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理论

2024-09-01

行知理论(精选12篇)

行知理论 篇1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内容应根据生活需要,只有做到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现就教学中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粗浅体会。

一、“生活即教育”,面向生活,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幼儿教育更能体现“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观点,幼儿的学习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在一次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具的演示根本激发不了幼儿的探索愿望, 于是我们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找春天。孩子们对小山坡上大片翠绿的草地发出惊叹:“哇———真漂亮! ”他们在草地上奔跑着 ,累了 ,就在草地上坐一坐,谈论对草地的感受:“这个草地软软的,很舒服! ”看见园里开满的鲜花,除了红红的山茶花,还有粉红色的、白色的白玉兰,粉红的桃花,五颜六色的,真是好看。个别小朋友忍不住碰碰它,有的还想采下来带回家,好在被其他小朋友阻止了。活动中,孩子们自主观察、自由交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熟悉的、不熟悉的都要围拢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把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大家分享交流。活动结束,孩子们带回愉快的心情,同时带回春天的感受:太阳晒在身上是暖暖的,风吹在脸上很舒服, 花儿开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交流中增强自信。同时还将春天带回教室,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春天。整个过程孩子们都在快乐中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他们获得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这些直观映像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又能加深记忆。

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 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 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乐于实践,让幼儿教育增添活力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要让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

在一次科学活动《种大蒜》中,我们带着孩子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地,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明确感受到大蒜长大后的模样,回到教室后,大家还在讨论自己的发现,一点点小事都印象极其深刻。后来我让每个幼儿都试着种一种大蒜,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尝试种植植物, 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我将种大蒜的种植步骤一一示范,大部分幼儿能在老师指导下初步学会种植大蒜的方法。最后我们一起探索让它茁壮成长的方法,很多孩子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它们,经常给它们浇水,观察每天一点一滴的变化。我不禁想起之前有一次社会活动《城市美容师》,由于没有联系好,因此只能准备相关图片,孩子们看图片的时候或许兴致盎然,也能理解环卫工人的辛苦,知道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地乱扔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之后,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就以教室为例,有时地上还是有垃圾出现,更别说在家里、在幼儿园外的情况了。如果那次活动能从实践出发,让孩子们外出体验一下环卫工人的一天, 那么孩子的印象肯定会极其深刻,达到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一样。

三、“教学做合一”,讲求方法,让幼儿教育潜移默化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 ,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在音乐活动《理发店》中,活动一开始,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因为幼儿都有理发的经验,所以能很好地回答自己的理发经验。接下来,我让一个幼儿上来,我当理发师给他理发,幼儿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 能跟着我积极模仿理发师的神韵和动作,并且快乐地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一些表演内容,让幼儿互相理发,这样能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在游戏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尽管在一些细节上还有挖掘余地,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我,师幼互动显得很自然。同时,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创编动作, 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动作中,和大家分享。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我们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从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学、做分离的状态,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的一大改革。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特别强调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要学的知识还很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其中蕴含的启示并非本文能道尽的,只有多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思想意识贯穿自己日常教育教学中,心中有想法,并付诸行动,进行生活教育,才会成功。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这一理论,对一线教师有重要启示,充分运用各方面资源进行教学,对幼儿教育内容、实施和方法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案例

行知理论 篇2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思想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多启示。关键字:陶行知 生活教育 启示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已大量涌现。他的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一)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裴斯泰洛齐曾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陶行知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启发,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明”,并愿成为中国“试验之先河”。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是当时美国进步教育旺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进步教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哲学指导思想,重视科学与实验。杜威主张学校社会化,力图变革传统教育,融合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使学校和社会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陶行知在出国前就接受进化论思想,早在1914年就认为“共和者,人文进化必然之产物也”,“进化非人力所能御,即共和非人力所能避”。所以陶行知一下子就领会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成了他的信徒。陶行知曾尝试将杜威的思想搬入中国,但并未成功,杜威标榜的只要在学校里给儿童、青年足够的近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就可以自由向前发展,也无非是想为资本主义企业多培养几个忠实奴仆。而把它硬套到中国则更不灵了,当时中国的学校很少,教育不发达,广大劳动人民都被排斥在校门之外,用杜威的一套根本起不到普及教育、振兴社会的作用。在现实前,陶行知认识到“杜威的那一套是假的”,学校社会化不过“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所以他对杜威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把“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翻了个跟斗,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教育与整个社会和生活血脉相通”。

(二)立足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充分认识了中国教育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实行新教育30年,依然换汤不换药,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适应于中国国民全生活之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尤其是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十分不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的基本含义一共有三层:(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的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都是同学。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整个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其中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大众教育,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由此,“社会即学校”就打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而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面向生活,课程改革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大众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做得不够,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是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老师,这与陶行知教育理论和方法一脉相承。如今我们亟待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切实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现在国际社会已经处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出现。一方面教育要和国际接轨,运用高新技术使受教育者接受的信息广而多、新而快;另一方面教育仍然要注重基础教育,有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使我们因材施教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祖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了解学生,授之以渔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耐心、细致、多方配合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时间与成效是成正比的。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陶行知先生更加具体地说:“跟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做你的先生。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先生的话字里行间揭示着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去充分了解教育教学对象,那么你就无法使学生听从你的教诲;如果你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也不能弥补他们的不足。就像针灸医生给病人针灸一样,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找出其有效穴位,才能针到病除。好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之后,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他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其一,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源,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教师应有一种清晰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关心和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他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他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当讲完课堂知识后,就趁热打铁,在全班开展小制作活动,利用实践课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准备材料、加工,一直到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要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行知理论 篇3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真教育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材《放飞蜻蜓》,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见一群孩子捉蜻蜓,因势利导教育孩子认识蜻蜓,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放飞蜻蜓的事。读这篇叙事文章,能够从中领略陶行知先生许多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页

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陶行知还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陶先生注意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适时对他的学生,对他生活周围的人进行教育。正如课文《放飞蜻蜓》中所叙:“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如此小事,也许别人并不经意,但在教育大家的眼里,生活就是一部教科书,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自己有责任成为这个社会上传授知识,培养品德,传播文明的一名教员。于是“他停下脚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读到这里,我又想起先生对于“社会即学校”的阐述:“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

二、捧着一颗心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样的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陶行知全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一颗心,一颗无私奉献、至诚至爱之心。

陶先生用心去教育,用爱去教育。在放飞蜻蜓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他那颗炙热的爱心。当他发现孩子在捉蜻蜓,“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抚摸着小辫子,爱生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又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从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到讲蜻蜓尾巴的作用,眼睛的结构等,在不知不觉中,不但使孩子认识了蜻蜓,而且喜欢上了蜻蜓,更让孩子感受到他那慈父般的和蔼可亲的为人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风范。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科普实践课,更是一堂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课。在帮助孩子认识了蜻蜓吃什么之后,“陶先生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商量”,陶先生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顺利地保护了蜻蜓;“还给”,陶行知让翠贞亲手放了蜻蜓。陶行知把生动的语言教育转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巧妙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里没有空洞地说教,没有大声地训斥,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民主地与孩子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谓关爱备至,春风化雨。他爱孩子,爱自然,珍爱一切生命。陶先生在为孩子们讲蜻蜓尾巴的作用时,“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生怕弄伤蜻蜓。细微的动作,亲切的话语,无不透视出一个教育家的博大爱心!这不能不使人想到陶先生常说的四个字“爱满天下”。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原载1929年《乡教丛讯》

陶先生教育孩子时不心浮气躁,也不隔靴搔痒,而是探本求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陶先生想让孩子放飞蜻蜓,没有责令孩子,而是先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激发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了解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然后,从蜻蜓尾巴的作用与趣闻,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认识蜻蜓,唤醒学生心底深处对蜻蜓的喜爱之情,使放飞蜻蜓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从捉蜻蜓到识蜻蜓、放蜻蜓,正是陶先生循循善诱,教人求真的过程。陶先生绝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疑问,让孩子们自行思考、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最后学生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这正是孩子们“学做真人”的结果。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陶先生在《创造宣言》里所说的话:“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这“崇拜的活人”大概就是先生提倡的“真人”吧!

《放飞蜻蜓》无处不折射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光辉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行知之生活教育理论及启示 篇4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扬弃

前言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教育理论,被教育界讨论最多的则是他的生活教育论。然而由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生活教育论是否还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争议。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实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笔者将深入讨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对其内容的错误跟从,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1.生活即教育

教育源于生活。凡是能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历史生活所总结出来的。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例如,农民接受的是有关农业的教育;学生接受的是课堂上讲授的教育……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又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课堂上学习过“超市”这个词之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超市之后,就已经对该概念和功能有了一定了解,不至于弄出到超市去报警的笑话。同时教育和生活又是共始终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渗透着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体现着智慧,同时教育也无时无刻无处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提倡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社会,冲出学校的禁锢,拓展到社会实践去,以期改变读书即教育、教育即读书的教育观念。现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割裂,使得学生们成为书本学习的精英,生活实践的弱者。所以只有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教育出生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另外,社会即教学也有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的含义,把社会当作学校,让大众从社会中学习,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的合一,是以“做”为中心,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可得出新知、培养创造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要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教学相长,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的知识都要寓于实践活动中。

二、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偏见

1.教育为未来生活服务

陶行知强调教育对生活所起的作用,宣扬现实的教育能够为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却忽略了对当下生活的作用。导致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为将来生活的幸福而牺牲现实中的幸福的错误观念。教育为生活服务是没有时间分别的,如果教育不能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得到幸福感,那么何谈未来的幸福。

2.教育不需要学校

陶行知对于教育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导致了教育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的论调,引发了关于取消学校存在的争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被一再用来证明这些极端的说法,社会上开始对学校产生偏见,学校的地位开始动摇。教育与生活不应该存在界限,但这不代表可以否定学校的作用。

3.生活教育理论的绝对性

生活教育一直主导着教育活动,显然在教育界树立了绝对权威,教育者们却忽视了生活教育中过于偏激的观点,未进行足够的实践和实验活动,只是一味地盲目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被蒙蔽了双眼。对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是否还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否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都还无法确定。

三、批判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发挥其正确的启示作用

1.打破课堂禁锢

生活教育论所针对的是只限于课堂的内容,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生活与教育是不能割裂,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生活是受教育的生活。而且,没有实践,教学做不能合一,不利于现代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老师、学生、社会和家长都要将实现从纯粹的课堂知识学习转移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来。

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我们要无时无刻从生活中受教育,同时要时刻将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将生活和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终身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有效方法。

3.永葆生活教育论的活力

生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是相对的,需要我们批判继承和使用生活教育论,即对其进行扬弃处理。而且我们不能将教育理论的探索止步于生活教育论,而要不断填充、丰富,推陈出新,进行更多的教育理论内容和实践的探索,永葆生活教育论的生命活力。

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篇5

【摘要】:本文结合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理论,具体阐述了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和收获,以及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字】:陶行知教育思想 计算机教学 应用 体会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育理论。在新课程改革下,我深入研究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是为了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实践出真知,教育为人民”应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核和本色特征。通过实践教学,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做好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必须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真正贯穿于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下面我具体来谈谈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行知思想,实践教学

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他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而改“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

例如: 在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一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房进行教学。我先拿出一些学员设计好的课件,让学员们去欣赏,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发现问题,接着引导学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诱发学员利用互联网去搜索、查询相 1 关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方案,设计样本,从而不断修改,汲取更多的养料,为自己成功设计多媒体课件,打开坚实的基础,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学员们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兴趣。

二、运用行知思想,创新教学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教师。柳斌同志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提倡的是个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称为“裹头巾”,提出“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继续创造。”号召人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讲的也是个性、创造,一切陈腐的、机械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他指出教师要做一流的教育家,就必须 “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辟的边疆”。如果做事畏首缩尾,裹足不前,不越雷池一步,是永远也不会有创新的。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要善于引导,比如Excel 2000的教学中,当学员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员自己去学习体会,通过多媒体系统的传送会使学员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才能在应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三、运用行知思想,自主教学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配备了多媒体功能教室,建成局域网络,学校计算机已接上高速宽带网,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开展网络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的不断完善和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参加学习,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加实践,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计算机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主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主体创新式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获得的,它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陶行知强调:创造教育是“活”的教育,“行动”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到具体行动中去。所以教师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领悟,使之充分的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系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并使之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使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对目前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陶行知思想体系应用不够自如,理论联系实际较弱等情况,在总结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老师在自主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兴趣

一、幼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想要建设新文明社会,教育就应该放在首位,学校的建设是教育的根本,幼儿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陶行知先生对幼儿教育曾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既不夭折,也难成材。”人生教育的第一步是从幼儿开始的,这一步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停滞不前。必须要将科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岁定性。说明幼儿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生存、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采取呵护、溺爱,这样的结果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缺少了科学知识的营养成分,让幼儿教育变得十分愚昧,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教育理论来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探思幼儿的科学教育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幼儿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时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幼儿是天真的,他们拥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好奇心,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瓦特因为对水壶烧开水冲起壶盖的好奇,最后开创了一个“蒸汽时代”。因此如何利用这份好奇心使它成为一个孩子的兴趣,这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须要知道的。

那什么是科学教育,在这里我们应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命题。首先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让幼儿过早地体会到学习就是科学教育?是不是所谓的奥数班就是系统的科学教育?又或者是放任孩子天性的成长,让他们无忧无虑,让他们随波逐流才是当下的科学教育?社会有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么,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的科学教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式?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三、如何做好科学教育

1.明德

幼儿并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就是希望未来的他们是国之栋梁,使他们成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这就是道德的作用,没有人会放心地把社会交给一个无德的人。因此在这里我认为道德应该放在第一位。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明德知礼,修心求美”,品德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第一关键的地位。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一个人可以无才,但是不可以无德,无才有德是平常人,无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有德是成功人,但是无德有才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危险的人。幼儿的心灵世界是纯净的,如果说在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这一方面没有重视德行的培养,那么科学教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在对科学教育的培养时需要道德的力量紧紧地扶持,相辅相成。

2.兴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会向父母问,他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这就是科学问题,幼儿不知道,所以才会希望寻求答案。但是,往往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回答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来逃避这个问题。他们没有想到幼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感兴趣。因为幼儿不懂,他们是无知的,他们对于很多问题也是未知的,他们对于生活也是无知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他的身世之谜,并告诉他是这个世界上父母独一无二的宝贝。那么我们就从生活中做到了科学的教育。在向孩子解释生物学的知识的同时,也让他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人可以忽视兴趣对一个人的作用。我们应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在小事中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3.行动

科学的教育需要行动,陶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因此在教育这一块,需要更多的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教育好不好,需要亲自去和孩子们在一起,陪伴着他们,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在游戏中探知科学,最后带领孩子们解决一系列科学问题。在与孩子们的生活中,我们应成为孩子的朋友,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学到知识,领悟到科学的奥秘,让他们对科学变得勇于动手、敢于动手。把科学教育变得浅显易懂,带入幼儿的生活,让科学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

幼儿的科学教育关乎国家大计,因此任何时候都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科学的引导。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都必须坚持科学教育原则。告诉幼儿科学的真理,科学的事实,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张丹.浅谈陶行知幼教观对当下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篇7

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是一所新型的学校, 它适应我国农村特点, 实施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教育。在晓庄师范教学、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 陶行知系统地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理论。陶行知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长、发展并不是向着一个固定目标的向前运动, 也不是一个向着预想结果进行的东西。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结果, 因此学校里的一切教育活动、设施都要以儿童为中心, 呈现出现实生活的生活。他极力反对把教育看作“预备历程”, 提倡当前的、具体的种种目的, 排斥长远的、理想的目的;他把前者称为“真正的目的”, 把后者称为“由外面强行加入活动历程的目的”[1] (P197) 。杜威主张把各种“实践作业”交给学生, 从“做”中获得知识;他还强调学生从事一些为了“谋生”所需要的、有兴趣的作业, 如从事木工、缝纫、烹饪等, 以适应就业需要。陶行知把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 又把自己创立的“教学合一”的理论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正如徐特立指出的“陶先生的教、学、做三字看起来似乎是头脑中想出来的, 据陶先生说却是行动中历史的表现, 原先本只有教、学两字, 做字是后来这一个长时期实践中加上去的”。[2] (P161) “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无疑义的是中国革命条件下的产物。陶先生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是革命的方法, 是以群众为先生即以群众为教师的方式”[2] (P28)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过程。1918年, 他提出了“生活主义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属皆属之。其范围之广, 实与教育等。有关于职业生活, 即有关于职业之教育;有关于消闲之生活, 即有关于消闲之教育;有关于社交之生活, 即有关于社交之教育;有关于天然界之生活, 即有关于天然界之教育”[3] (P31) 。

陶行知已经把生活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什么样的生活,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翌年, 他又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学生, 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 一概不顾, 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 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 二来学生苦恼太多, 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3] (P31) 1925年,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他提出了“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教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以后,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进行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全面试验, 重点发展乡村教育。

陶行知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做了创造富翁的工具, 以致贫富差距因教育愈来愈大。我们只要创造富的社会, 社会既富, 则在社会里的个人自然而然也就富了, 在创造富的社会的过程中, 教育的任务是“教后期青年运用双手与大脑去做新文明的创造者, 不教他们袖起手做旧文明的安享者;教人同时打破‘贫而乐’、‘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人生观, 这三种人生观都是创造富的社会的最大障碍;教人重订人生价值标准, 要有动的道德、动的思想、动的法律、动的教育、动的人生观”。[3] (P34) 陶行知认为, 教育若能这样办, 便能把发明与制造化在一炉而治之。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 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 为大众享有。“从大众的立场上看, 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大众必须承认他, 并且运用他来增加爱自己的智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自己的信仰”。[4]生活教育的主旨就是应该根据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来发展教育, 人民需要怎样的生活, 就进行怎样的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前人的经验, 用光明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的目的, 在于使人民自觉地改造自然和社会, 教育应被用来作为推进劳动生产和群众解放的工具。

“在劳力上劳心, 用心以制力”,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 劳动大众是“劳力”者, 他们不能脱离劳力而劳心, 应该在“劳力上劳心”, 做到体、脑并用,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他说, “我们必须把人间的劳心者、劳力者、劳心兼劳力者一齐化为在劳心上劳力的人, 然后万物的真理都可以一一采获, 人间之阶级都可以一一化除, 我们理想之极乐世界乃有实现之可能”。[3] (P41)

“教学做合一”, 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小先生制”是他创造出的普及教育的重要方法。“小先生制”即“能者为师”, “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教了再来学, 学了再教人”、“即知即传人, 不做守知奴”。他提出普及教育要攻破27道难关, 其中12道要靠“小先生”去攻破。他号召“全国小学生总动员做小先生”。在实施生活教育的实践中, 陶行知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做法, 充满了革新精神。他批评传统教育“学校与社会隔离”, “师生界限分得太严”, 光动脑不动手, 劳动与劳心分离, “教少数人升官发财”等弊病;提倡教育与生活结合, 知识分子同工农结合, “我们跟农人学种田, 农人跟我们学科学”, “与大众共甘苦, 同休戚, 已取得整个中华民族之出路”。[5] (P14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创造的重要性, 其理论本身就是陶行知善于创造的结果。他说, “我的生活教育思想, 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的启发而来的, 自然我的思想不是抄他们的, 他们有的只启发我想到某一面, 有的我把它反过来了, 就变成了真理, 有的是不能想出来的, 是要群众动手才能看到, 动手最重要”。[3] (P49) 陶行知强调创造的快乐, 他说, “教育者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3] (P42) 他主张将学生从各种枷锁中解放出来,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出了对学生要实行五大解放,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 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 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 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 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 使之能学习渴望学到的东西, 无穷的考试只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欲望。[6]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的创造性在他创办的学校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善于因材施教, 十分注意学生儿童时期创造才能的培养。在抗日战争时期, 他曾亲自从难童中挑选了一批学生, 让他们或学音乐, 或学美术, 或学跳舞, 或学自然科学, 做到了因材施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贵祥.陶行知不同于杜威[A].陶行知纪念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3]贾培基.陶行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J].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1934年2月16日.

[5]陈飘.陶行知教育思想之我见[A].陶行知纪念文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认识 篇8

陶行知 (1891—1946年),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原名陶文氵睿,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小名和尚陶行知小的时候,因家道中落,曾中秀才的父亲无力供他读书但小行知自幼聪颖过人,被童蒙馆老师方庶咸发现,愿意免收学费为他启蒙。七八岁时,其父携其到休宁万安镇谋生,外祖母喜其颖慧,决意着力培养陶行知,先伴读于蒙馆,后师从当地著名儒者、前清贡生王藻攻读四书五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也大量涌现。他的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 )“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也就是说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的三方面,并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也曾用种田为例,他说就拿种田举例子,如果要在田里种田,那首先要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从他的角度看来,“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生活法,也是一种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就拿平时的教学生活来说,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秋叶,秋叶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怎么飘落下来的。如果光凭教师的说或者观看多媒体课件,孩子们是不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的,只有带领孩子们去户外观察,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发现,才会使孩子们从心底里明白秋叶,才会真正懂得秋叶。

(二 )创造性教育思想

创造是建立在“实、活”基础上的一种伟大举措。曾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说:“不懂得创造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人。”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创造性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在教育界为大家所熟知。“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名不虚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生对导师杜威的教育学说进行了改造, 根据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 在中国土地上创造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晓庄师范、新安小学、湘湖师范、科学下嫁运动、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都是陶行知的创造实践。小庄、老山的地名,小庄改为晓庄,老山改为“劳山”,先生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三次,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行知行)。

创造性教育的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思想的精华所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其创造教育的核心。先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开拓和创造。他以人生要“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自励和勉人。先生曾经指出“第一流教育家”的特征是:敢探未发明的真理,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在培养人们具有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本领他还形象地在《三代》一首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指导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三 )“生活即教育 ”、“学校即社会 ”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仅仅只有理论上的,那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更加丰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指将教育从理论的到实践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 ,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 ,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活的教育,这个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当代中国教育中,学校教育应该将生活更好地融入学校中,融入学习中,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儿童已有经验融入新的教学中,贴近儿童生活,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将终身教育意识灌输进儿童思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热爱学习。

“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紧密相连 ,先生也曾经做过形象的比喻, 他将社会即学校比作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得像整个社会一样。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这样的学校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他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所以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 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能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无论在校外校内,都有师生角色,都可以学习,同时学习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国实际情况。陶行知倡导“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社会和学校截然等同,而是要冲破传统学校的桎梏,打破当时少数统治者对学校的垄断;更不是要取消学校,宣扬“学校消亡论”,只是要建立一种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民大众所享有的新型学校取代“老八股”、“洋八股”教育,和取代社会生活根本脱离的传统的“死学校”。他亲自创办的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就是最有力的说明。这种着眼于人民大众,使全民族文化翻身的教育思想,是有伟大意义的。这种教育思想在旧社会不可能实现,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却是可能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利用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三、结语

行知理论 篇9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代价值

陶行知 (1891—1946) 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 在杜威实用主义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的国情, 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对于生活教育, 陶行知如是说:“生活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人们要过健康的生活, 就需要健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有劳动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 就有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 就有艺术的教育。”

一、对生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的浅析

(一)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 它指明了生活教育理论的目标和内容。第一, 它说明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 或者说生活本身即是教育。但是,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对“生活”二字不是狭义的理解, 它包含着我们生活的一切,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方方面面。而且, 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说既然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 那么教育就等同于生活, 可以一味地生活而无需教育了, 这显然是片面地理解了此话的含义。在这里, 陶行知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 虽然有生活即有教育, 但是在不同阶段, 人们的生活不同, 受的教育也就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阶段、同一社会之中不同的人所过的生活也不相同, 有的人过着前进的生活, 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 这样更需要教育来引导了。第二, “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认为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最终还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育始终离不开生活, 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也说明了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要想发挥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第三, “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需要教育。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上, 而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因此生活又需要教育。

(二)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既然有生活就有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 那么到处都应该有教育的影子。此主张反映了生活教育思想实施的途径, 即把广大人民作为教育的对象, 把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范围, 把生活实际作为学习的教材, 这一主张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对象, 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但是“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取消学校, 而是强调学校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同时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

(三)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其主要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同时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 这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颇有共通之处。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 在注重生活的基础上, 具有其现代价值, 对推进素质教育、推广大众教育和主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但不难发现,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还是流于表面形式, 应试教育仍旧愈演愈烈, 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 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还有升学的择校热等, 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能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把我们的生活作为教育学生的资源,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因此, 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 (1) 素质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与社会、自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发展的需要, 必须开阔眼界, 多联系实际, 而不是一味坐在教室看书本; (2) 素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未来, 更要关注并解决当下我们面临的难题, 培养人的主动性与实际生活能力。

(二) 生活教育理论与大众教育

陶行知无疑是一个社会本位主义者,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培养的不是小众教育, 而是占人口80%以上的、与民众的生活、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大众教育或者叫平民教育;不是培养“人上人”的教育, 而是培养“人中人”的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 提倡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 这一主张着眼于扩大教育的领域和内容, 有利于把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普及大众教育, 用教育来影响生活,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人民大众服务, 使广大劳动群众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从他的“社会即学校”还可以看出到处是生活, 到处是教育, 整个社会是教育的场所。由此, 在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要提高课程资源意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事、物等资源, 发挥教育的社会化作用。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下, 普及大众教育是实现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特征的一种途径。

(三) 生活教育理论与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是以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尊严为前提, 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通过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创造意识的人, 促进社会发展。主体性是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而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新课改倡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学习的主人, 都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 其含义与陶行知的主体性思想是一致的。鉴于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主体教育的意识;第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动性;第三, 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交互主体”的关系;第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著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64.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2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489.

[3]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623, 27.

[4]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185.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90.

[6]漆新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取向 篇10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价值取向,本土性,实践性,整体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教育风格的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亲自筹建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全面学习掌握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在发展和超越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合乎中国国情且与世界潮流同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最佳融合,深刻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与教育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想,既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因此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回答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有一定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由, 本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

一、本土性取向———适应国情,谋 “适合与创造” 的教改路径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 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老八股”和 “洋八股” 教育合流。在效法西学的过程中,中国教育偏离中国国情和本土实际。面对这样的教育现实,陶行知深感 “中国的教育应当有一个总反省,总忏悔,总自新,非来一个彻底改革不可”。以陶行知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家掀起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革命性运动———创造教育运动。

陶行知和他的生活教育本着适应国情、根植本土的价值取向,开创了一条 “适合与创造”的教育改革路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本土性取向源于一种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和自信。它要求教育理论立足于本国教育基础,以本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为研究本源,从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以促进教育改革。

二、实践性取向———根植晓庄,坚持 “教、 学、 做” 的教育实践观

1927年3月15日成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乡村教育的主战场。该校的办学经验和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拓展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提升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品质与价值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重视 “教、学、做”, 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提出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教育方法论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指出: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

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注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把教育扩大到生活的全部,把方法融入 “教、学、做合一” 中,以生活为中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在做上用功夫教、学,并最终解决问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根植实践, 坚持 “教、学、做”,坚持 “劳力上劳心”的教育实践观。实践性取向要求教育理论植根于实践的土壤,进行严格的理论思辨。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必然指向实践。

三、整体性取向———纵观全局,树立 “合一” 的教育整体观

“教、学、做合一” 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说明教学做是一个共同体,体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整体观。陶行知的教育观始终把社会、 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他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实践看作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他创造 “真善美活人”,他的教育理想高远而富有生命力,他立足于生命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的 “整个的人”,旨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他要求教育者纵观全局,审时度势,整体地全面地把握教育、发展教育,重视教育的全局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行知理论 篇11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应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应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师应积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英语学习更生活化。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

一、将口语交际生活化,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的英语交际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学生真正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不多。学生学到的英语没有发挥的地方,这样的英语交际就脱离生活而变得死板。小学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努力将口语交际变得生活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日常交流的机会,千万不能忽视课前的五分钟日常交流。以译林版小学英语5B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学完本单元,学生掌握了询问日期和节日的句型。在以后的课前五分钟日常交流中,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te is it today?”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today?”等问题。如果那天正好是某个节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比如“When is Mid-Autumn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Mid-Autumn Festival?”等。又如学完了5B Unit8 “Birthdays”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want as your birthday present?”等问题。如果那天正好是某个学生的生日,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操练表示祝贺和感谢的句型。再如学完了5A “At weenkends”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句型“What do you do at weenkends?”交流周末做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复习已学习的知识,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努力找到英语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交叉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话题和机会。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口语交际不再枯燥、单调,使语言交际真正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二、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做到与时俱进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其中之一就是前进性。他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这就启发教师从生活中寻找相关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7 “How much”为例,这个单元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句型“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 is/They are…yuan.”买卖物品。在课前热身活动中,笔者先安排一个打气球猜英文数字的游戏,最后剩下两个气球,分别写着11,从而巧妙地引出“双十一”网络购物节这个热门的话题。教师趁热打铁追问学生想不想要在“双十一”买点东西给自己和家人,学生纷纷表示愿意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去买东西,进入第二个游戏,看图片说单词。这个游戏主要复习服装类的单词,并引出四个新授单词 “fan, umbrella,shoes,socks”,以及新授句型“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 is/They are…yuan.”。学生在熟悉的网络购物节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单词和句型,十分有趣。在这节课的课后活动中,笔者安排一个爱心义卖的活动,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单词和句型义卖物品,先小组内表演,再上台表演。爱心义卖这个活动不仅在校园中,在实际生活中都是非常流行的,学生对于这样生活化的场景很感兴趣。英语教育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可以使用英语。笔者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从生活中捕捉有利于教学的素材,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学习并运用英语,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三、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他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英语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教师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鼓励学生多用英语思考和交流。以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为例,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水果的名称和“I have a/an/some...”这个句型。在学习了本课后,笔者让学生带各种各样的水果来学校,分小组制作一份水果沙拉。安排四个人一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制作水果沙拉前,小组成员用学过的句型 “What do you have?”“How many (bananas, apples,pears...) do you have?” “I have...”一一询问组内成员带来了什么水果,然后齐声说:“Let’s make a fruit salad!”并制作水果沙拉。最后每个小组都展示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水果沙拉,其他小组用学过的句型“How nice!” 或 “How beautiful!” 进行评价,比一比谁做的水果沙拉好。在做水果沙拉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在交流、探讨中复习运用了上节课学过的水果名称和句型,还通过“做一做、评一评、尝一尝”增进了小组成员的友谊,做到了“教学做合一”,提高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又如在学习了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 5 “Seasons”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活动一:仿照Fun time写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举办诗歌朗诵会。活动二:制作一个关于四季的英语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关于四季的小诗,也可以是学生搜集的关于四季的资料,学生在手抄报上画画。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将课内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语言学习的枯燥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复习并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实践能力,真正做到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

四、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为教学画龙点睛

课后作业是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部分。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查漏补缺。传统的英语作业多是书面作业,单调、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丰富作业类型。如教授了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 1 “I like dogs”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动物或玩具,并用英语介绍。学生可以用到的句型有“Look at this...”“It’s...”“ It can...”“I like it very much.”等。在第二天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画作并介绍。又如在教授了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 6 “Whose dress is it?”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用旧报纸、旧衣服等环保材料制作一件衣服。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服装表演比一比谁制作的衣服好看。在学生模特表演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Whose dress is it?”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句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网站提供了配套的英语作业。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学生和老师享用,教师可以布置网络作业。笔者所在学校师生使用了“一起作业网”这个网站,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课外作业,有单词拼写游戏、课文跟读和背诵、句型练习、绘本阅读等,学生很感兴趣。在教授完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 3“How many”这个单元后,笔者就布置了单词拼写游戏和绘本阅读这两个作业。学生在玩单词游戏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单词,而绘本阅读则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些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并运用于生活,为教师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英语教育有着重要又深远的影响。教师要借鉴其教育思想,为课堂教学服务,让生活走向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周婷.生活引入课堂,课堂走向生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篇12

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弱则国弱。想要建设新文明社会, 教育就应该放在首位, 学校的建设是教育的根本, 幼儿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陶行知先生对幼儿教育曾说过:“幼儿比如幼苗, 培养得宜, 方能发芽滋长, 否则幼年受了损伤, 既不夭折, 也难成材。”人生教育的第一步是从幼儿开始的, 这一步不可操之过急, 也不可停滞不前。必须要将科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 循序渐进,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三岁定性。说明幼儿阶段, 对一个人的成长、生存、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采取呵护、溺爱, 这样的结果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缺少了科学知识的营养成分, 让幼儿教育变得十分愚昧, 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教育理论来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探思幼儿的科学教育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在幼儿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时候,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幼儿是天真的, 他们拥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好奇心, 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 瓦特因为对水壶烧开水冲起壶盖的好奇, 最后开创了一个“蒸汽时代”。因此如何利用这份好奇心使它成为一个孩子的兴趣, 这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须要知道的。

那什么是科学教育, 在这里我们应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命题。首先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让幼儿过早地体会到学习就是科学教育?是不是所谓的奥数班就是系统的科学教育?又或者是放任孩子天性的成长, 让他们无忧无虑, 让他们随波逐流才是当下的科学教育?社会有社会的发展规律, 那么,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的科学教育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式?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三、如何做好科学教育

1.明德

幼儿并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就是希望未来的他们是国之栋梁, 使他们成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这就是道德的作用, 没有人会放心地把社会交给一个无德的人。因此在这里我认为道德应该放在第一位。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明德知礼, 修心求美”, 品德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第一关键的地位。道德是做人的底线, 一个人可以无才, 但是不可以无德, 无才有德是平常人, 无德无才是庸人, 有才有德是成功人, 但是无德有才的时候, 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危险的人。幼儿的心灵世界是纯净的, 如果说在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这一方面没有重视德行的培养, 那么科学教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在对科学教育的培养时需要道德的力量紧紧地扶持, 相辅相成。

2.兴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会向父母问, 他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 这就是科学问题, 幼儿不知道, 所以才会希望寻求答案。但是, 往往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回答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来逃避这个问题。他们没有想到幼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 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感兴趣。因为幼儿不懂, 他们是无知的, 他们对于很多问题也是未知的, 他们对于生活也是无知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他的身世之谜, 并告诉他是这个世界上父母独一无二的宝贝。那么我们就从生活中做到了科学的教育。在向孩子解释生物学的知识的同时, 也让他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人可以忽视兴趣对一个人的作用。我们应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在小事中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3.行动

科学的教育需要行动, 陶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因此在教育这一块, 需要更多的实践,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教育好不好, 需要亲自去和孩子们在一起, 陪伴着他们, 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游戏中探知科学, 最后带领孩子们解决一系列科学问题。在与孩子们的生活中, 我们应成为孩子的朋友, 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学到知识, 领悟到科学的奥秘, 让他们对科学变得勇于动手、敢于动手。把科学教育变得浅显易懂, 带入幼儿的生活, 让科学教育伴随着幼儿成长。

幼儿的科学教育关乎国家大计, 因此任何时候都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科学的引导。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 都必须坚持科学教育原则。告诉幼儿科学的真理, 科学的事实, 只有这样, 孩子们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稀土氯化铈下一篇:完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