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2024-07-02

形式主义(精选12篇)

形式主义 篇1

一、关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形式”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文学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开启了文本研究的先河, 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由作家向作品、读者转变的重要一环。俄国形式主义关心的中心是作品。在形式主义者看来, 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形式”。所以, 辨清形式主义者的“形式”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1.“形式”概念的重新界定

“形式主义” (Formalism) 这个概念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最早提出的。俄国形式主义认为, 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规律, 即文学性, 也就是要着重研究艺术形式, 要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他们认为, 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 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就不在内容, 而是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组织方面, 因此, 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中。但是, 他们的“形式”概念已不同于传统的“形式”概念。传统文论上的“形式”是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 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性形态, 其形式要素包括语言、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文体样式等。而俄国形式主义所谓的“形式”已经成为包含程序、风格体裁甚至情绪批评、主题、意义等所有内容与形式要素的代名词。形式主义将传统“形式”的概念扩大化了, 它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 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文学性的旧形式。形式主义的“形式”, 作为作品独立的存在方式, 将传统意义上内容的部分也包含了进去, 是将实现艺术形式作为文学的唯一对象的艺术自主性原则。它将文本研究回归到了文本自身, 这就大大提高了作品本身的地位, 使人们的研究重点由外转向内。

2.“形式”概念的贡献

俄国形式主义很大的一个贡献就是批评了艺术形式与内容的二元论。著名的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日尔蒙斯基将传统的内容形式观概括为:“内容与形式之对立的最流行的理解便是:形式与内容的区别, 可归结为对统一的审美对象进行实质分析的不同的方式。一方面提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表达了什么?另一方面是这东西是怎么表达的, 它用了什么手段作用使我们对其发生感知?”这种“什么”和“怎么”就相当通常所说的“内容”与“形式”。这种传统意义上内容与形式的划分, 只是一个约定的抽象, 是人们观念上的一种共识。他所指的内容, 就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等;“形式”就是指这些内容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手法。传统的内容与形式二元论将内容与形式清晰地分为了两个部分, 他们认为“形式即器皿, 里面注入的液体便是固定不变的内容, 或者说形式即包裹躯体的衣裳”, 这一观点导致了“把形式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外表装饰”。认为形式是容器, 把内容理解为容器所容纳的物质, 这实际上是把内容当成了一切, 认为形式无足轻重。传统二元论体现出了重内容轻形式的特点, 认为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者极力批评这种形式与内容的传统的二元论, 否“内容决定论”。形式主义者认为“内容和形式实际上总是融合在审美对象之中密不可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内容总是表现为形式, 不然就会化为乌有”, “反之, 形式总蕴含着某种内容”, “从这样的角度看, 如果说形式成分意味着审美成分, 那么艺术中所有内容也都成为了艺术形式”。什克洛夫斯基认识到内容与形式是不可绝对分离的, 内容是形式的一部分。这一观点颠覆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内容决定论”。更可贵的是, 什克洛夫斯基看到了形式的发生学作用———“形式为自己创造内容”, 在形式主义者看来, 如果硬要将内容与形式分开, 那么, 不是内容决定形式, 倒是形式创造内容, 或者说, 使内容发生意义。因为任何形式都是有意义的, 一旦形式存在, 它必然要显示某种意义, 或说表达一定的“内容”。如若形式发生变化, 其意义也必然发生改变。

传统内容与形式的二元论对立, 还易将文本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写作素材等同起来。艺术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是有本质区别的, 现实中的材料只有用艺术特有的形式进行加工和变形, 成为诗意的主题, 参与了审美意向的创造, 才能够成为内容。因此形式主义对传统内容与形式二元论的批判是突破性的变革。

二、阐述形式和本质内容的关系

1.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关于形式、内容、本质的论述

早在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形式就是本体:艺术家给石头赋予一种形式, 于是有了雕塑;建筑师给建筑材料以形式, 就创造出了宫殿;政治家给城邦赋予形式, 于是建立了国家, 所以, 形式就是本质。柏拉图也认为, 原始的物质是被造物着赋予不同的形式才形成了宇宙万物。综合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论述可以得出古代社会思维实体世界的方式:“人能控制的地方, 有形式和质料这对概念就行了, 在人所不及的地方, 引入上帝或理式。”然而无论怎样, 形式的地位都很突出, 而且在那时, 形式己经既是外形又是本质了。事实上, 如上所述, 在古希腊时期, 形式己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可变性,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可以类比做水杯和水的关系。譬如, 当艺术家按照美的比例把一块大石头 (内容) 雕刻成一尊雕塑时, 既给了石头一个外形 (形式) , 也给了它一个本质。因为雕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确定雕塑自身各部分的尺寸大小、相互之间的尺度关系及对各部分重新组合安排、使其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艺术体的过程。同一块石头可以雕刻成不同外形的雕塑, 所以在内容相同的前提下, 形式可以是多变的。也是这种形式构成了人们对事物内容和本质的认识———它既是形式, 又是内容, 是形式和内容的契合无间。因此, 在人们抓住了那尊雕塑外形美的同时, 也己经认识到了这尊雕塑美的本质所在于它的比例、尺寸和各部分的安排组合。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认为:形式和内容是互相渗透、无间的, 形式也是本质。

2. 形式主义理论中形式、内容和本质 (文学性) 的关系

在传统的一元论中, 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一贯批评的对象, 并坚决要求与其分裂。在形式主义者看来, 所谓内容和形式的划分只是人为的抽象, 因为事实上表达的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必须存在于借以表达的具体形式之中。任何内容总是一定形式中的内容, 不然它就什么都不是, 就是无, 就是子虚乌有。形式和内容的划分在他们看来, 不仅是苍白无力的, 而目还无法弄清形式在艺术结构中的特性。形式主义者宣称, 形式高于内容, 并集中精力于形式的研究上而不顾及其他。他们认为, 如果文学作品的内容重于形式, 那么文学作品和其他领域中的作品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界限就会慢慢淡化, 直至消失。既然文学作品无法在内容上独树一帜, 那么就要从形式上来另辟蹊径。于是克洛夫斯基为形式主义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路了, 即突出文学作品的特殊性———“陌生化”理论, 它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应该是多变的, 目的是使人从感觉的自动性中解放出来, 从那种看来常实际上只是习以为常的状态中苏醒过来, 重新感觉事物的不同寻常, 对世界有新的感受。陌生化就是借用新的艺术形式, 唤起人们的新感觉。形式在此似乎仅仅指的是事物的外在性质,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 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过程及其欣赏作品的艺术美的过程, 就像是在欣赏一尊雕塑, 形式和内容是同在的, 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所以, 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外在形态, 而是和内容契合紧密的, 也是表现文学作品的本质的。在这一点上, 文学艺术和雕刻艺术是相通的, “形式”一词的丰富含义就涵盖了艾亨鲍姆和特尼亚诺夫概念中的“动力学”的含义, 也包括了什克洛夫斯基概念中的“静态的”含义。他们只是偏重了形式的某一方面, 而未在其理论中全面地系统化“形式”的丰富内涵。这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什克洛夫斯基, 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3]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选[M].北京:三联书店, 1986.

[4]陈哲.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之反思[J].文海艺苑, 2010 (10) .

[5]汪介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 2005 (3) .

形式主义 篇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

按照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期分别到各自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联系点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要从严从实抓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联系一个县。5月9日,总书记到河南省兰考县出席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此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前往各自联系点出席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李克强到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张德江到福建省上杭县,俞正声到云南省武定县,刘云山到陕西省礼泉县,王岐山到山东省蒙阴县,张高丽到吉林省农安县。

常委们十分关心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今年3月,常委们分别到各自联系点实地调研指导,此后,又多次了解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要求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出席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常委们分别认真审阅联系点县委常委班子和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抵达各自联系点后,常委们听取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汇报。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县委书记代表县委常委班子作了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分别作了个人对照检查,并相互提出批评意见。常委们详细了解县委常委班子和班子成员查摆出来的有关问题后,对“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危害性进行了点评和分析。

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讲话,对所联系的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认为会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得严肃认真、富有成效,使大家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四风”实实在在查摆问题,有具体表现和典型案例,自我剖析有特点、像自己;贯彻整风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关键、点要害,真刀真枪、很有辣味;剖析问题深入,联系思想实际、成长经历,对照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找根源、谈教训、辨得失,做到了与人与事与思想见面;整改措施具体可行、有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了班子和个人的努力方向,体现了从我做起、真转真改的态度。

常委们强调,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深入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发扬认真精神,着力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要在增强思想自觉中深化活动,着力解决“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在把握目标要求中深化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不折不扣做好各项工作;在真开门中深化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在强化领导示范中深化活动,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受教育与抓活动两个主体作用。

常委们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集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止境。无论是正在开展第二批活动的单位还是第一批活动单位,都要将改进作风当作永恒课题。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党纪为准绳约束自己,增强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解决作风问题,根本上要靠制度,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一些、密一些、牢一些,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用制度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注重形式,并非就是形式主义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 实验教学

“回归生活”的教学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教育生态学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因子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以全面、联系、公开的方式思考教育问题。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现实生活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生活,改变学生当下的生活状况,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要重视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都能得到丰富,驱使知识的建构,这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呢?下面我们分点论述。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因此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导入环节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创设导入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更轻松地学到生物知识。例如,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中,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师:我们都喜欢养花或者盆栽植物。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盆栽植物长期放在阳台会有什么生长现象呢?

生:植物会向光弯曲生长。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你还会有哪些疑问呢?

通过这种问题导入,学生从他们经常看到的一些生活现象中走进了课堂,但是他们会对这些现象的本质产生疑问,这样学生会非常渴望从课堂中寻求答案,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生活情境化教学,让课堂更加生活化,更加有趣

相比于其他的学科,生物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息息相关,尽管如此,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仍然不关注,更加不会主动去探索这些问题,所以在教学上也有一定的阻碍。所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搜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认真分析资料,创建情景,将问题巧妙的运用到情景中,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出发,思考在学生的世界中,有什么可以运用的素材,让学生的经验成为课堂的重要资源,这样学生学得有趣,课堂效率高,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更多,生物课堂因此富有生活气息,可以吸引学生亲近生物,亲近自然。人教版的教材里很多知识的设计就来源于生活实际。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课中,课堂开始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教师再给予引导,为什么喝奶粉的小孩会出现大头娃娃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探讨中给出了一种解释是DNA指纹检测的作用,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讲讲DNA鉴定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什么DNA有这样的作用?之后,老师再以具体的实例引出课题。这样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

三、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

生物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生活化”实验就是讲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生物实验所要反映的原理或现象结合起来,学生认真思考,回到生物知识点理解的更透彻,更具体,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具有现实意义。

1.开展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化”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是让理论知识得到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发现,精挑细选、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实验,能够很好的促进理论知识的教学。

2.以生活实用为原则,适当开展课外实验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室非常有效的,它远比学生自己死记硬背重要的多,所以适当开展课外实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四、结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而生物学又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学科。高中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因此我们从课堂导入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教学,让课堂更加生活化,更加有趣、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就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展开了相关研究。关于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应该不断地加以探索。

【参考文獻】

[1] 吴长胜. 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2).

[2] 龚彩霞. 生物教学生活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有效性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 黄巍. 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J]. 中学生物学,2010(08).

[4] 王斌.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学生有效学习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8.

终结实习“形式主义” 篇4

套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林新奇教授的话说:“大学校园里学到的理论多实践少, 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政府应该给予政策的支持, 将大学生实习纳入教育环节, 可以把这方面的支出作为财政投入, 调动学校的积极性。”

目前, 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已成“公开的秘密”:谎报实习时间应付学校规定、一天也没去实习竟然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实习报告、还有不少大学生觉得实习造假可以理解……近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 对18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87.1%的人感觉当前大学生实习经历存在造假现象, 其中44.1%的人觉得“非常普遍”。27.7%的人坦言自己的大学实习经历造过假。受访者中, 在校大学生占8.8%, 已毕业大学生占72.3%。 (2011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事情出来总能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调查中, 75.4%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得不到锻炼, 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更严重”;68.1%的人认为会导致“学生养成造假恶习, 加剧社会诚信危机”;64.6%的人认为会导致“实习走过场, 实习鉴定成为一纸空文”, 另有48.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是缺乏底线的表现。那么, 该如何杜绝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现象呢?70.7%的人建议“学校设法联系更多实习机会, 供学生选择”;55.9%的人建议“保障学生自由实习的权利, 学校不应强制实习”;46.2%的人建议“用人单位不接收有造假行为的求职者”;45%的人认为要“严惩实习造假行为”;43.4%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绝不造假的观念”。

我以为, 大学生实习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问题, 实习更不应是学生一个人的战斗。欧美国家历来重视实习。如英国政府的“国家实习计划”的。学生不但可拿到略微高于政府给予助学金、助学贷款总和的实习薪水, 获得巴克莱银行、微软等知名企业和一些公共部门、慈善机构的office也很有可能。与英国出台政策不同, 美国广泛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积极鼓励大二学生参加学校自己的实习项目。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就业指导外, 近邻日本特别重视循序渐进、较为规范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如教授会给每位学生布置一个制造产品的题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形成一定意见后上机完成产品的图形设计, 然后向全班讲解自己的设计结果和理由。最后, 学生还必须把题目中的产品制做出来才算完成这一环节的训练。

实习不但可让“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 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调查显示, 63.60%的人认为实习与第一份工作有关系;36.50%的人认为实习经历对找工作帮助很大;27.10%的人认为很多人就是在实习单位就业的。从实践来看, 用一个实习生的确比重新招人的成本要低得多。如果职位有空缺, 用人单位优先考虑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的实习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 说实习像大学生的“成人礼”一点儿也不夸张。而且, 与流于形式的“实习”相比, 不少睿智的大学生已主动寻觅社会实践的机会。一边是毕业实习造假, 一边是主动实习。毕业实习何以走向两个极端?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每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却只有“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个问题”。实习或者就业, 这也是个问题。国外的很多企业都有专门的实习生带教机制, 而我国呢?除了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取超额利润外, 没有用人单位给实习生“开”眼界、换思维的机会。

形式主义 篇5

丰台实验学校共产党员 吴福义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的前提是首先明确啥叫形式主义啥叫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以下典型表现: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用僚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当中,往往把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而见怪不怪的事物看成是不变的,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默认了,从而,在往后的认识中、行动上,甚至在意识形态上极易产生固化的东西而还自以为是并坚决的贯彻着。

记得在文革时期,就有一种现象。上头来精神了,一级级传下来了,大小会召开了,重点口号划出来了,各种媒体宣传了,典型事例搞出来了,几个重点人物选出来了,随着时间流逝,这股热度慢慢的凉了,随着就会有新的精神又来了。久而复使,慢慢地就行成了一种标准的模式,这种模式因为好用,所以经久不衰。

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是要人们要切实解刨自己,回顾以前、对照现在,展望未来。从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使命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纲领中去找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画画像,再深入到群众中去找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画画像。进一步振奋精神,勇于改正缺点,坚决坚持正气,不背包袱,轻装前进。而不是用对付的手段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把这次洗刷灵魂的大好时机又搞成雨过地皮湿。更不要用官僚主义的手段自以为是,主管武断。曲解文件精神。把好端端的加油、补钙、警醒、提高的大好时机又当成耳旁风,这样只能说你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这次党内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并不是新的发明创造,而是一直延续我党的最高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展开的。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服务人民。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我觉得说的都是大实话、真心话。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真正做一些人民有利的事情要比那些热衷搞形象工程,整些个排比句似的经典语录要强。万变不离其宗,离开了正确轨道你搞得再轰轰烈烈也是徒劳的,甚至是与出发点背道而驰。

自己要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当中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吃透文件内涵。联系自己在工作当中的表现,总结经验、自查不足。听取一些群众的意见,争取在临退休的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思想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性爱的形式主义 篇6

性爱的形式主义

性爱的哲学问题

在神话的树枝上,曾结了一枚妖冶香甜又饱含剧毒的野果。男人一望倾心,顺手摘来,一口咬下。人间第一场性活动居然是用嘴唇完成的,高潮体现在男人从此醉倒“牡丹花”下。虽然现在性爱的形式和花样层出不穷,但是第一个男人的行为深刻表明:如果性仅仅是形式,那么嘴巴和下体并无区别。

如果性不仅仅是形式,也将配上一套庄重而滑稽的仪式。大红袍子,喜庆鞭炮,昏罗帐——在古代,新娘要揭开盖头,温柔娇羞半推半就一番,才算撤离形式,回归求欢本质;而在现代除了剥开不那么繁琐的衣衫,花样百出的前戏则显得更为重要,不过最后还是要直奔主题。可见“食色性也”,古今中外皆然。

又如果,性是一门大众哲学,它普及的源头就是供求市场。每个男女都是一辆由各种性部件组成的汽车,即使高度润滑,零件也必将在光阴中慢慢磨损。在这里,润滑油是形式,零部件也是内容,它的的硬度韧度耐磨度在出厂时就已不可更改。一旦汽车上路,零件与润滑油就紧密团结,像性形式包蕴在性活动中,后者抛弃不了前者。至于“性福”与否,便像哲学自身的矛盾,不能解决,只能等着市场杠杆自发调节了。

杠杆调节不免造成悖论。一种是形而上,精神第一,做爱第二,内容大于形式。张老板年届四十,秃头,鹰鼻,邋遢,但是说真的他多么喜欢纯情少女啊。张瞅见了大二女生王玛丽莲,猛献鲜花,结巴着表白:“I love you!我只想摸摸你的手。”不是王玛丽莲同意不同意纳爱不纳爱的问题,而是大二女生对于形而上感不感兴趣的问题,最后还有个问题,张老板不把秃头鹰鼻邋遢等问题解决掉,或者用其他资本置换掉外貌这种丑陋的形式,比如用地位、款子,他的爱以致性问题就举步维艰。

另一种是形而下。妖媚的柏邦妮讲过:“所谓美丽只是性欲。”所有审美津津乐道的黄金比例,所有时期的审美原则,都是性欲的驱动。乳房汹涌,则肉感强烈;臀部宽大,则进退自如;腰围纤细,配合臀部的摇摆,则令人想入非非,像汪洋上的晕船。而男人闪烁的性感来自大鼻,宽肩,窄臀,长腿,具备完整的进攻性。只是太夸张的形式往往喧宾夺主,掩盖本质。也难怪有人要返朴归真,怀念青春期的无限纯情。

人生总是两难,懂得谈恋爱的男人不懂得结婚,懂得结婚的男人老是在恋爱里转圈子。懂得食中百味的美食家,总笼着袖子不肯做菜,那做菜的厨娘,一身油腻,又只能偶尔在厨房偷偷腥。这道理放之性世界亦准确无误。

性形式的黑白优劣

房子是蜗牛的壳,蜗牛整天背着这层壳上班领屈指可数的薪水。好在虽然没有250平方米的房子,在旅馆或者过道,你照样会拥有一张床。床永远是安放无家可归的灵魂的地方。

一部性爱史,床占据了2/3以上的份额。在床这个载体上,不懂爱情的木头和懂爱情的猫一样生活,它们平等得像慈善的耶酥所爱护的两个信徒。因此性爱和做爱、色情和情色,被五尺帐帷圈住,根本无法辨别黑白优劣。

索菲亚·罗兰曾说:“女人顶多假装性高潮,男人却一直在撒谎。”假装性高潮,据说所有的女人都尝试过。男人因有硬性指标,比较难伪装。叫床同样如此,很多女人像A片女郎一样敬业,做作而夸张,使人难以容忍。床倒是特宽容,绝不怒发冲冠,管你真叫假唱。

在新同居时代里,饮食男女把床上缔结的盟约搬到了沙发上。沙发的特性是招待客人,一拨走了再一拨进去,所以它打破了床的忠贞不渝。虽然男客的本能是广泛播种,四处繁衍,我们也并不指望在女客身上归纳出羞涩或优雅,因为她们同样在用猎枪瞄准优良的异性基因。这丝毫不恶俗,“永恒”是法律的规定,道德的袈裟,朝三暮四的形式和永恒不变的内容比较起来,前者好像比后者更永恒。

形式会继续它的旅程,来到暧昧迷离的咖啡馆、酒吧。所以在酒吧里,盯上一个男人,女人通常会起身入厕(借以展示身姿),双手摊开放在桌子上(向对方以示宽容),做出孩子气的举动,讲点傻话(使对方信赖)。男人看中了女人,一般是吹牛,接着馈赠礼物,类似孔雀开屏。

动物园里有一只“青春萌动”的雄孔雀,对着身边的几只珍珠鸡开屏示爱,珍珠鸡则忙着觅食,不予理睬。这样的错爱也没什么后遗症,雄性凭智商足以找到补救的新办法,如果送9999朵玫瑰不免老土,买红色保时捷也不错,最好是帮她踏进鸡飞狗跳的娱乐江湖。其实那才是形式的解放,起码解决了男女近三千万比例失调的麻烦。

制造性感

就像衣服是不能不穿的,且要穿出个性。形式就是衣服,玛德塞斯说:“当你张口,你咀嚼的不是鲍鱼本身,而是叫做鲍鱼的东西。”宴席注重格调、价格,注重厨师的品牌和服务小姐的温柔漂亮,所以做不做爱不一定重要。妓女是尖叫的,高潮却产生于摸出一大把钞票的时刻。良家妇女把窗帘布置成暧昧的红色,把床弄得足够8个人翻滚那么宽阔,书生半夜翻墙越户,再在亭子里捧书吟哦,这份风花雪月依然只是形式主义的余孽,制造的却是性的感觉。

性的感性形式,亦即性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性感指数由不得你自由增删。于是内衣蓬勃,光头闪现。男人从头做起,女人则是妆前妆后大变脸。房祖名剪去五年长发,宁静有历史悠久的光头。

内衣是女人苦心经营的色欲王国,我的朋友老雕喜欢泡女人,一泡之后他就懊悔不已:为什么你死死抱住的只是一堆斑斓的内衣,而不是活色生香的美人?呜呼!白痴老雕怎能明白:内衣是可以催情的另类伟哥,唐代《医心方》不是也给无能的客户提供了房中秘药“欲令男子阴大方”么?

从头做起,从头做好,可谓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武星成龙养下的清爽帅哥房祖名,剪去五年长发,立马添了一重性感。眼窝有点儿深刻,眼皮有点儿宽阔,眼神有点儿野媚的宁静,光头却是留了两年啦。谁是愿意为光头牺牲的死鬼哟,夜夜别在那铺天盖地的麦茬上割伤了手。根据我和鲁迅的研究,大概是物以稀贵罢,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宁静不是“龙舌兰”,却和绿色植物里的青中泛白的越冬萝卜差不多,咬一口,倍儿脆,倍儿棒。

打滚是性的最终形式

要是因此仍不能勃起,就找心理医生讨秘方。要是医生不称职,就没办法了,干脆不性不趣,搞地道的形式主义,比如性幻想、性狂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满足的观点,比较有意思,就像你渴了做梦时就喝水。性幻想、性狂妄是性的另一种释放形式,与性失落、性饥渴对称,它们集体构成链条关系,并在形式的终端聚结、告别。但是性幻想、性狂妄始终存在于每位成年男女的体内,依我12岁时的经验,精子刚刚萌芽,就对扎一对长辫子的饭店女老板想入非非,而她的脸蛋我确实没敢认真扫描。唉,只一对辫子便狂搔了我的处男情结,没出息。

女人慵懒的姿势和“扮嫩”,手段不同,却殊途同归。慵懒包含有深度的渴望,她是用酥软的骨头和如水的腰肢向你暗示:我要,真的想要。扮嫩不妨定义为:我还年轻,有弹性,你愿意在我的床上打滚吗?

打滚是性的最终形式,男上女下,或女上男下,甭管你压住的是皇后或者国王,富豪或者乞丐,都不重要。你们在打滚,南欢北爱,这就是了。

性形式后现代演绎

实际上,很多时候,性不再是题目本身,而逐渐成为一种语言、动力、或干脆就是诱饵。

比如明星的专辑裸照火辣辣,用意却不是对观众招手:我渴望成为你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哪怕在私人浴池里,素不相识的一对男女做鸳鸯联欢,其中必有一位的绣球是抛给对方肉体之外的,要么金钱,要么权利,要么美貌,要么是补偿私心的寂寞。

不过一种新的流感很快在城市传播。它被命名为“无成本爱情”,就是介于情人与朋友之间,有暧昧的语言,有亲密的情感和肢体交流,但不发生性关系,不影响双方正常生活和发展的性爱。据说此种轻松浪漫的“爱情”,在我国几个大城市里占据了20%~30%的比例。对此是不是可以解释做:因为无性关系,所以“无成本”,换言之,因为某个相当敏感的器官没有参与一场“爱情”生活,家庭破裂的危险程度便几近于零。但我十分狐疑,依照葫芦画瓢,得出个定律:性器官=成本,性器官活动=成本付出。这是典型的形式至上主义者的作为,偷偷摸摸像些毛贼,即使他们在亲热之际,性器官均冰封雪冻,巍然不动,这似乎有点难以想像。

交配不是人类的专利,物物可为,物物愿为。作为意识形态的“性”,它照顾到人的人性,以另一种面目出现:性爱。即性中有爱,爱中有性。爱中无性,似盲人摸象,性中无爱,必遭天谴。

年终检查切忌形式主义 篇7

又到年终岁尾,各种检查考核等工作也已开始。作为企业基层员工,笔者认为年终检查、考核可以有,但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不可否认,上级下基层检查考核是抓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途径,目的在于了解基层,为基层工作“把脉”。然而,如果检查次数过多,让基层单位应接不暇,迎接检查就成了基层单位的负担;如果检查热衷于走马观花“一阵风”、热热闹闹“吃喝风”、多头检查“一窝蜂”,这样的检查考核也自然变了味,不仅毫无实效,还会让基层单位苦不堪言。试想一下,一次次迎来送往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基层管理者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应付“变味”的检查上,哪里还有功夫去经营管理,去谋划改革发展稳定的大计?

形式主义 篇8

一、成长记录袋的由来及其类型

1.成长记录袋的定义以及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点

成长记录袋在国外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各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Arter 和Spandel的定义:“一份成长记录袋就是‘一个学生作业和表现的专业收容库, 可以告诉你关于这个学生的努力、进步或者学业成绩的经历’, 它涉及一个或者更多的学科领域。要想增强记录袋的交流潜力和对教学的益处, 我们就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参与选择具体的内容;根据既定的要求来选择使用的教材和资料;制定好判断学生作业和表现的质量的评价准则;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定期思考。”

我国有关学者则提出一个具有本土化的定义:成长记录袋“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 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以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 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释, 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 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属于质性评价的范式, 可为学生发展性评价提供可以参考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 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教与学及评价的整合。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教育实践中普遍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定, 并且得到各界的认可。

2.成长记录袋的类型以及用途

不同类型的成长记录袋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美国学者比尔·约翰迅 (B.Johnson) 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三种类型:最佳成果型 (best—works protfolio) 、精选型 (selective protfolio) 和过程型 (process protfolio) 。 我国中小学将它分为展示型、描述型和评估型。展示型的成长记录袋重在收集学生最优秀或者最满意的作品;描述型的成长记录袋则收集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作品, 既包括结果性作品, 也包括过程性作品;评估型的成长记录袋用于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水平, 可以作为学生升级、留级的参考, 也可用于一定时期的总结报告, 因此其包含的内容比较标准化。 然而, 我国中小学的绝大多数教师所创建的成长记录袋都是展示型成长记录袋, 也就是收集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这样的成长记录袋很难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3.我国引进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而我国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此相差甚远:原有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 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 过于重视笔纸测验与自上而下的评价等。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一种方式, 具有传统的纸笔测验等评价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它关注评价过程, 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注重质性评价, 评价的方式是动态的、面向未来的, 突出评价的激励、反馈作用。针对原有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 我国引进了这种评价方法。而它本身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因此成为新课改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课程标准, 在“评价建议”部分都提倡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袋;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促使教师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于是,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纷纷为学生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成长记录袋。

二、成长记录袋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际与目的脱离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目的是用来描述学生的进步, 展示学生的成就, 评估学生的状况, 但是国内中小学教师对它的认识、运用是比较模糊的。调查中发现, 教师在建立成长记录袋过程中常把它看做终结性评价的辅助方式, 教学与评价是分离的, 这就很难真正发挥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 “为收集而收集”、“为评价而评价”现象非常普遍。

2.形式主义泛滥

大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行教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甚至把它作为一个硬性指标,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建立语文课程的成长记录袋, 数学、艺术学科的老师也要求学生建立该课程的成长记录袋。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应付上级的检查, 广大中小学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帮助学生收集各种作品、为学生成长记录袋写评价。这样,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只是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成长记录袋评价更是流于形式, 很少有教师关注它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方式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加重教师、学生的负担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在美国非常普遍。美国实行的是小班教学, 每个班级只有十几个学生, 因此教师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过程中并不觉得负担过重。然而, 我国实行的是大班教学, 每个班级都有四五十个学生, 有的班级甚至达到六七十人, 加上大部分教师都同时兼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班级的科目, 在这种条件下, 教师要建立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过于艰巨的任务总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来讲, 每一个科目都要制作成长记录袋, 无形中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使得本来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变成了学生的苦差事, 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

4.信度、效度比较低

由于记录袋里内容较多、评价标准复杂, 评价者很难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特别是用于较大范围的评价时其标准化程度就更加难以控制。 此外, 成长记录袋在效度方面也难以保证。景泰尔等人分析发现, 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所得分数与标准化分数之间基本上是或然关系。Herma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 整体的成长记录袋评价评分与标准化评分之间的相关从0.13到0.31不等。这就使其效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正是因为成长记录袋的信度和效度较低, 国外对它能否大规模应用还存在很大争议, 美国在这方面的尝试也是非常谨慎的。而我国的文件却允许成长记录袋评价成为初中升学的大规模选拔性评价。在监督制约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条件下, 很难保证录取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因此,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适用范围还有待于深入思考。

总之, 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评价,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 由于我国大班教学的特殊国情, 以及它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我们在引用西方国家的教育做法时应持谨慎态度, 不能照搬、套用他们的现成经验, 更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推广。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 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做更多的实验和探索。在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之前, 最好不要以行政指令来要求所有教师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 以免出现 形式主义现象, 既违背了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初衷, 也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美]W James, 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美]Diane Hart.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3]赵德成.成长记录袋的创建与使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 (12) .

克服形式主义,大兴务实之风 篇9

一、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 实现中国梦, 唯务实是要

务实的对立面就是形式主义, 而长期以来, 形式主义几成了一些同志的思维定式, 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方面, 在平安建设方面, 表现很多。很多地方, 年年搞节会招商引资, 重场面、重规模、重数字、气氛隆重, 客商来了多少, 领导来了多少, 签约多少个项目, 投资多少亿元, 但项目意向多落地少, 落地投产多少, 只有天知地知了, 劳民伤财, 德离怨积。

每临年终, 各种检查团、工作组对基层单位轮番轰炸, 迫使基层忙于精心接待, 忙于各种数字报表, 基层意见很大, 但也很无奈。年年如此, 一些人也就接受了, 甚至有接待也是生产力的说法, 对形式主义见怪不怪, 不思其害。

1.有的地方抓工作就是开会, 贯彻落实就是开会, 大领导开大会, 小领导开小会, 一直到最基层还是开会, 一个礼拜几乎每天开会, 省里的会、市里的会、县里的会、部门的会, 和你这个单位有关但关系不大的会都要参加。如今有了视频会议系统, 更方便了, 会议更多更滥, 基层不堪其苦。以致有一黑色幽默:一老干部退休不想游览山水, 不想吃好穿好, 也不想儿孙绕膝, 想啥?想开会。只有开会, 才有领导的存在感。

2.有的地方, 各种绩效考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名目繁多, 体系林立, 有部里的标准要求, 有省里的标准要求, 还有上级部门间的标准要求, 有的标准甚至互相打架、互相矛盾。有些高指标不切实际, 有些指标很不科学, 以致基层只能弄虚作假, 联合造假, 互相造假, 投机取巧, 赚取荣誉。为得到“理想”的数字, 有些领导暗示、授意基层虚报, 有的直接闭门造“数”, 有的甚至篡改基层的统计数据。有些地方还规定, 上报统计数据必须由党政领导研究决定, 变成了赤裸裸的班子集体造假, 荒唐至极。

3.还有些单位, 热衷于编造经验, 塑造典型, 虚报浮夸, 把想法当做法, 把布置当落实, 把过程当结果, 造成天天抓落实, 却总也落实不好, 年年打基础却基础总也不牢。抓落实、打基础只是成了口头禅, 不管谁当官, 都是这么念。有些领导也到基层检查, 但听到的是事先准备好的稿子, 走的是事先计划好的路线, 看的是事先安排好的典型, 没有真正扑下身子,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工作中有哪些困难, 发展中有哪些症结, 同志们有什么想法, 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 距离越来越远。

4.有些领导闻喜则笑, 闻忧则跳, 听了假话当成绩夸, 听了真话当问题抓, 以致形成了报喜得喜, 报忧得忧, 吹牛得牛, 拍马得马的怪现象。有的领导知道是假数字、假成绩、假达标、假典型, 仍沉醉于“自我循环、自我欣赏、自娱自乐、自以为是”, 提出一些非科学的空口号, 制定脱离实际的高指标, 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总结一些生搬硬套的空洞经验, 从而塑造个人的政绩、个人的形象。表面如火如荼, 实则一地鸡毛;看似动作不少, 只是原地空转;自己乐在其中, 群众苦在其后。

二、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 也是思想路线不端正的具体体现

形而上学的唯心论认识论与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唯物论认识论是根本对立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大行其道, 甚至被有些同志津津乐道, 根子是世界观、价值观出了问题, 究竟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还是为自己服务、为个人谋利益, 所以说宗旨淡薄是产生形式主义的源头, 无论是摆花架子、虚报浮夸, 都是为了追逐个人名利而不是为了群众利益。

价值观扭曲也是形式主义之风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 而弄虚作假的假大空、表面文章、官样文章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其本质上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 社会领域里的“货卖一张皮”的形式主义, 必然会影响到经济领域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考核评价导向偏移是形式主义盛行的助剂, 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价导向, 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 坚持正确的科学的考核评价导向, 才能有利于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才能促进形成实事求是、风清气正的作风。考核评价导向偏移, 评价体系不科学, 就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查的指标, 提前准备, 能虚报就虚报, 不能虚报就造假, 甚至从“根”上造假。暗访的指标, 找好“卧底”, 提前通知啥时检查, 去哪查, 查什么, 都给你提前摆好样式。那些平时没有做或没有做好的工作, 这时都做得“扎扎实实”。领导有了面子, 基层干部苦了身子。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一定要弄虚作假, 但是考核评价结果是论英雄、评先进的标尺, 不搞门面也得搞门面, 不做样子也得做样子。因为与评价导向连在一起的还有用人导向, 报喜的得了喜, 拍马的骑了马, 吹牛的得了牛, 你实事求是你就是傻瓜。所以说考核评价导向与用人导向的偏移, 诱发和助长投机心理, 浮夸之风。形式主义的弄虚作假之风无论是短期行为还是搞轰动效应, 其动机都是只对上负责, 对下不负责, 对群众不负责, 是科学发展之大敌。

三、克服形式主义的关键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反对形式主义需要标本兼治。一要靠思想教育, 二要靠制度建设, 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教育是基础, 是提高觉悟, 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思想的问题;制度是保证,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建章立制”, “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的要求,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实处着眼, 用实干考量, 凭实绩说话, 真正把功夫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1.要加强思想路线教育, 树立实事求是的观点、群众路线的观点。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是根除形式主义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和宗旨教育、作风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工作指导思想, 强化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增强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弄清楚当官为什么、掌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 真正把发展经济、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追求。

2.要有效克服形式主义,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利益, 眼前功效服从长远利益, 自觉抵制形式主义。要把抓工作与求实效统一起来, 就要改变那种不惜代价、制作表面文章的积习, 不搞好大喜功, 装点门面的“盆景”, 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报实情, 真正把思想和功夫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让政绩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人民的检验。

3.要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正确的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是消除形式主义的重要保证, 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工作机制, 建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 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 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衡量政绩观正确与否的试金石。要引入成本意识, 每一级政府的行政成本, 每项建设的资金、资源、环境投入成本, 每个阶段发展的民力成本、社会成本, 每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本, 要有投入产出的考核指标, 以杜绝好大喜功、贪大求洋、劳民伤财、积累民怨的形式主义和享乐奢靡之风。

4.要领导真带头。形式主义一般老百姓不会搞, 基层也不会主动搞, 只有领导干部有此需求才会搞。所以根除形式主义, 要从领导和领导机关做起, 不要文山会海, 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要前呼后拥, 要的是轻车简从;不要冗长讲话, 要的是润物无声;不要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徒有虚名的高调门, 不搞虚报浮夸假政绩, 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评比活动, 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减少不必要的学习传达会、检查评比会、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 体恤民情, 体恤民力, 实实在在谋发展, 实实在在为人民。

5.要强化监督, 严肃纪律。是不是搞形式主义, 群众最有发言权, 一个领导干部的品德、能力、作风、工作实绩如何, 群众最知情、最有评判权。要建立群众监督的机制, 使形式主义没有市场。对搞形式主义的干部, 要严肃纪律, 及时曝光, 让那些精于此道的人没出风头栽跟头, 没得彩头吃苦头, 不仅不得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查处, 要大力弘扬和重用那些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埋头苦干的干部, 才能形成务实兴邦的作风, 根除形式主义。

浅论《云图》的形式主义创新 篇10

一、环环相套的梯形结构

《云图》一共讲了六个故事, 其中每一个故事看似独立但又有秩序地运行, 呈现了一种逐渐上升的梯形结构, 梳理后的结构由1850年律师的航海经历——1936年音乐家罗伯特·费罗比舍与西克史密斯的故事——1975年女记者路易莎的故事——2012年出版商卡文迪什在老人院的经历——未来世界星美451的故事——人类灭亡后先知人和原始人从地球走向外星球的故事这六个故事构成。这六个故事中每一个故事的前进必须以前一个故事为铺垫。在电影中, 故事和故事之间的发展呈波浪式, 一个故事先达到高潮, 另一个故事也发生冲突, 此起彼伏。整个影片的结构不仅相互相互依存, 环环相套, 而且构成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的节奏感, 与影片中的《云图六重奏》暗自呼应。

这六个故事之间环环相套, 随着时间的递进而逐渐上升, 形成了浩瀚宇宙中一幅宏伟的云图。这种结构不光呼应了时间, 并且与主题紧紧相扣, 在律师亚当·尤因航海归来, 决心加入废奴运动, 对岳父说道, 没有众多的水滴, 又何来汪洋呢?这六个故事恰恰犹如人类奋斗历史上的每一滴水滴, 尽管每一滴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每一个故事都在推动者另一个故事的发展, 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 正如卡文迪什拍摄自己在老人院的经历时没有想到激发了克隆人的反抗意识 ;星美451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没有想到日后会被河谷人尊为神灵。这六个故事组成的线形结构既是《云图》在形式上的尝试, 又与内容主旨暗自呼应, 缓和了单纯的形式美感造成的内容空洞。

二、空间的转换与组合

《云图》的叙述时间并未遵循故事发展的时间, 为了增加电影的形式感, 采取了将各个故事的顺序打乱, 将每个故事剪辑成片段再重新拼接的蒙太奇手段。故事时间是一条按时间排列由六个故事组成的线形结构, 而在《云图》的叙述时间中, 刚开始先由最后一个故事, 即人类衰亡以后幸存的河谷人扎克里讲述故事开始, 以一种倒叙的方式开始了六个故事。

影片开头将六个空间抽出一点线头各自平行地开始, 各自逐渐推进。由最后一个故事转向1850年, 又由1850年转向1975年, 再转向2012年, 之后又回到1936年……但是影片似乎并不满足于这样并列式的结构, 这样的结构也并不能充分地将整个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于是在影片中有时巧妙地从一个故事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在未来世界, 星美451和幼娜偷看一部残缺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正是前一个故事中出版商卡文迪什将自己在老人院的经历拍成的影片, 镜头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前一个故事。等前一个故事讲完, 又转向了未来世界, 正好是星美451看完这部电影, 这成为一种戏中戏结构, 给人一种现实与虚幻互相颠倒,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的无尽之感。导演“遵循视觉心理的逻辑, 将不同时空、场景的事件安排组合起来, 以视觉的合理性弥合了事件的断裂。”【1】在两个故事之间, 衔接往往借助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来让两者之间顺利地转换。比如说, 路易莎的故事中刚刚接到电话, 此时转向另一个画面, 卡文迪什正在打电话。此时, 电话成为两者转换的过渡物。另外, 电影中“运用‘闪回’, 把现在、过去和未来交织起来, 形成时空交错”【2】。在1936年, 1975年和2012年中的故事, 西克史密斯和卡文迪什分别都有在火车上阅读的场景, 西克史密斯读的是与罗伯特的信件, 而卡文迪什读的是一份稿件, 两人在阅读中都回忆起以往的场景, 在不断的回忆与现实的交叉中闪现。这两处的叙事结构都以回忆将过往与现在联系起来, 三个故事通过两个人的回忆连接在一起, 使故事既是镜片结构本身, 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回忆。除此之外, 影片采取了首尾呼应的方法 :开头让河谷人扎克里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始, 结尾又以扎克里讲完故事收场, 将全片聚拢在一起。

《云图》以多种形式将故事的多个空间组合起来, 使故事之间的联系逐渐清晰, 在不断的空间转换中, 电影通过人物内心独白使人透过重重影像看到电影深怀的主旨。电影中的人物亚当·尤因, 罗伯特·费罗比舍, 西克史密斯, 路易莎, 卡文迪什等都扮演着水滴的角色, 在历史长河中, 这些人看似无用的努力最终在无意识中改变了人类的行走轨迹, 在电影的空间转换中, 这种具有使命感和史诗感的进程被强化。可以说, 《云图》采用的结构显现并加深了影片的意义所在。

《云图》由小说改编而来, 在电影和小说的转换之中, 很自由的叙事受到了限制, 时间的限制使很多情节并不能完全地展开, 因此结构上的巧妙安排成为电影的重中之重, 《云图》的结构大胆地进行了多重空间之间转换与组合的尝试, 用独特的结构成就了一个复杂的故事, 将之呈现出来, 并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融合, 是一部值得借鉴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洪仲煌.影视剧诗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版

斩断形式主义“大尾巴” 篇11

形式主义尾大难掉,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式主义“爱表现”,但它自己不能实现,必须借助“图表现”的人。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前呼后拥、热热闹闹,下基层检查或调研,生怕下面不重视、场面不隆重,不是让机关发文发电,就是私底下打招呼,有时还派人打前站。经过这一番程序,基层哪敢不兴师动众,把领导必经之路整得漂漂亮亮、花团锦簇,把接待场面弄得锣鼓齐鸣、彩旗招展;更有甚者,选好人、搭好台、布好景,只等领导上台合影。可见,在很多情况下,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根子却在上面。如果领导不爱看“风景”,下面的人就不会挖空心思去造“盆景”。

形式主义尾大难掉,也因为这么做有利可图。常言道:“无利不起早。”少数人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与利益驱动不无关系。有的向领导汇报工作,把想到的说成已做的,把已做的说成“高大上”,报喜不报忧,既露了脸又得了彩;有的迎接上级检查,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既出了“政绩”又升了官。如此美事,难免会让一些人眼红心动。于是乎,图出名、重虚荣,不惜劳民,把形式主義搞得有模有样的有之;图政绩、重升迁,不怕伤财,把形式主义弄得大模大样的也有之。打掉利益和实惠,搞形式主义就会失去内在驱动力。

形式主义尾大难掉,还缘于少数人贪图省事、不求实效。有些党员干部心存“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想法,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做事”的心态,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问实际效果;习惯于坐在空调房里听汇报、看材料,隔着车窗看“风景”,缺少蹲在基层、一抓到底的干劲和韧劲。这样做十分省事,如果出了事还不用负责任,自然引得一些人趋之若鹜。

不断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斩断形式主义“大尾巴”的利器。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切实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成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成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成效;真正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下基层轻车简从,听实话、察实情、办实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基层党员干部也应认清纠治“四风”形势,融入求真务实主流,真正把功夫下在为民做实事、求实效上。更为重要的是,应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让实绩和实效成为干部考核任免的刚性指标,加大对“虚功”“花活”的治理惩处力度,让搞形式主义的人无利可图。

浅析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观 篇12

罗杰·弗莱作为艺术家和美学家他主要的观点是把艺术作品的形式作为艺术作品最本质的东西, 认为人的审美愉悦感能从艺术作品的形式中被激发出来, 并且不会马上消失。在《艺术与生活》中他提到“在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中我发现了某些相似性, 科学已将它的手段交还给人性, 开始调查人性的基本要求;而艺术也将其目光返回到自身, 开始为人的审美需求而工作。”1他赋予了形式更加深层丰富的蕴含。他认为应该从一个创作品展示的形式中去理解它, 这样可以大致避免因为作品体现的内容而使观者对作品产生的一种不满与偏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艺术作品的本身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克莱夫贝尔1914年发表了《艺术》, 其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经典论述。贝尔在这方面, 主张的是完全脱离开现实生活背景的, 纯形式的艺术, 把艺术作品的形式独立出来。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家对形式的敏感度有所不同, 贝尔认为如果一个艺术家对形式没有敏感度, 那说明他缺少深刻的审美经验。贝尔不喜欢传统的绘画, 他认为一个只能再现的艺术家是无能的。

在贝尔提及“有意味的形式”时, 弗莱并不感到陌生。同样作为形式主义者的弗莱, 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他并不完全认同贝尔极端的形式主义观。他也提出, 真正懂得绘画的艺术家并不一定会真正的关注到作品内容中表现的情感, 不会关注在创作这个作品是在如何的背景之下, 以及创作者希望作品来表达的某种情感, 再现某种人或事。然而他们真正的关注到的应该是艺术作品本身的一种表达, 应该是无关现实的, 因此把形式主义美学区别于以强调模仿或逼真再现的自然主义美学观。推动了形式主义美学观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使其更加完善成熟的发展。然而,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阶段, 他的形式主义观又发生了变化, 他放弃了极端的形式主义观, 而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观主要是强调了形式对艺术作品美的重要性, 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美的本质。他力图从后印象画作中寻找证据来支持他的这一美学观点。他积极把后印象派绘画引入英国, 使后印象主义风格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宣传开来, 使当地的人们受到了熏陶并开阔了眼界。弗莱对后印象派的观点是他的形式主义观中的重要部分。弗莱对塞尚的作品的形式做了文学批评, 使得形式批评被广泛的了解。在此, 弗莱的眼光由文化人类学的态度转向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念上来了。认为艺术中最高级的愉悦是来自于形式的。弗莱对作品中的背景、情节和内容是批判的, 不同于自然美学观, 他致力于挖掘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在对后印象派作品的分析研究中, 弗莱找到了他形式主义观的有力支持点。与此同时, 他不断重复形式美在艺术批评中的重要作用, 也使得形式主义批评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

弗莱在《论美感》中提出, 秩序感和多样化是一个优秀的形式作品必备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具有完美形式的作品, 应该是要有统一而不单一的形式。它帮助我们看到一个作品的整体。如果没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点, 作为观者的我们的焦点就会很混乱, 无处落脚。这样两个要点也是作品形式美的两条基本准则, 目的让观者感受的整个作品的形式感, 对画面中的每一种形式表达都有平等的关注。然而画面的统一感十分重要, 它把整个画面的各个部分都自然而然的连接在一起, 不突出任何一个, 使整体看起来如此和谐。

在罗杰弗莱生命的晚期, 他也开始反思他之前的形式主义理论观点。他渐渐无法赞同他之前的形式主义观。他开始不断的拓展自己研究的范围, 跟进自己的思想, 完善之前得出的理论。早期弗莱的形式主义观, 反对模仿与逼真再现, 强调作品的形式美的重要性。而后期, 他开始整理他之前的理论体系, 逐渐摆脱了前期极端的形式主义观, 转而使得形式主义摆脱了教条化的框架。在弗莱生命的晚期, 形式主义理论已经被广泛的了解并且流行。但是人们对于形式主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僵硬, 比较局限。弗莱发现了这一点, 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完善修正的同时, 也开始质疑这样的一种教条的形式主义观。他将自己的理论深入、细化。虽然他对自己之前的形式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变, 但不能说明他完全抛开了之前的观点, 只是在之前的理论体系中, 取精华去谬误, 归纳整理使之成为更加完善的理论。

罗杰弗莱对于整个形式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他早期的形式主义思想比较狭隘, 绝对夸大了形式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 但是在他不断的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反思后, 在他生命的晚期, 他开始逐渐转变前期的思想, 辩证的看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他的后期思想对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全面的理解他的形式主义理论框架, 确立了他的思想在艺术批评史及美学中的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来说, 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形式主义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罗杰弗莱著, 沈语冰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2]罗杰弗莱著, 耿永强译.视觉与设计[M].金城出版社, 2011年2月.

[3]罗杰弗莱著, 沈语冰译.艺术批评文选[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大语文教学之管见下一篇:有趣的田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