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

2024-09-14

民族管弦乐(精选9篇)

民族管弦乐 篇1

大型民族管弦乐2013新年音乐会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倾情奉献)

一、《庆典序曲》 赵季平曲

演奏: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王守宽

二、《大漠孤烟直组曲——忆》 赵季平曲

演奏: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王守宽

三、竹笛与乐队《欢乐的嫩江草原》 尚存宝 曲

演奏:张沛巍

四、《茉莉花》

编配:隋利军

演唱:吕媛

五、京胡 小提琴与乐队《夜深沉与流浪》

隋利军 曲

演奏:于秋阳 王晖 协奏: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索帅

六、笙与乐队《文成公主》 高扬 唐富 张式功 曲

演奏:刘光辉

指挥:索帅

七、《红楼梦组曲》 王立平曲

1、序 曲

2、葬花吟

演奏: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索帅

八、琵琶与乐队《草原英雄小姐妹》 吴祖强 曲

演奏:宋虹菲

协奏: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索帅

九、《江山颂》 刘文金 编配

领唱:栾兰

演奏: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索帅

十、《北京一夜》 刘沙 编配

演奏: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

指挥:王守宽

总 策 划:张建设 王少逸 于文秀 执行策划:韩世平李毅波 乐团指挥:索帅 王守宽 舞台监督:于洋 田自平音响:何文 灯光:高昂

节目简介

1、《庆典序曲》 作曲:赵季平该乐曲以唢呐、锣、鼓的齐鸣,勾画出一幅节日庆典的场面,酣畅淋漓的乐句情绪高涨热烈,时而又以如歌的慢板展现出一派盛世祥和的景象,整个乐曲张弛紧凑,欢腾激昂,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2、《大漠孤烟直组曲——忆》 作曲:赵季平

你说,你喜欢这个乐章,而每当听到它时,你的两眼就像泪的泉,泪的河.........似乎,你从中感知了什么,似乎,在你的心中,它已经是自己的..........我的乐句里流淌着你无尽的思索,我的生命中缭绕着你轻吟的歌,原来坐在这里的有你,还有我,可你却去了遥远的天国...........剩下的,唯音乐能为我们诉说,乐声未起,我的胸中已是泪雨滂沱........................3、竹笛与乐队《欢乐的嫩江草原》

4、《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茉莉花》原名《鲜花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唱片,于是得到广泛的流传。

5、《夜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牌子曲,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流浪》是由著名作曲家萨拉萨蒂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现由黑龙江籍作曲家隋利军先生将两者溶为一体,用京胡与小提琴两件中西各异的乐器交替演奏,把两首中外名曲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相得益彰、脍炙人口。

6、该曲以文成公主为主题,以西藏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拉萨的自然和人文为背景,用现代舞台艺术形式打造一台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剧场版经典剧目,充分展示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深内涵,再现一曲千古流唱的民族团结赞歌。

7、《红楼梦组曲》源自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配乐,是专为音乐会演奏的版本,改编者仍是原创者王立平先生。此组曲音乐极具画面感。作曲家精选了几段《红楼梦》故事中较为精采的段落为背景,以特色的音乐情绪,揭开每每动人的故事情节。

8、琵琶与乐队《草原英雄小姐妹》 作曲:吴祖强

演奏:宋虹菲

此曲“以蒙古族小姑娘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为依据”。乐曲充分利用琵琶这件中华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和技术技巧,表现两位小主人公的应许英雄形象,并为民族乐器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9、《江山颂》 刘文金: 编曲 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在建党90周年之际而创作的佳作。革命战争严峻考验、建设道路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创新实践……,如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红旗飘飘、党旗飘飘,中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中华儿女满怀喜悦向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10、《北京一夜》

民族管弦乐 篇2

“丝绸之路三千里, 华夏文明八千年, 敦煌莫高窟翩翩飞天, 几度踏梦而来。”敦煌莫高窟, 是世界艺术瑰宝, 有洞窟735个左右, 壁画将近4.5万平方米。其内涵与风格已在各个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 借助“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的新型发展平台, 甘肃省积极打造“敦煌”文化品牌, 尤其在音乐方面, 甘肃省歌舞剧院邀请我国现代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 韩兰魁、景建树、张坚合力创作了民族交响音乐作品——《敦煌音画》。作曲家们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交响手法, 从听觉艺术方面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立体图画, 对敦煌的艺术、宗教、战争、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和抒发, 给听者以无限遐想。

这部大型管弦交响乐《敦煌音画》由《序》和七个乐章《莫高风铃》、《西凉乐舞》、《月牙泉的故事》、《将军出行》、《集市》、《飞天》, 以及《敦煌赋》组成。其中《月牙泉的故事》和《集市》是由著名作曲家韩兰魁先生谱写。

韩兰魁与《敦煌音画》有着不解渊源, 他成长于甘肃, 敦煌文化对他的熏陶已根植于心, 况且敦煌题材取之不尽, 是世界文化的交汇点, 此前他曾创作《敦煌韵》、《敦煌神女》、《丝路断想》等敦煌和丝路题材的作品。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敦煌历史、艺术、宗教、战争、民俗、景观等内容, 更具特色的是他对敦煌古谱音乐素材的提炼、运用现代民族管弦乐法的创作, 融奇幻对比、张弛有度的风格于一体。作为一个甘肃人, 韩兰魁老师非常想在敦煌音乐方面有所建树, 并为他热爱的家乡出微薄之力, 作出些许贡献。

《敦煌音画》中《集市》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第217窟。217窟的南壁壁画上, 描画着山峦、瀑布、树丛、河流、丘陵、花草烂漫, 一队疲惫的旅行者正在朝一座华丽的宫殿走去。其实讲述了旅人的路途艰苦荒凉, 备受猛兽攻击和险恶威胁。他们身心俱疲, 想走退路, 于是旅途的驱动者做了法术, 在荒野中幻化出一座城池, 让他们进去休憩, 以继续前行。其实那宫殿的右侧就是陡峭高耸的悬崖, 河水湍急。在集市上, 骏马骆驼、奇珍异货、波斯珠宝、江南丝绸, 应有尽有, 令人目不暇接, 一派大唐盛世的开放繁华景色。韩兰魁老师将这些感受化为一个个小音符, 通过音乐的形式, 将感受传播给广大群众。

二、配器中的异域风情

传统的民族管弦乐编制主要是由:吹、拉、弹、打四类乐器结合的大型合奏形式, 在部分程度上, 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敦煌音画》这部作品中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基本沿用了传统编制, 但每个乐章中都会有特殊乐器编配其中。《集市》这个乐章, 为了表现开市、交易、穆斯林葬礼以及二十国博览会的热闹景象, 韩兰魁老师专门采用了浓厚西域特色的纳格拉、萨巴伊这两种打击乐器, 使音乐既热情、粗犷, 又让人回味无穷。

纳格拉:又称为“铁鼓”, 具有西域特色的打击乐器, 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鼓面上蒙着兽皮, 常用大小不同, 音高不同的两个鼓组成, 没有固定音高, 一般由一个人演奏。

萨巴伊:也是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打击乐器, 在两根木棍上装有两个大铁环, 大铁环上附有若干个小铁环, 摇震, 碰击发音, 常用来伴奏舞蹈。

作品一开始, 就由中音唢呐、弦乐组和纳格拉合奏, 以xx xxx节奏进入, 引出主题, 突显出集市的喧嚣与骆驼队商人在恶劣沙漠环境下对生命的渴望和求生的欲望。

打击乐器的使用是整首乐曲中的一个突出的亮点, 整部作品多处运用了这两件特殊乐器, 将乐曲推向高潮, 并且极其富有动感力。每个乐器在体现本身特点的同时又相互融合, 拉弦乐器在整部作品中既强化了旋律, 又带有织体伴奏, 同时还铺垫着整首乐曲的和声背景, 更为出色的表达了乐曲所需要的音乐魅力。

三、民族化的和声、调性

1.这一乐章, 作者应用了丰富的民族调式, 同时在每个部分利用不同的手法, 进行了调式的变化与转换, 其调式主要以同宫系统各调不断转换, “四五度关系转调”为其特色, 主部一的主调为G宫调, 插部二转入了主调的属方向的D宫调, 构成了五度的关系转调。频繁的调性转换, 增加了乐曲的“绚烂”色彩, 突出了集市的繁华与喧嚣。

2.五度平行和声的运用, 平行写法是一种旋律性的进行, 是线条流动性的状态, 保持旋律调式风格的和声手法, 使整体音乐风格既富有个性的结合又统一了结构。

3.旋律上运用了上四度模进的形式, 目的是使西洋和声民族化, 适应民族调式功能性的特点, 更加突出作品的民族性。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为了达到作品想要表现出大唐盛世开放繁华的景象。从而在音乐上达成不同的听觉效果, 使得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不同色彩的创作手法更是在整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中西作曲技法的巧妙结合

这是一部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于一身的作品。作者既最大限度发挥了民族器乐的演奏特长, 又大量应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如琵琶的弹、挑、扫、轮指技术, 扬琴的不定数轮竹与定数轮竹, 用平行四度等演奏技法, 来增强乐曲的民族特色。

在音型织体的设计上, 则借鉴了钢琴常用的琶音音型, 将本来一个声部可以完成的和声分给了中阮和大阮两个声部来完成。在节拍的重音上也有所改变, 传统的四拍子应该是“强—弱—次强—弱”, 而这个乐章中插部一的主题旋律的重音却在最后一拍上, 使得旋律更加欢快。这种创作手法使整部作品既复杂又丰富多样。

在插部二和主部的再现之间, 以模进、裁剪、离调、转调等手法完成的连接部, 体现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展开性原则, 但其中乐节之间的衔接方式则借鉴了是中国戏曲中“鱼咬尾”手法。诸如此类, 展开手法的中西结合、和声、配器、多声线条的洋为中用, 在作品中大量应用, 出彩而实用, 在此不一一例举。

五、创作意义

近些年来, 随着敦煌文化越来越走向“国际”, 人们对敦煌艺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有关敦煌内容的音乐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多, 但是在以敦煌为艺术素材的诸多艺术作品中, 像《敦煌音画》这样, 以民族交响乐的形式来诠释敦煌题材,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还真是少之又少。这是一部在挖掘研究敦煌音乐、丝绸之路音乐和民族音乐基础上创作的交响性音乐作品,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尤其敦煌题材作品的探索创新方面,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也是甘肃省首部以“音画”形式创作的民族管弦乐, 对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 音乐创作水平并不高的省份而言, 其艺术水准、体裁形式、演出反响等已远远超出预期, 并填补了多项空白。无论从作品自身的艺术感染力, 或是间接辐射的高雅文化魅力, 必将对甘肃的艺术创作、文化市场, 乃至全国的民族管弦乐的发展, 起到更积极、更深远的影响。

摘要:《集市》出自大型民族管弦交响乐《敦煌音画》的第六乐章, 《敦煌音画》, 是21世纪以来, 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力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 研究作曲家对敦煌音乐文化的感悟, 以及创作技法与创作意图, 从而达到探究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发展的脉络及特征。

关键词:敦煌,音画,民族管弦乐,交响组曲,曲式结构

参考文献

[1]李虻.音乐作品曲式分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2]吴祖强.曲式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3]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4]徐平力.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黎英海钢琴曲《夕阳萧鼓》和声分析[J].中国音乐, 2007, 04.

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 篇3

关键词:《红旗颂》 主题内涵 艺术特色 美学价值 赏析

中图分类号:J64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红旗颂》系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经典管弦乐曲。作品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与交响乐曲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展现和服务重大历史题材,取得了巨大成功。其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艺术形式创新上,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其次,表现在艺术创作模式上,《红旗颂》第一次成功把重大历史题材运用到管弦乐曲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管弦乐曲创作的新境界,也为音乐艺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和思考,使交响乐曲、管弦乐曲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音乐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完美融合,拓展了重大革命历史的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和发展了管弦乐曲的创作题材。再次,表现在艺术创作风格上,《红旗颂》把外国交响乐等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乐器结合,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内涵与精髓,无论是音乐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充分展示了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些成功之处都显示了《红旗颂》不朽的艺术价值。

二 背景与内涵

1 时代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独立和解放。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和繁荣景象。为生动展现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全面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主题,音乐艺术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随着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大量的音乐艺术传入我国,特别是苏联对革命历史为题材和以革命历史歌曲音调为主题的交响乐曲的成功探索,给我国音乐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也给《红旗颂》创作与诞生提供了可能。

2 思想内涵

五星红旗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赋予了《红旗颂》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因为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它映现的是一幕幕艰苦卓绝而又气壮山河的宏大的历史场景,彰显的是一种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昭示的是一种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作品吸收了《国歌》、《东方红》、《国际歌》三支歌曲的旋律,按照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全国人民在五星红旗引领下阔步前进的思路,构思和谋划音乐结构和音乐元素,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历史情景,深情回顾了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烈士,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议的精神面貌,整体旋律既缠绵舒缓又高亢激昂,既有深情的追思又有美好的展望。作品一经演奏,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 艺术与特色

1 旋律色彩

《红旗颂》是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奏鸣曲式结构。在显示部,音乐节奏是4/4拍,旋律层次丰富多变而且题材热烈,充满深情。在音乐进行中,弦乐深情地奏出了两个高音,生动再现了天安门广场国歌嘹亮、人群如潮的景象。在展开部,音乐节奏在持续了三连音之后,变为四分音符和附近音符,节奏为2/4拍,旋律变得明朗而欢快,象征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坚定信念。在连接部,音乐注重内心刻画,旋律由双簧奏出,时而悠扬,时而充满哀的气息,与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表现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对红旗的无限热爱。纵观整个作品的旋律,总的基调是高亢激昂的,而连接部所表现的是与主题音乐迥异的旋律,目的是衬托人们对红旗热爱、崇敬的复杂情感,这样更加生动地突出了音乐主题,增强了音乐的内涵和感染力。

2 和声运用

总体来看,《红旗颂》在和声运用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即注重和声音响与明朗、热情、豪放的乐曲总体风格保持一致,注重使用古典、淳朴的强功能结构和声,注重合理地安排调性布局。在和声的安排上,作者独具匠心,如为升华对红旗的情感,作者在呈示部安排了两个乐段,前一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分别在属系和弦、D7—T上进行,使音乐充满了倾向性力量、新颖脱俗之美,把人们引入到一个红旗漫天飞舞的情景;后一个乐段由乐句和结尾构成,音乐分别以下属系和弦、BVⅡ—Ⅱ9—D3和D—D的和声进行,音响效果充满了张力,生动描绘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和人们激奋的心情。在调性转换上,作品根据音乐的发展,不断转换调性,如作品展开部,音乐由弦乐按照三连音节奏进行演奏,调性按照D—bB—bE—F—Ba—Bd—Bg—Bb—C—bB的调式进行变换,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场景。在强功能和声运用上,作品注重正三和弦、重属和弦、副属和弦等和声运用,增强了音乐的表达效果和表现能力,洋溢着壮丽豪迈的气概和崇高的音乐气质。

3 曲式结构

《红旗颂》是典型的三部古今奏鸣曲式结构,即作品由引子、连接部和尾声三部分组成。作品的曲式结构极为严谨,如作品引子部分,音乐旋律为C大调,先由小号奏出引子,而后木管奏出炫金属般的颤音,引导小提琴、大号等乐器奏出《国歌》的主题;呈示部的音乐旋律为C大调,先由圆号反复奏出后,然后由大号和长号奏出《国歌》旋律,引出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富有歌唱性质的音乐主题,再由弦乐和木管从C大调转至D大调演奏;连接部的音乐旋律为D大调,先由双簧管演奏,而后转为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真切地表现了人民对红旗的复杂情感。作品展开部分的音乐为B大调,先由弦乐奏出三连音节奏,而后由木管以进行曲的音调演奏,并加之以铜管和打击乐的伴奏,营造了一种声势浩大的气氛,象征全国人民高举红旗阔步前进的决心和意志。再现部的音乐旋律为C大调,先由木管和弦乐重复再现音乐开始的主题,而后由管弦乐队的所有乐器集体演奏,声势更为宏大,音乐旋律随之发展到了高潮;尾声部分的旋律重回C大调,首段的音乐主题重复再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4 节奏特点

音乐节奏是对音高材料有机组合并在音乐主题指令下有效运动的元素。《红旗颂》在节奏方面颇有特点,这点从作品的展开部可以看出。作品的展开部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是5个乐句,随着音乐调性的变换,音符呈波浪式发展,音响由低到高,犹如波涛一样汹涌,音乐的情绪也发展得更为紧张和激烈。第二段的则以三连音为主,节奏有力,音乐短促,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前仆后继、不懈奋斗的主题。第三乐段的音型是4分音符和附音符,节奏为2/4拍,音乐明朗、激昂,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对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3乐段结束之后,第一个乐段的音乐主题又重复再现,音乐节奏更为急促更为有力,音乐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 感悟与启示

1 加强艺术修养是前提

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红旗颂》创作的巨大成功,是与作曲家的思想理念、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分不开的。作曲家吕其明是从革命战争中走过来,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英雄的忘我拼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都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烙印在作曲家的心中,深刻影响着作曲家创作理念、创作风格的形成。在此之后,吕其明始终坚持为革命而创作,为人民而创作,因此,在创作中总是自觉地吸收和借鉴民族音乐传统表现形式,使之更好地展现音乐的思想主题。这种思想情感和创作理念是吕其明成功创作《红旗颂》的前提和保证。它启示人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必须加强艺术修养,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使音乐艺术更好地进入群众心中,引起群众的 共鸣;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使音乐作品更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音乐艺术家要注重在深入群众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汲取艺术创作的营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努力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反映时代精神的音乐艺术作品。

2 反映时代主流是根本

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是音乐艺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红旗颂》诞生以来,它那庄严浑厚、铿锵有力、动人心魄的旋律,被广泛地引入影视作品之中,艺术展现了时代的主旋律。《红旗颂》的深远影响更表现在它对人们心灵的教育、熏陶与感化方面,沐浴在《红旗颂》宏大的音响里,人们都深深为之振憾、为之激动,它把人们带入了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引发人们对革命先烈无限的缅怀和崇敬,启示人们新中国成立前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道路,教育人们继承革命先烈遗志,高举用革命先烈染红的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锐意创新、团结拼搏。从一定意义上说,作品的影响和意义,其主题内涵远远超过了它的艺术形式。它启示人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更为完美的音乐形式反映时代面貌、讴歌时代发展,奏响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以先进、激昂、健康的思想主题激励人、鼓舞人。

3 追求完美形式是关键

艺术只有实现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统一,才能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以及永久的艺术价值,二者选一或者厚此薄彼,都是不正确的,都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来。《红旗颂》把宏大深邃的思想主题与完美的形式进行结合,把我国管弦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艺术还是在思想上都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就总体风格而言,作品从国歌中演化而来的主导动机从乐曲开头到尾声不断出现,使红旗飘飘的音乐形象自始至终贯穿全曲,音乐形象非常集中、统一、凝炼和鲜明;乐曲的和声运用了传统的纯朴而明朗的和声语言,具有英雄性与史诗性的特点;在配器方面则根据乐曲内容和情感的需要,集中使用铜管乐和弦乐,强化乐曲强弱、快慢、音色、音域、调性等艺术对比,都与总体风格有机融为了一体,有力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音乐主题、突出了音乐内涵。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在继承我国传统艺术技巧、吸引西方音乐表现形式而进行创新创造的结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启示人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必须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示,必须学习和借鉴外国一切文化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技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民群众需求进行创新、创造、创作,拓宽创作题材,培育创作风格,创造更多精品。

五 结语

《红旗颂》在艺术形式、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实现了艺术形式与宏大深邃思想主题的完美结合,把我国管弦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思想内涵上,它以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博大的民族主义情怀、火热的革命主义激情,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高举红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红旗颂》也因之走向了永恒和不朽。

参考文献:

[1] 张炜:《小议序曲〈红旗颂〉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年第1期。

[2] 李虻:《易为交响曲〈红旗颂〉赏析》,《琴童》,2011年第8期。

[3] 周志峰:《管弦乐〈红旗颂〉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探析》,《歌海》,2012年第1期。

小学五年级管弦乐 篇4

红旗岭镇中心小学校

李伟萍

教学内容:聆听管弦乐《晨景》 教学目标:

1、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材分析:

管弦乐《晨景》挪威作曲家格格(1843——1907)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

教学重点:聆听第一部分,掌握本课的乐理知识。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意境及风格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问好!

二、聆听《晨景》

1、导入:播放歌曲《清晨》(出示课件)听后师小结: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听《晨景》主题。(出示课件)

2、播放课件:三种不同形式记录的主题音乐,即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师小结(记录乐谱的形式很多,这几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3、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1)设问:这个旋律先由哪件乐器主奏?(长笛)紧接着是哪件乐器相响应(双簧管)

(2)出示课件(长笛、双簧管)

三、聆听《晨景》

(1)播放课件第一部分乐曲和插图(连续听两遍)(2)播放课件第二部分乐曲和插图(听一遍)(3)播放课件第三部分乐曲和插图(听一遍)

(4)设问: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吗?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让学生画一画后展示一下)

(5)出示三幅旋律图片,让生分别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6)播放第三幅图音乐并设问:在音乐描绘红日高升,金光四射的意境时,是用什么乐器奏出的?(长笛)(圆号)

四、欣赏全曲:

1、先分段听:

(1)师:乐曲的主题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出示主题旋律并播放)

(2)师:这个旋律先由长笛在木管的长音和弦背景上吹奏,继而双簧管与之呼应,宛如清晨传来的牧笛声,令人闻到了早晨清新空气的气息,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觉。接着在协和、纯净的和声衬托下,长笛与双簧管继续重复这一主题,但力度逐渐增强,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黎明的景色,晨曦微露,晨雾缭绕,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朝霞划破长夜的黑暗,色彩变幻多姿,天空越来越清爽明亮(播放第二部分旋律)

(3)当弦乐组增强力度地这个主题带原调时,乐曲达到了高潮,使人看到红日高悬,光华四射,洒满大地的灿烂景象(播放第三部分乐曲)

2、聆听全曲(出示图片)

五、小结:

简介格里格生平(出示课件)

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几乎是在和病魔作斗争,但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伟大工作。人民热爱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主要作品除《培尔·金特》

组曲外,还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抒情小品10册及歌曲60余首等。

六、板书设计:

聆听管弦乐《晨景》

旋律线

《七彩的管弦》 篇5

执教教师:陈正明 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 指导教师:黎 晓 长沙市天心区进修学校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湘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七彩的管弦》是湘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欣赏单元,在七、八年级上、下册中都涉及了相关的管弦乐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七年级上册,单元的内容主要以赏析《卡门序曲》、《图画展览会》、《大进行曲》为主,本节课主要选取了《卡门序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现代管弦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赏析、体验古典管弦作品加深学生对管弦乐的认识,感受管弦乐的音乐魅力。

2.让学生能对管弦音乐感兴趣,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管弦乐、古典乐曲不太感兴趣,有近90%的学生是喜欢听流行音乐的,对古典音乐普遍认为听不懂,学习兴趣并不强烈。针对现在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去设计这堂西洋管弦乐的入门欣赏课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我本节课堂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我通过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音乐作品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复习小学接触过的乐器音色用以过渡到初中的学习阶段,之后通过对三组乐器发声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分辨并将乐器分组,了解管弦乐的概念之后再逐步感受管弦乐的魅力。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在让学生体会管弦乐丰富音色的同时还让学生从管弦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力、对场景氛围的塑造力两个方面来让学生更深刻去体会和比较,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获得审美体验,对管弦乐能产生一定兴趣。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发兴趣

播放电影《猫和老鼠》片断,导入话题。

师:认真观看下面这段视频,有没有你熟悉的乐器,请举例。2.复习听辨:常见乐器音色

二、学习铺垫

(一)初步了解管弦乐队

1.教师将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合作讨论将乐器分为三类。(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组)

意图:通过教师对三组乐器发声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分辨并将乐器分组。2.听辨乐曲片段,分辨是由哪种乐组演奏的,并说出音色特点。3.简介什么是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由于演奏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以及演出场地、功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大型管弦乐队称“交响乐队”;而演奏室内乐作品、乐队编制较小的称“室内管弦乐队”等。

4.初步感受 管弦乐音响效果等特点

三、作品体验

(一)欣赏乐曲《两个犹太人》 1.简介《两个犹太人》

《图画展览会》中的一段,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好友画展中的图画而创作的作品。全曲共分为十段,每段乐曲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景物。2.听赏音乐片段

听赏《两个犹太人》中“富人”、“穷人”片段,让学生进行想象,富人与穷人的样貌、形态。

3.讨论:“富人”和“穷人”的演奏乐器选择与人物形象是否符合。4.听赏乐曲。让学生进行想象,两个犹太人的对话是什么内容。

(二)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 1.听赏主题A

1)第一遍听赏,让学生感受管弦音乐对场景气氛的塑造力。2)第二遍听赏,思考是什么乐器组起主要的渲染效果。(打击乐组)3)观看视频,参与打击节奏,体验情绪。2.听赏整曲

1)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卡门序曲》。《卡门序曲》管弦乐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卡门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2)听赏音乐主题B 感受音乐情绪。

3)听赏音乐主题C感受音乐情绪。

3.简介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A+B+A+C+A+D+A+E+A„„

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分别称作第一、第二插部。

4.完整观看视频。

三、课堂拓展

1.简介 音乐家 久石让

久石让,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从《风之谷》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二十多年间所有长篇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为宫崎骏作品中不可欠缺的配乐大师。

2.欣赏管弦作品《豆豆龙》

意图:从学生喜欢、熟悉的音乐作品入手,加深对管弦乐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管弦乐队音乐张力强,表现力强,色彩丰富。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体验了管弦乐的魅力,管弦乐在你们熟悉的动画、电影中都有经常出现,就在我们身边,不管事现代管弦作品给你的印象深刻还是古典作品,但是好音乐是经得起时间的考研,希望同学们多关注古典音乐。推荐:古典音乐网站 /索尼BMG古典部:http:///DG唱片:http:///

教学反思: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欣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音乐鉴赏力,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等。《七彩的管弦》是湘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欣赏单元,在七、八年级上、下册中都涉及了相关的管弦乐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七年级上册,可以说是初中音乐教学中西洋管弦乐学习的第一课,在教学设计之前,我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管弦乐、古典乐曲不太感兴趣,有近90%的学生是喜欢听流行音乐的,对古典音乐普遍认为听不懂,学习兴趣并不强烈。如何针对现在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去设计这堂西洋管弦乐的入门欣赏课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我本节课堂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

本堂课的初始设计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辨听西洋乐器音色,让学生根据乐器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之后的音乐欣赏环节选择的是《两个犹太人》、《卡门序曲》,赏听的过程中,感觉学生参与热情有点低落,课堂氛围似乎总是带动不起来,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最后阶段,直到我向同学们推荐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曲家久石让以及他的现代管弦乐作品《天空之城》时,学生们听到他们很熟悉的作品时才顿时来了精神,非常遗憾,这时下课铃已经响了。课后,我的心情很沮丧,一节课只在最后那么几分钟,学生才能进入状态,说明教学设计是不成功的,我不断的反思,也通过多种形式请教了数位音乐教学专家,在此基础上,对整堂课的设计又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课导入是这样设计的:组织学生观看了他们非常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片段,可爱的老鼠指挥了一场西洋管弦乐队的演出,学生们看的哈哈大笑,这时我趁热打铁,开始给学生介绍:管弦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电影音乐都是由管弦乐队配乐的,这样导入不仅拉近了管弦乐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教学中,我从让学生辨听小学时学过的部分西洋管弦乐器的音色入手,并引导学生通过探讨根据不同乐器的发声特点进行分组,之后我选择了他们熟悉的现代管弦乐作品《天空之城》来让学生体验、感受管弦乐队的音色特点。在之后的管弦乐作品赏析中,我选择的音乐素材还是《两个犹太人》和《卡门序曲》,但在教学设计上分别让学生从管弦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场景的塑造上来进行赏析,启发学生在听赏《两个犹太人》时思考、探讨表现两位人物的乐器选择上有何不同、旋律有何特点,让学生明白原来管弦乐不仅音响丰富多彩,还可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在欣赏《卡门序曲》时,我让学生熟悉乐曲背景之后,反复的辨听、哼唱其中的一段,一方面使学生凭着直感去准确细致地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使学生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听赏、讨论,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管弦乐对节日场景的塑造力,还通过模仿打击“大镲”,进一步体验管弦乐队的塑造魅力。

之后,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久石让的另一首现代管弦音乐作品《豆豆龙》,这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宫崎骏电影《龙猫》的主题曲,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学生非常投入,我成功地将课堂推向高潮。

在课堂的最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验,我问学生:“这节课,你们印象最深刻的管弦作品是那首?”让我没想到的是,大部分学生对《卡门序曲》印象深刻,于是我借机引导学生关注古典音乐,并推荐了几个古典音乐网站。

欣赏管弦乐曲[范文模版] 篇6

学习目标:

1、会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了解交响乐及其乐队。

3、了解《红旗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听辩主题音乐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导入新课 1、63年前,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生起,胜利的旗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国像一条巨龙,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2、历史回眸: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气场面。

提问:(1)、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习惯?(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2)、谁知道国旗的意义?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3、教师归纳并点出课题:国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有一首管弦乐曲,它由衷地表达了对国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之作,曾经被收录到“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之中,它向人们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就是—《红旗颂》。

4、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知识卡

1、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式。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等。)

2、音乐家相册—吕其明简介。

3、简介《红旗颂》。

4、请学生阅读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的作品介绍。问题:(1)、油画《开国大典》和交响诗《红旗颂》都以什么历史事件作为创作题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2)、地点在哪?(北京天安门)

5、播放管弦乐曲《红旗颂》,请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油画《开国大典》。

6、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7、说一说乐曲的引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8、唱一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1、播放《红旗颂》引子及主题旋律片段,请学生聆听。

三、达标测评

1、引子部分用哪些乐器演奏?

2、主题音乐共出现几次?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合唱曲《在灿烂阳光下》。

2、哼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浅谈民族管弦乐队中的笙演奏 篇7

关键词:笙,民族管弦乐队,技术特点,适应

笙作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戏曲、器乐独奏、合奏中, 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民族管弦乐队的初步形成, 进而逐渐地完善与发展, 笙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其发挥的作用也日臻明显起来。

近年来, 我国各省市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民族管弦乐团,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可以说, 民族管弦乐的发展, 在我国掀起了一阵阵欣赏本土民族音乐的热潮。笙作为民族管弦乐队中管乐的主要乐器,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习笙多年, 曾发起组建了烟台师范学院民族乐团, 自中国海洋大学民族管弦乐团组建起一直担任乐团的常任指挥和艺术指导。通过多年的笙专业教学及指挥排练, 笔者了解到当今各音乐院校, 尤其是综合类大学的音乐学院对民乐的培养目标及方向似乎并不是特别明确。例如, 有些院校以培养独奏人才为主, 忽视了培养乐队队员的演奏水平, 使得学生过分重视笙专业技能的学习, 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缺乏一定的乐队演奏基础和经验。

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对笙演奏理论的学习, 结合自己的乐团经验, 尝试探讨笙乐器本身的特点以及笙适应乐队演奏并能发挥出最大特性的方法与途径。

一、笙乐器自身的艺术特点

1.笙的常用演奏技法

笙的构造较复杂。它是由笙斗、吹嘴、簧片、笙脚、笙苗、按音控、音窗和腰箍等部件组成的。

笙利用两种振动的巧妙配合而发出优美的乐音:一种是有一定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动;一种是有一定长度和一定直径的管中空气的振动, 这在科学上叫做“配合系”的振动。

笙的演奏技巧分为手上技巧和口内技巧, 主要技巧有:抹音、顿气、剁气、呼舌、锯气、单吐、双吐, 三吐, 碎吐, 花舌, 颤音等。以上几种笙演奏技术均为笙演奏体现作品地域风格特点, 表达曲作者各种思想感情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笙的演奏技巧是所有吹奏乐器中最为丰富的, 做为簧片乐器的鼻祖, 笙技巧的影响下不仅大大丰富了管乐的表现力, 在世界音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管弦乐队中, 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剂”, 它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

2.笙的艺术特点

笙的艺术表现力较为丰富, 它优美的音色既能表达抒情、流畅、柔美、欢快跳跃的乐曲情感, 又能表达爽朗、豪放、深沉的情感。从大量的笙作品中不难发现, 笙的表现力是相当丰富的, 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演奏技巧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声部之一。

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概述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和隋唐期间, 随着各族人民频繁的物质与文化交流, 又出现了现在的笛箫、琵琶、管子、铜鼓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成为了现代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1920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成立, 继而包含弹、拉、吹、打四类乐器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 以及《春江花月夜》的成功首演, 成为了探索和建立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民族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大批久已不用的乐器如:方响, 箜篌, 以及新研制出一批中、低音乐器如:革胡等, 都加入到了民族乐队中来。新型民族乐队沿袭着古代民间乐队的优良传统, 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是以拉弦乐组、弹拨乐组、吹管乐组、打击乐组以及低音乐器组合成的演奏体制, 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 乐队中缺少的低音乐器则使用西洋乐器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担任。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乐器一般分为:

1.拉弦乐器组:高胡、笙、中胡、革胡、倍革胡、大提琴、低音提琴。

2.弹拨乐器组:扬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古筝筝。

3.吹管乐器组:曲笛、梆笛、新笛、唢呐 (高音、中音、低音) 笙 (高、中音、低音) 。

4.打击乐器组: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军鼓、木鱼、定音鼓、马林巴、钢片琴、三角铁等。

经过众多前辈艺术家数十年付出的努力, 当代已经形成了众多活跃于国内外舞台上颇有影响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 例如: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同时也涌现出了彭修文、秦鹏章、朴东升、阎惠昌、王甫建、叶聪、苏文庆等著名民乐指挥家以及刘文金、赵季平、关乃忠、谭盾、唐建平等众多优秀作曲家。

乐队经常演奏的保留乐曲有:以传统音乐题材来改编创作的彭修文的《将军令》《丰收锣鼓》《月儿高》《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广为流传的乐曲。同时也经常演奏移植的管弦乐作品如朱践耳的《春节序曲》与《瑶族舞曲》等, 近来移植的国外乐曲如比才《卡门组曲》、约翰·斯特劳斯《拨弦波尔卡》, 深受儿童喜爱的《超级玛丽组曲》也经常出现在民族管弦乐团的舞台上;演奏难度较大的作品如近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的瞿小松的《神曲》、谭盾的《西北组曲》、唐建平的《春秋》、郭文景的《滇西土风》、《愁空山》、常平的《采茶调》、关乃忠的《拉萨行》以及赵季平的《东渡》等;还有其它风格作品如广东音乐风格的《娱乐异平》《旱天雷》、京剧音乐风格《夜深沉》、梆子剧风格《窦娥冤》等。

虽然建国以来, 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事业走过一段不平坦的道路, 但当今社会那些为民族管弦乐事业呕心沥血的音乐家们在不断地为这注入新的生命力, 中国民族管弦乐事业还在向前继续发展着。

三、笙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演奏的技术特点

关于笙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技术特点, 笔者选出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与论证, 部分也是本人在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民族管弦乐团亲身参与实践排练的作品。

1.音准

笙是整个乐队的“校音器”, 因此笙的调律对乐队极为重要。在精密的调律后, 乐队演奏时更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对发音的影响, 以及及时解决因“响簧”造成的吹吸音高不一致的问题。

2.力度与节奏

民族管弦乐队中笙声部演奏出的音色是相对柔和的, 因此强弱的起伏表现对笙声部是相对容易的。乐队中常用的力度记号有:p、mp、mf、f、sp、sf、<、>等。在乐队中的笙声部, 既要严格地根据乐谱标注的或指挥要求的强弱变化来演奏乐曲, 同时也要注意整个乐队的音响平衡, 这样才能使笙声部融入到乐队中来并把整个作品做得精致而有生命力。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 笙声部在一首作品中经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当笙声部在演奏作品的主旋律时, 节奏通常是复杂多变的, 这就要求演奏员在演奏的力度上可以适当加大, 有所突出, 与伴奏声部形成对比。

(2) 当笙声部在作品中处于陪衬伴奏音型的时候, 节奏型通常是单一的, 有规律的, 这时就要求演奏员减小演奏力度, 适当降低音量, 把握好节奏, 通常情况下, 此时的休止符会偏多, 演奏时既不能抢拍也不能拖拍, 方能把乐曲的主旋律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来。

(3) 当笙声部与其他声部同时进行或交错应答主旋律时, 演奏力度应与对应声部相一致, 保证旋律进行地舒展流畅。

以民族管弦乐作品《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为例, 第一乐章——赛马, 由琵琶和柳琴声部演奏主旋律, 而笙声部则以伴奏音型进行, 这时的笙演奏就要求减小力度, 以很弱的音量进行, 节奏要准确, 要把弹拨乐演奏的主旋律烘托出来。而第二乐章——驯鹿, 则是笙声部与竹笛声部同时演奏主旋律以及两声部的交错对奏进行, 这时要确保笙声部的整体力度、音量与竹笛声部相一致, 确保乐曲音色和音响的平衡。而民族管弦乐作品《西北雨》中以笙为主奏乐器的《安平追思曲》段落, 则要求笙声部将自己的音色在乐队中突显出来, 乐曲主旋律表现了忧愁思乡的思想感情, 要求笙声部适当加大演奏力度, 引领主旋律的进行。

3.颤音

笙的颤音在笙独奏中能充分地展现演奏者的演奏功底和演奏风格, 在乐队中, 笙的颤音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乐队演奏中最基本的颤音方式有腹颤音、气颤音、喉颤音和舌颤音四种。不同的颤音方式可以用在不同风格的乐曲和乐段中表达不同的感情。例如民族管弦乐作品《红楼梦》序曲中笙的旋律表现了空灵脱俗的意境, 这时笙的颤音就应该腹颤音, 力度要适中不能过大, 从而产生浑厚柔美的音色, 表达优美、抒情、流畅的旋律感情。而在一些地域风格明显的作品中, 笙声部的颤音常使用喉颤音和舌颤音, 在山东和河南风格的乐曲中经常出现。如民族管弦乐作品:《夸山东》等。候颤即模仿哭泣的颤音方法, 适合表达悲痛, 沉重的情绪。

4.其他技巧与装饰音

笙有众多的手上技巧和和口内技巧。在演奏一些地域风格突出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时, 花舌, 顿气等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笙演奏装饰音对于展现乐曲独特的民间风格同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装饰音即对旋律具有修饰美化的作用。装饰音的种类繁多, 常用的是各种倚音, 在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音乐中, 装饰音是必不可少的, 并且它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即兴性, 也就是说乐谱上不常标出装饰音来, 演奏时是根据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自然恰当即兴地加上去的。但是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 装饰音是不可随意添加的, 因为涉及到多把笙同时演奏, 如果按照演奏者的意愿即兴添加装饰音, 演奏出的效果会不理想, 失去整齐性。因此在乐队演奏时装饰音要按照谱面标记的来添加。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论证, 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笙丰富的演奏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使其成为了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或缺的声部之一。

2.现在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在继承了古代民间乐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又有了新的发展, 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和许多高水平的民族管弦乐团, 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

3.民族管弦乐团中的笙演奏, 要注意节奏与力度、技巧与装饰音的合理运用。

4.要使笙演奏适应乐队并能发挥出最大特性, 这就要求培养每一个演奏员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认真对待乐队排练的作品, 重视分谱的练习, 遵守乐队排练纪律, 配合指挥, 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并能为止做好充足的准备, 讲究台风, 善于对演出结果作以总结和吸取经验

本文以此些内容作以讨论与浅析, 为笙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演奏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期待更多专家与学者为中国民族管弦乐事业探索出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笙基础教程》.杨守成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6月第1版.

[2].《笙专业统编教材》.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笙学艺术文集》.高沛主编, 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4年7月版.

[4].《民族器乐曲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民族管弦乐 篇8

参与评审的专家有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器学理论家陈自明,中国音协副秘书长、打击乐以及演员王建国,中国歌舞团常任指挥、指挥家杨春林,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家杨青,天津乐团大提琴首席、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演奏家董金池,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民族弓弦乐器专家靳学东。参会的课题组成员有课题组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主任韩宝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副主任付晓东等。

会议现场摆放着由四川音乐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研制的改良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有大贝琴、大竹贝琴、拉忽雷、桥琴、文琴。会议由陈自明主持。首先由韩宝强从项目缘起和目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项目运行及完成情况四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整体概况;并演示了《民族低音拉弦乐器主观评价音乐会》上改良后低音拉弦乐器的演奏成效。专家评审组在了解了项目的运行、成果之后,针对改良乐器的研制时间、追求的目标、使用对象,以及作曲家、指挥、演奏者等各方面的使用反响进行了质询,也提出了今后改良的方向,课题组、研制单位代表一一予以答复。最后形成鉴定意见和结论,课题通过验收。

弦乐在电脑音乐的制作 篇9

而弦乐在电脑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电脑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电脑音乐;弦乐;制作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除去现场乐队演出以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或多或少含有电脑音乐制作的成分。

本文将对电脑音乐中弦乐的制作与运用做出简短的谈论。

因为弦乐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色彩和表现力,而且没有任何乐器能像弦乐一样胜任任何场合,任何风格的音乐。

在本文中将要研究的“弦乐”是指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弦乐顾名思义也就是整个乐器组中的乐器都是通过拉弦来发出声响的。

结合音序器软件CUBASE,我将自己在制作弦乐时的一些制作方法进行重点详细的阐述。

一、音色及音色库的选择

弦乐音色库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MIDI管弦乐制作中,没有一个好的音色怎么能够模仿出真实的弦乐声音呢。

因此,我们应该选取录音、制作都具有极高水准的弦乐音色库。

对于一个普通的用户,不可能购买很昂贵各种各样的音色库,这时,可以在基本音色库的基础上,从网上来下载一个作为辅助音色库。

我们选择多个不同的音色库来制作弦乐是为了让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补充,具体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使用不同的音色库来制作一首管弦乐,可以使这首曲子听起来有种微妙的变化,否则,每首管线乐曲听起来声音都一样,显得过于单调。

2.可以获得更多的演奏方式和更多的效果,因为每个人的乐器以及演奏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

3.将多个音色库混合起来使用,可以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具有色彩和真实性。

二、弦乐音头的制作方法

许多音色库里的采样缺乏明显的音头,制作音色的厂家很难为其重新制作一个音头。

因为这个音头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和整个音色结合将很好。

在我们制作弦乐的时候,面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在音色前面增加一个作为音头的音色。

这个作为音头的音色应该有一个明显的音头,应该与音色有着相同的音质及响度。

那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将两个音色叠加在一起,使音头音色在出声后迅速的淡出,也可以通过交叉淡化的方式将两个音色组合成一个新的音色。

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做出强有力的音头,也可以做出短促微妙的音头。

三、弦乐连奏的制作方法

所谓连奏就是用一次拉弓动作来奏出一组音符。

从听觉上来说就是感觉这些音符彼此都是连在一起的,听不出明显的音头,保持流畅连贯的线条。

在用MIDI制作连弓效果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只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就可以做出更加真实的连奏效果:

1.当用MIDI键盘录制的时候,采用连奏的指法,就是让每一个音符略有重叠。

为了制作出良好的连奏效果,可以让音符之间稍微重叠。

不能重叠的太多,如果太多的话,声音效果就会变得不真实。

因为提琴手在演奏单旋律时,不可能真的奏出重叠得音符,演奏双音和和弦除外。

对于熟练的制作人来说,在用MIDI键盘录音的时候,通过直接弹奏就可以实现这种方法,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在用分步录入的方法输入MIDI音符后,然后用手动的方法用鼠标在钢琴卷帘窗中,全部选中然后拉长,以至于和后面的音符有稍微的重叠。

在做完之后,在通过走带控制器从头播放倾听并通过钢琴卷帘窗中的MIDI音符来检查重叠的状况。

不要有过度重叠的情况出现,因为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2.在一个乐句和一个乐句之间要有一个小小的停顿。

乐句和乐句之间要有停顿,有明确的分句。

在一个乐句奏完以后,下面的这个乐句应该做一个明显的音头,以便和上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符有所区分。

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千万不能和下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出现重叠。

不但不能重叠,而且应该刻意断开点,这样整个弦律会显得更加生动,突出音乐的感觉。

在用MIDI制作弦乐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做出这种感觉。

3.在力度方面,模仿真实演奏的力度。

在管弦乐总谱上,我们可以看到弦乐声部带有大量的力度记号,乐手需要非常准确的奏出这些力度效果。

在用MIDI制作管弦乐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MIDI控制器来做出弦乐的力度。

四、弦乐拨奏和断奏的的制作方法

拨奏和断奏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在弦乐的音色库中,通常都会有大量拨奏,断奏的采样来供我们挑选,而且出来的效果都很真实。

由于拨奏和断奏的声音都非常短促,因此,很容易通过采样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只要把选好的采样直接调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在人工做过多的处理。

当然,对于音乐制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音乐本身上去,以上的弦乐制作方法和技巧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提高制作音乐的质量,所以要从音乐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技术的作用,做出最美的音乐。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在线、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吴崧铭.现代管弦乐制作技巧、MIDI FAN杂志出版

电脑音乐插件在音乐制作中的使用【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电脑音乐插件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电脑音乐制作的工具逐步由电脑和插件组成的音频工作站代替了过去老式的音乐制作设备及软件。

专业人士对音乐插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不断开发、提升和完善电脑音乐插件的功能,并进行了一些理论总结。

本文希望通过作者多年来的音乐制作实践以及在使用电脑音乐插件过程中的体会,与同行们分享电脑音乐制作的乐趣,分享电脑音乐插件运用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关键词:电脑音乐插件 音乐制作 运用

插件是一种遵循一定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编写出来的程序,是一种很特殊的应用程序。

电脑音乐插件就是通过使用此类应用程序编程的算法和音频轨进行直接容缩和混合而成的、基于音乐制作的应用系统;目前,主流的电脑音乐制作大部分都是通过电脑音乐插件来完成的。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电脑音乐插件技术从形成、发展到日臻成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

现在,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不仅可以进行音乐创作,还因为它具有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声效并高效制作出不同音乐的特点,被广泛地运用在电视、电影和电脑多媒体等方面的音乐制作之中。

一、电脑音乐技术的发展

虽然电脑音乐技术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的发展还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使用硬件设备的硬件制作阶段,虽然使用和声器、硬件音源器和其他的硬件设备可以制作音乐,但是有着硬件设备占用的空间很大、能够编辑的界面过小和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方便等缺点,还需要改进;这样就进入第二发展阶段:

即使用软件制作的的软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音乐制作人使用了硬件音源、作曲软件和音频编辑软件,这样的制作方式改进了前一阶段的一些缺点,有着屏幕大、设计界面直观、内容更加丰富和更人性化的优点;第三个阶段是音乐插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完善了前阶段使用的音乐制作软件,提高了软件的性能,加大了音频的处理能力,产生了一些合成器插件、采样器插件和效果器插件等功能插件, 并可用这些插件高效的功能来制作音乐。

由于电脑音乐插件具备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多的音乐制作人开始使用电脑音乐插件来进行音乐制作。

虽然硬件效果器和硬音源依然有其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具备其自身独有的优势,但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将势不可挡,电脑音乐插件技术也必将日益普及。

电脑音乐插件系统就是把软音源、效果器插件、软件调音台等插件工具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制作系统,通过该系统进行音乐制作,可以不必使用其他的硬件和软件,使得电脑音乐制作变得简单、高效,音效质量更好。

二、电脑音乐插件

现在,电脑音乐插件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有的电脑音乐插件可以通用,有的不可以通用;有的电脑音乐插件代码是开放的,有些电脑音乐插件代码是非开放的。

但无论其各自的独特性如何,所有电脑音乐插件都是用于音乐制作的。

电脑音乐制作时常用的电脑音乐插件有以下两大类:

(一)软音源。

软音源是以软件形式保存在电脑中的,它们有的可以连接相关的硬件,单独运行;有的则以插件形式保存在一些主流的主软件中。

随着软音源的产生、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优点,并以这些特点和优点来挑战传统的硬音源。

软音源概念最初产生于“软波表”中,并伴随着软件和硬件技术不断快速的发展,在实际的音乐播放效果上,软波表的效果不比硬波表的差,并具备很强的扩充功能。

可以说是由于软波表的使用带动了软音源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软音源演化出合成器和采样器两大类:

1.合成器。

通过对一些基本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进行叠加、调制等处理,来获得音色,可模仿真实乐器的声音,亦可调制创造性的音响。

2.采样器。

对现实中的真实声音进行采样,再对其进行处理和回放。

由于来自现实中的真实声音,在模仿乐器的真实性上采样器比合成器更胜一筹。

(二)音频效果器插件。

效果器有很多种类,包括动态类、空间类、滤波调节类等等。

在音频的处理过程中,音频效果器插件是十分重要的。

音频效果器插件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来处理音频,有效的提升声音的融合度、感染力。

三、电脑音乐插件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运用

目前,电脑音乐插件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其各自又有着不同的格式。

由于在音乐制作中处理的对象不同,需求不同,电脑音乐插件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方法也不相同。

现在就软音源插件、效果器插件和采样器插件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一)软音源的选择和使用概述

不管是合成器还是采样器,在音乐制作时,都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属性选择不同的音色。

例如在制作管弦乐时,可能会更侧重其真实性,此时使用高仿真的采样器会更适合,对于乐器的不同演奏技法,要注意更换相应的技法音色。

又如制作电子音乐,创造性的合成器是较优选择,同时也有采样自硬件合成器的采样音源可供使用。

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乐作品,除了传统的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外,近些年更兴起合成器音色、电声乐队、管弦乐队和民族乐器混搭的形式,十分考验制作者对音色的选择和拿捏,但无论什么形式的作品,只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并积累一套自己的音色评价标准,在音色选择上就能得心应手。

(二) 效果器插件使用方法

效果器是修饰声音的,使用效果器是电脑音乐制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精确地使用效果器,能够有效地提升声音感染力,使音乐听起来更动听、更丰富、更精彩。

在电脑音乐制作的初期阶段,效果器主要是硬件设备,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不同的软件效果器插件源源不断地涌现。

虽然效果器发生了由硬件到软件的变化,但是其功能和效果都不比硬件设备差。

效果器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入式(insert),即直接在需要处理的音轨上挂载效果器;第二种是发送式(send),即将原音轨信号实时输送一份至辅助轨道(AUX),再对辅助轨道添加效果器,此种方法除了调校效果器参数外,还可通过调节发送音量改变原音轨与添加效果器后的辅助音轨的音量比例,以及选择发送操作是在原音轨的音量推子之前或是之后进行。

上一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下一篇:金融管理综合应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