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普修课教学

2024-09-16

体操普修课教学(通用12篇)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1

前言

体操运动作为集体性较强的娱乐休闲活动运动, 它须在一定标准要求下通过器械或徒手一系列较为复杂、动作要求连贯, 并根据或动作的难易程度、训练达标效果以及运动效果而给予评分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之一, 特别是在女大学生之中, 对女生身体形态、柔韧度以及专项耐力要求具有显著地提高。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艺术瞻仰性以及竞技性强的一门运动学科。然而, 长期以来, 由于受竞技体操的局限性, 大众体操在高校校园内发展缓慢, 因此各体育院校通过将“快乐体操”思想引入到教学课堂之中, 为体操人才的培养续接后备力量。

一、快乐体操思想的界定

快乐体操是一项通过体操运动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 它将音乐、舞蹈、歌曲、健美操、形体训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练习体操和舞蹈的基本动作,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塑造优美形体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快乐体操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快乐体操”从科学发展观来看, 全面普及和推广快乐体操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参与体操运动的乐趣, 它不会像竞技体操那样只单单要求学生追求竞技性, 其教学内容更偏重于娱乐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有利于提升学生积极参与体操运动的主动性, 真正地体验到体操活动的乐趣, 在锻炼过程方面更是讲究体操运动的游戏原则和多样化的训练模式, 使学生在增进健康水平的同时, 提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器材设备确保安全性和多彩性, 教学结构以人为本, 因人而异, 量力而行。“快乐体操”的推广模式为主要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名义进行推广,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通过各级政府的支持、体操运动俱乐部的大力支持以及体操赛事公司的推广等等, 而推广的目的就是扩大体操运动队伍的建设, 通过完善体操俱乐部, 使遍布全国各地的体操俱乐部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

二、体操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国体操项目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专项适龄体操运动员严重不足, 体操运动队伍薄弱, 造成后备人才危机。与此同时, 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 我国体操项目基础薄弱, 体操运动健儿总量不断减少, 各大体育院系的招生困难, 体操教练员流失严重。体操作为体育之父, 大学生参与体操活动的积极性减弱, 在应试教育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打压下发展, 大学生体操课时大幅度的减少, 深部部分高校直接取消了体操课, 体操队伍建设流失严重。在实践教学方面, 个别的体操教练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过于注重竞技体操运动, 教学课程不乐观, 加之学生对体操运动认识程度不高,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致使这一传统体育教学项目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快乐体操”融入到高校体操普修课教中的实践应用

不提足、篮、排, 与三大球外的羽毛球或者乒乓球等, 体操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依然举步维艰, 开展高质量的体操运动课程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目前体操运动与学校体育院系的教学课程、教学结构结合还需进一步紧密, 而“快乐体操”则是其发展关键的着力点。“快乐体操”通过结合竞技体操通过有效地降低动作难度、运动量注重学生健康教育发展的一种趣味性强、娱乐项目多的一项体操活动, 是国际流行的通过体操带动语言学习、智力开发的活动, 旨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搭建全民健身平台。“快乐体操”能够让体操从小众走向大众体操, 也能大大提高体操的群众基础与人才储备, 因此, 快乐体操的实践应用是建立在以竞技体操运动的基本教学内容的活动之中, 通过更全面、更新颖的运动创编, 自主编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健康发展的体操运动活动, 快乐体操的实践内容要求节奏鲜明, 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 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连贯的快乐体操的训练动作, 还应启发学生理解和表现“快乐体操”其自身具有的健身性、健美性、娱乐性强的运动功能, 以及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等丰富内涵。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体育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 快乐体操引入高校体操普修课程之中顺应时代的发展,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根据体操发展的新思路, 希望将高校体操运动的发展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 通过努力创建大众体操发展, 稳住体操学校, 形成新的体操俱乐部模式以及新的体操竞赛体系, 即国际比赛—国内比赛—青年比赛—俱乐部比赛, 加强发展体操运动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力, 重视后备人才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晗, 祝天桥.“快乐体操”在高校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普洱学院学报, 2013, 06:66-68.

[2]李义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14.

[3]王春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何海强, 张铁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03:29-30.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高校体育院(系)中,武术被列为专项选修课。①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讲义,1977年在对它进行补充修订后,正式出版了全国体育院(系)通用武术教材。②此后,在1983年、1988年、1991年等不同时期,相关部门对武术教材作过修订。武术教学对武术进入学校,武术形式的统一化、标准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人本主义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到来,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健康水平已经成为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教育学著作、武术文献资料和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2)专家访谈法。就相关问题访问教育界、武术界专家和体育院校学者。

(3)教学测量法。本课题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级立项课题,考评组为除立项组成员外的民族传统体育系的教师和教育学任课教师;实验测量对象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48人,女生18人,男生30人,均分为2个班)。以新课程内容为实验条件进行教学实验,由考评组对实践结果进行考评记录,并做出期末学生综合能力分析和成绩评估。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多且形式单一,学习乏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有其专业特殊性。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上,相对于体育院(系)武术专项教学,其内容难度较小,学时分配也较少;相对于非体育高校武术普修或选修教学,其内容较为丰富,学时安排也较多。纵观多年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其用于技术上课时间大约为每学期60课时。内容以初级套路为主,学生主要学习一套初级长拳、一套长兵和一套短兵。

2.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武术按其运动形式期,可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和功法运动。③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功法为基础,套路为形式,搏斗为目的,要求三者均衡发展互相补充,任何在习练过程中出现偏重都是不科学的。在高校武术普修课教学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

第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很难向套路以外的传统武术形式拓展。

第二,教师不具备散打、擒拿搏斗知识和功法训练的基本知识。

第三,教师对套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理解不够,不能把技击攻防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3.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动作、了解武术运动的历史,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和武术教学能力。其中,自学自练能力包括武术的识图、自学、练习、中学教材学习等,武术教学能力包括武术课堂组织、教学示范方法、语言的组织与讲解等,只有重视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的综合培养,学生才能胜任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但现有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却过分注重学生的套路形式演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的设置原则

武术普修课教学是培养体育师资,培养学生武术专项基本技术和武术教学能力的过程。其教学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武术的整体性,在继承和发展前提下使学生全面地接触和学习武术。首先,应淡化套路形式,套路作为记录优秀传统搏击文化的载体,认真学习和掌握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全部的上课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套路的学习和演练上,对武术的理解和学习则过于狭隘。其次,应还原和丰富武术的内容,增加散打和擒拿等格斗技术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武术的内涵。

2.技击性原则。即充分考虑武术的根本属性——技击属性,通过武术普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本领,提高学生的攻防格斗仪式。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技术教学,特别是散打实战技术。在讲解内容上,突出套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动作的攻防方法应用时机。在练习内容上,注重队攻防格斗技术动作的练习。

3.健康性原则。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终身体育项目的培养和形成,适当增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项目形成的套路,如八式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木兰扇等。

4.综合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在培养武术专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识图自学自练和课堂教学能力。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岗位,从事多种体育项目的组织和教学,而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武术识图自学自练能力、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

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构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实验结果发现,试验对象学习积极性提高,运动参与热情高,教学效果反馈较以往有明显转变。考评组在对实验对象考评结果中发现学生的武术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通过试验,我们初步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构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术礼仪、武术套路技术、功防格斗技术、擒拿与解脱技术、教材与教法五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课时分配和考评方法。

1.武术礼仪。主要包括抱拳礼、抱刀礼、持棍礼、持剑礼等。采用随堂授课方法,共2个学时,最后采用组期末终结性评价。

2.武术套路技术。内容为初级三路长拳和长短兵各1/2,或者太极拳和长短兵各1/2。采用课堂授课,共38学时。考评组对学生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

3.攻防格斗技术。内容为摸肩游戏、定步徒搏和散打基本技术。采用课堂授课,共12学时。对学生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

4.擒拿与解脱技术。内容包括腕部(金丝缠腕、跪地求饶),肘部(压肘、搬肘、托肘),头部(推、搬及锁喉等),裆部等擒拿与解脱技术。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共8学时。教师随堂考评。

5.教材与教法教学。主要有中学武术教材识图自练及示范讲解(组织教学)。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布置作业,共4学时。同学自评与教师考评相结合,随堂考评。

以上课程设置同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武术礼仪首次作为技术内容考评指标,强调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二是武术套路主要内容分为1、2类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内容。三是学时分配为理论数据,可根据具体教学加以调整。

总而言之,教学内容在教育实践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传统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主要存在内容多且形式单一;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应注重整体性、技击性、健康性、综合发展等原则,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

注释: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3

关键词:体操普修;心理障碍;产生原因;消除方法1.前言

体操是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体操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多数的体操动作要求身体是处于非正常的位置下完成的。学生在练习过程当中会出现摔倒、脱手或跌下等伤害事故,这不仅给学生身体上带来一定的伤害,而且也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体操动作的技术性和复杂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各有差异,加之对体操这个项目的认识不同,在练习过程中,不同的动作、不同程度上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心理上的障碍,特别是在器械体操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若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则不利于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动作质量的提高,甚至会出现伤害事故。

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自身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绪状态。当人一旦产生心理恐惧状态时,生理上也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的变化,比如心跳逐渐加速、心律表现不齐、手掌开始出汗、呼吸突然加速或急剧短促、身体颤抖、四肢无力等等状况,这些生理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动作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不能顺利完成动作,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反应迟钝,脑子出现一片空白,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而直接影响体操教学和训练。如何克服学生在练习过程当中的心理障碍,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是完成体操教学任务、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研究先从学生对体操的认识情况出发,分析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进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访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中的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对体操这项运动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理论知识,仍然需要加强进一步的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是学习的最好方法。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体操只是包括普修课中的技巧、单杠、双杠、跳马、平衡木等等,而这些都仅仅只是体操中竞技体操所包含的一些内容。就目前体操的发展状况看来,体操应包括很多内容:如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器械体操、支撑跳跃、实用类体操、自由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以上的11项是现代体操包含的所有内容。在访问调查中还了解到,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的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较少,而实践课的学习时间占大部分比例,很多同学因为没有理论作铺垫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可见体操学习收多方面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体操运动中所蕴含的健身价值被许多的人广泛接受,它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对锻炼人体机能和培养人的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练习动作技术之前,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体操的理论知识,建立比较专业的知识体系,在大脑中建立起需要完成动作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动作技术的基本结构,器械的调整,以及相关的热身运动,为顺利完成技术动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对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体操这项运动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论知识学习时间较少,而实践课的学习时间占大部分比例,缺乏理论知识。

(2)影响学生学习体操动作技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质,尤其女生较为明显,其次较为明显的是身体素质方面,再次是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掌握动作的能力和教师方面的一些原因也会影响体操成绩。

(3)能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身体素质差、心理动力不足、意志品质薄弱、课堂气氛沉闷、动作概念不清、同学情绪感染、伤害事故再现、,其中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恐惧心理的影响。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要想克服学生体操普修课上的心理障碍,就要针对这些具体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对策,同步提高,同步解决。

(4)在学校体操普修课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的表现是:上课时逃避练习,不敢上器械,做动作紧张,一上体操课就心情低落、练习不积极。学生的心理障碍还直接影响了体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5)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广泛运用,是一门专业技能,其主要体现有: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信心、消除顾虑,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还能够帮助学生较容易的掌握动作技术和较快的提高动作质量。

3.2建议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动作概念的掌握

要适当的增加体操理论课的课时学习,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识,建立比较专业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也需要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在体操锻炼时正确科学的运用锻炼方法。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反映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增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完成动作的基本条件,心理素质是完成动作的基本要素。教师在体操课授课各方面上需要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找出让学生产生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帮助方法克服其心理因素,培养练好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虚心学习的精神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应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认真学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学生要与老师多交流,了解动作的运动轨迹,用实践加深体会,掌握正确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从教师那里获得完成动作技术的技巧方法。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体操教学设施的改善与更新

学校要不定时的加强体操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检查体操场地的是否平整,场地上的器械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所有的器械是否符合规格,不定时的需要检查场地器材是否需要更新。认真的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为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学习环境。(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振忠.浅谈体操教学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及消除方法[J].新校园理论版 2011,(07).

[2]彭士清.普通高校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和对策[J].科协论坛2009(05).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4

关键词: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要求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 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长期以来, 有关体育教学的研究偏重于在理论上的描述或完善, 对体育教学实践帮助不大, 使体育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1]纵观全国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时数的发展, 可以明显看出体操普修课教学时数呈递减趋势。面对这一现实, 迎合教学改革潮流, 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因教学时数缩短给体操普修课带来的困难迫在眉睫。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体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80名新生为实验对象, 通过实验检验该教学策略的效果。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 (硕士) 全文数据库、万方系列数据库、SPORTDISCUSS数据库、中国体育资讯网等中外文专业文献检索工具以及百度等搜索引擎来查阅收集本研究所需要得相关资料, 并且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会议汇编、著作等纸质文献, 阅读了有关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专著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体操普修课学生技能评价内容专家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 对专家有关体操技能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及权重进行问卷调查, 为制定学生体操技能评价量表提供依据。

2.3 层次分析法 (AHP)

将评价体操普修课学生技能的一、二级指标群设计成专家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 建立判断矩阵, 并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出权重系数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检验无误后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终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为体操普修课学生技能评价量表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4 实验法

2.4.1 实验对象、时间、及因子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0级本科学生, 共80人 (全部为男生) 。80名学生随机分成4个组 (每组20人) , 并将这4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间为2011年1月12月至2011年6月28日。

本研究的实验因子是不同教学策略的教学, 实验组学生进行体操普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的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在体操普修总时数为72学时 (理论部分为8学时) 不变的前提下, 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体操普修技术、技能、理论为教学内容, 按照每周完成6学时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2.4.2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处理

为确保两组学生体操基础处于同一水平, 根据教学内容,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屈臂撑、仰卧直膝两头起、倒立、两级蛙跳四项身体素质进行测定和统计处理。所得数据运用T检验 (a=0.05) (见表1) 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无显著性差异。因此, 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身体素质和体操基础处于同一水平。

2.4.3 评价内容及方法的确定

具体评价方法分别如下:学生体操技术水平依据武汉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组织的竞技体操三级成套动作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体操理论水平依据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组织的体操普修理论结业考试 (闭卷) 的成绩来评定;体操技能水平依据经过专家问卷, 采用层次分析法制定的体操技能评价表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 通过学生获得的技能成绩来评定其技能水平。

2.4.4 实验条件的控制

依据影响教学的主要八个要素对体操教学中各无关变量进行较严格的控制。如表2所示:

2.5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以及测试的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调查和测试的数据进行常规数据处理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操作方法

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由体操发展概论、基本体操、竞技体操、体操健身原理与方法、体操游戏组成。采用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类过程中依据理论知识对大纲规定的实践内容的密切程度, 将教材中的理论部分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性, 再依据理论知识对实践的作用将各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进行第二次分类, 即将其分成为实践提供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为实践提供指导的理论知识两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遵循技术为主, 理论为辅原则、系统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重复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编制出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操作见下表3。

3.2 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对学生技术水平的影响

对两个组获得的技术成绩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 实验组学生的技术平均成绩为76.975分, 对照组学生的技术平均成绩为74.575分, 独立样本T—检验的检验统计值为0.929, 相伴概率为0.356>0.05, 所以两组的体操技术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两个组的学生都是按体操传统技能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即: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初步的分解练习——纠正错误动作——继续练习——部分动作的结合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完整的动作练习——强化练习, 其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

实验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只是在技能类教学模式的指导下, 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理念, 具体化到该教学模式各流程中, 实现同一模式下新的教学策略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它区别于传统教学策略的最本质的特点是:在运动技能类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科学的放置与技术教学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点。

3.3 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影响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技能评价表的要求, 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能水平的评价内容分为4项:队列队形练习、徒手操创编、徒手操教学、竞技体操基本动作教学。考核时间为每项教学内容教学结束后一周内进行。评价时由同一个资深教师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 依据评价表中各项评价指标的要求, 同时对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评价。每个二级指标的评价量度为5级, 即优、良、中、差、劣, 其对应的分值为1、0.8、0.6、0.4、0.2, 每个二级指标的最后得分是被评价者获得的量度值与其权重的乘积。最后统计各二级指标的总分, 即为该学生的技能成绩。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成绩进行统计和换算, 并对学生技能总评成绩 (100分制)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其检验结果见表4。实验组技能总评均分为75.175分, 对照组学生的技能总评均分为69.575分, 检验统计值为2.806, 相伴概率为0.006<0.0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操普修技能水平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

如表5: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队列队形练习以及竞技体操基本动作教学成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其相伴概率都为0.040;在徒手操教学成绩上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其相伴概率为0.009;而在徒手操创编上却无显著性差异, 其相伴概率为0.239。

3.4 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对学生理论水平的影响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各自计划的理论知识传授方式完成了8个学时的体操理论知识学习。参加了武汉体育学院体操普修理论结业考试 (闭卷) 。考试由教务处组织, 由专业教师出题 (A、B卷) , 并由教务处随机抽取一套作为考试用卷。试卷的评阅方式是由武汉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老师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集体阅卷。因此学生的理论成绩符合客观、公平、有效的评价原则, 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将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统计,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6, 实验组学生在体操理论成绩的均分为70.780分, 对照组学生为64.830分。独立样本T—检验的检验统计值为2.143, 相伴概率为0.035<0.05, 所以两组学生的体操理论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4.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步骤上相同, 对同一水准身体素质及体操基础的学生来说, 在技术成绩上二者不具备显著性差异。

4.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操普修技能水平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的体操技能成绩, 究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操普修教学策略, 在理论的导入上要求与技术教学内容相结合, 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不断地强化学生利用体操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第三, 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及时地采用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第四, 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手段, 旨在动员学生更多感官系统的参与,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3实验组理论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主要原因分析如下:第一, 学生在整个学期接受理论知识的刺激和强化, 他们不仅对识记部分的理论知识熟记于心, 而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策略在理论传授手段上考虑课堂多种媒介手段的运用, 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觉完成理论作业, 再者, 教师在下一次课的准备部分还要针对作业内容进行提问,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自觉性变强;第三, 随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学生能够感受到体操理论知识在指导其自身实践的作用, 使学生对体操理论知识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

参考文献

[1]杜俊娟.体育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6.

[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9.

[3]高守清.体育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9:4-5.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一 篇5

教学内容:

1、基本练习:弹动、踏步、各方向的移动;

2、大众锻炼标准:一级动作① 教学任务:

1、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总体安排,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

2、学习弹动、踏步等基本技术,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技术要求,初步体会动作感觉;

3、掌握大众锻炼标准一级的第一组动作,了解现代大众健美操每组32拍×2,从右边开始领做,右左对称的连接规律;

4、介绍伸展练习和伸拉放松的方法及重要性和理论依据,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引起重视。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1)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介绍课程基本情况、总体安排。

组织:二列横队

2、热身练习

(1)弹动和半蹲

要点:双腿原地并拢伸直,身体正直,屈膝半蹲,同时髋关节稍屈,然后还原到直立。半蹲时,身体重心下降,臀部向后45°方向用力,膝关节不要超出脚尖的位置,腰、腹、臀部和大腿肌肉收缩,上体保持正直,重心在两腿之间,起落要有控制。分腿半蹲时,脚尖自然外开,特别注意膝关节弯曲的方向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

要求:保持自然关节的正确位置,避免脚尖或膝关节内扣或过度外开,以及膝关节小于90°的“深蹲”。

(2)踏步 要点:两腿原地依次起落,抬腿时胯微收,小腿、脚尖自然下垂,下落时由脚尖先过渡到全脚,踝、膝、髋关节依次有弹性地缓冲,双臂屈臂在体侧前后摆动。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用力。(3)移重心

要点:由分腿屈膝半蹲开始,立起时两腿伸直,重心落在一侧腿上,另一脚点地,上体顺势自然侧倒,再经半蹲向反方向做。

要求:立起时上体直,不转体、耸肩。

教学过程:并腿弹动 → 分腿弹动 → 踏步 → 踏步分腿并腿 → 三个动作的连接练习→ 移重心(先慢后快)→ 四个动作的连接练习(并腿弹动 → 踏步→ 分腿弹动→ 移重心 → 踏步)

教法组织:(1)教师带领,以镜面示范为主;(2)三列横队,散开练习。

3、伸展练习

(1)大腿后群及小腿:分腿下压、并腿下压、勾脚尖下压;

(2)大腿内侧:两脚尖向前,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向内侧下压用力伸展,两手扶膝;

(3)大腿前群:一腿站立,另一腿屈膝,一手或双手扳住脚踝。组织:教师讲解各练习的方法、要点,学生自行练习。

二、基本部分(50′)

1、各方向的移动

教法:向前 / 向后四步走 → 侧交叉步(由慢至快)→ 各方向移动

要点:向前走时由脚跟先落地、向后走时由脚尖先落地过渡到全脚,侧交叉步注意脚的滚动落地过程。

要求:放松、自然、有弹性。

组织:教师带领练习,镜面示范为主。

2、大众锻炼标准:一级动作① 教学步骤: 踏步1×8 → 向前 / 后走四步 2×8 → 并腿4次半蹲 1×8 → 踏步1×8 → 向前 / 后走四步 2×8 → 并腿4次半蹲加手 1×8 → 右脚领做 4×8 → 完整组合反复练习。

要求:练习过程中开动脑筋,在教师提示下找出动作连接规律,逐步达到独立练习。

组织: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示范;

3、伸拉整理

组织:教师讲解身体各主要部位的伸拉整理方法,学生练习(大腿前后群、小腿、躯干、手臂)

要求:学生了解伸拉练习的原理及其重要性,认真练习。

三、结束部分(10′)

1、宣布本课程的常规要求

(1)准备好宽松有弹性的服装和舒适的旅游鞋;

(2)课上认真领会动作要点,用心练习,多动脑子;

(3)加强课后复习练习,慢慢体会正确的动作感觉。

2、下课(组织:二列横队)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二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走步,侧并步

2、大众锻炼标准:一级动作②

3、素质练习:跪卧撑

教学任务:

1、复习上节课所做基本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加上手臂的配合;

2、进行简单的基本步伐组合练习,使步伐的移动更加灵活,体会弹性和重心控制;

3、学会大众锻炼标准一级的第二组动作,并与第一组连接练习;

4、学习跪卧撑,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加强上肢力量和控制;

5、鼓励学生大胆释放练习时内心的激情,使练习更加富有活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和服装; ×××××××

(2)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

×××××××

组织:二列横队

2、热身练习

(1)基本练习

并腿弹动 → 踏步 → 分腿弹动→ 移重心 → 加手臂动作(左右摆动,小臂屈伸;左右摆动至侧上;单臂上伸;双臂上伸;SSD)

要求:

① 动作有弹性,有控制;

② 手臂摆动时肩、肘放松,有弹性,与重心配合协调。

(2)基本步伐

向前 / 后走四步 → 向右 / 左侧交叉步 → 侧并步 → 加手臂(两臂侧上伸、扩胸击掌)→ 向前走四步,侧并步 → 向后走四步,侧并步

教法:

① 侧并步由慢至快,同时讲解动作要点;

② 先两手叉腰练习,再加上肢配合,由慢至快;

③ 先做单个动作练习,再加前后移动组合练习。

组织:教师带领下连续练习。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50′)

1、复习一级动作① 教法:

(1)引导学生回忆动作连接规律(32拍组合,右左对称);

(2)完整练习2—3遍。

2、学习一级动作②

教学步骤: 侧并步 2×8 → 加手 2×8 → 侧并两步 2×8 → 加手 2×8 → 侧并步1×8 → 侧并两步 1×8 → 侧并步 → 侧交叉步2×8 → 加手 2×8 → 侧并步 → 迈步后屈腿 2×8 → 加手 2×8 → 侧交叉步2×8 + 迈步后屈腿 2×8 → 侧交叉步(1×8 + 4)+ 迈步后屈腿(4拍)→ 侧并步 → 反方向侧交叉步(1×8 + 4)+ 迈步后屈腿(4拍)→ 侧并步1×8 + 侧并两步 1×8 + 侧交叉步(12 拍)+ 迈步后屈腿(4拍)→ 反方向接着做。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示范;

(2)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练习。

要求:

(1)学习时注意动作的连接过程;

(2)自主练习时认真领会组合动作的连接规律。

3、两组动作的连接练习组织:

(1)教师略做提示,学生反复练习;(2)给连接有困难的学生以鼓励,加强指导;(3)激发练习情绪,渲染课堂气氛。

4、素质练习:跪卧撑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认真对待,全身放松。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三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① —— GV、V step、mambo

2、大众锻炼标准:一级动作③

3、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教学任务:

1、复习踏步、弹动、各方向移动等基本练习,体会步伐练习过程中重心的把握;

2、学习基本步伐组合①,初步进行几种步伐的连接;

3、复习改进一级动作①、②,使步伐更加规范、自如,能独立完成二组动作;

4、学会一级③,并能与①、②连接;

5、学习仰卧起坐,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加强腹肌力量。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学步骤:

基本步伐(踏步、弹动、各方向移动)→ walk forward + step touch,walk backward + step touch → 基本步伐组合(1)(①×8:1—4拍 grapevine,5—8拍 V step; ②×8:1—4拍 mambo, 5—8拍 mambo turn 360°)

教法:

(1)教师领操,练习已学动作;(2)学习基本步伐组合①:

step touch → double step → grapevine → GV + march → GV +Vstep → GV +Vstep + march → mambo → GV +Vstep + mambo → mambo turn → GV +Vstep + mambo + mambo turn 组织:

(1)教师领操,连续练习;(2)镜面示范,背面示范。

要求:练习时认真体会动作的连接规律。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四、基本部分(50′)

1、复习一级动作①、② 教法:

(1)教师提示下,练习①、②组动作,重点是②;

(2)完整练习2遍。

2、学习一级动作③ 教学步骤:

march → easy walk → with hand → V step → with hand → easy walk 2×8 + V step 2×8 → easy walk 1×8 + V step 1×8 → step touch → pony → with hand → easy walk 1×8 + V step 1×8 + pony 2×8 → march → step tap 1×8 + squat 1×8 → step tap 4 + squat → step touch → pony 1×8 + step tap , squat → left side → from the top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示范;(2)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练习。

3、三组动作完整练习组织:

(1)学生练习,教师给予提示;(2遍)(2)有重点的给予个别指导;(3)学生独立练习;

(4)激发练习兴趣,调动练习积极性。

4、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五、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充分放松,调整呼吸。

2、小结,要求加强课后练习。

3、下课。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四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②——knee up, double knee

2、大众锻炼标准:一级动作④,垫上动作 教学任务:

1、复习踏步、弹动、各方向移动等基本练习,加强基本步伐组合①的连接,重点练习mambo turn;

2、学习并能熟练掌握吸腿跳组合;

3、复习一级动作①、②、③,加强动作规范;

4、学习一级动作④,并初步连接垫上部分;

5、进行全套动作的连接。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各种基本练习按顺序连接一遍;

(2)基本步伐组合①:(过渡动作法、叠加法、分解变化法)

GV → GV + march → GV +Vstep → GV +Vstep + march → mambo → GV +Vstep + mambo → mambo turn360°→ GV +Vstep + mambo + mambo turn360°

(3)基本步伐组合②:

march → knee up → march 4 + 2knee up → double knee → march 4 + double knee → march 4 + double knee,march 4 +2 knee up → walk forward double knee + walk backward 2knee up → left side

组织:

(1)教师领操,连续练习;

(2)镜面示范为主,结合背面示范。要求:练习时认真体会动作的连接规律。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50′)

1、复习一级动作①、②、③ 教法:

(1)教师带领,复习第③组动作;(2)教师提示,回忆复习①、②组动作;(3)将① ~ ③完整练习一遍。要求:基本步伐规范,姿态好。

2、学习一级动作④ 教学步骤:

march → step forward tap, march back → step knee → march → jump jack(S.Q.Q)→ jump jack(S.Q.Q)+ step knee → march 1×8 + jump jack(S.Q.Q)1×8 + step knee 2×8 → jog 1×8 + jump jack 1×8 + step knee 2×8 → march → heel forward , 1×8 + tap side 1×8 → 2heel forward + 2tap side → , jog 1×8 + jump jack 1×8 + step knee 1×8 → heel forward, tap side 1×8 → double tap side → from the top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示范;

(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

3、学习垫上动, 作

教法:

(1)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讲解,慢速练习;

(2)教师提示,学生尝试完整连接。

4、全套动作练习

组织:完整练习,教师略作提示。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充分放松,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复习准备部分的基本练习,尝试进行领操。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五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③:弓步点地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①

3、素质练习:踢腿,劈叉 教学任务:

1、复习已学基本动作及基本步伐组合,学习和初步连接基本步伐组合③;

2、复习一级动作,动作规范、熟练,独立完成;

3、学习二级动作①,让学生在提示下完成动作;

4、尝试进行分组领操练习,初步体会领操技能。

5、进行素质练习,加强腿部柔韧性和力量。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教师领操,将基本练习和基本步伐组合①、②连接练习,组合动作略作分解再连接;(2)学生尝试进行领操;

(2)基本步伐组合③:由慢到快,分解至完整

tap behind 1×8 → tap side 1×8 → GV tap side 2×8

组织:

(1)教师领操,连续性练习;(2)学生领操,分组练习;

(2)镜面示范,组合③结合背面示范。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4、踢腿,劈叉

二、基本部分(50′)

1、复习一级动作 教法:

(1)复习第③、④组动作;

(2)教师略作提示,回忆复习①、②组动作;(3)将① ~ ④完整练习2遍;(4)教师带领复习垫上动作;(5)垫上动作完整练习2遍;(6)全套动作练习1—2遍。要求:动作规范,姿态好,独立完成。

2、学习二级动作① 教学步骤:

march → easy walk → with hand → march → walk forward / backward tap → with hand → easy walk 2×8 + walk forward / backward tap 2×8 → half → march → V step → grapevine 1×8 + step touch 1×8 →(grapevine 4 + step touch 4)×2 → V step 1×8 + grapevine 4 + step touch 4 → march → left → march →from the top A+B+C+D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背面示范相结合;(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

要求:

(1)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教学中的连接方法;

(2)基本步伐清楚、规范。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认真练习,充分放松。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尝试改编准备部分的基本步伐。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六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④:迈步并步跳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②

3、素质练习:收小腿的跪卧撑 教学任务:

1、学习基本步伐组合④,并与③连接起来;

2、复习一级动作,改进动作细节,提高质量;

3、学习二级动作②,让学生能完成,并复习①,将①、②连接起来。

4、进行改编组合的演示和讲评,初步体会创编过程。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30′)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已学基本动作和组合的练习;

(2)迈步并步跳:由慢到快,分解至完整;(3)将基本步伐组合③、④连接练习。组织:

(1)学生领操,连续性练习;

(2)步伐组合④先背面领操,再镜面领操。

(3)分组进行改编组合的演示,进行组间互评和集中讲评,提出修改建议。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50′)

1、复习一级动作 教法:(1)全套动作完整练习一遍;;

(2)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讲评、纠正;(3)再完整练习一遍;

2、复习二级动作①

教法:

(1)教师带领下复习,采用金字塔法、叠加法和连接法;(2)学生完整练习2—3遍。要求:基本步伐转换清楚,连接自如。

3、学习二级动作② 教学步骤:

march → march out,4 swing huckle,march in → half V,4 swing huckle,half V → step tap forward / backward → step kick,,step tap(back)→ with hand → A+B → step touch→ GV → tap side → GV + tap side → march → double knee → with hand → C+D → march → A+B+C+D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背面示范相结合;(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要求:

(1)认真体会各动作之间的连接方法;(2)各步伐连接过程清楚。

4、将①、②连接练习

组织:教师略做提示,学生练习2—3遍。

5、素质练习:跪卧撑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课后作业:将改编的组合进行修改定型。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七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⑤:小马跳、后屈腿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③

3、素质练习:俯卧抬上体 教学任务:

1、学习基本步伐组合⑤,并将已学动作连接起来;

2、复习二级动作①、②,重点练习②,让学生能将步伐清楚地连接起来;

3、学习二级动作③,使学生能初步完成;

4、进行①、②、③的完整练习。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已学基本动作和组合的练习;

(2)基本步伐组合⑤:线性渐进法、金字塔法、叠加法

step touch → pony → with hand → step touch → step curl → pony 2×8 + step curl 2×8 → pony 1×8 + step curl 1×8 → double curl → step curl SSD → step touch → pony 2×8 + step curl SSD 2×8 →(pony 1×8 + step curl 1×8)×2

组织:

(1)学生领操,连续性练习;

(2)步伐组合⑤镜面示范与背面示范相结合。

(3)改编组合表演,组间评比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55′)

1、复习一级动作 教法:完整练习一遍

要求:动作规范,有弹性、控制,有激情。

2、复习二级动作①、②

教法:

(1)教师略做提示,将①练习2遍;

(2)教师带领下复习②,采用叠加法、连接法;(3)将①、②连接起来练习2遍。要求:步伐清楚、规范,动作舒展。

3、学习二级动作③ 教学步骤:

step touch → double step → double step jump → with hand → step touch → step knee → double knee → four knee repeater → march → mambo → with hand → mambo 1×8 + four knee repeater 1×8 → step touch → double step jump 2×8 + mambo 1×8 + four knee repeater 1×8 → other side → double step jump turn 90°

组织: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示范。

要求:步伐轻巧,连接流畅。

4、将①、②、③连接练习

组织:学生练习2—3遍。

5、素质练习:俯卧抬上体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用已学的基本步伐,创编两个八拍动作。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八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⑥:弹踢腿跳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④

3、素质练习:踢腿,劈叉 教学任务:

1、学习弹踢腿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弹踢腿跳技术,并连接成组合动作;

2、复习二级动作的前三组,让学生能将三组连接完成;

3、学习二级动作④,并进行初步的连接。

4、进行创编组合的交流,体会创编过程。

5、进行素质练习,加强腿部柔韧性和力量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① —⑤的练习;(2)弹踢腿跳:分解至完整,由慢至快。组织:

(1)学生领操,连续性练习;

(2)基本步伐组合⑥镜面示范与侧面示范相结合。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4、踢腿,劈叉

二、基本部分(55′)

1、复习二级动作① —③ 教法:

(1)复习①并进行纠正、规范动作;

(2)教师提示②的动作,并用连接法(A+B)+(C+D)进行领操复习;(3)教师领操,用分解变化法、连接法复习③;(4)将①—③连接起来完整练习2遍。要求:步伐连接清楚、流畅。

2、学习二级动作④ 教学步骤:

march → flick front → march 4 + 2 flick → step touch → walk forward + 2 flick + 4 step touch backward → step leg lift side + 6 march →(step leg lift side + 2 march)×2 →(step leg lift side + mambo)×2 →(jump leg lift side + mambo)×2 → A+B+C → step touch → step curl → double curl → leg curl SSD 2×8 → step touch → C+D → march → from the top → left side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面与背面示范相结合(2)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练习,体会动作的连接。

3、二级动作①—④的完整练习

组织:教师提示,有重点地示范领操,学生练习2遍。

4、创编组合的演示、交流

组织:

(1)分组演示创编的组合;

(2)进行组间互评,教师集中讲评;(3)提出修改建议。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修改创编组合。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九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⑦:匹萨基本步、开合跳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垫上部分 教学任务:

1、学习匹萨基本步和开合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技术,并连接成组合动作;

2、复习二级有氧部分四组动作,让学生能较流畅地连接完成;

3、学习二级动作垫上部分并进行初步的连接。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①—⑥的练习;

(2)基本步伐组合⑦:叠加法、连接法、分解变化法。

pizza → jump jack →(jog FW + jump jack turn 180°)×2 组织:

(1)学生领操,连续性练习;

(2)基本步伐组合⑦镜面示范与背面示范相结合。

3、柔韧拉伸练习

二、基本部分(55′)

1、复习二级动作有氧部分

教法:(1)逐组复习①—④的动作;

(2)教师略做提示,完整练习①—④;

(3)学生独立完成①—④ 2遍,教师有重点地指导。

要求:(1)步伐连接清楚、规范;

(2)尽量独立完成,想练结合。

2、学习垫上部分

教法:(1)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慢速分段练习;(2)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完整连接;

&,;,;nbs, p;(3)学生跟随音乐完整连接,教师适当提示。

3、全套动作练习2遍

组织:完整练习,教师略做提示。

4、创编组合表演、评比。

三、结束部分(10′)1,、拉伸放松练习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复习二级动作。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

教学内容:

1、基本步伐组合⑧:后踢腿跳、踢腿跳

2、大众锻炼标准:二级动作

3、素质练习:俯卧撑 教学任务:

1、复习连接已学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组合①—⑦,学习踢腿跳组合;

2、复习二级全套动作,加强规范性,提高熟练性;

3、进行二级成套动作的队形创编设计;

4、进行俯卧撑练习,规范技术,加强力量。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教法:

(1)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①—⑦的练习;

(2)基本步伐组合⑧:由慢至快,逐步连接成组合。组织:

(1)学生领操,连续性练习;(2)基本步伐组合⑧镜面示范与侧面示范相结合。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55′)

1、复习二级成套动作 教法:

(1)由后向前即④→①逐组复习。各组动作采用叠加法逐步连接即④→ ③ → ③ + ④ → ② → ② + ③ + ④ → ① → ① +(2)+ ③ + ④;

(2)各组动作进行纠正、规范;(3)复习时教师略作提示;(4)教师带领练习垫上部分;(5)垫上部分完整练习;(6)成套动作练习;(7)分组练习成套动作。要求:

(1)按规范动作要求认真改进动作;

(2)想练结合,尽量独立完成。

2、创编设计二级成套动作的队形

教法:

(1)设计成套动作的队形;

(2)成套动作及队形变化的表演;

(3)进行互评和集中讲评,提出修改建议。

组织:分组进行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素质练习:俯卧撑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复习二级动作。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一

教学内容:

1、搏击操基本动作

2、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动作①

3、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教学任务:

1、介绍搏击操基本动作,让同学们有所体会;

2、进行基本步伐组合完整领操练习,提高领操技能;

3、学习并基本掌握三级动作的第一个组合;

4、进行素质练习,加强腹部力量和控制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

教法:学生领操,将基本步伐组合完整连接练习。

要求:(1)连接流畅,口令、手势清楚,富有激情。

(2)示范面的转换恰当、自如。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65′)

1、搏击操基本动作

预备动作,直拳,摆拳,勾拳,顶膝,前踢,侧踹 教法:(1)教师带领,逐个练习基本动作;

(2)练习过程中简要讲解技术要领。要求:(1)认真体会正确的技术要领;

(2)动作有力度,大胆释放激情。

2、学习三级动作① 教学步骤:

step touch → with hand → step touch “ L ” shape → march → walk forward / backward knee → A + B → march → easy walk → with hand → easy walk back + march → 2 easy walk + easy walk back + 4 march → 2 easy walk + easy walk back + step knee 2 march → left side C + D → from the top A + B → march → C + D → A + B + C + D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背面示范相结合;(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

3、素质练习:仰卧起坐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充分放松。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分小组创编完整的32拍组合。

要求:(1)至少包含五种基本步伐

(2)有方向变化

(3)有转换脚动作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二

教学内容:

1、搏击操基本动作组合

2、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动作②、③ 教学任务:

1、继续进行基本步伐组合完整领操练习,提高领操技能;

2、复习搏击操的基本技术,学习简单的组合;

3、复习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动作①,学习并掌握②、③两组动作。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

教法:学生领操,将基本步伐组合完整连接练习。

要求:(1)连接流畅,口令、手势清楚,富有激情。

(2)示范面的转换恰当、自如。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65′)

1、搏击操基本动作组合 教法:

(1)基本动作练习;(2)学习基本动作组合; 要求:动作规范,有激情。

2、复习三级动作①

教法:(1)教师带领,用叠加法进行练习;

(2)完整练习2遍。要求:步伐清楚,动作路线准确。

3、学习三级动作②、③

教学步骤:

GV → with hand → GV square shape → step touch → 2double knee + step touch → 3step touch + tap side → 2 double knee + 3step touch back + tap side → A + B + C + D

教学步骤:

march → mambo → march → 2step knee + 4march→ 2mambo + 2step knee + 4march → V step → step touch → step curl → march → A + B + C + D → march → mambo “V” shape → 2 step knee + 4walk circle → V step turn 90°→ A + B + C + D → step curl SSD → from the top A + B + C + D → left side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背面示范相结合;(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

4、连接三级动作①、②、③

教法:

(1)教师带领完整连接;

(2)教师提示,学生独立连接。

要求:步伐清晰,动作方向、路线正确。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充分放松。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继续进行32拍组合动作的创编。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三

教学内容:

1、踏板操基本技术

2、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动作④

3、创编组合演示 教学任务:

1、介绍踏板操基本技术,让同学们有所体会;

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动作④,并将四组动作完整连接练习;

3、进行创编组合的演示,并互相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

介绍踏板操基本动作:点板,上板,下板,过板,点地,提膝,踢腿 教法:(1)教师带领,逐个练习基本动作;

(2)练习过程中简要讲解技术要领。要求:认真体会正确的技术要领;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65′)

1、复习三级动作①—③ 教法:

(1)逐组复习①—③,并进行纠正,规范动作;(2)将①—③连接起来完整练习2遍。要求:步伐连接清楚、流畅。

2、学习三级动作④ 教学步骤:

step touch → pony → step touch → step jump side mambo forward / backward → step touch → A + B → 2flick → flick cross → march→ leg lift side jump + mambo backward + 2step touch → C + D → step touch → A + B + C + D

组织:

(1)教师带领连续练习,镜、背面示范相结合;(2)动作完整连接后,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练习。

3、完整连接①—④一遍

教法:前三组动作学生独立练习,第四组动作教师领操。

4、创编组合演示

教法:(1)各组将创编的组合进行表演;

(2)探讨分析创编组合,进行互评;

(3)集中讲评,提出修改建议。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根据课堂讲评情况,修改创编组合。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四

教学内容:

1、踏板操基本步伐组合

2、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垫上动作

3、创编操表演 教学任务:

1、复习搏击操的基本技术,学习简单的组合;

2、学习大众锻炼标准三级垫上动作,并进行全套动作的练习。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5′)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

踏板操基本动作

教法:教师带领进行踏板操基本动作练习要求:动作规范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65′)

1、踏板操基本动作组合

教法:(1)教师带领学习组合;

(2)学生进行完整组合练习。

要求:技术正确,连接流畅。

2、学习三级垫上动作 教法:

(1)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慢速分段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完整连接;

(3)学生跟随音乐完整连接,教师适当提示。

3、全套动作练习

教法:(1)完整练习,教师对④和垫上动作略做提示。

(2)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再完整练习。要求:(1)尽力独立完成;

(2)垫上部分把握好节奏,过渡动作清楚。

4、创编操表演评比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

2、小结,提出课后练习要求;

3、下课。

课后作业:复习三级动作。

健美操普修课教案十五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任务:复习大众锻炼标准二级、三级动作,强化动作规格要求,提高动作完成质量,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20′)

1、开始部分(略)

2、热身练习

教法:由学生领操,完整连接成套动作。要求:连接流畅,富有激情。

3、柔韧拉伸练习组织:学生自由练习

二、基本部分(60′)

1、复习三级动作 <, FONT size=3>教法:

(1)逐组复习①—④及垫上动作,并进行纠正,规范动作;(2)完整练习成套动作一遍;(3)分两组轮流练习2—3遍。

2、复习二级动作

教法:

(1)配乐完整练习一遍;

(2)根据完成情况进行纠正;

(3)分两组轮流练习2, —3遍。

要求:动作规范,姿态好,把握好节拍。

三、结束部分(10′)

1、拉伸放松练习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要求:充分伸拉,调整呼吸。

2、小结本学期情况,宣布考试有关事宜;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6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而终身体育理念在大学生中也得到广泛的传播。通过对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进而为排球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比赛教学法;普修课;技术;教学比赛;应用

新课程标准将终身体育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对很多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排球普修课在教会学生掌握一项终身健身的运动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有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状况,进而为实现排球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一、比赛教学法的含义及在高校普修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所谓比赛教学法指的是在比赛的条件下,按照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以最大强度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校普修课中,教学的对象多是来自各个专业的非体育学生,在排球学习中具备的身体素质及运动基础相对较弱。培养目标主要是提升学生对排球的兴趣,进而掌握一种运动,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因此,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会占一定的比重,而比赛教学法可以通过调整枯燥的练习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

二、比赛教学法在排球各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排球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按照课程安排将排球技术分为传、垫、扣、发以及拦网,以下对比赛教学法在各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比赛教学法在传、垫球技术中的应用

传、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量的积累才能使得技术产生质的飞跃,而单调乏味的重复不利于普修课学生兴趣的培养。在目前的教学中,比赛教学法在这方面应用得比较多,例如,两人一组进行传、垫球,组与组之间进行计数比赛;或者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首先出现传、垫失误的组为输;也有以比赛形式进行队伍之间的隔网传、垫球比赛。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传、垫球技术得到提高。

2.比赛教学法在扣球技术中的应用

扣球技术是排球竞赛中很有力的进攻手段,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在扣球教学中,单独的扣球比赛较少,多数是将其与传球和垫球技术进行串联组织。例如,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布在场地两侧进行抛扣球或者传扣球比赛,这样不仅练习了扣球,同时也对技术之间的串联进行了练习,有利于比赛中队员之间配合意识的培养。

3.比赛教学法在发球技术中的应用

发球是排球比赛当中比赛的开始,也是参与排球运动的每个人必须掌握的项目。在教学中,有个人之间的发球比赛,也有队伍之间的发球积分比赛,此外还有定点发球积分比赛,这样会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发球的专注性会有很大提高,发球质量及技术进步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比赛教学法在教学比赛中的应用研究

比赛教学法除了在排球各个技术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在整个教学安排中也会进行一定的教学比赛。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排球各项技术之后,教学比赛就是各个技术的有效应用,一般情况下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队伍之间的比赛,同时会挑选一部分学生学习和练习裁判,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比赛中真正感受排球的魅力,同时也体会到技术学习的学以致用。

比赛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尤其是在高校普修課当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这样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能够直接将学习的技术与比赛的实战进行链接。因此,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普修课中的应用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要以各技术要领及动作都正确为前提。比赛教学法科学、有效的应用将会对排球教学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孙栋.比赛教学法在大学排球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8).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7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体操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其重要地位不容置疑。当前,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 体操课程开始从教学改革走向整体的课程改革。但是, 面对改革所带来的体操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削减, 许多体育教师在体操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1]。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主动适应世界体育的大潮流和大变革。未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 不应以单调、乏味的竞技类体操为主, 而应多开发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体操内容, 丰富学生体操知识, 主动迎合中小学体育对体操内容的需求。

1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现状

1.1 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

吴维明认为, 正在全国试点实施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体操及其他内容在教材组合、教学目标、考核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这不仅使中小学体育改革不断深入, 同时对高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目标。黄兆辉在“关于高师体育系体操课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思考”一文中, 反映了高等师范院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体操教学长期受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影响, 忽视了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普遍受学生青睐的体操内容的教学和中小学教师必备体操能力的培养;体操教学指导思想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一直沿用竞技类的体操教材, 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用不上, 缺少符合中小学实际需要的, 易普及、易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系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以竞技类体操中器械体操为主, 教学内容单一。这些问题成为阻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1.2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后,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 体操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有2个变化:一是竞技类教材从动作难度的递增式排列变为大量消减;二是理论教材从“求大求全”到“小课程分离”。张涵劲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操课程内容改革的总体趋势:长期以来, 我国体操课程所用教材主要受前苏联体育模式的影响, 以竞技类体操为主要内容, 并从体操的系统技术训练角度选择教材内容, 致使体操课程竞技类教学内容的动作难度呈递增式排列。随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 体操课程时数的大幅削减, 有限的课时无法让学生掌握众多较难的技术, 因而删除了很多难度较大的动作。从1986年以来, 原国家教委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 课程内容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原属于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艺术体操、团体操被列为选修课, 健美操与体育舞蹈也从体操普修课的大课程中分离出来, 成为小型课程。

1.3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价值取向

当前,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人们对体操课程开始从教学改革走向整体的课程改革。但是, 面对改革所带来的体操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削减, 许多体育教师在体操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如何从丰富多彩的体操运动“材料”中选择教学内容, 以什么价值取向设置教学内容,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张涵劲等人提出:培养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从广泛意义上理解, 除了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外, 也包括其他各级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体育教育人才。例如: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对学历有一定要求, 且以前的体操课程内容设置已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和社会发展, 为此, 作为健身手段的体操与表演性的体操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 设置体操课程内容的具体方案, 应该在理论、技术与技能3个模块上进行整体优化。例如理论模块除了现有的体操与健身外, 可增加表演性体操;技术模块的教材选择可有一定弹性, 但应将体操的活动性游戏、基本体操的实用性练习等内容进一步充实;技能模块主要围绕体操教学、训练与竞赛开展, 并在教学要求上给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 学科知识、社会发展与学生需要是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2 实用类体操的定义

随着体操普修课教材内容的不断充实, 实用类体操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 主要表现在内涵更加丰富和价值取向趋于现代化2方面。从内涵上看, 在最初的攀登、爬越、负重、搬运、天梯等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走、跑、跳、投掷等内容;从价值取向上看, 由服务于生产建设和军事训练的实用价值, 过渡到在日常生活、生产和军训中的实用价值, 并在上述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实用类体操在现代拓展练习中的价值又得以体现[2]。

因此, 将实用类体操定义为:实用类体操包括爬、走、跑、跳、平衡、搬运、投掷、攀登和爬越等内容, 它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能够运用于生活的特殊的身体练习手段, 是为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而创造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体操类型, 也是现代拓展练习的基础内容。

3 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引入实用类体操的意义

3.1 实用类体操符合教师对体操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求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不断深入赋予了体育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正在推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只对各水平段的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提出了总体要求, 具体教什么则由教师自己决定, 但所选的动作应具有实用性, 与日常生活必须紧密联系。这是教师在选择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因此, 教师应选择一些生活化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生活能力的内容进行教学。走、跑、跳、平衡、投掷、攀登、爬越、爬行、搬运等练习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认识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内容的练习,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 实用类体操练习能够促进人健康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的4个标准, 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实用类体操练习对塑造健康人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实用类体操丰富的练习内容对全面发展人的身体机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爬行练习对增强四肢力量, 改善机体各脏器功能, 促进呼吸系统功能有明显效果 (研究显示, 爬行对少年儿童的脑部发育有促进作用) ;走的练习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平衡练习能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发展前庭器官的功能;攀爬练习能较为全面地增强人的力量, 提高灵敏度;投掷练习可增强上肢的力量, 提高速度和协调能力;搬运练习对提高体能有一定作用。其次, 攀爬练习和搬运练习等可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生存自救能力。实用类体操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互相帮助、共同协作,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引入实用类体操可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果实用类体操能够得到推广, 将会使更多的锻炼者受益。

3.3 引入实用类体操对改变中小学体操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体操练习对处于成长高峰期的少年儿童来说, 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项目, 它对改善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审美意识, 提高灵敏度、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增强在各种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具有特殊的价值。然而, 目前中小学体育中, 体操教学实施情况不容乐观。紧跟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 选择健身性、娱乐性较强, 便于组织实施的实用类体操内容, 是中小学体育对体操教学内容的需求[3]。

3.4 引入实用类体操能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操知识面

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系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一直围绕单双杠、跳马等项目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偏重于动作技能的传授, 缺少符合中小学实际需要的, 易普及、易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学内容。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系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引入实用类体操, 能够改变目前体操普修课教学的这一现状, 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中坚力量, 作为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 他们能够通过合理利用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 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与锻炼意识, 为学生更好地投入生活、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 实用类体操练习能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基础上, 从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从事工作需要的基本技能的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学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能够抓住这一特点, 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 充分掌握和了解实用类体操的特点, 并结合实用类体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优点,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并将其灵活运用, 将对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系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引入实用类体操, 不仅能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对改革现行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起到积极作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中坚力量, 作为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 他们将会影响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涵劲, 朱昌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 (25) :251~253.

[2]柳光植, 李德考.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8

1、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涉及的内容

1.1 体操普修课理论知识涉及内容

我院选择的体操理论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体操课程特色,由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知我院理论教学内容有体操绪论、体操术语、保护与帮助、基本体操裁判法等内容,这些内容构建成了体操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经调查,在实际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根据教学时数的短缺,教学形式的不同,部分教师把一些没有选择但觉得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内容,采用在实践教学中穿插讲授的灵活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自觉能力的目的。目前我校体操理论教学内容基本上能突出体操理论知识的典型性,内容的选择较为简练,对完成体操普修教学目标的作用明显。

1.2 体操普修课技术课涉及的内容

教学内容选编要考虑选择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维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又要做到少而精,能用有限的教学投入产出最好的教学效果。体操普修技术课由基本技能和技术两部分组成。

1.3 体操普修课基本技能涉及内容

基础类体操是体操的基本内容之一,凡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姿态的正确形成与础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所采用的体操练习内容都属于基础类体操范畴,如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

我院在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及提高基本运动技能为目的。通过选择和教授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本身,而且要培养学生多种教学技能。如:运用队列队形合理地进行体育课教学组织的能力,创编徒手操的能力,徒手操的教学实施能力,运用基础类体操练习手段有效发展身体素质的能力等等。因而基础类体操内容的教学在整个体育专业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4 体操普修课技术类体操教学涉及内容

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是体操普修教学的重要内容,技术类体操动作对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时空感及培养顽强、果断等优良意志品质有着特殊的作用。体操教材把技术类体操按项目分为技巧、双杠、单杠、跳跃,也称为体操四项。

1.4.1 技巧

技巧动作内容是在地面或垫上进行练习,包括平衡、翻腾、倒立等类型动作,也叫“垫上运动”。技巧项目在技术类体操教学中是进行其它项目练习的基础。我校的技巧动作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滚翻类、倒立类、平衡类、手翻类等动作类型(见表1)。

1.4.2 双杠

双杠动作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对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双杠练习,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是目前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把双杠动作分为上法、下法、杠上动作(见表2)。

1.4.3 单杠

摆动、摆越、屈伸、回环等动作均属于单杠动作,与技巧、双杠等项目相比其教学难度相对大。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调查发现,我校单杠教学内容基本可分为:单杠上法动作、杠上动作、下法动作(见表3)。类型较齐全,均属于单杠动作基本技术类型,教学内容的选择较为合理。

1.4.4 支撑跳跃

跳跃动作对培养人的协调、速度等素质和勇敢、果断等心理品质有很好的作用。练习中有一定的危险性。跳跃动作基本可分为一般跳跃、支撑跳跃两种。我校的跳跃教学内容以支撑跳跃为主,男生动作有纵马分腿腾跃、横箱屈腿腾跃和山羊分腿腾跃,女生动作有斜进直角腾跃、纵箱前滚翻和山羊分腿腾跃。

我院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在考核中实行加分动作(见表4)、降级动作。如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好,可在考核中适当增加难度加分动作,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对个别身高比较高、体重较大、协调能力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考核标准,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在技术课考核中采用“四选三”的策略,即在技巧、双杠、单杠和跳跃中选三项较好的项目作为测评结果。

1.5 体操普修课教学学时的具体分布现状与分析

随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拓宽专业口径,选修课程逐渐增加,从而导致了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应减少。研究表明我国师范院校用于体操教学总学时平均为70.63学时,体操理论教学的平均学时为10.19学时,体操理论教学时数平均占教学总时数的14.43%;平均考核课占体操总学时的6.73%,能力培养课约占总学时的10.53%, 素质练习平均占每节课的9.59%。我校体操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讲授为8学时,占总学时的11.11%,实践课为58学时,占总学时的80.5 6%,考试有6个学时,占总学时的8.33%。经过对比,我校总学时及其分配较为合理,但仍有不理想之处,如在能力培养、素质练习方面较差。应根据《教学纲要》进行改革调整。

2、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及改革特色

根据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校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全力推动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跟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构建和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2.1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

表5是我国32位高校体操教师针对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方向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2位高校教师认为体操普修课应该减少、简化技术体操教学内容,占68.75%;有27位高校教师认为增加基础类体操项目学时,占56.25%;有12位教师认为减少技术类体操项目学时,占37.5%。综上分析,在增加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和学时及减少技术类体操教学内容上达成一致意见,这可以作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参考。

2.2 我院体操普修课的改革特色

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主力军的高师体育教育,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培养技能,实现体操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转变,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力度,以适应未来这回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2.2.1 转变体操教学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所具备的完善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社会方面的综合能力。

2.2.2 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对体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培养和提高,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教师的思想意识转得快,水平高,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应该引导教师实现从“技术型”教师向“科学性”教师、从“教学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相结合的方向转化。

2.2.3 调整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开发、挖掘与拓展体操课程资源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增加了一些健身性、趣味性、自然性、实用性的动作。实践课教学内容不仅以基础类体操练习和技术类体操练习为主,还增设了实用类体操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方面的培养,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增加学生喜欢的轻器械体操和专门器械体操内容的教学比重,并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丰富和完善。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改革势在必行。

3.1.2 我校体操普修课理论教学内容基本上能突出体操理论知识的典型性,内容的选择较为简练,对完成体操普修教学目标的作用明显,体操普修课理论上教学基本上能把握体操理论的核心内容。

3.1.3 实践课教学内容以技能类体操和技术类体操为主,专业特色较为明显,达到了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培养技能的目的。

3.2 建议

3.2.1 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以内容的科学性、人文性和自然性为基准,以内容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内容体系。

3.2.2 调整体操普修课基础类体操和技术类体操教学的学时安排。增加基础类体操学时,丰富完善基础类体操教学内容的类型和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减少技术类体操学时,调整技术类体操四项之间的教学比例,增加易于普及、趣味性强的体操动作。

3.2.3 加大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依据新《纲要》中体操类课程增设体操拓展、实用类体操等新兴项目的教学内容。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探讨我院体操教学改革的特色。并针对今后体操教学的改进提出改革方向及方法, 实现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 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冯张昌.从学校体育的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3) 。

[2]扬小凤.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安徽体育科技.2003 (, 1) , 2006, (2) .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湖北省湖北科技学院2006~2011级的体育专业的学生350人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的文献报道以及研究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武术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相关书籍, 为问卷制作和为本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湖北科技学院2006~2011级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50份, 回收344份, 回收率98.2%, 有效问卷332份, 有效率96.5%。

1.2.3 访谈法

为了获得较准确的信息, 本人走访了部分武术普修课的大学生和湖北部分高等院校负责武术普修课的老师和专家, 跟其它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1.2.4 数据统计法

应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访谈所得的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普修课能正常开设, 但受其它课程的冲击较大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的武术普修课为必修课, 在第二学期开设, 总课时为72学时, 主要学习内容分为理论部分 (8学时) 和技术部分 (64学时) 两大块。其中, 技术部分主要包括:武术基本功 (8学时) 、初级三路长拳 (12学时) 、初级棍术 (14学时) 、二十四式太极拳 (12学时) 、复习考核 (4学时) 、初级刀术或者初级剑术 (14学时) 。理论课部分主要包括:武术概述 (2学时) 、武术基本技法 (2学时) 、武术教学 (2学时) 、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 (2学时) 。

通过调查表明, 如现在同时开设有武术课、散手和跆拳道课, 学生的选择中有38.5%选散手、31.6%选跆拳道课、29.9%武术课。由于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因此, 在这短短的72学时里完成这么多的套路, 学生认为武术动作太复杂、太难学, 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武术套路只不过是“花拳绣腿”, 实用性不高, 练起来没有意思。就现在武术普修课在与其它课程相比, 实战性不如散打和跆拳道, 节奏性不如健美操, 技巧性不如体操。可见, 现在的武术普修课在内容设置上存在问题, 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中应突出武术的实质, 突出对抗性与实战运用, 同时加强武德教育。

2.2 学生喜欢武术课, 但对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不满意

通过调查表明, 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对待武术课的态度中, 只有11.8%的学生不太喜欢武术课。在对待现有武术课中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中, 有66.3%的学生认为一般, 有7.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武术这门课程的, 但对现行以套路和基本功为主课程内容不满意。由于套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路线难记, 在64个学时中完全掌握四个套路和武术基本功, 学生课程学习的压力较大。上课的练习形式多以重复练习为主, 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觉枯燥沉闷、缺乏成就感。教师在上课中由于学生的基本功不好, 往往较注重动作的规范, 忽视动作中所蕴藏的攻防含义及其运用, 而这一部分又恰恰是学生所感兴趣, 同时也是学生所期望掌握的。

2.3 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通过学生半年后的学习效果调查发现, 半年后只有17.1%认为完全记得并能够完整演练;有49.2%认为个别动作忘记, 不能完整演练;有32.6%认为记忆模糊, 只能做出零散的动作;有1.1%的学生认为没有印象已经完全忘记。现行以套路和基本功为主的武术普修课, 半年后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 主要是技术课教学内容过多, 不利于学生掌握, 应倡导少而精的原则。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学生对武术技术内容兴趣的调查中, 排序:初级套路 (58.3%) 、实用性动作组合 (42.2%) 、攻防技击 (39.6%) 、武术中的跳跃动作 (25.1%) 、基本功 (25.1%) 、传统器械和拳术 (24.1%) 。可见学生的兴趣与现行的课程设置相差较大, 在现行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对于实用性动作组合、攻防技击动作组合、传统器械和拳术没有安排专门课时介绍与学习。正是现行的这种教学内容的结构失衡, 缺乏吸引力,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使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4 师资力量合理,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我校武术教研室现有一名教授、三名副教授、两名讲师。在对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的调查中, 有15.5%表示非常满意, 有52.4%表示满意, 有30.5%待改进和提高, 1.6%表示其它选项。学生对于武术普修课的任课教师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还是比较满意, 说明现有师资力量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但也有30.5%的学生提出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主要集中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学生只能按教师示范和讲解死记硬背, 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以教材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动作技术的精雕细刻上, 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调整教学内容

“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是当今武术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应对武术普修课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对于学生即喜欢学习套路又讨厌套路过长、复杂难于记忆, 建议对于初级套路的内容进行修改, 即保持基本的动作和风格, 同时增强动作的攻防含意, 增加散打的组合与运用, 学习矮小精悍动作组合, 加强两人之间的对打套路和对打训练。

在武术普修课程的技术课设置中, 可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并分别安排专门学时。在必修部分中应减少套路数量, 增加实用性动作组合、攻防技击动作组合和中、小学所需要的武术操、少年拳。在选修部分可设置对练、传统器械、传统拳术组合、自编组合等。

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进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的调查中, 有63.1%表示应增加武术养生功法的学习内容, 在理论课中应适当增加养生教育的课时。现行理论部分8学时, 与《指导纲要》中规定的武术类课程理论部分应占总学时20%[3]有一定差距。由于在教学中过多强调武术的技击性, 要防范于未然,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武德教育, 并增加专门的理论课时。

3.2 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反映的教学套路靠死记硬背、不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等现象, 在武术普修课的教学中应尝试向以下方向改进: (1) 巧用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运用竞赛、评估的方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 并对竞赛活动因势利导, 鼓励先进,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 合理的采用好多媒体的教学。

3.3 增加教学课时数

根据武术的特点及其学生自身的基础和学生的兴趣, 武术普修课在一学期72个课时, 是不够满足学生在技术和理论上有很深刻的掌握。这也是往往产生学生学习武术半年后只有17.1%能够完全演练。由于在技术课程中增加了实用性动作组合、攻防技击动作组合和中、小学所需要的武术操、少年拳、对练、传统器械、传统拳术组合、自编组合等, 在理论课中增强了养生和武德教育, 现有的72学时不能满足学生完全掌握这些内容的需要, 要不然同样会出现学生学了半年后又大部分忘光。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应该增加课时数, 把一学期的时间改为一学年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武术, 从而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4 加强监督学生的课余训练

在课余时间合理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引导为主线,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教师先教会学生识图及分析动作, 然后布置学生预习新动作。对于一部分仅在课堂上学习, 课余不训练的学生。这种学习态度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智力发展的, 因此, 在武术普修课教学中通过分阶段考核监督学生课余学习。

4 结语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是唯一进入全国各级学校体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是武术知识重要的传播者, 肩负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责。但是现行的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当前现行的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要进行改革。为了提高武术普修课的教学质量, 满足学生对武术普修课的要求。建议调整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技术课和理论课的课时, 同时加强监督学生的课余训练。

参考文献

[1]吕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J].基础教育论坛, 2010, 8:14-15.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2004]9号.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10

1 教学研究的对象以及教学的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广州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62名本科生以及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60名本科生, 总共有122名学生。

1.1 教学研究的方法

1.1.1 问卷调查法

我们首先给研究对象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62名本科生为实验班, 发放了62份有关于教学比赛作用的纸页问卷, 其中回收了62份, 无效的为6份, 得到的有效问卷一共56份, 首先我们得到的问卷有效率是90.3%;其次我们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得到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科学的效度检验, 得到其有效性系数是86.4%;最后我们在利用测法将有效问卷实行信度检验, 得到信度系数r为0.913。通过实际数据验证, 调查问卷所具有的效度以及信度均满足研究的需要。问卷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1.2 数理统计法

对于得到的数据, 我通过使用Excel软件进行科学统计, 并且对得到的全部数据实行常规性的统计处理。

1.1.3 教学实验法

通过分析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 我们将一节足球课总共分为基本技术教学和教学比赛这两个部分, 其中, 基本技术教学的使用时间为50min, 而比赛的时间为40min。老师对于进行的比赛应该给予充分关注, 并做一些数据记录, 最后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 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外练习作业。

1.1.4 测试评定法

通过对教学的大纲以及教学的基本计划进行分析, 对于足球中涉及到的踢、跑、运等运动要给予高度的要求, 并且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及技术的评定。

1.1.5 比较研究法

第一组62名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 而另外60名学生则被当做比较的对象, 老师对于达标测试的结果以及进行技术评定的成绩实行科学的比较研究。

2 教学分析与教学讨论

2.1 领会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对于领会式教学法来说, 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比赛来培养学生们的能力, 使得他们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比赛规则以及裁判的方法。通过实行领会式教学, 可以将比赛过渡为技巧的演示, 进而增加学生们对于足球学习的热情, 发挥他们的主动学习性。

2.2 教学比赛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

2.2.1 教学比赛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比赛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大的影响。学生对于教学比赛一般具有非常大的激情, 比较渴望实行一定程度的足球比赛, 老师如果能够比较好的利用学生热爱参加教学比赛的这种热情, 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2.2.2 教学比赛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足球的基本技术

我们知道, 参加足球比赛时一定得事先具备相关的技术基础, 足球比赛中成功的接球、传球、运球或者射门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开心体验, 为了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比较多的乐趣, 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对足球的基本技术进行适当的练习, 进而在实际的足球比赛过程中对其加以运用。

2.2.3 教学比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掌握足球的基本战术

学生们参与足球比赛时, 不仅是为了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 还是为了了解足球的基本战术, 通过一次完美的配合获得足球比赛的胜利, 可以给学生们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

2.2.4 教学比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竞赛规则以及

裁判方法

我们知道, 任何一项比赛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竞赛规则, 足球比赛也不例外, 在我们这次的研究过程中, 研究的对象里面有绝大多数从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足球这一运动项目, 因此, 他们对于足球比赛的规则以及裁判的方法都不是特别了解。实际研究显示, 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或者死记硬背比赛规则不利于学生理解以及掌握足球的竞赛规则与足球裁判方法。

2.3 教学比赛可以提升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2.3.1 对教学比赛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由于比赛是为了老师的教学工作而服务的, 因此, 老师需要对有关的教学比赛实行科学、认真地分析, 对足球教学比赛过程中涉及到的进攻以及防守等动作进行详细的观察, 通过观察以及分析得到的结论确定下次足球课的主要教学方案, 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3.2 对于教学比赛进行专业指导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老师需要对教学比赛进行科学而又专业的指导, 无论是比赛的战术, 还是比赛的技术, 老师都需要进行指导, 并且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 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和安排, 否则盲目的教学, 比赛只会失去其基本意义。

2.3.3 教学比赛可促使学生实施一定程度的课外练习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生来说, 仅仅了解或者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战术, 仅仅明白足球竞赛的规则或者裁判方法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以及学习中实施相关的足球教学任务, 所以说确保学生们了解以及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只是利用那些极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教授学生, 将无法实现教学的主要目的, 同时, 学生也很难在几次教学中了解或者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与足球的基本战术, 因此, 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实行适当的课外练习。

2.4 教学比赛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本次实际调查中, 依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的计划, 对足球教学中的踢远、踢准、运球绕杆、射门、颠球以及前额正面头顶球这六个项目进行了技术评定与达标测试, 并且将其与使用常规方法实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 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对第一组62名学生以及第二组的60名学生进行技术评定以及达标测试所得到的平均成绩实施相关的分析, 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第一组学生在进行足球学习的过程中其总平均成绩是90.5, 而第二组学生的总平均成绩是81, 得到相关系数P<0.05, 这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下面的结论:这就表明在相同教学课时的情况下, 利用一定程度的教学比赛可以实现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 适当的教学比赛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以及研究我们了解到, 教学比赛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掌握足球教学中的踢远、踢准、运球绕杆、射门、颠球以及前额正面头顶球等内容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 教学比赛还可以帮助老师进行针对性地备课以及目的性的教学, 从而引导学生实施适当的课外练习, 充分发挥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进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因此, 在对足球普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不仅需要强调足球的技术原理以及战术配合等内容, 还需要重视实践练习, 充分发挥好学生们的主导作用, 使他们利用教学比赛深刻对足球学习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廖玉光, 杨静珍, 钱铭佳“.领会教学法”的思路——球类运动项目教法新趋向[J].中国学校体育, 1998 (3) .

[2]陆明辉, 吴燕波, 杨里平.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

[3]马涛.浅谈游戏法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 2012 (3) .

[4]梁国强.足球普修课运用“领会教学法”改善教学效果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排球;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90—02

一、研究目的

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兴起,并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对研究型教学进行研讨,并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级排球普修课的两个班,一个为对照班,一个为实验班。时间为2006年3月至6月。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研究型教学的历史资料、专著、论文等文献。(2)教学实验法:在排球普修课中进行传球和垫球技术的教学,实验班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教学,主要采用主题讨论、小课题研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3)问卷调查法。

三、结果分析

1研究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分析。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是学生在学习中倾注了全部热情,认真地进行学习,包括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完成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的发言状况中经常发言的实验班为7人,约占29.2%,对照班为4人,占20%。偶尔发言的实验班为12人,占50%,对照班为8人,占40%。实验班发言的人数多于对照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同学发言更积极。在课前预习方面,经常预习和偶尔预习的两项实验班为22人,约占91.7%,对照班为14人,占7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在请教老师方面,经常请教的实验班为12人,约占50%,对照班为4人,占2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经常积极思考课上老师提问的实验班为18人,占75%,对照班为10人,占5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这些情况说明在排球技术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传统教学高。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技术练习中,多花点时间练习弱项方面实验班为18人,占75%,对照班为8人,占4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在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技术练习方法方面,实验班为17人,约占70.8%,对照班为6人,占3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经常和同学进行交流获得排球学习方法方面,实验班为16人,约占66.7%,对照班为6人,占3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在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同学们的评价来调整技术练习的重点方面,会调整的实验班为21人,占87.5%,对照班为12人,占6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这些情况说明在排球技术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排球普修课教学期间,强烈关注排球知识的对照班为4人,占20%,实验班为12人,占5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查阅的排球方面的资料超过10份的对照班为4人,占20%,实验班为13人,约为54.2%,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这些情况说明在排球技术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会积极的查找资料,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自主地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证实、证伪来获得知识,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2研究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创新性的分析。在教学完成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排球研究型学习过程中,主动观察思考学习中各种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实验班为23人约占95.8%,对照班为14人占70%,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这些情况说明在排球技术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的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是否经常有与老师或同学不同意见的对照班为6人,占30%,实验班为15人,占62.5%,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说明在排球技术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有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在是否会常证实书上的动作方法是否有效的,常证实的对照班为2人,占10%,实验班为10人,约占41.6%,实验班高于对照班。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创新性方面上高于传统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之所以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是因为在研究型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讨论、研究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不象传统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记忆,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创设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寻找信息来寻找答案,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索性而不迷信书上直接经验,而是试图通过实践来体验、理解、证实书上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出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创造动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授和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所应具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探索创新的科研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和机会;创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营造勇于探索的氛围。

3研究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排球技术水平的分析。在排球技术中,传球和垫球技术是基础,也是排球普修的重点,本研究在研究型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分析法、主题讨论法和小课题研究法来提高学生的传球和垫球技术水平,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讨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达到相互帮助、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教师以小组为整体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为了集体荣誉,不仅个人努力,而且大家都在为集体出谋献策,共同提高;在比较分析法、主题讨论法和小课题研究法中,教师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主要包括传球和垫球的规范动作是怎样的、本班成员的错误或不规范动作有哪些、如何纠正错误或不规范动作、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去制定适合于自己的练习方法?),将课的内容转化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学习欲望,通过查阅资料、浏览书籍等方式得知书上已经形成的理论,以比较分析、

主题讨论和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来验证和体验动作的原理,分析错误或不规范的动作产生的原因,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动作,形成小组观点,最后全班讨论形成结论,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讨论或一时得不到解决,学生很快就会忽略这个问题的存在,而研究型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讨论、研究的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时主动地讨论、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型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和传统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记住动作要领并按动作要领来练习的学习方式相比,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研究型教学应用于排球技术课教学是可行的,对排球技术的教学有积极的意义,比传统的排球技术教学法更具优越性。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小课题研究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型的学习环境,教师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排球技术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排球技术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传球和垫球技术水平。(2)研究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在研究型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传统教学高,同时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并利用有用的信息帮助解决学习中问题,而这些都是学习自主性的体现,研究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或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也有不同于老师或书本上所讲的推导过程和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有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出与前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研究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创新性。

体操普修课教学 篇12

关键词:排球普修课,排球教学,教学评价

在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的背景下, 生源素质成为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通过科学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者都十分关注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在课程考核的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 对于考核评价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从当前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施有效的改革策略, 促进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

1、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考核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考核评价体系合理与否将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做出一个科学的分析, 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并且可以从评价结果中找到自身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从而调整学习方法,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通过课程考核评价的结果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2.1、理论考试

理论考试是教学考核评价体的基本途径, 通常采用笔试答卷的形式。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教学内容随机从题库中选择作为考核的内容, 一般包括排球的技战术分析、排球规则以及裁判法等相应的内容, 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2.2、技术考核

排球技术考核中主要包括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五项基本内容。发球技术的考核需要学生站在发球区域内连续发球10次, 记录每次发球在对方场内的落点情况, 根据平均成绩考核学生的抛球、挥臂等方面的评分。传球技术需要学生站立在3号位, 将6号位抛来的球传到4号位网前10次, 考察球的高度和弧度。垫球技术要求学生站在6号位向3号位, 垫对方6号位教师轻发球10个。考察学生判断取位、移动步法以及控球等方面的能力。扣球技术需要学生站在4号位, 采用正面扣球动作将3号位传来的球扣过网, 记录成功扣球的次数。拦网技术需要学生站在2号位拦对方4号位扣球10次。

2.3、学习过程考核

学习过程主要是对学生日常课堂学习的表现进行考核, 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对课余时间排球运动的参与情况等等, 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日常表现。

3、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不足

3.1、主观评价带有较强的随意性

现行的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制度中, 技术考核占据的比例较大, 而技术考核的结果通常要进行量化, 所以考核结果中占据的主观因素较多, 这无形中增加了技术评价的随意性。技术评价过程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技术动作与效果做出主观的评价, 而不同的学生对于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难免会由于主观意愿或者观察的不全面而导致考核的倾向发生变化, 这会导致考核结果中掺入一定的主观分值, 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2、考试内容涵盖不全

排球普修课的技术考核中包括五项基本内容, 可以分为有球技术和无球技术两大类, 其中无球技术的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否则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对方的进攻形式, 造成接球失误。对于学生来说, 无球技术的考核是他们学习的难点内容, 但是在实际的考核内容中, 针对无球技术的考核内容却很少, 教师往往将考核的重点集中在有球技术的考核, 而且主要以发球技术为核心。另外, 拦网技术与扣球技术是相对应的两种技术, 二者之间的协调转换是争取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 但是关于学生拦网和扣球技术的考核却很少涉及, 这体现了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片面性。

3.3、不能体现项目特点

现有的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主要是针对技术的运用进行单项的考核, 并没有将相关的技术环节进行必要的考核, 从整体上进行技术考核, 学生在参与考核时也是以通过考核为目标, 所以集中精力在技术达标方面, 这使得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排球技术和技能, 但是却缺少战术意识, 不能将技术与战术进行有效的结合。

3.4、存在较多的误导因素

排球运动对于参与者的技术和战术结合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通常需要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技术要求, 又能根据赛场上的实际情况调整战术, 才能取得胜利。在当前考核体系中, 很多教师人为割裂了技术和战术的结合, 比如传球技术的考核, 只考察学生传球过网的落点位置, 没有与之相关的技战术配合, 这与实际的排球运动是不相符的, 但是对学生的思维却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无法形成系统的技战术运用能力, 当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比赛中时, 这种弱点就会体现出来,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思路

4.1、提高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作用是为了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改进与完善, 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因此, 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排球普修课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要重视课程评价体系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为排球普修课教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另一方面则可以对当前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出诊断, 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对于学生来说, 考核评价结果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做出评价, 如果是正面的、积极的反馈,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是负面的评价, 也会犹豫适当的焦虑感而形成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说, 课程考核评价可以对他们的教学成果进行反馈,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并且及时修正, 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总之, 要重视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 才能获得科学的评价结果并且为排球普修课教学提供指导和依据。

4.2、促进排球普修课教学目标的完善

排球普修课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包括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体育教学的目标逐渐从单纯的技能目标转变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现行的排球普修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仍然以技能传授为出发点, 缺乏健身教育的渗透, 所以需要结合排球教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 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纳入到考评价体系中, 培养学生的排球健身意识。

4.3、重视过程评价的作用

排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应当重视过程评价的作用, 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排球普修课的教学过程, 将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往的考核评价中, 通常是运用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一次性评价, 所以考核的结果与学生的临场发挥也有较大的关系, 而且这种考察结果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 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采取过程评价的方式, 可以定期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 参与过程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进行总结分析, 而学生也可以随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并且将其运用到排球技能的运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技战术意识, 促进学生排球综合技能的提升。

4.4、考核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促进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 需要丰富考核方法, 除了基本的达标、技能考核等形式以外, 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引入新的考核方法, 如口试、实践操作等等, 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同时, 可以考虑建立集体考核的形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运用排球比赛的形式考察学生的技战术能力, 同时应用排球项目国际评分惯例、运用多人评分的方式, 取一个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 这样的综合评价方式可以减少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干扰, 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现行的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主观评价带有较强的随意性、考试内容涵盖不全、不能体现项目特点、存在较多的误导因素等几个方面, 极大的影响了排球教学的有效开展。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通过提高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促进排球普修课教学目标的完善、重视过程评价的作用、考核方法的多样化等途径, 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普修课排球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红梅.排球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2]李焕玉, 杨青宝.普通高校排球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 (高等教育) , 2014 (05) .

[3]封彬.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0 (06) .

[4]彭前, 吴波.对排球普修课技术考核及评价方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9 (02) .

[5]杨青宝, 李焕玉.近30年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评价研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5) .

[6]陈诚.高校排球普修课中团体训练对学生人格影响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06) .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的备课艺术下一篇: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