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2024-07-22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通用14篇)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1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摘要】 网络教育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如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而这场革命中,教师也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网络时代的教育,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在逐步丧失。因此,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已成为时代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为学生创设环境,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教师唯有在这一新型教育系统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自觉地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承担起网络教育所赋予的时代革命。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功能和模式,网络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挑战,转变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等几个方面浅谈在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中的认识。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教师 角色定位

网络教育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如今,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而这场革命中,教师也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建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保持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品质。

一、对网络教学功能和模式的认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与潜能充分地显露出来。在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发的基础上,随着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建设,网络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对体现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对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充分的教学交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的支持等。这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单个的独立的计算机发展到网络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网络具有单独工具的计算机所不具备的功能。在网络范围内的各种输入设备、存储设备、各种计算机等硬件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网上资源;网上数据库和各种信息资源也是可以网上共享的;网络为人与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换提供了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

多媒体网络技术也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还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合作学习的工具。主要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基于多媒体教室的讲解演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紧密结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借助多媒体系统,以课件、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形式来呈现各类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的课外材料,节省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反复播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的目的。同时,计算机的自动批改功能还可以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压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通过网络的电子信箱或即时聊天功能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及时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学生反馈信息。

3、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各种符合学生特点的任务,并通过网络发给经过分组搭配的学生,让学生通过积极合作、彼此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影响和启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教师也可以以加入任务小组,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监督,起到指导者和监控者的作用。

二、教师要适应网络教育的挑战

网络教育对以教师面授为主的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1、带来教学价值观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每个人公平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如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在信息浪潮中健康成长,学校应当培养怎样的人,这是信息时代的教学所急需解决而不可回避的问题。知识的迅速更新,还有学习化社会的来临,要求教学必须以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

2、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上的要求

网上信息资源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因为学生可能是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人,在网络化的条件下,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就应该有借助网络资源,了解学科前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与网上同行进行合作研究的能力等等。另外,网络教育应充分发挥计算机超强“记忆”的优势及互联网点对点的联结优势,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全面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是BBS、在线答疑等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全面沟通与互动,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网络化的教学能力有别于家教和教育软件,要求教师在挖掘人才潜力与培养人才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和家长在教育上的深层次需求,网络教育的概念才能够被广大用户接受。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新的技能,如教师必须是一个有着使用计算机经验的人,了解如何在摄像机前授课,掌握多种交流方式和多站点交互性授课的技巧等,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练习中获得直接的经验。

3、带来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变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现在,教学的基本职能变成为学习者服务,帮助学习者快速改进学习方式,出现了以学习需求满足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传统教学重在使学生继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记忆知识的程度来评价学习、评价教学,甚至来判定学生和教师的等级。而在网络教育中,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理解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三、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持续了300余年。它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单一的传播者,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进程、质量等,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特别是网络教育时代的来临,原有的教师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角色正逐渐被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和分解,教师职业“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纷争也日趋激烈。网络时代的教育,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在逐步丧失。因此,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已成为时代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1、组织、设计适应网络教育的教学活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网络教学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仍然需要教师来指导选择、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师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制作以及教学过程的评价等活动,目的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研究如何恰当地组织学习方式、设计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愉快而奋发的心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能充分体出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同时,网络教育淡化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源或传播者的单一角色,突出现代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导航员和指导者角色。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自由自主地航行。

2、精选信息,严格把关,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网络教育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是“信息本位教学”。人们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网络也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的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污染,严重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虚假的知识信息具有蒙蔽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样,一方面有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更快地进行知识积累,加快自己智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并不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信息只被作为生活服务和娱乐,没有成为增长智慧、积累知识的有效资源。因此,对网上信息的选择与判断至关重要。在信息与学习者之间应构筑一道“防火墙”,用于甄选信息、减轻甚至杜绝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教师则能够准确及时地对知识信息进行甄选把关,指导学生选择知识信息,实施“防火墙”的职能。除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种帮助、引导是即时的、现场的,是网络无法完成的,惟有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方能胜任。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简·皮亚杰,强调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与此相应,学习活动的性质便是同化信息并形成新的图式和(智力)操作去应付新的经验,对物质的、社会的和智力上的发现进行反思。网络时代又是一个变化快的社会,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们心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要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网络在这一领域的“无能”表现促使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品德、心理和人格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心灵和精神上的问题,对现实社会中价值、规范的认同情况和期待,使教师角色定位为一位行为的诊断者,心理的咨询者、辅导者,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3、改变教育观念,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大家的教育观念及思维逻辑。教师如果认识不到信息社会的来临,不能更新观念,则无法适应21世纪的信息社会和教育改革。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也发生革命性的质变。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并且半衰期愈来愈短,知识积累型人才也显得更为重要,信息社会急切需要具有高度创造性、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给教育带来勃勃生机。当前很多学校都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有的仍旧停留在纯技术的运用和探讨上,我们应该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更要把它作为学生的学具,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建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此种学习环境正是信息社会中的教育环境。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由此看出,学习情景的创设对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而,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展示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为学生创设环境,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总之,网络教育把传统的由教师、学生构成的“人——人”教育系统发展为由教师、网络、学生三者构成的“人——机——人”的新型教育系统,在相当程度上,教师由权威者泛化为多重身份。因此,教师唯有在这一新型教育系统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自觉地抢占教育的制高点,承担起网络教育所赋予的时代革命。

【参考文献】

1胡铁辉,《网络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光明日报》,1999-11-10 2刘次林,《教师的幸福》,《教育研究》,2000(5)3梁建,《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1(1)4陈功,《浅谈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教育》,《教育探索》,2001(12)5张宇容等,《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微型电脑应用》,2000(4)6方展画,《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技术创新》,《教育研究》,2000(11)8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2

而我认为作为教师, 应当树立起角色意识, 明确角色定位, 确立角色形象, 实施角色行为, 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应当成为学生人格的尊重者

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完全鲜活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 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需要, 都应该得到人性化的尊重与接纳。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小乌鸦爱妈妈》时, 向学生讲述了音乐所反映的故事内容后问学生:“小乌鸦的妈妈为什么躺在家里?”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 有的说是睡觉;有的说她是懒惰;……对于离题的回答, 教师若马上给予了否定, “乌鸦妈妈老了, 飞不动了。”这就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老师若允许学生们众所纷纭, 并肯定学生的回答,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生活中人的赡养问题方向转移, 也就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正是这种和谐、真诚和宽松的课堂氛围, 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完善个性, 尊重人格, 崇尚自由”的教育氛围。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就能充分发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自主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 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 进而朝向自我人生的完美发展。这样也就真正达成“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远景, 也就实现了教育极力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共鸣者

教育家夏丐尊指出:“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就不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所热切呼唤的教育真谛之一便是“爱的教育”。更具体而言, 是人性深处的情感教育。

教育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 是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只有老师“蹲下来看待我们的学生”, 积极寻找师生二者情感世界的情感域、升华点、共鸣圈, 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 也才能做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师生情感与心灵深处达到最微妙的相互融合与共鸣”。惟有饱含师生情感共鸣的学习, 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才会最高效、最富生命力, 才最有意义, 才能同学生自身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独立去获取知识, 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其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当学生迷路的时候, 教师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 教师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 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 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 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 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 学生仍然不能知道, 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 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 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 哪怕是一分钟, 都是有效的。

师生间是一种携手并进的关系, 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协作者或者说是伙伴、朋友。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 在当好导演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于“学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完全是学生主体“自抉”的过程, “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与灵魂,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四、教师应当成为评价学生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沟通与交流。教师要乐于放下架子, 走下“神坛”, 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 参与讨论,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评价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力发展、个性特征等因人而异进行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 坚持评价的民主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等多种形式, 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约束感, 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正确评价还将会使学生对探索知识的信心更坚定, 同时也更能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浅谈教师在中职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篇3

关键词:教师;中职教育;角色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职教师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现代中职教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

一、转变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集中学生注意力,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在课堂中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也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来中职学校读书。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原因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情绪容易产生波动,不懂得与别人交流,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怎样解决,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也很差。

中职教师有责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引导和教育他们在中职学校一样可以成才,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兴趣,笔者向学生介绍他们所学的专业和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对就业方向的引导,使学生渐渐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学生头脑里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就业思路,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2.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完成文化课程的前提下,重点学习专业操作技能,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的一线或基础性、操作性的工作。因此,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也关系到学生工作的稳定性、持久性。中职教师有责任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了解行业企业的现状,着力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因岗施教,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操作技能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使之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二、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怕吃苦、对业务不专;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差;缺乏对职业的热爱、责任心不强;职业能力欠缺、在工作过程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等。这主要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专业就业指导、缺乏职业能力培养有关。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完善自我,积极适应社会需求。

2.抓住顶岗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和就业能力

2012年5月,笔者所带的食品检验班去蒙牛乳业(焦作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生活,笔者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并且走进车间,同他们一起工作了一周。在工作中,笔者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位学生,从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问题。工作之余笔者花大量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与周围同事相处,和师傅沟通,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指导学生从基层做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在工作中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两个月的教学实习结束,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企业的称赞。这段经历让笔者深深感受到,中职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要进行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

3.中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实现角色转变

中职教师必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一技之长并能熟练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中职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面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将“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几个关键标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还要在专业课上、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生产工艺技能,还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应该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择业、岗位转换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让中职学生毕业后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和继续教育,不管在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在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获得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

自主课堂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4

——儿童自主学习课堂的理性思考

淮师二附小

宗全全

一、引入:

关于课堂,有这样的比喻: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课堂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的课堂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课堂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

很显然,这种理想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正如孙双金老师追求的那样:每堂课上学生应“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课堂上学生是否是自主学习成了评价教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充分”地放手放权,表面上是把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实际上课堂效率却不高。

不可否认,课堂上应该体现孩子的自主性,但自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能弱化吗?如果不能,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该处于什么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二、展开:

1.学习加油站的经理。

首先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学习加油站的经理。对于将要发生的课堂,从情感的角度讲,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从理智的角度讲,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心理发育角度讲,学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态度是主动的,积极的.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学生犹如蓄势待发的船。这样状态的学生天然会有吗?或者是能够持续拥有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自己“加油站”的职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石。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加好奇之油。

创设表演情境,加快乐之油。

创设情感课堂,加情感之油。新奇感:

新的老师(跨班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新的学习方法(调查、表演、纠错„)

新的教学具,激发学生新奇感,让学生的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及时的鼓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教师在课堂关注学生差异,在学生疲倦时、困惑时,遇难题准备退缩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扬起自信投入学习。

自主课堂中,教师成了加油站的经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满油,挂满帆,让学生驾驶学习之船开足马力奔向彼岸。试想一下,如果课堂缺少了教师的“油”,学生能有多少在自主地学呢? 2.学习大戏的总导演。

课堂犹如舞台,学生是一场学习大戏的演员,剧本当然是所要学习的内容,姑且把这场戏剧就叫学习大戏吧,教师在学习大戏中是当仁不让的总导演。有人认为真正地自主课堂“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扶持过多,引导越位,会框住了学生的思维,于是便撒手不管。这实际是引导缺位,最终造成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变成了放羊式的假自主。自主学习不是教师轻松了,而是教师这个总导演所要做的事更多了。

从一节作文课说起。

这是我们做学生时,广为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前怕狼,后怕虎,学生最怕星期五。”“一二三四五,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作作文,老师出题愁煞人。”

顺口溜形象地表达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形象,其实,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一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怎样让学生自主快乐地习作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节我校教师执教的作文课。

教师告诉学生将举行春游了,学生确定了春游地点,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春游时线路,自己准备春游所需物品,注意事项,开开心心春游。春游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春游的收获,然后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最后在教师组织下向低年级建议下次春游也去这里。

在这样的作文课中,教师这个大导为了这场学习大戏煞费苦心,春游前期的准备、春游的组织、习作的指导展示。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了快乐的习作之旅,正是有了这样的煞费苦心,才有了学生的精彩纷呈。(习作图片)

如果我们穿越一次回到童年,如果我们再做一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听课,还会把写作文当成难事吗?

自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是学生的伙伴、学习游戏的裁判、学习前行之路的向导„„然而不管是什么角色,教师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总结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不只包括物质文明的小康,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角色定位,从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角色的定位。全面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任务。新的形势下,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广大教师经常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的学生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共同理想和精神风貌,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引导和教育学生适应社会的变革,摆正人生的航向,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成功,教师处在一个导航者的地位上。学生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要自强、自爱、自尊、自重,又要遵纪守法,严格要求,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

学生带来的影响,不仅要做到“言传”,还要做到“身教”,在教学中坚持“文以载道”的原则。在教书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认识社会,怎样做人,从小确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教学

传统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粉笔+黑板”是教师最常的教学手段,条件略好一点的学校偶尔可以用上教学挂图或实物模型,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停留在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上。从2011年起,乘借现代化验收的东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总结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全面思考和规划学校未来的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在这种新型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与方法,尽快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充分利用优质的现代教育资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恰当的运用资源丰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让师生都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完成教与学任务。然而在短时间内彻底弃掉落后的思想、方法与手段,适应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不是一件易事。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与实践,现代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真正的进入课堂,也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先进性作用。应用现有优质资源,合理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座资源的宝库中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拓展知

识面,增长见识,促进全面发展。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信息获取的引路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用信息,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因此,每一位教师充当“试金石”的角色运用现代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倡教师教育,形成完善的教育层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我县采取分期分批分层次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轮训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取得较好的成效。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顺利推进新课改提供师资保证。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优先保证通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然后再开展教材培训。要引导和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培训对象上,在继续抓好抓实小学、幼儿园教师法定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宽培训范围,逐步使培训对象涵盖本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教师。在培训形式上,不再单纯采用单向灌输,“我讲你听”的单一教学方法,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式、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既可短期集中办班,又可开展专题调查、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且要发挥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开拓面向全社会的非师范类继续教育,发动、组织他们参加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

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要将由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并充分的将所学习到的新技术、新理论付诸于实践,进一步促进专业成长。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6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中应当指导方法、安排时间、督查结果,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那么,在学生自主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

一、倡导者

陶行知说过:“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和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发现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发现者和实践者,这时教师就充当了自主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1. 教师应由执行者变为创造者。

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性、思想要富有创造性、言论要具有民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自主发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电场线与等势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孤立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呈辐射状或汇聚状,而它的等势线则是一层一层分布的。

2. 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

教师要努力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主体性向主导性的转变,强化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意识。例如,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资料和考卷中的题目,学生讲不清或讲不透时,则由教师来纠正和补充,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二、组织者

1. 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自主发现学习中需要学什么,要解决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问题,要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发现学习之前做好思想准备。

2. 提供学习材料和实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清楚需要哪些材料,从何处获取信息。其次,教师可以提供经典的探索过程供学生参考。教师应尽量从课外或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关材料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素材。

3. 策划学习的分工与合作。

自主发现学习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对此教师要作出合理规划,对全体学生和整体过程进行宏观调控。例如,在教学“非纯电阻元件的电功与电热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先提出思考问题,再提供实验器材,然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方案、动手实验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三、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自主发现知识。

1. 情境激励。

兴趣是入学之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将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进乐学的天堂,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 方法引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必须在如何自主、如何发现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正确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做一些有关圆周运动的习题,然后提问:解答圆周运动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根本方法就是列出方程式:提供的向心力=需要的向心力。学生以此为基础还总结出了天体运动、平抛运动中的圆周运动解题技巧。

3. 个别辅导。

学生的主体性是自主发现学习的灵魂和前提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置自主学习问题和安排自主学习任务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树立自信。

四、评价者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正确导向。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情况开展及时的、公正的评价,并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予以矫正。教师应不定时地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发现学习的经验,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应当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担任好自主发现学习的倡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7

语文主题活动开展激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发现了新问题,那就是教师遇到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语文主题活动的课程环境并不理想。舒容声用4句话来概括语文主题活动的处境:(1)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学科课程前是“投止无门”。(2)语文主题活动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是“夹缝中求生存”。(3)课程的设置与家长的认可尚有距离,可能会招来“不务正业”的恶评。(4)教育目标和课程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可谓“南辕北辙”。所以需要教师对难度估计充分,在实施时,才可以委曲求全、避实就虚,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教师失去了对学生活动内容的权威与垄断,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语文主题活动中教师对“道”的内容无法掌握,对所授之业也不精通,对所解之惑并不明白。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语文主题活动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宽广的,有很多知识是老师本身并不知晓和熟悉的,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同探讨知识的奥妙,甚至向老师学习。

第三,无所不容的活动内容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改变。语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与学生一样是研究的同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语文主题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确立教师的角色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成功的例子,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褚树荣老师的学生曾搞过一次名为“笑眯眯望台”的课内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分成“黑匣子探秘”(巡视课外书阅读情况)、“金钥匙行动”(交流阅读方法和体会)、“紫贝壳传奇”(心路历程记录)、“茶博士聊天”(一周校内外新闻联播),涉及到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它是追求学科内综合的、学生主宰课堂的、全体学生参与的一次“短、平、快”的语文活动。

开展语文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我认为教师需要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运筹帷幄,当好导演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其在语文主题活动中各显其能。这就要看教师运筹帷幄的组织能力。指导学生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而且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投其所好,使其爱好融入语文主题活动的运行中,充分显示特长,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二、静心寡欲,当好旁观者

新课程对当教师的角色的要求由独裁者转化为合作者,在语文主题活动中更应做到积极地旁观。使自己形存于外,而神游于内,即教师退居幕后,不彰显自己的才能,不以自己的思维控制活动,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应适时、适当地指导使主题能围绕着活动目标进行。

三、诚心诚意,当好合作者

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共同商讨、互相切磋。谁掌握的知识多,谁就有发言权。主题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单凭教师的一己之力,也许会寸步难行。因此,教师需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四、激励为主,当好点评家

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他与生俱来拥有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对语文主题活动的评价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孤立零部件的简单组合,而应以全面的、整体的眼光去看待、评价他的综合素质,发现、发展其各个方面的潜能。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8

函授自学中语言教师的角色心理定位

基于吉林省基金指定课题前期整理材料,归纳总结在函授自主学习阶段语言课程中,学员对语言教师理想角色的.期待.期望语言教师发挥领航、辅导、服务、监督作用,协助他们完成函授语言学习任务.

作 者:任丽霞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基础部 刊 名:山东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SHANDONG LITERATURE 年,卷(期): “”(9) 分类号:H1 关键词:角色   领航   辅导   服务   监督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9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一直以来都是知识的传授者。教育发展到今天,课程改革在写作教学中给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角色定位。教师已经不再是在课堂上生硬地介绍写作的系统知识或者写作规范的主角了,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组织构思,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者。

一、教师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自由抒发真情实感的引导者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我简单地介绍以下几个小方法。

1,教师可以在课前讲成语故事,或者介绍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里的精彩故事,激发习作兴趣。这样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自己想说并且有话可说。

2.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可以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通过录像、视频、网络去学习课外知识,然后进行思考、总结,拓宽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激发学习兴趣。

我认识这样一个学生,他就读于我们当地的一所中心小学。在我认识他以前,他的写作水平一般。这个孩子很喜欢读《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我在跟他交谈《哈利波特》的故事情节时,发现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很不错、很有条理性,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叫他写几篇读后感,我们用读后感进行读书的交流;后来他渐渐爱上了看书,也渐渐爱上了写读后感,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长进。

3.鼓励学生写日记,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日常小事,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一点小奖励。

4.经常组织写作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经验,相互指导。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

5.经常表扬和鼓励写作有进步的学生。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女孩,她很有创作的激情,但由于作品质量不高,一直没有被同学和老师关注。当我第一次鼓励她作文写得很好,但有些地方要好好修改时,她竟然反复修改了四遍,我对她的每一次修改都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后来她的习作水平提高了很多,成了班上的优秀小作者。

二、教师是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写作指导和训练的组织者

一定数量的写作指导和训练,是学生轻松自由地作文的前提。指导与训练要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要盲目地追求新颖和花哨。课程改革中出现过许多值得探讨的例子。譬如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的写作回归现实就是带学生出去玩、带学生参观或游览,老师在游览过程中拼命地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地记录,以此积累真实的习作素材。这种习作教学中,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面对教师精心设计的写作任务,学生将会失去兴趣,游览也变得索然无味;学生通过老师的眼睛去观察,俨然成了观察的工具,游览也沦落为抽象的程序,学生关注的不是景物,而是老师的作文要求,他们积累的不是素材,而是老师的描述;这样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有太大差别。

老师要成为写作活动中真正的有目的、有方法的组织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活动。摒弃传统教学单一、枯燥、机械的训练模式,通过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

2.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根据课堂的生成特点,机动灵活地选择指导策略。譬如,在给同学讲解如何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时,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谈谈个人的感想,同时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这位同学离开座位、走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整个过程,观察他的神情、动作;等这位同学谈完自己的感受时,再请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所见、所感;最后老师适时点拨,由学生结合交流的情况,完成习作;从反馈的情况看,训练效果不错。

3.巧设平台,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结合的习作训练中,提升习作能力。各个地方都有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老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带着学生参观、游览、了解、感受这些资源,然后回到课堂上讨论、交流,完成习作。参观游览过程中,教师不必劳心费神,替学生想好写作程序,而是任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欣赏,自由抒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乐在其中,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教师是客观合理地评改学生作文、引导学生自评的评价者

作文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而且是对写作经验的总结,它连接着本次作文和下次作文,有利于作文教学的深化。包括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两个环节。

1.作文批改。作文批改不仅仅由教师批改,也要引导学生自主批改。教师对批改的过程、程序作先行指导,然后引导学生互相批改、自主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作文讲评。教师在讲评作文时,既要注意综合评价,又要重点突出,讲求实际,须结合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落实情况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10

一、参与活动引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适当的语文活动节目。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然后由同学自行设计活动游戏,相声小品,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参与探究合作。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此时的教师,应充当好学生探究学习的亲密合作者。“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坚持“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促使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创新个性化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个性,就无从谈创新。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只有通过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在拓宽教师创新发展空间和眼界的同时,也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专业化发展成为了可能。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体差异为宗旨。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四、努力开发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教师将从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校任务的执行者,进一步走向“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者。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与化身,学生是毫无“自我”地服从。从教学开始到终结,都是教师根据预设的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规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新课程倡导开放、民主、动态的课程理念,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性,给予教师课程设计的自主权。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五、认真组织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化学习动力。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发,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学生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方法后,可采用小组竞赛、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同时让学生掌握评价的形式,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原因”的评价格式,这样的评价格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他们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浅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篇11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定位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给教师赋予的使命。然而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 教师的使命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了, 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更多强调教师的主动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 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的位置上,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今天已不适应形势要求, 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和“交往的对象”。

(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真探索、解决问题, 要指导学生合作、探讨、发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再独占课堂, 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能力还给学生。笔者曾到杜郎口中学听课和观摩。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不讲纪律的课堂”, 即课堂高度开放, 学生有的在独立自主学习, 有的几个人相互讨论, 还有的在黑板上解题, 学习高度自主。教师只作简单的评点和必要的引导。

(二) 教师是学生合作的伙伴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 而是要作为小组合作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研究和探索之中。还是杜郎口中学, 我的感觉是“没有讲台的课堂”, 正是这没有讲台的课堂, 使教师从“传道、授业”的位置上走下来, 教师混在学生中间, 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在融洽和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和教师成了合作的伙伴, 一起研究问题, 一起分享研究成果, 在潜移默化中对问题的认识渐趋全面和深刻。

(三) 教师是学生“交往的对象”

这种交往对象既是学习上的交往对象也是情感上的交往对象。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很多,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会提高交际能力, 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学习的过程, 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沟通彼此信息的过程, 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关爱和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也不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而是一种互相合作的和谐交往。在学习研究之前, 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 需要得到老师帮助, 当研究结束获得成果的时候, 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沟通, 已不限于认知领域, 早已扩展到情感、态度、技能的范围。交往可让学生首先自发地在学习小组间展开沟通与交流, 然后在全班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阅读教学, 要让学生入景入境地朗读, 入情入理地解说, 让他们学会聆听, 学会表达, 学会接纳、赞赏, 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 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 思考的多途径, 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再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样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中, 思维与思维产生碰撞, 心灵与心灵的相互沟通, 让我们的课堂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当发挥好组织作用、引导作用、评价作用。

(一)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习内容的选择, 学习目标的制定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同时, 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使小组合作紧张有序。我校自2005年开始实行“五步导学”教改实验, 这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前, 教师要编印“导学案”。“导学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以及每一步的学习任务。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研究、探讨, 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

(二)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做人标准和奋斗目标。教师只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使他们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合作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去探讨知识产生的过程,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探求、发现是对前人已经发现知识的再发现,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做必要的点拨引导, 使学生摸准探究方向,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 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 不仅观其“言”, 还要品其味, 悟其神, 让阅读过程便成为一次审美体验, 一次发现美的旅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欣赏, 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渴望与期待。

(三)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评价者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的评价至关重要, 在小组评价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注重几个方面。一是评价角度全方位。小组评价不能简单潦草, 要从课前准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拓展提高等几个方面予以评价。我校在小组学习评价时采用红星加红旗的评价方式, 一堂课, 教师可以根据突出某个环节的需要, 发放3到5颗红星, 每10颗红星换一面红旗,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机会均等、公平公正。每个小组评价得分的机会要均等, 课堂提问或板书每个小组要有相同的机会, 每个小组的代表要实力相当, 如课堂上我经常规定各组同一个号的学生抢答某个问题, 以答案优劣评价小组。三是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 用各小组每学期积累的红星与红旗的数量加以量化。终结评价以学生学业检测成绩为依据, 按各组学成成绩的等级量化。四要重视学生参与。小组评价不能搞“一言堂”, 要让学生参与, 发表他们的意见,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小组合作更深入, 如一堂课下来, 哪个组课堂表现好, 可以让学生说说。终结评价可以由各班学习委员组织各组长评价。五要重视小组间的合作。为了本小组有好的成绩, 学生往往会出现“贬低他人提高自己”的现象, 教师要适当引导, 对组与组之间的合作给予更高的评价, 使合作探究向纵深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导演, 也是演员, 每位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在合作中发展。

摘要: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和“交往的对象”。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12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东西。”“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标准,为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角色的准确定位指明了方向。

一、做一个引导者、帮助者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学生的自主活动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更新快,自我意识强、信息周转迅速,已不满足于教师“婆婆式”的说教。正如一位教育者所言“教师的高明在于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的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是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做一个参与者、实验者

这里的“参与”包括两点:一是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二是参与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作文教学不是一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积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才能明确该让学生“写什么”。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则主要是通过做“下水文”的方式,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

三、做一个交流者,沟通者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由于年龄、经历、认识能力的差异,他们的某些想法或许有些“幼稚”“浅薄”“出格”,但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是在相关的环境和背景下衍生的。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在尊重的.前提下,在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对他不正确的观点应该及时指正但不能要求他们的思维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展开,更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指令。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13

校长培训中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

校长培训中专业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培训具有培养学习气氛;激发学习愿望;创设多种形式;讲究交流互动;提升实战能力五大特征.专业教师认清自己的`教师角色、教练角色、咨询角色、管理角色,才能使校长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必要的行动策略是: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梳理办学问题、提炼实践经验、评估培训绩效.

作 者:张祥明 Zhang Xiang-ming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0(5)分类号:G47关键词:校长培训 专业教师 角色定位 行动策略

浅谈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14

一、桥的角色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近教材, 走进教材, 与教材交流, 和教材产生感情、认知共鸣。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带头对课文质疑。有了教师的带头,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地被带动起来。然后, 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扩展学生的思路, 诱使每一个学生开口。当学生动起来后, 要引导学生反复深入地思索, 从而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同时, 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 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而且是艺术、思想的结晶, 产生探究的欲望。最后, 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舵手的角色

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 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 教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 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 不能以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 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回答不能简单否定。这样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钥匙的角色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 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 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 也是不够的。因此,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紧密结合与教材相适应的阅读读本, 引导学生打开阅读视野的大门,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做好阅读的指导, 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 拓展他们创新思维的渠道。

四、导演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做一名导演, 把演出的舞台让给学生。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在于上台表演, 而在于指导演员们领悟剧本, 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 在倾吐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发展自身潜能。教师作为导演, 是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角色, 吸引学生在投入地演出中体验情感, 掌握知识, 感悟语言。同时, 导演设计角色时要把握面向全体, 学生要遵循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能动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享受学习的乐趣。

五、天使的角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 通过交流来使学生感受到文本情感上的美, 以使学生受到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 才能同教材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从而实现语文文本的情感目标。

六、擦火石的角色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 孰能无惑?”由此可见, 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扮演好擦火石的角色, 让学生产生共鸣, 思维擦出火花, 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感情同教材的临界点, 积极营造学生思想同教材的着火点, 然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煽风点火”, 让他们的感情沸腾起来, 让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 进而完成对文学作品人物思想、情感的感悟、理解, 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目标。

七、记者的角色

如今, 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 教师可就某一话题, 让学生说开去。这时, 教师就要扮演记者的角色, 事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设计好不同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题、立意、写作,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文章才有深度、广度。“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平”, 只有独辟蹊径, 才能看到高山雪莲、空谷幽兰。

上一篇:敢于争论演讲稿下一篇:希沃电子白板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