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共8篇)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 篇1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
1总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高职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实习实训为中心,通过实习实训带动就业,带动教学改革”的思想。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为体现高职办学思想和理念,我校推行“2+1”培养模式。实习实训是这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对整个实习实训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对实习生进行严格考核。学生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资格。
2目的: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然要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因此说,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或相关行业实习实训,目的就是使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学校走出封闭办学的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有利于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解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解决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不够、专业面偏窄、适应性差等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缩小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组织形式:
我校实行由学校、系集中组织的实习和由学生自行联系的分散实习相结合,以集中实习为主的实习方式。实习的安排以各系为主,高职教务处负责协调。学校成立实习实训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实习实训的整体安排和监督工作;各系在每个实习班级设置一名或一名以上实习指导教师,直接负责该班级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各实习基地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实习生所在系的学生干部组成,负责协助实习实训单位对实习生进行日常管理并向学校汇报学生实习实训情况等工作。
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是我校实行“2+1”培养模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先决条件。是推进“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预就业的重要途径。在组织上,由高职教务处全面协调,各系具体负责,动员全校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力争在省内外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经费管理上,学校提供部分实习实训经费,由学校负责与实习基地交涉并统一向实习基地划
拨,对成功建立实习基地的个人将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奖励。
5管理:
5.1任务分配:
5.1.1集中实习实训的学生实习前与所在系(代表学校)签订实习实训协议,明确学校、学生双方的权利、义务等事宜,各方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职责。
5.1.2分散实习的学生,在实习前将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的证明交到所在系,各系代表学校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关系。具体实施由各系负责管理,高职教务处负责检查和督导。
5.1.3实习实训经费由学校负责统一管理。
5.2运行方式:
集中实习的学生,由本人到所在系报名,各系进行考核合格后,推荐给实习单位进行选择;分散实习实训的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并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报给所在系。实习前根据具体情况,学校结合毕业指导课安排1——2周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意志品格、礼貌礼仪、实习单位基本情况等,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自行解决实习单位。
5.3实习指导教师:
5.3.1实习指导教师由专业课教师、实验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各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派指导教师,并报高职教务处备查。
5.3.2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实习生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每次检查指导后,要认真填写学生实习情况记录并留存,定期将检查情况报到系里,由各系汇总后报到高职教务处。
5.3.3各系领导每次到实习地检查指导前,须向实习实训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将实习检查情况材料报高职教务处,以便了解全校实习情况。
5.3.4高职教务处负责对各系的实习情况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抽查,如发现问题,请示主管领导后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
5.4控制:
5.4.1全体高职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第三学年的专业实习,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前提下,也可参加教育实习。
5.4.2经面试合格专业对口的学生必须去往确定的实习单位,对已经通过面试却以各种理由不去往该实习单位的,学校将不再予以推荐和安排实习单位,由学生自己解决实习问题。
5.4.3学校对自行实习的学生实行定期汇报与检查制度。为便于实习指导教师的巡回检查工作,学生实习前要向所在系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包括:家庭住址及电话、实习单位地址及办公电话等,以备学校检查和联系。如提供虚假信息,造成学校联系不上等情况,第一次警告处分,第二次扣除相应实习分数20分,第三次视为实习成绩不及格,不予毕业。
5.4.4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备考期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和学习,考试结束后进行分散实习。
5.4.5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至少每两周向所在班级的实习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实习指导教师须认真做好记录,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
5.4.6学生实习期间需撰写实习日志。实习日志至少应记录自己每周的实习情况,包括完成的工作任务,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对实习单位的合理化建议等,每个月要作以总结。
5.4.76月下旬实习结束。实习生返校前,要由实习单位作出书面鉴定,学生要完成实习报告(≥3000字)。实习报告必须载明实习概况与任务完成情况,实习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工作要求,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与自身适应情况,所在岗位问题分析与建议,实习收获与体会等。
5.4.8对于参加教育实习实训的学生的具体要求:听课不少于20学时,授课24学时以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主持2次以上主题班会;主持、管理日常的班级活动;家访2次,应有目的、任务及效果记载,并请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方有效;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写出教育调查报告一篇,要求选题积极,内容充实,论据可靠,结论或建议要有现实意义,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参加教师资格认证的学生,按认证要求准备材料)。
5.4.9实习总结与考核。实习结束后,各系要组织实习交流,并进行总结,学校对各系实习组织情况做出评估。
6考核与成绩评定:
6.1实习实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实习实训手册或教育实习手册和实习档案,并加盖实习实训单位公章。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实习实训手册、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实习实训报告等方面的情况评定实习实训成绩。实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别,实习实训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作结业处理。
评分标准:
6.1.1由实习单位评定的成绩,可根据学生遵纪守法、劳动表现、学习态度、实习内容掌握程度、实习日志完成情况等方面评定。
6.1.2由学校评定的实习成绩,根据平时对实习的检查情况、实习报告、实习日志的完成情况以及返校后的实习交流评估会综合评定。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不予及格:
(1)不参加实习或弄虚作假欺骗学校没有实习者;
(2)实习期间表现差,没有达到实习计划要求,不按时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或编造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者,考评时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者;
(3)不经学校允许中途退出实习者;
(4)无故旷工累计一周以上者;
(5)实习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学校规定、实习单位规章制度,恶意诋毁实习单位,并造成严重后果和一定不良影响者。
6.2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结合自己的实习实训工作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代替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创业计划要求论据正确,论证充分,结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少于3000字。
7实习纪律:
7.1学生实习期间接受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双重管理,既要遵守实习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又要遵守学校的学生管理办法、实习管理规定。
7.2因病不能参加实习或中途因病退出实习的学生,需有实习地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不适宜继续实习的诊断证明,并经实习单位与学校双方同意,实习单位签属实习成绩后,方可休假。休假期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超过两个月按病休半年处理,缓发毕业证。分散实习的学生,必须由学校指定医院出具健康情况诊断。
7.3实习实训期间,实习实训学生遇到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必须经管委会向实习实训单位和学校双方请假。
7.4因就业需要退出集中实习实训者,须出具与就业单位签署的协议书和相关证明。如有其他原因须变更实习实训单位的,应及时向班导师汇报。
7.5实习生要按照实习实训手册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7.6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要注重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参加实习单位组织的各项技术、管理创新活动。
7.7此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 篇2
关键词:共管机制,实习实训,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不断进行着创新与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到要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办学机制, 将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注重专业调整与建设。另外,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当与时俱进、深化改革, 不断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 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基本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而学生在企业或实训基地的实习则是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将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开展好, 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协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如何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构建起完善的校企共管机制, 保障学生实习实训的顺利开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中校企共管机制运行现状及原因
1.1 共管机制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合作程度较低, 很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 紧密度、深入度有待提高, 共管机制也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训时, 合作企业在参与管理中多呈现两种表现:一种是比较消极, 呈现出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从实习计划的制定到最终的落实, 多由高职院校单方出力, 多数企业只是起到一个协助的作用, 有的企业除了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外, 几乎不管不问。另一种是企业虽有热情, 但只是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 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和对实习过程的合理管理。
1.2 共管机制运行不良的原因
造成目前实习共管机制运行不良的原因概括来讲可大致分为三点:
(1) 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因此在学生实习实训共管中也同样缺乏积极性。其原因归于以下两点:一是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 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二是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吸引力不足, 无法激发企业深入的兴趣。
(2)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1], 无心投入过多人力财力于校企合作院校的实习实训管理, 或者希望借校企合作, 解决企业劳动力问题, 打着吸收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幌子, 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 为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谋出路。
(3) 很多院校往往在学生实习实训中没有与企业协商制定配套的管理机制;或者制定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在具体实施运行中出现问题, 无法明确校企双方的管理职责, 很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2 强化校企共管机制, 保障学生各项实习实训的全面开展
要改变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中共管机制的运行现状, 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我们首先可以做到的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共管机制, 保障学生各项实习实训的全面开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对江苏无锡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共管机制的实践经验的研究, 笔者认为, 强化校企共管机制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1 共同制定实习计划, 明确校企双方职责
首先, 要成立由学校有关部门与企业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 由校企双方协商制定完善的实习计划和培训方案。方案应当对实习内容、教学大纲、实习场地、实训设施、管理细则、师资力量、突发情况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有明确详细的说明, 并划分好校企双方的职责, 以协议形式签字落实, 明确职责。
2.2 共同落实实习任务,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在制定详细的实习实训计划和实施细则后, 校企双方应当共同落实实习实训任务, 对实习实训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 这也是对高职学生实习实训进行校企共管的最核心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落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这就离不开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支持。当然支持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校企双方共同出资, 双方协商并给予技术上和人员上的支持, 但最终目的是要使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需要, 保障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的安全。二是强化整个实习实训期间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 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理论知识得到巩固, 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思想管理与引导, 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积极上进的实用型人才。实习实训期间教育教学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 离不开督导的过程和评价反馈过程。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情况来看, 在督导与评价反馈方面是比较缺乏的, 即使有往往也都是来自于学校单方面。而要使实习实训真正取得成效, 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的督查与引导, 评价与反馈。其中, 来自于行业企业的督查与引导往往更具说服力与指导性, 评价与反馈往往更具客观性与现实性, 对于调整和改进学生实习实训中的教育教学更能提供参考价值。
2.3 严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
严格培养选拔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建立一支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2], 一方面对校内专任教师加强培训与深造, 努力将他们打造成一支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双师型队伍;另一方面, 大量聘请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实践兼职教师, 充实兼职教师的队伍,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3]。这样通过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使校企双方在学生实习实训中的合作更加紧密, 也促进了实习实训教学水平的提升, 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2.4 注重安全管理
保障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安全稳定, 校企双方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 因此校企双方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开展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实习实训场所安全。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建设, 实训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学校和企业双向把关, 杜绝安全隐患。二是学生实习实训过程安全。学校要印发有关实习实训的专项安全教育文件、材料,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生具体实践过程中, 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实训设备, 在学生具体实践中, 指导教师应当全程关注, 确保学生实践过程的安全。三是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管理。学校方面应当派出专门的辅导员与班主任, 经常关注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确保实习实训期间学生的生活安全与稳定[4]。四是校企双方应当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以防万一出现安全问题, 能及时合理地处理, 把损失和损害降到最低。
3 结语
学生实习实训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离不开校方和企业的共育共管。总之, 高职院校和企业要以“让合作从融入走向融合, 从融合走向融通”[1]为目标, 在校企合作中完善各项保障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成效[5], 促进校企双方共赢, 为社会培养出职业技能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李铭辉.校企共管共育合作现状与发展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5) :61-62.
[2]曹瑜.高职院校“校企共同体”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为例[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 2011.
[3]卢兵, 霍雄飞, 唐永泽.建立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制度[N].中国教育报, 2008-09-19 (8) .
[4]吴广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保障机制建设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1 (5) :6-7.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 篇3
关键词:方案设计 职业技术人才 生产认知实习 课堂实训教学 实习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现有条件是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基础,它包括:
现有实训教学开设情况。如,按教学计划进行的生产认知实习、各种课程实训、实验室实训、岗位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等。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条件。设备条件的内容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学校已有的实训教学实验室的数量,实训教学实验室的设备配备数量、价值及其技术先进性,实训教学实验室教学软件的配备等。
现有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包括:校内现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职称、技术能力结构,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的数量及技术水平,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构成。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的基础。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及其各类物流企业的情况,校企合作的方式、成果等。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主要类别及内容的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我们把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分为生产认知实习、课堂实训教学、实验室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四种类型。
1.生产认知实习
生产认知实习是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寒、暑假,五一、国庆长假)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性的实习活动。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设计实习实训的内容时,设计生产认知实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感性认识,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也不例外。
物流管理专业在设计生产认知实习的内容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物流管理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观察了解和基本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和过程;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认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生产经营工具和手段;观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行为;体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法、规则、理念和企业文化;观察了解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等。
2.课堂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时,不能否定课堂教学活动,减少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更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实训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实训活动时要注意:
科学规划课堂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课程的课堂实训教学方案是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每一门课程的专业岗位能力在教学体系中先后顺序及其地位和作用,认真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技能点及其教学方案,制定完整科学的课程课堂实训教学实施方案。
在认真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课堂教学中实训的内容,确定实训的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简单规定实训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与次数。
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操性训练才是实训活动,以此否定理论课教学中的其他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本身就是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课堂实训的能力和水平要进行适当的培养、引导和提高。在实训活动中,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法、项目法、实操法等。
注意课堂实训教学与实验室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3.实验室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单项技能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教学训练的场所。实验室实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把不能在课堂教学场所完成或在课堂完成效果不好的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通过真实或仿真的专业场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实验室实训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当专业教学计划完成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把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连贯综合起来,形成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实验室实训教学包括课程单元教学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三个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专业教学实验室,通过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把专业课程单元教学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的软件融入其中。再辅之于相应的专业化的生产运营设备,构建成专业实验室。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置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置要紧紧抓住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配合专业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实训活动。
实验室实训的目标应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为主。学生的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包括专业岗位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专业岗位知识应用能力。要把实训的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上。
实验室实训方法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是简单地培养操作工人。
实验室实训内容的设计以仿真企业物流管理的生产经营场景为准,进行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过程训练。
正确处理实验室实训与专业实习的关系。实验室实训是为专业实习作准备的,是专业实习的基础,它不能可替代也替代不了专业实习。因此,不必强求把实验室实训建成与物流企业完全相同的生产经营环境。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应充分考虑学院自身的财力和国家有关方面的财力支持程度,不必贪大求洋,追求奢华。
4.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高职院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建立能够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使他们学习企业带教老师优良的品质、敬业精神和高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有四种方式: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组织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的教师在事前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要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关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参观实习方案,要求学生明确参观实习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在参观实习结束后,要求师生各自做出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探讨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
课程认知实习。课程认知实习是学生针对某一专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利用假期(寒、暑假,五一、国庆长假)自觉地到校外实习基地或自己联系企业去实习。是高职院校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认识性的实习活动。这种实习方式与生产认知实习有着相似之处,它与生产认知实习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针对专门课程而进行的实习,而生产认知实习是学生针对学习专业的需求而进行的实习。
任课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认知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课程认知实习的方案和具体的管理办法。学生要明确专业课程认知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课程认知实习时有的放矢。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促进和提高学生进行课程认知实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后,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专门实习。物流管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必须是专业的物流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设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的主要依据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它是高职院校在课堂实训教学、实验室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进行实战性操作锻炼的专业平台,通过实战锻炼,既可以检验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学到的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又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找到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毕业前补上所欠缺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实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学风。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完成了全部教学计划后,在就业前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的岗位能力适应性训练,以缩短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见习期,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高职院校通过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反馈的信息,进行专业建设改革。
毕业实习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环节,加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毕业实习管理,就要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关指导教师共同制定毕业实习实施方案,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标准、信息反馈等办法,总结毕业实习工作的经验教训,探讨专业建设的新问题,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总体框架
1、专业基础认知平台
专业基础认知平台,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各种假期进行生产认知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去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过程参观实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训练,增强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有针对地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到相关企业进行经营环境体验、参与系部组织的各种专业报告会、学习兴趣小组、专业协会、教学竞赛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基础认知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基础认知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基础认知平台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本专业的门槛,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同、了解和憧憬感,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个平台又被称作专业入门训练平台。
2、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主要是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训练,实验室的教学训练,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课程认知实习,培养与训练学生掌握与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堂训练、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训练、相关单证的认知、相关技能的演示、相关软件的使用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基本技能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单元技能,基本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技能,为学生顺利接受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训练,即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训练,实验室的教学训练,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课程认知实习,培养与训练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业务活动的专业岗位能力。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与训练的核心与重点环节。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课堂单证制作演练、课堂实操训练、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训练、现场参观、相关技能的演示、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的训练、相关专业软件的使用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岗位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具有最基本的就业能力的要求,基本完成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由低到高”的培养训练任务。
4、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主要是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受到的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岗位能力等训练,通过科学、系统的集成,形成仿真的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场景训练,并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和体验物流管理实际业务活动的氛围,经受实际业务活动的锻炼,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这个平台采取的训练方式主要有:模拟物流管理业务环节训练、仿真物流管理业务活动场景训练、仿真物流管理业务应用软件的训练、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确定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综合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由专到精”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素质的训练,使之成为符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等物流管理职业技术人才。
5、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是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中求知欲较强、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接触物流管理专业前沿理论与业务知识,适当扩展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培养和训练,挖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潜在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参与各个平台实习实训的操作作业,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平台贯穿于前四个平台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尤其是对上游以上的学生吃的“偏饭”,也可以说是“善于思考的学生”提升自我,完成“适当延伸”高等应用型、技能型素质训练体系的升华和提高。教学管理系部在设计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方案时,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和选定有潜质的学生群,对他们的潜质和能力进行认真分析,确定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实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实训作业及规程、专业创新能力的鉴定或成绩考评办法等制度。
建立专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的目的是挖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潜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完成“适当延伸”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素质的训练,使之成为符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等物流管理职业技术人才。
总之,通过上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主要类别及内容的设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的总体框架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就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希望本文的粗浅探索能够对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的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的子课题(教高司函[2005]202号)
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职成厅[2005]2号).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2]杨应崧主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5-120.
[3]傅新民.试论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的内涵与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32.
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有关安全法规,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对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习实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第三条
依据我校学生在学习期内有一段时间安排在校外进行实习实训,而且点多面广的特点,学校各专业、职能部门的管理必须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学生实习实训点。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各专业、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要在学校统一组织指挥下积极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二章安全教育
第四条
安全意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是现代员工的重要素质之一,安全教育必须列入学校实习实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五条
安全教育要贯彻于实习的全过程,要做到实习实训前有集中动员教育,实习实训过程中有注意事项提醒提示,实习实训结束后有安全总结。
第六条
强化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服从于各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接受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法规,并在专人指导下学习并掌握有关的安全操作和技能。第七条
在按实习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每一次实习实训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规定,并宣传到每位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
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学校与教师二级负责制。由教务处在校长领导下统一负责管理该项工作,各相关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与管理。第九条
就业处职责
1、研究制定学校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审核。
3、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过程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
4、负责督查各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第十条
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是实习实训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2、指导教师代表学校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安全管理,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如遇违纪、安全事故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校领导和就业处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事件性质、发生原因分析、现场处置措施或方法、事故事件责任等。
3、指导教师安全工作要求
(1)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接受安全管理培训,学习、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应变技能,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
(2)学生校外实习出发前,应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编组,采取男、女生混合编组,尽量避免女学生单独编组,同时加强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应变能力。
(3)到达实习单位,组织实习学生了解实习单位所在地及食宿场所治安、风俗习惯等有关情况,并掌握当地司法或消防机关和医院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察看安全通道,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4)必须本着“安全第一” 的原则,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日常安全工作。在外集中实习期间,应每周召开一次全体实习学生安全会议,强调安全问题。
第十一条
实习单位在提供对口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岗位,落实具体实习任务的同时,需做好实习学生的入厂安全教育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企业指导教师有对实习学生岗位安全操作等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自联实习学生及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生放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学生家长负责,出现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学生安全纪律要求
1、自觉遵守实习单位操作规程和有关纪律及安全管理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主动接受安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认真接受老师及用人单位的教育和管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加强自我管理,不做违法违纪的事,确保实习实训安全进行。
2、自觉遵守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在使用未操作过的设备前,应读懂其使用说明书,并有指导教师在场,方能操作该设备。
3、校外集中实习学生应由指导老师带队,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宜在有安全隐患处活动,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严禁私自或单独进行活动,外出应报告指导教师,履行请假手续,并按规定时间返回。若未经允许擅自外出者后果自负,学校不承担责任。
4、外出实习期间,必须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及习惯,避免与当地群众或其他人员发生冲突,做到宽容与谦让;上下班及外出活动应结伴而行,不得单独在外留宿、闲逛;必须注意交通、财物、饮食卫生及人身安全,增强自我保护防范意识,随时注意身边的安全,并及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安全。
5、不得参与传销等违法乱纪活动,严禁参与非法的娱乐活动或从事与实习实训无关的危险性工作;严禁酗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严禁床上吸烟、不规范用电;严禁到无安全设施或者无专业救护人员的场所游泳等。
6、凡违反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个人人身安全事故和损失的,由学生本人负责,学校不承担责任。造成集体和国家损失的,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校内实习实训过程管理
1、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实施实训活动。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按时到岗,工作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2、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室前必须认真预习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目的、原理和步骤。
3、实习实训前,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交代清楚本实验室实训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爱护公物,注意安全,并根据实训中的情况,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用具。
4、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室必须自觉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对故意违规和严重违纪,指导老师应立即停止其实训活动。
5、学生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习实训,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损坏、出现故障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报告指导老师处理。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需按照有关规定酌情赔偿,并作违规处理。
6、实习实训完毕,必须按原样整理好仪器设备及配件,将个人物品和废纸杂物带离实训室。
第十五条
校外集中实习的过程管理
1、学生赴校外实习前,要事先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由就业处和实习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实施校外实习活动。
2、就业处应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在实习前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收集资料,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习执行计划(包括实习场所及岗位、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技术报告及安排等),经校领导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并提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执行计划等,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时间安排和步骤,布置写实习日记和报告,介绍实习单位简况及实习注意事项。
3、实习前,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明确安全保护要求和实习纪律,告知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生安全。
4、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醒每个学生,确保每位学生的安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应日常化、制度化,指导教师应每天就当天的实习内容制定安全预案,并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各实习小组组长协助指导教师进行安全管理,36 尤其在有车辆通行的道路上应强调交通安全。第十六条
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
1、就业处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可行性,要选择信誉较好、能够宽以待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有不断进步地空间,并注意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安全的氛围中实习。对用人企业有高空作业或不安全因素的工作性质,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要主动与学校沟通,再与用人单位协商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2、实习学生住宿原则上应由学校与企业解决,就业处和企业应对学生的住宿环境做出相应的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先解决后入住。要教育学生,入住后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向指导教师反映,指导教师应迅速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3、各专业应积极动员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摸清学生办理保险情况,并向实习单位讲明所接受学生投保情况。
4、学生外出实习前,学校应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对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给学生讲清,必要时应与每位学生签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责任书。
5、实习学生必须尊重实习指导教师,并遵守接受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者,指导教师应立即停止其实习活动,令其返校,并向校领导报告。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岗实习必须同时向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院指导老师请假;更换实习单位必须由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学校批准;若未经允许擅自外出、更换实习单位等,出现安全事故,由本人负责,学校不承担责任。
6、各指导教师要抓好从学校到实习单位落实的衔接工作,及时将实习单位联系人等姓名及联系方式告知学生;每半个月要与实习学生联系一次,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事项,提高认识,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学校在实习阶段要组织指派巡查人员深入实习点,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实习就业管理人员要定期召开学生实习安全会议,深入实习点检查各专业实习安全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指导完善工作。
7、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相关安全纪律要求及管理制度,增强自我保护防范意识,37 发生突发性事件和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实习单位、家长和学校报告,特殊情况立即报警。
第五章事故处理
第十七条
当发生与他人冲突事件时,现场所有人员均应主动出面制止和劝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有关负责人、实习小组组长等应尽快将情况反映给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应按有关规定对事件快速作出处理,并将情况反馈回学校和就业处。
第十八条
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突发疾病等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校领导或就业处,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中断手里的一切事务(放弃休假)赶赴事故现场,配合救援和处理善后事宜。
第十九条
当发生一般财产损害情况时,在场指导教师与学生应保护好现场,另外视情况报告学校及公安机关,请求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
当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学生及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事件现场,并迅速通知指导教师和学校。同时视情节轻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救灾。
第二十一条
当发生重大事故后,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将事故发生过程以书面形式上报。
第二十二条
学生在非学校安排的实习中,在放假期间,在学生自行上下班、离厂(校)、返厂(校)途中等发生的安全事故,由学生本人负责,学校可协助处理,但不负安全责任。
第二十三条
因管理不善、工作不负责任、徇私舞弊、忽视安全生产等造成实习学生安全事故的,视情节严重,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未涉及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参照有关管理部门和学校的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五条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 篇5
为了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明确在实习期间学生本人及家长与学校各自的责任,现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甲方)代表学校与学生(乙方)及家长(丙方)签定本责任书。
第一条 学生实习是学校实施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通过从事一定的工作实践或生产操作,对学生进行特定的技术、技能或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初步经验,达到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要求,以提高就业能力,实现成功就业,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实习。
第二条 学校集体联系的实习,由学校就实习(就业)事宜与实习(就业)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学生或家长自行联系的实习,由学生本人或家长同实习(就业)单位签定上述相关协议,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 学校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宏观动态管理,包括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实习检查、实习考核和档案管理。选派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到实习单位进行检查和指导,以加强对学生实习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管理,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以及时解决,以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第四条 学校负责对实习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法制、行为规范、安全知识、岗位纪律、生产操作和服务规范及自救自护技能 等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增强安全意识、服务意识、遵守法纪和各种社会规范意识,增强实习期间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才。
第五条 实习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实习(就业)单位的规章制度,遵守学习(就业)规定、相关岗位的操作规定。学校禁止学生参加非法传销、邪教组织;禁止学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网络违规、以及有其他不道德的行为,违反实习规定,学校将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第六条 学生家长有配合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家长应按学校的相关计划安排,经常和学生保持联系,加强引导,严格教育,和学校一道,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第七条 因学校或实习(就业)单位原因造成学生人身伤害或损失的,学校或实习(就业)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学生和学生家长应给予积极配合。
第八条 学校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附带住院医疗保险,若学生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或住院,应在24小时内向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报案,电话0911-2936905.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有义务协助学生(及其家长)处理非校方和实习单位原因而导致的学生意外伤害事件,但由此而发生的医疗、抢救、交通补偿等费用,须由学生(或家长)及有关肇事方承担。
第九条 学生因疾病、自残或自己过错、过失造成的人身伤害和 损失,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承担。学生因过错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或集体财产和人身损害的,由过错或过失学生承担相应赔偿和法律责任,若构成违法或犯罪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 学生参加实习(就业)单位组织或批准的集体活动,应自觉遵守活动纪律及有关规定,否则,造成本人、他人人身损害或集体财产损失的,由该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参加未经实习(就业)单位批准的活动,若发生意外,直接责任人及组织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实习(就业)单位不负相关责任。实习期间,因学生违规发生事故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一条 学生因个人事务离校、离开实习(就业)单位外出时发生的一切事故,学校及实习(就业)单位不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责任。
第十二条 学生在实习期间若突发疾(伤)病、意外性伤病,须立即治疗或抢救时,学生家长委托班主任、学校或实习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其民事权利代理人,可在治疗、抢救等有关医疗文书上签字,但其法律后果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如若发生上述情况,学校要会同实习单位积极组织治疗,并及时通知家长,家长必需给予积极配合。
第十三条 实习学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任何损害学校和实习(就业)单位利益和声誉的事件,积极为学校和实习(就业)单位的发展和建设献计献策。
第十四条 本责任书适用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籍的各类学历教育脱产学生。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分别由学校,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签名盖章,学校和学生家长或学生各执一份。自学生实习开始之日起执行。
第十六条 本责任书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以下请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甲方: 年 月代表:(签字)年 月乙方:学生(班级)姓名 丙方:(家长)与乙方关系 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年 月
高职教育校外实习学生管理探究 篇6
来源: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wq 发表日期: 2009-12-21 11:27:45 阅读次数: 31
1摘要:学生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延伸。校外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操作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由于实习生离开了校园,分散在各个用人单位,给后续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文章从提出问题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内涵,并试图找出有效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关 键 词:高职教育 校外实习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刘永(1971-),男,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系党支部书记,硕士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性和专业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技术再现为目标。而校外实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学生校外实习管理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成为客观事实。
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没有跟上,与实习单位衔接不紧密,导致学生校外实习期间问题比较突出,难以达到应有的实习目的。
1.学生思想认识有偏差。由于很多学校对校外实习的性质、意义、作用等宣讲不够,兼之学校对实习学生大多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做法,使得学生对校外实习认识不到位,存在认识误区,甚至有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实习就是就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配合,对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不完成,淡化了学生身份,放松了自我要求,导致实习目的难以实现。另外,实习生年龄普遍偏小,思想不够成熟,实习心理准备不到位,自我定位不准确,实习流动性大,也给学校跟踪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2.学校管理跟不上。校外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角色,既是学生又是用人单位的准员工,学校对他们应加强管理,但这些实习生分布在不同的企业单位,点多面广战线长,因此各校对实习生管理的压力非常巨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把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学制的最后一年或最后一个学期,而每年每所学校需要安排的实习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形成实习学生人数多,实习单位多,实习时间长,地域分布广的现状,从而给学校的实习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3.实习单位管理较单一。由于校企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更多地还是从员工的视角,只看实习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难能意识到实习生的另一层身份——学生,因此很少过问实习生的专业培养及其它表现。甚至有的企业提供的岗位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生只是做些零星琐碎的工作,很少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系统地加以指导,导致实习目标和任务很难完成。
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实习生走出象牙塔,融身社会,除去了封闭校园的约束和老师的监督引导,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如享乐、酗酒、早恋、抽烟、赌博等,对实习生影响很大,导致有些实习生放松自我要求,遵纪守法意识逐渐淡薄,抽烟喝酒、早恋同居、迟到旷工、结伙打架,甚至违法犯罪等。另外,有些家长误把孩子实习当成工作,放松对子女的管束,甚至停止对子女的经济供给,从而给子女思想和生活上造成很大压力。
二、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内涵
校外实习是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延续,是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1.专业指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面对所从事的工作,仅凭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显然是不够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碰到一些专业或技术上的难题或困惑,如果这些难题或困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学生很可能就会丧失实习热情,并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有的学生因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等原因而转岗。因此,通过有效途径及时解答实习生的疑惑,对实
习生加强专业上的指导,对树立实习生工作信心,提高实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心理疏导。在实习期间,学生总是希望能充分运用和巩固自己几年来所学得的理论知识,以使自己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对所学专业技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和提高并非易事。当期望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有些学生就会心情烦躁、苦恼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信心,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另外,实习生过惯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初入企业,执行企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纪律,有时还要上夜班,甚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承担一定的工作强度,导致部分学生在实习阶段心理矛盾持续时间过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方面的疾患。因此,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心理疏导,对维护其身心健康、提高实习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3.纪律督导。实习生到企业实习,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就要认同企业文化和职业行为模式,遵守厂规、厂纪,使自己的行为逐步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加强对实习生的纪律督导,就是要教育学生进入职业角色,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提高质量意识,制造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溶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4.能力引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既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过程。对实习生的能力引导就是要加强实习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修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实习生根据自身潜质、发展方向及职业需求制订完备的个人发展计划,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或员工担任导师,及时为实习生提供指导。
三、加强校外实习学生管理的主要途径
校外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既是学生对本专业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对将来岗位群的直观感受。由于学生不在校园内,而是分散在各个用人单位,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对于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构建学生校外实习管理体系。校外实习生的教育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可以通过构建学校、用人单位、实习生骨干、家长等为一体的实习生管理互动体系,实现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动态监控,形成各方参与的、实习生管理整体合力。
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学校就应把人品端正、技能高超、吃苦耐劳、需求恰当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深化教改。要以就业为导向来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以企业用人标准来确定培养方向和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技能实习和职业训练,使教学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二是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学校像工厂、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三是引进企业文化,参仿企业管理,实现学校培养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无缝对接。
2.形成良性的实习生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习生管理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实习生管理服务机构,全面负责校外实习学生实习日常管理工作,并以该机构为主体,建立校外实习生的管理服务网络(图3)。二是编印《校外实习手册》,内容包括实习意义、纪律要求、实习任务等,在学生离校实习时发给学生,以发挥提醒、指导作用。同时建立实习生档案,做到人人建档、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三是建立学管老师和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和检查制度,及时派出专业教师加强对实习生在实习各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并做好记录。可以根据企业接收实习生的规模,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表1)。四是制订实习生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实习生管理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学校可以每年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实习生,给予必要的精神及物质奖励。五是建立实习生信息反馈机制,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三方要经常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信息互报。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可以和学生本人或家长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情况。企业要将实习生的薪酬、奖惩、离岗、辞退等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则应将实习生回校考试、考证、领证等情况及时向企业通报。六是建立实习生管理应急机制,以便遇到突发事件,学校能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力争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运用PDCA循环,加强学生实习质量管理。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不停地循环下去。学校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必须首先提出目标,即学生实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学生或家长的满意率要达到多少?企业差评率控制在多少?这就要求做个实习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执
行情况检查,可以通过发放实习生问卷调查表、召开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并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进行处理,将经验制定成标准、形成制度。
4.开通网上课堂,进行在线答疑。实习生管理难就难在学生不在学校,而是分散在各个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对实习生的专业指导最好能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可以把传统的课堂教育搬到网络上来,通过建立网上课堂,让学生在电脑前通过操作键盘学习有关课程,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获得答案。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与同学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实行“双导师制”。对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大型作业或课题,为了保证质量,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校外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派)和校内指导教师(学校指定)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并且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校外指导教师为辅。学生实习期间,校内指导教师应通过网上课堂等形式与实习生和校外指导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会同校外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提纲或毕业设计计划,并做到经常性地检查,和校外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 篇7
一、构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应考虑的因素
为使会计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的场所, 在建设会计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精神, 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技术与文化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 的原则和“源于现场、高于现场”、 “集成、开放、共享”的思路, 并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行业特点, 适应会计行业所处地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能够长期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来说, 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1) 行业典型性。应优先选择与学生所学会计专业方向匹配的、在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规模较大、业务类型齐全、管理先进、企业文化氛围醇厚、会计工作规范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因为, 这样的实习环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全面、规范地实践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深刻体会良好的企业文化, 提升职业素养, 拓宽视野。这一切都为其下一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 就业导向性。就业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构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时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近期实训与未来就业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对会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有需求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 不仅可以方便学生未来就业, 同时也为向用人单位输送合适的人才提供了便利。无疑, 这对合作双方都非常有利。
(3) 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只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才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按计划有序进行, 从而确保实习质量。因此应尽可能选择有长期合作可能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 采取多种措施, 花大力气与其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构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可以选择的对象
基于上述因素, 在构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时, 我们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选择:
(1) 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原因如下:第一, 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有对会计专业培养学生的用人需求, 在其业务繁忙时, 愿意接收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 因此有潜在的合作可能性。第二, 与其他地方相比, 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实习, 更容易接触到客户的账簿资料、会计凭证和全面了解客户的会计工作程序, 实习效果更为理想。第三, 在这些地方建立实训 (实习) 基地, 比较容易聘请到高水平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从而使学生在实习中取得较大收获。
(2)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企业。原因在于:第一, 学生在专业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面临的是和校内实训相近的职业环境。在熟悉的环境中实习, 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 熟练操作所训练的技能, 有利于实现所学与所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 通过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单位的反馈信息, 学校可以充分检验其会计专业的定位是否准确,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所授知识是否适度, 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否与用人单位的相应岗位需求相一致, 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 为实际工作服务。
(3) 学生自主选择的单位。考虑到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已找到接收单位, 为了方便学生就业, 学校在安排学生在指定单位顶岗实习的同时, 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学校同样负责对其给予必要的实习指导。
三、构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 构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时, 我们时常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会计岗位的重要性, 很多单位采取谨慎态度, 不愿意接收会计专业的学生去顶岗实习, 毕竟这有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要解决这一难题, 仅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 必须尽可能争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 充分调动各方面对学校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可行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互惠互利, 让相关单位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得到应有的利益。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如下办法:
第一, 根据实习单位需要, 灵活安排实习时间, 为实习单位提供服务。一些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往往工作繁忙, 临时需要较多人手 (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年终审计时, 企业清产核资、财产清查时等) 。此时如与其取得联系, 安排学生为用人单位做一些辅助工作, 不仅能解决用人单位的难题, 同时也为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场所。这种双赢的合作方式自然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从而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 充分利用往届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扩大本校本专业的知名度, 使潜在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产生信任感, 愿意接受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
第三, 挖掘往届毕业生 (特别是企业负责人或财务部门负责人) 的人力资源优势, 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将他们请入学校, 为本专业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聘请他们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直接参与本专业的教学活动。借助这种人脉关系, 为双方合作铺平道路。
第四, 充分利用本专业拥有的优势教学资源, 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 特别是对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在此过程中, 寻找双方合作的契机。
最后,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即便是经过努力最终建成了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 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我们还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 否则, 一旦出现问题, 很可能对双方的合作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总而言之, 高职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办出自己的特色, 而实践性教学是这个特色的核心。只有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的构建, 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才能突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 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摘要:构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 目前会计专业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构建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应考虑的因素, 并提出了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应考虑选择的对象, 另外结合会计岗位的特点提出构建会计专业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构建
参考文献
[1]都本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2) .
[3]田丽珍.发达城市的高职教育现状及给我们的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 2003 (2) .
[4]张传义, 董新伟.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1.
[5]祝宏武.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 19 (3) .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篇8
关键词:顶岗实习 学生心理 过程管理
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自己后备力量。因此,在顶岗实习当中,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在2009-2013年期间,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与企业合作,各个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从事1到2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实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这样的模式,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丰富了学生实际操作经验,为学生今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然而,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会出现一些变化,我院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干预和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5月,我们再次作为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带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2011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顶岗实习工作,本次实习的地点是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我们在过程管理中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顶岗实习中学生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
顶岗实习不像平时学生在校的专业实训,学生是走出校园进入企业真实的生产岗位,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实习期间的不同阶段,学生心理会出现一些变化。
1.1顶岗实习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是实习开始的前1周。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层面容易出现波动。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大多数的学生在刚踏入企业时满怀期待,心理表现为激动、兴奋,期望能够更深层次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对所学专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福利待遇等认识还是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但是,这一状态很快被企业的现实所打破,出现了情绪波动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一、心理反差大。在一线工作,时常加班加点,体力消耗大,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工作的辛苦,叫苦叫累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抱怨、抵触甚至离岗的念头;二是学生不理解顶岗实习的真正意义。对专业期望太高,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应该在一线岗位上机械重复地工作,觉得顶岗实习对自身专业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三是出现心理的不平衡。企业生产一线的员工,大多数是学历不高的工人,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有时要受一些文凭比自己低的班组长的指使,心理不平衡,出现不满和抵触的现象。
1.2顶岗中期阶段
这一阶段是技能熟悉阶段,也是自我调整与适应期,一般是在顶岗实习的第2-7周。此时学生开始慢慢地适应企业的生活,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岗位的辛苦和看法都有一定的变化。我院学生在这一阶段基本能够正确对待苦与乐、付出与待遇的关系。学生渐渐克服了各种困难,逐渐适应了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开始融入到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中去。学生从企业员工身上学习到吃苦耐劳、踏实工作的工作作风,学习到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有些学生在实习周记体会写道:“来这里工作已经2个星期了,已经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抱怨这里的住宿,也不想抱怨这里苛刻的制度了。”“上班给我的感觉就是累,但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也许是企业员工的生活。”“那些员工做的工作比我们学生繁重得多,企业员工为了赚钱养家不辞辛劳,想想自己以前在学校花钱大手大脚真不应该,此时想起了父母供自己读书很不容易,回到学校一定要刻苦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自己的父母。”
1.3顶岗实习后期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是离实习结束的前1周。这一阶段,学生对自己即将结束顶岗实习感到兴奋,在工作中,学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工作上不再那么积极,精力不集中,出现麻痹大意、纪律松懈现象。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些学生在周记中写到:“终于到了实习的最后一周了,漫长艰苦的顶岗实习终于将熬过去了,每个人都想着实习结束后怎么放松一下身心。相对于在学校时的学习生活,顶岗实习的休息娱乐的时间真是太少了。”
2.顶岗实习中学生管理的方法
学校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学生顶岗实习并未正式走向社会,此时他们不仅还是在校的学生,而且还要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这种“双重”角色一直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和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
2.1加强实习前的思想教育
我院在组织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前,专门召开学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一是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让学生先了解企业实习的基本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环境、住宿条件及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等学生关心的问题作非常详细的介绍。学生一开始就要认识到,在企业实习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工作环境,劳动时间、工作任务等可能与预期的有所差距,学生要调整“上学”与“顶岗”,“上课”与“上班”、“学生”与“员工”关系的转换;二是我院领导在动员大会上做好顶岗实习的宣传,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必须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的意义。强调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必须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和锻炼,培养学生学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品德,学生必须认识到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去挣钱;三是将顶岗实习中的有关安全制度、实习纪律、实习管理办法等打印成册,做到人手一份,作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遵纪守法、安全文明的准则。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促动了我院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真实意义,为顺利开展顶岗实习做好前期准备。
2.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工作
学校要同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公司顶岗实习的情况,听取实习单位的意见,协调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我院电气工程系的学生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对于离学院就近的企业,每天派2位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日常巡查;对异地企业,如漳州、厦门等实习单位,则派带队老师驻厂指导。指导教师深入车间和宿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及时巡查和跟踪,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和不良情绪进行沟通和疏导,杜绝实习过程中发生工伤的隐患,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生活困难。
nlc202309012252
2.3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
指导教师对于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是学生生活的服务者,也是学生心理的辅导者,更是学生生产实践的指导者。我院选派了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一是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看管学生的贵重物品,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感到学校的关心,也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完成顶岗实习任务;二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指导教师深入学生宿舍同学生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给予心理辅导,化解各种不良现象;三是注重实习中的业务指导。比如,针对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校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主要是电子电气类企业,产品涉及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动机、变压器等电子器件,学生对电子电路、电子器件、单片机、PLC控制、变压器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专业要求。虽然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就有过相关专业实训,但是这种“真刀真枪”的企业环境与学校学习的环境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指导教师根据顶岗实习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好顶岗实习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学到哪些岗位知识与技能,并对学生的技能操作给予指导,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起来,深刻体会每道工序及每个流程,使书本知识及生产实践不再那么单调、乏味,让学生学到真正需要的专业技能,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
2.4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技能的锻炼,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行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领导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德,学生自我管理也更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内部出现的问题,从而化解学生的矛盾。在工作中,我校根据学生实习分布情况,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将操作能力强、肯做事、负责任的学生,任命为小组长,每个小组长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各小组的工作情况。在生活上,组织学生会对学生生活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宿舍卫生、宿舍安全、仪容仪表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比。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撰写实习日志,记录每天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每周召开学生会议,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既减小了老师的压力,又加强了实习的管理。
2.5注重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要让学生适应企业的文化,并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懂得自己如何在工作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从而凝练自己的行为习惯。一是通过校企协商,让顶岗实习的学生同企业员工,开展互评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表彰优秀学生及员工,激励学生自觉地按照企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他们的创业、敬业精神。二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组织学生同企业的员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比如,开展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联欢晚会等。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而且也为企业带来了大学校园的活力,增强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受到企业的高度评价。
3.结束语
实践表明,顶岗实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专业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加强管理,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爱民,赵玉娟.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促进[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 10-11.
[2]彭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学生顶岗实习为例[J], 现代企业教育,2012,(12月上).
[3]吴文群.探索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9):35-37.
[4]刘明江.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147-149.
[5]张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跟进式教育管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1(3):67-69.
[6]王娟,孙维连,赵晓顺,李建昌.工科顶岗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4):490-492.
【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范文】推荐阅读: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刍议08-14
高职管理类学生10-31
高职学生的情绪管理06-0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05-29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06-18
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06-19
高职大二学生管理工作07-04
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管理08-01
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管理08-07
高职高专学生物业管理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