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管理(共9篇)
部门预算管理 篇1
预算部门管理制度
一、预算员岗位职责
1、预算部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要负责组织进行工程投标、编制制工程预算。合同谈判签约、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分析,通过对工程预算工作的全面管理及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逐级建立健全预算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按公司要求做好工程投标报价、工程预决算编制、合同谈判签约、工程成本控制分析工作,对工程成本控制实施全面管理。
二、工作内容
1、积极主动的完成工程预决算编制及工程成本控制任务,通过对工程报价、预决算编制、合同谈判、工程资金收入支出整体调度,实施对工程资金运作的全面管控。
2、掌握国家及工程所在地的工程造价政策、文件和定额标准。及时了解掌握工程造价变化情况信息,收集与工程造价、工程预决算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文件资料,实施工程预算动态管理。
3、对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跟踪,组织工程投标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所在地的相关工程造价政策文件、定额标准、招标文件内容要求、现场实地勘察结果及投标设计方案内容编制工程投标商务标、汇总投标文件、参加投标。
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工程造价政策文件、定额标准、招标文件内容要求、现场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施工图纸,研究投资方心态,编制工程施工图预算,对工程预算总体投资、总体成本进行全方位整体把控,为项目部进行预算交底。
5、按照公司要求及项目内容组织竞价招标选择确定施工队伍。
6、与甲方进行谈判、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甲供、甲招、甲指材料协议,与材料供货商商谈签订自购大宗主主材协议、与施工队签订工程施工协议,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7、行工程劳动力需求、机械设备要求测算分析工作。
8、配合项目部做好施工任务单的实施工作,做到及时、真是、准确,对各施工工种及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考勤进行整理,参照工程量进行施工队用工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分析。
9、做好工程材料使用、周转材料使用、工程劳务用工成本分析,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材料耗用和工程劳务使用情况,有效的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控制。
10、在施工现场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办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预算变更洽商,与甲方办理合同协议补充及预算资金调整审批的签认手续。
11、收集工程相关资料编制工程决算书,做好工程结算及内部结算工作,做好工程各类合同及预决算归档保密工作。
12、建立公司利益第一的宗旨,维护公司的形象与声誉,杜绝一切违法行为的发生。
13、实行奖罚分明原则,对连续参加5个项目投标没中的处罚500元。对投标所中标的项目,在公司与项目承包人签订合同后并承包人对投标价无反对的按中标价千分之一奖励给编制人。
14、应个人原因导致投标文件无效,及报价过低的项目应承担投标所需的各项费用。
15、配合公司其他部门进行相关业务工作。
1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部门预算管理 篇2
(1) 海事系统:
中国海事局是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 (交通安全监督局) 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交通部船舶检验局) 的基础上, 合并组建而成的。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 海事局负责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 并履行交通部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
(2) 部门预算:
就事业单位而言, 部门预算就是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编织出来的、用来反映单位全部收入支出状况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支出整体平衡,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2 当前海事系统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可操作性不强。
部分预算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 表面原因是预算批复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 无法按预算执行。然而, 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单位自身对预算编制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单位内部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 预算编制一般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 没有专职的预算编制机构和人员, 很难高质量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其二是单位内部, 甚至有些领导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走走过场, 上级不会按照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批复, 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不必按照预算严格执行。其三是部分预算编制人员存在敷衍思想, 缺乏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由于没有设立预算管理部门, 每年预算编制人员不稳定、责任不好划分, 造成一些编制人员有敷衍思想。
(2) 事中预算支出变动较多。
其一, “重形式, 轻管理”是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弊病, 这就无法保证预算方案的严谨, 从而导致预算的执行过程行失去刚性, 最终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例如, 一些单位为预算而预算, 为调整和追加预算, 专注于凑足预算金额, 对于预算的执行过程却漠不关心, 这就自然削弱了预算的应有功能。其二, 由于预算制定后没有层层分解、层层控制, 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支出很少受到预算的约束, 换言之, 开支前不计划, 开支后审批不严, 预算在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控制机制, 预算约束力偏弱。
(3) 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单位经费支出管理与效益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目前整体上来看, 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 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 继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3 加强海事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 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
其一要全员提高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 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编制的预算是下年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重要依据。作为单位领导层应认真学习《预算法》、《会计法》, 提高对部门预算严肃性的认识, 全面支持预算编制人员开展工作, 认真审核预算编制使之符合单位总体发展规划, 符合单位下年主要工作的要求, 从大的方面把握预算的编制不缺项、不漏项、不脱离实际, 要切实维护有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本着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编制本单位预算。其二要成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 组建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预算编制队伍。即使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人员和机构的编制问题, 也应成立常设的预算管理机构, 明确预算编制人员。该机构应由一名单位主要领导负责, 指定人事、财务、计划等部门的专职预算管理人员, 负责单位预算的编制和监督预算的执行等工作, 人员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更换。
(2) 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
单位领导层应严格履行《预算法》赋予的权力和责任, 提高对预算执行工作的认识, 支持财务人员按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对没有列入预算和上级未批复的项目, 不安排、不施工, 预算安排的项目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预算法》、《会计法》赋予的职责, 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进行财务管理。对没有列入预算和上级未批复的项目不收工、不结算, 年终按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年终财务决算作为单位年度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 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 做好决算数字的对帐工作。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 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 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 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3) 加强审计监督。
有效的监督管理, 可以把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主要依靠单位内部财务监督和各级的审计监督两个方面。财务监督应该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但是, 由于财务人员是单位的一员, 受各方面的影响, 监督力度不大, 也很难监督到位因此, 各级审计监督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审计监督应从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对财务决算的监督三个方面进行。对预算编制的监督, 就是各单位的预算在上报前必须经过审计部门审签通过审签发现和纠正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把好审计监督第一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审计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巡回审计,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审计, 促使各单位严格按预算执行, 把好审计第二关。年终财务决算上报前, 审计部门将各单位当年预算和决算、财务资料相互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以保证上报的决算正确、完整, 把好审计最后一关。
(4) 明确责任、落实奖惩。
提速中央部门预算管理 篇3
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向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部门预算制度是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是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但现行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年初预算到位率低;二是结转结余资金量大。
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调整预算周期,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目前我国预算“二下”批复在每年4月份,各部门第一季度均在无预算的情况下执行,因此,各部门一季度只开支基本支出及少量延续性项目支出,对于新增项目,一般要等到每年4月份预算正式批复后才开展立项、招标等具体工作,在7、8月份才能正式动工,很多项目实际的执行预算时间仅有4个月左右,由此形成结转资金。
笔者认为首先要对预算周期作出调整,将预算年度调整为当年4月1日至下年3月31日,这样预算安排与实际资金使用时间能基本衔接一致。
其次,笔者认为需要尽快完善预算标准体系,以便于预算编制和审核。现有预算标准体系建设滞后,预算编制标准不够完善,很多开支标准滞后,一些开支无参考标准,只能通过网络查询或市场询价进行测算,即便是专业机构也难以找到权威依据进行审核,导致预算编制和审核不够严谨,预算往往根据以前年度的预算基数测算。建议尽快完善预算标准体系,真正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编制和审核的科学性。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的清理,甚至可考虑取消部门预算中的结转结余资金。目前以部门为主体统筹使用结转结余资金的方式,不利于盘活存量资金。从主观能动性看,结转结余资金作为部门的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没有部门会主动消化全部的结转结余;从资金效益最大化角度讲,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结转结余苦乐不均的情况,若只在部门内部统筹动用结转结余,则结转结余较多的部门可以在安排重要事项之后保障次要事项,而结转结余较少的部门则可能连重要工作都无法保障,极大降低了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此,笔者建议取消部门预算中的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所有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每年底应上缴中央,由中央统筹使用。所有部门的可用财政拨款均为当年财政拨款,使部门预算内的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成为历史,有利于中央财政对部门预算的控制。
(作者就读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部门预算管理 篇4
财预字[1999]5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税局、国税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加强税务部门罚没收入管理,现对税务部门罚没收入预算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偷税、逃税、骗税、抗税和逾期未缴税款而少缴、欠缴税款的,各地税务部门在责令其补缴少缴、欠缴的税款后对其加收的滞纳金及处以的罚款,均按纳税人补缴税款的预算级次,以“一般预算收入科目”中所列各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科目办理缴库。
二、在2000年“一般预算收入科目”中设置第4315“税务部门其他罚没收入”款级科目,下设“国税部门其他罚没收入”和“地税部门其他罚没收入”两个项级科目,分别反映国税和地税部门征收的除第一款以外的其他罚没收入,其中,国税部门其他罚没收入全部上交中央财 政,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地税部门其他罚没收入全部上交地方财政,就地全额缴入地方国库。
三、各地国税部门上缴罚没收入应严格执行以上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应上交中央财政的罚没收入缴入地方国库。
四、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莘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批转县审计局《2005莘县财政预算 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办事处、各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县政府同意县审计局《2005莘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二月十九日
2005莘县财政预算 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方案
莘县审计局
(二○○六年二月十八日)
为做好2005莘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山东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审计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今年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和党政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重点检查揭露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差及铺张浪费的问题,严格审计执法,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强化综合分析,从宏观角度提出建议,为严肃财经法纪,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审计,力争达到以下目标要求:一是摸清税制改革后我县财政收支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建议。二是对当前财政改革措施进行跟踪审计,摸清财政及部门单位收支家底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揭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隐瞒收入、“账外账”、乱收费、挤占挪用、私分滥发、损失浪费等严重违纪问题,维护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效益。
二、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
根据上级要求,本次审计范围是:2005我县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情况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地方金库预算资金的缴解管理情况、重点一级预算执行单位水务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的审计,重大问题可追溯到以前,并延伸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审计的重点内容是:
(一)对县财政局的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摸清财政家底为目标,重点审计预算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揭露预算管理不规范和会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
1、是否按照县人代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及时向本级各部门、单位批复预算,预算收支变化及预算调整是否合规、合法,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是否及时准确;
2、预算编制、预算分配是否坚持“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原则,有无支出结构不合理,分配透明度不高,预留待分配资金过大的问题;
3、各项预算收入、其他收入、专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征收组织入库,有无隐瞒、截留、挪用或虚增预算收入等问题;
4、有无违规制定减收增支政策,对该收缴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不及时足额纳入预算管理,隐瞒截留,搞体外循环等问题;
5、是否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用款计划、预算级次和程序及时拨付本级预算支出资金,有无办理超预算、无计划的拨款,有无虚列预算支出和挥霍浪费预算资金等问题;
6、对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是否合规,有无隐瞒、截留、挤占、拨付不及时、结转下年资金过多、过乱的问题;
7、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规,“收支两条线”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是否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有无擅自将预算资金转作预算外资金或变相有偿使用财政资金的问题,财政专户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有无收入未足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用款计划审核不严、拨款不及时等问题;
8、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有无继续违规投放、资金回收不力和随意核销呆帐的问题。
(二)对地税部门的审计。这次审计的范围是,全县2005年税收征收管理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在税收征管审计中,采取对10户左右收入大户或纳税大户企业延伸检查的方法,摸清企业申报缴纳税款情况,检验地税部门的税收征管质量。结合延伸审计纳税大户税收征纳情况,一并对税务发票管理使用和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专题反映。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征纳情况:(1)检查被延伸企业纳税申报资料和相关账务核算情况,核实其税收实现数、纳税申报数以及入库情况,查找和反映因企业核算、申报不实等原因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等问题;(2)通过核对被延伸企业欠税情况和税务部门的税源情况,分析税务部门税收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查找地税部门有无税收会计核算不实、层层瞒报税源等问题;(3)通过审核企业税收缴纳情况,重点检查地税部门是否依法征税;有无提前或推迟税款入库,为完成税收任务征“过头税”,缓税到期不及时征收入库等问题;(4)检查有无违反规定超越权限或连续办理减免缓缴税款手续,以缓代免、以缓代减等问题。对企业延缓缴纳税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分清企业和地税部门的责任,检查有无在纳税人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违规批准减免缓税等问题;(5)检查在清缴欠税(含待清理呆帐税金)时不征或少征滞纳金等问题;对企业未经批准延期申报缴纳税款有无不加收滞纳金等问题。检查地税部门试行欠税公告制度情况;(6)通过延伸审计,检查地税部门对企业涉税违法违规问题的立案及处理、处罚情况,查找地税部门在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过程中有无重查轻罚、“以补代罚”或擅自变通涉税处罚尺度,减收、免收罚款和滞纳金等问题;(7)检查查补税款及滞纳金、罚金不及时申报解库等问题。
2、税务发票管理使用情况:(1)检查税务发票的印制、发放、缴销、登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无发票管理机构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发票丢失造成税款流失等问题;(2)检查税务机关是否认真履行代开发票职责,严格按照规定为临时纳税户代开发票,有无利用代开发票跨区征收、混税、引税等问题;(3)在延伸纳税单位时,对企业使用税务发票情况一并进行审计检查,重点审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无不按规定开具、取得、保管发票,有无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收据)作为报销凭证等问题,有无在未发生实际经营业务的情况下,为有关单位虚开发票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或套取现金等违法违纪线索。
3、财政财务收支情况。(1)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检查机关经费预算、决算编制是否全面、准确,有无未将行政性收费、代征代扣手续费、上年结余等项目编入年初预算、年终结余不真实等问题;(2)税收经费来源情况。检查经费来源是否真实、合规,是否将全部经费纳入会计统一核算,有无多头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设账外账、小金库、截留或变相将税款用于补充经费等问题。代征代扣手续费是否合规,是否单独核算,有无与单位经费混合核算等问题;(3)税收经费支出情况。检查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支出预算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无超预算拨款、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列支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设备购置未通过政府采购或超预算采购以及乱发奖金实物、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问题。检查系统经费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有无截留、挤占、挪用下级经费等问题。检查代扣代收、委托代征手续费是否及时足额拨付有关单位,有无截留、挪用手续费、虚列支出、扩大开支范围和标准及专项经费结余未按规定结转下年等问题。检查基建投资是否真实、规范,有无违规筹集建设资金、超范围支出建设资金等问题;(4)资产、负债管理情况。检查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现金、银行存款有无长期不盘点、不对账,往来款项长期不清理,购入固定资产不入账核算,有无将机关财物无偿提供其他单位使用,有无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资产等问题。检查账面负债是否真实,借出资金有无长期不能收回或造成损失浪费问题。
(三)对县级地方金库的审计。重点审计有无对预算收入级次把关不严,造成县级收入混库,违规冲退预算收入,擅自办理调库更正,改变税种、入库级次,违规办理退库问题;有无延解滞压库款和截留、挪用资金等问题。通过审计达到保障预算资金安全之目的。
(四)对重点一级预算执行单位的审计。继续从银行账户入手,摸清家底,全面掌握预算执行单位的资金来源、运用情况,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促进依法规范预算资金的管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保障财政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重点审计:
1、各项收入是否足额、及时上缴财政,有无隐瞒、截留、坐支、挪用及“三乱”等问题。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是否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管理,有无擅自坐收、坐支、挥霍浪费等问题;
2、预算编制、批复和资金拨付情况。重点审计各部门是否按照《预算法》规定,及时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和拨付资金,有无预留资金,在资金分配上向自身倾斜,批复和拨付预算资金不及时,擅自改变预算资金用途,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应拨所属单位资金等问题,有无通过下属单位转移资金,为本部门谋取利益等问题;
3、资金使用情况。主要审计各部门是否按照预算和财政制度的规定使用资金,有无截留、挤占、挪用、应拨未拨等问题,有无向本部门非独立核算机构实行“以领代报”拨付经费的问题,有无将不合理支出转移到下属单位列支的问题,有无挥霍浪费财政资金以及渎职失职等造成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对部门单位使用的各项财政资金尤其是数额大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延伸审计;
4、财务管理情况。全面了解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测评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抽查核实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性,核对往来款项核算的否真实性,注重查处隐匿财政资金、私设帐外帐等重大问题。
三、审计的时间安排
自2006年2月20日至3月20日,分别对县地方金库、县财政局、地税局及县直有关部门实施审计。
3月25日前各审计组提交审计报告和报表,4月15日前“同级审”汇总报表和软盘等资料上报市局,向县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按要求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
三、审计组织实施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县审计局在上级审计机关及县政府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报告。审计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抽出精兵强将,集中审计力量进行实施。各审计组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
(二)加大审计力度,揭露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一是突出真实性审计,摸清财政收支家底;二是坚持“重在揭露”的原则,把揭露违法违规问题和铺张浪费行为放在重要位置。
(三)、强化依法审计。各审计组应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实施审计,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审计期间,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严禁以审谋私,隐瞒不报,否则,一经复审查出问题,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部门预算管理 篇5
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等多方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适应当前部门预算的改革,结合交通行业实际,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从而为交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是我们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加强交通行业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当前交通行业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交通行业部门预算管理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加强交通行业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交通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频发的交通领域腐败案件,说明规范和加强预算管理刻不容缓。
交通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一方面,它掌握着大量的规费征收和使用权,资金使用方向也比较复杂,涉及到公路、水路、道路运输的建设与管理,资金流向既有省级的也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市县交通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交通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政府不仅要制定发展规划、进行项目决策,而且还要筹措建设资金、搭建建设班子、组织项目实施,这些权力往往集中在个别领导干部手中,这也是造成交通领域腐败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审计风暴固然能对交通领域中的腐败和违规使用资金起到一些矫正作用,但它毕竟是事后的。事情已经发生,损失已经出现,在老百姓心目中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难以挽回。每一次的审计风暴过后,相关的部门总会或多或少地采取一些整改措施。但随着审计风暴再起,便会看到,问题依旧,其中“屡审屡犯”的也不在少数。事实上,目前审计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大多是预算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审计风暴”暴露了我国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只有规范和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杜绝违规使用交通各项资金的行为。
2.只有规范和加强交通行业的预算管理,才能杜绝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确保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交通部门承担着大量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一方面,人均管理类经费普遍较高,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交通建设资金缺口很大,每年都要向银行贷款几十亿甚至百亿,资金成本较高。同时,在编制项目预算时,随意性较大,往往是业务部门和领导说了算,缺少科学的论证,甚至出现“人情项目”、“面子(政绩)项目”,预算下达后,管理部门对项目资金的监督处于盲区。因此,只有通过规范和加强交通行业的预算管理,才能降低人均管理经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将主要的资金用于交通建设和养护上。同时,通过加强对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从财政部门的角度分析
1.由于对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掌握不全不准,难免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审核走过场。财
政部门目前对于各部门政策法规的掌握并不是特别清楚、准确、全面,另外,有的文件、政策本身规定比较模糊,有的已经过时,有的本来就不尽合理。所有这些使财政部门与预算编制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准确审核哪些项目资金安排不合理。
2.由于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并没有完全摆脱基数递增的阴影,同时对预算部门(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不细,造成预算编制粗。在基数加增长的财政补助模式下,各单位是不可能编零基预算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将这些钱花掉,不存在着节约的问题,造成了无形中鼓励大把花财政的钱。另外,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情况、业务活动情况等,掌握不清,预算虽然细化到相关科目,但每一科目具体用于什么人员、什么项目却掌握不清楚,这样,财政部门难以进行准确的核算论证。
3.预算编制时间太早,报送时间又紧,极易造成基本数据调查不清,项目论证不充分,使得预算安排先天不足。总的来说,当前的预算编制还是一种临时性工作,前后不过4、5个月,基本上还是闭门造车,既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又缺乏广泛细致的科学论证,在实际执行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二)从人大审议的角度分析
1.每年给人大汇报的预算草案仅仅是分大类按功能罗列的收支总数,人大进行预算审议时难以触及实质性问题,也无法提出具体修改意见。预算草案表现为“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虽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有望初步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新的科目体系涉及面很广,如果完全到位,管理方面需要改革的内容很多,因此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仍未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等管理方式仍未改变。
2.由于《预算法》对于“预算调整”所规定的范围很窄,仅指“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由于交通部门基本上没有《预算法》所规定的需人大批准的预算调整,所以各种频繁的预算追加、增收、增支,支出项目变换等等均由于不属于预算调整,所以均无须人大批准,频繁追加即成为可能。
(三)从交通行业各预算单位的角度分析
1.收入预算的安排缺乏科学性。交通部门的收入按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可分为四类,分别为财政补助(拨款)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第一类收入基本上是一种基数加增长率的行政决定式预算,行政决定的因素很强,以这种方式来确定收入增长,往往使预算收入的增长脱离实际;第二类至第四类收入都属于交通规费收入,业务部门在预测征收收入时,没有采用科学的预测手段,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往往毛估估,要么过于保守,要么过高估计收入,这就必然导致预算执行中的弊端。收入预算的粗放,导致两种后果:保守的预算安排,致使规费征管不严,影响规费收入规模和调控能力;而有时过高的收入预算,致使预算的完成依靠行政手段,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
2.支出预算的随意性较大,支出细化不够。长期以来,交通部门实行的是切块预算,即将支出按大类分成几部分后报财政审核,具体项目由交通部门自己下达。一直到2004年实
行部门预算,提出细化的要求,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但长期有来形成的思维模式难以改变,细化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加上业务部门还没形成“钱要算了以后才能用”的观念,使得财务部门在编制和执行预算时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编制预算时业务部门不重视,报出的项目一直是按传统安排,缺少足够的政策依据,同时,还留有一部分切块项目资金,造成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二次分配,既不利于资金的及时申拨,也给预算的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预算报出之后业务部门又还有变动,但未通知财务部门,造成预算与实际执行项目不一致;所有这些都给财务部门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
3.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加上预算编制时间紧张,预算编制质量难以保证,从而造成预算执行困难和重复支出,如有些项目报计划时很积极,但由于缺乏可行性,无法实施;有些项目资金预算安排不足,中途不得不追加预算;有些项目预算支出过大,年未项目完工后形成大量的结余资金。
4.对本单位的家底不了解,加上是“用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缺少节约意识,造成一些设备的重复购置。另外,预算申报不按客观实际,有虚报冒报的现象存在。
5.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各单位的预算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些单位年终的预算完成率只有50%多,资金无法申请回来,长期滞留在财政部门,而另一方面,又向银行贷了大量的资金,承担着较大的资金成本;同时,各单位对财政性资金的结余缺少分析和清理,未报告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年末结余中除未完工项目的资金结转下年,其余资金分别转入福利基金和事业基金,作为本单位的“调剂资金”,存在“自说自话”的现象。由于缺少对项目的绩效评价,上一年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仍在下一年出现。
三、对加强交通行业预算管理的若干意见与建议
(一)从财政部门来说,要狠抓基础工作,细化标准与定额,推行零基预算。
1.首先要建立完备、系统的政策库。大部分人员经费和一部分公用经费的开支都是有政策规定的,首先应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财政部门与人事等部门应联合对出台的各类政策规定进行一次大清理,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集入政策库,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政策库要即时更新,动态掌握。把对政策库的整理通报工作作为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改变以往不同政策封闭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手里的情况。专门的负责人员调整变动时需要详细交接,保证对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
2.分类分档,合理测算标准定额。对于公用支出,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系数分析,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一律按人均多少分档。对于标准和定额的测定,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测算小组,同时邀请预算单位的人员参与,并长期重点监测若干重要支出部门,及时了解标准与定额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不断修正。
3.调整预算起讫时间。我国的预算实行历年制,即从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每年的3月份召开,这就造成了在预算开始以后的3到5个月,政府所执行的预算是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出现了预算的盲区。所以,为了使权力机关能够切实监督预算的执行,有必要调整目前的预算期间,建议预算调整为4月1日至次年的4月1日,当然相应的会计制度也要调整。
4.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但还缺乏实践的检验。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二)从人大的角度,要完善预算法律制度,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一方面要细化相关法律实施细则,我国《预算法》第9条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但是,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在实践中仅有预算法的原则性规定,而没有与有关法律相配套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所以,若要保证权力机关可以依法实施预算监督,必须出台与预算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使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要强化对预算调整的监督,我国目前的预算经常出现“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针对这种预算执行弹性大的特点,今后应加强人大在预算执行中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的法律效力,严格控制各级政府追加预算的权力,明确可以追加预算的特殊情形。
(三)主管部门和预算编制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算管理:
1.科学编制收入预算。各单位应建立收入基础资料库,逐年将收入统计数据及相关经济指标整编入库。在对历史资料的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并结合政策的变动调整等诸多因素确定。总的原则还是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结合推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合理预算。
2.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在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建立详细的基本数据库,并充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基本数据库包括人员基本数据、资产基本数据、业务需要基本数据及事业发展基本数据等。对资产要开展清查,真正把单位的车辆状况、房屋状况、宿舍状况、电话状况、计算机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等等列入基本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避免重复的政府采购。同时,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现代化办公手段,以浙江省交通厅为例,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开发后一年多来的运用,充分证明了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和现代化办公手段对于预算编制由粗到细、由定性到定量转变、加强分析判断力、提高工作效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浙江省交通厅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功能,扩大财务信息平台的管理范围。具体地说,就是将各单位的基本数据库统一纳入管理,将预算编制的有关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连接,使平台的事中控制扩展到事前控制,即将预算的编制也纳入到财务信息平台来,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3.充分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预算编制时间的充裕,是实现细化预算的前提。逐步把预算编制从临时性工作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把编制预算当成整个单位的大事、要事来抓,业务处室要和财务部门紧密配合,并接受必要的财务知识特别是有关预算知识的培训,把闭门造车式的预算转变为深入实际调查掌握资金需要和支出合理性的预算,使预算各项收支都是有充分依据,经过了科学论证的结果。
4.加强预算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学习与培训。预算管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去实现,所以必须充实一批锐意进取、有责任心、有较强谋划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志到预算管理的第一线,并加强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硬化预算执行的刚度,确保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5.在财政部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建立适合交通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将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和考核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作为安排下年预算的重要依据。
浙江省财政厅已于2006年出台了《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并于2006年5月18日在杭州了召开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布置会。要求凡预算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在300万元以上的省级财政支出,均应按规定和要求由项目单位进行绩效自评。在每个预算结束后两个月内,项目单位要对规定范围内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评价,并在自评结束后20天内将自评报告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各部门、单位每年应编制项目评价计划表,选取一定数量的项目组织评价,在评价工作完成后将评价完成情况及评价报告报财政部门。会议的召开,预示着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从局部评价走向全面评价。应该说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对我们交通部门来说。今年浙江省交通厅已对乡村康庄工程进行了绩效评价,这项工作目前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为以后绩效工作的开展必将积累宝贵的经验。鉴于交通项目的特殊性,我们一定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行业特色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便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部门预算管理 篇6
22、为领导做好参谋,为单位依法理财
23、深入财务分析,科学财务考核
24、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收益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25、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26、真实可比准确及时是核算的基本要求
27、拓宽融资途径,保障资金需求
28、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9、以最小的之处获取的收益,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30、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31、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放眼未来。
32、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33、诚实守信灵活应变不屈不挠勇于创新。
34、诚信高效服务用户团结进取争创效益。
35、创建南电网络,追求美好生活。
36、创新创业创辉煌。
37、创造更新更全更强高速的电信网络。
38、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赢得竞争。
39、高质量服务,高技。
地方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分析 篇7
一、我国地方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现状
(一) 绩效评价速度缓慢
对项目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 不仅是对预算编制内容开展评价, 同时还是对项目执行进行合理的追踪问效, 可是我国当前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不少缺点, 不仅没有相关的机制, 并且程序缺陷很大, 而部门单位只将工作重点内容转移到提高项目资金方面, 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 甚至将其完全忽略。
(二) 预算编制规范性低
1.没有按照实际内容对项目建设进行预算, 使预算得出来的数据不能面面俱到, 加之受到个人利益的影响, 预算过程中会故意增加项目的支出, 财政部门审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2.由于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部门单位在具体的编制预算时, 摒弃现代化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而主要采取比较落后的“基数加增长”编制模式, 使预算发挥的作用不大, 甚至和计划脱离 (1) 。
(三) 执行约束力很低
1.一些单位的基本支出缺乏时, 会自行安排项目资金来弥补, 使专项资金不被使用在实际项目中。
2.因为前期预算内容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不符合, 导致在预算执行时, 一些项目的资金存在大量的结余, 可是有些项目又缺乏资金, 使用单位由于不可以对项目资金进行自主调整, 由此非常容易产生提高预算的想法, 最终导致预算执行原有严肃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降低。
二、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 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运行跟踪
1.建立健全绩效目标编制体系。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 要按照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 结合财力可能和资金需求测算, 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绩效目标。
2.构建且改进绩效目标审核体系。财政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对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组织专家组实施审核, 如果预算部门申报项目资金未按规定要求编报绩效目标的, 一律不得进入预算编审流程。绩效目标申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财政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进行调整、修改, 符合要求的方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所属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的指导和审核。
3.建立完善的绩效跟踪及管理体系。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绩效目标实施情况, 将绩效跟踪管理意见定期反馈给预算单位, 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等情况, 及时督促其予以纠正, 并提出调整指标等建议, 增强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因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等因素需调整绩效目标的情况, 各相关单位应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调整事项, 经审核批复后按规定程序履行调整手续。
(二) 从多个方面促进预算绩效管理
1.提高宣传培训力度。政府需要尽可能使用网络平台以及媒体等资源, 大力宣传进行预算管理的作用, 使工作人员树立预算绩效意识, 并科学对管理文化进行有效的培训, 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其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业务培训, 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最终全面增加预算管理效果。
2.提高组织保障。政府部门应该成立一个各方一起参加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合理进行组织, 从多个方面促动绩效管理工作发展速度 (2) 。另外, 每个部门还应该构建起合理的工作考核机制, 使每项工作可以有效开展, 并且不断发挥其主体作用, 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 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 拟定实际可行的方法, 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
3.构建有效的技术体系。政府部门应该成立一个完善的技术体系, 不断促进预算管理相关平台的构建速度, 健全专家库以及绩效指标等相关的数据库, 为进行预算管理供给更多的技术保障。
4.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并改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 使每项管理流程具备更大规范, 进一步为预算整个过程可以与预算绩效管理科学联合起来提供确切的保障。
5.成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对财政管理制度进行深度的改革, 增加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两者之间的有效联合度, 使预算信息公开可以得到有序的开展, 进而供给预算管理一个合理的平台。另外, 政府部门还应该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考核力度, 使其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 实行绩效评价
1.对评价工作进行创新。财政部门应该坚持新思想, 不断对评价工作从根本上开展创新, 研究出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从而保证绩效评价可以具体落实到位。
2.对部门预算项目进行评价。预算单位需要在项目全部建成后自主开展绩效评价, 并且将其报告呈报给相关的财政部门。
3.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科学的评价。项目单位在投资项目结束后, 进行一次全面的绩效自评且将报告上送到财政部门。然后, 财政部门应该选择对社会影响大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 并且将其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政府制定决策供给其有力的根据。
4.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执行单位在项目全部结束后, 需要科学的进行绩效自评, 且给有关部门上报结果, 令其根据结果对项目绩效进行合理的审查。相关的资金主管部门需要对资金使用效益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然后按期上报给财政部门, 再令其就其中某部门资金进行第二次的评价, 从而得出资金实际的运行绩效。
(四) 将评价结果运用在工作中
1.建立健全绩效惩罚制度。财政部门应该严格规定的使用领域, 如果发现不合理现象则需要马上处理。
2.如实反馈制度完善效果。完善绩效评价结果, 并且将完善效果如实反馈给预算单位, 然后其再按照绩效评价结果, 对存在缺陷进行整改, 不断构建和完善管理制度, 从而使管理水平被增加, 资金合理支出, 减少支出资金。
3.成立绩效公开制度。根据法律有关规定, 不断增加预算管理的公开度, 使绩效评价结果在合理的领域公开, 可以增加社会对其的监督作用, 使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4.构建预决算联合制度。政府可以科学地把预算编制以及决算审查与评价结果规范联合在一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以及绩效跟踪进行年度预算和决算审查, 完全淘汰时间长、绩效差的项目。
5.构建且改善绩效问责制度。按照有关原则, 监察部门必须把效能监察问责工作重点内容转移到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并且主要对规模较大的绩效问题开展问责, 每个部门均需要对其工作人员的绩效开展问责。一旦察觉出财政违法现象, 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进行追究。
6.建立健全绩效报告制度。每个部门需要按期上交工作总结给同级政府, 详细列举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财政部门也需要给同级政府上报其对项目绩效的评价具体内容, 在政府制定决策时供给其部分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构建过程中, 提高部门项目支出管理面临的难度很大, 同时其也属于一项花费很多时间的任务, 但是对于我国的全面发展作用很大。由此相关的部门应该全心协力,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出合理的措施, 不断提升本部门的工作能力, 从多个方面对预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从而增加预算的效益, 促进社会发展, 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当前地方部门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制度已经逐渐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很有必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对我国地方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措施, 旨在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增加其工作效率。
关键词:地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注释
1朱静.解读“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评审机制”──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J].新理财 (政府理财) , 2011, (7) , 第125-126页.
部门预算管理 篇8
摘 要 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部分。本文从资产与预算等财务理论知识出发,就公安部门如何实现高效的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监管机制,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资产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希望能够帮助能公安部门提高资产与预算管理效率。
关键词 公安部门 高效 资产与预算管理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国有资产管理业是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国有资产管理不仅是管理中的薄弱,对国家经济政治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公安部门资产管理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实现高效的资产与预算管理,就成为提升公安部门管理瓶颈的一个有力突破口。就公安部门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和完善资产与预算管理:
一、建立长期有效的资产与预算监督管理机制,做好预防措施
公安部门资产管理属于国有资产管理范畴,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发生,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部门协助公安部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长期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帮助公安部门做好预防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组建专项监管人员、完善公安部门相关规章制度等角度多方面改进,促进公安部门的资产与预算管理。具体的监管管理机制完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
(一)建立专项资产与预算管理监督小组
在对待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上,应该通过组建资产与预算专项监督小组来进一步达到目的。为了保证资产监督专项小组成员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小组成员不仅仅应该由公安内部人员组成,还需要有其他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从而组建一支高效权威的监督小组。在选拔小组成员时,应该由更高一级单位或者组织为公安部门配备这样一个专项小组,小组成员中必须有国家财税部门人员、公安部门财务管理部相关人员或者主抓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层人员、国家审计部门人员以及国家监察部门人员等等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从而做到对公安部门进行专业和科学的监督与检查。检查范围主要体现在公安部门是否执行国家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有超出预算的项目、资产配置标准是否有超出规定标准、是否有未经过上级或者相关部门审批就擅自购置固定国有资产等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防止甚至杜绝公安部门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预算的超支。
(二)完善公安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
实现以制度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中工作的人员是今后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公安部门在通过专项监督小组监控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一整套完整、详实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做到长期防范,减少资产流失与预算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二、实行大局把控,各个下属部门独立预算管理
为了能够将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效推进,各级公安部门的高层应该亲自抓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战略布局和方向,为公安部门资产管理做好高屋建瓴式的梳理工作,为整个部门的资产与预算管理提供一个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向和目标,从源头上控制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高层做好总体方针的把握的同时,应该将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权限分配到下属的各个子部门,实行子部门的独立预算,从而将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各子部门实施细化资产与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细节问题,对资产与预算管理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如此划分可以让账目一目了然,让更多人能够快速了解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的情况。资产与预算管理细分之后,就可以按照细分之后金额的大小分等级实行管理监督。从而做到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资产与预算都有人把关有人監督,确保国有资产不会因管理漏洞而流失,从而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公安部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正确作出预算提供数据资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公安部门资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准确而全面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帮助公安部门有效管理资产问题,解决公安部门长期存在的摸不清自家具体资产情况,资产混乱无法有效管理等问题,导致不能够准确及时的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资产数据资料,从而造成预算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导致很多时候预算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可以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公安部门每年或者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的资产变动情况都可以及时录入信息系统,让资产信息系统做到及时更新,从而帮助监督部门对公安部门的资产进行准确监督管理。也可以为公安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将部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的挂钩,保证今后预算工作少出差错。
总而言之,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问题,纠正问题,从而循序渐进的改善资产与预算管理方法,逐渐向高效管理的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妥善处理,就会使得公安部门资产与预算管理向着好的方面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杨建春.加强资产与预算管理结合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2]彭照杉,林贻武,朱佑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12).
[3]贺成运,李攀峰,左英杰,程浩.有效实施资产纳入预算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03).
部门预算管理 篇9
发文文号: 财教[2011]36号
发文部门: 财政部
发文时间: 2011-3-11
编辑时间: 2011-3-23
实施时间: 2011-3-11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财政法规
所属行业: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所属区域: 中国
发文内容:
中央文化部门:
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预算执行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为切实做好中央文化部门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预算执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及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各中央文化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预算执行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落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中央文化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在本部门内部有关司局、所属各单位建立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履行预算执行管理职责,监督、指导本部门各单位规范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均衡性,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执行目标和任务。
三、突出预算执行工作重点。各中央文化部门要把项目支出预算,尤其是重点项目预算,作为预算执行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工作的分析,剖析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研究提出改进预算执行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四、及时批复和下达代编预算。对部门代编预算以及部门预算批复中要求另行报批的项目,中央文化部门要在6月30日前提出具体方案报财政部审批,超过9月30日仍未提出具体方案导致无法执行的项目预算,财政部将全部调减预算,将资金收回中央总预算。
五、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严格控制预算执行中的追加事项,除无法预见的临时性或特殊支出事项外,其他事项不予追加预算。
因特殊原因导致原项目无法支出的,中央文化部门应及时向财政部提出调减预算的申请报财政部审批。
六、对当年预算执行进度偏慢的部门扣减项目预算。对列支207类“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的当年项目预算(不含基本建设支出,下同)实际执行总进度与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计划进度分8月、10月两个时间点进行考核:
凡截至8月31日、10月31日部门当年项目支出预算实际执行总进度低于相应时间点的执行计划进度5个百分点(含)的部门,应分别于9月5日和11月5日向财政部报送本部门截止相应时间点的具体项目支出预算实际执行进度,财政部对实际执行进度低于执行计划进度5个百分点的所有项目分别按当年项目预算额的10%、20%扣减项目预算,如项目余额不足的,按项目余额扣减,扣减资金收回中央总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规定扣减项目预算,不得随意调整扣减其他项目。
对部门代编预算以及部门预算批复中要求另行报批的项目,如截至9月30日仍未提出具体方案导致无法执行的,按第四条规定执行。
七、实行下年预算安排与上年预算执行挂钩制度。中央文化部门下预算安排与上预算执行挂钩办法按照财政部统一规定执行。
八、严格规范资金使用,避免“突击花钱”。中央文化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理财和勤俭办事业的理念,坚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并重的原则,规范本部门的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不讲效益、“突击花钱”等行为发生。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文化部门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财教[2010]82号)同时废止。
财政部
【部门预算管理】推荐阅读:
新房产管理中心2018年部门预算09-21
部门预算编审07-05
高校部门预算09-03
一般部门预算07-21
部门年预算09-24
部门预算改革对策06-23
部门预算现状分析10-08
部门年度预算请示09-07
部门预算公开报告09-26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研究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