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共4篇)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 篇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
时间:2010-12-20 11:56来源:农村大众 作者:邱柏 点击:122次
近年来,在工商部门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显著发展。作为工作在农村的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笔者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部门应该把握好以下三大关系。
近年来,在工商部门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显著发展。作为工作在农村的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笔者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部门应该把握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是把握好正确认识和正确引导的关系。工商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大力引导规模化种养殖、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外销转化为内部消化,形成产业链。同时,鼓励各类涉农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将农业、农村、农民资源和各类经济实体资金、技术、专业人才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把握好资金帮扶和措施扶持的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发展资金。但随着土地、林权改革的推进,农民专业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出台扶持商标代理组织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扩大商标申请税务减免和商标电子申请减费的类型。合作社的社员可以以土地、林木作担保进行抵押贷款。工商部门应该积极发挥抵押登记等职能作用,主动联系金融机构、贷款担保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良性的信贷关系,并积极探索债权入股合作社的做法。在措施帮扶上,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要在规范设立、制度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技术、法律上的帮扶。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组织专家、学者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免费服务,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引进新品种、新项目,不断帮助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把握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的主体准入、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引导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实施行政指导,对具备一定规模且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合作社,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信息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产品开发、创建名牌、提升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等方面快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要清醒地认识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克服重登记准入、轻后续监管服务的思想,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帮扶的理念。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大量“热钱”涌向农村,很多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农民也积极行动起来,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专业村、特色村、示范村等先进典型,工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职能作用,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穿针引线”,将这种发展的力量“拧成一根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 篇2
在全国262座资源型城市经济版图上, 31个市 (县) 被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 占比11.8%。这类城市资源丰富, 采伐条件优越, 后备保障潜力大。目前正值资源开发利用上升期和资源型产业发展兴盛期, 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成长阶段。如何规避矿 (林) 竭城衰老路,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应把握和处理好三大关系。
1 把握好遵循资源型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和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特定规律的关系
资源型城市发展, 一般呈现出起步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 (尚未转型) 或—再生期 (成功转型) [1]的演进发展轨迹。同时, 在资源暴利的诱导下, 低水平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存在路径依赖, 对其他行业发展会产生“挤出效应”, 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修复危机。资源型地区发展要依靠资源但不能依赖资源, 转型是迟早的事, 只是存在转型问题隐性化和显性化之分。处于开发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资源型城市, 转型问题是隐性、潜在的, 及早转型才会主动。处于枯竭期资源型城市, 转型危机是显性、明晰的, 那时转型往往是被动转型。隐性问题必然要转到显性。转型时机和转型成本 (如转岗再就业成本) 呈正相关[2]。这些都是被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不可逾越的一般规律。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发展中, 虽然各自城市生成的历史背景、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政府治理模式不同, 但基本有两大趋势, 一是有战略远见, 利用资源型产业进行原始积累, 及早主动转型, 培育壮大接续和替代产业, 从一业独大到多元并举, 等到资源枯竭时新产业已渐成气候, 实现高点再生, 跳出周期律。二是经济发展“近视眼”, “资源情结”较重, 转型动力不足, 新产业植入慢, 随着资源型产业衰退, 步入矿竭城衰不归路。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既要遵循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借鉴经验, 汲取教训, 不走老路、弯路、错路, 也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资源市场化配置、跨期配置、资源收益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要在学习借鉴和自我创新中推进转型发展, 走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路径。
2 把握好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的关系
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发展难题。其转型发展, 既离不开资源型产业, 但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亦非长久之计。要走出“小转型”和“大转型”组合搭配、梯进渐“转”的的路子。近期要以“小转型”为主, 优先发展接续产业, 拉伸产业链, 促进优势再造。同时, 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 植入和培育非资源型产业, 耐心补齐“短板”, 为逐步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赢得时间。长期以“大转型”为主, 重点发展替代产业。重塑产业结构战略, 扩大非资源型产业面, 形成产业集群, 弥补资源型产业留下的“空缺”, 唱响产业转型“主角戏”。
3 把握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 是“共生互补”关系[3]。既要理清各自定位和关系, 各归其位, 各司其职, 防止权责边界不清和“角色混淆”, 又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4]双轮驱动, 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实现扬长避短。
在市场中, 一是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目前, 存在资源国家所有权虚置、收益流失的问题。要推进矿业、林业等资源资产化管理, 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推进资源一级市场招拍挂, 二级市场依法公开流转。二是提升要素集聚优势。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证明, 凭借高超的领导力, 把技术、智力、投资、信息、制度、创新、地缘等优势资源高度整合, 为我所用, 形成区域性的集聚优势场, 才能释放出产业竞争力。而资源型地区要素市场多发育不全,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服务功能差, 往往也是人才、资金、技术外流地, 这类资源相对稀缺, 整合资源能力也低, 嫁接优势产业难。搭建平台、完善机构、培育载体, 服务转型任重道远。三是发展市场新业态。利用“互联网+”, 依靠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发展模式创新, 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拓展配套关联产业。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 政府要有新作为。一要保持转型定力。在资源型经济形势好的时候, 居安思危, 主动转型, 积小胜为大胜, “图近功而至恒远”。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守夜人”,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为企业松绑, 让市场发力, 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 利用资源型产业创造的更多的利润、超额的剩余和最快的积累, 改善和提升资源性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 创优转型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这样就能因势利导推进产业升级。三要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强高端创新型产业顶层设计, 统筹政策、资金、技术、项目和制度保障, 吸引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 打造区域产业新生态。四要推动人才机制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和产业技工队伍, 柔性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科研能力强和推动企业创新的高端人才, 为产业转型构建匹配的人力资本,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五要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动力。注重创新引领和驱动转型发展,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企地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孵化器,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扩张。六要依法协调好转型中的各方利益关系。推进法治建设, 依法构建制度化的多元利益表达机制, 畅通表达渠道, 推进协商民主, 及时评估和化解转型中不稳定因素, 织密社会保障网, 兜住民生底线, 为转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晟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J].生产力研究, 2010 (7) :23—27.
[2]史晓云.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研究[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
社会均衡发展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篇3
从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趋于均衡,分配收入从两极分化到缩小差别,市场竞争从行业垄断到公平自由,有其内在的矛盾规律。顺应并进而掌握这个规律,就会取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成效,反之则将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甚至混乱。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上升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经济社会发展有共性规律,借鉴国外解决社会均衡问题的经验教训,更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速度和稳定
工业革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方式,也成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种不平衡发展是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普遍规律。但在工业和城市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后,由先行发展的工业成果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由先行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也是从不平衡走向均衡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些国家,一方面先后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同时采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逐步地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水平,实现了以6%—7%农业人口支撑社会消费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大缩小了工农业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另一方面利用先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经验,带动和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美国和日本有西部开发的经历。韩国甚至采取迁移首都的方式,要在落后地区重现“汉江奇迹”。
经验和教训证明,能否把握从不平衡和均衡发展的规律和时机,关系到一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韩国在工业和城市快速发展后,在全国农村大规模推动“新村运动”,把城市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向农村,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经过持续努力,目前韩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已接近城市居民的92.5%,城乡差别基本消失。作为新兴国家率先成为世界经合组织的成员国,韩国发展速度超过日本。
而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违背工业发展后反补农业的均衡发展规律,造成其后期发展停滞甚至负增长,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使社会基础动摇,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败北。
因此,从不平衡到均衡发展,要把握速度和稳定的矛盾关系,注意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两极分化和缩小差别
一些国家为抑制两极分化和缩小贫富差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时,先后采取调整分配制度,抑制社会分配过度倾斜,加大工人工资增幅等措施,缓解了社会矛盾。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工会组织,成为工人与业主定期进行调整工资问题谈判的载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劳动力价格的中介。日本还制定了财产继承法案,近乎于苛刻地严格限制财产的继承,克服财产代传的弊端。
进入发达国家前后,这些国家又更大规模地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生计问题。韩国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提出要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国民福利的社会。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韩国已建立起惠及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还普遍出现中产阶级扩大的状况,使社会结构从两极分化转变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消除了绝对贫困化,促进和保障了社会的持续稳定,克服了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崩溃的灾难。突尼斯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防止两极分化的弊端,特别采取有利于中产阶级增长的举措,“制造”了一个中产阶级,使之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新加坡还将公务员纳入中产阶级的范围,使之在行政管理上更有成效地承接社会整体。
但是,社会分化成不同阶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和富庶不可能同步,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共同富裕。因此,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欠发达国家,分配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趋于缩小和合理。
缩小分配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程度,一方面要随着经济发展程度逐步推行,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持促进经济增长,要掌握好适度,利用分配杠杆的规律,把握好社会承受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系。
抑制垄断和促进创新
一些国家为抑制行业垄断,采取拆分垄断企业,抑制大企业,扶植中小企业的举措。
美国有严格的反垄断法,以法律手段制裁违规的垄断企业,保持相对公正的竞争环境。日本采取股份分散化方式,改变大企业的资本合成,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连接众多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经营模式,发挥大中小企业的各自优势,改变大企业倾轧小企业的恶性竞争。韩国采取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在投资和开发等问题上给与中小企业以优惠待遇,使中小企业的数量得到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大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实现更强发展。
但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是中小企业难以达到的。其多年经营形成的赢利氛围和有利条件,也是中小企业难望项背的。日本的中小企业离不开大企业的晶牌效应和整合氛围。韩国实行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达20多年,从未出现“脱小变大”的著名企业。而且,由于对大企业发展的限制,反而促使韩国的大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将资金和技术转移国外,成为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在防止产业垄断时,也应同时注意发挥大企业的传统优势,避免产生杀鸡取卵的负面影响。
扶植中小企业时,还要注意克服保护型优惠政策带来的惰性后果,要鼓励和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而非躺在政府政策的温床上安享优惠。美国在新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诸多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微软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索尼电器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一直注重自主研发,终于后来者居上,创造了享誉全球的著名品牌。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 篇4
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把握五个重点
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只有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才能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实现健康发展。具体到工作中讲,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把握好五个重点: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纪检监察工作与县委中 心工作的关系。纪检监察工作应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处理好这一关系,要克服三种不适应:一要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不适应。即要克服守旧意识、小团体意识、本位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社会发展是一盘棋,反腐倡廉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棋子,所以要把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时刻不能淡化纪检监察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保驾护航意识,只有这样,纪检监察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轨道。二要克服工作机制上的不适应。目前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如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等工作缺乏有效的操作性,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在工作机制上不断探索,既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又要充分发挥纪委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
1作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整体合力。三要克服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教育、保护、监督、惩处,如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保护、监督、惩处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惩处”轻“教育”,有时重“监督”轻“保护”,那样工作起来就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所以要四项职能并用,视情况该教育的教育,该保护的保护,该监督的监督,该惩处的惩处。二是处理好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廉政建设要为经济发展服务,项目建设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以廉政建设要大力服务项目建设,抓手就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以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具体到工作中,一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服务观念。通过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放下官架子,掏出公仆心,真正做到想外商之所想、急外商之所急、解外商之所难、帮外商之所需。二是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推行进企审批、服务承诺、阳光公示、首问负责、限时审批等各项制度,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企业和经营业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对审批项目进行再整顿、再清理,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减少的一定减少,能实行低限收费的要执行低限,并进一步规范检查和收费行为。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充
分发挥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视频直评部门股室活动和加强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运行,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措施的落实。三是处理好惩治腐败与预防腐败的关系。惩治与预防,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保护干部,防微杜渐。所以说加强廉政教育,做到警钟常鸣是在救人,社会上有人认为查案是整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果纪委发现问题坐视不理,使违纪者积小错成大错,酿成严重后果,到时候后悔莫及。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执政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把握好上级的要求。就是说要牢牢把握好中央、省、市纪委的安排部署,对上面要求的各项工作逐项落实到对口科室,明确责任人。年初抓好安排部署,年中做好总结检查,及时查漏补缺,年终要帐,兑现奖惩。二是把握好县里的中心工作。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要对县委、县政府年初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该整改的整改、该处理的严肃处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重点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把握好三大关系】推荐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07-11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08-09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7-13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10-20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07-25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12-02
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12-27
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01-03
宁洱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