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数轴教学设计 篇1
《数轴》 教学设计
大荔县赵渡中学 郭娟
设计依据
本节课主要设计思想都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数学的发展性,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与交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数学》1.2.2数轴,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数与代数”内容,《数轴》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 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 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 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手、勤思考".通过观察、猜想、探究、推理、模仿、体验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 3.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学习了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后,就能较好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及应用数同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为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由于从问题情境抽象到数轴这一建模过程,对于抽象思维处于初级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数轴的引入;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运用类比数学思想。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体会数行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突破目标
1、复习导入
(1).“正、负”的规定具有相对性,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向南走30米,能否记作-30米?为什么?(2).引进负数的意义:
Ⅰ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Ⅱ 计算的需要.2、自学提纲(自学教材7—8页回答)
①在上图中是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 ②观察温度计,体会数与形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③什么是数轴?
④“单位长度”能不能说成“长度单位”?为什么? ⑤画数轴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⑥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说一说原点起什么作用?
3、通过10分钟的自学后,分小组对照答案,针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对小组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帮助。
4、小组展示,教师利用幻灯片进行知识小结。
三、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1.3.5.7.2.4.6.8.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一个也不能少.练一练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2,-2,-3.5 4-3.5●-2●14●2●-4-3-2-10123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后学习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非常认真,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整个概念的教学流畅自然,而且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思考和积极地探索,令学生对于数轴的三要素理解深刻,突破了难点。学生在画数轴时容易出现一些画法上的小错误,所以我在屏幕示范画数轴的过程中边画边附上几点说明: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直线一般画水平并非只能画水平;原点可取直线上任一点但一取定就不再改变;正方向用箭头表示,一般取从左到右为正;单位长度取适当应结合实际需要但一旦取定就不再改变,要做到刻度均匀。这一示范和说明使他们对自学的内容进行了纠正和有效的强化,但简单的说教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设置了一组典型的错误画法让学生辨别及时纠错、深化理解,帮助他们真正领会了数轴的含义。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和疏忽,我们要有所准备,及时预防和纠正。我又想,如果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然后把学生自己画的数轴(特别是有错误的)展示,相互指正,以示警戒,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本节课,当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学生不但要知道数轴上给定的点表示的数,还要能把给定的数用实心点表示在数轴上。
数轴教学设计 篇2
新课程教材下的学生, 历史学习的容量增大, 难度提高, 同时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却在提高。如何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压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很值得我们探讨。数轴教学法不但能化繁为简,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数轴教学是历史图示教学的一种, 是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和简要的符号、数码共同组成的形象化的图形等形式加以表现, 用以理清知识结构, 分析历史事物现象和本质特征, 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激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并加快教学进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一、数轴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 利用数轴图示辨析历史概念, 增强历史教学的时序性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鲜明特点。比如在讲到必修一专题六《罗马法》一节时, 因为本课有许多概念, 包括罗马法、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等, 学生辨别困难, 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数轴, 请学生填写方框内的内容。
通过填写数轴, 学生一目了然地区分了这几个概念, 包括它们产生的先后顺序, 把简单的名词、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进而指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二) 利用数轴图示讲解历史分期、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地位及作用, 使学生从宏观上获得对该段历史的整体认识, 增强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比如讲到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时, 学生反映知识点太多, 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数轴 (方框内是请学生填写的内容) 。
学生先进行数轴填写 (填写后效果如上图) , 然后小组讨论:联系课本, 可以从数轴中获得哪些信息?
从数轴中学生比较容易得出以下认识:一是中国革命可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民主革命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年, 特点是反侵略反封建)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年, 特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事件,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实现了民族独立, 建立了新中国。二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之后就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了。
(三) 利用数轴图示缩短学生认知教材的过程, 加强学生对教材框架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解, 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新课学完后, 专题复习也是日常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原先分散在各章节甚至不同课本的相对孤立的知识点, 按照一定的类别、性质和联系进行归纳和分析, 编制成相互联系的新的知识网络, 这是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等新的历史思维的过程。
在复习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 笔者首先为学生设计了数轴曲线图, 请学生按要求把方框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轴, 梳理专题知识:
1.通过数轴图示梳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的发展线索, 抓住几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高潮) ———甲午战后;“短暂春天”———一战期间;较快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日益萎缩、陷入困境———国民党统治后期;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消亡———三大改造后 (资本主义工商业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
2.认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侵华势力的消长, 把握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历程, 和近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及互相争斗紧密相连。中国在明清时期自身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发展非常缓慢, 正是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的入侵, 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艰难破茧而出, 所以19世纪中期, 英国是侵华的急先锋。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德、日侵华势力增长。甲午战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后到20世纪40年代, 美、日争夺中国。一战期间, 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加上辛亥革命的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国民党统治前期, 民族工业发展快, 但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抗战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洗劫与破坏。二战后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是侵华的主要国家。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 以及官僚资本的掠夺,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3.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物质基础, 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同时不断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但是,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4.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数轴直观展现出的近代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的历程, 学生体会到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也理解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道理。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数轴教学法的体会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数轴教学法有以下积极作用。
(一) 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数轴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轴图示板书改变了提纲式、相对呆板的传统板书的面貌, 取材灵活, 还能使用不同颜色强化信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同时数轴教学也缩短了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
(二) 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数轴教学法能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数轴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 一方面能促使历史表象的形成, 增强认知的清晰性、记忆的稳固性、追忆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有利于提高再现再认的能力, 也有利于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
数轴教学的过程, 本身便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能力的过程。数轴图示揭示了教材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且将零乱知识系统化, 教材内容结构化, 具有归纳和演绎的特征, 能帮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件本质, 有助于掌握错综复杂的问题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三) 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数轴教学有利于促进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育的成败, 人才培养的优劣与教师群体的素质有密切关系。就历史教育而言, 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待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数轴教学要求教师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站在全册全章的高度确定每堂课输出的信息量, 并抽出其中的主干和有联系的部分, 经过创造性思维, 设计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的数轴图示, 这对教师的知识水平, 分析概括、综合演绎、思维表达等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数轴教学也使教师获得较多的课堂调控的依据和机会, 有利于及时收集、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 不断完善教师的主导性评定和学生的自我评定,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当然, 由于数轴图示结构简单, 长期单一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感知上的迟钝和疲劳, 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辅之以其他的教学方法, 如教师的点评、适当的课堂练习等, 补充数轴教学法所不能做到的, 从而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完整性。
摘要:数轴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 运用数轴进行教学和复习跳出了单纯的传授知识和观点的旧模式, 代之以传授思路和方法的新方向, 使中学历史学习成为学生一生中学习历史的开始而不是终结。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数轴教学法来辨析历史概念, 讲解历史分期、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地位及作用, 加强学生对知识体系和知识联系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数轴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
[3]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用数轴辅导初中英语时态教学 篇3
初中英语八种主要的英语时态学习,借助图形正确理解八种主要的英语时态的定义。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时态;数轴
中图分类号:G633.4
在初中阶段,学生总共要学八种主要的英语时态,既: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时态是说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该动作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形式。本文尝试以数轴(初一数学的内容)来解释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该动作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
Eg:She gets up at five every morning.
解释:她过去、现在、将来都是5点钟起床。
二、一般过去式:表示过去经常进行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
Eg:I got up at six this morning.
解释:在不包括现在(now)这一点,箭头所表示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另外黑点离now越近,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离现在越近。黑点离now越远,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离现在越远。
三、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状态。
Eg:I will call you tomorrow.
解释:注意的是不包括now这一点,箭头所表示的范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黑点离now越近,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离现在越近。黑点离now越远,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离现在越远。
四、过去将来时:表示从过去某一时刻来看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Eg:She said he would be an English teacher.
解释:可能是她上周说的,也可能是她小时候说的,总之她是在图中用黑色实线所表示的时间段内的某一时刻来看将要发生的动作。虚线表示动作还没有发生。
五、现在进行时: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往往与now连用。
Eg: She is watching TV now.
解释:在now这一点(说话的瞬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六、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Eg:She was watching TV at eight yesterday evening.
解释:在now这一点,右边的某一点(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
七、现在完成时:1.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
2.过去发生的动作延续到现在。
Eg:1.I have already cleared the room.(说明房间现在是干净的) 如图7
2.My father has worked in the factory for 20 years(从二十年前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到现在) .如图8
打扫的动作是说话之前的某一时刻,如yesterday发生的。
解释:打扫卫生时动作是过去某一时间发生的,但他对现在有所影响(房间是干净的)用虚线连接过去和现在,体现了现在完成时的核心,过去的动作和现在是相互关联的(对现在造成了影响)。
解释:在这家工厂开始工作是二十年前发生的,但工作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用实线把过去和现在连上,体现了现在完成时的另一核心:过去发生的动作与现在有所联系(一直持续到现在)。
八、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时指的是动作发生在过去的过去。
Eg:We had learned five books by the end of last term.见图9
解释: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学(离now更远的一个时间点)的动作延续到初三第一学期(离now较近的一个时间点)完成。在图中黑色箭头所标示的时间段发生的动作用过去完成时来表示。
本文中数轴上now左右两边的黑点(线)是一个动点(线),是可以沿数轴移动的,以此表示不同的时间点。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 篇4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1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个性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用心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好处。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一般的分数既有必须的联系,又有一些区别。透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好处,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例子中。
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透过想象,说一说你还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例如上半年完成了任务的60%。学生想到了还有40%没有完成;上半年的进度很快,他们的效率很高;他们先紧后松。
上完这一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这一节资料掌握得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以下的不足:
1、就应多给学生一些写百分数的机会。整节课学生缺少写百分数的机会,只是强调了一下百分数的写法,也许学生的印象不会太深刻。
2、因为我都是利用自我准备的素材贯穿了整节课,先是认识百分数、掌握读写法、然后根据生活素材具体说明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好处而引出百分数的好处,课本的主题图和例子就没有充足的时光在本节课内完成,但如果不讲解,让学生自我领会,可能效果不够明显,是一句带过还是重新讲一次呢?该怎样处理这种状况,我总觉得还需要思考和探讨。但我始终相信要以“学定教”,不是以“教定学”,要做到“学海无涯,教无定法”。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2
乘法口诀的学习是比较简单而枯燥的,本节课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将探索的空间留给孩子们,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事实上也证明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巨大的,在本节课中,教师讲的比较少,学生靠自己的力量编制出了7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能够通过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也就是以旧导新。
(2)能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当中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设计的练习题中都来自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4)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语言丰富,能够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组织。
不足之处:
(1)学生在探索出7的乘法口诀后,没有让学生展示编写的成果,这样学生编的如何,大家不知道。
(2)课本74页的表格没有运用好,可以让学生由此得出运用口诀计算最快最好,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口诀的重要性。
(3)教师的提问有时不是那么明确,引导语言还不够。
(4)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时间比较少,进行游戏的面不够广,这样学生对口诀记得是否熟练就值得怀疑。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3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资料,本课时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好处,正确读写百分数,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好处,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透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超多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由于学生对教材中“罚点球”这个词比较陌生,个性是女学生平时不爱看球赛,如果以足球比赛中的“罚点球”创设情境显然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把足球比赛换成了学生感兴趣的世界乒乓球比赛,让学生帮忙国家女子乒乓球教练选一个优秀队员参加比赛。由于学生对乒乓球比赛较感兴趣也更容易懂,所以学生透过说一说或是同伴互相探讨,很快就想到能够看谁的获胜效率高就派谁去,从而较容易地引出本节课要学的资料。
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要让学生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到达生活知识数学化。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好处及读写后,我之后问学生,老师昨日让你们找的带有%的数就是百分数,你们找到了吗?在哪找的,容易找到吗?然后再让学生汇报所找的百分数,并结合在前面得出百分数好处中说出自我搜集的百分数所表示的好处。教师结合学生的说法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中所表示的好处,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好处,例如:姚明加盟NBA联赛的第一年,投篮命中率为49·8%。,加深百分数好处的理解。并进行环保教育,每一个题材的选取,我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带给了观察比较、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三、课后自我评价。
课后,我让学生用百分数评价自我的知识目标的完成状况,并用百分数描述自我的情感态度:“这节课立刻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里你必须和老师一样紧张过,兴奋过或许还有一丝遗憾,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大家人愉快、紧张、遗憾这三种情绪所占的百分比吗?(课件出示)愉快%;紧张%;遗憾%。
四、课后反思。
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务必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换句话说,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在执教《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从学习目标的拟定到评价,我都没有让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得出百分数的好处,总是怕学生不会,教师留意翼翼的一步一步采用一问一答式,学生的主体性都没有发挥出来。课堂虽然活跃,但是没有体现本课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意图。在课的开始时引入新课出示百分数时教师其实能够问“同学们,对于百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我想明白什么叫百分数?”、“我想明白百分数在什么时候用?”“我想明白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这一系列的疑问经过整理后,就更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目标,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4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内含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就应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以前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忙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此刻学生解决问题潜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潜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理解。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资料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潜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热闹的“冰天雪地”活动情境,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本单元的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用心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带给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从学生的作业状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但是关,主要体此刻:
①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如24-8×2=16×2=32。
②理解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如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学生都明白是用42÷2来算鸡的只数,课堂中我将这个题的条件改成“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就出现了困难。
③少部分同学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如39+11=40。
④抄题时抄错数据的。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三点来帮忙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
一、做作业时认真看题:抄写在作业本上的数字、符号是否与课本上的一致,计算过程中数字、符号是否与上式一致。
二、检查运算顺序有无错误。
三、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事实证明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学生计算错误,优化解题过程。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5
本节课,当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时,应让学生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学生不但要知道数轴上给定的点表示的数,还要能把给定的数用实心点表示在数轴上。然后结合4和-4在数轴上的表示引到相反数的概念及在数轴上反映出的几何性质。注意相反数概念中的“只有”两字及对于零的特殊规定。在整个数轴的教学中始终注重数与形的结合教学,在最后设置了一个实际问题,如:老师从学校出发,骑车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聪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向西走了8.5千米到达小颖家.你能用数轴表示小聪家、小明家、小颖家以及学校的位置吗?你能说出小颖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吗?
本课之所以这样设计,理由是:
(1)从教学目标看,数轴是数形结合的典范,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初次出现,抽象性较高,同时它也是重中之重的概念,所以老师必须提供足够生动的背景,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2)从教学艺术的需要看,运用生动活泼的场景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愉快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教学情景中,学生理解最深刻,记忆最牢靠。特别要强调的是:深刻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在理解、记忆、应用等思维活动过程中的强有力的支撑点。
(3)在动态的演示与多种情况的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态解决问题的意识,建立运动的观点,同进也有利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一些感性认识的建立,也有利学生学习下一节“绝对值”的概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6
完成《数轴》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有几点还是很欣慰的,比如:
1、能较好的把握住了本节应让学生掌握的内容:一、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二、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学生上完本节课后,相信对于以上两点应能灵活掌握。
2、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比如:情境引入中,由学生模仿温度计,自己设计出能表示有理数的图形,后教师帮助总结得出数轴的形状及概念,此过程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其明白数学可来源于实际,以后也许对身边的事物就会多留意,会去多一层的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其次,为了调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游戏和一系列抢答题,游戏为:请一列同学所在直线为数轴,任一同学为原点,定好正方向,请其他同学分别说出此列同学代表的数及相反数。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异常活跃,降低了学生的疲劳感,轻松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再者,在作业的选择上,我也花了一定的心思,选择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也结合了部分第一章的所学知识展开,较为理想。最后,本节课我向学生较好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将来数学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另不足之处也不少,如:在数轴的图形与概念介绍前应让学生将其模仿温度计设计的数轴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就更为完美了;在介绍相反数的概念时,竟将“0”的相反数是“0”忘记强调了。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再次发觉: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我们应多放手、多创造机会让其充分发挥其主体。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7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
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要激发幼儿
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幼儿
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兔妈妈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
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
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孩子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孩子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让儿童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8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务必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习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本人在这方面不足之处:W6复习、练习过于综合,有必须难度,因此收效不好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资料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五、明确考试资料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状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复习资料的时候,先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状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六、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教师自己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9
本课为负数教学的第二课时,整个教学设计由教材情境出发,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用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方法。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有认知,由此深入开展对问题的探究。本课的设计,把教材提供的情境图进行处理,以乐乐要拍轴对称图形的照片为背景,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让图中的人物都动起来,这 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拥有多种教学活动方式,突出活动的实效性,教学设计中,通过以大树为起点的运动状态引出数轴,画数轴,以及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正负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10
一、问题的引入
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设计以下三种情境:A、温度计 B、珠穆朗玛峰、C 汽车站牌问题。我感觉在问题引入上问题有些简单,使学生思考的范围过于局限。没有出现比较热烈的学习气氛。所以问题的引入应加大深度,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问题的探索
在问题的探索上,我采用了师生互动,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做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三、习题的配备
整个习题的`配备大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在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互相提问,以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但我总体感觉习题的量不够充足,学生的练习机会较少。最后找了两名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一些数,发现暴露出很多问题,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11
一.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利用温度计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在问题的探索上:
我采用了师生互动,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做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三、习题的配备:
整个习题的配备大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在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互相提问,以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但我总体感觉习题的量不够充足,学生的练习机会较少。
四.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可以实际情况来确定,但由于受课本练习册数轴图形的影响,有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向右的方向才能作为数轴的正方向,遇到向其它方向为正方向数轴图形就认为它不是数轴了。这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对这方面的理解。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12
《倒数》这一节课内容很简单,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主要为分数除法做准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学生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用游戏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这节课我设计的两个游戏贯穿了新授内容的始终。课的一开始我是让学生听音乐,找朋友,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理解“什么是互为好朋友”?从而真正理解“互为”的含义,为以后学习倒数的意义打下基础。接着我又设计“猜字”来引出倒数?如:我说“吴”“杏”字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那数学是不是与有这样的特征呢?使学生在做猜字的同时理解倒数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来获取新知
在学生充分理解倒数概念后,我开始让学生自主探索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出示:你能求下列数的倒数吗?
我不做讲解,学生自己去寻找。在学生找好后,我让学生一一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交流寻找的方法,逐步归纳、抽象出一般方法。如学生一开始在找3/2的倒数时,第一名学生从倒数的意义去寻找:2/3×=1,我立即对此进行鼓励:这是找倒数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学生便永远不会忘记如何找倒数。随后,我继续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学生从前面的算式中,很自然地发现了只要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我没有以此为满足,在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出现了小数、整数、1和0,通过对这些数的倒数的寻找,学生的认知建构不断完整,认识越来越深,对方法地理解由表面到本质,实现了质的转变。
三、不足之处:
由于本课我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设计的游戏环节花费时间过长。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势必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这样练习应用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以至于在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时练习的少,因此,合理安排授课时间还是应当讲究。
总之,一节下来,经历了,收获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13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1、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习,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第二,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2、8和9的书写环节应该调整在揭题之后。
这是吴老师给我提的第一个建议,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明显,但自己之前却没有考虑到,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看到课本上的顺序是这么安排的,就这么死板地去教,可见自己处理教材上还应考虑得更周全些。
吴老师的建议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在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时,我是通过数花朵一题来完成的,但由于没有读题,学生反馈情况不太理想,吴老师建议我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请从右数8个学生站起来。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生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从而突破难点。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平时的课堂深化下去,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专家及同事给出中肯的建议,让我学到更多!包括黄校长,亲临我的试教,悉心指导;还有吴老师的谆谆指导,总是让我受益匪浅,而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有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数轴》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画数轴,怎样确定原点的位置?怎样确定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画同几个单位长度?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在本节时还存在疑问。
关于数轴上有理数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不够。可设计游戏:指定若干名学生站成一排,间距相同,每位学生看作数轴上的若干个点,教师任意指定某学生为原点,其余学生说出自己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篇6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
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可以给与适当的巩固复习。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以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直观具体的图形很感兴趣,因此我使用了教具—温度计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的形式贯穿始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大胆猜、多交流”的合作式学习方法。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同时获得体验和发展。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下面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首先复习:有理数包括那些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思考:你能说出一些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例子吗?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并提问: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0°C用-10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
通过小组交流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1)------(8)
(3)(6)(7)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学生可能出现错误判断,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30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出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30页练习1、2
2、课本30页3题(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我采用引导式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数轴法图解资产价值变化 篇7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及出售, 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两个同属损益类的科目。前者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益, 该部分损益属于企业未实现损益;后者反映该项资产处置时造成的损益变动, 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和应纳税所得额。
例1:A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支付价款1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 每股10元, 共10 000股, A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2月31日,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万元。2010年3月31日,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万元。2010年4月30日, A公司以市价每股1.4元将该股票全部售出。数轴法图解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如图1所示:
该数轴反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走势: (1) 2009年11月底,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为A点10万元。 (2) 2009年末,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认账面价值为B点11万元,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AB段1万元,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1万元, 投资收益为0。 (3) 2010年3月底,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C点13万元,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BC段2万元, 投资收益为0。 (4) 2010年4月底, 确认投资收益为AD段4万元。
账务处理: (1) 2009年11月购置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贷:银行存款10。 (2) 2009年12月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3) 期末结转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贷:本年利润1。 (4) 2010年3月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5) 2010年4月底, 借:银行存款14;贷:交易性金融资13, 投资收益1。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贷:投资收益3。 (6) 2010年期末结转损益, 借:投资收益4;贷:本年利润4。借:本年利润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AB段) 。
账务处理中值得注意的是, 2010年期末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1;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AB段) ”, 有观点认为该分录应做于2010年期初, 将2009年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回。笔者认为, 这样做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确认”概念。2009年已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末进行损益结转后又在下一年年初立即予以冲销, 该账务处理欠缺依据, 只有在出现会计差错更正等特殊情况时才有类似的处理。
二、应用实际利率法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
首先,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计量属性并无“摊余成本”这一项, 摊余成本计量中使用了实际利率法, 说明“摊余成本”从属于“现值”这一计量属性。其次, 在理论上, 摊余成本是“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的结果, 但在计算顺序上, 是先根据已减值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现值, 然后倒推出减值准备。最后, “摊销进度表”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没有体现实际利率法也就是按“年复利”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同时也没有指出“实际利息”和“票面利息”之间的关系, 也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之间的关系。
例2:2008年初, A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5年期甲公司债券, 本金1 100万元,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支付价款961万元 (含交易费用5万元) 。甲公司每年1月3日按票面利率3%支付上年利息, 5年后支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经计算, 实际内含利率为6%。数轴法图解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两年的价值运动如图2所示:
该数轴反映了这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两年的账面价值的走势: (1) A点代表初始实际投资了961万元本金。 (2) 一年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年计算利息AB段57.66万元 (961×6%) , 将利息加至本金后投资的账面价值达到B点1 018.66万元。由于甲公司支付了33万元的利息, 该项投资的价值减记至C点即985.66万元。 (3) 同理, 第二年经计算得到D点1 044.8万元和E点1 011.8万元。
账务处理: (1) 2008年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100;贷:银行存款96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9。 (2) 2008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33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4.66;贷:投资收益57.66。 (3) 以后年度的账务处理同理进行。
三、合并报表情况下内部销售商品
在内部销售的商品存在跌价的情况下, 连续编制数年合并财务报表时, 商品销售业务抵销分录繁多, 很难把握商品价值运动的轨迹。使用数轴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例3:乙公司是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2007~2009年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销售商品事项如下:
(1) 2007年,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0台, 每台售价5万元, 价款已收存银行。A产品每台成本3万元, 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 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对外售出40台, 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7年末, 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 因市价下跌, 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280万元。乙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
(2) 2008年, 乙公司对外售出A产品30台, 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2008年末, 乙公司进行存货检查时发现, 因市价持续下跌, 库存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00万元。
2007年, A产品单位价值的变动如图3所示: (1) 其历史成本为A点3万元, 销售至乙公司后价值变动至B点5万元。 (2) 年末有60台A产品未对外销售, 编制存货抵销分录后单位价值回到A点3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20;贷:存货120[60× (5-3) ]。 (3) 年末A产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4/3万元, 乙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万元后价值运动至D点8/3万元。由于单位可变现净值14/3万元高于历史成本3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价值最终回到A点3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20[60× (5-14/3) ];贷:资产减值损失20。
2008年, A产品单位价值的变动如图4所示: (1) 其历史成本为A点3万元, 销售至乙公司后价值变动至B点5万元。 (2) 年末有30台A产品未对外销售, 编制存货抵销分录后单位价值回到A点3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60;贷:存货60[30× (5-3) ]。 (3) 年末A产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下降至10/3万元, 乙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3万元后, 单位产品价值运动至D点4/3万元。由于单位可变现净值10/3万元高于历史成本3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转回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价值最终回到A点3万元, 抵销分录中存货跌价准备累计发生额为借方50万元 (5/3×30) 。借:存货跌价准备2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借: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四、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期末, 资产根据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如果出现减值因素, 或减值因素消失的, 应计提减值准备或转回减值准备。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如图5所示:
减值准备转回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 (1)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 (2)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可以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的资产。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 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五、结束语
数轴的自白 篇8
原点:它位于我整个身躯的中间位置(一般情况下),用它表示数0.
正方向:是用来区分我被原点分成两部分后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即数轴被原点分成两部分后的正半轴和负半轴),通常用箭头标明,而且一般是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
单位长度: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是单位长度而不是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cm,m,km等,同一物体,不论用何种工具去度量,其长度都是一样的.而单位长度是指在某一环境下规定某一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在取单位长度时应注意每个单位长度要统一.
别看我的身材纤细苗条、弱不禁风,可我却犹如大海能容纳百川,不仅能装得下无数多的数,更让我自豪的是,不论什么数都能在我身上找到唯一的栖身之处.
至于我身上的点所表示的数该怎样读出,下面举例说明.如图1中的点O表示的数是0;点A表示的数是1.5;点B表示的数是-2;点C表示的数是-1.5.读数时要从原点出发,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距离是几个单位长度,就读作“几”;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距离是几个单位长度,就读作“负几”.
你会给我画素描吗?很简单,依据下列四步进行就可以了:
(1)首先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直线);
(2)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并用这点表示0(在原点下边标上“0”);
(3)再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画上箭头,而相反方向为负方向;
(4)最后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标上-1,-2,-3,…,如图2.
另外,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呦!
【数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数学数轴教学反思07-29
2数轴教学设计与反思10-01
课时1-数轴_教学设计_教案07-26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06-30
数轴数学训练题07-20
初一数学数轴课件07-25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08-12
初中人教版数学数轴教案07-31
浙教版七上数轴课件09-02
湘教版七上数轴学案08-27