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式教学模式

2024-10-02

赏析式教学模式(通用8篇)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1

摘要:写作中除了要有真情实感, 我手写我心外, 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追求。其实, 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目值得我们从写作的角度去学习、借鉴。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找出自己欣赏的地方语言或手法, 不断揣摩, 继而模仿, 直至能心领神会, 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必将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写作技法

在写作中, 我们提倡学生写真人真事, 写出真情实感, 但写作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追求。其实, 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目, 值得我们从写作的角度去探讨, 去学习, 他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于提高写作技巧有帮助的好文章, 我们要让学生找出自己欣赏的地方, 不断揣摩, 继而模仿, 直至能心领神会, 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就是从欣赏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课内篇

探寻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阅读之方法

魏祥波

(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中学, 福建连城366211)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完善学生人格, 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为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完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教学语言、加强教学对话等, 最终加深学生的教学体验, 提升其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新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教学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42-0228-02

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取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拓展思

%%%%%%%%%%%%%%%%%%%%%%%%%%%%%%%%%%%%%%%%%%%%%%%

目学得扎实透彻, 可以从中习得许多的写作技巧, 若能达到活学活用的地步, 必将能提升写作能力。笔者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现从语文课文教学中挖掘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独创的去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锤炼语言文字

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文章华丽的外衣。好词好句除了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我们还可以在课内文章中精读精练, 达到学以致用。每每讲到那些文词优美的文章, 首先让学生学会赏析, 学生从感性上欣赏美文, 从理性上会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才能真正在脑海中对这样的句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仿写, 因为学习词语也如同绘画, 先从临摩入手, 等对好词好句能烂熟于心时才可达到质的飞跃, 做到活学活用, 具有独创性, 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的语言。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会引导学生欣赏文中这样的佳句:“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既有排比又有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在赏析后, 教师带领学生直接模仿着去写一段写景的话。学生们会写出:家乡的河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游鱼在嬉戏;家乡的河水真亮啊, 亮得就像一条闪光的银丝带;家乡的河水真甜啊, 甜得你如饮甘露。渐渐地学生练得熟了用得多了, 就会形成自己的语感, 并在其它的环境中去应用。如有的学生写考试时教室的安静情景会用上这样的句子:教室里真安静呀, 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的见, 静得如同空气都静止了一样, 静得你做任何事情都得小心翼翼, 唯恐发出一点声音, 惊动了正在思考的同学们。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赏析—模仿—独创”的写作教学思路, 显然, 学生们已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独创, 有了自己的语言特色。

二、指导学生结构全文

写文章之前, 学生要打好腹稿, 要做到对整体的结构胸有成竹。文章如何开头, 行文结构如何安排, 又如何收尾等, 这些写作结构方面的知识我们同样可以在教材中的篇目里去学习。只要我们在课内文章的学习中注意指导学生关注、模仿别人的做法并不断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 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写作中的结构安排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之后, 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分析题目开始, 让学生学会以一个“野”字去统领全文, 作为行文的线索, 然后全文紧紧围绕“野”字, 去写山, 写水, 写人, 在结构上用总—分式的写法结构全篇:总起全文后, 第二段用排比的手法, 让人感受到山的野;第三段用了拟人的手法, 使文章更加生动地突出水的野;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 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这样的结构特别适合学生模仿写作。当学生从理性分析过渡到直接模仿, 再到灵活运用后, 他们在写作上就会有一个提升。如有的学生就模仿这样的结构写了《我的好朋友有点“傻”》, 先总写我的好朋友有点“傻”领起全文, 再写朋友长得憨憨的“傻”得可爱, 有现成的答案不抄自己冥思苦想有点“傻”, 给灾区捐钱拿出了所有的压岁钱有点“傻”。让“傻”字成行文的线索和全文的文眼, 这已脱离对课文的模仿痕迹, 形成了自己的独创佳作。

三、指导学生表现手法

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会让文章生动形象、波澜起伏。好的表现手法, 能将平淡的内容掀起高潮, 达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所以, 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非常有必要。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运用环境描写去烘托人物, 通过对比的手法去表现中心、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题等。

例如, 在人物描写方面,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 开头一段对闰的外貌描写给人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赏析入手, 继而模仿写作, 最终形成自己的独创, 掌握外貌描写的作用。又如学习了《一面》一课, 我们要带领学生分析由远及近地观察人物、刻画人物:先赏析文中是如何由远及近地三次写鲁迅先生的外貌, 然后在课堂上可以练习口头作文, 用这样的方式去写一位自己身边的同学, 为增加趣味性, 我们不提及这位同学的名字, 然后让大家在抓特征中去猜一猜, 从而学会在外貌描写中抓住人物的特征去写。再如在表现主题方面, 《梅花魂》一课中, 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写作中, 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习选取生活小事来表现主题。《钓鱼的启示》一文则是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本文也可做为一个好的范文素材, 教师也可让学生从赏析到模仿再到有自己独创去指导导写作。

总之, 课内文章中蕴藏一些写作的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通过赏析-模仿-独创式写作教学法引领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提升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让小学生有个性地习作[J].现代语文 (理论研究版) , 2005, (09) .

[2]李翠芝.小学生作文教学经验谈[J].考试周刊, 2010, (09) .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2

冯唐易老,伯乐难求。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成吉思汗,略输文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固才难用,讵忠受谤?韶光易逝,华发罹霜。

然岂千古名士之皆苦于困顿挫折乎?此非也。

贝多芬双耳失聪,与艰苦环境中奋起,用流血的手指谱写惊艳绝世的乐章;曹雪芹数十载笔耕不辍,用自己的灵魂将自己留于社会底层的肉体救赎;毛泽东于黑暗笼罩下的中国英勇奋起,摸索前进,最终率领中国人民“拨开云雾见日出”!

可见,顺境并不能替代自身能力成为引导青年成才之关键所在。只有自身能力优异,才能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绽放异彩。

胯下之辱,老妇舍食,对于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是何等莫大的耻辱!然而,韩信的冷静果决、沉稳实力使他并没有埋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而是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有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传奇!七次高考落榜,四年为室友打水,数百个日子一个人的身影从清晨忙碌到深夜,正是因为不断艰辛的打拼和永不放弃的坚韧使“少年多磨难”的俞敏洪完善自身实力,开创了新东方,成为了中国创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试问,如果没有强大的自身实力,韩信如何从默默无闻褪变为万将之首?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知识和冷静的判断力,俞敏洪如何抓住那渺茫的机遇,到现如今为青年就业提供无数机遇的呢?现代青年唯有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能赶上社会发展的浪潮,才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正如一句话所言: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

鹰经砺趾,翱翔天际。梅忍严寒,芳香扑鼻。

凤浴血泪,涅磐重生。松凌风雨,峭拔苍劲。

韦编三绝,志可忘忧。啖粥苦读,有勤为韧。

目极万里,心驰九方。少年中华,举国无疆!

变验证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 篇3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了?

为论述方便,我把原文提及的测试题和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赘录如下:

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原文第3自然段——笔者注)

3.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 的特点。(参考答案:宏伟、精巧)

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14%):①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②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③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答题正确率42%):①请学生自读后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说出“高大宏伟”后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找到相关语句阐释。③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④学生找相关语句,教师指导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学生找到“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25%):①请学生自读后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②学生说了“多”“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老师请同学一一说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③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请同学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④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再让学生到第三自然段找写“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第一,既然是测试,如果对王老师列举的那道阅读题追问一下,这道试题是考查学生什么语文能力的?估计大多数人会说,这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那么,反观三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发现他们基本上是按照学生阅读文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或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找出表现金字塔特点或者印象的语句,然后加以品析阐述的流程来授课的。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在按照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方法施教吗?非也。正如王老师所说,这样的阅读课,实际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教”的是课文内容,“考”的却是语文能力,“教”和“考”不一致,能考好吗?这恐怕就是教师对新课标提出的语文“人文性”的误解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吧,其危害,阅读测试的结果就是明证。

所以,要教会,首先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向语文能力的。也就是说,教语文首先是教能力的,人文教育只是相机进行的,语文的“工具”性承载着它的“人文性”,而不是相反。

第二,尽管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尽一致,效果也有好有坏,但学生答题正确率最高的也只有42﹪啊。我们试着按照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目的对教师2的教学设计做了两次改进,并在七年级三个班学生中做了同题测试实验。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1是:

①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给文段分层次。(两层)②追问学生分层的依据。(总写;分写金字塔特点、工程浩大)③学生讨论,分层意见统一后,追问:写金字塔特点的一层还可进一步分层吗?如果能,怎么分?④问,你又是依据什么分层的?(宏伟、精巧)

⑤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是写这两个方面的?请学生朗读相关语句。⑥让学生再次朗读一遍文段,问:金字塔如此宏伟、精巧,那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2是:

①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本段中的句子数。(8句)②分别概括出每一句话所写的内容。(①胡夫金字塔,②高,③大,④重,⑤石块多,⑥精巧,⑦用人多,⑧工期长)③根据8个句子之间的亲疏关系,把他们分成几个层次,并概括出层意。(①总写最大的胡夫金字塔,②③④⑤都写宏伟,⑥写精巧,⑦⑧写工程浩大)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和工程的浩大。(重读数量词、时间词以及体现精巧的语句,让学生想象体验其特点和工程浩大)④那么,这四个层次还可以进一步合并层次吗?如果能,怎么合并?层意又是什么呢?(①总写胡夫金字塔;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写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工程浩大)⑤让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自然段,问:金字塔如此宏伟、精巧,那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

实验测试结果如下:

看来,我们七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比王老师所在的小学还要差得多,但我们改进后的教学过程2效果毕竟好多了,是因为这个设计从学情出发降低了教学的起点,真正是从逐句概括、逐层概括、句间关系分析、层间关系分析等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角度施教的。(当然也有属于人文教育的内容)教学过程2之所以测试结果距100%还有相当距离,教学中发现,主要是学生逐句概括也成问题,看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基础确实很薄弱。

所以,始终按照语文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学会。

第三,教师1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最差,他和教师2、教师3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根据过渡句自己先说出了金字塔有“宏伟”“精巧”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精巧”的语句。这有两点需要探讨:一点是结论由谁得出。由教师还是由学生?二是结论怎么得出。是教师主动传授给学生,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体验感悟得出?答案不言而喻。教师1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印证式教学,严格讲,仍属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教师2和教师3则是先让学生阅读文段,然后问学生“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或者让学生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不论回答“特点”还是“印象”,学生都要自己去阅读文段,自己去感悟体验,然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正是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生成式教学。

所以,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变验证式教学为体验感悟式教学,学生才能学会。

第四,教师2和教师3虽然都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但效果不一样,这除了学生基础有差别外,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处理也有关系。教师3发问“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问题本身就比较宽泛,学生的印象自然是五花八门了。在学生回答零散的情况下,教师未作进一步的指导。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分析②③④⑤句虽然分别写了胡夫金字塔的高、大、重、用石多,但却都是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的,⑦⑧虽然写用人多,工期长,却都是表现工程浩大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了。其实,这个问题的处理又得返回到语文知识——句群的分析这个原始问题上去:句群中各个句子总是围绕一个中心来谈的。抓住了中心,学生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思维就会从点状思维提升到整体思维上去了。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没有知识支撑,能力形成便是空中楼阁。现在新课改不再刻意强调语文知识,教师虽然不系统讲解,但授课必须坚持低起点高观点,即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起点较低,但教学时却必须在相关语文知识的背景支撑下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相应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所以,深深扎根于语文知识的土壤里进行教学,学生就学会了。

学生学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许多方面,但教学只要指向了语文能力,按照能力培养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变验证式教学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在语文知识的背景支撑下进行教学,学生就学会了。简言之,切实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并自觉用深厚的学养来支撑教学,学生就学会了。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4

一、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产生背景及现状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先后掀起了两次“汉语热”学习热潮, 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汉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并推动了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 带动了新中国汉字研究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发展, 为研究近现代各国语言文学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教育工作者。然而,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中出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 单一化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未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汉语难”思想意识未能得到改善, 反而无形中加深了学习汉语词汇与典故的困难性。“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变革传统被动式教学法为宗旨, 强调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以势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情趣, 深化词汇记忆与熟练运用技巧, 加强对于汉语特殊用法的掌握技能。从汉语言文学教学调查现状而言, 传统的机械讲授教学法不能将教师传授的汉语知识及时融会贯通、合理运用, 反而不易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因此, 对“体验式”对外汉语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融会贯通语言文化艺术差异性与本质性

语言是一种牵涉到人类意识活动、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群众思想、形态特征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社会活动, 在人们语言信息传递与思想意识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语言教学”在外延上又会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课程论、教育模式、教育现象相关联, 非但如此, 还与不同国家民族各自语言文化底蕴以及文化本质内涵紧密相联, 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现象, 兼具同一性与多元化、复杂性本质特征。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 本身需对“外国语言文学”建立起充分地理解认知, 在本民族语言体系基础上实现再次跨越, 需要进一步掌握“外国语言”文化现状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 在固有教育思维模式上灌入新的语言观念与认知体系, 因此, 我国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改变学生认识心理与文化理念的必要性, 以学生心理特征变化为导向进行针对性教导, 在认知跨文化心理的前提下施行“体验式”教学, 全面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普及。

2. 开发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强化“汉语易学”思想,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扩展其求知欲与探索情绪, 让其在主动表现与积极认可肯定中获得愈加多的成就感, 而非在“天书”、“压力”与困难中寻找重复磨练机会, 需要学生在课堂讲授中以积极的“体验”活动来增强学习信心与乐趣, 通过与教师在思想行动上达到共鸣来合理融合各种有利学习因素, 实现学生内在创造力的完美发挥, 通过自我探索、认知与发现来切实提升掌握与运用汉语水平技能。

3. 教育者需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艺术性体验理念

教法的灵活性、主观创造性、积极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延续性、体系性具有一定的鲜明对比性, 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教材的不同潜在价值与本质属性, 而不同的教材又可在相同教法理论指导下焕发出非凡的教学效果与意义, 因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教育者需不断对传统讲授式被动教学法进行积极改革, 及时对陈旧教育法提出新的挑战与实行举措, 使教材彰显出更具影响力的文学价值与教育内涵, 深刻挖掘出求学者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兴趣, 主动探索出固有教材的不足之处, 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宣读, 学生负责记录”落后教育现状。外国学生首先要从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到复韵母、鼻韵母, 从声母到四声声调”开始训练学起, 而传统的“重复训练”法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对汉语拼音产生恐惧感, “体验式”教学法则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性来切实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则可扮演指导者, 学生可扮演问题发现者与解决者, 通过体验完全融入到汉语学习乐趣中。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汉语教学与汉文化教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5) .

[2]孙瑞.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实现语言交际能力[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13 (09) .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5

高三的模块阅读文本在很多教师眼里都是比较浅显的,考虑到时间安排,一般对于模块的阅读文本仅局限于话题拓展和词汇学习。而一般的阅读理解训练要比模块阅读文本难得多,所以高三轻课本重练习成了高三常态。笔者对于模块的处理也有困惑,也反思自己的模块教学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一直把模块阅读教学上成读写课型,用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语言本身的赏析缺少一个学习的方向。所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只局限于格式化的概括,并没有文笔方面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2015年8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活动中,南京师范大学刘学惠教授以M2U2 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从四个维度一步步解读文本:

1.话题内容,这是一个未来旅行,主要内容是:去哪儿,怎么去,带什么东西,去那儿干什么。这就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如果写去玄武湖,学生往往没有内容可写,这就可以给他范例,坐车去,带必备什么东西,去划船等等,就会使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起来,而不是我们教给学生几个句型,而学生言之无物,且缺乏逻辑。

2. 语篇衔接,这篇文章是旅行,所以要遵循时间顺序。我们在写几日游的时候也可以仿写时间顺序。

3. 语言表达,这是写给家人朋友的信件,所以语言有对话性,而且它可以用will do的用了will be doing等,说明是表达一种情感,不同的文体,它的对象不同,它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

4.文体风格,从表达上我们揣摩出这个人的感情———兴奋;whatever的使用能否用what来代替,为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的determination。

刘老师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经过老师的解读,笔者在模块教学方面也有了很多的反思,虽然阅读文本也在教,但重点只局限在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学习上,对于篇章的深度研读和赏析非常缺乏。一方面没有“深度阅读”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笔者也没有这样的高度来进行深度阅读。

此外,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涵养深度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不同。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亦是如此。原来笔者理解的在阅读中增加思维深度,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或者要弄点吸引人眼球的拔高,大多数时候,它们是公开课的亮点,而一方面笔者缺少发散思维的大脑,同时又觉得平时教学学不来。但听了刘老师的阅读点拨后,笔者改变了原有的认知,开始从赏析语言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的训练。

三、实践尝试

笔者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就有计划将暑期培训所得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深度”阅读的指导下进行模块阅读教学。下面就是笔者对于M9U1 reading的一个教学过程,基本点罗列如下:

1. 标题的解读Title Canada-Land of Maple Trees.

一问:我们一般在阅读理解时,标题一般从文章大意入手来定标题,但这个标题是不是就是文章的大意呢?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初步看出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特征。

学生答:应该不是。本文是介绍加拿大,肯定不止介绍枫叶,但枫叶是加拿大最具标志性的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所以以此为标题,这应该是一篇介绍说明文。

二问:我们自己在介绍一个国家时,通常会介绍哪些方面?

学生答:地理位置、面积、历史、文化、饮食、名胜等。

三问:为什么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此问题作为一个伏笔,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文本)

学生1答:加拿大枫叶多,所以被称之为枫树之国。

学生2答:加拿大的国旗是枫叶,所以被称之为枫树之国。

老师分享:我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也许还会有别的思考。

2. 第一段(the general introduc-tion)介绍了加拿大的面积、地理位置等。

除了让学生找一些相关信息外分析长句外,笔者追问:

一问:为什么作者在介绍国家的时候,要将地理位置、面积等知识放在第一段?

学生1答:这是总的介绍。

学生2答: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才有枫叶,这就和标题呼应起来了。

学生3答:一般介绍国家都会把地理位置放在开始写。

老师分享: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风景,第二段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涉及一个国家的主权,非常重要,要放在开头写。(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3. 第二段。

一问:在“Within this huge country,there are frozen wastes,vast mountain ranges,huge open fields,countless rivers and endless forests.”一句中,可不可以用“many”来替代“countless”和“endless”?在这些词的背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学生答:应该可以。这些词有点夸大,表达了作者对于加拿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老师分享:这里用了很多形容词,有的形容词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主要为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当然,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我们才会想一些竭尽夸张的词。

二问:在“Canadians,especially wildlife photographers and hunters,are quite fond of the wilderness,and you will be too.”中,作者使用“you”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答: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老师分享:这是一篇说明文,但作者的目的不仅仅是介绍加拿大,他还希望读者读了文章之后,能够去看一看加拿大,能够定居在加拿大。所以他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有沟通(communicative)和说服(persuasive)的作用。(这也是开放性的问题。)

4. 第三段到第七段。

一问:第三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1答:衔接作用。

学生2答:过渡作用。

学生3答:承上启下。

老师分享:这一段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统领下文。

二问:在“Beautiful scenery is just one of the treasures Canada has to offer.”这一句中最好的一个词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1答:beautiful,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学生2答:offer说明加拿大宝藏很多。

学生3答:treasures这个词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老师分享:我个人认为treasures是一个点睛之词,什么样的东西在老师心中是宝贝呢?my ring,能用到treasure一词的,对于拥有者来说一定是有非常价值的东西。所以作者选择这个词,说明了作者的一种喜爱、珍视的态度。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透过作者选得词汇,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反面的,或者是中性的词,来判断作者融入进语言的积极情感或者消极情感,还是客观陈述。

三问:“You will be delighted by Toronto,Montreal,Vancouver and Edmonton—all known around the world for their urban way of life,beautiful architecture and unique culture.”统领了哪几段?并分别罗列出各个城市的特点。

学生答:统领了第4~7段。

学生活动后,归纳各个城市的具体方面:

多伦多:面积,人口,标志性建筑———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蒙特利尔:面积,人口,历史,建筑和现代生活方式。

温哥华:面积,中国人口最多,海港城市,滑雪胜地。

埃德蒙顿:面积,标志性建筑之一——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建筑特色。

老师分享:我们在介绍一个城市的时候也可以从面积、人口、历史、建筑及其他特色等几个方面来组织。

5. 第八段。

一问:这一段关于久负盛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请在文中找出。

学生1答:用了一些形容词如best-known awesome等一些积极的词汇(此处学生已经吸收了老师在前面提到的积极的词汇表达作者正面的情感态度)

学生2答:用了一些数字如670metres,56metres,millions of travelers精确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尼亚加拉瀑布的美景。

老师分享:作者还用了很形象的动词,如fall(落),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之间也有相通之处。

6. 第九段。

第九段除了了解一些事实性知识外,笔者进行了拓展。

一问:读了第九段,你觉得加拿大的历史interesting吗?

学生很纳闷,不知道如何回答。

老师分享:我个人认为,因淘金而建城其实不完全算是interesting,我们张家港原来叫沙洲,就是长江冲击出来的一块地,刚开始也只有少数一些人从江阴、从南通过来落户,慢慢才形成了一座城市。但是作者用了这样一个积极的词汇,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热爱之情。同时,貌似不有趣的事,说成有趣,也是作者故意使用,有影响读者思维之地。我个人觉得,“谬论说了无数遍就成了真理”这个道理,也被读者用到了。

二问:大家有没有读过一本小说,就是以加拿大淘金热为背景的。

学生很茫然。

老师说: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此处有学生反映出来,看过电影。有的同学看过中文小说。有一个同学拿出了这本英文小说。)(我在开学初为学生准备了英语读书角,购买了《书虫》阅读分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图书,里面有这本小说。)

老师说:大家在读英文小说的时候,也要关注小说的写作背景和年代。一部优秀的小说离不开写作所处的大环境。当然,它能够日久弥坚,一定也有超越当时的特点,对当下有影响。

7. 第九段介绍了枫叶、枫树、枫浆。

一问:这一段和我们的标题联系最为紧密,那么细读这一段后,你对于为什么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有没有新的思考?想想为什么加拿大的国旗上是枫叶?

学生补充:枫树多,很漂亮,特别是秋天,所以加拿大被称为枫树之国。也因为枫树多,所以国旗就用了枫叶。

老师分享:枫树的树液可用以熬制枫糖浆,成为人们的食物来源。这么重要的食物作为国旗,老师个人认为for appreciation(欣赏)and reminder(提醒),加拿大枫叶多而漂亮,用在国旗上也是体现加拿大的特征。而枫浆对于加拿大的祖先应该有如美国的火鸡的地位,把枫叶作为国旗,也有感激之情,感激自然给予的恩赐。同时把枫叶作为国旗,是否能说明加拿大政府对于民生的重视。当然对于枫树之国的解读,老师的理解只是一个补充,或许你们以后会有新的文献资料让你们有更新的认识。

8. 最后一段。

一问: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学生1答:总结全文。

学生2答:用了“you”邀请读者到加拿大来定居生活。(这也融入了老师之前对于you的解读。)

9. 家庭作业。

用30个字左右概括这篇文章。

学生作品1:The passage introduces Canada’streasuresincludinggeographic location,scenery,well-known cities,Niagara Falls,history and its nationalsymbol—themapleleaf,which help persuade people to live in it.(29 words)

学生作品2:In this passage,the author gives a vivid and persuasive description of Canada’s treasures including unique location,beautiful scenery,multicultural cities,awesome Niagara Falls,interesting history and national symbol to invite us to visit it.(35words)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

本堂课有一个随堂听课老师,她课后评价:原来模块上的阅读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深度,对于语言有细腻的挖掘。在高一、高二的课堂,自己觉得上语言点好没劲,学生也学得没劲。在这堂课上,学生虽然没有表面热热闹闹的活动,但是老师的提问和点拨都挖掘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英语语言的措辞和魅力。而且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回答还蛮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这堂课基本是按照话题内容(如何介绍一个国家,如何介绍一个城市)、语篇衔接(首段的设计、第三段的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最后一段的总结和文中的人称的呼应,首段和第九段和标题的紧密对接等)、语言表达(很多形容词的选择、一些积极的词汇表达了作者对于加拿大的热爱)、文体风格(这是一篇介绍国家的说明文,作者希望引起读者对于加拿大的喜爱,所以为了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作者适时地使用了第二人称,使语言具有对话性,更亲切。)

由学生课堂活动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课堂非常感兴趣,思维活动也比较积极。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阅读课就是知识点学习的惯例。从学生的家庭作业反馈来看,学生都对于概括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的归纳,而是增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说明开始从语言赏析的角度体悟作者的意图。

总之,笔者自认为依着刘教授教给的葫芦画了个还算像样的瓢,在接下来的模块阅读教学中,笔者也是按照这四个维度设计课堂,每次上课也很期待学生不同的见解。学生也非常喜欢上这样的阅读课,觉得英语语言也是和汉语一样有美感、有魅力。对于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也非常积极地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M9U1Reading为例解读阅读课来更深刻地学习刘教授提出的四个维度解读文本阅读,也希望此文能引发其他英语老师的思考和实践,能够引导学生鉴赏语言,在充分的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能使学生也从四个方面来修炼自己的英语表达力。

摘要:高中英语的落脚点在于阅读教学,同时课程标准“八”级阅读目标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简单获得表层信息、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更应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但目前高三模块教学中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本文旨在给高三模块教学提供一种教学的可能性,能引发教师对于模块教学的思考。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6

一、体味真情

文本是语言文字的组合体, 那么语言的节奏、结构, 语调和文字的意义、意味、韵律等, 都应该是体味文本真情蕴藉的重要途径。体味真情, 需要阅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的温度和语言的缝隙, 去触摸作者的灵魂世界。例如,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

四百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褪淡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记了一段段高墙, 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这段语言中动词的反常运用, 给地坛增添了落寞和沧桑之感, 加厚了史铁生心头情感的分量。通过朗读和品鉴, 学生可以体味到其中贮满的真情。同样, 也是通过朗读和品鉴, 学生可以发现在《项脊轩志》中有一种悲喜交加、缠绵隽永的人情之美, 可以发现在《听听那冷雨》中有一颗跳动着乡愁孤寂的文人之心, 可以发现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感性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思, 可以发现《北方》中所蕴含的“在苦难中坚信, 在悲哀中热爱”的巨大情感力量, 等等。

清代著名文论家沈德潜认为“学习古文”有两个要点:“释疑难”和“通感情”。“释疑难”在教学中往往会以文言知识教学的形式得到解决, 而很多文言文教学却忽略对文本情感的体味。其实, 这是一个教学问题。因为古文年代久远, 往往与学生有较大情感距离, 要缩短、对接和打通古今的情感联系和文影心迹, “通感情”显然是一条重要的教学途径。例如, 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既是一篇生动的抚今追昔的纪念性文章, 又是一篇精辟的文艺随笔。在教学中, 笔者以体味文本真情为教学的主要确定性内容, 以如何理解文章的“气脉中贯”为教学重难点。这里所说的“气脉”, 正如教材所言, 是“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苏东坡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儋耳虽数万家之聚, 州人之所须, 取之市而足, 然不可徒得也, 必有一物以摄之, 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 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 散在经史之中, 不可徒使, 必有一物以摄之, 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 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 不得意不可以用事, 此行文之要也。

那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篇文章的“气脉”或者说“意”应该是什么呢?对文与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当是这篇文章之“意”, 这种丰富的情感始终贯穿于文章的结构脉络之中。这里所指的“赞美”, 除了有对他人格胸次的钦佩之意以外, 还应该包括高度赞赏文与可所提出的“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的创作理论。这样的教学策略, 才是真正走进文本核心的明智教学选择。

诗歌是诗人灵魂的歌唱, 是接近神与天国的艺术创作。选入语文教材的那些精美古典诗词, 无不在美丽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一颗或感伤或豪放或闲适或婉约或愁怨的诗心, 这是古今无数鉴赏文章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评价视点。因此, 执教古典诗歌时, 舍体味真情者奈何?例如, 笔者曾经以“名句赏析带动名篇教学”来进行《琵琶行》教学设计, 以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为教学铺垫, 以赏析“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为教学发展, 以赏析“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为教学高潮, 确保在一课时之内高效地完成这首长诗的教学任务。这个独到的教学处理, 既精要地欣赏了诗歌的形象塑造和表达技巧, 又贴近体味了诗歌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并且启发了学生认识这首诗所具有的广泛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人生的逆境之中, 知音不可缺失, 那份相知之美不可缺失。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 可见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设起一座真情的桥梁。

二、赏析细部

赏析细部, 指的是专注赏析文本的语言和各种技巧, 诸如文本的肌理、张力、象征、多义、用词、标点等。需要指出的是, 赏析细部并不等于琐碎地赏析、破碎地赏析, 而应该是精细地赏析、精彩地赏析。正如特级教师郭吉成所指出的那样:“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走进文本, 细读中去把握言语的本质, 这是语文教学的正途。语文教学不是冷藏知识, 而是激活知识。”[2]

这里不妨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几个赏析细部的教学例子来说明。《桥边的老人》中, 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 却意味深长。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使小说充满了张力。《在桥边》中, “目送”暗恋姑娘的这个细节让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就立体和鲜活起来了。《牲畜林》中, 朱阿的枪口“想对着德国人的胸膛, 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 把人物举止和内心之间的偏差描写得极其准确和传神, 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慌中出错的心理和滑稽愚蠢的性格。《素芭》的结尾处, 作者似乎不经意地写了一笔———素芭的丈夫“又相了亲”, 便暗示人物的结局是悲剧的而非喜剧的。《娜塔莎》中对娜塔莎有一处语言描写:“索尼亚, 不能够怀疑他的, 不能够, 不能够, 你懂了吗?”“不能够”的三处反复使用, 生动地刻画出娜塔莎的蛮不讲理、失去理智的精神态度, 反映了她的单纯又固执、善良又糊涂的个性, 体现着托尔斯泰创作的“心灵辩证法”。《半张纸》中“一个大棺材和一个小棺材”“下面的项目他已经无法辨认, 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 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等语句, 表现着“他”面对家庭悲剧、人世沧桑的极度悲痛之情, 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明人吕叔简在《呻吟语》中说“见见非难, 而见不见为难”。“见见”与“见不见”中, 前一“见”字都是“看”的意思, 而后边的“见”则指“能看到的”, “不见”即为“不能看到的”。简而言之, 就是“看见能看见的, 不难;看见不能 (轻易) 看见的, 很难”。这话同样适用于今日的语文课堂, 即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见见”, 更要“见不见”。李海林教授也指出:“越是重要的价值, 基本的价值, 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 越难发现, 越难掌握。”[3]“赏析细部”就是要“见”文本中“难见”“难发现”的言语形式, 就是要调动文字考证、句法分析以及语境阐发等文本细读手段, 发现隐在文本之中的真意, 还原文本的“原意”。比如, 《诲人不倦》一课中有这样一则内容: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教学时, 笔者着重让学生在细读文本后思考:为什么孔子的“贫而乐, 富而好礼”的主张比子贡的“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的主张要高明一些?这个设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品味“无谄”“无骄”和“乐”“好礼”的细微差别,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快乐观和礼学观。

又如下面这则内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后思考:子夏引用《诗经》的诗句时比别的版本《诗经》的诗句多了一个“素”, 说明了什么? (生动地体现了子夏的博学风采) 孔子为什么对“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不作回答, 而只是选择性地回答了“素以为绚兮”?如此一番细读之后, 学生“见”到了很多平时“不见”的地方, 进一步理解到孔子教学的高明:既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又善于高屋建瓴、触类旁通。

三、深度探究

“深度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而作的教学努力。比如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 我们除了要掌握“人物个性有趣”外, 还应该深度探究其“有趣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即金先生的真性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再如, 卡尔维诺故意把《牲畜林》中的人物喜剧化 (朱阿、德国兵、老太婆和小姑娘等都有一定的喜剧效果) 、场景宗教化 (牲畜林简直像是“诺亚方舟”) , 从而把沉重的战争主题轻盈化。这些内容都是这篇小说需要咀嚼和深究的地方, 也是执教者应该努力抵达的文本深处。再如笔者在执教《肖邦故园》时, 曾以下面的材料设置了课堂讨论题, 并以此作为课堂主问题让学生深度探究:

【材料】中国当代一位作家在《寂静的独语》一文中这样说道:“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悠扬飘来, 听上去似乎是作家一不小心, 让人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的第一人, 但在他的手下, 钢琴在历史中第一次被转型———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课堂讨论题】你认为肖邦的音乐是“寂静的独语”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这个讨论题直抵散文的核心内容, 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品味到文章的人文意蕴, 从而达到了文本解读的一种深度和高度。

需要指出的是, 深度探究又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思想、肢解思想。朱自清先生指出:“读的方面,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 没有什么用处。”[4]我们现在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这段话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当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把远超过学生认知的社会学、文艺学、写作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硬灌”给学生以显示“过人学养”的过度阅读, 这与中学课堂的深度探究的教学设想是相违背的, 应该引起重视和加以纠正。如把《桥边的老人》解读为“带有很浓厚的基督教隐喻色彩, 真实地描写了西方一代青年救赎价值观的崩溃”, 把《像山那样思考》解读为“我的存在与他者存在的矛盾冲突”等, 就是过度阅读。

阅读教学, 应该排除过度解读的方式, 还语文的本真面目。深度阅读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限, 不能无限度地拔高和超前, 需要剥离阅读本质和切割误读界限。“阅读教学固然要尊重学生的体验, 允许多义的理解, 但不能放任, 教师的引导很有必要。有一个‘基本理解’, 这是阅读教学‘放开’所必需的‘度’。”[5]比如, 在教学《六国论》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探究文章气脉贯通、议论透彻的文本核心内容, 笔者特别补充和拓展了以下的两条文论资料。

(1) 王夫之使用过“文脉”的概念。他说, 文脉决不能像傀儡戏中牵动的细绳, 而要像人身上的经脉, 藏在肌肉里面, 从脚跟、脚趾到头顶, 贯穿于全身。有了这种文脉, 文章就成为了有机整体。

(2) 正像唐代韩愈说的, 文气是水, 语词、句子是水上的浮物, 文气可以驱使、驾驭言词;文气强盛, 句子的长短、声调的高低可以自如地随之变化。

这样注释式的恰当补充和适度拓展, 接通了直达文本“神光所聚之处”的阅读管道和品鉴路径, 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说的那样:“以注对质本文, 若听讼之造然。”“注”与“文”两相对照, 较为恰切地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品鉴文心”的三种教学策略不是被孤立地割裂开来的, 它们往往应该被综合把握和整体运用。比如笔者就曾以“真情、细部和深度”为引导, 让学生品鉴《项羽之死》文本核心的三个重要角度。《项羽之死》倾注了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大量心血, 是不朽的文言名篇。古人说:“《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 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在教学这一课时, 笔者引用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的资料:“‘可奈何’, ‘奈若何’, 若无意义, 乃一腔怒愤, 万种低回, 地厚天高, 托身无所, 写英雄失路之悲, 至此极矣。”这则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悲情”的体味和感悟。笔者又引用了《项羽本纪》中对“巨鹿之战”的描写语句, 感受“敢”和“能”的细微区别, 让学生精准地把握文本的细部魅力。还以“项羽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为深度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去深刻把握人物形象的价值。

再如, 品鉴小说的“文心”时, 我们需要重点认识和理解情节, 因为它是小说最为重要的规范, 作家往往在叙述中设置事件赖以形成的因果律, 成为故事演变的根本动力。例如, 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中, 作者说:“自从有了新的寄托, 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在赏析小说中这个“没有怨恨”的细部时, 再联系鲁迅《风筝》中“弟弟”忘记了风筝被“我”破坏的这件事, 文章呼唤个性解放的主题也就越发深刻了, 细部赏析与深度探究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再如《炮兽》中, 炮队队长与炮兽殊死搏斗时, “盲目的浪头在他们下面导演着这场战斗”, 这一看似闲笔其实“不闲”的文字, 深刻地道出了小说情节的因果律 (事故固然有人为疏忽的原因, 但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盲目的浪头”) , 力战炮兽的勇士最终还是因为致命的失误被处决了, 反映了叛军首领的严苛和冷酷之情。一处“闲笔”, 却需综合运用体味真情、赏析细部和深度探究等方法, 才能品尽其妙。□◢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就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3) .

[2]郭吉成.散文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管理) , 2012 (2) .

[3]王荣生, 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8.

[4]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

黄公望的“高远”式构图法赏析 篇7

《丹崖玉树图》中“丹崖”一词, 最早出自嵇康的《琴赋》, 是形容山峰的两侧平整而险峻的崖壁。众所周知, 黄公望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等大多数的作品展现的是辽阔的平面景色, 而《丹崖玉树图》这幅作品中山崖岩壁的却是“高远”险峻之势。探讨“多视点”视图法、浅绛设色对于实现这一绘画风格的转变,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本文以《丹崖玉树图》为例, 探讨分析黄公望《丹崖玉树图》和他的“高远”构图法, 同时揭示黄公望“高远”构图法的创新性。

1《丹崖玉树图》的发现及鉴定

《丹崖玉树图》为纸本, 山水设色, 纵101.3厘米, 横43.8厘米, 是黄公望的晚年之作,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959年, 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在筹划一项书画展时, 无意间发现了这幅画。该图描绘的是山峦重叠, 高松杂树遍布窠石坡岸之上, 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 溪流迴转, 云烟缭绕, 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图中没有留下作者的款印, 但图中有元代张翥、陆行直、王国器、徐霖、无名氏等五跋, 裱边有明董其昌二跋, 清潘亦隽一跋。其中, 元代张翥在画右上方跋:“一峰居士精神健, 此笔前生应画师。”由此作为黄公望真迹的依据之一。

2《丹崖玉树图》“高远”之势的实现

在《丹崖玉树图》中, 黄公望将“多视点”下平视、俯视、仰视的景象汇聚在一起。画中层峦叠嶂、杂木长松、草屋乔居、深壑险道等一切复杂而丰富的物象, 恰到好处地表现大自然山水的深远与雄伟。“黄公望的历史意义在于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布局建立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范式, 并且衍生出新的黄公望绘画语群”[2]。

2.1 多视点构图之俯视

画家仿佛站在正对山崖半山腰的另一个山头上, 视线几乎是平视的。这样, 俯视鸟瞰的是山脚下草木华滋、树木蓊郁之景。从茂密的树叶缝隙中, 观者看到梵寺仙观, 房屋好似躲藏在山间树林中, 整幅图给人深幽、宁静的感觉。“山坡中可以置屋舍, 从此有生气。”, 小屋若隐若现, 提升了画中山崖岩壁的人气、灵气。山脚处有树木和矶石, 并使用勾点法, 用较深的墨色勾勒它们的轮廓, 这就是黄公望独特的勾、点法的灵活组合。观者通过俯视, 看到密布的山脚石矶、较深墨色之松树、藏在树林里的寺观, 向观者呈现出种类丰富的景物, 构成山峰自山脚向上的自然高险之势。

此外, 俯视看到的山脚小树, 以这个比例进而推断出完整的“丹崖”高度, 增加了营造山崖的“高远”之势。

2.2 多视点构图之平视

画中部 (即半山腰处) 是树林茂密、巨石堆积, 以披麻皴的手法、细密的线条刻画大量的乱石。同时, 中部亦出现一间更大的寺观, 这是画家以平视的视角站在半山腰正对面的另一个山头观察的。“山腰用云气, 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黄公望用淡墨甚至是留白表现云气, 此处的云气弥散, 让人联想到山腰的位置已高达百余米。此外, 半山腰的石头多底部墨浅, 石顶部的草木施浓墨, 体现了黄公望的“画石之法, 先从淡墨起, 可改可救, 渐用浓墨者为上。”。如此施墨, 不仅由下到上容易修改, 而且重要的是营造由浅入深的效果, 以虚代实点名山崖的高度, 在其他景物的配合下, 达到山峰之高耸的表现效果。

此外, 为了满足“从山外远景”的“高远”构图法的要求, 画家平视之处高达山峰半山腰的位置, 但丝毫不影响山峰的高度在观者的视觉上的自然而然的抬高。

2.3 多视点构图之仰视

观者的视线随着黄公望的画笔, 通过笔触的粗细浓淡、轻重刚柔, 已经由山脚至山腰饱览了山峦叠石、草木寺观等景物。然而, 画面的更高处将呈现一个更为丰富变幻、充满神秘的世界。

自一座大寺观向上, 旋进入整幅图的上部 (即观者需仰视的山峰景色) ;黄公望先运用披麻皴的手法, 绘画两块较小的山石, 在山石之间放置一道狭小的山路;然后, 在两块巨石的上方, 各布置有好几块巨石、及零散堆积的石块;所有的石头经过勾皴点染的画法, 变现出细致而柔软的一面。而在它们的左右两侧, 运用鲜明的对比, 是两面高耸的山崖。山崖运用少量的施墨, 山脉络运用披麻皴的手法, 崖面无树;表现出“两崖夹一道”的场面, 更加加强“虚”法表现下的两侧山崖之险峻。黄公望继承了董源的山石画法:“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 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浓墨之深突出山石之凹、低, 并对比两侧山崖之淡墨, 衬托山崖之高峻。

画面最远处的山脉以浅墨点皴, 则同样以虚写实表现山崖的高峻。“山头要折搭转换, 山脈皆顺, 此活法也。”, 上部的山峰更为高耸, 这种巧妙的画法, 在两崖及巨石之后产生更大的视觉对比, 塑造“丹崖”高耸险峻之势。

3 浅绛山水中山石树木的墨色对比

《丹崖玉树图》中山脚处的树木、矶石, 黄公望用使用勾点灵活组合的方法, 施用较深的墨色勾勒轮廓。此外, 一颗生长在山脚下、却高至半山腰的松树也是整附图的浓墨之处。松树树干使用浅墨单勾, 而树叶以浓墨勾点、片片清晰, 形体高大的树占据整幅图的很大比例。由于松树与其背后同一高度的山石用墨存在鲜明的对比, 这样突出山峰“高远”。用墨的浓淡差异, 通过观画者的视觉形成脑海中山峰与视点之间水平距离的概念。而这个比例进而可以推断出完整的图中“丹崖”的高度。

树木顶端与山石顶部的用墨差别较小。同时观者形成了初步的“物我”距离感, 假设松树用墨最深所有离观者最短, 那么山石底部极淡的墨色、甚至是留白, 则大大抬高了山头的高度。画面上部运用披麻皴的手法绘画两块较小的巨石, 并在两块巨石之间放置一条狭小的山路;两侧的巨石身后还各有好几块巨石, 勾皴点染的画法能够将他们细致地表现出来。巨石的两侧身后, 是更高的、笔墨更少的两侧崖壁;左侧山崖坡面没有一棵树, 运用披麻皴的手法表明了它的脉络, 山顶以点染技法变现杂树表现出“两崖夹一道”的画面。特别是上部的山峰更为高耸, 在多数巨石后产生更大的视觉冲击, 塑造“丹崖”高耸险峻之势。

此外, 黄公望继承了董源的山石画法:“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 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 浓墨之深突出山石之凹、低, 并对比两侧山崖之淡墨, 衬托山崖之高峻。黄公望对画石之法的理解是:“画石之法, 先从淡墨起, 可改可救, 渐用浓墨者为上”, 由下到上是有淡入深的画石之法取得有利于独显山石之高耸的作用。

4 由《丹崖玉树图》看“高远”式构图

4.1 郭熙《林泉高致》“三远”

五代时期,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的“三远”理论---“山有三远”, 即“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

4.2 黄公望《画山水诀》与“三远”

《写山水诀》是一篇重在论述山水画画法的论著, 黄公望的“山论三远”是在郭熙的“三远”基础上, 针对经营位置方面进一步地发展, 特别在“高远”这一个方面[2]。

黄公望出狱后, 通过教授山水画、传授弟子谋生, 同时写作完成《写山水诀》。该书融入了黄公望自己的经验, 被后世认为“山水画法之秘要, 殆尽于是”, “后来诸家作写山水诀及论画山水者, 大率本此”[3]。黄公望认为, “山论三远, 即从下相连不断, 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 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虽然黄公望所提出的三远没有流行开来, 但是他所总结的“高远”具有独到之处, 这正是黄公望的山水自成体系的表现。

正如《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的“山有三远”那样, 元以前宋画中的构图是不同的, 其中北宋初范宽《溪山行旅图》为“高远”式构图的典范。根据方闻先生“视觉结构分析法”的研究:“画面被垂直地划分为三层布局, 近景与中景合占画面下方的三分之一;画面的上半部迎面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山石, 构成了画面的主峰, 两侧则是从深不见底的薄雾中凌空而出的侧峰。视线以“三步式”跳跃前进, 前景, 中景, 一直向上, 最后仰视令人头晕目眩的耸立巨峰;这是凛然的“高远”景致”[2]。视线的由低到高,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的层叠上升, 达到了郭熙所说的“自山下而仰山巅”式的压迫感、重量感及纪念碑似的崇高感。

5 黄公望“高远”绘图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杜勃罗留波夫眼中的艺术家是“在每一种事物上, 捕捉一种跟他的心灵十分接近又亲切的东西”。黄公望提出的“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是置身物外的“物我”观念的反应[4]。那么, 这种“物我”关系由于其生平经历的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常年占卜算卦的经历增加了黄公望对人、事“置身物外”的理解。黄公望出狱时正值占卜算卦之风的兴起, 他期望以算卦谋生来为江南地区遭受异族统治的汉人解脱心灵上的歧视和排挤, 逐渐形成了看淡人生苦难和视自己为命运的旁观者的思维方式。由于经济来源的不固定, 黄公望索性不为金钱所累, 过着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明李曰华《六研斋笔记》“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镶中坐, 意态忽忽, 人莫测其所为。又久居泖中通海处, 看激流轰浪, 风雨骤至, 虽水怪悲诧, 亦不顾。”常常接触大自然早已形成了他“超然物外”的思维。

黄公望因政治仕途绝意, 转入乞求精神上的超度和解脱, 这种心境对他的作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反璞全性”“以识心见性, 除情去欲, 忍耻含垢”强调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 而他“高远”之“从山外远景”则能将自己抽离于绘画对象, 展现山脉原貌。

“传统中国艺术史以谱系的典范为基础, 根据著名的典范大师们的风格传统来审视书法史和绘画史, 后面的艺术家们通过与这些传统风格神会或“精神上的呼应”[5]。黄公望作为“元四家”之首, 师承董源、巨然;后师赵孟頫“古意说”, 遥接五代北宋画风, 都以“意”追求绘画的最高境界。“中国山水画之确立, 应该从黄、倪算起”[2], 元四家首推黄公望, 他的绘画的技法和创作思想, 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高远”在内, 对明代书画家、收藏家董其昌、清四家之一王原祁等人影响巨大, “进而至董其昌, 四王 (特别是王原祁) , 将山水画从笔墨中进一步纯净化, 从间架、结构, 机趣 (山水符号) 中进一步构成化, 又是一种抽象层次。因而这是中国山水画史中的层层推进[6], 整个影响范围扩大到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坛。

6 结束语

黄公望在《画山水诀》中强调作画过程中最忌“邪、甜、俗、赖”, 其中“赖”指泥古不化、缺乏创新。由此可见, 他提倡创新与发展、反对守旧, 其“高远”式构图是他追求创新、继承并发扬传统方法的渴望。同时, 他的“高远”构图法正是对郭熙构图法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利.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特色[J].艺术百家, 2006, (7) :1-2.

[2]郭建平.“富春样”与黄公望-董其昌-王原祁谱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9, (3) :53-55, 58.

[3]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 (下) [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1957.

[4]查律.论<富春山居图>中的物我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0, (5) :5-55.

[5]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 (第1版) [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赏析式教学模式 篇8

英语作业评语虽小,作用却很大,它是师生情感交流纽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掌握了基本的英语知识、能用英语进行一定的表达、对知识点的运用可能存在疑问、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信心不足等等,笔者认为评语的具体使用,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尽量使用激励且具有针对性的评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作业批语切忌千篇一律、必须具有针对性。对于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要指出具体的优点,同时提出有待提高的方面,语气尽量中肯;对于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顺带提出希望,这样效果会更好。教师中肯的批语恰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在镜子里能更清楚地了解老师对自己优点的肯定和不足之处的含蓄批评,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并不断地完善自己。例如,对字迹工整、认真但作业却有错,或是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批语可以分别是:

“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If only be more careful!”(多漂亮的书法呀!要是作业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Well done!But would you please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做得很好!再设法改善一下你的书法怎么样?)

二、批评要注意艺术性和启发性,避免使学生产生“习得无助感”,尽量使用委婉语和虚拟语气

俗语云“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学生中尤其是后进生对自己的评价多有不准确的时候。英语中常可以用来表达带有批评意义的指导性句式有“If only……!”、“How I wish……!”、“Would you please……?”、“I'm afraid you……”等等。常用的这类批语:

“If only your handwriting were better!”(要是你的字能写工整点该多好啊!)

“How I wish you did your homework all by yourself!I think you can!”(我多希望你能自己完成作业啊!我相信你能做到。)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请你注意……好吗?)

“I'm afraid you used Chinglish here,do you think so?”(恐怕你在这儿用的是中国式英语,你说呢?)(“Chinglish”是“Chinese English”的幽默说法)。

三、关注后进生,注意批语的连续性

“Wonderful!In spite of a few mistakes last time,you have made progress now!”(好极了!尽管上次有点小错,但你现在已经进步了!)

“You used to make a lot of mistakes in grammar,but now you do more correctly.”(你以前语法有错误,但现在你做的好多了!)

这些批语加上课后的辅导和交谈,差生就逐步赶上了。后来有学生曾经写道:“Thank you for your words and help.I'm doing well in my English study.I will be a teacher like you in the future.”(谢谢你的教导和帮助,我现在英语学习进步了,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像你这样的教师)。这正是作业批语的情感魅力所致。更有一些学生,在与教师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愿意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烦恼甚至个人秘密,用英语或中英夹叙与教师交流。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大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展。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四、评语中可以偶尔出现几个生词,能起到“跳一跳,摘桃子”的作用

由于高中生经过了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对基础语法基本了解,在作业批改中,不要刻意回避新词汇,因为个别生词反而可以刺激学生求知欲,可扩大他们的词汇,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来回应教师的批语高中学生基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Come on!I am sure you will catch up soon.”(加油,你会赶上来的)“I'm sure you can do your work better the following time.”(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到更好)等评语,当学生认真阅读了这些评语,真正理解了评语中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或者期望。他们通常会认真地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做好的会洋洋得意,充满成就感;有的还会暗暗地捏把劲,下次我一定要做好!

由此可见,在作业批改中采用激励性评语,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能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通过赏识、鼓励,一旦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动机被激发出来,那么学生具有的潜能将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他们的本色。适时地激励学生,可使学生受到不断的鼓励,能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前进的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

总之,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要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通过对高中英语作业的赏析式评价,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与了解,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也将会是令人振奋的。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业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评价和指导作用,而一些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个关键点。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赏析式评价在高中英语作业评语中的渗透提出几点看法,以便促进师生之间思想和知识的交流并改进英语教学。

上一篇:下方风险下一篇:元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