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教学

2024-10-02

赏析教学(精选12篇)

赏析教学 篇1

教学开场白,就是教师在正式开讲之前,用简短的时间来烘托课堂气氛的导入言语。这种艺术性的导入言语,可令学生:动情,未成曲调先有情;动听,声声入耳扣心扉;动容,喜笑颜开兴味浓;动心,心有灵犀一点通;动思,思接千载联想多;动脑,思维创新有想象;动口,畅所欲言乐交流;动手,跃跃欲试用语言。教学开场白有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明确目标、创设情境等五大作用。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课要想引人入胜,就要精心设计别开生面的开场白。

一、启发式开场白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丑小鸭》一课的“开场白”:

师:同学们,丑小鸭这个故事是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想了解安徒生吗?(下发补充阅读材料《安徒生的故事》,生默读《安徒生的故事》)

师:读了丑小鸭的故事,又读了安徒生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两个故事都是先苦后甜。

生2:我发现安徒生出生在铁匠家庭里,生活特别苦,被人瞧不起。而丑小鸭一生下来也被人欺负。

生3:我发现丑小鸭最终变成了天鹅,安徒生经过努力,最终成了伟大的作家。

赏析:怎样用一句话就扣动学生的心灵?王崧舟老师采用启发式开场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追寻答案,畅所欲言地“动口”交流,既做到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做到发现人物之间的差别,把握文体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镶嵌式开场白

开场白融入一些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或者以旧知识带出新知识,如同在金戒指上镶嵌绿宝石,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贾志敏老师在杭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品课观摩会”上的《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就使用了镶嵌式开场白:

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

生1:更羸是射手。

生2:更羸是猎手。

生3:更赢是能手。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

生:是“人”的意思。

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

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

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

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李广的人……(学生打断:我知道李广的故事。讲述李广误将石头当老虎拔弓射箭的故事。)

师:还有一首诗叫《塞下曲》专门说这件事。你们还记得吗?(学生一齐背诵《塞下曲》)

师:我知道的你们都知道,老师遇到你们真是三生有幸。中国有一个李广,外国也有一个射箭能手,他就是绿林好汉—罗宾汉。(学生打断,很是自豪)

生:老师,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学生讲述罗宾汉比赛射箭的事)

师:李广是射箭力量之猛,罗宾汉是射箭之准,那么更羸射箭怎么样呢?

生1: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了下来。

生2:更赢射箭很神奇。

赏析:贾老师的镶嵌式开场白,让学生积极“动思”:思接千载,联想翩翩。他引导学生在“更羸是手”的“手”字前面镶嵌“射、猎、能”等字,对更羸进行感性认识;镶嵌李广、罗宾汉的故事,对更羸进行深度了解;镶嵌古诗《塞下曲》,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贾老师深深地知道:如何在教学生活中,通过开场白的语言表达艺术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沟通。世界知名培训大师马修·史维以及语言大师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等人都认为,说话是一门值得学习并能够掌握的艺术。教师掌握好教学开场白这门艺术,对于沟通成效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引用式开场白

新课伊始,教师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音乐等内容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的开场白:

1. 师诵名言:

“日月如穿行的飞梭,光阴似疾驰的箭矢,昨来又去,转眼即逝。一曲未终,白驹已过千里。岁月啊,你在我的额头上犁下深深的沟痕,可惜,可叹!来,干了这一杯!”

2. 师赠名言。

出示: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美文大师林清玄

赏析:名言是语文教学的调味品。吉春亚老师的引用式开场白很“动听”,韵律铿锵,语音清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哲理深刻,语意有味,声声入耳扣心扉。吉老师以“名言引领”代替教师的“讲”,代得精妙,引人入胜,别具一格。她出示的名言、饱含情感的朗诵,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仿佛看到了人们在“和时间赛跑”。吉老师情感丰富的开场白,奠定了儿童坚实的心灵感受和情感基础,把学生带入了情融融、意切切的新课学习之中。教师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能够抓住学生的“耳朵”,进入学生的心灵,这和教师的素养有关,特别是与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说话技巧有关。

四、幽默式开场白

幽默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是和谐课堂的润滑剂。幽默式开场白,就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者动作进入新课,活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大红花》的作文课时,来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有点拘谨。学生座位在舞台下,师生都感到有点疏远。老师们都在“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于老师施展“绝技”,打破静场。于老师走下舞台,微笑着注视着每一个孩子。突然,只听“嗡——”的一声刺耳的长鸣,听课的老师们都捂住了耳朵,负责音响的老师十分不安,急急忙忙地跑过去调试音响设备。这时,于老师的开场白来了:“怎么样?”一个学生说:“吓了我一跳。”于老师认真地说:“我刚才吓两跳。”这一下课堂上“炸开了锅”,“我吓三跳。”“我吓四跳。”……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对着麦克风大声说:“我吓八跳!”课堂里一片笑声。学生的倦意、拘谨烟消云散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赏析:幽默式开场白,可令学生“动容”,喜笑颜开,兴味浓厚。于老师幽默的开场白“我刚才吓两跳”,引来学生的“吓八跳”……这样的开场白,饱含着于老师的幽默智慧和善解人意,饱含着于老师的童心童趣,饱含着师生心灵的沟通无限。于老师懂得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抓准机遇及时设计和经营幽默式开场白,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情绪,化解学生的倦意、拘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学的开展进行了铺垫。

五、陈述式开场白

教师运用简洁明快的陈述式的口头语言来做开场白,通过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课文大意、教学目标和要求,以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引发求知欲望。如特级教师许敏峰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作家。在别人的眼里,她是一个不幸的人。在12岁时,也就是比你们大不了一两岁的年纪,就患上了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关节都使得她疼痛难忍,甚至拿起铅笔写字都觉得很困难。因此,她不能像我们一样很正常地生活、学习,很多时候只能在轮椅或病榻上度过。尽管这样,她却觉得自己生活得非常富有,她先后出版了几十本专著,深受读者的喜爱。她还拖着自己病痛的身体,四处奔走,一手创办了“一点”社会基金会,专门帮助支持弱势群体,她还经常走进广播电台,用自己的真情给那些失去生活信心的人带去勇气和鼓励,她就是杏林子,一位受人尊敬的台湾女作家。好,同学们,为什么杏林子能在她那样多病多痛多苦的日子里,依然活得如此精彩呢?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请同学们拿起课本,用心地听,用心地感受。

赏析:许敏峰老师的陈述式开场白,用清新的语言、悦耳的嗓音,让学生受益匪浅,只有“享受”二字可言。陈述式开场白可令学生“动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让阅读的情感更专注。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的持久性差,又缺少自制力。如果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到新课上来,为了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教师就需要精心研究和掌握开场白的言语技能。

六、猜谜式开场白

猜谜式开场白,就是利用学生熟悉而又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汉字、汉语的特点,进行有意识地猜解谜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高度兴奋和紧张中进入新课学习。如特级教师贾志敏教学《给予树》一课的开场白:

师:我给大家猜个谜语:“丰衣足食”是什么字?

生:是“宽裕”的“裕”。

师:对啊,但是这个“裕”的“衣”要把捺改成点。因为前面走的要让后面的先走,所以“衣”中的捺改成点。

赏析:贾志敏老师采用猜谜式开场白,令学生积极“动脑”,创新思维,飞跃想象,能够情趣昂扬、智力高涨地进入新课学习。世界著名演讲大师博恩·崔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往往会产生一个第一印象,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开场白进行得好,将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一个人的开场白进行并不顺利,则可能会让人们失去对他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开场白亦然。

七、题解式开场白

题解式开场白,就是抓住课文题目或章节、问题的标题予以解释、讲解导入新课。如特级教师张祖庆教学《詹天佑》一课的开场白:

师:孩子们,课前我向你们打听了一些中国人名字,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张老师再向你们打听一个人。这个人,被千万个中国人所怀念着,敬仰着,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师板书:詹天佑)知道他吗?

生:知道。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

生:詹天佑带领了一些工程人员建成了我国的第一条自修的铁路。

师:我特别佩服你回答问题的沉稳、自信。来,谁接着说?

生:詹天佑是我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留美学生。

师:他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当中的一个,后来,被誉为“铁路之父”。

赏析:张祖庆老师的题解式开场白,引导学生扣住课文的主旨,了解文章的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博恩·崔西从心理学角度说:“每个人的心理大门都会暂时开放,但是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如果有人能利用这段心理大门打开的时间进入到别人内心,不仅可以打动别人,还会让自己在这个人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张祖庆老师就充分利用课前有限的3分钟时间,采取题解式开场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绝不错失这段“黄金时间”。

八、设问式开场白

设问式开场白,就是采用无疑而问、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这种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突出重点内容,使课堂起波澜变化,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设问式开场白要用在必要的地方、必要的时间以及必要的内容上,对学生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如特级教师徐鹄教学《班级纪念册》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同学们,知道徐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上一堂什么课吗?

生:(齐答)作文课。

师:那你们喜欢写作文吗?喜欢写作文的请举手。(生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约有一半学生举起了手。)

师:哦,有一半同学不喜欢写作文。既然有那么多同学不喜欢写作文,那我们就不叫它作文课,我们叫它“一堂有意思的课”。

赏析: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徐鹄老师设问式开场白,是在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当他了解到“有一半同学不喜欢写作文”时,马上调整教学策略,把作文课改为“一堂有意思的课”,消除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他通过与众不同的开场白以及生动幽默的表达方式,控制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赢得学生的认同与好感。

九、探究式开场白

探究式开场白就是根据教学主题,设置问题,制造悬念,引发思考,探索发现,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强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如特级教师靳家彦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

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

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

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

师:(板书补充“这样”两个字)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

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

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

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

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

师:这是你们三读课文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赏析: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心脏。靳家彦老师采用探究式开场白,在板书课题时,故意漏写“这样”二字,巧设疑问,巧布疑阵,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刺激探究心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让学生自己提出有效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

十、抒情式开场白

抒情式开场白,就是以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新课导入。抒情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式开场白具体可分为“披情入文”式、直抒胸臆式、借景抒情式、触文生情式、咏物寓情式、咏物言志式、融情于事式和融情于理式等。抒情式开场白是师生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长相思》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学生齐读)

赏析:抒情式开场白,令学生“动心”—心有灵犀一点通。王崧舟老师用诗意般的语言打动着儿童幼小的心灵。乡愁是“春风”,乡愁是“家书”,在诗人纳兰性德眼里,乡愁就是“《长相思》”!王老师这哪里是开场白,简直是在吟诵动人的小诗,学生的思绪怎能不跟随老师的情感一起融入到文本中去呢?

十一、问候式开场白

问候式开场白,就是开课前师生互动时,使用的问候语,又叫见面语、招呼语。问候语短小简单,是师生生活中最常用的重要交际口语。从问候语中可以看到师生的关系融洽和课堂气氛的和谐,以及师生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问候语亦是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难忘的一天》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哎呀,真愿意听呀,不光对我,包括台上台下的老师都愿意听。你愿意向谁问好,就向谁问好。(生向窦老师问好)

师:不要都对我说,也对台下的老师说。现在是下午两点多钟,该怎么说?

生:老师下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加上我的姓再向我问好。

生:窦老师下午好!

赏析:问候语是平时很多见,极普通的语言,却被窦老师运用在问候式开场白中。这样温馨的问候语,亲切感人,恰到好处,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也注入了儿童的心间。窦老师还带着所有小朋友很热情地向在场所有老师问好,让其他的老师也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使大家倍感欣慰。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新课学习一定很轻松。

十二、童话式开场白

童话式开场白,就是导入语像童话一样甜美动人,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儿童如果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段进入新课,理解文本形象,一定会其乐无穷。童话式开场白,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其语言通俗生动。如特级教师武宏钧教学《ieüe er》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孩子们,咱们在拼音王国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猜一猜他是谁(师说一扇小门等,生猜出n l j q x h sh)

师:昨天刚认识的复韵母朋友想念你们了。

出示:ai ei ui ao ou iu认读。

师:有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家族的朋友好久不见了。出示:yu wu yi

(1)出示i和yi、ü和yu。让学生读一读。

(2)说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

师: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

板书:12 ieüe er

赏析:武宏钧老师的童话式开场白,把拼音字母称作“朋友”,把“n”比作“一扇小门”,童话式的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感人,充满情趣。学生在童话世界里复习旧知识,树立成功学习的信心;学习新课,一定会兴高采烈地进入童话世界。世界著名演讲大师博恩·崔西说:“开场白的前3分钟如果不能打动人心,后续的演说继续进行下去也会变得很艰难,即使进行下去,大概也会让人觉得乏味。”

十三、即兴对白式开场白

即兴对白式开场白,就是师生事先毫无任何准备,仅就开课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趣来临,在口语操作的过程中,像电影电视中人物说出的台词那样,迅速地创造出某种对话情境,做出创作、表演或对答。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的开场白:

师:“我们来两句对答,可以吗?能对答合适吗?能随机应变吗?”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神采奕奕!

生:老师精神抖擞!

师:同学们天真活泼!

生:老师和蔼可亲!

师:同学们请坐下!

生:老师请上课!

赏析:支老师即兴对白式开场白,“蹲下身”来与学生简单互动,拉近了师生关系。教师饱含温馨的人文情怀,像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儿童的心灵,消融了学生的拘束,屏蔽了儿童的胆小,放弃了严肃拘谨。学生的脸上有笑容了,不紧张了,胆子大了,敢说话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出来了。老师在学生的眼目中,不再是令人敬畏的权威,而是生命成长的助手。即兴对白式开场白是师生即兴互动的一种言语构建、情感共生、思想呼应和精神接轨。

教学开场白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和目的性特点;它的魅力在于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教学开场白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而且是阅读引领的角度、扣人心弦的速度、教学创新的深度、情感喷发的热度和言语技能的亮度。

赏析教学 篇2

摘 要:在散文教学中学生不善于把握作品精华,难以领悟作品内涵,最终导致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不到要求,加大了散文理解的难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人文底蕴的目的。笔者提倡 “美文赏析教学”课堂模式,力图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弊端 语文课程标准 赏析意境 手法 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散文教学是难点,尤其是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性,充满性灵,重视内心体悟的散文。更是让我们开始重视散文教学。但我们的散文教学却简单刻板。在教学中常按照知识目标把一篇美文肢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教学,从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讲起,然后分析结构线索、艺术手法、揣摩用词造句,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人为地把文本割裂了。同时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浅,缺少对文本的体悟,更使散文教学举步维艰。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赏析美文的能力迫在眉睫。

新课标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加厚人文底蕴的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初步学会赏析美文呢?赏析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可以赏析作者的谋篇布局、赏析开头、赏析结尾、赏析拟题、赏析语言,本文主要从赏析意境、手法、语言三个方面来谈。

一、赏析意境

散文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赏析意境可从题目、素材入手,弄清作者写作意图,然后反复咀嚼内容,领悟文本的真谛。如冰心的《谈生命》,从题目入手我们就可以判断的出这是一篇作者谈生命感悟的文章,应该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对生命的真切体悟,这种感触不可否认是对生命的顿悟,从人生轨迹中淬炼出的最真切的感触。在冰心的笔下她将生命比作为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通过描绘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预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点明快乐与痛苦是生命之歌的主旋律,而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写它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枝繁叶茂再到叶落归根的过程,来表现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从题目入手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如张抗抗的《地下深林断想》中写到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作者极力书写环境的险恶和生命的艰辛,以此来映衬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这一哲理既与地下森林的形成和发展相关,同时又超越了地下森林森林的局限,上升到“大自然的每一次剧烈的运动”的普遍道理层面,当然作者的寓意不仅局限于此,更是引发更为广阔普遍的方面,人生的发展也是会堕入深谷,像自然的风云变化,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张抗抗在文章写出了自己对苦难经历的伤痛、反思和奋进。

二、赏析手法

散文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欲扬先抑是其中一种。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冬天百草园的描写也有着不同凡响的效果。先是欲扬先抑指出,“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再以别开生面的捕鸟活动连缀其后,使得冬日百草园的可爱之处自是不言而喻的了。杨朔的《荔枝蜜》开篇写到被蜇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对蜜蜂没有好感,“不大喜欢”,而后写喝了荔枝蜜“不觉动了情”,便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最后高度赞美并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前抑后扬,对照强烈,使小蜜蜂的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三、赏析语言

作品的语言因作家的个性、修养不同,也就各有其独特风格,朱自清的清丽朴素,老舍的幽默诙谐、冰心的清新隽永、余秋雨的大气磅礴、沈从文的川西风情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朱自清这位散文大师其代表作《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了 。透过其优美的语言我们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

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旅美作家,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语词清新、奇异、俏丽,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语句,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为“纪伯伦风格”。《雨之歌》是他的名篇。文章开始是两个比喻,把天之雨比作撒下的银线、美丽的珍珠。丰富的联想、灵动的喻体一下子就让雨成了美的化身。作家又把乌云和大地比作一对恋人,把雨说成是“为他们传递书信”的使者,这种说法想象合理,符合客观现象。而“雷声和闪电预报着我的到来,天空的彩虹宣布了我旅程的终结”,“我从海里升起,在太空的羽翼上翱翔”句,典雅优美的语言有丝毫的做作和矫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秋思》教学片段赏析 篇3

师:以前学过不少古诗,请大家说一说,怎样读懂一首诗的字面意思?

生:我的方法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把这些词语的意思串连起来。

师:这是一种好方法。(板书)

师:在采用这种连词意理解古诗的方法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

生:有。我发现有时候直接把词意连起来,句子不怎么通顺。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比如《泊船瓜洲》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把几个词语的意思直接连起来,就是“京口瓜洲一条长江相隔”。这就不通顺。

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生:我觉得适当添加一些词语就可以了,“京口和瓜洲之间被一条长江隔开。”这就通顺了。

师:你这个办法总结得好。(板书)添加一些词语,能使句子更通顺。同样道理,有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删除一些重复的词语。(板书)

生:我还想到了,有时候还需要把词语的位置互相调换一下。

师:你真会总结,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板书)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用“连、添、删、调”理解《秋思》的字面意思。

【赏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主张:古诗教学要淡化诗意,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而要重视品析诵读。但是,淡化诗意不等于不要理解诗意,如果连诗的字面意思都不理解,何谈入情入境地品析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对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古诗在语法上有其特殊性,语言表达方式与今天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正如达尔文所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对古诗字面意思理解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只知道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我们只有细细地品读,发挥想象,才能进一步感受诗中包蕴的极其深刻的内涵。请静下心来默读这首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产生许多疑问。(生自由读古诗,找出疑问)

生:诗的第一行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我觉得这句话不通。秋风明明是无形的,他怎么看得见呢?

师:是啊,诗人怎么看得见呢?他能看见的是些什么?

生:我认为诗人看见的是秋天的景色,如枯黄的树叶簌簌地随风飘落。

生:还看见衰败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师:“瑟瑟发抖”这个想象非常丰富,非常形象。

生:诗人还可能看见一群大雁往南飞去。

师:(播放秋风声)是啊,秋风虽然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秋风过处,树叶飘落,百花凋零。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刮在洛阳城里,刮过树梢,刮过草地,也刮过诗人张籍的心田。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把“见秋风”改为“见落叶”“见花谢”“见大雁”,效果如何呢?

生:还是用“见秋风”恰当。这三个字把诗人见到的萧瑟凄凉景色都概括进去了。

师:秋天本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什么在诗人张籍眼里却如此萧瑟凄凉呢?谁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生:我从第二行诗找到了答案。诗人看见萧瑟的秋天来到,不由得想念起家乡的亲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心情自然是非常寂寞凄凉的。

师:有谁在课外收集了张籍的资料?

生:张籍一生坎坷,贫病交迫。由于出身微贱,所以尽管才华横溢,却始终得不到皇帝的赏识,做一个九品小官就长达十年之久。

生:张籍有严重的眼病,因无钱医治,几近失明,他的好友孟郊曾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生:诗人客居洛阳时,曾作诗形容自己的处境:“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师:是啊,在这样凄凉的心境之下,面对树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景,诗人怎能不备感凄凉呢?现在你再来读这行诗,是不是有了和初读时不一样的感受?(生练习朗读)

【赏析】理解“见秋风”是本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写作技巧来看,诗人有意将有形的秋容秋态化为无形的秋风。一方面,是因为“见秋风”一词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更符合古诗语言洗练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从表达感情的效果来看,“见秋风”不仅包含着诗人所见到的秋天萧瑟之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孤苦凄凉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宜传授如此高深的写作知识的。在以上设计中,执教者抓住“秋风”一词,播放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子里再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再结合第二行诗和张籍生平资料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片段三】

生:我知道“意万重”的意思是要说的话太多,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诗人有那么多话要说呢?

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孤身一人漂泊在洛阳城,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假如他的父母还健在,他想对白发双亲说什么?

生:父母亲大人,你们身体还好吗?没能在身边侍候二老,儿子真是不孝。你们要保重身体啊!

师:自己常年在外,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是妻子照顾,诗人多想对她说——

生:夫人,你在家操持家务,还要照顾老人、抚养子女,辛苦你了!

师:作为父亲,诗人又想对他的子女说什么呢?

生:我的儿女啊,你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不在家,你们要孝敬爷爷奶奶,照顾好母亲。

生:诗人还可能会对子女说:你们一定要用功上进,将来一定要比我有出息!

师:给亲人写信时,除了问候,还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还会告诉一些自己的情况。

师:那么诗人可能告诉亲人一些什么呢?

生:说他独自在外漂泊的艰难。

生:说他思念亲人的孤独寂寞。

生:也想说他患病无人照顾的凄凉和痛苦。

师:是啊,要说的话真是太多了,可以说千言万语在心头,可是,有些话又怎能向亲人诉说呢?说了只能让家乡的亲人为自己担忧。想说,又不能说,想说,又不知道怎样说,这就是(引读——欲作家书意万重)一个“万”字,多么准确地刻画了诗人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状况。把前两行连起来朗诵一下,再次体会诗人的情感。(生朗读)

师:请说说读这两行诗的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诗人写了一张又一张,地上扔了一团又一团的信纸,可他还是不满意,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又站在窗口出神地远望。

……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咱们再来读这两行诗。(配乐,生朗读)

【赏析】“意万重”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诗人写家书时复杂的情感,是教学的又一难点。学生对写家书一事虽然不陌生,但因为他们年龄小,阅历不深,很难理解诗人心中虽有千言,却无从落笔的复杂情绪。借助以上设计,教师一步步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思考、说话,从而体会诗人的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配上哀婉的古筝曲进行朗读,深化对诗情的领悟。

【片段四】

生:既然诗人这么想家,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给大家提供了从《全唐诗》中摘抄下来的张籍的几首诗,请小组合作,从这几首诗中找答案。(出示古诗,生合作学习)

师:从这三首诗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读了《思江南旧游》,明白了张籍不回家是因为路太远,不给家里写信是因为担心家里地址有变动。古代通讯不发达,诗人又常年在外,不能及时得到家里的消息。

生:我从《南归》一诗中明白了,诗人不回家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无脸见家乡亲人。

生:《早春闲游》中告诉我,诗人长年生病,感到出门困难。

生:我查了课外资料,知道诗人的老家在苏州,而他现在是在洛阳,相距将近一千公里,古代交通落后,回一趟家太难了。

师:说得有道理。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诗人有家不能归,只能在洛阳城的秋风中凭借一封家书捎去对家人的思念!这封信中寄托了他多少深情和无奈啊!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把这首诗诵读一遍。(生配乐诵读全诗)

师:(出示一张空白灯片)送信人带着诗人的家信绝尘而去,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送信人乘坐的马车已经消失在天的尽头了,但诗人还静静地站在洛阳的街道上,凝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意离去。秋风又起,卷起了诗人的长袍。几片枯叶无声地飘落在他的头上,又慢慢地滑落下来。

生:在一个宁静的山村,一间低矮的木屋里,两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的身旁围着几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妇女,其中一个青年男子正在读一封信。他们正是张籍的家人。读着,听着,老人已是老泪纵横,而那位妇人也早已泣不成声。

师:是啊,一封家书,写不尽思念;一封家书,诉不完衷肠。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感谢诗人张籍,用他真挚的情怀感动我们,用这千古传诵的名篇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配乐,生背诵全诗)

【赏析】这一片段贯穿了两个理念:一是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他们真正用心读了诗。教师不急于作答,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寻找答案,培养诗趣,积淀文化底蕴。同时,也巩固了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理解古诗的方法。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满起来。在课结尾处设计一个留白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营造一个更加悠远的意境,真正实现跨越时空与诗人对话。(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水乡歌》教学片断赏析 篇4

师:读读诗歌第二小节, 你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船特别多?

(学生自由朗读, 汇报交流)

师: (随机将课件中的“千”“万”“飘满”“片片”变红色) 水乡的船儿这么多, 你们想当一回水乡的孩子吗?拿出你们的小帆船, 让我们驾着帆船, 驶进碧波荡漾的水乡吧!赶紧把你们的小船划过来, 让它们停留在这美丽的水世界上, 好吗? (生争先恐后上台, 在水乡板画上贴小帆船)

师:瞧, 现在水面上怎么样啊?

生:水碧绿碧绿的, 一阵微风吹来, 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波纹。白色的帆船在水面上飘啊飘啊, 多得数也数不清, 真是太美了。

师:船儿飘在水面上, 像什么呢?

生:船儿飘在水面上, 就像蓝色的绸缎上绣着一朵朵白色的花。

师:是呀, 一片片白帆多像天上飘着的白云。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在这美丽如画的水面上划起船来吧! (播放《采菱》的背景音乐) 划呀划呀…… (师生陶醉在水乡的情境中, 双手划浆, 身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划着船去干什么呀?

生:我用船把我们水乡种的水果、蔬菜、稻米运到别的地方去卖, 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师:水乡的船儿真多, 水乡的人们真勤劳, 谁来读读这一小节。

(生读第二小节)

师:听了他的朗读, 你感受到船多了吗?

生:他读得挺有感情的, 如果把“千”“万”“飘满”“片片”这些词再突出一点就更能让人感受到船多了。 (生再读, 有进步)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着, 其余的同学听得陶醉了)

师:太美了, 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掌声) 刚才你一边读, 一边想到什么画面了?

生:我一边读, 一边想到水乡的船真多啊, 多得放眼望去水面上飘得满满的。真是人间仙境。

师:是啊, 你们瞧, 蓝蓝的水面上白帆点点, 像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 水、船、云组成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呀。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美的课文, 读它真是一种享受。我来问, 你们来答, 好不好?

(师生一起投入地对读)

评析:阅读教学, 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为了让学生领略“船多”, 教师通过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水乡的情境中去感受那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独特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当水乡孩子这一角色, 想象划着船儿, 在水乡看到了什么, 去干什么……使学生陶醉在“亲历”水乡的快乐中,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想象、朗读, 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 读中悟、悟中读, 领悟诗文语言的优美, 体验诗文内在的情感, 享受读书的乐趣。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体验的过程。

[片断二]以歌传情, 激荡心灵

师:水乡水多、船多、歌也多。读读“歌多”的部分, 看看自己能读懂吗?有什么问题可以先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待会儿提出来。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新生活”是什么意思?

生: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你们见到过萝筐吗? (出示图片) 瞧, 这就是箩筐。水乡人的箩筐里会装什么呢?

生:箩筐用来装稻子、蔬菜。

生:用来装鱼、虾, 还装莲藕。

师:水乡鱼很多, 可以这么说:千条鱼, 万条鱼, 装满一箩又一箩。水乡除了鱼多, 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只蟹, 万只蟹,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根藕, 万根藕, 装满一箩又一箩。

生:千斤米, 万斤米, 装满一箩又一箩。

师:是呀, 水乡不仅水多、船多、鱼虾多, 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 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呢, 叫“鱼米之乡”。水乡人打了这么多鱼呀、虾呀、蟹呀,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越来越甜密。这样幸福的生活, 就是“新生活”。你们听, 水乡人正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新生活的快乐呢 (播放剪辑的歌曲《美江南》《太湖美》《水乡曲》等片断, 学生入情地听着这些原汁原味的水乡歌曲)

师:水乡人的歌声多么甜美啊!水乡的孩子们, 让我们随着歌声把我们的浆划起来吧!……我们划着船, 捕捕鱼……采采菱……听了这么多的歌, 水乡的孩子们, 你们也想唱歌吗?好, 亮开歌喉来唱起来吧!

(师生再次一起划桨, 唱《采菱》曲)

师:水乡人真是太快乐了。水乡人唱的歌儿太多了, 简直可以用箩筐来装了。这真是——— (引读) 千首曲, 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多甜密, 多幸福啊!请同桌小朋友来合作读读第三小节。

评析:“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 既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使教学更灵活紧凑;又能启迪学生思维,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学生的质疑“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紧扣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箩里装的是什么?还有什么也装满一箩又一箩?”学生想象、感受, 并通过聆听一组水乡歌曲,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 体会到了诗歌蕴藏的内涵, 感受到了水乡人们喜悦的心情。这样有情趣、有滋味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把课文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逐渐内化,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片断三]积累运用, 创编诗歌

师:你们有赞美家乡赞美生活的诗歌吗?谁愿意响亮地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有声有色地背诵《忆江南》《渔歌子》《江畔独步寻花》《江南》《秋天到》等诗歌)

师:这些诗真美!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小诗人?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咱们家乡———海门也是个美丽的地方, 小诗人们, 海门还有什么多呢?学着课文的样儿也来作一首诗《家乡歌》。请小诗人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

生:海门什么多?房子多, 这一座, 那一座, 座座高楼平地起, 家家户户笑开怀。

生:海门什么多?路多, 千条路, 万条路, 条条马路通四方。

……

师:这一课, 我们学习了《水乡歌》, 知道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很美。其实不仅水乡美, 我们的家乡海门也美。下课后, 仿照课文插图, 画一幅题为《家乡海门图》的画, 并给画配上诗歌。

《燕子》片断赏析-教学教案 篇5

师:在马路上能认识老师吗?(生点头)那么你们是怎么从这么多人之中认出老师的?

生:因为我看过您,您和别人长的不一样,我记住了您的样子。

师:对,因为你们平时观察过老师,并记住了我外貌特点所以不会认错了。我们平时观察周围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抓特点。你们会抓特点观察事物吗?(生点头)我来来试试你们的眼力。老师带来一幅画,猜猜是什么季节,看谁最先抢先说出来。(师出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画)

众生:(抢答)春天。

师: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幅画上画了刚刚发芽的柳树,所以我看出是春天。

生:另外,画上还有正盛开的桃花,草是谈绿色的,通过这些特点我们也看出是春天。

师:观察事物一方面要抓特点。另外还好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这样才能看得细,品出其中美的神韵。这回同学们在仔细地按照一定顺序看一看,品品画中的美景。

(生观察讨论)

师:你看到了什么?按你刚才看的顺序说一说。

生:春天到了,庄稼长出了小芽,小草变绿了,小溪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柳树的枝条变绿了,桃树的枝头开满了红色的小花。蓝天上飘着雪白的云朵。

生:春天来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地更美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清清的河水泛起了波纹;小草也探出了绿色的头,田野里的庄稼发出了嫩芽,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你们看得真细,说得也好。同学们会观察欣赏美的事物,那么怎样把你感受的美与别人共享,也就是表达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这幅图学习一篇课文。

(师板书小燕子)

师:看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发现或疑惑?

生:我们今天看图学文是“燕子”可老师拿的画中没有燕子。

生;我也有同样的疑问,画上没有燕子,燕子到底什么样?

生:看了课题和图画我在想春天和燕子有什么关系?

(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

师:老师给同学们拿来的是一幅未完成的画。老师觉得燕子太可爱、太有灵性了,怎么也画不好,一会你们参照课文内容和提供的图片帮老师画只小燕子好吗?我选几只最漂亮的帖在画上。

众生:(兴奋地)好!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想法归纳成四个问题,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排排序。

(生议论教师在提出问题上标上序号)

师:问题出来了,大家读课文先自己试着解决好吗?如果你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都不明白可以派代表写在黑板上,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决。

(生小组自学、讨论、质疑)

„„

师:最漂亮的小燕子我们选出来了,可是他们应该在画中哪呢?按照书中的语句给他们找位置。

(生读书中语句,老师帖画:天空中、稻田上、柳树下、湖面上、电线上)

师:现在看看这幅画完美吗?

生:老师,我觉得现在这幅画是完整的的画了。

师:画是美的,可我觉得他是一幅没有生命的画,而文章写的是活生生的小燕子,我们也让画动起来好吗?

生:(兴奋地)我们来扮演燕子让他们动起来,我先扮演一只。

师:(示范)我是一只成熟勇敢、骄傲的老燕子。我渴望自由,我向往蓝天和白云,看我的翅膀用力一拍,身子轻轻一斜,便飞得无影无踪。你们能学着老燕子的样子,也能表演一下吗?自己先试一试。

生:我是一只聪明活泼的小燕子。看,我一会儿掠过天空,一会儿飞过稻田,一会儿轻轻擦过湖面,观赏湖中嬉戏的小鱼。

生:我是一只漂亮的小燕子。看我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一样的尾巴多么讨人喜欢。我有时飞累了便落在电线上梳梳羽毛,理理头发。

评析:

1、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2、教师巧妙地引发了学生提出问题,但不是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讨论、整理、归纳问题,使问题有价值,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自主解决。

“方程的意义”教学赏析 篇6

我跟随京、苏、粤、浙四省市中小学卓越教师培训班来到广州中山,有幸听到了广东省著名特级教师刘燕老师执教的“方程的意义”,使我茅塞顿开,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片段一:唤醒思维,悟本质

师:数学难不难啊!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下图)

师:难吗?会吗?

生:不难,很容易的,8-2=6。

师:一年级有个小朋友叫小芳,她也是这样做的。还有一个叫小明,他想呀想,“要列一个怎么样的算式才能表示篮子里的球呢?”他顺着算式的意思,篮子里的球不知道是几个,他就空着,又拿来两个他就……

生:加2。

师:现在篮子里有……

生:等于8。

师:看着算式发现方框里有6个球,就写下了这样一道算式(6+2=8)。他终于做出来了,不过遇到一个麻烦,你知道是什么麻烦吗?

生:这样列算式别人不知道谁是答案了。

师:你能帮小明想想办法吗?

生1:用括号表示不知道的数,算式写成“( )+2=8”。

生2:把未知数改成x,算式写成“x+2=8”。

师:还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未知的“6”呢?

生:问号、方框、圆圈,随便什么符号都可以的……

师:古代有个数学家也选择了用x表示未知数,我们把这个方法写下来。

师:(出示:原来盘子里有一些苹果,吃掉了7个,还剩3个,原来盘子里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7+3=10(个)。

师:小明又不知道怎么才能等于盘子里的苹果了。他顺着题目的意思列了一道有x的式子。猜一猜他的式子是怎么样的?

生1:7+3=x。

生2:x-7=3。

师:你觉得哪个更可能是小明的式子?你是怎么想的?

生:x-7=3,盘子里有一些苹果,小明就用x表示,吃掉了7个就是减7,还剩3个就等于3了。刚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

师:(出示:爸爸今年36岁,小红年龄的3倍刚好和爸爸的年龄一样,小红今年多少岁?)小芳会怎样做?

生:36÷3=12。

师:小明又请来x,他会写一道怎样的算式?

生:x×3=36。

师:小明是怎么想的?

生:用x表示小红的年龄,她年龄的3倍就是x乘3,也就是爸爸的年龄等于36。

师:一转眼,他们读到了三年级。(出示:一个数加上31、减去56等于320,这个数是多少?)

师:小芳和小明各自会怎么做?把算式写下来,只列式不计算。

(教师巡视,两名学生板演小芳和小明各自的做法。)

师:(指“x+31-56=320”)认为对的同学请举手,容易判断吗?怎么判断?

生:顺着题目,“一个数”就用x表示,加上31减去56等于320。很简单,一点不用动脑筋的。

师:再来看看小芳的方法,她是怎么想的?

生:原来减去56就把它加回来,原来加上31就要把它减下去。

(学生轻声说:“小芳是学霸。”)

师:大家对小芳表示很钦佩!他们读呀读,读到了……

生:四年级。

师:(出示:某风景区儿童票价格的2倍多5元,刚好是成人票的价格145元再加10元。儿童票的价格是多少元?)

师:小明的方法?

生1:x×2+5=145+10。

师:同意的给他掌声,x表示……

生:x表示儿童票价格。

师:再来看看小芳的方法。

生1:(140-5)÷2+10。

生2:这个做法不对,应该是(145+10-5)÷2,因为……

师:你觉得这题目谁的算式比较容易想?

赏析:把“未知”当作“已知”,顺着题目的意思列算式,正是方程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这种跟问题情境表达一致的顺向思考方式,却随着算术法解决问题经验的增加与训练的加强,渐渐地被学生遗忘了。教师从一年级的看图解决问题开始,唤醒顺向思维,突显方程顺向表达数量关系的事实。在猜测“小明会怎么做?”的过程中,激发这种因习惯于算术法而“被深埋”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找回按照顺向思维列算式的记忆。随着题目难度的逐步加深,学生终于发出“小芳是学霸!”的感叹,真切地感悟到了列方程算式在思维上的便捷。让学生真正从心里喜欢上了方程,从而乐学、学好方程这一新知。

片段二:对比分析,明形式

师:他们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师:(同桌互说后反馈)有什么不同?

生1:小明一直在用未知数x,小芳的算式里没有未知数。

生2:小明的方法只要顺着题目的意思写出算式,不太会出错。小芳的方法有时候有点难。

师:有什么相同?

生1:都用了已知条件。

生2:算出来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生3:都有等号。

师:哦!他们列出来的都是等式。

师:像小明的方法这样,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叫方程。这节课就来学习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其实方程在很早之前就有了。

(出示数学史,讲述方程的发展过程。)

师: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还可以用……

生:用y,或者其他的字母都可以的。

赏析:教师借助小芳和小明两组算式的对比,揭示方程的形式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借助方程文化背景的介绍完善学生对方程的认识。有人这样形容过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是使面包与黄油更加可口的蜂蜜。”这一环节中,方程发展过程的简要介绍,用时不多,却让学生知道了无论是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还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都有关于方程的记载,四百多年前开始使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三百年前笛卡尔首次使用26个字母的后面几个“x、y、z”表示未知数沿用至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方程只是经过多年的改变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外在形式。

片段三:图符转化,促理解

师:如果两边这样放东西,你说天平会怎样?做个手势!

师:当天平左右两边放的重量是一样的时候,和我们方程中左右相等的性质是一样的……

师:当天平中有某一边有物体的重量不知道,就和含有未知数的性质是一致的,人们很喜欢借助天平来认识方程。

师:看这个天平,你能根据这个天平来列一个方程吗?

生:x+45=110+50。

师:把两边的物体对调一下,你能再列一道方程吗?

生:110+50=x+45。

师:(出示下图)这里有根据四个天平写的四个式子,你觉得哪个是方程?

生:③号是方程。

师:你们都觉得③号是方程?为什么④号不是方程呢?

生:④号里没有未知数。

师:①号和②号都有未知数,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们左右两边不相等。

师:我给你一个方程,你能不能根据一个方程画出天平?(教师示范画第一个方程)

师:想表示哪一道?试试第三道“x乘3等于36”。

师:画完的同学可以试试画第五道……

赏析:本环节教师借助看天平写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对方程的判断,巩固方程的形式定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方程形式定义的两个要素,“等式”和“含有未知数”。在借助天平学习方程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先由“图”到“符号”再由“符号”到“图”,在图与符号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方程等价属性的理解。

片段四:左右变化,谋深化

师:现在我要出一道高难度的题目考考你,你能根据它(出示下图)来列一道方程吗?先和同桌说一下。

生:800+150+50=400+x+x+150+50。

师:这么难都行!再挑战一下,从天平两边去掉一点东西,创造一个新的方程。

生:两边各去掉一颗草莓,方程是“800+150=400+x+x+150”。

生:把两边的梨也都去掉,方程是“800=400+x+x”。

师:还能再变吗?

(学生没有反应)

师:老师提示一下,你们可以把西瓜……

生1:把西瓜去掉一半,把菠萝也去掉,天平还是平衡的。

生2:对的,可以的,这时候方程是400=2×x。

师:还能再去掉吗?

生:把西瓜再去掉一半,方程是200=x。

从赏析的角度教学诗歌 篇7

一、赏析标题, 把握诗歌的重要线索

古人云:“题者, 额也;目者, 眼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也是解读诗的钥匙。有些诗的题目会直白地透露出重要线索, 对于判断诗的类型和主旨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出塞》《从军行》等, 明显属于边塞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字可判断该诗属于送别诗;还有些诗歌, 题目就已交待了写作意图、主要内容、感情基调等信息。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题目就交待了写作缘由;王维的《秋夜独坐》, 暗示了诗的内容;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喜”字,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由此可见,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提醒学生由题目入手, 注重对诗题的分析鉴赏, 通过题目判断诗的大致内容, 为鉴赏诗歌打好基础。

二、反复诵读, 鉴赏诗歌精粹的语言

古人写诗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 特别讲究“炼字”“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等, 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使人瞬间感受到春天江南水乡芳草萋萋、一派生机的景色。杜甫的《登高》, 其四联句句押韵, 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 又句中自对, 可谓“一篇之中, 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中国诗歌声调平仄变化所带来的抑扬顿挫的律动, 字词双声叠韵所带来的节奏的律动, 只有通过吟诵才能真正体味到。

诵读诗歌既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气势, 读出风格, 读出诗人心中的情感。“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 是诗歌教学之魂。读诗可以陶冶性情, 培养趣味, 提高文学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通过诵读, 感知诗的情韵。

三、通过联想,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 是形神情理的融合。诗坛上有句话, “诗歌好不好看构思, 美不美看意境”。仅仅二十个字的柳宗元的《江雪》“干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把天寒地冻、人鸟绝迹的雪景垂钓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融为一体, 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 这便是意境。诗歌教学, 不仅要着眼于诗歌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展开想像与联想, 体会诗中所暗示的优美意境, 真正领略诗歌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四、品读文本, 感悟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

诗歌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诗通过情感来感染人, 以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诗歌以表现情感为主, 也是作者思想的产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 处境不同, 审美情趣不同, 表达的思想倾向也不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表达了诗人顺应天性、怡然自适的思想感情。诗的情感, 或思乡, 或怀人, 或奋发, 或迷惘, 或达观, 或闲适, 都是诗人真性情的流露。这些至真至性的情感, 常常唤起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

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以诗为本, 细心品读文本,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歌丰富的情感去滋润学生心灵, 引起情感共鸣, 提升文学涵养。

五、细心发现,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拟人、拟物) 、夸张、借代、对偶、反问、反复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苏轼的《海棠》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 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使诗歌生动形象又蕴含深刻的哲理。诗歌的特点是高度简洁, 这也决定了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 具有鲜明的节奏, 富于结构美。

“角的度量”教学片段赏析 篇8

片段一:直观比较大小,引发度量需求

在课前对角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的学情调查后,教师课件出示两个角。

师:哪个角大?

生:角2大。

师:大多少?

生:(沉默,不知所措。)

师:现在呢?(课件出示)

生1:角2是角1的2倍。

生2:角2比角1大两个角。

师:为什么现在能说出角2比角1大多少?

生:因为两个角都被平均分成了不同数量的小角。

师:其实我们就是用小角量出了大角。

师:知道我们学什么了吗?(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角的度量吗?

生:就是用小角量大角,看看大角里有几个小角。

师:有道理,那接着看现在角2又比角1大几个角?(课件出示)

生:大4个角?

师:怎么回事?

生:小角变小了。

师:能大8个角吗?16个角呢?还能更多吗?

评析:量(liàng)源于量(liáng)。角的度量的本质就是要找出一个角里包含了多少个“标准角”,即“角的单位”。教师先让学生直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历经从模糊比较到精确比较的过程,产生度量的需求,为引出测量标准,也就是角的单位的产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段二:建立1度角的正确表象,认识量角器

师:看来没法比较,到底角2比角1大几个角是正确的?

生:应该规定一个统一大小的角做单位。

师:说得好,也就是规定一个标准角,用标准角做单位去度量角的大小。

师:那标准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展示圆的360等份图)

师:看到角了吗?圆里有几个这样的角?

生:圆被平均分成360个小角。

师:其中的一个小角,我们就把它规定为1度的角,就是我们的标准角。

师:现在我想知道角1和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呢?

生:用1度的标准角去量,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就有几度。

(教师课件出示)

师:大家数一数每个角各有几度。

生:(皱眉头)太小,不好数。

师:如果我把它放在一个工具里面,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出示量角器)

生:这就是半圆,应该是30个小格,也就是30度。

师:大家说的半圆,就是我们专门量角的工具,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量角器。知道量角器是怎么来的吗?

生:就是把圆平均分成360份,然后取它的一半。

师:有道理,那大家会使用量角器来量角吗?

评析:用多大的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如何让学生理解1度角的概念,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张老师通过学生的认知冲突,水到渠成地给出了1度角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单位,利用角的单位引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既让学生明白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也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提供了帮助。

片段三:探索交流,拓展延伸,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学生自主探索量角器的使用,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师:通过自学交流,同学们认为量角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角的边应该对准0刻度线,定点对准量角器的中心点。

师: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为什么会有两条0刻度线?我该对准哪条0刻度线?

生:因为0刻度线就是两条射线,无论对准哪条0刻度线,都可以。

师: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我该看那一排刻度?

生:如果对准左边的0刻度线,就看外圈的刻度;如果对准右边的0刻度线,就看内圈的刻度。

师:是不是量角都必须这样对准0刻度线呢?(课件出示)

生:也不一定,关键应该看这个角里包含多少个单位刻度。

师:看来同学们不光会使用量角器量角,还对量角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诗词赏析教学之我见 篇9

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描绘的情景进行想象

学生默读作品并对作品所呈现的景象进行独立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进行提问,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在学生叙述自己的感受时, 要求他们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 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场景, 将自己心里的感觉描述成一个画面, 或是用形象化的比喻说出自己的感觉, 而不是泛泛地抽象地概括。以此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描述力。诗人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表面的意象中, 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 有的是人世间的事象。对于以描写自然界景象为主的诗歌, 在欣赏时就要紧扣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 进行准确的还原。

比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景的名句:“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创造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对于长江景、赤壁矶, 每个人都会根据文字描述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印象和感受, 但如何把自己的联想和苏轼词中所描绘的景象统一起来昵?这时,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作品中景物的特征作更加具体细致的想象, 提醒他们这三句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赤壁的景色的。句中的“乱”“惊”“千堆”等形容词, 注意它们赋予了景物什么感情特征。此外还应注意诗中“穿”“拍”“卷”等动词, 这些动词又赋予了景物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仔细体会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这样, 一步步使学生的联想逐渐与诗中所呈现出来的雄奇壮阔景象接近起来, 一点点体会作品所呈现之景象与诗人内心之情感相交融的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捕捉诗中的关键词语所赋予景物的种种特征, 而且要由景物所具有的种种特征触发联想并仔细品味它们在人的心里所唤起的种种感觉以及感觉的强与弱, 然后再由自己的感觉去遇合诗人的感觉。

二.自由讨论, 启发想象

在阅读欣赏诗歌时, 探求作者的原意是第一要义。但探求的结果却并不一定是统一的。诗歌既有它立意的确定性, 又有它含义的丰富性。这主要是因为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不同的欣赏者, 因为阅历、学识、观点、兴趣等方面的不同, 欣赏时心境、处境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角度的不同, 都会产生感受上的种种差异。另外, 从诗歌的艺术特点出发来看,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这种反映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瞬间统一, 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同时又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诗歌意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给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往往会出现意象的多义, 因此也促成了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的作品, 欣赏的空间就更为宽广。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写了傍晚落日时分山林的幽静。诗人摄取的是大自然刹那间的一个特写镜头:一缕返照的夕阳照射在山林中的青苔上, 用以客观真实地再现山林的空静。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 是诗人当时与环境猝然而合的空静的心境, 这种心境的表达完全是直观的、形象化的。由于诗人没有以理性的思索将这种感觉明确化, 所以也就没有为人们欣赏的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人们在阅读这样的作品时, 自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或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当然, 感受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 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

三.对典型意象进行解释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 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种特殊的、较为固定的含义。对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想象和理解, 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比如, 通常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 就不仅仅是指一棵柳树, 而含有“送别”之意。这是因为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影响到诗文创作, 就使得“柳”这一名词产生了一种物质属性之外的文化意味。例如, 相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咽》词中有“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之语, 以年年如故的灞陵柳色概括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离别感伤之情。读者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 是不能明了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味的, 当然也就影响到对诗歌情意的深刻理解。

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篇10

一、贾志敏《惊弓之鸟》读写教学片段赏析

1、教学片段。

师:从哪里看出更羸是射箭能手呢? (板书: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 师:自己练习说一遍, 等一会不看书说。 (学生练习) 生: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师:这样说不错, 但有问题吗?生:有, 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所以是“慢慢地飞来”, 还边飞边鸣。师:那怎么说呢?生: (语气比较平淡)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师:不错。不错就是马马虎虎, 比较一般。谁再说?生: (语速较慢, 有凄凉的味道)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师:好。我们继续说下去。 (板书:更羸告诉魏王---) 生: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更羸告诉魏王, 他不要箭, 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生: (语气比较自信) 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更羸告诉魏王:“他不要箭, 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师:大王是一国之君, 更羸能这样说话吗? (师用对普通人对话的语气又读了一遍更羸的话) 生: (恍然大悟) 应该有些讨好的意思, 很自信但不能流露出来, 要含蓄些。师:你体会得好。你能说好这番话吗? (生再说) 师: (继续板书:魏王不信, 于是更羸---, 果然, ---。) 大家练一下, 等一会儿不看书再说。生:复述。

2、教学赏析。

这个过程是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之后, 贾老师安排的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环节。贾老师采用填空的形式, 层层递进, 让学生亦读亦写亦说, 将文本内涵解读得淋漓尽致, 由此我们也领略到了贾老师的读写教学功力:1概括。概括需要功力, 因为用一定的语言形式, 提炼概括课文的内容, 必须有所取舍, 有所创造, 不能全盘照搬。2填补。贾老师通过设置三道填空题, 带领学生先一句一句复述, 再将三句连起来完整地复述, 不仅为复述提示了顺序, 也使学生对“惊弓之鸟”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3转换。转换也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 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 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转换基于文本, 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 又有所创造。如:把第一人称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 就是角色转换。此外还有语言转换、文体转换, 等等。因此, 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复述不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程度, 而是要让学生在练说中, 尝试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遣词、造句、构段等语言技能。

二、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词语教学片段赏析

1、教学片段。

师: (投影新词:倭瓜) 谁来读?生:倭瓜 (正确响亮)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倭瓜。师: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倭瓜?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师:你怎么知道倭瓜就是南瓜?生:因为日本都叫倭寇, 南瓜是从日本传来的, 所以叫倭瓜。师:你说日本叫倭寇?生:日本人叫倭寇。师:全体日本人都叫倭寇吗? (部分学生摇头) 那什么叫倭寇呢?生:倭寇就是日本的坏人。师:还是不太恰当。谁知道确切的答案?生:日本的土匪。师:有道理。但不是土匪, 是海盗。日本古称倭奴国, 从元末到明万历年间, 一部分日本武士、浪人、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 在海上劫持过往船只, 抢夺财物, 所以叫倭寇。因此, 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叫倭寇, 倭寇是指古代日本海盗。师:为什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呢?他们说南瓜最早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所以叫倭瓜。这只是一个民间说法, 并没有科学道理。

2、教学赏析。

《月光启蒙》教学案例赏析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60-01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文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想象、恰当的遣词为读者描绘了柔美的月色,刻画了母亲善良智慧的形象,是苏教版教材中的经典范本。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紧扣文本中月光、母亲、启蒙三大要素,引导学生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一、依据源头,了解“启蒙”的含义

师:“启蒙”是什么意思?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查工具书了吗?

生1:意思是刚刚学习时得到基本知识。

(课件出示“蒙”字的古体字图片)

师:那“蒙”字的古意是什么呢?你从“蒙”字的古体字联想到了什么?

生2:下面像只鸟,上面像一顶帽子。

师:用帽子盖着、挡着小鸟,这就是“蒙”啊!那么,“启蒙”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3:那就是将鸟儿头上的帽子摘掉,什么都能看到了。

生4:我知道了,就是帮助别人进行最基本的教育。

【分析】在这则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对“启蒙”一词形成初步的认知,然后从象形文字的字形本源出发,了解“蒙”字的含义,并结合推理感知整个词语的意涵。这样教学,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工具书中的原始概念,而是结合之前对“启蒙”一词的感性理解,形成了更为感性的认知,即由原始的“混沌”逐渐向“豁然开朗”过渡。

二、悉心品味,体悟母爱的圣洁

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文中对“月光”和“母亲”的描写上,并形成了自身的阅读体悟。例如文中有一段话“她用甜甜的嗓音……芳香的音韵”,这段文字以精妙的比喻、遣词,展现了母亲演唱歌谣的甜美和深情。教师可结合句中的“芳香”一词引导学生品味思考。

师:“芳香的音韵”这个句子为什么用表示味道的词语来形容声音呢?

生1:“芳香”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歌声的甜美、深情,很有感染力。

生2:歌声太甜美了,不仅让作者听到了,而且还刺激了读者的味觉,母亲的歌声可以用来听,也可以闻呢!

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母亲的歌声呢?大家从不同的感官进行感受。

生3:从视觉上可以是“鲜明的音韵”。

生4:从触觉上可以是“光滑的音韵”。

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5:在皎洁的月光下,母亲显得如此美丽,如此圣洁,让人感觉十分温馨。

生6:母亲在文中讲述了神话故事,这给予作者启发,把自己的母亲看成雕像。

师:是啊!正是母亲的故事和歌谣的浸润,此时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母亲,而是一位圣洁的神人。

【分析】教师从学生阅读文本的视角出发,挖掘文本中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富的词语“芳香”,为学生品析语言提供有效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文中采用通感的手法,将“音韵”拓展到视觉、触觉等层面,学生在迁移实践中强化了对这一写法的认知。

三、依循轨迹,感受作者的情感质变

师: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母亲运用什么方法启蒙作者呢?

生1:唱歌谣。

生2:讲故事、猜谜语。

(出示句子“混沌的心豁然开朗”)

师:作者究竟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从母亲的故事、歌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3:从歌谣中明白了劳动致富的道理。

生4:母亲还用歌谣教育作者,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

生5:还有神话、谜语充满了乐趣,母亲是在向作者渗透人生的美好。

师:是啊!母亲什么都没有讲,但这些道理都蕴涵在故事、歌谣、谜语里,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课。

生6:最后作者之所以成为作家,跟儿时母亲讲的故事、唱的歌谣也有很大的关系。

生7:歌谣这么优美、谜语这么有趣,作者形成创作的冲动,这是母亲为作者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生8:让一颗“混沌的心豁然开朗”。

师:母亲就着月光,给予了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这正是课题所说的——

生(众):月光启蒙。

【分析】教学片段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洞察作者生命成长的质变,从侧面强化了学生对母亲这一形象的深度认知,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悟文本的内蕴,破解了“月光启蒙”的深刻要义。

浅谈德国艺术歌曲赏析教学 篇12

毛泽东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一定要亲自尝尝。”艺术歌曲教学的关键, 就是引领学生不但要品尝还要吸收它的营养, 使之成为可以评估的教学效果。我通过欣赏、唱、奏以及肢体行为, 引领学生充分感受欧洲艺术歌曲的独有的艺术魅力。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女声独唱的歌曲, 其歌词是出自德国浪漫派诗人海涅的同名诗歌, 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 美妙的诗句和动听的旋律完美结合, 加入女声甜美的音色, 再配以精致的钢琴伴奏, 犹如天籁。欧洲艺术歌曲是作曲家往往是根据流行于那个时代的著名诗人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而谱曲;注重心灵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优美的旋律与诗歌紧密而细致的完美吻合;伴奏音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声衬托, 而是编配了精致的钢琴伴奏织体及音色, 在情境的渲染和表情的刻画中都达到了唯美的高度, 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值得指出的是, 旋律和伴奏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 对演唱者的声音技巧和艺术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采用美声唱法演唱, 此间歌唱家对各民族母语的表情性价值的准确把握不容忽视。

说到艺术歌曲, 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他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中最著名就是本首《小夜曲》。在教学上用这段美妙的歌声引领学生从艺术歌曲听觉的美感体验入手, 对它的审美特性逐一赏析。

一、歌词与伴奏

舒伯特小夜曲的歌词, 采用了德国诗人莱尔丝塔勃的诗篇。黄昏和夜晚, 这是情人出没的世界, 如果说黄昏中的美妙是朦胧的美妙, 那么小夜曲美妙的色彩就在黄昏之中。这从心里说出的旋律, 其场景仿佛是男子拿着曼陀铃在心爱的姑娘的阳台下, 仰望着她的吟唱。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音型与和声织体模仿曼陀铃的弹奏, 小调温暖的和声色彩在意境渲染和表情刻画中都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值得指出的是, 我们对欧洲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通常有忽略音乐伴奏的现象, 其伴奏与旋律不可分割的艺术价值必须得到尊重。

钢琴伴奏的呼应作用就犹如绘画一样, 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整体情境的铺设或启到戏剧性转换的渲染。而乐句间出现的钢琴伴奏, 则像是心爱的女孩在内心的应答。其更高的艺术价值恰似生活当中人们的对话, 透应出心爱之人他们彼此用心灵呼唤对方的艺术效果。

二、演唱

对艺术歌曲的演唱若能实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不仅对普通的演唱者甚至是歌唱家也会提出较高的艺术要求, 各国的艺术歌曲其艺术风格都是在本民族的母语独特的语言价值基础之上成就的, 所以必须要用其母语来演唱。比如, 舒伯特另一首洋溢着母亲对孩子充满无限爱意的《摇篮曲》, 就阐示了民族语言与旋律音调丝丝相扣的音乐表情。意在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审美能力, 使之建立对艺术歌曲的鉴赏标准。如果用汉语来演唱, 无论从口腔的发音还是从语音语调上, 都不能与本民族语言产生的艺术效果相媲美。

三、旋律

《小夜曲》中的三连音不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但是学生在演唱中, 时常会唱的很不均匀, 前十六和后十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而“说节奏”的办法往往奏效, 如我们母语中:“爸爸的、妈妈的、爷爷的、奶奶的”等都是三连音的节奏划分, 无论击掌或其他方式的演奏, 学生学起来自然容易。使学生更能准确地体验旋律朴素自然, 犹如说话般的流淌, 令学生们体验到大师们在乐思的使用中如此自然而高超的智慧。

任何一部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运用都是多样性的, 转调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讲解旋律转调时,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同名大小调不同和声色彩。旋律A段为d小调, 和声色彩柔和暗淡, 表达了一种朦胧的、温暖的情感;B段转到同名大调上, 色彩变得明亮, 语义的表情性上变得激动而真诚, 由于语言的节奏变化, 产生出与歌唱性的风格迥然对比, 好似作者笔下的男子从心田流露出的真情独白直至推向全曲的高潮。

舒伯特的另一首艺术歌曲《魔王》是18岁的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的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我向学生呈现引子中既赋予动力的钢琴伴奏, 意在形成教学环节的静与动的过渡, 在此体验该作品的戏剧性。引子的作用是, 即将要发生的戏剧性的预示对欣赏者的心理产生了暗示作用。

通过欣赏, 《魔王》音乐的叙事性和戏剧性是鲜而易见的, 尽管我们会有语言上的障碍, 但歌唱家用细腻的转换角色的嗓音, 为我们展现了角色间强烈的戏剧性冲突, 钢琴伴奏模仿持续不断的急弛马蹄声和仿佛夹杂着风声的三连音的运用, 诗歌里儿子、父亲、魔王、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独白, 使我们感受到他独有的艺术魅力。在对《魔王》的赏析教学中, 我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对人物角色而产生的音乐的戏剧性展现, 进行体验和感受。然而, 作为叙事歌曲其故事的完整性与音乐一切成因果关系是不容割裂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整体赏析这部作品。我将引领学生和我一道采用在音乐的伴奏下分角色来朗诵歌词, 父亲——焦急不安但又充满安慰的口吻;儿子——无比紧张和恐惧;孩子幻觉中的魔王——诱惑、怪诞, 时而甜美如歌, 时而狡黠凶狠, 而叙事者的语调则是客观、介绍性的。通过分角色朗诵、聆听,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叙事性声乐作品其角色间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音乐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价值——审美体验价值中, 就要求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而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 还应以开阔的视野, 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通过音乐教学,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螺旋立体仓库下一篇:品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