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 教案 00

2024-07-18

比例尺 教案 00(通用8篇)

比例尺 教案 00 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他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教学时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是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比例尺。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的阶段,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设计了需要统一作图的标准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探究新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动有趣的练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三、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教室的平面图,使学生体会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知道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是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了互助合作、协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与人交流、沟通,互动、互助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投影仪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独立探究、合作生成

师:我们每 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度过,这是大家都喜欢的电脑室,可同样的教室为什么图片不同呢?你们能将长8米、宽6米的教室画在纸上么? 生:

〘设计意图:质疑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将长和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纸上表示出来,导入比例尺的知识。〙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那我们就试一试吧!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谈一谈你 的设计过程。“〖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设计长4厘米、宽3厘米

}学生汇报 生:设计长8厘米、宽6厘米 „„

师:同学的方法真的很不错。可是当我把这些数据都擦掉的时候,你还能通过这些设计图知道我们学校教室的实际长和宽吗? 生:不能。师:虽然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不方便的。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就是《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逐渐抽象出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通过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渗透比例尺的知识,图上长4厘米可以表示实际的长8米,图上的宽3厘米可以表示实际的宽6米。同时缩小了原来的1/200,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接受新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比例尺1:200你会读吗?(生读)

师:你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1:200所表示的含义吗?(生讨论、探究再汇报。)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家房屋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生在认识比例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三、自然生成、进行应用

1、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比例尺,你能说一说那幅图中比例尺的含义吗? 生1:在中国地图上

生2:在世界地图上 }学生交流、汇报 生3:在房屋设计上

2、练习求图的比例尺。

投影展示学生作用 师:我们现在已经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

(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为1,比例尺的前项总表示图上距离,后项总表示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问题。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进一步理解并应用比例尺的意义。〙

四: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师:笑笑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幅片面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又蕴藏了那些数学知识!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家房屋平面图。

师:从图上了解了那些数学信息?能解释一下他所表示的含义吗? 生:比例尺1:100表示„„

师:如果量得图上距离是2厘米时,实际距离是多少呢?

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30页,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长4厘米,实际长=4厘米×100=400厘米=4米 生2:量出卧室的宽3厘米,实际宽=3厘米×100=300厘米=3米 生3:卧室的实际面积是4×3=12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练习,以此来巩固比例尺的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

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1)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逐渐抽象出图形,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通过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师:笑笑在设计图时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

出示:在父母卧室的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上标出来。(1)学生交流想法。(2)学生独立完成。

生1:2米=200厘米

200/100=2厘米 生2:2/100=0.02米 0.02米=2厘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笑笑为我们出了道难题,大家敢于应战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比例尺的知识。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笑笑的卧室长4米,画在图纸上,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反馈汇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吗? 生:„„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比例尺的计算过程,并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并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概念的能力。〙

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特别想去北京,更想去看看奥运场馆,同学们想去吗?(想)那我们先计算一下合肥——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吧!〘点击课件,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师:如果驾车去,每小时以80千米的速度行驶,大家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几小时? 师:同学们你还想去哪些地方,请计算出实际距离。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 五:本课小结。六: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安市城北小学

张新会

六安市城北小学

张新会

一班队活动教案00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触摸几种相近的物品来识别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和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语言和连贯、流畅地说话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橘子、梨、苹果、小皮球、草莓、桂圆、玻璃球、香蕉、黄瓜、笛子。

2.几只不透光的眼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小朋友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来认识它们,大家愿意吗

(板书课题:摸一摸,这是什么)

师:做游戏的时候,我们用眼罩蒙住眼睛,靠两只手摸这些东西,然后猜猜它是什么。

二、游戏活动。

1.分别在桌面上摆放橘子、梨、苹果、草莓、桂圆、小皮球、玻璃球、香蕉、黄瓜、笛子,请几位学生带上眼罩摸这些东西,然后猜猜它是什么。

2.让猜对的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其他学生根据物品的特征,帮助猜不出的同学找出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物品的特征。

4.指导学生用“因为______,所以我知道这是_____”或“我知道这是_____,是因为_____”的句式说话。

5.再把特征比较相近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如苹果和梨,苹果和桔子,苹果和小皮球,香蕉和黄瓜,黄瓜和笛子,草莓、桂圆和玻璃球等等,请几位学生带上眼罩边摸边说“这是什么”。

6.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分清它们

7.编儿歌:

(一)苹果(圆圆脸),梨儿(尖脑袋),桔子(疙瘩多),小朋友呀闻一闻,忍不住咬了一口。

(二)香蕉(像小船),黄瓜(像刺棒),草莓(像颗心),桂圆(溜溜圆),蔬菜水果营养好,小朋友们离不开。

三、总结。

师:小朋友真聪明。蒙住眼睛,靠灵巧的双手就摸出了这些东西的特征,猜出了这些东西的名称,太不简单了!以后我们不但要靠手,还要用眼睛、耳朵、嘴巴去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只要靠我们多用心、多动脑,就能学到更多的本领了。

安全教育活动

教学目的:

1、课堂常规训练,加强纪律性。

2、抓好学生的早读和午读。

3、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一周的情况,分别从纪律、卫生等方面来表扬评价学生。

二、课堂常规训练:教学生如何放课本、看书、执笔的要求;如何回答问题、表扬别人;站立等的姿势。

三、检查学生在校行为规范:注意仪表,不准滑楼梯,不准到新操场去玩。继续训练学生在第二周的行为规范。

1、坐姿:腰挺直,手放平,眼睛平视黑板。

2、站姿:昂首挺胸,手放裤腰。

3、训练上课、下课互相问好,能做到声音响亮,做回凳子不出声。

4、课堂常规训练。

四、安全教育:不准到生物园,荷花池、愉快园地等进行危险性的活动,只准眼看手莫动;不准攀爬楼梯;不准追逐打闹,遇到事情要报告老师;上厕所要注意不滑跤。

五、进行文明班级宣传教育。

1、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做到“三个一”。

2、卫生区要及时打扫,并保洁好。

3、上厕所要注意安全,要洗手,冲水。

4、安排两个值日生站岗督促。

5、注意个人卫生,做到每天洗澡洗头,着装整洁。

6、不能边走边吃,课桌椅要保持干净。

五、表扬班里做的好学生,表扬班干部做出了榜样,希望继续发扬。

六、总结刚才学习的情况,提出这周的要求。

《文明安全行》主题班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知道交通安全知识,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形象;

2、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头饰(红绿灯、行人、汽车、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等)

2、学生收集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

3、课桌排成四大组,留出活动场地模拟十字路口 活动时间地点:

2006.12.14 星期四 一(3)教室 活动方式: 情景模拟、问答 主持人:班主任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主持活动 :

(一)悲情再现,激发情感

1、播放路面一连串因为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的悲剧,教师一边随着图片的出示一边讲诉: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的地球母亲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2、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小朋友你想说什么?

3、小结:是啊!面对这一幕幕悲剧,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作为我们小学生你对道路交通安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这节班队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二)场景再现,遵守规则(1)学说儿歌,认识红绿灯

(2)认识人行横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学说《斑马线》(3)小品表演:模拟行人过马路

(老师当红绿灯,一组学生当行人;然后场地进行划分,每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模拟表演。)(4)分角色模拟十字路口过马路:老师当红绿灯,其余带上头饰当行人、汽车、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等。

(三)知识抢答,增强意识

1、通过人行横道时,红色信号灯亮了,这时应该: A.抢跑过马路 B.等候绿灯亮后再走

2、过马路时应该先看左边,走到路中央时再看右边,这种说法(),为什么? A.对 B.不对

3、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行走,应该: A.靠路边行走 B.随意走

4、汽车的转向灯左边闪烁时,汽车向: A.左转 B.右转

5、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 A.前进 B.倒车

6、行人可以搭乘电动自行车、人力货运三轮车、轻便摩托车吗? A.能 B.不能 全带

7、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A.110 B.122 C.120

8、钻跨护拦,横穿道路,这种行为正确吗? A.正确 B.不正确

9、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10、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A.8岁 B.12岁 C.14岁

11、乘坐公共电汽车时,下面的行为哪个不安全?

A.在车厢内随意站立 B.行车时扶好扶手 C.将手或身体置于车窗外 12.小学生排路队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A.好看 B.黄色色彩鲜明,司机叔叔好辨认 C.学校规定

13、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得进入以下道路:

A.城市快速路 B.高速公路 C.封闭的机动车道

14、当你遇到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应该: A.服从指挥信号灯 B.服从交通标志、标线 C.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15、在有人行道的路上,你应该:

A.走人行道 B.走非机动车道 C.随心所欲,哪儿没车走哪儿 16.我国的道路通行原则是: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17、爸爸开车带小红参加姑姑的婚礼,在婚礼上,爸爸喝了三杯啤酒,婚礼结束后,小红坐爸爸的车回家。请问,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爸爸和小红都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B.喝三杯啤酒没有关系,照样可以开车

C.爸爸谁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小红没有

(四)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

(五)猜一猜,以下标志各代表什么? 出示交通标志,让学生猜

(六)读一读:关于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 如:“陶醉景中,清醒途中”

“无限风光在险峰,交通安全莫放松” “母惦妻等儿女盼,望君平安把家还”

二、主持人总结,发出倡议

人是离不开交通的,人一离开交通,就会寸步难行。交通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欢乐,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这个世界少一点哭声,多一些笑声。

同学们,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在高山,成为挺拔的青松;在草原,成为奔驰的骏马;在戈壁,成为顽强的红柳;在蓝天,成为翱翔的雄鹰.让我们小手拉大手,让我们注意交通安全,健康成长,,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安全永驻我们心间!

资料: 《红绿灯》 十字路口,三盏灯,指挥交通显神通。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放心行,黄灯眨眼等一等。小朋友,安全法则要牢记,人人遵守红绿灯。

《斑马线》 一条一条白线线,横过马路真显眼。娃娃过路别乱跑,斑马线上保安全。

课间活动班队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间活动和班队活动是学校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课间活动和班队活动课还没有教学指导纲要,没有教学用书,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在实施时的随意性。为了充分发挥晨间活动和班队活动的教育功能。为班主任进行教学提供方便,我们组织编写了《小学课间活动班队活动教案集》一书。本书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精选课题,组织教学内容。2教学过程:

一年级第一学期课间活动 1 我是小学生了 在升国旗仪式上

(一)3 按时上学 按时回家 4 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专心听 发言先举手 6 学会传递本子 集队静齐快 集会守纪律 8 爱惜学习用品 9 看谁的书包整理得好 10 课间活动守秩序 11 读写姿势要正确 12 按时完成作业 13 今天我是值日生

三、师总结

一(1)班‘小能人,露一手’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活动名称:小能人

露一手

意义目的:今天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通过“小能人露一手”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积极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参加人员:全体队员 活动准备:

1、在家练习穿衣、戴绿领巾、系鞋带、摘芹菜;

2、学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班歌《我能行》;

3、表演小品《这样的孩子好不好》;

4、表演三句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训练广播操;

6、排练古诗文诵读。活动程序:

主持人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主题中队会—《小能人露一手》。

主持人乙: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让欠在歌声中拉开活动的序幕吧!请听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表演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主持人甲: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将进行什么活动呢?请看小品!

表演小品:(小刚正躺在床上睡觉,时针指六点。闹钟响了,小刚揉揉眼睛)小刚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这孩子,天天让奶奶帮助着衣服。”(奶奶帮助小刚穿上衣服,小刚自己系扣子)奶奶:“瞧你,扣子位置都系错了。”(小刚穿完裤子,穿上一只袜子)小刚:“奶奶,我另一只袜子哪儿?”(奶奶在床底上找到了另一只袜子)刚喊:“奶奶,我的鞋子哪去了?”(奶奶又给小刚找到鞋)

奶奶:“鞋和袜子都乱扔到床下,瞧瞧多乱。” 小刚:“奶奶我系不上鞋带了。” 奶奶:“你呀,天天看都看不会了。”(奶奶给小刚系好鞋带,又把被子叠上)(小刚拿起牙缸刷牙,奶奶又把洗脸水打来)奶奶:“小刚啊,快把脸洗干净。”

小刚:“奶奶,我会洗脸。”(洗后自己擦干净)奶奶:“哟,都六点四十了,快吃饭吧。” 小刚:“奶奶,这鱼刺会扎着我的。你喂我吃。” 奶奶:“你呀,都一年级了,连幼儿园都不如。” 小刚:“哎呀,奶奶你又说我。”

(奶奶喂小刚吃完饭,小刚去漱口,奶奶收拾桌子并洗碗。小刚背上书包)小刚:“奶奶,再见。” 奶奶:“哎,快去吧。”(小刚又跑回来)

小刚:“奶奶,我的红领巾。”

(小刚和奶奶一起找,奶奶在床下找到了红领巾,给小刚系好)小刚:“奶奶,再见!”

奶奶:“真拿你没办法!”(演完)入主题:

主持人甲问:“同学们,小品中的小刚怎样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同学们讨论)

甲:“小刚把纽扣系错了。”

乙:“小刚让奶奶穿衣,系鞋带小对。”

丙:“小刚起床不叠被子,把绿领巾、袜子、鞋乱扔不对。” 丁:“小刚让奶奶喂饭,还不洗碗不对。” 主持人甲:“那么怎么做才对呢?”(揭示投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持人乙:“好,咱们今天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主持人甲:“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家长做评委,大家欢迎!” 主持人乙:“请嘉宾主持宣布比赛内容和规则。”

嘉宾主持:“今天比赛的第一项目:穿运动服、戴绿领巾,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请评委给参赛队员打分。”

嘉宾主持:“第二项比赛内容:穿运动服、系鞋带。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请评委给参赛队员打分。”

嘉宾主持:“第三项比赛:摘芹菜叶,在规定时间内把芹菜叶摘完。”

主持人甲:“好紧张的比赛场面呀!从比赛我们看出,一(7)班队员真棒!下面请听同学们的汇报《我们从小爱劳动》。”

表演三句半点:(四名同学手拿锣、鼓、铙、钹上台)(1)队鼓一敲咚咚响,我们四人走上场,向老师同学做汇报,——快讲!(2)我们中队决心大,行动来个军事化,自己动手学自理

——真不差。(3)我在家中学做饭,洗菜切菜炒鸡蛋

炒肉不淡也不咸,——解馋!(4)自己练习洗衣服

洗衣机一开呜呜呜,干净衣服穿身上,——舒服。

自己铺床穿身上,——舒服。(5)自己铺床又叠被,收拾房间不怕累,房间布置要协调,——我全会。(6)自己事情自己做,关心集体不用说,家长老师都高兴,——都高兴!

主持人乙:“说得好,不好做得好。请看来家中的汇报。” 同学表演:

(2-3分钟,配解说词,以第一人称叙述)(1):一位同学早晨起床至上学这段时间汇报。(2):晚上回家,自己看书、整理书包、安静入睡。(3):周日在家帮助摘菜、洗菜。(4):周日在家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

主持人甲:“别看我们年纪小,样样事情都会做。同学们,让我们把学到的本领露一手吧!”

主持人乙:“请看广播操表演。” 主持人甲:“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学古诗是我校一大特色之一。短短在三个月时间,我们学了二十余首古诗,请听古诗汇报。”

主持人乙:“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会有创造,同学们,让我们唱起班歌来结束这次中队活动吧!”

歌词: 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会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 我们一(1)班,勤奋好学,团结守纪,个个好样的,相信自己,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定会辉煌。

主持人甲:“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辛苦啦!我们代表全体队员向您们敬礼!”(主持人甲、乙敬礼)

主持人乙:“现在请家长代表给我们提几点希望。” 主持人乙:“下面请我们的中队辅导员讲话!”

主持人(合):“老师们,一(1)班‘小能人,露一手’,中队活动至此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的指导!再见啦

人生的明灯——友谊

一(1)班

教育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明确友谊的珍贵;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良好的班集体。活动准备

1.采访班中人际关系和谐的同学,了解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2.调查班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事例。

3.准备有关的格言、诗歌、故事、歌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悟真谛。

①听故事《小木船》。

②思考讨论(投影):我与陈明是因为什么而友谊破裂?

1.诗歌导入。

①教师谈话:我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友谊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诱人的花朵。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友情,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听诗朗诵——《真正的友谊》。

友谊,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灵魂。

友谊,驱散了我心中的孤独和悲伤。

后来我们又为什么和好了?

怎样才能使友谊永存呢? ③让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并由学生进行归纳。板书:不计小事互谅解,有错自我作批评。

2、辨是非,明道理。①组长替没交家庭作业的小红在登记表上打“√”。

②小华忘了带碗筷,小英把自己的借给他。

(让学生讨论“组长”错在哪里?小华为什么做得对?)

3、交流格言,增进友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把自己收集的格言赠给同桌,以增进友谊。

5.榜样示范,以点带面。

①采访和调查组汇报采访和调查结果,颁发“友谊花”。

②请2-3个典型谈谈自己是怎样交朋友的?今后,将怎样对待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

文明之花处处开

一(1)班

通过本次队会活动,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新时期讲文明的孩子。

活动准备

1.布置中队长组织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讲文明、讲礼貌方面的节目。

2.“文明少年”达标章若干个,光荣花若干朵。

活动形式队会形式

活动内容相声、歌舞、小品、快板等

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以队会仪式组织开展活动。

二、由主持人组织活动过程。

三、男女主持人上场组织活动。

男女主持人(合):三月里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文明之花”开在我们的心中。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XX班“文明之花开心中”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女主持人:朝霞托着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

男主持人:一个光辉灿烂的日照洒满大地。

男女主持人合:我们高举队旗,唱着队歌,从小讲文明,讲礼貌。让我们齐唱《我们从小讲文明》。(男主持人指挥全体队员唱歌)

节目1:女主持人:春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语言美,会说话,行为美,等长辈。请欣赏相声《说话》 节目2:男主持人:《说话》这个相声告诉我们,跟别人说话时可真得讲究点。请看小品《礼貌小学生》。(人物:小记者,甲乙丙丁学生)

节目3:女主持人:小雏鹰飞得高,红领巾胸前飘,讲文明,讲礼貌。请欣赏歌舞《歌声与微笑》。

节目4:女主持人:请我们的小歌星XX为他们献上一首歌《铃儿响叮当》。

男主持人:小歌星甜美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的热情,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请大家说,文明礼貌用语指哪几个字?(男女主持人把“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十个字展示在场上。)

节目5:女主持人:请欣赏快板表演《假如》。

(二小队的四名队员分别上场,扮演小顾客、小乘客、小游客、小观众)

节目6:男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人人争当文明少年吧!请看舞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节目7女主持人:我们生长在充满阳光和鲜花的祖国的怀抱里,多么美好,多么幸福,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请看双人舞《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

四、中队长宣布“文明之花开心中”主题队会结束

心中的领巾永远红

一(1)班

一、回顾光荣的队史

学生①:北伐战争时期,我们的名字叫劳动童子团。党领导的第一支少儿组织、第一把火炬在武汉、上海等地点燃!剪掉土豪劣绅的长袍,把剥削者、压迫者的轿子推翻!打倒列强!打倒军阀!贫穷儿从此有了最早的家园。

学生②举着写有“共产儿童团”的长形木条上台。《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伴奏朗诵。

学生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名字叫抗日儿童团;宣传打日本,站岗、放哨、捉汉奸,不吃鬼子一颗糖,埋下地雷炸坏蛋,鸡毛信送情报,王二小的英名无人不晓。

学生④: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名字叫少先队和儿童团,解放区里救护伤员,国统区里散发传单;剪五星,做红花,迎接祖国解放的春天,小小报童再也不必唱忧伤的歌,因为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

二、重温伟人的教导

学生1:宋庆龄奶奶1979年6月给少先队员题词:“争做新长征的小尖兵,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纪律,艰苦朴素,勤奋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2:毛泽东爷爷1940年、1949年为少先队员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3:刘少奇爷爷的题词:“少先队的劳动要和政治结合,不要让少年儿童觉得劳动是苦事,要成为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学生4:邓小平爷爷1980年5月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

学生5:江泽民爷爷1994年6月题词:“自学、自理、自律、自强、自护,做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喜看今天的领巾

1、四位学生上台表演:三句半:《我的一天》

2、表演配乐诗朗诵《献给辅导员》,《烛光里的妈妈》配乐。)

四、珍藏心中的领巾

1、下面我们请现任辅导员老师讲话。

真心相处

一(1)班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从思想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好品质,进而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真正学会做人。活动准备

l、排练小品《师生关系》。

2、回顾体现班级团结友爱的动人事例:《沈X受伤后……》。

活动过程

一、表演小品《师生关系》

小品结束后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谈了自己受伤后,教师、同学多次到医院去看他,给他安慰,帮他补课的感人的事,谈到后来热泪盈眶,非常激动。)

听了同学的发言,我很感动,同学们的感受怎么样!

二、(的确感动!这就是我们的班级——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感动之余,不如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看看我们彼此间的合作、协调与默契怎样。)

1、(宣布比赛规规)我们采用淘汰赛的方式,请六位同学参加,分三组,每次每组两位同学背向背,顶着一个篮球,如果中途球掉了。应从头开始。每次优胜者再参加第二轮比赛,依次类推,看看哪级配合得最好。最终决出优胜者

2、经过一番紧张的比赛。终于决出了胜负,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讲话。班主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事业离不开相互间的帮助和支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合作与奋斗。因此我们作为一代跨世纪的青年人,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全局。

4、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学习花儿心中开

一(1)班 教育目的

l.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作业认真仔细、按时完成,有了错误能主动订正,课余能多看点课外书等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学生仔细观察班中哪些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把班级中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典型事例编成小品。

2、准备一些优秀作业。花瓣和大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瓣送给谁

1、主持人甲: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我是谁呀(“花仙子!”)嗯,你们说我身上的花儿漂亮吗(“漂亮!”)今天呀,我要看哪些小朋友能干,就把花瓣送给他,还要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还是请老师跟我们说说吧!

2、老师讲得花瓣的要求。

3、请班里有好习惯的同学儿作自我介绍。略)

二、为什么得花瓣

1、主持人乙: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自己手上有几片花瓣,请有六片花瓣的小朋友上台。让我们用掌声鼓励,请老师把花瓣贴在大花的旁边。并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花的最中心。(掌声响起)

2、主持人甲:你们是怎样养成这么好的学习习惯的呢可以告诉大家吗

3、小品表演,然后猜一猜小品中的同学像我们班的哪一位同学。

4、音乐声起:四位女同学拿大红花,边唱边跳。)

我们年纪小,学习劲头高,天天上学不迟到。

我们年纪小,学习习惯好,一二三四坐坐好。

…………

比例尺教案 篇3

武昌区三角路小学

刘小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体会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1、通过画线段的操作活动,感受到数学中有时无法按照实际长度画图的事实。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二、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1、知道比例尺是一个比,一个关系。

2、能说出比例尺中,前项、后项各自的含义。

3、能看懂一幅图的比例尺。

4、能说明为什么同样的建筑物在不同的地图上长度不一样。

三、会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感受比例尺产生的价值

教学准备:米尺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引入。

1、(找一找)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0厘米的长度。边比画边说明这就是10厘米的实际距离。

2、(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根10厘米的线段;并指图说明,这就是10厘米的图上距离。

3、(画一画)让学生观察米尺,说明这就是1米的实际距离,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根长1米的线段。

4、询问学生遇到的困难。形成矛盾冲突(没那么大的本子,没办法画。)

教师引导:人们在生活中画图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将实际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比,再画在图纸上。为了能让别人看图时知道它的实际长度,就需要将缩小的比例标在图纸上。后来,人们就把这些标在图纸上的比叫做“比例尺”。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中国地图。(1)找一找长江。(2)想一想长江为什么只有这么一点长。(明确这是长江的图上距离)(3)找一找这张图纸的比例尺。(右下脚1:3000000)

2、分组讨论比例尺1:3000000在这里是什么含义。(1)前项1代表什么?

(2)后项3000000代表什么?

(3)这张图纸上实际的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3、出示世界地图。(1)同样找到长江。

(2)找到这张图纸的比例尺。(1:15000000)。(3)说一说这张图纸上比例尺的含义。

4、独立思考:长江长5500千米是一定的,为什么在两张地图上的长度不一样?(1)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两张图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2)通过比较说出世界地图上把实际距离缩小得更厉害,因而长江看起来更短。

三、操作巩固。

(1)先前1米不会画。老师提供比例尺(1:10)学生再画。并说明自己画多长,是怎么想的?

(2)老师要求学生按照(1:20)的比例尺画1米;(3)老师要求学生按照(1:40)的比例尺画1米;

(4)学生自定义比例尺()画1米,请别人来计算他的比例尺。

四、问题导思,组织提炼。

刚才认识了这么多比例尺。想一想,说一说:(1)比例尺是一个数吗?

(2)比例尺是一个什么?(一个关系、一个比)

(3)谁与谁的比?(得出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五、练习强化。

(1)一张图纸上用1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750千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注意:统一单位;千米与厘米的分步换算;书写格式。

(2)三角路小学的操场长80米,宽60米,在比例尺为1:200的图纸上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要求: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再画图。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

中国地图 1 : 3000000(图上1厘米)(实际3000000厘米)

反 思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这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操作经验(画线段)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了画图的操作活动。通过画一米的线段让学生体会并认可实际很难完成这项任务的事实,形成需要将实际长度缩小绘制的必须,充分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实际意义。

事实表明,当人在某件事上有了内在需求,就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行动力。因为学生困惑于怎样画一米的问题,必然在看图找比例尺研比例尺的活动中有很强的愿望。基于此,我大胆引导学生去观察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上的比例尺,紧紧抓住为什么同一长江在两张图纸上的长度不一样这个问题不放手,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思维碰撞,立足前项、后项于此处的意义,形成对比例尺含义的统一认识。

因为不会,我们才学;学会之后,我们要用。这是我们三角路小学“学以致用,致用促学”教学理论的思想精髓。通过上面的争论、明辩,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有了初步认识。此时,我恰当地带着学生回到开始时不会画“一米”的问题上去,要求以几种不同的比例尺多角度的画一米。在想一想、算一算、画一画、比一比的活动中证明出比例尺在我们身边的存在及可行性,借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问题聚焦

小学数学操作学习指导策略初探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自我校承担国家课题《学习方式的变革—操作学习》以来,我在教学中自觉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训练,着力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精心设计一些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集中“操作”。多次的尝试与反思中发现,学生的操作学习活动一旦缺乏教师的指导,会显得形式而凌乱。因此,要让操作学习活动有效,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充分的指导。本文探讨的就是:学生在进行以操作方式为主的学习活动时,教师应给予那些方面的指导?

一、操作前的定向指导。

操作学习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从当下教学观点来看,数学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操作活动的特点来看,它既不是重复前人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的操作活动,虽然其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但如果学生的操作活动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探究活动没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就会使学生的操作活动因盲目流于形式而低效。对于小学生来说,操作可使认识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缩小差距,它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过程和结果,並有利于揭示概念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老师要为学生的操作活动明确定向,设计好课堂上操作学习的流程,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带着任务,有针对的操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操作前老师并不是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胡乱摆弄,而是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面积来进行计算。这样就给学生的活动定下清晰的目标,学生的操作便因有了向心力而变得实用而高效。简言之,操作不是外在的摆一摆,弄一弄,而是应让每一位学生明确知道“做什么”和最终知道“怎样做”。

二、操作中的细节指导。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受限于学生操作水平的高低和老师指导能力的强弱,有时一些很有设想、创意的操作学习活动在进程中失效,使得本该有序的课堂变得紊乱,操作活动亦难以进行。检讨活动流程的设计编排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操作活动无法沿着教师的期望生成呢?是细节。是教师对操作进程中的细节思考不够,指导不足。

首先是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尚在发展,有意注意难以持久。例:低年级学生在听课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为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每步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是明确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知道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三是认真做好记录(特别是数学数据测量)。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的特点,小学生理解和掌握都比较困难,因此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采用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图形进行操作(分梨、涂色、折纸)。而以“平均分”及“份”这些概念为重点,抓住分谁,怎么分,分得几份,表示几份,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些关键观察,充分认识分数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其次是指导学生化难为易,分步操作。有些操作学习的活动学生缺乏相应的操作经验,或是需要操作的步数很多,老师可以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很难想到将圆形分切成多个扇形然后再拼成近似长方形,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步操作完成。(1、怎样将圆纸片平均分成16分、32份,2、这些小扇形怎么组合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3、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无论是多么复杂的操作,在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精心知道与示范下,相信大多数学生可以知道该怎样做,也能知道怎样做好。

再次是在认识“结点”上设计操作活动,重点指导。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前大家是怎样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然后再指导学生操作。在数学中,有很多类似的结点,如果在这些结点生长时,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操作后的成果指导。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学生经历了这些操作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利用好操作的成果?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往往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介绍过程,复述重点,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

机械工程力学电子教案a00-2 篇4

(用鼠标点击蓝色的标题,即打开该章节文件)说

明 绪

第一篇 静力分析 第一章 静力分析基础

§1-1 力的投影

§1-2 力矩与力偶

§1-3 重心与形心

§1-4 约束和约束力

§1-5 机械零部件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1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2 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3 简单轮轴类部件的受力问题

*§2-4 斜齿轮和锥齿轮的轮轴类部件的受力问题

*§2-5 摩擦与自锁 第三章 内力计算

§3-1 杆件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和轴力图

§3-2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和扭矩图

§3-3 梁弯曲时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3-4 梁弯曲时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二篇 机械零部件的承载能力 第四章 材料失效和机械零部件失效

§4-1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4-2 机械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和材料的许用应力 第五章 机械零部件的强度条件

§5-1 杆件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条件及应力集中 §5-2 联接件强度的工程实用计算

§5-3 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5-4 弯曲与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

§5-5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

§5-6 圆轴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

§5-7 圆轴的疲劳失效 第六章 杆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6-1 杆件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

§6-2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6-3 梁弯曲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6-4 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第七章 压杆的稳定条件

§7-1 压杆的临界压力和临界应力

§7-2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第八章

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措施

§8-1 提高构件承受静载能力的措施

§8-2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第三篇 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初步 第九章

运动形式概述 第十章 刚体绕定轴转动

§10-1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运动分析

*§10-2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力分析

*§10-3 轴承的动约束力和定轴转动刚体的动应力 *第十一章 合成运动

*§11-1 点的合成运动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设计 篇5

白沙小学

张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题1、2,第69页课堂活动1、2、3题,练习十八1——4题。【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1、创设情景,激趣设疑

1、画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新课前先来画一画图,请同学们翻开课堂练习本,拿出尺子。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12厘米的线段。

请大家在本纸上画一条长1米的线段。(生面有难色)师:怎么不画了?有什么疑问吗?(本子没有1米长)那该怎么办呢?

(把1米长的线段缩短后,画在本子上)(生画)

2、引入新知

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0厘米、5厘米、或1厘米长的表示(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但是如果把黑板上的数据1米擦去,只把本子上的2厘米、5厘米线段图给别人看,别人能知道你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米吗??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书)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题1 介绍“实际距离”的含义。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明确: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板书)。

2、介绍“图上距离”的含义

请大家在方格纸上按照要求画出会议室的平面图 生动手,组内交流讨论(议一议)

师:为什么所画图形有的大有的小?————所选比例不同,为教学“比例尺”做好铺垫。

师板书:4厘米 :12 米=4 : 1200=1 : 300 6厘米 : 12米=6 : 1200=1 : 200 教师强调: 4厘米和12米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简,必须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得到1 : 300。这里的1 : 300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1格表示的3米,即300厘米。

复习长度单位换算(厘米——米 厘米——千米)

3、认识比例尺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

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一)出示例2(1)主题图问:这张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2)、反馈。(教材上指读)

(3)、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25000000和200: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

明确:1:5000000是缩小比例尺,10: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

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二)、认识线段比例尺。

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问:比例尺 表示什么意思吗?(1)、同桌互议(2)、反馈

(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师:象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

4、小结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怎么求呢?

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总结比例尺的特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说)总结:是一个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三、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1、课堂活动:P69 1-3 学生动手,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集体反馈。

2、练习:P71 1,2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1)、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倍数关系,其结果不应带计量单位;它更不是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

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3)、比例尺要么前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缩小;要么后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扩大。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案 篇6

执教者:杨小永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

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八第1、2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体验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尺子、小字本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5分钟)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国旗的逐渐放大图。教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教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教室缩小后画在纸上。今天,我们学习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图形缩小或放大。(板书:比例尺)

二、自主探索,感知比例尺(大约10分钟)1.“实际距离”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这是实际的长度,叫做 实际距离。(板书)2.“图上距离”的含义。

教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边长为1cm的方格纸上。

(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

①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②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 ③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

学生甲: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9厘米,宽是6厘米。(长画9格,宽画6格)(板书: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明确:设计的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称为图上距离。(板书)学生乙: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300倍,图上的长就是3厘米,宽是2厘米。(长画3格,宽画2格)(板书:3厘米∶9 米=3∶900=1∶300)

2厘米∶6米=2∶600=1∶300 学生丙: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200倍,图上的长就是4.5厘米,宽是3厘米。(长画4.5格,宽画3格)(板书:4.5厘米∶9 米=4.5∶900=1∶200)

3厘米∶6米 =3∶600=1∶200(4)议一议:三人画的是同一间教室,为什么画出来的大小不一样?

师:1∶100表示什么?1∶200表示什么?1∶300表示什么?(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三、自主学习,认识比例尺。(10分钟)

师:正因为缩小的比例不一样,导致同一间教室画出来的大小也不一样。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1、结合图例,理解数字比例尺 1)学习例2:认识数字比例尺。

(1)介绍三峡: “三峡库区”指受175米蓄水位影响的区域:上至重庆江津区、下至湖北宜昌市,这段长江主干道河段部分约660公里长。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2分钟)(1)什么叫比例尺?

(2)比例尺1:4600000是什么意思?

(3)图1 和图2 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打开课本68页,自学。汇报

(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1 : 460 0000,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460 0000cm,也就是46km。(3)这个比例尺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举例:黑板上的几个比表示什么?

这些比例尺有什么特点?(是一个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同一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2、结合图例,理解线段比例尺

有的图上没有数字比例尺,而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课件:)像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

举例(说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3、小结知识点(1)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倍数关系,其结果不应带计量单位;它更不是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叫数字比例尺,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四、过关检测

五、归纳总结:

比例尺 教案 00 篇7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测量图上线段长度并根据比例尺按要求计算实际距离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比例尺,会根据示意图图上线段的长度和比例尺求实际长度。

3、感受“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建议: ◆读示意图

1、让学生观察“某小学的平面图”,了解平面图上边是“北”;画出了教学楼、操场等七处设施的位置和占地大小;操场的北面是花坛;画图的比例尺是1: 2000等。

2、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1:2000的含义。然后,教师介绍比例尺的两种表达方式。

◆测量并计算

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计算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求校园实际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2、教师提出大头蛙的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然后师生完成计算。

◆试一试

1、先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出校园宽的实际长度。交流 1 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测量图上宽的,怎样计算的。

2、提出蓝灵鼠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结果。◆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红红家住房平面图”了解到哪些情况,知道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哪一部分的面积,再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交流测量的图上距离是否准确。

比例尺 教案 00 篇8

第4课时 比例尺(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按给定的比例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给出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的简单问题。

3、感受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自主解決问题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线段比例尺。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出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的简単问题。教学准备: 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比例尺1:2000000表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二)把物体放大4倍后画在图纸上,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三)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倍画在地图上,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师: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出示地图,让学生读例题。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师:说一说题中提供了明白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请一个学生上黑板上来板演,并讲讲解题思路。师: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解题方法,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家听懂了没有。师:为什么要把6000000厘米化成千米数? 师:为什么要用60×24?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生:我用方程解。

师:同学们能想到用方程解,非常好,那怎么设未知数,怎么列方程呢? 让学生在下面试着计算,不会时看看书。

3、请一个学生说说他是怎么用方程解的。师:为什么要用24:x=1:6000000?这根据的是什么? 师:那这个方程又是怎么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师:算出来的结果是144000000,单位是厘米还是千米?(厘米)师:所以在最后还要把厘米化成千米。

(二)试一试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根据比例尺来求实际距离,我们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这幅地图,从这幅地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例4。

2、师生共同测量并完成计算。

3、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根据这幅地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4、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一)“练一练”第1题,学生看题。师: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再交流、讨论。

(二)“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思考,教室巡视、指导。

(三)“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

教学反思:

上一篇:统计人员岗位制度下一篇:手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