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精选7篇)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篇1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1主题
1.1对体操课程内容的选择的研究
体操项目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原则来确定从中选择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最终学生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的,那么这个原则就是探讨的首个问题。确定好教学内容后,需要把这些内容进行层次的划分,使内容清晰明确,每部分内容适合的群体及作用。最后进行内容的编排,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构想实践于课堂中,使教学目标最大优化。对体操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的安排体操课程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具体到体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位居首位的就是健身性,这表明,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依据,考虑并确定其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体操的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而选择依据。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的性格、年龄、生活习惯、学习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对体操教学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比如有的学生为追求“难”与“美”而乐意学习竞技性体操动作;有的学生为了娱乐身心而愿意学习趣味性体操内容;有的学生为塑造形体美而坚持不懈地进行轻器械体操练习;有的学生受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而不失时机地在全民健身路径上进行锻炼;有的学生为了增强与同学间的交流而广泛地参加多类型的体操活动。以上是综合了几位研究者的观点,这些表明,选择体操教学内容要有基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系统性。
1.2对体操课程组织实施的研究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就是体操课程的组织,学生的主题地位首当其冲,教师要很好的指导。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对每组学生教授不同的节操,然后每组学生负责把其他组的学生教会,依次类推,这种教法,就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高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总之,教学内容的编排一定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首先,小学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点感性认识,着重培养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初中主要教授各类内容的简单组合动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高中可以教授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和组合练习,同时让学生体会体操教学内容的内涵所在。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注意各学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排列,防止各学段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结合上述内容,不同阶段的体操教师可对体操课的结构的内容进行编排。另外,有研究表明,适当安排些校际间的体操比赛,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并自觉的学习体操内容,这也是体操内容编排的亮点。
1.3对不同群体体操教学设计内容层次划分的研究
从体操理论知识可知道,体操的分类方法有几种,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而学校体育里的体操内容包括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技巧、器械体操和理论知识。明显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就是有保护和帮助。根据毛振明先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划分方法将体操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四类:精学类内容、粗学类内容、介绍类内容和锻炼类内容。精学类内容—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兼顾其它领域目标。其特点是运动技能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内容较简单,利于学生掌握,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就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课程目标的达成。例如广播体操、跳马等。粗学类内容—掌握运动技能身心全面发展。学习这类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学有所得,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了解体操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体操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在达成“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重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实现。例如技巧中的滚翻类动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保护与帮助、队列队形等。介绍类内容—主要介绍体操运动文化和项目知识,可采用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内容。既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深刻地认识体操运动的实质。同时,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些项目,如果以后有机会学习,他们能会更快更好地掌握,有利于完成“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例如体操理论知识。锻炼类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主要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等专项素质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现“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服务。例如技巧、器械体操。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出发,也就是精学类的内容,其他类动作教授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发展。
2总结
在体操内容的选择依据方面,必须得了解学生的需求,依据这样一个原则来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实践则不是,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以规定,体育教师不会去考虑每位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按部就班,低级重复。因此,就要求教师有自己的创新,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操内容的划分,本文是依据毛振明先生提出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整体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有利于明确对象,明白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精学类、粗学类、介绍类和锻炼类这四种类型是把体操教学内容作为手段和载体的形式结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体操教学内容的实质结构即技能与价值目标。要把每一类能实现多个目标作为划分的重中之重。在体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就是最能够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部分。通过以体操课的结构为主题进行检索,对着方面的研究是数量很少,笔者对这个主题有很大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基本步骤: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总是这样,缺乏创新,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觉得枯燥。笔者举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方法,在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勇于突破常规,内容形式要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样教学目标就能最大化的实现。
3体操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不论是体操教学还是其他的运动项目的教学设计,都必须要回归到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那么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坚守与选择。在不断强调体育课重要性的同时,却很难看到课程本身的价值,就比如一台旧机器,总是不断的强调加润滑油和换零件,却不评价机器本身的时代价值,这就是我们坚守的问题。学生进入社会后,确实需要良好的身体和有规律的锻炼,但这些,不一定都是学生在课堂锻炼的,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不管有怎样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那样当学生步入社会,有规律的锻炼才体现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这就是我们选择的问题。把体操教学内容设计成体操是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的程度,这就是文献研究的意义所在。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篇2
1 探究性学习模式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多元关系
探究性学习模式就是主张在教师有效的组织、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协调下, 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技能的探索活动和自主地控制学习的过程, 以达到认知构建、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三者协调统一发展的一种学习模式。
体操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9门主干课程之一, 体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体操的技术动作,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技术动作和基本理论的学习, 去获得运动技能, 特别是体操教学方法和手段、动作的创编创新以及理论知识的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好奇心, 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和提出一些问题, 并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找出问题可能的答案。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要求的适应能力, 以及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作为体操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体操的知识, 并且在练习、观察、分析、理解以及创新的过程中把体操只是转化为一种技能, 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体操素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 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理解、练习来对动作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并逐渐的熟悉动作的肌肉感觉, 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在掌握所学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究新的动作, 这样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锻炼和发展, 这也是在体操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所在。
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过程, 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 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重视学习探究中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对动作学习、辅助及创编教学能力的培养。
2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2.1 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从自主获取信息的现成程度, 探究式学习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学习与发现式探究学习。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 信息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 (如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 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专业人士直接询问, 所获得的信息是现成的, 最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在体操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竞技体操比赛的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组织一次体操比赛, 学生就必须先查找竞技体操比赛的相关信息, 整合资源, 组织比赛,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对竞技体操比赛的场地、时间、裁判、流程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 学习效果比教师讲授要更加深刻, 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锻炼和发展。在发现式的探究学习中, 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 必须经过观察、实验、调查、分析、交流等活动过程, 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在体操教学中, 对难度动作的学习与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比如动作的危险性、动作的辅助练习、动作的过渡连接、动作的保护帮助等,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接触过的,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练习, 让学生之间通过观察、试验、交流互动、保护帮助等各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技术要领和教学手段方法等。
在体操教学中应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中把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相结合, 这样才能更全面的锻炼学生,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达到认知构建、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三者协调统一发展。
2.2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体验和参与意识, 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 两者需有机的结合, 应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为主体, 同时教师指导需适时、必要、谨慎、有效。在体操教学中, 刚开始学生对体操的认识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完全给学生自主学习就会导致学生漫无目的的乱探究, 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效果欠佳, 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挫败感, 但过多的指导学习, 就会养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 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做到谨慎有效, 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从疑惑到醒悟、从困惑到喜悦、从了解到深刻的过程, 使学生自主的学习。在体操难度动作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之前, 把保护帮助的原则告诉学生, 然后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探究和深刻体会难度动作学习的原则, 自主的去创新难度动作的辅助练习动作,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方向, 也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2.3 构建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 不必追求探究的水平。如果过多的将探究的重点放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就偏离了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和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必要求过高, 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学习探究中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上, 尽管体操教学中学生对体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面, 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体操这一个运动项目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体操的热爱和在练习中挑战自我的热情。
2.4 构建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探究活动中, 由于个体的差异, 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相互倾听中, 探究者明白了对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理解, 有利于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 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清晰化和显露化, 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 相互之间的质疑, 其观点的对立, 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 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 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 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某一项技术或者是动作的了解和认识, 对扩展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灵感等各方面都会产生良性的影响。体操成套动作创编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 如:难度动作、徒手操、音乐、场地。作为初学者, 学生在实践中无法顾及全局, 每人可能只能想到或注重一两个方面, 甚至把难度动作丢弃只剩下徒手操。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倾听、合作与交流, 就会把单个方面变为多个方面, 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3 小结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 符合当前高校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程度, 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这一现代教学基本理念。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时, 应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自主。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程度, 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这一现代教学基本理念。本文从理论的角度介绍探究性学习及其特点, 找到探究性学习模式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多元关系,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有效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和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体操教学,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林.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刍议[J].体育与科学, 2003, (2) .
[2]高佩.“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分类及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3) .
[3]胥永华.探究性学习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1, (6) .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篇3
艺术体操运动是一项集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活动。它充满着自然性、韵律性,以优美而有节奏的运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激发、提高孩子们的趣味性、兴奋性,发展孩子的表现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多样性练习,不仅能够达到身心活动的目的,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动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体操在体育课基本部分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它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转换的工具,在两个不同教学内容转换的中间穿插艺术体操内容,缓解学生的疲劳,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映速度,塑造学生的身体线条,满足学生对美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艺术体操运动的锻炼价值和作用
1.健身作用
艺术体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可对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有效地促进运动者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有效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分,塑造健美的形体。其次,艺术体操对学生心理调节有很好的作用。通过形体运动锻炼,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使她们从失衡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通过形体运动塑造出健美的体形,良好的姿态,增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信,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内心的自我更新,克服心理障碍。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通过艺术体操练习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享受了艺术的优美,为运动增加了趣味性和灵活性。
2.审美和教育作用
艺术体操是一项审美价值很高的体育运动,其动作优美,赋予韵律性,每个动作的方法、要领及表现形式都与“美”有关。通过练习可提高运动者对形体美、运动美、姿态美、音乐美、风度美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素养;能有效地促使练习者形成健美的形体、高雅的气质和端庄的仪表。大众艺术体操从内容到形式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练习者的个性培养、心理完善、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作用。
3.娱乐作用
艺术体操动作优美、活泼,具有现代气息,参加艺术体操运动能够陶冶情操、产生愉快的情绪,使心理状态得到调节。由多人进行的的集体操为练习者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拓宽人际交往,加强感情交流,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艺术体操在小学开展的有利条件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仍保持着传统的体育锻炼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普遍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步伐一致”“注入式”,不重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导致学生上体育课时,在心理和生理上感到“累”“负担重”,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了不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艺术体操既是有益的体能锻炼,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美的情操。教学时,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参与性,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不仅使学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而且给他们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使其更加热爱生活。因此,在小学开设艺术体操课,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进体育课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
社会的进步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前的跑、跳、投等枯燥、呆板的练习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艺术体操具有优美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并能充分地展现出协调、韵律柔和、幽雅等健美气质。通过对小学体育课的调查,了解到艺术体操项目部分内容在体育课中的实施对青少年在美育教育、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以及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协调能力以及音乐鉴赏水平等诸多方面均起到良好的作用。艺术体操有音乐伴奏,音乐把成套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姿态美、动作美、器械美与服装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以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唤起了孩子们对美的渴望。而且在动作过程中,音乐节奏的明快,内容变化的多样,使学生很容易忘记疲劳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去理解美,进而去追求美。
三、艺术体操运动在小学推广所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主体对本项运动的认识不够
对艺术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这种现象来说,在一定时间内人们的认识没有跟得上,以及艺术体操本身所有的一些问题,例如:艺术体操教材的制定,艺术体操对场地的要求等,还有其它一些很具体的问体都是我们要考虑和改进的。我在三所小学随机做了抽样调查,调查人数540人,结果统计如下:
根据表中所列举的数据和调查的情况来看,小学生对艺术体操运动认识和了解的只占其中的22.2%,而其余的随机调查人数对与本项运动还存在有完全不认识和有浅浅认识。这种情况下,在小学艺术体操教学的推广任务是很艰巨的。
2.艺术体操教师的培养还很缺乏
艺术体操运动不同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对来说,它的专业性更强。因此在对艺术体操教师的培养上来说,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在体育院校设置艺术体操专业,培养专业的艺术体操教师,在其他高校也开展艺术体操课程,为培养艺术体操社会指导员做一定的基础培训。
四、推广艺术体操的方法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艺术体操的兴起毕竟是全新的,对于场地的要求相对于其它运动项目要高一些,很多人对于艺术体操的认识还不是很了解,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建议新闻媒体加强对艺术体操项目的介绍,可利用奥运会、亚运会冠军选手的现场录像资料加以宣传,使人们了解艺术体操对塑造健美形体、形成高雅气质方面的作用,从而使更多的小学生投入到艺术体操训练中来。
2.学校支持并重视艺术体操课程的开展
学校重视艺术体操的开展,就是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学校对新兴课程的推广,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也是对学校的一个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开展艺术体操应以大众艺术体操为主,因为大众艺术体操是以健身、健美、娱乐为主要目的,练习的场地和器材可以自行规定,可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素质选编不同难度的动作,更适合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以达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作用。
3.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
教师对于艺术体操课程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法好与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因素。教师教的好,并且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浓厚,反之,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低。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课的优缺点,这不仅对教学起了积极作用,也对以后艺术体操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应重视教师的进一步提高,利用寒暑假机会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体操培训及函授班的学习,以提高教师艺术体操的专业技能。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立体化教育
学校的开展,家庭的课余培养,社会的发展趋势都对艺术体操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其中,学生的发展与锻炼就对艺术体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学校应积极向家庭、社会宣传,将艺术体操列入竞赛计划,以此推动艺术体操的开展,培养与发掘竞技艺术体操的后备力量。
艺术体操教学计划 篇4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体操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体操教学计划篇1艺术体操的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有效的把艺术体操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德、智、本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了较好地完成艺术体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贯彻各种教学原则,还要采用多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弄清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遵循认识和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
一、泛化阶段:
这个阶段只能是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感性认识,粗略地掌握动作。教学方法则采用讲解,示范以及分解练习和诱导练习。
二、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钻研动作,深入分析动作的`各个细节,强化正确动作,抑制动作不正确的部分,提高动作的质量。教学方法则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有时还要做重点示范,以及反复练习的方法。
三、建立动力定型阶段:
采用练习法,即组合成套练习,变换条件练习:重复练习。不过在改进动作某一技术细节时,还应注意采用示范,讲解,录相,电影等直观教具,以利运动能进一步提高。
按部位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单个动作到联合动作,循序渐进的系统地教学是使学生较快建立动作概念,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为提高技术水平打下牢固基础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与训练中臂与腿的练习先解决腿部的动作再加以上肢动作的配合,这样可减少学习时间,促进动作的更快掌握。
教学安排
二月份:
基本训练:压腿(前、旁、后)、压胯
三月份:
腰的练习
1、把杆上下腰、后弯腰
2、地面卷腰
四月份:
1、学体操动作
2、开肩、开胯
五月份:
1、学体操动作,完成第一段教学
2、基本动作训练:前滚翻、下叉
六月份:
1、完成全部体操动作
2、基本动作训练:前滚翻、下叉
七月份:
排练节目
艺术体操教学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三年级共有一个班,学生通过二年级的上课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
2.三年级的测试项目是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
3.根据前一学期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四年级,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四、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五、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高校体操教学研究论文 篇5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应将审美教育与动作技术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首先,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体操是直接以美的形式来召唤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从而借助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操学习,使得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爱好,从而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其次,审美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动作美、节奏美、韵律美融为一体,不仅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展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体操还有其特性所在,那就是“难”,为追求美就必须克服“难”,因此,在体操的审美过程中同样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健美人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追求身体美的同时达到人格美。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并形成追求美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健康人格的目的。
2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忽视审美教育的原因
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一环节往往被体操教育者们所忽视,从而使其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中,高校的体操教学主要以竞技体操为主,因此,所强调的是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而对于审美教育仅仅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体操教学基本上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动作的美是为技术水平而服务的,因此,审美教育在这一观念之下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对于审美过程也仅仅停留在动作美的层面。体操学习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曲解“美”与“难”的关系,认为难的动作就是美的,这种曲解同样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在体操学习中,学生为了追求“难”,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往往忽视了动作中“美”的存在,学生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却忽视了绷脚尖、抬头挺胸等细节上的美。然而一套体操动作不仅有难度分还有完成分与艺术分构成,而艺术分则是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阻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
2.2审美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
近几年对于体育中的审美教育的研究在逐步发展起来,可见体育中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真正切实可行的审美教育理论却还很少。由于审美相对动作技术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操作性较差。虽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涉及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并没有具体的表达出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也没能将较为全面体统的审美教育体系构建起来,使得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2.3体操教师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体操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仍然运用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并追求美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处于一种被动并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难以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丧失了体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3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3.1挖掘体操动作技术的内在审美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体操中的审美价值完全在为动作技术服务,因此我们应当深度挖掘体操动作中的审美因素,从思想上给予审美教育重要的位置。在体操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运动技能的审美不应仅重其有形的美,更应透过有形的动作美体会其本质的内在美,例如通过美的动作得出美的想象与美的创造等,奥运体操冠军刘璇等之所以成为我国的申奥形象大使,除了她们所获的声誉外,更在于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健康美,这种美的气质,美的精神是通过审美教育一点一滴从内向外积累而成的,这样才能从动作技术的复制者变为真正的审美者,使得这种审美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体操学习上,还慢慢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滋养自身的身心并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美的精神境界。
3.2构建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
虽然在体操的教学目标中有涉及到审美教育,但是却缺乏对学生形态美、审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并完善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出发,构建出一套适合体操教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审美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我们还可以开设体育美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审美的价值所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意识。
第二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体操课及公选体操课学生和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抽样调查学生共计240人,教师27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采用相关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背景资料和充实论据。查阅文章20多篇,书籍11本,为本问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和大连大学为对象,提出相关的问题,设计相关问卷。(1)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调查问卷的发放问卷24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93.75%。(2)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评价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很高的有效性。调查问卷效度检验,多名专家一致认为调查问卷有效度和信度较高。3.访谈法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体操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有效信息。4.逻辑法采用了演绎、比较、综合、归纳、分析等方法。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校体操教学现状
1.各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如上图所示,大连市高校体操大致分为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实用类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其中,基本体操25%;健美操60%;队列练习5%;自由体操5.5%;器械体操仅占4.5%。
2.师资队伍的情况师资队伍的合理性还有教师的年龄、性别是体育师资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育队伍的发展状况。体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对其而言,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性别,还是其年龄结构都是制约教学水平和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连高校的体操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有5人,占26%,30-45岁的有12人,占63%,45岁以上的有2人,占11%。而教龄在5年以下的有4人,占21%,5-20年的有11人,占58%,20年以上的有4人,占21%。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大连近几年在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但新教师在体操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与体操的老教师有一定差距;高校在引进体操教师工作中,无论从学历还是能力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导致20--30年龄段和少于10年教龄的教师相对很少,也从侧面说明此类人才的缺乏。此外,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期,男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安排男女老师的结构,进而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女教师过少,会影响到体操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影响体操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大体操专长女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让更多的女性加入体操的教育事业中来。尤为急迫。
3.资金缺乏的因素体操项目所需的器材相对昂贵,而且还需要定期保养,因此出现了学校投入障碍。同时,有些高校对场地有一定的限制,学生上课缺少安全感,这也是阻碍体操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表2的调查显示,大连市高校有75.6%的受到资金影响,25.4不受资金影响,因此,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等课程资源,完善体育设施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4.自身素质和创新意识因素缺乏体操专项教师导致的体操教学素质较低,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事多年体操教学的老教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会下降,这就会导致体操技能水平的进一步下滑,原有的技术逐渐退化,新鲜血液补充不足,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不具备体操教学的示范能力和保护帮助能力等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体操内容中器械的教学,造成了一些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体操能力整体降低,也阻碍了体操教学开展和任务的完成,使创新体操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成为空谈,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了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使体操逐步失去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5.教学课时的因素。教育部曾明确规定:“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党中央也发表文件对此作出了指示,文件中强调指出了:“必须要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上达到一定的量,不准挤占和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实际落实,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减少,体操教学内容和相关活动严重不足,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因此,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需要加深,高校应当真正落实“阳光体育”精神和要求。根据调查表明,在大连的这7所高校中,在体操教学的时间上都能够保证,在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以后,有了一定程度改善,学生达到了一定的活动保障。虽然多数高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真正做到阳光体育标准要求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连市高校普遍没制定具体的体操类教学内容、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影响了体操类教学内容的正常实施和教育目标达成。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除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的较好外,其它的体操类教学内容都没有正常实施,尤其是器械类体操已经是难觅踪影。
3.专业性较强的体操教师缺失严重。此外,专业性较强的男教师和女教师比例失衡,导致不合理,使体操类内容不能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各个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不足状况,也是导致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所需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滞后,阻碍了体操类内容的正常教学。
5.没有制定完善的体操类内容与课程评价体系,导致教师“教无目的”,学生“学无目标”,难以正常开展体操类内容的教学。
6.学校和教师都担心出现意外,不愿承担相应责任,所以选择了放弃,这也是影响体操类内容全面实施的原因之一。
(二)建议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以及考核标准。注重调节心理,使体操教学有良好的局面,不能只注重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其他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重视并且发展。器械体操现状非常不乐观,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应具体设计,使课程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加大引进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并使男女老师比例平衡,使体操类内容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提高体操教学的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有了硬件条件,体操发展才有了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体育学习分为必修和选修。
5.制定被学校、教师、学生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
6.教师教授体操是,应该注重保护方法的教育,这样学生才不会怕受伤,而且学生也会自主的处理紧急事件,出事故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教师承担的责任自然也小。
第三篇
一、我国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校盲目地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致使在体操教学中只在意学生掌握体操技术的情况,进而忽略了教授学生分析相关体操动作结构无法完成的原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理论知识的教授大都是在期末考试快要举行的时候,由此可见,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严重失调,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极其不当。在技术教学的课堂上,依然沿用着以往的竞技体操教学内容,例如: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慢起肩部倒立等技术动作,而且大多数体育课上都在反复练习这些技术动作,让体操课变得更加枯燥单一,致使更多学生不得不为得到这门课程的学分而配合体操课程的进行,加之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存在危险性,而学生对意外出现的磕伤缺乏处理和包扎能力,对体操课就变得更加厌倦和恐惧。
2.传统的教学方法
迄今为止,大多数的体操教师都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讲解的方法对体操的动作进行分别介绍,然后通过示范各个环节来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再运用完整法或分解法进行不同难度动作的分别教学,同时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同学进行纠正和巩固,进而提高其技术。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考虑的并不周全,像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个性以及技术掌握的不同程度等并未考虑在内,因此相对来看比较片面,没能很好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调查发现,现今高校使用的体操教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其主要内容大都是提高运动水平、身体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普及等。由此可见,这样的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相对较单一片面,与目前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思想理念有很多不符的地方。
4.不合理的教学评价
对教学目标和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是教学评价的关键内容,但是现今的教学评价大都是评价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成绩等。这样的教学评价对于更好的改进教学很显然考虑的不周全,没有将学生教学和自学能力的考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也没有把技术评定中的某些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效的结合,教学评价体系明显不完善。
二、如何改革我国高校体操教学及对策
要想有效的改革我国的高校体操教学,应该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几大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改革高校体操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其对体育内涵的认知与理解,还能改变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合理设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尽量做到有效性和明确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中要做到既以学生体质增强为目的,又要将鼓励和引导学生领悟体操教学的技能、技术和理论知识为重要目的,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互帮互助的良好素质。
2.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以往的体操教学,大多是比较单一乏味的,因此在设置体操教学的课程内容时,应该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逐渐掌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设置的适应程度和自身现状,避免学生因教学内容的呆板和单一而产生恐惧或厌学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学生对于体操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来做,切实做到体操教学的实用性,激励学生对于体操课程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动性。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通常是为了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制定的,所以在构建体系过程中应该体现出人文性与科学性,比如可以通过评定来考核学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找出存在学生当中的普遍问题并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将学生的出勤次数和学习态度考虑在内,这样评价体系才更加完善,还能增加出勤率并使学生摆正学习态度。
4.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体操教学研究论文 篇6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体操课及公选体操课学生和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抽样调查学生共计240人,教师27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采用相关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背景资料和充实论据。查阅文章20多篇,书籍11本,为本问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和大连大学为对象,提出相关的问题,设计相关问卷。(1)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调查问卷的发放问卷24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93.75%。(2)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评价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很高的有效性。调查问卷效度检验,多名专家一致认为调查问卷有效度和信度较高。3.访谈法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体操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有效信息。4.逻辑法采用了演绎、比较、综合、归纳、分析等方法。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校体操教学现状
1.各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如上图所示,大连市高校体操大致分为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实用类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其中,基本体操25%;健美操60%;队列练习5%;自由体操5.5%;器械体操仅占4.5%。
2.师资队伍的情况师资队伍的合理性还有教师的年龄、性别是体育师资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育队伍的发展状况。体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对其而言,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性别,还是其年龄结构都是制约教学水平和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连高校的体操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有5人,占26%,30-45岁的有12人,占63%,45岁以上的有2人,占11%。而教龄在5年以下的有4人,占21%,5-的有11人,占58%,20年以上的有4人,占21%。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大连近几年在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但新教师在体操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与体操的老教师有一定差距;高校在引进体操教师工作中,无论从学历还是能力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导致20--30年龄段和少于教龄的教师相对很少,也从侧面说明此类人才的缺乏。此外,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期,男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安排男女老师的结构,进而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女教师过少,会影响到体操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影响体操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大体操专长女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让更多的女性加入体操的教育事业中来。尤为急迫。
3.资金缺乏的因素体操项目所需的器材相对昂贵,而且还需要定期保养,因此出现了学校投入障碍。同时,有些高校对场地有一定的限制,学生上课缺少安全感,这也是阻碍体操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表2的调查显示,大连市高校有75.6%的受到资金影响,25.4不受资金影响,因此,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等课程资源,完善体育设施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4.自身素质和创新意识因素缺乏体操专项教师导致的体操教学素质较低,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事多年体操教学的老教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会下降,这就会导致体操技能水平的进一步下滑,原有的技术逐渐退化,新鲜血液补充不足,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不具备体操教学的示范能力和保护帮助能力等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体操内容中器械的教学,造成了一些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体操能力整体降低,也阻碍了体操教学开展和任务的完成,使创新体操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成为空谈,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了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使体操逐步失去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5.教学课时的因素。教育部曾明确规定:“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党中央也发表文件对此作出了指示,文件中强调指出了:“必须要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上达到一定的量,不准挤占和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实际落实,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减少,体操教学内容和相关活动严重不足,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因此,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需要加深,高校应当真正落实“阳光体育”精神和要求。根据调查表明,在大连的这7所高校中,在体操教学的时间上都能够保证,在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以后,有了一定程度改善,学生达到了一定的活动保障。虽然多数高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真正做到阳光体育标准要求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连市高校普遍没制定具体的体操类教学内容、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影响了体操类教学内容的正常实施和教育目标达成。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除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的较好外,其它的体操类教学内容都没有正常实施,尤其是器械类体操已经是难觅踪影。
3.专业性较强的体操教师缺失严重。此外,专业性较强的男教师和女教师比例失衡,导致不合理,使体操类内容不能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各个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不足状况,也是导致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所需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滞后,阻碍了体操类内容的正常教学。
5.没有制定完善的体操类内容与课程评价体系,导致教师“教无目的”,学生“学无目标”,难以正常开展体操类内容的教学。
6.学校和教师都担心出现意外,不愿承担相应责任,所以选择了放弃,这也是影响体操类内容全面实施的原因之一。
(二)建议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以及考核标准。注重调节心理,使体操教学有良好的局面,不能只注重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其他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重视并且发展。器械体操现状非常不乐观,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应具体设计,使课程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加大引进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并使男女老师比例平衡,使体操类内容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提高体操教学的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有了硬件条件,体操发展才有了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体育学习分为必修和选修。
5.制定被学校、教师、学生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
体操教学设计探究论文 篇7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第九套广播体操。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中国知网、教材中查阅有关第九套广播体操相关文献资料;从网络视屏、教材图解以及2014年湖北省高校体操教学比赛第九套广播体操赛现场视频资料;与体操教学专家访谈等。
3结果与分析
3.1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功能
3.1.1促进广播体操练习者身体健康
广播体操是采用徒手的形式进行的身体活动, 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其动作可以刚劲有力, 也可以柔和优美, 适合多种人群练习的体育健身项目。从第九套广播体操练习部位看, 延续了以往广播体操全面锻炼身体原则, 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分别从远端到近端, 从头颈、上肢、躯干、下肢以及全身动作;动作方向有左、右、前、后;动作掺有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灵活等变化因素, 经常坚持广播体操练习, 可使头颈、躯干和四肢灵活, 动作变得有力、协调, 练就良好身体姿态, 对增强神经系统,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新陈代谢, 消除工作疲劳, 振奋精神等有积极的作用。
尽管广播体操不能与专项运动相比, 但其参与运动的部位全面, 多种变化因素, 健身的安全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是其它专项运动不能相提并论。
3.1.2改善、提高相关脏器功能
广播体操的健身功能前人进行大量的研究, 其对心肺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 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皆为中等, 对血脂、血糖、胰岛素有良性的变化, 能更好的改善大众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4]。
第九套广播体操总结了前八套广播体操优缺点, 它的健身功能除了促进广播体操练习者身体健康外, 对内环境的作用又是怎样?赵晓靓[5]通过对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测试代谢当量和心率指标, 发现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有助于做操者的心肺功能和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朱小宁等[6]对38名不同健康人群进行了3个月的广播体操干预, 得出3个月的广播体操能有效改善中年人的血脂水平, 中年男性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金丽等[7]从能量代谢角度对第九套广播体操研究认为, 男性的能耗高于女性, 能量代谢以糖和脂肪供能为主, 广播体操是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普遍参与的一种群众性体育项目。
3.2第九套广播体操缺陷
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更何况人工创编的广播体操。黄小红[8]从广播体操编排角度提出过第九套广播体操的不足, 然而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在网络公布的视频以及湖北省2014年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赛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视频资料分析, 并与专家座谈, 发现第九套广播体操在健身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3.2.1整理运动调整节拍偏少
从赵晓靓[5]、金丽[7]研究来看, 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练习最高心率出现在最后一节整理运动, 分析认为该套操第七节跳跃运动运动节奏相对较快、运动幅度较大, 心率增幅明显, 而心率下降需要足够的时间, 导致最后一节心率为本套操最高值。从整套操的节拍分布来看, 预备节之跳跃运动均为4个8拍, 整理运动为2个8拍, 只有其它节节拍一般, 导致练习结束那一刻心率没有足够时间恢复, 产生心率延时性的增长。这种心率延时性, 用于体育课或运动之前热身, 效果较好, 但用于普通群体练习, 就健康安全来讲有一定安全隐患, 应适时地延长整理运动时间或其它恢复性运动, 让心率逐渐恢复。
3.2.2个别运动节不符合健身动作技术要求
从第九套广播体操相关视频以及教材观察, 第九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节的“扩胸”动作说明:“两手握拳经前举止侧举, 向后扩胸一次”[1]。对于“扩胸”的理解, 没有相关工具书、教材作具体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将“扩”泛指“扩大”, “使 (范围、规模) 比原来大”, 用在广播体操, “扩”可以理解为扩张, “扩胸”应为扩张胸廓的运动。体育专业教材《体操》对扩张胸廓的动作有相应动作技术定义---“振”, 而“振”的定义较为全面定义为“臂或上体等部位急速地做富有弹性的往返动作”[9], 由此可以得出, 广播体操扩胸运动的扩胸动作是两臂 (直或屈) 经前向侧后振。观察相关资料, 实际在进行练习或比赛时, 扩胸运动的扩胸动作做成两臂侧举, 并无向后的扩胸动作, 更没有激素的做富有弹性的往返动作, 仅仅是手臂经胸前做90°的水平摆动, 这样练习应该不能起到扩张胸廓效果。而在之前几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节, 扩胸动作说明与做法均为“向侧后振”, 第九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做法的改变, 使动作简化, 比赛时动作更容易保持整齐性。
全身运动节第2拍与第3拍连接动作同样存在缺少“振”。第2拍“上体前屈, 两臂经侧摆至体前交叉”, 第3拍“左脚并右脚全蹲, 两手扶膝”, 由于动作说明没有说明两拍之间连接情况说明, 第九套广播体操视频显示两拍之间无衔接动作。从全身运动锻炼部位分析, 主要是通过躯干前屈和后仰牵拉躯干前后的韧带以及脊柱, 僵硬地做体前屈是对背竖肌强行牵扯, 牵拉韧带效果一般, 对某些人群可能有伤害性。保护性的体前屈应是富有弹性的。
4结语
纵观第九套广播体操自发布至今, 推广较为广泛, 参与练习人群多, 丰富了大众健身内容, 其健身功能和效果达到预期。但某些技术动作过于追求表演的一致性而牺牲了部分健身功能, 不能说不是个小小缺陷。但在运用第九套广播体操健身时, 上述运动节动作加上“振”的弹性, 以及延长整理运动时长, 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第九套广播体操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2]路云亭.广播体操是国家的动作仪式符号[J].体育学刊, 2013, 20 (1) :29-32.
[3]商伟, 韩流.广播体操全民化时代的兴衰流变[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6 (6) :25-27.
[4]赵庆江.第九套广播体操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 2007, 4 (2) :811.
[5]赵晓靓.第9套广播体操能量代谢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4, 35 (4) :58-61.
[6]朱小宁, 薛芹波, 金丽.广播体操队不同年龄人群血脂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33 (6) :493-495.
[7]金丽, 薛金波等.第9套广播体操能量消耗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 (4) :69-75.
[8]黄小红.第9套广播体操的编排特点及不足[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6 (6)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