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风险

2024-10-02

下方风险(精选4篇)

下方风险 篇1

摘要:本文从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出发, 简述了方差类风险测度模型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而, 为克服普通方差类模型的假设约束问题, 引出了下方风险测度的概念, 并着重说明了几种常用投资模型及其特点。

关键词:风险度量,证券组合投资,下方风险

引言

对于证券投资风险度量理论的研究是金融经济学领域里最核心的课题之一, 也是具体证券投资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自Markowitz (1952) 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之后, 对风险测度方法的探索不再仅仅停留在非定量的主观判断上, 而是从定量、投资者心理、风险方向等多个方面对投资风险大小进行客观计量。新型的风险测度模型和测度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 为投资者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便于事先指导和控制投资行为。

一、Markow itz均值———方差模型

Markowitz于1952年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使用了两个风险计量指标:投资收益率均值和收益率方差, 前者用于衡量证券盈利性的大小, 后者则是测度证券风险的指标。均值——方差模型有两个基本的成立依据:其一是“风险回避性”, 即认为投资者在一定收益条件下追求风险最小;其二是“非满足性”, 即认为投资者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

设投资者选择n种证券进行组合投资, ri为第i种证券的随机收益率, Ri=E (ri) 是期望收益率, σi2=D (ri) 描述风险, R= (R1, R2, …, Rn) T为该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向量, 投资比重向量为X= (X1, X2, …Xn) T, l= (1, 1…, 1) T是n维单位列向量。又令投资收益率的方差 (标准差) 表示组合投资风险, 即n种组合资产间的协方差矩阵:∑= (σij) nxn, 是对称矩阵, 其中σij=cov (ri, rj) 。由此, 可得:

n种证券的组合投资收益Rp:Rp=∑ni=1XiRi=RTX;投资风险σP2:σP2=∑ni=1∑nj=1XiXjσij=XT∑X

综上, 在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 Markowitz在均值———方差模型为:

该模型的成立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证券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理性规避风险;证券收益率都服从正态分布, 风险用收益率的方差表示;各证券相关联的, 用相关系数及协方差表示等等。

均值———方差模型为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数学论证, 开启了量化风险评估的新途径, 以收益率度量投资回报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但以方差作为风险的计量指标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模型要求正负偏差相互对称, 即投资者同等对待上、下风险。有学者发现, 从心理学角度损失和盈利对风险的贡献是不同的——投资者对损失往往赋予更大的权重, 直接以整体方差衡量风险大小不符合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为寻求替代方法, 既能具备理论的完善性、计算的便利性, 又能符合风险度量对现实状况和心理感受的满足度, 经济学家提出了刻画损失在风险构成中作用的下方风险 (Downside-Risk) 方法。其理论出发点是:对于非对称、非规则性的收益率分布, 投资者只要将低于给定目标收益率的各种可能情况归为风险计量范围, 即可有效地描述所有潜在风险。

二、基于下方风险测度的投资模型

1. (下) 半方差模型

假设同前。又设h为一实数, 令 (ri-h) -=min (ri-h, 0) , (ri-h) +=max (ri-h, 0) 。用矩阵建立基于半方差、半协方差的风险测度模型如下:

其中, Qh=Qh-+Qh+, Qh-= (Covh- (ri, rj) ) nxn, Qh+= (Covh+ (ri, rj) ) nxn

Covh- (ri, rj) , Covh+ (ri, rj) 分别表示为第i种证券和第j种证券关于h的半协方差。

该模型克服了均值———方差模型的正态性限制, 适于任意分布情况, 并强调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感受;但是其算法却比均值——方差模型更为繁琐, 过大的计算量削弱了该模型的应用性。为降低运算复杂度, 改进模型如下:单个证券的风险为:σi2=E[ (ri-Rj) -]2

证券组合的风险为:

相应地, 证券组合的风险函数为:

f (x) =∑ni=1∑nj=1xixjσ-ij=XTΩ-X

其中Ω-= (σ-ij) n, 为负半方差风险相关矩阵, σ-ij=E[ (ri-Ri) -· (rj-Rj) -]为第i种证券和第j种证券的协方差, (ri-Ri) -=min (ri-Ri, 0) 。

在建立 (下) 半方差风险测度模型如下:

改进的 (下) 半方差模型不仅克服了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正态分布假设的局限性, 而且计算也相对简单, 同时兼顾了不同证券的特点, 具有相当强的实际操作性。

2. (下) 半绝对离差模型

上述模型都依赖于收益率方差, 而大量事实显示, 方差的存在性值得怀疑。于是, 出现了用收益率的绝对离差代替方差描述风险的大小的半绝对离差模型。假设同上。

由定义, 单个证券的投资风险为:

证券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为:

因此, 则基于 (下) 半绝对离差的证券组合投资模型:

(下) 半绝对离差模型不要求证券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更符合实际, 且计算简便, 能够很好地刻画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有较强操作性。但该模型不具备良好的组合解析能力, 它消除了各种证券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一定程度上存在模拟失真。

3. 下偏矩模型

下偏矩LPMq (Lower Partial Moments) 是下方风险方法的一种, 主要通过资产收益分布左尾部分的某种矩来刻画风险。Bawa (1975) 和Fishburn (1977) 提出了一般形式的下偏矩指标:

其中, h为投资者的目标收益, f (r) 为证券收益r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 q (q=1, 2…, n) 为偏矩阶数。

在投资实践中, 更常用的是Harlow&Rao (1989) 提出的基于收益离散分布的下偏矩指标:

其中, Pp为证券组合收益rp发生的概率, 不同q值下, LPMq意义不同。从应用角度看, 一般取q≤2, 即q=0, 1, 2。q=0时, LPM0为低于目标收益率的概率;q=1时, LPM1为单边离差的均值, 又称目标不足;q=2时, LPM2为目标 (下) 半方差。

以式 (3-6) 为目标函数, Harilow (1991) 构建了基于下偏矩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假设同前。又令h为投资者的目标收益, ρ0表示该投资者可接受的最小收益, l= (1, 1…, 1) T是n维单位列向量。其中, m为收益率观测点的个数, 偏距阶数q的取值为q≤2。

Harilow下偏矩对风险计量的假设条件非常简单, 仅要求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型, 这正符合了大多数投资者的特征;另外, 下偏矩能够反映投资者区别对待正负偏差的心理感受;第三, 以下偏矩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比Markowitz模型更多的下方保护。因此, 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应用上, 下偏矩优于方差方法。

三、结论

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技术指标来测度证券组合的投资风险。Markowitz率先使用方差量化评估风险, 具有意义直观明显、计算方便等优点。但方差忽略了投资者对待收益正、负偏差的不同态度, 因此人们提出了下方风险概念, 引入半方差、半绝对离差、下偏矩等指标。下方风险理论考虑了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更符合客观事实。本文分析了几种基于下方风险测度的投资模型, 并从度量指标和计算复杂度等角度, 比较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在实践活动中, 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情况, 选取适当的投资模型对投资组合进行有效评估。

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Mean-Variance Analysis in Portfolio Choice and Capital Market.Basil Blackwell, NewYork, 1987.

[2]Atsushi Yoshimoto.The mean variance approach to portfolio optimization subject to transaction costs.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 1996 (1) .

[3]L.Chiodi, R.Mansini, M.G.Speranza.Semi-absolute deviation rule for mutual funds portfolio selection.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3 (124) :245-265.

[4]印凡成, 周淳, 黄健元.半绝对偏差投资组合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经济数学, 2010 (27) , 57~61.

[5]汪贵浦, 王明涛.Harlow下偏矩证券组合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6) , 42~47.

下方风险 篇2

一、测试方法

(一) 测试准备

核磁类型:1.5T Twinspeed HD MRI;

水泵类型:7.5kw补水水泵;

测试内容:水泵交流电磁干扰测试;

测试仪器:Multiwave System II;

测试点位置:水泵房正上方楼层。

传感器方向设置:

X轴-左右方向;

Y轴-垂直方向;

Z轴-床方向。

(二) 模拟环境及测试

由于1.5T MR已经安装完成, 使用正常;现需要在MR磁体间正下方安装不锈钢水箱, 在操作间下方安装7.5KW水泵三台 (最多同时开2台) ;水泵是电机负载, 属于交流电磁干扰源, 若处理不当, 会对MR成像造成影响。

由于规划场地还没有安装水泵, 所以在另外一个正在施工的泵房进行测试, 电磁干扰测量传感器放置在水泵房正上方楼层, 按如上所述方向放置, 对水泵房运行的7.5KW水泵产生的交流电磁干扰进行测量, 测量时间为10分钟, 连续测量4次。

该模拟场地上除了有7.5KW水泵以外, 还有许多大水泵, 水钻, 电焊机等交流负载, 所以交流电磁干扰环境与3T MR下方的水泵有所区别。

(三) 测试要求

MR场地电磁环境要求。下列列表中的下划线部分标识出了1.5T MR的交流电磁干扰要求范围:

二、测试结果和讨论

分四次测量的Z轴交流电磁干扰数据:

(一) 第一次测量Z轴交流电磁干扰波形

测试结果详见下图, Z轴干扰最大为180.5mG, 大大超过了1.5T MR要求 (40mG) 。

(二) 第二次测量Z轴交流电磁干扰波形

测试结果详见下图, Z轴干扰最大为216mG, 大大超过了1.5T MR要求 (40mG) 。

(三) 第三次测量Z轴交流电磁干扰波形

测试结果详见下图, Z轴干扰最大为2.5mG, 符合1.5T MR要求 (40mG) 。

(四) 第四次测量Z轴交流电磁干扰波形

测试结果详见下图, Z轴干扰最大为0.87mG, 符合1.5T MR要求 (40mG) 。

由于测量的水泵一直都在运行, 所以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测量中的交流干扰有测量水泵产生的干扰, 没有超过1.5T MR交流电磁干扰要求;第一次和第二次过大的交流电磁干扰可能是由于其他交流电负载引起, 但这些负载在MR下方水泵房不会出现。

三、结束语

下方风险 篇3

一、安全施工依据

1. 由设计院提供的南阳1 000 k V开关站扩建工程施工电气部分设计图纸。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部分) (DL5009.3—1997) 。

3.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003) 168。

4.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1516.117-2002) 。

5. 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南》 (2009) 。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施工现场需要准备的条件。

现场待施工母线场地周围已安装的设备, 施工现场用塑钢围栏全部封闭,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已经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工作票“唱票”。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上塔前施工负责人应逐个检查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带、工具、精神状态, 检查合格后方可登高。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包括高空坠落、机械损伤、天气突变、设备损坏和触电等, 并依据应急预案的要求, 做好对应的技术交底和物质准备。

2. 所需工器具。

所需车辆和工具有:50 t吊车1台, 120 t吊车2台, 10 t牵引机1台, 8 t牵引机1台, 10 t起重滑车6只, 8 t起重滑车6只, 牵引绳 (尼龙绳) 600 m、24 mm钢丝绳套20根, 10 t吊带16根, 3 t吊带10根, 工具包6个, 承力索及护网2套, 100 mm厚海绵垫30 m2, 50 mm厚绵防护垫20 m2, 红色、黄色安全帽若干。

三、人员分工组织

设立现场总负责1名, 技术负责人2~3名, 安全监护人2名, 监理人员1名, 吊装人员2名, 高空安装人员14名, 吊车司机、牵引机司机和起吊指挥若干名。以上人员数量为典型配置, 具体施工时间依据实际情况调整。

四、具体的施工及安全防护措施

1. 长治侧母线施工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软母线安装过程中其下方电抗器、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地开关、支柱绝缘子等设备的安全, 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承力索护网, 该护网能够承受导线撞、碰、下坠冲击荷载, 可有效保护被跨越设备, 确保被跨越的高抗设备安全。

(2) 下方设备有电抗器两侧套管、避雷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地开关、支柱绝缘子等敞开设备, 可采用顶部用海绵、棉被覆盖固定, 立柱则采用海绵缠绕包裹固定。

(3) 确保母线安装时母线安全跨越电抗器, 采用吊车、牵引机联合起吊的方式。将连接完成后的导线、绝缘子串放置在1#构架梁北侧的特制小车上。1#吊车、2#牵引机起吊点同在连接金具板处, 1#吊车爬杆, 2#牵引机同步牵引, 移动小车随牵引机同步移动, 如图1所示。

(4) 当1#吊车臂伸至62~70 m时, 1#吊车、2#牵引机应同时停止作业。将1#牵引机牵引绳挂到导线的另一端绝缘子串的连接金具联板处, 1#牵引机开始起吊。

(5) 1#牵引机将导线牵引提起, 起吊至吊点3 m时, 1#牵引机停止作业。起吊过程应保持导线与护网的安全距离。

(6) 1#牵引机停止作业后, 1#吊车与2#牵引机联合牵引, 2#吊车在辅助作业车的配合下实现空中接力。2#吊车空中接力与2#牵引机联合起吊。如图2所示。当2#吊车空中接力与2#牵引机联合牵引就位后, 1#牵引机牵引导线一端 (长治出线端) 至1#构架梁挂点1/2处, 此时加装挂点挂线防坠保护。

2. 荆门侧母线弓子跳线施工保护措施。

为确保软母线弓子跳线安装过程中其下方设备的安全,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将跳线下方电抗器表面覆盖海绵、棉被, 将电抗器两侧套管及支柱绝缘子用海绵缠绕包裹固定, 如图3所示。

(2) 现行弓子线最常用的接线法钳压法, 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多采用此法。即将要连接的两根导线的端头穿入铝压接管中, 利用压钳的压力使铝管变形, 把导线挤住。在压接中, 当上下压模相碰时, 压坑深度要严格满足规程要求值。压坑不可过线, 否则压接管握着力不够, 导线会抽出来, 各种导线的压坑数目要符合规程要求。每压完一个坑后要将该压力保持1 min后再松开, 以保证压坑深度准确。压接前, 应将导线用布蘸汽油清擦干净, 涂上中性凡士林油后, 再用钢丝刷清擦一遍, 压接完毕后, 在压管两端涂红丹粉油, 压后要进行检查。

五、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1. 母线升空由多台机具、吊车同时作业, 施工前应使吊车司机、牵引机司机、起吊指挥和高空作业人员明确, 统一指挥信号、手势, 严格做到令行禁止。

2. 母线施作业现场必须设安全监护人1名、操作监护2名, 严格执行高空作业三大纪律 (扎安全带、戴安全帽、传递物件用小绳) , 严格作业标准化, 发现问题可随时停止作业。

3.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 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在霜冻或雨雪天气进行露天作业时, 应采取防滑措施。

4.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绳) 。安全带 (绳) 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施工过程中, 应随时检查安全带 (绳) 是否拴牢, 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 衣袖、裤脚应扎紧, 穿软底鞋。

5. 在母线施工过程中, 对构架、基础、安装后设备等成品应采取保护措施。在挂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站立和行走, 严禁跨越正在收紧的导线。

6. 所有牵张设备、吊车、液压机旁边放置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牌, 摆放位置应醒目且不影响正常操作, 严格按图纸上的张力要求施工, 升线过程中严格监视牵引机张力表, 特别是后挂点的张力监视。

下方风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 男25例, 女47例;年龄5岁~40岁, 平均年龄15岁。入组标准:病史典型, 压痛局限于右下腹位置固定, 估计尚未形成广泛腹膜炎, 炎症局限, 无阑尾周围脓肿者, 年龄控制在40岁以内, 排除肥胖及伴有糖尿病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9×109/L~2.1×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91%.急性阑尾炎57例,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5例。发病至就诊24 h内42例, 24 h~36 h 30例, 超过36 h者因可能形成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故不在选择范围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单纯性阑尾炎49例, 化脓性及坏疽阑尾炎23例。

1.2 手术方法

10岁以内小儿因不合作采用全身麻醉, 其余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 以从麦氏点向下的垂直线与两侧髂前上嵴连线上的交点为起点, 向内顺皮纹走向做横形切口, 长1.8 cm~3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横形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 提起腹膜, 如同传统切口一样斜纵行切开腹膜, 将腹膜切口内外两边中点及上下两角用止血管钳钳夹外翻固定于护皮巾上以保护切口。用卵圆钳推开大网膜及回肠, 必要时将手术床左侧摇低, 使小肠左移以利于暴露, 也可将小拉钩包上小纱布将小肠向左侧避开, 即可暴露出回盲部。顺着结肠带往下或回肠末端往右即可找到阑尾, 一般阑尾即在切口下, 常规切除阑尾, 对阑尾粘连较重或系膜肥厚短缩者有时需行逆行切除。纱布蘸净脓液或渗出液及血液后即可关腹, 腹膜可行“8”字缝合1针或根本不用缝合, 切口冲洗干净后, “8”字缝合腹内斜肌腱膜1针, 腹外斜肌腱膜与皮下和皮肤间断缝合, 对阑尾炎症不重、污染轻者皮肤用尼龙线行皮内缝合。术后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3 d~5 d, 皮内缝合者术后5 d~7 d抽出缝线。

2 结果

术后基本不用止痛剂, 麻醉消失后即可开始少量多次地饮温开水, 5 h~12 h即可下床活动, 排气时间最短6 h, 最长36 h.无切口感染病例, 仅10例切口稍红, 给予酒精纱布外敷后渐好转。随访3个月~4年, 均恢复好, 无肠粘连症状发生, 无切口疝等并发症。切口小, 方向与皮纹走向一致, 瘢痕隐蔽[1], 患者均较满意。

3 讨论

当前微创外科的基本技术出发点就是减少创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较佳的美容效果。传统阑尾手术临床多选择麦氏切口, 但该切口需离断皮纹, 切口长, 损伤大, 缝合后存在斜向张力, 因皮肤张力线方向与切口不一致, 术后瘢痕有增宽可能[2], 且切口位置高, 影响美观。在不增加特殊设备投入的情况下, 我们采用经麦氏点下方小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术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美容的原则充分体现在切口的位置和方向上, 以从麦氏点向下的垂直线与两侧髂前上嵴连线上的交点为起点向内顺皮纹的横切口, 因位置低, 即使术后患者穿露脐装及低腰裤也能完全遮挡手术切口瘢痕。本组以女性病例为多, 与女性对美容的要求高于男性有关。横切口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纤维走行基本一致, 钝性分离时张力小, 损伤小, 暴露时基本无张力, 易于上下左右移动, 帮助暴露, 使小切口成为可能[3]。腹膜切口与腹壁切口呈交叉状, 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因此切口偏小一些即可满足暴露的需要, 而且利于愈合及美观, 降低了切口张力, 不易发生切口裂开, 瘢痕小。皮肤切口基本与皮肤张力线平行, 当腹内压增高时切口两侧组织较纵切口相反将更靠近, 因而容易缝合, 切口瘢痕也不会因腹内压高张力过大而增宽变弱, 切口哆开 (尤其是在切口感染时) 及切口疝发生率也较纵切口者少。对不缝合腹膜者在缝合腹内斜肌腱膜时, 先提起缝线以提起切口避开肠管, 直视下见无肠管嵌入肌裂口后再收紧缝线打结。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腹膜外翻固定是较为经典的保护切口的方法, 严格无菌操作及切口庆大霉素、甲硝唑液冲洗等措施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组72例中无切口感染病例, 仅10例切口稍红。手术损伤腹膜, 引发腹膜修复反应, 最终形成粘连结构, 缝合腹膜导致腹膜切口绞窄缺血易引起粘连, 避免缝合腹膜可以预防腹膜粘连的发生。腹膜不缝合可缩短一些手术时间, 还可避免死腔的存在, 利用腹膜强大的吸收和抗炎特性, 可以减少切口感染。单股尼龙线皮内缝合较丝线抗感染力强, 切口愈合抽出缝线后瘢痕较用可吸收线缝合者小。大网膜不能覆盖甚至结扎在盲肠荷包线上来防止肠瘘, 否则可发生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由于切口小, 术者应对阑尾解剖变异及术中寻找阑尾和无菌操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切口的长短也应结合患者体征及腹壁厚度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 一味地追求切口的短小会失去小切口自身的优势, 必要时应果断扩大切口或另向上加做切口转化成探查切口。我们体会此术式的适应证为:病史不超过36 h, 腹部压痛较为局限的病例, 症状轻、体征典型的早期病例。对于年龄超过40岁、不典型的慢性阑尾炎患者及超过36 h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则应慎重选择切口。

总之, 经麦氏点下方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优点明显,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性地应用。需要注意的是, 选择此种美容切口时, 术前必须明确阑尾炎的诊断。

参考文献

[1]金丽明, 杨惠文, 郑江文, 等.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155例体会[J].腹部外科, 2007, 20 (5) :305-306.

[2]曹献廷.手术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514-515.

上一篇: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下一篇:赏析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