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场地建设

2024-09-04

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共2篇)

体育活动场地建设 篇1

文章标题: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一、概述

自1952年6月10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光辉题词起,群众体育工作得到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体委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和《关于开展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法规。自1985

年以来,全国已有9亿多人次“达标”,已命名先进县388个(我省已有19个“达标”,今年又申报了3个,到本世纪末,全国将有1/3县(700个)“达标”(我省将有30—35个)。1986年,建立了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并于1988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农运会,1996年10月将在上海举行第三届全国农运会(我省同年4月已举办了首届省农运会),此外,近年来,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学校和职工体育活动也非常活跃。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指出“中国的体育,社会主义中国的体育,本质上或者说主要方面是群众体育,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在世纪之交,我省和我国一样,城乡逐步奔向小康,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相应达到新的高度。“体育搭台,经贸唱戏”,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活动对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起重要作用,在实现群众体育活动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时,要深化改革,使其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化,由一家办到大家办,从行政型向社会型,从人治向法治,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过渡,责任重大,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群众体育的软件、硬件和活件建设,是创建活动中心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体育先进县的创建可概括为软件、硬件和活件三件的建设

1、软件

“软件”,指建立、健全和完善群众体育工作的各项法规制度,是各级领导实现体育从“人治”向“法治”转化的运作规程,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据不完全统计,仅1978年起就颁布逾3000多件法规,现摘有关目录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

(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90)

(4)《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和评选办法》(1985)

(5)《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3.12.4)

(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二一工程,1993)

(7)《全国省(区、市)群众体育工作评定办法》及细则(1989)

(8)《湖南省体育市场管理暂行规定》(1994.8.26)

(9)《关于工程设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99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1994.4.16)

(11)《湖南省城市规划化》实施办法(1992.10.27)

(12)《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5.16)

(13)《关于工程设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省建委、省物价局,1995)

(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祛》(1992)

(16)《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89)

(17)《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1986.11.2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

(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4.1)

(20)《上海市体育场地管理办法》及条例(1986.12.28)

(21)《天津市体育场地管理暂行办法》(1988.10.25)值得一提的是,法规(1)是母法,其它有关体育法规内容要受到它的约制,2、硬件

“硬件”指体育场、馆、池等各种体育设施的建设,它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先进县的前提(外部)条件。具体讲,就是按照达标条件,按照“两场”(田径场和带看台的灯光球场)、一池(游泳池)、一房(训练房)标准规划(简称“四大件”)、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它不包括《全国大、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标准》和随着“晨练”、“晚活动”而兴起的城镇小区体育场地)。争创前全国仅11县达标,至1985年,已达532个,全国有55.6%县有田径场,49.1%有灯光球场,30.2%有一池,27.4%有一房,15.1%有—馆。

体育法规(软件)中对场地建设的要求(摘录)

(1)法规(6)规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并对“一二一”工程关于场地内容解释:

A.对社区:“提供一处以上健身活动场所,每年组织二次社区范围的健身活动,建立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B.对全民:“每人每天一次健身活动,学会两

体育活动场地建设 篇2

1.1 研究对象

以西藏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为对象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发

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及互联网进行了文献查阅, 共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60篇, 同时以第5次和第6次西藏体育场地普查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 运用wps电子表格对所有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比较。

2 西藏体育场地建设现状

2.1 西藏体育场地建设现状总体情况

体育场地 (英语:sport venue) 是供人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使用的设施统称, 主要分为室内全封闭的体育馆与室外露天或设有伸展顶棚的体育场。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 我区体育场地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我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704个, 占全国 (169.46万个) 的0.21%[1], 其中, 室内体育场地231个, 室外体育场地3473个, 占地面积为565.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45.7万平方米, 场地面积为415.1万平方米。

以2013年底全区总人口312万[2]计算, 我区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为11.87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33平方米, 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529.87元。

与第4次全区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 我区体育场地总量增加了2611个, 每万人平均拥有场地个数增加了7.85个, 人均场地面积增加了0.583平方米, 累计投入金额增加了138859万元, 人均投资额增加了431元。具体数据见表1。

2.2 全区体育场地分布状况

体育场地的分布涵盖体育场地的地域分布和项目布局两方面。在本次普查中, 我区标准体育场地种类第5次普查为20种, 第6次普查为29种, 10年的时间共增加了9种。10年间后新增加体育场地类型多为高标准的体育场地, 如区游泳馆、津昌体育文化中心等, 都是近几年兴建的。

在全区现有的3704个体育场地中, 分布在校园、乡镇/村、公园等场所的数量和比例情况见表2。

数据来源:第5次和第6次全区体育场地调查数据公告[3][4]

分析可知, 我区居住小区/街道、公园、广场等场所体育场地较小, 尤其是居住小区/街道所占比例仅为2.32%, 一般群众会选择比较近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分布局面将对群众参加体育锻炼造成很大影响。

2.3 全区各系统体育场地现状

在全部3704个体育场地中, 体育系统有75个, 占2.02%, 铁路系统有1个, 教育系统有1779个, 其中高等院校86个, 中专中技学校25个, 中小学有1587个, 其他有81个其他系统有1849个。总体上看, 我区教育系统占有体育场地资源最为丰富, 尤其是以中小学居多。详见表3。

2.4 全区体育场地隶属关系

在全区的3704个体育场地中, 隶属中央一级的有12个, 占0.32%;隶属自治区一级的有137个, 占3.7%;隶属地/市一级的有454个, 占12.26%;隶属县/区一级的有780个, 占21.06%;隶属街道/乡/镇一级的有1145个, 占30.91%;隶属居民/村委会一级的有1049个, 占28.32%;其他为127个。表明一般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日益增多, 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村体育场地建设初见成效。

2.5 全区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和利用率

近年来, 为适应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 我区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不断增多, 开放率较之前有较大提高, 全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已经达到40.66%。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刚修成不久的自治区游泳馆积极对外开放, 而其他大型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极低, 群众喜爱的篮球场、健身路径对外开放最多, 简易场地开放率高, 学校和单位内部场地自己使用的多, 对外开放得少。

3 西藏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体育场地设施总体数量少、质量不高,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与发达地区相比, 我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公共体育场地数量匮乏, 且体育场地质量普遍不高, 多为炉渣土质操场、室外篮球场和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等简陋场地为主, 真正可以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场馆严重不足, 场地建设存在着盲目现象, 造成资金浪费, 其中尤以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器材问题突出, 路径器材建成后被用来拴牛拴马等, 导致健身工程脱离群众体育的实际健身需求。

3.2 体育场地投资主体单一、经营效益不佳

调查发现, 近年来投资我区体育领域的民间资本有上升趋势, 但体育场地投资的主体还是比较单一, 没有呈现多元化发展, 主要为财政拨款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大部分场地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差, 没有经营起来主要由于管理者的市场意识不够强, 而经营起来的场地经营状况不甚理想, 这与民众的健身意识和健身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

3.3 体育场地全区各地市发展欠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 体育场地的建设规模和投入力度和经济实力直接挂钩, 在西藏目前的3地4市中, 经济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现象, 经济非均衡导致我区体育场地建设表现出很大的区域性差别, 拉萨是西藏的首府, 是西藏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条件最发达的地方, 调查结果显示, 拉萨市在体育场地资金投入和体育场地规模两方面, 都高出其他地市, 其中阿里地区在体育场地建设规模和资金投资显得尤为薄弱。

3.4 体育场地地域分布和布局比例失调

全区大中小学校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拥有量占据我区体育场地的很大比例, 区居住小区/街道、公园、广场等场所体育场地较小, 尤其是居住小区/街道所占比例仅为2.32%, 一般群众会选择离住所比较近的地方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比例失调的分布局面不利于群众参加体育锻炼, 会影响我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

3.5 体育场地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我区现有的3704个体育场地中, 室外体育场地的数量远远高出室内体育场地的数量, 比例十分不协调。随着西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我区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是人们热衷于自己喜爱的各种运动项目, 一方面是各种运动项目的场地数量条件满足不了其需求, 矛盾的源头在于体育场地总体规模少以及现有的体育场地各运动项目数量上比例失调, 篮球、足球等大众项目的场地数量过高, 其他项目的场地数量偏少, 这种情况对一些运动项目的开展必产生不利影响。

3.6 体育场地开放率和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得知, 我区体育场地开放不够, 占全区体育场地近50%的教育系统场地开放明显不足, 仅为13.1%。在已经开放的体育场地中, 每天参加活动的人次约为70人次, 体育场地利用率不高应该引起反思。

4 西藏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对策

4.1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贴合实际, 追求实际效益

在体育场地发展建设中, 在坚持贴合实际需求、效益第一原则的前提下, 立足当下, 放眼未来, 科学统筹规划。首先要立足于我区社会和经济现状, 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上要保证场地设施的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场地资源的各种功能。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 社区体育、体育广场、体育公园发展越来越受群众追捧, 应当提倡在这些公共场所建立大量功能齐全的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其次还要动态思考, 放眼未来, 我区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 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健身需求也会提高, 体育场地的设施建设要与时俱进, 提前做出预期, 准确判断, 并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 不断满足群众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新要求[5]。

4.2 充分挖掘场地资源利用潜力, 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调查事实表明我区现有体育场地综合利用水平十分有限, 如何提高有限的体育场地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在场地开放利用问题上要秉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 破除体育场地系统界限, 整合全区体育场地资源, 充分发挥仅有场地资源的功能以更好的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根据我区实际情况, 建议政府对开放体育场地的单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在此基础上体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联手共建开放共享的体育健身平台, 重点提高全区教育系统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率和利用率, 采取分级、分时、分段逐步向群众开放, 满足各区域广大人民群众多元的健身需求。

4.3 各级政府在体育场地建设众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背景下, 当前政府投入仍然是我区为社会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渠道。在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 我区各级政府应极力地发挥好, 在体育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要从宏观上的角度出发, 采用科学、合理地形式来对我区体育场地的进行合理的规划, 并将我区体育场地建设用地也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 不仅要保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预留用地, 还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及财政投入, 并在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分配使用中, 要适当地倾斜照顾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以改变西藏各区域体育场地发展不均衡现状。

4.4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使我区体育场馆建设经营步入市场化道路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是我国在党十八大会议中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在这样宏伟的目标指引下, 我区体育场馆的建设经营必须打破旧有体制, 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 对当前的体育场地投融资机制进行改革, 我区体育管理职能部门应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 并通过鼓励民间资本以及外资投入形式来开展体育场地建设[6]。第二, 对我区现行体育场地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进行改革, 要对发达地区的体育场地经营管理及开发的先进经验, 虚心学习、积极借鉴, 在保障体育场地使用权力要以公益性为主的前提下, 还要积极探索体育场地管理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逐渐打破对财政投入过度依赖的模式, 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摘要:本文以西藏第6次全区体育场地普查资料为依据, 以西藏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分析我区体育场馆的现状, 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为我区体育场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体育场地,场地建设,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read.sportpaper.cn/zgtyb/html/2014-12/26/content_320724.htm.

[2]西咱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3]西藏自治区第5次全区体育场地调查数据公告[Z].西藏体育网.

[4]西藏自治区第6次全区体育场地调查数据公告[Z].西藏体育网.

[5]王维.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 2007, 14 (1) :49.

上一篇:感恩幸福下一篇:2015东营国考备战·每日一练-11月6日行测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