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技术(通用12篇)
电子电工技术 篇1
摘要:电子电工专业是在观察与实验中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 作为教师既要有很强的实践研究, 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较好的业务素质, 并且在教学中能较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用心去教、认真钻研教材, 课前充分准备外, 也要以老带新, 注重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兴趣, 并在同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开放,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注重教科研课题研究, 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 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过程。电工电子专业课不但要让学生懂得其原理, 而且还要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笔者作为一名电工电子专业教师, 非常热爱自己的教学专业, 并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电工电子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学实践应当突出如下几点:
1 用心善教, 以老带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其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评价、学习和仿效, 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为人师表。如提前候课, 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课前充分备课、上课严谨治教, 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课堂中教学内容应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习题课要做到相当熟练, 和学生一道思考进行, 能灵活运用。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待清楚, 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同时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 冲破传统束缚,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自我学习。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些电子产品, 让学生认识电工电子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 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真、善、美世界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如通过一些小制作, 激发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
同时, 电工电子教师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 还要以老带新, 师徒结对, 特别是搞好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学习型的互帮关系。通过自己的特长做好传、帮、带, 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上好合格课、优质课, 使电工电子专业课在学校中成为良好专业课程。
2 认真钻研, 准备充分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教学大纲, 深入钻研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从实际情况出发, 才能在备课中紧紧围绕教学点, 挖掘能力点, 渗透德育点。这样可以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其应变能力。对此, 教师就必须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以及渗透德育兼顾。①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 (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 及时调整方法、内容、深度和进度, 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总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同时, 加强电工电子教师的教学工作常规培训, 内容包括辅导, 培优补差, 作业批改, 网络课的安排, 教学心得、反思的整理, 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 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个明晰的计划;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业务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 并加强自我学习, 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 创新课堂讲课活动, 积极参与评课议课活动, 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 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 以适应和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实验, 培育兴趣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模式是:教师依据教材, 按照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几个环节讲解实验, 学生被动接受, 并划出实验手册里需注意的操作重点, 分组实验, 得到教材想要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②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一是整个实验由教师主讲, 由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 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面要求的实验方法, 遇到新型的方法就会出现混乱;二是实验器材由教师安装、调试, 学生的任务只是“做”。只懂得机械地重复教材的步骤, 不懂得器材的基本组装操作, 不懂得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器材问题, 不懂得选用新的仪器器材等。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 缺乏创新意识, 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 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 离开教师, 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搞好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个方面。教师要因课制宜, 因生施教, 尝试从实例出发, 探讨出适合本校师生最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先通过验证性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 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操作技能, 进而才能较好地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实验则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种艺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施教, 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不断探讨学习方法, 奉行寓教于乐十分必要的。专业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善于引导, 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动手欲,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在学生制作收音机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识读元件再测元件然后焊接元件, 识读中提出要点, 引领学生激发兴趣;测量中指导学生注意实践要求, 焊接中让学生充分动手, 产生强烈的实践动手欲望, 成果调试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4 交流开放, 相互学习
为了促进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面呈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常规管理创新与成效, 促进反思, 提升质量, 电工电子教学部应当与外校同类专业及其实习单位进行交流和实践合作。为了促进教学质量与就业实践, 对电工电子专业部的所有教师的课堂、实验室、实训车间的教学质量和管理常规、课外实习活动等方面进行开放性有效交流。③通过开放课堂和相互交流, 从而促进教师对职教课堂理念的反思, 让开课教师充分认识到学得会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是职校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心期待, 师生通过做中学、体验性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为学生创造适宜、有用、有趣的、有效的课堂,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课后和所有听课教师展开积极的互动, 相互探讨, 力争在分享、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同时, 避免一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足, 对其专业部还要进行抽查教师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 重点对学案导学、课堂小练习和课后作业进行全面检查, 对发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及时改进, 让教师今后能够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常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 同时作为职业教育一线教师, 努力做到低下身来, 细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感悟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为学生有效学习, 快乐生活, 不断进步提供帮助和引导。当然, 这些开放交流性活动, 对于电工电子部全体教师是一次鞭策、一次学习, 更是一次群体智慧的交流、反思与提升, 激励全体教师自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引导教师深入钻研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 努力把最好的课堂和最精细化的教学实践变为一种常态, 把正确职教课堂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内在需要, 不断提高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
5 不断研究, 摸索反思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 积极开展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并对电工电子专业参与实习单位的相关课题, 实施电子电工学科有效课堂的行动策略的相关研究。电工电子教研组要围绕这些课题, 关注教学实际,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子课堂教学新模式。并在研究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各种研究中, 每个老师也是在反思中更新, 发展, 再反思, 再更新, 再发展, 得到了提高和成长, 使自己不断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而言之,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是一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专业课, 也是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与学生相互学习的分享过程, 只有在知己知彼中有效施教, 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技术、真本领, 为实现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1赵彩凤, 郑雪梅, 吴建强.浅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 (S1) :4-5.
22 刘彦鹂, 杨振兰, 周展怀.电工电子实训课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S1) :147-148.
33 梁京冬.浅谈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0) :46-47.
电子电工技术 篇2
【课题编号】
1-01-01 【课题名称】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
3.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定义、方向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分析】
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学情分析】
电路的组成比较简单,学生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接触较多,选择实际画面进行多媒体投影讲解,但电压和电动势的形成、方向等比较抽象,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从实验入手,以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能降低其理论难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解决其关键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说出电路的组成,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实际电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 电路的基本结构
(一)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出实际生活中的电路例子,多媒体演示实际电路; 学生活动: 联系实际总结一般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电路的状态和电路图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照明电路的各种状态后多媒体动画分析;
学生活动: 联系实际和实验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练习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环节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一)电流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电流的形成和参考方向,总结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二)电压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启发学生采用类比法对比电流,分组讨论、总结电压定义和参考方向的意义。
(三)电动势
教师活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源的作用本质,引出电动势的概念; 学生活动: 参考多媒体演示分析、总结电动势的定义、公式和方向。
(四)电位
教师活动:用高度类比,借助与电压的联系讲解; 学生活动: 分析总结电位的定义和电位与电压的关系。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五)电功率和电能
教师活动: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衡量用电器耗能的物理量,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分析;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总结电功率、电能的的定义和单位。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棵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总结出顺口溜,用多媒体投影,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掌握知识。
电压电位电动势,单位相同意不同 电压电位有联系,电压就是电位差 电压电流因和果,参考方向很重要 电功率名牌上标,度是电能的单位
四、课堂练习
有一“220V、40W”的白炽灯,接在220V的供电线路上,求取用的电流。若平均每天使用5h(小时),电价是每千瓦时0.4元,求每月(以30天计)应付的电费。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1、3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五题1、2、3。【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2)
【课题编号】
2-01-02 【课题名称】电阻元件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了解电阻的外形、标识和计算方法; 2.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
3.会应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部分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 【难点分析】
难点:理解部分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会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电阻元件学生在初中接触较多,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较容易。加之电阻元件的实物直观性强,所以借助实物、多媒体分析讲解,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比较抽象,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不易理解,选用直观的实物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总结,能变枯燥讲解为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具资源】
直流电源、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重点是电流、电压这两个与本节课关系教密切的物理量),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说出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负载有哪一些,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各种不同的负载的画面,学生讨论那些负载实际是一种类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电阻
(一)电阻的定义和阻值的计算
教师活动: 实物演示各种不同的电阻(多多益善)对照实物讲解电阻的定义分类、阻值大小的计算; 学生活动: 观察各种不同电阻的外观,掌握的电阻的分类,总结电阻的阻值不同的原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色环电阻阻值的标法
教师活动: 实物演示色环电阻,借助多媒体投影色环电阻和色环的读法;
学生活动: 观察色环电阻的外观,掌握的色环电阻的读法,会读不同色环电阻的阻值。教学环节2: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师活动:多媒体说明实验的要求和目的,学生作完实验后教师总结、说明; 学生活动:分小组动手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师活动:多媒体说明实验的要求和目的,学生作完实验后教师总结、说明; 学生活动:分小组动手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电阻的知识和两个欧姆定律,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为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用多媒体投影。
1、电阻阻值的计算 R
2、色环电阻阻值的读法:
色环电阻很漂亮,环环颜色不一样。四环两环表数字,第三环是零个数。最后一环表误差,要知阻值三者加。
3、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在一段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这个关系称为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其公式为
U Rl AURI或I(2)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个由电源和负载组成的闭合电路,叫做全电路,如图1-6所示。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这就是全电路欧姆定律。公式为
IE Rr
四、课堂练习【例题1-2】如图1-6所示,电源电动势E24V,负载两端电压U114V,电源内阻r1,求电流I,负载电阻R及电源内电压U2。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2、4、8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一题第9小题。【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3)
【课题编号】
3-01-03 【课题名称】电阻的连接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2.了解电阻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化简混联电路。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
重点: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难点分析】
难点:了解电阻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化简简单混联电路。【学情分析】
电阻串并联的初步知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已有所了解,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借助于实验让学生亲自自动手操作、测量、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借助与多媒体的演示形象讲解串并联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电阻的混联电路学生掌握的难度较大,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步步深入地演示等效电路,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练法、实验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电阻若干、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说出电阻的串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实际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电阻的串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初中物理课掌握的知识,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总结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并理论联系实际借助多媒体讲解电阻串联的实际应用;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根据实验测量的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2:电阻的并联
教师活动:同上 学生活动:同上 教学环节3:电阻的混联
教师活动: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解决混联电路的方法;
学生活动:跟随多媒体的动画演示画等效电路图,理解解决混联电路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应用和电阻混联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类比记忆,并把重点内容用多媒体投影。
1、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电流;外加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之和;总电阻为各个电阻之和,在上述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阻值成正比。
两个电阻串联时分压公式为
U1R1R2U U2U
R1R2R1R22、各并联电阻承受同一电压;各电阻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两个电阻并联时分流公式为
I1R1R2I I2I
R1R2R1R
2四、课堂练习
一个110V/8W的指示灯,欲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为使该灯泡安全工作,应串联多大的分压电阻?该电阻的功率应为多大?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5、9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五题第7小题、第六题第2小题。【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4)
【课题编号】
4-01-04 【课题名称】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应用。2.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重点: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分析】
难点: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和前几节接触的都是简单直流电路的知识,相对而言难度较小,从本节开始就深入到复杂直流电路,除了知识难度的增大外,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切入点也需要完成的质的飞跃,这对学生提出较大的挑战。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的投影,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较快地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具资源】
基尔霍夫定律演示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几种复杂直流电路,设计几个小问题(例如求某电阻中的电流)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当学生分析时遇到难题时,自然由简单直流电路过渡到复杂直流电路,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复杂直流电路
教师活动: 通过多媒体投影几种复杂直流电路,讲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学生活动: 对照复杂直流电路的电路图,理解四个名词的含义。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环节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 演示:演示基尔霍夫定律演示仪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仪中各支路电流的数值关系,引出并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并练习应用。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论
教师活动: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引导、启发学生得出推论;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多媒体动画,讨论总结推论。教学环节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演示:演示基尔霍夫定律演示仪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仪中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关系,引出并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学生活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练习应用 教学环节4:支路电流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回到导入时的问题上,启发学生应用刚学习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求解,导出支路电流法的定义和解题步骤;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的启发下总结、理解支路电流法的含义和应用。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为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总结出教学重点,用多媒体投影。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它反映了电路中各个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为:在任意瞬间,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这个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其表达式为
I入I出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又称回路电压定律。它反映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电压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为:在任意瞬间,沿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即
U0
3、支路电流法是以各条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联立方程组求解支路电流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电路如图1-12所示,试计算电流I1。
图1-12 例1-4图
2、电路如图1-15所示,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未知电压U。
3、电路如图1-17图,试求Uab。
图1-17 例1-6图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6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五题第4、6小题。【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5)
【课题编号】
5-01-01 【课题名称】戴维宁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2.会灵活应用戴维宁定理解决实际电路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难点分析】
难点: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并灵活应用戴维宁定理解决实际电路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接触了复杂直流电路,这对于继续学习戴维宁定理有很大帮助,但刚开始学习戴维宁定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学习基尔霍夫定律要大,借助与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讲解过程设计成连续动画,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最大程度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地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理解消化,从而解决其关键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干电池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后,借助于多媒体投影一个有四条支路的复杂电路,提出问题是:只要求某一条支路电流,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当学生列出基尔霍夫定律的方程组后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组,解此方程组难度如何,从而引出当只要求一条支路电流时的好方法---戴维宁定理。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二端网络
教师活动: 多媒体投影有源和无源二端网络教师对比讲解;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区别掌握有源和无源二端网络的知识。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教学环节2: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演示1:多媒体动画演示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教师活动: 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一步步动画演示、讲解定理的内容; 学生活动:将动画演示与文字讲解配合理解,深入地学习掌握定理的内容。教学环节3: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计算
教师活动: 借助于干电池,提出如何测它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总结求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掌握求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及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为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总结出教学重点,用多媒体投影。
1、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对外电路来说,任何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用UOC表示;电阻则等于原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用RO表示,这就是戴维宁定理。
2、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计算
开路电压的计算方法:开路电压Uab等于从a点到b点所经路径上全部电压的代数和。
等效电阻常用网络除源法计算:将有源二端网络的电源短路仅保留电源内阻,使其变为无源二端网络,然后求其等效电阻。
四、课堂练习
试用戴维宁定理化简图1-19a所示有源二端网络。
图1-19 例1-8图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7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五题第6小题、第六题第1小题。【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案(6)
【课题编号】
6-01-06 【课题名称】叠加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了解叠加定理的内容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知识的横向联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 叠加定理的内容 【难点分析】
难点: 叠加定理的应用 【学情分析】
上两节课学生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宁定理这两种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初步掌握了分析复杂直流电路的切入点,这节课再来学习结合了欧姆定律和复杂直流电路特点叠加定理,难度不大,而且更能体会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知识上的含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叠加定理演示仪 【课时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宁定理,设定问题:前一章我们学习过欧姆定律,那么解决复杂直流电路能否应用它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叠加定理的内容 演示:叠加定理演示仪
教师活动:针对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借助于叠加定理演示仪,演示、分析、归纳叠加定理的内容; 学生活动: 观察叠加定理演示仪各仪表的示数,分组讨论,归纳、理解叠加定理的内容。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教学环节2: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活动: 针对具体例题讲解、归纳应用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掌握应用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为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最后将总结出本节重点,用多媒体投影。
1、叠加定理的内容
叠加定理的内容为: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 12 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2、叠加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分别作出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而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
(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中电流分量的大小和方向。(3).求出各电动势在每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这些电流就是各电动势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
四、课堂练习
例题【1-9】电路如图1-20a示,已知E1E217V,R12,R21,R35,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五、课后作业
1.教材中复习思考题第7题;
2.“学习指导与练习”第一题第4小题。【板书设计】
电子电工技术 篇3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机电;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普通家庭的生活比十几年前要过的更富足。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与十几年前相比接触的社会更早更复杂,接收的外界信息非常丰富,他们更注重个性化,这点在教授他们过程中,笔者有非常直观的印象。在职校中我教授的《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学习者需要有逻辑性和思考能力,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份还是比较杂的,文理科生混合,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采用课堂统一灌输式教学,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为了提高学生接受的效率,我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下面浅谈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探究性尝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
教育是人对人,是以人为本位的一个自主学习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有非常直接的促进因素。尊重学生,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前提,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教师要既做师长又可以做朋友,要对学生给予关心、信任与尊重,并且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像朋友似的交往。这样,老师才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充分的发挥“导”的作用,导想、导学、导用,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在动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理论基础课,掌握好这门课将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本课程概念、公式多,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少。因此,学习的理论太强,和实际生活脱节,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等。针对此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上好绪言课,实例激发兴趣
有个好的开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的教学引入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前必须做好充足准备。特别是上绪言课时,以实例激起兴趣。例如,以人工闪电制造器“特斯拉”线圈为中心,展开尼古拉·特斯拉这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以激发学生对交流电的兴趣,并且辅助以课后资料《致命魔术》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以交流电之父特斯拉和直流电的应用者爱迪生之间的斗争为背景的。让学生把学习当做玩,将空洞的理论变为有趣的故事,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
2.实验联系实际,增加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在实验完成的同时,结合简单实际产品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设计,最终完成产品的制作。例如:电子门铃、音乐梦幻灯的焊装与调试,电动机控制电路的接配线等等。学生看到自己组装调试好的电路正常运行,都能明确感受到学习电工电子的乐趣。
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水平是達到教学要求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备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起引导和深化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假期到变电站、电机厂进行实习,实习时向工人师傅学习和探讨。这样不但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型人才。
四、加强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是达到教学意义的重要手段
《电工电子技术》是基于实验之上的一门学科,许多概念、规律都与实验有关。课堂教学中要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的印象,而且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意义。例如,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时,让学生直接动手拆装旧的电机,既直观又深刻的反应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并且能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立足实际,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卫,程勇.电工电子技术[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锋,张林.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项目化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篇4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 传授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最直接地点就是课堂,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第一地点。因此, 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的是否合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很重要, 而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大纲, 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了解学生的特点, 从实际出发, 在备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重点, 弱化难点, 挖掘学生能力。
例如: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这一章节时, 首先确定电压, 电流, 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先自己通读教材, 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中运用我们生活实例, 列举简单的电路图, 求得结果。这样做,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内容、速度, 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 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的教学目标[1]。
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马上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 将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做完, 这样不仅验证了理论教学内容的正确性,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之, 整合教学内容, 准备好上课的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2 注重实验实训教学,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理设置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每个教学内容, 从最基本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开始, 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对电工电子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 先对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进行讲述, 把验证理论知识部分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同时锻炼了学生对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设置一部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趣味性实验, 如日光灯的安装与使用, 电动机的正反转安装与使用。增加这些实验的目的即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与电工技术息息相关技能的培养, 为后续维修电工考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为后续的专业技能课程《电气技术》做好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最后附有实验习题、考题, 与国家电工职业技能要求完全吻合, 使电工实验教学与国家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很好的结合。
除了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以外, 我们还根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 设置了为期一周的电工技术实训和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实训课程的设置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独立设置的课程, 它是贯穿于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几个学期的课程体系。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进程及非电类专业的教学进程及相关课程开设以及有关实验、实习安排等, 把与电工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相近的电工、电子技能分解到这些课程的实验、实习中, 对那些需要重点掌握和实验、实习中没有涉及的技能, 设置专题实训周进行集中强化实训。并且定期开放学校的实验实训室,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 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到和掌握电工、电子技能。为此我们根据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实训教学中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结合机电专业、非电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出了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2]。
在实训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电工实训即融合了“电工技术”理论课程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训练, 如仪表、仪器的使用、误差处理以及简单接线、各种电量的测量方法等。又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 对传统的实验内容也进行了改革, 强调设计性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置。如电工技术实训, 原来是学生在事先制作好的电路板上进行各种电路性能的测试、验证。现在我们把它改变为让学生根据实验电路自己识别选择元器件, 在万能接线板上自己搭建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测试电路的各种参数及性能, 这样就把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判断以及电路工作点调试等技能融进了实训当中。
3 教师为人师表, 为学生做出榜样
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传授学生足够的理论知识, 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做好理论准备, 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和电工电子技能在国家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交理论知识和现代的工业生产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理论知识的推导和论证, 引导学生认识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严谨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严谨的专业素质和负责的职业道德。在实验教学中, 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使其养成节约用电、爱护国家财产的优良品质。在电工电子实习中, 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热爱劳动, 注重实践, 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的积极乐观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 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比如:充分备课、严谨治教, 体现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课堂内容要精讲, 多练, 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代清楚, 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立于不败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主动发现问题, 积极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
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实验项目外,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的机会, 如日光安装、调试等, 都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演示和实物教学, 可结合实验课进行, 如戴维南定理, 叠加定律, 旋转磁场, 电磁继电器, 单相、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等采用演示教学法, 学生先动手, 在实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 教师在一旁辅助指正, 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不现认为课本是枯燥呆板, 教师不在局限于课本, 动手—提问—解答—提高。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 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学习有益, 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先祥.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2 (2)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篇5
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施情况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
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即项目任务)。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四)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手能力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之前一味地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找出知识点,并结合实物消化重点,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点,更能够掌握怎样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例如一个小的心形灯,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原理、技术参数等。当一个心形灯焊接完毕时,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元器件的性能、作用。还能从中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3、由于是初次尝试项目教学,因经验不足以及该班三自教育和技能大赛等原因 ,导致本学期只完成了11个项目教学,有电子温度计、行走机器人两个项目未能完成。
三、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1、开展项目教学,打破了体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变学生“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
5、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课程标准。
6、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对仪表工具的正确使用。
7、开展项目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在4号楼201、402进行,因做实训项目时需要大量插座,但实训室条件无法满足,故需要大量的接线板代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是重复的。有的项目任务所需时间很短,而有的项目任务又较为复杂。难易程度缺乏过渡性衔接,造成在知识点的过渡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
3、在实训内容的监管方面,因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理论内容花费时间过多,而用于实操训练的时间没有保证。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过多的在意产品制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相关知识点缺乏深度的了解学习。
五、需改进的方面
1、项目任务的设计在现在执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2、过程考核的表格设计上还需完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重点学习,应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 篇6
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显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就高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对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出一点浅见。
一、《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诚信意识的教育,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达到既要能动脑,更能动手。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并对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各门课程的内容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随着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理工科的技术基础课程,涉及到电路、电机、模电和数电的相关知识,在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弊端
现行很多高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大多采用高校学历教育的相关教材,知识结构陈旧,不能及时补充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基本没有实践性培养,制约了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进程。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环节,由于受元件、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实验内容都是验证性的,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非常不利。
因此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如制定适应现代社会特色和需求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选用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还可尝试自己编写适用的教材;加强对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增强实验的创新性、自主性、综合性。
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构思
1.构建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1)教师要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知识,研究优秀的科技成果。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信息量,根据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如对数控类专业学生侧重讲电力拖动、低压电器控制系统、电磁感应及变压器;对汽车类专业学生,侧重讲电动机、发电机、电子点火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2)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确定各模块的基本要求,整合各模块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形成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方案,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3)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模块化教学和侧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到知识和提升能力,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
(1)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仿真软件演示、网络课堂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直观。如对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可以借助计算机工具,将其转换成动画,既节省了上课画图的时间,也更生动直观地描述了这一物理现象的特性。
(2)开展课堂讨论、课题制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动脑想、动手做,通过相互的交流探讨,加快对概念的理解,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3)开展经常性的课堂小测验,一方面通过小测验巩固和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有紧迫感。
3.建设实验实训教学情景
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做法,增加实验的自主设计创新性,从简单地培养动手能力,转变为既培养动手又培养动脑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上来。将案例的设计、制作与改进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会查电路手册、选电子元器件、优化电路连接、调试系统。开放实验室,让有兴趣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和加深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
重视硬件实验条件和软件实验条件的配合使用。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操作,很容易损坏元件和仪器仪表,一般教师不主张学生将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而且硬件实验条件受教学课时、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等的制约,一些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无法开设。通过采用EDA软件手段,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软件的模拟仿真提供完备的电路分析手段,得到精确的实验数据,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性保障。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篇7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对比试验,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研究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的基础课。概念多、抽象、难学、难理解是该课的主要特点。为了使学生加强记忆, 加深理解, 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概念时,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形象直观、抓住重点
概念是知识的核心、思维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则必须将抽象的概念作出形象直观的解释, 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 关于直流电路的组成、性质等一系列概念, 可以用水路与电路对应解释, 水路中的水源、铺设的管道、水阀、用户, 分别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源、输电导线、开关、负载, 然后画出实物简图, 再画出电路图, 这样直观而自然地表明了电路的组成, 引导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2 对比性试验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线路学是一门建立在试验基础上的科学。为了充分发挥演示试验的作用,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对比性试验, 引导学生从比较中理解所要阐明的问题。
2.1 导入新课的对比性试验
教师由对比性试验开始导入新课,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而且有利于向学生阐明新课题的目的性。例如, 在进行“晶体二极管”这一新课题的教学时, 先演示两个引导性的对比试验:试验一, 在一音乐卡片中正向串接一只晶体二极管 (可适当升高电源电压) , 接通电路, 学生会听到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试验二, 断开电路, 将晶体二极管反向串接在电路中, 再接通电路, 结果无音乐发出。学生无不感到新奇。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晶体二极管上, 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对象。
2.2 形成概念的对比试验
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 对比性试验的好处在于化抽象为具体, 变教条为活用;通过边试验、边分析的教学方法, 进行对比和分析, 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进而形成概念, 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例如, 在“滤波”这一概念的教学中, 设计如下对比试验:首先在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滤波器, 接通电路后, 让学生观察半波整流输出的电压波形, 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脉动的不连续的直流电压波形。然后, 在电路的输出端并接滤波电容, 接通电路, 让学生观察滤波后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学生看到的输出电压波形变得连续平滑了。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教师及时地归纳出“滤波”的概念, 通过上面的对比试验, 从而使学生理解深刻, 记忆牢固。
2.3 通过试验提高兴趣
试验教学可分为教师演示试验和学生动手试验两方面进行。通过观察一些现象, 得出某些结论,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直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推动学习的作用是明显的。
3 结合实物、挂图, 动手授课
《电力控制线路》是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 为今后解决电力拖动控制的一般技术问题以及承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维护与修理等任务打好基础。在教学中, 注意抓住“电器线路结构原理分析运用”这条主线, 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便做到纲举目张, 具体做法是:
3.1 抓住关键,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入学前对专业没有感性认识, 开始接触专业有一定困难, 特别是对线路图中的电器符号,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以及如何分析电路的功能等难以理解、接受。为此, 在教学中抓住这个关键不放。
3.2 结合授课内容, 恰当运用教具,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 尽量多采用电器实物、分析图、挂图、演示实验直观教具, 把严密的科学性和生动的形象性结合起来, 激励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如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时, 以手动正转控制线路为主线, 配以点动正转和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演示教板, 采用边讲解边画图的形式, 进行理论上的电路分析。采用示教板, 又可对线路进行直观分析, 接通电源, 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电器动作的全过程, 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接触器控制系统原理很直观地展示出来, 使学生从直接感受中了解事物, 掌握知识, 较快地掌握电路原理。
3.3 重视试验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将理论教学与试验相结合, 可以使学生在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飞跃。例如:通过做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试验, 使学生学会运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区别同一联锁和双重联锁的不同接法, 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每次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如资料、仪器、工具、器材和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设法解决有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新的知识。在一体化课堂上, 把“教、学、做”三者穿插进行。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式, 授课以实例导入,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选择实例是关键:所选择的实例要和授课内容密切相关, 应是学生感兴趣和可以理解接受的, 最好可以听到声音, 可以看到明显的现象,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对选择的实例进行调试制作, 这比传统教学的备课量大得多。在上课时, 学生看到实例后, 会跃跃欲试, 进而动手制作。接着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 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制作完成后, 教师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 讲述应知内容, 这样就把理论和实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理论知识运用于有趣的实训当中, 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对每堂课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望,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 在讲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时,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实例导入, 教师预先已作好模拟音响电路, 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模拟音响电路发出“呜、呜……”的间歇声, 此时告诉大家以上音响电路就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 非常有必要学习555定时器;
第二步:实验, 测试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主要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
第三步:实训, 用555定时器制作振荡频率为1KHZ的多谐振荡器, 告诉学生此电路是课程项目制作里电子钟用到的振荡器;
第四步:解答上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解答并试操作;
第六步:制作模拟音响电路;
第七步:归纳、理论提升;
第八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九步:布置作业, 课外制作电子报警器。
探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篇8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0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学生通常都是已接受常规电子教学的受教育者,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发展、创新、拓宽系统, 并且有能力将目标通过活动形式实践出来的人才。为了更好地对此类人才进行培养, 他们应当具有通过实践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的能力。
1 现代大学生对学习的特点与态度
1.1 学习能力强
面对各类新理论、新技术等新生事物, 他们都应当可以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
1.2 自主性强
由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能接触的知识面较为广阔, 所以, 他们更能吸收多方面的知识。
1.3 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利用学生亲自动手制成电路图与电路板等参与形式来形成的。随着目前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提升, 单一的电工电子专业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 学生应当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 通过阅览文件与书籍来切实掌握电工电子技术。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状况
电工电子的实践出现于1993年, 是面向电类与非电类学科专业开办的实践课程。通常由教务处对各个专业进行培养计划的安排, 各个班级的实习期长平均为2到3个星期, 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到的较为专业的实践教学流程。总体而言,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2.1 基础技术的实训
主要利用教学光盘的示范、实际动手操作与测试以及教师进行授课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接触与熟知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分类与测试手段等, 并通过实践学习形式来掌握常规仪表仪器的使用办法, 为后期的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电子产品的装配
实习车间给予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器件供学生进行调试与装配学习使用。通常分类有必修与选修内容, 使学生在调试与安装电子产品的时候, 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手段与制作电子器件的方式, 培养学生发现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3 继电控制的实习
在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融合的条件下, 使学生接触与掌握常规电器的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实习
在工业领域中运用较为普遍的是工业控制配置, PLC已逐渐成为学生实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过去对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实践过程中, 学生应当了解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而建立在该基础上进行的PLC实习, 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及与其相结合的软件技术、通讯和计算机技术, 使学生意识到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 先进技术起到的重要作用, 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5 变频器运用的实习
变频器主要是在交流调节速度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的条件下延伸出来的, 它的特点是能够将工频电源转变成其他频率的交流电。电工电子实践车间备有变频器的实践教学装置, 帮助学生了解变频器的工作理论以及使用方法。
3 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分析
3.1 在实验技术研究方面
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水平能力的条件下, 应使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不仅要让学生亲身参加各项实验项目的展开, 还应让其在实验课程项目中进行选择, 通过对实验课程的设计能够有所获益, 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 但同时也要结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条件, 使基础理论、技能与技术层面协调发展。
3.2 在实验教学方法方面
实践教学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条件出发, 采取对知识灵活应用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 重视学生的独立与自主学习性, 利用实验的模式来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与主动, 让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做好整个实验的开题、思考、发展和结束工作。
3.3 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
充分应用当代的先进技术, 结合各种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知识水平。
3.3.1 开发和运用网络与多媒体课件
主要是网络实验教学的课件。示范机构可以采用立项的方式, 发动院校教师开发和研究多元化和内容富裕的网络课件,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3.2 采用工程实物
为起示范作用所建立的智能化建筑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等都是根据示范中心的设定建立而成的, 在很大程度上和实际项目相接近, 示范中心切实是自己设计建设而成, 调试与安装而成的集散化实验室则是院系教师依据研发成果与实验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共同研发的。学生在实验课堂内外时间都可以随时进出实验室进行操作与学习, 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 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课程是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与数学等理科知识紧密相连, 然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又提高了该实践课程的学习难度。因此,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进与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并且只有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 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建奎.《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与实践[J].新课程 (教研) , 2011年02期.
电子电工技术 篇9
关键词:实验教学框架,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改革
1987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启动了一个关于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项目,结果产生了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Praxis Series)。Charlotte Danielson教授结合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开展了“教学框架”(简称“PS-CD教学框架”)研究工作。PS-CD教学框架主要有三个意义: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是各专业对话的共同语言,是自我评价与反思实践的体系。其主要用途有:运用框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进行师资培养和培训,运用框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其基本特征有:全面性、研究性、公开性、通用性、一致性[1]。我们对PS-CD教学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构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设想,针对现阶段实验教学考核和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仅就“学生实验评价体系”方面开展前期探索和研究工作。
1 教学框架的基本理论
PS-CD教学框架分为“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程教学、专业职责”四大教学职责板块,共计22个组成部分[1]。
PS-CD教学框架综合反映了教学的多个不同层面,确定了教师职责。虽然教师职责在不同专业教学背景下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界定了教师应该了解什么,教师又能够做些什么[1]。对于实验教学工作而言,由于实验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显著差异,实验教学框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PS-CD教学框架在专业实践教学、人员职责界定、师资培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PS-CD教学框架更多地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教学的各个要素。随着我国“质量工程”的开展,“以人为本”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主流理念[2],更多地从学生角度考虑和设计实验教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历史机遇
2 0 0 7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质量工程”正式启动。“质量工程”被认为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2]。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2)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5)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从上述六项建设内容的分析来看,实验教学属于“质量工程”中的第四项建设内容,这为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的设想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共分六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分别设计了7个组成部分,共42个组成部分(见表1)。
4 我国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进行,实验考核和评价往往放在理论教学活动中进行,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评价的效果和质量,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3]。(1)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缺失。传统实验教学学生评价纳入到理论教学学生评价中,实验教学评价没有独立性。(2)评价体系和形式单一。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不适应因材施教,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指向作用。(3)评价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实验过程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4)评价体系片面重视全面性。对于个性化学生的评价缺失,抹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热情。
5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
针对上面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主要分为计划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计划内实验教学主要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实验等[4]。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特点应该设计并采用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体系。
5.1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属于“计划和准备”板块,同时对于得到教学设计的反馈信息又非常重要。学生评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具有核心作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有5个原则[1,5]:(1)一致性原则。提出的评价体系在内容和过程上与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一致性。对于多个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相适应的评价体系。(2)重点性原则。学生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学生的主要方面进行重点评价,以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对于个性化学生要具有差异性的评价体系。(3)清晰性原则。评价原则和标准要清晰,有证据表明学生对评价原则和标准的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4)透明性原则。评价体系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对评价信息的支持、理解和运用。(5)发展性原则。教师要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评价结果和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最终为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服务。
5.2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1g.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在遵循一致性、重点性、清晰性、透明性和发展性5个原则之外,还应该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评价体系针对教学特点,评价要点、标准和权重应该有所调整[6,7]。表2和表3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两类“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和设计方法。
6 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设计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工程前期,大胆、具体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洛特丹尼尔森.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6.
[3]潘玉驹.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9):99-102
[4]石光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28-30.
[5]孔国庆.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245-246.
[6]乔淑霞.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J].教育探索,2010(12):33-34.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方法 篇10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电学的基础学科, 它使受教育者获得了电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了电学基本操作的科学方法。它就像一座高楼的根基, 能否学好关系到了整个电学的成败。然而, 职专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一些底子较薄的初中生组成, 他们往往对这门学科没多大兴趣, 想学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怎样让学生乐于学且学好这门学科呢?“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我认为, 培养学生的兴趣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一、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这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电工与电子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只有对本学科有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开学第一课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授课时可安排一两个简单的实验, 如手电筒、五路灯光控制器电路等。还可以带一些实物, 如拆开的电动机、变压器模型等。也可以带一些上几届学生制作的有趣而实用的实验作品向他们展示和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 让学生不再有恐惧感
电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电灯、电话、电视、手机。那么, 这些电器是由什么组成的?可打开一两样电器, 让学生看到它的结构,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些电器又是怎样工作的?拿出电路图, 引入电路与电流的概念, 顺理成章, 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 我屡试不爽。电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如小实验、小制作, 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形式。这样做, 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三、提出问题, 制造学习上的悬念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自制力不强, 往往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有不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除此之外, 还要不断地制造悬念, 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 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 555定时器可以说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结合的典范, 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定时器、分频器、频率变换电路等。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 如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555定时器?再举几个例子, 让学生先去自己探究, 探究的结果下一次上课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 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 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 老师讲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四、提高动手能力, 强化学习兴趣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把书本知识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上课时, 老师应加强直观教学, 重视实验实习操作, 利用实物、模型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如学习日光灯时, 可以带一个真实的日光灯, 让学生了解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并让学生操作练习连接;学习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时, 可带上一块电视机电路板, 让学生认识并练习用万用表测量。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 不仅学习了知识, 也掌握了操作, 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其任务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做得好, 往往能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可以不拘泥教材与教参的安排, 进行一些创新性设计, 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集成在一起, 使老师的表达更为清晰、准确。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的感知, 也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运用电子线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 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直观可行、生动活泼;通过课件的演示, 动画的制作, 学生更容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电子电工技术 篇11
【关键词】中职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24-02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服务于生产第一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以实用技能培养为突破口,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然而,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考的低分生和落榜生,学生素质较差,且目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多数不适应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接受能力,偏离生产需要,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影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拟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作一探讨。
一、重视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求授课教师在制订理论教学计划时,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职业岗位需要中职生掌握哪些理论知识,教师就传授哪些知识,从而确保学生学有所用。同时,根据形势发展,每年都应对理论教学计划进行滚动式修改,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接轨。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进而认识到作业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如《低压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保证作业者安全完成生产项目的关键。
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一)课程教材开发
中职学校的教育大多数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市场的需求开展教学。然而,中职学校多年来一直套用普高模式教材,缺乏职教特色,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性也不强。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方式,增减、修改现有的教材,使课程内容设置更具有合理性、针对性,遵循“必需、够用”原则,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的训练。此外,可编写校本教材。我国目前已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后,方能在某些特定的岗位上岗就业,比如从事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电工上岗操作证。因此,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可以直接选用相应的培训教材;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与企业一同编撰校本教材。这样编撰出来的教材既与企业的需要同步发展,又能让学生掌握考证必需的知识和技术,从而在毕业前拿到相应的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及“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考电工上岗操作证和初级电工证、中级电工证这些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校本教材中,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1.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通过拍摄、从网络下载资料等多种途径,收集图片、录像、动画等各种信息资料,充实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具体、形象、生动。例如,笔者在讲授“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预先通过拍摄及从网络上下载资料等途径,做成多媒体课件(PPT)来授课,让学生看到了真实职业环境中的电动机内部结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2.案例分析与启发引导。这是一种以实际工作任务和相关条件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例如,在“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两地控制)”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如何实现用两个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紧接着,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说明要用两个双联开关,而且该电路在家庭及办公场所被广泛应用。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找出普通开关与双联开关的不同。学生积极动手接该电路,并且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接线又快又好。随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接线情况,加以分析并概括性总结。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这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3.整合课程内容,实行项目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将该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制定项目清单,利用校内外实训环境将课程教学寓于职业岗位之中,实行现场项目化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具体的项目就是一个真实的职业工作任务,使学习与工作零距离对接,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真正的工作。例如,笔者在“光控电路的原理与制作”的教学时就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该项目的内容是:当晚上走在教学楼楼道或住宅楼道并跺脚或说话时,楼道感应灯及时点亮,这是出于人性化和节能的考虑。在该项目教学中,一般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每3~4人为一组,每一小组要公开展示该项目完成的情况及成果,并且需要写一份总结报告上交给教师。通过该项目的制作,学生亲身体验了产品在工厂从元件筛选、组装焊接、调试等全过程,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从而在掌握了教学计划规定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可见,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革新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中职学校以期末考试为主体的教学评价方法比较单一,未能体现中职学生的特点,使评价信息来源单一,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题,不利于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难以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不能体现职业学校重实践技能的特点。为科学考核学生学习状况、评定学生成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评价不仅体现在期末考试,还融于平时的教学之中,并按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形成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理论知识测试分(30%)+动手操作分(50%)+课后作业分(20%)=学期总成绩。授课之初要求学生准备课堂活动记录本和作业本。在课堂活动本上,学生自己记录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及练习完成情况,笔者不定时进行检查评价。另外,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除教师评价学生外,也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协作、互相激励。如此一来,学生不再把考试视为负担,教师的教法也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教师应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用高效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论职业学校教学的系统设计[J].职教论坛,2008(5下)
[2]于庆,李经智,杨翠丽.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电子技术情境化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科研,2009(3)
[3]仇益梅.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广西教育,2011(4C)
【作者简介】刘灵玉(196- ),女,广西兴安人,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责编 吴 筱)
电工电子技术改革的总结与建议 篇1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理工科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电气电子基础知识, 能进行简单的电气电路设计与分析, 是学习本门课程的任务与目标。本课程是以基础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完成每个具体实践项目中的相关任务, 使学生真正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准备与实施
任务准备阶段, 首先把学生分组并填写任务单, 使学生明确任务内容与任务目的, 然后自己进行任务设计的决策与计划, 并列写实施过程。学生根据小组任务情况进行交流与讨论, 主要利用课外时间, 自主收集信息, 查阅资料, 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分工协作安排任务, 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 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 每个小组完成一份任务报告书。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担任辅助角色, 具体过程由各小组负责完成, 任务完成之后分小组派一名代表以发表会的形式汇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每组汇报的人员随机产生, 教师认真记录学生的汇报情况, 汇报完后是学生与教师提问定档环节, 最后由学生代表打分 (可具体参考任务考核计分表进行详细打分统计, 如示例表1所示) , 每次评出优秀小组, 学期末评选出本年度最佳小组进行奖励。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仅从课堂效率角度考虑, 这种方法的效率较之传统方法效率明显降低, 不仅教学内容需要随着项目中问题的解决去扩展和整合, 而且学生本身在参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也需要教师逐一进行指导。所以, 项目教学法应用中最明显的问题是教学容量过大, 课时量不足, 教学进度过慢, 单个教师的压力与工作量相对传统教学过大。
在理论和实践中, 职业教育更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提出理论知识“够用”即可。但掌握多少理论知识算是“够用”, 这个度却很难把握。如何如何将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个“度”很好的把握, 依然是困扰项目改革者们的问题。
建议一:选取项目时要综合考虑, 既要考虑其实际的应用价值, 又要考虑其完整性和代表性, 尽量保证项目的学习既能关联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又能使项目各模块间相对独立和紧凑。
建议二:分解项目模块和任务时, 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起初任务要足够小和简单, 简单到仅关联一两个知识点, 使得学生有能力完成, 并体验和了解项目完成的过程和方式。随后任务量和难度再不断增加, 关联的知识点逐步增加和深入, 让学生不断增强综合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基于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念支持下, 开展电工电子技术的改革步伐在不断推进。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开展, 并不断地探索、思考和总结出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具有陕西工院特色的改革范例, 希望能以此作为借鉴, 为后续开展更广范围的改革做好铺垫工作。
建议三:课程间应尽量整合和资源共享, 教师相互协作配合完成。课程之间应该相互融合,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师应该各专业共同完成课题任务的开发与建设, 构建符合实际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项目任务, 最终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双双.项目教学法应用中的体会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姚琛.论项目教学法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J].教学档案, 2010.
[3]陈世辉.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交流探讨, 2012.
[4]张骏.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培训, 2009.
【电子电工技术】推荐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会计06-10
电工电子技术课堂07-0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09-27
电工电子技术讲稿06-05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05-25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05-30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08-10
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08-26
电工教学下电子技术10-04
微教学电工电子技术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