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赏析

2024-07-04

论诗赏析(通用4篇)

经典赏析:论诗 篇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影响。

译文:

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研习,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各自主导文坛几百年。

赏析:

赵翼的这首绝句之所以传诵很广,一个原因是它易于传诵。然而,更为重要的,也就是世人乐于传诵、援引的原因,还在于这首绝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诗歌理论中的一个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这是一句平淡无奇的大实话。李白、杜甫是古代杰出的大诗人,他们的诗篇数百年来一直盛传不衰,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第二句却来了个大转折,明白地说出李杜的诗篇“至今已觉不新鲜”。这是前人未说过的话,堪称石破天惊之论。不过,赵翼并非要否定李杜诗歌的杰出成就。这里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角度说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已经不完全符合数百年后读者的审美意识了。所以,上句的“万口传”同下旬的“不新鲜”,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如实地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时代性。诗歌所咏之事,所抒之情,所取之法,以及所开之风气,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着时代的特色,很适合同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在这里,赵翼并非有意冒犯我们的诗仙、诗圣,而是将他们作为优秀诗人的代表,说明诗歌创作的这个法则,连他们这样为世人所尊重、“诗篇万口传”的大诗人,也不能完全冲破,其他诗人自然更不必说了。

赵翼的这首绝句并没有停留在说明这种现象上,而是更进一步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很明显,就是肯定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他们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由于绝句篇幅的限制,赵翼不可能就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分析,但是,此论基本上是正确的。诗并没有随着号称诗之“黄金时代”的唐王朝的灭亡而消亡,历代都有诗,也都有优秀诗人。北宋的苏轼、南宋的陆游、金元间的元好问等,不都是各自时代中“领风骚”的“才人”吗?更为重要的是,赵翼此论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观点,而且包含着追求创新的精神,呼唤诗人们摆脱崇古的观念和拟古的创作路子,理直气壮地去争新、创新,创造出适应当代人审美意识的诗篇,做自己时代“领风骚”的“才人”。

(缪兰供稿)

思考训练:

1.第一句中的“万口传”同第二句中的“不新鲜”是否矛盾?请说出理由。

夜雨寄北 《论诗》教案 篇2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一)填空: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商隐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何时能够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再_;[话]:_回叙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问答

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4、成语“剪烛西窗”源于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6、下面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地憧憬。

D.“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乐的谈话材料。

《论诗》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一)填空

1、解释词语

才人:有才华的诗人 风骚:文学才华

2、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二)问答

1、“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故意贬损李杜,说说你的理解。

“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读者需要创新,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

2、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3、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4、阅读赵翼《论诗》这首诗,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

读袁行霈先生著《论诗绝句》 篇3

中国是诗歌大国,也是诗歌评论大国,诗论、诗评之类论著夥众。以诗论诗又别具一格,杜甫之后,代有所作。当代文史大家袁行霈教授自丙戌至庚寅(—)五年间“读书偶得,一点一滴,发为吟咏”,成《论诗绝句一百首》,并自作简注。一百首,皆七绝。

所论一百首,于《诗经》风、雅、颂及《陌上桑》、《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西洲曲》外,九十二首历论屈原以下至清末诗人诗作。

《诗经》首篇《关雎》,传统诠释向为“后妃之德”云。欧阳修始从平实自然的`角度予以说解,所著《诗本义》曰:“诗人见雎鸠雌雄在河洲之上,听其声则关关然和谐,视其居则常有别,有似淑女匹其君子。”袁行霈先生论《国风》,直赞欧阳修揭示《关雎》朴素原始真谛:“里巷歌谣万口传,何须礼教漫牵缠,醉翁另辟新蹊径,本义真情始了然。”《诗经》的《颂》,近代以其为帝王歌功颂德而加贬斥。《百首》径慨咏其历史作用:“赞美先人创业时,皇皇八佾未详知。形容盛德功成日,大吕黄钟伴颂诗。”

论诗,既论诗歌,也连及诗人。陶渊明传世诗作不为多,却属大家。行霈先生钟情于陶诗,有《陶渊明集笺注》。《百首》论陶曰:“柴桑解印片帆归,吟啸孤松识者稀。遥想荆扉虚掩日,桃花源里正芳菲。”乃对陶靖节为人为诗之定格。袁公且关注和陶之诗人诗作。《百首》论苏轼云:“自创新风自和陶,岂知后继竟滔滔。渊明地下应嗤笑,皇帝权奸亦染毫。”自注云:“和陶诗自苏轼始,继和者甚夥,多高士、逸民。然乾隆皇帝、谄媚秦桧之周紫芝亦有和作。”

清吴之振《宋诗钞》有言:“(黄)庭坚出,而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为宋诗家宗祖。”《百首》颂其开江西诗派之功绩:“立派江西一脉传,夺胎换骨斗精妍。旧衣补缀翻新样,那得诗篇胜昔贤?”

契丹族耶律楚材善汉诗文,随成吉思汗西征,得《西域河中十咏》,记今中亚地区诸种风物,名于世。唯繁于军政事务,声韵缺少推敲,致入声作平声者多处。《百首》论曰:“瓮山故冢幸常存,元功乃在护人文。西域河中风物美,难分平仄亦超群。”

清乾隆朝官吏学者诗人翁方纲,有《复初斋诗集》,秉“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主张,所作诗歌,义理多于诗趣。同代人袁枚讥以“错把抄书当作诗”。《百首》论曰:“以学为诗诗趣无,诗歌学问本殊途。岂能炫博充诗料,肌理何堪贯玉珠?”相比于论王禹偁,完全别样:“议论为诗文为诗,浮华风气此人移。数峰无语堪讽诵,晓畅自然更多姿。”议论和文章皆诗而无浮华,“堪讽诵”且“晓畅自然”,悉道其诗品诗格诗风。

以诗论诗,论者必诗人,有作诗实践,方能体其甘苦,味其饴酢。袁公研治隋唐文学有年,《百首》论李白:“千古诗坛一谪仙,生花妙笔得谁传?泱泱大国风华在,日曜星悬映九天。”为与呼应,今据《缀英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诗选》录作于1985年6月的《游天门山采石矶吊李白二首》:

双峰云汉外,绝壁大江前。太白今何在,犹疑抱月眠。

才高天亦妒,志大世难容。唯有峨嵋月,相将万里从。

《百首》以诗评诗,如行霈教授的学生曾祥波《跋》所言,“或可以《诗史》视之”。享受袁先生论诗之诗艺,进而辨读诸诗人。

要言妙道的论诗诗 篇4

如果推究论诗诗的渊源所自,我们发现:古人在谈及艺事时,时常会情不自禁地使表达方式“美文”化。例如,赋是两汉魏晋时期最风靡的美文学,陆机的《文赋》便用赋体来论文,而在陆机之前,后汉的崔瑗、蔡邕在其品评书法的《草书势》、《篆势》、《隶势》中,早已把“炫辞作”的赋法引进了本来“不入华侈之区”的颂赞之中,多方铺陈,比喻层出,使之成为介乎二者之间的变体。六朝时骈文是典型的美文学,而刘勰体大思精的煌煌巨著《文心雕龙》正是用骈文写成的。诗堪称是美文之最,九九归源,以诗来作批评乃是顺理成章的事。六朝时有些品评艺文的篇什已近乎是诗,例如鲍照的《飞白书势》:“鸟企龙跃,珠解泉分。轻如游雾,重似崩云。绝锋剑摧,惊势箭飞。差池燕起,振迅鸿归。临危制节,中险腾机。圭角星芒,明丽烂逸。丝萦发垂,平理端密……”其用语已达到了高度的诗化。到了唐代,诗歌领导了当时的文学潮流,论诗诗也恰在此时正式问世,正可见其由来有自,并非是偶然的。而论诗诗作为一种批评样式能为人们所承认和接受,则是因为古人早就认识到诗歌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中人尚且不易明言,何况局外之人。为避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宁简勿繁不失是个聪明的办法。古人说诗所以多用妙言隽语,点到即止,原因即在于此。然则论诗诗的盛行,和这种批评风气也是不谋而合的了。

论诗诗是诗人自己的发明。其创辟之功,当归之于唐代的几位诗人:杜甫首开风气,他的《戏为六绝句》和《解闷》中的若干篇,开创了以绝句体组合论诗的形式;中唐的韩愈、白居易等,又将前人偶尔涉笔的古体论诗诗推波助澜、拓出新境;晚唐的司空图,则用体兼铭赞的四言诗的形式,写下了批评史上的名作——《二十四诗品》。后起者代不乏人,莫不遵此规式,鲜有出辙。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历代写论诗诗的大有人在,但写得最好的几乎非优秀的诗人莫属。论诗诗正是作为诗人说诗的精义所在,而在批评史上占有了不容轻忽的一席之地。

诗人说诗,决定了论诗诗内容上的特点。大量的论诗诗可视作是诗人的创作自白,举凡师承渊源、甘苦得失、追求了悟等等,均可包罗其中。元好问《感兴四首》之一云:“诗家关捩知多少,一钥拈来便有余。”诗人拈出的既是自认为最紧要的“关捩”,它也就给我们提供了打开诗人艺术库藏的锁钥。诗人所披露的艺术追求和经验,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辨认其创作个性的面影。例如李白《古风》第三十五首云:“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诗中所说的自由抒写、追求天真的主张,也正是李白主要的创作特征。而杜甫则声称“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屡言“晚节渐于诗律细”、“寻句新知律”、“遣辞必中律”等,这种对人为功力的追求显然和李白大异其趣。宋诗的先驱欧阳修、梅尧臣,曾认定唐诗的变态可以成为宋诗的发轫处,因而奉韩愈、孟郊为圭泉。梅尧臣《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云:“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天之产奇怪,希世不可常,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嗟我于韩徒,足未及其墙;而子得孟骨,英灵空北邙。”诗中颇有“此秘未,舍予其谁”的气概。他们对这种取经所带来的得失也并不讳言,其所得在于学来了“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梅《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的长处,其所失在于沿袭了“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梅《依韵和晏相公》诗)的短处。对欧、梅所推崇的韩、孟,苏轼却不无保留。他在《读孟郊诗二首》中说:“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实际上他对“韩豪”也不无微言,《送参寥师》云:“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窝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清。”参之以他在《评韩柳诗》中所说的,韩诗“豪放奇险”有余而“外枯中膏,似淡实美”的至味不足,可见苏轼主张“豪猛”与“淡泊”相济,表现出注重内省智慧的倾向。苏拭的诗在纵放的方面和李白、韩愈相近,恰恰是这种对内省智慧的追求,是苏之所长而为李、韩诸人所不及,由此构成了苏诗的一大特色。此外,诗人们有在论诗诗里阐述自己艺术抱负的(如黄庭坚《赠高子勉四首》、杨万里《跋徐恭仲省于近诗》),有剖析自己创作历程的(如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示子》),有记录创作中一得之见的(如戴复古《论诗十绝》),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在密切联系创作实际方面则无不同。这些诗人们的夫子自道,无疑是研究作家的弥足珍贵的材料。

论诗诗的内容不限于诗人自身,它们往往还勾勒出不同创作思想的磨砺和交锋,让我们得以窥见某个时期的文艺风气。例如韩愈的《调张籍》一诗,在表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之后,还以玩笑的方式道出了和这位诗友在创作上的分野:“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与我高颉颃。”在韩愈看来,张籍的诗着眼于社会万象的点滴剖析,未免过于著实,诗歌需要飞腾,因此他宁可选择另一条路,即把牢骚愤激的苦闷情绪升华为惊世骇俗的艺术形象,用以点醒冥顽,拯物济世。这其实也正是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的分野所在:后者力求使诗“世俗化”,而前者则以“反世俗化”来分庭抗礼,正负相反的两极都是同一时代风气使然。当时的诗人对民间“新声”也持不同态度,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说:“《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也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他们对民间新兴的流行歌曲是持肯定赞赏态度的;而孟郊则崇古而鄙新,他说:“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晚雪吟》);又说:“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自惜》)。由此正可见当时俗文学对诗坛的巨大冲击,而诗人面对冲击采取的不同态度,都直接影响了其创作风貌。又如清代乾、嘉时期的诗人张问陶在《论诗十二绝句》中说:“胸中成见尽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古人书”(其三),又说:“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其十)、“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尽人情”(其十二),这又是对当时风行的“学问诗”及充斥门户之见的拟古主义的有力针砭,和袁枚《续诗品》中说的“竟似古人,何处著我”(《著我》)、“偏则成魔,分唐界宋”(《成偏》)如出一辙,由此可悟随园一派诗人力主“才情”说所出现的背景。

从批评史的角度看,一些堪称最优秀的论诗诗,总是在揭橥诗人论诗宗旨的同时,还提供了某种新眼光或新方法。诗歌创作本是一个不断追求又不断实现的过程,诗人置身其间,熟谙中真味,参透变化消息,也就比较容易摆脱陈见的束缚,而提出发人深省的新话题,重新发现已然,并敏锐地预见未然。批评的进步就在于给既有的事实加上新的精神因素,由此在认识层次上不断地跃进,这样的批评自能开拓出新的创作风气和批评风气。在这方面,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和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典型的例子。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所以成为论诗诗的开山祖,其意义并不单纯在于它对庾信、四杰等作家的具体品藻。后世属于品题性质的诗章可谓多矣,而杜甫这组诗独能脱颖而出,其原因盖在杜甫表述出一种健全的历史眼光。庾信和四杰作为代表六朝文学作风的晚近的名家,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一直成为被批判的鹄的。杜甫则通过为庾信、四杰翻案,实现对六朝文学的“正名”,从而宣告了自隋及初唐以来,诗坛上以扫荡齐梁余风为目的的反形式主义斗争的结束,预告了一个在文学上博通求变的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在组诗第六首中所说的“递相祖述复先谁”,意同另一首《偶题》所云:“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一代自有一代的风流,即齐梁诗亦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可一笔抹杀。杜甫因具备这等眼光而成为“集古今之大成”的诗人,他不仅解放了长期受贬抑的庾信和四杰,而且也解放了文艺思想,从而鼓舞了中晚唐的诗人“转益多师”,不拘一格地作出新的创造。因此,说《戏为六绝句》发出了唐诗大变的信号,不为过分。唐诗的殿军李商隐所以能把学六朝和学杜统一起来,正透露了其中消息。

同样,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仅视作是体貌风格的描述性文字,而低估了它在批评方法上的更新和进步,也未免失之眉睫。《二十四诗品》既不象汉儒说诗那样,把诗只看作是某种包裹起来的抽象观念,以为批评的任务只在于把这些观念演绎出来;也不同于唐人言中大量讨论声韵对仗的篇什,把批评限于具体技巧的探讨;而是注重把握作品的总体风格。而这种对风格的认识又远胜刘勰一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还是偏重于从文体、文词的角度来辨析不同风格的,可以称为“文体风格”和“文字风格”;而司空图则把风格视作是一种由意象、意境等诸因素汇聚而成的综合体,每种风格都有其独具的韵味,《二十四诗品》就是以再现韵味的方式来说明不同的风格特色的。这种不停留在表面的文字风貌,而能深入到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去,从作品在读者身上所激起的美感体验(韵味)来把握诗歌特征的方法,在批评层次上显然是大大深入了一步。相比之下,以前的方法就大为逊色了。可以说,经司空图的开创,风格的鉴赏批评从此在说诗界蔚为大宗,它引导人们更逼近了诗美的核心。司空图在批评史上的业绩之一在于此,《二十四诗品》对后世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论诗诗中还有一些机锋横出的篇什,常给人以深长的启示。它们是作者们灵心独运反思的结果,也向后世有志于探索诗歌奥秘的智者们,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命题。例如,“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的这首诗,对“文如其人”的流行见解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这句古老的话究竟在什么范围内,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正确的?在诗歌批评的领域内,如何有分寸地把握诗品与人品的关系,才不致被滥用而导致谬误?又如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其六云:“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笑他正色谈风雅,戎服朝冠对美人。”诗里提出了“游戏”和“风雅”的一对矛盾,实际上也就是文学的严肃性和娱乐性、趣味性之间的矛盾,诗人用“戎服朝冠对美人”这样机智的取譬,揭开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块疮疤,令人解颐也催人反省。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兼诗人龚自珍,在《歌筵有乞书扇者》诗中写道:“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这里所说的“人材岁差”现象,在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某个时期人才辈出,风起云涌;另一个时期却精神饥荒,万马齐喑,仅仅用治世衰世乱世的社会政治变迁,是难以圆满解释这种现象的,那么,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究竟何在?所有这些,虽然只是一些闪光的片断,距离问题的解决尚远,但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某些问题的提出本身便是重要的发现,其意义并不亚于一些业已成熟的理论。在谈艺方面也是如此。人类的思索是条长河,抓住这些波光粼粼的瞬间,深入追踪下去,也许会有助于我们达到那洞察艺术底蕴的彼岸。

上一篇:能看哭的毕业赠言下一篇:班主任培训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