而“全要研究”, 无论准备从事何种职业, 都要会手脑并用, “学农的人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农夫的手;学工的人, 也要有科学的脑筋和工人的手。这样他才可以学得好。”才可以有独立的职业,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 “求真”、“做真人”既是我们师德教育的根基, 也是学生成长的根基。学陶师陶理应把“求真”、“做真人”贯彻到全部生活的、行动的过程中去。
四、奉献。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四个本质特征。“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陶行知关于奉献的名言。陶行知的一生就是奉献的一生, 在生活中奉献, 在求真中奉献, 在行动中奉献, 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同样也是奉献精神的体现。他用毕生精力去研究教育的真谛尤其是中国教育的出路和发展, 去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和社会大学, 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前进。
这是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的第五个本质特征。陶行知在《谈生活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理论做了概括:“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无论生活在什么年代、什么环境下的人们, 无不向往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正是发自人类内心深处的这种原动力, 才促使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生活的前进性, 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成于人们对生活的创造。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 提出的生活有六大特质, 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他说:“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个社会里, 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 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 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 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
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具体讲明了什么是前进, 他说:
“什么是前进?”
“反日是前进。”
“反封建是前进。”
“反个人主义是前进。”
“为大众谋幸福是前进。”
“教大众觉悟是前进。”
“教大众联合起来是前进。”
“和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争取解放是前进。”
“追求真理是前进;固执成见是落伍。”
“行动是前进;空谈是落伍。”
“斗争是前进;妥协是落伍。”
“创造是前进;改良是落伍。”
“把握现实是前进;幻想是落伍。”
“世界观的 (改造) 是前进;狭隘的国家主义是落伍。”
“运用矛盾以发展的是前进;坐待高潮之来到的是落伍。”
“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是前进;唱妹妹我爱你是落伍。”
陶行知要求先生同学和工友们做到“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还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 “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 养成活的人生”。抗战时期, 陶行知提出:“拿抗战的生活来克服妥协的生活”。抗战胜利后生活教育陶行知提出“教人做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 做国家的主人, 做世界的主人”。
以上以“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行知文化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即从生活出发, 以实践 (或做) 为行动, 以求真为动力, 以奉献为己任, 从而达到前进的目的。又从前进的目的出发, 去生活、去实践、去求真创新、去奉献, 从而达到新的前进目的。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与时俱进的过程, 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加前进一步。
行知文化 篇2
11月6日下午,由行知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组织的“3对3”篮球赛决赛在我校南操场拉开帷幕。经过近一个月的角逐后,海盗队和BUG队挺进了最后的总决赛。行知学院党总支马传浩副书记,戴玲副书记,分团委杨雪副书记,刘倩倩副书记应邀出席观看了本次比赛,其中杨雪老师还担任了本场比赛的总裁判。他们的出席为本次的篮球赛增添了别致的光彩。
比赛开始之前,各队的队员已做好充分准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拉拉队精彩地舞蹈引起全场的欢呼,现场的气氛也逐渐被点燃了起来,非凡军团队凭借出色的发挥拿下季军,随后的总决赛也正式开始。
首先,由两队队长带领队员上场。为了公平起见,杨雪老师以抛硬币的方式决定球权。硬币落下,球权归海盗队。
2点钟,比赛正式开始,率先发起进攻的海盗队在传球时出现失误,并被对手反击成功,比赛由此拉开序幕。比赛进行4分钟后,BUG队以6分优势领先,而在随后的一次防守中,BUG队队长杨建烨一记漂亮的盖帽让人大呼过瘾。海盗队也不甘示弱,前锋孙正以精准的投篮连得6分,暂追比分,为队友增加了士气。上半场结束BUG队以18:8暂时领先海盗队。中场休息时间,学生会体育部以投篮得奖品的方式与现场的同学进行互动。其中马传浩副书记也参与互动,他完美的投篮让同学们敬佩不已。
下半场比赛一开始,BUG队开始派上替补,但比赛依旧激烈。不到2分钟的时间海盗队孙正连得4分。BUG队与海盗队中锋的对决也让人大开眼界,连续的抢板与令人振奋的盖帽赢得在场观众的啧啧赞叹。最终,BUG队凭借精准的投篮锁定了胜局,以32:12的巨大优势完胜海盗队。
最后,几位老师先后为获奖队员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合影留念,戴志宇同学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
行知文化 篇3
关键词:课堂文化;“小先生”模式;安全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热爱人民,胸怀改造社会的理想,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根据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总要求,合川区草街小学深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小先生”制,在安全教育方面,打破了学校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让安全这根弦深入到学生的骨髓中,不再是被动保安全,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
一、“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
(一)“小先生”的选取
1.将学生分组
6~8人一组,自由搭配和教师辅助搭配相结合。自由搭配可以让性情相投、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在一起,互相之间感情更融洽,沟通交流更直接迅速。教师辅助搭配,可根据每一组的具体情况,实行微调。主要是调整比较极端的小组,比如,整个小组都是偏内向的学生,那么就调换一两个活泼开朗的学生进去。整个小组的学生都极端活跃,那么就调换一两个沉稳成熟的学生进去。
2.确立“小先生”
采取竞争上岗或组内推选的方式确立“小先生”。这样会推选出两种“小先生”,一种是安全知识丰富,安全意识浓厚的学生,另一种是号召力强,组内威望高或很会团结大家的学生。
3.训练“小先生”
平时要对“小先生”作要求、给任务,教会他们如何当好安全小老师。
(二)“小先生”职责
1.在组内进行安全教育
(1)每次安全教育课之前,教师确立一个主题,比如交通安全、校内安全、防溺水、防触电、卫生防病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等等。让大家自行思考,或查找书籍,或搜寻网络,或请教家长等等。在安全教育课堂上,每小组自行讨论,由“小先生”记录整理大家的发言和回答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统一提交教师。教师再针对疑难问题,对大家进行引导、点拨、启迪。
(2)课外自由抽取时间对组内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当“小先生”或组内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安全方面的知识时,可由“小先生”召集组内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并记录,作为优秀小组、优秀“小先生”评选的依据。
2.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家进行监督
(1)组内监督。“小先生”要负责组内每个学生的安全,及时提醒组内成员,制止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比如,上下楼梯不要拥挤,礼让慢行;不互相追逐疯打;不开无谓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等等。
(2)组间监督。“小先生”也负责监督管理其他小组成员的不安全行为。组内监督不扣分,组间监督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要扣他所在小组的安全分,作为优秀小组、优秀“小先生”评选的依据。
二、“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的作用
(一)切实落实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二)深入践行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1.“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使学生“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小先生”学习安全知识,教小组成员安全知识,从小组成员那里学习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安全知识并互相监督安全行为是合为一体的。在这里,“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小先生”们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2.“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切实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理论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小先生”安全教育模式不光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应把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教育是以“生活做中心”的。这种安全教育,从留守儿童起床开始,洗漱、早操、打扫卫生、吃饭、上课、课间休息一直到睡觉,第二天起床;对于走读生,也不仅包括他们在校生活,也包括他们的校外生活。在“小先生”的带领下,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小先生”安全教育,不是禁止学生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摸,而是学到生活技能,养成安全习惯,积极保护自身安全,促进生活质量。真正做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M].上海儿童书局,1932-10.
The Educational of Tao Xingzhi and the Excellent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The Little Teacher”Wodel in Safety Education
He Xiaohua
Abstract: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The Little Teacher”safety education pattern, in the hope of every student to form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safety habit.
Key words:class culture;“The Little Teacher” mode;safety education
行知文化 篇4
1.1 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背后更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托物言志式的特色学生文化。如:“石”文化、“莲”文化、“星光”文化等。这些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向着高、雅、洁不断发展。
但是,当今国际竞争的重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着校园文化,其功利主义思想日益泛化,无疑冲击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就和学校的文化背景形成明显的冲突,导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冲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社会价值观念更趋多元化,这使学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
1.2 行知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即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将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则是无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所以,行知思想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
1.3 职教发展与学生素养的匹配
目前,我国正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上,“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其基本思路是,借助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使中国到2025 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其重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人才。然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已出现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见图1)。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以期最终提升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然而,中国的职业教育所接受的生源情况复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学校接受的生源主要是初中后生源,其中考分数普遍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下。这部分生源从基础素质方面来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薄弱、目标定位不明、身心健康欠佳、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等。
2 “三自”学生文化的概念界定
学生文化是在学校环境中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价值的综合。职业学校要蕴养自立、自强、自治的“三自”学生文化。这种文化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种以生活为中心的学生文化的创新,是一个人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逐一突破,从而培养学生自立意识、自强品质和自治能力,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成熟。
2.1 自立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我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所提的精神,实则就是一种自立的意识,一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在新形势下,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准则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其自立意识的重要体现。
2.2 自强
自强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自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善、向上的心理意识。自强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必备的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职业学校学生活出尊严、活出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自强也是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养成自强的品质更是振奋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的重要保障。
2.3 自治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提到: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二是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是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独立的职业”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自治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具有自行管理或处理事务的能力,具有修养自身德性的能力。
3 “三自”学生文化的内在联系
3.1 自立是基础
洛克认为,目标是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动力。目标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是每个人的目标的确立是受其价值观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目标方向。社会中很多违法、涉案、犯罪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的目标定位最终导致一个人的失败或者灭亡。所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起来的目标定位才是作为现代职校生应具有的自立的先决条件,基于这种目标定位而促成的学生自立自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
3.2 自强是保障
自强本身有一定的身心基础做保障。陶行知先生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指出: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其中体育注重自强。这里的自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身心的强健,这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正如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优秀的专业人才,其为国为家所作的贡献都将随着其身心的消亡而逐渐淡去。二是精神世界的自强。空有聪明的头脑,不知道进取也不会有所突破。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 任重道远。无论是制造大国还是经济强国,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生产实践,除了要有优秀的身心素质之外,精神强大才是更加积极的保障。
3.3 自治是核心
中庸思想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后人对中庸一词的理解或偏颇或较为片面。很多人习惯于被领导,被安排,缺乏独立见解。这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是非常明显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和理念上的无质疑,在就业、创业时的无选择都体现了这一点。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甚至是看别的同学到哪里,自己也选择哪里,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治就是要凸显自我管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具有自行管理或处理事务的能力。
4 “三自”学生文化的目标设定
4.1 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目标
职业学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习惯松散,目标模糊。因此培养自立意识的终极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得以养成。这里的目标是用“养成”而非“树立”,因为青年人常立志而又常易志。养成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和习惯中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一段时间内都为某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职业教育中针对“5S”管理要求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每位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将来从技术、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锻炼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先天因素,不一定千篇一律。但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将来从事的工作强度会比较大。因此,健康的体魄和心态至关重要。要发自内心地具有提升的意识。学会锻炼,能积极地要求参与各种竞技活动,并在各种活动中努力向上,取得佳绩。
4.3 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的惰性是非常可怕的。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应该是实践。学生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要能够独立地思考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一味地等待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要不断尝试问询—分析—推理—检测的往复循环与实践,并将这种思维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应用到整个生活中去。
5 “三自”学生文化体系的形成路径
行知文化引领下的“三自”学生文化体系从环境氛围和人文氛围2 个主要方面进行建设,最终形成完整的“三自”学生文化活动课程体系(见图2)。
5.1 环境氛围建设
主要通过建设各种校内物质文化载体形成育人氛围,促进学生三观养成。物质文化载体的作用主要是从认知层面影响学生,形成对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强行记忆。只有了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可以更好地指导人文氛围的建设和三观的最后形成。
5.2 人文氛围建设
主要通过身心发展和职业品质提升2 个项目来完成,这2 个项目的实施应该在学生具有正确的三观概念的引导下,否则就有可能是偏颇的,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多项目的实施就成了“杂耍”,空有热闹的外表而无实质的育人。人文氛围的2 个项目由系列主题文化方向组成。这些项目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三观形成,使正确的三观得以强化。身心发展的3 个方向促进学生自强。职业品质培养的2 个方向择其一而从之则可促进学生自治。
5.3 课程体系建设
环境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各项目最终形成职业学校学生文化活动课程体系,而文化活动课程体系反过来又可以指导、促进学生自立、自强、自治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而职业和职业教育恰恰就在生活之中。自立、自强、自治是学生开拓美好生活的必需品质。“三自”学生文化体系的建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加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和谐。
摘要: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通过研究校园和学生文化的背景,提出建构自立、自强、自治的“三自”学生文化。自立是基础,自强是保障,自治是核心。这种文化是一种以生活为中心的学生文化的创新,是一个人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是实现国富民强的伟大中国梦想对人的素质的根本要求。
行知杯论文 篇5
活动单导学在我市如火如荼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角色发生逆转。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教师由台前走到台后,由主角变成配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弱化,相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这个舞台上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教育大师陶行知曾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浩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教师这个导演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戏呢?本人结合自己在活动单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一谈活动单模式下数学习题课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过分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 指导而不是传授。所以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指导的教给学生。习题课的教学更是如此。结合活动单教学模式习题课教学我采用说题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说命题的意图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业”所以审题对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确习题教学目标并达到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习题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领会揣摸习题的命题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命题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的对话交流活动,体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的课改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步说数学情景与数学过程
明确习题中创设的数学情景与数学过程,这是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条件。传统的习题教学是构建数学情景和分析数学过程,学生独立思考的少,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成果。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所以这一步让学生说数学情景与数学过程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一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建构物理模型,加强知识迁移,使所学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
第三步说数学量及相互关系
各个数学量的特征以及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这是审题分析的重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是数学习题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说数学及其相关因素这一教学环节是说题教学法的第一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予以高度和重视,不仅让学生代表说,还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教师要适时介入。未来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习方法的导师”或“教育的诊断专家”,因而教师适时加以评价、小结与归纳,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第四步说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
数学教学要将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大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
力、综合能力,要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定位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众说周知,习题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巩固知识,二是培养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习题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重点。让学生说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难点,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环节的教学应以学生重点发言、讨论为主。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小结为辅。让学生主动交流、合作、探究
五说解题心得体会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有道是“善于总结才善于提高”。让学生说解题心得体会这一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反思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与方法,明辨是非,扬长避短,总结提高,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也顺应了世界课改的发展趋势
第六说对习题的评价
学源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传统的习题教学方法中,缺少让学生评价习题的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既让学生评价命题的精妙与独到之处,还要启发引导学生在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
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其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
第七步说对习题的改编
教学法是学习认知的过程,它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本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教学重点。
最后一步教师综合点评
为强化刺激调动各感官的协调,培养感知量保存教学信息。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的研究方法,还要概括性的将本节知识形成网络体系,教师的综合点评要有“点睛之笔”重在思路方法的归纳与比较。
让学生用概括的方式以及自己对习题的审题与分析、解题的方法与思路、解题的过程与体会以及对习题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逐渐的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逐渐的树立起创新学习的意思和思维品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批判、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茫茫题海”,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教育先知陶行知曾告诫我们: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将教育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
陶行知夜归 篇6
对于陶行知的拒绝,冯玉祥深表理解,就退而求其次,希望先生抽出时间去他所统率的部队推行扫盲教育,并答应资助晓庄学校。此时,陶行知的好友,时任河南教育厅长的凌冰也发出呼唤,哪怕他腾出一天空闲,去指导也行。同时承诺,事后给晓庄学校建造一座教学楼作为答谢。
两位军政要人相继给出优惠条件,不亚于雪中送炭。而到底去不去,陶行知颇费思量,便将此事拿到校务会上讨论,大家认为,既然对方如此诚心,又愿意帮助学校,还是去一趟为好。但是,人们多少有些担心陶行知一去不归,便在校务会上约定,陶行知去河南往返行程共计16天,如果校长届时不回,就群起而讨伐。陶行知满口答应。
1927年12月21日,是规定返校的日子,眼看夜色初临,仍然不见陶行知的身影,不少员工认为,校长或许经受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而食言。正当快要失望的时候,却见陶行知满面笑容地出现在山脚下的小路上,大家忍不住欢呼着迎了上去。
有人趁机一语双关地给校长出难题:“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您不能按时赶回来,怎么办?”陶行知回答说:“我从来就没去想会发生不测,要是真的那样,就是爬,我也要爬回来!”其实,陶行知在河南期间,多次谢绝两位要人真诚的挽留。
甘于清贫,诚信做人,正是支撑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
陶行知,由“知行”到“行知” 篇7
陶行知(1891~1946), 中国教育家。安徽歙县人。儿时家境贫寒,为节省理发钱,母亲总是亲自为他理发,常常剃个光头,乡里大人们都叫他“小和尚”。 由于天资聪慧,爱好读书,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中不少篇章,人们又喜欢称他“陶子”。陶行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濬。他年轻时信奉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道德支配下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实际上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的哲学思想,于是改名陶知行。意思是要让自己知行合一。
后来,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过去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于是四十三岁时,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论述并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 “行知”。意思是说:只有更多地行动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的认识。表明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转化和发展。
知识小站
行知文化 篇8
2011年的10月18日是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重庆、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太原、合肥、成都、南宁等地及淮安、嘉兴、无锡、歙县、休宁、大埔、运城……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陶行知辞世也已经65周年了, 我们不禁要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他?
人们对陶行知持续不断的缅怀和纪念, 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 陶先生的伟大人格为人们树立了一座道德的丰碑。凡对陶先生有所了解的人, 无不为他的人格风范所感动。在他心中始终装着的是平民、是农人、是小孩子, 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 唯独没有他自己。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 他可以抛却名利官位, 可以不计利害成败, 虽屡战屡败, 仍屡败屡战, 用不断的创造、试验, 全力以赴那个崇高而伟大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着他“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许诺。“万世师表”的评价对他来说, 真的是名至实归。
其二,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富含的价值和智慧, 值得人们永远去开采和借鉴。教育为了什么?对他来说, 就是为了个人人格的完善, 使人成为“真人”, 成为自觉、自动、自立的共和国的公民;就是为了社会的改造, 使社会充满和谐、创造, 民主、富强, 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是为了生活的提升, 使人人都能过上向前向上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并使人人都能够成为这种社会和生活的创造者。但是“旧教育”、书呆子教育、文凭迷教育等等, 都是“大规模的消灭民族生存力的教育”, 对这种教育必须彻底改造。他提出的能够彻底改造旧教育的教育, 就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提倡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他要求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与社会的结合,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人心的改造进而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生活——健康的生活、民主的生活、创造的生活、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创造这样的新生活, 不是“坐而言”, 更要“起而行”, 用“做”来统一“教”和“学”, 让大家在科学的生活中学习科学, 在创造的生活中学习创造, 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民主……对他来说, 生活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因而是为共和国打基础的事业。教育与生活隔离、与社会隔离, 这个“打基础”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教育毫无意义。
探究“行知”有效的科学课堂 篇9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 它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我们要循着科学探究这条主线, 注重科学操作、实验等活动内容,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 在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中, 发现事物的本末, 学到相关科学知识, 使活动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真正做到陶先生说的“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 陶行知先生阐述道:“‘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 ‘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1) 行动; (2) 思想; (3) 新价值之产生。”因此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首先是做到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让他们真正地、大胆地实践。
但在具体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常常把手过严, 怕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难以控制亦或担心学生有磕磕碰碰不好处理。因此教师事先把一切教学工作准备好,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及做法模仿操作, 而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操作。这种“严谨”的教学方法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养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是“形似神不似”。形式上看, 学生确实动手实践了, 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扮演着依附的角色。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说:“我们需要的教育, 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 手开动脑的人。”在用脑的同时用手去实践, 用手的同时用脑去想, 手脑一块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就是“做”的第二个特征———思想, 其实也正充分阐明了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动物的卵》中, 大部分老师都以鸡蛋为例, 寻找鸡蛋外部和内部的生命特征, 我也不例外。当讲解要打开鸡蛋壳探究壳内有什么生命特征时, 我事先提供了学生必要的材料:手持式显微镜, 放大镜, 培养皿, 陶瓷碗, 镊子, 学生记录单等, 但我不是急于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实验, 而是先让学生说说需要怎样才能打开鸡蛋?需要什么工具来观察?看似挺简单的提问, 但我还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 通过学生的交流, 介绍了常见的科学的打鸡蛋和观察的方法。当学生说完后我再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要求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课堂中教学非常有序,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去操作, 即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他们也会联想起刚才老师讲过的要点再进行纠正。这样的动手操作不是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更有效吗?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发明, 是创造, 是实验, 是建设, 是生产, 是破坏, 是奋斗, 是探寻出路。”实践、探究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 要让学生去创新, 就必须放手让他们大胆实践、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实践方法以后, 就该放手让学生分小组, 结合足够数量的材料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办法进行观察实验, 尽可能地多发现自然 (科学) 事物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属性。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感性体验, 为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和三年级的学生共同探讨放入冰块的杯子外壁水珠从哪里来, 当我们科学地排除其他种种可能, 把焦点聚集在冰块上时, 我设计了谁能更有效地证明水珠是否由冰块通过杯子壁渗出的课后实践作业。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奇思妙想:在放冰块的杯子中滴入颜色鲜艳的墨水, 有同学甚至把橙汁或者是高乐高饮料凝结成的冰块……这样用吸水纸吸到的杯子外的水珠颜色一对比, 显而易见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争论, 继而探讨其根源。可见, 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 只要大胆地让他们尝试操作, 思维的火花就会迸发。
划“行知”之舟,游水墨世界 篇10
1. 解放头脑,激发兴趣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我们要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把孩子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例如,小班水墨活动“蔬菜印画”,我利用课件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蔬菜印画,让幼儿畅所欲言,说说用什么蔬菜进行拓印,印出来的图形像什么?幼儿们的答案五花八门:青菜印出形状像花朵,萝卜印出大大的圆形像印章等。在这个活动中我鼓励孩子多思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对于他们的答案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从而获得满足感。
2. 解放双手,大胆表现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水墨活动就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教师要相信幼儿,解放幼儿双手,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在水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例如,水墨活动“河里的小蝌蚪”,我出示范例让幼儿来观察,并提问:“用什么颜料画出来的?”同时,给幼儿提供黑色水笔、油画棒、毛笔、墨汁等材料,我发现有的孩子用手指头画蝌蚪,有的用毛笔画小蝌蚪,还有的用滚珠在宣纸上滚一只小蝌蚪,每个孩子都根据自我的感受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蝌蚪”,感受水墨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 解放眼睛,学会观察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眼睛是我们感受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方式。在水墨活动中,我都会积极提供许多观察的机会,从各个角度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如在水墨活动“校园里的春天”开始前,先带领孩子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看看春天有哪些花,然后让幼儿自己选择一种花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回到教室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巩固刚刚的所见所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 解放嘴巴,畅所欲言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在水墨活动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孩子,给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解放幼儿的嘴巴,让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例如,水墨活动“紫藤花”,我带领孩子们观察校园里的紫藤花,并提问:“紫藤花是什么样的?”“紫藤花有哪些姿态?”“紫藤架又是什么样的?”回到教室后,我利用课件让幼儿再次观看紫藤花的特点,“我们用毛笔怎么来画紫藤花呢?它有什么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给孩子提供了自己表达的机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5. 解放空间,走出教室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最自然真实的情境是最好的范画。在水墨活动中,我们要解放幼儿水墨活动的空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去关注大自然,将大自然的气息与材料带到水墨活动中,使水墨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小班水墨活动“紫藤花”,我带领幼儿们走出教室去观察幼儿园里的紫藤花,请幼儿带着问题去看看紫藤花有哪些形态和紫藤架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他们充分看的时间。回到教室后,让幼儿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来表现,使幼儿的紫藤花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这充分表现了孩子们的个性。
6. 解放时间,游戏整合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挥动画笔,在充分的时间里遨游画海,画出一幅想象的画卷。例如:小班水墨活动“美丽的花园”,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可利用游戏时间让孩子在水墨区角活动时把水墨画作品《美丽的花园》完成,让他们能够没有时间的顾虑,尽情作画。
从“知行”到“行知” 篇11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变
(一)教学理念更新
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新型教学模式的价值。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却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强调“行”,以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体验式教学策略则满足从“知行”到“行知”转变的要求。因此,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便需要老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正确定位课堂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主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其教学活动交流非常单一。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确定课堂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机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从“知行”到“行知”教学理念的应用
(一)创造良好的情境
从“知行”到“行知”教学理念应用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主要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情境,让学生能够完全融于阅读中,从而形成学生与书本进行有效对话的局面。文本主要是通过各种语言文字来传达思想情感,阅读教学的重点始终是深入解读文本含义,而关键点则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知行”到“行知”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得到有效应用,需要老师善于利用教学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往事依依》时,为了让“知行”到“行知”体验式教学策略得到有效落实,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记忆中的往事经历,从而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情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文本阅读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融入到课堂阅读中,从而激发起初中学生的阅读激情。同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往事经历,有利于学生与教材内容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初中语文阅读属于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尽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阅读处于主动地位。为了让“知行”到“行知”体验式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作用,老师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师生间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老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到阅读中,从而实现透过文本内容与作者进行对话。
例如:在学习《伟人细胞》时,针对“细胞”一词的理解,如果单方面由老师进行讲解,学生缺乏兴趣,从而无法让学生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预留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感悟“细胞”是伟人所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明白想要成为一个伟人必须具备哪些综合素质,从而强化学生对伟人的认识。
(三)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材文本,主要发挥载体作用,并以载体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阅读,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材文本进行教学是无法达到较好效果的,还需要老师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体验,最大限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老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开展专题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以“父亲”作为阅读主题,让学生通过参与专题阅读体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加深对亲情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知行”到“行知”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凸显了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重视。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价值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需要经过思考的艺术。所以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从教学细节中去感受教学艺术的灵感,从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践行行知思想,打造高效课堂 篇12
一、“教”中生趣
“教”,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陶行知所强调的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的“教”中生趣,是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如:音乐、图像、猜字谜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灵感。以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这首诗为例,我以看图画猜古诗的方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师生共同完成寒江飞雪图打下基础。我让学生从诗中观察景物,感受诗中的情。在教学中引导:“读完古诗,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你最想在黑板上画什么?”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对诗中的“千山”“万径”“独钓”“蓑笠翁”等词语进行理解,这一幅意境幽远的寒江飞雪图跃然于黑板之上,虚实相间,主次分明。凝视画面,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境界下,让学生触摸到诗人孤独而又不甘于寂寞的心。
针对四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以简笔画、插图、古筝曲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激发学生自发寻找本节课要点的兴趣。通过看图我们可以得知古诗的诗意,看诗想画面,看画面想古诗,学生自然能充分感受到诗中的意境美。这不仅是理解诗意,进入诗中情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也为整节课打下了古色古香的韵调而意蕴深远, 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审美价值。
二、“学”中育能
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的创造性学习就是打破常规,打破框框,颠覆旧有的观念,敢于创新。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强调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创造。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敏感性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2]如《一路花香》一文中,我设计了想象补白对话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领悟为人之道,课堂中我引导说: “听完了挑水工的这一席话,破水罐和完好的水罐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谢谢你,挑水工!是您让我明白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世上每个人、每件东西都有存在的价值。”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表观点、看法,不仅实现了言语的有序表达,也使学生领悟了其中寓意。
在语文教学中,教者应该通过构建平等开放的教学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允许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才有心灵的解放。当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们的心态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坚持让他们说完,持一种欣赏的态度倾听,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陶行知曾提出过儿童的“六个解放”让孩子从生活、自然中去获取学问, 消化学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施展。
三、“做”中实践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陶行知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求教与学要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探求、检验真理。他说:“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 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 , 看书也是做。”[3]他还概括了知与行的关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所说的“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陶行知还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主张多给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他指出:课堂教学以使学生练习机会之多寡判断教育之优劣,能使学生有充分讨论、参与之机会,方为良师。[4]例如: 在一篇《秋游见闻》习作中,我利用学校组织的苏州乐园一日游, 让学生从秋游的活动中捕捉镜头,放大活动的场景,记录好自己观察到的点滴。在指导学生写这篇作文时,我只需要用关键词引领学生回忆场景,定格游玩的画面,让学生清晰地抓住精彩瞬间,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落实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