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形式主义

2024-08-07

也谈形式主义(共12篇)

也谈形式主义 篇1

也谈谈形式主义

李智灵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厚非都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而且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近来形式主义之风盛行,本文作者觉得有必要再来认识形式主义的真面目。

关键字:形式主义

危害

对策邓小平南巡讲话,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七一”讲话中都一再次告诫全党:要特别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要保持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我国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所以有多元价值观存在,而形式主义之风大行其道,例如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厚非都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为此执笔者想对形式主进行再探讨。

当下中国,形式主义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寻到它的踪迹,看到它的影子。甚至小学校园里都可见,流毒不可谓不深,影响不可谓不远。由于作者阅历,学识的有限,就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原因,如何制止形式主义的对策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应该坚持的唯物辩证法,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形式,甚至把一切工作都变成走形式,那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社会历史根源就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中国历来都是一个比较讲究面子,好大喜功的民族。因此搞形式,走过场在所难免.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点.(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为了个人私利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成效”,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比如四川某市干部集体扫街,请问有实际效果和意义吗?最后的结果是贻笑大方。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只做表面文章而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一句话文山会海之中学习和工作,造成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中央的精神不能够真正贯彻和落实到基层,反而惹得基层百姓怨声载道。中国社会的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有些部门就是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这样矛盾必然引发。

二,形式主义的危害。

形式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首先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

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二)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下降,人们的信仰普遍缺失,实事求是的路线很难再的到贯彻。

(三)再次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他们往往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生长,互为支撑。这是误党误国的事,后面吴玉良老同志的文章深刻的指出了这一点,这里不多讲。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制止的原因。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写的事实。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不实、风气不正、事故不断,背后都有形式主义在作祟。以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作,不仅劳民伤财,不可能收到“加强和改进”之效,还可能引起广大群众对工作的误解,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什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讲反对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之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见收敛呢?这里引用中央领导吴玉良同老志总结的原因。

(一)个人主义是形式主义的“助推剂”。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大多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从小团体的私利出发,争功诿过、虚报浮夸,图个“第一”、“最佳”的虚名;有的受私心杂念的驱使,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突出自己的“政绩”,以达到升官晋级的目的。搞形式主义不需真本事,不费真功夫,却往往能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可见,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个人主义膨胀,形式主义盛行;表面是形式主义,实质是个人主义。

(二)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保护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多,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关系很大。有的领导机关好大喜功,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名目繁多的达标、评比活动,下面只好以形式主义糊弄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干部检查工作、考察干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喜欢唱功,不看做功;只图形式,不问效果,迷惑于表面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干者被埋没,搞假把式的人却被提拔重用,客观上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泛滥。可见,纠正形式主义首先要打掉某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

(三)机构臃肿、冗员过多,造成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只好变着法子搞形式,找事干。加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本来可以交给市场机制运作的事情,仍然保留在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文来文去,层层圈阅,效率极低。可见,根除形式主义还要从机制、体制入手,不仅要“精兵”,而且要“简政”,使我们的机构、制度以及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误党,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或者变成毫无内容的口号和过场。误国,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令不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害民,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劳民伤财,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害己,搞形式主义的人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使得利于一时,也终究不会长久,到头来落个图虚名、招实祸的结果。

四,遏制形式主义的对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存在,既有个人思想品德、党性修养和工作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既有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社会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如何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中共中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我们既要加强教育,从端正思想作风入手,又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本文执笔者也不自量力的提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是为大众谋利益。我们所做的事好不好,主要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的、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我们实事求是地去做,就会受到欢迎;反之,强制去做,就会伤害群众,就会脱离群众,离人民越来越远。

(二)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府职能重在宏观指导,微观上给群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三)要改变领导方法,克服官僚主义。领导要务真求实,特别是在检查工作时要深入,不能仅仅在路边转转,街边看看,要深入实地察看,深入到车问班组、田间地头进行调查,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要科学评价干部政绩。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察体系。现在不少地方提拔任用干部主要看实绩。而实绩又来自于各种统计数字,对在统计数字上耍花招的,要有点硬手段,要让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占不到便宜。

(五)要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花边政绩,盆景政绩,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干一件成一件,不是把牌子树到路边,而是树到老百姓的心里,建一块永不倒下、永不褪色的“心碑”。

总之,形式主义不除,党员干部的作风难以端正,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会给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地危害。但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内容”入手,这就是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只要我们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一扫形式主义的歪风。扫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努力做到使之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我们党的这个“传家宝”就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发挥威力。参考文献

[1] 吴玉良 形式主义害死人《人民日报》(2000年07月27日第九版)

[2] 吴玉良

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8)《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3日第九版)作者信息:

李智灵(1988---),女,云南省宣威市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 出刊后寄往: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智灵(收)电话:***邮编:400715

也谈形式主义 篇2

师:自读第6自然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把花岗石介绍给我们的。

(生读后交流)

生1:说冰块“爬”过来, 把冰块当作人来写, 是拟人的方法。 (师板书:拟人)

生2:作者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后面又进行了回答, 这是自问自答。

师:这种自问自答, 叫——

生2:设问。 (师板书:设问)

生3: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花岗石上披着青苔比成“披着毛皮一般”。

师:在说明类的文章中, 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师板书:打比方)

师:再浏览其他自然段, 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把云比成铁匠的铁砧, 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石子说成是“文字”, 也是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师: (总结) 本文正是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把大自然的各种文字介绍生动的。

【思考】

当今, 在各种公开课上, 我们时常能听到执教老师这样的课堂语言:“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教者引领学生在相应段落中匆匆游走之后, 总结概括出几种写作方法, 最后再以“课文就是通过这些……写出了……”这样的语言完美收场。然而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 不是数学公式, 不是只须理解、背诵便可运用自如的。教师企图用一两句总结语“点透玄机”、用一两处板书“指点迷津”, 无疑是隔靴搔痒。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途径是什么?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于老师在教《月光曲》时, 引导学生体会“联想”的表达效果,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语段, 分辨哪些是联想中的事物, 哪些是现实中的事物;接着去掉联想部分, 让学生体会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体会到联想的魅力之后, 于老师进行了拓展训练, 提供一段文字, 让学生尝试补充联想的语句。由此可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不二途径便是“语言实践”。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的体会与习得, 不能过于抽象和概括, 更不能止于理性的提炼和总结, 而要重视感悟、涵泳, 重视积累和情境中的迁移, 使理解与运用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作者伊林是前苏联杰出的科普作家, 他擅长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日常现象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大自然的文字》正是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运用诸多的修辞手法, 把科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 可读性强。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品读对话、实践练笔中掌握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比如设问手法的运用, 可让学生思考:将这三个问句删去并不影响文章的意思, 还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作者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在学生领悟设问句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后, 可以让他们尝试就课文题目提出三个意思上相关联的问句, 以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再如, 作者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的铁砧”, 把树林中的花岗石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 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都使原本刻板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之后, 我们同样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如鱼鳞云、树的年轮) , 让他们能读得懂, 记得住, 并喜爱上这些文字。这样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比教师生硬剥离出的写作方法要有意义得多。

也谈语言表达形式问题 篇3

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这位专家不容置喙地下了这样的定义:“集中于语言表达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这段文字表达的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这种观点宣称要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但笔者觉得在这些漂亮的语词下,其实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东西。在此,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提出几个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是否可以割裂?

我们知道,语言与情感,语言与思想本就是一体的。语言不是容器,不是装情感的袋子,语言就是情感本身,所以诗人林茶居先生说,“我说爱,爱的情感就在这个词的深处了”。

其实,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水面下的巨大部分是它承载了语言的某种思想和情感,这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有了语言的魅力。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割裂的,不弄通思想情感,怎么理解语言;另一个方面,理解语言不是孤立的分析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某种修辞方式,还是要将这些放到文本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从教学的本质来讲,我们的教学对象并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情感因素恐怕就是第一位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早就阐明此种关系:“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

我们还是来看这位教授的《再别康桥》这一经典的教学案例吧。

在导入后,教者就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就着就让学生按照自定的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去探究、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研读过程中,请在备用纸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

于是全班马上变得生气盎然。发言者围绕备用纸上的文字提纲展开,组内同学认真倾听。

小组交流之后,施教者把他们引向全班:“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发现一些有新意、有个性的观点,请每个组推荐一位,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也欢迎毛遂自荐,主动发言。”

于是有了下列同学的发言——

生1:我的学习主题是语言。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比如说“金柳”、“艳影”、“柔波”、“招摇”等等,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比喻;形容波光时,用了“艳影”这个词,读了以后很陶醉,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真的好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轻轻”、“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知道了作者似乎不忍心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生2:我的学习主题也是语言。作者的语言属于那种比较华丽的类型,但他的华丽不是说每个词都晦涩难懂,作者用一些很简单的词构成一个有意境的句子,其中也体现了诗人的创新,比如说“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来没有人把柳说成是金色的,但作者看到的就是夕阳照耀下的柳叶,把那时柳叶的高贵纯洁比喻成新娘。结尾说:“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体现了作者的留恋和对离去的无奈。

生3:我的学习主题也是语言。我只补充一句:作者把金柳比喻成新娘,我认为能让人体会到柳树的娇媚、羞涩。

…………

生4:我的学习主题是思想感情。文章开头,三个“轻轻的”,渐渐使人进入作者的感情,非常宁静,非常美丽。文章写了“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景物,写得非常秀丽。可为什么作者花大量笔墨在上面呢?因为作者喜欢那儿。文中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多么有诗意!水草如此低下,却能拥有康桥的秀丽风光,而为什么作者就将离去,不能再享受这美丽的景色?于是作者越写越舍不得,越写越羡慕,也越写越珍惜,以至于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总体看,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的留恋与向往。

生5:我的学习主题也是思想感情。我的研读感受是本文感情丰富,比如“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现了作者少许沮丧的心情。昔日的豪情壮志,到头来不过是一纸空文,在现实的压迫下,只有选择放弃,而去完成更符合实际的目标。还有“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作者对康桥极深的感情,不愿破坏它的一片宁静、安详。

生6:我的学习主题是意境之美。很欣赏作者把离别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他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自己的依恋,把金柳比作新娘,青荇在水中漂动则用了“招摇”二字,动感的美。夏虫也为我沉默,把夏虫拟人化了,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尾两段的呼应,使全诗的意境更深了。

…………

对于徐志摩这样大师级的诗人的诗歌,学生在没有深入的理解文本内蕴的前提下,就自主交流语言、情感、意境、结构,交流的内容恐怕只是参考资料的“二手货”吧,所谓的“语言表达”如果只是为应付考试、或者成为试题答案的归纳,这样的以割裂语言、情感、意境、结构,用术语去肢解文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然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教学是不是只有“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样一条路径呢?

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像那“典型”的学科,具有比较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语文不是由一套抽象的语言知识和定理、规律构成。语文课不应该条分缕析语文的知识系统构建语文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同样,语文老师不是语言学者,也无须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的学者。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前者的语文课好比服装裁剪课,后者的语文课好比是时装展示课,在欣赏、感悟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言规律。

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所谓语文味,是不是就是交给学生一些术语,然后让学生去对号入座那么简单?退一步讲,是不是学生掌握了那些个术语,就一定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

二.语文教学一定要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谈及语文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任务,“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如此看来语文课可以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但并非语言的形式永远是唯一教学重点,对于一些厚重、晦涩的文章,我们也可以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展开的。

作为从教几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师,笔者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首先明白它写的什么,然后才思考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恐怕不可能一上来就感觉它的哪个词语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美。同时在特定的场景、面对特定的学生、处理特定的文章,我们还必须先先弄清文意,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展开。

不错,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为什么美,那是因为它承载了某种思想和情感。不弄通思想情感,怎么理解语言?还有,学习语言,是不是孤立的分析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某种修辞方式,还是要将这些放到文本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也许一眼见底的文字,起手可以从文句开始学习,那些被删节了的课文,或者文意晦涩的文本,究竟是要先弄清文意,还是先弄清具体的句子,词语。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听听那冷雨》,教材是删节了的文本,而文意晦涩,文采飞扬,光引经据典就20多处,这样的文章从哪里下手?在笔者看来,首要的是要还原文本的本来面目,弄清楚作者写作的背景,进而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于是首先投影教材中删节的两段文字,把文革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的经济建设的背景提供给学生,联系作者的《乡愁》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文本与《乡愁》所表达的情感一致吗?在此基础上,询问同学们阅读中哪些地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这文本“不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得很细腻,对雨的声音描写等”,更明白了“世事变迁,引发了作者对以前文化的一种追忆”。

于是笔者相机向同学们介绍那个年代的台湾与大陆。要听到鸡叫,只有举《诗经》里的文字了。原有的中国文化的建筑已经消失了,那种对古典文化的追思啊,溢于言表。加之当时的大陆和台湾互相讯息不通,他只有通过香港的报纸和安东尼奥的新闻片来揣度对岸的境况了。于是同学们也就明白了,这文本的情感,远比《乡愁》丰富多了,不仅是对祖国的思念,更多是对祖国的大陆与台湾,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渐渐消逝的担忧。

这种担忧渗透在类似“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的文字中。即便你“躲过一阵潇潇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啊。

笔者提醒学生,品味语言,必须通读全文,把握意旨,这样才可能发现,有些文字虽然普通,但是这些普通的词语中很有深意。比如为什么是冷雨?而不是“苦雨”、“愁雨”?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一切景雨都是心雨。这篇文章的基调是凄凉,雨是凉的,心更凉。因为他看了安东尼奥拍的片子,不知道自己魂牵梦绕的土地现在是什么样子,他只能在香港的报纸上获得一些消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搞不清楚”,明白了所以这种思绪跟这个“冷”是相匹配的,这个“冷雨”的意象是为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冷服务的。

在此课例中,笔者以解读文本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思绪为主线,并根据学生需求,相机而授语言与情意、文眼与文情等相关的语文的知识,展开教学,力求达到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境界。试想一下,这样的文字,不弄明白它的背景,不搞清楚作者的情感所在,学生怎么去感受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本幽美的意境呢?

这样教《听听那冷雨》是“非语文课”,还是“泛语文课”?是不是专家会问,《听听那冷雨》与“文革”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在这里与学生谈宋朝历史呢?不谈“文革”,不谈宋史,这样的课文,学生能理解这文字的魅力所在吗?

三.是基于语言表达形式还是基于生命的需要和可能?

我们发现,古代的文学巨匠肯定个个不懂“主、谓、宾、定、状、补”的;孩子系统的学习修辞,作文还是味同嚼蜡。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在笔者看来,人有怎样的生命状态,就会有怎样的言语。语言学习是一种生命体的活动,不是机械的加工。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没有错,错的是将语言与情感分为先后,让原本承载思想情感的语言退居其后,为了“语文味”给学生灌输那些术语,将语文味等同于语文术语了。

前苏联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谈到“双重变换”时说: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性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第一,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

语言运用的实践,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勃勃生气的,是与人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和生命是一体的。语文教育应该基于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生命对象和生命本身的体验、感悟、理解。

让我们先来看史金霞老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片段:

…………

生1:我觉得这两篇文章的社会环境都带有一点冷漠的色彩。

师:这是你的观点,拿出论据来。

生1:比如说,《窗》写道“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也没有大惊小怪”,说明医护人员对死亡已经看得很淡了。

师:用一个形容词。

生1:习以为常。

师:简单点儿,从精神上、感情上来讲?

生1:麻木了。医护人员,本来应该是一个最需要有爱心的工作,对病人的死亡习以为常,很麻木。

师:(对全体同学)做好记录啊,已经麻木了。胡耀杰(生1的名字)这个细节抓得非常好。他认为《窗》里面不只是有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两个人物,还有医护人员。那么,《窗》里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医护人员了吗?

(生从书中找)

生1:“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师:这里说医护人员实际上还是?

生1:……

师(提示):“电铃一响”“就立即赶来”,他们把为病人治病、看护病人当做……?

生1:一个机械化的工作,只是自己的职业。

师:只是一个职业。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印证他们只是把为病人治病当做自己的工作?

生1:沉吟,翻书。(此时,一个学生在举手)

师:好,你请坐。(对举手的学生)你请说。

生2:“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这里说明医生只是从生理上去了解、去研究病人,而不考虑他们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师: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好的,唐一鑫,你来说。

生3:他提出换位子的时候,医护人员就把他抬过去了。

师:把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里了,然后呢?

生4:就“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里”。对于一个重症病人而言,而且他的病友刚刚死去,他提出换位子,就给他换,医护人员什么也不问,就把他一个人扔在了病房里。

师:嗯。对这些医护人员而言,病人躺在哪张床上都是一样的,你想躺在哪张床上,我们就让你躺在哪张床上,至于你为什么要躺在那张床上,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是不是?

生4:嗯。

师:好,请坐。(对生1)刚才你还没说完呢,关于《窗》里医护人员的冷漠问题,这几个同学帮你完善了一下,下面你接着讲。

生1:我接着分析《常》中医生的形象。“医生扬扬他那蓬松的灰色眉毛”,还有,他一边说一边“把体温表里的水银甩下去”,很有画面感。他说的话里有“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说明情况是非常危急的,但是他一面还在做其他事情。

…………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史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不靠窗病人是不是对靠窗病人的牺牲无动于衷呢?小说有没有写?初中时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续写?(众生频频点头)这个小说戛然而止,留下很多空间。那么,两个人都是帮助别人,刚才同学们也说了,靠窗病人的心灵是非常美的,品质是非常好的。而且,两个人也都为了别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你怎么理解这两个故事呢?给你带来一种什么启示呢?

生1:我觉得善意的谎言也是美好的。

师:可是对靠窗病人而言,善意的谎言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大家都陷入沉思,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说:最近一年,社会上的新闻可能同学们都看到听到过一些,比如,南京有个老太太被撞了,一个年轻人把她扶起来,录像和旁观的证人都可以证明,这个年轻人是个好人,是帮助老太太的,结果却被老太太反咬告上法庭,最后还被判要赔付老太太医疗费等等。这个同学们都知道吧?(大部分学生点头,有人小声说“彭宇”)嗯,南京彭宇案。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确实对社会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先声明我是自己摔的,旁边也有人证明,别人才会来帮助他。

师(对生1):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了解你,你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关注这种社会问题。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选择怎么办呢?

生1:我觉得,助人为乐这种行为首先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助人为乐者要支持赞扬,但是,对于老太太来说,她的行为也许有她内在的不得已的原因,也许不是那么简单批判一下就行了。而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后果如何,我都会选择助人为乐的。

师:就是说,明明知道可能会有这种后果,但是你认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还是要选择去做的,是吧?

生1:嗯。

师:你这是深思熟虑的。你以前也想过的?

生1:对,想过。

…………

这样的教学,如果说是“泛语文课”的话,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语文课?是不是将情感与文字割裂开来或者一定要分什么先后语文课才是语文课?就我们的阅读经验而言,恐怕很直白的感觉就是,拿了一篇文字,要不就是感觉一目了然,要不就是不知所云,还有恐怕就是感觉是是而非了。但是“一目了然”、“不知所云”、“是是而非”你能分得开是内容呢,还是语言呢?恐怕一下子难以分开吧。我总以为,语文课,不能将语言和内容割裂开来,更要明白,文字是情感的流淌,一定要有先后的话,恐怕从写作过程而言,也是“情动于中而发于外”的吧?

在上述课例中,史老师基于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当然,这里生命和语言是一体的,引领、帮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其中就包含着诸多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和感悟,让他们的语言生命获得了应有的提升。语言生命的唤醒、素养的提升和价值的实现,必然激励他们用言语表现心灵、表现生命,而且更为高远、更为深刻、更为成熟!

笔者写这样的文字,无意与人争辩是非曲直,只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作为前辈长者、学者教授,要有胸怀,对于年轻人,不要总是站领道德至高点一样,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海纳百川,才能百花齐放,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行走的姿势与行事习惯。争鸣也好,批判也好,不看书、不看课例,是不严谨的。要想批评,不仅要看书、看课例,甚至还要去课堂亲自听课才可;不仅听一节课,还要听多节课。仅凭几句话的关联,就树立自己想要的靶子,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老生常谈,在观点上没有新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新的突破,也是对学术的不尊重。

这位教授批驳的史老师,笔者曾经拜读过她开的一份书单,也曾听过她的语文课,虽不能说尽善尽美(其实,语文课又有多少尽善尽美的呢),但深感其丰厚的阅读体验,造就了她语文课的异彩纷呈,笔者十分认同她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封闭的枯燥单薄知识和学科范围内的教学追求。

不错,“泛语文课”确实可怕,动不动就视频,动不动就音乐,动不动就漫无边际的拓展和小组讨论,将语文课弄得不像语文了的现象确实有蔓延之势。确实应该警醒。但《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作为宣传报道,自然有这样的文体与媒体的特质:为了吸引眼球,把那几段看似“过激”的文字放在开头本不足为怪。其实后面,意思表述还是很清楚,史老师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生命意识,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然后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她虽然玩,但玩得合乎语文教育规律、母语学习规律。像这样有清醒的语文课程意识的老师,需要的是我们的呵护和扶持,而不是棒杀。

也谈估算教学 篇4

在落实新课标关于估算的教学要求方面,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1、新课标加强了对“估计”和“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的内容。以往在教学中我们都只关注学生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数字差距,没有注意到量,出现了学生估计的范围太大的弊端。通过这一改革实现了知识性的弥补,同时,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为,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估算的实际意义,而非是为学而学,估算的素材也大多来自教材。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估算,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一些切身体验。

也谈《我与地坛》 篇5

人的一生就像在登山,不停地上坡、下坡,只为前程已经耗下的生命,执着地寻找着一个个将要焕发出光芒的巅峰,并在那里展示自己一生的价值。史铁生也在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人生历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最高点,一生便再也没了下坡。而《我与地坛》刚好处在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上坡路段,陡峭曲折的山腰足以令他一生难忘,可在这最无望的时期,他依然在坚持寻找着一条适合自己的山间小道,一条可以通向生命最高点的人生之路。

寻找,是我在《我与地坛》中看出的最显眼的字眼。每个人都一直寻找着各自下一个生命点,并在那儿献出所有的激情向各自的命运作斗争。然而史铁生的寻找之路却比任何人更加难以前行,21岁的青葱岁月本是年少轻狂,挥斥方遒的代名词,可无情的命运却夺走了他本来要攀登人生高峰的双脚,一生似乎只能在轮椅上深叹和眺望着那前路的曲折与无望。最初的病痛对于一个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来说无疑是无法忍受的噩耗,而这噩耗却久久不能消失,史铁生只能无奈地带着对世界的不解、迷茫和愤懑进入了一座废弃的古园,去思索着人来到这世上的意义和宿命,寻找着下一条自己能再度前行的人生之路。然而,寻找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对生命的迷茫依然充斥着史铁生的脑海,以致他的双手总是不由自主地驱赶那些和他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这讽刺的画面,无情的昆虫和多情的史铁生成为了人世间最可笑的对照。而值得庆幸的是,寻久了终有一天会找到,15年的时间,15年灵魂与现实的碰撞,15年的车轮

印终于带领着他通往属于自己的大道,即使前路也有无数的未知,可他依然确信他已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双脚,不会残疾,不会倒退,只会前行。

爱,是我在《我与地坛》找到的第二个主题。说起爱,似乎像是陈词滥调,但爱却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史铁生在散文中所叙述的母爱无疑全文的亮点。母亲的理解和无声的爱是他找到他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的动力源泉,无数的白天和黑夜,母亲心中默默的痛苦与煎熬却比起自己的无法行走更甚百倍。也许史铁生想要独自承担自己的伤痛,可过于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无奈之中的他无情地忽略了母亲那对他的焦急与担心。一条条遍布着母亲脚印的车辙在黑暗的15年里终于使史铁生走出了一条的独特的人生之路,这本是值得慰藉的事,可母亲却永远看不到儿子再次扬帆启航的淡定的笑容!可悲的爱,总是在失去之后留给人们一笔深深的悔恨。

生命,是透视整篇散文的重中之重。生命本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有人健康,有人残疾,有人聪慧,有人呆板,可无论生命的形式如何,它都应成为我们膜拜的对象,一个值得我们一生歌颂的永恒。在15年的时间来,史铁生生命中出现的一个个人物无疑给了他更多的人生思考,也让他欣然接受了自己命运带来的艰辛和痛苦。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奈或美好,痛苦或快乐,只是故事的不同引起人的震撼也就存在着深浅,可正是命运的牵绊才造就多彩的人生,生命才会在曲折的人生路上得到最美好的诠释。史铁生在最后终于明白了自己命运的真实一面,将

自己寄身于芸芸众生之中,享受着生命带来的苦痛与快感,而自己也走向生命的另一面。

也谈校本教研 篇6

陈丁香

校本教研是指研究的中心在学校,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现代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广大教师人人参与,和自己的教学直接联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又有十分明显的群众性、实用性。是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得失,丰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研究。然而,我们的老师认为,教师是传授知识的,研究则是上级教研部门和专家的事,好像与自己无关,这种思想导致他们轻视校本教研,教研活动不积极,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谈一谈校本教研的必要性。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就决定了校本教研势在必行。开展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本校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突出问题,这是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具有指导性。它立足校情,解决本校一些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形成学校特色,这是专家学者所无法解决的,它不是空悬的,是与校情紧密结合,具有明确针对性。校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他们既是教学研究者,又是研究成果的应用者,于教学研究一体。校本教研十分重视研究结果的实际指导意义与操作性,这是其价值所在。这些突出特征,就体现了校本教研的必要性。

二.校本教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特色更加明显,学校逐步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学校的传统功能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地方,而

是日益成为研究的中心,学校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同时也体现学校的品位。学校要持续发展,充满活力、永葆生机,校本较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是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及时加以解决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是学校生命的良师益友。

三.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走向成熟的需要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课改的成败于教师。课改是一项开放的、民主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中立足校情,具体解决。校本教研能促进教师主动自觉的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养,促使教师形成科学态度、探素精神和研究的勇气,能促进教师练就采纳、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提高了教师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者型到研究型的转变。使得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教学名师和骨干

四.校本教研是改变传统研究模式的需要

以前的教学研讨多是听专家报告,与专家座谈,吸收专家一些高明理论,但专家的言论只适合某种情景,并非万能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对教学指导意义不大。或者是上级研究部门向教师传达一些新的理论,灌输一些新思想,教师总是被动接受。或者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课题任务而展开的研究,脱离学校实际,对自身和学校的发展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校本教研是一种民主平等,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切合校情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一种主动愉悦式的,体现自我价值的研究,为自己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校本教研是教师相互学习的需要

课改实施中有许多问题个人无法解决,校本教研打开思考探索之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沟通,营造了宽松的氛围,顺利解决了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共同得到提高,体现了集体的智慧。许多教师喜欢向专家学习请教,然而,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优秀教师,省市级模范教师,他们的教学思想、风格、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管理方式被省市区其他学校学习转载,他们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论文评选,获省市区各项奖励,可是我们教师对他们却熟视无睹,不了解他们的教学成果。舍近求远,总认为熟悉的地方没风景,老婆还是别人的漂亮,让身边的资源白白浪费,失之可惜。放着母乳不吃偏要吃奶粉,放着家乡菜不吃偏要吃西餐,难道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圆吗?其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

也谈形式主义 篇7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地讲, 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理论以及学说的理解和论述。通常,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 且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素养的人, 都可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顾名思义, 就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者,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同志, 这部分同志具有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但是还不够成熟, 需要培养培训强化学习, 增强和提高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此, 2007年5月15日, 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工程, 简称“青马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指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优秀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同时,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 广大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 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 在校大学生开展青马工程具有十分迫切与必要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 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套科学而有力的理论, 早已被世界人民在无数次的尝试和运用中检验为真理, 对于我国, 经过百年的闭塞, 数载的战争, 而能如此迅速地在世界之林中崛起, 靠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但这种指导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 对于具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 伟大的革命先辈在马克思主义的引用上, 巧妙而恰当地赋予了它浓厚的中国色彩, 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 它就没有生命, 不能发展, 不能升华。学校要通过“青马工程”的培训, 使每一位接受培训的团员青年看到一个活的理论。教师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又要从与学员息息相关的最根本的现实入手, 在教导学员日常思想言行的同时, 无形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学员的头脑当中。使学员在理解和运用理论的同时, 自身得到了提高, 从而带动周围的同学, 共同进步。

新时期要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加强“四信”教育: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信仰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意志表现形式,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信仰决定着信念、信心、信任的方向, 是贯穿四者之中的主题和灵魂。有什么样的信仰,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它是人做各种事情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之源。信念是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信仰的一种直接表现。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孜孜以求的意念。信仰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力量, 而信念一般来讲是一种较为具体的追求目标。有了科学的信仰和信念, 才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充满信心。信心是信仰和信念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和精神保证, 而信任则是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依托。综上所述, 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和首要问题, 信念是“四信”的核心内容, 信心是“四信”的现实表现, 信任是“四信”的落脚点和归宿。

首先, 要使学员明确为什么学校要开展“青马工程”培训, 认识到开展此项培训的重大意义, 要让学员从思想深处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同时也是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

其次, 要让学员清楚自己应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青马人”。笔者认为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学习, 不浮夸, 不自欺欺人;真心相信和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心去做, 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是一名普通学生, 都要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尽心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先进的思想, 让身边的同学们向“青马人”靠拢或是成为“青马人”。高尔基曾这样说过:“青春是有限的, 智慧是无限的, 以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要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应用, 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及当今社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要求。从而激励大学生要不断进取, 追求卓越, 从各方面塑造自己, 做好先锋模范, 努力成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陈德勇.如何在高校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文教资料, 2009.2, 下旬刊.

[2]苏志勇.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

[3]邱奕福.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若干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3) .

[4]张育民, 杨艳.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意义和目标[J].青年文学家, 2010年15期.

[5]石国亮, 黄尹, 廖艳琳.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

[6]http://www.jyu.edu.cn/caijing/dangjian/news/n13.htm.

[7]王以新.浅析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02) .

也谈“我们认为……” 篇8

其实,二者的不同倒的确是存在的。其差异并不象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作者用复数乃是在“自壮声势”。恰恰相反,用“我们”实较用“我”语气为谦。倘为“我们”的这个用法寻“根”,其源乃在西方:在英美人看来,一篇文章,如果老是我呀我呀的未免有炫耀自大之嫌,所以撰文时往往用we(我们)来代替I(我)(in or-der to avoidthe obtrusive repeti-tion of “I”;to avoid the egotisticalsoundofarepeated“I”)。翻开《牛津词典》或《韦氏词典》都可查到we的这种用法。

我国文言中常有“窃以为”、“窃谓”之类的谦语,语体文兴起后,这类写法已经“死去”,人们在写论文时,为了表示谦虚,很自然地从英语中引进了we的这个用法,也就是赋予“我们”一词以谦意,作为作者一人的自称。这种用法已为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所认可(见该书第489页)。

也谈意气作文 篇9

意气一词,既具褒义,又具贬义。既可以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能够代表由于主观和偏激产生的情绪。由此观之,我们要拿捏好意气,正确地掌控意气。

意气是与世不同的气概与壮志豪情。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意气。为了一生的追求与梦想,他或许想到过妥协。但在繁华沉寂的深夜里,仗剑醉酒的他将目光投向月明星稀的杳深的苍穹。此时此刻,他的意气横扫着痛苦与挣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用自己傲世独立的人格,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通向无限风光的意气路标。

意气是为了自己的志趣勇于经历磨难的顽强意志。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是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是意气风发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爱情破灭的忧伤,重病缠身的折磨,但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与意气。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屈服,在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苦难和悲剧反而成就了他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意气的艺术魅力。

意气并不是带有浓重偏激色彩的匹夫之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胸有成竹。在那数千年前的江畔上,战败之后的项羽拖步而来。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前又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是生,还是死?是甘愿就此了断一生,还是整顿心情以待东山再起?在这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他错误地认为意气就是不接受失败。他的那一刎,让多少后人为他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又让多少人有了“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反观三国,在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带着游说的使命来到东吴。谈判的那一天,两边坐满了饱读经书的名士,面对对方错误而又咄咄逼人的攻势,诸葛亮并没有被怒气冲昏头脑。在多人围攻的情况下,他靠着自己的智慧游刃有余,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才是真正的意气,是在冷静分析之后的自信。

也谈“终端促销” 篇10

终端销售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认同和接受,也被列为营销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各大营销刊物都不惜巨幅来研究和讨论这一问题,一时间“营销必称终端”,当然也就成为营销界的人士“不得不说的话题”,终端销售在营销过程中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终端销售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业内人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做好终端销售不是用一两篇文章就能表达清楚的,我这里就终端销售中的促销方面发表一下拙见,希望能给各位同仁带来一点帮助。

现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也谈香河肉饼 篇11

一、香河肉饼又称京东肉饼,据传为北京东夏垫镇(今大厂回族自治县)杨景禄所创制。当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品尝过这种肉饼后,大加赞赏。从此,京东肉饼之名大振。但并未见有香河肉饼进宫的记载。

二、文中所述调配料有误。京东肉饼发明者为回民,肉馅自然以牛羊肉为主,配以大葱烙制。以后逐渐发展,为汉民改进成猪肉馅,佐以大葱,而不是文中所述的猪肉加蔬菜。

三、肉馅调制。原文中提到肉馅不能太软,否则无法烙制。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只是一个片面。肉馅调制的软硬必须随和面团的软硬。反过来说,面团的软硬要适应肉馅的软硬。原文还提到浆制肉馅时,牛羊肉少打水,猪肉鸡肉尽量不打水。这一点绝对不行。有经验的厨师都知道,牛羊肉含粗纤维多,吃水量比较大,如果水打少了,成品就会口感发柴发硬,缺乏滑嫩感。猪肉鸡肉加水要比牛羊肉适当少些,并不代表不加水。这就要看所用肉类的鲜嫩程度,如果是鲜肉,吃水量就大一些,如果是冻肉,吃水量相对来说就会少一点。

原文中提到解决肉馅的干硬最好办法是加蔬菜,并且蔬菜不挤水。这一点是行不通的。如果肉馅干硬,蔬菜不挤水,加入肉馅中,经过肉馅中盐的渗透作用,蔬菜中水分渗出,其结果就好象厨师打茸泥先加盐后加水一样的。任何一个懂得香河肉饼的厨师都不会这样做的。

四、面团的调制,原文中提到和面时必须用温水,这也是不确切的。温水面团只适合秋冬季节,到了夏天则一般只用凉水。一年四季之中,面团的水温与软硬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当中去体会。

五、制作工艺。包括三个步骤:制馅、成形和烙制。

①制馅把调好的肉馅加入切好的大葱,搅匀待用。

②面团在案板上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剂子,用托的手法把肉馅包入,一定要包严不使漏馅,包的均匀,使肉馅位于面剂的中间位置。

也谈税制改革 篇12

笔者认为我国的税制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流转税改革

(一)增值税

1.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国际上规范的增值税范围为:所有货物销售、生产性加工、进口、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安装业、劳务服务业等。我国可把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这样可解决重复征程问题,利于公平竞争。

2.可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过渡。生产型增值税,,即纳税人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这会抑制企业投资的增长,不利于技术进步。目前已经在东北八个行业进行试点,但试点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增值税的征管漏洞。当然,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会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可以分步进行。

3.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可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二)消费税

1.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对于一些非生活必需品如高级皮毛、皮革制品、高档古玩可选择作为扩征对象。

2.对于某些污染环境或资源稀缺性、耗能高的产品如小汽车,可适当提高消费税税率。

(三)营业税

1.营业税在部分项目并入增值税后,连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合并为独立的税种,以企业经营收入为课税对象,中外资企业统一适用。

2.对于娱乐业如歌舞厅、游艺厅、夜总会、保龄球场、高尔夫球场等,适当提高税率。

二、所得税改革

我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已经合并,只需进一步完善即可。但个人所得税还需改革,使其税负公平、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1.提高免征额。虽然目前工资薪金

所得中的免征额已提高到了2000元,但还应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考虑工薪阶层的生计费用、赡养、抚养教育、医疗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问题适当提高,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2.转换征税模式,加强征收管理。目标为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乃至发展到完全的综和个人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是管理简便,适合于源泉征收,不需要纳税人普遍进行纳税申报。但它的问题很突出,主要是税负不够公平。综合所得税制是纳税人在年终必须进行纳税申报,并与支付人代扣代缴的税款比较后多退少补。它可以克服分类所得税的缺陷,实现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但综合所得税制要求纳税人具有良好的纳税意识,同时也要求税务机关拥有很高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3.在转换征税模式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先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距,拓宽综合所得的具体项目。

三、关于新税种的改革

(一)物业税改革

物业税又称“不动产税”或“房地产税”,它是针对不动产,要求所有者或承租者按年缴纳的一种税。它是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转化为在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物业税。它的征收有利于规范房地产行为,对于抑制炒楼有一定的作用,市房地产市场的内在稳定器,老百姓期望的房价有可能降下来,但物业税将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平买贵住”,即购房的门槛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但在今后的居住过程中,产权所有人每年都要缴纳一定税款,且税款随土地、房产等不动产的升值而逐年提高。因此,物业税的开征须慎行。

(二)燃油税改革

燃油税的开征,一是代替原来的养路费和其他费用,弥补公路融资的缺口;二是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环保型汽车发展。

上一篇:食品安全管理职责下一篇:青岛路小学小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