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2024-09-17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共8篇)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篇1

扶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讨论稿)

为推动和保证全县扶贫攻坚四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落实,特制定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部门协作、统筹兼顾,以深化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以农村产业党组织建设和整乡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突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建设、机制建设等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着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扶贫攻坚和实现“减贫摘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和2018年全面实现“减贫摘帽”的目标,从2015年起,力争通过四年努力,使全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特别是服务扶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

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整合“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扶贫等资源,依托产业链健全农村产业党组织,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形成支部引路、协会服务、党员带头、群众致富的发展格局,使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更加多样、方式更

2弱村(乡镇、街道)”、“富(乡镇、街道)村带穷村(乡镇、街道)”、“技能村带资源村”等资源互补优势,推动共同发展;整合医药业、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企业与中药材种植、蔬菜供给、农产品生产等资源,组建城乡(企业)与村(社)联建党组织,积极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2.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链、自治协会组织上组建党组织的力度,通过“支部加协会、协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模式,有效服务和带动群众致富。【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牧局、县民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3.拓宽党组织设置形式。根据服务半径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进一步优化完善乡镇片区党工委的设置,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所辖片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经乡镇党委批准,可以设立党总支;对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村,经县委批准,可以设立基层党委。【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4.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坚持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把全县每年年度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5个乡镇、每个乡镇排名靠后的3个村(社区)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采取“一乡一计”、“一村一策”的方法进行整顿。建立市、县领导包保整顿机制,确保每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都有1名县级领导包保整顿,确保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5.延伸党组织工作触角。同步建立健全村级青年、妇女、农民工、民兵、志愿者等的群团组织,完善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服务党建的机制。强化群团组织的社会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妇女、农民工、民兵、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扶贫济困、就业创业等惠民活动,发挥群团组织在推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牵头单位:团县委、县妇联、工会、武装部;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6.支持村民委员会履职。严格按照程序步骤,依法依规指导选举村民代表和村民委员会。监督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责,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依法自治水平。【牵头单位:县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二)基层骨干“选优配强”行动

7.建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按照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4‟14号)和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4‟25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拔担任乡镇党委书记的,一般应累计有2年以上乡镇领导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注重在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培养乡镇党委书记,力争在2016年后有一定数量的“90后”乡镇党委书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激励,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委书记经历的干部;要从“80后”乡镇党委书记中选拔一批县级领导干部;继续落实好担任乡镇党政正职10年以上,经考核符合提拔条件的乡镇党委书记享受副县级待遇的政策。加强乡镇党委书记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领导和推动扶贫攻坚的能力。【牵

6人社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14.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把在任村干部报酬、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村民组长务工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省、市、县分级承担的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将本级应承担的3000元纳入预算;并建立增长机制,力争2018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2万元。建立既符合财经纪律、又简便易行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财乡管”机制,避免乡镇“打捆”使用,真正将运转经费落实到村。建立基层党建专项经费,统筹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及党员教育培训等工作。【牵头单位:县财政局;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三)村级阵地“优化升级”行动

15.新建修缮活动场所。每年对活动场所情况进行一次排查,把因征地拆迁、地质灾害、自然损毁等原因造成无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的村,纳入新建或修缮计划。采取财政预算、部门支持、社会帮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场所建设资金,整合资源投入活动场所建设。【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规划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16.完善活动场所功能。巩固现有活动场所服务功能,切实参照乡镇机关“五个一”舒心工程,按照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办公场所、一个便民利民的文体广场、一个集体所有的便民超市、一个设施齐备的村卫生室、一个图书齐全的农家书屋、一个运转正常的远教站点、一个简洁实用的村级食堂、一个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八个一”标准,加强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办公设备和生活设施,把活动场所建成办公议事、党员群众活动、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17.加强活动场所规范管理。规范活动场所各类标牌、上墙制度,严格按要求制作和悬挂村组组织牌子,强化村级组织形象标识。对活动场所的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美化亮化等作出具体要求,提升规范化水平。加强村级组织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文字、图片、视频等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制度。【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档案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四)产业党建“深化拓展”行动

18.深化农村产业党组织建设。按照“粮食品种调优、经济作物调宽、支柱产业调壮、科技含量调高”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原则,采取“市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合作联社发展模式,实行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公职支书”选派、管理和考核力度,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集约发展。【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农牧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19.深化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意愿且有一定基础的党员群众创业发展,脱贫致富。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基金,认真落实农村信贷等各项优惠政策,整合青年创业、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以及涉农项目资源,帮扶农村党员创业带富。【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农牧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20.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对全县237个农村远程教育站点

10位:县纪委;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牧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六)服务体系“延伸覆盖”行动

26.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要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加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拓宽入驻单位范圈。推行窗口服务和巡回服务相结合的制度,为联系服务群众搭建平台。【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信访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27.健全村级便民服务站。在村级设立便民服务站、群众工作站等服务机构。坚持最严格的村干部值班服务制度,并建立值班服务登记和交接班制度、印章管理使用规定。推行值班服务和代办服务相结合的制度,探索建立代理代办和为民代办误工补贴制度。【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信访局、县财政局、县纪委,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28.建立村民组网络服务室。在村民组设置网格服务工作室,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七)集体经济“培育壮大”行动

29.创新涉农项目扶持方式。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道路、饮水、农田水利、环境整治、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公益事业、扶贫和以工代赈等涉农资金项目,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实施“3个15万元”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延伸行动计划,重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艺、特色食品等企业。【牵头单位:县农牧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30.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在财政、税收、项目、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基金,对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村,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村集体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依法依规减征免征相关税费。在安排土地出让收入时,投向农村的部分要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配合单位:县农牧局、县国土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31.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加快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引导信贷资本支持已具备完善管理体制的村发展集体经济。引导邮政、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村级集体经济兴办的扶贫龙头企业,可按5%的贴息率给予贴息支持。【牵头单位:县农牧局、县政府金融办;配合单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行**分行、县邮政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

32.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摸清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状况,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集体资源、帮扶单位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债权债务等分别登记造册,建立台帐。规范“三资”使用,村级开支须由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会签方能入账。及时公开“三资”情况,加强“三资”运营的监督管理,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牵头单位:县农牧局、县纪委;配合单位:县

314解决。

(四)强化考核运用。县实绩考核办要将本行动计划项目纳入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年度目标实绩考核,并细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评先选优和干部提拔使用的依据,推动各项目任务的落实。

(五)加强舆论宣传。县委宣传部、**新闻信息中心、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本行动计划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落实本行动计划中的先进典型。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要通过单位宣传栏、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将本乡镇(街道)、本部门(单位)推进本行动计划的情况向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等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艾宝俊作关于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报告。会议透露,到2013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要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局面,为全面实现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3年,上海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28万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6.2%。其中,到2013年,上海软件产业要实现经营收入逾21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要达到850亿元。同时还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力争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

韩正在讲话时指出,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韩正强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抓牢三项重点工作:一要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宽带城市建设,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推进通信枢纽和功能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二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务领域的便捷化水平;三要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和创新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

杨学山在讲话中强调,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刻交汇的产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据介绍,工信部特别重视智慧城市相关工作,并正通过制订规划统筹全局,全面部署。他表示,今年工信部制订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超过10个,包括“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信息安全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规划,物联网规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规划等,这些规划将在9月底前编制完成,今年年底前陆续颁布实施。

此外,工信部还在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推进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据杨学山介绍,去年,北京、上海等5地率先成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城市,如今各城市正在部署一系列工作和项目。在物联网方面,除了江苏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之外,全国也正积极推动物联网试点项目,最近已经落实了252个。会上,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作了题为《勇担责任,践行承诺,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交流发言。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篇3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层党建;创新;行为逻辑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0-0047-03

新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同时,要根据新的社会治理需要,加大与基层社会的广泛联系,拓展其社会服务性与社会公共性范围,才能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基层党建的战略推进和党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社会治理创新要求

基层党组织功能做出适应性调整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传统的人际关系裂变带来的新社会形态以及由此导致的阶层结构变化和复杂的社会问题等,使党领导社会治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客观上要求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将民主、平等、法治、透明、参与等现代治理理念嵌入到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中,以整合多元、复杂的社会。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治理理论与改革开放后的复杂社会治理需求相契合,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因此,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开始从理论认知层面走向具体实践中的多元参与、协商沟通、民主平等、合作共治。这一现象符合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原理。因为,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地开始关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政治生活。譬如,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要求在增强,渴望通过协商和讨论的办法去平衡各方利益,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必要情况下各社会主体愿意通过合作的形式来应对公共危机问题等。主体意识的多元化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由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所引起的。这种由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新社会变革必然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功能做出适应性调整,才能适应变革社会的发展。

二、基层党组织功能调整的具体表现

基层社会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基层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发展。但这一切终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和推动。因为,在当代中国,“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体的政治制度具有优势,它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作为党的力量在基层的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也如此。

(一)基层党组织是领导者。在当前的社会治理研究中,尤其关注政府的作用,大多疏忽了执政党作为最重要行动主体的现实,以致无法真正解释中国语境下的现实基层治理。在中国政治体制下,政党在政府公共治理背后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即“中国共产党仍旧是中国政治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行动者”。[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中国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而且也是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3]“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实施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的确有扩大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考量,但其执政的目的亦绝非只是‘为了执政而执政。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和对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其重要的目标追求,也是其合法性的重要来源。”[4]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但在宏观上领导并规制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而且在微观上整合着多元社会力量以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

(二)基层党组织是服务者。邓小平早就说过,领导就是服务。[5]这一观点适用于各个领域和各级领导。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党的领导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作为生产关系的内容,党的领导又是为劳动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所以,领导者只有坚持这个根本原则,才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其基层的领导地位主要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来发挥和巩固的。在基层社会,基层党组织既是社会治理的领导者,也是社会治理的服务者。因为,单位制的解体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进入社会,出现了层次性、流动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社会形态。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影响因素是多样性的,性质是不平衡性的,既造成利益分化,又造成社会认识的分化,以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很多,给基层党组织的传统功能发挥造成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服务社会为根本旨向,把代表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诉求、服务社会大众、引领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政党对社会的科学领导。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运用政策、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动员等多种方法,建立像民意咨询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平等协商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诉求和表达制度,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在发挥基层组织的社会性作用中凸显服务功能。政党是一种社会组织,但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用列宁的话说,它是社会组织中最高级、最规整的政治组织。作为最高级的政治组织,它担负着强大的政治使命。为了实现政治使命,政党对其基层组织的活动轨迹进行了规制——是社会矛盾的化解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社会活力的激发者、诚实守信文化的塑造者、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协调者。如基层党组织既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批判作用,又要颂扬和提倡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力、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基层党组织既要帮助松散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建立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支持社会组织及成员依法活动,又要在组织化中培养社会自治力;既要提供资源供给和公共服务,又要在吸纳、综合民意,代表、保障民利中,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外围组织的功能转型和功能提升;还可以通过自身建设推动基层政权建设,逐步克服基层政权机关或准政权机构的行政性工作方式,以党内治理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这一切服务行为来自于党组织的社会性作用。正如林尚立教授所说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的联系,拓展其社会公共性和公益服务性,就要让基层组织的活动与党员的道德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使基层组织成为党员服务社会、实践道德、净化自身的组织。”[6]

三、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有益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要求执政党寻求新的路径来维系党在基层的政治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这条主线,加强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影响、带动多元治理主体的服务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主体互动的治理格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扩大组织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多元化社会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但给党的执政生态带来变化,给党的有效领导带来挑战。基层党组织有效领导社会依靠的是其结构和功能。就结构来说,强调的是党员干部的优化,既包括内部优化,也包括外部优秀分子的融入。就功能来说,强调的是具体的工作形态,或者说是党的群众工作。社会变迁中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而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组织架构还未适应基层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脱节和空转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党的组织架构只有从理念上更新,树立区域大党建思路,才能应对社会分化、社会流动加剧、社会阶层重组等现实。如一些地区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上探索采取的“打破区域联合建、突出产业整合建、拓展覆盖延伸建、加强管理流动建”[7]组织设置方式等。这些做法扩大了组织覆盖面,为基层党组织整合各类组织,服务各类组织和团体、个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制度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仅是为群众做几件好事,就能冠以服务实名,而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要一以贯之。这就需要制度做保障,才能克服服务“一阵风”现象,实现服务的常态化、长期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建立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包括联系群众制度、服务规范制度、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利益诉求制度、权利保障制度等。其次要建立服务群众考核评价机制。包括解决问题和回应群众意见制度、跟踪式督办制度、参与式考核制度、量化式评价制度、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激励表彰制度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在制度机制的规约下,避免“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等情况的出现,既履职到位又不越权行事,而是“以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解决和良好社会秩序建构,从而实践着服务型治理”。[8]

(三)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新平台,提高服务能力。服务平台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一定的平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对于服务平台的建设,学者有不同见解。杨蕾认为,通过建立便捷高效的党员服务站点、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创建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主动、实效、便捷的服务[9]。钟龙彪认为,服务平台建设要“便民”,要积极构建乡(镇)、街道、村(居)服务阵地网络。既要改善服务中心(站、点)的硬件条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服务态度),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10]。范盈茹认为,要“加大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建设力度、推广区域化党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有效做法,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贴心服务,党组织建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11]。秦剑锋总结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验时提出了四个平台,即人才服务平台、政策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合作共赢服务平台[12]。总的来说,学者对服务平台的探索很多,既有城乡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还有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的的确确为各阶层群众提供了便民、主动、实效、便捷的服务。但是,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多样和复杂,探索建立政策咨询类、技术培训类、养老服务类、为民解忧类、信息致富类等平台,将更加符合未来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开展多样性的服务群众活动,丰富服务内容。从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看,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对象趋于多元化,不同的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诉求差异很大,想法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此,提供针对性服务。面向不同的对象,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提供业务性服务。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技术、人力、培训、政策、信息等服务;提供引导性服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批判和创新作用,把各个阶级、各种团体和力量聚合起来,实现中国梦;提供应急性服务。面对突发性事件,准确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解决社会力量自身发展中面对的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志愿者服务。激活社会资源,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如法律、医疗、家政等专业化服务;等等。随着经济增长和民生条件的改善,在输入性服务的基础上,还要组织群众自我服务。因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党组织要适时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解决自己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将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譬如在城乡的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理顺社会关系,不但促进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而是解决了民众靠政府和党组织不能解决的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齐卫平.论党的领导与多元社会治理结构[J].探索与争鸣,2012(6).

[2]李景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

[3]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4]孙柏瑛,邓顺平.以执政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5(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1.

[6]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J].理论前沿,2006(9).

[7]杨新红.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新举措[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4).

[8]王思斌.做好服务就是参与社会治理[N].人民日报,2015-02-27.

[9]杨蕾,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3(3).

[10]钟龙彪.试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及建设要求[J].福建党史月刊,2014(8).

[11]范盈茹.新形势下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党史文苑,2014(10).

[12]秦剑锋.构建服务型党组织科学发展模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5).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批准号:12&ZD0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篇4

近日,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全市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意见》,我社区将通过三年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坚强,政治引领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全面推动党的“两个覆盖”更加有效,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更加融合,党员教育更加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社区党委为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按照中央关于整改工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着力点,立足当前抓整改、促落实,着眼长远立规矩、定制度,加强省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建设文明幸福感的新**进程。

二、整改工作原则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突出重点。聚焦“四风”问题进行整改,采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攻坚战。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既着力解决作风层面的问题,又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思想根源、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做到强标固本。

三、整改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按照《意见》的要求,以行动计划为契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行动计划意见的整改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两个责任”,着力解决存在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确保计划意见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不断提升社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推动行动计划成果转化为社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整改工作步骤

社区集中整改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整改方案(2019年5月22日)。学习领会区委行动计划意见,依据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研究整改措施,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实施整改、报送。

第二阶段,全面整改实施。根据反馈问题逐条认真进行整改,全面落实整改方案,健全完善工作规章制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上报。按照要求向区委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和问题整改台帐,并落实整改情况“双公开”要求,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对需要长期整改的内容,坚持不懈抓实抓好。

五、整改问题及责任分工

1、围绕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

具体整改措施:**街道党工委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社区的班子成员,将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戴丽娜调到**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将居委会工作经验丰富的于秀娇调到新兴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希望通过此次工作调整能为更好的开展社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区党委召开常委会,深入学习区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召开2018年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民主生活会流程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谈心谈话,不说官话套话,不走过场,保证谈心谈话的内容和精神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党委存在党委会召开程序不规范,会前卫征求意见,会上未认真。讨论书记没有做到末位表态,需要提请党委会表决的事项,不清不细。**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班子成员调整为经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讨论,党委会研究,七一宣传图版制作,无预算明细。

具体整改措施: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制度,明确基本要求,方法步骤,时间安排,认真对待组织生活会集中学习、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落实等各个环节,坚决杜绝走过场。规范民主评议,严格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总结点评的步骤开展组织评定,不敷衍了事、不弄虚作假,注重评定效果,评议过程做到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杜绝好人主义。

三是政治意识不强,社区党委对巡查工作重视不够,不积极向居民宣传,不按要求悬挂意见箱,张贴巡察公告,**社区的意见箱直接挪到社区办公室里面,对巡查的主要内容不明晰,主动查找问题的意识不强,巡查报告未经党委会研究讨论。社区党委书记学习贯彻各级讲话和精神走形式。

具体整改措施:积极向居民宣传,按要求悬挂意见箱,张贴巡查公告。

四是社区党委核心作用不突出。社区工作没有按照三驾马车机制,运行职责不清晰。车占位分离,工作存在错位。社区党委没能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工作融合起来,更好发挥党建引领功能,社区党委书记由指导员变成了运动员,为有效调动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社区党委书记王淑梅存在老好人的思想,不敢抓,不敢管,无法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任于秀娇没有主动配合党委的意识,社区两委班子合力不强。

具体整改措施: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结合“党员主题日”活动,加强党员党性锻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决策过程中,做到讲党性,讲原则,杜绝好人主义思想。按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及时纠正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的问题。党组书记对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各支部书记对所属支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不少于2次、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心态消极的班子成员,工作作风懈怠的党员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切实端正态度、转变作风。**社区党委书记与主任间沟通不顺,工作达不成共识,对社区工作影响较大。

五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惠及民生的廉租公租等政策宣传少居民群众的知晓率低**社区在功能室设置上行政化缺乏征集居民意见没有充分考虑辖区居民的所需社区活动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具体整改措施:为了让辖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廉租房政策详细内容,增强社区民政工作实施的透明度,发货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廉租房宣传活动。为了充分发挥活动室的作用,社区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2、围绕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学做“两层皮”现象

存在学做两层皮现象,社区党组织存在被动学习问题,照搬照抄,不能将学习内容与为民服务实际相结合,导致学做分离,党员在网格里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出现老党员刘秀芳,张华参与平房区集体上访事件。

具体整改措施:为了防止社区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社区在工作中把握好“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不能只是为学而学。把学习当做是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带着执着信念和责任担当学,抽专门的时间、拿出足够的精力,沉心静气的学,学深悟透。

(二)处置重大事件思想重视不够

处置重大事件,思想重视不够,社区党委在发挥党员作用,引导群众方面做得不够,需政策宣传不到位。

具体整改措施:通过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从党员作用发挥方面加强管理和引导,向居民宣传弘扬正能量,通过宣传身边的榜样,激发和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党员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推动社区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推动社区风气和文化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教育社区党员要当好“三大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讲员。引导党员要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向人民群众做好政策宣传;当好乡风文明的引导员。党员要带头示范,积极引导身边的群众树立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积极弘扬正能量;当好社情民意的传达员。党员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积极主动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建议,合理的诉求和建议要及时向社区反馈,以便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落实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诉求,要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积极帮助调节矛盾纠纷,避免邻里之间出现大的矛盾,努力营造和睦共处的邻里环境。

3、围绕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社区党委书记理论水平不高,抓党建能力不强,招法不多,基础不牢,平时侧重开展活动,社区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缺乏指导,支部书记不能主动带领支部开展学习和活动,多以社区活动代替支部活动,党员参与率低。

整改措施:论坛以“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为基本方式,围绕社区党建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开展论坛研讨,实现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论坛上,各党支部书记交流了党建工作经验,并就社区物业管理、供热等民生工作难点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新的一年里,**街道**社区党组织会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社区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围绕党组织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社区党委存在为了迎接检查集中补材料、摆设场景补照片现象,工作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平时工作没有认真积累。

具体整改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严肃工作纪律,增强社区凝聚力。**街道**社区召开工作例会,会议由党委书记王淑梅主持,针对社区成员近期工作情况召开例会,并对上阶段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党委书记王淑梅根据目前社区的党建工作、民政工作、计生工作、消防安全工作等各项工作做了简单的回顾和梳理,严明了工作制度,强调应把工作落到实处,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同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二)存在官僚主义现象

存在官僚主义现象,社区的工作由主动服务变被动服务,多数涉及民生的情况依赖于网格长的信息反馈,实际调查研究少,深入群众,听取百姓的呼声不够,社区工作者到居民家中入户调查,了解情况,不主动,不深入,居委会主任的入户率不足50%。

具体整改措施:围绕联系服务群众,依托网格建设、落实重点群体关怀扶助机制,优化关心365服务平台,社区主任落实主要责任,深入居民家中,采集更新数据,了解群众民情民意,加强与居民群众的沟通。

(三)工作作风不实不细。

工作作风不实不细,低保复查没有认真审核时,巡查中发现低保户为应付年检病历造假,目前已取消其低保待遇。

具体整改措施:为进一步详细了解辖区内的低保人员的具体情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低保户入户核查工作,对低保人员进行逐一入户调查,对各低保户的家庭成员关系,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情况进行询问调查,并实地查看了低保户的家庭情况,并对低保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到“户户到家、人人见面、拍照留影、调查登记”。

5、围绕党组织的纪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

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社区对公岗人员岗位分工不明晰,缺少日常监督检查,考勤计时不真实。

具体整改措施:为了严肃公益性岗位管理,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切实增强在岗人员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建立每日按时签到并且上、下午在小区内进行巡逻。

(三)执行工作纪律不严格

执行工作纪律不严格,社区工作人员存在迟到早退现象。

具体整改措施:围绕内部管理,突出制度执行,强化制度约束,做到常抓常管常严。严格执行指纹录入打卡考勤、请销假、休假、外出报备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在规范考勤制度的同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上班期间不得关门办公,不得从事炒股、打游戏、看视频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中途离岗、串岗。

6、围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社区党委对此项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开展对支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党员认知不足。

具体整改措施: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部署年度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会议记录。定期分析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业务工作全过程。每半年将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街道汇报一次。运用“四种形态”建立常态化约谈制度,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让党员干部不犯错或少犯错。对于惠及民生的低保、廉租、公租等风险岗位工作,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上党委会研究决定。

六、整改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社党委成员要带头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各责任科室要明确职责、具体明确办结时限和办理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二)健全制度,强化督查。党委、行政办和总编办要针对整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部署,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定期向区委汇报整改情况。对解决问题的进度、质量、效果情况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三)公布情况,接受监督。在社区公示栏向社会公布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中共**区**街道**社区党委

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法治中国”、“法治上海”、“法治浦东”建设要求,围绕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坚持推进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着力提高经济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不断完善法治监督,努力建设法治金桥。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6年,金桥镇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权力行使得到规范和制约,安全诚信规范的经济社会秩序逐步形成,努力将金桥建设成为公平正义、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上海市郊综合发展示范镇。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1、完善党委领导方式。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体现党委在同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泛动员并引导广大公民依法参与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

2、完善党委决策机制。健全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和完善“三重一大”等制度。

3、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不断探索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途径和形式。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畅通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

5、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保证党委中心组学习中有学法内容的安排。

(二)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6、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镇人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通过对政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确保宪法和法律在本辖区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深入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依托镇人大主席团以及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平台,积极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畅通代表反映民意渠道,探索建立群众意见处理反馈机制。保障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工作的长效常态,促使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重视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工作,提高代表书面意见办理成效。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

7、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委会、居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全面推进基层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完善村居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等制度。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形式,提高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水平。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支持其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其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8、配合新区做好相关改革。配合做好“优化机构编制设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区级机关“瘦身”工作。充分利用自贸区改革溢出效应,推动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新体制机制。跟踪和评估市场监管体制运行,不断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构建“8+1”区域化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社区事务办理平台为基础,提升街镇工作能级。

9、优化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镇政府议事规则。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标准的界定,使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决策成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的论证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公职律师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意见。探索建立决策前人民建议征集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细化包含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公共财政、制度廉洁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规则和标准。建立和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免责制度。

10、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行执法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认证和亮证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机制,严格执行上级机关制定的行政执法指南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健全联勤联动的网格化机制,优化执法资源配置。严格遵照上级机关执法考评机制和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强化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参与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示范点(暂名)创建工作。

11、推进政府运行法治化。围绕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全面梳理依法行政职权及其依据,明确具体行政行为流程,保证行政行为的程序正当合法。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上岗前和在岗的法律知识培训,将公务员法制培训情况列入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完善部门法制机构设置,充实法制工作人员,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情况与镇法制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相匹配。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专业化优势,确保政府机关在规范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作用。

12、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配合新区做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和改善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强化政府履行保障公共安全的职责,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及细目、公共政策、行政执法、公共服务、撤制村队资产处置、房屋征收、行政处罚结果等领域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方便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申请和获取政府信息。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利用好信息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

(四)推进文化法治建设

13、注重品牌培育,不断开拓法制宣传教育新路径。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适应不同宣传教育对象、不同行业、单位、区域特点的普法新形式、新方法。发挥好《司法小故事》、“楼组法律小贴士”、“学法哆来咪”、法宣微博等新形式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优秀法宣品牌。

14、探索建立互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新格局。注重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推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人民调解等与法治文化传导有机结合,注重公民的互动参与。着力打造一批深受群众喜爱,在全区、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扶持、引导开发推广优秀法治作品,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法制文艺、法制文学等方面有特长的人员加强创作。挖掘金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培育和构建具有金桥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传播法治文化的实践。

(五)推进社会法治建设

15、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探索建立社会共治新机制,着力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逐步建立良好的政社互动的法治建设工作局面。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格局,探索研究矛盾纠纷化解协同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根源治理“三违”现象,做好拆违攻坚工作。

16、完善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方式及功能。推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突出律师在参与重大矛盾调解、重大合同签订、重要谈判中的法律智囊作用。利用好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法制宣传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社会化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7、加强党内监督。认真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着力构建严密高效的惩防体系。以建立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

18、加强人大权力监督。通过镇人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等形式,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强化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

19、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的作用,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勤政建设,逐步完善行政效能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审计监督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法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大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20、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处理机制,依法管理和规范舆论监督,维护舆论监督的正常程序。

三、组织保障

(一)宣传保障

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在面向全镇范围内的《今日金桥》报刊上,广泛宣传《建设法治金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让全辖区关注、参与法治金桥建设。着力宣传本镇以及新区各单位、其他街镇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法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所取得的典型经验。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依法治理年中检查推进、目标考核机制,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镇部门公共目标考核。及时总结法治金桥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和成效,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进。

(三)经费保障

财政部门要配合各单位、各部门,提供依法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并纳入部门财政预算。

(四)推进步骤

金桥镇建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依法治理工作小组,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

1、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6月—8月)。各单位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和项目计划。

2、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9月—2016年6月)。各单位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当年实施方案,并按落实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各项依法治理工作措施。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适时召开工作座谈会、阶段性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宣传推广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磐安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篇6

(2018年—2020年)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磐安县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实现“同步小康”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的决定》,特制定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背景现状

我县是全省较早开展生态建设的县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理念不断升华。从1995年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来,我县先后获得了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国家生态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在20多年生态建设历程中,我县从“生态富县”到“生态立县”,从“绿色崛起”,到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迈进,生态经济同步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二是生态优势日趋明显。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复县时的57.5%提高到现在的80.9%。6个出县境交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其中Ⅱ类水质以上断面达到93%,金华市流域水质考核连续排名第一;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去年PM2.5年均浓度29ug/m3, 与2016年的31ug/m3相比,下降了6.4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全市排名第一。据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报告,近几年磐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优,并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是生态城镇初显雏形。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基础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8个、省级生态乡镇19个、市级生态乡镇19个、市级生态村280个。同时绿色系列创建不断深入,成功创建一大批绿色学校、绿色家庭、森林村镇。尖山镇陈界村、维新乡溪下路村、冷水镇小章村等一批新农村成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的典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红红火火,农民真切体会到“卖资源不如卖风景”、“绿色好生钱”。2017年实现了全县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00亿元的目标。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后发崛起、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主要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较弱。仅建成日处理3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5000吨的尖山污水处理厂,新城区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启动建设,尖山污水处理厂已超负荷运行,部分集镇污水处理能力比较弱;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因历史原因存在渗漏,收集不够到位,处理能力弱;城镇、工业区块等雨污分流不彻底,存在错接、混接和直排现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不够到位,超标排放比较多;农村水源工程缺乏,农村饮用水安全还得不到保障。二是重点行业监管任重道远。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采制砂场、建设工程等违法排污时有发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木制品、工艺品等行业点多面广,群众投诉多;老城区拆迁改造及渣土运输车辆扬尘管理难度较大,制砂场矿山扬尘监管还有漏洞,建成区机扫率和洒水频率有待提高。三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有待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不够彻底,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力度需要加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有待加强。土壤固废污染处置监管能力和信息化监控有待健全,行业土壤污染调查和危废“存量清零”行动有待全面开展。四是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需加快进度。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央、省、市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视,全省各地都在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生态文明氛围相当浓厚。我县是国家级生态县,理应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所以应抓住机遇,有针对性的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加快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

二、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县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政府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等会议精神,不断强化“环境立市立潮头”的责任担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规律,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力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使磐安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山更美,积极研究探索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加快发展,为我县全面实现“同步小康”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奠定生态文明基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民生优先,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聚焦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大气、水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2.坚持预防为主、监管从严,更加注重源头防控和转型发展。以强化源头控制和深化污染治理为抓手,加快推进全过程污染防控体系建设,从严监管执法,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3.坚持城乡一体、建管并举,更加注重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城乡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4.坚持全民参与、合力推进,更加注重全社会协同共管共治。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责任体系、考核机制,落实多部门齐抓共管,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强化生态环保工作合力。

5.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快环境治理机制转变完善。

四、工作目标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没,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擦亮生态底色,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各项指标,筑牢浙中江河源头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到2020年打造浙中生态文明先行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境内流域水质考核保持优秀。到2020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全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并成功夺取大禹鼎。

----空气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前列。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率

95%以上,PM2.5年均保持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全县森林覆盖率在81.25%以上。

----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始丰溪、澄潭江-夹溪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完成干支流整治17km,进一步修复和提升水生态;

----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基本实现城镇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全县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县GDP能耗明显下降。全县单位GDP能耗2018年降低到0.266吨标煤/万元,2019年0.258吨标煤/万元,2020年0.25吨标煤/万元。

五、工作举措

(一)实施水环境治理提升工程

1.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日处理0.8万吨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成冷水至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主管网约3.7公里,时间2018年底前;完成尖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60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管网及卧龙街雨污管网埋设,投资2600万元实施台口断面水质提升工程,时间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工业区块、集镇雨污分流改造,巩固“零直排”城镇创建成效,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并全面做好因新农村改造或城区改造而暂缓实施村的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验收和运维移交工作,总结运维经验,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

优争先,努力提高负荷率、达标率和收集率。

2.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强化源头管控,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深化开发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和清洁生产改造。继续推行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委托第三方运行机制;督促江南药镇制药企业加强治理,处理好生产废水的处理和排放问题;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监管,确保废水处理设施完善、达标排放;落实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制度;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关停整治提升 “低小散”企业(小作坊)。到2020年底前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得到健全。采制砂场、畜禽养殖场整治更加规范。继续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治理监管平台及监控设施建设,并接入环保监管平台。对全县制砂场进行全面规范整治,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强涉水工程和建设工程治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比2015年下降17%,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下降3%。

3.全面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全面完成市岭下水库、花溪水库工程,切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流岸水库工程进展,争取2018年流岸水库开工建设,2022年基本完成。继续推进虬里水库前期工作,积极与永康合作,视条件成熟情况争取项目早日上马。完成新建山塘、水库等小型水源工程7座以上。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项目90个以上,受益人口3万。完成九和等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改造。到2020年全县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有明显提高。完成高效节水0.5万亩,完成灌区建设、堤岸防护岸建设等项目。完成山山坞等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谷畈、石城等8座山塘综合整治。实施河湖库塘清淤工程,完成河

湖库塘清淤13万方。实施始丰溪、澄潭江-夹溪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完成干支流整治17km以上,建设生态堰坝、生态防洪堤,优化河溪生态健康体系,进一步修复和提升水生态。

(二)实施大气环境治理提升工程

1.严格大气污染排放产业准入。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重要条件。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禁止新建直接燃用非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

2.推进重点企业VOCs治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围绕木制品、五金制品等重点行业,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2018年底前,依法依规全面完成5家“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任务,2019年底前完成重点木制品、五金制品企业的VOCs的污染治理。2020年底前,持续深化推进木制品加工、木质家具制造行业污染治理,积极推广使用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争取替代比例达到60%以上。

3.加强扬尘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市拆迁改造、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扬尘治理力度,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制定建设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措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扬尘有效控制;制定道路保洁实施细则,采取“吸、扫、冲、收”组合式道路保洁措施,确保县城建成区机扫率2018年达到80%以上,2019年达到85%以上,到2020年达到90%以上。加强渣土清运与砂石运输规范化管理,探索公司化运作。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所有采石场、采砂场、矿山、砖瓦厂等矿(厂)区要落实洒水覆膜植绿等措施,严禁越界开采和堆放行为。矿山碎石等主要工序开展密闭化改造、安装喷淋洒水,有效防治粉尘污染。

4.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要求,积极推进适用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到2020年,新建民用建筑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100%;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单位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执行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达到100%;全县民用建筑内外墙体水性涂料使用率达95%。

(三)实施土壤固废污染整治工程

1.完善土壤环境监控监测网络。加强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控制,建立信息化监控系统运维的长效监管机制。结合企业固体废物出入口规范建设,同步推进企业联网监控。到2018年底,完成省控以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联网监控,开展重点工业区块土壤环境风险监测点位布设;到2020年底,风险监测点位基本覆盖所有重点工业园区,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全覆盖。

2.强化产业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开展重点行业土壤污染调查和危废“存量清零”行动,2018年底前完成我县所有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危险废物“存量清零”。2020年底前掌握8个重点行业关停企业和在产企业用地潜在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

3.推进重点行业污染地块修复。进一步优化涉重金属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切实强化污染整治和排放量削减。组织实施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善修复工程验收制度,加强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管,确保污染地块修复安全。

(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面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

制推进工作,提升建设好溪流域、玉山台地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种养配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10个生态循环示范主体。

2.加快畜禽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处理、尿污水发酵处理等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强化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管理整治提升工作。到2020年,全县畜禽粪便以“上山入园”为重点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提升建设5个以上生态美丽牧场。

3.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以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到2020年,全县化肥使用量比2017年减少4%以上。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模式和多种减量增效技术,加大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力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农药使用效率。到2020年,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以上。

4、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研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和支持政策,全面实施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和集中无害化处置,打造绿色安全和谐的清洁田野和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农村,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0年,全县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与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率达100%。

(五)实施城乡垃圾分类提升工程

1.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行动。继续完善“全程分类体系”,扩大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实施区域,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进程。完善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执法、源头减量、监管考核等方面的标准和制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2018年,城乡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实行全覆盖。

2.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和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奖补制度。开展全县垃圾分拣员和阳光房房长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垃圾分拣和处理水平。2020年底前,完成县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工程建设,实施全县阳光堆肥房升级改造,新建5座成肥站点,完成15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创建任务。

3.完善垃圾分类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探索规范化分散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建立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模式,做长垃圾分类产业链;建立覆盖垃圾分类各责任主体的多层次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通过网络监管与现场督查、执法检查相结合,形成有序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六)实施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完善产业准入管理。按照我县发展定位和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和名录,落实产业环境准入的协同管理。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坚决停建或依法取缔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全面清理整顿违反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严格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2.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的要求,科学合理划定生态红线。贯彻执行上级生态红线管控措施,落实分类分级管控。2020年底前,根据上级部署,完成全县434.98Km2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森林覆盖率达到81.25%以上,完成平原绿化扩面3000亩、珍贵彩色森林(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

万亩、绿化造林600亩、一般森林抚育5000亩。

3.提升监管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实施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豁免制、备案制、审查制和“最多跑一次”清单制,实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审批制,简化审批程序;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培训,提高服务生态经济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水平,积极为企业做好环保技术服务支持。

4.严打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全县排污企业检查力度,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夜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检查形式,精准传递环保监管压力;开展各部门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深入推进“双随机”抽查制度,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重拳打击环境违法排污行为,以高压态势严控环境污染;推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设,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符合移送条件的,坚决依法移送公安部门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充分运用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5.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县污染源基本情况,2019年底前完成普查成果的使用和共享,制作全县污染源分布情况一张图。以资源整合、水平提升为目标,继续加强环境监测、应急和信息化能力建设。2018年投资300万元完成花溪水库饮用水自动监测站建设,实时监测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氮、藻类、生物毒性等参数,建成后连接省平台;加强智慧环保建设,建成环境保护监管平台,投资260万元购置水、气、土壤等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监管能力;投资200万元新建城乡负氧离子空气清新站5个。2019-2020年继续加强智慧环保建设,做好土壤噪声等监测设备添置,适时新增负氧离子空气清新站等设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人大、政协加强生态文明执法检查和民主监督。纪律监察机关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部门、各乡镇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提实要求、抓实任务、压实责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深化体制改革。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强化牵头责任单位负责制,完善居民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合力推进的全社会环境保护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县乡两级政府向人大报告生态环境状况的制度。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调查评估,探索研究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

(三)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环境价格机制,进一步规范排污收费标准。研究建立污染防治、土壤修复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强化对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完善清洁生产审核补贴、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等政策机制。研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投资增长机制,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的若干意见》为指引,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等工程,争取更

多的“两山”建设财政专项激励和省级生态环保专项转移支付等资金和项目。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方资金,争取每年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项目资金3亿元以上,并每年稳定增长。建立健全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18年建立磐安与东阳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与周边县市的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健全完善。

党组织建设行动计划 篇7

自2004年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以下简称“一村一”) 以来,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为农村培养了大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在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中, “一村一”试点项目在面向农村及偏远地区、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办学途径、教学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为“一村一”更好服务农村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党员干部, 农村党员干部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 因此, 以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为平台, 针对农村党组织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及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身特点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脱产、不离乡地接受远程职业技能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 对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一村一”在服务农村党组织建设中所存在的困难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目的是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 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 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五年多来, 由于其收费低廉, 学习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符合农村特点等优势, 受到了农村学员的普遍欢迎, 五年多来累计招生学员已达20余万人, 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学得会, 用得上, 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 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 将“一村一”作为推动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的进一步推进,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教育培训,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已经成为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很多省市将“一村一”试点项目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要实现“一村一”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有机结合, 使“一村一”真正发挥服务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作用, 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不健全, 组织招生困难;二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技能培训及学历教育的主动性差, 重视程度不够;三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基础差, 信心不足;四是基层党员干部多数都既是“农民”又是“村官”, 工学矛盾突出;五是农村经济条件差, 培养经费不足;六是书本知识与农村实际产生脱节, 学习兴趣不高;七是农村基层网络条件差, 教学设备简陋, 教学师资薄弱, 影响教学质量。

2“一村一”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有机结合的改革思路

做好“一村一”与农村党员干部的有机结合, 需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网络及组织系统, 发挥电大遍布各个角落的系统优势及优质的农村教育资源优势, 争取有关政府部门及行政职能部门的有机联动, 通过政府推动、项目拉动、系统联动、特色带动等手段,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学员特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建立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系统运作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有效教学管理, 在政策引导, 组织机构、管理机制、教学内容、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保证适应农村党员干部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质量, 满足农村党组织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

3“一村一”适用农村党员干部特点的模式改革措施

3.1 政策引导, 组织保障, 为农村党员干部创造学习氛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一个政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学习, 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 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 而要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领头雁”的“智力”匮乏, 引导其进入“一村一”的学习中来,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政府要有一个着眼于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长远规划, 要针对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干部的“扶智”工程。其次要有明确的政策引导和组织保障, 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主动性和紧迫感。再次, 在时间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各地财政及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支持, 协助解决偏远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学员的学费问题。最后, 有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 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为农村党组织建设储备人才。

3.2 精心组织、健全制度, 保证教学过程的落实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抓住入学教育、面授辅导、网上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等五个关键环节, 制定“一村一”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以学籍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环节为基本框架, 分别建立并完善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检查督导体系, 形成了相对完善和切实可行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工学矛盾突出等学习特点, 以入学教育和实践环节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建立以农村党员干部学员为中心、以农村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终实现培养有文化、讲文明、能创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学习型“村官”的培养目标。搭建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基于培养本土化人才需要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启动基于提升农民实用技能的“学历+技能”培养模式;开展基于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依托当地农民企业或先进村支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3.3 搭建平台, 共享资源, 提供优质教学支持服务

针对农村师资相对不足的实际, 搭建“一村一”资源建设平台及学习平台, 实现各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提供各类教学资源, 包括农村实用技术、专家讲座、写作指导、政策法规等各种资源, 为学员的学习和教师的辅导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信息和资源服务。

3.4 特色面授, 注重导学, 增强学员的学习能力

面授辅导作为“一村一”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要通过抓好三个课堂,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组织好入学导学第一课堂, 设计好多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如: (1) 聘请专家教授、优秀农村干部、致富能手来校做讲座。 (2) 邀请专家现场指导。 (3) 送教下乡。 (4) 收集农村学生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整理成富有实效的“高招”案例, 编辑为“案例库”, 印发给所有学生等。利用好实践基地第三课堂。在时间上可采取学前集中培训、农闲集中辅导、小组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 从而适应农村这种不离乡、不离村的在职学习形式。适当而有效的面授教学可弥补远程教学中的师生准分离的不足, 保证学习效果。

3.5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村一”教学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也是远程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实施中要本着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思路, 以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为保障, 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采取案例研讨、现场观摩、亲身实践和座谈等多种形式, 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教学为支撑, 创新实施县际之间联合实践教学, 精心组织实践教学, 使学生学有所获。

(1)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社会资源建立实践基地。针对农村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学员, 在基地选择、实践内容、教学方式等环节上注重符合学员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学员的实践资源, 如:将先进村、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学员的村办企业、村党支部作为实践基地, 带学员到实地进行现身说法,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很好, 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考察, 既开阔了其他学员的事业, 为本村建设提供一手资料, 又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 搭建了村与村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既节省了在基地建设的成本, 又促进了学员学以致用, 提高了学习效果。

(2) 改革课程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形式, 提高实践活动效果。结合所开课程的性质和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实践活动、实践计划、确定实践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成功案例观摩、座谈会、到其他示范村学习等活动, 拓宽学生的眼界。另外, 还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农业专家、优秀村干部、优秀企业家来校做报告, 聘请专家亲临学生所在村针对问题现场指导, 很好地实现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而农村的发展与和谐, 离不开一支有文化、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将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有机结合,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特点及农村党组织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对“一村一”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职业技能教育及学历教育, 对于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乡村管理者、农民致富领头雁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务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村一名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坚红.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今日浙江, 2006.2.

[2]张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学刊, 2007.5.

[3]刘海金, 谭均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湖湘论坛, 2007.1.

[4]仲祖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求是, 2007.2.

[5]李伟.怎样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共产党人, 2008.3.

[6]王强, 陈智强.农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中国成人教育, 2008.11.

面对气候变化,民间组织在行动 篇8

能源基金会

-参与2004年中国能源规划报告编写,情景分析预测。

-与其他几家机构共同进行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情景分析。

世界自然基金会

-在国内各地开展节能竞赛以及系列交通、企业节能行动,并在部分地区制定了评估标准程序。

-倡议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和各界人士能够通过购买碳减排量,抵消乘坐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争夺“节能金牌”。

保护国际(CI)

-通过造林来实现大面积的吸收温室气体,CI在我国的西南开展多个项目,来达到这个目标。

-制作了个人碳排放计算器,与其他的NGO共享,欢迎大家使用。

绿色和平-中国

-进行风能发电方面的政策研究,为广东省撰写了新能源(风能)推广建议书。

-进行中国煤炭产业的调查,全过程链分析以及相关政策研究。

-追踪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自然之友

-发起名为“全球变暖,人人买单”的公众参与活动,让公众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作出减排承诺,并通过植树等活动承担碳责任。

-通过中国环境绿皮书,从民间视角关注气候变化。

-倡导“绿色选择”。提高公民社会对环境友好的行为的意识,从生活细节开始,节能减排。可详见网站www.greenchoice.cn。

福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多年来致力于在中小学推广可再生能源教材,希望能够在青少年中树立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科学意识。

-为中国中小企业、社区进行能源设备改造、提高能效等项目提供风险投资。

-进行城市节能调查。

北京地球村

-对媒体记者展开了能源方面的论坛和讲座,以此唤起新闻传媒在气候变化方面更多的关注和报道。

-通过发现政策不足的地方,撰写建议案遗交相关政府(地方或中央)。

-小额资助各媒体的记者调查能源。

中华环保联合会

-发布“二氧化碳减排宣言”,从小区和高校开始,培训开展电器节能行动,目标达到1000家庭节能;并奖励节能突出家庭。

美国环保协会(EDF)中国办公室和民促会

-积极推广“绿色出行”项目,倡导节能的出行方式,在生活中实现个人减排。

北京大学

-自发组建了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利用自身知识的优势来探求如何实现校园减排和清洁发展。

-在今年年初启动了绿色校园行动,通过对北京大学整体碳排放的统计来找出减排的可能性。

中国矿业大学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下一篇:“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