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

2024-08-25

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通用7篇)

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 篇1

根据电工技师鉴定要求及以往电工技师的考试试题,依据个人学识及经验,本站特为广大电工提供以下复习提纲以供参考。

(1)电工测量技术(仪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维护,保养等)

(2)晶体管电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3)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分析及有关计算。

(4)逻辑电路的关系分析及制表。(与非或等门)

(5)变压器、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及变配电所运行知识。

(6)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并且能绘制识读有关电路图。

(7)高压开关、开关柜的有关知识和逆变的知识及应用。

(8)耐压试验、防雷、接地装置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9)交直流电动机的基础知识。

(10)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知识。

给电气工程朋友们推荐整理的电气技师论文与答辩的几个要点:

给电气工程朋友们推荐整理的;

一.论文写作

1.论文定义论文是讨论和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是一个人从事某一专业(工种)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反映,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经验和智慧的升华。

论文由论点、论据、引证、论证、结论等几个部分构成。

(1)论点论述中的确定性意见及支持性意见的理由。

(2)论据证明论题判断的依据。

(3)引证引用前人事例或著作作为明证、根据、证据。

(4)论证

1)用论据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

2)根据个人的了解或理解证明。

(5)结论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对事物作出的总结性判断。

2.怎样撰写技术论文

(1)技术论文的一般格式和具体要求论文是按一定格式撰写的。内容一般分为:题目,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摘要,前言,实践方法(包括其理论依据),实践过程,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可靠必须是经过反复验证,确定证明正确、准确可用的数据。

2)论点明确论述中的确定性意见及支持性意见的理由要充分。

3)引证有力证明论题判断的论据在引证时要充分,有说服力,经得起推敲,经得起验证。

4)论证严密引用论据或个人了解、理解证明时要严密,使人口服心服。

5)判断准确做结论时对事物作出的总结性判断要准确,有概括性、科学性、严密性、总结性。

6)实事求是文字陈述简练,不夸张臆造,不弄虚作假,论文全文的长短根据内容需要而定,一般在三四千字以内。

(2)论文命题的选择论文命题的标题应做到贴切、鲜明、简短。写好论文关键在如何命题。就机械行业来讲,由于每个单位情况不同,各专业技术工种数也不同;就同一工种而言,其技术复杂程度,难易、深浅各不相同,专业技术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定义来表达各不相同的专业技术情况。选择命题不是刻意地去寻找那些尚

未开发的领域,而是把生产实践中解决的生产问题、工作问题通过筛选总结整理出来,上升为理论以达到指导今后生产和工作的目的。命题是论文的精髓所在,是论文方向性、选择性、.关键性、成功性的关键和体现,命题方向选择失误往往导致论文的失败,因此,在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反复构思,确定自己想写的命题内容,命题确定后再选择命题的标题。所以,命题不能单纯理解为给论文的标题命名。

(3)命题内容的选择命题内容选择是命题的基础,同样是论文成败的关键。选择内容应针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扬长避短地进行选择;

在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防止和排除重大隐患方面,在大型和高精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以及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确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虽不是创造发明,但为企业及社会创造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写。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命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命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4)摘要是论文内容基本思想的浓缩,简要阐明论文的论点、论据、方法、成果和结论;要求完整、准确和简练,其本身是完整的短文,能独立使用,字数一般二三百字为好,至多不超过500字。

(5)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相关的前人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设备基础和预期目标等。切忌自封水平,客套空话政治口号和商业宣传。

(6)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包括论点、论据、引证、论证、实践方法(包括其理论依据)、实践过程及参考文献、实际成果等。写好这部 分文章要有材料、有内容,文字简明精炼,通俗易懂,准确地表达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写作中表达数据的图、表要经过精心挑选;论文中凡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论点、材料等,均应按出现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并准确无误。

(7)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结,它不应是前文已经分别作过的研究、实践成果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提到更深层次的理论高度进行概括,文字组织要有说明力,要突出科学性、严密性,使论文有完善的结尾。

(8)论文的修改定稿论文完稿后应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论文的体裁不强求统一,但要突出重点。论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不需要面面俱到,但通篇体例应统一,所用的各种符号、代号、图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对外文符号应书写清楚,大小写、正斜体易搞混时应加标注。

(9)论文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明确读者对象。要解决“为谁写”、“写什么”、“给谁看”的问题。要考虑生产和社会

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的有关技术政策、产业政策、考虑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若是为工人师傅写出的,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写得通俗一些,深入浅出,易看、易懂。

2)要充分占有资料。要写好技术论文,一定要掌握足够的资料,包括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国内外资料;要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加以消化,分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并根据选择的课题和命题拟出较详细的撰写提纲,包括主次的分类、段落的分节、重点的选择、图表的设计拟定、顺序的排列等。

3)要仔细校阅。初稿完成后,不能算定稿,论文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论文格式、表述方式、图的画法、公式的表述、名词术语、字体标点、技术内容、文字表达及文章结构等方面要进行反复推敲与修改,使文字表达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文字精炼,逻辑关系明确。除自审外,最好请有关专家审阅,按所提的意见再修改一次,以消除差错,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二.论文的答辩

(1)专业技术工种专家组须由5—7名各专业技术工种的专家、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组成。

(2)答辩时先由答辩者宣读论文,然后由专家组进行提问考核,时间约为30分钟。

(3)对具体论文(工作总结)主要从论文项目的难度、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经济效果、项目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4)答辩时对论文中提出的结构、原理、定义、原则、公式推导,方法等知识论证的正确性主要通过提问方式来考核。

(5)对本工种的专业工艺知识主要考核其熟悉深浅程度并予以确认。

(6)在相关知识、四新知识方面,如XXX考生为维修电工技师,可考核:

(1)电工工艺基础知识。

(2)机电一体化新技术,数控,可编程控制器。

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 篇2

一、由教学传授者转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教师在教学中最喜欢扮演的角色就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与传授者, 不管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手段, 永远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 而学生只要安静地听、认真地记录即可, 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中职对口单招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以纯理论的教学为中心, 课堂上难免会显得枯燥、乏味, 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懒散、积极性低、缺乏意志力等特点, 在高三复习阶段显得尤为严重, 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正确, 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在中职对口单招电子电工专业高三复习教学阶段, 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已然不符合本阶段的教学需求, 相反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削弱学生学习热情。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将课堂还给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复习。 比如:在这一阶段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与组织学生采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学习策略加深对电子电工专业中相关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与巩固, 并让学生在学习与总结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体会到学习带来的魅力, 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电子电工专业主要涉及许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与理论, 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计算”、“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等, 这些知识的复习不是通过教师简单讲授就可以实现的, 需要经过实践与锻炼, 尤其是在高三专业复习中, 此法更行不通。 在高三复习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 却无法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吸取与运用。 为了强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操, 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教学, 教师应当注重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以练习为主, 再重复习与巩固。 例如:复习“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Y型连接时中性线作用”一课时, 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复习基本理论基础之后, 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 针对课堂中存在的疑问与困惑通过实验进行解答与释疑, 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电路的原理与安装进行复习与巩固, 真正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遵循了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做中复习练中提高

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 在中职对口单招电工电子专业高三复习中, 虽然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者, 但如果缺乏教师的合理引导与指导, 学生的复习效果就很难有质的飞跃, 学习成绩很难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像电子电工这一理工类型的学科, 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导。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各种专业名词与专业术语,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 一轮教学结束后大部分学生仍对专业名词与术语的概念与定义比较陌生, 因此,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复习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与疑点再加以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编写学案、周练习等形式, 将知识点、考点以题目形式展现, 让学生在练习中复习, 在练习中提炼与升华教学知识, 使之转化成为解题能力。 例如:在复习“戴维南定理”一节时,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这一节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做系统归纳与总结, 并对其中涉及的概念和注意点做全面梳理, 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与练习, 让学生能在做题中练习与掌握知识, 并教会学生练习中学会提炼重点知识与考点, 提高得分率。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教学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充分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总之, 在中职对口单招电子电工专业高三复习中, 教师要认清并找准自己的角色, 贯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理念, 充分发挥引导与指导作用, 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用, 提高全体学生的复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以便将来有能力适应社会竞争, 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书育人, 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何先飞.中职对口单招生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胡继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谈中职电子类专业高三总复习策略[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3, 07:128-129.

[3]杨玉红.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实践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电工学2电子技术复习纲要 篇3

第14章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

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

2、了解晶体管的放大原理、特性曲线、三种工作状态。

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

1、熟悉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熟悉静态工作点稳定工作原理;

3、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电路特点和应用;

4、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熟悉理想运放的条件及其分析依据。

2、掌握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的应用:比例,加、减;

3、熟悉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电压比较器。

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2、熟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

1、掌握整流电路分析方法:二极管的选择;

2、掌握滤波器电路分析方法:电容的选择;

3、了解稳压电路个组件特性。

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脉冲信号基本概念;

2、熟悉逻辑门电路,逻辑符号,逻辑表达式,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集电极开路门;

3、掌握布尔代数及其化简方法;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综合。

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熟悉触发器:J-K,D,T,T';

2、了解寄存器、计数器基本概念;

3、掌握简单时序电路分析方法;

思品复习提纲 篇4

18、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作用)

(1)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2)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和发展。(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9、如何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可把“让友谊之树常青”也答上,那样更全面些!)

(1)我们要获得真挚的友情,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心扉主动与人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2)我们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谨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20、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交友的原则)

(1)平等、尊重、真诚。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②朋友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尊重朋友就要懂得尊重朋友的自尊心。③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友之间要用真心去交流,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2)理解、宽容。对朋友某些过失要持谅解和宽容的态度。朋友之间的理解。宽容,并不是可以不讲原则,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那种不分是非善恶、只讲“哥们儿义气”的所谓友谊,绝不是真正的友谊。(3)关爱、帮助。当朋友、同学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应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从来不去主动帮助、关心、支持他人,这就很难寻到知心朋友,发展真挚的友情。

(3)尊敬老师,还要对老师有礼貌。这是对老师敬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24、怎样和老师交朋友?(交往)

(1)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2)主动、热情的与老师进行交流、交往。如果我们能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坦露心扉,寻求帮助,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和帮助,使自己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①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当老师出现差错时,要用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给老师指出来。

第7课:

25、自尊的表现

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7、为什么要自尊?(自尊的意义)

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②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③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能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28、如何做到自尊?

用行动赢得自尊。(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的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不能做出有损国格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要靠自我努力、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9、为什么要有自信?(自信的作用、意义)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①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②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③充满自信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30、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①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②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会有自信。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③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④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第6课:师爱助我成长

21、老师对我们的爱的体现(老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的作用)?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①帮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交给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我们学会学习。(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老师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我们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

22、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老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起的作用①②③

④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老师应当受到学生的尊敬,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23、怎样做到尊敬老师?

(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2)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的要求,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

第8课:

31、为什么自立?(自立的作用、意义)

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②自立才能自强。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精神,成为生活的强者。

32、怎样做到自立?

①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②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能

否独立的做出决定,是一个人是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③积极实践和锻炼,提高自立能力。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实践和锻炼。

33、自强的表现?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才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34、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作用、意义)(1)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的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2)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5、怎样做到自强?

①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为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③从小事做起,在磨砺中走向自强。一个人走向自强的过程,是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必要条件。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40、磨炼意志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1)确立明确的目标。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专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并非都是有趣的。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更要靠意志力,这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要磨炼坚强的意志,就要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请家长、老师和同学监督和帮助。(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磨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还会增强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

1.法国巴黎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4时许(北京时间5日23时许),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主席。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8年来,中国人首次当选“掌门人”。

2.11月9日晚,在2013赛季亚洲冠军足球联赛第二回合决赛中,广州恒大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足球自职业化以来夺得的首个亚洲冠军,也是自2009年亚冠改制以来,中国足球俱乐部获得的最高荣誉,亚冠联赛的冠军奖杯第一次刻上了中超球队的名字。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国际TOP500组织11月18日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再度登上榜首。美国专家预测,在一年时间内,“天河二号”还会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5.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玉兔号月球车

6.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第9课:

36、人生为什么难免会有挫折?

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个人又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所以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也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7、为什么说挫折是把双刃剑?

(1)挫折能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愿望难以实现。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2)对于强者,挫折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使人变得聪明。从这种意义上说,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38、怎样战胜挫折?(怎样正确面对挫折)

(1)直面挫折,不畏不惧。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的战胜挫折,在生活中将会不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4)主动寻求帮助。既可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还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还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第10课:

39、为什么说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作用、意义)

期末复习提纲 篇5

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5、国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

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956年召开的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错误的做法(或现象)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雷锋。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1976年)

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是左倾思想泛滥的结果,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是:“中央文革小组”

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的标志是:九一三事件(1971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的覆灭(1976年),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人民运动是四五运动。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年底,重点: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9课改革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起,改革也在城市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企改革内容有: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①1982年,中共12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987年,中共13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1992年,中共14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97年,中共15大上,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之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他是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第11课民族团结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过第二大橡胶基地。

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

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第14课钢铁长城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特点: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

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66年,核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1956年,中国在文学艺术方面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有了巨大发展。描写地下工作者以殊死搏斗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的长篇小说《红岩》反映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老舍的《茶馆》。”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又一个高峰期,茅盾奖几个作品)。

艺术: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放映革命年代的故事片《大决战》,反映历史题材的故事片《林则徐》,反映新中国诞生的《开国大典》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抉择》,反映传统文化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体育: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从射击运动(许海峰)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将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衣食住行)?

浅谈如何复习《电工基础》 篇6

关键词:考试大纲,教学方法,专项训练,综合考查,自我调节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 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近年来, 本人在《电工基础》对口单招复习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 下面就复习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钻研考试大纲, 掌握复习方向

考试复习大纲既是命题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又是复习目标的指导说明。认真学习、钻研考试复习大纲, 可使我们对考试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从而把握重、难点, 减少在复习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牢牢掌握复习方向。

《电工基础》考试复习大纲中指出:“考生复习《电工基础》课程时, 应系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 同时还应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可见, 复习《电工基础》的重点应放在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考试复习大纲中将所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对所列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熟悉掌握四个层次的要求。直流电路部分, 要求学生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作用, 能分析和计算简单混联电路;能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电源变换等方法来求解支路电流或电压,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以及几种方法的联合运用, 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正弦交流电路部分 (包括三相交流电路) 是重点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时域关系法、相量法和相量图法;用分析单相交流电路的思维方法来分析三相交流电路,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磁场和电磁感应部分,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他部分, 包括电容、变压器、交流电动机、非正弦周期电路和瞬态过程。对照考试复习大纲可使我们知道哪些要考, 哪些不要考, 从而把握重、难点, 为复习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的改革, 必然导致试题的难度降低, 但知识的广度要拓宽, 兼顾学科知识点的考察比例将会增加。根据高考改革的这一新趋势, 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教学方法, 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全面复习。

首先,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电工基础这门课内容杂、概念多而且抽象、枯燥,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尝试采用对比法、比喻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其学习兴趣,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如复习电容时, 可把电容器的串并联和电阻的串并联列在一张表上进行对比记忆。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楞次定律中“阻碍”和“阻止”的含义, 正确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字, 可采用比喻的方法, 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介绍日光灯工作原理时, 让学生做日光灯电路这个实验, 使学生对自感、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有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结合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提高电路的功率, 从而使前后知识得到很好地贯穿,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其次,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效率。随着幻灯、投影、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教学工作应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教学, 这样既增加感性认识, 又利于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学习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时, 由于原理抽象, 学生普遍掌握不好。通过采用多媒体CAD课件, 将电动势的内部电荷移动情况和闭合电路中电荷移动情况、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 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后采用启发式和课堂设疑法, 提出电动势的内部正电荷是在什么力作用下移动的?方向如何?闭合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端电压的关系等问题, 让学生回答,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再次, 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 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如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万用电表的使用、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电容器质量的判别、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定、电感线圈参数的测量、日光灯电路、调谐电路、钳形电流表的应用、电动机铭牌参数的计算等。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 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有关理论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有利于学生抽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强化专项训练, 牢记解题方法

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础知识不熟,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 不能正确地解题;对解题的基本方法不加以复习、应用、归纳,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因此, 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 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从而掌握一些常规解题方法。如混联电阻的等效化简、电路中某点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应用戴维宁定理或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求解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用安培定则分析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左手定则分析电磁力的方向、右手定则分析导体切割磁力线时的感应电流方向、用楞次定律分析穿过线圈磁通发生变化时的感应电流方向、用相量法和相量图法求解正弦交流电路、对称 (或不对称) 三相交流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瞬态电路三要素 (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的求解等。另外, 特别注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析法、排除法、图像法、定性判定法在解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应用。训练前, 要对所学内容基本掌握;训练时, 要看懂题意, 注意分析, 要搞清用哪个理论和公式以及解题步骤。通过一条条的具体例题, 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从而加深对不同题型解题方法的记忆。

四、加强综合考查, 做好查漏补缺

综合考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每周一练。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的特点,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采用督促学生记忆的方法, 坚持每周出一份练习, 主要针对本周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从而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练习机会, 达到拾遗补缺的效果。每次练习后, 做到当天全部完成阅卷、分析, 第二天及时讲评, 让成绩反馈和试卷分析及时与学生见面, 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知识, 使学生的知识积累产生滚雪球效应。二是进行阶段测试。每一单元结束都要进行单元测试, 每次测试都要对学生考试成绩、失分情况做详细的记载,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讲时应从解题方法、运算技巧、心理规律等方面去分析原因, 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特别是优秀的解题方法, 要加以表扬, 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对存在的问题,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进行补差教学, 保证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考试复习大纲要求的内容。三是进行综合训练。紧扣考试复习大纲, 围绕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用四至五套模拟试卷进行综合训练, 让学生练习, 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的目的, 形成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 应强调解题的规范化和解题过程的完整性。评讲时不可就题讲题, 泛泛而谈, 或者只对答案就完事, 而应该落实到每个知识点上, 分析与高考试题相同或相似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使之达到模拟训练的目的。

五、进行自我调节, 迎接单招考试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篇7

【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

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声呐:根据回声定位。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 km/s。

二、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四、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五、光的色散

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六、看不见的光

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

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 具座不用);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像的性质 像 距(v)应 用

u > 2f 倒立缩小实像 f< v<2f 照相机

u = 2f 倒立等大实像 v = 2f(实像大小转折)f< u<2f 倒立放大实像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正立放大虚像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玻璃泡 35—42℃ 0.1℃ ① 离人读数上方有细管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20—11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不能甩。

寒暑表 —30 —50℃ 1℃ 同上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蒸发:(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1)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水沸腾时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都可液化)。

2、压缩体积。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例子: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子:霜,树挂、窗花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

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现)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 C。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二、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三、串联和并联

串联: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4、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并联: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

2、电流路径:至少2个。

3、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四、电流的强弱 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

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电流表:

1、测量电流。

2、两个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确定时用大量程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第六章 电压电阻

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3V;1V=103mV;1mV=103μV.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1、使用优质电池;

2、回收废旧电池;

3、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

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 MΩ=103 KΩ; 1 KΩ=103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大部分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和长度成正比,和横截面积成反比)。(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1)、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分流作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3、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

4、算出电阻值;

5、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对人体来说,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另外,用湿手摸电器,易使水流入电器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压和电流极大,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防雷要安避雷针。

断路:某处断开,没有接通的电路。

短路: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第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

电能的单位:J,KWh。1kWh=3.6×106J。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例子,不同电能表不同)

50HZ:电能表接在50HZ的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二、电功率

电功率(P):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w, kw;1kw=103w.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实验电路:(同测电阻)

实验步骤: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连接电路(同测小灯泡电阻)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的读数,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4、使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

5、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约0.8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

注:实验时,电源电压要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四、电与热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注:不要单纯认为电阻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放热越多。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J;

I→A;R→Ω;t→S。)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Q=UIt;Q=U2t/R。

电热的利用:加热(电饭锅、电熨斗)

电热的防止:温度过高,损坏电器、引起火灾(散热窗、散热片、散热风扇)

(串联)

(并联)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电流过大的危害:烧保险丝、甚至引起火灾。

电流过大的原因:

1、短路;

2、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保险丝: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制作的,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材料特点)。当电流过大时,它的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作用)

空气开关: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注意:

1、不能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2、当电路中的保险装置切断时,不要急于更换保险丝或使空气开关复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后再恢复供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与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插座、用电器、开关等。

电源:发电厂发出的220V交流电,有两根电线。

火线:相对于大地(零线)有220V的电压。零线:在发电厂接地,在户外接地。

电能表:计量用户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千瓦时(kwh),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消耗电能的多少

总开关:为检修更换电路的安全。(空气开关还能起到保险作用)

保险装置:保险丝(盒)→电流过大时熔断,切断电路。空气开关→电流过大时跳闸,切断电路。

三线插头(座):一线接火线(L),一线接零线(N),另一线(E)接用电器的外壳(大地);为安全用电。

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电器和开关是串联的。

试电笔:作用→辨别火线、零线。使用→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得导线,发光的是火线。

触电:

1、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

2、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触电的急救:首先切断电源;再救触电的人。第九章 电与磁

一、磁现象

我国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磁性: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两个磁极)。南极: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地理南极)的磁极(S);北极:静止时指北的磁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到的,能对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的物质。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带箭头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

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三、电生磁

奥斯特(丹麦)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做成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一起,磁场就会强很多)。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一样。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四、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内部带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铁芯和线圈磁场的共同作用)。

决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内部是否有铁芯;有铁芯,磁性强。

2、电流大小;外形一定,匝数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线圈匝数;外形一定,电流相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它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的装置。

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低压电源、电磁铁等组成)和高压工作电路(电磁继电器触点、高压电源、用电器)组成。

用途:可实现远距离操作,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扬声器:原理: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构造: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发声过程: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将受到永久磁铁的吸引或排斥,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电流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改变时,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改变)

电动机构造:转子(转动的部分)、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换向器。

能量转化:电能→动能。

换向器的构造:两(多)个铜半环跟电动机线圈相连,彼此绝缘。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后,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电动机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无污染。

七、磁生电

法拉第(英)发现了电磁感应,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电磁感应:由于导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既跟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又跟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发电机:动能→电能。(能量转化)

原理;电磁感应。

构造:定子、转子。

交变电流:(交流A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直流:电流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频率:电流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的频率是50HZ)发电机发电能量转化:

火力发电:化学能→内能→动能→电能

水力发电:动能→电能。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最简单的电话又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听筒之间连着一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转化为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电话交换机:连接电话,提高线路利用率。

两种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方便计算机处理;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它可以传递信息。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传播。C=λf.(c=3×108m/s)。(λ电磁波的波长;单位m)。(f为频率;单位HZ)。1MHZ=103KHZ=106HZ。

无线电波:频率在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电磁波叫无线电波(传递各种信息)

可见光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员。

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用调制器把它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接收机调谐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电子线路把声音信号选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电视的发射与接收与广播相似,既传播声音信号又传递图像信号。

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手机和基地台(站)进行无线电信号传输。

无绳电话的工作原理: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无线电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输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105MHZ。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微波在传输过程中受地面阻挡,每隔一定的距离要建一个中继站进行“接力”。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3颗卫星可覆盖全球。

光线通信:让携带信息的激光在纤维里传播;激光的频率高,携带的信息量大。

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利用网络进行通信。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t、g、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天平:

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单位:kg/m3 g/cm3 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

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的分类:

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四、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五、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

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

2、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 。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三、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p=F/s)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pa。

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10.3m高。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下沉;(2)< 上浮;(3)= 悬浮。(不会漂浮)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六、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单位:焦耳(J)1J=1Nm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

推导公式:P=Fv。(速度的单位要用m)

四、动能和势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防止动能太大。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十六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1、吸气冲程;

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六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可再生资源:(水、风、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二、核能

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产生的能量。

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应用:核电、原子弹。

聚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应用:氢弹。

三、太阳能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的利用:

1、利用集热器加热;

2、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四、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机械动力代替人类,由柴薪向化石能源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未来的理想能源: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使大多数人用得起;

3、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上一篇:我的童年语录作文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